📖 ZKIZ Archives


翁氏三兄弟澄清中國第一妖股 迷失的浪莎

http://www.xyzlove.com/Transshipment/Finance/wssxdcqzgdyyg_msdls/wssxdcqzgdyyg_msdls.htm

 隱藏在迷霧與光環下的*ST浪莎到底是什麼樣子?

─────────────────────────────────────────────────────────────────

 

中国第一妖股
中國第一妖股——*ST浪莎

  自今年4月以來,這家根植於浙江義烏的家族式製造企業,已經數度成為緋聞與新聞的主角了,儘管每次都是情非所願。

股改後的*ST長控(後更名為「*ST浪莎」,600137.SZ)復牌,開盤當天漲幅高達1083.84%。並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被緊急停牌。

事後證明,來自股市上的種種質疑,的確冤枉了浪莎與其創始人翁氏三兄弟——浪莎控股集團總經理翁關榮、浪莎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翁榮金、浪莎控股集團總裁翁榮弟。上交所和四川證監局的調查還了三兄弟一個清白,即,翁氏三兄弟絕非「浪莎神話」的幕後推手。

浪莎在2005年為上市而聘請的財務顧問蘇建平對《英才》記者說「他們拿了上市公司也不會弄。」

處在資本市場風口浪尖上的翁氏三兄弟三個月後,再度被迫成為主角。

浪莎交惡沃爾瑪的報導充斥坊間,起因是國家調整退稅政策——針織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從7月1日開始再下調2%。為此,翁氏兄弟思考著要不要繼續以低廉的價格跟這個全球零售巨頭合作下去。

出口退稅的再度調整,對於諸多出口導向型的製造企業而言,實際只是生存環境惡化的誘因之一,此前,他們已經承受了諸如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成本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等的巨大考驗。翁榮金認為,沃爾瑪至少要提高30%的價格,才有繼續合作的可能。

在中國市場翁榮弟敢放豪言:「浪莎的襪子定價1塊錢,沒企業敢定價1.1元。」而面對沃爾瑪這樣的國際買家,翁氏兄弟考慮到儘管今天沒有加價的可能,但將來還可能合作,於是知趣地閉上了嘴。

在全球市場上喪失產品定價權以及產品增值分配權,這幾乎是所有中國製造業的軟肋。

許多國際知名品牌都將生產訂單交給中國企業去做,已是公開的秘密。然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雖為中國帶來了大量生產訂單,但執行這些訂單的中國生產廠家最終能賺多少錢呢?《英才》記者從翁氏兄弟那裡得到的答案是「10%都不到」。

如今不缺資本、不缺中國市場的浪莎,缺少現代化的公司治理、缺少技術創新、缺少產業升級、缺少全球品牌知名度、缺少全球銷售網絡建設……

我們認為像浪莎一樣的中國製造業正身處三岔口或是臨界點,翁氏兄弟也認同《英才》的判斷。

日本學者大前研一近年來出版了一本新著,名為《中國:出租中》。這個書名乍聽起來有些刺耳,正如這本書封面上所寫的:「全球最大的企業『中國株式會社』正在出租土地、人民、智慧、權力……」這不是預言,這是中國正在發生的事。

不難理解,浪莎如何轉型?如何能在全球市場上贏得尊重?他們所面臨越來越多的難題,也是眾多中國製造業乃至中國整個工業界所必須面對的。

 

 

迷霧與光環下的浪莎

         楊柳

 

  迷霧與光環下的浪莎到底是什麼樣子

 

 

张柏芝出任浪莎品牌代言人
張柏芝出任浪莎品牌代言人

  翁氏三兄弟的生活還和以往一樣規律。清晨四五點,大老闆翁關榮就來了,在廠區各處轉悠;七點半,二老闆翁榮金準時出現;三老闆翁榮弟來得晚點,九點左右。如果沒事,三兄弟「整天呆在廠裡」。

除了一塊在*ST長控復牌前一個月就樹起的「熱烈慶祝浪莎股票在上海成功上市」的紅色廣告牌,浪莎看起來與喧囂的資本市場似乎並無太多關聯。

聽這樣的描述,平淡到幾乎要令人忘卻就在幾個月前的A股市場上,這家在「子行業的子行業」裡精耕細作十餘年的企業掀起了怎樣的軒然大波。

2007年4月13日,停牌近4個月的*ST長控復牌,開盤第一筆14.36元,第二筆成交價就變成了29.74元,第三筆即40元,隨後的半小時, 狂升至85元,漲幅高達1083.84%,刷新了由ST仁和創下的A股市場股改復牌的最大漲幅紀錄。下午一點,*ST長控被上交所緊急停牌,收於 68.16元。

*ST長控正是浪莎借來上市的「殼」。

「(這樣的表現)我當然想不到。」翁榮弟邊說邊扒了口醬香排骨飯,這種38元一份的飯裡有他喜歡吃的鍋巴。「我也不高興。」他接著說。

不高興的事恐怕還在後頭。4月20日,*ST長控再度復牌。此後,截至9月7日的94個交易日裡,*ST浪莎(*ST長控5月30日起變更為*ST浪 莎)共有46個停板——25個漲停,21個跌停。「不正常,不是漲停就是跌停,搞得我們很為難。」浪莎集團副總經理金洲斌告訴《英才》記者。

資金殺進殺出,股價忽上忽下,*ST浪莎的走勢可謂云譎波詭,在
《2007十大妖股》那張網上流傳甚廣的榜單裡,*ST浪莎赫然排在第一位。

這樣的排名,翁榮弟一定不會贊同,他會懇切地告訴你——對股民,對社會,我們浪莎都是非常負責的。他也許還會建議你看一下公司不久前公佈的2007年中報,根據這份看起來很牛的報告,今年上半年,*ST浪莎實現淨利潤33654.91萬元,每股收益5.159元。

那麼,隱藏在迷霧與光環下的*ST浪莎到底是什麼樣子?


資本運作 被莊家操縱

莊家將了浪莎一軍。這一軍,將得浪莎進退不得。

「今年,浪莎通過借殼*ST長控上市,進入資本市場。停盤復權後,最高漲幅達到1379.8%(原文如此),創下了中國A股市場股改復牌的最大漲幅紀錄。我想這也是一個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直接體現,反映了廣大股民和消費者對浪莎的充分信任。」

這段話摘自翁榮弟在第三屆義烏會長論壇上一篇名為《資本運作:企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器》的
演講
。疑慮由此而來,浪莎是不是真的懂得資本運作的奧秘?

當然,根據翁榮弟的說法,早在1998年,浪莎就已提出上市的問題並找過南方證券。在上市的路徑選擇上,浪莎原本希望直接通過IPO上市,但由於 2005年的大規模股改,IPO與再融資被叫停一年,而申請新股發行一般也要等上2-3年,這讓浪莎把目光放在了「借殼」上。

「他們多次表示要借殼上市,我們就給他們推薦了一些上市公司。」上海瑞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蘇建平對《英才》記者說。瑞盈是浪莎在2005年為上 市而聘請的財務顧問。此後一年多時間裡,蘇建平等三人給浪莎推薦了銀泰股份、錦州六陸、綿陽高新、*ST長控等四家上市公司。最終選中*ST長控,是因為 瑞盈投資設計了一個「收購加投資」的方案,即,浪莎在宜賓建立一個生產基地,而當地的絲麗雅集團恰恰是浪莎的上游公司,「對雙方都有好處」。

讓蘇建平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收購價格已經確定,收購協議已經擬好,談判基本上已經成功」的時候,浪莎翻臉不認賬了。

2006年9月1日,四川省國資委授權宜賓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與浙江浪莎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將*ST長控佔總股本57.11% 的3467萬股國家股,以7000萬元轉讓給浪莎控股。浪莎控股承諾,自股改實施之日起,受讓四川省國資委所持公司非流通股份,在36個月內不通過交易所 掛牌交易或轉讓。

此後,瑞盈投資一直沒有收到280萬元的財務顧問費,而且,浪莎還轉而聘請興業證券為收購和上市公司股改的財務顧問。據蘇建平說,就在正式協議簽訂之後,翁榮金還跑到上海向他們諮詢過債務、重組等諸多事宜,瑞盈方面都給出了書面意見。

「他們說你就出幾趟差還收這麼多錢,」說起浪莎拒付顧問費的理由,蘇建平啞然失笑,「我說我就坐在家裡你也得給我錢。」

多次催討不成後,瑞盈投資將浪莎集團告上法庭。6月底,浙江金華中級人民法院做出了浪莎向瑞盈投資支付100萬元財務顧問費的判決。雖然有些失望,蘇建平還是接受了這一判決,「一上訴又要半年,哪有那麼多精力?」

為了浪莎上市,蘇建平前後去過七八次義烏,對於翁氏三兄弟的資本水性,他感覺「他們瞭解得不是太多,但是接受得很快」,但現在,他認為「他們拿了上市公司也不會弄,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幫忙打理,時間長了,也是有問題的」。

讓蘇建平產生這種感覺的是浪莎目前的股價——9月7日,*ST浪莎收盤價是45.89元。

「這個股價非常不合理。」蘇建平說,「在我看來,如果中國二級市場的市盈率正常的話,它的估值應該是6.8元,加上一點兒泡沫,應該也就是8.10元。」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李質仙並沒有專門研究過*ST浪莎這只股票,但他也認為其股價「不是太正常」,因為「它的收益都是重組收益,正常業績現在也 看不出來」——浪莎控股集團目前注入*ST浪莎的只是內衣這部分資產,儘管2007年的中報看上去很美,但公司33654.91萬元的淨利潤裡包含了 28536.83萬元的債務重組收益以及4848.14萬元的轉讓股權收益,扣除非正常性損益後基本每股收益僅為0.026元。

並不是只有外部人士才這麼看。浪莎上市後,集團一位高層常被朋友追問能不能買點*ST浪莎,他的態度都是不鼓勵。「我們知道我們這個高股價是炒作出來的,」他說,「我們盤子很小,流通股只有2000多萬股,所以會被人家操縱來操縱去。」

那麼,是什麼人在操縱*ST浪莎?

蘇建平認為基本上可以排除翁氏三兄弟聯合坐莊的「嫌疑」,因為這「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將來如果你的資產通過增發配股裝進去,要是股票價格 低,它裝進去佔的股份就多,現在價格那麼高,相當於一股40塊錢去收購自己的資產,它不是不划算嗎?」更何況,翁氏三兄弟的手裡並沒有籌碼,「人家早就把 二級市場的股票收起來拿去炒了。」

莊家將了浪莎一軍。這一軍,將得浪莎進退不得。「我們希望持續穩步發展,你不要大起大落,我不喜歡大起大落,」翁榮弟對《英才》記者說,「但是,現在我們沒有辦法。」

在蘇建平看來,辦法還是有的。「要儘量提示市場風險,而且要把公司的實際情況多次跟投資者說清楚。要跟莊家對著干,不要坐著看,要打壓他,不要讓他在那兒瞎弄。」


家族企業 三兄弟不分家

「他們三個基本上就是翁榮金說了算,其他兩個都是配角。」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外表、談吐、性格、氣質,翁氏三兄弟的差別都很大。

最具親和力的是大老闆翁關榮,因為稍顯凌亂的辦公室,他很不好意思地解釋了兩三次,《英才》記者的問題,他有問必答,只是滿口的方言讓人云山霧罩,他 辦公室的門一直開著,短短十幾分鐘,就有三撥人隨意進出。談鋒最健的是三老闆翁榮弟,比起企業治理,他似乎更願意聊聊軍事,他有很多「部隊的朋友」,對我 們國家的軍備水平,他憂心忡忡。二老闆翁榮金心思最縝密,他不苟言笑,拒絕一切與個人有關的問題,如此嚴肅的一個人卻擁有一張頗具幽默感的名片,名片的背 面是一幅他騎在玩具木馬上的漫畫,馬身上寫著——馬上成功。

貿易是翁氏三兄弟的老本行,俗稱二道販子。老二翁榮金最先入行。1986年,高中畢業的翁榮金投奔遠在新疆的姑媽,在得知當地人工飾品熱銷後,他火速 趕回義烏,用借來的幾萬元錢進足了貨,然而,等他和老三翁榮弟擠在火車上站了四天四夜回到新疆時,卻發現人工飾品早已遍地開花,直接損失1萬多。雖然頭一 回試水就差點被淹死,翁榮弟卻自認兄弟們的小販生涯「還算成功」,他們倒騰過玩具、相冊、襪子等六類商品,最終發現賣襪子是最賺錢的,由此走上了由貿而工 的道路。

一起打拚了20多年,看別的兄弟分分合合,翁氏三兄弟仍是鐵板一塊的樣子。總部設在義烏的華略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事長蔣小華認為,這主要得益於三兄弟比 較明確的分工:老二翁榮金是董事長,管戰略;老三翁榮弟是總裁,管經營;老大翁關榮是總經理,管生產。《四川長½包裝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購買資產、 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書》上顯示:浪莎控股在經營方針、投資計劃、重大戰略決策等事項上,翁氏三兄弟協商一致決定,具體經營、投資方案、戰略實施等 事項由翁榮金決定。

「他們三個基本上就是翁榮金說了算,其他兩個都是配角。」蘇建平說。

利益共享大概也是兄弟三人合作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義烏的黃金地段買房子,三兄弟一人一套;買別墅,一人一幢,挨著住;買車,一人一輛奔馳(大老闆 更愛開帕薩特,順便說一句,他用的手機還是三四年前花2000元買的諾基亞)……而那個看起來體現著可愛的平均主義思想的集團股權比例——翁關榮 33.33%、翁榮金33.34%、翁榮弟33.33%,也被翁關榮一口否認,「我們股權沒有分,沒有你百分之幾我百分之幾。」

三兄弟的夫人也都安置在了浪莎,三老闆娘以前管外貿,現在是公司的黨支部書記,兼做出納,另兩位翁夫人都在門市部。

不只是家族內部成員,翁榮金在整個集團推行的都是「家文化」。

浪莎集團的企管部經理梁潔生告訴《英才》記者,公司的很多高管,都是浪莎自己培養的。浪莎目前的三個副總,有兩個是從公司創業開始一直做到現在的,另 外一個也做了七八年。十幾個事業部部長,基本上也都是內部培養的,至少都幹了六七年。「老闆們並不排斥家族企業的說法,但這麼多年發展下來,浪莎可以引進 人才,卻不會相信『空降兵』。」他說。

所有權由家族成員控制,經營管理權由家族成員把持,決策程序由家族成員共商,浪莎的管理可以說是典型的家族式管理。

管理的問題,在蔣小華看來,是浪莎「必須突破」的一個問題。他批評浪莎的管理結構鬆散、隨意,「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說你想到浪莎去,非常容易,不 需要經過一些很嚴謹的程序……它的辦公大廳,我有時候感覺甚至像一個菜市場。」那是一個倉庫大小的辦公大廳,沒有隔間,翁榮金本人據說很為這樣的辦公格局 感到自豪。

「他們的人才結構跟很多企業比較都是偏弱的,他們很少去引進高端人才,在我們看來,他們缺少比較專業的人才……企業家的能力太強,中層管理者的能力太弱,有這種感覺。」

蔣小華還覺得三兄弟應該開始考慮接班人的問題,「假設天災人禍,公司除了他們三兄弟,還有誰有這個能力?」

對這個問題,翁榮弟很是不屑。「還早著呢。」他說。翁榮弟今年還不到40歲,他的兩個哥哥,一個54歲,一個44歲。


國際化之路 與沃爾瑪的紛爭

「你繼續叫我虧,不可能。」

經過義烏市稠州西路的時候,翁榮弟指著車窗外的一個小廠說,「這就是我們起步的地方。」

這個地方,留給集團副總金洲斌的最初印象,充其量也就是個家庭式作坊。1995年,金從新疆某國營工廠辭職,到義烏宏光針織有限公司(浪莎的前身)學習修理襪機,當時的浪莎既做襪子又搞繡花,還跑貿易,所有員工加在一起不過幾十人。

現在的浪莎,則擁有5000名員工、佔地60萬公頃的工業園以及近萬台(套)全球最先進的數碼設備,日產量超過了200萬雙。

浪莎能長這麼大,翁關榮連說「想不到」。最初幾年,兩個弟弟大量引進昂貴的進口襪機時,做大哥的一直擔著心,「第一年100台,第二年300台⋯⋯還是有點兒怕,沒見過,我說你做這麼多怎麼賣得完?」

他的擔心不無道理。光是義烏市,就有大大小小1400多家襪子生產企業,而鄰近的諸暨市大唐鎮,一個鎮就有2400多家企業生產襪子。一塊不大的蛋糕,多少人在搶著吃!浪莎得以生存,真可以說是大浪淘沙。

成功的關鍵是品牌。1995年,浪莎剛剛成立,企業還未投產,翁氏三兄弟就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註冊商標,花了「好幾萬塊錢」把當年42個大類的商標統統 註冊了。1996年,中央電視台還沒有一條襪子廣告,三兄弟就投入500萬在央視《每週一歌》節目打廣告,5秒鐘的廣告播了一年。「還在好多頻道重播,那 時候重播不收錢,現在就是5000萬都拿不下來了。」翁榮弟補充道。

2007年1月10日,中國品牌研究院公佈了《中國最有價值商標500強》,浪莎以6.77億元的價值躋身其中。

相形之下,浪莎的同城對手夢娜雖然起步略早,卻因前幾年產品供不應求,毫無品牌意識而被浪莎遠遠拋在了身後,等它開始注重品牌建設的時候,為了拿下 2008年北京奧運會襪類產品獨家供應商的席位,它付出的代價是500萬美元。其事長宗谷音唏噓不已,數月前接受某媒體採訪時還承認自己「前幾年實在太幼 稚了,沒有做好品牌的規劃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做了別人不敢做的事情,現在有人敢做了,但是我們已經有了質的飛躍。」翁榮弟說。

在襪子這個雜草叢生的行業,浪莎原本也是一棵「野草」,可它最早長成了一株喬木,搶走了更多的土地、陽光和雨露。

隨後,浪莎迎來了快速增長的幾年,「跨越的幅度很大,一年就增加一兩個億。」金洲斌說,「直到2000年。」

在浪莎採訪,2000年是一個被廣泛提及的年份。在金洲斌的記憶裡,這一年,國內市場開始飽和,同業競爭開始變得激烈,發展速度開始放緩。翁榮金則回顧說,這是浪莎開始拓展國際市場的一年。

起初,浪莎只是做一些日本的小單。中國入世之後,浪莎的出口發展到了歐美。據翁榮金透露,2006年,浪莎的出口訂單額是7000萬美元。

然而,這7000萬美元裡,有多少利潤可圖呢?

今年暑假,東華大學(原中國紡織大學)紡織學院的教授張佩華在大唐鎮調研襪業的發展情況,當地的襪業基本以外銷為主,因為出口利潤太低,很多企業開始轉做內銷,「做內銷就是庫存大,但是它的利潤要比做外銷高。」她說。

比起大唐的同行,浪莎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它的品牌,可到了國外,浪莎這個牌子還能叫得響嗎?

在浪莎集團內部的?來賓館,我們巧遇來自意大利的工程師安吉洛、艾米麗夫婦,受大客戶的委託,夫婦倆在浪莎生產襪子,然後運回意大利,以其它三四個品 牌銷售,因為,「在意大利人的概念裡,看到中國品牌,下意識就會覺得這個產品相對來說很廉價,不便宜不可能。」艾米麗對《英才》記者解釋。

貼牌是浪莎出口的主要形式,加之這幾年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調整、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土地價格上漲,浪莎簡直成了國外客戶的廉價工廠。

2007年,隱忍已久的浪莎終於爆發。7月,浪莎公開表示,除非沃爾瑪提高至少30%的價格,否則浪莎不再為它加工產品。浪莎2003年進入了沃爾瑪 的全球銷售體系,2005年接了沃爾瑪300萬美元的訂單,2006年接了250餘萬美元的訂單,2007年訂單降到了220萬美元。截至7月底,沃爾瑪 的訂單全部完成。

「我真的無所謂,有就做,沒有就算了,虧本的肯定不能做,以前有合同,我虧多少不是你的事情,但是後面,該加的要加,你繼續叫我虧,不可能。」翁榮弟 壓低了聲音說,他不太願意就沃爾瑪的事情發表評論,叫板沃爾瑪的報導大量刊登之後,沃爾瑪很生氣,給他們打了電話。「我們還是要保持關係嘛。」

金洲斌則說他們「一說到沃爾瑪就來氣」。金負責浪莎棉襪的生產與銷售,比起外銷,他更願意做的是內銷,2006年,棉襪事業部實現了一兩億元的銷售 額,內、外銷的比例差不多是70%:30%。「外銷主要是貼牌,就不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它今天給你做明天給別人做。我做內銷,市場就掌握在我自己的手 上,人家都求我。」他說。

與沃爾瑪的紛爭雖然已經告一個段落,但是,在殘酷的大環境下,浪莎的國際化之路或許暫時蒙上了陰影。


襪業未來 優勢正在消逝

「無縫內衣這兩年已經做爛了。」

翁榮金習慣將浪莎的成功歸結為「天時、地利、人和」,在潛心研究義烏模式多年的蔣小華看來,這些優勢,正在慢慢消逝。

首先是地不利了。眾所周知,義烏擁有全國最活躍的小商品市場,但當義烏模式在全國各地被覆制的時候,它的優勢現在越來越弱,比不上幾年前或是十年前了。地價上漲也是個大問題,據蔣小華介紹,義烏北接浦?縣,兩地交界之處,前者的地價竟是後者的兩倍多。

跟著是人不和了。在義烏,招工變得越來越難。華略服務的所有企業幾乎天天招人、天天缺人,即便人招到了,據蔣小華觀察,人工成本也比1995年至少翻 了一倍,以流水線工人為例,以前大概500-600元,現在的標準在1000元上下,以前談不上什麼福利,現在企業福利不好招不到工人。

至於天時,更是要命。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下調、原材料價格上漲、治污成本增加……哪一條不是紡織企業的緊箍咒?襪子生產的利潤,借用一句歇後語來說 是:老鼠尾巴熬湯——沒多大油水。關於具體數字,《英才》記者從翁榮弟那裡得到的答案是「10%都不到」,而多數受訪者對這一說法也基本認同。

當這所有的一切一齊來襲,浪莎是不是已經走到了一個臨界點上?

現在說臨界點,翁榮金認為為時過早。「中國的勞動力還是比較豐富的,加大研發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企業還是有生存空間的。」他說,「品牌是企業的生 命,規模不是。我把這個品牌把握好,中國13億人口,生活水平提高了,今天消費一雙襪子,未來可能消費五雙,打網球有打網球的襪子,踢足球有踢足球的襪 子。」

話雖如此,翁榮金顯然感受到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除了每年投入幾百萬元用於研發,浪莎已經開始向高端市場靠攏。而且,這幾年浪莎也做過一些多元化的 嘗試。它收購了一家國有工廠,生產高壓鍋;成立了浪菲日化有限公司,生產日用品;它還投資房地產,在義烏城區嘗試著開發了一個小區。高壓鍋業務,因為股東 之間的合作不好,浪莎已經退出。房地產方面,因為趕上宏觀調控,這兩年也沒去發展,不過,公司還保留著開發房地產的人才,而且,從翁榮弟談起最近海爾投資 地產的興奮神情,你很容易判斷,只要有機會,浪莎隨時可能重出江湖。

其實,在國外,許多像浪莎這樣靠襪子發家的企業都經歷了多元化的擴張階段。美國莎莉集團(Sara Lee Corporation)在2007年《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第389位,它的前身就是由衛斯理·漢斯在1901年創辦的Hanes襪業公司,但現 在,食品是它的主營業務,至於襪子,雖然它仍是美國最大的絲襪公司,但那只是它諸多業務中的一小塊而已。日本厚木株式會社(Atsugi Co., Ltd.)創辦於1947年,是開發無縫連褲襪、厚連褲襪、棉(絲)襪、內衣產品的先驅者,如今,除了包括襪子在內的紡織業務,它也經營房地產的租售業 務。

現階段,浪莎的打法以收縮的相關多元化為主,它計劃利用已有的近2000家專賣店,到2008年,在國內建立5000家浪莎時尚生活體驗館,「消費者 可在館內享受到從襪品、內衣到家居、家紡等內裝產品的一站式服務,使單一的襪子品牌不斷延伸。而第一步就是啟動浪莎的內衣市場。」2006年,浪莎斥資2 億元高調進入內衣產業,它選擇的是比較高端的無縫內衣領域。

張佩華認為浪莎「掉頭比較快」,可惜的是,它進入的無縫內衣行業「這兩年已經做爛了」。「義烏是無縫內衣的發源地,可也是義烏把這個行業做爛的,這個產品本身的檔次比較高,義烏(的企業)做一些廉價的東西,真正好的產品也就賣不了高價了。」

這些問題,翁榮金並非不知道。2003-2004年,義烏生產的無縫內衣價格急劇下跌,翁榮金還分析,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義烏無縫內衣企業的研發環節相對薄弱和缺乏叫得響的品牌。

股改時,浪莎曾作出承諾:若重組完成後,*ST長控2007—2009年每年實現的淨利潤(扣除非正常性損益)低於1120.20萬元、 1400.25萬元、1750.31萬元的差額數將由浙江浪莎控股有限公司用現金向*ST長控補足。但半年報顯示,2007年1-3月,浪莎內衣的淨利潤 為83.9萬元。同時在合併浪莎內衣報表之後,*ST浪莎4-6月扣除非正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僅為10.9萬元,離1120.20萬元的全年目標差距甚 遠。

翁榮金承認,襪業所在的紡織業其實是一個候鳥型產業,種種因素所迫,它勢必會轉移到越南、老撾、印度甚至非洲等新興市場去,因為那裡勞動力等的成本更 低。不過,他似乎並不擔心那一天的到來,那時「中國13億人都認識浪莎了,提起襪子就買浪莎了,我到老撾去加工,我到越南去加工,到非洲去加工,物流現在 成本非常低,船運過來五六千塊,不一定在中國生產」,他舒了口氣補充說,「未來的發展可能品牌才是(企業的)生命。」

 

親兄弟不算賬

       楊柳

  像一個穩固的「鐵三角」,12年來,翁氏三兄弟強力支撐著浪莎的發展。儘管在多元化及資本市場等方面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甚至偶有挫折,但在襪子行業,浪莎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場佔有率,毫無爭議地坐穩了「中國襪王」的位子。

 

翁荣金
翁榮金

  三兄弟錢都放在一起

《英才》:你們三兄弟的分工是怎麼確定的?

翁關榮:其實也沒有分,(我們)天天都在廠裡。他們專門出差,我不出差。

《英才》:你們就是兄弟三個嗎?這麼多年沒分家,有什麼秘籍?

翁關榮:對,我們就是兄弟三個,我們兄弟三個年齡相差很大的,我跟二老闆相差10歲,跟三老闆相差15歲,我們從開始到現在,沒有一天說我們坐下來研究一下怎麼算賬,不會斤斤計較,錢都是放在一起的。

《英才》:你們會為企業決策上的事情發生爭吵嗎?

翁關榮:不會,我一般不管,都是他們兩個決定的。

《英才》:你們從創業至今一直這樣嗎?

翁關榮:一直這樣。這個廠辦起來,靠人家怎麼搞得好呢?現在做襪子利潤這麼低,很難的。


十多年沒紅過臉

《英才》:你們最初創業是誰先挑頭的?

翁榮弟:還是我二哥。

《英才》:你們做小販的生涯算不算成功?

翁榮弟:還可以。一般來講做貿易的時候是人有我無,人無我有,我感受很深。因為市場定價一天一個價,過剩的時候我就不要了。

《英才》:在你們決定創辦浪莎的時候,你們三兄弟的自有資金大概有多少?去中央電視台做廣告,當時是誰提出來的?

翁榮弟:我們當時差不多一兩千萬。(做廣告)我們思想比較統一,包括註冊商標,我跟我二哥對這塊比較重視。

《英才》:浪莎這個品牌是誰想出來的?

翁榮弟:是我跑去註冊的,也帶了幾個商標,備用的有好多,像俊龍、博士等。現在只能說路走對了。

《英才》:如果你們一直堅持做襪業,會不會支撐浪莎成為一個百年的企業?

翁榮弟:總要向這個目標(努力)。

《英才》:你們三個如果在經營方面意見相左,一般會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協調?

翁榮弟:主營業務這塊一般是沒有問題的。有些投資,大家也會考慮研究,不光我們三兄弟,下面的員工管理層都會參與,(討論)該不該投資。

《英才》:創業十多年,就沒有紅過臉?

翁榮弟:沒有。


浪莎現在是公眾公司

《英才》:如果要劃分浪莎的發展階段,你會怎樣劃分?

翁榮金:我們1995—2000年,是打造國內的品牌,穩紮中國,把中國市場做強做大。2000—2005年,做國際化,拓展國際這塊。

《英才》:2000年做國際化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翁榮金:當時國家鼓勵走出去嘛,另外加入WTO之後,外商進來非常多,那麼有些發達國家隨著生產力成本的增加紛紛轉到中國。那時候出口(利潤)好像到17%、10%吧。

《英才》:這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你有沒有為浪莎睡不著覺的時候?

翁榮金:沒有。義烏這個地方還算好,銀行的資金啊,市場的平台啊,天時、地利、人和吧,都能促使企業成長。

《英才》:你們三兄弟保持親密無間合作的方法是什麼?

翁榮金:不要去寫這麼細的吧。因為浪莎本身是股份制企業,也有港資,也有外資,上市以後成了公眾公司,並不是一個三兄弟的公司。

《英才》:你對家族企業是排斥的嗎?

翁榮金:(沉默)現在浪莎上市了,已經公眾化了,談不上三兄弟的資產。


歐洲人看浪莎 專業性缺一點

安吉洛、艾米麗夫婦來浪莎兩年半了。在此之前,他們在意大利開襪廠,在襪子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四五十年。因為成本太高,夫妻倆把設備全部賣到了非洲,開始做襪子的貿易,而後,受大客戶的委託,夫婦倆跑到中國來生產襪子。

浪莎是夫妻倆通過網絡一路追過來的,他們說,在這裡,質量和交貨都沒有問題,只是專業性還需要加強。

《英才》:中國的襪廠會不會也像意大利一樣面臨成本高的問題?

安吉洛:在我們看來,目前人工費是非常低的,等到慢慢的人工費開始漲了,這時候就要看每家企業的技術了,技術好的,人工少一點也可以做,技術不好的,就做不下去了。我只是說絲襪這塊。在歐洲,把浪莎這樣的企業經營下去,只需要40%的人員。

《英才》:來中國之前,對包括襪子在內的中國商品是什麼印象?現在呢?

艾米麗:在我們看來,中國的產品在意大利不是很被接受。所以,很多國外企業到中國來生產產品,都要派人固定在這裡守著。

《英才》:你們在浪莎生產的產品用的是自己的品牌嗎?是什麼?

艾米麗:有三到四個品牌,這個我們不想說,那邊也不能知道這是中國的產品。

《英才》:如果印度或者越南的廠商能出更低的價格,你們會不會考慮轉移?

安吉洛:這也難說,要看質量。有可能質量好的,一美元也沒關係,但是質量差的,一毛錢也沒人要。

《英才》:有沒有讓你們不適應的問題?

安吉洛: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在中國,很多時候他們會回答「好的」,但做的時候就做不出來。很少聽到中國人說「不」。不只是我們遇到這個問題,我們跟朋友交談,企業家、技術員,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英才》:浪莎有這種問題嗎?

安吉洛:你們自己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07

真功夫澄清「催款門」 並未徹底擺脫內鬥陰影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8/xNNDE4XzM5ODcxNg.html

導讀:真功夫遭遇裝修工人上門討債,盈利情況再遭質疑。儘管全面推出中國味道計劃,但真功夫何時能徹底擺脫家族內訌陰影?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近幾天登陸真功夫官網訂餐的消費者,都會看到首頁彈出的《真功夫聲明》。真功夫所發佈的澄清聲明幾乎覆蓋了官網整個頁面,使得消費者感到不便,但公司認為,這樣大力度的危機公關對於深陷催款門的真功夫來說確有必要。

推出門店升級計劃中國味道不足一個月,再次起航的真功夫又遇到了麻煩。因為有10多名來自東莞的裝修工人到真功夫廣州總部催款,關於真功夫資金不足,遭供應商集體催款的流言四起。針對催款門,真功夫公關部負責人向經濟之聲道明了原委。

真 功夫公關部負責人:事情是因為去年3月後,真功夫內部賬目清理和資產審批的時候,我們發現東莞逸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存在關聯交易,對真功夫有利益損害,當 時就停止了合作。我們已經向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追回相關款項。案件已經進入了一個司法程序,我們必須等待裁定後才能和他們清算和往來。

儘 管真功夫在第一時間發佈了澄清聲明,但仍有媒體對真功夫經營情況提出質疑,並指出真功夫2011年4月份真功夫的淨利潤僅60多萬元,而5月份更是跌至6 萬多元,遠低於此前每月淨賺800萬的水平。對此,真功夫公關部負責人表示,這些報導並不屬實,真功夫實際經營情況很好。

真功夫公關部負責人:我們管理團隊通過品質改善和品質提升的舉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真功夫已經完成了2011全年銷售任務。在2011年下半年,銷售可比增長也達到了兩位數。遠遠超過了過往三年銷售收入可比增長水平。

真 功夫近4年可謂命運多舛。在高速發展期,由於兩大創始人蔡達標和潘宇海的矛盾升級,真功夫進入家族股權紛爭階段。直到今年3月,蔡達標因涉嫌經濟犯罪被捕 後,潘宇海成為代理董事長,內鬥才得以平息。經過了半年多的整理,真功夫終於在2011年底打破沉默,推出中國味道計劃,其中包括研發新菜品、裝修升級門 店,預計5年總投資上億元。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真功夫已經擺脫家族內訌的陰影,進入2.0的高速發展時代,而剛剛爆出催款門以及蔡達標女兒在微博上的洩憤則提醒眾人,陰云好像並未徹底散去。品牌專家王啟認為,創始人的消極影響很難短時間內消除,但真功夫的經歷也給國內的家族企業也都提了個醒。

王啟:在中國大部分家族企業是以江湖的方式來結夥,散夥也是以江湖的方式。包括蔡達標也是,江湖的方式入夥,江湖的方式拆夥。家族的內訌對於品牌長遠建設是有影響的,相比國外,我國的家族企業還不夠法制化、市場化。

在美國,家族企業對國家GDP的貢獻在50%以上;在全球500強中,家族企業更是佔到1/3,市場化和法制化已經讓IBM、福特、三星等家族企業實現去家族化。而在我國,家族紛爭則仍舊是家族企業成長的最大絆腳石。

(本文來源:中國廣播網作者:張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54

澄清i-money 連敬涵對越秀房託(0405)的誤解

(註: 謝謝cambo先生的文件上載,使筆者能夠從容評論交易。)

今日,連敬涵先生在i-money 發表對越秀房託交易的看法,為方便大家討論,特此由cambo先生把文章掃瞄上載後,然後轉貼如下:


這個連先生首先就是對交易一知半解,可能和公司公關相熟,所以連講句公平的說話也不敢,寫出一篇完全是屁話的文章,再特此逐點反駁如下:

1.  文章表明在成功收購後「日後集團亦可借助注入更多的優質商業項目,轉變為多元化資產組合」。但此說不確,一來優質商業項目是回報較現時越秀房託所持項目回報更低,這已經從通函中的估值報告的折現率較低可以看到,二來因為房託現有規模較少,所以要以大幅以資產折讓超過30%的水平發行新單位進行收購,使原有股東的權益遭到攤薄。這樣兩項已經造成原有的分派大幅減少,加上未來或會通過的管理費折單位支付及以股代息,以及遞延單位的發行,攤薄會進一步加大,所以優質物業未必一定造成良好的回報。

另外,在多元化方面,我在前兩篇文已經提及此是不對的:

「1. 我唔明為何要從回報率、增長率及週期性弱的批發零售為主的物業,改為三者均相反的商業物業是好處,完全是歪曲事實。

2. 租戶多了8%實不多,況且收購後所佔的面積增加3倍,相對每租戶所佔的空間大增,單一租戶的影響變化較為明顯。這是一個壞處,不是好處。

3. 為何不提新的IFC佔未來收入約51%的事實? 這有否改善集中的情況,物業佔比仍然集中,但分派減少,筆者不明白自己是否看錯「受害」為「受惠」? 筆者相信做這次收購的人都是患上了精神病了,應該送入精神病院接受一下治療,或是回小學及中學好好學一下甚麼叫做算術。」

2. 另外文章所提及的「物業增值,租金增長,提升市值,增加對基金持有人的分派」,在絕對額肯定是,但根據筆者之前的計算,是以每單位來計,兩者均是下跌,況且今次收購的配售中,原有單位持有者是不能參與,所以本次收購是明欺負小股東的。

3. 至於「未來可進一步增強集團融資能力和收購能力,將有助集團一舉成為房地產信託中的龍頭股」,這是管理層想做大的願望,但在小股東看來,本身這規模的利潤已不錯,但是收購來收購去,我們根本沒有甚麼得益,更在此收購中先受其害,所以這個人根本就是從大股東打手的角度去想,完全忽略小股東東西去看想,所以在這次之後,他的公信力就沒有了,等想被炒吧,財演。

4. 至於其提及的股價表現的原因是,「相信是市場對物業獲得穩定租金有信心」,這句更是歪理之中的歪理。最初股價跌的原因,是因為很多人都認為收購不利房託,會降低分派,至於近來上升,又據我所知,某部分買來是等待收購失敗的,以博取額外回報。。根據某些人的資料,其實近來外資行是賣緊,轉去買母公司越秀地產(123),但中資行是買緊,所以可以見到外資是對收購的分派是沒信心的。

至於甚麼通過決議,長期看好的話,請看看我一再重申財務顧問在通函中說些甚麼:
除非該物業的經調整賬面值(現時協定為人民幣134.40億元)較由越秀地產提供的評估值(按評估值計算為人民幣153.70億元)的折讓足以抵銷因融 資發行股本批次所產生的每基金單位的資產淨值攤薄,否則按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的基金單位價格計,由於現時每基金單位的資產淨值折讓約38.0%,故每基金單 位的資產淨值將無可避免地被攤薄。由於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為人民幣4.78元及越秀地產就轉讓值較評估值提供的折讓為 12.6%,倘新基金單位以低於每基金單位人民幣4.18元或5.16港元的價格發行,將會對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產生攤薄影響。雖然賣方為越秀房產基金的 控股股東,惟評估值難以作進一步折讓,因越秀地產本身亦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此外,發行遞延基金單位將會產生每基金單位的資產淨值的進一步折讓。
...
「吾等亦關注DPU的攤薄,誠如上文所述,於二○一二年將以人民幣0.018元為限。吾等已考慮此攤薄,連同將會僅支付予現有基金單位持有人的特別分派每個 基金單位人民幣0.0635元。越秀集團及新基金單位的持有人將不會獲得此項特別分派。

越秀集團就其於越秀房產基金現時的持有量放棄享有特別分派權利,可 抵銷二○一二年的DPU攤薄額人民幣0.018元。此外,特別分派的金額相等於二○一二年DPU攤薄承諾的3.5倍。於二○一六年後,因發行遞延基金單位 予越秀地產而使情況更為複雜,此情況將持續至二○二三年,這已超出財務模型至二○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時限。

.....
(i)遞延基金單位的架構容許有一段時間用以提升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的租金收益,而於完成時發行新基金單位將會對DPU產生即時影響,相比之下,遞延基金單位更為可取;

(ii)遞延基金單位的最低發行價為4.00港元,約等於基金單位於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刊發有關交易公告前的收市價,較現時市價高約11%;及(iii)由於發行遞延基金單位,DPU每年可能會攤薄1.95%,但自二○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可能會因積極的租金調整(鑑於廣州的區域性跨國公司的數量預期會增加,而彼等可能會選擇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因而預期調整租金乃屬合理)而有所緩減,吾等認為,發行遞延基金單位可能產生的DPU攤薄影響屬可接受。」

所以,可以看到,每單位淨值攤薄,分派未來也有攤薄因子,是否長遠有利呢,相信讀者心中會很明白這個人在顛倒事實。

5. 最後他話收購後會創新高,其實是反而是收購失敗才會創新高,因為收購是不明朗因素,導致單位價值和分派都會減少,從而導致價格下跌。如果收購成功,按通函中攤薄後資產值3.69元人民幣(4.56港元),約近期約30%的攤薄計算,加上約6.35仙人民幣的特別分派和20.17仙人民幣的本年分派,股價會跌至約3.5元的水平,再加上未來很多潛在攤薄,股價未來會繼續不振。

總的來說,這名連敬涵是連通函都未看過一眼就未評論的,所以連他的所謂「理論」也不用理會,直接無視可也。本次評論,只是讓大家瞭解這些垃圾財演是如何不濟。這次收購參與評論的財演除了林少陽較為公允外,包括陳永陸、郭思治、連敬涵、黃敏碩、曾淵滄、黃瑋傑、習廣思、郭家耀、高仁及蔡清偉全部都是完全歪曲事實,如果今次收購通不通過,也要把他們視作黑名單,他推介甚麼股票,照沽可也,編輯也要對他們的文章作嚴謹的觀察,否則他們每一次都想幫大股東做打手,呃盡大家的錢,這還得了?

我再引我的好友吳仁的言論如下:
「不過在越秀系此單交易上,吳仁想說此交易規模太大,如果IFC獨立上市,股價起碼達資產淨值,123等增持405過量的股票,可以用折價在市場上買,但肯 定買不到幾多,就算溢價全購405的股票也不足,

因股票總量少,既然在市場不可能買到405的股票,那有價無市的「市價」又有何參考價值呢,如果作交 換的股票不能以平價發行,還不如把現在的寫字樓套現再用現金找數,現在的交易將產生過度的攤薄,來自小股東的反彈一定很激烈。

越秀系對今次交易志在必得,那麼方案即使被否決,123一定還會再次提出對405更公平有利的方案,既然交易條款對405不公平,而且交易拉倒反而405可收8釐息,小股東都投反對 票也不出奇,越秀想定後備方案為妙。」

希望管理層不要強推方案了,否則通過了,大家都不好,你未來在香港連錢也籌不到,鄰居、親戚、小股東都當你大話精,你是否想一世都抬不起頭生活,想就收購通過都沒有所謂了。每件事都是等價交換的,你對人不好,別人就對你不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9

大咖客戶劈腿英特爾 台積電罕見發聲明 五分鐘內出手澄清 張忠謀在意什麼?

2013-03-11  TWM
 
 

 

Altera和英特爾簽署代工協議,消息曝光不到五分鐘,台積電立即發布新聞稿,強調與Altera的合作關係不變。外界解讀,與其說是擔心掉單,張忠謀更在意的是英特爾的狼子野心。

撰文‧李洵穎

美東時間二月二十五日盤後下午四點多,全球IC設計大廠Altera和最大半導體製造廠英特爾(Intel)簽署代工協議,Altera的FPGA(場域可程式邏輯閘陣列)將採用英特爾的十四奈米製程,並將成為英特爾最大晶圓代工客戶。這項消息在晶圓代工界引發熱烈討論。

儘管這顆晶圓代工震撼彈投注的時間點是在台北時間二十六日凌晨五點多,但台積電也沒有閒著。就在Altera和英特爾新聞稿發布後不到五分鐘內,台積電罕見地發布署名董事長張忠謀的新聞稿,強調台積電與Altera的合作關係不變。

過去台積電新聞稿極少出現由董事長層級來回應客戶動向的前例;再者,按照台積電公關部門擬定新聞稿的流程,如果署名到董事長層級,內容勢必透過層層關卡加以檢視,以示慎重。在Altera和英特爾宣布之後,台積電旋即不到五分鐘的短短時間內,就發出相關回應新聞稿,顯見台積電已事先得知相關訊息,想來係由Altera提前主動告知。

Altera提前告知,而不是讓台積電在報上看到消息才得知,可謂盡到道義責任,讓台積電保住面子。但,台積電快速且高規格的反應動作,也透露出董事長張忠謀相當在意這件事的影響。

過去二年來,市場擔憂英特爾跨入晶圓代工將威脅台積電的霸主地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去年曾對此公開回應,他研判英特爾的策略應該僅是「選擇性進入代工」。但就在英特爾和Altera共同宣布協議的隔天,英特爾發言人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就指出,英特爾已將晶圓代工視為公司未來的成長契機;由此看來,張忠謀去年似乎小覷了英特爾的企圖心。

Altera在FPGA領域的最大對手賽靈斯(Xilinx)在二○一二年加入台積電陣營,是Altera轉向的主因。台積電去年在二八奈米技術領域打遍天下無敵手,因此吸引Altera和Xilinx相繼在台積電投單。

儘管Altera和台積電已合作長達二十多年,但情誼和生意是兩碼子事,對Altera而言,競爭力優勢已然消失。為求和競爭對手的差異性,因此當英特爾向Altera一招手時,Altera便直接切入十四奈米製程,頗合情理。

儘管Altera一年的營業額僅十八億美元,相當於台積電同期一七一億美元的一成左右,影響度並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或許張忠謀過去曾小看英特爾,如今外界解讀,與其說是擔心掉單,張忠謀更在意的其實是英特爾的狼子野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90

尹衍樑親口澄清 中信金控經營權備受關注

2014-01-06  TWM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中信金控召開臨時股東會,會中除了通過收購日本銀行東京之星與購併台灣人壽,另一個決議事項,就是通過修改公司章程,把董事席次由現行的九到十三席,減為七到十一席,也因為此項修改,被外界解讀為中信大股東欲拉高被購併的門檻,以鞏固經營權。

會有這樣的解讀,主要由於近期有媒體報導,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對中信金控的持股已高達一成,威脅到中信辜家的經營權;但︽今周刊︾日前詢問尹衍樑本人,他的回答倒乾脆,也說得明白,「只有南山人壽持股中信金四.九五%,其他潤泰集團等都沒有買進,因為只要南山投資的標的,潤泰就不會買;同樣的,潤泰投資的,南山人壽也不會碰,總之,就是『涇渭分明』」。

事實上,按照目前金管會的規範,任何金控公司的購併案,都應該採「合意購併」,而且對保險業的投資規範更是嚴格,不但對單一金控公司的持股不得超過五%,而且不得進入董事會。因此,即使尹衍樑真有任何「念頭」,執行上也有很大的難度。

無論如何,南山人壽還是中信金控的最大單一股東,未來,兩者之間是競爭還是合作,永遠都是外界關注焦點。

(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55

央行澄清:人民銀行未參與浙江興潤置業相關風險處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386

更新: 3月18日晚間,人民銀行表示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道央行救助小型房地產公司與事實不符。第一,人民銀行未參加文中提到的“周二召開的緊急會議”。第二,人民銀行未參與浙江興潤置業相關風險處置。 圖為周二晚間央行通過微博發布的澄清聲明: 此外,建行相關人士回應稱,外媒的報道有點聳人聽聞,所謂的“緊急會議”實際上是由當地政府牽頭,地方銀監局和人民銀行奉化支行以及建行共同參加的一個溝通協調會。 此前,英國《金融時報》周二下午報道稱,中國人民銀行和一家大型國有銀行正在緊急商議是否救助破產房地產開發商事宜。據浙江奉化政府官員,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奉化政府官員周二召開了緊急會議,討論如何償還浙江興潤置業35億元人民幣的債務。  中國建設銀行是興潤置業的主要借款人。 新浪財經向建行求證興潤置業資金鏈斷裂相關報道,建行相關人士稱外媒的報道有點聳人聽聞,所謂的“緊急會議”實際上是由當地政府牽頭,地方銀監局和人民銀行奉化支行以及建行共同參加的一個溝通協調會。 周一,浙江興潤置業無法償還債務而致破產。興潤置業是寧波奉化當地最大的房企,擁有30億資產。但如今卻資金鏈斷裂、資不抵債,主要原因是經營不善,被高利貸拖垮。目前,企業控制人沈財興和沈明崇已經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移送檢察機關起訴。其留下超過35億元的巨額債務,其中銀行欠貸達24億元,涉及十多家銀行。 雖然興潤置業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經營不善和非法貸款行為,但該公司的破產將對中國本就過熱的房地產行業形成一個警示。去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占GDP份額達16%,占政府財政收入40%,占投資總額約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89

關於味皇兄對匹克安踏的一文見解澄清

(按: 筆者的倉位現持有超過5%的匹克股權,故可能有利益衝突,特此告知。)

前三日,味皇在文中寫了一篇「安踏匹克業績」,筆者因為對這些體育股有些補充,對文章中的某些內容需要作出一些澄清。

1. 手上有現金幾十億,唔怕缺水,足以保證派息,但無謂的借錢代表手上的資金受限制
按: 雖然在中期報告中,借款由4.9億人民幣,增至10.23億人民幣,雖然沒有提及借錢的用途是甚麼,但從存款的數字看來,其實他們應該把所得的資金做了定期存款。

根據上年的年報中,可以看到借款的利率可以低至1.85%,至於這批借款,根據年報會計報表附註18和20,是以金融資產為抵押,這批金融資產的回報率是4.50%,所以可以看到,如果他們持有一年,這批資產就替他們賺了2.65%的息差,如果以4.9億本金計息,獲利大約1,298.5萬,就算做定期,利率最少也有3.05%,也可以賺取1.2%的息差,即是每1億的定期存款,就可以賺120萬了,還未計及升值帶來的匯兌損益,所以真是獲利不錯的生意。所以所謂的「純利8億,現金流10億,盈利應該冇問題,不過現金流有突仲借錢就多少講唔過去」,是完全不成立,因為借港幣,存人仔是套息獲利行為。

在銀行來說,如果以一家在國內及香港也有分行的銀行來看,以國內十足定期擔保在香港的港幣借款,一來國內以較低的利息可以做大存款基數,二來香港這邊也可以利用從存戶吸回來的無息存款賺得一定息差,所以可謂一舉兩得,問題只是在於自己的庫務管理上呢。




2. 同安踏唔同,匹克的分銷支出增加唔多,代表匹克賣的貨並沒有打折,除非佢將分銷支出轉入行政支出啦
按: 根據中期報告所述,分銷支出增加不多,只是因為補貼增加,不關打折的事。如果關於打折的問題,應該轉看毛利部分,毛利增加的原因,確實是無增加折扣,加上採用新原料所致。他寫的「營業額微升,毛利升兩成」,才是真正目的。

3. 存貨同營業額同步微增,經營沒有惡化,營業額為存貨3倍多D,存貨周轉差過安踏,今期盈利大增主要是因為毛利率上升,但一般存貨周轉率越慢毛利率就會越低,具體數字味皇說不出來,但不要過度期待毛利率會一直增加,如果匹克想增長的話,必須由營業額帶動
首先我們要了解其實體育用品的下家的分銷商,我們把存貨賣給分銷商,然後取回的是應收帳款,至於分銷商如何出售他們的貨給零售商,根本無人會看得清楚,如果品牌商猛塞貨給分銷商,品牌商的存貨會低不少,應收或現金會高企,咁條數就會好靚,但下底的分銷商賣唔到貨,品牌商條數就難於維持了。

所以體育用品分銷商的數字,不可只要看存貨和應收帳,還要看清楚庫銷比,即是庫存和零售銷售數量的比較。以2013年可比數字來看,匹克是少於4個月,至於安踏是4.5個月左右,所以從側面觀之,安踏數字雖較好,但銷售頗為激進,匹克數字差,但銷售情況不錯,所以如果匹克較為激進,以同一基準下,匹克會走得較好。他可以再用提升毛利,稍後提會庫銷比,用來做靚盤數,推高營業額。

存貨還有一個可看到的情況的是,品牌商對於他的產品的信心程度,如果對銷售樂觀,品牌商會在季度前增加存貨,以應需求,所以兩者其實也在預期銷售增加吧。

4. 不過要注意,這是外國經銷商入的第一批貨,如果他們又是「屯貨寄賣」的話,就會重演返早幾年發生係大陸的劇情,具體睇匹克第時會唔會炒高配售就可以分辨
匹克做的戰略是推高貨品質量,加上贊助外國的球隊球星,打開外銷高毛利市場,從而反攻被外國品牌攻陷一二線市場的困境,並做好三四線市場的品牌優勢,建立競爭壁壘,增加了自身抵抗力,所以在品牌出眾,價格較對較廉,加上適合定位,成功機會不小,只是看看國內能不能成功突破了,是一個穩守突擊的戰術,我也認同味皇的分析,可能是第一批大額貨,但之後配不配售,相信在資金充裕丁,機會應不大。

5.寫在最後,安踏同匹克都是好多現金又借錢,相信遲下出業績的特步同361也是一樣,由於大陸非常興親朋戚友之間拆借資金,因此賬面現金一直都只能是賬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能動用的話就最好不要當佢地現金牛,而更關注其盈利能力,特別是有不肖親戚的前科下
按(1)的分析,其實他們做的是正規的存人仔定期,借美港元貸款,是一定大型的套息行為。個人認為,其實資金的真實情況非常高,如果是當品牌商的特別外快比較好,不必過份擔憂是否拆借資金。

總的來說,味皇兄的擔憂是存在,但他說的東西機會是不大的,部分資料可能是對資料有誤解,所以不必擔憂他所說的情況變成現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22

蘋果陷“艷照門”風波 澄清iCloud不存在安全漏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44

蘋果周二表示,針對一些賬戶“有針對性的攻擊”導致了部分好萊塢名人卷入“艷照門”事件。(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蘋果表示,沒有發現iCloud系統存在安全漏洞。蘋果公司稱,

在超過40小時的調查後,我們發現,某些名人的賬戶被有針對性的攻擊。這些攻擊對用戶的用戶名、密碼和安全問題進行破解。這種做法在網絡上司空見慣。在我們調查的案件中,沒有發現蘋果系統(包括iCloud或Find My iPhone)中存在安全漏洞。我們將繼續與執法部門合作,幫助找到罪犯。

這是周末大批好萊塢明星裸照流出後,蘋果公司首次發表聲明。這些名人中包括電影饑餓遊戲的女主角詹妮弗勞倫斯和加拿大女歌手艾薇兒。

IMG_9114

蘋果公司的聲明稱,

當我們得知了信息失竊時,我們非常憤怒,立即動員了蘋果的工程師尋找原因。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證實,它正在對此案進行調查。

蘋果的聲明暗示,名人賬戶信息遭竊是由於名人們使用了容易猜到的密碼,或者將個人信息透露給了偽裝成蘋果公司的網絡罪犯人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613

證監會緊急澄清:非鼓勵賣空打壓股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7658.html

證監會緊急澄清:非鼓勵賣空打壓股市

一財網 杜卿卿 2015-04-18 18:24:00

“這是誤解誤讀。”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周六稱,證券業協會等四家自律組織17日聯合發布《關於促進融券業務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不是所謂的“鼓勵賣空”,更非打壓股市。

A股市場狂熱的當下,監管層的風吹草動都會讓市場各種解讀。

證監會4月17日新聞發布會宣布兩條重要消息,一是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日前在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通報會上對兩融業務提出七項要求;二是證券業協會等四單位宣布近期將擴大融券券源以及擴大標的證券至1100只。

對於上述動作,有市場人士解讀為證監會希望對當前股市進行“降溫”,擠出泡沫,讓“瘋牛”變成“慢牛”、“長牛”。這一觀點也在二級市場上迅速體現。當日晚間,在新加坡上市的富時A50股指期貨出現跳水。

“這是誤解誤讀。”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周六稱,證券業協會等四家自律組織17日聯合發布《關於促進融券業務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不是所謂的“鼓勵賣空”,更非打壓股市。同時他表示,對融資沒有新政策。

17日,證券業協會等四單位聯合制定並發布上述《通知》,促進融資業務和融券業務協調發展,改變近年來融資業務快速發展而融券業務發展緩慢的現狀。

《通知》提出,支持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融券交易,擴大融券券源;推出市場化的轉融券約定申報方式,便利證券公司根據客戶需求開展融券業務,實現借貸雙方自主商定費率、期限等事項;優化融券賣出交易機制,提高交易效率,允許融券賣出ETF的申報價格可以低於最新成交價,融券賣出價款可以用於買入或申購交易所認可的高流動性證券;充分發揮融券業務的市場調節作用,近期將擴大融券交易和轉融券交易的標的證券至1100只;加強融券業務風險控制,切實防範業務風險。

同時,基金業協會和證券業協會還配套發布了《基金參與融資融券及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指引》,支持公募基金依法參與融資融券、轉融通業務,並對信息披露、風險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在證監會反複提示風險的當下,鼓勵融券業務發展,被市場人士解讀為證監會鼓勵做空。證監會對這一解讀進行緊急澄清,稱並非鼓勵做空,亦不是打壓股市。但是不可否認,投資融券賣出行為將更加便利,做空機制將更加優化。

4月16日,證券業協會召開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情況通報會。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在會上對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提出了七項要求。

一是要求堅持依法合規穩健經營,進一步強化融資融券業務的合規管理。要牢固樹立合規意識,完善合規機制,落實合規責任,確保融資融券業務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穩健展開;二是要科學合理謹慎確定融資業務規模,根據自身凈資本水平、客戶狀況和風險管理能力,把握好融資融券業務的發展節奏與速度,適當控制經營杠桿,有效防範流動性風險;三是要加強融資融券業務風險管理,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及自身風控要求,及時調整初始保證金比例、可沖抵保證金證券折算率、標的證券範圍等管理手段,合理確定客戶融資杠桿;四是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等活動,不得為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提供數據端口等服務或便利;五是要註意防範和化解客戶風險,對高比例持倉單一擔保證券和持續虧損的客戶群體加強規範引導,對於風險較高的標的證券采取相應管理措施;六是要加強客戶管理,落實客戶適當性管理和分類分級管理要求,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風險揭示,引導客戶專業投資、理性投資;七是要促進融券業務發展,豐富券源渠道,優化市場交易方式,降低客戶融券成本,滿足市場多樣化融券需求,促進融券與融資業務均衡發展。

其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等活動,不得為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提供數據端口等服務”的要求引發市場熱議,認為證監會正在收緊融資政策。

事實上,這一政策在春節之前兩融大檢查期間證監會就已經明確。

2月3日,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下發文件,要求券商嚴格執行《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禁止證券公司通過代銷傘形信托、P2P平臺、自主開發相關融資服務系統等形式,為客戶與他人、客戶與客戶之間的融資融券活動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務。同時,監管層強調嚴格堅持兩融開戶50萬元資產門檻,以及不得向開戶不足半年的客戶融資融券。

對於16日兩融檢查通報會議上提出的七項要求,鄧舸稱“是對現有規定的重申和提醒”,並沒有新的政策要求,市場不宜過度解讀。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59

混沌澄清爆倉傳聞,產品不設清盤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597.html

混沌澄清爆倉傳聞,產品不設清盤線

一財網 胡平平 2015-07-08 15:29:00

葛衛東今年以來尤為看好A股市場,重倉操作才會導致旗下產品凈值嚴重回撤。但葛衛東的產品均不設清盤線,據悉,即便遭遇大幅回撤,以其以往的投資風格來看,一般不會輕易減倉,應該還會“死扛到底”

A股這波超級股災又將消滅多少位投資大佬?

在股市一路暴跌過程中,私募爆倉的消息也甚囂塵上,其中,最為引發市場關註的就是此前頻頻傳出的私募大佬葛衛東爆倉的消息。

7月8日午間,上海混沌道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公司網站和微信公號上發布澄清公告,並指出旗下產品不設清盤線。

爆倉系謠言,產品不設清盤線

混沌道然資產在當天的澄清公告中指出:

“1、網傳混沌價值二號30億被強平純屬謠言。混沌價值二號總規模為28.21億(部分倉位投向期貨市場),該產品不設平倉線,凈值雖有一定回撤,但仍運作正常。我司旗下所有產品都運作正常,我們將繼續正常公布產品凈值。

2、網傳葛衛東先生期貨賬戶爆倉、欠銀行90億元、生病入院等純屬謠言,葛衛東先生資產狀況良好,身體健康,仍將繼續為廣大投資者服務。

以上不實傳言嚴重詆毀了我司的商譽及葛衛東先生的個人名譽。值此市場劇烈動蕩之際,惡意造謠者妄圖擾亂市場和人心,我們對造謠者表示強烈譴責,並將通過司法手段追究惡意造謠者的法律責任。望廣大客戶以常識辨別是非,不傳謠不信謠,堅定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

與此同時,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也試圖聯系葛衛東本人,但並未能得到回複。

一位曾經代銷過混沌價值二號的產品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表示,混沌價值二號的確沒有設置平倉線,但是產品凈值有一個0.7元的警戒線,觸及警戒線會向客戶提示風險,但不會強制平倉。

據了解,該產品在2015年6月8日成立,截至7月3日,產品最新凈值為0.793元,虧損幅度為20.7%。

除此以外,混沌道然資產旗下幾只老產品凈值也出現了大幅回撤,其中回撤最大的是混沌價值一號,該產品6月5日的凈值為4.1603元,而在7月3日,該產品凈值已經回落至2.1304元,幾近腰斬。這也是爆倉等等謠言傳出的主要原因。

大佬極力看好A

上述產品經理表示,混沌價值二號主要投向A股市場,當時葛衛東對A股市場十分看好

在一份產品說明當中,還附帶了混沌道然資產當時的市場觀點,當中就指出,“中國A股市場自08年從6124點的歷史高位回落至1849點又上行到目前的4300點,已有7年時間,無論是時間和空間都有了足夠的擠泡沫的過程,雖然當前經濟形勢仍顯複雜多變,但總體而言股市投資的風險還可控,而隨著無風險收益率的下降及降息周期的到來,資金擠出效應極大的推動了股市的上漲,而制度改革紅利還會深刻影響股市的發展,A股已經進入牛市通道。”

此外,對於產品發行的時點,混沌道然資產則認為“經濟持續低迷,時間和空間上已足夠緩沖,系統性風險並不大,且經過前一段資金杠桿推動的大盤修複性行情,已經帶動起市場人氣,制度變革將帶來上行的契機,目前還是投資布局的好時機。”

而葛衛東在4月21日也曾發微博,極力看多市場。他在微博中指出“這輪股市能漲多高,我不知道,只知道會很高!很高!6124絕對不是頂,我們的政府把底牌露了,所以上漲的速度也會很快,踏空的人會很難受!要堅持不被震出來也很難!祝大家抓住這個戰略機會發大財。”

上述產品經理則表示,葛衛東今年以來尤為看好A股市場,重倉操作才會導致這麽嚴重的回撤。但是葛衛東的產品均不設清盤線,目前看來凈值也還是在可控範圍內,即便遭遇大幅回撤,以其以往的投資風格來看,一般不會輕易減倉,應該還會“死扛到底”。

編輯:黃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