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新定義千元智能機 運營商引爆3G臨界點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1/4MMDcyXzM2OTc4Mw.html

自2009年3G發牌以來,如何快速推動2G用戶轉向3G,成為三大運營商面臨的首要任務。在整個2010年,三大運營商交出的答卷是4000萬3G用戶,低於政府和公眾之前的預期。

「運營商花大量資金建了網絡,也有了不少的應用,3G的引爆點到底在哪裡?」三大運營商的老總們過去常常被追問。進入2011年,情況逐漸開始改變。根據運營商發佈的8月份營運數據,單月新增3G用戶數出現大幅上升,整體3G滲透率也突破了10%的門檻。

中國聯通銷售部總經理於英濤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在於大屏千元智能機的普及,普及型的智能終端正是3G用戶大規模增長的引爆點。

從今年6月份開始,千元智能機突然開始火熱,現在中興、華為、酷派等廠商都碰到了不同程度的「產能不足」問題,預計到下個月才能緩解。「我們9月份的手機嚴重供應不足,基本缺一半的量。」於英濤說。

事實上,千元智能機概念是運營商聯合中興、華為這樣的廠商共同推動的陽謀,其本質是抓住2G用戶向3G轉移的趨勢。在2G時代,使用千元終端的用戶比例佔到近70%,顯然,在3G時代也需要大量這樣價位的智能終端來滿足用戶需求。

由 於運營商對千元智能機的屏幕大小、芯片主頻都有一定要求,這對下游廣大應用開發商來說也是一大利好。特別是Android應用開發者,由於Android Market付費應用比例偏低,開發者很難靠下載收費,廣告成為其獲得收入的主要方向。而要發展廣告模式,就必須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

「從我們合作APP的流量及用戶數來看,從6月到9月的一個季度時間,啟動用戶數增長了285%,流量增長超過了300%。」移動廣告聯盟Domob聯合創始人兼COO張鶴告訴記者,千元智能機等帶來的3G用戶普及對移動互聯網的拉動效果明顯。

千元智能機引爆3G潮

3G終端開始朝低端化普及,特別是電信、聯通明顯有了很多具體動作

「判斷3G是不是開始進入快速增長的臨界點,從全球來看主要有兩個指標:一個是新增用戶中3G用戶數超過50%,二個是保有率達到10%。」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目前國內這兩個指標都已經達到。

根據工信部發佈的最新統計,2001年1到8月份,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累計淨增8108.2萬戶,達到94008.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中,3G用戶淨增4707.0萬戶,達到9412.1萬戶,3G用戶佔比超過10%。

另外,三大運營商均公佈了各自8月的最新運營數據,中國移動用戶新增577.7萬戶,其中TD用戶新增272.1萬戶;中國電信新增CDMA用戶259萬,其中3G用戶205萬;中國聯通3G用戶增長204.9萬戶,2G用戶增長31.5萬戶。

「事實上單月新增用戶中3G用戶佔比在7月份就已經60%了。」付亮說。事實上,按照往年的規律7、8月份都是用戶增長的淡季,但今年卻出現用戶的大幅增長特別是3G用戶數的暴增。

對於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付亮認為原因之一是今年校園市場爭奪從8月份就開始啟動。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3G終端開始朝低端化普及,特別是電信、聯通明顯有了很多具體動作。」

記者走訪運營商營業廳發現,華為、中興、酷派、聯想的千元智能機產品都被放在了醒目的位置,並有詳細的合約計劃可供選擇。比如在聯通的營業廳中,預存1399元或者1499元話費即可獲得酷派W706或者中興V880。

而在中關村賣場之中,當記者提出想購買千元左右的手機時,華為C8650,中興V880等產品也被銷售人員極力推薦,同時表示能幫助辦理3G套餐補貼話費。

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認為,今年以來市場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比如諾基亞份額大幅下滑,LG出現虧損,MOTO被谷歌收購等等,「這對中興是難得的機會。」何士友認為,在國內這一波3G浪潮之中,是國產廠商抓住了千元智能機的機會,進而市場佔有率也大幅提升。

來 自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Android智能手機用戶使用品牌調查中,三星、摩托羅拉佔比分別為24.2%、13.1%;國內品牌華為、中興、 酷派佔比分別為11.4%、9.8%和9.2%,三款品牌在中國Android智能手機用戶使用比例均超過HTC、索尼愛立信和LG。

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從國內品牌的份額增長也能看出千元智能機對3G的推動作用。目前3G用戶純新增數量已經有限,主要是來自於老用戶向3G的轉移,而老用戶中使用低價位功能手機的佔據了大多數。

張毅表示,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已經出現了一波換機潮,主要是從原有的功能手機換成以Android為主的千元智能機。「下半年這樣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第四季度將是全年的銷售旺季。」

重新定義千元智能機

聯通提出了價格千元左右,屏幕3.5英吋以上電容屏,處理器主頻至少600MHz的智能手機,並號召廠商加入

在宇龍酷派品牌總監古勇看來,最近千元智能機大熱主要是由於兩點因素:其一自然是智能化的大趨勢,除此之外,「運營商的助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過去早就有千元智能機的概念,但是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於英濤說,早在2010年三大運營商都有過千元智能機的嘗試。「不過一般都是2.8吋以下的屏幕,而且是電阻屏。用戶體驗很不好。」

於英濤認為,千元智能機之所以直到今年6月份才真正開始引起大的風潮,「除了微博等應用的成熟,主要原因就是運營商重新定義了千元智能手機。」

事實上,目前這批千元智能機概念的出現還要感謝蘋果。「蘋果為什麼成功?簡單說是兩點原因。」於英濤認為,第一是App Store做到了封閉之中的開放,第二是硬件的人性化,提供了良好的移動互聯網體驗。

「蘋果教育了用戶什麼是真正的3G和移動互聯網。」於英濤說。不過,對於大部分中國消費者來說,尤其是廣大二三線城市的普通用戶,iPhone的價格依然過高。但其實絕大部分用戶都有同樣的移動互聯網的需求。

於英濤告訴記者,當時考慮提出新定義千元智能機最直接的想法就是,「能不能把類iPhone做到一千元。」由此,聯通提出了價格在千元左右,屏幕在3.5英吋以上電容屏,處理器主頻至少600MHz的智能手機,並號召廠商加入。

「千元智能機是運營商和我們一起挑動的市場。」何士友表示,「比如微博是很平民化的應用,所以智能手機也要平民化,讓普通百姓都用得起。」不過,要做出符合運營商要求的千元智能機,控制成本就成了關鍵。

對 廠商來說,千元智能機要將成本主要靠規模化,運營商的補貼以及渠道推廣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古勇告訴記者,從銷售渠道來看,一般定製的千元智能機產品,運 營商渠道能佔到50%以上,甚至到70%。另外,運營商還有大量的話費補貼,雖然不能直接降低廠商成本,但是能幫助提高用戶規模。

重新定義千元智能機 運營商引爆3G臨界點

以中興熱銷的V880為例,據聯通方面稱,6月1日上市後每天銷售4000部,後來逐漸增至1萬台,一個月下來,銷量最終達到30萬台。到8月底,中興V880的銷量就已超100萬台。

於英濤表示,由於廠商沒有料到千元智能機如此火熱,對芯片、觸摸屏的備貨預估不足,導致9月份手機供貨嚴重不足。他告訴記者,在與廠商溝通之後預計10月底問題能得到緩解,聯通在10到12月將會向全渠道供貨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的熱銷千元智能機各200萬部。

中國電信在千元智能機方面也不甘示弱。據中國電信移動終端管理中心主任馬道傑透露,8月份國內市場3G手機銷量達首次突破1000萬台,天翼3G手機在CDMA手機月度總銷量中的佔比則已經達到68%。

據媒體報導,在今年年底前中國電信還將聯合眾多合作夥伴推出20多款大屏千元3G智能手機,預計需求量超過千萬部。

開發者給力

「有了大量的智能終端,有了迅速增長的3G用戶數,這對應用開發者無疑是巨大的利好。」張毅認為,用戶多了之後,對於移動開發商探索和實現自身的商業模式是一個契機。

「對我們開發者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潛在用戶的規模大大增加了。」杭州挖財網COO全云峰告訴記者,之前智能機的門檻很高,而非智能機在應用的展現力以及體驗方面又遜色很多。

並且,由於Android手機廠商機型眾多,對不同的CPU處理能力、屏幕大小進行適配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特別對中小開發者而言。千元智能機由於限定了處理器主頻、屏幕最低規格等,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開發者的壓力。

根據DOMOB對其合作APP的監測顯示:從6月到9月的一個季度時間,啟動用戶數增長了285%,流量增長超過了300%。

「3G開始快速向中低端普及之後,APP應用無論是用戶數量還是用戶時長都有了較快增長。」張鶴說。從應用的類型看,社交類APP的用戶及用戶時長增長最快,平均達到了5倍以上,遊戲及閱讀類APP的數量增長最快。

張毅表示,從探索商業模式的角度,除了蘋果的App Store,其他平台很難通過下載付費的模式盈利,所以廣告成為最基本的盈利方向。「而只有大量的用戶使用之後,應用的媒體價值才能凸顯出來。」

如果3G和智能機由於價格原因僅僅是少部分用戶在使用,顯然很難吸引廣告主的目光。這也是之前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被形容為「自娛自樂」的原因,因為主要的廣告投放者都是來自圈內,超過80%的應用內置廣告都由其他應用投放。

張毅認為,在低價智能終端帶動下,3G普及之後,品牌廣告主將會逐漸進入市場。這樣應用開發者才能真正獲得收入。

事實上,不光是廣大的應用開發者,手機廠商和運營商都想憑藉各自的優勢介入其中。古勇認為,千元智能機的熱賣以及3G用戶數的快速提升,對於酷派完善移動互聯網的佈局意義重大。目前酷派已經有自己的軟件商店以及名為「酷云」的云應用服務,急需更多的用戶。

有分析認為,運營商如聯通自身已經有閱讀、視頻等諸多應用,但在iPhone中難以將這些業務植入其中。而由其主導規定主頻、屏幕標準的千元智能機則對運營商發展自身業務意義重大。對此於英濤表示,3G千元智能機對於應用提供商都提供了標準和便利,聯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3

千元智能機成本細賬:賠本賺吆喝?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1/4MMDcyXzM2OTc4Mg.html

當全球手機廠商患上iPhone恐懼症之際,價格屠刀再一次在3G中國搶到陣地。

觸摸屏、大屏幕、《小鳥》、《殭屍》……這些蘋果 iPhone賴以揚名立萬的絕技,一樣也不少,更重要的是,與高達五六千元人民幣的iPhone相比,它們喊出了如假包換的「白菜價」——以「新千元智能 手機」的名義,一場由華為、中興、聯想、酷派等中國廠商發動的3G普及運動,悄然登場。

「近期,每天僅西單營業廳就賣出10多台華為 C8650,整個北京可以賣出1000多台。」9月30日,北京電信西單營業廳的一位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超低的價格、尚可的性能和體驗,千元智能手機由 此攻城拔寨。中興、華為等廠商甚至一款機型的銷量就達200萬-300萬台。

截至目前,這些先期嘗到甜頭的手機廠商,都推出覆蓋三大運營 商的產品線。華為、中興、宇龍酷派在千元智能手機上有十餘款產品;聯想已推出與聯通、電信合作的樂Phone,10月份將推出與中國移動合作的版本;甚至 傳統的家電廠商也開始進入這個市場,創維今年下半年就將推出十餘款智能手機。

成本細賬

「再加上17%的增值稅,折算成人民幣約734元」

「千元智能手機大多是賠本賺吆喝。」一位不願公開身份的智能手機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從成本結構來看,目前熱銷的千元智能手機基本上是以成本價來銷售。

具體來看,華為C8650、中興V880、聯想A60等這些千元智能的明星機型多是3.5英吋屏幕(320×480像素)、600MHZ主頻、機身內存是256MB、操作系統是Android OS v2.2(3)。

針 對這樣的配置,該人士告訴記者,如果採購200萬台,那麼其物料的最低採購單價分別如下:PCBA(印刷電路板)為52美元、電容屏中的屏是18美元、觸 摸板是11美元、攝像頭10.5美元、外殼2.5美元、包裝1.5美元、附件(耳機、適配器、電池)是2.5美元,這一共加起來是98美元。再加上17% 的增值稅,折算成人民幣約734元。

這僅僅還是物料成本,並不包括組裝、研發、市場推廣、渠道、營銷等其他費用。「即便是一再壓低利潤,要做出這樣的手機,銷售價格差不多要1500元。」這位行業資深人士透露。

而市場給出的價格卻讓人大跌眼鏡。在京東商城上,中興V880和聯想A60的售價均是999元。華為C8650的官方零售價則是990元。

不過,對於成本問題,華為、中興、聯想等手機廠家卻異口同聲地表示「沒有虧本」。

「虧本是不會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對記者表示,中興是大規模采中採購手機零配件,「價格體系是彈性的」。

華為終端中國區CEO楊曉忠則明確表示:「華為的C8500、V8500、C8650等熱銷的產品肯定是賺錢的。一般100萬部以上的規模都賺錢了。」

「物料採購價格是很有彈性的,採購50萬台、100萬台、1000萬台是完全不一樣的價格。」一位行業人士說道。

除了物料成本上的彈性可控外,這些千元智能手機大多採用Android平台,這是緣於Android平台既免費,又開源,在成本上能夠幫手機廠商省下不少。

在此基礎上,急於打破3G用戶增長瓶頸的電信運營商的支持,亦是千元智能手機價格「價格跳樓」的重要推手。

運營商的支持形式主要有大規模集中採購、包銷、送話費等形式。華為終端手機產品線總裁汪嚴旻就明確表示,運營商補貼對於手機廠商的意義並不在於直接降低成本,而是能幫助其擴大規模,通過規模化量產,然後在採購上再降低成本。

現在,市場上熱銷的幾款智能手機都達到一定規模。中興V880在國內的集采量超過200萬台,聯想A60的銷量目前已經超過50萬台,華為C8500的銷量達到300萬台,其升級版C8650目前的累計銷量超過30萬部。

運 營商不僅集采,對於深度定製機型,還負責包銷。現在,在運營商的營業廳中,鋪天蓋地的千元智能手機廣告亦說明了這一點。不僅如此,運營商還通過話費進行補 貼,以聯想A68E為例,運營商對其採取預存720元話費補貼禮包、分月返還30元的政策,如果用戶的月承諾消費達59元,,則可以270元優惠購機。

重排座次

千元智能手機將取代此前功能手機和山寨手機的市場

千元智能手機,大大緩解了電信運營商在3G推廣初期的終端匱乏尷尬。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截至今年8月,全國3G用戶達9412.1萬戶,儘管與總共多達9.4億戶的手機用戶數相比,僅佔一成左右,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亦走到了3G用戶普及的臨界點。

而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千元智能手機一役,卻儼然是一個重排座次的機會。

在千元智能手機大戰中,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HTC等手機品牌的發力有限。這幾家廠商的定位大多在中高端手機,其在千元智能手機上推出的機型並不多,也基本上沒有和運營商深度定製。

拿 HTC來說。這個在歐美早已流行的智能手機品牌,在國內的千元智能手機市場毫無蹤跡。其最低端的智能手機是野火系列,零售價為2480元。HTC中國區總 裁任偉光也坦言,根據自身發展的情況,HTC還不能做到運營商要求的千元智能手機。面對廣闊的中國3G市場,未來HTC會將智能手機的價格做到2000 元。

「千元智能手機是借力來撬動智能手機的市場。」何士友坦言。在這些本土廠商的眼裡,藉著這波千元智能手機,或許能打一個翻身仗。在2G時代,中國的手機市場一直被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手機廠商佔據,再加上山寨手機的低價殺手,國產手機廠商的命運坎坷。

對於華為、中興、聯想這樣的廠商來說,借助3G的爆發謀求自己在智能終端中的位置實屬千載難逢。早在幾年前,華為、中興、聯想就成立了手機部門,但一直處於要麼艱難生存、要麼貼牌定製的狀態,聯想還曾經出售其移動部門。

「未來,決定整個手機市場格局的就是千元智能手機。」通信專家項立剛認為,未來,中低端智能手機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中的比例大約是2/3。而千元智能手機將取代此前功能手機和山寨手機的市場。

「中興的目標是2015年,手機終端要進入全球前三。」何士友表示,2011年,中興預計其智能手機的銷量將達1200萬部。同樣,2011年,華為終端的目標是140億元的銷售額、銷量2200萬,其中智能手機1200萬台。

借 助千元智能手機取得市場份額僅僅是第一步,本土手機廠商謀求的是,以此為基礎切入利潤率較高的高端智能手機。在智能手機上,華為的目標就是分階段的,除了 暢銷的C8650等千元智能手機,還將推出Vision、Spark等相對高端機型。目前,華為的高端手機已經和日本的NTT DoCoMo、軟銀等達成合作。

爭奪運營商

「跟運營商沒有合作的手機品牌,其生存空間將會進一步被壓縮」

「智能手機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迅速,供貨非常緊張。」何士友說。

在項立剛看來,接下來,智能手機大戰會越演越烈,明年,對於千元智能手機市場來說,最可能出現的問題不是賣不掉,而是缺貨。而對於廠商來說,能不能趕上這一波,「產品、品牌、銷售渠道」一個都不能少。

古勇亦表示,隨著千元智能手機的大戰,國產手機的洗牌正在進行當中,雖然格局尚不明顯,但是在智能手機方面落後的,尤其是跟運營商沒有合作的手機品牌,其生存空間將會進一步被壓縮。

目前,華為、中興絕大部分的手機銷售是依賴運營商。記者分別走訪了幾家運營商的營業廳,隨處可見的是華為、中興的手機終端。而在3C賣場,華為、中興的手機並不多見。

但是,與運營商的利益捆綁只是暫時的狀態,等運營商走過了初期的用戶增長瓶頸,其對於手機廠商的支持力度可能就會降低。

從渠道來看,目前,在千元智能手機上,華為、中興等廠商主要依靠運營商的集采與包銷,而在傳統的社會渠道和3C賣場,華為、中興的千元智能手機並不多見。宇龍酷派品牌總監古勇告訴記者,定製的千元智能手機,運營商渠道佔到了60%-70%。

「這省去了不少渠道費用。」一位手機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傳統的手機渠道費用約佔產品出廠價的40%左右,一般來說,成本為500元的手機,通過傳統的手機渠道鋪貨,其銷售價格一般在800元左右。

現在,手機廠商走運營商的渠道,不需要給渠道返點,也不需要品推。而在傳統的營銷方式上,營銷成本是非常高的。「傳統的手機渠道是一級一級的,有省代、地代,整個渠道的費用會達到整個手機廠商出廠價格的很大比例,營銷成本比較高。」該人士說。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一眾手機廠商都爭相進入運營商的集采名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4

三星新策略:挑起智能機升級AMOLED大戰讓其它廠商被迫跟進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15101834542/

最 近三星(Samsung)一再升級智慧型手機的尺寸,它的一款擁有五點三英吋螢幕,搭載Android系統的Galaxy Note手機,螢幕比三點五英吋的iPhone 4S大了近兩英吋。為了因應大螢幕的耗電,三星也對這款手機的電池容量也進行升級,現在達到了2500mAh。而在手機螢幕的類型上,三星也花樣百出,從 TFT-LCD到AM-OLED,Super AM-OLED、Super AM-OLED Plus,再到最新的HD Super AM-OLED,升級速度之快讓人眼花撩亂。三星之所以熱衷一再加大手機的螢幕尺寸,與其目前的AM-OLED產能有密切關係。而背後則是三星在產業佈局 上高度垂直整合的縮影。因為三星目前在全球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市場上的佔有率高達九成五以上, 幾乎處於絕對壟斷的地位。不過隨著三星大幅提升AM-OLED螢幕產能,這種螢幕的價格很可能在明年就會出現下降,所以為了維持這塊領域中的高獲利,三星 率先挑起手機螢幕的升級大戰。在此之前AM-OLED的產能一直吃緊,所以三星報給其它手機廠商的價格也非常硬,才能以此獲取高額的利潤,這種螢幕目前的 售價非常昂貴,只有高階智慧手機才會使用。

台灣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指出,有觸控功能的AM-OLED螢幕的報價高達六十五美元一塊,而以iPhone為代表的IPS顯示幕加上觸控螢幕的價格,一塊只有三十五美元左右。這種採用AM-OLED螢幕的手機,色彩更加鮮豔,且比iPhone更輕薄和省電,不過在解析度上要比iPhone略差。 像宏達電(HTC)幾年前就和三星談過採購AM-OLED的事情,但是三星要求宏達電預付大筆資金,所以最後交易沒有成功。蘋果(Apple)以前也曾經 希望從三星採購AM-OLED,但是由於三星無法保證可以大量供貨,而且價格過於昂貴,最後導致蘋果不得不轉單給樂金(LG)生產的IPS螢幕。三星明年 開出的AM-OLED產能將高達一百八十萬平方公尺,所以三星非常熱衷於推出市面上還沒有的超大螢幕手機,再來由於市面上還沒有類似的產品,因此可以快速搶攻市場,同時也可以消化自己的AM-OLED產能。由於三星同時擁有手機品牌和關鍵零組件的製造能力,如果有其它手機廠商肯出高價購買AM-OLED螢幕等關鍵組零件,三星就會賣給他們,如果不肯出高價購買,三星就把這些零組件產能轉而投入到自己品牌的手機之上,這種策略往往讓沒有零組件製造部門的其它手機廠商十分難過。像最近三星挑起的這種智慧手機硬體升級競賽,就使得其它廠商一再被迫跟進。

由於全球大部分手機廠商很難正面和蘋果相對抗,因此許多廠商紛紛選擇在硬體規格上快速升級,以吸引部分消費者。例如宏達電就曾經推出四點七英吋的超大螢幕手機,而諾基亞(Nokia)也推出了AM-OLED螢幕手機,除此之外,這些廠商還熱衷提升手機的處理器主頻等技術參數。從硬體升級的結果來看,目前壟斷著上游關鍵零組件的三星就成了這場遊戲的最大贏家。目前三星自行生產包括螢幕、處理器、DRAM、NAND Flash、電池芯在內的多個關鍵零組件,並且在這些領域中領先其它生產廠商。在AM-OLED螢幕產能吃緊的情況下,三星的手機部門領先其它手機廠商,推出了許多高硬體規格的智慧手機,藉此快速提高自己的市佔率。不過智慧型手機的硬體升級可能已經走到盡頭,以手機螢幕為例,超過四點三英吋之後,許多消費者就會覺得使用起來不方便因為太大的螢幕很難放到口袋裡,因此超大尺寸的手機很難會成為市場主流。另外其它方面的硬體升級也不再是消費者所必需的,因為目前智慧手機的運算速度夠快,觸控螢幕的效果也已很難再改善,唯一可以再改進的就是省電和輕薄兩方面而已

因為如此,所以三星的零組件製造部門,將很難一直維持AM-OLED現有的高價格。楊勝帆指出,宏達電一直沒有放棄和三星在AM-OLED螢幕上的合作,因為接下來兩年宏達電很難再在手機其它功能上做文章,只能以AM-OLED這種新概念來打動消費者,而三星的AM-OLED產能也會大量開出,接下來就很可能以一個比較優惠的價格將AM-OLED大量供給其它廠商。智慧手機硬體升級時代結束的結果,可能就是硬體廠商將越來越像利潤微薄的個人電腦產業一樣。在這種情況之下,智慧手機的售價就會大幅下降,因此成本控制將成為許多手機廠商的核心競爭力所在,而其中最核心的又將是供應鏈採購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3

中國成為智能手機消費第一大國

http://www.eeo.com.cn/2011/1125/216444.shtml

經濟觀察網 綜合報導 美國調查公司「戰略分析」(Strategy Analytics)24日發佈報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2390萬部,首次超過美國,創出歷史新高,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機消費市 場。美國則小幅下滑7%,出貨量為2330萬部,但是美國依然是世界智能手機銷售收益最高的國家。

 報告指出,諾基亞在中國所佔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最大,達到28%。其次為三星,佔17.6%。

該機構認為,中國出貨量的迅速增長除了得益於龐大的人口數量和經濟的迅速增長外還主要受益於三大因素:零售渠道智能手機的增長,運營商對蘋果、三星等品牌高端智能手機的補貼,中興等本土品牌安卓中低端機型的熱銷。

通信專家麥浩超指出,中國的這一轉變是在原來全球最大的功能性手機市場基礎上實現的,實現與美國的「貼身」式競爭,說明國內智能手機產業已經迎來高 速增長期,移動互聯網發展也將隨之上揚。不過中國智能手機廠商仍需在操作系統研發、用戶操作體驗開發、工業設計創新等方面更加努力,改變目前中低端市場強 勁、高端市場尷尬的局面。

另外,艾瑞諮詢日前發佈報告指出,在中國智能手機中,採用谷歌安卓操作系統的手機廠商最多、機型最豐富、整體銷量最大。華為、中興、酷派佔比分別為11.4%、9.8%和9.2%,三家企業在國內安卓手機市場佔有率合計超過30%,排名第四位的是聯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0

智能手機與免費報紙 黎智英

2011-12-15  NM

智能手機的出現讓我們可以真正享有隨時隨地使用電訊的自由。這是個重要的發展,它為電訊的未來發展奠下基礎,今後很難想像智能手機不是未來的流動電訊系統的主軸。 有了智能手機,在家裡未看完電視節目而要上路,可以在途中繼續用智能手機看;在家中用Xbox打遊戲到半途要上學或上班,可以繼續用智能手機玩耍。


智能手機的效用又不止於娛樂嬉戲而已。醫生臨床看病人,突然要趕去看急症,他可以在途中用手機一邊繼續與護士或助理診症,一邊翻查急症病人的病歷,預備設施、儀器和藥物。 做傳媒工作的,有了智能手機亦不用再為趕死線而一夥人守在電腦前至深宵,一夥人在不同的地方可以用手機連結在一起繼續朝死線拼搏。 有了智能手機,便毋須要為了赴約而中斷工作或娛樂,甚至毋須為赴會而中斷工作或娛樂,而可以用智能手機的facetime功能或video call作面對面對話。智能手機把我們從時空的局限中解放出來,讓我們可以全天候與世界緊密聯繫。


我 們可以確定智能手機將要成為電訊工具及媒體世界的主軸(平板電腦當然有智能手機同樣的功能,可以看得到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是有個融合趨勢,為了方便討論, 我在此只以智能手機為例),它甚至已像我們身體一部分,負起隨時隨地對外溝通互動的器官。它更又讓我們跟別的電子工具和媒體接駁,將我們與世事和人事的活 動漩渦聯繫在一起,智能手機顯然已成為我們隨時隨地的電訊操作中心。要發揮這個功能,智能手機還須進一步和電腦、電視、衞星和感應通訊系統等所有電子工具 作無間斷的「對話」。 例如今後醫生應該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接收和分析其他醫療儀器提供的資料,讓他不管身在何方都可以像置身於醫療中心的電腦和儀器之前那樣。又譬如 WalMart物流中心的工作人員,應該可以隨時隨地都像是置身於物流中心的控制室裡那樣。


繫起來,便要不斷發展 出不同的「介面」(interface)的apps和各種不同的「應用科技」(apps)連接起來。現今的apps都各有系統,未能互相連接、互動和溝 通,以致不能普及、形成臨界規模(critical mass),因而不能發揮最高的 效益。 若然不同系統的apps可以連接、互動和溝通,那麼所有apps便都可以投入應用的競技場,那將會創造出個真正的大同世界。例如因為是後來者或系統制式的 局限現時只有很少人使用的apps,一旦有了介面apps可以跟所有其他同類和有關的apps接連,參與使用者眾的平台,形成更大的臨界規模,它們便有機 會普及起來,和使用者眾的apps競爭。那非但會增強智能手機科技的競爭力,更可以大大加快其科技的整體發展,進一步鞏固智能手機在電訊世界中的主軸地 位。


智能手機介面的apps的研發如火如荼,只消到矽谷耽上幾天你便會知道了。不少電訊科技人都體味到將其他電訊 工具和媒體的apps轉化為智能手機的apps,進而將這些apps融合在同一個平台上是個極其重要的發展,而這個發展將進一步強化智能手機的優勢,因為 智能手機是個由apps來統領的世界,而這些apps的世界便會由介面的apps統領。 主宰這個由apps來統領的世界將是融和各種不同apps的介面,有了這些介面,不管如何小眾的apps亦將有機會走上廣闊的智能手機平台上展示身手。這 種激烈的競爭將迅速提升智能手機的功能,令它成為電訊世界真正的主軸。所有電訊工具和媒體從此將要圍繞着智能手機來發展,以之為核心,讓智能手機成為電訊 世界的king maker。 沒有這些介面apps,未形成批量的apps將沒有機會後來居上,跟早着先鞭的巨無霸競爭。這重障礙將會拖慢智能手機的發展,以致其主軸地位也不牢固,對 電訊世界今後的發展來說,那將是個很大的阻力。


從電腦業過去的發展可以看得到,像Google、facebook 和Microsoft等擁有龐大用家的軟件和平台都發展出強大的自然壟斷勢力。即使手上有張犀利科技王牌的後之來者,要是不能形成臨界規模,亦將無從加入 競爭。可是智能手機apps的開放系統(open system)打破了飲頭啖湯而佔領的臨界規模及其自然壟斷。在開放的apps世界裡,所有大衞都有機會向葛利亞扔出那致命的石塊。 時間和地方是物質的本體,故此智能手機隨時隨地的覆蓋面不是個純虛擬的世界。這就正如精神和肉身組成人的本體,無論人的精神狀態如何飄逸、想像力如何虛 幻,我們還是要雙腳踏在地上生活的。物質世界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生存的基本;無論我們創造出多麼恢宏,而又多姿多彩的虛擬世界,物質世界依然是我們生活 和生命的泉源,純粹虛擬或抽象而沒有物質角度的意識是不存在的。我們的思維可以飄逸到虛無飄渺的世界去,但我們的潛意識和直覺可依然緊扣大自然的脈搏,我 們永遠都是活在大自然的擁抱裡。


潛意識和直覺促使我們在物質世界尋找發掘生活所需,這跟上Google搜尋資料是 兩回事。上網找資料是先有了目標才去搜尋我們需要些什麼。我們是在無意中(潛意識和直覺發揮的作用)看到某些東西,受到啟發繼而尋找發掘我們的所需。是物 質的色相啟發想像力(虛擬),讓我們發掘所需。生活是物質和想像(虛擬)的結合,無論科技有多昌明,想像力有多豐富也逃不過這宿命。故此全天候的智能手機 世界亦不可能是個完全虛擬的世界,而必須跟以物質為基礎的世界結合。 我們用手機在QR code上一click,便可以看到、聽到印刷文字的影片或廣播的版本,故此QR code是將印刷媒體與其他電子媒體連接上,QR code這個多媒體世界介面apps是個很好的例子。


葉一堅跟我說他跟董橋、張劍虹和林平衡商量過,他們都想辦免 費報紙。聽到他這樣說,我想了沒有多久便跟他說「let's go!」。他提到要辦免費報紙時,智能手機將虛擬世界和物質世界結合的概念突然間令我腦海中的燈泡亮起,令我聯想到可以透過QR code這個介面令免費報紙成為一個多媒體平台。 看報紙而可以隨時隨地用智能手機在QR code上一click,便看到影片或聽到廣播,從災難的新聞影像想到自己和家人的安全,click進保險公司的網頁選購保險;或是看到表演盛事的新 聞,click進售票處購買入場券;又或者為人間慘劇的新聞觸動,click進紅十字會的網頁捐款賑災。


這種以免 費報紙為基礎的多媒體平台,驗證了潛意識和直覺從看見事物、受到啟發因而尋找繼而發現的功能,這也是智能手機的虛擬世界必須建基於物質本體的自然發展。這 個看到新聞受到啟發馬上購物的商業交易平台,將更能彰顯廣告的效益,因為登上這個商業平台的讀者都是有購物意慾的消費者,因而更能針對性地發揮廣告促銷之 效。 從免費報紙的QR code發展起來的多媒體平台剛好反映出人們立足物質世界,展望未來虛擬世界的本性。我相信這種以物質為基礎的多媒體平台只是個雛形而已,未來多媒體平台 還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73

美國人如何使用智能終端?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5090.html

2011年行將結束,在這一年,我們非常清晰地看到移動終端在人們的娛樂、社交和購物等方面,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美國,這個擁有3.15億 人口的國家,卻有3.28億部手機在使用,在過去的12個月中,移動互聯網的總流量實現了翻番。現在,37.4%的美國人擁有智能手機,並且,智能手機用 戶的數量正在以每週65萬人的速度增長著。預計到2012年9月,智能手機在美國的普及率將達到50%。

 

在這一年,蘋果公司依然主宰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但是,安卓陣營也正在上演絕地反擊。在美國的移動終端用戶中,蘋果用戶佔43.1%,並且創 造了58.5%的移動互聯網流量, 佔34.1%的安卓用戶產生了總計31.9%的移動互聯網流量。在手機通過瀏覽器和移動應用訪問互聯網的體驗上,顯然蘋果用戶的滿意度更勝一籌。在總計不 少於8450萬經常使用移動終端訪問互聯網的用戶中,蘋果與安卓用戶的總數超過6300萬,其餘的2150萬人在使用著分屬於黑莓或者微軟等陣營的移動終 端設備。

那麼,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他們經常用這些移動終端做什麼事情呢? Pew Research Center 最近的調研數據顯示美國的智能手機用戶最常做的一些事情:

另一項調研還顯示,58%的人通過平板電腦獲取新聞,25%的人幾乎每天如此。同時,社交網站也頗受歡迎,五分之三的智能移動終端用戶經常通過移動終端訪問社交網站。在2011年8月,有7220萬美國人通過移動終端訪問了社交網站和博客,比上一年增長了37%。

但是,移動應用的情況如何呢?上述調研指出,研究人員在過去幾年間一直跟蹤移動網絡和移動應用的普及和應用,發現用戶訪問移動網絡通常是為了滿足一 些個性化不高的需求,比如閱讀新聞、查看社交網絡中好友動態等等,而他們訪問移動應用則更加注重視覺、功能強大且個性化體驗十足。

一共有多少移動應用被安裝並使用?在2009年,22%的智能手機用戶主動安裝過移動應用;到2011年,這一數字增長到38%,同時有75%的平板電腦用戶主動安裝過移動應用。Pew Research Center對智能移動終端用戶的調研報告提供了更多的數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10

千元智能機押注?「硬殤」挑戰盛大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7/5MNDE1XzQxNTg5Mw.html

繼小米科技、阿里巴巴、百度之後,盛大成為又一「撞機」的互聯網大佬。據盛大內部消息,盛大將於今年二季度推出其自有品牌的Android智能手機,售價1199元。而此前有消息稱,此款雙核手機價格僅為999元。

4月6日,盛大相關負責人在電話裡對本報記者表示:盛大確實即將推出智能手機,但價格、配置和發佈時間尚未對外公佈,與網絡傳言有出入。該負責人同時透露:今後,盛大手機業務將與電子書業務同歸屬旗下子公司果殼電子公司運營。

據記者瞭解,盛大該款智能機或配備1930mAh電池、愛立信CTE U8500、A9架構1G雙核處理器、4.3英吋qHD分辨率的觸控屏,其像素密度或將達到256ppi,相比當前主流的WVGA分辨率,規格提升20%左右,同時有裝載800萬像素的可能。

另 外,盛大也將使用由自家公司優化的Android操作系統。此前2月,盛大已被傳即將推出基於Android深度定製的手機操作系統「樂眾ROM」,該款 操作系統將內置云中書城、麥庫記事、盛大網盤等盛大旗下應用。盛大也由此成為繼小米科技、百度、阿里和點心之後,又一殺入手機操作系統領域的企業。

不過,市面相同規格的機型價格均超過了2500元。盛大推出的該款智能手機也將成為史上最具「震撼性」價格,1199元的定位將使其直接衝擊小米、華為等國內競爭對手。

對 此,Frost & Sullivan中國區總裁王煜全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將盛大千元智能手機豪賭比喻為是當年「盒子計劃」式的宏大戰略佈局。「前者將網絡遊戲平移至客廳, 籌謀『網絡迪士尼帝國』,此次則將網絡文學、網絡遊戲(特別是網頁遊戲、手機遊戲等內容)平移至智能手機平台。」

但王煜全認為,盛大押注 千元智能機的豪賭或因其硬件基因缺失而受制約。對於硬件,陳天橋一直擁有夢想。2010年3月,亞馬遜kindle在美國風光無限之際,陳在北京發佈了自 己的電子書戰略,同時發佈bamboo電子書。在當時的一個溝通會上,王曾向陳天橋建議,不需要自己製造電子書,而應將「內容+硬件+軟件」平台開放,硬 件的製造、銷售由其他專業製造廠商完成,走開放、專業化分工的道路。

王透露,當時他的理由是:協調產業鏈比自己幹簡單,更易成功。但陳天橋回答:想過,但沒有第三方廠商願意使用盛大的平台。陳天橋於是開始「產業鏈垂直整合」。

兩年過去,盛大電子書並沒有獲得壟斷性市場份額,除漢王、亞馬遜等電子書終端佔有更高市場份額外,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正取代電子書成為「第一閱讀終端」。王煜全預估,盛大電子書業務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盛大方拒絕對其千元智能機戰略及任何業務作出評論。但也有持不同觀點的業內人士認為,陳天橋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盛大此舉並非是寄希望於在千元智能機的智能手機價格戰中勝出,而是在學習亞馬遜。

「出身於大型網絡零售商的亞馬遜進入電子閱讀器和平板電腦領域,是以硬件銷售其核心優勢軟件,這是非硬件出生的亞馬遜做硬件與蘋果出發點不一樣的地方,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商業模式。」該人士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69

激活率不足10% 智能電視盈利難題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18/3MNDE5XzQyMDU3Mw.html

彩電廠商紛紛發佈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已然升級到最新的Android4.03,但最後發現,那些賣出去的智能電視絕大部分都不過是「殭屍」。

近日廣電總局科技司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底國內智能電視的保有量已經超過千萬台,但與CNTV、百視通等互聯網電視牌照商的後台完成對接並經常使用的用戶數量只有100萬台左右。

超低的接入率

長期以來超低的利潤率,年輕的電視觀眾逐步轉向PC和視頻網站,讓傳統的彩電廠商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為了提升產品利潤率,並讓電視重新成為家庭娛樂中心,中國彩電企業2009年開始推廣尚不成熟的互聯網電視,即智能電視。

2011年,智能電視在中國進入快速普及期,當年中國市場智能電視出貨量達到了800萬台。調查機構中怡康的最新報告也預測, 2012年中國智能電視的出貨量有望達到1873萬台。

售價比普通液晶電視高出20%,智能電視的確讓國產彩電巨頭長期低迷的毛利率大為提升。海信電器2011年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06%超過16億元,而TCL多媒體也成功扭虧為盈。

但對於彩電廠商來說,這遠遠不夠。如何從智能電視中內置的視頻、遊戲等獲取更多收入,這是彩電廠商的下一步目標。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兩會期間曾透露智能電視的接入率只有40% ,業內認為這已經是很樂觀的數字。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根據我們與多家市場調研公司合作的調查結果,其實真正的互聯網電視活躍用戶(平均每天開機1小時以上)的比例不到10%。」

海信電器總經理劉洪新的解釋是:「此前的互聯網電視操作上非常不方便,傳統的遙控器成為智能電視利用率提高的障礙,而部分地區的互聯網接入帶寬過低,以及互聯網電視內容缺乏特色也是原因。」

據悉,雖然彩電廠商不斷對遙控器進行改造,推出無線鍵盤甚至電視與移動終端的多屏互動,海信、TCL等還引入了科大訊飛的語音操控系統,但智能電視的操作依然無法做到PC那樣方便。

由 於智能電視逐步成為液晶電視的標配,其售價已開始逐步下降,以一台國產品牌46英吋智能電視來講,其單價已經從兩年前的近萬元跌至4000元左右。而彩電 商購買Android平台的使用權、採購ARM等芯片,還有購買大量正版版權都投入了大量資金,隨著智能電視硬件毛利的下降,它們更希望從內容服務上獲取 更多收入。

互聯網公司受限

海信、TCL等彩電企業為其智能電視開發的內容網站有廣州歡網、藍擎網、酷開網,以TCL與長虹合資的廣州歡網為例,其前期投入的資金就達6000萬元,而康佳等從百視通採購互聯網電視版權的費用也達幾百萬元。

要收回這些投入,智能電視需要新的商業模式。記者瞭解到,康佳、TCL等聯合百視通、中國銀聯試圖將互聯網電視與電視購物結合,打造電視支付的商業模式,甚至開發出付費的互聯網電視內容,但至今沒有成功案例。

事實上,彩電廠商的內容相當同質化,憑其自身能力,根本無法提供多樣化的內容。帕勒諮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智能電視需要互聯網行業和彩電、IT行業的共同努力,但從目前來看,互聯網行業對智能電視興趣不大,因為其在傳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領域有更多的商業模式。」

記者瞭解到,樂視、PPTV、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是對智能電視最為感興趣的互聯網企業,但其進軍智能電視內容領域卻遇到了廣電總局的政策限制。根據廣電總局的有關通知,這些視頻網站必須與獲得牌照的CNTV等7家廣電系牌照上合作才可以。

樂視網有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本來智能電視領域就難以找到成熟的支付模式,也就是我們提供的內容難以收費或者得到廣告分成,現在又有廣電總局的限制就更難合作了。」

對 於同樣希望借助智能電視拓展自己用戶群的騰訊、新浪等SNS網站來說,智能電視目前的用戶群與其目標用戶群則有一定的差距。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告訴記者: 「雖然我們與很多互聯網進行合作內置了其客戶端,但對於騰訊來說,在智能電視上目前沒有找到商業價值,增加的大多是無效用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1

打拚底層市場 智能手機:出生容易,活下去難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877

小米、青橙,越來越多的新公司湧入智能手機製造領域,他們紛紛瞄準中國廣闊的底層市場。但受制於創新能力和專利權的缺乏,這些新公司要想活下去,僅僅靠手機銷售是難以為繼的。

智能手機正在走入低價時代。

2012年4月19日,上海青橙公司推出了兩款低價智能手機,價格分別為599元和899元。

自從蘋果公司憑藉革命性的iPhone手機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之後,國內原本無限風光的傳統手機廠商及眾多山寨手機製造商因無法適應新的時代而陷入困境,而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殺入智能手機行業。

2010年成立的小米公司是其中最搶眼的一位選手,它開創性地採用了電子商務的銷售策略。據小米公司副總裁黎萬強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1年10月量產,到2012年4月底,小米手機共賣出170萬台左右。

這一幕像極了當年聯發科的低價芯片帶來的國內山寨手機浪潮。只不過,在新的智能手機時代,幕後的推動者則換成了谷歌免費開放的安卓操作系統和高通的芯片。青橙手機的出現,無非再次證明了製造智能手機的門檻已經越來越低。

青橙公司CEO蔡曉農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的很多朋友,都在等待聯發科的智能手機芯片,準備大舉進入智能手機市場。

而這些新玩家大多寄望於中國市場的廣闊及消費結構的下端,受制於創新能力和專利權的缺乏,他們無意與蘋果三星爭鋒,而是希望挖掘那些底層市場。

但山寨機曇花一現的經驗表明,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在這個市場中銷售手機,利潤將越來越薄,真正能活下去的,則是那些率先改變商業模式的玩家。

代工廠入局

青橙公司是低價智能手機市場裡的新來者。

青橙公司的大股東是一家老牌代工廠——銳嘉科科技集團。而青橙手機的研發、生產也均由銳嘉科負責。

前幾年,銳嘉科依靠跟聯發科合作,公司發展很好。後來智能手機時代來臨,聯發科業績受到衝擊,銳嘉科也受到影響。目前銳嘉科的客戶,國內主要是夏新、海爾、飛利浦和華為等二線手機品牌為主。國際客戶則是非洲、東南亞和拉美等非主流智能手機品牌。

青橙公司CEO蔡曉農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小米的爆髮式增長,堅定了他和幾個朋友做智能手機的信心。2011年10月,蔡曉農和銳嘉科的王迅、青橙公司兩個副總裁趙紅義和袁鵬,在上海開會,決定創業。一個月之後,青橙公司在上海註冊成立。

一開始,青橙做過一個市場調研,得出的結論是,高端和低端的兩端市場是空白。

所以,青橙選擇了先做高端,再做低端的市場策略。他們註冊了「上海沃加」公司,開發出一款名叫「VOGA」的比小米手機更加高端的時尚手機,定價四五千元。

但後來考慮到高端市場的品牌建立時間長,投入大,他們在2011年12月暫停了VOGA項目,將公司改名為「上海青橙」,主攻大眾普及型市場。

蔡曉農表示,青橙新推出的兩款手機,都是虧著賣。599產品的成本在500元左右,899產品的成本在600元左右,除掉運營等費用,還要倒貼不少。

對於商業模式,青橙的規劃是,等銷售規模上去了,可以靠硬件賺點小錢,靠軟件積累的用戶數來賺大錢。

目前青橙已經跟機鋒網合作推出了一個叫作青橙樂園的應用商店,未來還將開發自己獨立的應用商店。

自從小米手機開創性地使用了電子商務作為銷售渠道之後,在互聯網上賣手機,幾乎成為新入行的國產智能手機廠商的「標配」。

青橙則選擇了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辦法。主要原因是,完全做線上,青橙沒那麼多錢去做廣告。而且,青橙主攻的是低端市場,需要一定的線下渠道以保證三四線城市用戶的購買需求。

在線上渠道,青橙的規劃是,自建網上商城為主,跟國美、京東等B2C商城合作為輔。

在鋪線下渠道的時候,青橙同樣採取的是「電商」的理念,放棄過去國代、省包、地包、大賣場和夫妻店等多層級的渠道模式,只允許最多兩級分銷商,區域性的代理商和夫妻店,都可以直接從青橙採購手機。

蔡曉農解釋說,智能手機時代,快速推出產品很重要。如果銷售層級過多,難以保證產品的低價,而且容易延緩用戶換新機的時間點。

新規則和新模式

對小米、青橙及眾多即將進入智能手機領域的新玩家來說,這個領域的規則與玩法與以往山寨時代已經有很大不同。

在山寨功能機時代,很多山寨手機都是黑手機,沒有發票,沒有入網許可和規格驗證,公司沒有工商註冊,網絡銷售和大賣場都進不去,更沒有售後體系。

但現在安卓設置了很多門檻。它的很多底層設計是不能更改的。很多山寨智能機時不時出現安全問題。移動安全公司網秦的監測結果顯示,支付和隱私等目前智能手機的最大兩個安全問題,大多是山寨智能手機上出現。

另一個問題則是成本過高。蔡曉農說,如果一個智能手機廠家要使用高通的芯片,入門費就要100萬美元,不過可以分期付款。除了100萬美元外,廠家的每部採用了高通專利的智能手機,都要按照手機出廠價的6%,向高通繳納專利費。

「高通收取了好幾筆錢,從入門,到芯片,到銷售的分成,到專利,都要交錢。」小米公司副總裁黎萬強說。

蔡曉農也有同感,他透露說,即使採用聯發科的方案,也需要由聯發科間接繳費給高通,獲得專利授權。一旦沒交費,可能隨時被高通起訴。

聯發科每出一個芯片,賣給誰了,都要跟高通備案。智能手機上,諾基亞和愛立信也有專利,但往往跟高通進行了專利的交叉授權。如果廠家跟高通繳費了,交叉授權的廠家就不收取專利費。為此,青橙打算跟展訊等國內芯片廠商合作,在下半年推出千元級的智能手機。

此外,贏利模式也不再是過去的單純賣手機那麼簡單。小米手機當初的規劃是不靠硬件賺錢,而是靠服務和配件賺錢。

小米的服務產品主要是米聊和MIUI。目前米聊被微信壓制,MIUI將來主要是靠手機操作系統本身延展出的增值服務賺錢。比如數據備份和存儲、APP商店。目前小米開發了一個應用超市,今年投入了獨立的團隊拓展這個超市。

小米公司副總裁黎萬強介紹說,已經有一些導航、輸入法、瀏覽器和社交等應用軟件,有了對MIUI的付費慾望。還有些軟件報價每部手機1-4元,希望 將軟件預置到小米手機。但目前MIUI和米聊還有小米網都不賺錢。相反,手機業務卻在2012年3月初過了百萬台的銷售關口後,開始有了「微利」。

小米的設想是,未來硬件佔據營收的比例只有5%左右。更多的收入要靠配件。小米發展配件的思路是採取「凡客」的低價模式。黎萬強說,用戶購買配件的慾望很大,但目前小米在靠配件賺錢上,還處在摸索過程中。

這一波的國產智能手機熱潮,最大的創新就是引入互聯網的方式來做手機。小米自己開發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MIUI,就是在網上廣泛吸納了在眾多手機發燒網友的技術建議。

但隨著小米的做大,電商渠道的成本優勢開始消退。傳統的手機硬件公司,在銷售規模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進入盈利期。但小米為代表的這一波智能手機玩家們,在銷售規模上去之後,卻因為它們越來越像電子商務公司,而讓盈利期變得遙遙無期。

電子產品對發貨速度、品質和價保要求很高。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小米手機的配送成本高昂。一般電商網站都不會使用順豐和EMS,因為雖然服務質量好,但價格比較貴。但為了保證質量,小米只能選用這兩家作為如風達之外的主要配送渠道。

用互聯網賣手機,對客服人員的專業要求也很高。比如一個用戶打來電話,諮詢手機自動重啟的原因,很多客服都難以給出準確和權威的答案。

另外,小米必須像傳統手機廠商一樣,建立全國性的售後和維修網絡。小米公司目前有近1300人。其中,近800人是負責電子商務業務的。這800人中,一半的員工是客服。小米在全國建立了近30個小米之家,每處配備5-8人,負責維修和售後。

上一頁1下一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80

思考的碎片--5.9聯想智能電視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mzn.html
聯想推出智能電視
這個鳥東西會成功?(@炳叔 和我意見一樣)

簡單的回顧下歷史。從微軟維納斯的故事開始到盛大盒子。
那麼多想在電視上動腦子的人,沒一個成功的。
電視的方向還是被動的單向傳送+大屏幕+高解析度。電視的尺寸越來越大,分辨率越來越高。(符合分辨率不可逆的判斷)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不斷試錯其實是物理的方法論(不斷的想在電視電話化)。人類社會的遊戲是這樣,維納斯不成功可以自動推演到聯想的智能電視不會成功。

這裡再說一個例子,所謂非接觸式支付。NFC
全世界NFC幾乎都是在地鐵和公交系統使用。在小額支付的環境中只有部分的地區才能成功。日本的西瓜卡和相關的八達通才是額外例子。
但是地鐵,從上海地鐵卡的發展歷程看,從紙制到卡片式插取式,演化到現在的非接觸式交通卡。
而且全世界的公共交通都支持非接觸式卡這變成普世的。
單就技術上手機支付早就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實際上還沒有一個成功案例。為何?
這和智能電視其實異曲同工。

就是要成功早就能成功,要是早就不成功,現在也無法成功。這裡人性和環境的因素大過技術的因素。
或許有人會舉例說apple最早的觸摸電話沒有成功。這還是有差別。一個geek喜歡的東西可能因為技術緣故推遲流行。但是所謂智能電視絕非如此。

廣播---電視---電腦
傳播工具的變遷會導致人類獲取信息和娛樂方式的改變
但是誰都沒法取代誰,誰都不會滅失。
只會邊緣化。
大型實時的活動還是需要電視作為媒體傳播。但是電視往電腦方向的遷移那幾乎就是天方夜譚。
可以參考音樂傳播模式的變遷
黑膠--卡帶-CD-MP3--online music
變遷不可逆
逆潮流的只有死路一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