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股價新高以後 中概股的投資氛圍改善 tobeyhuo

來源: http://xueqiu.com/4416948359/32763811

霍博華
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移動端的活躍用戶達到2.17億,比上季度末的1.88億新增了2900萬。移動端營收達到37.1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020.2%。今年第三季度,其來自移動端的GMV(總交易額)達到1990.54億元,同比增長263%。移動端GMV占整體交易額的比例達到35.8%,這一比例較2013年同期提升了21個百分點,比2014年第二季度提高3個百分點。

  依據我們對於財報分析的判斷,阿里移動端收入占比超過總占比30%以後,其在移動端市場的重心轉移也基本完成。

  這是繼百度以後,又一家中國的大型互聯網公司正在完成由PC向移動端入口切換的戰略形態。

  隨著APP的大力發展,移動端的營收占比和利潤占比正在越來越被資本市場所重視,也會成為移動轉化率考量的一個必要因素,直接決定股價表現。

  阿里去啊旅遊也是此次財報的一個關註重點。不過公司並未能在此次財報中關於回答關於利潤率的相關問題。

  關於小微金融業務的盈利性問題,武衛說,根據螞蟻金服的重組協議,公司從螞蟻金服獲取的利潤分成從49.9%降低到37.5%,但目前主要的盈利還是來自支付寶。從回答來看,阿里的小微金融方面的短期盈利方面,仍不會是阿里的主要重心,卡位要重於盈利。

  關於阿里雙11的預測,阿里張勇表示今年雙十一目標:第一是全球化,我們暫且接為海外代購相關業務;第二是移動端,阿里仍不會放過增加移動端營收占比擴張的腳步;第三是擴大營銷(這在最近阿里把雙11商標進行註冊的形態已經有表現)。

  同樣的,按照習慣,我們最終落實到財報的幹貨階段,也會成為其他電商股能否實現更高市值的一個參照:

  1.阿里Q3營收為27.4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高於分析師預期。

凈利潤為4.9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8.6%。

  註意:這意味著一些比阿里營收盤子更小的電商公司,如果營收增速不能比阿里更高,那麽需要講述一個說的過去的理由。

  2.截至2014年9月30日,阿里巴巴集團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額為人民幣1099.11億元(約合179.06億美元),而截至2014年3月31日為人民幣436.32億元。

  註意:其實按照現金比值來說,對比阿里的千億美金市值,179億美金的現金並不能說十分誘人,但阿里凈利潤為正,且運營利潤率與現金增長率仍舊保持很不錯的增長,這也足以讓阿里在未來3個Q以內,賬上現金足以讓阿里繼續開展收購大戰。

  3.註意:隨著阿里從80美元附近站到100美元以上,相對股價會處於一個階段平衡階段。而隨著阿里的相對估值平衡以及讓之前一些分歧者得到了修正,對於其他中概股會帶來更多的資金布局機會。尤其是營收增速與利潤仍為正的現金牛企業!

獵鷹投資專註研究全球市場的互聯網行業投資,管理人霍博華。微信公共號:Hawk_Fun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60

安倍、普京時隔八個月首度會面 雙方期待改善關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54

180908828

北京APEC期間,日俄兩國領導人8個月來首度正式會面,旨在修複烏克蘭危機以來破裂的關系。兩國領導人承諾繼續二戰以來的和平談判。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日皆出席在北京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9日晚間雙方進行了約1個小時的會面。普京在會面上對安倍表示:“(兩國)經濟和政治領域的關系發展相當成功,這里的‘政治領域’包括雙方恢複關於簽署和平條約的談判。”

俄羅斯總統發言人Dmitry Peskov向媒體表示,在普京和安倍的會面中,雙方首先就烏克蘭問題交換意見,普京也向安倍詳述俄國的立場,希望能讓日方充分理解。

普京和安倍也討論到日俄後續交流計劃,包括準備重新展開2003年因為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所有權沖突而中止的和平條約談判,以及推動日俄在經濟、貿易領域的合作項目,這是安倍今年2月和普京在索契(Sochi)會面時達成的共識。

除此之外,普京和安倍在本次會面中確定普京訪問日本行程。Peskov說,目前已將此事排入普京2015年的行程。

會中普京還與安倍分享他於9日在莫斯科出席日俄武道交流大會的心得,他認為武道不僅是一種運動,也是日俄交流的重要管道。

安倍則表示,普京深諳柔道,必能對日本有更多的了解,這對於發展日俄關系有加分作用。

Peskov表示,為了表示雙方友誼,安倍直呼普京名字,並以“你”相稱。

此外,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部長阿列克謝·烏柳卡耶夫(Alexei Ulyukayev)在與自己的日本同行、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宮澤洋一早些時候已經在APEC論壇上進行了雙邊會談。烏柳卡耶夫稱,盡管有制裁背景,日本仍在尋求發展與俄的投資與貿易前景。

據烏柳卡耶夫介紹,各方指出,制裁對雙邊關系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在貿易方面,雙邊貿易在去年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而今年則呈現出下降趨勢。他認為,“俄羅斯認為這是制裁的直接影響”。烏柳卡耶夫補充稱,“我提醒日本同行註意,應尋找擺脫該局勢的解決方案,這樣的局勢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 

日俄雙邊貿易十年間翻了六倍,去年為370億美元,推動日本成為俄羅斯第六大貿易夥伴,2003年時為第12位。

能源安全方面,日本約10%的天然氣進口來自俄羅斯,尤其是2011年大海嘯以來核電站關閉導致俄羅斯的角色重要性提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47

領導人執政後首度會面 中日關系有望改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74

201410051109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周一早間舉行雙邊會談。這是2012年以來中日首次首腦峰會。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北京與習近平會晤結束後召開記者發布會。據新華網,習近平表示,中日互為近鄰,兩國關系穩定健康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符合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國政府一貫重視對日關系,主張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基礎上,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推動中日關系向前發展。

習近平指出,這兩年,中日關系出現嚴重困難的是非曲直是清楚的。雙方已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系發表四點原則共識,希望日方切實按照共識精神妥善處理好有關問題。習近平強調,歷史問題事關13億多中國人民感情,關系到本地區和平、穩定、發展大局,日本只有信守中日雙邊政治文件和“村山談話”等歷屆政府作出的承諾,才能同亞洲鄰國發展面向未來的友好關系。

習近平指出,構建穩定健康的中日關系,必須順應時代進步潮流。希望日本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采取審慎的軍事安全政策,多做有利於增進同鄰國互信的事,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安倍晉三表示,中國的和平發展對日本、對世界是重要機遇。日方願意落實雙方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妥善處理有關問題,以此為新的起點,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系改善和發展。日本決心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本屆日本政府將繼續堅持以往歷屆日本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認識。日方支持中方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外媒報道稱,安倍稱中日首腦會晤朝改善雙邊關系邁出了一步;稱中日會晤是許多APEC國家所希望的;稱與習近平達成一致,開始準備建立有關海域的危機管控機制。 
 
三天前中日兩國同意努力改善關系,並暗示願意暫時擱置爭議島嶼的問題。《華爾街日報》稱,會談暗示持續兩年的中日關系緊張有望得到緩解。此前中日關系陷入低谷,甚至一度處於爆發公開沖突的邊緣。經過數周密集的私下磋商後,中日官員努力為兩國領導人創造了在北京亞太經合組織峰會間隙坐下來會談的機會。

日本官員稱此次會面為“雙邊會晤”,在外交層面上較“握手寒暄”或“互致問候”更高一級。會晤安排在人民大會堂,於北京時間上午11:50開始,預計持續20到30分鐘。
 
 
201410051108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59

領導人執政後首度會面 中日關系有望改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74

201410051109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周一早間舉行雙邊會談。這是2012年以來中日首次首腦峰會。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北京與習近平會晤結束後召開記者發布會。據新華網,習近平表示,中日互為近鄰,兩國關系穩定健康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符合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國政府一貫重視對日關系,主張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基礎上,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推動中日關系向前發展。

習近平指出,這兩年,中日關系出現嚴重困難的是非曲直是清楚的。雙方已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系發表四點原則共識,希望日方切實按照共識精神妥善處理好有關問題。習近平強調,歷史問題事關13億多中國人民感情,關系到本地區和平、穩定、發展大局,日本只有信守中日雙邊政治文件和“村山談話”等歷屆政府作出的承諾,才能同亞洲鄰國發展面向未來的友好關系。

習近平指出,構建穩定健康的中日關系,必須順應時代進步潮流。希望日本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采取審慎的軍事安全政策,多做有利於增進同鄰國互信的事,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安倍晉三表示,中國的和平發展對日本、對世界是重要機遇。日方願意落實雙方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妥善處理有關問題,以此為新的起點,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系改善和發展。日本決心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本屆日本政府將繼續堅持以往歷屆日本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認識。日方支持中方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外媒報道稱,安倍稱中日首腦會晤朝改善雙邊關系邁出了一步;稱中日會晤是許多APEC國家所希望的;稱與習近平達成一致,開始準備建立有關海域的危機管控機制。 
 
三天前中日兩國同意努力改善關系,並暗示願意暫時擱置爭議島嶼的問題。《華爾街日報》稱,會談暗示持續兩年的中日關系緊張有望得到緩解。此前中日關系陷入低谷,甚至一度處於爆發公開沖突的邊緣。經過數周密集的私下磋商後,中日官員努力為兩國領導人創造了在北京亞太經合組織峰會間隙坐下來會談的機會。

日本官員稱此次會面為“雙邊會晤”,在外交層面上較“握手寒暄”或“互致問候”更高一級。會晤安排在人民大會堂,於北京時間上午11:50開始,預計持續20到30分鐘。
 
 
201410051108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60

奧巴馬:美國不尋求遏制中國 希望改善對華關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13

obama-xi-purple_wide-2382547bd9b22fea9082a37dc8a377303f717e2f-s4-c85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日抵達北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時隔五年再次造訪中國的奧巴馬,期間種種言行暗示其正在尋求改善和中國的關系。

不尋求遏制中國

奧巴馬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他“完全反對有關美國正試圖以某種方式遏制中國的說法”,堅信美中兩國能避免重蹈“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之間發生破壞性對抗的歷史覆轍,並呼籲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

談到美中經貿關系,奧巴馬稱贊美中經貿合作給兩國帶來了實惠,表示美國希望與中國繼續深化雙邊經貿投資關系,以給兩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他說,這需要雙方解決一些關鍵性問題。奧巴馬說,他希望通過這次會晤推動美中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取得進展。他呼籲雙方更加大膽地推進相關談判,以達成一項高標準的協定。

歡迎繁榮和平穩定的中國崛起

奧巴馬昨日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題為《促進亞太繁榮:經濟發展優先目標》的演講。

“美國歡迎一個和平、繁榮、穩定的中國崛起。”奧巴馬在演講中說,“我想再重複一句,美國歡迎一個和平、繁榮、穩定的中國崛起”。

“美國和亞洲有著悠久的交往歷史,我們的未來、安全、繁榮都與亞洲息息相關。”奧巴馬說,APEC經濟體占世界人口的40%、世界GDP總量的60%,有30億消費者,世界經濟的五分之三在亞太地區。今後五年,美國之外經濟增長中將有一半來自亞洲,這使得亞洲成為美國創造就業、經濟成長的機遇。

奧巴馬說,我們需要實現經濟平衡、可持續的增長,這種增長讓世界各地的人民都能分享。在二十一世紀,無論經濟增長或者創造就業都不是“零和遊戲”,一個國家的成長不應該以另一個國家為代價。

“我們應該加強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這樣會造福所有國家。亞太國家是如此,美中關系尤是如此。”

奧巴馬說,中國融入世界經濟不僅符合中國最佳利益,也符合美國和世界最佳利益,“我們希望中國能夠成功”。

香港問題:中美兩國國情不同

奧巴馬也對香港議題發表了看法。奧巴馬表示,香港的民主示威是個“複雜”問題。美國的主要觀點是要避免出現暴力事件。

他表示,要意識到中國在發展、政治和經濟上與美國國情不同,“我們不期望,中國在每一件事上都按照美國模式,但我們希望繼續關註中國的人權狀況......我們的主要觀點是避免發生暴力事件。”

延長中國赴美簽證

美國總統奧巴馬昨日在峰會演講時透露,美中兩國同意新的簽證安排,學生簽證有效期將由目前的一年延長到五年,商務和旅遊簽證將延長到十年。
 
奧巴馬說,這一重大突破對那些經常往返出差的人有好處。去年180萬中國人訪問美國,給美國帶來210億美元的收入,創造十多萬個就業機會。他表示,這種機會應該進一步擴大,這符合雙方利益,雙方經濟都會受益。

白宮表示,新的簽證協議將會給美國經濟註入數十億美元。到2021年,中國遊客每年會給美國經濟貢獻約850億美元,增加44萬個就業機會。

 

有分析指出民主黨在美國中期選舉中受挫,奧巴馬作為總統也麻煩纏身,從埃博拉疫情的爆發,到伊拉克與伊斯蘭國(IS)的威脅,不一而足。共和黨將執掌參議院的事實使人更加懷疑,奧巴馬是否擁有足夠的時間或政治影響力來推行他高調宣揚的“轉向亞洲”戰略。此外加之中俄經濟、戰略合作關系越來越緊密,被視為對美國構成壓力,所以奧巴馬此次中國之行有必要改善與中國的關系,以為其騰出更多空間處理國內和國際問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89

日本失業率和工業產出改善 但CPI和零售數據不及預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94

日本10月經濟數據喜憂參半,失業率下降超預期,家庭支出降幅收窄,工業產出數據改善,但是CPI仍在下降,而零售銷售環比出現較大降幅。

日本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失業率意外降至3.5%,預期和前值為3.6%;當月家庭支出同比降幅收窄至4%,預期為下降5%。

同樣出現改善的還有工業產出數據,當月工業產出環比增長0.2%,同比下降1%,均好於預期。

不過,當月零售銷售同比增長1.4%,但環比下降了1.4%。當月全國CPI下滑至2.9%,前值3.2%。扣除了新鮮食品後的核心CPI為2.9%,創七個月新低。近期油價暴跌,顯示出能源價格下跌在CPI增速放緩中扮演的角色。

實際上,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此前曾提及油價下跌對日本物價的影響。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日本央行10月底意外宣布將每年基礎貨幣的貨幣刺激目標加大至80萬億日元,此前目標60-70萬億日元。黑田東彥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本處於結束通縮的關鍵時刻。“油價下跌給物價上漲帶來了壓力,不知為何消費稅上調影響已經延長了”,擴大寬松政策“以維持通脹預期向上改善,旨在結束通縮”。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日本10月失業率3.5%,預期3.6%,前值3.6%。

日本10月求才求職比1.10,預期1.09,前值1.09。

日本10月總體家庭支出同比-4.0%,預期-5.0%,前值-5.6%。

日本10月全國CPI同比2.9%,預期3.0%,前值3.2%。

日本10月全國核心(除新鮮食品)CPI同比2.9%,預期2.9%,前值3.0%,為七個月新低。

日本10月全國核心(除新鮮食品和能源)CPI同比2.2%,預期2.2%,前值2.3%。

日本11月東京CPI同比2.1%,預期2.3%,前值2.5%。

日本11月東京核心(除新鮮食品)CPI同比2.4%,預期2.4%,前值2.5%。

日本11月東京核心(除新鮮食品和能源)CPI同比1.8%,預期2.0%,前值2.1%。

日本10月零售額同比1.4%,預期1.4%,前值2.3%。

日本10月零售額環比-1.4%,預期-0.5%,前值2.7%修正為2.8%。

日本10月主要零售商銷售額0.0%,預期0.2%,前值0.5%。

日本10月工業產出環比0.2%,預期-0.6%,前值2.9%。

日本10月工業產出同比-1.0%,預期-1.7%,前值0.8%。

今天的一系列數據過後,美元/日元未見明顯波動:

QQ圖片2014112807461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73

美聯儲12月FOMC聲明:對加息應有耐心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41

美聯儲12月FOMC聲明:對加息應有耐心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

周三,美聯儲12月FOMC聲明稱,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美聯儲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強調這種說法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密切監控通脹。

FOMC聲明第一時間要點匯總:

FOMC稱,在加息問題上應保持“耐心”。
FOMC稱,“耐心”表述與此前“相當長時間”表述立場是一致的。
Fisher,Plosser,Kocherlakota投了反對票。
FOMC聲明中未提及近期全球市場劇動。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狀況在繼續好轉。
通脹水平低,部分是由於能源價格下滑。



美聯儲在聲明中稱,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強調“耐心”之說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盡管近期全球市場劇動,美聯儲改用“耐心”措詞,表明對美國經濟充滿信心,以及明年采取加息政策的決心。

美聯儲在聲明中的這一變化基本符合此前市場預期。過去幾周市場就開始普遍預期美聯儲可能在12月利率決議上對政策聲明進行修正。不少分析師預期,美聯儲可能在本次聲明摒棄“相當長時間”的措辭,取而代之的是采用“耐心”。

不過,主流媒體對聲明中的這種變化解說不同。《華爾街日報》在文章中敘述為美聯儲保持“相當長時間”陳述,而彭博稱美聯儲摒棄了“相當長時間”陳述。之所以媒體有這種分歧,是因為美聯儲在聲明中措詞略有含糊,先是敘述為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再解釋稱這種說法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

美聯儲公布了季度經濟數據預測。其中顯示,17名美聯儲官員中,有15名預計明年首次加息,9月會議上為14名,6月會議上為12名;2名官員傾向於2016年加息,與9月會議人數持平。美聯儲官員們對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的預測低於9月,表明雖然有更多委員預計明年加息,但他們認為加息方式將更為溫和。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1.125%,9月時為1.375%;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2.5%,9月時為2.875%;201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3.625%,9月時為3.75%。

本次會議上,有三名官員投反對票。其中兩位為鷹派委員達拉斯聯儲主席Fisher和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他們希望美聯儲能更早加息。另一位是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Kocherlakota,他是超級鴿派委員,希望美聯儲不急於改變前瞻指引。

被稱為“美聯儲通訊社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撰文稱,美聯儲FOMC聲明加入了“將繼續密切監控通脹變化”措詞,這意味著美聯儲擔憂與石油關聯的通脹下跌;雖然耶倫強調通脹下滑是暫時的,大部分官員也認為經濟將熬過這一短暫時期,但之前美聯儲並未在聲明中表明正在監控通脹,且美聯儲經濟預期中的通脹預期也大幅低於9月,這似乎表明在就業市場與通脹之間,美聯儲的決策有偏向通脹指標的趨勢。

FOMC今年12月對經濟前景的預期:

預期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為1.125%(9月時為1.375%)。
預期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2.5%(9月時為2.875%)。
預期201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為3.625%(9月時為3.75%)。
預期2015年GDP增速2.6%-3.0%(9月時為2.6%-3.0%)。
預期2016年GDP增速2.5%-3.0%(9月時為2.6%-2.9%)。
預期2017年GDP增速2.3%-2.5%(9月時為2.3%-2.5%)。
維持美國長期GDP增長預期在2.0-2.3%不變。
預期2015年底失業率在5.2%-5.3%(9月時為5.4%-5.6%)。
預期2016年底失業率在5.0%(9月時為5.1%-5.4%)。
維持2017年底失業率預期在4.9%-5.3%不變。
維持長期失業率預期在5.2-5.5%不變。
預期2015年PCE通脹在1.5%-1.8%(9月時為1.6%-1.9%)。
預期2016年PCE通脹在1.7%-2.0%(9月時為1.7%-2.0%)。
維持2017年年底核心通脹率預期在1.8-2.0%不變。



12月FOMC聲明中文全文:
10月會議以來,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得到的信息顯示,美國經濟活動溫和擴張,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新增就業人數穩健,失業率繼續降低。總的來說,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指標顯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狀況在繼續好轉。家庭支出以溫和速度增長,企業固定投資在上漲,但房地產部門複蘇仍然緩慢。通脹水平仍持續低於美聯儲長期目標,部分是由於能源價格下滑。基於市場的通脹指標顯示通脹預期進一步下滑,基於調查的更長期通脹預期仍保持穩定。   

與美聯儲的使命相一致,FOMC委員會尋求就業水平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委員會預計,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經濟活動將以溫和速度擴張,勞動力市場指標會朝著美聯儲的目標方向發展。委員會認為,經濟活動和就業市場的風險接近於平衡。委員會預計,隨著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能源價格走低等暫時性因素消退,通脹將逐漸朝著2%的水平前進。委員會繼續密切監測通脹走勢。

委員會重申,為支持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是合適的。對於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有多久,委員會將評估實際與預期情況,看是否朝著美聯儲最大化就業和2%通脹目標前進。委員會在評估過程中,將考慮廣泛的信息,包括勞動力市場情況、通脹壓力指標、通脹預期和金融環境發展的相關信息。基於對這些因素的評估,委員會仍認為,對於將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委員會認為,這種指引與此前聲明中提及的“在10月資產購買計劃結束後,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當前目標範圍內相當長時間是合適的”說法是一致的,特別是若通脹預期持續低於2%,且更長期的通脹預期牢牢受固。然而,若未來信息顯示,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改善速度快於委員會預期,則美聯儲可能早於預期提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反過來,若上述兩個方面的改善速度慢於委員會預期,則美聯儲可能晚於預期提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

委員會維持所持有債券到期再投資買入的滾動投資原則。該政策下,委員會將持有大量長期債券,可以使整個金融市場獲得寬松的貨幣條件。

FOMC貨幣政策中投票贊成行動的人是:主席耶倫(Janet L. Yellen, Chairman);副主席杜德利( William C. Dudley, Vice Chairman);Lael Brainard;Stanley Fischer;Loretta J. Mester; Jerome H. Powell;Daniel K. Tarullo。投反對票的是Richard W. Fisher,他認為盡管委員會應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保持耐心,但10月以來美國經濟表現進一步好轉,比委員會預想的更好,加息的合理時間應更早;投反對票的還有Narayana Kocherlakota,他認為在持續低通脹和基於市場的長期通脹預期下滑的背景下,可能無法達到2%通脹目標,有違委員會的信譽度;投反對票的還有Charles I. Plosser,他認為考慮到經濟改善情況,聲明中前瞻指引部分不應強調多長時間,不應強調當前前瞻指引與此前立場一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34

美聯儲12月FOMC聲明:對加息應有耐心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44

周三,美聯儲12月FOMC聲明稱,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美聯儲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強調這種說法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密切監控通脹。

fomc201412

FOMC聲明第一時間要點匯總:

FOMC稱,在加息問題上應保持“耐心”。

FOMC稱,“耐心”表述與此前“相當長時間”表述立場是一致的。

Fisher,Plosser,Kocherlakota投了反對票。

FOMC聲明中未提及近期全球市場劇動。

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狀況在繼續好轉。

通脹水平低,部分是由於能源價格下滑。

美聯儲在聲明中稱,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強調“耐心”之說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盡管近期全球市場劇動,美聯儲改用“耐心”措詞,表明對美國經濟充滿信心,以及明年采取加息政策的決心。

美聯儲在聲明中的這一變化基本符合此前市場預期。過去幾周市場就開始普遍預期美聯儲可能在12月利率決議上對政策聲明進行修正。不少分析師預期,美聯儲可能在本次聲明摒棄“相當長時間”的措辭,取而代之的是采用“耐心”。

不過,主流媒體對聲明中的這種變化解說不同。《華爾街日報》在文章中敘述為美聯儲保持“相當長時間”陳述,而彭博稱美聯儲摒棄了“相當長時間”陳述。之所以媒體有這種分歧,是因為美聯儲在聲明中措詞略有含糊,先是敘述為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再解釋稱這種說法與此前QE結束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措詞的立場一致。

美聯儲公布了季度經濟數據預測。其中顯示,17名美聯儲官員中,有15名預計明年首次加息,9月會議上為14名,6月會議上為12名;2名官員傾向於2016年加息,與9月會議人數持平。美聯儲官員們對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的預測低於9月,表明雖然有更多委員預計明年加息,但他們認為加息方式將更為溫和。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1.125%,9月時為1.375%;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2.5%,9月時為2.875%;201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值為3.625%,9月時為3.75%。

本次會議上,有三名官員投反對票。其中兩位為鷹派委員達拉斯聯儲主席Fisher和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他們希望美聯儲能更早加息。另一位是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Kocherlakota,他是超級鴿派委員,希望美聯儲不急於改變前瞻指引。

被稱為“美聯儲通訊社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撰文稱,美聯儲FOMC聲明加入了“將繼續密切監控通脹變化”措詞,這意味著美聯儲擔憂與石油關聯的通脹下跌;雖然耶倫強調通脹下滑是暫時的,大部分官員也認為經濟將熬過這一短暫時期,但之前美聯儲並未在聲明中表明正在監控通脹,且美聯儲經濟預期中的通脹預期也大幅低於9月,這似乎表明在就業市場與通脹之間,美聯儲的決策有偏向通脹指標的趨勢。

FOMC今年12月對經濟前景的預期: 

預期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為1.125%(9月時為1.375%)。
預期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2.5%(9月時為2.875%)。
預期201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為3.625%(9月時為3.75%)。

預期2015年GDP增速2.6%-3.0%(9月時為2.6%-3.0%)。
預期2016年GDP增速2.5%-3.0%(9月時為2.6%-2.9%)。
預期2017年GDP增速2.3%-2.5%(9月時為2.3%-2.5%)。
維持美國長期GDP增長預期在2.0-2.3%不變。

預期2015年底失業率在5.2%-5.3%(9月時為5.4%-5.6%)。
預期2016年底失業率在5.0%(9月時為5.1%-5.4%)。
維持2017年底失業率預期在4.9%-5.3%不變。
維持長期失業率預期在5.2-5.5%不變。

預期2015年PCE通脹在1.5%-1.8%(9月時為1.6%-1.9%)。
預期2016年PCE通脹在1.7%-2.0%(9月時為1.7%-2.0%)。
維持2017年年底核心通脹率預期在1.8-2.0%不變。

12月FOMC聲明中文全文:

10月會議以來,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得到的信息顯示,美國經濟活動溫和擴張,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新增就業人數穩健,失業率繼續降低。總的來說,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指標顯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狀況在繼續好轉。家庭支出以溫和速度增長,企業固定投資在上漲,但房地產部門複蘇仍然緩慢。通脹水平仍持續低於美聯儲長期目標,部分是由於能源價格下滑。基於市場的通脹指標顯示通脹預期進一步下滑,基於調查的更長期通脹預期仍保持穩定。   

與美聯儲的使命相一致,FOMC委員會尋求就業水平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委員會預計,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經濟活動將以溫和速度擴張,勞動力市場指標會朝著美聯儲的目標方向發展。委員會認為,經濟活動和就業市場的風險接近於平衡。委員會預計,隨著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能源價格走低等暫時性因素消退,通脹將逐漸朝著2%的水平前進。委員會繼續密切監測通脹走勢。

委員會重申,為支持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是合適的。對於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有多久,委員會將評估實際與預期情況,看是否朝著美聯儲最大化就業和2%通脹目標前進。委員會在評估過程中,將考慮廣泛的信息,包括勞動力市場情況、通脹壓力指標、通脹預期和金融環境發展的相關信息。基於對這些因素的評估,委員會仍認為,對於將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應保持耐心。委員會認為,這種指引與此前聲明中提及的“在10月資產購買計劃結束後,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當前目標範圍內相當長時間是合適的”說法是一致的,特別是若通脹預期持續低於2%,且更長期的通脹預期牢牢受固。然而,若未來信息顯示,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改善速度快於委員會預期,則美聯儲可能早於預期提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反過來,若上述兩個方面的改善速度慢於委員會預期,則美聯儲可能晚於預期提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

委員會維持所持有債券到期再投資買入的滾動投資原則。該政策下,委員會將持有大量長期債券,可以使整個金融市場獲得寬松的貨幣條件。

FOMC貨幣政策中投票贊成行動的人是:主席耶倫(Janet L. Yellen, Chairman);副主席杜德利( William C. Dudley, Vice Chairman);Lael Brainard;Stanley Fischer;Loretta J. Mester; Jerome H. Powell;Daniel K. Tarullo。投反對票的是Richard W. Fisher,他認為盡管委員會應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保持耐心,但10月以來美國經濟表現進一步好轉,比委員會預想的更好,加息的合理時間應更早;投反對票的還有Narayana Kocherlakota,他認為在持續低通脹和基於市場的長期通脹預期下滑的背景下,可能無法達到2%通脹目標,有違委員會的信譽度;投反對票的還有Charles I. Plosser,他認為考慮到經濟改善情況,聲明中前瞻指引部分不應強調多長時間,不應強調當前前瞻指引與此前立場一致。

美聯儲12月FOMC聲明原文見鏈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52

銀行業:明年實體經濟流動性或將改善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84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4-12-23 16:34 編輯

銀行業:明年實體經濟流動性或將改善
作者:薛慧如

近期我們拜訪了十五家機構投資者,包括海外的long only和hedge fund,國內的公募、私募基金以及保險資管,總體感覺是,相比七八月份,投資者對銀行板塊更為樂觀,大部分投資者認同我們經濟基本面疲弱、刺激政策仍將持續從而推動銀行估值修複的邏輯,也相信未來包括降準、降息等寬松政策仍將推出,但出於對資產質量和降息及利率市場化負面影響的擔憂,大部分投資者銀行股倉位仍然比較低,但我們覺得市場的擔憂有些過度:


(1) 資產質量風險已基本反映在股價中,銀行板塊受益於經濟下滑背景下的寬松政策。投資者對銀行板塊最主要的擔憂集中於資產質量風險,我們認同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不良資產在明年內都難改上升的趨勢,但我們認為風險已經基本反映在估值里了。根據我們的測算,目前銀行PB折價和超額撥備所隱含的2015年不良率為2.3%,而根據我們的情景假設,即便是最差的情景下(2014年發放的小微/三農貸款中50%成為了不良),平均不良率也僅為2.2%,因此市場的擔憂有些過度。事實上,我們認為經濟疲軟是刺激政策延續的前提,而這一階段是銀行股投資的最佳時機。從銀行歷史股價走勢可以看出,2008年10月到2009年7月,2011年9月到2012年5月和2014年4月至今,這三個階段銀行既獲得了絕對收益,也獲得了相對收益,且中小銀行表現優於大銀行。從絕對收益的角度看,由於經濟低迷,寬松政策持續將緩解市場對於經濟失速和資產質量風險爆發的擔憂。銀行板塊估值修複持續,尤其是估值便宜的銀行。從相對收益角度看,由於經濟基本面疲弱,大部分行業基本面仍在惡化,但刺激政策持續,銀行板塊作為與流動性關系最密切的行業,有望取得相對收益。


(2) 明年實體經濟流動性或將改善。進入12月以來銀行間、債券利率均出現顯著反彈,導致投資者對明年貨幣政策寬松力度和實體經濟流動性產生擔憂。我們認為流動性分為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和實體經濟流動性,我們也認同明年銀行間流動性會比今年緊張,但實體經濟流動性有望改善,主要原因不是央行政策收緊而是有效信貸需求提升。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除了將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再次提到了第一位之外,政府對明年政策取向的表述依然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增加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註重松緊適度”。


回顧2013年和2014年,政策定調均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13年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緊張,但實體經濟資金較為充裕;到了14年,央行多次利用各種政策工具向銀行間市場投放流動性,但貨幣債券市場資金並未有效向實體經濟傳導,主要原因在於央行定向寬松但經濟下滑背景下銀行資產配置策略較為保守。因此2015年政府的政策目標是將貨幣債券市場的資金引入實體經濟,將寬貨幣轉變為寬信貸,因此政府提出了“財政政策要有力度”,未來政府利用財政政策來刺激中長期貸款需求增加,而伴隨政府主導項目投資帶來的信貸需求的增強,銀行的風險偏好會有所提升。貨幣政策 “松緊適度”的提法,說明政府需要保持流動性的適度寬松來配合財政政策發力(比如近期傳言的今年全年新增信貸額度從9.5萬億提升至10萬億)。


因此明年實體經濟流動性有望得到改善,更多的信貸資源會進入中長期投資,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公路、鐵路、棚改和按揭。從11月份新增貸款數據已經可以看出,11月新增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速高達76%,顯示近期基建投資的提速確實改善了有效信貸需求,而11月新增貸款中票據貼現占比仍然較高意味著當前貸款額度依然寬松,未來貸款供給上升空間仍然存在。


(3) 重農、交行、民生、招行、中行受關註。部分投資者對重農很感興趣,認為重慶地區資產質量相對穩定,公司撥備充分且估值便宜。部分投資者對民生很感興趣,認同其靈活激進將使得其在經濟初步企穩、流動性寬松持續的背景下脫穎而出。大部分投資者對交行的國企改革還是比較感興趣,也認同我們員工持股計劃對國有銀行的激勵效應大於股份制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638

【重磅報告】:2015年經濟改善,A股最高可能漲至3500點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98

【重磅報告】:2015年經濟改善,A股最高可能漲至3500點

作者:高善文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發布年度重磅報告《見龍在田》,回顧了過去一年多以來對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看法及其演變,通過報告可以看出,高善文對股市的看法是逐步“空翻多”的過程。在2013年底,高善文認為A股市場接近黑暗隧道的盡頭,但可能還有最後一跌;隨著市場的回暖,到今年6月,其預期A股可能面臨著熊去牛來的轉折,再到8月初進一步提出“三級火箭”的比喻股市,並認為股市現在已經運行在二級火箭,明年最高可能漲至3500點。


宏觀經濟面,高善文認為,從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政府基建開支的走向,公共財政的走向甚至包括出口活動來推斷,經濟已經在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附近開始築底,明年上半年相對現在的情況應該就會逐步改善。在這個意義上來講,盈利和基本面的趨勢支持市場的上漲和回暖。


房地產市場方面,今年房地產的銷售和新開工面積、房地產的投資活動在今年出現了劇烈的下降。但9月份以來房地產成交就像股市一樣,突然出現了一個爆發式的上升。從房地產的成交和與投資的歷史關系來講,可以說由房地產的下降所帶動的經濟下降過程還沒有結束,但是它正在接近尾聲。在明年二季度以後,房地產投資下降的力量一定會耗竭,甚至還會略早一些。


大宗商品和股市方面,回顧過去一百年美國股市可以發現,大宗商品的熊市通常都對應著股票的大牛市。在商品熊市格局下,即使未來中國經濟出現了強勁的擴張,盈利大幅度上升,股票價格大幅度上漲,相對於過去我們也不太容易碰上通貨膨脹和貨幣緊縮,這樣就不太容易發生根本性的牛熊轉換。考慮到商品正在轉入熊市的背景和中國經濟的現狀,這一聯系的經驗值得借鑒。


以下為報告全文:

一、觀點回顧


這部分內容回顧了過去一年多以來我們對經濟和市場的看法及其演變,即在2013年底我們認為市場接近黑暗隧道的盡頭,但可能還有最後一跌,到今年6月份認為市場可能面臨著熊去牛來的轉折,再到8月初進一步提出“三級火箭”的比喻來描述市場驅動力量的未來變化以及其大體節奏。


(一)去年底提出“股市接近漫長黑暗隧道盡頭”


2013年11月13號,大連商品交易所在廣州召集一次油脂油料的國際期貨大會,在這次會議上,我提出了一個基本的判斷,認為中國的經濟和市場已經非常接近一個漫長的黑暗隧道的盡頭。當時我認為“我們也許正在接近一個漫長的黑暗隧道的盡頭,我非常強的懷疑,中國經濟和股市長期的下降和下跌過程,非常接近尾部的位置。也許在不太長的時間之內,我們就會看到整個市場甚至是經濟活動會出現根本性的轉折。”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去年12月份年度策略會,我們把主題定義為《星星之火》。“星星之火”的含義是我們已經處在一個漫長的黑暗隧道的盡頭,黑暗隧道盡頭的亮光已經依稀可見,但是經濟和市場還要經歷一小段困難的時期,或者換句話來講,我們認為市場還有最後一跌。



(二)今年年中認為“牛熊轉換時機成熟”


今年6月我們把策略會的題目定為《盈虛之有時》,基本的含義就是當事物壞到極點以後,它就會向好的方向去轉化。換句話來講,我們認為市場面臨牛熊轉換,並且6月份時機已經比較成熟。當時我們還擬了一個對聯,叫“守時待勢熊自去,樓花落盡牛漸來”。


盡管對一些觀察者來講,我們在6月份翻多大家感覺有一些意外和奇怪,但實際上今年6月份翻多是在去年12月份就想好的。


(三)為了刺激觀點傳播提出“三級火箭”


今年下半年翻多以後,為了刺激觀點的傳播,8月初我們進一步提出了《三級火箭》的說法,來描述市場的驅動力量及其變化。我們認為一級火箭主要是流動性改善,二級火箭是房地產交易放量或者經濟數據轉暖,三級火箭是私人投資需求的恢複。


實際上目前我們應該處於二級火箭的區間。


下面我們會對基本面變化和驅動市場力量做一些細致的分析。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對於實體經濟活動的分析;第二是對於商品市場與權益市場關系的經驗總結;第三是對於流動性狀況的分析。最後一部分是關於風險提示。


二、 價格逐步企穩

因為供應面的持續調整,供應比需求收縮地更快。2013年以來出現了需求下行和價格盈利上升並存的局面(實際上全球需求的恢複也在其中發揮了明顯作用,具體見6月份的報告《盈虛之有時》)。即使未來需求維持在今年下半年的水平,工業品價格的上升、盈利的上升和市場基本面的改善趨勢,仍然是可以預期的。


(一)經濟趨勢下行 VS 盈利改善


我們觀察增長情況(圖1),從2011年年初看到現在,一個非常清楚的趨勢是整個經濟增長率的重心始終在不斷下沈,頂部和底部都在不斷下移。從同比和環比來看並沒有清晰的證據表明晚期的經濟下降比早期的經濟下降更緩和。2013-2014年經濟所經歷的下降和2011-2012年比並沒有明顯地更加緩和。說明總需求或者經濟增長是越來越差的。從道理上來講,經濟增長率不斷的創出新低,企業的產品價格一定要不斷的創出新低,企業的盈利一定要不斷的創出新低才是一個合乎直覺合乎經驗的看法。


我們再來看產品價格的情況(圖2)。這里的產品價格選取的是工業生產資料價格的環比。從2011年年初到現在,我們很容易看到價格環比有很多短期的脈沖。脈沖產生的原因是經濟在短周期中有很多沖擊,比如美聯儲量化寬松和歐債危機。這些沖擊通常還會引發存貨調整。存貨調整和沖擊疊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平均來講以3-6個月為半周期的短期經濟波動。


但我們感興趣的焦點不在短周期的經濟波動,而是它所表現出來的趨勢特征。我們觀察每一輪價格波動的底部,可以發現在2012年年底之前,工業品的價格每一輪波動的底部都比前一輪的底部要更深,這個與經濟的下降趨勢是一致的。但2013年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13年年中的工業品價格底部比2012年要更高,2014年上半年的工業品價格波動的底部比2013年要更高。


那大家可能會說,今年四季度這一輪工業品價格波動的底部比今年年初要更深,跟2013年的底部似乎也相差不太遠。這種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在中國工業品價格波動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外生擾動因素是石油價格。石油價格與中國自身的需求或者是供應波動之間的聯系並不很緊密,但是它對於整個工業品價格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近期由於供應的沖擊,石油價格的下跌非常大。但是這一下跌並不表明中國需求出了問題。實際上站在中國作為一個原油凈進口國的角度來講,我們會享受到油價下跌帶來的紅利。所以為了衡量總需求和總供應的平衡,我們在技術上使用一定的統計手段剔除油價影響,得到調整後的PPI就是看到的這條紅線(圖2)。如果我們集中觀察這條紅線,可以清楚地看到剔除油價影響之後,2013年以來工業品價格處於波動向上的趨勢中。今年10月份的底部比前兩個底部都要高得多。


整個經濟增長越來越差,為什麽價格不是越來越低,而是在2013年年中以後越來越高呢?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數據,上市公司的銷售凈利率(圖3)就是凈利潤除以銷售收入。我們看到的是從2013年年中以來,銷售凈利率處在一個向上的波動趨勢中。把石油石化和銀行拿掉以後,銷售凈利率在今年年初的底部,比2013年的底部要更高,它非常明確地處在一個持續改善的趨勢中。


即使考慮更廣泛的非金融,在經濟增長和銷售收入增速大幅惡化的背景下,銷售凈利率的改善趨勢也是清楚的。大家可以說這個向上的波動不是那麽顯著,但是最關鍵的特征是它發生在銷售收入下降的背景下,產品的利潤率在上升。


我們還可以從另外的角度看問題,研究制造業上市公司單季度的銷售毛利率,這是一個更窄的視角。從2013年年初以來,整個制造業的銷售凈利率是在非常明顯的持續爬升,而這一爬升也是出現在銷售收入下降的背景下。


我們再舉一個行業層面的例子:鋼鐵。 2013年前10個月粗鋼的產量增速是8.3%,今年前10個月粗鋼產量增速2.1%。粗鋼產量的增速在急速下降,但是所估算出來的螺紋鋼的噸鋼毛利在今年產量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都在改善。今年前10個月熱軋的毛利比去年顯著的更高。


毫無疑問,基於技術系數對利潤的估算存在誤差,但在長期序列上,其趨勢是大體可信的。在可比情況下,盡管粗鋼產量增速下降很大,但利潤的顯著惡化沒有發生,這一點是比較清楚的。


當然,鋼鐵盈利的改善存在鐵礦石和焦炭價格下降的支持。但是原材料價格的下降無法解釋企業總體上的盈利改善,更無法解釋工業品價格環比的改善。

(二)供應收縮的影響


這些來自於工業品價格和上市公司盈利的事實清楚地告訴我們,在市場和經濟運行基本面的深處正在發生一些轉折性的影響深遠的變化。大家可以說盈利的改善不是那麽顯著,但是在經濟增速和銷售收入下降的背景下,企業盈利仍在改善。如果銷售收入不下降,那盈利的改善將會十分顯著。


從直覺上來講,經濟增速越來越低,為什麽盈利和產品價格還會回升?原因只有一個,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供應也在收縮。而進入2013年年中以來,供應的收縮比需求更快。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核心的原因是經濟在供應層面上一直在調整,並且進入2013年以後,供應層面的調整和收縮的速度要更快。


經濟在供應層面的調整有什麽樣的方式呢?簡單的來講有三種方式。


第一、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沒有能力盈利的企業通過破產、關閉等等方式退出市場,直接造成供應的收縮。


第二、在需求下降和盈利下降的背景下,企業大幅度地削減資本開支,削減固定資產投資。這種行為的後續影響是未來供應能力的增長一定會急速放慢。如果現在企業大幅度削減資本開支,那一兩年以後新增產能的增長一定會急速放慢。


第三、企業會在技術層面、產品層面進行調整,調整的基本邏輯是想方設法去提高高毛利產品的比重,去壓縮低毛利產品的比重。


只要經濟一旦開始下降,經濟必然開始供應面的調整,問題的關鍵只是說什麽時候供應面的調整會超過需求面的調整,成為主導價格和主導盈利的力量。而從我們現在的數據來看,這一轉折發生在2013年的某個時候或者是2012年底。


為什麽會發生在2013年的某個時候,這一轉折點在事前是否可以預知呢?從我們對歷史數據的揣摩來看,一個簡單的大拇指法則是在宏觀層面上一次投資的高峰加兩年,就是供應增長的高峰。在2002年的時候,整個經濟周期開始上升,但是投資從底部開始上升出現在2002年的四季度,加兩年就是2004年四季度,在2004年四季度以後我們看到整個經濟供應增長快速的擴張,這一擴張帶動貿易盈余的上升、帶動資本市場非常大的變化。


最近一次投資擴張發生在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三季度,如果以2011年三季度作為一輪投資的高峰,在供應層面上最大的壓力,就是發生在2013年上半年。在這一意義上來講,從2013年的某個時候供應增速開始放緩,盈利出現一些根本性的轉折,用簡單的大拇指法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估出來的。


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全球制造業周期的起伏變化,從全球工業增速來看,其最近一輪的底部也出現在2012年底前後。


(三)未來的供需平衡


要考慮未來供需平衡和企業盈利走向,我們面臨兩個基本的問題。


站在現在看2015年甚至看2016年,供應是會繼續收縮還是會突然轉向擴張?我認為有比較確定的把握相信,供應會繼續收縮。原因在於供應面調整的力量都還沒有耗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和上市公司資本開支的增長還看不到。即使現在增長,也要到兩三年以後才有供應的釋放。


邊際上確實有很多企業熬不下去在退出,形成了經濟減速和銀行壞賬上升的壓力,但是這些企業退出市場對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場是利好,這意味著供應面的調整在繼續進行,上市公司的盈利會繼續改善。而上市公司通過技術進步的方法提升毛利率,這一努力仍在繼續。所以我們有比較大的把握相信2015、2016年整個供應面的調整和收縮過程會繼續發生和維持。


那麽,風險因素就在於未來是否會重新出現需求的劇烈下降,並且未來需求下降後的增速是否比供應增長還要更慢。這種風險和可能性我們當然無法排除。但是,由於後面我們討論的原因,我個人相信這個風險是相對小概率的事件。


我們再提出一個基本的問題。從剛才工業品價格和上市公司盈利的一系列數據來看,總體上盈利的底部在2013年的上半年就已經出現了,但為什麽市場要拖到2014年的6月份才開始上漲呢?為什麽市場對基本面的反應會如此地滯後,會滯後一年半的時間呢?這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當我們在後面討論完流動性以後,就會理解市場在今年下半年以後轉入一個比較大的上升過程幾乎是必然的。


三、 明年經濟有望觸底回升


從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政府基建開支的走向,公共財政的走向甚至包括出口活動來推斷,經濟也許已經在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附近開始築底,明年上半年相對現在的情況應該就會逐步改善。在這個意義上來講,盈利和基本面的趨勢支持市場的上漲和回暖。


(一)房地產投資有望回暖


毫無疑問,今年造成經濟下降、粗鋼和水泥產量大幅下降的關鍵因素是房地產市場的惡化。房地產的銷售和新開工面積、房地產的投資活動在今年出現了劇烈的下降。如果我們以30個大中城市的銷售面積來看,從2013年11月份到今年7、8月份出現了極其劇烈的下降。全國的情況是類似的,從2013年的年中到今年二、三季度之間,房地產銷售增速在劇烈地下降。房地產銷售的下降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導致房地產投資活動以及相關產業鏈上需求和投資活動的減弱,這是今年需求下降極其關鍵的背景。明年的需求會不會繼續大幅度下降,我們要問的是房地產銷售向何處去。


今年9月份以來我們看到房地產成交就像股市一樣,突然出現了一個爆發式的上升。從三十個城市的數據來看,現在絕對成交面積已經超過了2013年的高點。三十個大中城市數據在歷史上看具有一定的領先性,全國銷售轉折的表現沒有這麽劇烈,但是同比增速的下降過程已經結束。


歷史上房地產的銷售比較穩定地領先於房地產投資的波動,領先的時間周期大概是3-6個月。即使對2012年以來這輪房地產市場的調整而言,對於同樣的房地產銷售面積的上升和下降,房地產投資活動波動的彈性在下降。


投資彈性在下降是因為大家對房地產市場總體上開始看空,所以同樣的銷售面積的上升,投資的上升的幅度變小了,而同樣的銷售面積的下降導致的投資下降幅度要更大。雖然彈性在下降,但是波動的方向仍然表現出高度的同步性。


從房地產的成交和與投資的歷史關系來講,我們可以說由房地產的下降所帶動的經濟下降過程還沒有結束,但是它正在接近尾聲。在明年二季度以後,房地產投資下降的力量一定會耗竭,甚至還會略早一些。


(二)財政支出將低位回升


我們再觀察今年第二個帶動經濟下降的力量。今年8月份經濟下降速度如此之快是令人意外的。為什麽會出現這麽大的下降呢?我們當時很仔細地檢查了很多數據,最後我們找到了經濟下降的關鍵原因之一。

我們觀察政府部門的公共財政支出增長情況(圖7)。政府部門的公共財政支出大概占到整個經濟的比重超過20%,而房地產投資的比重不超過15%。我們看到今年的7、8月份以後,整個公共財政支出的增速出現了劇烈的下降。從二季度兩位數的增長下滑到近期接近零的水平。在整個需求之中占如此大比重的部門,其增速在很短時間內從兩位數下降到零,這對經濟活動、信心和存貨的影響一定是不可小視的。


從這一角度看問題,我們要提出的問題是明年全年的財政支出會繼續向下,維持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增速,還是回升至一個合理的與經濟增速差不多甚至略高的增長呢?我們也有把握相信,明年公共財政支出的增長一定是正數,很可能會在5-10%之間的某個水平。而現在這一增長在零附近。所以也許一開年以後,或者是過了春節以後,整個公共財政的支出就會從現在這麽低的水平上重新增長。


除了財政支出之外還有政府基建投資。基建投資在整個投資活動中也是比較重要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個逆周期的變量。當經濟特別差的時候基建投資就會想方設法頂上來,但是經濟特別好的時候會想方設法壓下來。從現在經濟工作的基調來看,政府肯定不希望明年把基建壓得很低。實際情況最近基建是在加快審批的。


(三)基本面的綜合判斷


從房地產、政府財政支出和基建層面上,我們看不到讓經濟劇烈下降的力量。如果經濟有向下的風險是來自於兩方面,出口和私人投資活動。


出口取決於貿易夥伴的增長情況,我們很難說看得非常清楚。站在一個比較遠的距離去觀察,也許可以說是冷熱不均。美國的情況不差,可能正在變得越來越好。歐洲和日本處於不死不活的狀態。大幅度改善的想象空間也不是特別大,即便惡化維持的時間也不長。另外,從全球金融市場的反應和表現來看,市場對全球經濟劇烈下降的擔心並不是很大。所以出口也許有壓力,但是由出口下滑帶動經濟超預期下滑的風險也許不是那麽大。


私人投資方面,由於盈利、流動性和總需求等方面的原因,我個人認為私人投資在現在的水平上如果出現一段時間的下降是有可能的,但是出現大幅度超預期下降的風險應該不是很大。


我們對基本面做一個總結就是從2013年年初以來,盡管總需求在繼續下降,但是整個經濟供應面的調整和收縮速度要更快。由此帶來的影響就是在上市公司層面上,整體的盈利能力開始改善。整個經濟在供應層面上繼續下降的趨勢在未來一兩年之內不太可能發生逆轉。盈利和市場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不是需求弱,而是需求在現在的水平上再次劇烈下降。這一風險我們很難斷然排除,但是我認為風險相對比較小。


需求層面的總結是從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政府基建開支的走向,公共財政的走向甚至包括出口的活動來看,經濟也許已經在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附近開始築底,明年上半年相對現在應該就會逐步改善。在這個意義上來講,盈利和基本面的趨勢支持市場的上漲和回暖。


但是一個仍然沒有回答的問題是基本面的改善在2013年就開始了,為什麽市場直到2014年才開始上漲呢?


我們先討論一下大宗商品,回頭來回答這個問題。


四、 大宗商品和股票市場

過去一百年,大宗商品的熊市通常都對應著股票的大牛市。在商品熊市格局下,即使未來中國經濟出現了強勁的擴張,我們也不太容易碰上通貨膨脹和貨幣緊縮,這樣就不容易發生根本性的牛熊轉換。


(一)商品熊市和股票牛市高度相關


我們研究了過去一百年,從1913年到2013年大宗商品市場和美國標普指數之間的關系。研究的方法是我們觀察大宗商品的價格,並且定出商品的牛熊區間,大宗商品從底部到頂部是牛市,從頂部到底部是熊市。股票市場的指數我們扣除了通貨膨脹來計算它的累計漲幅。我們觀察在商品牛熊區間的背景下,美國標普指數是如何表現的。


以上結果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展現出來,大體來說就是大宗商品的熊市通常都對應著股票的大牛市,而大宗商品的牛市無一例外的對應著股票市場的大熊市。



我們看大宗商品牛市中的幾段表現。從1913年至1923年,大宗商品累計上漲38%,1966年至1982年大宗商品累計上漲98%,2000年至2011年大宗商品累計上漲113%,在這些年里美國標普的增長分別是-50%、-48%和-28%。反過來的情況也是成立的,大宗商品市場的熊市幾乎都非常清晰的對應著股票市場的大牛市。在1982年至2000年這18年的時間里面,大宗商品累計漲幅-4%,扣除通貨膨脹後的美國標普指數累計漲幅超過400%,而在1950-1965年里大宗商品累計漲幅16%,扣除通貨膨脹標普的漲幅是302%。


從1929到1949年的20年時間里面,大宗商品市場的累計漲幅是18%,但股票市場的跌幅是-50%。但這是在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下出現的。


(二) 商品熊市利於股票市場的兩個可能原因


商品和股票的關系完全來自於統計上的偶然性嗎?也許至少有兩方面理由支持這樣的關系。


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和熊市,會降低一個國家經濟的通貨膨脹水平,從而降低利率水平。並且當通貨膨脹和利率水平都很低的時候,通脹和利率都會變得更為穩定。低的通貨膨脹總是更穩定的通貨膨脹,高的通貨膨脹總是更不穩定的通貨膨脹。所以在大宗商品熊市的背景下,通貨膨脹和利率變得低並且穩定。這在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兩個層面上都支持市場的上漲。


非常穩定的市場環境以及中央銀行的政策相對比較寬松,都會支持股票市場風險溢價的下降,會支持金融市場的投機活動。這是商品和股市聯系的重要渠道。


此外,商品價格暴漲使得中下遊的企業和普通消費者在付出代價,拿到利益的是商品的出口國,一小部分商品開采服務的廠商和企業。但是這些企業在整個上市公司中的市值占比是很小的。上市公司的主體都是中下遊的企業,商品價格暴漲侵蝕了上市公司主體的利益,侵蝕了普通消費者的利益,這都是不利於市場上漲的。還有一個附帶的原因也許是,在商品的供應極其緊張的背景下,下遊企業努力開發新技術,下遊員工努力工作,最後的結果是需求增長更快,導致商品的價格漲得更高。這意味著對下遊技術研發和努力工作的活動形成一種負向的激勵。這也不利於整個經濟進行持續的具有創新性的研發活動,從而損害了經濟增長。但是當大宗商品熊市的時候,這一邏輯完全被扭轉過來了。


(三)商品熊市利好中國市場


我們回顧2000年以來中國股票市場幾輪大的調整。2004年初上證綜指從1800點跌到1000點,2008年從6000點跌到1600點,2011年從3000點跌到2000點。這三輪市場轉折的共同背景是通貨膨脹和貨幣緊縮,因為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迫使中央銀行進行貨幣緊縮,而貨幣緊縮使得資本市場進入大熊市。


在這三輪大的通貨膨脹背後都有大宗商品暴漲的影子。2008年石油漲到147美金,2011年全年石油價格的平均水平比2008年更高,2004年石油價格也在爆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宗商品的暴漲推動了通貨膨脹,而通脹導致了中央銀行的緊縮。


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國和商品消費國,也是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在這樣的位置上,中國第一次面對商品市場轉入大熊市。所以我們去研究美國過去一百年的經驗和案例,對於我們現在和未來的分析是有價值的。


在商品熊市格局下,即使未來中國經濟出現了強勁的擴張,盈利大幅度上升,股票價格大幅度上漲,相對於過去我們也不太容易碰上通貨膨脹和貨幣緊縮,這樣就不太容易發生根本性的牛熊轉換。在此背景下,經濟的擴張瓶頸要高得多,可以維持的時間也要更長。


五、 流動性

從去年年中至今年年中,錢荒的第二波沖擊顯著抑制了股票市場的表現。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錢荒對市場的抑制作用開始退潮,股票市場隨之出現均值回歸。目前均值回歸的過程可能已經結束,未來市場的上漲將更多地依賴於基本面的改善。


(一)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並未下降


我個人在2006年提出過“資產重估理論”。從那以來資產重估理論一直是我們觀察和分析市場最主要的方法和工具。回顧歷史我們不能夠說對市場的判斷永遠都是對的,但是在事後基本上都能夠提出一致的解釋。資產重估理論通常被批判為關於流動性的理論。


今年8月份以來,特別是近期市場的上漲被普遍地解釋為流動性過多。我對於流動性的觀察和分析以及推斷多少還是有一點點心得的。從一系列證據來看,我認為這些分析是不太靠得住的。

幾乎作為一個標準答案,如果問市場上的一個大媽,為什麽市場漲這麽多呢?她會告訴你無風險利率在下降、風險溢價在下降。這個跳廣場舞的大媽都能侃侃而談。然後你再問她為什麽無風險利率會下降、風險溢價會下降。她會接著告訴你大類資產在調整,居民看空房地產,把錢都拿來買股票。


為什麽連中國大媽都明白呢?因為這些想法樸素、形象,接近她的生活經驗,所以很容易深入人心。但是遺憾的是,當我們去仔細的檢查金融市場所有變化數據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些分析沒有一條是靠得住的。

我們觀察債券市場顯示的風險溢價(圖9),最上面的綠線是AA-以下的評級,下面是一些更高評級債的風險溢價。從2013年年底以來,風險溢價或者是橫著走或者是在上升,我們至少在債券市場沒有看到風險下降的證據。


我們再來觀察信貸市場(圖10)。從2013年9月份至今,信貸市場的利率出現了小幅度的上升。利率的上升發生在總需求和信貸需求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如果信貸的需求是不變的,利率一定是大幅上升的。流行的並且我個人也部分同意的解釋是因為壞帳上升等原因銀行在惜貸。銀行惜貸換一種表述是風險溢價在上升。所以,在信貸市場上我們沒有看到風險溢價的下降。


我們再觀察信托市場上貸款類信托的利率水平(圖11),我們看到去年下半年以來利率一直在上升,利率的下降在這些市場上我們也是是看不到的。


簡單來講,股票市場的參與者是兩波人,一波是企業和企業主,另一波是普通的公眾。因為企業都有負債,所以企業在參與股票市場和其他投資活動的時候,衡量資金成本的合理標準就是信貸市場的利率。從歷史上來看,在幾輪大牛市之中,我們都看到了信貸市場利率的下降。但是今年以來,信貸市場的利率實際上是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當然,有人可以說利率的上升來自於風險溢價的上升,無風險利率在下降。這個說法也是不對的。


如果銀行由於擔憂風險在惜貸,在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上是幾乎不存在這種情況的。因為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違約率是非常低的,幾乎是可以作為信貸市場上無風險利率的參照。但是我們看到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利率水平在明顯上升(圖11)。

對中國普通的散戶而言,衡量資金成本的合理標準是理財產品,因為理財產品被認為有剛性兌付利率又是市場化的,所以理財收益率是普通散戶的無風險利率。我們觀察一周和兩周銀行理財的預期收益率(圖13)。今年以來短期理財利率有波動,但是利率中樞水平比2013年還要更高。所以在短周期的理財市場上無風險利率的下降是看不到的。


那我們再觀察銀行保本型的理財產品(圖14)。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的利率從去年11月份到今年6月份有一段下降,但今年下半年是平著走的,目前的利率水平也比去年平均高很多。在理財市場上,無風險利率下降的證據是極其模糊的。要麽根本看不到利率下降,要麽下降主要發生在上半年,並且下降以後的利率也比去年要高得多。


利率的下降比較明顯的發生在銀行間的債券市場上。我們觀察國債和金融債市場(圖15),以及與它們相聯系的票貼市場。這三個市場從去年11月份以來確實出現了利率下降,但即便是下降以後的底部水平,在絕大多數品種上也比2013年錢荒之前的水平要更高。銀行間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銀行和保險公司,銀行間市場的參與者跟股票市場的參與者之間存在交集,但是這一交集並不很大。


總結完大類資產的證據以後,我們看到風險溢價下降的證據我們看不到,絕大部分市場上風險溢價都在上升。那麽無風險利率在下降嗎?在信貸和信托市場上,無風險利率在上升。理財產品利率下降幅度溫和,下降集中在上半年,並且下降以後的利率比錢荒之前顯著要高。利率的下降主要發生在債券市場,但是債券市場下降以後的利率仍然不比錢荒之前低。


每一個市場的參與者都感覺到了這個市場就是有錢任性,急劇上升的交易量,市場非常大幅度的上漲清楚的表明有資金的湧入。那麽我們如何來理解這一變化呢?


(二)錢荒的沖擊波效應


今年經濟增速和通貨膨脹比去年要差很多,從地方融資平臺到房地產融資需求都有明顯地下降。經濟對資金的需求相對於去年出現了很大的下降,但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所有市場上的利率都比去年更高。信貸和理財市場利率在上升,債券市場的底部仍然比去年上半年更高。我們如何來理解這個問題?


我講一個故事來幫助大家理解這一現象。這個故事我們過去也講過,但現在換一種方式。


假設我們坐在飛機上觀察太平洋,太平洋的水面很平靜波動很小。這時候假想把一個小行星扔到太平洋,當一切都風平浪靜以後,我們有把握說太平洋的海平面會上升。


但是不是所有地方的海平面都會同時以相同的速度來上升呢?基於直覺和生活經驗我們知道一定不是的。海平面的上升過程一定會有一波一波的沖擊波,一定會有巨大的海浪,當所有這一切都平靜以後,我們發現海平面上升了。但是在巨浪波動的過程中,浪的頂峰會比上升以後的海平面更高。假設海平面最終是上升5米,但是浪可以打到20米再跌下來。


舉這個例子我們想說的是在中國的金融體系之中,去年的錢荒就是投向太平洋的一顆小行星。風平浪靜的過程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是也許再有半年時間基本會結束。等一切都風平浪靜以後海平面上升了,信貸、理財的利率底部都擡高了,債券市場的利率底部擡高了。這是因為我們向太平洋里面扔了一顆小行星。


這顆小行星就是去年對於理財業務、非標業務以及後來對同業業務的清理和整頓。這些整頓造成了影子銀行體系信用供應的急劇收縮,導致整個金融體系的信用也在收縮。信用收縮推高了所有資產市場的利率水平。這是我們從一個穩態到另外一個穩態去觀察這個變化。


但是利率不是在所有資產市場上同時以相同的速度來擡升的。它有一系列的沖擊波。在去年6月份討論錢荒的電話會議上我曾經講過,錢荒有三波沖擊波,第一波沖擊波將發生在債券市場、第二波在股票市場、第三波在房地產和實體經濟以及信貸市場。這三波沖擊波在時間上是逐次展開的而不是同時發生的。


第一個沖擊波發生在債券市場。在錢荒發生以後,債券市場的巨浪從去年6月份開始往上走,浪潮的頂峰是去年11月份。之後浪開始回落,在今年下半年以後回到一個相對比較穩態的水平。在信用需求向下的背景下,這一穩態的利率水平比錢荒之前更高。


第二個沖擊波發生在股票市場。也許從去年的8月份前後開始,這一沖擊波的高峰就是今年的7月份前後。像債券市場的例子一樣,錢荒沖擊波對股票市場有非常大的抑制作用。今年8月份以後隨著抑制作用的消失,市場開始上漲。


市場要往哪里漲?要漲回到它原來的趨勢之中。市場原來的趨勢是從2013年年初開始,由盈利改善等基本面因素所決定的上升趨勢中。但是去年5月份後發生的錢荒使得市場大大地背離了這個趨勢,並且越走越遠。在今年7月份這一作用消失以後,股票市場開始快速地向著原來的趨勢回歸。在回歸的過程中,市場的漲幅非常大,漲的速度非常快,使得大家都不適應。


(三)流行解釋的問題


在去年債券市場收益率急劇上升的背景下,中國大媽也能夠提出的流行的解釋是什麽呢?是由於某些未知的原因,銀行間的無風險利率要向非標利率看齊。因為非標有剛性兌付,非標的利率水平都在10%-15%。


這是當時債券市場最主導的解釋,根據這一解釋去年11月份的時候,你需要繼續大力地看空債券市場。但是在一片看空聲中,債券市場的利率調頭向下,而同時非標利率仍然高高地掛在雲端。在債券市場的利率剛開始下降的時候,分析員說這是假的,很快會上來。連續下降三四個月找不到理由,就說央行在放水,然後找很多技術性的理由去解釋它,沒有人再提非標理論了。


非標理論能夠流行開,原因在於它簡單、形象,大媽都能夠理解,所以很容易深入人心。不僅非標理論,包括所謂幾百點的反彈、大類資產配置的調整、無風險利率下降、風險溢價下降等等,這些理論的優點都是簡潔、形象、生動,很容易深入人心,以至於能夠掛在中國大媽的口中。但是它們都缺乏嚴密的邏輯和紮實的數據支持。


(四)錢荒沖擊市場的兩個證據


對於錢荒沖擊的理論,我們提出兩個關鍵證據。第一是貸款和其它融資增速的對比(圖16),紅線是表內信用供應,藍線是影子銀行的信用供應。在錢荒之前,表內和表外信用走勢是背離的,表內的信用供應增速在下來,表外的信用供應在快速擴張。錢荒後,從去年5月份到今年的5、6月份表外的信用供應出現快速收縮,表內的信用供應幾乎是維持不變的。但是進入今年7月份以後,表內和表外的信用供應重新比較明顯地同步起來。這清楚地表明了從去年5月份到今年5月份之間,影子銀行信用供應出現了快速地收縮,但這一收縮過程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穩定下來。

第二個關鍵證據是我們去研究AH股溢價(圖17)。從長期來看AH股之間的走勢是同步的,但是短期內常常會有背離。為什麽會有背離?因為兩地的流動性和風險偏好會有差異。舉個例子,歐債危機大量的資金都離開回到歐洲,這時候香港市場會承受很大的壓力,而大陸沒有相同的壓力,所以大陸的估值溢價會上升。從一個相對長的時間來看,兩地溢價的波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兩地流動性的差異和風險偏好變化的差異。在比較小的程度上,也許在很短時間內大家對經濟的看法會有差異,但是從長期來看是一致的。

從去年5月份到今年6月份之間,全球金融體系是否發生了持續時間很長的流動性沖擊呢?觀察發達國家的股票指數,總體來講很難認為在全球市場上發生了影響深遠的流動性沖擊。在這個背景下我們觀察AH股的溢價(圖17),從去年的7、8月份到今年的7、8月份,AH股的溢價一路調頭向下,從大概13%的溢價一路下降到10%的折價。他們的基本面是相同的,長期的走勢是一樣的,香港市場沒有發生持續的流動性沖擊,為什麽AH股的溢價會一路調頭向下呢?


這是因為我們剛才講的小行星沖擊的第二波,錢荒影響在去年7、8月份以後開始沖擊到股票市場,造成股票市場在一段時間之內流動性供應的極度緊張和收縮。即使在基本面改善的背景下,錢荒沖擊仍然對市場造成很大的壓力。使得在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里面AH股比價從13%的溢價變成10%的折價,並且這一變化與我們剛才所看到的非標市場的信用供應收縮是同步發生的。


我們也看到當非標和表內開始同步以後,AH股的溢價開始調頭向上。很多人說調頭向上是因為滬港通,但是滬港通宣布更早,而現在AH股的溢價重新達到15%也是滬港通無法解釋的。


信用收縮過程結束後,股票市場開始快速的回升。均值回歸現在處於什麽水平呢?以AH股的溢價來衡量已經超越了錢荒之前的水平。但是以債券市場的利率來看,比錢荒之前的水平還是要高一些的。這說明現在A股市場的估值已經完全包含了均值回歸的影響,也許還包含一定的對經濟或者是對於市場未來趨勢過於樂觀的預期。


所以,以債券市場利率穩態的水平作為一個參照,以H股作為一個參照,以錢荒作為一個參照,現在市場經過大幅度的上漲已經回到基本面所決定的水平,甚至比基本面所決定的水平還要略高一些,存在一定程度的透支。


(五)流動性分析總結


總結我們的看法是從去年年中一直到今年年中,錢荒的第二波沖擊顯著地抑制了股票市場。但今年下半年錢荒在股票市場的抑制作用開始退潮,市場隨之出現均值回歸。


目前均值回歸的回擺過程可能已經結束。未來市場的上漲將更多地依賴於基本面的改善,而這一基本面的改善是可以預期的。同時考慮到第三波沖擊影響的結束,在房地產市場和實體經濟活動中我們也很可能會逐步看到改善的傾向。實體經濟的改善最終會支持利潤,支持股票市場基本面的回升。


在無風險利率和信貸市場利率變化的方向上,我謹慎同意這樣的看法,就是信貸市場的利率、理財產品的利率在現在的水平上有下降的可能和空間,但是下降的幅度不宜估計過多。


六、 風險和展望


市場面臨的潛在風險因素也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基本面風險是總需求超預期的大幅度下滑,這個風險不太大。


流動性風險是存貸比監管指標的調整如果處理不當,有可能演化成為2.0版的錢荒。


交易層面風險是杠桿的大量使用和市場預期高度一致的風險。此外,IPO放開、註冊制改革可能會對市場有一些沖擊。


(一)風險因素


我們認為市場幾個層面的風險是有必要提一下的。


第一、基本面上市場最主要的風險是總需求超預期地大幅下滑,這是現在做政策的人的一個普遍擔心。我認為這個風險不太大。


第二、從流動性層面的風險來看,我個人懷疑存貸比監管指標的調整也許會發生,雖然存貸比監管調整的本意是放松信用供應,但如果處理不當有可能演化成為2.0版的錢荒。


回頭看去年5月份開始的錢荒對經濟、股票和債券都造成了巨大沖擊和影響。這是政府故意這麽做的還是有其他原因呢?我個人認為一小部分有政策故意引導的色彩,政府希望去杠桿不希望銀行亂放貸款。但是更大程度上,去年的錢荒可能是政策的失誤,是因為政策制定者也許並不能很好地理解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運行。考慮到這樣的歷史教訓,盡管存貸比的放松本質上是一個好的政策,但是如果發展成為2.0版的錢荒也不是不可能的。

第三、交易層面的風險是比較清楚的。杠桿的大量使用隱含的風險。未來IPO放開和註冊制改革在股票供應上可能產生一些沖擊。市場預期高度一致也容易形成交易風險。


第四、市場在估值層面的風險。現在估值比較低的股票主要集中在銀行股和傳統藍籌股,其他板塊的估值水平大都比較高。藍籌股和銀行股經過一段時間也將不再便宜,特別是考慮到它們缺乏長期高增長的前景。放在國際背景下來看,再考慮到滬港通的背景,這些股票的估值將會逐步變得越來越沒有吸引力。在此背景下要啟動一輪牛市,我們要想一想支持的力量來自哪里?有可能是估值水平的繼續大幅度上升嗎?如果不是的話,市場未來上漲更多地要靠盈利的改善,需要基本面改善的積累,需要數據的不斷確認。




文章來源:網易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