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新「四招鮮」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yunying/233722.html

創新不是來自天生傑出的個人,而是來自從新奇的視角觀察世界—特殊的視角能夠發現未曾看到的東西。在無數創新案例中,我們發現創新者能夠通過以下視角得出見解。

第一招:挑戰傳統

突破性的創新者通常被認為是「唱反調」的人,他們對公司或行業中深信不疑的成功信條提出質疑。宜家家居的員工會問:「為什麼家具必須定製交貨並完全 組裝?為什麼不能提供標準化的組件讓消費者選擇然後自己組裝?」嘉信理財的員工會問:「為什麼證券交易要通過高佣金的經紀人?為什麼不能在線進行?」

不要盲從領袖企業 設想一下,你所在的行業有一個強大的領袖企業。為了衝擊它的地位,你會採取什麼策略?不要嘗 試肉搏戰。在食品行業,全食食品超市、Odwalla公司、VitaWater公司和鮮貨快遞公司都選擇了與全球大型食品企業相反的道路。它們的戰略不是 「便捷與價值」,而是「營養與可靠」。

識別傳統 下面四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思考「什麼是傳統」,以及如何「挑戰傳統」。

展示信條:識別共同假設(例如「價格是關鍵變量」或「特定的消費者群體是主要服務市場」)以及趨同的產業戰略(價值陳述、供應鏈、產品構造、定價、營銷策略等方面)。然後思考,為什麼會存在這些共同性?如果顛覆這些共同假設和戰略會發生什麼?消費者將得到什麼好處?

發現不合理之處:很多企業都有「不合理」之處—即便是細小的方面,也會顯示出創新的機會。例如,為什麼在酒店壁 櫥裡安裝警報器防止衣架失竊,為什麼不可以向拿走衣架的消費者收取費用?這樣甚至能將壁櫥變成一個利潤中心。為什麼即使半夜入住,仍然必須在第二天中午前 退房?為什麼不按24小時付費?這種思考能夠使你認識不合理的地方並尋求解決方案。

走極端:產生持續性破壞的創新者傾向於走極端。以亞馬遜為例。當傑夫·貝索斯開創在線業務時,並沒有根據傳統書店的存書量確定提供17萬~30萬種出版物,而是打算提供250萬種出版物!這就是走極端。

可以在價格、效率或服務速度方面問自己:如果這些指標得到巨大改進將會怎樣?想像你能夠10倍、50倍甚至100倍地改進這些參數,如果你做到了,將給消費者帶來什麼利益?

尋求雙贏:消費者通常只能兩者選其一而不能兼得。想想低糖汽水、低熱量食品、無咖啡因的咖啡、無酒精啤酒……所有這些產品都不需要消費者做出妥協或權衡。Zara和H&M都以相對不貴的價格銷售非常時尚的服裝。

第二招:利用突變

「突變」不是一種簡單的趨勢、發明或技術,而是趨勢的融合,是一些明顯不相關的技術、人口、生活方式、地緣等發展的聚合,共同造就了產業劇烈變革的潛力。發現能夠改變規則的趨勢模型,它們通常是重大創新的導火索。

你能發現更大的故事嗎 下面是四個看似不相關的趨勢,也許在每個發達國家都非常普遍:

工作時間比過去更長。

單親家庭的數量穩步增加。

晚婚。

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來上網。

如果說社會隔離是各種趨勢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那麼進一步追問:社會隔離將帶來什麼機會?其中一個答案是—基於互聯網的社交網絡。 Craigslist網站成為美國非常成功的服務類網站,提供包括本地事件、分類廣告、求職招聘、房屋租賃買賣、成人交友及在線約會等各種信息。此外,社 會隔離為「網戀」開啟了巨大的機遇。從突變的角度看世界,就開啟了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

識別突變 如何根據公開信息得出獨特見解?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尋找競爭者不涉足的領域: 你無法從商業雜誌、市場研究、趨勢預測、管理諮詢或陳腐的報告中獲取對未來趨勢的洞察力。唯一的方式是親自體驗。20世紀90年代早期,諾基亞注意到全球 青少年文化的出現,公司決定派遣一批工程師到一些時尚青年熱點地區親自觀察這種趨勢。他們去了加利福尼亞的威尼斯海灘、倫敦的國王大道、東京六本木地區的 俱樂部,而後帶著新的見解回到芬蘭,快速將公司推向行業的尖端。

加強弱信號: 你需要關注「弱信號」,詢問它們將走向哪裡。玩一個發揮想像的遊戲—「擴大」,問問自己如果某個趨勢變得越來越重要將會發生什麼,會造成什麼影響,誰將受到這些結果的影響,等等。

瞭解背景: 當你發現一種趨勢,如何判斷它重要還是不重要?你需要看看這種趨勢產生的背景,並問自己,這只是一個隨機事件嗎?或者它將成為時代潮流?換句話說,這種趨勢是膚淺、獨立的,還是重大而廣泛的變化的一部分?

尋找相互的作用: 現在我們的問題往往是信息超載—有太多信息,卻看不到它們的聯繫。看看下面的趨勢:

1. 老員工希望學習新技能和更新知識

2. 對新型醫學的興趣

3. 尋求靈性、平衡或生活質量

4. 信息或知識經濟的轉變

5. 更低成本或更好的溝通

6. 由於醫學進步有能力並願意保持年輕

7. 低出生率(發達國家的家庭孩子更少)

8. 年長但仍然活躍的人口

9. 儲蓄率的降低

在這些信息中,什麼是首要的主題—未來的老年人會重塑他們的生活方式,可以表述為「從優雅地老去到幹勁十足地老去」。

第三招:利用組織能力與資產

突破性創新者能將特定的技能和資產從現有業務中分離,將企業作為一組能力和資產的組合,而不是作為特定市場產品/服務的提供者。

很多人將迪斯尼的主題公園看作業務單位,但迪斯尼員工並不這樣認為。他們看到,迪斯尼樂園是世界上最大的「三維娛樂」製造商,擁有獨特的佈景、服裝 設計、講故事和表演的技能。將這些核心能力從主題公園中分離出來會怎樣?例如,將迪斯尼的核心能力運用於百老匯或倫敦西區,將迪斯尼電影變成舞台劇會如 何?基於這樣的思路,迪斯尼舞台演出成立於1994年,成為重要的盈利來源。

寶潔公司的佳潔士白牙片,就產生於企業內部各種能力和資產的相互作用—從口腔護理部門(齒科產品)到家庭護理部門(基層技術),以及織物與家居護理 部門(過氧化氫漂白)。突破性創新者能夠將企業的能力和戰略資產像搭積木那樣聯繫起來。很多互聯網企業就是「重組」的例子。以電子商務網站為例,你會發現 網上商家從一家公司購買信貸審批過程,另一家運行其服務器,再一家提供地圖服務,還有一家提供搜索網站的軟件……來自不同地方的能力經過無縫銜接,向消費 者傳遞特定的價值。這種「即插即用」的模式能夠迅速降低新業務的成本。

一些重大機遇可能來自企業與其他企業的能力/資產的捆綁。寶潔與很多外部組織和個人發明者結成聯盟,產生了大量產品創新。例如,乾淨先生魔術橡皮擦 (Mr. Clean Magic Eraser)這款產品是根據德國巴斯夫公司的創新性泡沫產品設計的。這個戰略也可以反過來運用,寶潔將其一部分資產特許其他公司使用於開發革新性新產品 —飛利浦intelliclean電動牙刷就使用了佳潔士專門定製的牙膏。

你應該學會不僅僅看自己的組織,還要看外部的技能、技術、資產、品牌等組合的世界,並思考所有這些要素進行聯繫的可能。

第四招:瞭解未表達的需求

發現未解決的問題、未表達的需求,以及市場效率低下的問題,能帶來重大的創新機遇。想知道消費者的需求,必須親身進入他們的環境,將他們的需求、問題和渴望變成你的。有兩種方法可以實現這一點:

直接觀察 當發現了一個消費者需求,寶潔為了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案不厭其煩。先用洗髮水洗頭髮,然後用護髮素,最後沖洗?早上沒人有那麼多時間,所以寶潔花費3年開發 了Pert Plus,一種將洗髮水和護髮素合二為一的瓶裝產品。然後寶潔開始思考定型頭髮的發膠,它會使頭髮僵硬和黏稠。於是寶潔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特殊的定型成分 Elastesse,將其加入到潘婷PRO-V營養定型噴髮膠。洗完後頭髮變得柔順、自然。關鍵在於:運用觀察的能力進行移情思考,站在顧客的立場上去理 解顧客的挫敗感和焦慮感,這是對未表達出來的需要獲得深入洞察的絕佳方式。

客戶體驗定位 一家美國醫院沒有通過觀察其他醫院來改進本院的體驗。相反,他們觀察了其他行業的企業如何提升消費者體驗。他們說,「讓我們到迪斯尼樂園玩一天」,或者 「讓我們乘英國航空頭等艙到倫敦」,或「讓我們在四季酒店呆幾個晚上」。他們決定找出那些真正積極的體驗並捕捉所見與所感。有時只是一些小事情:「酒店的 每個人能呼出我的名字,並且發音正確」,或「英國航空送給我很好的睡衣」,等等。

然後他們回到自己的醫院,作為「病人」在醫院裡呆了數天。他們使用醫院的便盆,穿上後面開口的住院服裝,被安排在放射室外面半裸地坐幾個小時……一 旦有消極的感受就記下來。最後,他們在牆上貼出了所有照片、卡片及故事並問自己:「如何去利用我們學到的、關於製造良好客戶體驗的知識,使醫院的客戶體驗 發生改變?」

如何用好「四招鮮」

大多數企業缺乏對創新理論的瞭解,他們還不懂得上述四種類型的洞察是突破性創新的基礎,因此通常沒有系統性的、產生洞察的方法論。如果沒有這些洞 察,即便進行大量的頭腦風暴也可能收穫甚少,更不用說產生重要的見解了。因為雖然有大量的行業資料、客戶數據、市場調研報告、技術路線圖及趨勢調查,員工 還是會從舊的視角來處理戰略問題。

當然,只有「關注視角」還不夠,企業還要選出關鍵的一組人作為公司代表,他們必須和組織中其他人相處融洽,體現出思維的多樣性。這組人可分成四個團隊分別負責以上四個視角。

為了幫助企業評估潛在見解的質量並作出最終選擇,以下的標準經常被使用:

洞察是否使你看到新機會並描述了打破或改變競爭規則的戰略含義?

是否每種洞察都呈現了一個文獻(數據、觀測、訪問、見解調查)支持的獨特觀點?

這種洞察是挑戰傳統還是僅僅重申現有的觀點?

是否每個洞察都表述明確,沒有歧義?

你的團隊是否有一個洞察組合?例如,「傳統」團隊和「突變」團隊是否有關於商業模式要素的洞察?「能力」團隊是否收集了反映潛在的、重要的可能是未來能力的見解?「消費者洞察」團隊是否有關於整個消費者或目標階層體驗的洞察?

在發現的最後階段,可能已經從上百個潛在洞察中作出了最終選擇,你的四個團隊應該能夠呈現一些有效的戰略洞察。這些重要的洞察會擴展組織的視野—應該融入組織範圍的關於創新和戰略的對話,以激發大量的增長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44

一招鮮,吃遍天? 一隻花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dzia.html
 

——喬爾·格林布拉特的價值投資(一) 

   最早知道喬爾·格林布拉特是在2009年,那時我第一次讀到了他的書。那本書的中文版是《股市穩賺》。但是這麼一個很俗氣的書名很容易讓其混跡於不計其數的技術派圖書之列,因此我覺得還不如翻譯成《擊敗市場的神奇公式》可能更貼切些。

   喬爾·格林布拉特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戈坦資產管理公司的創辦人,戈坦資本始於1985年止於1994年,年均復合收益剛好50%,最低年收益率為28.5%;他還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在那個價值投資的大本營裡傳授著格雷厄姆-多德的思想,看上去就是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衣缽傳人。

   我一直很疑惑格林布拉特那個「一招鮮,吃遍天」的方法,後來才知道,《股市穩賺》其實是他寫的第三本書。要理解「一招鮮,吃遍天」的方法,必須追溯到他寫的第二本書。他的第二本書是《戰勝市場的小冊子》,這本書尚未有中譯本。這本書其實來源於一個研究項目。2003年格林布拉特找了一個程序員來協助他開發測試他的交易系統的實際績效表現。這個系統主要由兩個指標組成,其一為上市公司收益率,其二為資產回報率。收益率反映的是股票的估值程度,回報率則代表公司的優質度。計算機按照這兩個指標對所有股票進行排名並選出排名靠前的股票進行投資,實際測試的效果甚至比格林布拉特預期的還要好,於是這兩個指標遂成為「神奇公式」。後來格林布拉特又應用價值方法來構建價值加權指數,這個指數的績效表現大大超越了所有現有的股票類指數的表現。這個新的投資方法就是《股市穩賺》中所謂的最大「秘籍」。

   我覺得格林布拉特的方法類似於詹姆斯·奧肖內西《華爾街股市投資經典》中的研究或埃斯瓦斯·達莫達蘭《打破神話的投資十誡》中的實證。一項成功的投資很難相信只用「一招」。據說《股市穩賺》發行後,得到了《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大報的強力推薦,成為亞馬遜網站投資類超級暢銷書。在某些領域,成為「暢銷書」是一件很危險的事。《證券分析》或《聰明的投資者》就很難成為暢銷書。納西姆·塔勒布指出,許多暢銷書往往「廢話連篇、錯誤遍地」,甚至「幼稚可笑」——當然,格林布拉特的《股市穩賺》可能例外。我認為,從「實證」的角度去理解「神奇公式」可能更好些,實際上在股票操作中我估計很少人會只使用這「一招」,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招應該不可少。

   使用「神奇公式」應該是策略問題。格林布拉特曾在另一個場合說,如果我寫一本某個策略的書,這個策略每個月甚至是每年都有效,那麼每個人都會開始使用它。這樣它就會很快失效。價值投資並不總是奏效。市場並不總是認同你的觀點。從長時間週期來看,股票交易價格大致圍繞價值波動,但在短期內甚至會長達2-3年,價值投資並不有效。實際上這是個好事情。價值投資方法時不時失效剛好正是這個策略長期奏效的原因。格林布拉特說他的「公式」會迫使投資者會去買那些失寵的公司股票,而一個讀報的人卻從不會想到購買它們。持有這些股票的投資組合可能會在2年或3年時間裡表現不佳,因此大多數人無法堅持這樣的策略。當一個策略一兩年甚至更短的時間表現不佳後,大多數人通常會放棄這個策略,而轉向近年表現不錯的策略。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這樣說來,除非你有足夠的信心,否則很難遵循價值投資的方法。在格林布拉特的著作和課程裡,格林布拉特花了大量時間試圖讓人們明白,實際上他只是在平均價格以下購買了高於平均水平的公司。如果這個方法對投資者有意義的話,那麼他們就會有信心長期堅持使用這個策略,即使它有時並不奏效,也會明白自己正在做什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471

手機桌面大戰風雲再起,“組合拳”VS“一招鮮”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9/147315.html

i黑馬:第三方手機桌面近期話題不斷,久邦數碼的張向東離職,360的李濤下海創業,引發第三方手機桌面的再次關註。在這個市場,國內占有率比較大的是91桌面和360桌面。有人說,這個行業特點比較明顯:收支不平衡、缺少盈利手段、國內市場競爭大。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還有機會,是值得深思的。
 

\隨著技術的成熟,安卓系統工具被更多的附加在第三方手機桌面上,Launcher整合了更多手機系統管理的常用功能,或是大而全,或者小而美。而作為用戶來說,不用打開各種“管家”APP也能方便的管理手機,還有漂亮個性的主題可以使用,這真正是一件難得的好事。那麽第三方手機桌面,究竟是面臨機遇還是面臨困境,i黑馬嘗試進行一個剖析。

手機桌面的那點事兒

手機桌面現在已經不是一款簡簡單單的手機主題軟件了。它能承載的內容也不止是系統管理和主題、鈴聲,視頻、導航、插件都可以成為第三方桌面傳遞的載體,將服務傳遞給用戶,將流量反饋給App。

手機桌面和系統一樣,好像排兵布陣的大將,安排用戶有條不紊的使用手機。

用戶一旦習慣了某一款桌面,由於使用習慣的影響,其粘著性極強, 如果不是產品質量有比較明顯的降低,正常用戶離開的幾率極小。從目前投入的第三方手機桌面運維數據來看,正常手機桌面的日活躍(DAU)可以達到12-16%以上,請註意,這個數值是日活。

輕便、簡潔、加上萌萌討人愛的個性化,手機桌面在應用分發市場一直處於分發前列。高活躍,高留存、強粘著,這幾個特性決定手機桌面產品極具入口潛質。

但是在前期,手機桌面也屬於App的一種,需要受到第三方市場的制約。在前期應用分發上,第三方桌面也因為其潛質,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相比來說,背後依靠百度91系三大市場的91桌面,和背靠360手助的360手機桌面,占有比較大的優勢。

也正是由於此,國內有些桌面軟件在國內市場四處征戰,但毫無建樹。而大公司的集團戰略對於缺乏渠道的產品來說,具有優勢。

前期手機桌面借用應用市場得以分發,之後借助用戶習慣和社交口碑進行擴散傳播,最終占據用戶終端。

“組合拳”VS“一招鮮”

目前應用市場已經逐漸進入寡頭時代,除了百度系、360系、騰訊系的市場外,其他市場幾乎很難吸引到用戶。這也是正常,畢竟用戶能夠接觸到的入口都被三家瓜分了。

據百度2014移動互聯網Q3季度報告顯示,安卓日活躍用戶大盤2.7億,增速進一步放緩。這表明目前大多數用戶純新增基本暫停。在目前看來,提升產品DAU已經比擴大新增重要的多。

第三方市場也遇到了分發瓶頸,對於用戶來說,早已不是當年的菜鳥,不是你給我就下了,用戶主動搜索和下載的量,在市場分發占比中增高,這意味著用戶下載App變的更加理性。為了將應用和服務分發出來,於是湧現了兩大幫派:“組合拳”VS“一招鮮”。

“一招鮮”幫派的代表其實有很多,比如絕大部分的中小應用。“一招鮮”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通常流量全部來自某一個特定的產品。在移動互聯網初期這麽做的好處是可以更聚焦、著重發力,但隨著時過境遷,這種模式的疲態就顯現出來了。

“不能將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這個定律似乎也在移動互聯網適用。以百度為首的“組合拳”陣營的思路是,多點布局,矩陣戰略,以降低“非系統風險”。

單說桌面,百度擁有91桌面、安卓桌面、百度桌面、點心桌面等產品,同時在地圖、瀏覽器、手機助手,移動搜索等應用層面上也有布局。這麽做的好處是,這些產品可以發揮“協同”效應——萬一APP應用“不受寵”了,還有分發平臺和桌面撐腰。這就是“組合拳”思維,打群架。

從移動互聯網的思路來看,立體布局可以確保用戶在完整移動互聯體驗過程,有多個接觸點可以體驗到自己體系內的服務和應用,打通用戶體驗。

雲計算潛力大,巨頭們紛紛布局

在移動互聯網里,其實用戶很難繞開桌面,正如同PC上很難繞開瀏覽器一樣。把手機使用習慣搬到雲上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用戶的操作被“記憶”在雲上,用戶物理的位移不會影響實際上的無線體驗。雲和流量入口多層次布局的結合在i黑馬看來有以下幾個好處:

1.占據分發又占據內容生產,用戶對於生態的粘性和依賴度會提高。

2.做雲可以更快的覆蓋用戶,也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了OS和硬件上不方便的形式。

3.占據桌面更輕更快的接觸用戶,和用戶距離更近,而用戶完成體驗也是由巨頭布局的應用完成,這樣使所有用戶操作的想象空間全閉環在自己的生態里了。

百度(91桌面+百度雲ROM)、阿里的YunOS、騰訊(Q立方)、360(360手機桌面),各大巨頭一邊察言觀色,一邊暗自布局。早早就在手機桌面市場布下棋子,就等機會成熟。

可以預想,今後用戶一打開手機(或者手機本身就是某品牌自己的)就是一個巨頭的服務,小到查天氣大到購物看視頻,從巨頭的入口進,從同一個巨頭的出口出,一個商業閉環閃亮的形成了。 ——而這也是巨頭們頭腦中的“一站式”服務。

可以預見,在未來,手機桌面無疑是移動互聯網流量的排頭兵,這個排頭兵會因為後端應用和服務的布局展現出他不同的能量,i黑馬認為,在後端“一站式”服務布局相對充分的巨頭角度,手機桌面將是“一員猛將”,必將攻城略地,摧城拔寨。獨立產品在這種情況下要瞧準機會,完成巨頭不能完成的內容。當年iPod之於索尼,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000

拉里·佩奇的噩夢:“一招鮮,吃遍天”的谷歌主導地位如何終結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2/148866.html

i黑馬:谷歌每個季度的自由現金流都高達30億美元,而且仍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它仍然主導搜索行業。它的Android系統是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平臺,它旗下的YouTube仍是世界頭號視頻網站。有分析師說,谷歌已經達到巔峰狀態。然而,到達巔峰後,走上下坡路似乎就在所難免。

\谷歌每個季度的自由現金流都高達30億美元,而且仍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它仍然主導搜索行業——這不僅是多數人在網上尋找信息的重要方式,也是迄今為止利潤最為豐厚的廣告渠道。它的Android系統是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平臺,它旗下的YouTube仍是世界頭號視頻網站。

最近甚至有分析師說,谷歌已經達到巔峰狀態。

然而,到達巔峰後,走上下坡路似乎就在所難免。

谷歌仍是“一招鮮,吃遍天”

谷歌仍然過度依賴搜索廣告這項單一收入來源。該公司雖然並未披露各項業務的營收細節,但約有三分之二的毛營收源自谷歌自家網站,其他源自合作夥伴的網站(GoogleNetwork)及其他業務(例如企業軟件)。

2014年第三季度,谷歌自家網站的廣告營收為113億美元。而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測算,YouTube每年營收約為13億美元,即每季度3億美元。Gmail、谷歌地圖、谷歌財經等其他網站也都有所貢獻,但這113億美元中的絕大多數都源自搜索廣告。

GoogleNetwork貢獻的營收只有34億美元,該公司還要向該業務的合作夥伴支付24億美元的流量獲取成本。該公司的其他營收只有18億美元,雖然同比增長50%,但在整體業務中的占比過低。

換言之,幾乎可以肯定地說,谷歌的多數營收和利潤仍然來自搜索廣告。

谷歌搜索市場份額停滯不前

搜索流量仍在全面增長,而谷歌依然占據絕對領先地位:全球份額超過80%,美國達到75%。

但這種趨勢卻開始發生變化:

火狐去年年底將默認搜索引擎從谷歌換成了雅虎,導致谷歌去年在美國市場損失了大約4個百分點的份額。據StatCounter測算,谷歌的市場份額已經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低記錄。該公司的份額依然高達75%,可是……

其他競爭對手可能後來居上。具體而言,蘋果可能會把必應設置為所有蘋果產品的默認搜索引擎。Facebook最近也推出了內部NewsFeed搜索功能,可以在很多方面取代傳統的網絡搜索。亞馬遜也在不遺余力地控制產品搜索。

發展中國家的大量新用戶都在轉用本土搜索引擎——中國的百度表現尤為突出。

但這不只是市場份額問題。

用戶轉向其他地方尋找產品信息

比搜索份額更重要的是商務搜索,也就是幫助用戶研究或購買某款產品的搜索。這類服務會引導用戶點擊廣告,這也是谷歌的主要營收來源。

但谷歌的替代品越來越多,流行度也在與日俱增。

亞馬遜逐漸成為美國消費者的網絡購物第一站。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間,亞馬遜的搜索量增長近75%。此外,亞馬遜還在大力發展Fire平板電腦和Fire手機,並在其中植入了自家產品列表的鏈接。

移動用戶都在使用應用搜索。去年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首次超過桌面互聯網用戶,這些用戶有80%的時間都花在應用上。這令Yelp等垂直搜索提供商獲益,但谷歌卻因此遭受損失。

相對於谷歌那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算法而言,社交網絡聯系人(Facebook好友和Twitter關註對象)往往可以提供更值得信賴的產品信息。Facebook尤其如此,該公司正在NewsFeed中融入更多搜索功能,從而積極利用這一優勢。谷歌曾經試圖利用Google+弱化這些社交網絡的影響,但卻收效甚微。多數用戶都將Google+當成了谷歌產品的通用身份平臺。

廣告主對搜索廣告關註度降低

盡管搜索份額停滯不前,甚至略有下滑,但谷歌仍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提升搜索廣告營收,例如,借助對廣告的調整來確保最相關的結果顯示在頂部,從而增加點擊率。

但目前,谷歌搜索廣告已經達到了理論最高效率:廣告主投入的資金將獲得最大收益,因而不會推升關鍵詞價格。

這似乎已經發生。谷歌財報顯示,谷歌的CPC(當有人點擊谷歌廣告時,廣告主平均支付的費用)已經連續3年下滑,而在2014年前9個月,CPC更是同比降低6%。

Facebook挑戰YouTube

谷歌的下一個金礦理應是視頻廣告,畢竟該公司擁有目前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

然而,Facebook也在大力挺進這一領域。該公司推出了自動播放視頻,既受廣告主青睞,又不會引發用戶的困擾。Facebook還允許用戶直接上傳視頻。去年11月,Facebook的用戶視頻上傳量首次超過YouTube。Facebook視頻的互動指標也遠高於YouTube,這同樣受到廣告主的青睞。

有報道稱,Facebook甚至還在挖角部分YouTube大牌明星。

Android控制力降低

Android的商業模式很簡單:谷歌免費向用戶提供這款系統,讓硬件設計師和運營商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定制。但如果手機廠商想要銷售谷歌認證的Android手機,就必須接受一些條件,例如捆綁谷歌搜索或其他產品。

Android用了不到3年時間就主導了智能手機市場,但仍然面臨一些潛在威脅:約有20%的Android手機采用未獲谷歌認證的版本。這類手機很多在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銷售,那里的智能手機市場增速遠快於發達國家。亞馬遜同樣也在Fire產品中使用這樣的未認證版本,因而都沒有與谷歌服務捆綁。

情況還不止於此。根據ABIResearch的測算,未認證的Android系統增速在2014年大幅加快至93%,遠高於Android系統34%的整體增速。2015年的增長速度甚至還會進一步加快。

谷歌甚至無法讓用戶及時升級新版Android——只有0.1%的用戶使用11月發布的最新版本。主要原因是現有手機沒有安裝該系統,而運營商遲遲不願進行更新。

谷歌企業雲計算市場野心太小,來的太遲

2014年,谷歌重新開始加大推廣力度,邀請企業將部分業務轉移到谷歌雲計算平臺。為了與亞馬遜競爭,他們已經下調了價格,還增加了大量功能,不僅為用戶提供更多服務,還簡化了轉移到雲端的流程。

但目前為止,這似乎並未起到效果。根據Synergy去年10月發布的報告,谷歌仍然是全球排名第四的雲計算廠商,落後於亞馬遜、微軟和IBM。

而在前三家中,微軟增速最快。事實上,微軟(和IBM)面臨更嚴峻的威脅——雲計算是這兩家公司在企業市場恢複影響力的關鍵所在。谷歌的企業業務雖然增速不慢,但在其整體業務中的占比仍然不到10%。

歐盟仍對谷歌不滿

多年以來,歐盟一直在對谷歌濫用搜索和網絡廣告市場的支配地位展開調查。今年2月,雙方達成和解,一切看似已經結束。

但實際並非如此。歐洲議會認為這份和解協議不夠充分,因此在12月通過象征性的投票,強制各大搜索引擎剝離其他在線業務。(雖然並未明確提及谷歌,但谷歌顯然是他們的目標所在。)

雖然這一投票只是象征性的,但卻可能迫使歐盟重啟對谷歌的調查。歐盟有權對谷歌處以年營收10%的罰款,而且可能對其實施其他處罰,例如迫使谷歌放棄對部分秘密搜索算法的控制。

這出戲的結果如何?受到驚嚇的谷歌對核心產品展開了全面改進。

創業功臣紛紛離職

從人才角度來看,谷歌似乎逐漸開始遭遇人才流失的窘境,一如過去十年的微軟。

曾經在發展初期負責谷歌搜索引擎設計的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Mayer)遭到降級後感到挫敗,最終於2012年跳槽雅虎,出任CEO。她在新崗位上依然挑戰重重,但她還是努力振興雅虎的搜索業務,並著力發展移動廣告業務——這兩項業務都是谷歌的核心所在。

一手籌備了I/O開發者大會,還曾負責Google+業務的維克·岡多特拉(VicGundotra)於去年4月黯然離職。曾經在谷歌業務領域效力多年的尼克什·阿羅拉(NikeshArora)也在7月出走。“Android之父”安迪·魯賓(Andy Rubin)同樣於10月離開谷歌。

某些高管或許並非主動請辭,而是私下被谷歌排擠出去的。但無論如何,高管離職往往會引發混亂,而新的領導者引入的日程和工作風格也會打亂原有的節奏。

“登月計劃”未獲回報

谷歌擁有一個名叫Google X的部門,專門從事潛力巨大、雄心勃勃的創意,由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Brin)親自領導。無人駕駛汽車、太空電梯和瞬間移動等項目都出自該部門。

谷歌內部始終秉承這種超前思維。ProjectLoon氣球項目計劃通過氣象氣球為世界各地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上網服務。谷歌光纖也希望打破上網服務領域的壟斷現狀,實現光纖入戶的普及。9月,谷歌還成立了一家名為Calico的公司,希望讓人類實現永生——至少也要延長人類的壽命。

這些宏偉願景值得贊賞,可是,拉里·佩奇(LarryPage)上一次推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全新產品是在什麽時候?可能要追溯到Gmail,距離現在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YouTube和Android都是收購來的,GoogleTV和Google+等新產品都已經宣告失敗。

如果沒有一個“登月項目”獲得回報,只是分散谷歌原本應該投入到核心業務上的精力,後果將會怎樣?

醒醒吧!別做夢了。

幸運的是,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搜索重新開始增長。YouTube新主管蘇珊·沃基斯基(SusanWojcicki)曾經負責領導谷歌的搜索廣告業務,她將找出抵禦Facebook的良策。谷歌還將重新控制Android,並借此推動移動廣告業務的發展。由於佩奇和布林都很關註“登月計劃”,所以至少會有一個實現飛躍——無人駕駛汽車最終或許會夢想成真。

看起來,這不過是一場噩夢而已。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