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星際大戰」製片一一八O億元賣掉公司 將捐出大半收入 喬治盧卡斯 從片場小助理到全球慈善家

2012-11-26 TWM
 
 

 

從「星際大戰」到「法櫃奇兵」,喬治盧卡斯的電影故事總是充滿傳奇;從廉價勞工到超級製片,他的成功過程也是傳奇。現在,甫以千億之價賣掉自家公司的他,又宣稱要把多數所得捐出,喬治盧卡斯超級製片生涯的最終曲,還是傳奇。

撰文‧乾隆來

二○一二年的十月三十日,現年六十八歲的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把他的公司作價四十億五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一一八○億元,全部賣給迪士尼,並宣布不再參與好萊塢電影製作、不參與公司運作,而籌畫中的第七部﹁星際大戰﹂與第五部﹁法櫃奇兵﹂,都交由迪士尼完成。

自一九七三年以﹁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一片成名,這位雄踞全球電影產業將近四十年的超級製片,寫下他的「最終曲」,正式退休了。

不論用任何標準來排名,喬治盧卡斯都堪稱是「史上最偉大」的電影製片之一。他拍攝的﹁星際大戰﹂(Star Wars)、﹁法櫃奇兵﹂(Indiana Jones),陪伴了全世界一整個世代的影迷成長,絢麗的電腦動畫,更是當今所有主流電影的始祖。實際上,喬治盧卡斯帶給七歲到七十歲老老少少的歡樂,恐怕早已遠遠超過童話大師安徒生,甚至超越了創造白雪公主的華德迪士尼。

作為最成功的電影製片家之一,盧卡斯個人累積驚人的財富。據今年九月︽富比世︾雜誌估算,盧卡斯的身價高達三十三億美元,排名全美國第一二○名富豪,與另一位大製片家史蒂芬史匹柏的三十二億美元不分軒輊。

而在盧卡斯出售自家公司數日後,據報導,他又宣稱要將本次交易的多數所得捐出,若此,︽富比世︾雜誌計算,盧卡斯將躋身「全球捐款最多者」之列,與世界首富墨西哥電信大亨史林姆及金融大鱷索羅斯並列同一等級。拍電影成為巨富,盧卡斯堪稱全球第一人,名利雙收,無人可比。

夢想賽車,卻在撞車後轉上電影跑道盧卡斯的致富祕訣,對於一心想要發展文創產業的台灣政府,以及總是在理想與商業之間掙扎的苦勞導演們,無疑是一盞在重重迷霧中照亮前途的明燈。

盧卡斯出生在二次大戰末期的一九四四年,與台灣的企業家施振榮、趙藤雄同年。盧卡斯在加州土生土長,高中就迷上賽車,他喜歡修車、改車、享受飆速的快感。不過,十八歲那年,盧卡斯在一場賽車中被撞,差點丟掉小命,他的賽車大夢就此戛然而止。

退出賽車場的盧卡斯,上了當地的社區大學之後拿起攝影機,轉而成為記錄賽車選手的攝影者,也與朋友參加十六釐米實驗電影的拍攝。另外,他學習人類學、文學、社會學,成了後來﹁法櫃奇兵﹂與﹁星際大戰﹂故事的養分。

盧卡斯後來從社區大學轉學到南加大(USC)電影系,在一九六○年代,好萊塢的電影產業主流還是師徒制,南加大是極少數開設電影系的大學,因此成為年輕電影人的聖殿。比盧卡斯小兩歲的史蒂芬史匹柏此時也在南加大念電影,兩人後來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持續了四十幾年。

雖然受的是學院教育,但包括盧卡斯在內的學生們如果要進入電影產業,還是得到片場擔任不支薪、隨叫隨到、沒有假日的實習生,一切都得從學徒做起。

年僅三十,締造一億票房的得獎電影盧卡斯很認真,他的編劇功力也進步神速。南加大電影研究所畢業沒多久,年僅二十七歲的盧卡斯就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Lucasfilm;兩年後,根據盧卡斯自傳發展出來的電影﹁美國風情畫﹂,奪得金球獎最佳電影,還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四項提名。更重要的是,這部投資金額僅七十五萬美元的片子,締造超過一億美元的票房,當時,盧卡斯才剛慶祝三十歲生日!

接下來就是一九七七年的﹁星際大戰﹂,以及隨後在一九八一年與史匹柏合作製作的﹁法櫃奇兵﹂,﹁法櫃奇兵﹂第一集製作成本一八○○萬美元,全球電影票房賣了將近四億美元;而﹁星際大戰﹂花了一一○○萬美元,卻在全球席捲七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的票房。

但是,一部電影的成功,並不代表導演或者製片就能跟著發財。盧卡斯起家的電影﹁美國風情畫﹂創造一億四千萬美元的票房,盧卡斯依據合約,其實只拿到五萬美元的編劇費與導演費(外加分紅),即使在﹁美國風情畫﹂之後身價大漲,但是﹁星際大戰﹂的導演與編劇費,合約也不過就是十五萬美元。簡單來說,身兼編導於一身的盧卡斯,當時還是個被電影公司壓搾的廉價勞工。

不是文青,懂得用成功元素締造商機不過,盧卡斯當時向電影片商二十世紀福斯要了﹁星際大戰﹂商品授權的權利,後來所有黑武士、機器人公仔娃娃、T恤、玩具、小說、電動玩具、外加電視授權金,全部進了盧卡斯的口袋。之後﹁法櫃奇兵﹂被迪士尼樂園簽去開發雲霄飛車,更為盧卡斯帶進數億美元的權利金。

在嬉皮文化中長大的盧卡斯,從來不是青澀的文藝青年,一九七三年拍攝﹁美國風情畫﹂時,盧卡斯已經成功抓到商業成功的要領。﹁美國風情畫﹂描述一群徬徨年輕人沒有目標地生活,情節根本是義大利導演費里尼一九五三年電影﹁小牛﹂的加州版。

至於一九七七年的﹁星際大戰﹂,更是世界名片一大抄,有影迷拿一九五八年日本導演黑澤明拍的﹁戰國英豪﹂比較,這部由三船敏郎主演的電影,描述十五世紀的日本,戰敗國的公主在武士與兩名小偷協助下,反攻打倒邪惡敵人。

﹁戰國英豪﹂有兩名一高一矮、引人發笑的小偷,在﹁星際大戰﹂中變成機器人C3P0與R2D2,難怪有人說盧卡斯根本是抄了二十年前黑澤明的故事架構;一九九九年上映的﹁星際大戰首部曲﹂,遊行街道的場景、故事的架構,更是一九五九年電影﹁賓漢﹂的翻版。

決勝關鍵,大量運用電腦動畫做特效盧卡斯號稱是編劇與製片大師,但是他拍攝電影的決勝點,並不在原創故事,他從來不避諱套用別人成功的老梗,盧卡斯真正的致命武器,就在電腦動畫。﹁星際大戰﹂裡最吸引觀眾的,就是在峽谷中飛得觀眾頭暈腦脹的太空戰機;﹁法櫃奇兵﹂裡大石頭緊追印第安納瓊斯的畫面,更成了名留歷史的經典。要知道,這兩部電影都是在個人電腦還沒有誕生的三十幾年前,一千多萬美元的製片費用,有大半都花在電腦動畫上。

盧卡斯很早就在他自己的電影公司下,分設專門從事電腦動畫的子公司Industrial Light & Magic (ILM),這家公司三十幾年來一直是好萊塢特效公司的龍頭,作品包括﹁阿凡達﹂、﹁鋼鐵人﹂、﹁變形金剛﹂、﹁明天過後﹂、﹁加勒比海海盜﹂、﹁珍珠港﹂,當然,還有﹁哈利波特﹂。

從盧卡斯電影公司設立的子公司,可以清楚看出盧卡斯經營電影事業的重點,帶頭的當然是ILM特效公司,然後有專門授權的Lucas Licensing、有做後製音效的天行者音效公司、有後來分拆獨立出去的戲院音響公司THX,再加上動畫公司、行銷公司,以及網路多媒體公司。

當今最有名的動畫公司皮克斯(PIXAR),也是由盧卡斯在一九七九年創立的,初期是盧卡斯電影公司的動畫部門,但是到了一九八六年,盧卡斯鬧離婚必須支付巨額贍養費,加上﹁星際大戰﹂電影剛告一段落,財務陷入低潮,只好把皮克斯賣給蘋果的賈伯斯。

如今,盧卡斯顯然沒有財務問題,但把電影事業用四十.五億美元賣給迪士尼,恐怕算是「友情價」,光以﹁星際大戰﹂與﹁法櫃奇兵﹂的授權,加上ILM等電影特效的霸主地位,迪士尼就撿了大便宜。

退出江湖,卻在電影界留下一場好戲華爾街的媒體產業分析師大多認為,盧卡斯可以高價將公司賣給福斯(FOX),他選擇迪士尼,是為了感情因素「託孤」,希望已經擁有米老鼠、白雪公主、巴斯光年、小丑魚尼莫,再加上原屬驚奇漫畫(Marvel)的鋼鐵人、雷神索爾、美國隊長,幾乎已經囊括所有動漫明星的迪士尼,能夠好好照顧﹁星際大戰﹂的黑武士,以及冒險大師印第安納瓊斯。

宣布退休之後,盧卡斯說他要重回獨立製片的陣營,拍攝他想拍的小成本電影,還要響應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與股神巴菲特的號召,將大半的財產捐出做公益。

如今,賈伯斯駕返道山,盧卡斯又宣布退隱,在他們三十多年的努力下,電腦動畫已成好萊塢主流,年輕世代的電腦高手雲集,迪士尼又收編了所有叫得出名號的動漫明星,好戲,才正要上演呢!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

出生:1944年

現職:盧卡斯電影公司董事長暨總裁

(半退休)

學歷:南加州大學電影所

家庭:離婚,領養三個孩子

得獎紀錄:

2005年:美國電影學院頒發終身成就獎、美國探索頻道選為100名最棒的美國人之一2009年:進入加州名人堂橫掃票房30年!

盧卡斯從不避諱「炒老梗」,事實上,光是靠著「星際大戰」與「法櫃奇兵」兩個系列,足以讓他橫掃全球電影業30年。

星際大戰系列

1977年 星際大戰:曙光乍現 7.7 1980年 星際大戰:帝國大反擊 5.3 1983年 星際大戰:絕地大反攻 4.7 1999年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 10.2 2002年 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 9.2 2005年 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 8.4

法櫃奇兵系列

1981年 法櫃奇兵 3.8 1984年 魔宮傳奇 3.3 1989年 聖戰奇兵 4.7 2008年 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 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64

蓋茨這樣做慈善

2013-02-25  NCW
 
 

 

蓋茨接受財新專訪,談慈善如何追求創新高效,慈善與政府的關係,

以及對中國新富的期許

◎ 本刊特派記者 胡舒立 發自墨西哥城 記者 李昕 劉虹橋 藍方 發自北京墨西哥城內的查普爾特佩克公園,位於城區西南,擁有大片綠地,素有“城市之肺”之稱。

公園又與著名的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國家歷史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相擁相鄰,從人頭攢動的墨西哥老城區來到此處,更覺神清氣爽。

2月12日,中國農曆大年初三的下午,我們從“城市之肺”南門穿過馬路,來到附近的四季酒店。剛剛抵達墨西哥城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此接受了財新的專訪。

(一)

58歲的蓋茨今天引人注目,不僅在於他身為微軟公司創辦人和董事長的身份,更重要的還是他在慈善業的宏大作為。

從1995年到2007年,蓋茨連續13年是《福布斯》評選的世界首富,他捐資創辦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正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會之一。至2012年12月,基金會總資產已達362億美元。

恰如當年從哈佛大學輟學創辦發展微軟公司,蓋茨在慈善業的舉動同樣不同尋常 :2006年6月,在將近51歲時,蓋茨宣佈將淡出微軟管理工作;2008年6月,他正式從微軟退休,全職從事慈善事業,並宣佈已立下遺囑,將把絕大多數個人財產遺贈基金會——其時,蓋茨的個人財產總值約為555億美元。

蓋茨同時以成功企業家的財力和能力傾注慈善,深得大投資家巴菲特認可。

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表示將把自己的慈善捐助注入蓋茨基金會。如今,巴菲特是蓋茨基金會的三名董事之一,其餘兩人是蓋茨夫婦。

蓋茨加巴菲特,成功的世界級富豪以其富可敵國的實力從事慈善業,且親力親為,將給慈善業帶來什麼樣的新局面?這對中國正在悄然興起、亟待提升的慈善業,特別是私人慈善業有何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二)

蓋茨此次墨西哥之行,計劃與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一起,參加墨西哥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中一個新研究中心的揭幕儀式。

CIMMYT是一家非營利機構,創始于1943年,在1966年拓展為國際機構。蓋茨與當今的世界首富斯利姆為其新研究中心聯合出資2500萬美元。新中心主要研究種子的基因特徵,旨在為CIMMYT 的種子庫增加適應不同環境要求的良種供世界各國選用;而蓋茨基金會已有計劃,將改良的種子用于對非洲和南亞等地的農業扶貧。

蓋茨此行亦有聯手斯利姆,更多從事慈善之意。

蓋茨在籌劃基金會時,曾對美國最有影響的洛克菲勒基金會做過多次考察,與小洛克菲勒的會面就達七次之多蓋茨基金會設定的關注領域,著眼與其他慈善基金會的配套、補充或加強,其國際上重點是健康和消除貧困,在美國國內則是教育機會均等。

有針對性地推動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在蓋茨看來正可以幫助窮國的小農戶提升生產力。

到目前,蓋茨基金會運作的項目覆蓋100多個國家。其中,每年大約15% 用于美國國內,60%用于海外醫療衛生事業,20% 用于全球發展——包括10% 用于農業扶貧。

(三)

或因常有日光浴,蓋茨的膚色黝黑,略顯清瘦,神色中帶著剛下飛機的疲倦。

他穿深灰色西服套裝,戴有小紅點的淺棕色領帶,很隨和地過來和我們握手,採訪結束時還一起合了影。我們並坐在長沙發上交談。他聽到提問反應很快,滔滔不絕,說話時則直視前方,配合語言有手勢和身體的動作,情緒飽滿。

蓋茨顯然總是在思考中。從企業而轉至慈善業,蓋茨基金會該做些什麼,他總在想。

話題從農業開始,很快轉入中國,再轉入他對於慈善項目如何建立信用、提升效率的思考——就在1月間,蓋茨剛剛發表了他的年度公開信,其核心就是必須加強對慈善項目的結果考量,這一話題自然成了採訪的重點。

預定的採訪限時到了,記者搶問最後一個問題:你的高科技背景,還有你成功的企業家經歷,哪些對你今天直接從事慈善事業幫助最大?

他笑了。他告訴財新,他覺得對新科技的理解力,和組織能力相結合,對於他從事慈善業的確很有幫助。

高效慈善何來

“要讓慈善組織高效,首先應當有明確的目標,還有對達到目標各個步驟的實際效果的衡量標準”慈善業的效率總是引人關注。

自上世紀初至七八十年代西方國家興起結社浪潮,全球慈善事業完成了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往昔個人扶弱濟困的自發善舉,轉變為以組織化、公益化為標誌的現代慈善事業。慈善事業的非營利組織管理模式正在更新中,蓋茨基金會就做出了諸多嘗試。蓋茨本人曾反複強調,要高效利用有限資源。而創新、企業化的管理,就是打開公益事業效率之門的鑰匙。

2009年起,蓋茨每年初都發表公開信,闡釋和分享在慈善公益方面的思考和規劃。2013年的年信中,蓋茨對其在2010年提出的結果考量管理手段做了全面闡釋。他指出,歷史上,外國援助總是以投資的金錢總額來衡量,而非以幫助人民的實際效果為標準。他擔心,“如果一項革新──無論是新疫苗還是改良的種子──不能觸及未來受益的人群,它就無法產生影響”。這一看法,引起了我們的興趣。

財新記者 :你在年信中強調結果考量對慈善業的重要性。在你看來,慈善中的結果考量和商業的結果考量有何異同?

蓋茨 : 主要有兩大不同。第一,在商業領域對結果的考量是如何提高利潤,而政府和慈善組織並不將盈利作為主要目標。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提供醫療、教育等服務。

第二個不同是,企業能否吸引到人才和能否獲得投資,都取決于盈利能力。

如果企業不成功,獲得的資源就少。而在慈善部門並沒有這種直接反饋。在商業世界,如果一個公司缺乏效率,很可能會消亡。但是在慈善業,即使效率不高也可能繼續運營下去。

要讓慈善組織高效,首先應當有明確的目標,還要有對達到目標各個步驟的實際效果的衡量標準。這方面慈善組織在逐漸提高中。例如在衛生領域,在統計死亡率、疫苗接種率等方面,我們採用了最先進的技術,力求能夠建立對結果的衡量。從效果而言,衛生項目的效率和認知度都提高了很多。舉例說,小兒麻痹症的根除就是因為我們在結果考量方面做得不錯,不斷尋找提高效率的方法。

財新記者 :商界搞結果考量,有約束和激勵機制,最終是市場力量在起作用。

在慈善業,靠什麼樣的機制,能使人們更看重、從而更積極地進行結果考量?

蓋茨:政府和慈善組織面臨共同挑戰。

他們都沒有類似企業的、基於盈利能力的直接反饋機制,來決定如何分配資源。

在政府項目方面,可以將一國的情況與別國相比,可與歷史情況比較,可以向私人領域學習並吸引人才。

當然,很多事情是慈善業能做而商業部門做不到的,甚至政府也做不到。

商業部門不會重視貧困人群的需求,因為他們在市場中的聲音很弱,只有慈善業才會關注,並以創新的方法來幫助他們。在結果考量方面,我們只需要保證不比商業部門差很多就可以了。

財新記者 :你既是成功的商業領袖,也是慈善組織的領導人。以你的感受,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會面臨什麼挑戰?

蓋茨 :我覺得,這兩種身份對個人能力的要求是相似的。科技的角色是對創新下注,慈善的角色得知道如何傳遞願景,如何獲得社會關注。兩個角色也有不一樣的目標,涉及一些不同的技術,但基本的管理方式和對結果的考量一樣。

附記 :確實,蓋茨基金會的特色,不僅在於其資金和規模,還在於基金會的運作採用商業手段,體現了一種商業模式。按蓋茨基金會中國項目主任葉雷的說法,蓋茨基金會的運作類似風險投資機構,但投資的對象並非企業,而是全世界的貧困者;目標不是獲得商業利益,而是形成社會效益。

他舉例說,蓋茨基金會目前最大的投入領域為全球健康,其中約一半資金用于疫苗。疫苗的廣泛使用可以顯著降低死亡率,但在南亞、非洲以及中國西部等貧困地區,人們往往難以負擔高昂的注射費用。蓋茨基金會通過投資支持企業進行疫苗研發,改善生產條件與能力,降低研發成本,研發成功後即可將疫苗低價銷往貧困地區,使窮人可及。

以肺炎疫苗為例,跨國公司報價需每針100美元,但蓋茨支持的公司可以把價格縮減至每針3美元。不過,一旦企業不能克服研發技術瓶頸,或因其他變故項目無法繼續,基金會的項目難免失敗。

“這就是風險,這種投資精神,就是一種冒險的精神,是現在大部分的慈善機構都不做的。”葉雷說。如果項目成功,人們不用再高價購買疫苗,基金會將通過企業直接銷售低價產品的方式進行扶貧,由此達到公益目標。葉雷介紹,一旦可持續的機制形成,蓋茨基金會也將“功成身退”。

問題是,公益事業的成效並不像商業投資那樣可用利潤等指標輕易衡量。

以往公益事業常用計劃手段推動,如教育扶貧,評估方法也僅是投資額,或是新建多少學校,增加多少老師等物化指標,學生的能力提升等關鍵因素被忽略,慈善投入和實際受益人群所獲真實效益難以掛鹇形成良性循環,這也是全球慈善事業的通病。但蓋茨認為,社會效益實際上可被測量。關鍵是要對社會效益制定可行的量化目標、測量方式和監督機制,包括對慈善組織自身的管理運營亦行此道。即便這必然推高慈善的成本,卻是保證資金“不打水漂”的必要投入。

在制定終結脊髓灰質炎的行動規劃時,蓋茨基金會遵循國際社會此前制定的清晰目標,迅速擴大疫苗接種率。現在,脊髓灰質炎僅在三個國家還有流行,每年新增病例始終處於1000例以下。依據更詳盡的收尾計劃,全球有望在六年時間內實現目標。

在美國的教育項目中,蓋茨基金會提出“有效教學衡量標準”,通過建立一整套考量與反饋系統以幫助教師改善教學,這其中包含一項與畢業率脫鉤的學生結業考試。這套衡量方法雖因老師和校長們的不適而一度遭遇推行困難,但現在已漸受教師信賴。

在中國,蓋茨基金會資助的艾滋防控項目中,也一反以往以投資額或舉辦 防控活動次數規模等量度慈善成效的常規,而是在尋找艾滋感染者進行有效防控的過程中,要求受捐部門將尋獲的新增感染者數量作為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這也曾不被理解,但幾經曲折後終見成效,使得這一考量模式最終成為中國疾病防控部門的一個規範性指標。

如何考量在華慈善

“我們一半的努力是用中國經驗幫

助其他國家”

自2007年在中國設立辦事處以來,蓋茨基金會承諾在中國的投入至2012年已超過2億美元。一些是通過中國辦事處來完成的,其中包括中蓋艾滋病項目5000 萬美元,中蓋結核病項目3300萬美元,綠色超級稻項目1800萬美元,中國紅十字會控煙項目900萬美元等,另一些則是由西雅圖總部直接捐贈,或是基金會的全球合作伙伴、受贈機構執行。如此投入,如何評價產出?

財新記者 :你們怎麼考量蓋茨基金會在中國的項目?

蓋茨 :這取決于我們制定的目標。蓋茨基金會在中國的結核病項目,旨在減少受結核病之困的人群。從三年前開始,在政府的支持幫助下,我們已經看到結核病感染人數明顯下降。這是我們的目標。其間的考量方式包括我們能多快檢測出結核病人,怎樣讓病人遵循處方堅持做完治療等。我們有很多方式可以檢測跟蹤,這樣項目效果就更好。

財新記者:你對蓋茨基金會在華項目取得的成果滿意嗎?

蓋茨: 滿意。我們的疫苗項目非常成功。

艾滋病防治方面的投入,有助于控制這一疾病。

控煙方面還沒有看到太多進展,死亡率仍然在提高。在所有成功國家中,中國對煙草的課稅最低。盡管有在某些地方不允許吸煙的規定,但並沒有強制實施,與其他國家相比的市場手段對控煙的激勵不足。控煙方面進展速度較慢,但是我們還是會繼續投入。

控煙項目,需要思考如何讓全社會談論二手煙的問題,瞭解被迫吸煙的危害以及感染肺癌的風險。目前還沒有在中國達到這樣的效果。當然,美國也是直到上世紀70年代,也就是40年前,才逐步改善控煙,推動現在的變革的。

財新記者 :蓋茨基金會在中國遇到最主要的挑戰是什麼?

蓋茨:我們的工作集中于一個領域,即健康領域。如果有其他的機會,我們也抱著開放的心態。

可以說,從三年前開始,我們一半的努力是用中國經驗幫助其他國家。我們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取得較大進展。當然這一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包括三方的合作——貧困國家、中國和我們——但我們有信心將其推進。我們在中國的項目也同樣在推進中。

附記: 蓋茨基金會對中國的項目較樂觀。

葉雷透露,蓋茨相信中國未來會有非常快的增長,因此把很多項目安排在中國。

基金會落地中國初期,投入主要用于直接支持中國的項目,如艾滋、結核病的防控等,大部分據稱都進展順利。

據葉雷介紹,蓋茨基金會的項目主要由其他機構來執行,“受益人可能都不知道是你的投入讓他受益”。例如,具體的運作,就採取把資金投給當地的一些執行部門的方式,包括政府和項目當地的非政府組織。同時,基金會方面更希望攜手多方一起來參與。

“中蓋艾滋病項目”是一個成功案例。2007年,蓋茨基金會承諾與中國政府以及非政府組織合作,在包括男男同性戀人群在內的高危人群中開展艾滋病預防工作,並資助700萬美元研究經費,用于艾滋病預防的研究。艾滋項目將每年新檢測出的陽性感染者數量、感染者關懷、教育的具體數量等作為考核指標,並將考核指標與項目款項分配直接掛鹇。2012年末,中蓋艾滋項目完成技術輸入和制度建設,進入尾聲,中國政府接過接力棒,將成功經驗繼續運用在艾滋病防治領域。

相較而言,控煙項目進展有限。據悉,蓋茨基金會控煙項目有兩個預期的產出:第一是搭建國家級的控煙框架,現在地方有了文件,要推動國家級的政策法規出台;第二個就是提高煙草稅。

在實施中,至今進展仍較為緩慢。

攜手中國創新

“我們更希望在中國國內項目和中國創新對世界的貢獻中尋得平衡”對中國,未來蓋茨基金會計劃除了在某些重大的全球健康問題,如重要傳染病的防控上加速進程,更致力于推動中國的人才、技術以“中國製造”的優勢幫助世界上其他國家。中國製造的低價優質的疫苗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乃是重點。蓋茨認為,中國絕不僅僅是受捐者,更應當成為慈善力量的輸出者。

農業也是蓋茨基金會想攜手中國改變世界的雄心之一。蓋茨基金會正在資助研究者,打算將不依賴化肥的“綠色超級稻”帶到非洲,以綠色新技術幫助貧困農民在惡劣環境下實現糧食豐產。

財新記者 :這次你的墨西哥之行主要為了當地的農業項目。為什麼對農業問題 如此關注?

蓋茨:蓋茨基金會每年提供30多億美元贈款,其中農業項目的投入增長很快,從3億美元增長到每年4.5億美元左右。

這是一筆可觀的投入,我們也非常重視。

農業贈款中的較大部分用在提高貧困國家農產品產量的種子研究上。

我這次到墨西哥來,主要是拜訪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 ,當年玉米與小麥這兩種重要作物的綠色革命就是發源於此。當然,大米的改良主要是在菲律賓。

時至今日,對種子改良的研究投入仍然不夠,產量還需提高,出現了新的農產品病蟲害,而氣候變化影響下的旱災也越來越嚴重。

全世界70% 的貧困人口是擁有小塊農地的農民。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綠色革命” ,以及此後中國的“綠色革命”都大幅提高了農作物產量,避免了一些本來預計可能出現的饑荒。現在我們需要將農作物產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在非洲提高主食農作物的產量。在中國,我們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培育“綠色超級稻” ,引種到非洲並本地化。這個項目若順利推行,非洲最貧困農戶家庭的產量將在未來十年中提高20%。

財新記者 :農業生產中規模化很重要,你為什麼選擇主要資助小規模生產的農民?其中經驗是否能推廣到規模化農業生產中?

蓋茨 :貧困國家缺乏大型農場,而農民沒有資金來購買機械。幸好,大部分主食農作物即使在小塊農田中也能獲得高產,不需要依賴機械化。有一些作物需要規模化生產,比如咖啡和茶葉等,人們稱其為種植園作物。

如果一個國家發展程度高,人力資源價格高昂,自然會提高機械化程度。

但主食農作物一般都是最後機械化的。

而且許多非洲國家還遠遠達不到機械化的要求,主食作物還是小規模生產。但即使這樣也可以非常有競爭力。

財新記者:為什麼蓋茨基金會在中國沒有較大的農業項目?

蓋茨:蓋茨基金會在中國的農業捐贈主要是種子研發,而大部分投入在醫療方面,如疫苗、結核病等。中國有非常高的結核病發病率,蓋茨基金會給中國政府提供了不少捐贈,用以對抗結核病。

此外還有煙草控制的項目。中國的“吸煙父親” (smoking dads)比例很高,可能是世界最高,而且還在不斷上升之中。

在艾滋病防治領域我們也有在華項目。

現在我們更希望在中國的項目和中國創新對世界的貢獻中尋得平衡。水稻就是一個例子——中國的稻種可以讓貧 窮國家獲益。我們和中國政府建立合作,共同投資這方面的創新研發。

附記:在蓋茨基金會近期完成的全球策略調整中,中國的角色和定位已顯著變化。直接援助資金逐步減少,戰略性的投資如農業、衛生領域的研發將保持增長。2013年,蓋茨基金會將把更多精力放在中國項目成果的推廣上,尤其將助力中國研發的創新產品的商業化進程。

葉雷坦言:“最近兩年,我們更看重利用中國的能力來幫助世界。”顯然,在蓋茨看來,中國近些年在衛生、科技等重要領域的投入和發展非常巨大,這使得中國具備科技、新產品等慈善新動力的輸出能力。雖然中國之前確實存在如今也存在投入不足、制度不良、人才流失等問題,但較前已進步良多,和國際水平差距大大縮小,甚至不少跨國企業也願意到中國設立研發中心。“我們相信中國會成為一個支持全世界的基地。”葉雷說。

葉雷還分析,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的中國,不僅具有“中國製造”的獨特生產優勢,在某些領域還具備相當大程度的技術優勢。

他告訴財新記者,蓋茨基金會曾尋找企業合作研發一種動物疫苗,後來卻發現中國的研究者早已攻克難關,並具備成熟技術。

由此,葉雷強調,蓋茨基金會可以發揮橋樑作用,把中國好東西推向世界。

不但要讓世界知曉,也要讓世界接受。

2008年,基金會向中國農業科學院提供1800萬美元研發資金,用于研發可在惡劣環境下成功生長的“綠色超級稻”。目前,稻種培育已十分成熟,這種單位產值高、不需要施加化肥的新型稻種,正在同樣以小農耕作為主的非洲國家進行本土化栽培。若成功推廣,將能在短期內使非洲糧食產量翻番。

新疫苗研發,是蓋茨基金會在中國投入的重要領域。

蓋茨基金會發現,中國醫藥產品安于巨大的國內市場,例如疫苗產品就非常缺乏出口經驗,生產也很少達到國際標準。七年前,蓋茨基金會捐資中國最大的疫苗企業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進行新疫苗研發。目前,這種疫苗正在獲取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新藥認證。一旦通過,中國疫苗將有資格大量供給印度等發展中國家。

葉雷分析,此舉不僅使慈善事業受益,企業一旦獲得走向世界的門票,未來必然也將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蓋茨基金會在其中投入的回報,則或將直接轉化為產品價格的進一步降低。

慈善動力之源

“政府可以有效地推動慈善,例如幫助企業家建立慈善組織,提供稅收激勵等,尤其是慈善相關的遺產 稅減免被證明是一個有效的激勵方

法”

蓋茨在退出微軟公司之後,開擧了勸說 世界巨富捐資從善的漫長旅途。中國也是其旅途的重要站點。

不過,這些錢並不需要富豪們捐給蓋茨基金會。甚至,蓋茨和巴菲特都曾許諾,在去世後若干年內,要將所有捐款花完,結束基金會。蓋茨式慈善也面臨可持續性問題。但蓋茨似乎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理念的傳播,制度的建立,是他努力的方向。

有關心制度的思考在先,蓋茨怎麼看中國慈善業?

財新記者 :越來越多的中國中產階級開 始關心慈善業,願意捐獻自己的錢為社會做事;並且不少富人建立了公益基金。

現在人們最大的擔心是善款使用不當。

蓋茨: 現在中國的基金會數量還非常少,慈善業才剛剛起步。而且其中相當大部分集中于災難救助。政府的災難救助並不依賴于慈善捐贈。在其他領域,例如研究方面,投入很少。中國最大的慈善家之一是香港的李嘉誠。

慈善在中國剛剛起步,有很多關注和討論。

我曾與為數不少的中國成功企業家會面,他們都表示對慈善興趣濃厚。我們會進一步觀察未來的發展。

政府可以有效地推動慈善,例如幫助企業家建立慈善組織,提供稅收激勵等,尤其是慈善相關的遺產稅減免被證明是一個有效的激勵方法。政府還能為慈善企業喝彩,達到鼓勵的效果。

財新記者:人們對慈善組織的信任度仍。

,然不夠。如何讓中國的慈善組織贏得社會信任?

蓋茨 :中國紅十字會做得還是不錯的。

說到底都要看數字。任何對慈善認真的人都關注具體數字,而不僅僅是一個丑聞。事過幾年,當初的丑聞應該沒什麼人提及了吧。

人們應該更關注數據,看資金怎麼花的——如果你捐助的是研究項目,研究是否加強了;如果你資助控煙,是否控煙得到加強。

中國的慈善不應該比美國或者任何地方差。人們可以選擇自己能直接監督的項目,例如在自己的城市幫助殘疾兒童和研究。若要捐助有更大的影響,有時候需要加入一個較大的基金會,投向較遠的地方。總的說來,中國慈善業應該有可見度,是可以監督的。

財新記者 : 2010年,你和巴菲特來華,為中國的成功企業家舉辦了著名的“巴比晚宴”,共同商討如何募捐和從事慈善,此事在中國引起廣泛關注。你如何衡量“巴比晚宴”的效果?下一步還有哪些舉措?

蓋茨:那次活動的曝光率高,源於媒體關注度高。

當時我們並沒有向參與者提出什麼特別的要求,只是想有一個討論,並分享我們做慈善的感受。我們鼓勵中國的慈善家經常性聚會,這在海外是常見的事。遺憾的是這個聚會並沒有出現。當然是否想更有組織,是否願意互相學習,都是慈善家自己的選擇。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按照現在中國的財富程度,即使捐助數額僅有美國十分之一,也能產生多得多的基金會。

我會繼續與中國企業家會面,看看自己能提供什麼樣的幫助。中國的慈善組織要走出自己的道路。我只能分享慈善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多麼讓人享受。

或者說,僅僅是幫助中國的企業家更多瞭解資本主義,瞭解慈善是其中正面的一部分。

財新記者 :基金會在世界各地的項目,都需要在當地尋找合作伙伴。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地區,無論是政府組織還是非政府組織,專業化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欠缺。基金會如何尋找和培養合作伙伴,幫助其成長?

蓋茨 :我們給他們提供資金,這當然是很重要的幫助。我們也帶來世界各地的經驗,例如艾滋病防治的創新,主要借助了印度的經驗。印度民間組織接觸比較封閉的群體,例如吸毒人群、性工作者、男男同性戀等富有經驗。通常政府很難接觸到這些人群。非盈利項目的推行並非易事。我們和政府合作,逐步建立起推進的能力。

財新記者:蓋茨基金會在墨西哥的農業項目與當地企業家,也是目前世界首富斯利姆(Carlos Slim)合作。在中國有這樣的緊密合作伙伴嗎?

蓋茨:如果在中國有願意資助農業的慈善家,我們當然願意與之合作。我們和中國政府合作綠色超級稻,這本身就是一個可觀的農業項目。

財新記者 :你過去的從業背景是高科技領域,同時又是成功的企業家。你覺得哪個背景對你今天充當社會企業家更有幫助呢?

蓋茨 :疫苗技術和育種技術堪稱奇跡。

如果沒有科技就不能獲得這些神奇的進步。如何能凝聚共識,激發熱情,克服挑戰,需要組織能力。

對我來說,需要把對於科學的理解和組織能力結合在一起。惟有如此,才能集合大家的努力,管理各種項目,提高項目的社會關注度,讓大家關心為什麼需要注射小兒麻痹症的疫苗,為什麼非洲農產品種子不足等,然後調動資源並較好地使用資源。

我不明白你說的企業家是指什麼。

不過,我們既需要組織能力,也需要瞭解奇跡來源何處——這是科技的力量。

附記:2013 年 2 月 19 日,烏克蘭“鋼鐵大王”、富豪維克托·平丘克(Victor Pinchuk)公開承諾,將在有生之年及身後捐出自己一半以上的財產。由是,他成為最新進入捐贈承諾(the giving pledge)的第 105 名富豪。

捐贈承諾,是蓋茨夫婦和巴菲特2010年6月發起的捐贈行動。蓋茨和巴菲特從這一年起,親自游說世界級的富豪們,鼓勵他們為慈善事業做出承諾,在有生之年或過世後捐出50%以上的財富從事慈善。在他們發起這項行動僅兩個月後,就有40名美國最富有的個人和家庭同意在捐贈承諾書上簽名。這份名單還在不斷拉長。迄今為止,已有來自9個不同國家的106個富豪和家庭,加入到了“捐贈承諾”中。據美國基金會中心估計,這些富豪捐贈的身家共計約 4000多億美元,捐贈者中年齡最小的28 歲,最大的97歲。而與蓋茨在墨西哥城會面的現任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即是在平丘克之前最近一位加入該行動的富豪。不過,至今尚無中國富豪進入此榜單。

作為其慈善行動的第二站,蓋茨和巴菲特曾在2010年9月底來華,邀請了50名中國富豪參加慈善晚宴,也就是轟動一時的“巴比晚宴”(參見本刊2010 年第39期封面報道“錯位的慈善”)。這一活動,將中國的富豪們推上風口浪尖。

對比海外巨富們的慷慨解囊,中國富人們的善舉遠不令公泷滿意。2010年,胡潤富豪榜單上排名前十名的富豪(共有12位),只有5人進入前50名慈善榜榜單。

不過,正如蓋茨在事前事後反複強調的,這一場晚宴並非要“勸捐”,更多的是中國慈善理念與國際視野的交流碰撞。宴席中,一些中國的富豪雖表現出投身慈善的意願,但也普遍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在私人財產保護不力、社會保障福利體系仍有缺失的情況下,不得不為子孫後代的未來打算,稱“裸捐”風險太大。

但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迅猛變化,越來越開放的慈善環境,也為中國的富人慈善創造了空間。上市公司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2011年正式設立非公募基金會河仁慈善基金會,資本逾35億元,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慈善基金會。截至2013年2月20日,中國本土已登記註冊了1707家非公募基金會,以富豪或企業財產成立的基金會,遠遠 超過公募基金會的數量(1323家)。中國社會的精英階層開始更積極地回應社會問題,他們面臨更多的挑戰,將是在現代慈善的語境下,如何更有效花好他們捐出的財產。

蓋茨向來認為,加強慈善機構的能力非常重要,也尤其重視資金使用的效率和影響力。他自己的慈善事業瞄準與科技創新相結合的領域,以期更持續有效地影響改變乃至世界。

傳統的官辦社會組織,大多仍延續非市場化的管理模式,轉型有待時日。

從2011年開始,無論是紅十字會的“郭美美事件”,還是河南宋基會的投資風波,一系列官辦機構的丑聞,促成官辦社團的改革。

在登記、稅收的重重限制下,根植于民間的組織剛剛起步,良莠不齊,不少機構在專業性、職業化上都頗有欠缺,無論是在能力建設還是組織經驗上,甚至難以同政府機構或者官辦社團相提並論。2012年底,網友對民辦機構中華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的財務管理能力發起連續質疑,即是典型案例。這些慈善組織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並最終獲得公泷信任和認可,還需時間的檢驗。

本刊記者任波、 昝馨, 實習記者陳潔對此

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27

拍賣慈善騷時段TVB搶錢


2013-11-28  NM  
 

 

無綫為抗衡民間自發的「萬千熄機賀台慶」,以捐助慈善機構為餌,利誘市民開電視,將收視與善款掛鈎。最終收視跌了,捐款被網民質疑是做騷,因為無綫主辦大型籌款節目時向慈善機構收取製作費,捐款只是左袋放進右袋。無綫不時播放奧比斯、宣明會、樂施會的特約節目,也動輒收取六位數字費用,當作購買播放時段。本刊更發現,近年無綫變本加厲,節目時段由定價出售改為價高者得,明搶受助機構口袋裡的善款。

奧比斯香港籌募發展總監劉慧思表示,過去跟無綫合作多年,對方會收取一個價錢,替他們拍攝兼安排時段,播放奧比斯為貧窮人士治療眼疾的情況,節目大約長半小時。兩、三年前,無綫將播放時段改為競投方式拍賣,價高者得,他們用以往的付費額競投時段,失敗而回,自此便放棄以此方式宣傳,「籌款數字未見即時下跌,但長遠有一定影響,少咗人認識我們。」她指電視接觸面相對較廣泛,現時透過網絡平台宣傳,但仍然希望電視台多協助慈善機構推廣。

競投價錢升一倍

有慈善組織人士稱,過去無綫以定價出售播放時段,半小時約三十萬元,但近年改制後,競投價動輒五、六十萬元;節目播放時間也較晚,由以往晚上十時半,延遲至十一時或以後,愈晚播放,接觸觀眾也愈少。曾跟無綫長期合作的慈善機構負責人,對無綫近年做法感到失望,「佢哋當我哋廣告客咁對待,但我哋唔係想買就買到,仲要睇吓節目部有冇放出空檔時段,冇排到節目先至交俾市場部,通知我哋競投。」他坦言玩不起這個遊戲,「呢個係monopolygame(壟斷遊戲),我哋只能跟從或放棄。沒有選擇可言,唔通我哋買ATV咩,我哋都唔想整衰個brand(品牌)。」他稱少了無綫這個宣傳渠道,機構的知名度下跌了,「好多人同我哋講,點解呢兩年你哋靜咗咁多。」幸好他們找到雜誌或其他平台贊助廣告,「我哋都希望傳媒對公益事業有啲責任。」國際培幼會去年在無綫播放「傳愛全心助孩童」,放映藝人到柬埔寨及中國大陸探訪受助兒童的情況。培幼會大使張堅庭表示,慈善機構並不希望以競價手法取得播放時段,「競投價錢高咗,受助人便相對受惠較少。」他無奈稱:「電視台冇競爭之下,呢個係無綫嘅權利,由得佢話事。」無綫的牌照二○一五年十一月底屆滿,張堅庭認為政府續牌時,可以加入新元素,「要求無綫提供部分時段作非牟利用途,用抽籤形式,讓慈善機構以定額價錢購買播放宣傳節目時段。」宣明會表示,期望無綫像以往開放更多時段及訂立劃一價錢,讓不同慈善組織均能透過媒體傳遞貧窮人的需要,讓更多有心人可幫助有需要的人。

按卡士收製作費

無綫電視宣傳科總監曾醒明承認是以競投形式處理慈善廣告節目時段,檔期要視乎節目編排,每年沒有指定數量時段。對於慈善廣告雜誌時段價格的變化,曾醒明表示須向營業部查詢,但一般不會公開有關資料。無綫上週二台慶,為抗衡網民熄電視抗議行動,揚言收視達到三十點便捐出三百萬元,最終平均收視二十九點,較去年跌五點,最高收視點三十一點,捐款三百二十二萬元。七個受惠慈善機構包括東華三院、保良局、明愛等,各得四十六萬元。隨後有社福機構員工踢爆,無綫製作的籌款騷動輒收取逾百萬元製作費。有前無綫製作人員透露,製作費按照卡士及演出時間而定,以《歡樂滿東華》收費最貴,因為播放時間至深夜。「公司會發放一筆budget(扣除製作經費後),但市場部會講明整個騷想賺多少錢,於是製作人要扣起盈利部分,包括燈光、布景,歌星、主持人演出價等,連集團總經理李寶安嘅人工都要喺裡面扣起。」無綫拿着公共大氣電波,樣樣賺到盡,連公益事業都不放過,政府好應把握續牌機會,要求無綫承擔社會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48

[關於馬的生意(一)]香港賽馬會:博彩與慈善齊飛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31/58342.html

                                 【i黑馬小編註:今年是馬年,春節期間,我們將給大家獻上一組關於馬的生意的文章,敬請期待啊】香港賽馬會(簡稱馬會,1960年至1995年間稱為英皇禦準香港賽馬會)是香港一家非牟利的俱樂部組織,負責提供賽馬六合彩,活動、體育及博彩娛樂。1842年到1844年,每年一次的賽馬,都是在澳門舉行。1845 年,香港開始舉行周末大賽馬。到1884年10 月,由於賽馬次數增多,於是正式成立“香港賽馬會”。馬會的第一次籌備會議在香港大會堂舉行,成員包括來自德國會所、美國會所、西洋會所及各國洋行的外國人。當時的馬會不準華人入會,只可以當來賓。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馬會才廣泛吸收會員,富有的華人也可以成為會員和馬主。1960年馬會改名為“英皇禦準香港賽馬會”。目前,香港賽馬會由董事局掌管,董事局以主席為首,共12位在香港有聲望的董事組成,各董事均義務任職,並無支取酬金;日常管理工作,在行政總裁領導下的管理委員會負責執行。馬會是香港最大的就業機構,共聘有4,150名全職員工及1.4萬名兼職員工。實行會員制:政商結合,地位尊崇馬會是香港最尊貴的會所之一。馬會會籍備受尊崇,會員申請入會均須由遴選會員推薦,馬會共200名遴選會員,每年推薦的的會員人數均有限額。會員除可擁有競賽馬匹外,還可在雙魚河鄉村會所舒適的環境中享受騎馬樂趣。其中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金管局主席任誌剛、新鴻基前董事長郭炳湘、中信泰富前主席榮智健等政商界領袖,退休大法官李國能、前立法會主席範徐麗泰、大學校長、醫生等社會賢達都是馬會會員。馬會現有超過24,000名會員,其中的200位遴選會員擁有推薦人選加入馬會成為會員的權利。圍繞這些會員提供的服務收入也不菲。舉辦世界級馬賽吸金20世紀80年代末,香港的賽馬水平已經接近世界先進國家。1988年創辦了香港杯邀請賽,邀請新加坡馬匹來港參賽。不久,香港的賽馬賽事漸漸發展成香港國際賽事,無論賽事水平或獎金均屬世界頂級水平。每一年都舉辦國際賽馬,國際賽馬也吸引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馬匹、騎士等等都來香港參加。和歐洲職業足球聯賽一樣,香港的賽馬也是跨年度進行,一個賽季(稱為馬季)一般是從每年的 9 月初開始,到下一年的 7 月中旬結束,每逢周三夜馬賽事(假日則改為日馬)、周六(或周日)日馬賽事,全季總共83場比賽,一般日場比賽是從中午1點開始,比賽場次為10場(有時候有11場,改由12點半開始);夜場比賽從晚上 7 點15分開始,比賽場次為8 場;每場比賽用時大約半個小時。香港總共有兩處馬場:一處是上面提到的位於港島銅鑼灣附近的跑馬地馬場,已有百年歷史,經擴建,可容納觀眾 2 萬多人;另一處是在 1978 年通過填海建成的沙田馬場,位於近郊的新界,馬場中央是景色秀麗的彭福公園,營業大廳分上下兩層,內設很多供馬迷購買彩票及派彩的營業窗口,不論前來多少人,都可以應接有余。大廳內,擺放著一排排熒光顯示屏,供人們觀看賽場的情形。沙田馬場可容納觀眾 6 萬多人,屬於世界一流馬場。通常周三賽馬在跑馬地,周六(或周日)在沙田。在每個馬季的夏季休賽期間,馬會會為新賽季預先確定好場次和時間,馬主可根據自己馬匹的狀態和特點報名參賽,報名時間一般是在賽事開始前兩個星期,每匹馬每次報名費為1,000 ~ 3,000元不等,之後練馬師將根據馬匹參賽項目的具體要求進行針對性訓練。香港賽馬全部都是速度賽馬,分短途( 1000 米)、中途( 1650 米)、中長途( 2200 米)等不同類別;場地有草地和泥地兩種;每場比賽最多可有14(日場)/12(夜場)匹賽馬參加,前六名為優勝,可以得到不同數額的獎金,獎金根據不同比例分給優勝馬的馬主、騎師和練馬師,其中馬主最多得 80 一 85 %,練馬師次之 10 %,冠軍騎師得 10 %, 2 ~ 5 名騎師得 5 %。此外,馬會還會根據要求舉辦冠名賽,由冠名者提供一定數額的特別獎金,一般為幾百萬,最高的可達 1000 多萬元,這些獎金也按一定比例分別獎給馬主、騎師和練馬師。結合博彩業,形成旅遊熱點香港賽馬會從1884年成立起就帶有博彩業務。只不過當時馬會只負責賽事,而投註業務則交給私人會所經營,馬會抽成。1973,香港政府授權馬會設立場外投註處,同年開始增設夜馬賽事。1974,馬會設立首六間場外投註處,以打擊非法外圍賭博活動。此外,增設電話投註服務,共有二千個電話投註戶口。馬會現設有一百零九間場外投註處,投註戶口已增至超過一百萬個,每個賽馬日共售出逾五百五十萬張投註彩票。1975,開辦六合彩獎券。六合彩最初只是一種「十四選六」的獎券遊戲,逢星期二開獎,現已發展為一種「四十九選六」的獎券遊戲,每星期舉行三次攪珠。1981,電話投註系統完成電腦化程序。場外投註處亦於兩年後全面電腦化。2003,馬會推出規範化足球博彩服務。2005年與澳門賽馬會簽訂協議,容許澳門賽馬會在澳門接受香港賽馬投註。馬會亦正與特區政府商討,把繳納的博彩稅改為以利得稅形式計算。香港賽馬會現有超過100家場外投註站及超過100萬個電話投註戶口。2001年至2002年的馬季內,馬會有1,144名馬主、24名練馬師、35名騎師及1,435匹競賽馬匹。2002至2003年度賽馬總投額為710億港元。除掉580億派彩、95億博彩稅,馬會收益約為39億港元。馬會繳納的博彩稅達香港稅收的11.7%。馬會收益扣除營運開支後所得盈余,交由屬下的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管理,主要用作體育、文娛、教育、社會服務、醫療方面用途。此外,香港賽馬會還建立了香港賽馬博物館,它位於香港跑馬地賽馬場,於1996年末落成並對公眾開放,場館占地超過600坪,內有8個展覽廳、1個電影院和禮品廊。展覽廳展示早期中國的蒙古小馬從北方南下到香港及澳大利亞馬的生活短片。馬會跑馬地馬場自1846年以來的變遷和發展、沙田馬場的建造過程,介紹賽馬裝備、策騎技巧,以及昔日量度騎師體重的磅,並以互動形式介紹香港上屆的冠軍練馬師、騎師和見習騎師,其中包括各人的訪問片段。馬王的資料、各途程的最佳參賽馬的資料和賽事片段也都應有盡有。參觀者可於“彩衣設計站”設計自己的騎師彩衣,並拍下照片留念。此外,更可於“輝煌一刻”一嘗當冠軍馬主的滋味,拍下拉頭馬的照片。電影院設有84個座位。遊客在這里可以欣賞到主題為“賽馬精神”的長約有13分鐘的賽馬特技影片,了解從馬匹的選擇、運輸、訓練到賽馬的全過程,並身臨其境地體會駿馬馳聘、萬眾屏息的激烈緊張氛圍。所得以慈善為主,備受尊敬“賽馬惠慈善”是馬會長期以來對香港人的服務承諾,亦是其獨特經營模式的基石。1915年開始,馬會每年均撥捐巨額善款,資助各項有意義的公益慈善計劃,惠澤香港社會。馬會將每年從賽馬所得的盈余,撥捐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由基金負責管理馬會的撥款事宜。馬會的捐款照顧到民生和社會需要,主要分為康體文化、教育培訓、社會服務及醫藥衛生四方面。馬會更與政府和其它非牟利機構攜手合作,藉以改善香港市民的生活質素,同時讓有迫切需要的人士得到適時的援助。此外,馬會亦積極主動地開拓和發展慈善計劃,以應付社會日後的需要。馬會的慈善活動主要是針對香港本地,對外捐贈少。馬會對內地的慈善事業主要是為內地學生提供獎學金,以及對一些災難性事件(如汶川大地震)進行捐贈。每年的慈善捐款總額達10億元以上,是香港最大的慈善資助機構。例如香港科技大學、維多利亞公園、香港海洋公園、香港大球場,及遍布港九的健康保健中心等都是馬會捐資興建的,香港賽馬會成功地將賽馬運動與慈善事業融為一體。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liyanglin | 編輯:liyanglin | 責編:李陽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445

從慈善重回微軟 蓋茲的最後一搏?

2014-02-17  TCW
 
 

 

比爾‧蓋茲(Bill Gates)回來了!歷經五個多月「海選」,個人電腦作業系統霸主微軟(Microsoft)第三任執行長(CEO)名單,終於在二月四日出爐。然而,比新面孔更值得玩味的人事案是,微軟也同時宣佈,當了三十三年董事長的蓋茲辭去職務,轉任技術顧問(Technology Advisor)。

從表面職位來看,蓋茲退居更幕後;但細究「技術顧問」的任務,是要協助新任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發展未來技術和產品方向,未來,蓋茲將把三分之一時間花在產品團隊身上,考慮一週至少一天到微軟總部上班。

納德拉在給員工的公開信中說,是他要求蓋茲回歸的,希望他投入更多心思在微軟身上。雖是受納德拉所託,但蓋茲也欣然接受。可是,猶記二○○八年蓋茲退休(從執行董事長轉任非執行董事長)時曾說,「我餘生的全職工作將是基金會的工作,對此我將不會做出改變。」

如今,他做出改變了,《紐約時報》用「不一樣的蓋茲重返微軟」來形容他這次的新角色。知名科技評論網站TechCrunch則說「一點都不意外」。

兩度讓位,仍保技術敏銳度

蓋茲這次復出,得先從十四年前他一路「讓位」說起。二○○○年,他把當了二十五年的執行長職位,交棒給史帝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這位他在哈佛大學就認識的「學弟」,從此掌管微軟十四年。這兩位前後任CEO的交情好,甚至在去年鮑爾默主持任內最後一次股東會時,蓋茲還為其即將離去而一度哽咽。

第一次讓位,蓋茲為自己創造「首席軟體架構師」(Chief Software Architect)的新角色,這段期間,他雖不管營運,但仍參與產品研發,二○○七年一月上市的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便是他投入頗深的產品。

第二次讓位在二○○八年六月,蓋茲在CES(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展)發表退休演說,微軟甚至拍了一支搞笑影片調侃這位大老闆即將失業。這一次,他仍是董事會成員,但已經沒有一個他專屬的新職位,「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聯合主席」才是他的頭銜,因為致力消除小兒痲痺、瘧疾等疾病,他為慈善事業投入的金錢高達三百億美元。

近六年,比爾‧蓋茲鮮少出席全球性商業或是技術場合,再大的場子想要邀請他,微軟公關人員都會善意的提醒邀請方,機會渺茫,因為「比爾對慈善事業比較感興趣」。

但如今態勢轉變了,蓋茲又有了專屬職位。事實上,即使蓋茲二○○八年轉從事慈善工作,他仍沒有忘情技術。微軟人員一年有四次到六次,會親自到蓋茲位於微軟總部不遠的私人辦公室做技術簡報,內容包括微軟以及競爭對手的產品與功能,每一次約持續四小時到半天。

過去四年,出手15次投資案

而且,蓋茲本次復出,並非對新技術與趨勢一片空白。自宣佈退休後,蓋茲仍透過投資保持對全球最先進技術的敏銳度。從二○一○年到二○一三年,蓋茲至少出手十五次投資案,包括電力管理監控解決方案Varentec、衛星通訊Kymeta、科學家社群網路ResearchGate等,舉凡能源、生物科技、網路等,皆有涉獵。

曾做為蓋茲貼身文膽的台灣微軟營運長康容曾提及,蓋茲對於感興趣事物的投入程度非一般人可及,他會把嚴肅的科普影片當作電影來消磨時間,利用零碎時間在一個月內讀完七萬頁的瘧疾論文,「求知慾旺盛」。

蓋茲體內流著的「極客(Geek)血液」(編按:極客,專指網路時代對計算技術有狂熱興趣並投入大量精力者),早就讓他「準備好了」。一位台灣微軟資深員工表示,蓋茲本次出任技術顧問,根本就是「適得其所」,「比起在董事會喬人事,他應該比較喜歡研究新產品和技術吧!」

蓋茲或許仍是三十幾年前那個為技術著迷的瘋狂者,但當今局勢已經不同。PC時代已逝,微軟又錯失行動先機,連鮑爾默都不得承認,微軟「幾乎沒吃到」行動裝置市場,截至去年六月的會計年度,Windows作業系統已降為微軟第三大業務、佔營收二五%,不及Office的三二%、伺服器與工具的二六%。而根據調研機構IDC統計,Windows Phone全球市佔在去年第三季雖提升到三‧六%,但仍大幅落後Android陣營的八一%,以及蘋果的一二‧九%。

輿論、投資人對微軟的批評,在去年鮑爾默斥資七十二億美元收購諾基亞(Nokia)行動事業時達到最高峰,《紐約時報》當時更撰文「比爾‧蓋茲是時候離開微軟了」《It's Time for Gates to Part Ways With Microsoft》,抨擊微軟董事會放任鮑爾默,把鉅額資金浪費在消費市場和硬體上,而在服務業務僅過去三年就虧損一百二十億美元,讓未來繼任者不得不發展設備製造業務,「這並非微軟的長項」。

蓋茲的復出,也說明了微軟目前面臨的處境。這位前世界首富能否重振為他帶來鉅額財富的微軟?這將會是未來人們最關注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91

巴菲特慈善午餐拍出近217萬美元 中標者是新加坡人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1366

「世界上最貴午餐之一」終於有了著落,美國太平洋時間6月6日晚上7點半(北京時間6月7日早晨10點半),一年一度的「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拍賣會在經歷了12位競拍人的121次報價後,終於以216.67萬美元(合約1354萬人民幣)落槌。

《證券時報》報導,美國格萊德基金會發言人宣佈,一位名叫安迪·蔡的新加坡競拍者贏得了此次拍賣,但格萊德基金會並沒有公佈競拍者的詳細信息。

承擔此次拍賣活動的易趣網ebya公告顯示,中標人最多可攜帶七位友人與巴菲特在紐約曼哈頓第49號街的Smith &Wollensky牛排館共進三個小時的午餐。用餐期間,他可以與巴菲特探討任何問題,除了股神的下一個投資計劃。但由於此次拍賣採用的是匿名形式,人們無法得知競拍者的更多信息。

據悉,這是自2000年以來,巴菲特拍出的第15次午餐,目前共募集資金約1700萬美元。而拍賣所得將全部捐贈給美國慈善機構舊金山格萊德基金會(GLIDE),該基金會一直為舊金山的窮人和無家可歸者提供飲食、醫療、兒童保健、住宿和職業培訓。

《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2000年,通過第一任妻子蘇珊的引薦,巴菲特同意通過拍賣自己的午餐機會為格萊德基金募捐。前三次線下拍賣並不理想,中標價格均未高過起拍價2.5萬美元。但從2003年起,轉至ebay網上進行拍賣,當年成交價高達25萬美元,是前一年的10倍。隨著越來越多巴菲特粉絲的加入,競拍價格水漲船高。

其中2008年,有「中國私募教父」之稱的趙丹陽出價211萬美元競拍成功,再度使巴菲特午餐價格大幅度提升,之後六年,平均價格保持在200萬美元之上。而在此之前,這頓飯的最高價格為65萬美元。以下是歷年巴菲特午餐拍賣的中標人及最終勝出價格:

巴菲特午餐會歷年中標價。 (小塵4x/圖)

如今,巴菲特的午餐拍賣方案也得到了許多名人的效仿。前述《證券時報》消息,2013年夏天,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以61萬美元拍賣其一小時的咖啡聊天時間;而今年5月中旬,剛剛卸任的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也以7.05萬美元的價格賣出其一頓午餐的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757

《富比世》富豪的慈善成功學大公開

2015-06-29  TCW


猜猜看,全美第一大專業美髮沙龍品牌Paul Mitchell 最近在瘋什麼運動?答案是B型企業 Benefit Corporation)。

不同於一般企業,講求利益最大化,B型企業訴求同時兼具獲利與社會環境,在美國形成一股風潮,《富比世》雜誌甚至形容:「B型企業將為社會帶來改變!」

這家年營收超過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億元)的Paul Mitchell ,其掌門人約翰?保羅?狄傑里爾(John Paul DeJoria),十一年前,他將公司五一%持股放入三百六十年的信託,而成為業界和媒體爭相討論的話題。

六月十七日,他再次從美國飛到台灣,接受《商業周刊》專訪。這次,他不談如何從一個撿可樂罐的流浪漢,變身富豪的故事,而是有了一個新身分:「終身成就人權代表」。

很難想像,這位曾經被《富比世》選為全美第六十六大的億萬富豪,會跟人權扯上關係。

「我們在美國六個州,教偏遠地區的居民,如何透過種田自給自足……,如今有三萬人的飲食來自這裡,」狄傑里爾受訪時分享他在美國進行六年的教育偏鄉農耕計畫。

Paul Mitchell雖未參與B型企業認證,但《富比世》雜誌認為:「狄傑里爾正在分享他的成功。」肯邦國際創辦人朱平說,他在做的,就是B型企業的精神。

全世界經濟連結在一起南非婦女收入增,美國受益

事實上,做公益的企業大有人在,但卻很少有人能把它看得和本業一樣重要,更別說要照顧社區和環境,同時還要兼顧公司獲利,怎麼看都不會賺錢。但看在狄傑里爾眼裡,卻是一門好生意。

這一連串公益背後的好處,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

「全世界是連結在一起的!」去年以來,狄傑里爾時常來往南非,他以公平貿易規範的薪資,在當地雇用七千名無業婦女,以人力取代機器方式,為Paul Mitchell開採美髮產品內的一種植物油。

「她們有了錢,就可以在當地的店買衣服,當地的店因此有了生意,更多的工作機會就有了;而在美國,我們就必須雇用更多人,髮型師也賺到更多錢,就可以買更 多衣服,顧客得到奢華的體驗。」在他眼裡,這不只是一項新產品,而是以Paul Mitchell為中心形成的一個小型經濟體。

「在一些很貧窮的地區,以前一些產品都不會(賣)進去,他們有這個需要,(企業)想辦法設計一個讓他們生產的產品,」輔大社會企業研究中心副教授周宗穎認為,這是企業照顧社區的一種方式。

此外,他還幫未來客戶賺錢。

做公益也有蝴蝶效應一次幫助,也能開發客戶

狄傑里爾至今已從旗下美髮品牌和龍舌蘭酒品牌Patron tequila兩家公司的獲利當中,拿出數百萬美元從事公益相關活動,從提供食物給游民、教導他們寫履歷,到免費提供車票,讓他們坐車去面試。

表面上迥異於企業經營邏輯,但狄傑里爾的想法很簡單:「這些人我們都沒見過面,他們會記得你對他的好,也許有一天,這些被我們幫助過的小孩會得到工作,更別說有一天他們會變成我們的顧客。」

這個想法,和他過去十三年來,成立美髮學院、培育髮型師的策略一致,他曾經說過:「髮型師對我們而言不是金錢,是朋友,朋友就是得幫助他們順利經營!」當這些髮型師免費推廣旗下產品,就會創造產值,公司也會跟著受益。

不管原因做就對了投資做好事,就是一種行銷

更何況,做好事對企業來說,本來就是一種免費的行銷。

今年五月剛被認證為B型企業的中華徵信所經理李俊說,B型企業強調將公司利潤回饋社會,短期內雖會增加營運成本,但長遠來看,這像是永續經營的投資,同時也省了維護企業形象的行銷費用。

不論行銷也好、賣產品也好,「不管原因,重點是你真的這麼做(把錢拿去做公益),」 狄傑里爾說。截至目前,全球有超過一千三百家獲官方或第三方機構認證的B型企業,然而,其中卻只有兩家上市公司。

「大部分通過認證都是中小公司企業為主,或是新創一年(的公司),」李俊說,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因為結構龐大,不易在短時間轉型,況且,股東也不一定會同意。

十一年前,狄傑里爾將公司半數持股放入信託的決定,反而讓他有了利基。如果今天他有股東呢?「上市前我就會清清楚楚在招股書上,註明每年獲利中的多少比率用來做公益,買我股票的人就必須同意這一點,」狄傑里爾說。

然而,不論這些企業是真心回饋也好,做形象也好,顯然,有越來越多富豪加入這場運動。周宗穎更說:「(未來決策)分析單位只有(企業)自己,社會就會淘汰你!」這波B型風潮,何時能吹來台灣,讓人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你的公司,是否趕上「B型風潮」?——B型企業檢測指標

● 企業經營□ 將公司利潤以固定比率,捐出來做公益□ 增加女性、少數族群擔任管理職

● 勞工狀況□ 創造工作機會給弱勢族群□ 勞資雙方薪資、福利透明化

● 社區合作□ 與當地慈善機構建立正式合作關係□ 與低收入的供應鏈合作

● 環境保護□ 使用再生能資源,如再生紙、再生能源□ 使用高效能照明系統,如LED燈

註:本表僅擷取部分項目 資料來源:《B型企業,現在最需要的好公司》、B Lab整理:莊雅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59

萬科物業“慈善豪車隊”被爆圍毆援藏誌願者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9/931330.html

對此,昨日(7月18日),成都萬科物業發表相關說明,表示車隊是成都萬科業主自駕團,沒有萬科員工隨行。

近日,步知學院一位教師爆料,自己一行人駕車去西藏給藏區小學生送物資的途中,被萬科物業的土豪車隊在狹窄路段強行超車,當時情況危險,這位教師的車差點兒被逼到懸崖邊。但萬科物業車隊的一行人沒有道歉的意思,還出手打人。

詳情如下:

我叫唐林,是步知學院的一名教師。

每年的七月份,我都會從湖南長沙出發,靠一部已經破舊的皮卡車,穿越幾千公里去到西藏,對“步知遠方學院”扶助的藏族小朋友進行逐個家訪跟進,並為“嚶鳴直捐”活動資助的藏區小學生送去募集的各類物資,今年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本來每年這個時候,拉妥鄉的孩子們都會帶著他們的親手做的小禮物,站在學校操場旁的高坎上眺望。但是今年,首先等到我的不是那些清澈見底的眼睛和紅撲撲的小臉蛋,而是一群以進藏行善之名,行欺淩弱小之實,囂張肆虐的土豪惡霸。

今年跟我車一起的,只有我8歲的女兒。車是已經進藏四次,年邁體衰的老牦牛皮卡,但好歹是四驅。

2015年7月12日,當我們行駛至四川雅江境內,高爾寺山頂的下坡路段時,被萬科物業進藏的豪華車隊趕上,有寶馬X5、路虎極光、豐田陸巡等等。萬科車隊仗著他們的豪車性能優勢,不顧坑窪不平的路況和漫天的塵土,在狹窄的車道上不斷從我左側逆行急速超車,呼嘯而過。原本此處雙向都只有一個狹窄的車道,路況也很差,大部分車都是膽顫心驚地緩慢通過。我也一直保持低速行駛,以防發生意外,因為我的右側就是懸崖,車輪離懸崖邊只有幾十公分。

車隊過去了一半,車隊中有一臺掛“川A-SE238”別克GL8商務車多次欲超車未果,前面有大貨車在慢慢放坡,對向也有車上行,他超了幾次沒超過我。當他再一次準備超車時,突然發現對向車道又來車,這里的道路是容不下三臺車的,這種情況下,他居然不是踩住剎車,中止超車行為,而是踩油門加速超我半個車頭,再往我這邊一靠,“嘩啦……”一片響,我的左前反光鏡當場斷掉,車頭向右一偏,險些沖下懸崖。我完全沒有想到,在這種生死之地,竟然會有這樣拿別人生命去冒險的人,因為我的右側就是懸崖,他這樣先超我半個車位再急速向右靠,結果很有可能就是把我的車擠下懸崖。更讓人氣憤的是,對方卻絲毫沒有當一回事,沒有停車而是繼續前行。心有余悸之下,我只好緊跟在後,在一個相對寬闊的路段追上逼停,希望對方能給一個說法,這樣危險的駕駛行為,完全沒有考慮他人的生命安全,何況我的車上還坐著我今年唯一隨車的同伴——年僅8歲的女兒。 對方下車以後,用四川話大聲叫罵,根本沒有講理的意思,還一口咬定是我從後面撞了他的車,我當即決定報警,讓交警來鑒定責任。

這個時候對方豪車隊的其他車輛迅速靠上來、圍在四周,眼看交通堵塞,他們口口聲聲說先去山下,肯定給我一個交代。我只好同意到山下協商的提議。誰知道隨車隊一同下了山之後,我下車關門,正準備與他們理論,豪車隊一大群人圍了上來,我隱約感覺不對,趕緊把車門鎖按上,回頭大聲向女兒喊話,“可可,不要下來,把車子的窗簾拉上!”——我知道即將發生什麽,我不願她看到,哪怕一眼。

不等我話喊完,對方車隊里一個“棒球帽”徑直向我走來,上來沖我左胸就是一記重拳,緊接著一個貌似領隊的“眼鏡”緊跟上來把我撂倒在地,在一陣拳打腳踢之中,我隱約還看到一個“白T恤”也參與了毆打。帶棒球帽的人邊打邊罵,指著躺著地上的我大聲叫囂:“就你這個樣子,開個破皮卡,還去西藏做慈善,今天老子就讓你出不了雅江!”在被群毆的過程中,在帽子和眼鏡都被打掉的情況下,我一直死死護住行車記錄儀的視頻卡,與我同行的另一輛車趕上來,僅有的一個成年同行夥伴說已經報警之後,他們才停止毆打。最令我心痛的是——女兒並沒有拉上窗簾,她瞪著大眼睛、滿臉淚水、神色恐懼地目睹了全程。直到他們停止毆打之後,我女兒眼睛還全是驚恐。我趕緊喚來同伴,讓他把我女兒帶到他車上去,往前先走遠一點再說。

交警到來之後,因為已經撤離了事故現場,本已難做判斷,卻沒想到我拼死保存行車記錄儀SD卡上卻保存了完整的記錄。看過我提供的視頻,當即斷定對方全責。“棒球帽”一看形勢不對,馬上打電話指揮豪車隊里的另一輛車過來接人,動手打人的幾個人躥上車去,逃之夭夭,下車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熟門熟路”的“黃馬甲”。所幸我倒地的時候護住了頭,渾身上下雖然都是傷,頭上略微有些血腫,卻沒有傷及要害。但對方絲毫沒有關心傷勢的意思,車隊作鳥獸散,只留下肇事車輛的駕駛員和那個換下來的“黃馬甲”和交警一起去大隊處理事故。

在處理過程中,對方看到我皮卡車上印有“步知遠方學院”和“嚶鳴直捐”的字樣,問了我到西藏的來意,竟然撂下一句“就捐了幾個學生啊,我們萬科這次在西藏捐建的一所小學!這次我們就是往那里去!”字里行間我很難把語氣和表情里那種鄙夷和優越感描繪出來,回憶起來真是覺得十分惡心,言下之意仿佛只有他們才配去做慈善,你們這種窮光蛋自己回家玩去!

找來“善後”的“黃馬甲”明顯是熟門熟路,至始至終都在不停地打電話,一副和大隊領導很熟的強調,滿口謊言,先謊稱自己以前是十四軍的,希望借此來平息事態,為打人者開脫,但是卻連十四軍的駐地都不知道,被交警斥以“屁話”二字。後來問及認不認識打人的幾個人,他居然說都是第一次見,不知道他們是哪里的。我問,你們的車隊貼了“萬科物業”的牌子,你們印有萬科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你們還打出了萬科的活動口號“鄰居,咱們一起去西藏”,你們還說你們一起萬科在西藏捐建了希望小學,怎麽會不認識呢?對方無言。

最後交警出具的責任認定書,認定他們是全責。“黃馬甲”和肇事司機軟硬兼施,一邊說我們在這里的關系很硬,另一方面突然轉變嘴臉過來跟我道歉,希望我不要追究。我知道跟他們扯沒有用,他們的道歉也代表不了什麽,打人的那幾位或許是達官貴人、或許是另有公務,而他們,已逍遙法外。考慮到我女兒的安全和我這趟行程的使命,我接受了交警關於不報110的建議,我只想盡快離開雅江這個地方。

中間還有一些細節,後來在交警詢問過程當中他們說漏嘴的。原來在下山的過程當中,他們車隊的人就已經在電臺里謀劃誰誰誰上來搶我行車記錄儀的視頻卡,誰誰誰下車打人,誰誰誰作證。

現在我已離開四川境內,我可以毫無顧慮地將事情講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僅僅是為了還我自己一個公道,而且也在痛心這樣罔顧他人性命,窮兇極惡的土豪惡霸,竟然是來自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萬科集團。我也很難消化這樣的現實——今天的車匪路霸,明天搖身一變成為慈善家,被小朋友用鮮花和笑臉簇擁著來到希望小學的主席團,幾天後合影和照片被拿到各處炫耀!

萬科物業,你們說你們是去西藏朝佛和行善的,你還說你們捐贈了一所希望小學。可是我想問問,你們的人去了希望小學,見到那些純真可愛的孩子們的時候,會不會因為剛剛在路上,當著一個8歲小女孩的面,圍毆了她五年來一直默默為希望小學籌集資金物質的父親而感到愧疚?如果你們是去朝佛的,那麽,舉頭三尺有神明,佛祖知道你們在朝佛的路上差點把一個滿載著援藏物資的誌願者擠下山崖,你說,佛會不會見你?

萬科物業,我想問問,在你們心目中的慈善應該是什麽樣的?當你們的人開著豪車,在狹窄而又漫天塵土的道路上肆無忌憚飛奔、罔顧他人生命的時候,真的是在行善嗎?一群連道德底線都難以摸尋的人,能夠突然自我拔高,醍醐灌頂般地擁有非常的社會責任感嗎?難道因為你們有資金捐助一所希望學校,就可以鄙視其他做著更微不足道工作的人?難以想象!

萬科物業,你們隸屬的萬科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你們的董事長王石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慈善家,多年來一直在推動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但是你們今天的行為,對得起你們所宣揚的企業文化嗎?難道蔑視生命、殘暴施虐、滿口謊言就是你們的企業價值觀嗎?你們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所有的人員名單都在你們手中,參與打人的三個人已經逃之夭夭,難道你們不應該主動承擔責任,配合公安機關將施暴者繩之以法,給受害者一個交代和道歉嗎?

我只是一個普通老師,我和我的學院一樣,“腳踏實地”四個字就是我們的信仰,我們只想用踏踏實實的步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些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事情。進藏四年,我也曾無數次拒絕了媒體的采訪,因為我的目的只為幫助他們,不為給自己貼金,不求關註,不求嘉獎。我也許無法調度各種各樣的社會資源將打人的惡人繩之於法,但我依然有能力去完成我旅程的使命。雖然僅僅靠步知學院這樣一個剛剛起步的互聯網在線教育公司資助,和我個人嚶鳴直捐活動發動身邊的朋友能募集的資金不多,但我們是在竭盡所能。慈善,哪有貴賤高下之分?

也許,大家並不關心這樣的事件,萬科也裝作沒有看見,打人者還在炫耀著在路上如何威風地揍了一個家夥,希望小學的合影被惡人四處炫耀……而那點善,就平白無故地被欺了。

但我相信正義的力量。在這里,我向所有閱讀到本文的的人士求援。如果你能提供媒體、法律、或其他方面的援助,如果你正巧從川藏線上路過,行車記錄儀共其他角度也拍下這起事件的其他相關視頻,煩請聯系我的助教(馬小姐13357229037)。我也呼籲參與豪車隊中保有正義感的成員也能勇於站出來對打人者進行指證。我不需要任何物質上的賠償,這對我沒有任何意義,但萬科必須公開道歉,並將豪車隊打人者自行扭送公安機關。

“最後的大儒”梁漱溟在《這個世界會好嗎》中記錄了一段話,歐戰結束前,梁父問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二十多歲的梁漱溟一時語塞,只得搪塞一下說:“應當會一天天好起來的吧。”三天之後,梁父投水殉了前清。我想,我把這次的事件寫出來,也許能喚起正義的力量,也許會石沈大海。但我們總該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麽。

最後一段是寫給我的寶貝的。可可,本來我是想帶著你去到西藏,和西藏的小朋友認識,收獲一份友誼,了解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卻很不幸卻讓你目睹了如此殘暴不堪的一幕。爸爸很想對你說——寶貝,真的對不起。但是我一定要告訴你的是,你今天看到的只是這個世界上很小很小的一撮壞人,而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善良熱心的,都是可以做朋友的,請你一定要相信爸爸。另外,爸爸從始至終不敢還手真的不是因為軟弱,而是因為想保護你。

阿呆

2015年7月14日

以下附上簡照幾張,更多證據因涉及隱私,根據需要再向相關部門提交。

(主要行兇者“棒球帽”)

(參與打人的“眼鏡哥”)

(肇事司機及車輛貼花)

我們一行

(出發前籌集的物資)

(老牦牛)

對此,昨日(7月18日),成都萬科物業發表相關說明,表示車隊是成都萬科業主自駕團,沒有萬科員工隨行。

關於唐林先生與成都萬科業主自駕團沖突的說明

 

  • 每經網綜合步知學院 萬科周刊
  • 劉小英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48

哈佛統計的2015年“中國慈善百人”啥特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5381.html

哈佛統計的2015年“中國慈善百人”啥特征?

一財網 周艾琳 2016-01-28 15:03:00

純粹的物質需求似乎無法滿足中國富豪們的追求了,投身慈善事業已經成了眾多富豪的不二選項。就在不久前的大洋彼岸,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表示將捐出自己與妻子所持Facebook99%的股份投入慈善事業,此事再度使得富豪的慈善舉動成為關註的焦點。

1月27日美東時間上午10點,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艾什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發布《中國慈善百人》報告。據其統計顯示,中國100位慈善家捐贈及承諾總額為238億元,占比國內生產總值0.03%,平均捐贈額為5200萬元,中位數是2000萬元;實際捐贈前十名中不乏令人耳熟能詳的業界大亨,如王健林(第二)和馬雲(第八);前10名慈善家中有4名來自房地產行業,而教育是受捐贈最多的領域。

該報告發布的互動式網站通過分析中國最慷慨人群的背景和捐贈,試圖勾勒出現代中國的慈善生態。其榜單針對中國大陸前100名慈善家在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間的捐贈數量、地域、方向、行業以及慷慨程度等一系列指標進行梳理和研究。

該報告研究發現了以下特點:

●中國慈善家傾向於在自身所在地區捐贈,前百名慈善家中每10元捐贈中有6元捐在本地。西藏、新疆、寧夏、甘肅、雲南等相對貧困的省份所接收的捐贈僅占捐贈總額的1.96%。

●教育是受捐贈最多的領域。盡管2015年中國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用於環境保護的捐贈居末尾。

●前100位慈善家實際和承諾捐贈總額占2014年全國捐贈總額的四分之一。

●前10名慈善家中有4名來自房地產行業。

●24位慈善家首次進入主要慈善排行榜。

●平均捐贈額為5200萬元;中位數是2000萬元。

●前百位慈善家平均年齡為54歲。在美國,慈善家的捐贈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

●中國慈善家日趨專業,17人擁有自己的基金會。

這份報告的研究還顯示,廣東產生了21位上榜慈善家,捐贈總額接近11億元,兩項指標均為全國之最。家電生產商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共計捐贈4億元,位居2015年榜首。

中國蓬勃發展的房地產行業造就了最多的慈善家。大約三分之一上榜慈善家的核心業務是房地產,其次是制造業(19人),消費業(14人)和科技產業(13人)。教育是受捐贈最多的領域,共有59人捐贈給各類學校及學生。扶貧/社會福利是受益第二多的領域(52人),再次是救災(8人)和醫療(8人)。環保捐贈人數寥寥。

管近年來受政府支持的慈善機構聲譽受到某些醜聞事件影響,但其依然作用明顯。約有六成的慈善家(57人)選擇對政府或政府相關的公益機構進行捐贈。同時也發現,中國頂級慈善家正日益發展自身的專業化慈善體系,約有五分之一的上榜慈善家擁有自己或家庭基金會。

這份報告統計發現,中國的慈善家絕大多數為男性。在2015年的榜單上,女性僅有11位。

其實,私人財富的快速增長是現代中國最為重要的成就之一,其對社會、經濟和政治等方面均產生深遠影響。富有人群如何選擇配置他們的財富,將會改變個人與國家、國家與企業以及國家與社會部門之間的種種關系。

此前,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公開發布了一封《給我們女兒的信》宣布,將他與華裔妻子普莉希拉·陳所持Facebook股份中的99%捐贈出來投入慈善事業,其總價值約450億美元,這一消息使得慈善事業再度成為各方焦點。

“美國GenSpring家族辦公室在2008年對美國超高凈值人士(UHNWI)的一項調查發現,84%的對象認為富人有責任回饋社會,67%的受訪者將慈善事業視為其財富的首要受益人,其他的受益人包括親人和教會。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受訪者認為捐贈的理由在於社會責任。大多數受訪者不認為自己會因為慈善義舉而被公眾銘記,而一致認為慈善行為的重要性在於自己給家族留下了遺產。其他捐贈理包括:提高家族的凝聚力,家族內部的期望以及展現公共領導能力。”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金融學副教授吳飛此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編輯:於艦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75

慈善法過審:立法超前,普法任重管理成本10%的背後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964

 

2016年3月16日,北京,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該法將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東方IC/圖)

公募基金會的管理費用比例是否應設上限,設多高,引發兩會代表委員炸鍋式爭論,最終從15%降回了10%。

“要讓大家認識到,慈善是有成本的。我希望做慈善的人也能有體面的收入,更多的專業人才都能參與到慈善事業中來。”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慈善法。

兩會期間,這部慈善領域的基本法激起了與會代表、委員的廣泛討論。和提交大會審議的草案相比,最終文本修改達92處之多。

其中,公募基金會的管理費用被限定在年度總支出的10%,讓很多專家和基金會感到遺憾。

“總體上來看,這部法律是很超前的,和發達國家相比也比較先進,對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唯獨在這一點上,又退了回去。這也反映出大家對於慈善還不夠了解。”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全程參與慈善法制定的全國政協委員王名說。

在他看來,這次立法的一大亮點,就是提出了大慈善的概念,擴大了慈善組織的範圍,降低成立和發起公募的門檻,倡導人人可為慈善,讓慈善事業能夠更加多元化和專業化。

王名說,提交大會的草案原本將公募基金會的管理費用限定在年度總支出的15%,是經過反複討論後的結果,也比較符合實際情況。之所以遭到質疑而降低,是因為很多人對慈善組織的印象還只是資助性的,募集來了錢轉移出去,沒有把服務性的組織涵蓋在內,覺得成本不應該過高。

“這說明到9月1日實施前,我們的普法任務還是非常重的。民政部門也應該通過配套法規的出臺,來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小型基金會就會很難生存。要讓大家認識到,慈善是有成本的。我希望做慈善的人也能有體面的收入,更多的專業人才都能參與到慈善事業中來。”王名說。

從15%到10%:代表委員爭論很大

本次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慈善法(草案)》已是第三稿,之前的兩個版本都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並向社會發布,公開征求意見。

“這次立法不是某一個部門事先起草好了再去征求意見的,早在2014年4月,從開始的結構設計、基本概念定義開始,就邀請專家參與討論。”王名說。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楊團、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金錦萍在內的多名專家也都深入參與立法。

為此,這些專家開展了一個名為“慈善立法半月談”的活動,半個月一次,圍繞一兩個問題,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討論解讀,包括對國外立法、中國慈善實踐的介紹。

活動辦了14次,包括全國人大內司委、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和民政部等起草部門的人基本每次都來。之後,7家高校和研究機構分別提交了自己的立法建議稿,立法機關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最初的草案。常委會會議期間,還讓王名去給委員們“科普”。

此次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王名非常高興,“說明中央非常重視”,因為一般的法律都是常委會審議通過。只是他沒想到,在公募基金會的管理費用的問題上,代表、委員的意見這麽大。

事實上,之前常委會審議的兩個版本,都沒對公募基金會的管理費用設置具體比例。據王名和楊團介紹,這也是專家們的意見,不同慈善組織的規模、運行模式都不一樣,不如交給市場來調整。

“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設的就是10%,但是實踐效果並不好。因為組織機構的運行有一個最低成本。籌款能力強的還好,小的可能一年支出就一兩百萬,百分之十就一二十萬,沒法覆蓋人員成本。只能采取一些變通措施來規避。橫向比較來看,很多國家也沒設置比例,一般管理成本在18%-24%之間,三審稿的15%其實比較合適。”王名說。

政協社科界別33組討論慈善法時,他也就此作出解釋。但在一些別的小組,認為成本過高的聲音卻非常響亮。比如工商聯界別21組。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誌列委員表示,“我見過最高的10%!”

工商聯副主席孫曉華委員甚至認為10%也高,並向秘書小組喊話,“別給我們寫簡報,今天這意見得專報,專報!讓全國人大常委會看到”,並建議應該完善審計,公開透明,“看看錢都花哪了,用得著10%這麽多嗎?”

人大代表團分組討論時,這樣的聲音也不少見。於是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3月13日提交給大會主席團的修改版本中,15%就被降到了10%,但仍留了一絲空間,“特殊情況下,年度管理費用難以符合前述規定的,應當報告其登記的民政部門並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

10%不夠:就等“特殊情況”如何解釋

在提交大會表決的最後關口,一些公益基金會急了。

3月15日下午,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等22家基金會與楊團、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康曉光等12名學者聯名上書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內司委和法工委,建議刪除這一條款,可惜最後未被采納。

在壹基金秘書長李勁看來,慈善法最終以法律的形式將這一條款確定下來,對慈善事業影響巨大。“(10%的相關規定)對基金會來說一直是個挑戰,對小型(公募)基金會來說可能挑戰更艱巨。”

比較典型的方式是在基金會以外設立一個民間非營利組織,比如北京的春苗兒童救助基金會。大部分工作人員的合同改跟民間非營利組織簽,薪酬福利就可以不計入基金會的行政管理成本。

春苗基金會秘書長崔瀾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基金會主要為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孤殘兒童和貧困家庭兒童提供救助服務。140人的團隊里面,大部分是一線的服務人員,從事特殊兒童關懷、疾病兒童護理等。

2012年9月之前,春苗基金會一直按照非營利組織的會計制度進行審計,服務人員的人力成本計入業務活動成本,管理費用只有不到6%。後來民政部出了細則,要求必須計入管理成本,就一下子升到了差不多40%。設立民間非營利組織分流人員後,年檢、審計、報告都要翻倍,反而增加了管理成本。

這還只是規避法律。據王名了解,一些小型的基金會為了達標,不得不做假賬,就更加令人遺憾。

在他看來,如果一條法律規則讓人不得不選擇規避,那麽勢必會影響它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最後的辦法,是民政部門在制定細則的時候,對“特殊情況”進行解釋,將雇用大量人員的服務性基金會排除在外,讓它只適用於資助性的公募基金會。

“資助性的公募基金一般規模都比較大,10%是可以接受的。”王名說。

“那些聲音比較高的代表、委員,他們有可能與那些有官辦的、有著較為穩定資源的大型機構接觸得多些,對民間機構的運營模式可能相對不太了解。(一些代表和委員)有這樣的觀點,我們也理解。”李勁說。

目前,壹基金的管理成本控制在6%到7%之間,但李勁介紹,這是在員工全員超負荷的情況下實現的,必須提高待遇,否則留不住人才,也無法吸引優秀人才,實現機構可持續發展。

相比起壹基金這樣的大型公募基金會,本土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的待遇普遍更差。楊團擔心,慈善法對於公募基金會的管理成本的比例限制,將來會被參照適用於民間非營利組織。這樣的話,更不利於慈善事業的發展。

“大慈善”人人可為

反思慈善法中有關10%這條規定的反轉過程,李勁認為,這一過程反映了公眾對公益慈善行業的認識還很不足,他們並不了解公益行業的運行情況和面臨的困難。這也給公益組織一個警示:在力行公益的同時,增強與公眾的溝通,在慈善法開門立法時,應該更好地利用這個機會對外發聲。

“這次慈善法給的定位是‘大慈善’,公益、慈善放在一起。這意味著,慈善不再只是簡單的錢的轉移,把錢募集上來去助貧。那樣的話成本確實不高。但如果我們做的事情是為了人的發展,就需要專業人才來做。以壹基金的災害救助項目為例,從自然災害發生前的減災工作,到災害發生後的緊急救援,再到過渡安置和災後重建,每一個階段要做哪些工作,依據是什麽,用什麽樣的方法來完成,里面包含了很多專業性強和技術含量高的內容,必須依靠專業的人去做。管理成本不是越低越好。”李勁說。

王名和楊團都認為,雖然10%的紅線令人遺憾,對於整部慈善法而言,還是瑕不掩瑜。

這部法律立足於“大慈善”的概念,大大擴充了慈善組織的範圍,除了扶貧、濟困,促進教科文衛體事業發展、保護環境等領域自願開展的公益活動也被納入了進來。

慈善組織只需在民政部門登記即可,不需要再找主管單位。登記兩年後,組織健全、運行規範的慈善組織都可申請公開募捐的資格。專章規定慈善信托,也屬一大突破。

對於通過互聯網進行個人求助的行為,法律委員會提交全國人大主席團的報告認為,這是公民的自由,慈善法不應涉及。但如果不是為自己的事,那麽沒有公募資格的個人或組織,應該與有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募捐。

“我們希望給的一個導向是,人人可為慈善。當你想為別人做些什麽時,成立一個慈善組織應該是個很容易地事,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都可以很方便的參與進來。”王名說。

關於這次立法,他很遺憾兩個問題沒有納入其中,宗教慈善和彩票公益金。“根據民政部門的統計,現在每年的慈善捐贈有1040億。如果參考美國的數據,宗教慈善占總捐贈額三分之一左右,那麽應該還有300億-500億。我個人估計,應該在500億以上,這部分捐贈怎麽規範,慈善法應該有所提及。”

至於彩票公益金,他和楊團的觀點一致,既然公眾非常關註,立法中至少應該對其性質予以明確——它是一種慈善資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