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管大師40年不間斷發問 大老闆搶著拜師


2011-9-29  TCW




一個人腦中的知識庫容量有多大? 這個問題,如果你問政大講座教授司徒達賢,他會跟你說,從來不用擔心會有灌爆的機會。

因為,他天天遇人就問問題,這一個習慣維持了四十年, 讓他腦袋中的知識庫包羅萬象。

問題不分大小重複請教收益不同

他關心什麼問題?舉凡從氣功怎麼打、肯亞旅遊好不好玩、打高爾夫 球姿勢怎樣調整、怎麼泳渡日月潭,到家族企業如何經營、台商設廠的困難……,他都像好奇寶寶一樣,照單全收,全都進了他腦中的無形知識庫。

只 要聽到一件事情、一個觀念,司徒達賢就會暗暗在心中「掛個號」,心裡隨時都是問號一大堆。

即使是博士班學生寫論文,針對在大陸設廠的過程與 潛在困難,到大陸實地訪問了一大圈,回到台灣報告給司徒達賢聽,他也不會認為,這就是全部的答案。下次遇到一個有實際設廠經驗的人,他還是再問一次。

「如 果你對某個專業有了解,那我就針對我有興趣的部分,去跟你請教。但你也不會是全面的了解,我就你了解的部分請教。我還有機會碰到別人。」

能 夠四十年如一日的到處向人請教問題,逐漸累積出知識與常識的廣度,憑藉的,就是這種不看輕任何一個人,覺得能以任何人為師的心態。

「想法都 有價值,可能不完整,但都有它的好處,」司徒達賢下了這樣的註解。

問完更要聽,然後整理再回饋

企業家前仆後繼的爭著進企家 班,希望聽聽司徒老師的課,包括宏振堂、明?硌釣う孎黤O耀、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其中還不乏「吃好到相報」的父子檔和夫妻檔,如元大馬志 玲、馬維辰,以及萊爾富超商董事長汪林祥與夫人葉淑貞,都先後成為司徒達賢的學生。

因為他不僅會問問題,也聽得懂問題,然後透過「摘要回 饋」,再回過頭幫學生解決問題。

「對方的答案未必有系統,因為他不是來講課的,」但司徒達賢認為別人願意分享知識,他也應該要整理出簡潔扼 要的摘要,「還給人家」。

要摘要得好,秘訣無他,就是把握每次問答的機會,持續練習。

比方說,當他問一位做業務的人,是如何 招攬生意?對方回答,找認識的人想辦法約出來,先聊天吃飯,打打高爾夫球,這一段話,到了司徒達賢的摘要中,就簡化成「非正式場合先切入。」

問 功快又準,四十秒丟十個問題

就算不計課餘閒暇的交流,僅以設立企家班三十年來,平均每學期開一門課,一堂課中,少說替學生摘要五次估算,加 起來,就是近五千次的練習!

而司徒達賢的摘要功力,也在這一次次的練習中累積。

他有多會問問題?在政大商學院七樓的會議室, 記者剛坐下,正拿出採訪資料,還不及開口,就被問了一個天外飛來一筆的問題。

「這電池,是充電的嗎?」司徒達賢看著記者放在桌上的錄音筆。

接 著,在訪談的過程中,他曾經一口氣在四十秒內,連續提出十個問題,平均四秒就問出一個問題,完全行雲流水,不假思索。

但別以為是東拼西湊、 不同主題才能這樣快速丟出問題,這十個問題,全是以「證券商資本市場部門」為例,由廣入深,還牽涉到產業運作策略。

「資本市場是什麼?」 「什麼叫做得好?什麼叫做不好?」「關鍵成功因素是哪些?」「跟證券商的其他單位有什麼互動關係?」「不同的證券商客戶有何不同?」「與會計師事務所和律 師事務所怎麼分工?」……。

保持一直問問題的習慣,簡單嗎?你自己試試,就知道其中的甘苦樂趣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68

報業大老征服海泳 找回職場鬥志

2012-03-12  TCW




如果五十歲是人生中場,三月一日 甫接任《聯合報》社長的項國寧,上、下半場,各有一個第一。上半場,他是國內第一位取得新聞學博士學位,擔任主流大報的總編輯;下半場,他則是國內取得魚 式游泳(編按:Total Immersion,簡稱TI)訓練班,教練資格的第一人。

從新聞事業跨到運動專業,轉變的關鍵中場,是在多數男性面臨中年危機(Middle age crisis)高峰的四十六歲。

這一年,是他擔任《聯合報》總編輯,職業生涯攀上最高峰的時刻,但除每天午夜趕截稿、凌晨三點才下班、天將破曉方就寢的日夜顛倒作息;白天還要趕赴應酬飯 局,以及開不完的跨部門會議,讓向來自認為撐得住的身體,逐漸顯露疲態。最後,健康狀況終於亮起紅燈。

在職涯高峰,健康發警訊醫生下令:不運動就不必再來看我

「肩、頸、腰、背,無一不痛,正是古人說的『案牘勞形』,」項國寧回想,那時候的狀況只能用「上床容易下床難」形容,下不了床的原因是,因為背部肌肉過度 疲累,無力將整個身體支撐起來,起床前必須先把身體反過來、臉朝下,靠到床沿讓腳先朝地,再用雙手把身體給撐起來。

去醫院掛號看復健科,醫生說,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吞止痛藥,沒效;找人按摩,只見短效,拖了大半年,用省力的辦法,無法解決病痛,最後是醫生幾句話點醒 他,「一定要運動,不運動也不必再來看我,我只能開止痛藥,游泳對你最好。」

「你的選擇是這個(指運動)?或是經過一段時間不堪負荷,然後折損(指身體)?」醫生問。

「這個問題要解決,不能讓身體再惡化下去。」他告訴自己,該面對了。

除了健康狀況走下坡,另一個隱而未顯的危機,是生涯發展遇瓶頸。

在風光背後,事業露危機媒體生態丕變,他決定繼續戰下去

他曾在報業的黃金年代,先後出任《世界日報》、《聯合晚報》總編輯,四十三歲坐上《聯合報》總編輯大位,表面上雖風光,但每天面對的,卻是過去半世紀,歷 任總編輯們未曾遭遇的激烈變局:解嚴之後的報業競爭,加上有線電視新聞台崛起,以及閱報人口數逐年降低等,驟變的紙媒經營環境。

第一大報的昔日風光,此刻卻成為肩頭重擔,「進到辦公室編輯台,才半小時就開始感到疲累,總覺得(每件事都是)很大的負荷。」他坦言。

眼前,一條是往上走卻遇瓶頸的生涯曲線;另一條是健康狀況下墜的拋物線,兩條曲線的死亡交叉,把項國寧困在身陷中年危機幽谷的恐懼。這樣的恐懼,也代表許 多背負家庭、職場雙重重擔的社會中堅分子,共同的處境。

發展心理學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指出,人生不同每個階段,都有其心理的發展目標和相對的心理危機,步入中年,身體機能和外表的明顯衰退,帶來身心新的考驗和衝擊;但若能 闖過中年危機這關,則是再次的蛻變和成長。

當恐懼迎面而來,人們有兩條路可選,「戰或逃」(fight or flight)。

項國寧決定繼續戰下去。

年近半百時,被迫學游泳從嘲笑中進步,不斷突破自我極限

他說,雖然,當過大報總編輯,專業生涯可說沒有遺憾,但心理上,總有兩件事不能讓自己釋懷:身體一定要這樣繼續壞下去,不能獲得改善嗎?傳統紙媒事業只能 如此?報社前景就這樣暗淡下去,沒有轉折了嗎?

如果都不是,勢必得做出改變。於是,年近半百的他,走進泳池,從當年新竹中學規定游完二十五公尺才能畢業、不怎麼樣的「實力」開始起步。

因是勉強去游,看別人輕鬆自在,自己卻越游越累,挫折感日增,「五十歲,本能不跟你走,要有可說服你、不惑的理由。」於是他積極研讀游泳書籍,但看了三、 四十本仍不得要領,直到在亞馬遜(Amazon)網路書店買到教導魚式游泳的書,才悟出沉浮水中,不亦快哉的心法,更先後飛到吉隆坡、紐約上游訓課程,兩 次上課,他都是「所有學員中飛最遠、也最老」的那一位。

距離最遠不打緊,年紀最老卻很尷尬。游泳訓練課的學員都是青少年,有的還是校隊,教練錄下每人的泳姿,在全體學員前播放講解,當項國寧一出現在螢幕上,中 年的身材,奇怪的泳姿,惹得年輕人哄堂大笑,「真是尷尬的不得了,」他說。

但他沒有打退堂鼓,因為知道自己正在進步。魚式游泳訓練強調,每回下水,都要當成是自己這輩子游泳游得最好的一次,全神專注在從頭到身體平衡、滑水姿勢、 旋轉角度等每個細節,「永遠都有改善的空間」,全神投入,就越游越舒適、輕鬆。後來,改善健康變成游泳的副作用,項國寧更享受悠游水中的樂趣,以及隨之點 燃的內在熱情。

靠毅力和知識,挑戰身體的極限,他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愉悅感;游泳水道也成為了他的人生下半場,通往自我挑戰的秘道。

「kaizen(編按:日文發音改善),不停進步改善,追求完美的過程, 身心的回報,愉悅感高」。另一個感受是:「你可以做得到!」

二○○三年,五十歲那年,他開始從泳池跨向開放水域,陸續挑戰三.三公里的橫渡日月潭、六公里的澎湖海泳、馬來西亞刁曼島十公里的海上長征。更通過認證, 成為台灣首位魚式游泳教練。

此外,他還登上海拔五千八百九十五公尺的非洲之顛吉力馬札羅山、聖母峰基地營,而在此之前,登過最高的山,只是海拔二千二百多公尺的阿里山。「一次又一 次,往極限再多push (前進)些,感覺棒透了!」

有一回,在紐西蘭的天然湖泊裡游泳,他鑽進冷冽的湖水中,「彷彿游進圖畫裡」。浮出水面,看見白雲與青山;換氣時,聞到花香,從中享受到的樂趣,絕非在忍 受氯氣味道、動輒折返的游泳池內,所能比擬。

十年內,他從被迫游泳,到享受游泳;從游二十五公尺,游到開放水域的十公里,距離擴增四百倍,但換得的信心,卻是難以估計。

突破體能的自我挑戰,他也更有勇氣,面對職場上的艱難挑戰。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是進入聯經報系三十年,最痛苦的一天。

轉任新社長,就面臨停刊即使心裡很難受,想清楚就能克服

卸下《聯合報》總編輯一職後,他轉任《民生報》社長,但面對主打娛樂新聞的港媒《蘋果日報》登台猛攻,第一次當社長,就要站到同仁面前,代表資方宣布《民 生報》停刊。

承擔這個角色,內心非常煎熬,但遭資遣的同仁卻未必能諒解,網路上有人貼文,批評包括他在內的報系高層,冷血無情。

「面對事情,只要想清楚就能克服,」這是從克服體力極限過程中的領悟。他決心正面迎接報業不景氣的挑戰,「在職場上要親手結束經營,心裡難接受……(談話 中斷,停頓)從《民生報》到《聯合晚報》,我不要第二次結束報紙,我不能再在我手上發生《民生報》的事,很難過啊(編按:《民生報》停刊後,項國寧曾轉任 《聯合晚報》社長)!」

如今,近耳順之年的他,除出任聯經報系旗艦品牌《聯合報》社長,還身兼報系發言人、內容發展處長與大陸事務處長等要職,扮演推動這個成立逾一甲子的報業集 團,轉型進入華文數位匯流新時代的核心要角。面對未知,就像游泳一樣,「不開始做,永遠不知道怎麼做。」雖然工作量不比擔任總編輯時少,但靠每天早泳的習 慣,展現的積極和活力,卻遠勝過十年前。

「身體狀況不好的時候,我進辦公室,覺得辛苦沮喪勞累……,(現在)一整天覺得有力氣與信心處理麻煩事,同樣是工作帶來的負荷,現在卻成了有意義的挑 戰。」他笑著說:「這年紀能游十公里,其他事也沒那麼難吧?」

五十七歲時,海泳十公里放棄前自問:只差一點何不挺過去

二○一○年十月,五十七歲的他挑戰馬來西亞刁曼島十公里海泳,是自我蛻變的關鍵一刻。

游到七、八公里時,他體力達極限,比賽的支援小艇就在不遠處,他只要揮手,就能上船休息,結束這困難挑戰。放棄很容易,只要自己願意,不必對誰解釋。

就在他想放棄時,突然間,「有一個神聖的聲音說,你既然已經來了,就要把它完成。」他內心掙扎,「你游了這麼遠,不挺過去,回到台灣對自己沒法交代,你為 什麼不把它做完?你真的做不完嗎?已經花這麼多力氣,只差最後一點,應該想辦法挺住做完。」最後自我挑戰,他克服放棄的誘惑,完成十公里海泳的里程碑。

面對健康、職涯的雙重挑戰,像在海中長泳,有雙腳踩不到底、體力卻耗盡的恐懼,他可以選擇退隱轉向,「如果那時退休,就像游八公里就停掉,事情不該那樣結 束,生涯不該是那樣,被畫上句點的!」

選擇面對,找到下一階段的熱情,持續戰鬥,項國寧讓原本令人惶惶不安的中年危機,成為拉開人生下半場布幕,節奏明快的勝利序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91

華國飯店求售進入最後階段、出售台南土地變現 科技大老葉國一轉戰房地產的悲與痛

2012-5-14  TWM




從電子業崛起,靠投資廣達致富的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九年前開始積極布局房地產,讓他嘗到不動產增值利益甜美的果實。但這次,他卻因用人頭買賣專案住宅被 檢調盯上,與他過往給予外界的正派形象大相逕庭,消息一出,震撼科技與房地產界。

撰文‧李建興、梁任瑋

身價百億的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因以人頭名義,低價取得台北市政府配售給士林官邸重劃區拆遷戶的「專案住宅」,從中獲利數億元,不僅遭到檢調單位調查, 更被指控涉嫌詐欺取財、偽造文書,令科技及地產界一陣譁然。

葉國一當初大舉進軍房地產,沒想到會涉入炒房疑雲,甚至為此吃上官司,但令他煩心的恐怕不只此事。根據︽今周刊︾調查,葉國一正祕密進行出售兩大不動產物 件||華國飯店與台南市土地。

事實上,葉國一找尋買家,接手華國飯店的動作從未停止,目前已與一組買方洽談到最後階段,成交金額約四十六億元,每坪單價近六百萬元,熟悉內情人士透露, 買家正在與銀行接洽貸款成數,近日可望拍板定案。

賣地求現 引發市場注意華國飯店先前傳出多組買家探詢,包括台壽保集團、興富發建設,都是外傳的買家名單,但針對本刊求證,兩家公司都予以否認。相較於交易門檻較高 的華國飯店,葉國一已將金額較低的台南土地悄悄處分了。

本刊調查,今年三月五日,登記在葉國一妻子王富代名下的台南市北區開元路土地,就悄悄以總價九.二七億元賣給興富發建設子公司齊裕營造。而這筆占地三四○ 八坪的空地,據說是葉國一在○九年透過法拍取得,當時進場金額六.三億元,而今處分後,獲利達二.九七億元。

除了賣地求現外,葉國一近期種種調度資金的動作,也耐人尋味。目前他投資的不動產向銀行抵押設定的總金額約一八○億元,其中,今年四月九日,葉國一與大板 根重新向國泰世華銀行調整授信額度,債權擔保總額由原本的二十.四億元,新增至二十六億元。

葉國一是國內科技業大老,一九七五年,與溫世仁、鄭清和成立英業達,締造台灣的筆電代工傳奇。而當一九八八年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決定創立廣達時,葉國一不僅 出錢,更調派英業達旗下員工至廣達幫忙,對廣達的成軍功不可沒。

至於在地產界,雖然跨足時間不長,但他接連投資的華國飯店、新北市三峽大板根森林溫泉渡假村以及高雄豪宅「國硯」,都是業界的指標個案,手筆之大,鮮少人 能出其右。

但葉國一落到以人頭戶買屋,涉嫌炒房詐欺,遭到檢調單位調查,被諭令五百萬元交保的下場,令人不勝唏噓。

根據知情人士指出,葉國一的地產霸業出了紕漏,這次鬧得沸沸揚揚的士林官邸重劃區案似乎不是第一遭。事實上,去年政府祭出奢侈稅等打房政策,衝擊房市時, 市場就傳出葉國一積極處分不動產,想要求現退場。

今年二月,本刊七九○期就曾報導葉國一兜售旗下不動產,以及向銀行質押設定金額高達一六二億元的第一手消息。雖然與葉國一熟識的房地產投資客堅稱「葉國一 不缺錢,只是變現性不足!」但他也承認,由於葉國一的投資主軸是大型商用不動產和土地,偏偏這一類的產品總價過高,在轉手性不足下,導致變現不易,容易讓 資金周轉不靈活。

因此,目前葉國一拿來「出售求現」的產品,多為市場接受度較高,可立即開發的建地。

資產複雜 升高觸法風險面對葉國一這一連串資金調度的動作,看在一些熟知內情的人士眼裡,並不感到訝異。

「再密的石頭都有縫!」其中就有一位房地產業者分析,有別於一般房市投資客,多半是買賣房屋或包租套利,葉國一操作不動產,卻偏好高難度的投資項目,有些 手法還十分迂迴,例如利用人頭取得政府住宅優惠的資格,為的就是低價取得資產。

另外,葉國一近年來也介入一些不良資產,有部分是為了能低價取得標的,從中套利;有些則是借錢給朋友,後來因對方無力償還,欠債的友人乾脆直接將旗下的資 產「作價償還」,因此葉國一往往迫於現實,接受「債權變股權」,間接承攬了一些不動產。其中,二○○四年葉國一就是「以債作股」入主華國,換算下來,等於 以二十三.四億元價格,成為最大股東。

據了解,葉國一之所以勇於執行這些難度極高的投資,除了利之所趨,更因旗下擁有一個專業團隊幫他處理法律、稅務、房地產交易等專業問題。如中國土地改革協 會理事長王進祥就被他延攬,除了對於投資案頻頻獻策,更一手解決所有疑難雜症。

在建築業擁有三十年資歷的王進祥,堪稱代書界的天王級人物,外界對其辯才無礙、精熟不動產法規、地政作業程序等特質,印象最為深刻。

但葉國一卻沒想到,再怎麼堅強的幕僚陣容和縝密的算計,都不及現實的複雜,尤其舉凡土地、不良資產等產品,由於買賣過程曠日廢時,只要一個小環節出了差 錯,就讓整個投資案動彈不得。

拿葉國一於二○○八年用二十八.九億元購入太子汽車三重舊廠土地來說,當初單純地只想自行開發,孰料,後來新北市政府將其納入特定開發區內,統整開發,使 得全案進度延宕。

也正因為操盤手法迂迴,除了讓外人霧裡看花、產生疑慮外,更難免擦槍走火,徒增觸法的風險,這次士林官邸重劃區案即為典型個案。

位在士林官邸北側的士林官邸重劃區,在二○○○年時解除禁建,由於立地條件佳,成了建商和投資客覬覦標的。

○五年,台北市政府針對老舊住戶執行區段徵收,為安置拆遷戶,以「專案住宅」的形式,讓拆遷戶認購重劃區內的國宅,而平均單價則是每坪十八.五萬元。由於 買入後,不但不用受到「購入國宅兩年內不得買賣」的限制,可以立即轉售;另外若以當地動輒上百萬元的市價來看,認購「專案住宅」等於現買現賺,潛在獲利十 分驚人。

時點巧合 引起檢調懷疑基於利潤可期,於是葉國一早在一九九九年就開始收購士林官邸一帶的老舊住宅,陸續取得二十四戶。原本二十四戶都登記在太太王富代名下,後來只 保留一戶,將其餘二十三戶過戶給英業達董監事及員工,最後王富代與人頭都順利取得認購權。等到二○○九年國宅蓋好之後,原本登記在董監事和員工名下的「專 案住宅」,又全數賣回給葉國一的次子葉力誠名下的銓誠資產管理公司。

檢調指出,他們早從二○○九年八月就已經接獲檢舉,並暗中調查多年,握有證據。對此,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煊則分析,由於這二十四個「問題 戶」的交易時間點,太多巧合,難免引起檢調單位「合理的懷疑」。

如葉國一在官邸解除禁建前就收購舊房子,取得拆遷戶資格,主管機關懷疑政商關係良好的葉國一,提前得知內幕消息而搶先布局。而原先「專案住宅」配售拆遷戶 是採「一個門牌可認購一戶」的規則,但當台北市政府清查拆遷戶名冊,發現有人同時擁有多戶房子。為了避免不公平,主管機關於是緊急修訂辦法,改為「一人至 多一戶」原則,也就是所有權人只能配置一戶「專案住宅」。

沒想到,在正式登記認購前,葉國一發現「法律變了」。山不轉路轉,他將原先登記在太太名下的房子,紛紛過戶給其他人,但這個舉動,有人質疑葉國一是刻意利 用人頭,分散產權,為的就是要全數取得所有的認購權,「一個也不放過!」而且儘管用人頭買房套利的情事時有所聞,但葉國一這次卻連拆遷戶的優惠也要獲取, 鮮有人如此。更何況其身價百億,令人有「富人與平民爭利」的不良觀感,不符合公平正義,也違背台北市政府配售的用意,這因而觸動主管機關的敏感神經!

但對此亦有人替葉國一抱不平。就有法律界人士指出,由於這次士林官邸重劃區拆遷戶的「專案住宅」認購規則,是台北市政府量身訂做的「專案規則」,與一般拆 遷戶補助方式截然不同;再加上辦法臨時改弦易轍,容易讓人誤觸法網。

不過,整起案件,葉國一最難交代的就是「交易價格」的問題。由於葉國一的員工取得「專案住宅」後,竟全數都以十八.五萬元的原價轉售給葉家,不合常理,更 讓檢調確信其以「人頭謀取暴利」的假設。

交易價格 讓人頭戶假設成立原本葉國一自認縝密的計畫,卻由於手法太過複雜和迂迴,反而容易讓人大做文章,最後惹來官司,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隨著葉國一被起 訴,不少人驚覺「使用人頭戶操作房地產,原來風險這麼大!」使得向來被房地產投資客視為「公開祕密」的操作手法,成了葉案的另一個話題。

對此,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就表示,在地產界,利用人頭來「爭取優惠資格」、「轉手炒高房價」、「規避相關賦稅」,以及「取得超額貸款」等情事,可視 為運用人頭獲利的四大操作目的。

而身任知名投資客「劉媽媽」委任律師的華亞協和法律事務所律師黃坤鍵則進一步分析,雖然使用人頭不能和「違法」畫上等號,但他提醒,正因為人頭好用,所以 常被濫用,甚至會誤觸法網,因此所有的投資客都得認清「法律的界限」,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以葉案為例,當時葉國一使用人頭戶,大概是認定只要過戶給人頭的時間和文件合乎程序,法律上並不能否定其「拆遷戶資格」;再加上與人頭達成共識後,對於葉 家要不要售後買回?以及用多少錢交易?純屬私人契約行為,不至於觸法。「但葉國一忽略問題不在人頭身分,而是過程的合理性有爭議!」黃坤鍵進一步解析,這 次檢調就是發現,葉案的時間過於巧合,和交易價格不合理,認定葉國一有明顯犯意。同時檢調也認為這些因人頭而衍生的拆遷戶,不但造成台北市政府統整拆遷戶 出現錯誤,更額外多配售二十三戶國宅,造成市政府損失,因此控告葉國一觸犯了「詐欺取財罪」,甚至到最後,更以「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為名,多了一條「偽造 文書罪」。

葉國一在科技業闖蕩多年,原本以為房地產將是他下一隻財富金雞母,到頭來,因為錯估情勢,讓他徒有百億資產,資金都因為房地產而卡住,甚至只為了拆遷戶專 案住宅的蠅頭小利,而誤觸法網,這恐怕是當初他始料未及的。

還原葉國一士林「專案住宅」炒房事件簿

時間 事件

1999年 葉國一開始以太太王富代名義收購士林官邸北側的老舊房屋共24戶,取得拆遷戶資格。

2000年 士林官邸搬遷,解除禁建,並開始重劃,對附近老舊房屋進行拆遷、整地。同時祭出讓拆遷戶得以每坪均價18.5萬元價格認購重劃區內國宅的「專案住宅」。

2004年 北市府地政局清查拆遷戶名冊,發現有多戶為同一所有權人持有,故修法,將認購規則由「一門牌認一戶」,改為「一所有權人僅認一戶,其餘以每戶75萬元補 償」。

2005年 王富代名下其中的23戶房子過戶給英業達董監和員工,使得王富代和所有員工及董監共順利取得24戶的認購權。

2009年 專案住宅完工,原過戶給員工和董監的房子,統統以每坪18.5萬元,賣回給葉國一兒子名下的銓誠資產管理。

2012年 檢調以詐欺取財和偽造文書罪控告葉國一。

製表:李建興

葉國一全台地產投資逾200億元 但難以變現標的物 取得時間 投資金額

(億元) 現況

士林官邸旁祖厝預定地 2003 8 尚未開發華國飯店 2004 24 正洽詢買主

士林官邸北側專案住宅

(福林段二小段594地號)福林路100巷77弄1號 2005 N/A 24戶由銓誠資產管理公司持有北市雙城街、德惠街土地 N/A 尚未開發高雄豪宅「國硯」土地 2008 16.7 與國揚建設合作,已於2010年7月動工,預計2013年完工太子汽車三重舊廠土地 2008 28.9 尚未開發三峽大板根森林溫泉渡假村 2009 15.6 營業中台南市開元路土地 2009 6.3 今年3月5日9.27億元賣給興富發建設旗下齊裕營造高雄亞太財經大樓 2009 17.8 對外出租中入股皇普建設 2009 6 2011年成為大股東松山火車站旁土地 2010 15 尚未開發新店大台北華城土地 2011 70 與新普建設合作,推出6戶頂級別墅「新普國玉」

其餘土地尚未開發

合計 208.3

製表: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77

從小工程師變身軟體界大老 奇虎周鴻禕 在爭議中寫下傳奇

2012-7-23  TWM




周鴻禕,原本只是湖北的一位小工程師,卻靠著兩次創業,攢出上億人民幣身價。

他敢言、直率,是大陸網路業爭議人物,這次衝著雷軍而來,單挑小米,激盪出的零利革命,就此展開。

撰文‧賴筱凡

七月三日,北京的一場產品發表會上,穿著一貫的鮮紅色休閒衫,北京軟體大廠奇虎三六○科技董事長周鴻禕忙著拿刀割、用水潑,藉此來證明新機的耐用度。一場手機新品發表會,儼然演變成為購物專家的推廣秀,但這就是周鴻禕,最近兩個月大陸最熱門的網路話題人物。

「很多善良消費者都不知道,『粗糧手機』(編按:指小米機)每支要賺七、八百人民幣,今天三六○將重新樹立千元智能機的新標準。」這是周鴻禕向小米科技開 的第一炮,直接瞄準了小米科技的利潤,甚至與家電大廠海爾聯手,推出低價智慧型手機,就為了「秒殺」小米。於是,一場「岳不群」大戰「杜甫」的口水大戰, 就此上演。

曾一手打造大陸最大搜尋引擎

首次創業即獲雅虎青睞

說起雷軍,台灣人可能對近一年強勢崛起的小米機,有些印象,但若問起周鴻禕,認識的人,鮮矣。然而,出身湖北省、年紀不過四十二歲的周鴻禕,在大陸軟體產業的影響力,卻不容小覷。

用幾個數字來看周鴻禕的影響力,在大陸,八三%的電腦安裝了奇虎的三六○系列防毒軟體,三六%的智慧型手機,內建了奇虎的軟體。而這不過是一家成立僅七年的新創公司成績單,去年三月,周鴻禕更成功讓「奇虎三六○」在那斯達克掛牌,坐擁二十億美元的市值。

看似傳奇的創業歷程,周鴻禕一路走來,卻是爭議不斷。

北京周鴻禕的辦公室裡,戴著銀框眼鏡,看似斯文的周鴻禕,這一刻,他霸氣地坐在百萬音響前,因為這幾乎是他四十歲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周鴻禕從陝西西安 交通大學畢業後,被分派進了國營色彩濃厚的方正集團工作,誰能想到一位小工程師,在二十年後,能變身成一家在美股掛牌公司的董事長。

在方正,周鴻禕很快地嶄露頭角,從小工程師到研發中心副主任,到集團事業部總經理,但他並不滿足於這些頭銜與光環。血液裡帶了點叛逆因子的他,二十八歲那年,決定自己創業,而「三七二一公司」就是周鴻禕創業的第一個產物。

「如果要說人生最讓我後悔的一件事,那就是賣掉三七二一。」一九九八年,周鴻禕創立中文搜尋引擎三七二一,那是個大陸網路產業正要起步的年代,百度、騰訊 都還嗷嗷待哺,但才四年的時間,三七二一就成了大陸最大的搜尋引擎,營業額高達兩億人民幣,而就在二○○三年,三七二一被急於進軍大陸市場的雅虎相中,以 一.二億美元的代價買下,周鴻禕甚至成了雅虎中國區總裁。

直率、不怕得罪人

連楊致遠都頭疼的爭議性人物可是,個性直爽、有話敢說、從不怕得罪人的周鴻禕,遇上美國企業血統的雅虎,好光景自是不久,才一年時間,周鴻禕就離開了雅虎,重起爐灶,創立了奇虎科技。

周鴻禕曾說,高中時讀過一本書叫《矽谷熱》,講的就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以及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創業故事,這一本書影響他甚巨,「搞別的,我可能成不了大事;但搞技術,幾個人在車庫裡就能改變世界,很適合我。」這就是周鴻禕,老想著與眾不同,想做大事。

所以,二次創業的周鴻禕,這次嗅到了新的商機,決定用新思惟做網路||提供免費防毒軟體;但他並不靠賣軟體賺錢,大批使用者安裝了奇虎的三六○安全系列軟體,廣告收益開始跟著進帳。

只不過,隨著奇虎三六○在美掛牌上市,周鴻禕好鬥的個性,又不安於現況;這回,他腦筋動到了低價智慧型手機上頭,直接與雷軍槓上。「其實,周鴻禕就是很會製造話題的人,當市場焦點都在他身上,那他的目的就達成了。」一名觀察大陸軟體業已久的分析師說。

正是周鴻禕這種個性,每做一件事就先製造話題,大踩同業痛腳,才會讓雅虎創辦人楊致遠曾氣得大罵,要創投不要把錢投資周鴻禕。這麼看來,周鴻禕要做智慧型手機,直接找上雷軍單挑,也就不那麼奇怪了。

周鴻禕

出生:1970年

現職:奇虎360科技董事長經歷:方正集團事業部總經理、3721創辦人、雅虎中國區總裁學歷:陝西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碩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57

不只股民 大老闆也喊被TDR騙


2012-11-26  TCW
 
 

 

「我們都是被台灣騙去的!」在一場新加坡中小企業聚會上,多位在台灣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的新加坡老闆們,議論著台灣股市,大吐苦水。上路剛滿三年的TDR,不僅讓台灣投資人覺得被坑,就連來台掛TDR的老闆也大喊被騙。

十一月初,全球第三大咖啡廠、新加坡超級集團因為流通股數不足,即使股價兩年大漲一倍,仍被迫下市。

當初,這些海外企業來台掛TDR時,被戴上「來台灣撈錢」的帽子,現在卻發現,來台掛牌時,不惜賠上近千萬元承銷費用,掛牌後付出的維護成本也相當高。以超級集團為例,發行股數並不多,僅占公司資本額的四%,但每年還要支付三百萬至四百萬元的股務代理等費用。

一位在台掛TDR的新加坡企業駐台代表指出,「除非制度改變,否則TDR玩不下了。」

來台掛TDR,原股幾乎都在新加坡或是香港上市,這兩個股市沒有漲跌停板限制,而且收盤時間比較晚,每當企業發布利多時,原掛牌地的股價漲幅比TDR來得大,讓TDR呈現折價。

當投資人從事套利買賣,也就是在台灣買進折價的TDR,向存託機構申請以TDR兌回原股,再到原掛牌地賣出,一買一賣之間賺取差價。結果是造成台灣TDR股數不足,若大股東又不願把老股拿出來增加流通數量,最終依照證交所規定,被迫終止上市。這種套利交易,通常會發生在好股票身上,所以會演變成TDR市場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好公司選擇離開,只留下體質不佳的TDR標的。

下市還要自己掏錢買回》

第二項是附買回條件。今年初爾必達宣布破產,訂出新規定,要求TDR公司董監事一旦下市,必須負責買回所有流通在外的股票,等於海外企業來台籌資之餘,還要有把錢吐出來的準備。證交所副總經理簡立忠坦言,這項新規定可能會「嚇跑」一些海外企業。

今年來,TDR沒有任何一家新掛牌,原已通過審查的案子也撤件,目前僅剩三十二檔,大部分股價跌幅逾五成。在規則沒改善下,最終將使TDR變成進退不得的台股孤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49

搞定富客戶非懂不可的10件事 大老闆買單術


2012-12-03  TWM
 
 

 

「富人消費」是不景氣年代底下的超穩固商機,做到有錢老闆的生意,勝過零星的接單小利,只是,如何讓這些企業大老闆願意買單?

從108位賓士車主的消費心理大調查,與專做大老闆生意的頂尖業務經驗分享,或許能夠找到讓業績倍增,收入大躍進的答案。

製作人‧楊紹華 撰文‧林心怡一位中小企業老闆在生日前夕收到一份「神祕包裹」,他拆開禮物一看,是一雙他一直想買、價值上萬元的TOD’S鞋款,拿起禮盒上的小卡片,親筆署名送禮的不是他的親人,而是他稱不上熟稔的保險經紀人蔡瑋儒。

這份在老闆眼中不算特別貴的禮物,卻讓他驚喜萬分地立刻去電致謝,他好奇地問:「你怎麼知道我喜歡的鞋款尺寸?」只聽到對方回答:「上次聽過你提起喜歡這個牌子的鞋,尺寸是我們一起吃日本料理脫鞋子時,特別留意的,希望這份禮物你會喜歡。」這份注重細節的小小體貼,不但使這位老闆心情大好,邀請蔡瑋儒參加友人的聚會,也讓她贏得了這位忘年之交客戶的心。這位蔡瑋儒認識大半年的老闆客戶,不但和她簽下第一張千萬元的保單,還曾拍著她的肩膀說:「你真的很細心,我相信你會認真仔細地幫我處理儲蓄方面的理財問題。」後來還幫蔡瑋儒介紹了不少客戶。

對於二十七歲年輕漂亮的蔡瑋儒來說,要能連續三年蟬聯百萬圓桌(MDRT)保險業務殊榮,不被客戶定位成「花瓶」調侃,而是「有料」又專業的保險經紀人,真的願意把錢交給她理財,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了解富人的思考邏輯

蔡瑋儒在家中排行老四,老家在嘉義縣布袋鎮從事蚵仔養殖業,從很小的時候,「我要變有錢」,就是她內心裡壓抑不下的聲音。護校畢業後,隻身北上打拚,但每月二萬元的薪資,要在台北生活根本不夠用,遑論存錢。「所以,除了白天在牙醫診所當助理,晚上還到PUB當酒促小姐,假日再到餐廳兼職,一個月才勉強賺到四萬多元。」從苦勞護士到年薪三百萬元的超級業務,蔡瑋儒自剖她的翻身關鍵,除了努力累積保險專業與服務熱忱之外,「最重要的,是我抓住了富人的消費心理。」在花樣年華的青春歲月裡,蔡瑋儒幾乎都在工作中度過,但每月扣除租金、生活開銷與寄回老家的孝親費,苦勞換來的薪水所剩無幾。犧牲了睡眠、娛樂與愛情的蔡瑋儒,每每在深夜裡失意無助地翻開存款簿時,總是不自覺地長嘆一口氣:「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工作,卻還是個月光族?」後來,蔡瑋儒投入保險經紀工作,專門鎖定「白手起家」企業主與生意人的客戶群,存款數字才開始跳躍式成長。只是像她這樣年輕、自小又成長在養蚵人家的「富人絕緣體」,要上哪去認識有財力的企業老闆?

「我花了好長的時間,去有錢人去的地方,包括品酒會、高級車廠舉辦的活動,試著和他們交朋友,和他們談高爾夫、紅酒,請教生意經。所以我會打高爾夫,也努力充實財經方面的知識,讓自己成為有趣、受老闆青睞的人。」「我不是虛榮,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目的只有一個:了解富人的思考邏輯,搞懂他們究竟在想什麼?重視什麼?需要什麼?」她篤定地說出結論:「幾年下來,我確定兩件事。首先,富人消費,的確是這不景氣年代下的超穩固商機;其次,那本書說得沒有錯,有錢人腦袋裡想的事情,和你、我真的都不一樣。」關於第一件事,不妨看看全球奢華精品龍頭業者LVMH(路易.威登集團)的近年業績。

雖然全球經濟在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影響下,陷入嚴峻的緊縮格局,但LVMH近五年營業額仍然快速成長,一一年結算營業額達到二三七億歐元,不僅已是連續第三年成長,並遠遠超過金融海嘯發生前、○七年時的一六五億歐元。由此來看,富人的荷包,的確是不景氣年代之中最鮮明的「業績成長來源」。

忌以專家自居

要將自己當成員工

關於第二件事||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政大企管系教授兼商學院副院長別蓮蒂是這樣解讀的:「說穿了,富人要的就是『量身打造』,所以,如果你用適合普羅大眾的行銷模式去對富人促銷,那麼,不但難有結果,甚至可能誤觸地雷。」對於消費購物,富人腦袋裡究竟是如何思考?為了找出答案,《今周刊》特別進行了「一百位賓士車主的消費心理大調查(回收一○八份)」,同時也與「波仕特市調公司」合作,用同樣的問卷針對一般民眾進行網路調查,交叉對比之後,我們印證了蔡瑋儒的體認: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不同之處,在富人與業務員接觸的第一時間就已開始。

「我最受不了話多的業務員,以買保險為例,我其實已做好了大部分的規畫,只想知道執行細節。」前開發金高階主管Alex,是本次「百位賓士車主消費心理大調查」的受訪者之一,在被問到「如何觀察業務員」時,他不假思索的回答:「意見太多的業務,我會直接說不。」同樣的問題,在素有廣告女王之稱的群邑集團總裁余湘口中,也得到了類似的答案,她隨手拿起一只上百萬元的愛馬仕柏金包舉例:「同樣是高檔皮包,我只喜歡柏金包,如果業務員一直推薦凱莉包,我就會覺得很煩!」她說,自己想買什麼款式,想買什麼房子,都很有想法,最受不了業務員滔滔不絕地推銷,這會讓她覺得很不耐煩。

調查顯示,有四三%的「一般民眾」在初次面對業務員時,希望能先完整清楚表達需求,並請業務員盡可能提供各種建議;但富人則心有定見,高達四九%比率的受訪者強調,當自己面對業務員時,並不需要太多建議,而是希望「直接切入特定商品的細節介紹」。

對於問卷結果,龍吟華人市場研發論壇中心副總監李竺姮分析,「調查結果符合事實,通常,富人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尋找業務是為了『用最完美的方式完成自己早已做好的決定』,但一般人則不太確定自己要什麼,希望藉由業務員得到『正確引導』。」換言之,面對富人客戶時,第一個要避免的地雷是「以專家的角色自居」,某種程度上,應該要以「員工」的心態自處。其中差別,在於前者是「提供消費建議」,後者則是「確保執行無虞」。

別蓮蒂以銷售豪宅為例:「若眼前的客戶屬於金字塔頂端層級,切忌『從頭說起』,若對方詢問某特定建案,那麼,業務員不宜從地段、價位或生活機能講起,你要迅速掌握眼前這位『老闆』所關心的特殊需求,或許是門面、或許是採光,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如果把消費行為比喻成一百片拼圖,一般人在講出需求後,需要業務員從二十片開始拼完剩下的八十片拼圖。而富人在找上業務員之前往往已經拼好了八十片,你的任務是拼完最後二十片。」李竺姮表示,在「省話」的前提下,業務員如何揣摩富人心思,看透富人心裡「八十片拼圖」的模樣,就是行銷攻略的第一個決勝點。

省話是王道 用傾聽「看透」富人心如何看透富人心理?專營高級鐘錶品牌的高登鐘錶台北一○一旗艦店店經理李基豪認為,若沒有絕對的把握,那麼,「多聽」,就是面對富人客戶的基本教戰守則。

在本次調查中可發現,在判斷業務員是否值得信賴時,有高達七二%的賓士車主受訪者認為,「業務員是否專心傾聽並充分理解我的問題」是最重要的判斷指標;另方面,對於業務員「透過不斷提問找出我的需求」,有超過二三%的「一般民眾」表示認同,但對賓士車主來說,只有一一%認同這種作法。顯然,富人眼裡的及格業務員,「傾聽力」比「提問力」更重要。

工作繁忙的余湘,分享了她委託專營豪宅市場的房市達人劉陳傳找房子的例子,她每次置產都有一套「SOP(標準作業流程)」,房子除了要符合她對區域、地段與格局的需求,還要找她長期配合的「老師」看過風水,「有次Michael(劉陳傳)就只是聽完我想要購屋的幾個條件,沒多久不但幫我找到我要的房子,連老師都幫我約了。我後來只是去看過一次,很快就買下這戶數千萬元的房子了!」重視效率的余湘說,這就好比挑員工一樣,「能聽懂我的話,有效率地達到目標」就是值得信賴的工作夥伴。

聽懂問題之後,接下來,就要進入行銷階段;這方面,又是面對富人客戶時的另一挑戰。

與其虛偽裝熟 不如給實際承諾「業務的基本作法,經常是透過簡單的讚美或詢問與商品無關的私事,來加速拉近彼此距離,若是面對一般消費者,這樣做的問題不大。」鑽研「行為財務學」的世新大學金融系副教授郭迺鋒說,「但如果是面對富人客戶,恐怕就是誤觸禁忌的開始。」的確,根據調查,當業務員問太多與商品無關的私事,只有一八%的「一般民眾」會表示有反感,但在賓士車主受訪者當中,表示會「立刻掉頭」的比率拉高到四三%。

「千萬不要挑戰富人對於個人隱私的重視度。」專營信義計畫區豪宅的房仲業務員張華雄就指出,剛開始經營豪宅市場時,就曾向媒體透露客戶買下前副總統謝東閔至善別墅,他沒想到,自此即被這位客戶列為「拒往戶」。

而賓士車主Alex也說:「問太多與商品無關的事,不熟裝熟,我也會感到很不耐煩,像這類太『白目』的業務員,都會讓我終止交談。」如果不能透過正常的撇步拉近距離、解除心防,那麼,究竟如何打動富人掏荷包的心呢?郭迺鋒認為,關鍵在於「承諾力」,「承諾別人做不到的服務,並且一言九鼎說到做到,富人要的就是這個。」就像前面提到的,富人尋找業務員的目的是「用最完美的方式完成自己早已做好的決定」,於是,能不能提出一些別人沒有的服務,就是這一階段的決勝關鍵。

與其送禮,不如創造驚喜簡單的說,敢給承諾,就等於是為富人創造了一個「意外驚喜」,而這樣的「創造驚喜能力」,其實也是業務員對富人長期經營信賴感的重要技能。

「讓對方驚喜的效果,是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被關心、被重視,富人要的就是這種感覺,當時間夠長、次數夠多,富人總會願意把錢交給你。」蔡瑋儒說。她回憶,一位經營傳統產業的客戶曾經對她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千萬元等於是我身上的一百元,其實一點都不算多,但這筆生意能不能成,就要看你的真本事了!」蔡瑋儒一開始並不全然了解他的意思,後來才慢慢體會,這些大老闆見多識廣,他們觀察就像你觀察員工一樣,當他們覺得你夠誠意、真心關心他們,才會真的對你產生信任感。

「而要表現誠意與關心,與其逢年過節上門送禮,不如想辦法為他創造小小的生活驚喜。」蔡瑋儒說。

的確,本次調查的發現之一,就是「富人對於業務員送禮的『有感度』明顯低於一般客戶」。據調查結果,若業務員不定期的送禮或卡片,有超過一成的「一般民眾」會因此願意幫他介紹新客戶,但在賓士車主受訪者中,這個比率打了對折,只有不到五%的受訪者會對這種作法感到肯定。

成為富人客戶愛不釋手的「朋友」「其實『送禮』不是擄獲富人心的關鍵,關鍵在於是不是有花『巧思』讓對方有獨一無二的驚喜感受!」余湘表示,「送對方真正喜歡、需要的東西,才有加分的效果。」蔡瑋儒笑著說,送禮是基於例行公事或者真正關心,效果差很大。她繼續舉例,一次,她在電話中聽到客戶聲音沙啞,隔日就送上枇杷膏,「價錢可能比一盒月餅還便宜,但對方立刻感受到你的貼心。」賓士車超業邱次雪,也曾經為了搞丟鑰匙的客戶,立即從台中市摸黑上山,一路開到高海拔的清境農場為客戶送上備份鑰匙,其實她大可以幫客戶叫拖車,但貼心的邱次雪還是「使命必達」地親自把鑰匙「送上」,而這位客戶後來不但成為她的老主顧,也介紹了不少生意給她。

知名餐飲業小南門豆花、點心世界餐飲連鎖店老闆娘游其麟,則是分享了她和保險業務員之間的交心過程:「沒想到,我在有意無意間提到的問題,她會認真幫我找到解答,讓我有真正被關心的感覺!」「比方說,我的保險業務員知道我喜歡交朋友、愛熱鬧,就邀我參加活動,慢慢熟了以後,有幾次,我跟她抱怨沒時間接小孩,她說若有需要隨Call隨到;想要出國,但熟悉的租賃車行居然沒有提供機場接送服務,她一大早就把車子停在我家門口……。」曾經幫國泰金、中國工商銀行專營高資產理專做過教育訓練的專家江緯辰,一語點出經營富人人脈與錢脈的關鍵,就是成為這些富人客戶愛不釋手的「朋友」。他表示,富人其實看多了為賺錢而接近他們的「勢力眼的業務員」,因此對於業務員大多存有一定的「戒心」。「所以我常在服務高資產族群業務的教育訓練上說,平日就要『無目的性』的去幫助你的『貴人』,如果內心存在『急於成交』的念頭,馬上就會被富人看穿,並且引起反感。」一位財力雄厚、經營雪茄店的老闆,就是在參與BMW重型機車車隊時,與專門鎖定金字塔頂端的客戶群的保險經紀人陳沛瓔結識。不但本身成為她的重要客戶,更是陳沛瓔業務人脈拓展的「大貴人」。陳沛瓔今年更有高達八成的業績,都是來自於這位雪茄店老闆的介紹。

沒有目的 才能達到目的原來,雪茄店老闆初識陳沛瓔時,她除了是少數的重型機車女騎士,又曾是BMW世界盃業餘高爾夫球賽女子組冠軍,這讓喜歡挑戰、具有冒險性格的雪茄店老闆對她「多才多藝」印象特別深刻;加上幽默的談吐、熱心的個性,兩人逐漸熟稔成為好友。後來許多以「雪茄會友」的聚會場合,都會找陳沛瓔參加,自然也讓她結識不少高階主管與企業老闆,為她的業績加分不少。

當你用交朋友的心態出發,你才會「沒有目的」的幫助他,才會總想為他創造驚喜;當你從員工的心態自處,你才會真切的揣摩「老闆」心思,並且認真傾聽他的問題,盡可能完美執行所有細節。從朋友到員工,就是一位成功業務員攻下富人心的必經之路。

年輕業務如何抓住富人的心:參與富人有興趣的活動,例如高級汽車發表會或車會、高爾夫球活動、品酒會等場所,要主動出擊,卻不要目的性太強,先以交朋友的心態經營,真誠、風趣、與眾不同地先讓老闆留下好印象,年輕業務除了加強專業基本功,誠懇地多請教老闆成功經驗、貼心互動,讓對方覺得你「很不錯」「值得鼓勵」,才能提高後面的成交機率。

其實,有錢老闆會喜歡的業務員是……從不說「NO」,想辦法解決他們出的任何難題才會贏得信任,成為老主顧。

(賓士車超級業務邱次雪)其實,有錢老闆會喜歡的業務員是……真誠、能夠創造附加價值與驚喜,做到讓老闆客戶「捨不得離開你」,業務成交率就會高。

(保險銷售天后黃千芬)

其實,有錢老闆會喜歡的業務員是……從細節抓住客戶喜好,

喋喋不休、講話油條者

很容易被扣分。

(百達斐麗名錶銷售天王李基豪)

賓士車主消費心理大調查

為了了解富人心,《今周刊》特別進行「100位賓士車主消費心理大調查」,問卷回收108份,受訪者平均年所得為371萬元。並與「波仕特線上市調」公司合作,用同樣問卷對一般民眾進行網路調查。交叉比對之後,富人與一般民眾面對業務員的差異清楚浮現。

1.主動接觸業務員時,有錢人「已有定見」,一般人「需要意見」。

Q若你主動接觸業務員,主要目的通常是什麼?

【賓士車主】

49% 聽到自己有興趣商品的完整介紹31% 表達個人需求並請對方提供建議14% 聽到最新、主打商品的完整介紹

6% 聽到各類優惠方案

【一般民眾】

43% 表達個人需求並請對方提供建議11% 聽到最新、主打商品的完整介紹14% 聽到各類優惠方案32%聽到自己有興趣商品的完整介紹2.評斷業務員是否值得信賴,賓士車主最在意「傾聽力」。

Q.評斷業務員,你在意哪些事?(複選)67% 是否專心傾聽並充分理解我的需求53% 是否熟悉其他品牌的同類產品並能客觀比較44% 產品介紹是否完整並且有問必答39%是否耐心處理交辦事務的細節3.業務員積極發問或提供優惠,一般民眾接受度頗高,但賓士車主卻不太在乎。

Q你通常如何判斷業務員是否值得信賴?

是否不斷提問

賓士車主10%

一般民眾24%

是否提供優惠價格或贈品

賓士車主16%

一般民眾22%

4.若要繼續聯絡,「發簡訊」是富人最能接受的方式,一般人則喜歡用eMail Q.若業務員持續與你聯絡,你最能接受的方式是?

【賓士車主】

51% 發簡訊

36% 發電子郵件

2% 以上皆不願意接受

11%電話聯絡

【一般民眾】

42% 發電子郵件

34% 發簡訊

11% 以上皆不願意接受

13%電話聯絡

5.賓士車主地雷多,最忌沒耐心、話太多、不熟裝熟Q.業務員出現哪些行為,你會直接對他說不?(複選)44% 感覺沒耐心,打斷你的談話41% 推介商品滔滔不絕41% 問太多與商品需求無關的私事

37%遲到

33%不熟裝熟

「一般民眾」部分調查說明:調查方式:線上網路問卷 回收時間:2012/10/29~2012/11/04 樣本數:共回收有效樣本數2030份抽樣誤差:正負2.18個百分點富人不說,卻默默觀察業務的10 件事業務員這樣說,一般客戶通常會買單…但是,有錢人內心的OS卻是這樣… 其實,有錢人買東西通常……1 關於這項商品,請讓我從頭開始為您介紹……我的員工早就幫我做了更完整的分析,別浪費我的時間。 有主見、重效率,購物前多半已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比較,也決定了購物的方向。

2 這項商品一共有五大優點,包括…… 我若不知道這些就不會來了,可以說些我不知道的細節嗎?

3 以閣下的地位,其實應該挑選穩重一點的款式。 沒看報紙是怎樣寫我的嗎?我就是喜歡炫一點的東西。

4 您是注重安全或性能?通常開市區、郊區?在意油耗嗎?車內空間的大小……? 別再問了,其實我只想知道最快何時可交車。

5 大哥身材保持得很不錯哩! 夠了,每天都有員工讚美我的身材。 不喜歡被探尋隱私,也不需要多餘的誇讚奉承。沒意義的話聊多了,反而容易造成反感。

6 平常在哪個球場打高爾夫呢? 你到底想幹麼?

7 這個款式是限量的,目前缺貨,但我保證會盡快幫您調到貨。 「盡快」到底是多快?你根本不敢承諾給我一個明確的時間。 期待業務員能給予特別的承諾,愈是敢承諾,對於富人愈有價值。

8 現在我們剛好有個很棒的方案,提供以下優惠…… 難道你只把我當成一般人?

9 新年快樂,公司新印的月曆很漂亮,要寄到哪裡給您呢? 月曆……?我手邊不知道有多少份了。 不在意業務員逢年過節的例行送禮,而是注重驚喜,創造驚喜,才能留下好感。

10 車子故障了嗎?請放心,我立即幫你打電話給拖吊公司。 我以為是你會親自趕過來在這邊等拖吊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19

大老山隧道加價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21212/18098135

大老山隧道申請加價,平均升幅為11%,私家車及的士收費由15元加至17元(加幅13.3%)、貨車收費由26元加至28元(加幅7.7%)、雙層巴士收費由32元加至34元(加幅6.25%)、輕型貨車收費由22元加至24元(加幅9.1%),換句話說,私人(包括的士乘客)津貼巴士及貨車,不知是何道理,難道私人好蝦啲,唔會集體抗議?以佔用隧道行車空間及時間嚟計,重型車(巴士及貨車)比私家車及的士用隧道用得更大空間,更慢行車時間,理應加費多啲,私家車收費與的士收費加少啲,先至合乎邏輯,但從大老山隧道之申請加價結構看,顯然係欺善怕惡,用意希望減低反對聲音,希望政府批准。
任何公用事業申請加價,政府與社會聲音例牌反對,不在話下。好多人逢係聽到加價,就要求政府回購,十分simple and naive,最怪嘅係居然有議員支持,可見水平之低。樣樣都由政府收回、回購,不尊重合約精神,香港不如改行社會主義啦,等香港經濟向下沉淪。大老山隧道去年賺一億八千九百萬元,平均每日車流五萬三千架次,今年頭十個月每日五萬五千架次,但要害在於公司在投標時,預計內部回報率係13%,三十年經營權到2018到期,因隧道經營至到07/08年先轉虧為盈,目前內部回報率只有6.1%,故此要加價追番回報率。
如此理由,比較簡單,政府只要翻查經營協議,查下有無IRR保證條款,而保證IRR真的是13%,如果有,基於合約精神,政府簽咗約要認數,應該准大老山隧道加價,如果協議無此條款,內裏只提及類似「合理而不過份」嘅IRR嘅話,哦!大老山隧道母公司就唔好彩咯,三十年基建計劃必有營運風險,願賭服輸,點可以在零息時代,要求有13% IRR呀。房屋及運輸局唔該立即翻查當年文件,從速向公眾說明,不要講甚麼商業機密,阿吱阿咗。(按:一條隧道,一個政府,還有甚麼商業機密可言。)大老山隧道未來幾年會受惠於所謂「起動九龍東」政策,新界車往來九龍東用大老山隧道最為方便,即使加價,亦難以改行獅子山隧道,一定愈賺愈多。不過加價多少,在乎當年政府有無保證13%回報率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85

大老闆比起薪 歐晋德6K比輸大夥

2012-12-31  TCW
 
 

 

畢業生起薪22K(指二萬二千元)成為廣泛討論的話題,大老闆們也很關心。日前,在一場論壇中,台上講者老爺集團執行長沈方正、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徐重仁與高鐵董事長歐晋德,看到台下聽眾不少是學生時,一時興起,在台上比較剛畢業時的薪水。

沈方正畢業時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櫃臺當接待,在大門口幫客人開門,當時的月薪11K,他說,選擇這份工作是有制服穿,肚子餓了就到飯店的餐廳吃飯。徐重仁從日本留學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統一企業上班,當時連薪水都不知道,報到上班後,才知道薪水只有8K。歐晋德更慘,從美國留學回國,到工程公司當副工程師,薪水只有6K。他們對工作的內容,勝於薪水多寡。

雖然當時物價比現今低很多,但是這些大老闆踏入社會時的薪水、職位都不高。「先做了再說,」沈方正說,「沒有開始,就沒有增加的空間。」英雄不怕出身低,雖然剛畢業的薪水不高,但只要有熱情、願意全心投入,都能夠像這些老闆們一樣,現在的薪水是當年的好幾十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42

證所稅還沒開徵 大老闆早開溜

2013-01-07   TCW
 
 

 

二○一二年引爆朝野極大爭議,正式在二○一三年一月一日上路的證所稅政策,果然成為去年(二○一二年)的股市稅收魔咒。

財政部在二○一二年徵收到的證券交易稅(簡稱證交稅)僅約七百二十億元,距離原訂的一千二百七十六億元目標,足足短收了五百五十億元。

只是在各界爭議中,匆促上路的證所稅,能夠在二○一三年時達到「公平正義」的目的嗎?

事實上根據財政部估計,未來一年,證所稅稅收約六十億至一百一十億元,證交稅稅收約九百億元,然而,一加一減換算下來,實施證所稅之後,合計還要比過去短收約兩百多億元,可說得不償失。

證交稅因交易量萎縮而短收,證所稅打算開刀課徵的頭號對象,就是首次上市櫃的企業老闆。根據證所稅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時間,若延到二○一三年,那麼,出售當年度興櫃股票達一百張、出售當年度上市櫃股票逾十張,就要多繳一五%的所得稅,就是每賺一百元要繳給政府十五元,這讓原始大股東少賺很多。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老闆們為規避證所稅,提早在二○一二年底運作,造成台股出現三大怪象,包括IPO熱潮,十二月掛牌家數創紀錄,興櫃股票出現交易量大增、墊高股價現象,以及借殼上市風潮再起,被借殼的股票成十大飆股。

怪象一:年底趕忙IPO生技股新兵,虧損照狂漲

生技股后台微體,這家永豐餘集團轉投資的新藥公司,在十二月二十一日以一百五十八元掛牌上櫃,雖然二○一二年前三季每股虧損○‧四二元,但股價短短三天大漲超過一倍,躋身三百元的高價股。

和台微體一樣搶在十二月掛牌的,一共有四十三家公司,包括十六家上市櫃,以及二十七家登錄興櫃,平均每個交易日都有超過一家公司掛牌或登錄興櫃,堪稱史上之最。

除了台微體,其他生技公司也卯起來搶掛牌,二○一二年總共有二十檔生技股上市櫃,家數創下歷年之最,而且都集中在下半年。這些生技股新兵,即使仍處於虧損,掛牌後股價卻狂飆,甚至掀起股王爭霸戰。

大老闆們搶在歲末之際,非上市櫃不可,而且股價一個比一個高,好處就是少繳一五%的證所稅。七月二十五日證所稅法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之後,許多有意掛牌的公司就加緊腳步,趕在二○一二年底前上市櫃。那些來不及上市櫃、但有掛牌計畫的公司,也都選擇在十二月底之前盡快登錄興櫃。

二○一二年上市公司二十二家,其中有十三家是在八月後掛牌,也就是證所稅立法通過後上市比重占近六成。上櫃有四十家,證所稅法案通過後掛牌有二十家,比重也占一半。

興櫃市場更是從冷凍櫃燒成熱灶。二○一二年有八十家公司登錄興櫃,比櫃買中心原先訂定目標的六十家,足足超標了三分之一,其中八月後登錄有五十二家,比重高達六五%。

由於興櫃大股東須轉讓股票給推薦券商,若二○一三年才登錄興櫃,且轉讓股票通常會超過一百張,等於公司還沒掛牌,就要被課一五%證所稅,所以大股東們無論如何也要趕上二○一二年最後一班興櫃列車。

雖然年底掀起一波上市櫃熱潮,但隨著證所稅開徵,未來一年的IPO市場恐怕會打回冷凍櫃,目前向證交所提出申請,準備二○一三年上市櫃的公司只有四家,準備申請登錄興櫃也不到十家,因為想要掛牌的大老闆們早就上車,讓政府課不到證所稅。

怪象二:興櫃交易量大增老股換新股,避掉高稅額

台灣第一家宅配業者台灣宅配通,於十二月二十六日登錄興櫃,開盤後一分鐘內,就爆出大量,成交了七千二百五十四張,比起聯發科、統一這些知名公司的當日成交量還高。

台灣宅配通只是其中一例。邁入十二月,許多興櫃新掛牌個股的成交量明顯放大,十二月二十四日更爆出逾二十億元的交易金額,創二○一二年以來第二大成交量。興櫃市場採取議價機制,成交量向來相當低,十二月卻出現異常現象,券商估計,那是大股東為避開證所稅,賣老股換新股。

證所稅開徵後,首當其衝的對象就是興櫃公司的老闆,多數興櫃公司原始股東持股動輒上千張,而且持有成本很低,為避開證所稅,大股東都希望在年底賣老股換新股,就能合法避掉高額的稅額。

除大股東,一些中實戶和投資人為避免IPO股票無法舉證成本,而遭課徵獲利的五○%賦稅,也積極轉單以便「製造」成本,將課徵賦稅降至一五%。此外,由於證所稅是以年底收盤價為成本認定,不少買賣盤積極拉高股價,為二○一三年證所稅的課稅基礎做準備,因股價拉高後,跌下來就不用課稅。

年底熱烘烘的興櫃市場,跨年後恐會像灰姑娘般,被打回原形。未來一年,如果新登錄的興櫃股票開高走低,那麼,大股東早已成功墊高成本,套牢的恐怕是高價跟進的小散戶。

怪象三:借殼上市潮再起雞蛋水餃股,翻身變飆股

二○一二年台股十大飆股,就有三檔是借殼上市股,包括祥裕、興達和精威科技等。其中被珠寶精品集團入主的印刷電路板公司祥裕,全年大漲四‧一八倍,漲幅居台股之冠,另外,二○一二年六月由浙江比奇廚衛設備公司借殼上市的興達,漲幅近一六○%。

這些股票原是雞蛋水餃股,卻因證所稅上路,呈現股價雞犬升天的怪象。原因是證所稅對IPO不友善,那些排不上隊或準備不及,無法在年底前掛牌的企業,乾脆直接走捷徑,從市場買公司,再把業績灌進去,就可免除證所稅的問題。

自從證所稅法案通過後,借殼上市風潮再起,未來,正規IPO將會變少,反而借殼越來越多。那些被借殼公司也意外成了證所稅受惠概念股,許多雞蛋水餃股更是鹹魚翻生,變成了飆股。

雖然國內有八百萬股民,但根據財政部統計,在「設算扣繳」和「核實申報」二擇一的繳稅方式中,只有三千多人向券商申請核實申報。換言之,除非台股衝破八千五百點,否則,財政部是否能收到證所稅,還是個問號。

為避證所稅,台股提前出現三大怪象,就算財政部長張盛和樂觀預估,台股二○一三年可攻上八千五百點,達徵收證所稅門檻,但真能課到的證所稅,恐怕早被這些怪象給吃掉。

【延伸閱讀】大老闆運作避稅,造就台股熱絡假象

2012年12月27家公司登錄興櫃,創單月歷史新高興櫃12月24日成交量逾20億元,創2012年第2大量2012年台股前10大飆股中,3檔為借殼上市股資料來源:證交所、櫃買中心、XQ全球贏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50

16年晚餐約定 讓大老闆擁有不缺角人生

2013-02-11  TCW
 
 

 

一月三日,國家音樂廳的新年音樂會現場。

指揮祖賓‧梅塔(Zubin Mehta)正領著全場爆滿的觀眾跟著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的圓舞曲打拍子,進入新年音樂會的高潮。高漲的情緒,讓前方貴賓席中間兩個空位顯得特別突兀,缺席的是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

音樂會前一週,潘思亮才用「非去不可」形容今年的新年音樂會,為什麼臨時缺席?

因為他到上海與太太、小孩度假,結果外食太油膩,腸胃微恙,只好在家休養,與音樂會失之交臂;「我習慣吃家裡,四、五天在外面吃就不行,你看出問題了吧?」潘思亮笑著說。

潘思亮的大女兒今年十六歲,從女兒出生那年起,他便暗暗跟自己許下約定:每週有一半時間回家吃晚飯;時光荏苒,十六年眨眼即逝。「再過兩、三年,小孩子到美國讀書,我就可以解約了;時間過得真快……。」潘思亮頗覺不捨。

為家庭而守約??感動女兒出生,決定多陪伴家人

看似平凡的約定,背後其實是段血淚交織的故事。

潘思亮三十歲那年,陪太太回美國待產。按照美國人的規矩,先生不能在產房外面等,要進產房陪太太生產,他與母親一同進產房陪產。「其實一直到進產房後,我心裡都很抗拒,因為用想的就很恐怖,會害怕,都是血嘛!」潘思亮說。

由於是第一胎,老婆陣痛劇烈,潘思亮無助的只能緊握老婆的手,簡直比黑夜更漫長。女兒啼哭著誕生人世,醫生把剪刀遞給潘思亮,示意要他剪斷臍帶。當時滿室都是血腥味,女兒身上布滿黏稠的分泌物和血液,潘思亮興奮惶恐的迎接女兒來到人世,剪斷臍帶的手微微顫抖。

「媽媽生產時承受極端的痛苦,等於拿刀割肉,可是看到小孩出生的極端快樂,那種人性的一刻,讓我重新認識母愛,真正的感動。」潘思亮說,「新生命的出現,比成就一家公司更偉大,簡直是奇蹟。」當晚,潘思亮便決定要有所改變,但究竟要怎麼變,其實還沒個準。

不想週末被占用,停打高爾夫球

當了媽媽,潘思亮的太太全力投入家庭、照顧小孩,每天親自下廚,謝絕晚上應酬,潘思亮也就隨之減少應酬,調整成每週至少一半時間回家吃飯的不成文約定。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延伸的「配套措施」:停打占用家庭週末的高爾夫球,以及亞洲出差盡量當天來回。「尤其大陸,盡量快去快回,待久只是多喝酒傷身體,喝到假酒還落塞(拉肚子)哩!」潘思亮幽自己一默。

剛開始守約,很困難。潘思亮性格開朗、愛交朋友,也愛帶老婆出席社交場合,突然間這些活動停止,扣除非去不可的政府社團,每週至少一半時間他回家吃晚飯,朋友開始抱怨:「這個人怎麼都不太出去吃飯?」「你怎麼那麼難約?」他沒有讓步過,久而久之,朋友知道他的習慣,就少約他;少約,守約就變容易了。

二○○○年,晶華飯店營運陷入低谷,出現財務危機,外傳當時晶華董事長陳由豪將買下潘家股份,將潘家勢力逐出晶華,公司氣氛異常緊張,股價一度掉到二十元以下,事後潘思亮到美國集資,反將晶華買下,上演王子復仇記,沒想到隔年又發生美國九一一事件,○三年再逢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無疑是潘思亮人生中最難熬的幾年,這樣仍能守約嗎?

「沒什麼影響,那時候心情沉重,頭髮掉很多。」潘思亮說,「可是回家吃飯有療癒效果,看到小朋友微笑,看到太太,或許只有一秒的接觸,那就值得了。這是一種慰藉。而且據說小孩子會帶財。」

為健康而守約??運動減肥,十六年維持同樣體重

潘思亮所有跟自己的約定,意在平衡。回家吃飯,是事業和家庭的平衡;至於另個約定——每週打兩次壁球,是工作和健康的平衡。

二○一二年初,減肥名列《時代》(TIME)雜誌最難實踐的新年新希望榜首,潘思亮不但減肥成功,而且繼續維持同樣體重十五、六年,關鍵就在打壁球。

十幾年前,三十多歲的潘思亮體重八十公斤,距離理想體重七十五超重五公斤,有位同事與他體重一樣,於是兩人比賽誰能在三個月內減到七十五公斤。當時他的辦公室在十九樓,他利用上下班時間,每天兩趟十九樓;三個月後成功減下五公斤。

瘦下來以後,他發覺減肥不是問題,怎麼維持才是問題。原本他靠多種運動——打籃球、網球、羽球,消耗熱量,不過時間有限,多種運動往往占去過多時間,效率很低。直到有一回,好友太平洋電線電纜董事長苑竣唐教他打壁球,打一小時壁球可消耗一千卡路里,比打一小時羽球多出一倍,比打網球多出兩倍,而且兼顧訓練心肺功能和肌耐力,完全符合潘思亮對效率的要求,他開始定下每週打兩次壁球的約定。

一開始,潘思亮即便已經長年運動,壁球仍打得相當吃力,打十五分鐘便氣喘如牛,沒辦法繼續,後來慢慢五分鐘、十分鐘拉長時間,加上他給自己「特訓」——每天早晚伏地挺身六十次,以加強臂力,一年後他才一次打滿一小時;有時因打完壁球身體靜不下來,潘思亮還會再游泳十趟,讓肌肉放鬆。十幾年下來,潘思亮的體重一直維持在七十五公斤,不但如此,他的腰圍從三十四吋變成三十二吋,西裝尺碼從四十降到三十八。

「董事長二十六歲剛從美國回來時,還是學生模樣,體型比較壯;看著他一天天體型改變,現在成為結實的型男。」在晶華酒店資歷超過二十年、業務總經理劉怡秀說。

潘思亮認為,維持運動約定不難,難的是持續,而他能持之以恆,主要是靠一個推力,一個拉力。「推力」是他某部分工作內容需要不停的吃,扣除每個月兩次行銷會議需要試菜,新餐廳開幕他會安排各種公私宴客,每天報到,吃到餐廳主廚的手藝穩定為止,這還不包括來自全球的外食邀約;「我們這一行,不停的吃……,而且我不只飯店耶,還有達美樂披薩耶,非常容易胖。」潘思亮笑著說,「吃東西是一種分享,師傅做好東西也喜歡分享,不能不吃。所以可以說我運動是為了吃更多的東西。」

持之以恆對打,體會到競賽樂趣

「拉力」則是壁球本身屬於競賽型運動,每次都是比賽,不會無聊。潘思亮也說,運動約定最好有伴,可以互相提醒、激勵,是持續的關鍵。 二○一○年,潘思亮買下晶華集團後,他跟自己訂下新約:全世界不管哪位業主需要見他,他會在四十八小時內到。截至目前為止,一共在中東、北京和峇里島各發生過一次緊急狀況,他隔天便抵達。

峇里島那次,潘思亮當天來回,遇上去程同一批空中小姐,空姐驚訝的說,「沒有人去峇里島當天來回。」

「因為我不是去度假,是為業主去的。這就是約定啊,約定不是為了要幹嘛,是自己給自己的約定,是將心比心,」潘思亮說,「就像回家吃飯,老婆在家裡帶小孩,準備好豐盛的晚餐,如果你是她的話,會不會期待你回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