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札記【369】只有產生激變才出手交易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1ig.html
只有產生激變才出手交易

為什麼我們一再複習「偉大投資者的特質」(見導讀):在他人恐慌的時候我們買進,相反別人貪婪我賣出。
這是逆向投資的經典理論,這種理論的本質就是:只有激變才有交易機會。

好像我在很久以前就提出過這個詞:激變。意思就是激烈變化。
前些日子談什麼空間、尺度,什麼是買賣的藝術也談了兩篇,所說的中心意思就是「易」,就是變化,但變化有大有小,小的變化瞬息萬變,很難有規律可循;越是大的變化,時間長一些的變化越是有規律可查的。空間的造就依靠能量,能量越大就越可能發生激變,激變的體現就是股價的空間巨幅變化。

激變在投資中分幾種情況,一類是內生性的,一類是外生性的,還有就是內外合力。
我們選股就是要找尋有合理助推的品種,才能更好的去拓展空間。

回憶我過去買的股票,比如貴州茅台和潞安環能、中金黃金、中材國際等等都是合力作用才有幾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漲幅,內生性增長和外部配合的不斷向上。而08年過後買的浦發銀行、中國玻纖、華北製藥等等缺乏合力中的重要一種力,有的是外力有的是內力,因此激變要素不完善,所以謹慎地有近1倍收益就出手了,外力就是就是經濟和市場同向上的刺激。假設中國玻纖在我們賣出時候經濟不是當時情況,經濟處在蓬勃向上的爆發初期或中期,它的業績刺激和整體市場環境刺激就是相當激烈的,在此激變過後股價也不會是蹣跚在1倍而不上。

由此可見,激變的因素有:內部業績成長激變、外部市場環境激變、經濟環境激變或牽扯多重因素影響下的激變。即便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股價被激活,遭受價值牽引之外還有過度的預期反映,在市場經濟合力作用下而呈現幾乎單邊的走勢。(當然這裡也包括有向下單邊的情況。)

有了以上的剖析,我們買進的條件的很清晰了:要求價格很低=>多重激變合力打壓=>出現向下大幅跌落空間=>幾乎變作人人唾棄的冷門=>但內涵多重向上激變因素(歷史業績優良、經營穩定、有一定壁壘或龍頭位置、產品有價格恢復因素、有未來擴產能力、未來渠道可以有效拓展等等)

這樣一來,我們交易原則都很清晰了,賣出的條件也很清晰:向上激變都已基本實現或已基本無法實現進一步向上激變因素了,市場整體已經牛很長時間了、股價估值已經稍有高估開始、經濟出現一些過熱現象等等。倉位變化也可以按照激變實現的多少來處理,這也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可能是到達某一個時間段聚合後全部實現的極短過程,總之,精確自己的原則模糊控制自己的操作。

長期持有優秀企業股票的理念並沒有錯,但如果優秀企業的股價幾乎實現了未來數年的激變可能,或未來幾年大概率上失去了向上激變能力了,就應該撒手了。但這時候是持有人想像力最豐富,對股票最有感情的時刻,做出冷靜抉擇很難。

大多數投資人之所以獲得不了很豐厚的收益,就是又不理解這個「激變」交易的道理,或者就是知道而做不到!

我很少關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據周圍朋友說,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我的大換倉引得很多朋友的非議。我講,我們的投資不是為了迎合其他人的胃口,我們是要自己的錢袋真正的一年比一年鼓起來,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不要去關心目前流行什麼。

最近的幾個微博是不錯投資經,我要反覆地念而融匯貫通,摘錄給大家,思考一下如何真正在「激變」投資中成為常勝的佼佼者:
1、@佐羅投資札記 新浪个人认证 : 【投資感悟】如果你的某項投資變得大眾都在追捧,街頭巷尾津津樂道,而極少有人質疑它的前景,那麼你就應該自己站出來去質疑:這筆投資是否該到了盡頭?是否到了該了結的時候?-
2、@佐羅投資札記 新浪个人认证 : 像小強這種企業,彼得林奇是最喜歡,特點1、名字特傻。2、冷門,關注者很少。3、產品很平淡但應用廣泛,業務有點讓人煩。4、有激勵,有一定壟斷。5、小盤股高淨資產。6、手裡有點錢,解決產能瓶頸。7、過去走勢堪稱完美的一個熊。8、別人拋棄我喜歡。2011-12-16 21:33 來自新浪微博
3、@王永鋒斯基 : 【價值投資和逆向思維】卡拉曼:價值投資本質上就是逆向投資。不受歡迎的證券可能被低估,而深受歡迎的股票幾乎永遠不會被低估,只有當股票遭到拋售或者被人忽視的時候,價值才會出現。但是,投資者可能很難成為逆向投資者,因為他們永遠也無法肯定自己是否正確,以及何時能證實自己是正確的。

    轉發(18) | 評論(8)2011-10-22 10:35 來自新浪微博
    4、@王於軍 : 巴老投資案例分享:巴老不是投資成長中的運通而是投資陷入醜聞泥潭中的運通、巴老也不是投資可口可樂的黃金增長期而是投資可口可樂陷入多元化困境的時期、巴老投資蓋高保險正是其處於破產困境的時期。不難看出老頭與叢人投資策略大相逕庭,迄今為止我只看到格蘭姆、卡拉曼、坦普頓、格老做同樣的策略。
    轉發(18) | 評論(7)4月30日23:46 來自新浪微博
    5、@Kymair 微博达人: 塞斯卡拉曼2010年CFA 年會發言 http://t.cn/zOAchbb 問:未來十年最看好的資產類別是什麼?答:這取決於哪種資產是最受市場唾棄的。
    6、、@佐羅投資札記 新浪个人认证 :最好的收益五步走:第一步來自於原有壞預期開始轉換成好預期;第二步就是可以大概率實現好預期;第三步是產生超預期;第四步是實現了過分的超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40

微軟組「抗iPad聯盟」 台灣只有華碩入選 宏達電、宏碁被微軟拒絕的祕密

2012-6-18  TCW




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枱面上華碩、宏碁、三星力拱Win 8,枱面下卻為了搶得第一波銷售權而爭個你死我活。微軟一手訂下的「種子球員」條款,成了拉開競爭差距的關鍵,輕則影響單月營收數字大小,重則一季、半年市占率將重新洗牌。

撰文‧賴筱凡

六月伊始,Computex南港展覽館的四樓人聲鼎沸,最新的Windows 8產品爭奇鬥豔,「抗蘋果」陣營在微軟率領下士氣大振。但是令人意外的,早已與蘋果在法庭交手數回合的抗蘋大將軍宏達電卻傳出被拒於門外,對於受業績調降 的宏達電股價又是一記打擊,微軟在打什麼算盤?誰又可以成為新世代的反蘋果大將軍?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三樓,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宏碁全球總裁翁建仁、和碩執行長程建中、技嘉副董事長馬孟明,一字排開地坐在頭一排聽得聚精會神,這是微軟今年唯一的大型公開活動,儼然是Windows 8復仇者聯盟的誓師大會。

但在大老闆們微笑、握手背後,另一場殘酷競爭卻早已悄悄開打。微軟除了要靠Win 8在PC、筆記型電腦扳回一城外,對於全球逾七千萬台的平板電腦市場,微軟並沒有忘。為了反攻,微軟祕密組成「抗iPad聯盟」。這個聯盟今年在品牌廠只 有六張門票,誰可以拿到門票?對市場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誰能入選就擁有領先開賣權打從兩年前,蘋果推出iPad顛覆全球電腦產業後,平板電腦市場幾乎被蘋果寡占。為了雪恥,這次推出新作業系統的重要祕密武器就 是專為平板設計的Windows 8 RT,預計將在今年十月推出全新的平板電腦。由於是全新的作業系統,開發過程充滿挑戰,微軟決定第一階段只挑選少數的廠商參與,其中品牌廠名額有限,台 灣、大陸及美國大廠無不想擠進「抗iPad聯盟」取得門票。

拿到門票就能領先開賣產品,如此一前一後的開發資源投入、上市時間(Time to Market)的差異拉開,小則影響一季營收、大則影響全球市占率排名,難怪隱身在參展人群裡的一線筆電大廠高層,看完眾家產品,緩緩開口:「勝負已經揭 曉。」原來最後結果公布,能夠拿到第一批門票的有台灣的華碩、中國的聯想、韓國的三星、日本的東芝及美國的惠普(HP),不但宏達電被拒於門外,連年銷近 四千萬台電腦的宏碁都落馬,令人跌破眼鏡。

微軟已經沒有退路,為了在平板電腦之戰扳回一城,它必須確保Win 8的平板電腦一次到位,而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坐擁九成市占率的安謀,成了微軟不得不拉攏的合作夥伴,打破過往的Wintel體制,這也是為什麼外界對Win RT存有高度期待。

門票背後隱含的產業大洗牌在微軟「抗iPad聯盟」裡,安謀提供處理器的核心架構,先將心臟藍圖畫好,再交由晶片廠設計出最重要的心臟處理器。「做得出來 的,只有高通、英偉達(nVIDIA)跟德儀(TI)。」業內人士透露,高通是智慧型手機的常勝軍,英偉達則在平板電腦占有一席之地。

微軟另組大聯盟,一手設計好遊戲規則,最重要是選擇參賽球隊,「根據微軟設立的遊戲規則,第一輪競賽裡,每家晶片廠只有兩個開案權,他們可以找兩家不同的 品牌廠合作,也可以將兩個開案權都給同一家品牌廠。」業內人士說,「拿到第一波門票的品牌廠,今年十月就可以推他們的Win RT產品,拿到第二波門票的人,不好意思,請等明年。」就像棒球的選秀會,最有實力的人先選,「最有資格挑人的,其實是手機晶片賣到缺貨的高通,高通很聰 明,挑上PC聲勢最強的聯想,搭配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都熱銷的三星,幾乎就是完美組合。」業內人士說。

這陣子在平板電腦相對弱勢的英偉達則選擇了華碩,「比起三星偷學英偉達製作處理器,一路從變形平板到PadFone都力挺英偉達的華碩,顯然是英偉達的不 二選擇。」業內人士透露,華碩雖然跟英偉達有好交情,但終舊品牌大小仍有差異,為求保險,英偉達的另一張門票,給了惠普。

德儀手上兩張門票全部給了東芝。宏達電、宏碁兩家台灣品牌大廠落馬,市場上議論紛紛,宏達電主力在智慧型手機,並非平板電腦,被拒於門外並不意外;宏碁則 是無奈地接受這個結果,宏碁全球總裁翁建仁搖了搖頭,不願直接評論這個遊戲規則,「我們嘗試努力過了。」據悉,為了爭取第一波開發門票,宏碁董事長王振堂 甚至還飛到微軟總部,但終究無功而返。

一場門票之爭,透露了商場競爭的多變及無情,就像大聯盟的球員一樣,實力才是生存的關鍵,取捨之間,也顯現市場競爭力的消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3

東博老股民——只有小學文憑的草根投資者 王星Vincent

http://xueqiu.com/4883834810/21974707
#雪球投資人訪談系列#  @東博老股民 大哥也許是國內最勵志的個人投資者了:一個中學沒畢業,連拼音都看不懂,15歲開始學木匠,20歲就成為「包工頭」的農民老大哥,最後竟然通過自己的勤奮,在股市基本實現了財務自由,還通過博客成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個人投資者之一。

老 股民大哥92年入市,但是直到97年才開始全職炒股。從入市一開始,他就把「從企業的內在價值作為基礎,尋找被市場低估的品種」作為投資原則。為了實驗價 值投資在中國是否適用,老股民大哥在95年設立了一個本金為1萬元的公開實驗賬戶。截止今年上半年,實驗賬戶總市值達到141萬,按17.5年時間來算, 年均收益32.69%。

老股民大哥目前重倉銀行股,樂觀的認為銀行股的投資回報未來將創造"歷史性的記錄"。如果一切順利,老股民計劃在本輪行情結束後就徹底退休,真正過隨心所欲的生活。

這兩天,專門通過IM和@東博老股民 聊了聊天,下面是聊天實錄:

問:很多人通過看您文章有很大收穫,能不能具體聊聊您的個人經歷和投資理念?

答:哦,其實啊,也沒什麼可說的。投資這東東,主要還是看個人的性格。也就是說,一個人適合做什麼就適合做什麼,很難通過交流學習來改變。我在博客已經整整6年了,該說的好像差不多了,現在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問:您覺得投資理念這東西其實是學不來的?
答:學投資理念沒問題,但學習以後不一定能夠改變自己的投資模式,投資模式的改變只能依靠自己去摸索,靠學習基本沒用。

問:學習還是能有些改變吧,比如巴菲特從芒格身上不就學到很多麼?而且如果這麼說的話,怎麼感覺學投資有點」宿命論「的意思。
答: 這個東東就好比是宗教,願意相信的一下子就可以相信,你讓他相信的過一陣子就會放棄。改變的僅僅是在同一模式下的細微改變,不太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變。我通 過6年的博客經歷,得出的確實是你說的「宿命論」的想法。一個人,假如不能盡快的瞭解自己的能力圈在哪裡?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不能揚自己之長避自己之 短,我估計結果不會好。還是那麼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問:巴菲特從撿煙蒂到投資好公司的轉變也蠻大的呀,之前格雷沃姆完全是量化分析,但是現在確實定性分析居多?
答: 嗯,撿煙蒂到投資好公司的轉變,其實就是學習格雷厄姆與學習費雪的不同,屬於在同一理念下的區別。一個注重價值,一個關注成長。其實,每個人投資理念的確 立,也與本人的投資經歷高度相關。格雷厄姆的煙屁股投資策略的形成,是由於他在29年大蕭條期間的失敗導致。所以,他的投資模式,只有在大蕭條的情況下才 能構成買進的理由,在正常情況下很難出現可以買入的標的。就算有了,但這樣的公司往往是沒有前途的。

問:對,我看您對金融就很熟悉,和您之前工作經歷有關?
答:不是的,我對金融並不熟悉的,也就是在成為銀行股股東以後開始瞭解。對於我來說,任何行業都是陌生的,就是去瞭解去學習。

問:您是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性格適合投資麼?
答:當然我也不是一開始就明白自己適合做投資。我剛剛進入股市的時候也投機,只不過是我在價值的基礎上去投機而已。所以,就有了我的那個實驗賬戶。通過實驗賬戶讓我明白,我不適合做波段做交易。因為我知道人性缺陷,我知道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看企業要看當家人的細節

問:您自己的投資風格有過很大的變化麼?
答:從企業的內在價值作為基礎,尋找被市場低估的品種,這個原則20年來沒什麼改變。我很少去做投機性的買賣,就算有,只不過屬於一種玩,或者是為了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第一次買進的是冰箱壓縮,我不知道現在叫什麼。

問:當時買冰箱壓縮的理由是什麼?
答:買冰箱壓縮是因為價格便宜,其次是已經低於發行價,就覺得這個東東不錯,家用電器那時候比較熱門。$四川長虹(SH600839)$屬於標準的沒人要的股票,所以當時長虹的市場價也非常便宜,但是,我買入的時候沒人要的,就好比現在的銀行股,人見人棄。

問:當時電器那麼火,為什麼長虹沒人要?
答:因為市場上有上海的家用電器公司嘛,還有其他地方的家用電器公司。長虹的盤子最大,又是個處於山溝溝的公司,一般人看不上的。

問:為啥最後就長虹做好了,其他上海的家用電器反倒沒做好?
答:這就是當家人的作用。所以,一個企業的當家人相當重要。比如說鞍鋼,假如老當家人沒退休,那麼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了。那個新當家人上任的第一年,我就覺得有問題了。

問:哪些細節讓您有這種感覺的?
答:通過跟蹤觀察,通過新聞,通過點點滴滴的信息來判斷。比如說鞍鋼的新當家人上任以後,管理費用的大幅上升。其中的深層次原因是因為新當家人沒那個權威,那麼就只能拿錢來買這個權威,如此,就說明執行力就會產生問題。看一個當家人,更多的就從小事情上看。至於說他們在公開場合的那些豪言壯語是無所謂的,都是差不多的。當時,其他的還沒什麼明顯的地方,就是有時候會不能完成計劃,生產成本的無原因上升等等。

最喜歡週期性行業,因為波動大

問:之前您有一個關於公司內在價值的公式,是「10*每股利潤*(1+第一年增長率)*(1+第二年增長率)*(1+第三年增長率)*(1+綜合性係數)=內在價值」。這裡面的關鍵是增長率/綜合係數,但這兩個主觀因素很大呀?現在還用這個公式麼?
答:還用的。是的,這兩個係數都是比較主觀的。所以說,正確判斷行業的未來就很重要了。儘可能正確的判斷未來,儘可能的提高毛估估的準確性是我的任務。而且我一般只判斷3年,因為我沒能力判斷更長的時間段。

問:當初是如何設計這個綜合係數的?怎麼不設計的更大一點,或者更小一點?
答:這個綜合性係數的一部分就是為了儘可能的揭示不同行業之間不同的市場估值。為了儘可能的平衡這個不同的市場估值。所以,我就把他設定在0.9-2.5之間。

問:這種平衡估值的值,挺難確定的吧。為什麼不是0.5,或者為什麼不是3.0?
答: 是的,很難。所以說,這是個非常主觀的係數,每個人都可以採用自己的理解去設定不同的綜合性係數。最低的設在0.9,是因為不管什麼樣的行業,他都有一個 絕對值,或者說絕對收益率,所以就算是個不好的行業,但也不能太多的打折扣,畢竟,實際的內在價值或者說投資回報率在那裡,你不能視而不見的。這是通過不 斷的試錯然後定下了的。

問:您會不會看一個企業長期的發展前景,比如對企業10年以後的發展有一個粗略的估計?
答: 當然,這個也是需要的。不過,我比較喜歡週期性行業,同時市場也比較短視,所以長期未來的判斷就比較不重視一點。應該說,對於不一樣行業在未來十年八年的 大概趨勢也是有必要做到心中有數的,否則也是不行的。所以就有了那個綜合性係數,這個綜合性係數的一部分就是調節長期趨勢的。

問:您個人為什麼比較喜歡週期性的行業?目前的銀行不完全屬於週期性吧?
答:因為週期性行業的波動比較大,市場犯錯誤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容易找到未來獲利能力更多的品種。目前的銀行業,在我看來,這不是週期性行業,但已經絕對低估。

投資也是一種賭

問:您之前說自己的風格是「投資性買進,投機性賣出」。賣出時機是如何選擇的?
答: 賣出的時間,第一位的判斷是高估,第二位的判斷是市場會下跌。但是,遺憾的是,07年由於我的貪婪而沒有及時賣出,然後又因為太多的博友跟著我套牢,所以 就無可奈何的準備共患難了。假如沒有這個博客的套牢,我還是會賣出的。因為我在07年末的時候,就有過一個判斷,市場一旦打破某個點位就必須賣出的。

問:擇機賣出這種事,事前其實很難判斷吧?
答:是的,很難判斷,但還是有蛛絲馬跡可以判斷的。因為我的操作模式就是在下跌以後賣出,所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能夠判斷的。

問:您覺得投資,投機,和賭三者的界限明顯麼?
答: 實際上,就本質上來看,投資,投機,和賭三者的界限並不明顯,投資也是一種賭,就是賭自己的眼光,賭自己的判斷能力。所以,就算是投資,同樣的存在失敗的 可能性。無非就是提高一點確定性而已。話又反過來說,對於股市,從理論上說,最安全的模式反而是投機交易,而不是研究基本面的投資者。

問:我看您07年在5000點的時候就已經考慮要不要賣了,為什麼當時破了6000點還沒賣?各種指標應該都顯示絕對高估了吧?
答: 是的,當時確實高估了,但對於銀行股來說,高估並不多。6000點沒賣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貪婪,還有個原因就是沒開始下跌。當時的判斷確實是覺得應該還有 空間。假如沒有金融風暴,那麼就不會如此狼狽,應該還是可以繼續上漲一點的。那時候的民生銀行,動態市盈率也只不過是在30倍吧。當時的我覺得,如此高增 長的銀行股,不太可能在30倍就不行了。就因為那個美國的金融危機,徹底的打破了人們對銀行股的希望。

問:您博客裡特別強調相對低估,也就是比較價值。 為什麼您對絕對低估這麼不看好?
答:這個絕對低估,或者是相對低估,只不過是個概念,這樣說吧,假如在絕對低估的標的之中,繼續選擇相對更低估的沒什麼不好嘛。再說了,到了牛市,基本上就不會存在絕對低估的品種,只能是相對低估了。

問:那就是說,如果碰到銀行和鋼鐵股,一個6倍PE,一個7倍PE,都低估,但您應該會選6倍的那個?
答: 當然,假如我判斷明年的鋼鐵業景氣度會提高,那麼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鋼鐵股,哪怕目前鋼鐵股的市盈率100倍。比如說現在鋼鐵股的市淨率為0.6倍,銀行 股的市淨率為1倍,看起來似乎鋼鐵股更低估。但假設銀行股未來三年的淨資產收益率為20%,鋼鐵股的淨資產收益率為零,目前兩者的淨資產都是10元,銀行 股市場價10元,鋼鐵股6元。三年後,銀行股的淨資產=10*1.2*1.2*1.2=17.28元,鋼鐵股三年後的淨資產依然是10元。如此,鋼鐵股的 市淨率依然是0.6倍,銀行股的市淨率是0.58倍。你看看,哪個更有投資價值呢?

終生擁有模式不適合中國股市

問:您說中國沒有上市公司值得長期投資,那種一旦買進,終生擁有的模式不適合我國市場。我看您舉了湖北興化、中國嘉陵、鄭州百文的例子。但也有人統計如果從90年代持有萬科或者招行,回報率實際上也是很豐厚的呀?
答: 嚴格說來,不是沒有上市公司值得長期投資,而是不划算。其中的原因一是因為事前一下子找不到,那些公司的優秀大多數屬於事後才知道。二是長期投資的投資收 益不高,也就是平均收益而已,目前的幾家看起來收益不錯的公司,其實只不過是在我國這個大發展時期的特殊性下產生的結果,這並不能代表未來依然有那麼高的 收益率。

問:我看您博客裡記錄,您在09年2月的《好險!讓我們記住今天!》裡有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您形容自己「投資戰勝了投機」。您現在回頭怎麼看當時的那次選擇?
答: 那天,確實非常危險,差一點我就賣出了,就是屬於那種衝動型的心理反應。現在回頭看,還是覺得自己投資理念戰勝了投機心理。從這個角度來說,作為投資者, 心理的穩定性相當重要,也就是人性的貪婪與恐懼無處不在,包括我這個久經沙場的老股民依然難以避免心理波動。所以說,我也是人,難以避免人性之醜陋。

問:您現在手上一共有幾個實驗賬戶?其中哪個最成功?
答:目前來看,最成功的還是主賬戶。我在05年開始,還建立了一個激進投資的賬戶,可以做短線,可以主題投資,但效果並不好。當時的激進賬戶是為了權證而建立的,隨著權證的消失也就名存實亡了。

問:國內A股市場的玩法這麼多年其實有很多變化,從莊家時代,到大股東時代,機構時代等等。您的投資方法這麼多年有變化麼?您能不能總結下自己投資風格是怎麼一步步形成的?
答: 應該說國內市場的投機手法不斷變化,但還沒有真正的有過一次是屬於投資性質的,也許07年的上漲比較符合投資範疇,但只不過是屬於泡沫的形成過程而已。至 於我自己,基本上沒什麼變化,就是有時候玩玩短線交易而已,投資的本質並沒有改變,也就是說,我一開始進入市場,就是以投資為主題。

問:您怎麼看基本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有一種觀點認為,基本面分析所得出的結果要麼不夠準確,要麼其揭示的信息早已充分反映在股價裡了。
答:我個人認為,基本分析是有效的,所謂的無效,只不過是市場沒符合個人的預期而已,或者說由於自身能力限制導致基本分析成為無用功。

問:您之前說花了整整二年的時間學習技術分析,又花了三年的時間去忘記。為什麼忘記會那麼難?您是用什麼方法忘記技術分析的?
答:是的啊,忘記技術分析非常難。其實,就因為醜陋的人性嘛,貪婪與恐懼。方法就是強迫自己不採用技術分析去操作。

問:投機性賣出的時候也不用技術分析操作?
答:不用技術分析。現在的我,假如想思考買進賣出的時機,更多就是憑感覺。憑看那個K線圖以後的感覺來操作。一般來說,在平常我不看的。

問:價值投資者比較傻的地方就是,很多時候知道自己持有的股票要下跌,但就是不賣。您怎麼看這種心情?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答:似乎沒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不做操作的根本性原因就是為了克服自己的習慣思維或者說思維慣性。因為我知道,當一個人習慣了買進賣出賺錢的時候,因為賺錢效應,以後就很難改變,以後會越來越依賴短線操作而失去價值投資的初衷。

問:為什麼給自己設定每年賺取5%籌碼?您怎麼看籌碼?為什麼那麼看重高轉送?
答:通過換股獲得更多籌碼與通過送配股獲得更多籌碼不是一回事,我不看好送配股增加股票數量的。

問:之前看過您對封閉式基金和ETF有正面評價,為什麼封閉基金業看好?
答:因為那時候瘋狂的折價率。事實上,假如我當時選擇高折價率的封閉式基金,那麼其收益率會高於我現在的。

各種八卦!!

問:您真的只有小學文化程度,而且連拼音也看不懂?
答: 是的,我經常不去中學上課,有名無實,也沒畢業證。我也不懂拼音,雖然我打字是採用拼音,但我不懂拼音的。當然,在中學的時候,考試還是去的,雖然我平常 不去上學,但考試成績還是會名列前茅的。所以,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中學畢業考試還是去了的,但沒去拿畢業證書,因為覺得用不著嘛。

問:能不能講講您的個人經歷?
答: 哈哈,個人經歷相當簡單,沒什麼複雜的,我是農民出身,為了生活而不能上學。15歲開始學木匠,17歲就出人頭地帶徒弟。20歲就開始成為目前來說的包工 頭,不過那時候的包工頭是不賺錢的包工頭,就是大家平分賺的錢,無非就是我自己少一點幹活而已。然後開了個木器廠,沒什麼賺錢,就是過日子而已。

在我的人生中,曾經有過兩個轉折點,一個是從政與創業的轉折點,當時讓我去做管理工業的副鎮長,現在大概屬於正科級吧,我選擇了創業。一個是繼續創業還是炒股票,我選擇了炒股票。

問:您什麼時候正式進入股市的?有什麼機緣麼?
答:97年開始正式關閉木器廠五金廠,成為職業炒股票。炒股票是92年開始的。
92年的年初,我從報刊雜誌上看見了股市這個東東,放開漲跌停板以後的快速上漲引起了我的注意。就開始研究股市。到市區收集相關書籍學習研究,通過半年多的學習研究,我覺得自己可以進入了,所以就在92年11月這個相對底部區域正式進入股市。

問:您這麼多年炒股生涯,犯得最大的錯誤是什麼?
答:哦,說起來還是07年沒賣出是最大的錯誤。其他的都是無所謂的。比如說我曾經在當天漲停板買入(好像是北京天龍吧),當天跌停板,明天跌停板賣出,一天時間虧損30%。記憶深刻,但也無所謂。那時候一天虧損個10%屬於家常便飯的事,因為有著透支交易的存在。

問:最成功的一筆投資呢?
答:最快的收益屬於剛剛開始的半年,不超過半年時間,獲利12倍;然後半年時間,又虧損了80%。哈哈,那時候人瘋狂啊。最成功的屬於四川長虹的投資,20倍的收益,沒幾年。未來,我估計最值得稱道的,當屬我現在的銀行股投資,將成為歷史性的記錄。

問:您對現在銀行股的投資這麼有信心呀?我看您好像3000點的時候就入手了?
答:我銀行股應該說是在05年開始買入的,就是在1200點左右的時候。嚴格說是在04年05年開始買入,在上一輪牛市以前。

問:這算不算長期持有?
答: 應該不算的吧,因為是我的犯錯誤啊。假如我沒犯錯誤,那麼中間就已經賣出過了。所以,就算是未來獲得投資於銀行股的成功,我也不能說這是我長期投資的成 功,犯錯誤的地方依然屬於犯錯誤。最多可以說,就算是在股價瘋狂期間沒及時賣出,但由於企業的高速發展,最終還是獲得了不錯的結果。

問:您曾經轉過一篇文章,是拿蜜蜂,猴子,老虎和鱷魚來比喻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您覺得自己最像什麼動物?
答:哦,我應該屬於鱷魚類型的投資者吧,靜靜的等待,哪怕是經常餓著肚子。

問:您平時是如何搜尋信息,做分析的?分析資料的信息主要從哪來?
答:以前是從報刊雜誌及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上面獲得信息去研究去分析,現在有了網絡就省力多了。

問:在開始分析鋼鐵或銀行這種新行業時,您是怎麼迅速從一個外行變成內行的?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麼?
答:這個可能沒什麼經驗可以分享的吧,就是一個:天道酬勤與熟能生巧罷了,日積月累,厚積薄發,沒有捷徑沒有經驗。

問:再次八卦下,您目前到底有多少資產呀?
答:還是不說了吧,反正沒網上說的那麼多。

問:您現在每天作息時間是怎麼樣的?
答:作息時間一般是在12點左右睡覺,八點鐘以後起床。沒什麼特別的,也許在博客的時間最多,其次是玩遊戲,然後是看新聞,然後是看報表。

問:您都玩什麼遊戲啊?
答:空檔接龍,哈哈,讓你笑話了吧。就屬於調節大腦的過程。

問:您出去旅遊都看什麼書?
答:都是亂七八糟的看書,沒什麼特別的。包括巴菲特的兩本書我都只不過看一點點。

問:您現在年齡多大了?有退休計劃了麼?
答:55歲,準備這一輪行情結束就退休了,不干了。

問:哈哈,退後後打算過什麼樣的生活?
答:哈哈,這個我沒什麼計劃的。反正只要我願意,完全可以隨心所欲的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6

中國只有加息,才能減息!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6otf.html
-昨天在美國富瑞投資銀行 
Jefferies 研討會的演講
(英文演講稿已經刊登。下面是提問環節。)

(1)某基金經理提問:張先生,最近幾個月,中國人民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減息。憑你在廣州的基層經驗,中小企業看到好處了嗎?

張化橋答:很遺憾,完全沒有。中國有兩個信貸市場:一是為國企和大民企服務的,二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政府的過度監管在兩者之間築起了一條大壩,中間偶有 裂縫,但那是小打小鬧。人民銀行的動作主要影響前者,不影響後者。今天,我們草根金融的利率還是很高。我們小額貸款行業的人們不喜歡這種情況的持續,因為 高利率必有高風險,而且,這麼高的利率對我們的客戶的長期發展有致命的打擊。

一般人都認為,我們小額貸款行業的繁榮是因為過去幾年的宏觀調控。你錯了!我們的繁榮是因為銀行彎不下腰來。這是社會分紅的問題。這是專業化的問題。即使 2009年中國政府打開水閘,水漫金山的時候,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也沒有看到明顯好處。水漫金山淹死的是國企和大民企。所以,小額貸款行業與貨幣政策關係 不大。

(2)基金經理提問:張先生,中國政府不是反覆強調要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嗎?

張化橋答:我相信政府的意圖。但是,現在政府的做法與目標是不相符的。我認為,人民銀行降低利率會惡化中小企業與國有企業和大民企的不平等競爭地位。大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了,但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沒有變化,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你想想那個可怕的大壩!

(3)基金經理:那你認為政府應該怎麼做,才能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張化橋答:我認為,人民銀行必須加息,才能真正減息。什麼意思?大量的國企和大民企根本不需要錢。他們有些常年在資金池裡浸泡著。低利率鼓勵他們投資更多 低效率的項目,浪費寶貴的資金,加劇全社會的資金短缺。所以中小企業就只好付出高息。換句話說,中小企業的高利息負擔是國企和大民企的低利率所導致的。

市場上有一個均衡利率。有人享受了特權(即,低利率),那麼必然要有人買單(即,高利率和資金短缺)。就這麼簡單。如果政府真的想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 本,它就必須大幅提高基準利率。這樣可以迫使特權階層放棄一些低質量的投資項目,同時加大存款。社會資金充裕了,就慢慢流到了中小企業。這才是中小企業的 福音。

(3)基金經理:張先生,你講的有點道理。你能說服人民銀行嗎?

張化橋答:我人微言輕,並不奢望說服任何人。不過你問我,我就直言。我的道理不高深。大家應該懂得。

最近,有些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地方政府發債。我完全贊同。中國的地方政府就像7歲的小孩子。你讓他照看 Häagen-Dazs 冰激凌商店,並且告訴他,偶爾也可以吃一點。等他胖得像個小豬了,你做父母的怎麼辦?

其實,地方政府在商界的干預已經過多,惡果已經十分嚴重。我們很多好端端的公務員不幸落水,讓人痛心疾首。我一個朋友之子,當處長不久,就落水了。我看著他長大的,知書達禮。可惜。

地方政府已經有很多詭計避開中央不准他們為地方融資平台擔保的政策(比如通過BOT或股權回購)。國企的膨脹導致不平等競爭,惡化營商環境,毒害意志力薄弱的官員。

(4)基金經理提問:張先生,你剛才的演講讓我們覺得政府對小額貸款行業的監管可以用"五花大綁"來形容。(哄堂大笑。)那我問你,你為什麼不換個行業呢?

張化橋答:剛才你的形容很恰當。不過,我笑不起來。這是一個不幸的狀況。受害者眾。為什麼我不轉行?兩個原因:一是,我看別的行業也是"五花大綁"。
二是,我想鍛鍊身體。

(5)基金經理提問:換個話題。你怎樣看待利率自由化,以及減息對銀行利潤的影響?

張化橋答:在這個問題上,我完全不同意市場上多數人的看法。我認為,中國的利率基本上已經自由化,除了居民存款利率以外。未來幾年,大家別指望人民銀行完 全放開居民存款利率,因為政府不相信銀行的自律。企業存款的利率已經有些自由(大額存款可以就利率進行談判)。而且,任何銀行在放寬利率上,已經有很多靈 活性。官方的限制沒有多少實際用處。

最近幾個月,人民銀行減息,很多人認為,銀行的利息差會因此收窄。我不同意。其實,銀行可以很容易把貸款利率向上浮動30%,50%甚至120%(只要他 們願意)。這樣既合法合規,客戶也無法抵抗。我看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在未來幾年的利潤上升幅度會大大超過市場預期。他們發放的中小貸款既降低了銀行的風 險,利率又很高。我們小貸行業的人們很嫉妒他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1

只有長期的堅持讓我賺大錢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wzk.html
「讓我賺大錢的,從來不是正確的判斷,而是長期的堅持。判斷正確的人很多,堅持自己的判斷的人卻很少。這正是為什麼許多水平不錯的股票作手會賠錢。 打敗他們的不是市場,而是他們自己,因為他們有智慧卻不能堅持。」這不是巴菲特的話,而是大投機家傑西·利弗摩爾的名言。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堅持正確有 效的方法就一定能成功,只是獲利高低和時間的問題,而問題往往出現在堅持上。

    最近市場醫藥和消費股整體上漲,一些基本面十分一般的小股票跟著雞犬升天,要業績沒業績,要壁壘沒壁壘,估值還都到了五六十倍以上。而一些持有穩定成長低 估的大股票的投資者卻發現手中的股票不漲反跌,因此心中焦急憤憤不平。其實這就是市場偏好,這就是市場短期的無效性,歷來如此。有時候股票的短期上漲不需 要任何理由,但拉長來看不合理的始終會被燙平。選股邏輯沒變,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巍然不動。長期市場是有效的,時間會給予公平,該上的上,該下的下,出 來混的遲早要還,有價值的一定會回歸。

    無論是醫藥消費,還是低估的價值股,堅持該堅持的,曙光一定會出現。但如果搖擺不定,或堅持了錯誤,只能失敗。慢即是快,看起來快的,不一定就是快。看一年和看五年,選擇不同,心態不同,結果也會迥異。

 

梁軍儒201207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33

一場只有贊助商喜歡的奧運會

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2-07-30/100416526.html

 【財新網】(MarketWatch- Sam Mamudi)一名倫敦奧運會的負責人上週建議,不允許任何身穿百事可樂T恤的人進入賽場。這一提議引發了一場小爭議。

  不過,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Sebastian Coe)迅速做出讓步,但許多觀察家都相信,他所組織的這屆奧運會將更多關注品牌和企業,更少關心運動和觀眾。

  百事公司的評論抓住了此次奧運會的重要一面——可口可樂公司是國際奧委會的主要贊助商之一,這太容易讓人聯想到奧運會的組織者是要將合作夥伴的對手的粉絲趕出賽場。

  那些負責阻止任何非奧運贊助商在比賽期間進行推銷的管理人員,即所謂品牌警察的出現,以及奧運會組織者對無關痛癢的團體採取的一些激進行動,都令人感到遺憾。

  對這個問題有廣泛研究的威斯敏斯特大學法學教授奧斯本(Guy Osborn)表示,「每一屆奧運會,贊助商和奧運品牌的影響力都會增強一些,逐漸地,對奧運會的控制越來越多,而比賽也變得越來越商業化。」

  現在,問題不僅僅是倫敦奧運會在為它的最大讚助商清理路障,使之能夠恣意進行營銷並且不受對手干擾。

  在英國,媒體報導稱,一位81歲的婦女希望在一場募捐活動中以1.6美元出售一隻娃娃卻受到阻撓,因為當局發現該娃娃身穿的運動服上有奧運標誌和奧運五環。此外,德貝大學(the University of Derby)一條寫著「支持倫敦奧運」的橫幅不得不被取下。

  在美國,美國奧委會上月向費城一家餐廳老闆寄去了停止函,因為該餐廳的名字為奧林匹克陀螺(Olympic Gyro),這家餐廳已經運行了將近30年。

  「我很難相信像這類事情會傷害到奧運商標,」洛杉磯的一位律師莫利亞提(Elizabeth Moriarty)說,「他們已經熱心到了荒謬的地步。」

  美國奧委會並不因這些批評而感到困擾。

  「如果有些人正在使用我們的知識產權,不管他們是大中型還是小型企業,我們都會給他們打電話。」美國奧委會首席營銷官貝爾德(Lisa Baird)說。

  向錢看

  所有這一切,都有一個可能的原因:錢。比方說,美國奧委會是少數的幾個完全靠私人資金支持的奧林匹克組織。出於美國奧委會的物質利益考慮,成為其合作夥伴和贊助商是一項有價值的提議。

  就其本身而言,國際奧委會每四年就能從其主要贊助商那裡獲得約10億美元收入。如果可口可樂和麥當勞公司每年花費數千萬美元,那麼確保他們能儘可能多的獲得回報也是合理的。

  因此,人們可以質疑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盛會是否需要世界上最大的麥當勞。但是,由麥當勞進行的宣傳肯定會增加這個漢堡包連鎖店的數量。寶潔公司已 經在媒體上鋪天蓋地地開展其奧運宣傳,它同時還有倫敦奧運會的現場促銷計劃,但鑑於在溫哥華冬奧會上,該公司用一次小得多的行動就額外獲得了1億美元的銷 售收入,現在這些努力也就顯得很合理了。

  畢竟,體育和大公司正變得越來越緊密,而且奧運會也不是唯一受贊助商支配的體育賽事——每年舉行的超級碗,它既是一場橄欖球比賽,也差不多是一個廣告和營銷活動的平台。但直到最近幾年,奧運會才表現出關心金錢多於關心體育。

  「問題在於『什麼是奧運會』?」奧斯本說,「奧林匹克憲章稱,奧運會是對體育才能和競爭的歌頌,但他們卻把精力花在保護贊助商上。」

  專家稱,轉折點是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奧運歷史上贊助商最多的一年是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竟有628家。此後,國際奧委會發起了頂級奧運合作夥伴(TOP)項目,只留下十幾個奧運贊助商的名額給那些提供大筆資金的企業。

  考文垂大學體育經營戰略和市場營銷教授查德威克(Simon Chadwick)認為,正是這種對頂級合作夥伴的關注發展到今天,變成了對公司利益的關注,因為它承諾了高度排他性。

  查德威克指出,作為中標的一部分,主辦國家被要求修改其法律來積極地保護知識產權——這是比任何其他體育賽事都更進一步的要求。

  它不僅僅是將奧運會場地周圍的區域設為贊助商的專屬聖地,贊助商影響力最驚人的反映,恐怕是國際奧委會對運動員在賽前、比賽期間和賽後設置的廣告禁令。

  今年,從7月18日到8月15日,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都被禁止在非奧運贊助商的廣告中使用自己的名字或肖像,否則將被從奧運會中除名。

  這條規定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倫敦奧組委為此提供了一份19頁的詳細說明,包括示例圖表、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廣告(分別以一個勾或是一個巨大的叉標識)

  這條規則意味著,例如日本田徑旅行用品公司(ASICS)這種非奧運贊助商,必須停止使用美國田徑明星瓊斯(Lolo Jones)和霍爾(Ryan Hall)的形象標識。

  「我們必須停止所有的宣傳,包括關於這兩名選手的新聞稿,同時不得不從我們的網站上撤下他們所有的圖片。」 ASICS美國營銷傳播總監斯科特(Shannon Scott)說。

  這條規則為贊助商製造了一些奇怪的情況。早在今年春天,ASICS就終止了和十項全能衛冕冠軍克萊(Bryan Clay)的合同,但沒想到克萊沒能入選美國出征倫敦的代表隊。但由於他沒有參賽,因此他可以在比賽期間前往倫敦做ASICS的代言人。

  但即使是做一些技術上可行的事,克萊是否會在地方政府那裡遇到麻煩仍然不可確知。之前的百事T恤事件顯示,在這些賽事中,對贊助商的友好程度取決於倫敦當局執行規則的意願。

  查德威克認為,倫敦當局的舉動可能是有意的,而且可能超出了奧運會的範圍。

  「我認為組織者希望確保倫敦被視作是做生意的好地方,」他說,「倫敦正在試圖讓自己成為運動之家,同時也是生意之友。」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15

大眾點評張濤:近期不考慮IPO 只有媒體最著急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30611/

「第三輪融資前,我去Google(谷歌)上海辦公室找人簽字,才發現Google的人竟然把我們都忘了。」回憶起這段窘事,大眾點評網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張濤哈哈大笑,「投資人不急,公司管理層不急,員工不急,似乎只有媒體最著急(上市問題)。」

作為B輪投資方,谷歌在2007年間,向大眾點評網投資400萬美元,至今已有5年。此前的2005年,大眾點評網的首輪投資來自紅杉資本,融得100萬美元。

8月1日,國內最大本地生活消費平台之一的大眾點評網在上海舉行媒體溝通會,宣佈其來自移動客戶端的瀏覽量已首次超過PC(個人計算機),移動應用增長跨越臨界點。張濤稱,該公司今年將加大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擴張,近期不會考慮IPO。

「移動瀏覽量佔60%」

根據大眾點評網昨日提供的數據,其移動客戶端的獨立用戶數即將突破4000萬,去年同期的這一數字為1000萬;大眾點評網移動端的瀏覽量「已佔到 總體流量的60%」,今年6月至今,移動端的瀏覽量連續超過其在PC端的瀏覽量。同時,大眾點評的移動優惠券佔據了80%的總體使用量。

張濤稱,大眾點評網將繼續加大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擴展,「2012、2013、2014是關鍵三年。」

大眾點評網成立於2003年,最早採用UGC(用戶生成內容)模式等提供本地生活消費的信息、優惠,及發佈消費評價的互動平台。一直以來,大眾點評 網都試圖搭建一個以互聯網為基礎、線上信息與線下商戶融通的生活服務平台。按張濤的表述,早在2005年,大眾點評就開始了對移動互聯網的探索與思考,不 過受制於移動終端的發展狀況,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點評始終裹足不前。

隨著2009年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大眾點評網的移動應用誕生。據透露,2010年年初以來,大眾點評移動客戶端的瀏覽量增幅已超過100倍,移動端獨立用戶數增幅則超過110倍。

「喬布斯幫我圓夢」

「感謝喬布斯。」張濤昨天拿著話筒從台左踱步到台右,表情嚴肅,「真的感謝喬布斯!我們一直在等移動互聯網,等了很多年。」

直到蘋果係列產品的誕生及谷歌Android的興起,張濤的「夢」才有成真的可能,他說,他常常在問自己,移動互聯網究竟和PC上有什麼不同,能讓用戶做些什麼不一樣的事情。

「答案是:屏幕小、隨身、位置、圖片、觸摸、聲音、多終端、付費習慣。」張濤總結道,這些移動互聯網的特點也伴隨著一些矛盾,「比如,『隨身』如何解決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網速慢、屏幕小、信息過多的情況下,用戶如何用手機進行決策。」

根據張濤的觀點,移動互聯網更適合本地生活消費平台即O2O的模式,未來有三個方向最具有發展機會:幫助用戶快速決策、輕便交互,以及商戶和用戶的快捷互動。

在大眾點評近日發佈的最新5.0移動客戶端上,張濤提出的以上三點思考,已初見實踐雛形。首頁界面中的功能「搖一搖」就是基於用戶的地理位置,通過輕微搖晃手機,系統自動推薦一條身邊的美食信息。

「我強調簡單。一次只推薦一條,由於手機屏幕小的關係,必須把信息量減到最小。用戶不滿意可以再嘗試,信息減少是為了讓決策更簡單。」張濤說。

張濤還非常得意地提起了「簽到」功能。大眾點評網手機客戶端上的簽到十分簡單,無非是留名以及對服務評星級,至多再通過接口分享給好友。就是這樣一 個簡單的功能,卻被張濤認為是,如向後進一步開掘將可能是大眾點評網未來的業務重點,「我把『簽到』理解為微點評的概念。用戶接受服務、回到家後不一定再 有興趣點評了,所以在當時那個時間點記錄下感受就非常重要,『到此一遊』的需求是如此強烈。」

「這個功能對我們來說機會很大,利用好可以提高用戶粘度。」張濤說。

對於移動簽到是否會削弱PC版上的點評數量及質量這一「左右手互博」問題,他回答:「我們在移動互聯網上更看重的是量,甚至星級評分就夠了,量達到 一定程度也是一種態度,並且,『簽到』也相當於挖了一個點,以後就可以在這個點上深挖。有人喜歡輕量互動,有人喜歡重量點評。」

在完成了簽到、輕互動之後,移動支付、快速預訂以及電子會員卡等,才會是大眾點評網之後的突破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26

在我們行業,只有金牌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73

C=CBNweekly
M=Scott A. McGregor


  博通公司創立於1991年,是全球有線及無線通訊半導體業的技術創新者和領導者。博通以「連接一切」(Connect Everything)為口號,致力於為業界提供最豐富、最先進的系統級芯片(SoC)和軟件解決方案。在2012年《財富》雜誌評選的世界500強公司 中,博通位列344位。


  C: 智能手機的大爆發給芯片廠商帶來哪些變化?


  M: 出現了幾個有意思的趨勢。第一,一些大客戶希望能在自己的芯片上體現出一定的差異化。這就導致那些不能提供 更靈活的芯片解決方案的廠商在吸引大客戶方面受到了很大限制。第二,整個行業從2G向3G發展過程中,由於需要集成更多的模塊,傳統2G芯片廠商在轉型過 程中遇到了不小的衝擊和挑戰。第三個趨勢來自於Google的Android系統。它實際上給了客戶一個機會,在更新很快的硬件平台上,手機有了更強的靈 活度。而它所帶來的一些容易實現的解決方案,同時又給了一定的空間去差異化,這對客戶也是有吸引力的。


  C: 芯片廠商如何在保證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的同時,在2G過渡到3G的過程中擁有一定的技術優勢?


  M: 智能手機市場比較複雜,涉及的技術比較多,包括基帶、射頻、處理器、藍牙、WLAN、觸摸屏,電池功耗等。 我覺得對於芯片廠商來說,在廣泛的領域裡進行技術開發,然後將這些技術集成到芯片中,提供一個完整的芯片解決方案,通過集成的方式來優化成本,是一個有效 的策略。舉例來說,電源管理對於功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圖像處理器,這都是兩三美元的外加的器件,如果不集成的話,對成本有相當大的影響。 芯片廠商將這些技術集成到解決方案中無疑會更有競爭力。


  C: 相比之前的二進制時代,智能機的生產門檻會提高一些。這個門檻的提高是不是芯片廠商願意看到的?


  M: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整個技術的複雜度或者說難度增加的話,是我樂於見到的。從技術層面來講,這一趨勢實際 上增強了那些擁有全面技術的公司的競爭力,而那些僅僅在某一方面做得還不錯的公司,會在發展上有一些侷限。另外就是隨著芯片技術的複雜性提高,製造芯片的 成本也在不斷增加。現在每個新的芯片的開發成本已經高達3000萬美元。照這樣發展下去,可能每兩年甚至每一年成本都會成倍增加。成本的壓力會導致很難引 進新的技術。也阻礙了那些新進入者的步伐和決心,因為投入的風險實在太大了。


  C: 即使是大芯片廠商,也不能獨自完成開發所有的技術。收購就成了另一個獲得新技術的途徑。如何來選擇合適的收購對象,在收購節奏上又如何把握呢?


  M: 我們的收購還是以獲得更快的自然增長作為前提的。在收購時,需要非常注重收購的團隊素質。除非我們認為要收 購的這家公司的團隊非常優秀,否則我們是不會考慮這家公司的。有個例子是,我們收購了一個做電話網絡方面的公司,但是它們的業務發展並不成功,標準沒有實 施;但是這個團隊非常好、非常有競爭性,於是我們把這個團隊安排去研發WLAN技術,從收購角度來說,那是個失敗的案例,但是那個團隊今天為我們帶來了 15億美金的業務。另外需要保持一個比較正常的收購速度。那些早期的,業務還在增長或者快要增長的公司,通常來說都是不錯的收購對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17

i黑馬:創業失敗只有一個原因——懶!!!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756.html

i黑馬 導讀:一天朋友問黑馬哥:你採訪了大大小小那麼多創業者,他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黑馬哥說:勤奮。他繼續問:還有呢?黑馬哥說:沒有了,只有勤奮。他笑了,似乎覺得黑馬哥的答案太過簡單。

黑馬哥所見過靠譜的創業者,沒有一個是不勤奮的。黑馬哥所說的勤奮分兩種,一種是肢體勤奮,這個很明顯,從他的工作時間、效率就可以看得出。(黑馬哥不詳細闡述並不是因為不重要,而是它的重要性很太明顯了。)另一種勤奮是思維上的勤奮。

創業路艱辛,四體不勤的人根本不能稱之為創業,但凡真正開始創業,然後死掉的人,都是因為思維上的懶惰。但很多人往往會忽略思維上的勤奮,並拚命靠肢體上的勤奮來彌補。舉個例子,凡是在同一件事情上犯兩次以上錯誤的人,以及有拖延症的人,都是典型的思維懶惰。

思維懶惰,就是不願意把一件事情想透徹。進行邏輯縝密的思考前需要做充分的準備,掌握足夠的基礎信息(包括額外學習知識來構建必須的理論基礎),梳理出清晰的脈絡,不斷推敲每個層次之間的邏輯關係然後得出結論。很多人會在這個過程中輕易採信未經證實的信息,並忽略有矛盾的邏輯關係,最總導致結論錯誤。把事情想透徹,就是抓住事情的本質。

思維懶惰,就是不願對問題設立防範機制。當問題發生後,不僅要解決問題,還要追究問題發生的原因,現行的制度、方法和邏輯哪裡出現漏洞,根源是什麼。並設立相應的防範機制,避免同樣的問題發生,或者可能導致的其他問題的發生。設立防範機制,就是設立流程。

思維懶惰,就是思維慣性。當別人提出反對意見或挑戰時,是否不假思索就反駁?或者你已經學會了謙卑的姿態,習慣性地接受/忽略?對反對意見或挑戰的分析,不僅需要套用在自己的邏輯框架下分析,還應嘗試打破自己的邏輯框架,嘗試用對方的邏輯框架來思考,分析其邏輯的合理和矛盾之處。重構邏輯框架(俗稱毀三觀)的過程十分複雜,你要嘗試去理解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但它會讓你的邏輯框架更明確,更牢固。打破慣性思維,就是思維的自我檢修。

思維懶惰,就是放棄獨立思考。對「權威信息」不加甄別地採納,放任自己的思維被引導,這是最危險的情況。原本不應在本文中涉及針對某方的批判,但不得不提出,中國的教育方式在徹底摧毀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它固然在教給我們技能,但同時在弱化我們學習其他知識的能力。獨立思考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迷茫。

思維懶惰,就是沒有格局觀。人們常說的要做正確的事、不要做好事,就是強調要有格局觀。格局是從眼前的事情跳出來,把時間和空間的坐標軸拉長,從歷史的角度、全局的範圍來分析問題,特定的做法從長遠角度,對整個局勢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沒有格局觀的人,通常會用自己那點可憐的道德(無論是職業道德還是社會道德)來做偽裝。

思維懶惰,就是固守舊習。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夠創新,或者別人覺得你不夠創新,那麼你就是在固守舊習。

思維懶惰,就是對知識漏洞的容忍。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自欺欺人地矇混過去,這種狀態有另一個說法叫喪失好奇心,或者不好學。

解決以上所有問題的方法就涉及勤奮的第三層概念,它的界限比較模糊,既屬於體力,又屬於思維,叫專注。黑馬哥認為能夠專注的人不存在能力上的不足(甚至可以講,一個人能夠取得的成就取決於他的專注程度),因為專注所產生的能量簡直太強大了,舉個極端的例子,N個一分鐘累加的效應可能永遠都達不到一個專注的10分鐘創造的效應。專注是思維勤奮的一種狀態,同時也非常耗費體力。這裡順便提醒大家一句:那些整天泡在微博上的創業者,不要對他們有太高的期望。

2013年春節剛過,到處都在聽大家講兩件事情:勤奮(這裡指的是肢體上的)、讀書。就是上面所說的道理。

P.S.

黑馬哥改採訪過兩位思維上比較勤奮的人:王興(美團網CEO)莊辰超(去哪兒網CEO)

黑馬哥所知思維最勤奮的人:Jose Waitzkin(國際象棋大師,著有 《The Art of Learning》一書。)

文中化名為黑馬哥的作者是 創業家雜誌大記者一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684

為什麼說互聯網時代,只有免費才能賺錢!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570.html

大多數的免費網站服務通過如下的幾種模式獲得盈利:

一、免費增值模式—先無償提供產品的使用權,然後再有計劃的將部分服務轉變為付費使用,大多數的軟件服務產品都使用這一模式。

1

無償使用

十四天以內使用不收取任何費用

基本的免費會員服務高級黃金會員服務專業鉑金會員服務
流媒體實時監控   
定製日期更改   
市場分析郵件   
股票行情55971000
數據輸出——25兆/月500兆/月
圖標圖像下載——100不限
股票分析報告——100不限
完整歷史數據——  
屏幕截圖——  

 

二、限時推廣—再最初的推廣時期免費提供產品,等到一定的時間再對產品實行付費使用。例如,37Signals的大部分產品都提供三十天的免費使用期,到期後繼續使用則需收取相應的費用。

 

三、有針對性的投放廣告模式——蒐集用戶信息,有針對性的對其投放廣告。如Facebook和谷歌。

3

四、贊助商模式—如果網站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間接的服務於政府或組織,則可以向其尋求贊助來獲得產品和服務運營所需要的費用。如蓋茨基金會和谷歌就為可汗學院提供贊助資金。

 

五、維基百科模式——從使用者那裡獲得捐贈。如wordpressc插件,開源工具和維基百科都使用這樣的模式。

4

六、吉利模式——打印機和剃鬚刀都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但卻可以通過出售替補產品如墨盒和刀片來獲得高額的利潤。如果你不在從製造商那裡購買超高利潤的互補產品,你購買的打印機和剃鬚刀將變得毫無價值。同理在網絡上,你可以創建一個基於云的電子表格或者文字處理器,你可以自由編輯或者創建文檔,但你要將他以文件的型式輸出到本地時則需要收取相關的費用。再如,當你將蘋果的應用程序下載到本地時,你需要支付高額的費用。

七、開源模式——產品免費售出,通過用戶對產品的支持,定製和安裝來獲得利潤,大多數的開源軟件都使用這種模型。

八、付費使用模式——這是與免費增值模式相關的。即對用戶免費提供部分的功能,當用戶使用其他額外的功能時則收取一定的費用。許多存儲類應用,如Dropbox採用這種模式。

5

九、Zynga模型——通過應用內購買和繼續遊戲來出售產品。

6png

十、信用卡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將產品免費提供給一方如消費者,而後通過網絡效應使另外一方如商家支付費用。

 

十一、增銷/交叉銷售——通過免費的產品來促進收費產品的銷售。例如運營一個金融網站,你可以免費提供股票行情信息,但卻可以高價銷售高端分析師報告和財務規劃工具。

7

十二、品牌戰略——通過免費提供產品來獲得良好的印象,而後借助良好的品牌形象來推動收費產品的銷售。

 

十三、聯屬網絡營銷——開展與產品和服務相關的聯署項目,將使用者轉變為聯署的客戶。

十四、出售給谷歌——如果你的產品或服務有一個大的客戶群的,就可以吸引大買家如谷歌和微軟這樣的公司,這些公司通過龐大的客戶群來銷售優質產品和服務。許多公司如Freebase和Powerset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而涅槃重生的。

 8

十五、為下一次的投資做鋪墊——如果你之前推出的產品並未獲得成功,那麼你可以通過一次免費的投資來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聲譽,通過這種方式為下募集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3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