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內需紅人

2011-4-18  TCM




一個一年超過一千億元的全新市場就要來臨了!

這個市場不在美國,也不在中國,就在台灣自己的土地上,是台灣自己的內需市場變大了。

變大的是一塊最便宜不到十元的鳳梨酥,竟然悄悄從年產值二十億元,在四年內長大了十一‧五倍,變成了二百五十億元。連賣鳳梨酥的公司也準備申請股票上市櫃,成了鳳梨酥新貴。

變大的是台灣島內的服務業市場跟薪資。平淡了十數年,現在熱起來了,許多過去不被注意的行業與人才,開始火紅。

在 台北做餐飲的薪水,竟然比十多年前,起薪上漲了二十倍。也不僅主廚搶手,連餐廳外場也需要人才,例如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最近又投資上億元開潮州菜餐廳,標 榜要走高價位市場,就必須要找到好的主廚,甚至連外場經理都要找,他去挖角了世貿聯誼社前主廚袁偉洪,是當年陳水扁家族最愛的廚師之一,接著又去找當年老 字號潮州菜金島餐廳的外場主管林勝美,來擔任新餐廳的外場負責人。有經驗、有頭銜,現在都變成大熱門人選。

除此之外,更有準備退休的導遊,從歐美轉回台灣,年收入也可達到五百萬元。

觀光錢潮來了!今年陸客在台消費,將逾一千億元

內需會熱,原因是「外人」來了。

一 月底,觀光局公布二○一○年的來台旅遊人次統計,去年來台旅客首度突破五百萬人次,達到了五百五十六萬七千人次,較二○○九年四百三十九萬五千人次,增加 一百一十七萬餘人次,創下台灣觀光史的新紀錄。看觀光局的來台旅行統計,中國旅客,二○一○年全年來台一百六十三萬人次,較前一年成長六七‧七五%,首度 打敗蟬聯來台灣旅遊四十三年冠軍的日本,成為來台灣旅遊最大客源國。 第二名日本,一百零八萬人次,成長七‧九%;第三名港澳地區,七十九萬人次,成長一○‧五%;第四名是美國的三十九萬人次,成長七‧一%;第五名則是異軍 突起的馬來西亞,二十八萬人次、成長七成多,超越新加坡跟韓國。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來台灣旅遊人數創新高,但去年歐洲來台灣旅客卻是僅成長三‧一六%。也就是說,台灣觀光內需市場高成長,最大的動能還是來自亞洲周邊地區的遊客,其中陸客的貢獻度最大。

觀 光客大幅增加,對台灣經濟有什麼影響?單單看第一名的陸客,就很驚人。主計處針對陸客來台觀光對台灣經濟影響提出報告,以平均停留七‧五天、每人每天平均 消費二百三十七美元計算,為台灣帶來了二十億六千萬美元的消費,再以此推算,陸客對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貢獻○‧二八個百分點。

觀光局也預估,今年陸客來台人數兩百萬人,再乘以平均停留七.五天、每人每天平均消費二百三十七美元,今年陸客來台消費金額將超過三十五億美元,換算成新台幣,則超過一千億元。

第一波效應:B咖翻紅!能應付陸客需求,二線商店崛起

一 年一千億元,而且未來預估每年持續高成長,這是一個能讓B咖翻身成為A咖的機會。例如有公務員退休轉任導遊,竟然可以帶一團陸客在八天七夜的環島行之中, 創造了五百萬元的消費金額,成為旅行社中傳奇人物。台灣觀光學院校長李銘輝也說,他有學生三十歲不到,現在帶陸客團,月收入最高達到七十萬元。

不過,這個市場雖大,競爭其實也很激烈。以大陸客來台旅遊團為例,旅行社接待一天一夜的團費,最低價已經殺到二十五到三十美元,這代表要用約新台幣九百元,負責陸客一整天的吃喝玩樂睡。

也因為這塊市場競爭太劇烈,讓過去是市場的老大,未必能夠一直贏,而不是老大的業者,甚至更有機會異軍突起。例如賣鳳梨酥的維格餅家,以前是一家在台灣沒沒無聞的鳳梨酥公司,現在年營收要挑戰十億元,還可能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櫃的鳳梨酥公司。

別 小看鳳梨酥,根據台北市糕餅公會的統計,二○○六年以前,鳳梨酥每年的銷售約二十億元,二○○八年開放大陸客來台灣觀光,竟然成長到一百二十億元,去年隨 著來台灣旅遊的人數突破五百萬人,人手一盒鳳梨酥,甚至是一箱鳳梨酥的帶動下,台灣鳳梨酥產值竟然達到二百五十億元。但過去的傳統糕餅名店,因為不見得懂 得如何跟大陸人做生意,反而讓二線商店維格快速崛起。

一樣的案例,誰能夠想到,到台灣吃涮涮鍋會成為陸客的新體驗行程,但在台北市林森北路的喬莉養生餐廳,想辦法安排出速吃涮涮鍋只要三十分鐘就能用完餐的方法,應付遊客行程快速的需求,又靈活的把中午較冷門的時段讓出來專門接陸客團,最後竟然因為這樣紅到中國去。

旅 行社也可以看到過去從未聽過的新面孔大幅崛起的案例。根據觀光局資料,開放至去年底的陸客接團量統計,前五大都不是一些老字號的大旅行社,反而是過去大家 較少聽到或不注意的和興、長谷、百世、欣祐弘跟鼎運,其中和興是港資的旅行社,也有的是跟中國方面關係深厚,例如北航等等。而中國官員來台旅遊,例如退休 的省委書記組團來台灣,則是由鼎運承接。而且,他們組的高價團很特別,不只是到風景區,還看豪宅,更深度拜訪豪宅設計師、裝潢師傅,例如參觀台積電董事長 張忠謀、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最愛的室內設計師工作室。他們的能耐,都在於更靈活,有辦法在這塊新市場快速取得客源的人脈。

今年上半年,就要開放陸客自由行了,觀光局預估,今年大陸觀光客可望突破兩百萬人,台灣總觀光客人數突破六百萬人,市場還會更大,而且自由行也會讓陸客不再局限於設計好的行程,簡單的說,陸客會無所不在。

想像他們會在7-Eleven跟你一起買咖啡、在貓空喝茶、在台南安平跟你一起排隊吃蝦捲,也可能出現在台北最貴的飯店餐飲包廂中……。陸客多了,接觸面更廣了,估計,未來的市場商機將更M型化。

第二波效應:商機M型化!西門町柱子月租十萬,照被搶租

從香港開放陸客觀光十多年的軌跡來看,陸客到香港團費可以殺到零元,完全靠購物補貼,所以殺價競爭會更激烈。但一樣的,香港最高檔的消費也是陸客,所以台灣也會有更多更有錢的大陸客來。

因此,台北興起一股五星級酒店興建浪潮,這股浪潮已經是近二十年來未曾出現的,甚至更勝當年,因為現在有更高檔的國際級酒店一家家在台北出現,國際精品品牌也競相改裝,例如LV有更大坪數的專賣店出現。

未 來,面對有錢而且眼界、品味都國際化的中國客人,什麼樣的人會受到青睞,其實就連端一杯咖啡、擺餐盤都需要創意。艾美酒店公關經理曾海淇說,他們需要有創 意的員工,但什麼叫有創意?訓練員工的時候就讓員工先提案,比方創意咖啡競賽、米其林三星早餐創意擺盤競賽,他們都必須先提出自己的創意,進行比賽然後再 訓練。

M型的另一端是,連西門町的一根柱子也有人搶。走在台北西門町,主要街道的店面難求,現在連柱子也能出租,因為租一根柱子一樣能擺小飾品攤位,照樣能夠賺到港澳、大陸自由客的錢。西門町平均租一面柱子牆,要新台幣兩萬元,最貴的柱子王,月租高達新台幣十萬元。

港澳來的旅客跑到西門町、紅樓,對他們來說,這裡的小飾品跟創意商品,是台灣特產。

第三波效應:A咖搶市!福華開起平價飯店,瞄準自由行

這些現象告訴我們,市場高價與低價的兩端,都將有機會創造更多因陸客自由行而崛起的商場紅人。

同時在這波內需商機中,A咖,也可以在過去的B咖市場找到上好的商機。例如,台灣的福華飯店集團、晶華飯店,現在大量開起了平價旅館,而且住房率高達九成,成為去年一樣成長中的港澳客或是馬來西亞遊客的最愛,未來更是瞄準陸客市場。

福華飯店集團旗下的福泰桔子酒店,去年開了台北林森店、高雄六合店,與台中店,一口氣增加了三百多個房間,是過去的三倍多。

全省串聯,以及三倍房量的擴充,福泰桔子總經理廖東漢的目標,鎖定的正是台北松山、桃園機場直飛班機陸續開航之後,政府接下來也有意推動的台中直航與包機航線。

接 著,福泰桔子也開始跟中國旅行網站合作,例如大陸攜程網、藝龍旅行網,把訂房系統打進中國網站中,目標是中國商務人士或是自由行旅客常用的線上訂房系統, 而在陸客自由行尚未開放之前,系統早已經先構建完成了。福泰連鎖飯店集團副總經理薛志民說,他們早已展開一波中國業務拜訪行程,包括訂房、旅行社跟航空公 司等,等著推出相關產品,例如機票加酒店的商品。

李銘輝說,自由行會帶來M型化效應,以往陸客來台灣旅遊,受限於政府規定的團進團出,又有 團費限制,再加上組團、接團旅行社殺價,所以招徠的陸客,主要就是這樣的消費水平,因此有錢人不會參加這樣的團。但自由行之後,有錢的人會自己來,也有打 算用最經濟方式遊台灣的,因此會出現高端跟低端通吃的機會。

由於現在台北市主要旅館住房率已動輒八、九成,李銘輝預估,當陸客一年增加一百萬人,未來飯店供應會吃緊,甚至連台灣人自己國民旅遊,可能都沒地方住。

第四波效應:人才搶手!餐飲、旅館、小吃、創意人最受惠

而 且人才跟商品需求都會上來,今年三月的領隊及導遊考試就發生了很有趣的現象,考外語導遊的人數約五千人,但考華語導遊,竟然將近四萬人;考外語領隊一萬二 千多人,華語領隊則有二萬七千多人。李銘輝解釋上面數字:來台灣旅客每年成長一百多萬人,帶動了需求,人才往華語導遊跑,主力就是大陸客。

他分析,未來商機M型化之後,餐飲、旅館人才是最吃香的,接著是創意商品、小吃等也會受惠。以澳門為例,澳門旅遊學院每年固定學生兩千人,但前來受訓的有一萬二千人,理由很簡單,自由行帶動了澳門賭場以外的商機,各行各業都需服務人才。

三年前,當陸客觀光剛剛正式開放時,零零落落的陸客團,甚至還常常一天等不到半個陸客上門,但才過三年,兩百萬陸客最少有一千億元消費,未來還會成長,也讓台灣內需市場等到活水,這也讓B咖有翻身的機會,變身成內需紅人!

【延伸閱讀】為何陸客到高雄大買鑽石?

這波陸客市場竟然出現一個怪現象︰陸客到高雄,除了到壽山和蓮池潭,接著就是逛珠寶特產店。為什麼會到珠寶店?

背 後有一段被硬包裝出來,匪夷所思的高雄加工鑽石的故事:旅遊業者告訴陸客團,早年南非因種族隔離政策被國際封鎖,台灣是南非少數的邦交國之一,因此南非產 的原鑽就來台灣的加工區加工,然後出口到國際去,所以台灣不僅是全球電子業代工王國,還是全球的鑽石加工王國。他們遊說陸客,既然難得有機會來台灣,應該 趁機會買便宜的高雄鑽石,這也是台灣的特產品。現在上網看陸客團行程,一定有到高雄買鑽石、台東買紅珊瑚。

這樣的故事未必能夠禁得起考驗,但陸客驚人消費力,一個團體三十人,買新台幣五百萬元的鑽石,這樣的天價團經常出現。但時間久了,中國出國的人多了,深度旅遊跟自由行出現了,這些情況就會改變了。所以,故事行銷雖然對於陸客團很有用,但是到高雄買鑽石,早晚會被質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3

中國內需超新星崛起兩岸三地1000大

2011-5-9  TWM




中國全面推動內陸建設,正劇烈改變中國經濟的面貌。

城鎮化腳步加快,各行各業紛紛搶進,內陸成為最吸睛的地區。

隨著企業加薪、內陸居民消費實力增強,中國五大內需超新星產業,正以飛快速度成長。

這股中國最新的財富趨勢,值得你我關注!

「今天賣了幾十鍋,生意太忙了,我在店里,每天總要半夜才能休息……」時間接近晚上十點,重慶市新牌坊二路一家火鍋店里,依然人聲嘈雜。年僅二十四歲的羅飛,略帶疲倦地對記者解釋新店開張的經過。他的創業故事,堪稱是中國經濟轉折的縮影。

羅飛、周濤和張立夏,是重慶長大的「八○後」,大學畢業後,羅飛到上海通訊公司上班,周濤到廣州做設計,張立夏則在自家屠宰場幫忙。原本分隔的三人因為羅 飛一番提議,又在重慶聚首。「踏出校園之前,我就告訴自己,這一生絕不能光給別人打工,打工是很難有出路的。」羅飛強調,自己從學生時代就有創業當老闆的 盤算。

打工難有出路

年輕人寧舍沿海工作返鄉當老闆去年底,羅飛終於將構想付諸行動,辭職回到老家。在他鼓勵之下,周濤和張立夏也決定加入,三人各拿十萬元人民幣做創業基金。 經過數月籌畫,一家擁有十多張桌面的火鍋店終於開張了。「光是重慶就有五萬多家火鍋店,但我們可以直接取得牛肉,原料來源夠新鮮,經營起來應該還是有優 勢。」羅飛頗有信心地表示。

只是為了回鄉創業,羅飛和周濤付出不小代價。羅飛放棄的職位,月薪約七五○○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三萬四千元);至於周濤在廣州的設計工作收入更高,月薪超過一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四萬六千元)。正因如此,他們的創業之舉在旁人眼里,沖動得難以想像。

羅飛和周濤甘心放棄高薪,只為了回鄉創業賣麻辣火鍋,已經反映新一代中國勞工的心態,是「寧願回家也不留沿海,寧願當老闆也不打工」。本刊採訪團隊在瞭解 中國經濟變動的採訪中也觀察到,這種現象正在中國內陸快速發酵。可見羅飛等三人的創業故事,足以代表一股為數龐大的人流,正流向內陸,關注中國經濟的變 化,就不能不將目光焦點投向內陸省市。

今年,是《今周刊》連續第八年制作「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專題。為了解這股人力流動的最新現狀,記者深入採訪中國六個城市,我們觀察到,當中國政府全力拉 近內陸與沿海的開發差距,青年勞動力也不斷遷回內陸。無論制造業、服務業,都得跟著這股龐大人流「搶進」內陸;因為制造業需要「搶工人」,服務業更需要 「搶市場」,能在內陸的二、三線城市儘快取得優勢,對企業站穩中國市場有莫大幫助。更重要的是,這股企業加薪、勞工遷徙潮,無形中加快許多產業的成長速 度,令他們躋身「內需型企業」。

提到內需型企業,往年多半指水泥、鋼鐵、食品、汽車、量販店等特定幾類;但由一千大企業排行市值與財報進行篩選,我們發現,工程機械、網路服務、農產品、 銷售通路和制藥業,是高速成長的「內需超新星」。比起兩岸三地經濟的發展,這些企業的營收、財報增幅,明顯跳得更高。

當勞工遷徙、內陸建設加速,工程機械和銷售通路業整體業績跟著逐步上升,網路業者架構的電子商務平台,也延伸至以往難以觸及的二、三線城市。這是三一重工、大昌行及騰訊控股等公司,在本次調查脫穎而出的關鍵。

農產品雖是食品業的一種,但它是較難取代的生活必需品,屬於整體食品業上游,受到通膨影響相對較小,因此如中國最大柳橙種植商亞洲果業,以及冠農、天音等 企業,去年的營收表現都十分突出。此外,制藥業被納入官方規畫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在中國醫療改革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業績大幅躍升,絲毫不令人意外。 例如中國最大藥品經銷商國藥控股,便與台灣的佳醫集團簽訂合約,準備共同搶攻醫療市場。

《今周刊》記者的內陸採訪,由四川省開始。「張學友來了!富士康和大潤發也快來了!」剛抵達四川綿陽,一句當地人說的俏皮話,讓我們當下領悟這座三線城市 崛起的速度。位在成都以北一百多公里的綿陽,是四川第二大城,面積約為台灣本島的五六%;在五五○萬人口中,農民比率高達七五%,盡管農民人口占多數,但 在這股企業遷移潮里,許多大企業都將綿陽視為具有高度潛力的據點。

人力回流內陸

中國三線城市是企業新戰場今年四月底,張學友在綿陽舉辦演唱會之後,五月底,富士康緊接著到綿陽建廠。下半年,大潤發量販店更將進駐綿陽,準備開出全四川 第一家分店。零售業和制造業不約而同相中綿陽,說明三線城市已然成了企業競逐的新樂園;等到富士康完工,綿陽將成為年產五千萬支智慧型手機的基地。以富士 康產能而言,勢必得招聘大量工人才能滿足需求,因此富士康招工,成了綿陽近來的大事。

「附近的校園里,到處貼滿招工廣告,密密麻麻一大片!」在成都市新都區設廠的一位台商就指出,因為人力需求殷切,富士康到處發佈徵才啓事,除了在綿陽徵求勞工,連一百公里外的新都也見到廣告。地處內陸的綿陽,真能為富士康提供足夠勞動力?

「肯定沒問題,這兩年從綿陽到沿海的勞工,大概陸續回來四○%。不出五年,我相信大半綿陽人都會回家鄉打工!」一位當地人士指著魚貫走出女工的家電廠說: 「你眼前這幾百名工人,全都是本地人!」企業遷移內陸加上震災重建,兩股力量帶動綿陽的就業需求,無形中將當地薪資水準提高,拉近和沿海地區的距離。「即 使月薪低個幾百元,但是能離家近一點,越來越多人能夠接受這種工作條件!」在綿陽創業的聖迪樂村生態食品總經理馮斌也說。

然而人口持續回流內陸都市,居住勢必成為一大問題。為了解決各地房價過高的爭議,中國預定今年要在國內興建一千萬套保障住房(為中低收入戶提供的住宅),而在綿陽,新的保障房用地出爐,正好也是當地人最熱切討論的話題。

「新一年度的保障房,有一批地點選在躍進路,這可是市中心的位置!這種舉動簡直是前所未見!」當地一家不動產開發商私下表示,政府選擇把保障房直接蓋在鬧 區,目的是增加供給、抑制房價。可想而知,此舉也帶有宣示意味:連市中心都能拿來蓋國宅,政府想打壓飆漲過快的房市,不怕沒有更多招式可用!

北京政府全力在內陸大興土木,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拉近內陸與沿海地區的建設落差。中國在﹁十二五規畫﹂中明白訂定,將改變倚賴出口的模式,提高內需消費占 經濟成長比例;光靠所得較高的沿海地區居民消費,絕對無法做到這個政策目標,惟有大力建設原本城鎮化比例不足的內陸,才有機會達陣。如綿陽這般制造業和零 售業搶進的二、三線城市,居民將是未來「拚消費」的主力部隊。

中國全面推動內陸建設,對企業帶來什麼直接影響?在離綿陽九百公里遠的二級城市湖南長沙,我們找到了答案。星沙鎮的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里,中國工程機械業龍頭︱︱ 三一重工,正在全力擴建生產線;廠區內,數十輛簇新吊車一字排開,準備駛向全中國各地的建築工地。

「有多少交通建設、水利建設,三一就有多少訂單!」這句股民對三一重工的形容,其實相當傳神,挖土機和起重機這類機具,從不是一般消費者需要的日常用品, 然而中國在內陸興修水利、造橋鋪路時,這些龐然巨物的迫切需求頓時浮現,為中國本土廠家帶來千載難逢的機會,得以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 小松(Komatsu)等國際品牌一較高下。

政策帶來訂單

內陸與沿海城鄉差距拉近

其中,身為中國混凝土車第一品牌的三一重工,躥起速度尤其驚人。自從○八年營收跨越一百億人民幣開始,三一重工只花短短二年時間,就讓營收金額成長了二.四倍,完全看不出金融海嘯的負面傷害!

提及城市化帶來的大量訂單,三一重工副總裁何真臨自信地說:「城市化帶動工業化,這是必然的趨勢。美、英、法過去都市化,當時人口才多少?金磚四國的城市 化,才是(工程機械業)大故事。」何真臨強調:「五年之內,不僅國內營收將持續增加,三一來自國際市場的營收,也將挑戰倍數成長!」這類因內需建設而受益 的產業,正是本次「一千大企業」調查里,表現特別突出的要角。

離開三一重工的路上,計程車司機問道:「想看三一產品是嗎?長沙市里就有得看啦!」當我們一頭霧水抵達長沙市區,答案終於揭曉,原來,市中心儼然已經成為 一座大工地。全力趕工的地鐵一、二號線,就在最熱鬧的五一廣場交會,行人、車輛一律改道而行,除了交通擁擠不堪,施工帶來的噪音,持續到深夜仍未停歇。

長沙換來的代價是,五年之內,這里將擁有兩條嶄新的地鐵,連今年預定開工的三、四號線,也將步入完工階段。屆時,長沙將趕上成都、南京、武漢等城市的腳步,晉身有地鐵城市之列。中國大力投資內陸城市的速度,由此可以發現。

盡管天氣陰雨,號稱消費之都的長沙,鬧區依舊是人潮不斷。上午九點不到,最多商店落腳的黃興南路步行街,已經吸引許多購物群衆。這里,相當于台北市的忠孝 東路四段,二公里長的商店街,是吸納長沙六百萬居民消費力的精華區;利郎、361度、李寧、特步等一線服飾品牌全數到齊,還有許多婚紗業者寧願穿著雨衣, 也要站在雨中招攬生意。

長沙居民的消費力堅強,在鄰近省分是出了名的「敢花錢」。深耕長沙市場多年的台商範萬田就觀察:「長沙人很敢消費,賺一百元,他也敢花一百元!」長沙人能 有這種購物實力,身家相對富足是個重要因素。在中郡縣域研究所公布的「中國相對富裕地區排行榜」里,除有多個沿海城市入選,連長沙也榜上有名,是鄰近四省 之中,唯一被列為「A+」等級的富裕都市。從江西、湖南、湖北到四川,四個省分的人口多達二.五億,六百萬人口的長沙能夠從其中脫穎而出,足以證明,這里 將成為消費高速成長的明日之星。

然而,就在這股加薪消費潮背後,緊跟著一股不安定的力量,它的蠢動,足以嚴重侵蝕中國消費者的實質購買力。它,就是通貨膨脹。

「油價?你們來之前,剛剛才漲了三毛九!你說貴不貴?」坐在氣溫三十度的計程車里,剛提到「油價」兩個字,司機蕭哥說話的音量立刻大了起來。他強調,當地 的九三汽油在春節和清明節後各漲了一次,算算今年來,油價已足足上漲一○%,每公升售價達人民幣七.四九元(約新台幣三十四元)。由於收入實在追不上汽油 漲幅,因此越是努力載客,所得卻未必跟著提高。

當一切物價基礎的油價連番上漲,通膨自然逐漸升溫。對較缺乏議價能力的行業而言,利潤被逐漸攤薄,就是必須接受的苦果。充滿無奈的蕭哥,只是利潤被通膨吃掉的其中一例,通膨巨獸張牙舞爪的威力,連許多大企業也難免受傷。

「我說這(原料上漲)是必然的,因為全球的資源正在重分配。我估計,以後的情況可能是手機價格不漲,但小麥價格漲三倍。」今年三月底,難得親自上陣的康師傅集團總裁魏應州,在法說會提出對通膨的看法。

對食品業者而言,原料售價正是必須「概括承受」的成本。受原料價格大漲影響,康師傅的飲料和方便麵主業,去年毛利率雙雙下跌。其中,飲料毛利率整整衰退 八%,是下滑較明顯的項目。在魏應州的簡報中,營收項目打上代表成長的笑臉,但毛利率旁卻出現哭臉,令人對獲利減少的印象特別深刻。

通膨居高難下

缺乏議價能力者利潤堪憂

每當成本上升,企業的反射動作當然是跟進調漲售價。但今年,中國當地企業卻很難複制這個方法。康師傅和聯合利華等多家食品、日用品公司,原來預定漲價的舉動,就因輿論一致認為將助長通膨,在發改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嚴重「關切」下,只能宣布緩漲。

盡管當局暫時限制漲價,但魏應州仍然對康師傅在中國的布局充滿信心,原因就是中國內陸快速的城鎮化腳步。「城鎮化對我們(生產)快速消費品是很好的機會,我們會繼續在鄉村通路維持強勢。」魏應州說。

中國將「發展軸線」朝內陸翻轉的政策,正劇烈改變中國經濟的面貌。

麥肯錫最新研究報告就指出,伴隨著城鎮化腳步加快,中國境內將形成二十二個巨型城市群,每個聚落都包含數十座規模不一的城市;至二○一五年,從東北的長春 到西南的南寧、昆明,這些城市聚落將占中國城市GDP(國內生產毛額)的九二%。無論是陸企、港企或台商,全都在快速建設的內陸城市里,尋求壯大的養分。 其中,成長趨勢顯著的網路服務業和零售通路業,更是將這些據點看作新興的舞台。

在上海,正式上線開賣僅一年的購物網站「耀點一百」,就熱烈期待著內陸城市的消費實力綻放。在中國,電子商務業的成長速度可以用「飛速」形容,耀點一百看 准這股商機,以有別于其他網站的「白領階級百貨」定位切入市場,果然在短時間內搶得市場一席之地。「最初,每天只有二十來張訂單,但現在,每天平均有超過 一萬張訂單!」耀點一百營運長張鈿浤坦言,沿海都市仍是網路消費集中地,「但『北上廣』(北京、上海、廣州)已經是紅海,網路用戶也不少的二、三線城市, 才是藍海!」

發展軸線翻轉

零售通路、電子商務業崛起他分析,隨著勞力返鄉,在線上購物的消費習慣,將自然被消費者帶回內陸城市,這就是購物網站擴大版圖的經營基礎。舉例來說,江西 某縣的一家幼稚園,有次一口氣向網站訂購了三十個枕頭,就令經營團隊又驚又喜。「真沒想到,連那麼遠的地方也有訂單,我們原以為那里根本沒有網購客群!」 受此經驗啟發,今年耀點一百與成都、武漢等當地網站尋求合作,積極準備要把在地的網路用戶,一一化作實際購物的消費者。

對內陸商機摩拳擦掌的業者,全家便利商店也是其中一員。

據估計,全家在上海、蘇州、廣州共有約六百家分店,公司除規畫將於今年再開三百家、全年挑戰九百家店,更會尋找適合的二線內陸都市,正式跨足內陸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因外資零售業不得銷售香菸的禁令,讓全家營收頗受限制;但全家借鏡台灣的管理經驗,設置多功能取票系統︱︱iself、提高消費者到店頻率,並推廣自有品牌鮮食,這已讓全家成為中國平均單店銷售額最高的便利商店,未來的成長空間仍相當可觀。

物價持續走高、內陸省市崛起。這兩股大趨勢交互影響,不僅在中國引起大規模的企業與個人遷移,也令企業競爭力出現明顯變化。議價能力較強、處在高成長階段的企業,因中國消費實力提升而左右逢源。

網路服務、工程建設和零售通路等三種產業,就是其中的顯例,但暫時無法從通膨困擾中脫身的企業,則將繼續面對辛苦的獲利挑戰。當中國經濟出現結構性改變,你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迎接下一波新趨勢的到來?

中國內需產業

五顆超新星崛起

工程機械

未來五年產值年成長逾10%

代表性企業

三一重工

營收年成長79%

中聯重科

營收年成長55%

徐工機械

營收年成長22%

銷售通路

未來五年零售總值年增15%

代表性企業

六福集團

營收年成長56%

大昌行

營收年成長45%

聯華超市

營收年成長8%

制藥業

未來五年產值年成長約27%

代表性企業

國藥控股

營收年成長31%

雲南白藥

營收年成長40%

四環醫藥

營收年成長46%

網路服務

使用者每年以15%增長

代表性企業

騰訊控股

營收年成長58%

數碼通

營收年成長52%

阿里巴巴

營收年成長43%

農產品

消耗量每年預估成長245萬噸

代表性企業

亞洲果業

營收年成長57%

冠農股份

營收年成長54%

天音控股

營收年成長20%

30檔中國獲利貢獻最高的中概股

代號 公司

名稱 2010年

大陸廠獲利貢獻

(億元) 每股

貢獻度(元) 2010年

母公司稅前盈利

(億元) 大陸

貢獻比重(%)

3673 TPK 51 25.36 59 85 2227 裕日車 28 9.25 33 83 1580 新 麥 3 8.74 4 86 3406 玉晶光 6 7.78 5 113 5392 應 華 5 7.49 8 72 3552 同 致 4 6.42 4 98 3518 柏 騰 5 6.16 4 120 6278 台表科 13 6.11 19 70 5536 聖 暉 2 6.05 8 27 2474 可 成 39 5.90 46 85 3044 健 鼎 23 4.90 54 43 6244 茂 迪 18 4.82 51 35 3311 閎 暉 8 4.76 17 48 2437 旺 詮 3 4.69 5 58 3630 新鉅科 4 4.66 4 88 3550 聯 穎 4 4.47 3 121 1582 信 錦 6 4.24 5 111 2105 正 新 87 4.22 108 81 1525 江 申 3 4.19 3 85 3211 順達科 5 4.08 14 38 2723 KY美食 5 4.05 8 56 6213 聯 茂 11 4.00 15 72 6176 瑞 儀 17 3.99 27 62 9921 巨 大 14 3.94 30 47 3504 揚明光 4 3.91 6 76 3628 盈 正 2 3.88 8 21 2387 精 元 13 3.78 15 93 8240 華 宏 3 3.73 5 54 6126 信 音 3 3.64 3 111 3533 嘉 澤 3 3.48 14 21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

撰文·周岐原 攝影.劉鹹昌 研究員.葉揚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3

全靠內需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10821&sec_id=12187389&art_id=15541593&cat_id=255&coln_id=22

付貨人協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對蘋果記者講,今年出口旺季不旺,走歐美綫嘅貨輪有大把吉位,唔係幾好消息噃。睇 出口數據,已是滯後,後知後覺,付貨人( shipper,出口商也)與貨輪航運公司先至係先知先覺;佢地知道嘅消息,係一手消息,快人一步。既然出口旺季不旺,表示咗聖誕節訂單(現在係交貨付運 日子)十分疲弱,推論落去,啲上市出口股及航運股嘅下半年業績,點會好呀,唔怪得呢啲股份股價表現疲弱。
八月十六日,國泰航空發出一份新聞稿,標 題係:「七月份客運量上升,載貨量下降。」為出口疲弱狀況提供多一啲證據。據國泰講,國泰港龍兩公司合併計算,今年七月份運載貨物及郵件共十四萬零五十公 噸,比去年同期減少 11%,運載率為 66.9%,下跌 9.4個百分點,今年頭七個月嘅載運量就下跌 5.2%。
出口海運差,空運亦差,在在 表示下半年經濟增長放緩,但通脹率繼續上升,一個唔好彩,香港就會跌入滯脹( stagflation),好鬼影響民生,但特區政府無法可施噃,美國歐洲一團糟,當地失業率高企,人民消費信心已失,人人驚失業,雙手 㩒住荷包唔敢使錢!即使貸款利率奇低,都唔願借錢消費,我地嘅出口自然唔會掂。

 

呢日與舊日廣告行家在灣仔一間老牌海鮮酒家食午飯,行家 R話最正係食茶葉薰雞、白灼豬腰與泥鯭粥,三者果然正斗,但左丁山叫一兩味其他菜式,麻麻啫。酒家只得地廳,無一樓或閣樓,一眼睇晒,只有三枱客共九人, 左丁山話:「點捱皮呀?」行家 R講,「唔駛戥老闆驚,此乃老闆自置物業,冇租金壓力。」話係咁話啫,除咗租金,還要出糧嘅噃?行家 R話:「夜晚就旺嘅嘞,最緊要有內需──內地人民需求好大好大嘅啫,佢地成群人行入嚟,專食貴嘢,老闆開顏,靠我同嗰啲港燦嚟食就死咯!」拎個套餐價睇 吓,最便宜嘅十二人一席菜要五千三百,仲要加一,另茶芥酸菜連埋酒水,怕六千五百元冇得找,最貴套餐要萬二蚊一圍,唔,呢啲就係內地客需要嘅,唔怪得行家 R話:「現在最緊要講內需,靠出口唔掂㗎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8

出口形勢嚴峻 家具業轉攻內需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16/yNNDE4XzM4ODkyNw.html

21世紀網訊 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1月家具及其零件當月出口39.88億美元;1月至11月338.58億美元,同比增長14.7%。

但這一亮麗的數字並未為家具生產企業打下強心針,目前大部分家具製造企業都普遍看淡明年出口形勢,今年行業的增速預計將比去年有較大幅度的回落。

「曾 幾何時,出口外銷是中國家具業的主導性產出,2008年金融危機讓不少企業意識到內需市場的重要性,而轉頭髮掘之際,又遇上目前的房地產業大調整。」在 《真情•家具TIME》雜誌創辦人兼執行主編袁衛東看來,中國家具業在這3年間幾乎集中了行業轉型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

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陳寶光認為,當前所面臨的經濟形勢空前複雜,家具企業需要用更多的時間去關注研究變化,不斷創新產品、經營以及服務,才能覓得生存與發展。

出口形勢嚴峻

歐債、美債危機繼續蔓延,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國十條」、「國五條」、「國八條」又接踵而至,國內的家具企業日子並不好過。

聯邦集團董事局主席杜澤樺16日告訴本報,其企業在過去幾年的銷售收入都是以兩位數增長,但今年卻降到了個位數。「春節前,大家都還勉強扛著,一旦進入淡季可能就扛不住了。」他預計明年春節後家具業將會有一股倒閉潮,不僅是經銷商還會涉及到廠家。

而在二、三線市場經營家具賣場的簡愛家居執行董事羅輯俐對此亦深有同感,「今年以來家具銷售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因此我們從12月6日開始對進駐的商家都打了九折,與製造商抱團取暖,共度難關。」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曉認為,中國在2012年將迎來10年來最低增長,「過去10年的增長沒有低於9%,甚至平均高於10%,但是明年肯定到不了10%,甚至破9%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過 去中國其實是在全球化裡面獲得最多好處的一個國家,我們是依賴著外部市場而生存的,過去廣東率先做出口帶動全國,利用國際市場,利用外部機遇。」趙曉認 為,在當今環球經濟形勢下,外部發達市場已經崩潰,「還想像過去那樣每年以兩位數出口增長來拉動中國經濟一位數的增長,這條路走到了歷史的盡頭,沒有這麼 大市場來容忍。」

以廣東家具業為例,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廣東家具行業已經形成東莞的大嶺山、厚街,中山的三鄉,順德的龍江、樂從,深圳的龍崗等產業集群。

據 廣東省家具行業協會會長王克介紹,廣東家具製造業經歷了三次轉型升級。「1983年是廣東家具行業第一次轉型升級,其標誌是我們木工機械的引進,開啟了板 式家具生產、改造廣東家具傳統產業的步伐。第二次是在1999年,我們召開了出口工作會議,開啟了廣東家具行業全面擴大出口的進程。而今年也是第三次轉型 升級非常重要的環節,而這一次轉型升級將是全行業,全方位的進步。」

「過去我們對美國出口在2006年高達21%以上,現在降到了16.8%,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上升到現在56.4%。」趙曉認為中國出口結構更趨多元化,這對於像家具等以出口型為導向的行業來說是黑暗中的一大亮光。

「轉內」困惑

實際上,家具企業從「外」傳「內」已經不是新鮮事,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後,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的發展。但一直做貼牌生產的家具企業,要轉攻國內市場,面對品牌塑造、渠道建設等問題卻顯得舉步維艱。

在 袁衛東看來,中國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過去的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化過程中,消費者逐漸成為控制市場的主導力量,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消費 者的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同時,跨國零售集團的進入,以更先進的管理方式提供更優質的顧客服務,使零售競爭在更高平台上展開,這些都迫使家具 業為贏得生存空間而進行變革與創新。」

成都明珠集團董事長王建斌認為,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家具企業更應該加大對品牌的投入,「這不是打廣告就可以的,還包括對員工的教育,對經銷商的培訓,對產品品質的提高,效率的提高,這些都是為了品質。」

值 得注意的是,今年發生的達芬奇造假事件一度令家具行業陷入了信任危機。與此同時,在渠道建設方面,製造商-賣場-經銷商傳統家具鏈條中,經銷商依然是最弱 勢的一環。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小經銷商已經嚴重感覺到了渠道成本上漲的壓力,不少人基本都處在勉力維持甚至持續虧損的境況中。

「90%的企業甚至99%的企業都不適合獨立店,都適合大賣場。」好迪傢俬董事長鐘文華表示,獨立店不但需要很大的品牌以及雄厚的經濟實力去支撐,產品也要非常豐富,因此在三到五級市場可以適當建獨立店,但在北、上、廣、深這種大城市建獨立店是非常冒險的。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網購成為了家具企業的另一出路。在淘寶商城11月11日年度大促銷33.6億的銷售額中,家居行業有四家進入了當日的TOP100商戶訂單,而淘寶銷售量最大的家具品牌林氏木業到目前僅成立了5年,就已實現了過億元的銷售額。

「家具業現在處於困局的狀態,渠道成本如此之高,所以很多家具企業都說要賣實木家具,但是中國家具銷售量最大是板式。」庫巴商城總經理王治全認為,隨著以後人群結構的變化版式家具的銷售量會越來越大,而這類商品由於無法在昂貴租金成本渠道下銷售,因此電子商務將具備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47

「90後」拉動內需並不遙遠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5127.html

被稱為「鼠標一代」的「90後」數量約有1.4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1.7%左右。從社會學角度來講,作為一個數量龐大的青年群體,「90後」的價 值觀及在價值觀引導下的理念和行為,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社會的命運和走向。日前,零點研究諮詢集團發佈了一項對「90後」群體價值觀和消費行為的研 究報告。研究人員採用多階段隨機抽樣調查的方式,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5個城市中2099名「90後」進行了定量研究,試圖勾勒出這個青年群體 的大致輪廓。

 

「90後」是擁有消費能力的一代。儘管多數「90後」尚且沒有能力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但他們可支配的金錢數量以及在家庭消費中擁有的決策權都 不容小覷。研究數據顯示,「90 後」中學生2010年春節人均收穫壓歲錢1923元,此外每月還能獲得平均382元的零花錢。研究人員曾在10年前對「80後」做過同題調查,當時「80 後」中學生每月可獲得的零花錢僅為68元。

「90後」有著高度的消費決策權。調查顯示,84.3%的人堅持認為「買什麼衣服要自己決定」。這種決策權還體現在家庭消費中。即便是房子、車子這 樣的大宗消費品,三成左右的「90後」也表示父母會和自己共同決定。有受訪者表示:「不管是買我個人的東西還是家裡用的東西,一般都聽我的。只要我參與了 決策,最後大都以我的意見為主。」

「90後」已經開始在網購領域顯威。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網購市場規模達到4900億元人民幣,比 2009年的2400億元增長了一倍,而2011年僅第三季度就有1975億元,預計2011年全年將有8000億的交易規模。在所有網購用戶 中,18~24歲的用戶佔了約34%,換句話說,「90後」在中國網購風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調查顯示,42.4%的「90後」至少有過一次網購經驗,其 中63.5%的人有信用卡;網購的「90後」平均每月比不網購者消費高出193元。

「90後」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但他們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慾望受到約束。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造就了「90後」「買對不買貴」 的消費理念。調查發現,相比於「80後」大學生,70%的「90後」認為價格與品質並重,他們花錢更謹慎,消費趨於合理。研究人員總結說,「90後」並不 是人們印象中只會認大牌、追時尚的「消費動物」,而是精明實在的「經濟人」。

如果說生活在改革開放大潮的「70後」在努力賺錢,「80後」精明花錢,那麼「90後」省不下錢的狀態,真正的消費群體還要看「90後」,其透支消費慾望未來將大大拉動中國內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55

國旺租賃另闢戰場 靠打入大陸內需獲利


2012-6-25  TWM




六月十八日,國票金控旗下關係企業國旺租賃正式在南京開業,這不僅是國票金跨足大陸經營的第一步,也是國票金大股東、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在大陸金融市場插上的第一支旗,且剛開業就有捷報,據悉國旺租賃已經招攬到業務,今年底前力拚損益兩平。

沒有銀行相挺、且起步較晚的國旺租賃,如何開拓戰場?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表示:「會跟著大陸十二五內需政策走。」魏啟林說,因為沒有母公司銀行相挺,國 旺租賃積極找大陸銀行簽「銀租合作」,包含中國三大行、南京銀行等,都是合作夥伴,希望能透過銀行端找到客戶,再者也找企業上游、提供設備的廠商合作,慢 慢打入大陸內需市場連結。

取名為國旺,是大股東蔡衍明的主意嗎?國票金控發言人邱銘恩說,本來要叫國票,但國票在大陸是國家票據所簡稱,不允許申請,魏啟林取國票、旺旺名字中各一字,沒想到「國旺」順口又好叫。

魏啟林指出,希望第一年國旺租賃就能微幅獲利,明後年希望能再開拓第二、三個據點,站穩大陸市場,希望慢慢能對金控獲利有挹注。

(許瀞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5

內需消費不振 定價配售策略失準 最純的中概 大洋股價硬不起來的關鍵

2012-7-30  TWM




最純的中概 大洋股價硬不起來的關鍵大洋百貨股價自掛牌以來一路走跌,據傳主辦承銷商元大寶來證券配售對象多是短線投資人,在短期獲利不成決定撤出,或執行停損下開出市場第一槍,才引發大洋股價連續下跌。法人則認為,中國零售銷售成績差,也是大洋股價表現疲軟的關鍵。

撰文‧歐陽善玲

國內首檔「純中國」內需股大洋百貨,六月六日以一二○元、百貨股股王之姿掛牌至今,不但蜜月行情失靈,日前股價更一度摜破九十元關卡,跌幅約三成。走勢疲弱原因,除大環境景氣不振「生不逢時」外,承銷商定價及配售策略,也讓大洋股價「有志難伸」。

攤開大洋百貨五、六月營收表現,五月合併營收二十二.○七億元,年增率二○%;六月合併營收十九.九一億元,年增率一一%。「基本面我怎麼看也看不出問 題,先前市場預估今年大洋每股能賺七元,我認為現在也還沒有下修的必要。基本面不差,股價卻一直跌,可能與籌碼面有關。」一位法人圈主管表示。

據傳,主辦承銷商元大寶來證券配售對象,多以短線客賺價差為主。掛牌當天,大洋股價以一二七元開出後隨即一路走跌,收盤更是跌破承銷價,投資人驚覺不妙,隔日又是一記長黑,引發停損賣壓出籠。之後,母公司益航雖公告將出手護盤,金額最高達六億元,但仍止不住跌勢。

「益航手上現金夠多,若真要買是不缺銀彈。研判主力可能打算將短線投資客洗出場後,再配合營收數字持續成長,將股價一次往上拉。」一位投信公司投資長私下分析,很多市場老手常利用此「一路洗」方式,待籌碼沉澱後再出手。

法人認為,中國零售銷售表現不如預期,對百貨業殺傷力極大。但大洋是純正中概股,除避開一級戰區,以二、三線城市開拓據點,鎖定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的地區外,降低租賃、提高自有物業比率策略,也是正確方向。

惟今年五月以來,大洋股價跌幅逾四成,顯示大洋連續破底,並非零售百貨業特例,連在港股掛牌的競爭對手金鷹百貨,也是同樣命運,背後原因,多少與總體經濟環境不佳有關。

另外,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批評,大洋掛牌價定得太高,若以每股獲利七元計算,掛牌日本益比約十七倍,對照遠百股價,本益比僅十一倍;雖然兩家百貨公司中國純度不同,但評價差異頗大,投資人自然不願買帳。

「現在只能盡全力把業績做出來,用數字向市場證明,其他就不便再多說了。」大洋百貨投資人關係主任戴安無奈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36

平民消費 拱出一年三百兆內需財

2012-11-19  TCW
 
 

 

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市場,如大象轉身般,雖然轉得慢,但每轉一小步,帶來的改變,卻相當巨大。

以前,中國蓋了全世界密集度最高的高鐵,建造全球最多的蚊子館、蚊子公路、蚊子大橋;現在,這些錢轉向了,它們被拿來打造全球第一多的醫院,未來中國人將吃掉全球最多的藥、打最多的針;他們也將帶給台灣前所未見的觀光商機。

過去大量消耗天然資源的時代結束,以往鋼鐵、石化、水泥股被稱為「中概股」,如今這些行業將進入成熟與高原期,不再有大成長的機會,「中概股」的定義也將被改寫。

十八大之後,中國從最高領導人到地方各省、各直轄市都將更換領導人,這批領導人都是文革知青世代,在文化大革命時代曾經下過農村、吃過苦,知道農村與貧窮的問題。例如李克強過去當過河南省長、書記,從農村與貧窮問題著手,到了中央的國務院是管醫療與社會福利這些領域。

中國政府喊出二○二○年民間消費金額將達人民幣六十四兆元,等於新台幣三百兆元。除了日常消費,這些錢將往哪裡流?從中國經濟結構與新領導人背景可以推論,在政府政策引導下,未來醫療、生技、養老等產業將有龐大商機。

登陸商機:醫療生技財開發動作要快、肯下鄉到二線城市

中國醫藥市場餅有多大?以下三組數字可以一窺堂奧。

首先,中國醫療支出占GDP比重僅有四.九%,遠低於全球平均的一○.四%,成長空間很大。預估二○二○年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僅次於美國。

其次,以拉近城鎮醫療差距為目標的「醫改」,過去三年就投注人民幣八千五百億元(約合新台幣四兆元),相當於可以蓋四百多個廈門長庚醫院。再者,預估二○一一年到一五年,中國醫療市場含技術服務在內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二五%,二○一五年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三兆元(約合新台幣十四兆元)。

面對醫療生技這塊大餅,台商怎麼吃?專精兩岸產研的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點出了兩個要訣:「快」與「下鄉」!

台灣目前是血糖、血壓、耳溫試劑等醫材的主要產出國之一,也逐步往超音波、X光機等高階產品移動,但這類技術中國也正急起直追。

「台灣打不倒全球同業,技術也無法獨占,就要快!」邵耀華解釋,未來中國一定會發展自有規格、扶持當地業者,因此台灣在應用開發、市場推廣都要「快」上一、兩步,而且比中國同業更好、更周到。

此外,因應中國幅員廣,醫材最好具有精密微小、方便移動、常溫保存與運送的特性;考量未來使用模式,更要加入聯網、雲端運算的通訊功能,台灣資訊業的根基可提供相當優勢。佳世達、台達電等老牌電子公司,都把醫材當成未來發展重點。

「下鄉」則是台商搶中國大餅的最佳切點。相比起被壟斷的上海、北京這些大城市,中國二線以下的城市醫療才正要開始「普及化」。

邵耀華說,很多偏遠地方的醫療單位連驗血、驗尿的儀器都沒有,對台商而言是才要起飛的商機;病人付款能力雖然不如大城市,但全都收現金,長期收入穩定又可觀。

另外,二級醫院的經營權也逐漸從政府手中轉為法人經營,醫療行為轉變為商業行為,一來提高醫生所得,二來這些醫院也負責偏鄉醫療院所的教育訓練,台商若能打進二級醫院系統,不論是藥品或者醫材的推廣,都能事半功倍。

中國醫療商機誘人,但東洋藥品董事長林榮錦也中肯的說,在其特殊政商結構下,台商不要有「在中國稱王、當第一」的過度野心,但只要能夠擠入中國前十大供應商,或者在全球某一個獨特藥品領域做到「非我不可」,還是能有不可被撼動的產業地位。

增加退休保險覆蓋,也帶來新的養老商機,兩億人,這是二○一四年中國六十五歲以上高齡人口的預估值,五年裡增加五三%;全球最多的老人人口,同時也代表著龐大的商機。在中國計畫三%老人由機構照護的政策目標下,工研院預估,二○二○年中國至少需要五千二百家老人養護機構,總需求床位超過五百萬張,這至少是二○○八年床位數的一.二二倍,但在北京、天津、上海這三個高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現況是,現有床位僅能滿足有意願進入養老機構者、約三分之一的入住需求。

在台商機:陸客觀光財空運飽和後,海運直航值得期待

中國積極改善醫療、加薪、讓養老保險與就業保險普及,目的就是讓內需消費提升上來,這也把兩個商機帶到台灣眼前。

第一是台商在中國賺品牌財。從出口代工產業轉成內需品牌,對台商非常困難,且在中國內陸拓展內需市場,往往以失敗收場居多。 但北京台商會秘書長江永雄透露,接下來將有MIT專區政策出爐,由兩岸政府出面在中國各地成立台灣品牌專區,從北京、上海這些沿海城市開始,設立MIT專區的通路與據點,優先整合回台灣投資的台商,掛上MIT品牌在大陸開拓市場,解決過去台商不擅長品牌、中國通路成本太高、不易打通等問題。

同時MIT專區也將設立台灣各縣市特產品的展售與接單中心,以企業對企業模式為主,面對採購商、代理商,將台灣特產品,例如陶瓷、木雕、鳳梨酥、蜜餞等手工藝、伴手禮推往大陸,目標是搶中國大陸的平民內需消費財。

也從過去台灣特產品只能參加短期、巡迴中國各城市的名品展模式,升級到常駐中國,具備了展示、接單與銷售模式。

第二是陸客來台商機。兩岸三通在十八大之後將更大幅放寬,雖然陸客已經成為來台旅遊觀光客的第一大,但兩岸每週直航班機已高達五百班,以今年陸客來台約兩百多萬人推估,兩岸每週航班受限流量與空域等等限制,最高極限是每週八百班,因此陸客每年五百萬人次的天花板已隱然若現,更不可能像香港一樣每年有千萬陸客商機。

但台灣要實現每年一千萬觀光客來台旅遊,主力是陸客,下一步就是海空並進,在高雄港與基隆港興建新的港埠旅運中心,十八大之後將討論開放兩岸定期直航的高速渡輪、客貨兩用輪,甚至是一千五百人以上載客量的豪華郵輪。

屆時,兩岸海運直航商機將是塊大餅,除了載客,更有海上娛樂,甚至還可以有博弈商機,到時陸客來台與消費方式都將跟過去不同,例如茶葉蛋不用都在日月潭的碼頭賣,也可以到高雄港碼頭;賭場不一定要蓋在外島或陸地,豪華賭場變成在海上了。

生財關鍵:台灣開放度想賺中國錢,要先開放自己市場

看似商機無限,但關鍵卻在台灣的市場開放問題。

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特聘教授、預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童振源說,在ECFA早期收穫清單中,中國對台灣開放五百三十九項、台灣只對中國開放二百六十七項,雙方雖是不對稱開放,未來,還有金融、貿易與服務業開放的談判,中國不可能再讓了,台灣必須做好雙向開放的準備,否則中國未必要對台灣開放內需市場。

「台灣必須開放一些,沒有什麼好怕的,」世新大學客座教授、包商銀行首席經濟顧問華而誠建議,台灣必須做好準備,主動的對外多開放一些,如此才有更多的機會,博取到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廣大的海外市場,尤其是服務業的市場。

台灣不可能只想要、不想給,當我們想賺中國內需財、陸客財,中國也會想同步敲開台灣貿易、投資的大門。想要全球最大的內需消費市場,就須冒著開放自己市場的風險而換得,這是未來台灣必須面對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53

從拎LV包到扛奶粉 陸客赴港買氣急凍 北京降稅拚內需 香港零售業吹冷風

2012-12-31  TWM
 
 

 

當中國經濟降溫,香港也感受到寒意,儘管二○一二年造訪香港的陸客人數成長,平均消費金額卻下滑。加上中國自一三年起降低七百多項商品進口稅率,以刺激內需,香港零售業將逐漸受到波及,後續效應值得台灣觀察。

撰文‧周岐原

十二月十七日,中國財政部發布消息,將自二○一三年元旦起降低七八四種商品進口稅率。在剛剛落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裡,「擴大內需」是新領導團隊上台後首要任務,這時執行減稅,自然是中國當局為刺激民眾買氣開出的政策藥方;但尚未浮現的影響是長期吞服這則藥方,固然有益中國經濟,無形中也可能壓抑香港的經濟表現,副作用有多強,還得持續觀察。

攤開長達十六頁的減稅產品清單,在生活用品方面,醬油、嬰兒食品、護膚產品、隱形眼鏡一一入列,其他還有汽車生產線機器人、鋰電池等工業用產品。這一份洋洋灑灑的清單,和香港經濟有何關聯?重點在其中一行文字:「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暫定稅率由二○%降為五%」。

奶粉降稅 中國政策風向球故事,要從深圳的羅湖口岸說起。這個全中國人流數量最大的陸上口岸,兩端連接香港新界北區和中國本土,每日迎接無數從香港返國的旅客。如果站在海關櫃枱檢視這些旅客,會發現一個有趣現象:過去,他們在香港購買名牌精品;如今,他們幾乎人人拖著一捆紙箱,裡頭裝的東西,正是奶粉。

近年來,無論大陸旅客參加自由行或團體旅遊,只要目的地是香港,當他們北返故鄉,奶粉是必定攜回的「特產」。因為受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影響,中國家長對國內銷售的奶粉嚴重缺乏信心,即使價格較貴,只要號稱是「香港來的」奶粉,仍十分受歡迎。

正因如此,這次中國將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進口稅率從二○%降至五%,便隱然具有更深涵義,因為食用特殊配方奶粉者畢竟占少數,一旦日後北京當局將一般嬰幼兒奶粉也納入減稅範圍,大陸消費者不必託人跑一趟香港,也能買到比以往價格更低廉的進口奶粉,香港零售業的買氣豈不遭遇更大衝擊?

其實,中國經濟颳起的寒風,早已令經營消費通路的香港業者感到涼意。在「十一黃金周」這個大陸民眾出遊的傳統旺季,今年香港期間整體零售金額成長僅約七%,是自由行開放後增幅最低的一次。

香港困境 值得台灣借鏡以人數而言,今年一至十月造訪香港的大陸旅客達一八七七萬人,幾乎是香港人口的三倍之多,這個數字固然比二○一一全年還高,但在經濟軟著陸下,以購物闊綽著名的大陸客,今年也縮手了。

以金額區分,過去大陸民眾到香港旅行一趟,平均每人花費金額約八千港幣(約三○四○○新台幣),到了今年,則下降至六千港幣(約二二八○○新台幣)。「旅客從拎LV到扛奶粉」,不僅是中國經濟調整的跡象,更是香港支柱產業的警訊。「(今年)平均客單消費有下降趨勢,估計對高端品牌的影響大一些。」一位法人研究員指出。

從港島銅鑼灣到九龍廣東道,大陸遊客是撐起香港名牌精品消費最重要的力量,當陸客不再砸重金血拼,將令零售業銷售下滑,香港高不可攀的店面房價,勢必也將受到波及。因為在香港物價持續上揚同時,歐元匯率正在貶值,大陸頂級消費者到歐洲旅行一趟的開銷,只比前往香港略高,這些豪客自然會選擇歐洲。

從奶粉聯想到名牌,中國逐步降低進口稅率對香港衍生的影響,更令當地業者心驚膽戰。

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指出,中國購買奢侈品比重從○八年占全球總額的一四%,至一二年達二七%,幾乎成長一倍,然而中國對珠寶、名錶、化妝品和高級菸酒等產品仍課徵高額關稅,因此中國商務部一再表態,指出將降低奢侈品關稅,引發國內熱切討論。如果中國真的降低奢侈品稅,對香港市況的打擊勢必遠大於奶粉。

在香港大嶼山的貝澳露營區,今年就上演從未出現的場景:好幾個來自中國的旅行團、總共上百位陸客,拎著帳篷、裝備進駐營地,將整個營區擠得水洩不通。其中有一家五口,在香港旅行期間只造訪觀光景點,既沒購物也未投宿飯店,七天行程下來,僅僅花費約二千港幣(約七六○○新台幣)。

中國自○三年七月開放港澳自由行迄今,已有九九三一萬人次造訪香港,這股人流強力拉動香港經濟;當造訪香港的大陸觀光客人數開始見頂,入境香港後不再「買東西、吃東西」,高度仰賴陸客的香港經濟該如何轉型?香港零售、觀光業者今日面對的困境,值得正在力拚「陸客商機」的台灣好好設想。

中國降稅拚內需

2013年主要降稅品項

商品名稱 最惠國

稅率(%) 2013年暫定稅率(%)

醬油 28 15

其他健身及康復器材 12 6

隱形眼鏡 10 6

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 20 5 零售包裝嬰兒食品 15 5 汽車生產線機器人 10 5

護膚產品 6.5 5

資料來源:中國財政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63

第一屆「傑出大陸台商獎」出爐 有勇有謀 聰明抓住中國內需消費力

2013-08-12  TWM
 
 

 

看衰中國經濟後勢的聲音愈來愈多,但還是有台商能夠抓住當地市場成長商機,在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主辦的第一屆「傑出大陸台商獎」中,院長陳明璋認為,得獎名單的共通特色之一是「內銷導向」,且看這群有勇有謀的台商,如何聰明的抓住中國內需消費力。

一劍磨十年 品牌定位精品小家電堅持要做最好的 艾美特找到藍海

撰文‧鄧 寧

艾美特電器今年三月以「F-艾美」之名回台掛牌,在內銷、外銷皆交出亮麗成績單下,短短四個多月時間,股價已從掛牌的六十二元攀升逼近百元關卡,位居家電族群股王;更因品牌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在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舉辦的第一屆傑出大陸台商選拔中,艾美特獲頒「內銷典範獎」肯定。

但能拿下「內銷典範」名號的肯定,艾美特可說是「十年磨一劍」,從一九九七年設立中國市場部之後,艾美特的內銷事業連賠十三年,公司只能以賺錢的外銷市場補貼內銷,苦撐待變直到一○年,當中國消費市場從「先求有」走到「再求好」的階段,一開始即定位高價精品小家電的艾美特,也終於找到舞台,綻放品牌光芒。

艾美特電器來自台灣,前身為東富電器,在九一年隨著產業外移大陸的潮流轉移至廣東深圳設廠,一開始公司以電風扇外銷為主,至九七年時成立中國市場部,決定以自有品牌「艾美特」主攻內需市場。

創造產品價值

簡單小家電也能成精品

但在九○年代,貼著國際品牌的小家電在賣場已處處可見,「艾美特」要如何殺出重圍讓消費者看見?

艾美特執行長楊浴復表示,「我們決定,一開始就把最好的產品帶進中國。」當時已替日本品牌代工的艾美特,將日本產品的精緻度融入中國產品中,定價也比其他競爭品貴上三至四成,「雖然初期消費者會嫌貴,但艾美特慢慢就留下頂級精品印象。」趁著中國經濟起飛,人民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艾美特就成了小家電產品的最佳選擇。

掌握發展主動權

讓利給下游 經銷商更忠誠敢重新定義市場,將看似成熟而無利可圖的小家電翻出新價值,是艾美特與其他廠商不同之處。楊浴復指出,當時台灣有意到中國打市場的大家電廠,都將大陸當成落後國家,生產線用的是台灣淘汰的模具,短期雖能收效,但長久下來無法收攬中國消費者的心;相比之下,除了電風扇,九七年時公司再開發電暖器產品,一開始雖處處失敗,但「Try Error」的態度,讓艾美特成為現今掌握最多發熱材的家電廠。

回顧中國內銷之路,高品質、高價位的策略在第一個十年看似不切實際,但在中國市場部創立之初,經營團隊就已抱定長期抗戰的決心:「即使虧損也要走下去。」到了第二個十年,艾美特品牌在中國市場終於迎來春天,內銷不僅轉虧為盈,去年營收比重更追上外銷,達到五五比;今年內銷業績脫穎而出,首度超越外銷,增至五五%。相較其他製造業的負毛利競爭,艾美特毛利率也能維持在二○%以上,精品家電定位毋庸置疑。

創造產品價值,是艾美特在中國市場成功的重要策略;而在外銷與內銷市場,艾美特都講求掌握發展主動權。

楊浴復分析,「像電子產業,蘋果好就笑、蘋果不好就哭,這樣是受制於人。」所以即使外銷是接代工訂單,但艾美特有本事讓客人離不開,不必看客戶臉色,「因為所有主動為客戶降低成本的服務,我們都做了。」舉個例子,韓國前三大家電廠|| 信一、韓一、三星,都是艾美特的客戶,對事業版圖龐大的三星而言,電風扇等家電產品的收入僅是九牛一毛,一度也想過裁撤家電部門。「但十餘年前三星找上艾美特後,我們的代工品質讓他們完全放心,既然有賺錢,何樂而不為?」由於當初是以顧問的身分被艾美特延攬,楊浴復在企業內部有「楊老師」之稱,許多智慧言語發人深省,他說:「其實人生和商業很像,勇於付出得到的會更多。成為別人需要的角色,就能掌握主動權。」「樂於付出」的經營哲學,也體現在艾美特的經銷商管理上,公司在中國市場採取經銷制度,目前已有超過兩百家穩定合作的一級經銷商,其中五成以上的經銷商與艾美特合作超過五年。

中國內銷銷售網點更超過一萬兩千家,遍及三十一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另有四百餘家維修通路。

綿密的經銷網路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在艾美特內銷事業賠錢的十餘年間,下游經銷商其實是「賣一台賺一台」。楊浴復解釋,公司選擇吃下模具開發、製造生產等固定費用,讓利給下游,且不似其他中國品牌會隨時抽換經銷商,艾美特相當注重與經銷商間的維繫。「等到小經銷商在地坐大,羽翼豐滿之時,他們會更具忠誠度、下更多訂單。」換句話說,艾美特在打拚內銷的十餘年間,雖然捨棄利潤,但坐收更長遠的品牌價值,如今經銷商每年都能自主達到一○%至二○%的成長,部分經銷商更將販售艾美特電器當成傳家事業,交由第二代接棒,成就了今日艾美特品牌在中國遍地開花、皆大歡喜的局面。

虛實並進策略

確保通路高度年成長

艾美特品牌在中國地區的實體通路網點已逾一萬兩千家,每年仍計畫以一○%至一五%速度成長,逐步深入至三、四級城市;去年起也正式開展網購通路,在中國四大電商網站淘寶全網、天貓商城、京東商城、易購上布局,成為帶動業績成長的新動能。

照常理推論,網購業務應會傷害到實體通路業績,但艾美特將產品錯開,區分為線上專攻、線下專攻、共通機種三類不同產品線,以避免競爭,甚至還有針對不同網購平台而設計的專門機種。

如今年五月與淘寶網家電城合作,專賣一款訂製電風扇,結果三日內就售出五萬台,熱賣程度超乎預期,讓艾美特對今年電子商務的成長性更加看好,預期今年網購通路即可達成二十億元目標。

下一步,艾美特計畫在華中地區興建第二生產基地,年產能達三千萬至四千萬台,比現有年產兩千萬台的深圳廠大上兩倍,經營團隊已經看到下一個十年、二十年的消費者需求,準備好在廣大的中國舞台一展身手。

艾美特

成立時間:1991年

總經理:楊浴復

年營收:116億元(2012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