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希臘銀行業明日恢複營業 坐等860億歐元救助款“送上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5145.html

希臘銀行業明日恢複營業 坐等860億歐元救助款“送上門”

一財網 薛皎 2015-07-14 16:35:00

希臘財政部今日(7月14日)對外宣布,該國銀行業將繼續關門,直至本周三(7月15日)。

在經歷了長達17個小時的談判後,希臘終於從退歐的風險邊緣被救了回來。作為重新獲得860億歐元救助金的代價,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 接受了歐盟(EU)有史以來幹預性最強的救助計劃。

希臘總理帶著好消息已經回到了國內,而希臘民眾最關心的莫過於已經停業兩個多星期的銀行什麽時候可以恢複正常?對此,希臘財政部今日(7月14日)對外宣布,該國銀行業將繼續關門,直至本周三(7月15日)。

在擠兌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從6月29日開始希臘實施了資本管制,銀行停止對外營業,取現金額限制在每個賬戶每天60歐元。據媒體報道,就在幾日前,希臘央行還曾要求各銀行高管商討是否可能將每日取款限額從60歐元降至20歐元。

7月6日時,希臘經濟部長斯塔薩基斯(Giorgos Stathakis)曾公開承認,希臘的銀行處於崩潰的邊緣。“由於希臘各銀行正在迅速耗盡現金,希臘央行正為該國銀行請求更多緊急貸款。”

眼下,隨著希臘與債權人新協議的達成,希臘銀行業終於暫時獲得充足流動性來緩解希臘居民的緊張情緒。上周六(7月11日),斯塔薩基斯公開表示,在與國際債權人達成協議後,銀行下周會盡快開門營業,但資本管制可能還需要實施至少2個月。

然而令希臘居民擔心的是,此前該國政府已經不止一次推遲原定的銀行開門日期,業內人士也預計,本周三希臘政府需要對形勢進行評估後才能最終決定是否恢複銀行業務。

有媒體報道稱,在希臘實行資本管制的這兩周時間里,希臘人民的生活井然有序,雖然外出購物的人比以往少了一些,但超市貨品充足,顧客自覺排隊,並未出現混亂局面。

有希臘居民對媒體表示,對資本管制導致的狀況早有心理預期。“我們現在就是每天提取60歐元領用,需要支付超過60歐元時,就使用信用卡。即使銀行重新開業,也只會逐漸恢複正常,比如現在每天可以取60歐元,過一陣子變成100歐元,然後慢慢增加吧。”

同時,也有希臘居民在資本管制實施前,在銀行徹夜排隊,取出大筆現鈔放在家里備用。

夏季本是希臘的旅遊高峰期,但由於對希臘國內安全性的顧慮以及該國資本管制帶來的不便,導致很多原打算赴希臘旅遊的人紛紛取消或推遲行程,使整個希臘的旅遊業受到明顯影響。

“最艱難的是資本管制剛開始的一周,由於遭到擠兌,附近自動取款機被提空。盡管可用信用卡支付房費,但客人到周邊進行其他消費時,不一定能刷卡,這時度假村就會借現金給客人,待他們取到錢後再歸還。”希臘某度假村酒店經理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希臘與債權人達成的最終協議中,包括將希臘一些最具價值的公共資產,納入一只500億歐元的私有化基金,該基金由歐盟監管。一位來自德國的外交官認為,債權人商定的條款將希臘變成了一個經濟受保護國。

同時,齊普拉斯還接受了由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內的救助方案監督者對希臘國內經濟進行高級別監督,以及由歐盟監督希臘進行公共行政全面改革的計劃。

據悉,在本周三結束前,齊普拉斯還必須通過一系列經濟承諾,包括徹底改革該國增值稅體制,全面改革養老金等,這是在本周對一攬子融資方案進行正式談判的先決條件,該融資方案的目的是阻止希臘快速惡化的經濟陷入破產。

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在昨日的談判結束後表示:“我們一度以為我們可能會失去歐元區的一個成員,但那樣歐洲將退步,我們當時必須成功。”

希臘退歐危機的警報解除讓投資者長舒一口氣,進而推動歐洲股市昨日上漲了近2%。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總監Mark Haefele則在最新報告中指出,隨著希臘事件的緩解,推薦增持歐元區股票以及美國和歐元區高收益債券。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51

明日世界

http://www.xcf.cn/newfortune/bzdh/201507/t20150703_751971.htm


  “中国出现首例高致死率病毒MERS患者”。看到新闻的一刹那,有种穿梭回2003年春天的恍惚。个人记忆里留存的是因SARS而取消的毕业答辩以及居家隔离的恐慌,公共记忆里存档的则是脱销的口罩、刺鼻的消毒水、白色的防护服,还有,空荡荡的马路。


  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同时也对政府重大信息披露和应急机制建设起到重大促进作用,成为中国公共卫生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 年姗姗来迟的新闻发布会变成了今日国家卫计委员会第一时间的通报,“急寻与入境韩国MERS患者同行旅客”的消息正通过各种渠道扩散。


  尽管变革中不免各种杂音、各种不足、各种迂回,但向上、向前的大趋势不会变。十年前,新财富首次以孙宏斌作为封面故事报道对象,经历了第一次涅 重生的他正带领顺驰奔跑在辉煌的顶峰。十年后,顺驰早已不覆存在,融绿并购失败之后火速转向佳兆业的举动,虽依然以大股东归位、融创退出而告终,但无一不 表露出孙宏斌不甘于偏安京津一隅的野心。谁也不会否认,其二度卧薪尝胆打造的融创,又一次驰聘在巅峰状态。


  同样再度步入巅峰的,还有全民炒股的热情。电影版的《速度与激情》和主演保罗一起谢幕,A股版的《速度与激情》却火辣热映中。


  上市后连续34个涨停的“奇迹”,相当于之前世界纪录六倍的单日3万亿元交易量,倾情演绎的中国“神车”和“神创板”??纪录在一个个被创造, 随后又一个个被改写。民众怀揣着“股市那么火,我想去看看”的梦想,极度亢奋又集体癫狂。即便是5月28日上证综指重挫6.5%,似乎也未扭转众人对冲破 5000点、甚至重回6000点的企盼。


  推动着民众勇往直前的除了各种金融创富的传奇,或许还有社会变革中滋生出的强大不安全感和焦虑感。谁都清楚风险与收益如影随行,都知道资本的躁 动往往伴随着泡沫,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也都心知肚明—2003年GDP增速9.7%,2014年7.4%,创下1990年以来新低。回想起来,大概也只 有在2003年非典期间,股市真正成为了经济的“晴雨表”,除了破天荒地休市12天之外,上演了一出“非典型”行情,连续下跌数日,直到疫情稳定。


  历史不会100%重演,但人性却始终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它是“进化得最慢的东西”。而股市正是和平时期检验人性弱点的最佳练习场。


  上世纪末,美国的科技股比如今的“神创板”还要热,当时美国政府的财政部部长罗伯特·鲁宾却告诫时任总统克林顿:“千万别出去邀功说是自己的功劳,因为股市涨上去,它还会再跌下来。”


  速度与激情过后,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会是怎样一个明日世界?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843

李開複:智能硬件明日之星在中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28/151180.shtml

U5539P352DT20150325094157

首先,我說一下創新工廠的一些方向,我們目前在很多方面都有布局和投資,包括數字娛樂內容、社交軟件、商務應用和移動的投資等,但我們重點的六個方向之一還是硬件。

今天我們的論壇主要是討論硬件和智能硬件,我想更多的談一下,對於為什麽在創新工廠特別認為硬件創業的明日之星必然會誕生在中國,我們對這方面抱著巨大希望,但是希望歸希望,我們還是對這個行業有一定的理解和規劃。

創新工廠最新的一個投資點是在2009年,大膽的預測了移動互聯網即將誕生,而且會改變一切,現在看來我們看的是比較準確的,因為我們經過了PC時代,經過了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把很多學習的東西轉移到移動互聯網和手機,同樣今天我們也可以預測智能硬件能否也可以造成一個新的創新創業的浪潮,和目前的移動互聯網一樣偉大,對此我們是抱著很大的希望的,但是對今天看到的很多項目也是有顧慮的,對於未來的趨勢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今天我想說,對於智能硬件我們為什麽看好,為什麽擔憂,給創業者有什麽樣的建議。

從宏觀來說智能硬件已經開始滲透到我們的生活與經濟,可以看到在今天,越來越多的智能硬件開始介入。我們今天看到移動互聯網的巨大崛起,目前全世界已經有幾十億了,非常龐大的數字,也就是說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和其它的物聯網有多少臺機器,未來的五年我們可以期望有七倍的成長,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可以期望世界上會有四百四十億臺,萬物互聯,移動IOT的存在,這肯定是一個讓我們非常樂觀的一個預測。

我們為什麽對中國抱著巨大的希望呢,這個是我提出的五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中國是世界工廠,我們在矽谷看到的幾乎每個項目幾乎都在跑深圳,包括創新工廠在美國投了大概十個硬件項目,所以幾乎所有的電子器件都能在深圳找到,這也是為什麽今天中國能有世界工廠的這樣一個稱號,未來中國會在這個領域扮演一個角色。

第二個是要做智能硬件,它對工科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在移動互聯網崛起的時代,可能會看到媒體出身或是其它領域出身的人,靠著一個創意做了一個簡單的應用,然後就火起來了,但是在硬件的領域這個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個硬件都需要一個很強的團隊,團隊不旦能做軟件,不旦要搞互聯網,還要能夠做硬件,中國的工科人才更是全球最頂尖的。

第三個理由是中國本身作為一個市場是有巨大消費需求的,因為我們現在面臨一個非常關鍵的臨界點,就是消費升級,消費升級我們可以理解成為兩種,一種是很少人買的起的,突然變便宜了,另外一種是過去傳統的使用突然改變了,變成一個更高級別的使用,因為他的量會巨大的增長,中國產業性的比例是非常小的,所以他的發展空間未來非常巨大的,而且整個領域在整個經濟可能是7%左右的成長,這個消費市場是有10%以上的成長。

第四個理由是今後機器人將會代替人工,我們看到未來的空間是巨大的,這是一個全球的趨勢。我們談到硬件,除了消費者硬件還有工廠,還有機器這些領域,目前中國的機器人采購量已經達到三萬六千多,是世界之最,這意味著未來機器人會越來越多,中國會成為巨大的機器人使用國家,而且機器人的成本每年下降百分之三十,越來越便宜,而機器人取代的工人他們的成本,過去的十年增長了三倍,中國是制造大國,這樣的一個使用,會繼續催動技術的發生和成長。

第五個優勢當然是高效的政策扶持,我們希望很多人出來做這種創新創業,做硬件方面的創新創業,這個是非常需要國家的扶持的,我們可以看到克強總理推動的整個領域中,是創新,創業創客,方方面面都是有非常大的力度支持。

下面我想提出四個硬件方面的創業者的一些建議,第一個建議是當創業者選方向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不要去跟風,有很多創業者都會比較同質化的說什麽最火就跳入什麽樣的領域,這個現象其實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對小的創業者來說,如果創業者都在談這個,當巨頭都已經介入的時候,這時候作為一個小創業者你處於的地位是非常嚴重的劣勢。

我建議創業者一定要謹慎,也許你可以說小米當時也是創業公司,但是小米是有特殊資源豪華團隊的創業公司,他在還沒有什麽產品的時候,估值就已經上億美金,如果你有這種能耐的話你可以試一試,如果沒有的話,不如找一個其它的領域。還有就是山寨問題,所有的新創業者一定要避開大公司已經明顯做出不錯的產品的領域。千萬不要同質化的做很多人在做的。

當然,還有一些東西是國外已經做的很好了,但中國還沒有,我覺得這個也要慎重的考慮,因為很多中國創業者都在網上看過一些報道,他們會覺得美國做的這個不錯,我也來做做,所以千萬不要同質化,做這些東西的時候要有自己的想法,除了不要做同質化的產品之外,還有第三點就是一些通用式的概念也會很明顯的。

硬件創業者我們建議選擇方向要謹慎,專註的解決一個明確的用戶痛點,想做平臺以後在說,這個是第一個建議,第二個建議是很多創業者說你看我們偉大的硬件公司,中國的小米,都是軟件創業者創出來的,硬件人不行了,軟件人用互聯網模式一打就把你們思維僵化的硬件人打敗了,真的不是這麽簡單的,如果單純的簡單粗暴的去想,雷軍的成功是把互聯網模式移植到硬件,我們想的是絕對不夠透徹,互聯網模式雖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我們簡化把互聯網模式認知為賠錢賣的產品,這樣能夠有很多用戶,一旦用戶來了,我們覺得他們的數據,這個數據就可以挖掘就可以賺錢,我的商業模式就出來了,所以我要賠錢賣硬件越滾越大,這個思維肯定是有問題的。

做硬件和軟件不一樣,因為軟件產品他的創造、編輯是比較簡單的,而且成本很低,而硬件真的不是如此。如果你還不相信我說的話,我們看看所謂的世界最大的最棒的最賺錢的公司他是怎麽做的,蘋果作為一個擁有世界上最忠誠的大量用戶的公司,我們可以看到即便到了2014年,iPhone快過十年周歲的時候,它的銷售額還是百分之九十來自硬件,所以那些幻想硬件可以推一大堆用戶量可以套各種方法來變現的,連蘋果都沒有做到,所以我們這方面千萬不要太樂觀了,這個是第三個建議。

第四個建議是智能,我們都知道智能這個詞是人人都用的詞,我們投資了很多公司,也號稱智能,但是我們千萬不能把智能當做一個用戶的需求,用戶的需求跟我們的功能這兩者是不一定一樣的,比如說以前我在蘋果的時候,做“牛頓”,我們可能都還記得這個產品,雖然他很智能,但是並沒有什麽用,因為他雖然很智能,當你在這個上面只要稍微畫一畫,這個東西就會被丟到一個垃圾桶里面,甚至還會有聲音出來,甚至比iPhone產生的反應更多。但用戶要買的不是智能,而是功能,相對來說同樣的一個公司蘋果,十年前所開發的“牛頓”再現在看來一點也不智能,但是iPod不怎麽智能卻為何能火?因為他是靠能夠明確的告訴用戶一個痛點,就是你可以存一千首歌在這個機器上,當時我們可能都記得MP3都很好用,但MP3的致命的弱點就是只能放幾十首或者是最多一兩百首。

所以同樣的一個公司,做智能沒有成功,但是做有用的東西成功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做產品的本質,要做真正的好東西,解決真正用戶的需求,痛點和問題,而不是說加個芯片就智能,能連上網就好用,真正的好用我們心里都應該是很清楚的。

最後的一個誤區,我們需要做一個智能硬件,我們需要找一個好的硬件團隊,設計出來,扔給工廠就萬事大吉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因為整個硬件的開發過程和軟件不是一樣的,軟件你開發好了,部屬好了丟到網上,真的是進入了使用階段了,但是硬件還有優化,量產,甚至你在設計的時候,選的芯片可能是很好的,實際上可能是沒有考慮到這個芯片是不是最便宜的,或者他是不是質量最高的,還是會出問題,可能你也沒有考慮到他今年量產能不能達到你的量和需求,我們如果真的想要把一個硬件產品做好,他的開發,生產和量產是要結合起來的,你的公司需要這方面的專業的人才,所以我們實際的工廠就看到了很多硬件創業者的共同的特點。

中美結合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的關鍵,我們剛開始看到未來有440億的智能硬件的產生,到底什麽是會造成井噴的作用,這個是在於高速發展期,我們認為現在井噴的狀態還有一些瓶頸,第一個是行業的標準還沒有發生,現在很多廠商它的目標是希望全部用他們家自己的產品,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現在這些大廠商可以共存,所以這些業界的大佬們需要結合起來,同意在一些業界的標準上合作,能夠共存,這個行業標準是要花一些時間的。

第二個是價格,在一些產品里是比較貴的,還有投資,開發,創業的過程他的成本也比軟件高,我們相信平臺會先有一個殺手級的產品出現。兩個月前在美國,我會見了安卓的創始人,他覺得安卓讓手機創業,從一個可能要花三億美元做的手機公司在十年前,現在三百萬美元就可以做一個手機公司,因為有標準平臺和有代工這兩個事情,很大的問題是像IOT的時代,會不會有這兩件事情發生,我認為可能會有,然後要關註殺手級應用,從他那了可以衍生出一個標準的平臺,這個平臺一出來後,我們每個創業者所花的創業成本就會大幅度的降低。

怎麽樣能夠解決一些用戶的強勢的痛點,比如說糖護士能夠幫助你去做血糖方面的檢查,比如說極路客能夠幫助你在開車的時候非常智能的拍到新車的記錄,剛才談到的中美,中國生產美國人的創意是很好的結合,一旦發生以後這些創意可能在中國落地已經不可能可以激發中國創業者的一些靈感,我們在美國做了接近十個不同的智能硬件的創業,包括了智能膠水機器人,包括演講使用的硬件,包括了一些智能的珠寶,都是很多很特殊的領域,在國內還沒有看到的。

最後我們看到的一個巨大的現象,就是李克強總理非常認可工業4.0的看法,我們也開始布局了很多投資,在工業的4.0能夠有所貢獻,所以創新工廠的期望是在未來的一年左右,走好這幾個關鍵詞,這些是對用戶產生共鳴的機會,之後我們也認為一個平臺會產生,創業的成本會下降,真的帶來硬件創業時代的黃金時代

版權聲明:本文述者李開複,整理楊博丞,文章僅代表述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993

明日系奪殼記(2): 補充及創業板篇(1)

由於上星期有特備節目講丘亦生,所以節目順延左,今個禮拜繼續原本的節目,就是繼續講明日系,大家唔好怪我講得好悶,因為我實在寫得好悶。現在,開始寫寫這兩星期提及過的股票有新發展,另外再提新的資料講講他們進入的創業板上市公司。

(1) 永保林業、幻音數碼的最新發展
在上一篇文章寫出來不久,永保林業(723,前安歷士、華晉國際、中國鎂業 、 晉盈控股)在2月21日宣佈6供1股優先股以及普通股,並每供1股送1紅股,即是3供1,每1股優先股供股價1仙,普通股5.33仙,即是送股後的每股優先股0.5仙及每股普通股2.67仙。

今次供股比較特別的地方有3個:
1. 單獨供優先股及普通股的例子很多,但兩者並供例子少之又少,最近的一次是在2006年的中國資源開發(661,前添發慶豐,現中國大冶有色金屬)

2. 供優先股和普通股價格的有差別,是因為當年購入林業後,股份16合3,即是5.33合1,優先股沒有合股,所以供股價有這個差別。

3. 供股價要於面值供股並1送1股,以保證低價,相信都是同面值有關,並加快集資速度。

這次的包銷商Expert Plan Limited ,由一位專業投資者何家駒所擁有,根據網上資料,有一位同名同姓的人,資料稱他經常飾演不少變態或流氓等奸角,最出名的一套是和周潤發、梁家輝主演的監獄風雲,並與成奎安、黃光亮和李兆基合稱為「香港影圈四大惡人」。


右為何家駒

這次供股如果樂小姐如供股,其他人放棄供股,樂小姐和包銷商約持有45%,加上上星期提及,市面上約22%的股權已由一位友好券商持有,合起來即持有67%,但距離絕對控股約90%還有一段距離,股價也低殘至此,故相信會多合一次和進行多一次供股才能完成。

在2月28日,負責業務經營的姜若男小姐也辭任執行董事,相信和我們估計重新改為財技公司之路不遠。

至於幻音數碼(1822),在2月22日發出的公告稱,他們向對欠付貨款的客戶入稟追討,相信是為了顯示他們財務陷入困難,方便他們未來繼續有理由籌集資金之用。

(2) 北亞策略
北亞策略(8080)上市時稱亞洲鋼鐵交易所,是由萬順昌(1001)及大股東姚氏家族,以及菱控(8009,現華夏能源控股)合資的鋼鐵交易公司,加上科網概念而成,李嘉誠基金會亦曾入股,David Webb當年也提及這間公司的由泡泡包裝成上市公司、大股東涉嫌牟取私利的劣行,科網爆破後,這家公司逐步拋棄了科網,力寶系旗下的光亞(8061)和公司換股,2002年萬順昌私有化不果後,名稱也改成亞鋼集團

2005年,大股東引入Ajia,股份並100合1,並引入多家金融機構認購優先股,轉型為私募基金,投資多項業務包括線路板、香港Burger King,中國的魚粉、韓國塑膠等業務,在2010年底開始強制換股,公司開始有重大變化,主要股東開始減持股份,管理層也開始如車輪轉,亦出售了其中一項塑膠業務,並擁有大量現金,除陸續回購股權外,在2010年派發4仙(第一次合股前0.04仙,第二次合股後40仙),在2012年也派發2仙(第一次合股前0.02仙,第二次合股後20仙)。

在無所作為的2012年,事情悄然有些變化。'

在2012年12月17日
,高盛等金融機構向Celestial Wealth Investments Limited出售29.9%的股權,以平均價63.5仙購入股權,在多年的持股後,這些金融機構計及派息後,持股回報可能還要虧損21.2%至33.3%不等。根據公告,Celestial Wealth Investments Limited由丁屹持有,其後丁先生也擔任主席。

丁屹最主要的職務是聯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及多間相關公司的負責人員,聯合證券也是旗下的一個機構。根據這間公司的網頁顯示,明日系代表人物之一蔡朝暉為聯合證券的主席,David Webb當年的文章也有提及在明日系的位置。

2007年,天行國際(993)以1,600萬向蔡朝暉妻子張鳳娟購入聯合證券的40%,以300萬現金加上1,300萬股票支付。在7月6日完成後,因股價大升,收購價變為6,321萬,此外也參與供股,投入760萬。在2007年12月,天行國際又向張鳳娟及林東湖購入剩餘60%聯合證券,作價9,000萬,以新股支付,使蔡朝暉一派表面持股量增至29.70%,如加上林東湖的股權,則增至32.82%,超過張德熙的31.73%,成為這公司的大股東,收購當日股票價值7,859萬。蔡朝暉也於2008年開始任職這公司的執行董事。在2009年,蔡朝暉及張德熙把公司賣盤予彭曉東及李江南分別持有60%及40%的投資有限公司佳元投資有限公司(Super Century Investments Limited),並辭任管理層,更多資料詳情可參考這兒 但是,在同年,天行國際把這收購帶來的商譽1.08億撇帳。

2009年, 作為天行國際賣盤的一部分,天行國際出售聯合證券70%及30%予張德熙及蔡朝暉及妻子的Lynch Oasis Inc. ,並把所有業務轉予天行國際持有之天行證券,聯合證券的代表由25人減至3人,可參看這圖

聯合證券當年曾參與華脈無線通訊的兩次供股,2008年7月,公司5合1,又2供1,每股合股後10仙(合股前2仙,再合後後2元),供股集資4,000萬,由陳遠明及聯合證券包銷,其中大部分3,700萬用以購入蔡朝暉及張鳳娟夫婦在壽臣山的大宅,每月租金13萬。在2008年12月,金融海嘯後,又再把股票20合1,然後1供7,每股14.4仙(前合股前0.144仙,即合股前0.72仙),由陳遠明、劉志遠及聯合證券包銷,最後他們表面已控制超過90%股權,然後又用資金贖回之前的票據。

另外,他們好像還有些類似人頭的東西。從資料可見,和之有關的馬蓉燊及陳光賢及陳光南各持股一半的Tin Ching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前者有供股,並把股權放在熟悉的溢利證券後者沒有,並在26仙減持,但他們曾經認購實惠(996,後易名時惠環球、東方銀座、嘉年華控股)的股權,別忘記根據網站資料,蔡朝暉曾任這公司的高管,另外也利用他們持有的香港信貸財務有限公司向華脈無線通訊借錢,所以關係真是非比尋常。

回到主題,在2月19日,這公司又再大執位,換了不少財技背景董事,其中陳立基為東英金融(1140,前正奇投資)的創辦人,干曉勁擔任丹楓(271)之非執董,梁顯治曾擔任創維數碼出事前的財務總監及公司祕書,現為先健科技(8122)的非執行董事。 所以在這堆往績強勁的人士之下,未來這公司的路向應該是向買垃圾以及不停和關連人士及公司做交易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08

tomorrow land 明日世界. 7/10

此片有點虎頭蛇尾, 結果其實有點鑑粗黎.
迪士尼出品, 一定要晒下主題公園, 難得好耐冇見HOUSE 再做賤人的角色, 實在令人勾起那些年的回憶.

故事其實有少少亂黎老作, 話當年19世紀之初有一批科學家為左追求更先進的科技而成立一個獨立於政治以外的地方專心研究科技, 可結果多年後比其中一個天才研發左件預知未來的機器. 由於相信人類最終滅亡. 所以決定解散. 誰知呢個時候另一個天才女孩出現救左成個地球. 講完.

然後大家一齊BBQ.......

我頂, 這不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後現代西方演繹嗎? 我知你迪迪尼想把天下間所有夢想收晒比你拍電影, 做公園, 但可否有點真技術?

佐治古尼同女機械人一場戀愛反而比起主線更有趣味.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妹仔大過主人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19

交易所沒法提前下班了:熔斷機制明日起暫停實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07/153665.shtml

導讀 : 證監會給出的原因是熔斷機制“負面影響大於正面”。

i黑馬訊1月7日消息,今日晚間,證監會新聞發言人以答問的形式透露,上交所、深交所及中金所自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原因是熔斷機制“負面影響大於正面”。

此前四天,中國股市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四次熔斷, 今日更是只交易十五分鐘即關閉股市,導致股民調侃,“交易所每天只需要上班十五分鐘“。

證監會發言人指出,引入指數熔斷機制的主要目的是為市場提供“冷靜期”,避免或減少大幅波動情況下的匆忙決策,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漲助跌效應;為應對技術或操作風險提供應急處置時間。熔斷機制不是市場大跌的主因,但從近兩次實際熔斷情況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熔斷機制又有一定“磁吸效應”,即在接近熔斷閾值時部分投資者提前交易,導致股指加速觸碰熔斷閾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權衡利弊,目前負面影響大於正面效應。因此,為維護市場穩定,證監會決定暫停熔斷機制。

引入熔斷機制是在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發生以後,應各有關方面的呼籲開始啟動的,有關方案經過了審慎的論證並向社會公開征求了意見。熔斷機制是一項全新的制度,在我國沒有經驗,市場適應也要有一個過程,需要逐步探索、積累經驗、動態調整。下一步,證監會將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組織有關方面研究改進方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不斷完善相關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705

繼Apple Pay後,Samsung Pay也來了!將於明日正式上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28/154931.shtml

導讀 : 是的,三星支付也來了。

i黑馬訊 3月28日消息,今日,三星服務微信公眾號確認,三星智付(Samsung Pay)將於29日上午9:30正式上線。

屏幕快照 2016-03-28 下午11.38.03

不同於蘋果Apple Pay,三星支付的應用範圍將更廣,除了能夠NFC近場支付,還支持MST磁信號安全傳輸。也就是說,無論是商場還是超市,只要有POS機的地方就能刷Samsung Pay。

上線後,支持的機型範圍為三星S6 Edge+、Note 5、S7、S7 Edge+。

公測階段,三星智付支持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廣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的信用卡,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的借記卡。至於三星智付正式上線後是否會有更多銀行加入,就等明日揭曉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751

台灣眼科醫生 做出最炫AR產品 擴增實境明日之星 台大團隊打敗MIT、微軟

2016-04-18  TWM

你、我都曾使用過顯微鏡,但這台特別不一樣。 結合罕見的近距離擴增實境技術,台大Scope+團隊開拓出一塊未來應用的新天地。

前一秒在手上還是標本,下一秒的鏡頭裡,蝴蝶的翅膀卻開始翩翩飛舞,然而將眼睛移開鏡頭,蝴蝶卻像什麼都沒有發生般,靜靜地躺在顯微鏡底下。

在台灣大學德田館五○五實驗室裡,一台外表看似3D印表機,上頭卻裝了個Oculus Rift顯示器,還放了兩個工業級相機,好像小學生胡亂搭湊的古怪機器──Scope+,就是讓蝴蝶瞬間重生的祕密。

在Oculus、宏達電、索尼掀起的虛擬實境(VR)熱潮如野火般燒向全球時,微軟HoloLens開始出貨的消息,則是再次帶起市場對擴增實境(AR)的關注。事實上,擴增實境的開發難度要比虛擬實境高得多,商機卻也更大。而就在台灣的台大校園內,一個擴增實境界的明日之星Scope+,已經在學術界嶄露頭角。

醫生愛寫程式 跨界讀資工Scope+,是這台古怪機器的名字,也是開發這台機器的團隊名稱。去年三月成軍,Scope+先是在SIGGRAPH(計算機圖形學頂級年度會議)的AR╱VR競賽入圍全球前十強,後來又在人機互動與使用者介面設計領域最頂尖的國際會議UIST上,獲得UIST Best Demo 2015。這座冠軍,意味的是Scope+擊敗了包括迪士尼研究中心、微軟研究院、韓國科學技術院、日本產業綜合研究所等十多個國際頂尖研究機構。

「最強的是麻省理工學院(MIT)多媒體實驗室。」Scope+專案負責人黃宇軒說:「能打敗他們是我們意想不到的!」今年三十六歲的黃宇軒是Scope+的發起者,更是團隊中的靈魂人物,而有趣的是,他目前除了是台大資工博士候選人,同時還是一位眼科執業醫師。

其實早在小學三年級,黃宇軒就已經展現出對資訊的興趣,開始寫程式,而在就讀長庚醫學系大五那年,他和同學組隊參加全國Java程式設計競賽,和無線通訊軟體競賽,更一舉以醫療應用「掌心華陀」,和實境線上遊戲「幻境迷城」,接連拿下亞軍和冠軍。

「那個年代,連『新創』是什麼都不知道。」黃宇軒說,當時還沒想到要把得獎的作品進一步朝商業化發展下去,「如果是現在的氛圍,當時可能就去創業了。」他說。

不過他和資訊的緣分沒有因此中斷。進入眼科實習後,他發現這是一個相當高科技的科別,科裡至少有十三台以上不同類型的檢查儀器。但他也發現,不是所有儀器都能夠把資料送到PACS(醫療影像傳輸系統)。「這不解決,我們眼科會有很大瓶頸,速度沒辦法快。」有資訊底子的他,開始在台大協助眼科專用PACS系統的建置。

過程中他也發現,醫療領域在大眾想像中是一項高科技,實際應用上,卻與最先進的科技有一段距離。而當中最大的問題,來自溝通落差。「資訊人不懂醫師的需求,醫師卻也不知道怎麼幫助資訊人員做得更好。」發現自己有能力作為兩方橋樑的他,對相關醫療資訊系統工作的投入也愈來愈多。

「但做得愈多,(發現)有很多基礎的東西,是我們這種半途出家者缺乏的。」他說:「所以我才會想說,既然這樣,眼科(實習)結束後,再來進修,真正做一些高深的研究。」而Scope+這個案子的原型,正是來自他當初就讀碩士班所提的研究計畫,一個可以幫助醫師進行術前訓練的輔助工具。

協助術前訓練 開發新工具他解釋,在進行白內障手術的過程中,最關鍵也最困難的一個步驟,是要用一個非常細的鑷子,在水晶體表面撕出一個完美的圓圈。在過去,他們能夠依靠的只有醫師的經驗與手感,而他想要改變這樣的情形。

有趣的是,在研發過程中,他發現這項技術的應用,其實不只能用在手術練習,而是比他所預想的還要更廣得多。

想像幾個常見的情景,「解剖課上,當你切開一隻老鼠,想要找出心臟、血管、神經時,旁邊一定得擺著一本書,讓你不時能抬頭對照圖譜。可能老師還得不停地逐桌去親自引導學生。」又或者,「進行電子零件組裝時,旁邊也需要一份電路圖,才能找出如何放置正確的電阻,和正確的腳位。」簡單來說,不論是生物、化學、電子,還是教育用途,這些使用顯微鏡工作的專業人士,總是得不斷重複這樣的動作:抬頭翻書、低頭看顯微鏡,接著再抬頭看書。

而Scope+可以做到的,就是把原本只存在紙本上的資訊,直接加到顯微鏡畫面裡,並且可以同步連網,讓顯微鏡不再只是獨立的一個工具。更進一步,甚至還能發展成專業引導工具,就像在進行手術練習時,醫師不再需要將視線移開顯微鏡,「(藉由擴增實境的即時反饋)我隨時可以知道對或不對。」黃宇軒說。

黃宇軒的指導教授認為,這項技術之所以能在UIST脫穎而出,最重要的是,「他們進入很微小的世界,是很近距離的。」他說,不同於目前市面上看到的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主流應用,多是在電影、電玩這類大規模、遠距離的畫面,「Scope+開創的是一個很新奇的眼光,所以特別引人注意。」他認為,台灣要和既有的產業巨擘比拚娛樂市場很困難,但Scope+找到了新的切入點。

短距離擴增實境 超越前人事實上,這也是黃宇軒相當引以為傲的部分,「過去在這麼短的距離做出AR是沒辦法的。」他說:「我們自己設計、自己製作顯微鏡核心模組,才能讓你在正確的視覺,看到真實世界的畫面,這是目前AR、VR都還無法做到的事情。」他還記得,一開始啟動這個計畫時,幾乎找不到相關資料,「就算找到也沒辦法直接用。」他說,以相機這個關鍵零組件為例,他們需要的是提供機器視覺使用的工業等級產品,而他能做的,就是一個一個打電話給光學自動化檢測公會會員,找出最合適的產品 。

而且,要找出適合的零件難,要將軟硬體整合成系統更難。特別是他們在設計上,希望可以做到如同醫師實際執刀時,不須使用雙手,只要利用腳踏板就能進行顯微鏡方向和焦距控制的使用情境,「我們花很久時間才讓它動起來,超乎想像的久。」黃宇軒說。

第一個加入Scope+的台大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碩二生游子杰記得,當時為了趕上參賽截止時間,幾乎每天都忙到凌晨三、四點才離開,然後隔天一早又回到實驗室繼續趕工。而這樣的努力,最終讓他們獲得國際學術界的肯定。

幾次在國際會議做展示時,黃宇軒和他的團隊總是不免會被問及一個問題:「這個產品什麼時候要賣?」他說:「他們都覺得這東西好像已經很完整,快要上市了 。」但黃宇軒直言,這畢竟是一個學術研究計畫,不是以商業為目的開發的專案。

然而他也不否認,計畫開始的目的,就是希望Scope+最終能夠在市場上實際應用,只是他也強調,在此之前,「每一個部分都還要做到更好一點。」而開往下一代產品的引擎,已經啟動。

撰文 / 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93

連三年EPS逾七元 台積電老搭檔 端出亞洲第一 明日新星》「宏觀」陣痛五年 挑最難做的IC設計

2016-06-13  TWM

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宏觀微電子就注定要走一段辛苦的路程, 如今開花結果,成為國內少數可以與歐美一較長短的亞洲IC設計公司, 來自台積電的林坤禧及孫德風,花十年打進國際市場,也為台灣找到對抗紅潮的最佳利器。

創立至今十年,一度走過死亡幽谷的宏觀微電子公司(以下簡稱宏觀),如今已是全球領先的調諧器IC設計公司,並連續三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七元,成為今年未上市一百強中,最受矚目的新明星。

宏觀成立於二○○六年,由董事長林坤禧及執行長孫德風所創立,兩人曾是台積電一起合作十餘年的老同事,累積深厚的交情與默契,因此兩人先後離開台積電後,便創辦了這家台灣少見的以高頻、類比產品為主的IC設計公司。

林坤禧回憶,他於○五年三月從台積電退休時,當時受到董事長張忠謀的影響,想要創一番事業,於是選擇太陽能與IC設計兩個行業,先後成立了新日光及宏觀兩家公司。

走過死亡幽谷 打入國際市場林坤禧說, IC設計是知識密集產業,台灣在這個領域非常強,在選擇創業題目時,宏觀也挑選當時亞洲企業不敢切入的調諧器產業,希望能夠建立一個有高門檻競爭力、可以長期穩定獲利的事業。

也因為挑最難的路走,宏觀創立的前五年確實吃了不少苦頭。最初,公司主要研發團隊設在美國,但IC開發兩年後,最後卻以失敗收場。加上○八年又遇到金融海嘯,於是只好忍痛將美國團隊解散,○九年公司進行減資六成,之後再重新增資,在台灣招募一組新團隊進行研發,一直到一一年,產品才獲客戶認可。

回想公司前五年的慘澹經營,孫德風不禁感嘆,創業確實沒有原先想的容易。「記得公司最慘時,連下個月的薪水都擔心發不出來。」孫德風回憶,有一次同事向他請款,想買一個幾千元的白板,但他想了好久,最後還是沒有批准,請同事把自己辦公室那一塊先拆下來拿去用。

「那種感覺,就像走在鋼索上,隨時會掉下來。也很像棒球打到七局下半,比分還是零比十,大家會開始懷疑,我們還要再打嗎?」孫德風說。

在宏觀創業過程中,橫跨科技與企管兩大領域的林坤禧,扮演如球隊教練的角色。「所有創業家都要面對﹃死亡幽谷﹄的考驗,最重要的是,團隊有沒有夠好的人格強度,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客觀地跳出來看自己、做判斷。」林坤禧說,雖然當時公司情況確實不好,但他可以感受到,「團隊一直沒有放棄,士氣也一路上來,有很大機會熬過挑戰。」因此,身兼董事長與總策略長的林坤禧,不僅引進老牌富鑫創投入股,在公司減增資過程中也一路力挺,讓團隊順利熬出頭。

從這段經歷,也看得出林坤禧與孫德風之間充分信任與合作的默契。一九九四年,原本在美國IC設計公司IDT任職的孫德風,回台加入台積電,當時就是由林坤禧延攬回來,孫德風歷任行銷、研發、資訊及自動化等領域,並在三十八歲就擔任處長,是當時台積電最年輕的處長。

如今,宏觀已站穩亞洲最大的高畫質電視調諧器廠商,也是亞洲唯一數位機上盒的調諧器廠,面對的都是歐美對手,包括MaxLinear、博通、恩智浦等公司,是少數可與歐美大廠平起平坐的亞洲IC設計新秀。

開發類比IC 擊敗中國對手至於中國競爭對手銳迪科,由於產品競爭力不夠,如今也逐漸淡出市場。孫德風說,中國業者會選擇投入營收規模很大的數位IC產品線,希望賺「快錢」,但對於開發時間很長的類比IC,就沒有耐性去磨。「這也證明選擇最難的題目,才是台灣對抗紅潮的最佳利器。」今年五月,宏觀從待了十年的工研院育成中心,歡喜搬到竹北新居。走過連白板都買不起的日子,如今宏觀到處都放著白板,讓同仁可隨時有問題就討論。「就像蓋一間好的房子,可以住五十年以上,我們也要有這樣的精神,讓公司保持不畏挑戰的創新精神,永續經營下去。」

宏觀微電子

成立時間:2006年

董事長:林坤禧(右)

執行長:孫德風(左)

資本額:2.24億元

主要業務:電視、機上盒及衛星等矽晶片調諧器

撰文 / 林宏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63

A股入MSCI明日再闖關倒計時 市場靜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149.html

北京時間6月15日淩晨5點,MSCI將宣布是否把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證監會國際合作部主任祁斌在近日舉辦的2016年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中國A股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理論上講一個沒有A股市場的國際指數,至少是不完整的。但他也稱,長期來看A股納入MSCI是歷史必然,證監會對此“順其自然”。“中國將來要面對的是越來越開放的市場,MSCI只是一個由頭,不管納不納入中國的改革開放都不會停止。”

兩度期待 兩度落空

2013年,A股首次入選MSCI“潛在升級市場觀察名單”,次年6月,MSCI決定暫不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

2015年,A股的納入再度落空。MSCI提出了一系列有待中國市場解決的問題,包括額度分配程序、資本流動限制和投資收益所有權等,並宣布與中國證監會組建工作組,幫助處理解決阻礙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遺留問題。

MSCI的審議標準主要涉及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上市公司市值和股票流動性,以及市場準入條件三個方面。全球最大的國際基金之一Northern CrossLLC前合夥人高海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A股在前兩個條件已經滿足MSCI的要求,主要障礙來自於第三個條件。中國資本市場並不自由,不僅體現在股市上,債券、貨幣也是一樣,致使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自由度、可參與度存在質疑。”

再次沖關 順其自然

近兩年,外匯管理局、證監會等多部委在推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領域都做出了諸多努力。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表示,中國將向美國提供2500億元人民幣(合約380億美元)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額度,其規模僅次於香港。至此,總體境外投資中國市場的額度將達到14600億,無疑成為A股納入的加分項。

高海認為,滬港通和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包括未來的深港通,都標誌著中國市場的逐步放開。

據彭博報道,國金證券認為目前中國已解決了去年MSCI提出的額度分配程序、資本流動限制和投資收益所有權的問題。

“中國A股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也是全世界第一大新興市場,而且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市場,理論上講一個沒有A股市場的國際指數,至少是不完整的。” 祁斌在2016年陸家嘴論壇上表示。

他介紹說,中國方面對境外投資者進入境內市場做了很多努力,這不僅是為方便國際投資者,也是為了提高本國監管效率。

他同時表示,長期來看A股納入MSCI是歷史必然,證監會對此“順其自然”。“中國將來要面對的是越來越開放的市場,MSCI只是一個由頭,不管納不納入中國的改革開放都不會停止。”他稱。

機遇 還是挑戰?

如果A股成功進入該指數,MSCI將於2017年5月的半年度指數評估後開始執行。匯豐銀行近日的一份研究報告稱,MSCI可能將5%的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屆時A股在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將在1.1%左右,意味著將有200億-300億美元資金從主動型和被動型資產管理公司流入A股。匯豐強調,若所有A股均納入MSCI指數,那麽其所占權重可能在18%左右,進而導致多達5000億美元資金流入。

針對入指數後中國是否還能有效控制資本外流,高海表示將不會造成影響,“中國主要管制的是資金流,而非作為投資行為的買賣股票。”

高海稱,A股被納入MSCI指數主要會產生兩方面的影響。首先是被動基金,如ETF等要進行補差;其次,這將會對中國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管理與審批產生更好的監督和促進作用,讓我們的市場制度與國際準則接軌,使其更加正規、靈活、開放和自由,從而吸引更多種類的投資者與投資機構進入市場。因而,不論此次A股是否能夠沖關成功,所有為之付諸的努力都將深遠影響著中國金融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