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被忽略的“原始霾”:每年釋放5億多噸

全國約1/7的天空被霧霾籠罩,面積達142萬平方公里……始於16日的這場霾來得有點粗暴,直接覆蓋了整個華北平原。自北京16日20時率先啟動紅色預警後,截至目前,6省市聯合抗霾、40個城市發布重汙染天氣預警、23個城市啟動紅色預警、17個城市發布橙色預警。

西安市第26中學的老師19日通過手機直播向學生教授語文課程

然而,霾的數值並沒有降低,反而進一步加劇。19日,石家莊市區內“世紀公園”監測點PM2.5和PM10一度雙雙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範圍也在進一步擴大,京津冀、山西、陜西、河南等11個省市接連“淪陷”。

當絕大多數人都將硫化物、氮氧化物、汞等視為霧霾元兇時,卻忽略了霾中的另一個主要成分:多環芳烴。“霾的元兇很清楚,多環芳烴和再生的PM2.5,而且是客觀存在的,必須分析它的源頭,才能徹底消除霧霾。”在化工系統工作了63年的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總工程師、化學工業部技術委員會原常委方德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眾所周知,燃煤是造成霾汙染的主要源頭之一,也是硫化物、氮氧化物、汞,乃至被忽略的多環芳烴最主要的生成途徑。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既然無法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供給方式,就必須探究如何更加清潔地利用它,這才是從源頭上治霾的重要方式之一。

難降解的“原始霾”

“煤炭揮發分而產生的多環芳烴是PM2.5的原始結構,也是PM量里最廣的源頭,且它是一個不容易降解的物質,半衰期也很長,達幾十年。”方德巍表示,“1952年的‘倫敦霧’效應就已經證實,多環芳烴是PM2.5的原始結構。”

方德巍告訴本報記者,霧霾元兇很清楚,是客觀存在的。首先,凡燃燒、熱解、幹餾生物質及煤炭或原油均可大量地產生“多環芳烴”物質,也就是原始結構的PM2.5物質,這是主要源頭之一;其次是光化學煙霧(或稱氣溶膠),來源於大氣中相關物質的光化學反應而構成再生結構的PM2.5物質。

而相比人們對再生PM2.5物質的重視,多環芳烴卻被忽略了。

事實上,一噸燃煤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300公斤的多環芳烴,但其中一半會被燃燒掉。而我國的煤炭消費主要為商品煤,按照2015年數據,消費量為36.98億噸,這就意味著多環芳烴每年的釋放量高達約5.55億噸,進入了人類生活的環境——水體、土壤、空氣。

20日淩晨,北京朝陽區常營,車輛及路人在能見度極低的霧霾中緩慢前行

此外,如果說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粉塵都可以通過環保設備進行凈化,但多環芳烴卻無法被清除。

“我曾反複闡述,直接燃煤及生物質(無論是動、植物質)都必然產生原始結構的多環芳烴化合物。特別是直接燃煤,只要是在發電的鍋爐或是一般的供熱鍋爐燃燒,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電廠所排廢氣凈化好些,表面上排入大氣的PM2.5(即原始‘多環芳烴’結構物質)可能相對少了些,但按總量的平衡(物質守恒的原則),其去處也只能是經電廠裝備所吸收或吸附,這些焦油狀的物質仍將進入水體,經排放就有可能被土壤吸收。這類物質沸點極低,極易在大氣中散發。”方德巍表示。

風變慢助推煤汙染

中國燒煤並非最近幾年才開始,為何最近幾年的霾越來越重?殊不知,風越來越慢了,這從側面助長了霾的氣焰。

“近些年,在北京氣象臺觀測到風力在降低,與過去相比,低了每秒0.7米,這種降低有氣象臺站周圍障礙物遮擋的影響,也有氣候變化的影響。對於霾來說,風來,霾散,但是現在風速低,汙染不變或增大,都會讓霾加重。”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開存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作為激發和終止汙染過程的重要因素,大氣條件對汙染過程的影響已促使眾多的專家展開研究。

王開存指導的博士論文《大氣擴散條件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稱,從京津冀地區19個氣象站1981~2015年的能見度數據中發現,能見度小於5公里,且相對濕度小於90%時為霧霾天,冬季的霧霾天數和冬季能見度有很好的六個負相關因子,這六個因子能很好地預測能見度的年際變化,該因子的高值對應著亞歐大陸對流層中層的逆溫,弱的西伯利亞高壓會進而導致水平風速減少、相對濕度增加,這些都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

“高濃度的汙染物排放是空氣汙染的內部原因,而不利的大氣水平和垂直擴散條件則是決定汙染過程是否爆發和持續時間長短的外部條件。冷高壓控制下比較利於汙染物的擴散,但是大氣環流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氣象一定要有溫度梯度的差異及濃度的梯度才會發生改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一位研究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近年來,霧霾頻發除受到汙染物排放增加的影響,同樣受到大尺度環流系統的影響,東亞冬季風減弱、近地北風減弱、對流層低層逆溫異常和相對濕度增加等環流特征都有利於霧霾的集聚。

上述論文中還指出,1976~2007年,北京近地面風速由每秒3.7米降低到了每秒3米,冷空氣爆發(日間溫差4攝氏度)的次數由年均7次減少為5次,而相對濕度和靜風頻率(小於每秒2米)都有所增加,這些都表明東亞冬季風的減弱。而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極地地區增溫比低緯度明顯,這大大降低了緯向溫差,進而降低了西伯利亞冷空氣對華北地區的輸送,同時減弱了徑向風速,近期的大氣環流特征加劇了霧霾天氣的發生。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全球在變暖,北方的冬天不再像過去那樣冷,同時由於極地地區變暖更強,中緯度與極低地區之間的溫度梯度減小,這些因素會影響西伯利亞冷空氣爆發的強度和頻率以及近地面風速的大小,可能對霾是否集聚產生重要影響。

根治煤汙染可能要20年

無論是燃煤所帶來的硫化物、氮氧化物、汞,還是粉塵及多環芳烴,都是霾的元兇。在無法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供給方式時,如何真正能夠清潔地利用它,才是從源頭上治理霾的一個方式。

方德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承認現行任何化石能源的利用方式都對環境有負面影響,但也要承認其可依據各自不同特點,最終實現高效清潔的利用。”

“以燃煤發電為例,煤炭經鍋爐完全燃燒,再蒸汽發電,其能效僅為33%~41%(包括超超臨界機組在內)。煤炭既是能源又是物質資源,其客觀存在的物質結構包括多環芳烴化合物,因此在燃燒及熱加工(焦化、幹餾、熱解)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對環境不友好的汙染物質。中國需要通過體系創新和技術路線創新,走以‘能化共軌’技術為龍頭的‘甲醇經濟’戰略創新路線,最終實現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方德巍表示。

“能化共軌”既創新性地將煤炭資源利用與化工過程相結合,又集聚了熱、電、化等多元能量的綜合高效梯級利用,並創造性實現了物質轉化與相關產業的循環、耦合,最終可將煤炭的資源利用率分別從發電的33%~41%與化工的53%,提高到大於80%的綜合利用率水平。同時現有技術路線體系下煤炭利用排放的汙染物N0x、S0x、Hg、PM2.5等已基本不複存在,而二氧化碳可通過“甲醇化”過程,實現“分子經濟”共軌及下遊配套的高效利用,最終可減排65%。換句話講,就是從傳統燃煤發電的“煙囪”中撿回碳、氫及相關產物。

這個路徑,方德巍在2008年的一次高層會議進行了匯報。事實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煤為主的碳一化工及甲醇體系的創新研發戰略已經全面系統地開展,因為歷史原因又被弱化。

工信部、財政部2015年已聯合下發《工業領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工信部聯節[2015]45號文,鼓勵在煤化工行業按照“能化共軌”理念,推進煤炭由單一原料向原料、燃料並重轉變,加大煤炭資源加工轉化深度,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煤化工。

“對現有產業逐步實施系統改造,大約需20年健康發展,中國即可全面實現高效利用能源資源,從源頭上徹底解決因老工業化之路帶來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難題。”方德巍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77

最實用的2016互聯網法規回顧 創業者不能忽略的法律知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5/160674.shtml

最實用的2016互聯網法規回顧 創業者不能忽略的法律知識
創新工場 創新工場

最實用的2016互聯網法規回顧 創業者不能忽略的法律知識

2016年,中國一共出臺並正式實施了十余部互聯網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

本文由創新工場(微信ID: chuangxin2009)授權i黑馬發布。

站在2017年的開端,創新工場和你一同回顧過去的一年里,中國正式實施的互聯網行業相關的重要法律法規。

2016年,中國一共出臺並正式實施了十余部互聯網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在此,我們選取了四部“重頭戲”《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和《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為您進行重點分析。

本文將從最實用的角度告訴你,今年正式實施的互聯網行業新規有哪些“重中之重”,其中又有怎樣的要點和亮點等待我們去了解。

初春——《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開頒

“自媒體”輕盈避開監管

相關規定:《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

頒布單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

頒布時間:2016年2月4日

正式實施時間:2016年3月10日

2016年依舊是互聯網的盛世,手機、pad不離身的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仍然依托於互聯網媒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為網絡出版服務行業的基礎大法,《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應運而生。《規定》提出了幾項核心要求:在中國境內從事網絡出版服務,必須依法經過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取得《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同時實行年度核驗制度。

神奇的“網絡出版服務”和“網絡出版物”

《規定》中提到,網絡出版服務,是指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網絡出版物。

網絡出版物,是指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的,具有編輯、制作、加工等出版特征的數字化作品,範圍主要包括:(一)文學、藝術、科學等領域內具有知識性、思想性的文字、圖片、地圖、遊戲、動漫、音視頻讀物等原創數字化作品;(二)與已出版的圖書、報紙、期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等內容相一致的數字化作品;(三)將上述作品通過選擇、編排、匯集等方式形成的網絡文獻數據庫等數字化作品;(四)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的其他類型的數字化作品。網絡出版服務的具體業務分類另行制定。

看到這里,你大概會覺得費解,基本上你從互聯網上看到聽到的任何作品都在網絡出版物的範圍中。沒錯,我們可以姑且先這麽理解,大部分通過互聯網向公眾發布、展示的作品,都在此列。當然,立法者也表示有例外可循,後文會進行解釋。

平臺如何手動申請《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根據《規定》的要求,申請從事網絡出版服務,單位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同意後,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審批。需要的申報材料看起來比較複雜,至少包括下列內容:

(一)《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申請表》;

(二)單位章程及資本來源性質證明;

(三)網絡出版服務可行性分析報告,包括資金使用、產品規劃、技術條件、設備配備、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市場分析、風險評估、版權保護措施等;

(四)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負責人的簡歷、住址、身份證明文件;

(五)編輯出版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明和主要從業經歷及培訓證明;

(六)工作場所使用證明;

(七)網站域名註冊證明、相關服務器存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承諾。

關於申請程序,我們借用了以下這張制作精良的《申請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流程圖》供你參考,是不是看了之後覺得頭有點疼?沒關系,好東西都來之不易,何況是《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這樣炙手可熱的行業執照呢。

482fb24e83e1cb00b5c982f0a42b9ada

圖片來源:君眾律師事務所

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無需辦證

更為棘手的問題則是:自己開設的微博和公眾號是否在此列呢?

立法者表示,判定是否從事網絡出版服務,主要看是否“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網絡出版物”。從事的信息內容服務只要符合以上範圍,即可認為從事網絡出版服務。但開設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所謂“自媒體”的個人或者機構,按照現行標準,屬於信息內容的創作者或生產者,而目前納入許可管理的,主要是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服務單位,即上述信息內容的提供者。

也就是說,《規定》管理和約束的主要是提供網絡出版服務的平臺單位,屬於自媒體的個人和機構不在此列。看到這里,正在運營自家自媒體的各位可以松一口氣了,這個鍋,由平臺服務單位來背。

部分平臺申請《許可證》

需要8名以上具有資質的專職編輯出版人員

對於申請《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的單位,《規定》也提出了諸多要求,我們在此就不一一詳述,對於廣大互聯網行業的網絡平臺來講,以下的內容值得註意:除圖書、音像、電子、報紙、期刊出版單位外的其他單位從事網絡出版服務,需要申請《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的,需要有適應網絡出版服務範圍需要的8名以上具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可的出版及相關專業技術職業資格的專職編輯出版人員,其中具有中級以上職業資格的人員不得少於3名。

對於這樣看起來有點苛刻的要求,給不少初創期的網絡平臺都帶來了挑戰。對此,立法者是這麽認為的,“……網絡出版服務的核心任務是思想、文化和知識的傳播,擔負著傳承文明、塑造靈魂、提升國民素質、滿足精神需求的責任使命……”。綜上,如此高大上的終極使命,好像要求8名專業編輯出版人員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如果你的企業正好在申請《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那麽也需要同時考慮,企業是否已經具備了8名以上符合要求的專職編輯出版人員。

外資不能從事網絡出版服務

《規定》中明確了對外資的限制: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和外資經營的單位不得從事網絡出版服務。網絡出版服務單位與境內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外資經營企業或境外組織及個人進行網絡出版服務業務的項目合作,應當事前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審批。立法者表示,網絡出版服務同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出版一樣,屬於國家明確禁止外商投資從事的行業,《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早已明確將“網絡出版服務”列入“禁止類項目”。

對於外資在網絡出版服務方面的限制早已確定過,《規定》只是加以強調和確認,並不算新的規定。當然,在和有外資性質的公司或者境外個人合作的時候,網絡出版服務平臺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相關的項目都是需要前往廣電總局報批的。

盛夏——國內首部監管APP法規發布

用戶需實名註冊認證

相關規定:《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頒布單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頒布時間:2016年6月28日

正式實施時間:2016年8月1日

作為我國第一部監管APP的法規,《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在千呼萬喚中出臺了。雖然該規定非常簡明扼要,從頭到尾僅有十一條,但作為首部管理APP應用商店和APP提供者的法規,地位不容小覷。工場系的大部分項目公司都已經開發了或正在開發自身的APP,作為APP的提供者,了解這部新法時不我待。

監管對象為APP提供者和APP應用商店

本規定所監管的對象主要分為兩類:互聯網應用程序提供者(APP提供者)和互聯網應用商店(APP應用商店)。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提供者,是指提供信息服務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所有者或運營者。互聯網應用商店,是指通過互聯網提供應用軟件瀏覽、搜索、下載或開發工具和產品發布服務的平臺。《規定》明確區分了APP提供者和APP應用商店都有各自應遵循的義務。

APP提供者的六大基本義務

《規定》提出,APP提供者應當嚴格落實信息安全管理責任,依法履行“六項義務”,如果是APP提供者,那麽以下六項義務,還需要嚴格做到:

一、按照“後臺實名、前臺自願”的原則,對註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

二、建立健全用戶信息安全保護機制;

三、建立健全信息內容審核管理機制,對發布違法違規信息內容的,視情采取警示、限制功能、暫停更新、關閉賬號等處置措施;

四、依法保障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

五、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不得制作、發布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應用程序;

六、記錄用戶日誌信息,並保存六十日。

未經用戶同意,APP提供者不得調用手機權限

《規定》中的一大亮點是,針對目前有些軟件隨意讀取手機用戶的位置信息、通訊錄、短信息和通話記錄,甚至調取攝像頭、讀取用戶隱私信息等過度采集和濫用行為,《規定》要求,APP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用戶信息安全保護機制,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用戶同意。具體體現在要求APP提供者依法保障用戶在安裝或使用過程中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未向用戶明示並經用戶同意,APP提供者不得開啟收集地理位置、讀取通訊錄、使用攝像頭、啟用錄音等功能,不得開啟與服務無關的功能,不得捆綁安裝無關應用程序。

APP應用商店須對APP進行審核

《規定》對APP應用商店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APP應用商店應當對APP提供者履行“四項管理責任”,他們分別是:

一、對應用程序提供者進行真實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審核,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二、督促應用程序提供者保護用戶信息,完整提供應用程序獲取和使用用戶信息的說明,並向用戶呈現;

三、督促應用程序提供者發布合法信息內容,建立健全安全審核機制,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

四、督促應用程序提供者發布合法應用程序,尊重和保護應用程序提供者的知識產權。

APP應用商店提供者對違反規定的APP提供者,可以視情節采取警示、暫停發布、下架應用程序等措施,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深秋——《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出臺

對互聯網廣告行業發展創新的積極回應

相關規定:《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

頒布單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頒布時間:2016年7月8日

正式實施時間:2016年9月1日

在項目公司對公司自身或者產品進行PR時,其中主要的方式是發布廣告,而互聯網廣告的投放量也已經大大超越了傳統廣告的投放量。《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可以說是與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工商總局花掉數年時間研究起草《辦法》,《辦法》在出臺前更是數易其稿,它既是對新《廣告法》的細化,也是對我國互聯網廣告行業發展的諸多創新的積極回應。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辦法》的幾個亮點:

“廣告”應有明確標註,並確保一鍵關閉

《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互聯網廣告是指通過網站、網頁、互聯網應用程序等互聯網媒介,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業廣告。從2016年9月1日開始,發布的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必須顯著標明“廣告”兩字,使消費者能夠辨明其為廣告。如不標註,則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同時,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誌,確保一鍵關閉。

“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付費搜索廣告”屬於互聯網廣告

《辦法》另外一大亮點是,明確“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付費搜索廣告”屬於互聯網廣告,與其他形式的互聯網廣告一起接受監管。何為付費搜索廣告?我們在購物網站、搜索引擎或其他互聯網平臺搜索商品的時候,一般會出現兩類搜索結果,一類是付費搜索廣告顯示的結果,這類結果背後是付費的商家推廣,另一類是自然搜索結果,如不加以區分,會引起消費者的誤解,從而誤導消費者進行消費。《辦法》規定,付費搜索廣告應當與自然搜索結果應進行明顯區分。這也是在令人痛心的“魏則西”事件之後,國家首次將付費搜索廣告納入互聯網廣告的範圍。

微博、微信、朋友圈要謹慎發廣告

《辦法》規定,“互聯網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廣告內容虛假、不真實,首先要追究廣告主的責任。在如微博、微信、電商平臺等平臺上的用戶作為廣告主發布廣告時,應當遵守《辦法》的規定,當平臺在明知或者應知有其他人利用其信息發布平臺發布違法廣告時,也應當予以制止。我們在此善意的提醒各位讀者,不論是原創還是轉發,都應謹慎為之,不論是微博、微信,還是朋友圈,對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發布的廣告,都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隆冬——直播元年,監管重拳出擊

互聯網主播不可再任性

相關規定:《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

頒布單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頒布時間:2016年11月4日

正式實施時間:2016年12月1日

今年最火的是什麽?80%的人會回答你,是直播。2016年被稱為“網絡直播元年”,國內提供互聯網直播平臺服務的企業超過300家,且數量還在增長。五花八門的直播平臺,氣質各異的當紅主播,直播行業的確帶領我們進入了一個多彩的世界。《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也在今年冬天發布,力圖重拳整治直播亂象。那麽,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部與時俱進的法規。

互聯網直播里的“實名制”和“黑名單”

《規定》定義,互聯網直播,是指基於互聯網,以視頻、音頻、圖文等形式向公眾持續發布實時信息的活動;規定所稱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聯網直播平臺服務的主體(直播平臺);規定所稱互聯網直播服務使用者,包括互聯網直播發布者(主播)和用戶。

直播平臺應當按照“後臺實名、前臺自願”的原則,對直播用戶進行基於移動電話號碼等方式的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對主播進行基於身份證件、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的認證登記。直播平臺也應當對主播的真實身份信息進行審核,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分類備案,並在相關執法部門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違規的主播和用戶將被納入黑名單,禁止重新註冊賬號。

直播新聞,平臺和主播需要“雙資質”

《規定》加強了對互聯網新聞信息直播服務的管理,即,直播平臺和主播在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時,都應當依法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並在許可範圍內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簡單來說,如果要直播新聞,直播平臺和主播均需要取得相關的資質,是為“雙資質”,此外,平臺還應該設立總編輯。

《規定》還提出,為保證互聯網新聞直播及其互動內容健康向上,直播平臺應對直播內容實施“先審後發”管理,轉載的新聞信息應當完整準確,不得歪曲新聞信息內容,並在顯著位置註明來源,保證新聞信息來源可追溯。 

對直播平臺的更高要求

直播平臺作為平臺方,承擔著對直播進行管理的主要責任,《規定》對其落實主體責任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比如,直播平臺應當加強對評論、彈幕等直播互動環節的實時管理,配備相應管理人員;平臺應當記錄互聯網直播服務使用者發布內容和日誌信息,保存六十日;直播平臺應具備即時阻斷互聯網直播的技術能力;平臺還應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健全信息審核、信息安全管理、值班巡查、應急處置、技術保障等制度。 

遙相呼應的廣電總局通知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早於國新辦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下發了《關於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通知》要求,未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機構和個人,不得通過互聯網直播間以個人網絡演藝形式開展直播業務,也不得利用網絡直播平臺(直播間)開辦新聞、綜藝、體育、訪談、評論等各類視聽節目。未經批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在互聯網上使用“電視臺”“廣播電臺”“電臺”“TV”等廣播電視專有名稱開展業務。《通知》還對開展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的單位應具備的技術、人員、管理條件,直播節目內容,相關彈幕發布,直播活動中涉及的主持人、嘉賓、直播對象等作出了具體要求。

有趣的是,截至目前,廣電總局只是在其官網上發了新聞,而未貼法規全文,至今也未發布正式的官方版本的法規,所以廣電總局的《通知》具體規定如何,將於何時生效,仍然是個迷。

互聯網 法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62

科技爆發的時代,更不該忽略文科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8/164346.shtml

科技爆發的時代,更不該忽略文科生
財富中文網 財富中文網

科技爆發的時代,更不該忽略文科生

所有重視社會道德的科技公司都應該聘用一些具有人類學、心理學和哲學背景的人才。

來源 | 財富中文網(ID:FortuneChina-WeiXin)

作者 |  Tim Bajarin

如果你去問問矽谷的那些工程師和夢想家們,特別是那些35歲以上的人,他們八成都會承認自己是科幻文學的粉絲。

1

科幻電影、漫畫和小說在20世紀上半葉紅極一時,在20世紀下半葉也熱度不減——如今的大多數工程師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誕生的。並不是說現在科幻文學如今已經過氣了,從《西部世界》和《怪奇物語》等美劇的爆紅就可以看出,我們對科幻題材依然抱有極度的熱忱。而且科幻文學從某種程度上,也在影響著那些塑造科技本身的人。

2

筆者就是一個出生在20世紀後半葉的人,和很多科技界的朋友一樣,我也很喜歡各種題材的科幻作品。我們喜歡那些狂想的未來主義理念,沈迷於科幻作品的宏大預言。但有一類題材總是會讓我感到困惑,那就是科技的發展到了失控的地步,並且開始反噬它的創造者。

在大多數作品中,一旦發生了這種情況,故事就變成了一個戲劇性的謎題,要解決這個難題,主角就要歷盡千辛萬苦,要麽毀掉它,要麽制服它。我讀了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後,曾經連續做了幾個月的噩夢。

我參與過很多科技項目,但我不得不承認,在設計和商業討論環節中,我們很少會花時間探討這個項目會世界帶來哪些潛在的負面影響。相反,我們在進行發明創造時,往往只是本著一個極為簡單的理念:

“我們之所以創造它,是因為我們能。”在多數情況下,我們之所以發明了新技術,是出於某種需求,或者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但是有時從事後來看,我們反而是創造出了新的問題。

我最近與網絡安全領域的幾個知名高管見了面。在數據世界之中,大概沒有其他領域比網絡安全領域更能體現科技的黑化帶來的惡果了。這些IT高管們告訴我,目前,網絡安全占出已經占到了他們的IT預算的25%左右。每天我們都能聽到黑客們又黑掉了哪些用戶的賬戶、攻陷了哪些銀行和電網。我們的PC、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中病毒已經成了家常便飯,見怪不怪了。有些惡意軟件甚至還強迫用戶支付贖金,才肯替他們恢複數據。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等若幹科研機構的大牛們湊在一起,暢想出了互聯網的雛形。當時他們只是想建立一個能在全球範圍內快捷地分享科研數據和其他信息的媒介平臺。然後隨著互聯網的進化,它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切通訊和商業交易的載體,和一切網絡攻擊的渠道,這也是一個前所未有地令人分心的時代。

我最近有一次開車從紐約市去埃爾邁拉。我在高路上看到一個牌子,上面寫著:“離下一個發信息的地點還有三英里,請勿一邊駕駛一邊發信息。”美國的大多數州已經明令禁止了開車發信息這種危險行為,然而我們每周幾乎都聽到司機朋友邊開車邊玩手機,結果不幸出了車禍的消息。

科技對精力的蠶食已經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水平。上個月我在夏威夷的毛伊島度假時,我驚訝地發現,人們徜徉在美麗的拉海納鎮的海灘上,然而他們卻都在看手機。手機的吸引力簡直像萬有引力一樣無處不在。有天晚上,我們老兩口跟兒子兒媳婦和兩個孫女在海邊的一家餐廳吃晚飯,在等待上菜的時間里,大家都在低頭看手機,對近在眼前的美景卻孰視無睹。

我覺得喬布斯和蘋果公司肯定想不到,iPhone或者智能手機有朝一日會如此占用人們的精力。馬克·紮克伯格在創辦Facebook時也肯定想不到,有朝一日Facebook會變得如此令人上癮。

《精靈寶可夢Go》的出品人Niantic公司也肯定沒想過,有人會因為玩他們的遊戲而丟了性命。(就在2016年7月該遊戲上線後不久,有兩個人在“捉妖”的時候掉下了懸崖。)我妻子在“捉妖”的過程中,也與樹木和路燈有過好幾次“親密接觸”。

在《哈佛商業評論》近日刊登的一篇名為《數據時代的人文藝術》的文章中,作者JM·奧勒賈爾茲指出,呆板的工程思維只會帶來短視的創造,因而我們更應該強調人文藝術的重要性。

如今的工程師們把創造新技術看得過重了,因而他們的短期目標很有可能帶來存在一定風險的長期結果。雖然一些公司已經聘請了專業的倫理學工作者——比如英特爾,但這樣的公司畢竟是極少數。在這一點上,所有重視社會道德的科技公司都應該聘用一些具有人類學、心理學和哲學背景的人才。

3

對於科技創新還會帶來哪些後果,我不做想象。作為父親和爺爺,我承認我需要更積極地進行自我約束。我的希望是,我們所有人都能在這個方向上更進一步,創造出既有影響力又有思想性的技術,進而更好地造福我們的生活和整個世界。

科技 科幻 創造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427

科技爆發的時代,更不該忽略文科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8/164346.shtml

科技爆發的時代,更不該忽略文科生
財富中文網 財富中文網

科技爆發的時代,更不該忽略文科生

所有重視社會道德的科技公司都應該聘用一些具有人類學、心理學和哲學背景的人才。

來源 | 財富中文網(ID:FortuneChina-WeiXin)

作者 |  Tim Bajarin

如果你去問問矽谷的那些工程師和夢想家們,特別是那些35歲以上的人,他們八成都會承認自己是科幻文學的粉絲。

1

科幻電影、漫畫和小說在20世紀上半葉紅極一時,在20世紀下半葉也熱度不減——如今的大多數工程師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誕生的。並不是說現在科幻文學如今已經過氣了,從《西部世界》和《怪奇物語》等美劇的爆紅就可以看出,我們對科幻題材依然抱有極度的熱忱。而且科幻文學從某種程度上,也在影響著那些塑造科技本身的人。

2

筆者就是一個出生在20世紀後半葉的人,和很多科技界的朋友一樣,我也很喜歡各種題材的科幻作品。我們喜歡那些狂想的未來主義理念,沈迷於科幻作品的宏大預言。但有一類題材總是會讓我感到困惑,那就是科技的發展到了失控的地步,並且開始反噬它的創造者。

在大多數作品中,一旦發生了這種情況,故事就變成了一個戲劇性的謎題,要解決這個難題,主角就要歷盡千辛萬苦,要麽毀掉它,要麽制服它。我讀了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後,曾經連續做了幾個月的噩夢。

我參與過很多科技項目,但我不得不承認,在設計和商業討論環節中,我們很少會花時間探討這個項目會世界帶來哪些潛在的負面影響。相反,我們在進行發明創造時,往往只是本著一個極為簡單的理念:

“我們之所以創造它,是因為我們能。”在多數情況下,我們之所以發明了新技術,是出於某種需求,或者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但是有時從事後來看,我們反而是創造出了新的問題。

我最近與網絡安全領域的幾個知名高管見了面。在數據世界之中,大概沒有其他領域比網絡安全領域更能體現科技的黑化帶來的惡果了。這些IT高管們告訴我,目前,網絡安全占出已經占到了他們的IT預算的25%左右。每天我們都能聽到黑客們又黑掉了哪些用戶的賬戶、攻陷了哪些銀行和電網。我們的PC、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中病毒已經成了家常便飯,見怪不怪了。有些惡意軟件甚至還強迫用戶支付贖金,才肯替他們恢複數據。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等若幹科研機構的大牛們湊在一起,暢想出了互聯網的雛形。當時他們只是想建立一個能在全球範圍內快捷地分享科研數據和其他信息的媒介平臺。然後隨著互聯網的進化,它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切通訊和商業交易的載體,和一切網絡攻擊的渠道,這也是一個前所未有地令人分心的時代。

我最近有一次開車從紐約市去埃爾邁拉。我在高路上看到一個牌子,上面寫著:“離下一個發信息的地點還有三英里,請勿一邊駕駛一邊發信息。”美國的大多數州已經明令禁止了開車發信息這種危險行為,然而我們每周幾乎都聽到司機朋友邊開車邊玩手機,結果不幸出了車禍的消息。

科技對精力的蠶食已經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水平。上個月我在夏威夷的毛伊島度假時,我驚訝地發現,人們徜徉在美麗的拉海納鎮的海灘上,然而他們卻都在看手機。手機的吸引力簡直像萬有引力一樣無處不在。有天晚上,我們老兩口跟兒子兒媳婦和兩個孫女在海邊的一家餐廳吃晚飯,在等待上菜的時間里,大家都在低頭看手機,對近在眼前的美景卻孰視無睹。

我覺得喬布斯和蘋果公司肯定想不到,iPhone或者智能手機有朝一日會如此占用人們的精力。馬克·紮克伯格在創辦Facebook時也肯定想不到,有朝一日Facebook會變得如此令人上癮。

《精靈寶可夢Go》的出品人Niantic公司也肯定沒想過,有人會因為玩他們的遊戲而丟了性命。(就在2016年7月該遊戲上線後不久,有兩個人在“捉妖”的時候掉下了懸崖。)我妻子在“捉妖”的過程中,也與樹木和路燈有過好幾次“親密接觸”。

在《哈佛商業評論》近日刊登的一篇名為《數據時代的人文藝術》的文章中,作者JM·奧勒賈爾茲指出,呆板的工程思維只會帶來短視的創造,因而我們更應該強調人文藝術的重要性。

如今的工程師們把創造新技術看得過重了,因而他們的短期目標很有可能帶來存在一定風險的長期結果。雖然一些公司已經聘請了專業的倫理學工作者——比如英特爾,但這樣的公司畢竟是極少數。在這一點上,所有重視社會道德的科技公司都應該聘用一些具有人類學、心理學和哲學背景的人才。

3

對於科技創新還會帶來哪些後果,我不做想象。作為父親和爺爺,我承認我需要更積極地進行自我約束。我的希望是,我們所有人都能在這個方向上更進一步,創造出既有影響力又有思想性的技術,進而更好地造福我們的生活和整個世界。

科技 科幻 創造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607

好友忽略樓宇需求彈性問題 周顯

1 : GS(14)@2013-06-29 17:37:04

2013-06-28 MP
關於樓價怎麼看,分成了兩半的人,一半是看好,另一半是看淡。我知道,這句話說了等於沒說。看好的人,會列舉一些數字資料,看淡的人,也會列舉一些數字資料,究竟是誰對誰錯呢?首先說的是好友。他們列出的是供求關係,港樓的確是缺乏的,所以就會上升了。當然,他們的說法是荒謬的,因為供求關係是基本原理,但除了供求兩個因素之外,還有第三個,就是價格。只要價格太高,超過了負擔能力,那供應縱少、moneysupply 縱多,也是沒有作用的。

好友忽略樓宇需求彈性問題

所以,如果要把供求關係計算清楚,必須要在一方面量化地計算樓價供應,另一方面計算moneysupply,兩者對消之下,才能夠得出答案。現在大家很清楚地知道了,這兩年樓宇的供應量,也很清楚將會繼續低息,可是在低息環境之下,在已知的經濟增長數字之下,money supply 究竟是多少呢?其中又有多少會流進房地產市場呢?

換言之,這些人只是計算了供應面,但卻並沒有計算需求面。或許說,他們的確是講出了需求面,因為他們知道,香港的房屋是缺乏的,可是,究竟是缺乏到哪一個程度呢?這即是說,缺乏到哪一個高價位,才可以供求平衡呢?這一些,他們卻是完全沒有量化。他們只說樓價會升,可是,升至哪一個價位,例如說,10 萬元一呎,才叫做「合理價」呢?沒有量化分析,這些數據也就不能出來。

推算錯答案對也是零分

簡單點說,今日的樓價好友,對於樓宇供應,有量化分析,得出來的結論,是樓宇是缺乏的。這個前提並沒有錯。但是,他們對於樓價,卻並沒有量化分析,所以,樓價究竟會升,還是會跌,他們的預測可能中,可能不中,但是縱是中了,其分析也是錯的。這正如在數學考試,答案中了,但推理過程錯了,也是零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197

子丹忽略家人嘆心噏

1 : GS(14)@2016-02-08 03:00:16

甄子丹昨日在銅鑼灣出席商場活動,即場為舞龍點睛及「金雞獨立」拿着龍頭拍照甚有氣勢,他表示接這個工作並不是為了高酬勞,因為這是中國文化以及香港的傳統。子丹在亞洲電影大獎憑《葉問3》角逐最佳男主角,問他有沒有信心得獎,他說:「凡係呢啲頒獎禮,就好似食嘢,有啲菜式有人鍾意有人唔鍾意,最主要觀眾支持,以及做好自己嘅戲。」今個農曆年甄子丹會在工作中度過,今天到北京為春節晚會表演,稍後便開拍新戲,並沒有太多時間陪家人,他說:「冇辦法,大家都慣,電影人其實係表面風光,喺片場好辛苦,小朋友越來越大,每次返到屋企見到佢哋都會覺得好心噏。」問到會否再追BB,他笑謂要問太太及一切隨緣。採訪、攝影:王連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205/194797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417

標普:中國忽略減槓桿致降展望

1 : GS(14)@2016-04-02 17:42:37

【明報專訊】對於日前標普將中港兩地展望評級降至負面,其主權與國際公共融資評級亞太區資深主任陳錦榮表示,由於中國把經濟增長目標定為6.5%至7%水平,過於重視以投資及槓桿刺激短期增長,而忽略降槓桿,標普憂慮因此會令信貸增長續高於名義GDP增幅,令投資佔GDP比例達逾40%的高水平,以促使其下調展望評級的主要因素。



財政部:標普和穆迪的擔憂沒必要

面對展望評級一再被下調,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昨日稱,穆迪及標普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中國推進改革和應對風險的能力」,兩間機構對中國經濟的擔憂沒必要。

強調港經濟基本面良好

陳錦榮強調,香港經濟基本面及信貸狀?很好,只因評級不能與中國相距太遠才要相應下調。他解釋,除非政治形勢影響到港府對經濟政策執行,或者需要動用大量財儲在社會上,從而影響到其經濟基本面,則政治因素才會構成香港獨立降級的考量。

他續稱,未來半年至1年會觀察中國的信貸增速及投資增速變化,若中央減慢未來2至3年信貸增長,並下調增長目標,從而降低投資佔比,則或會將展望評級回復至穩定。

調低渣打評級至BBB+

因應下調中港評級展望,標普昨日亦將中移動(0941)、中海油(0883)等20間國企及政府機構信貸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另同時將港鐵(0066)、九廣鐵路、機管局和市建局等,4間港府相關機構亦降至「負面」。標普又稱,現時仍在對內銀進行檢討,暫未有任何調整,但就將渣打(2888)的信貸評級由「A-」調低至「BBB+」,前景穩定,因預期渣打業績需要持續更長時間方有起色。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02/news/eb_ebb2.htm
2 : laconwtf(57440)@2016-04-04 14:12:53

現代信貸危機最低適用者=中國
市場沒有最大話語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09

銀行學會指不應忽略年輕人培訓

1 : GS(14)@2016-09-06 22:42:33

【本報訊】銀行學會調查顯示,66%受訪者認同銀行業應被視為專業,但在34%持反對或中立意見者,前線員工、10年經驗以下的受訪者各佔40%。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認為,業界不應忽略以年輕人為目標的培訓。學會今年4月至6月份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調查,向500多名本地銀行及金融服務業從業員、大學學生以及監管機構專業人士等,了解行內人才培訓與發展情況。結果顯示,66%受訪者認為銀行業應被視為專業。但在34%不同意銀行為專業,或持中立意見的受訪者中,前線員工、10年經驗以下的受訪者各佔40%。調查進一步發現業內世代分野明顯。77%銀行僱員計劃未來五年留任於銀行業,主因為良好報酬(佔63%)和晉升機會理想(佔60%),亦有45%認為工作滿足感吸引他們留下。然而具10年業界經驗以下的受訪者,只有31%認同工作滿足感是留任的原因。至於銀行業是否能吸引年輕人入行,整體受訪者中60%認同,但單計介乎18歲至34歲的受訪者,則只有51%同意。梁嘉麗形容為招聘者與應徵者的認知有落差,而銀行業要面對未來業務挑戰轉型,必須致力挽留年輕人才,和吸引年輕人入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6/197615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777

子怡哭訴遭李安忽略

1 : GS(14)@2016-09-17 17:52:57

章子怡日前到多倫多電影節出席「與章子怡對談」活動,重提當年拍攝電影《臥虎藏龍》的遭遇時,當眾落淚。她透露當時每天都等李安導演給她擁抱,但李安只抱周潤發及其他演員,加上有傳李安對她不滿意,令她很不開心。之後,章子怡要求與李安同車到片場,子怡說:「我跟李安說聽說你對我不滿意,我很難過,然後我就開始大哭。他說不是,他說我很努力,但他沒說我很好。」直到拍攝完成後的聚會,子怡終於得到李安的「愛的抱抱」,令她感動到哭:「這可能是他的一個小計謀,是他訓練新演員的一種方式。」後來到康城電影節做評委時,再遇李安,兩人第二次抱抱,又令她哭了。撰文:盧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17/19772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473

曾鈺成評青政風波:忽略誓言須離職 梁頌恆強調是口音問題

1 : GS(14)@2016-10-17 08:06:37

【《城壇》論戰】梁頌恆︰「人必先自侮而後人侮之,千祈唔好輕易話人侮辱佢……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做緊嘅嘢,破壞《基本法》、破壞中英聯合聲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張志華攝



【本報訊】青年新政兩名立法會議員梁頌恆及游蕙禎於立法會宣誓時疑似將China讀作「支那」,建制派不滿辱華,發動聯署、出聲明狂轟,教育評議會就此進行調查,近8成人認為二人須辭職。梁頌恆昨堅持是口音問題,強調「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認為,若立法會主席裁定他們有心忽略作出誓言,必須離職。記者:陳雪玲



梁頌恆及游蕙禎的宣誓及言論連日引起爭議,中聯辦、特區官員及建制派先後開腔炮轟。親建制組織教育評議會昨亦批評梁、游行為有辱同胞,要求引咎辭職,或由立法會按《基本法》79條予以譴責並罷免兩人議員資格。教評會公佈本月15日網上調查、近2,600名教育界人士意見,指78%受訪者認為兩人不配做議員,應即辭職。



【《城壇》論戰】梁美芬︰「梁頌恆,做得出一係認咗佢,做得出又唔認,到底你講咗支那定未講支那呢……好多公眾聽到覺得受冒犯。」

【《城壇》論戰】邵家輝︰「提醒梁頌恆先生,你好似好得意咁,成日玩吓玩吓,你已經超過18歲,唔係細路仔,你講嘢要負責。」


梁轟中共失信港人在先


梁、游兩人本周三須再宣誓,屆時將由新任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監誓。梁君彥早前已籲兩人嚴格遵照法例要求宣誓;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於一公開場合強調,議員是否有心忽略作出誓言,應由主席裁決:「如果佢哋係拒絕、或者行為上令立法會主席認為佢哋有意忽略嚟到去宣誓,已經係牴觸法例規定,必須離職。」梁頌恆昨則再度披上宣誓時展示的「Hong Kong is not China」披肩出席《城市論壇》,指仍在考慮周三宣誓方式,因立法會秘書處至今未回覆他們上次宣誓的問題何在。但他堅持上周三沒有拒絕或忽略宣誓,不認為牴觸《宣誓及聲明條例》;至於「支那」一詞,他堅稱是口音問題,以演員張智霖洋名為例指:「我好鍾意一個演員叫張智霖,我以後應該叫佢Chilam定Chai lam?」



曾鈺成

對於被指扭曲誓詞,他反駁:「我直情要向黃定光學嘢(黃宣誓時漏說香港兩字,周三須再宣誓),佢將中國變成特別行政區,天大嘅膽我都唔敢咁做。」梁更指:「人必先自侮而後人侮之」,斥中共破壞《基本法》、中英聯合聲明等。同場經民聯梁美芬斥梁頌恆敢做不敢認,指誓詞要有一致性、完整性及莊嚴性,同時令他人及公眾明白其誓詞。立會秘書長陳維安因梁宣誓時帶上「Hong Kong is not China」披肩而懷疑是否理解內容,她認同陳做法,更以結婚讀出一生一世愛你誓詞、但手持「至奇」二字為喻,反問此舉會否被認為是明白內容,促兩人書面道歉。她與同場的自由黨邵家輝稱,若青政議員以同樣形式再宣誓,應即取消就任資格。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7/198031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