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大交易所聯手路演 中國監管層首次全球「講故事」 「歡迎來中國股市」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489

監管層首次參加路演,向全世界投資者講中國故事,以開放釋放誠意。

境外機構投資者,反響熱烈,但觀望居多。

如果中國資本市場能真正消除壁壘,更加健康,將迎來更多的投資熱忱。

這是一場特殊的「路演」——首次由中國監管層參與的全球路演。

「帶好準備表演的東西,上路。」華爾街傳奇投資家巴頓·比格斯如此描述路演。簡而言之,就是為了賣出一個好價錢,在投資者面前講自己的「故事」並回應各種質疑。公司在首次公開募股時需要「路演」,各類機構為了籌集資金,也常常路演。

不過這一次,演出者中罕見地出現監管者的身影。2012年9月下旬,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組團兵分四路,開赴美加、歐洲、韓日以及中東地區,進行全球路演。

路演的目標是吸引更多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中國監管者需要在全球投資者面前兜售中國資本市場,以及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新政——QFII是境外投資者合法投資中國市場的唯一「入場證」。

這也是最吸引外界關注的地方。開放的態度,似乎在釋放一種誠意——中國資本市場的監管者將發起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開放」。而手握選擇權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面對2012年以來熊冠全球的中國股市、明顯放緩的中國經濟,又持何種態度?

低調處女秀

熱烈程度超乎預期,中方官員像是難得一見的明星。路演結束,他們紛紛上前找中方官員合影。

2012年9月17日中午時分,韓國首爾,超強颱風「三巴」正登陸朝鮮半島。

位於首爾市中心的五星級酒店樂天飯店,國際銷售組宴會部經理殷冬靈焦急而擔心地望向窗外:一場「中國資本市場論壇」舉行在即,可邀請的客人會在狂風中如約趕到嗎?

此時,論壇主辦方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副總經理李正強正帶領一行十人的中國團隊,與韓國的機構投資客戶共進商務午餐。他們的日程安排緊湊,上午見客戶,中午商務餐,下午路演。

兩點,論壇開場。出乎殷冬靈的預料,接受邀請的八十多名韓國機構投資者代表悉數到場。

這是全球路演的其中一場。當天下午2點,韓國樂天飯店二樓翡翠廳,中國團隊登場。「每個成員都西裝革履,穿得很隆重。」殷冬靈回憶,在韓國,像這樣活動,除了領導穿著正式外,隨從和翻譯通常穿得比較隨意。

中方團隊裡除了證監會和交易所官員,還有申銀萬國、建設銀行、嘉實基金和銀華基金的業務主管。這次全球路演的四支隊伍都遵循這種「標準配置」——一家託管銀行(負責QFII資金託管、股票清算等)、一家券商(負責QFII在A股的經紀業務)以及幾家基金公司(可能的QFII投資顧問),以回應機構投資者的各種「技術問題」。

場下八十多名代表來自20家韓國金融機構,大多是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還有幾家銀行、保險公司和養老金機構,其中只有7家已經獲得QFII資格。

儘管中國官方希望在更大範圍內推介中國資本市場,但路演的現場更像是刻意營造的小範圍交流圈。從南方週末記者拿到的一份路演籌備資料看,所有最後參會的投資者代表已經精確到特定公司的特定個人。

「這次路演組織得非常低調,而且保密。只有獲得邀請信的投資者代表才能進入會場,更不用說記者了。」一位韓國記者說。

中方團隊的中國資本市場「故事」講了兩個半小時,主要談及了中國金融市場走向、QFII政策近期變化。為此中方還準備了一百多套分發的資料,印有英文、韓文的資料每套有四五本,內容包括中國金融市場、股票、基金的大量數據和專業分析資料。

場上,有關QFII政策變化的細節被投資者們反覆問及。「熱烈程度超乎預期。」一位中方代表透露,原計劃半個小時的問答,因此又延長了二十分鐘。

「很多是市場已知的東西。」一家養老金機構代表說,「但我明顯感到中國政府想拉近和外國投資者的關係,這個引起了我的興趣。」在韓國的投資者眼中,中方官員更像是難得一見的明星。路演結束,他們紛紛上前找中方官員合影。

「難得有和中國高層官員接觸的機會,所以我才參加了路演。」上述韓國代表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聽說在中國很難見到他們,我覺得他們很友善。」

為了這場全球路演,中國團隊已經精心準備了三個月。

2012年6月,各家券商、基金公司、託管銀行就已接到路演通知。哪些公司去哪個地區,由證監會指定。8月初,由各家券商牽頭張羅各項路演事宜。一位券商業務主管說,「境外的客戶由我們召集,官員去是解釋一些政策。」

而9月路演期間,除了小範圍的推介說明會,中方團隊先後單獨拜會了73家養老金及大型投資機構。

比如,在紐約,中方團隊拜訪了花旗集團的全球副總裁。據當時一位在場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回憶,這位「在花旗集團內排名很高」的副總裁頗為重視中國市場,但「對中國具體情況並不十分瞭解,甚至不是很清楚QFII是什麼政策」。不過,這樣「淺層次」的交談持續了兩個小時。

在紐約的路演,動用了全美華人金融協會的關係——紐約有三萬多華人從事金融行業,而資歷較深的多在協會裡任職,十幾年來織就的密集關係網,像毛細血管一般伸向華爾街。

「這樣的路演讓雙方有一個非常直接的交流渠道,而過去投資者只能從報紙上看到負面消息。」全美華人金融協會主席吳皓說。


熱情很高,監管很嚴

2006年、2007年,QFII資格一票難求,但眼下,QFII的資格審批開始加速。

這次規模浩大的全球路演,被許多人解讀為一次應時之舉。

2012年9月26日,上證A股跌穿2000點,股市冷清。而前段時間,「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股市因造假而被集體「獵殺」。至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更是2012年來全球投資者矚目的大事件。在這些背景下,市場普遍認為中國需要提振信心。

「相比真金白銀入場,QFII作用在於對信心的提振。」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張自力說,「這波境外路演就是想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事實上,在中國市場,QFII的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據中金公司統計,QFII資金佔A股資金總量不到1.1%,即便2012年4月新增500億美元額度,也不足5%—10%。

QFII制度是從2002年11月起實行,當時借鑑台灣的經驗。後者從1990年開始施行QFII,13年後徹底放開了資本市場。

相形之下,中國依然實行嚴厲的資本管制,對境外投資者,監管層態度明確,長期投資者歡迎,境外熱錢嚴禁。因此,對於QFII的審批一直頗為謹慎。

2006至2007年間,A股迎來一波牛市,QFII資格更是一票難求。「那時候想申請,幾乎沒可能,得走關係。」一家華爾街資產管理公司亞洲區投資經理回憶。

當時,為了從A股牛市行情中分一杯羹,華爾街上的這些基金公司,只能巴巴的去求那些已獲QFII資格的大公司買賣A股。每一次買賣,需要向這些「巨無霸」支付1%的單邊「手續費」,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國內散戶買賣股票的手續費不過千分之六上下。

「他們非常賺錢,當然我們也獲得了利潤。」上述經理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當時他所在的機構就分別使用高盛、美林和瑞信各500萬美元額度殺入A股追漲。而牛市一結束,這些投資者就迅速撤離,此後再未回頭。

QFII審批從2012年初開始加速。過去,獲得審批需要18個月,現在是6個月。而主權財富基金、養老金機構這類超長期機構投資獲批速度更快,「可能一兩個月就可以下來」。

中金公司統計顯示,從QFII制度開始施行的2002年11月起,截至2012年9月底,十年時間內獲得QFII資格的機構共181家,而僅2012年9個月就新增46家。投資額度也顯示,過去十年,共有157家獲得308億額度,而僅2012年9個月就已獲批92億元。

「現在監管者熱情很高。」匯豐銀行一位熟悉QFII業務的人士說。

不過,對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的每一步,證監會和外管局都有嚴格規定——拿到QFII資格一年之內,必須向外管局申請額度;拿到額度之後六個月以內必須將美元匯入中國;而自美元兌換成人民幣之日起,10天之內必須要進行投資。

這些規定直指那些純粹賭人民幣升值,把美金換成人民幣就不投資的境外熱錢,甚至證監會還有口頭指導,QFII賬戶中股票投資不能低於50%。「這些就是迫使QFII要進行股票投資。」匯豐銀行這位人士說。

抄底的人

長期來看,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驅動力

有趣的是,很多國外投資者從中國監管層的路演中讀出了別樣的含義。

海富通基金公司總裁田仁燦參加了由深交所組織的赴歐洲路演,在倫敦、阿姆斯特丹、斯德哥爾摩,參加者都有上百人。他的印象是「路演現場氣氛熱烈」,「投資者很感興趣」。

「他們關心的都已經是技術問題了,說明他們有興趣進來,不需要再去說服他們中國市場有多好。」他說。

而南方週末記者訪問了華爾街、歐洲、亞洲的幾十家境外投資者,一個共識是,A股已經到達底部,多少會有些反彈。

一位投資者總結,中國監管層加速QFII放行大多在A股萎靡之時,這使得大部分抄底A股的QFII都收穫頗豐。「A股裡面現在有些比H股還便宜的,」華爾街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經理趙文說,「如果有額度,肯定會買這些。」

事實上,和外界普遍理解的相反,QFII除了比較青睞大盤藍籌股外,那些低風險偏好和追求「買了不能虧」的養老金,主權財富基金、大學基金會等機構,對中國的債券更感興趣。

趙文所在的公司管理資產的70%來自養老金機構,吸引他申請QFII的重要原因是,「想買在國內發行的可轉債」,而「中石化等幾家國有企業只A股發行可轉債」。

可轉債,就是可以轉成股票的債券。股票不漲的時候就是債,如果股票漲了,也可以轉換成股票。

「買國有企業的可轉債對我來說沒有下行風險,頂多賺得少。」趙文說,「國內可轉債剛剛起步,大家不大瞭解,有些可轉債條件非常好。」

當然,人民幣的升值趨勢也是境外機構投資者對QFII感興趣的原因。而境外機構投資者的一個共識是——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長期來看,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這迫使境外投資者必須保持對中國市場的關注。

「仍在觀望」

儘管中國官方罕見地主動向境外機構投資者拋出了橄欖枝,但在這些投資者眼中,投資中國股市依舊障礙重重。

不過,在境外投資者的籃子中,中國市場這道菜似乎還只是個點綴。國內一家券商QFII業務主管對這些境外投資者的觀察是——「有興趣,但不一定會馬上行動。」

在華爾街,ACM全球宏觀對沖基金首席投資官陳凱豐發現,周圍不少大的投資機構「嘴上表示對中國市場特別感興趣,但是一問他在中國市場的倉位,是零」。

例如,對美國投資者來說,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是繼美國本土、歐洲和日本之後的投資「第三梯隊」。「大機構的投資組合一般40%左右在股市,這其中美國大盤股佔一半,中小盤股25%,歐洲佔一成多,新興市場佔一成多。」陳凱豐說,「在整個投資組合中,中國市場可能佔比大約2%-3%。」

在歐洲和亞洲,南方週末記者採訪了幾十家機構後發現,這些地區的投資者中國倉位基本上不足4%。

而眼下,華爾街上的基金經理對中國經濟的普遍印象是:房地產泡沫、經濟不太景氣、統計數據造假,以及政府換屆帶來不穩定因素。

中短期內,看空中國——或者更確切地說,「對中國市場持觀望態度」——是華爾街的主流觀點。

在這一點上,幾乎大部分境外機構投資者不謀而合。「我們對中國的投資有盈利,但是2012年,對比像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市場,中國市場是在虧損的。」前述韓國投資經理說。

另外,頻發的中國概念股財務造假醜聞,也讓很多境外投資者「覺得中國股票不能碰」。

「外國投資者看不懂中國公司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只好嬰孩和髒水一起倒掉。」花旗集團一位投資經理說。

同樣是中國概念,趙文更願意替他的客戶投資港股,除了流動性比較大,更重要的原因是「披露比較充分」,「再怎麼看,A股披露的信息總是半信半疑的」。

陳凱豐最近接到了不少其他國家金融機構的路演邀約,比如希臘、西班牙、斯洛伐克以及一些拉美國家。他在聽完波蘭的路演之後,覺得「波蘭的ETF不錯」,「以後有機會的話想買一些」。

儘管中國官方罕見地主動向境外機構投資者拋出了橄欖枝,但在這些投資者眼中,投資中國股市依舊障礙重重。

比如,直到現在,境外對沖基金、共同基金仍然是中國監管層眼中不受歡迎的境外投資者。而境外投資者普遍用於對衝風險、增強市場流動性的投資品種期權並未放開,而具有同樣需求的股指期貨種類單一。另外,交易時間太短,導致市場無法馬上消化一些突發事件,容易大漲或大跌。

即便QFII加大審批速度,困擾境外投資者的各種「技術壁壘」依舊難以打破。

QFII在中國開設自有資金或者客戶資金賬戶,資金匯入後有一年的鎖定期,資金一年才能從中國匯出一次。而討論多年仍舊未能立法的「資本利得稅」,迫使QFII在資金匯出時遭遇難題。

2012年10月15、16日,在中國官方境外路演結束後,中金公司聯合美國凱威萊德律師行,在後者位於紐約世貿中心旁的會議廳又舉辦了一場長達兩天的「宣講會」。

據當時參會的嘉實基金張自力回憶,兩天會議到場一百四十多人,「很多人都待到很晚,下午的酒會都留下了,熱情依然很高。下周,律師事務所的人要來北京拜訪,或許有業務要來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94

給所有首次置業業主之建議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089

你好!本人丈夫非常欣賞閣下之文章, 亦認同諗樣先生之觀點與角度, 現有一非常煩惱事, 希望諗樣兄賜教。本人丈夫於2010年中以130萬買入一最低層兩房單位(A), 現市值約250萬,

單位(A)背景: 上手為原裝, 我們購入後豪裝了, 因原打算長住的。 又因丈夫一向很喜歡村屋,所以間中有時間都會去睇村屋盤, 如是者, 於上月終於睇中一個地下連花園車位的村屋

(B), 最後決定購入, 以223萬成交。因最初計劃非常簡單, 先加按(A)付(B)之首期, 再放盤賣(A)套現。加按後, (A)做7成mortgage,月供約7200, P-3.1%, 分25年。(B) 做8成mortgage, 月供約7700, P-3.1%, 分25年。 由於一開始打算賣(A), 故此跟(B)業主商量後拖長交吉至明年3月底, 即4月開始要供兩邊…如果賣唔出的話。保守計算賣A後用該現金作大裝修, 應該仲可以淨返大約50萬(以250賣出計算), 待樓市下跌時才買多一個單位收租。(當然要加上一路努力儲啦), 但放售兩星期左右, 感覺比想像中困難, 而且很多經地產的客人未睇已壓價, 銀行估價亦非我放售之價錢, 因為我們是連傢私電器的, 但客人始終捉住唔到價為由……

..本人跟丈夫每人月入大約16000, 有一兒子, 明年K1。因看了不少有關樓市之文章, 其實處於賣與不賣之間, 目前有以下方案, 不知如何是好:

1)3個月內鐵定要賣出(A), 即再調低售價, (現開265, 估價一般由235-262不等),無論如何都要賣出, 那怕調至貼近23X-24X…..再用套現後之金錢裝修(B), 淨下之金錢先作其他小投資加一路儲錢, 待有可能跌市至30%左右時睇下是否有能力購入一單位收租。

2) 如3個月後都未能將(A)放售, 就將(B)放租熟人(因明白8成是不能放租的), 看看租金是否可剛好夠供(B), 自己一家繼續住(A), 一路放售…但價錢不會調低…..如(B)放租後, (A)又可以售出, 一家人居住沒有問題, 短時間可返娘家的。

3) 索性唔賣(A), 放租(B), 待兩至三年後看情況再加按(A)作(B)裝修之用, 事成後可放租(A)自住(B)自從買了(B)後由原先很開心的幾分鐘變了而家每日都很煩惱, 因為任何決定都涉及樓市升跌, 如果唔賣(A), 繼續住(B), 又好似唔明咁買(B)做咩…自己又冇得住。好似攪咁, 而且(A)屬最低層單位, 而家放售都可用豪裝連傢電作賣點, 如兩三年後裝修傢電不再新, 單位又屬最低層…..加上樓齡又多幾年, 深怕更難放。但其實我住耐好有感情, 亦可能因之前低價入, 所以對於低層又沒有太大感覺。

 

究竟而家我應該點做呢?我同丈夫計過要同時供兩邊一定冇可能, 一定係放租其中一邊, 加上加按(A)後供款比之前多了, 看似仲衰過之前咁……請問應如何是好?

 

在此僅建議所有首次置業既業主: 請勿為你購入後的物業豪裝, 認為打算長住豪裝冇緊要。因如你期盼左好耐既新居終於買入左,心中總會擁有搞靚搞好佢既期望,仲諗住係入面住一段長時間。同一道理等於你終於排除萬難同你心愛既人一齊後一樣,個一刻既感覺是美妙而想同佢天長地久的! 可惜時間一來,對心愛既人同物總會有點厭惡,或會因眼前利益而想放棄當前事物,見異思遷,對人對樓源自同一道理。

 

咁當然唔係話心急媽媽有問題,只不過係比錢裝修前,真係要認真格價,同埋再三思考佢呢個裝修會「用」幾多年。另一件更慘既事,係你比幾十萬既金錢,只係買到值幾萬蚊既料同埋差劣既裝工,仲要比裝修佬激到一肚氣。呢個經驗有不少人試過,所以裝修師傅要慎選,同埋點先可以搵到又平又靚既材料呢? 可知你係旺角買塊六十蚊既地磚,來貨價只係六蚊! 諗樣有機會會再談師傅點搵你錢。 心急媽媽而家面對既,等於入左件質素差既貨而又趕住要出。因大市向上,就算低層樓都有錢賺,可惜最低層既樓例牌比人壓價,同埋買入一般為自用者。因除非極大折讓,否則稍有經驗既投資人都唔好買入屋苑中最低層既單位,除非單位向海無阻塞一望無際咁先可作別論。原因係有人鐘意低層望海,覺得比高層更靚。而心急媽媽最低層既單位贂黎唔係呢類,價錢比人壓完又壓。

 

建議心急媽媽趁而家仲係高位放售低層樓,賺少左當換件靚貨算數,唔好肉痛冇左個裝修,始終計埋有賺。如跌市一黎,最低層想搵人睇都難,因買家明知好難沽出。有冇留意agent帶你行屋苑睇樓都係搵間吉屋同你review下有冇心水,而吉屋梗係係底層樓,原因為低層多為吉屋,唔少業主放左盤好耐到心灰意冷就交低條匙比經紀。 自己搬返去A住唔建議,萬一遇上跌市可能令價錢打回原形。究竟係死守A等A到價,定係搵返舊錢博市跌買條靚D既貨?

 

答呢條問題係你要認真咁諗住後樓市升定跌機會較大。現時樓市就算升都有限,始終政府工作係打擊樓市。諗樣建議讀者買入,都係一些有超額能力及有居住需要既讀者。比為對應你問題中點二及三之要訣。 另一個考慮要素你自己都講出左:「如果唔賣(A), 繼續住(B), 又好似唔明咁買(B)做咩?」係架,搞咁多野都係想感覺良好,既然搞左一半不如搞埋落去啦! A樓點都對你「有恩」,幫你手賺左間DREAM HOUSE B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25

給所有首次置業業主之建議(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434

在此僅建議所有首次置業既業主: 請勿為你購入後的物業豪裝, 認為打算長住豪裝冇緊要。因如你期盼左好耐既新居終於買入左,心中總會擁有搞靚搞好佢既期望,仲諗住係入面住一段長時間。同一道理等於你終於排除萬難同你心愛既人一齊後一樣,個一刻既感覺是美妙而想同佢天長地久的! 可惜時間一來,對心愛既人同物總會有點厭惡,或會因眼前利益而想放棄當前事物,見異思遷,對人對樓源自同一道理。

 

咁當然唔係話心急媽媽有問題,只不過係比錢裝修前,真係要認真格價,同埋再三思考佢呢個裝修會「用」幾多年。另一件更慘既事,係你比幾十萬既金錢,只係買到值幾萬蚊既料同埋差劣既裝工,仲要比裝修佬激到一肚氣。呢個經驗有不少人試過,所以裝修師傅要慎選,同埋點先可以搵到又平又靚既材料呢? 可知你係旺角買塊六十蚊既地磚,來貨價只係六蚊! 諗樣有機會會再談師傅點搵你錢。 心急媽媽而家面對既,等於入左件質素差既貨而又趕住要出。因大市向上,就算低層樓都有錢賺,可惜最低層既樓例牌比人壓價,同埋買入一般為自用者。因除非極大折讓,否則稍有經驗既投資人都唔好買入屋苑中最低層既單位,除非單位向海無阻塞一望無際咁先可作別論。原因係有人鐘意低層望海,覺得比高層更靚。而心急媽媽最低層既單位贂黎唔係呢類,價錢比人壓完又壓。

 

建議心急媽媽趁而家仲係高位放售低層樓,賺少左當換件靚貨算數,唔好肉痛冇左個裝修,始終計埋有賺。如跌市一黎,最低層想搵人睇都難,因買家明知好難沽出。有冇留意agent帶你行屋苑睇樓都係搵間吉屋同你review下有冇心水,而吉屋梗係係底層樓,原因為低層多為吉屋,唔少業主放左盤好耐到心灰意冷就交低條匙比經紀。 自己搬返去A住唔建議,萬一遇上跌市可能令價錢打回原形。究竟係死守A等A到價,定係搵返舊錢博市跌買條靚D既貨?

 

答呢條問題係你要認真咁諗住後樓市升定跌機會較大。現時樓市就算升都有限,始終政府工作係打擊樓市。諗樣建議讀者買入,都係一些有超額能力及有居住需要既讀者。比為對應你問題中點二及三之要訣。 另一個考慮要素你自己都講出左:「如果唔賣(A), 繼續住(B), 又好似唔明咁買(B)做咩?」係架,搞咁多野都係想感覺良好,既然搞左一半不如搞埋落去啦! A樓點都對你「有恩」,幫你手賺左間DREAM HOUSE B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014

蘋果盈利可能出現10年來首次下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665

庫克接替喬布斯擔任蘋果公司CEO已經過去18個月了,而明天庫克終於要面對真正的挑戰。

不斷上升的製造成本、來自三星公司的強勢競爭和智能手機增速放緩,正在威脅世界上最高市值公司的盈利水平。

根據彭博社分析師的預測,明天公佈的新財年一季度盈利報告可能會顯示,蘋果公司的淨收入將下滑2%至128億美元,或13.48美元/股。2003年起,蘋果的季報只有一個季度的盈利增幅是低於10%的。分析師同時預測,預期銷售收入將上升18%至548億美元,這是2009年以來最低的增長速度。

從去年9月以來,因為市場擔心消費者對iPad和iPhone的需求正在觸底,蘋果公司的股票價格已經下跌了約30%,蒸發了1900億美元的市值。庫克在去年聖誕節前已經成功更新了蘋果大部分的產品,一季度的盈利報告將證明庫克的努力有沒有白費。

分析師Peter Karazeris表示:「市場的情緒不能再壞了。」然而,蘋果的業績過去一直能給市場帶來驚喜——好於市場的最好預期,可能明天蘋果還能創造「奇蹟」。根據彭博社的數據,2006年起,蘋果公司也只三個季度未能「突破」分析師的預期。

作為投資者對蘋果公司前景的悲觀態度的一個表現,蘋果公司的市盈率只有納斯達克指數的市盈率的48%,而去年10月是80%。

很多分析師預期,蘋果大幅減少部件供應商的訂單,說明iPhone5的需求比預期中弱,而iPhone卻給蘋果公司貢獻超過50%的利潤。

iPhone需求變弱的一個潛在原因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特別是發達國家市場的滲透率已經很高。根據IDC的數據,在美國,超過一半的手機用戶擁有智能手機。IDC分析師Ramon Llamas表示,很多沒有智能手機的顧客都在尋找iPhone的替代品,比如說三星就能提供更廉價的智能手機,而且其觸摸屏手機的款式就多達80款。「很明顯,iPhone已經不是市場上唯一的智能手機了。」

彭博社分析師預期,蘋果可能在一季度出售了4800萬台iPhone,2240萬台iPad(包括iPad mini),和510萬台Mac。

在公佈季度盈利以後,蘋果公司可能將要面對最為重要的新聞發佈會,會上蘋果公司需要解答投資者的疑慮——如何應對iPhone需求疲弱和製造成本上升導致利潤率下滑的挑戰。蘋果在去年10月曾表示,利潤率下滑是因為全面更新它的產品線。

畢竟,iPhone已經推出6年了,iPad也推出接近3年了,很多投資者對蘋果未來增長之路表示質疑。

蘋果的一個潛在增長點是美國以外的發展中國家市場,比如說中國。據相關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在考慮生產低價的iPhone吸引更多顧客,因為有些國家的網絡運營商並不給手機提供補貼。沒有補貼,蘋果手機價格高昂。

如果蘋果不引入低價智能手機,可能會丟掉增長更快的市場。

蘋果還可以引入能與iPhone iPad互動的電視產品,而蘋果公司現在只出售價格為99美元的機頂盒iTV。

雖然最近蘋果股價大跌,但仍有很多分析師推薦持有甚至買入蘋果股票。因為蘋果仍然是最賺錢的科技企業,四季度iPhone的銷售額就超過了谷歌或微軟的全部業務總收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114

Facebook股價突破38美元 自上市以來首次重返發行價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568

中石油的悲劇沒有在Facebook身上重演。

15個月前,Facebook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38美元。但隨後一路走低,在去年9月一度跌至18美元以下。

今日開盤後,Facebook股價上漲1.2%至38.08美元,自上市以來首次突破發行價,市值達到920億美元。

Facebook在今年7月24日公佈二季度財報後其股價就持續走高,過去一週飆升了45%。

Facebook的移動收入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一年前,Facebook的移動收入幾乎為零,但到上個季度已經增長到了6.56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57

中國工行首次涉足商品交易 收購南非標準銀行倫敦業務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689

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稱中國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倫敦市場業務的談判已經進入尾聲,這意味著工行將首次踏足商品交易。

消息人士表示,目前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已經完成盡職調查。

兩位消息人士中的一位表示: 中國工商銀行可能收購的標的還包含標準銀行倫敦的匯率及利率業務,以及包含銅鋁交易在內的原物料交易事業。

多位分析師表示,對於工商銀行而言,這項交易是其取得商品交易經驗的機會,而未必會大舉提升獲利。

路透社稱在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場,已經有許多中國貿易公司的身影:

不過,雖然中國快速工業化引發對資源的大量需求,支撐了從石油到鐵礦石等各類資源的全球市場,但中國的銀行業者在進入大宗商品交易領域方面一直相對緩慢。

以資產計中國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落後於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去年成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首個中國會員。

下面看下來自路透中文網的原文

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工商銀行(601398.SS: 行情)收購南非標準銀行(SBKJ.J: 行情)倫敦市場業務的談判已經進入尾聲,顯示中國交易大宗商品的興致不亞於消費這些商品。

兩名消息人士中有一位表示,中國工商銀行可能收購的標的還包含標準銀行倫敦的匯率及利率業務,以及包含銅鋁交易在內的原物料交易事業。

兩名消息人士中的一名消息人士補充道,交易盡職調查已經完成,可能在幾個月內宣佈這項交易;這些消息人士不願具名,因這些訊息尚未公開。

在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場,已經有許多中國貿易公司的身影。

不過,雖然中國快速工業化引發對資源的大量需求,支撐了從石油到鐵礦石等各類資源的全球市場,但中國的銀行業者在進入大宗商品交易領域方面一直相對緩慢。

以資產計中國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落後於中國銀行(601988.SS: 行情)。中國銀行去年成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首個中國會員。

「目前中國佔基本金屬需求的40%以上,這是市場的關鍵,因此對許多中國的銀行來說,完全有必要參與此類交易,」Natixis駐倫敦大宗商品研究主管Nic Brown說。

標準銀行一直在剝離非洲以外的業務,旨在專注於非洲大陸上快速增長的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市場。工商銀行持有標準銀行20%股權。

標準銀行是LME的重要會員。LME是全球最大的工業金屬交易所,去年被香港交易及結算所(HKEx)以22億美元收購。

其他地方發生的一些事情,正在給中國的銀行業進軍大宗商品交易領域提供機會。

在花費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建立起大規模業務後,華爾街在原材料交易方面的角色面臨政治和監管壓力,摩根大通(JPM.N: 行情)成為最新一個謀求出售其實貨業務的機構。

一名消息人士說,工商銀行正在接受花旗集團(C.N: 行情)提供顧問服務,可能為此支付最高7億美元。

標準銀行一名發言人在聲明稿中表示,兩家銀行「正在共同探討擴大合作的領域,包括全球型市場及大宗商品。」

工商銀行並未回覆置評請求,花旗集團也拒絕評論。

**中國對金屬的需求**

目前尚不清楚標準銀行在倫敦的市場部門僱員有多少人。該銀行去年11月表示,打算將倫敦900名正職員工數量縮減多達15%,以節省1億美元。

多位分析師表示,對於工商銀行而言,這項交易是其取得商品交易經驗的機會,而未必會大舉提升獲利。工商銀行去年營收達880億美元。

瑞穗證券亞洲(Mizuho Securities Asia)銀行業分析師James Antos表示,「工商銀行的規模在全球名列前矛,而倫敦的這個小事業部門只是全球最小者之一,因此對工商銀行的獲利前景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這可能是中國在這塊領域進一步擴張的前奏。

Natixis的Brown指出,「中國商品市場非常活躍,因此對於中國金融機構有意在商品交易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他補充道,「搞不好中國業者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找到大量待售的實貨大宗商品事業。」

標準銀行去年敲定將80%的阿根廷事業賣給工商銀行。兩家銀行4月表示,已經同意對南非200億蘭特(20億美元)再生能源項目提供融資。

標準銀行週三股價收高逾1%,工商銀行則收在平盤附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64

俄羅斯首次經濟特赦 轉軌期企業家的罪·罰·赦

http://www.infzm.com/content/93202

為了激發國內的經濟活力,俄羅斯對經濟犯罪首次進行特赦。但這個一再「縮水」的特赦方案能否重振俄羅斯經濟,能否重建俄羅斯社會對法治的信心,依然有待觀察。

2013年7月4日,俄羅斯開始實施為期6個月的經濟特赦。

這是俄羅斯第一次經濟特赦,旨在提升商業環境。特赦對象是經濟活動中第一次被判刑的罪犯、嫌犯或被告,涉及俄刑法和民法中與企業活動相關的27項罪名。儘管最後實施的方案比最早的提案縮水不少,但依然影響了數千俄羅斯商人的命運。

俄羅斯總統企業家權益委員會負責人鮑裡斯·季托夫(Boris Titov)向當地媒體透露,截至2013年7月底,一共赦免了87人,其中釋放了3名服刑犯,解除了對13人的隔離審查,免予處罰10人,停止對61人進行預審。為獲特赦,經濟罪犯已歸還國家財政和受害人經濟損失4300萬盧布(約合超過8000萬人民幣)。

「翻過1990年代的篇章」

在「特定案件」中的犯罪指控,用季托夫的話說,成為了「奪取財富」的一種手段。僅僅2009-2012年間,「不少於60萬人被指控,110924人被定罪」。

季托夫是此次特赦的發起人。他生於1960年,父親曾是俄羅斯外貿部的官員。

自1983年畢業於莫斯科外交學院國際經濟學專業後,季托夫在俄羅斯對外貿易協會工作了6年,之後開始經商。

季托夫親歷了蘇聯解體,也懂得俄羅斯商人的生存處境。2005年開始,季托夫開始涉足政界。在普京政府任職以前,他是非政府組織遊說機構「商業俄羅斯」的領導者。

2012年,普京再次當選總統時,定下了一項改善國內商業環境的任務。這其中包括,要將俄羅斯在世界銀行投資環境指標的排名在五年內從第120位提高到第20位。為了這一目標,普京設置了一個專門的機構來保護企業家的利益,使其免於政府官員的干擾。這個機構就是俄羅斯總統企業家權益委員會,當年6月,季托夫被普京任命為該委員會負責人。

普京直接指導該委員會的工作。在當地媒體報導的一次與委員會的座談中,普京描述了後者的工作任務,「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季托夫和委員會不要參與商業利益遊說,保護那些事實上已經觸犯法律的人,而是主要致力於幫助那些權利受損的企業家,幫助恢復他們的合法權利。我可以肯定地說,很不幸,這類情況很多,有許多工作要做。」

上任不到一年,2013年5月初,季托夫就拿出了一份關於經濟特赦的方案,建議國家杜馬(即俄聯邦會議的下議院)在企業家節(5月26日)宣佈特赦經濟犯。在他看來,特赦將確保「一個穩定和增長的經濟」。

季托夫對俄羅斯《生意人報》解釋說,赦免是「翻轉寫於荒蠻的1990年代的歷史篇章」。按照他的說法,那一時期「遊戲規則由概念而非法律來解釋」。他認為,「那一時期商人們成為和不公平競爭鬥爭的犧牲品——這些鬥爭經常是在法庭畫下句點。」

在1990年代蘇聯解體進行資本主義轉型的過程中,私有化成為事實上最為重要的關鍵詞,幾乎所有國有資產都落入私人手中。但這場倉促的私有化是如此混亂而沒有規則,招致諸多不滿,並給政治勢力提供了各種理由。

這被克里斯蒂婭·弗里蘭描述為「古怪的資本主義」。這位前《金融時報》駐莫斯科記者在她記錄這場大變革的《世紀大拍賣》一書中寫道,「在這個社會中,每個商人都可能是潛逃的罪犯。那是前克格勃官員的天堂,是他們以高尚的法治的名義實施國家控制的最佳環境。」

尤其是2000年普京上台後,一度對寡頭們非常強硬,某種程度上是順應民眾呼聲,但也被普遍評價為暗含別的心思。

在「特定案件」中的犯罪指控,用季托夫的話說,成為了「奪取財富」的一種手段。僅僅2009-2012年間,「不少於60萬人被指控,110924人被定罪」。很多情況下,「受害人沒有出現,他們卻受到法律制裁」。

在季托夫看來,雖然「已經展開了經濟領域犯罪立法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稅法得到修訂,鼓勵商業的措施更加透明」,但過去十年俄羅斯商人們的處境並沒有改善。

普京的轉變

「此後法律已經做了大幅修正,如果以今天的法律來衡量,許多商人本來就不應該進監獄。」這一次,總統表現出更急切的心情,普京在演講中呼籲國家杜馬在夏季假期到來之前通過該特赦。

其實,俄羅斯政界對於經濟特赦的呼聲已久。俄自由民主黨早在2012年4月就向國家杜馬遞交議案,建議赦免「經濟犯」中的未成年人、18歲前犯法的人,多子女、懷孕以及55歲以上的婦女、60歲以上的男性、有3歲以下孩子的男性案犯和殘疾犯人等。當時的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隨後的「開放政府」會議上也表示,將向國家杜馬建議近期內大赦經濟犯,但最後並沒有結果。

民眾對特赦的態度,則呈現出巨大分歧。2013年5月18-19日,俄羅斯輿情中心在42個地區選取1600位居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3%的人支持,36%的人反對,還有31%的人未表態。

但這一草案還是獲得了俄羅斯國家杜馬的支持。同月,國家杜馬發言人謝爾蓋·納雷什金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部分支持季托夫關於特赦經濟犯的提議。「一些人認為那些所謂的經濟犯們可以並應當被特赦。另外還有些經濟犯們應該繼續服刑。」不過,他同時還表示,「為了理解這兩部分的比例,我們需要做更細緻的研究。」

季托夫的這一提案也提交給了普京,可是根據媒體報導,普京認為「太粗糙」,且準備不夠充分。比如,普京指出草案所涉及的在押商人裡,包括了提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材料的軍火走私犯,顯然不妥。他建議重新起草,把赦免條件規定清楚。

普京的這番表態,被外界解讀為反對特赦的信號。

根據俄羅斯憲法規定,國家杜馬具有做出大赦決定的權力,既不需要聯邦委員會(上院)的允許,也不需要總統簽字。也就是說,即使沒有普京的支持,特赦也可以進行。

事實上,1994年,俄羅斯國家杜馬曾通過一項政治大赦,當時的總統葉利欽既沒有支持,也沒有反對,而是採取默認的態度。

不過,在前一次表態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裡,普京的態度逆轉。2013年6月21日,他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宣佈將大赦經濟犯罪。

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年度經濟事件之一,有著「俄羅斯達沃斯」之稱,聚集了來自幾十個國家的數千名代表。2013年第17屆論壇的主題為「尋求建立新的全球經濟體系」。

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們對普京的宣佈報以掌聲,媒體普遍解讀為普京正在力圖改善俄羅斯投資環境。

「此後法律已經做了大幅修正,如果以今天的法律來衡量,許多商人本來就不應該進監獄。」這一次,總統表現出更急切的心情,普京在演講中呼籲國家杜馬在夏季假期到來之前通過該特赦。

半個月後,7月2日,國家杜馬以298票贊同、1票棄權、無票反對的表決結果,一天三讀通過了普京總統提出的經濟特赦令。

寡頭沒有心情投資

「普京這次總統任期所遇到的困難是空前的,在外部投資難以增長的情況下,必須通過大赦來增加國家經濟的內部活力。」

「普京現在面對經濟、政治上的重大選擇。如果不大赦由於1991年經濟自由化引起的寡頭和民眾的敵對情緒,那麼寡頭也沒有心情在俄羅斯進行深入投資。」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研究大學卡港諾夫教授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是俄羅斯世界和平基金會董事,也是前國安會秘書長伊萬諾夫的好友。

無論是經濟的穩定還是增長,都缺乏刺激,這是俄羅斯目前面對的現實。而在普京第二次就任總統以來,俄羅斯已經出現了一股有錢人的移民潮。

「普京這次總統任期所遇到的困難是空前的。」俄羅斯外交部亞洲司前司長、現為世界和平基金會副主席、負責普京在非政府活動方面的全面協調工作的托拉拉雅說。在他看來,國際非政府組織認為俄羅斯的人權狀況在退步,外部投資必將受到影響,必須通過大赦來增加國家經濟的內部活力。

俄羅斯商業環境不容樂觀,越來越多的政界人士都很清楚這一點。在2013年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別洛烏索夫說,2013年1至5月俄經濟增速僅為1.8%,他認為投資下降是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俄羅斯總統助理納比烏林娜也在論壇上表示,俄羅斯經濟增速若想保持5%以上就必須大力改善國內投資環境。

此時,極度依賴能源產業的俄羅斯正面臨著轉型的壓力。

現今的俄羅斯首富阿利舍爾·奧斯曼諾夫(他不僅投資於俄羅斯傳統的能源產業,還是美國著名社交網站Facebook最大的海外股東),在接受莫斯科獨立電視台採訪中就提出,俄羅斯寡頭需要進行一次投資創新,但前提是國家必須在對寡頭和獨立企業經營人的管理上進一步放鬆。在他看來,俄羅斯需要在創新產業上進一步鬆綁,這樣才能夠在外資投入沒有增長的前提下,保持內部的活力。

特赦的「減法」

欺詐、挪用和造成財產損失,是過去俄羅斯經常用來對付商人們的「大棒」。但在此次特赦中,這些罪名大多不包括在內。

不過,普京在演講中同時宣佈,特赦將只適用於那些第一次犯罪的人。這意味著,他已經就特赦範圍做了一次減法。

最後執行的特赦,在國家杜馬又做了一次減法——根據俄羅斯總統企業家權益委員會提供的數據,目前一共有110924人因為經濟犯罪而被判刑,他們最初的建議是,特赦涵蓋53種經濟罪名,基本覆蓋到這11萬人。但最後通過的特赦方案,只適用於刑法規定的27種犯罪行為,罪名幾乎收窄了一半。

在俄羅斯有關經濟犯罪的罪名中,最有爭議性的是刑法第159條所規定的罪名(欺詐)、第160條(挪用)和第165條(以欺騙或者不守信用造成財產損失)。這三條均包含在俄羅斯總統企業家權益委員會的赦免提案中,但只有159條中的部分情況進入了最後的赦免方案,其餘兩個罪名均不在特赦之列。

欺詐、挪用和造成財產損失,是過去俄羅斯經常用來對付商人們的大棒。甚至連反對派領導人阿列克謝·納瓦爾尼也是因此挨打——他被指遊說一家木材公司簽署不利協議,導致該公司損失約人民幣30萬元,並被控盜竊該公司價值約人民幣319萬元的資產。2013年7月14日,納瓦爾尼被判處5年監禁,隨後又暫時獲釋,但是與這次經濟特赦無關。

俄羅斯經濟界最著名的挨打者,則是前俄羅斯首富、石油公司尤科斯總裁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他能否得到特赦,成為俄羅斯社會眼下的關注焦點所在。

經濟特赦實施前一週,霍多爾科夫斯基在獄中迎來了50歲生日。十年前,霍多爾科夫斯基和合作夥伴被捕,之後被指控詐騙和逃稅,判刑8年。他們兩人本應在2011年出獄,但是在2010年12月再次被指控侵吞超過2億噸石油和洗錢,加判6年。很多人認為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京及其支持者操縱了這些判決,從而使霍多爾科夫斯基這位政治上潛在的敵人喪失自由。

不過,2010年的第二次指控,使得霍多爾科夫斯基直接被排除在特赦範圍之外。因為他並不滿足普京公佈的特赦條件——只適用於第一次犯罪的人。

北京時間2013年8月6日下午14點,霍多爾科夫斯基針對他的第二次審判,向俄羅斯最高法院提起上訴,但當天就被駁回,只不過爭取到了減刑2個月。

在5月初提出特赦提議時,季托夫曾經希望影響到11萬人,但在7月末,他不得不改口說「數千人將重獲自由」。

比一次特赦更重要的

「如果他們不能這麼做,任何特赦商人的做法都是沒有意義的。」

特赦只是一次性的動作,但是真正積極的影響,是司法實踐能否有相應的變化,因為這決定了人們獲釋之後是否會繼續他們的商業活動、創造新的工作崗位——企業家是否會擴大他們的生意。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公司和市場分析研究所主任Andrei Yakovlev接受俄羅斯媒體採訪時如此表示。他說,2000年前後,很多人因為捏造的指控被監禁,接著有人搶奪他們背後的財產。

不過,俄羅斯經濟特赦正式實施一週後,在一場匪夷所思的死後審判中,已故律師謝爾蓋·馬格尼茨基被判有罪,這給經濟特赦蒙上了陰影。

2008年,在俄羅斯警方涉嫌參與2.3億美元稅務欺詐的庭審中,作為代理律師的馬格尼茨基指證警方實質上沒收了他客戶的公司,並利用這些公司開展騙稅活動。此次指證後不久,馬格尼茨基被指控逃稅,未經審理就被監禁了11個多月,直到因併發症於2009年末死於獄中,年僅37歲。

此事曾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2012年1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馬格尼茨基法案》,拒絕對那些被控違反人權的俄羅斯人發放簽證,並凍結他們在美國的資產。

眼下,對馬格尼茨基的這場判決再度引起了質疑。

全球化問題研究所主任米哈伊爾·傑利亞金就公開對特赦的效力表示懷疑。在他看來,一方面,應該要更加依法辦事,確保將來人們是因為事實上的犯罪被法院傳訊;另一方面,政府官員要停止對經濟事務的干預,同時不再濫用稅收系統來恐嚇商人。「如果他們不能這麼做,任何特赦商人的做法都是沒有意義的。」

觀點

俄羅斯所進行的經濟大赦由《俄羅斯報》公佈,根據俄羅斯法律,《俄羅斯報》上所公佈的文件或者法律條文具有法律效力,民眾和律師可以據此進行法律訴訟。

此次俄羅斯經濟大赦主要是內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部因素是:俄羅斯民眾對於寡頭的憎恨感在逐漸減弱,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尤其是葉利欽所主導的休克療法後,民眾手中的盧布一直貶值,俄羅斯將幾乎所有的國有資產都賣給了後來的寡頭。民眾則承受失業和財富縮水的雙重打擊,寡頭成為經濟改革的直接受益人。1996年葉利欽選舉時所依賴的寡頭變得更為張狂,甚至在獨立電視台還有專門節目來報導其政治聚會的基輔飯店,基輔飯店距離聯邦政府、外交部的距離僅兩三百米遠,節目傳播這些寡頭對於政治、經濟的評論,節目中寡頭們頻頻舉杯,並且旁邊不乏美女陪伴,這使得社會觀感非常不好。2000年普京根據稅法對於相關寡頭進行整肅,是有社會基礎的。

在外部環境中,俄羅斯和美國、歐盟國家的關係整體改善,政府不用擔心寡頭把大量的資本輸出到國外,而導致國內的經濟問題。

——俄羅斯外交部下屬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院院長瓦斯科林斯基教授

俄羅斯幾乎每十年就需要在政治、經濟上作出重大改革,現在普京所主導的經濟大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政策,這有利於經濟保持創新活力,為普京所代表的黨、政、軍、安全系統順利執政提供保障。

普京這次第三次連任所遇到的困難也是空前的,國際非政府組織認為俄羅斯的人權狀況處於退步中。如果不進行大赦,那麼在外部投資沒有增長的前提下,如何增加國家經濟的內部活力就會成為問題,那麼,俄羅斯在外交、安全上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就會轉瞬間消失。

——世界和平基金會副主席、俄羅斯外交部亞洲司前司長托拉拉雅

俄羅斯經濟在2000年後步入快速增長階段,但還非常單一,主要依靠能源經濟,那麼經濟如果要轉型的話,就需要寡頭所主導的金融、能源產業進行轉型,投入到創新科技和傳統產業的改造上,這樣就需要就寡頭、獨立經營者原來在1991年繼承國有企業時的非法程序進行大赦。

——俄羅斯新聞社駐香港特派記者馬克·扎瓦達斯基

自沙皇俄羅斯、蘇聯、俄羅斯聯邦以來,始終存在三股勢力,民眾、貴族和沙皇,1825年發動反對農奴制度和沙皇專制制度武裝起義的十二月革命黨人基本上都是貴族;蘇聯時期貴族變為知識分子和幹部,斯大林為了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進口來自美國的設備,對於幹部進行了肅反;俄羅斯聯邦時期寡頭、獨立經濟人、媒體人等成為社會中堅力量。解放社會中堅力量的束縛不僅是普京的首選,也是統治階層各派利益的首選。釋放霍多爾科夫斯基是早晚的事情,問題現在解決比晚解決要好。

——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研究大學卡港諾夫教授

(吳非、黃金萍採訪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82

CIA首次承認51區存在 對外星人避而不談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381

在《獨立日》和《X檔案》中多次露面的51區一直是人類隱藏外星人或飛碟的秘密場所,美國軍方長期以來對該基地存在的否認態度也使得其更加神秘。但近期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一份解密文件中指出,51區是存在的!

儘管這份文件在承認51區存在的同時,並未提及外星飛船或是外星人的消息,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這神秘區域的探索欲。

CIA在一份長達355頁的最新解密的文件中揭開了51區的神秘面紗,路透社援引文件指出:

確實有一個被稱為51區的航空測試點,其位於拉斯維加斯西北部的80英里處。該基地主要是在20世紀50年代用來測試U-2高空偵察機。此後,包括超音速偵察機A-12、代號為OXCART和F-117等多種絕密飛行器均在此進行了測試。

不過,UFO的愛好者們可能會因此而失望,英國衛報援引該解密文件指出:

因為U-2偵察機的高度很高,當人們看到U-2偵察機反射的光時,自然會把它視為UFO。在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有一半的UFO報告可以用U-2偵察機和其他OXCART飛機來解釋。

儘管如此,這些解釋仍難以消除51區的神秘身份。

在眾多關於51區的神秘傳說中的羅斯威爾飛碟墜毀事件就是之一,當時盛傳飛碟在羅斯威爾墜毀之後被運往51區。而CIA在這份文件中並未提及這一事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31

解密文件中CIA首次承認介入1953年伊朗政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539

伊朗首相默罕默德.摩薩台(Mohammad Mossadegh)的政權被推翻60年後,在一份解密文件中CIA承認,CIA介入了伊朗1953年的政變。

CNN報導,獨立研究機構國家安全檔案研究所週一公開了這一文件,稱這一解密文件被認為標誌著CIA首次正式承認介入伊朗1953年的政變。

這一文件來自於1970年代中CIA內部記錄伊朗的歷史文件,該文件描述了CIA是如何推翻摩薩台的細節信息。該文件於2011年解密,根據《信息自由法》,這份文件被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小組拿去研究。

根據研究該文件的編輯Malcom Byrne指出的一條關鍵線索,CIA描述了相關的細節,「推翻摩薩台(Mossadeq)和他的國民陣線內閣的軍事政變由CIA指導,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行動,由美國政府的最高層構思和批准。」這份文件寫道,其中對摩薩台的名字拼寫做了改變。

雖然美國在伊朗政變中的角色早就為人所知,但這可能是CIA首次正式承認這一事實。

2009年奧巴馬總統在開羅的一次演講中,曾經承認美國介入了伊朗的政變,奧巴馬說,「在冷戰中期,美國在推翻民選伊朗政府的政變中發揮了作用。」

2000年,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也說到了這次干預。同年,NYT刊登了據說是1954年CIA關於這次政變的書面記錄。

摩薩台於1951年出任伊朗民選首相,上台後,摩薩台推動把伊朗石油業國有化。在國有化以前,伊朗石油業自1913年起一直由英伊石油公司(後稱英國石油,簡稱BP)掌控,而英伊石油公司背後則由英國政府操控。摩薩台的行動引起了美國和英國的強烈不滿,而這對蘇聯來說卻是個勝利。

在與伊朗談判失敗後,美國開始擔心「伊朗是鐵幕後真正的危險」。

「如果伊朗真的將石油業國有化,這將是蘇聯在冷戰中的一個勝利,而對西方來說,這是他們在中東的一個巨大的失敗。」伊朗政變的主要策劃者Donald N.Wilber在幾個月內寫道,「TPAJAX計劃的目的就是讓摩薩台政府倒台,重新恢復伊朗國王的威望和權力。」

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動了一場政變,成功在1953年8月19日推翻摩薩台,並在軍情六處授意下由伊朗將領法茲盧拉·扎赫迪(Fazlollah Zahedi)接任首相。這次政變的中情局代號為阿賈克斯行動,根據伊朗歷又被稱為「莫爾達德月28日政變」。

政變後,摩薩台在獄中渡過三年,接著被軟禁家中,直至逝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44

順豐20年來首次募資近80億 三大機構入股不超25%

http://big5.chinanews.com:89/it/2013/08-20/5182452.shtml
20年不鳴,一鳴則驚人——神秘且低調的王衛,終於在他創立順豐的第20個年頭,迎來了首批外部投資者。

  本報記者從權威信源處獲悉,順豐即將獲得來自蘇州元禾控股、招商局及中信資本的聯合投資,三大投資機構將成為順豐新股東,持有不高於25%的股份。

  上述三個投資方將總共向順豐投資近80億元,支援順豐進一步拓展核心業務。

  “在三方入股順豐之前,元禾等機構的高管已經與王衛有過多年的深入交流,”上述人士透露,“他們為順豐帶來了非常契合其業務發展的建議,王衛才願意在此基礎上,接受他們的入股。”

  歲月輪轉,1993年,順豐、申通和宅急送相繼成立,開啟了國內快遞業的戰國時代。20年後,繼馬雲號稱斥資3000億打造中國智慧物流骨幹網“菜鳥”後,順豐終於聯手外部投資者,他顯然是感受到了時不我待的格局變化。

  人們當拭目以待,插上網際網路與資本這一對翅膀的中國物流業可以飛多遠?

  王衛如何選擇新夥伴

  相比于“四通一達”等國內其他快遞企業,順豐的業務規模、市場佔有率等核心指標,均讓資本圈早已對順豐頻拋橄欖枝。

  數據顯示,2010年順豐銷售額已達到130億元,僅次於EMS,佔全國約20%的市場份額,遠超“四通一達”;而至2012年,順豐的銷售額已突破了200億,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

  此外,目前順豐已擁有30架全貨運包機、逾5000多個營業網點、150余個各級轉机場以及1萬多臺營運車輛。

  這顯然給了此次攜手投資順豐的三大投資機構足夠的理由。但王衛為什麼選擇這三家投資機構入股順豐?

  相比于其他兩大企業的聲望,元禾的名字多少讓人有些陌生。事實上,它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蘇州創業投資集團,2012年11月,蘇州創投正式更名為蘇州元禾控股有限公司。

  元禾的官網顯示,公司註冊資本達30億元,目前管理約210億元的資金。其中包括國內第一隻國家級股權投資母基金,資本規模達150億。

  而中信資本及招商局的實力則自不待言。

  正是因這三家投資機構的強大實力及共同的國資背景,也引發了市場上關於“國進民退”的爭論。

  但知情人士透露,王衛的選擇並不著眼於此,而是多方因素的綜合決策。

  “他只願意選擇非常熟悉的機構和人合作。”知情人士透露,“在三方入股順豐之前,元禾等機構的高管已經與王衛有過多年的深入交流,”上述人士透露,“不僅是資金,他們為順豐帶來了非常契合其業務發展的戰略資源,王衛才願意此基礎上,接受他們的入股。”

  另一位權威人士對本報分析稱,順豐敲定與上述投資方合作之前,肯定已理順了引入新投資後,順豐和投資者資金的使用方向,以及順豐原管理層對公司發展的主導權等關係。

  “王衛相當低調務實,但具有極大的控制力和主導意識。”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稱,“所以,即便有新的投資者加入順豐,也不太可能改變王衛領銜的原團隊為順豐設計的發展規劃。”

  正因為王衛對順豐事業的獨立性非常堅持,這決定了他排斥競爭型的產業類本。而全部選擇了沒有衝突性的投資性機構。

  至於為什麼都是國資背景的投資機構入圍,該權威人士分析了兩個要素。

  “第一,法律原因決定了順豐不能接受外資。”該人士指出,由於2009年開始實施的《郵政法》明令禁止外商投資經營信件的國內快遞業務,而相關業務正是順豐的核心業務,使得順豐不可能考慮接受外資的產業或金融資本。

  “第二,順豐龐大的規模使得大部分民資PE望而卻步”。該人士披露,此次順豐不到25%的股份,融資額達到80億左右,“一般市場化運作的PE的行規是,單筆投資額不能超過資金額的20%,也就是說投資順豐的機構,自身資金規模應該在百億以上。一般的民資誰投得起呢?”

  他介紹,正因如此,此次即便是三家國資背景的超大機構,也必須聯合投資,才能吃得下順豐近25%的股份。

  順豐的下一步

  業界早已傳聞,早在2004,聯邦快遞(FedEx)在佈局中國業務時即已接觸王衛,試圖以50億元左右收購順豐,被王衛拒絕。此後,試圖接觸王衛投資順豐的PE和VC逐漸增多,但王衛從未應允。

  而王衛的神秘、低調以及勤奮,在快遞業界人所共知。即便本次順豐在成立20年來首次引入外部投資者,王衛和他的順豐,也始終未向外界事先透露任何風聲。

  但事實上,從去年開始,業界已普遍認為,順豐引入外部投資者只是時間問題,因為與順豐構成直接競爭的EMS、“四通一達”等,都在資本市場有了不小的動作。

  去年4月,EMS宣佈將通過IPO募集資金99.7億;4個月後,申通斥資1.6億從海航購得天天快遞60%的股權;今年5月,中通速遞董事長賴梅松也公開表示,紅杉資本購買了中通一位股東的股權。

  除了競爭者的動作頻頻,順豐也在近年開拓了不少新的業務,如順豐E商圈、試水網點便利店以及在去年年中推出的順豐優選等。

  順豐優選是目前為止,順豐涉足電商領域最大的手筆,但其發展速度和規模並未在電商界引發震撼——順豐優選的SKU規模遠低於京東等國內B2C巨頭,而且順豐優選的運費並不便宜。

  據其官網公佈的最新運費規則,不足99元的訂單將按照20元/單收取運費,與順豐優選品類相近的1號店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因此,外界在此前認為,如果順豐接受外部投資,新資金將可能大部分被開拓順豐優選等電商業務。

  然而,本報記者則從權威人士處獲悉,三家機構與順豐就未來發展戰略已經達成一致,“這些在決定募資投向之前已形成共識。新融資金主要將被用來繼續鞏固並拓展順豐現有的核心業務,電商業務不是未來的重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