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商爆發倒逼倉儲革新 資本覬覦智能倉庫

雙十一前後,上海松江區一塊占地2萬平方米的倉庫里依然燈火通明,在這里,一袋袋食品、一件件服裝等在自動傳輸帶上流轉,它們都是剁手黨們拍下的“雙11”促銷商品。

早在幾天前,上海威吾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sku360”)創始人宋聲達就在為雙11的到來做準備了,“預計一天要處理100萬到200萬件,是平時日均處理單量的數倍。”宋聲達告訴記者,不過也就是這時候,全自動化智能倉庫的優勢才更加突顯。

不一樣的倉庫

一間倉庫,幾條狗,十幾臺叉車加上數百位分揀、搬運、打包的工人,這是傳統倉庫的真實寫照,全自動化智能倉庫卻完全不一樣,在松江的倉庫里,貨架根據商品出貨的時效性進行了分區,其一是旋轉貨架,主要用於即時發貨,其二是存儲貨架,包括料箱和托盤,主要用於需要持續補貨商品的臨時存儲,其三則是平倉貨架,用於單品或爆款等促銷時的人工揀選。

不同的產品放在哪一個區域?這是由電腦軟件根據商品發貨的時效以各存儲貨架區的庫存狀況來判斷的。需要揀選配送時,軟件會觸發商品對應的存儲位自動傳送,且已按照訂單篩選的邏輯為不同訂單設計了固定的傳送路徑,最終這些商品會匯聚到負責揀選的人員面前。

“這就是所謂的‘貨到人’的分揀方式,2012年亞馬遜以7.75億美元收購了Kiva機器人公司,實際上就代表著由傳統的‘人找貨’向‘貨到人’揀選方式的轉變,可以大幅提升分揀效率,並且提高準確率,單人每小時可以達到1000次揀選操作,是傳統倉庫的10倍。”宋聲達告訴記者,這就特別適合重視電商銷售渠道的公司,這些企業前端不缺銷售,但後端的訂單配送執行卻跟不上,尤其是在商品大促的時候,以前租個倉庫或者自建倉庫,養幾條狗,雇三五十人的倉儲配送模式已開始變得捉襟見肘,這也是每到雙十一等大促銷的日子,就傳出各種倉庫爆倉,消費者收不到貨甚至收錯貨的原因。

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要做出這樣一個具備海量訂單的彈性作業和日流轉20萬訂單處理能力的全新智能倉庫,需要的是一系列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的支撐。

“首先硬件設備需要很先進,只能從國外引進,由於設備複雜程度高,在國內根本沒有安裝先例,安裝設備的人員都是從國外引進的,相關水電接入標準在國內都沒有參考。”宋聲達說,更複雜的是軟件系統的設計,並不是交鑰匙工程,而是需要根據不同客戶的產品結構和訂單結構,不斷進行參數修改和策略修正,因涉及複雜篩選邏輯和計算,每次都是一次腦力的沖擊。

所以,單單建設這麽一個倉庫,宋聲達就花費了兩年的時間,幸運的是,倉庫建成後正趕上國內和跨境電商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品類多、流轉快的小件商品訂單,對分揀配送的要求越來越高,相形之下,傳統倉庫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卻在逐年上漲,如何在提高效率、減少差錯的同時還要降低成本,成了“sku360”吸引客戶入駐的殺手鐧,短短1年時間就在服裝、食品、化妝品和母嬰用品等領域積累了一大批高端客戶,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一站式的訂單處理和配送服務。

不僅僅是倉庫

“以前,中國企業大多采用粗放式發展模式,強調規模化生產的單位成本最優,強調多品類模式下的銷售規模,而最終卻因末端產品結構性供需失衡導致庫存大量積壓,庫存已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頑疾。”長期關註物流行業的國泰君安投資副總監楊海蓉告訴記者,中國企業與發達國家企業的更深層的差距,在於供應鏈整合與管控的能力,隨著順豐和三通一達的相繼發行上市,資本的力量將使配送環節如虎添翼,而作為物流系統中的關鍵節點——訂單處理中心,則需要趕上配送的節奏,最終實現倉、配的協同效應。

事實上,目前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從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倉庫到自動化倉庫的布局也開始越來越多。

據記者了解,蘇寧、淘寶、京東等更貼近客戶的電商平臺,已經陸續意識到自動化倉庫的重要性和潛在需求,並願意投巨資在倉儲環節。蘇寧的自動化倉庫選擇的是與sku360同樣的德國設備,目前正在進行設備調試,京東的“亞洲一號”倉庫也已投運。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自動化倉儲是未來的趨勢,亞馬遜等使用的移動機器人,也是同樣的道理。”楊海蓉說,不過相比於傳統的倉庫,自動化倉儲的投資大,在租金和勞動力成本比較低的一些城市,需求還不是那麽的迫切,不過一旦客戶和訂單規模上去,後續就絕對不單純是一個貨品的存儲中心,而是訂單的處理中心,甚至是企業或行業未來銷售的晴雨表。

“比如,倉庫可以根據對客戶發貨數據的分析,得出滯銷和熱銷產品權重,給客戶安排生產和補貨提供及時的建議,再比如,通過數據整合與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客戶產品在不同區域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並以此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商品銷售趨勢。”楊海蓉介紹,未來甚至可根據客戶處於供應鏈的不同層級,對鏈條中處於弱勢地位的生產商或代理商,提供相應的資金融通方案,在安全庫存範圍內安排對應融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34

覬覦千億級規模 資本布局腫瘤基因檢測市場

隨著“健康中國2030”上升為國家戰略,健康管理日漸成為大眾關註的焦點,在此趨勢引領下,腫瘤基因檢測或成為新的風口。

《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有429.2萬例癌癥新發病例和281.4萬癌癥死亡病例。同時,臨床數據表明,癌癥1期的治愈率高達90%以上,2期為80%以上,3期為40%以下,4期為10%以下。為此,國家衛計委在《中國癌癥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中明確提出推廣癌癥篩查及早診早治策略,從政策高度,自上而下推行早癌篩查。

作為癌癥大國,我國80%以上的癌癥均是在出現明顯癥狀後才到醫院就診,一經確診便已經處於3期、4期,錯失最佳治療期。諾輝健康CEO朱葉青在近期舉行的第二屆“西湖對弈•跨界融合-共享互聯網+早癌篩查新格局”高峰論壇上發言時表示:“像我國發病率排名前三的結直腸癌,由於潛伏周期長,且早期無任何明顯臨床癥狀,很多腸癌患者在確診後基本已經發展到中期或者晚期。”

諾輝健康CEO朱葉青

美國和日本的醫療實踐都證明,腫瘤的期別越早,所需資源投入越少,並且效果越好,甚至可達完全治愈。數據表明,美國癌癥患者總體的五年生存率高達80%;鄰國日本則達到了62%;相比之下,我國腫瘤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僅為25%~50%,確實亟待提高。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姚方在論壇發言時表示,癌癥防治的關鍵是“三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但這套防治癌體系受制於技術和政策制約,一直未能建立。因此,“兩會”人大代表接連提案、“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健全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加強腫瘤等薄弱環節能力建設,實施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基因檢測的醫療市場是一塊千億級規模的蛋糕。以腫瘤相關的基因檢測為例,中國每年有400萬腫瘤患者,如果每個患者都做一次基因檢測,以單價1000元(遠高於這個價格)計,每年將有40億的市場容量。

對此市場上最大的一塊蛋糕,國內公司開始紛紛布局腫瘤基因檢測服務。2012年8月,深圳華大基因優康門診開門營業,率先在華南地區運用基因檢測技術來進行基因檢測及遺傳咨詢服務。2012年12月,深圳市人民醫院和深圳華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深圳高發惡性腫瘤易感基因早期篩查平臺”,該平臺通過評估受檢者患腫瘤的風險大小,對惡性腫瘤進行早期預警。

而諾輝健康繼2015年推出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衛清®後,近日又推出了集早期腸癌與胃癌高風險因子檢測於一體的分子診斷產品常衛明™和居家便隱血自測器噗噗管™。

2015年12月,諾輝健康就獲得了君聯資本、軟銀中國的2000萬美元A輪融資。而在近期舉行的第二屆“西湖對弈•跨界融合-共享互聯網+早癌篩查新格局”高峰論壇上,公司又與來自君聯資本、軟銀中國、複星投資等風投代表進行探討,共同開拓早癌篩查領域的新投資藍海。

“基因檢測市場處於風口浪尖,很多公司湧入進來。我們希望更多企業參與進來,因為新技術一定是靠不斷的臨床,不斷的市場驗證,不斷的用戶教育才能一步步往前走。”朱葉青在接受現場媒體采訪時表示,“這麽多公司進來,未來肯定會有一大批公司死掉,但是也因此會催生很多成功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86

港島缺貨中資覬覦東九千億「筍盤」

1 : GS(14)@2016-09-08 00:26:37

2016-08-17 EW  

大批紅色資本和海外資金近年橫掃港島區整幢甲級寫字樓,成為升市火車頭。不過港島商廈向來是華資和英資權貴的盤踞地,靚貨買少見少,資金於是轉移目標,炒㷫九龍區的寫字樓。尤其是港府銳意發展成第二個中環的九龍東,過去五年區內商廈買賣呎價狂升逾倍,直逼金鐘,令人咋舌。

乾柴烈火下,手揸「筍貨」的上市公司股價亦跟着狂升。例如會德豐(0020),近年幾乎每年都沽出一幢商廈,每次都破盡呎價紀錄,合共套現超過一百六十億元,相當和味。

就連一些隱形多年的老牌地產商,如鄭翼雄家族的永泰地產(0369),以及早前夥拍大股東吳氏兄弟的基匯資本收購香港洲際酒店的建生國際(0224),亦因手上東九優質商廈價值遠超上市公司市值,而備受矚目。

外資近年蜂擁入市,狂掃港島甲級寫字樓,當中以紅色資本最為癲狂。根據戴德梁行統計,今年第二季中資租用中區甲級商廈比例高達六成,顯示中資企業正紛紛來港插旗。由於掃入整幢寫字樓擁有大廈命名權,兼且有樓面自用,又可博升值,難怪內地資金趨之若鶩。

寫字樓租務和買賣暢旺,帶挈多隻老牌收租股亦上升,如利希慎家族的希慎(0014)、吳光正家族的九倉(0004)、羅鷹石家族的鷹君(0041),甚至是坐擁金鐘花園道三號的房產基金冠君(2778),股價今年閒閒哋勁升兩至五成。

這股炒爆商廈的「鑊氣」,已由港島區吹襲到九龍,尤其是第二個中環的九龍東。芸芸本地發展商中,以已故船王包玉剛女婿吳光正孻仔吳宗權揸旗的會德豐,表現最為進取。

三十八歲的吳宗權在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系畢業,做過投行瑞銀房地產企業融資及基金部門,從事資產併購和管理,二十七歲加入會德豐,負責地產業務。據知他經常親自巡視地盤,相當投入。一三年他晉身董事局,半年後坐正做主席,成為最年輕的華資家族上市公司揸弗人。

過去數年,會德豐幾乎每年都高價沽出一幢商廈,每次都破盡呎價紀錄,套現超過一百六十億元。一一年,集團以超過三十五億元投得觀塘偉業街、順業街及海濱道交界地皮,樓面呎價三千八百五十六元,翌年動工興建One Bay East甲級寫字樓。

會德豐貨如輪轉

誰知到一三年,會德豐火速以四十五億元出售One Bay East西座給宏利金融(0945)做香港總部,翌年再以天價五十四億二千萬元,出售東座全幢給花旗銀行,成為當時本港史上最大宗全幢甲級寫字樓交易。

去年十一月,會德豐再出售位於紅磡的甲級全海景寫字樓One Harbour Gate西座,作價五十八億五千萬元,由中國人壽(2628)承接,近日易名「中國人壽中心」。今年四月,集團又以四十五億元,將餘下東座賣給以天價掃入莊士機構(0367)位於山頂歌賦山道十五號地盤的深圳地產商祥祺集團老闆陳紅天。

連沽四幢甲級商廈後,會德豐目前在東九的項目,剩下海濱道一二三號的「九倉電訊廣場」,打算重建成二十一層樓面面積約六十萬平方呎的甲級臨海寫字樓。以吳宗權「貨如輪轉」的密食作風,相信亦會善價而沽。按同區平均呎價約一萬五千元推算,重建後的九倉電訊廣場保守估值接近九十億元,相等於現時會德豐一成市值。

今年七月,會德豐向吳宗權和副主席梁志堅等四名高層,合共授出逾一千萬份分期行使的認股權,行使價相等於當時市價三十六元六角。以本周一收市價四十三元三角,帳面雖勁賺逾八千萬元,依然未有人捨得換股沽貨,反映管理層對前景信心爆棚。

大發展商密密套現

自從一一年港府批出六幅九龍東商業地皮,加上坐擁土儲的發展商積極補地價重建,東九商業區已逐步成型。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行政董事張翹楚表示,以東九建築呎價約一萬元,呎租三十至四十元計算,現時平均租金回報介乎兩厘半至兩厘八,「呢區商廈一向好好租。」

近年不少本港發展商出售東九商廈物業,呎價動輒狂升逾倍。例如新地(0016)發展的創紀之城七期絲寶國際大廈,一○年開售時呎價約五千元,四年後毗鄰的One Harbour Square,一手開售呎價已飆升至一萬五千元,升幅達兩倍。

由信置(0083)重建的九龍灣中國建設銀行中心,一二年亦以廿五億元售予建行(0939)。去年信置夥拍億京及資本策略(0497),以約三十億三千八百萬元投得九龍灣祥業街、常怡道及偉業街交界商業地,地皮總樓面面積約四十九萬平方呎,計劃興建甲級商廈,總投資額超過五十億元。

至於太古地產(1972)旗下九龍灣宏照道商業項目,去年亦獲金融機構以八十億元洽購,只因出價「太低」而未能成事,反映不少本港地產商的態度,就如長和(0001)副主席李澤鉅近日爆出的金句︰「沒有任何物業是一定要持有」,完全視乎潛在買家的出價。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港島中環一帶甲級商廈供應極少,中資和外資惟有轉到九龍區掃貨。「佢哋要嘅係大幢、新淨同埋最好望海景,嚟緊東九仲有唔少新商廈落成,肯定係中資收購目標。」

除大型發展商外,一些隱形多年的老牌地產商亦因持有的東九龍靚商廈「禾桿冚珍珠」,身家隨時勁升幾倍。

例如由「製衣大王」鄭翼雄創辦的永泰地產,坐擁觀塘巧明街一幢雙子塔式甲級寫字樓Landmark East旗艦物業,租客包括安盛保險、友邦保險(1299)等,根據測量師行估計,市值約一百六十八億元,已遠超永泰目前六十四億元市值。

永泰禾桿冚珍珠

翻開年報,去年底永泰的香港投資物業組合,包括一百五十萬平方呎甲級寫字樓,連同灣仔甲廈W Square,以及荃灣和九龍灣共七十萬平方呎工業物業,帳面值已超過一百八十億元。去年底集團每股資產淨值約十七元四角,現股價折讓達七成二。

永泰地產已故創辦人鄭翼雄在香港從事製衣起家,六十年代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設廠,七十年代尾轉型發展地產,代表作包括九龍站漾日居、小欖漣山、沙田晉名峰等熱賣項目。

鄭氏家族第二代可說「一門五傑」。永泰大股東為鄭翼雄二子鄭維志和四子鄭維新,前者是馬會董事和港大校董,後者做過市建局主席,現時出任永泰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長子鄭維健最為港人熟識,做過聯交所主席和前特首董建華年代的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至於孻仔鄭維榮是新加坡公職王,去年底曾來港推銷永泰的星洲樓盤。

建生活化工廈狂增值

另一坐擁觀塘甲級商廈的老牌發展商,是市值只有十四億的建生國際。位於觀塘開源道三十三號的建生廣場,前身是工廈,其後申請活化做寫字樓,總樓面約二十四萬平方呎,地下至二樓有三層商舖,三樓至十樓為面向郵輪碼頭無敵海景商廈。

今年三月底,建生廣場的出租率為六成五,呎租約廿一至三十元,仍有兩層零售樓面和頂層寫字樓正在洽租,估值約二十四億元。

此外,建生在中港兩地持有不少收租物業,如雪廠街西洋會所大廈、前稱「百利保廣場」的銅鑼灣怡和街六十八號六成權益,以及上環柏庭坊大廈,估值合共達六十三億元。按每股資產淨值四元四角四仙計,現股價折讓約七成一。

建生國際創辦人吳仲燦是緬甸華僑,妻子吳汪靜宜是德昌電機(0179)主席汪穗中的胞姊。他早年因投資泰國盤谷銀行而廣為人識,九十年代勵晶太平洋(0575)曾因垂涎盤谷股權,一度狙擊建生。

九九年吳仲燦去世,由長子吳繼煒和次子吳繼泰接班。兩兄弟○五年共同成立房地產私募基金「基匯資本」。二人近年轉趨高調,去年基匯夥拍建生斥資七十三億元,購入香港洲際酒店,轟動一時。

基匯現時管理的資產規模達九百六十多億元,近年頗多動作,尤其是替長和系及電盈(0008)接貨,包括一三年以三十七億元收購長和系的廣州荔灣區西城都薈。翌年四月,基金再以七十二億元向盈大地產(0432)購入北京盈科中心。

領展九龍灣爭食

自從投行出身的王國龍出任行政總裁後,領展(0823)一改收租佬保守作風。去年初,領展夥拍南豐以高市場估值上限兩成的五十八億六千萬元,投得觀塘海濱道商業地皮,每呎樓面地價達六千六百三十元,創下九龍東新高,令市場嘩然,亦意味領展搖身一變做埋發展商。

領展佔該項目六成權益,總投資額逾一百億元。屋宇署上年十二月批建一幢廿一層高商廈,另加三層地庫,總樓面約八十八萬呎。市傳投資銀行摩根大通正洽租三十萬呎樓面作為香港新總部,呎租約三十元。若然成交,將成為東九龍最大租務交易。

南豐本身在九龍灣亦有一幢三十層甲級商廈倣騰廣場。跟王國龍同樣出身摩根大通的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一三年由私募基金黑石集團過檔南豐做行政總裁後,跟領展頻頻拍住上。去年領展掃入的北京歐美匯購物中心,南豐是原股東之一。

牛仔褲大王百億靚貨

除上市公司外,一些資深投資者在東九龍亦持有不少靚貨,當中包括「牛仔褲大王」楊釗。他創立的旭日集團,現時持有九龍灣宏遠街「一號九龍」甲級商廈,市值高達八十四億元。

楊釗七四年創辦旭日集團,初期只是小型製衣廠,其後愈做愈大,成為東南亞最大服裝製造及出口商之一。九三年,旭日旗下品牌「真維斯」(Jeanswest)打入中國市場,極速走紅,九六年將旗下旭日企業(0393)上市,但上市公司並無本港物業。

八一年,楊釗開始踏足地產市場。九八年,他擊敗明珠興業、僑福及鷹君,以十二億四千萬元投得前身為九龍街市的北京道一號地皮,發展成甲級商廈「北京道一號」,現已成為尖沙咀一大地標,辦公室呎租高達八十元。

至於一號九龍的地皮,可說是本港賣地史上一大「趣事」。九七年十月政府首次拍賣,當時由自稱「和黃董事」的黃月鶯與長和主席李嘉誠得力助手、興港集團董事總經理周年茂爭崩頭,最後黃以八億九千萬投得。

豈料黃未能繳付訂金,事後證實她精神有問題,拍賣因此作廢。翌年三月,地皮再次拍賣,價格因金融風暴急跌,楊釗最後以三億六千一百萬元「死雞價」投得。

譯文:李淑賢、裴浩輝 攝影:攝影組 資料:鄭俊祺 設計人:美術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071

覬覦郊野公園 梁命部門交發展選址林超英:寸步不讓

1 : GS(14)@2017-01-26 15:51:29

【本報訊】對發展郊野公園虎視眈眈的特首梁振英,昨出席行政會議前突然「出手」,表明已要求相關政府部門,研究交出具發展潛力的郊野公園選址名單,梁聲稱計劃只屬初步研究,旨在讓社會思考得失利弊。曾為梁撰寫政綱的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認為,對減少郊野公園面積必須寸步不讓;環保團體也指,郊野公園能起城市緩衝功能,單憑斬件式生態價值評估判斷能否開發絕對「講唔通」。記者:鄭啟源 林社炳港府連日對開發郊野公園發動輿論攻勢,特首梁振英上周發表施政報告時,先提出討論郊野公園面積可加可減機制,建議以高生態價值地點列為郊野公園,換取釋放部份現有郊野公園邊陲生態價值較低位置發展公營房屋。梁振英昨日出席行會前,主動提到現時樓價高、租金貴的房屋問題,認為社會應思考,是否應將郊野公園內生態價值較低的部份邊陲位置,改劃作住宅及非牟利用途。梁更加突然「出招」,稱已經促請包括環保等部門,研究合適發展的郊野公園邊陲選址,強調是初步研究,有結果後就會盡快向公眾公佈地點,但未有回應能否趕及在其任內公佈。



林超英

施永青:地球沒環保需要


開發郊野公園論,獲地產代理業龍頭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和應。施在其創辦報章《AM730》的專欄,直指「環保只是人類自己弄出來的概念,地球可沒有這樣的需要」,批評反對發展郊野公園人士表面上有道理,卻「完全不理會人的住屋需要,缺乏全局的考慮」。他更不點名批評有樓住的環保人士,沒有考慮居住劏房基層,天天為口奔馳,根本沒有餘閒去逛郊野公園。施的言論惹起網民激烈批評,有網民更揶揄他,「炒樓的人有考慮過住在劏房的基層嗎?」曾協助梁撰寫政綱的林超英昨表示,對政府減少郊野公園面積的立場依然寸步不讓,除非政府保證郊野公園範圍只加不減,否則難以就運用郊野公園邊陲地方建公營房屋作討論。他強調,環保部門沒有責任為建屋覓地,應由相關部門研究選址,再由環保部門評估用地價值,再提出如何作補償。


議員指圖藉機繞過議會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姚松炎指,相對發展郊野公園,政府更應優先發展棕地。他認為,政府發展郊野公園最大誘因是不涉收地,不需向持份者賠償,可以藉機繞過議會監察。他質疑政府早前借發展綠化帶試水溫,為開發郊野公園鋪路,現時更得寸進尺。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也指,郊野公園功能及價值,不能斬件式逐部份按生態價值水平作比較,部份具高生態價值地點,早應被納入郊野公園保護,不能接受港府視之為交易籌碼,作為發展現有郊野公園的地換地條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5/199079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077

內房商覬覦海航啟德地 融資困局難解 港商:地價太貴難合作

1 : GS(14)@2017-09-25 04:07:00

【明報專訊】上周傳出海航四幅價值超過270億元啟德地皮融資受阻,有市場消息指,有內地發展商已開始向海航表示有興趣,意味一旦最終再融資未能成功,部分地皮或會被出售套現。有港資發展商直言,該四幅地皮「那時的價錢現在看來仍是貴的,合作空間不大」,意味若啟德地皮真的易手,最終落入中資手上的機會仍然是最大。

明報記者 方楚茵

自從海航融資傳出受阻後,有接近內地發展商消息指,啟德地皮已成為不少企業的關注焦點,甚至「(啟德)地已經有人報名收了」。事實上,不少內房商對來港發展仍然興致勃勃,除積極投地外,碧桂園(2007)亦斥資逾24億元入股宏安(1222)旗下白石地皮。

單偉彪:海航借貸較廉 賤價賣地非必需

雖然已有發展商表示興趣,但伙拍平安不動產、深控(0604)連奪兩幅港地的路勁基建(1098)執董單偉彪認為,海航當初借貸較便宜,未必需賤價賣地,而且「到底也算國企,最多暫時不再投地,也不至於虧本」。即使「地價(樓面每平方呎)1.3萬元,但附近賣2.1萬元,打平是沒問題」。

本報曾向中港資發展商查詢,有內房主管表示要保持低調,不想評論事件。至於單偉彪則稱雖未聽聞海航出貨一事,但即使賣地「那時的價錢現在看來仍是貴的,所以合作空間不大」。至於目前在啟德已有地皮的港資發展商會德豐(0020),以至四大發展商之一的恒地(0012),均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

資深地產分析員張一鳴認為港資接貨的機會不大,因港資買地以「計數」為主,除非海航大折讓蝕賣,否則由中資民企接貨機會較大。

港銀僅參與首幅啟德地融資

翻查資料,在2016年11月海航以逾88億元首奪啟德地皮,並在同年12月安排35億元1年期過渡融資,當時曾傳貸款銀行分別為港銀東亞(0023)及中資南商及創銀(1111)等。但其後港資銀行再無參與任何一幅土地融資,最終海航第二、第三幅啟德地分別傳向中小型銀行上商、內銀興業銀行融資,第四幅地融資則由集友牽頭完成。

今次海航持有啟德地的難題,主要在於融資之上。海航向來「借盡」,來港拿地亦是看準港地「值錢」,投得地皮後即可轉身抵押融資的好處。惟有曾任券商企業融資部主管的內房高管表示,近年支持海航資金鏈主要是內地商業銀行、信託,「以往(商業銀行)業績壓力比較大,頂著海航名號夠大,而且多次交手才做的」。

「銀行規避政治風險 牽頭借貸需勇氣」

不過,該內房高層表示,今次「不是賺錢的問題,誰都要規避(政治)風險」,像萬達之前也傳被內銀拒貸一樣,除非政策風向突然改變,否則要出來牽頭貸款給他(海航)也要勇氣」,削減為海航再融資意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16&issue=20170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3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