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看不懂的百勤,換個角度看安東 老梅

http://xueqiu.com/5371432843/24965556
上週末百勤油服公佈13H1業績。雖然本人並未投資百勤但也一直在關注,做為安東油服在國內某些油氣區塊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研讀百勤的財報對理解安東以及油服行業應該還是有所幫助的。
為了讀百勤13H1財報,重新又把12年報翻出來細讀一遍。結論是百勤的財報真心讓人讀不懂。
綜合13H1以及12年報,談幾點:

1:關於百勤12年的非持續經營業務
所謂非持續經營業務,是指百勤原先在伊朗/敘利亞的油服業務,考慮到收到制裁的因素出售相關業務。這倒是可以理解。
從報表附註8看,上述業務的主體是Iranian Refinement Development Premier Co., Ltd.,百勤持股49%。
報表附註15披露,非持續經營業務11/12年收入分別約為3.95億/0.49億港幣,11/12年淨利分別約為0.63億/0.11億港幣。其中伊朗業務佔主導,以11年為例,其收入佔比為93%。
報表附註28披露,所出售的非持續經營業務,也就是Iranian Refinement Development Premier Co., Ltd.的49%,其價格為4.28百萬港幣,相對於對應淨資產5.06百萬港幣,處置虧損0.76百萬港幣。
我的困惑是,能夠在11/12年連續盈利0.63億/0.11億港幣的公司,在12年11月的淨資產怎麼會只有5.06百萬港幣?這樣資產規模的公司怎麼會產生11/12年分別3.95億/0.49億港幣的收入?
究竟是我誤讀財報,還是百勤披露的數據無法自洽?

2:關注百勤12年的非經常性收益
這個問題@greatsoup 曾經提到過,據說其確認收益的會計方法符合最新的香港會計準則,但牽涉的金額實在太過離譜,還是想羅列下相關數據。
2011年1月,百勤收購Sheraton Investment Worldwide Ltd.的40%股權,代價是2.95百萬港幣。
2011年4月,增持Sheraton 5.5%股權,代價是1港幣。(之前收購時有補充協議,10年Sheraton虧損,致使出現零代價增持的情況)
2012年6月,再次增持Sheraton 5.5%股權,代價是向出售方發行百勤的若干股份。根據所謂「獨立估值師」對百勤於1012年6月30號資產評估,這部分發行股份的代價是9.25百萬港幣。
既然5.5%的股份就價值9.25百萬港幣,那意味之前收購的45.5%的股份增值了,由此確認47.7百萬港幣收益。(不知道怎麼算的,按照我對@greatsoup 所述會計準則的理解,怎麼也算不出這個數字,似乎僅確認47.7百萬港幣收益還是少了一大塊)

再來看看Sheraton的資產負債表,2012年6月30日Sheraton的淨資產僅區區4.6百萬港幣,儘管百勤對其的資產重估,其淨資產也僅做到18.4百萬港幣,百勤的權益淨資產9.4百萬港幣。由此確認這次收購產生的商譽是0.447億港幣。

各位看地明白嗎?一番騰挪的結果是,資產負債表虛增了4千多萬的無形資產(收購商譽),而12年損益表中也增加了4千多萬的收益。

12年資產負債表顯示,無形資產5.71億港幣(其中商譽5.64億港幣),佔總資產的比例31.2%
不知道IPO的招股書是否披露商譽形成的歷史記錄,懶得去查了。就這個例子就已經充分看出百勤資產負債表的水分有多足了。

3:看不懂的業務轉型
記得這個問題,在安東公佈12年報時一幫雪球球友有過討論。
12年百勤的業務結構發生大挪移。
11年海外業務收入幾乎全部來自於12年被歸為非持續經營業務的伊朗/敘利亞地區,而12年開始在委內瑞拉、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等地區全面開花。尤其是委內瑞拉,12H1都仍未創造任何收入,在12H2的收入就突然達到2.09億港幣,而在13H1更是增加到2.41億港幣(這部分增長拯救了百勤13H1的財報)。
委內瑞拉的收入還不是來自於中石化或中石油的權益區快,而是來自於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
真是神一樣的業務開拓能力,海外新市場的訂單就像天上掉下來的一樣,不得不佩服。
相對而言,安東弱爆了,跟隨著中石油的步伐在伊拉克耕耘了好幾年,在13H1才取得1.66億人民幣的收入;同樣在南美的哥倫比亞地區,安東也是耕耘了2/3年,才在13H1取得0.14億人民幣。

當然,百勤12年業務轉型更猛的還是在國內市場。
11年百勤國內收入僅1.6億港幣,12年就已達到7.47億港幣,同比增長467%,可謂驚人之至。
至於13H1,
安東除了在東北的松遼盆地戰略收縮之外,在塔里木、鄂爾多斯、四川盆地分別都取得了47.6%、59%、49.9%的同比增長;
反觀百勤的國內業務,同比下降13%(其中主力區域的鄂爾多斯盆地,收入同比下降35%)。
百勤對此的解釋是「收入減少主要由於中石化華北分公司於二零一三年上半年的增產工程增長較預期緩慢,而每口井的平均收入減少約20%亦是本集團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增長下滑的主要原因」,這個理由倒是可以在安東13H1報告中得到佐證(尤其是其壓裂單價約為220萬人民幣/井次,數據與安東匹配)。
但個人相信,百勤估計還有個說不出口的理由,12年為了IPO提前確認收入虛增利潤的可能性極大。但不管如何,其國內業務增長的情況肯定不如安東,相互對比或許倒是能看出點優劣。

說實話,這兩份看不太懂的百勤財報,真地令人很難建立對百勤管理層的信任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55

為什麼大師的業績看不上眼? 黑暗時代

http://xueqiu.com/9755618618/26053208
為什麼大師的業績看不上眼?
雪球上有很多人對大師的業績看不上眼,覺得自己做的比他業績好多了。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誤區。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有非常大的區別。個人投資做的再好,一旦公開操盤,幾乎必然失敗,唯一的例外是澤熙的徐翔。
原因有幾個:
1.個人投資者可以忍受30%-50%的下跌,只要他堅信他拿的是好股票。機構投資者很難忍受大的波動,3%-5%的波動他就難受了,有時明知道自己拿的是好股票,也被迫斬倉。
2.個人投資者可以只買一個股票,這樣他一旦做對,業績就會非常搶眼,機構資金必須買至少5只以上股票,必然會拖累業績。
3.個人投資者一旦開始公開發行操作,他就面臨市場和投資者很大壓力,導致心態失衡。做的不好,壓力劇增,甚至大批資金撤走,他必須斬倉,有時會有流動性風險,做的好,業績暴漲,大批投資資金蜂擁而至,又會把他捧殺。最近有個我長期看好的展博就讓我非常擔心,展博資金規模增長幅度太快,9月底30億,10月底已經到了40億,而他的操盤風格其實最適合10-20億的資金。9月90%倉位大賺20%,10月創業板大跌,業績大跌9%,這不可怕,我最擔心他的倉位無法及時降下來,如果下周公佈報告,倉位在30%以上,就不好了。40億規模從創業板撤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基本可以肯定雪球上沒有個人投資者,無論他過去賺70倍還是100倍,都無法公開成功操作一個公開發行的基金。機構投資和個人投資就像水和油,是二個完全無法融合的市場。
所以我們看到世界頂級基金經理長期年化收益也就15-20%。個人投資者短時間往往可以達到非常高的收益,長期看是不可能達到這種收益的。所以不要看不起大師,你和大師的差距就像天和地之間的距離,是你眼力無法企及的遙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295

百合網創始人慕岩:最看不上的商業模式最賺錢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25/59847.html

「變態長」的註冊過程贏得了用戶

今天我要講的內容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百合網將近9年的創業過程的產品和商業模式的探索,二是品牌建設經驗和教訓。

2005年正式做百合網之前,我和我的合夥人田范江在2000年做了第一次創業,做了一個裝修網站。因為做得太早了,時機未到,當時的建材城、品牌商對互聯網都沒什麼認知,所以第一次創業就失敗了。

在2003年底,2004年初,我們就做了SNS網站,那個時候是第一波SNS浪潮,我們算是第一個做SNS模式的,facebook也是在2004年才做的,但是還是因為做得太早了,VC都不太認可,也失敗了。但我認為這次失敗的本質,是因為產品沒有做好,沒有真正去貼合用戶的需要。

到了2004年底,有VC建議我們團隊可以去做相親網站,當時美國也有這種成功商業模式。其實我們當時為了更好的融資,解決發展問題,就去做了研究,發現相親網站確實有可做的,於是就開始做相親網站。

從沒想過只做類match.com這樣簡單的平台,我們一開始想做一個嚴肅的相親網站,解決用戶的剛需,真正能夠幫助用戶找到對象。所以就引入了一個心理測試,用戶註冊時,必須經過心理測試這一環節,除了要填寫基本的註冊資料,還得讓匹配用戶瞭解到他的價值觀取向,性格愛好,溝通模式等等。當時大部分人都不看好我們的做法,因為註冊時間太長了,需要20分鐘。但是我們還是堅持這樣做,因為我們覺得這種模式對用戶有價值。

在2005年推出百合網後,這樣一個「變態長」註冊過程,反而讓大家很新鮮,因為測試結果給大家一個完整的超過3000字的測試報告。當時大家玩的,不過是門戶上流行的比較短的心理測試,這種長測試就形成了話題傳播,再加上我們引入MSN分享功能,可以將測試結果,迅速的告訴你的MSN好友,傳播就更加快了。在2005年的5月份到8月份,就靠這個病毒式的傳播,沒有花一分錢廣告,百合網的註冊用戶就增長近80萬,這在當時,同比其他網站是非常快的,所以我們很快就拿到了投資。

廣告模式破產,線下活動模式難操作

2005年到2008年三年時間,我們做了產品和商業模式的探討。作為互聯網服務企業,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免費模式來實現商業價值,所以我們嘗試了廣告模式,但最後失敗。因為任何一個人去一個網站都有一個目的,比如來百合網就是來找對象的,不會去關注廣告。相親網站和門戶上的人不一樣,對資訊的需求強烈。所以在百合網站上放banner廣告,點擊非常非常低。一開始,我們以為是因為廣告投放的關聯度不高導致的,所以我們就換了一批比如化妝品廣告,如何讓你變美之類的,但還是失敗了。

第二類探索,是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模式,組織了很多相親活動。線下活動組織還是比較麻煩的,要找場地,組織物料,還要把人邀請過去,一個人能夠收到100到150人。這其中的漏洞在於,很多人認為相親是一個比較私密的事情,希望是一對一的模式,所以願意參與這種相親活動的人,佔活躍用戶的比例還是比較少,這種模式不足以支撐這個網站的發展。

一對一人工紅娘服務,成了

另外一個線下上結合的方式是:提供線下一對一人工紅娘的服務。融資的第二年,也就是2006年的10月份就開始推行了。當時流行的都是免費的服務,這種人工服務能夠收多少錢?我們心裡是沒譜的,所以就保守地推出了年費480元的「一對一的人工紅年服務」,非常低的價格。發展到現在,這種一對一的人工紅娘服務非常成功,很多大城市的服務價格到了平均價2萬塊錢一年。

從2006年480元,到現在一年平均要2、3萬的服務價,7年提高50倍,但不管你的價格如何提高,用戶付費比例幾乎沒有變,這說明這是一項非常強烈的剛需。

高大上的增值服務模式都不靠譜

後來我們探索了免費增值服務的模式,用戶可以購買首頁推薦,排名優先等服務。包括線上可以給對方發虛擬禮物,裝飾個人頁面、情書背景等等,雖然我們對虛擬禮品寄予的希望非常高,但是由於百合的用戶之間還是比較陌生,雙方之間還在試探階段,願意送出虛擬禮品的概率非常低。這個帶來的付費的收入,佔的比例非常低。

另外一種免費增值模式的探索,是基本服務免費,但是你想獲得高於自己的正常期望的,就要收費的原理。即根據用戶註冊後的活躍度、收信幾率來判斷用戶的魅力級別,從戀愛的角度來講,人都願意跟比自己強的、條件更好的人來交往,所以我們就設置跟魅力級別比你低的人交往,是免費的,跟魅力級別較高的交往,就需要付費。當時把這種模式設計出來,我們特別興奮,覺得這體現了互聯網的某種精神。

不過經過大家的開發、運營、上線之後,也很失敗。因為在這個模式有幾個漏洞:首先級別的判斷,是根據活躍度和受歡迎程度(收信幾率)來判斷的,這就需要用戶在平台上必須活躍一段時間,通過時間的積累,才會有高的級別。而很多新註冊的用戶活躍度不高,導致魅力級別不好,但是本身質量又很好。用戶都很聰明,他們發現去和一些新的用戶溝通也能交到好的朋友,不需要付費。

那麼反過來對於魅力級別較高的人,他們的體驗就比較痛苦,原來他們可以收到很多信,而現在,因為大部分人級別都比他底,只有付費才能給他發信,他們的收信幾率大大減少了。所以就投訴呀,離開呀,我們就失去了一大批優質的用戶,這對我們是很大的損失。

這個魅力值的計算相當複雜,用戶不清楚,就會疑惑,就會懷疑平台。當時我們收到很多投訴:「為啥我的魅力值那麼低?憑什麼?」所以,產品簡單、能夠讓人快速理解,非常重要。

後來我們還是回到了當初我們最看不上的商業模式上——阻斷用戶的溝通:如果你想認識某人,必須交費,必須交3個月、6個月甚至一年的會員費。當用戶收到另外一個用戶的來信的時候,來促使交費,這時候交費的慾望是非常強,現在運營下來看呢,這種交費比例是非常高的。

首倡實名制實現彎道超車

另外在2011年底,我們非常有勇氣做了全站的實名制,如果你不用身份證驗證,可以註冊,可以瀏覽,但是不可以交友,我們考慮了好幾年,做了一些地方的測試,才推出這個模式。這除了能夠加強安全性,也是一種區分於競爭對手的營銷手段。當時我們相親網站這個品類中,和世紀佳緣想比,我們的用戶量是第二位的。在同一個品類的裡面,不管我們打多少廣告,首先是在為這個品類打廣告,當用戶想用的時候,他很可能想到的是這個品類的第一名。

所以在這個品類的競爭當中,最有效的競爭方法就是去創造一個品類,或者重新定義這個品類,然後把自己歸到新的品類當中。我們做的就是重新定義這個品類,我們宣傳說只有實名制才是婚戀網站,不實名制只是交友網站。把我們歸到婚戀網站,把其他競爭對手歸到交友網站,以後我們做廣告的時候,就是為自己的品類做廣告,避免為競爭對手做宣傳,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

忽視品牌的重要性讓我們吃了大虧

從2005年到08年,由於百合定位偏白領,2006年,新浪和MSN都首先找到百合網,要我們出一兩千萬,承包他們的相親交友頻道。當時我們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免費的網站,而且婚戀網站的用戶是留不住的,生命週期也許就那麼幾個月,那麼我們花這麼多錢去承包他們的頻道,帶來很多流量,但是用戶使用完之後就走了,又不能帶來收入,意義在哪裡呢?所以就放棄了這個機會。

但是到了2008年,發現不對了,世紀佳緣選擇了跟他們合作,我們在比如酷狗音樂盒,用同樣的方式來投banner廣告,同樣的創意和方式,發現他們的點擊是我們的三倍。這時我們才發現世界上,還有品牌這個東西,世紀佳緣和新浪、MSN合作,除了帶來流量,更重要的在消費者的心智裡面建立了品牌,他們投放廣告的時候點擊率更好,效率更好,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BD的機會。

所以我們在06年做出的錯誤的決定,讓我們處在一直以來的第二名。到了2010年,非誠勿擾等相親電視節目突然火起來了,對我們是非常大的一個餡餅,因為跟這些電視台合作是不需要費用的。電視節目傳播的因素是模式、主持人和嘉賓,我們和世紀佳緣等相親網站都花了很多人力去幫電視節目找嘉賓。通過這些強勢的電視節目,進行我們的品牌的宣傳,不僅給我們的知名度帶來的很大的提升,還拉近了我們和競爭對手之間的關係。

煽情類廣告雖被罵,但效果最好

到了2012年,通過明確自己的品類,我們開始在宣傳上發力,選擇的方式是,投放電視廣告來強化自己的品類和品牌知名度。在投放電視廣告方面,我們有一些寶貴的經驗和教訓。首先我們的策略是對的,我們一開始進行了一輪告知型宣傳,告訴大家,終生大事,相親必須實名制,只有實名制的才是相親網站。緊接著,我們在2011年底,在衛視和央視投放了一輪廣告,我們發現只有在春節期間,在央視投廣告才能對年輕人產生作用,這個時候一大家人在一起,看電視,品牌強化作用就更大了。

這個時候,我們選擇打親情牌和相親結合到一起,我們講的故事是農村的老爸特別擔心在城裡工作的女兒的終身大事,去縣裡面的網吧上網,聽說了百合網,於是向女兒推薦。廣告上線後,在2012年的微博上被網友狂罵一通,本來過年就會被逼婚,還放這麼一則廣告,不是加劇這種行為嗎?但是大家罵歸罵,沒有阻止大家的註冊行為,或者說只有少部分人在罵,大部分人在看過廣告之後,還是會促進大家的註冊行為。

煽情的廣告作用非常大,2012年的這個廣告投放後才五分鐘,就帶來了幾萬個註冊用戶,那今年的春節呢,我們也投放了關於一輪逼婚的廣告,我個人覺得這輪廣告做得確實有點狠,在新浪微博上引起的「萬人抵制百合網」的事兒,所以這種營銷用這麼一次就行了,以後儘量不用,但是這種廣告的效果是非常好的,甚至好於2012年,達到了一天10萬註冊用戶的規模。

煽情類的廣告可以觸動人的內心,雖然會被罵,但是立意的本身沒有問題,基於結婚的緊迫性,父母的期望,是一個現實的問題,沒有商業道德,違法的問題,所以我們打這樣一個廣告,對百合網本身,沒有太大的影響。

投電視廣告過程中,我們發現明星能夠帶來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我們曾經找來孫紅雷來拍廣告,但拉動的註冊並不多。投完了以後,我在新浪微博上看到,很多人說:咦,怎麼京東也開始做婚戀了。因為剛剛京東商城才請了孫紅雷做代言,所以一個明星做多家品牌代言,當你再用他的時候,會削弱他能夠給你帶來的品牌認知。

所以,在營銷過程中,還是你的品牌故事,你所策劃的情感、情節性的東西,會對用戶造成一定的印象,而且百合網的用戶不是90後,比較容易被明星吸引,是25歲以上的居多,相對比較成熟,明星能夠產生的影響相對有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00

李彥宏想回A股:美國人看不懂百度O2O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7101.html

李彥宏想回A股:美國人看不懂百度O2O

一財網 劉佳 2015-09-17 10:34:00

和以往百度希望回歸A股時的情形不同,現在的百度正押註O2O,而這一點並不太被美國投資者所理解。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百度將來有可能完全從美國退市,回歸國內A股市場。

事實上,百度曾在多次公開場合表達過回歸A股的想法。早在2010年,百度CFO李昕晢接受媒體采訪就表示,百度正在與有關部門探討回歸A股,但並無詳細的拆分和時間計劃;在2013年全國“兩會”時,李彥宏曾提案建議,在投資並購審查、牌照發放等方面,取消對VIE結構企業的限制,給予完全的國民待遇;直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彥宏在接受采訪時,仍表示百度非常希望到A股上市,希望國內投資者享受回報,但因為VIE結構,目前百度回歸A股在政策上有障礙。

但和以往百度希望回歸A股時的情形不同,現在的百度正押註O2O,而這一點並不太被美國投資者所理解。

在李彥宏看來,將來百度O2O業務營收將超越搜索營收,但美國投資者卻意識不到這一點。“如果有一天,我發現美國市場已經沒有了認同百度價值的希望,而國內市場又真正了解百度的業務,我可能會這樣做(回歸A股)。”李彥宏說。

事實上,此前,華爾街對百度整體的印象與價值評估主要來自於搜索業務和由此帶來的廣告營銷收入,但現在,百度更希望自己成為一家“搜索和電商結合的企業”。

隨著O2O在中國的崛起,搜索正在從信息框向服務框演變。百度的服務相關搜索量自2014年以來增速高達153%;與此同時,在過去一年,百度通過自營、合作、開放三種方式廣泛接入了餐飲、出行、旅遊、電影、教育、醫療等各類服務。

目前,百度已把最大一筆投資(3年200億)押註在糯米上,此外,百度今年上半年的投資主要圍繞O2O展開:從領投拼車應用天天用車、二手車交易平臺優信拍到入股分類信息網站百姓網、影院營運商星美控股,再到公交WiFi和洗衣O2O服務平臺“e袋洗”……

大筆投資O2O的背後,關系著上市十年的百度第三次轉型。用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的話說,轉型是為了適應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的發展,而核心就是從“連接人和信息”轉向“連接人和服務”。

李彥認為,百度的未來不只在搜索,而是服務。通過互聯網將消費者與現實世界中的成千上萬的企業家和企業連接起來。為此,百度將投入數十億美元,冒著投資者反對的風險,用犧牲眼前利潤的方式換取未來的增長。

百度仍有耐心等待大筆投資所帶來的回報,但並不確定投資人也有這樣的耐心。許多美國投資者還沒有意識到中國市場的變化。 李彥宏稱,“如果有一天發現美國市場已經沒有了認同百度價值的希望,而國內市場又真正了解百度的業務,可能會回歸A股。

但李彥宏同時表示,首先要有耐心,給美國投資者一些時間,“希望他們能更欣賞我們”。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89

第三部曲》生涯顛峰 從政路上 捕手性格讓人看不透她

2015-11-30  TCW

如果選情沒意外,蔡英文將是台灣第三位畢業自台大法律系的總統。鑽研法律的人,最容易形成的特質就是微觀,在細節裡打轉,在攻防中力求保護自己。前兩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身上,多少就看出這種好辯、善辯,或斤斤計較細節的風格。蔡英文自認有所不同。

她曾分析自己的養成之路,強調在法律之外,另有國際經貿、經濟學領域專業,增加宏觀面的訓練。究竟蔡英文會是怎樣的領導者?如果把當前幾位總統候選人,用棒球場上的角色來比喻,她的個性、作風,最像是歷練扎實的捕手。

特質一:不受注意,卻場控全場

上班首日,她一路低頭沒在看人

幾個月後,全辦公室她幾乎都認識了

捕手,是球場上最不受注意,也是唯一與其他球員看著不同方向的人。不像投手或強打者有「美技」可秀,容易成為全場目光焦點,捕手則是戴面罩、穿護胸和護膝,別人看不到他的臉,但他的位置,卻最能綜觀全場。

既要掌握敵情,也要懂調度布局、指揮隊友,捕手又被稱為「場上的教練」。

組成蔡英文風格的幾個關鍵字,例如謹慎、低調、冷靜,都跟這捕手性格有關。而她走到如今的政治地位,在幾場關鍵的到候選人的她,最後把自己在黨部身邊的年輕、得力助手一一派下鄉競選,自己也全台賣力輔選,凝聚了團隊。結果雖仍多數敗選,但得票率卻超乎預期的好。

「那一場選舉,讓黨內開始覺得她可領導、可信賴,」資深幕僚說。

如今,成為總統候選人之後,捕手蔡英文,站上了投手丘,成為球場上的焦點、團隊勝敗的最大關鍵。

若從棒球角度來看這場台灣「總統小聯盟」賽事,國際棒球總會亞洲特派王雲慶分析,在橘、藍、綠三隊投手中,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像在爭取「年度東山再起獎」(編按:美國大聯盟有設此獎,稱為Comeback Paycr of the Year)。他認為宋的球路陰柔,愛投出變化多端的「蝴蝶球」。

蝴蝶球速度慢,隨風勢變化,有時連投手自己都難以預料球怎麼飛。宋楚瑜找來民國黨主席徐欣瑩擔任副總統競選搭檔,大出各界意料之外,就是蝴蝶球的寫照。他分析藍隊的局面,則是「先發投手」洪秀柱才投了兩局,就被換下場,「中繼投手」朱立倫,在綠隊已經領先許多的情形下,必須很快進入狀況,但他太愛算,雖然因此而能保守謹慎、控球穩定,卻跟不上蔡英文的節奏。

朱立倫主投以來,不論訪美、提政見、推副手、安排不分區立委名單,每一步都跟在蔡英文後頭「趕進度」,想追上失分。綠隊的當家主投蔡英文,與過去經常「暴投」的陳水扁,球路大不相同。其實,阿扁執政時,蔡英文這低調捕手,就曾接過他的暴投球。

挑戰:躲在面罩中,讓人看不透

避答如何突破馬習會框架習慣語帶保留,隊友不解、觀眾不耐當時陳水扁剛坐進總統府一個多月,在會見美國訪客時,脫口說他同意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這是未經內部溝通、思慮不周的意外演出,蔡英文從外國媒體讀到訊息,謹慎詢問後,國安高層緊急開會,為避免後續效應擴大,最後決定由她召開記者會,「修正」扁的說法。

如今,儘管她的角

色已從捕手轉為投

手,雖然她冷靜控

球,是位「不暴投」

的投手,但許多發

言、立場,仍像是躲

在面罩裡的捕手,不

願讓人看透。

最近的例子,就像

馬習會當天,她在中

南部從早到晚連跑七個輔選行程,但趁著轉換地點的車行時間,由幕僚彙報馬習會即時新聞,她指示幕僚䓬擬聲明重點、召開記者會等,因應步驟井然有序。

然而,她對馬習會的回應內容卻是模糊的。馬習會設下的框架她是否接受?不接受又如何突破?她避而不答,就像她經歷談判所養成的習慣:保留彈性因應空間。只是,戴著面罩的她,已站在球場最耀眼的位置。在許多議題上,若她仍讓人看不透,那麼隊友難免不解,觀眾難免不耐。民主政治也是透明政治、媒體政治,如何保留「鐵捕」的冷靜、堅韌優點,又能發揮「強投」的抗壓性,無懼眾目暌睽,勇於正面對決,是她未來執政想要獲得人民信賴,最大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94

創業大街眾生相:世人笑我太癡狂,我笑他人看不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07/153664.shtml

導讀 : 這條街和總-理喝過的那杯咖啡,幾乎成為了中國2015年創業潮的代名詞。咖啡燙了、涼了,還溫著,也被一波波討論、爭辯個不停。

作為i黑馬回眸2015系列的收官文章,我們站在黑馬會小樓望向門外,想到這一年創業的潮起潮落,最後決定,出門去創業大街走上一走,喝杯咖啡,迎著冬日的陽光,聊聊這條街上創業者們的走和留。

這條街和總-理喝過的那杯咖啡,幾乎成為了中國2015年創業潮的代名詞。咖啡燙了、涼了,還溫著,也被一波波討論、爭辯個不停。至於2015的溫度變了多少,2016要怎麽預報,不如跟我們去走走看,用眼、用心去判斷。

閑話少說,正文開始。

自從去年5月7日總-理走了一趟中關村創業大街之後,這條由圖書城改造而來的200米長的街道成了中國創業熱潮中的一處聖地。過去的一個夏天,這條街的熱度比天上的太陽還激烈。

然後冬天來了。

融資困難,大批創業公司倒閉……創業大街上的人沒有以前那麽熙熙攘攘了。隨之而來的,一種聲音就出現了:創業大街的咖啡涼了。

也有人說,不對,不是資本寒冬把人驅散了,是北京的霧霾和冬天的寒冷把人趕跑了一些。

不管是誰引出了這個話題,不如去創業大街走一遭看看,和街上的住戶談談心。

創業大街上的明星“釘子戶”

從中關村創業大街南門的牌樓下向北走大約30米,就到了塗金燦創辦的家譜傳記樓。身著淺灰色中式套裝,53歲的塗金燦拿著一個茶杯坐到了i黑馬面前。

“我們做的這個家譜樹,就是一個網狀的結構,它本身是很符合互聯網的。”采訪一開始,塗金燦就強調他創辦的這家專門為人們寫族譜和傳記回憶錄的家譜樹公司身上的互聯網屬性。

但最初,許多人可不認為除了logo上的網狀造型之外,這個寫家譜的傳統公司和互聯網會有什麽關系。

家譜樹原本獨占著這三層樓。2015年初,房東通知塗金燦這一年的房租要漲價,從以前的90萬漲到280萬,直翻3倍。不少想拿這塊地兒做創業孵化器的人也湧進他的辦公室,想讓塗金燦把房子轉租給他們。管理人員也不斷催促塗金燦讓他搬離創業大街,至少得拿出一部分辦公空間也做個孵化器才符合創業大街的氛圍。

畢竟,這個占了3層樓的家譜樹看著就像是創業大街上的異類,離互聯網太遠。

曾投入了幾百萬做宣傳的塗金燦堅決不搬。做家譜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不認識什麽網站,塗金燦5年間在報紙雜誌上做廣告最醒目的就是掛在樓面上長32米、寬2.5米寫有公司名稱的牌匾。

塗金燦因為漲價過高沒有和房東簽訂2015年的租房合同,房東也因此曾把門封了。在叫來警察之後,房東拿出租房合同塗金燦才發現,租給他房子的是二房東,原房東是北京外文書店。按照規定這棟房子是不能二次轉租的,屬於違規行為。塗金燦發現這點之後將二房東告到了法院。

至今法院還未宣判,雙方進入僵持狀態。但原本占了3層樓的家譜樹,如今一樓和3樓分別入駐了兩家創業孵化器,只剩下一樓一個二十多平米的小門臉和二樓的辦公空間留給他們。那塊長32米的大牌匾也被摘了下來換成縮小了6倍多的低調招牌。

塗金燦不得不妥協,把這門傳統的手藝活兒往互聯網上靠。在家譜樹的宣傳板上,原來的“百家姓”、“親友圈”前面都被加上了“互聯網+”,變成了“互聯網+百家姓”和“互聯網+親友圈”被放在展牌的醒目位置。他也曾在二樓劃出一部分空間自己搞了個孵化器,入駐了六個創業項目。但因為“不靠譜”,做了3個月之後,投入近20萬的塗金燦關閉了這個孵化器。

被不快幾乎壓了一整年的塗金燦,沒想到一篇報道讓家譜樹成了創業大街上的明星。

2015年10月,一篇《總-理你好,我是創業大街上修家譜的》報道在朋友圈不斷轉發,講述了塗金燦在創業大街上的特異和掙紮。

此後,吉林衛視為塗金燦做了一個半小時的專題紀錄片,央視《新聞調查》也用了7分鐘介紹創業大街上的家譜店。新華社、環球時報、中國新聞周刊等等媒體都加入了對家譜樹的報道中。

這對我們有好處。我們堅守在這里,並不是我們有那麽大的預見性,但是形成了這樣的客觀效果,我們更要堅守。”塗金燦告訴i黑馬記者。

把這些效果具體到家譜樹的業績上,塗金燦說,此前3層樓的時候一個月的營業收入在30萬左右,如今只剩下一層樓了,業績卻增長到了40萬。更多的人看到塗金燦的家譜樹後找上門了要寫傳記、修家譜。

這家曾被互聯網擠壓的公司,如今又因互聯網而大獲得關註。

這一年的種種經歷讓塗金燦思想也變活泛了。半年多以前,他對互聯網圈子里的事情還摸不著頭腦,如今BAT、融資、燒錢、線上線下等等名詞娓娓道來,甚至開始去考慮把公司互聯網化,還專門找技術團隊為家譜樹做APP。

同時,塗金燦也像創業大街上的創業者一樣,寫了一份《家譜樹尋根文化產業投資合作說明書》,開始尋求投資。

“我們現在找地方準備做百家姓,做文化書館,開發一個傳家寶的平臺搞講座,可以搞培訓、搞論壇、再搞尋根,這個事業可以做的很大,這個事能做幾百億的產業,甚至可以拆分幾個公司,最後上市。”塗金燦說。

但塗金燦在互聯網化第一步上還是遇到了挫折。在技術團隊做家譜樹APP的一個月里,塗金燦的需求和技術人員的實施結果總對不上號,花了3萬多塊錢後,塗金燦認為這樣做浪費錢也得不到想要的東西,終止了這個項目。

“做這個不僅僅是投三萬塊錢,還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要磨合,搞出來不行又搞下一個,所以我又怕了。我們原來搞PC端的時候就投入五六十萬結果失敗了,當然還留下了幾個網頁型的網站。現在我們想外包,搞技術入股的形式。”初嘗互聯網的塗金燦心里有了個疙瘩。

但對於2016年,塗金燦仍然充滿信心:“2016年我們公司在場地上還是會堅守,會通過輿論的支持、法庭的鬥爭和我們自己的智慧堅守場地;第二,我們要吸引投資,我們會把我們的賣點和互聯網結合來吸引投資人;第三個方面是,我們本身也在做網絡平臺建設,符合這條街的業態,能成為一個既是傳統文化行業,又成功跟互聯網結合,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新消費模式。”

大街上資歷最老的車庫咖啡

從家譜樹沿創業大街往北走70米,左手二樓就是在這條街上開了五年的創業咖啡館車庫咖啡。推門進去,混雜了汗味和人體本身氣味的空氣迎面而來。這是獨屬於24小時營業的創業孵化器的味道,在這里點一杯咖啡,把筆記本連到從天花板垂下來的插線板上,就能待上一天。

在2011年創業大街還是海澱圖書城的時候,車庫咖啡就在這里開業了。至今5年的時間,桌椅已經顯出破舊來,人流量在這個冬天卻還是一如往常。

車庫咖啡品牌管理CEO張大明告訴i黑馬,創業大街的熱鬧和清冷,都沒有影響到車庫咖啡。每天300多人的客流量幾年來一直穩定,其中有一半的人都是在車庫咖啡固定辦公的創業團隊。

“去年開始說豬都能吹上天,但我覺得這麽熱也不健康,不是一個好現象。現在人們回歸理性了,以前是過熱,現在是冷,又趕上冬天到了,疊加到一起,所以很多人說創業咖啡涼了。但是我覺得這種論調並不好,是一個短視的行為。”張大明說,“可能很多人喜歡賣一個東西一夜之間獲得融資,但是我覺得那不是創業創新,那是時代的襯托而已,起到鯰魚效應的作用。但是真的想自己做一個企業的話,不需要高調和熱鬧。那註定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

如果說中關村創業大街是當前中國創業大潮的一個縮影的話,車庫咖啡就是中關村創業大街的一個縮影。

魏清晨是車庫咖啡“元老級”的創業者。自2011年車庫咖啡開業,魏清晨的團隊就在這里的桌子上面辦公,一坐就是5年。

魏清晨的團隊有錢,2015年7月拿到的6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到現在連四分之一都沒有花完。他的項目是做一款情緒識別的軟件,屬於技術驅動型的創業公司,在國際和國內拿到了不少創業獎項。

“錢多有錢多的打法,錢少有錢少的打法。尤其是技術驅動型的創業公司,它並不是燒錢去做事情,而是把大量的錢用在研發上人員結構上。”這是魏清晨的花錢哲學,也是他至今還在車庫咖啡大廳的咖啡桌上辦公的原因。

張大明特別欣賞魏清晨,他說車庫咖啡有一半是像魏清晨一樣踏實做事的。但就像創業大街上拿著PPT找融資的創業者一樣,車庫咖啡里還有一些人也每天專註在聊想法談融資上面。

一位40多歲的中年婦女知道i黑馬在找創業者采訪時,主動聊起了自己的“創業項目”。

這位從貴州來到創業大街的大媽邊吃面包邊向i黑馬介紹,她有一套能夠解決生活汙水處理的技術,價值很大,能為政-府和企業解決大問題,她來這里就是為了找投資人融資的。

i黑馬問這項技術怎麽解決生活汙水,大媽伸手說“拿錢”。只有給錢才會說。而來到創業大街3個月時間里,她沒有拿到錢,也少有人和她“談項目”。四個塑料袋里裝著她全部的家當,“里面有好多面包”。睡覺就花30元錢在車庫咖啡的沙發上躺一晚。

另一位聲音包含激情的女創業者也跟i黑馬聊到自己的創業項目。她的創業項目要讓人按小時入住五星級酒店,價格會便宜很多。她在向投資人介紹時對標的是估值250億美元的Airbnb。

聊完接近淩晨1點,車庫咖啡里只剩幾個通宵寫論文的大學生和那位貴州來的大媽。她們和i黑馬一同出門,把一臺蘋果電腦放到外面的走廊里,要看兩集《羋月傳》才回去里面睡覺。

“我們沒有能力去教創業者如何成功。不成功的話,其實可以審視下是不是自身有問題,不能全都奢求別人來幫你。”張大明說。

這是一條神奇的大街

我們從白天一路走到深夜,做家譜的還在做家譜,辦公的團隊還在辦公,追夢的還在追夢。

下午3點的黑馬會,一堆寫滿找人找錢找合作夥伴的A4紙中間有一張上面寫著:尋看懂不用外力的蓄能發動機,達互信的戰略夥伴。還是中英雙語的。

下午6點的3W咖啡,一位打扮精致的中年男子向坐在對面的人喊道:“滴滴算個球啊!”他們的對話中,不斷蹦出“阿里”、“萬億”、“重度垂直”等互聯網常用詞匯。

淩晨1點的車庫咖啡走廊里,準備解決汙水問題和對標市值250億美元Airbnb的兩位女創業者拿著蘋果電腦在看《羋月傳》。

咖啡還是那杯咖啡,有香氣,有泡沫,有苦味。

領投會中國投資人中心(以下簡稱“領投會”)離車庫咖啡不遠,在3W咖啡對面。它算是創業大街上的新人,去年10月28日才開業,是家專門的投資人中心,不久前,剛剛把一筆創業扶持資金計劃當做聖誕禮物送出去。在去年的“寒冬”論流行時入駐,但是CEO喬之東卻並沒有什麽不好的感覺。

因為,喬之東說,他接觸過的創業者中比較普遍的三個問題,一直讓他很頭痛:

“一、很多創業者夢想很大,不能落地。不論創業者本身優秀與否,它都是很多創業者的通病或者共性。

二、很多創業是閉門造車。他沒去看過市場,我們管他叫拍腦袋。

三、創業者最難把握的是什麽時候該堅持,什麽時候該改變。我倒覺得,創業者做無謂的堅持,是我們目前看到最大的問題。”

所以,當i黑馬問這位選擇在“寒冬”論流行時入駐的鄰居的想法時,喬之東倒並不反感“寒冬”一說:“資本的熱潮趨於平淡,反而會讓很多創業者更冷靜地思考究竟創業應該怎麽做,或者自己是不是適合創業。”

所以,找上門來的創業項目少了麽?喬之東說:“數量確實在下降。但是,下降不是壞事,降下去的是那種比較浮躁的項目,在質量上,反而讓我們感覺,這個時候還能過來找融資的項目,質量普遍比前幾個月要好得多。也是就是說,創業項目數量上的下降,並不代表好質量項目的下降,而是那種不靠譜的項目被擠出,這是一個好事。”

零點研究咨詢董事長、飛馬旅創始人袁嶽在《我在大街喝著熱咖啡》一文里寫到:“這是一條神奇的大街,正像我們飛馬旅的年輕同事說的,在這里工作一年好像過了另外一輩子,改頭換面,天天更新。”

所以,走完一圈,我們也不想去考慮咖啡涼不涼,創業大街上的人少沒少的問題了。畢竟,你來喝咖啡,或者不來,創業大街就在這里,變的只是走在這里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706

IDG樓軍:看不懂未來電商趨勢?那是你沒有徹底搞懂這三個基本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30/154957.shtml

導讀 : 我們把移動電商歸結為三個關鍵點:賣貨可以跨品類;價值觀傳導得越好,天花板越高;選品一定要符合價值觀。

一個領域或者一個項目,能夠挑戰到人的人性底線,或者上升到這個層面,不管這個領域和這個項目結果怎麽樣,本身就是偉大的,這是我自己堅信的。

去年和今年,我們在移動電商上花了大量的心血和時間做研究,歸納起來,分為三個方向:

第一,移動電商;第二,消費升級;第三,新的生活方式。

對於移動的理解,大部分人,包括我們以前,認為從PC到移動互聯網,只是屏幕的變化。可後來發現,完全不是。

應用場景和是使用場景,完全不同。

而消費升級,針對的是中產階級、以及偽中產階級。

生活方式的變化,主要針對90後,他們與70後、80後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只有在對這三個點深入理解後,才能看懂現在得趨勢。

移動電商,重要的是背後的人

移動電商是基於價值觀發起的消費行為,和PC電商有著本質區別,為什麽這麽說?

來看整個流程。PC電商是線下零售的升級,先有貨再有交易,流程沒有本質變化。京東、淘寶、唯品會,無不如此。接下來就是買流量、玩轉化。

而移動上呢,一定是先有人,再有交易,即使將貨物生產放到最後,也來得及。

產品和人之間,或者賣家與人之間,是價值觀的輸出,價值觀的輸出有兩種形式:一是內容上的輸出;二是商品的輸出。

移動剛開始時,微商的崛起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帶動整個移動電商的崛起。

後來,一批電商死掉了,活下來的進化成網紅電商,網紅電商再進化成社群電商。

微商背後是個人,網紅電商涉及到以個人為中心的組織,到後面的社群是一個去個人化模式。

一個典型的網紅電商,日常不論在朋友圈還是微博,需要表達自己的價值觀。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贊同這個價值觀的人自然變成他的粉絲,喜歡他的內容。內容中間會夾雜他喜歡的衣服、下午茶或者是保健品,賣得特別好。

表面上是跨類目的,但實際上是在用價值觀選品,這是和PC電商非常不一樣的現象。

我們如果把PC電商叫做垂直品類的電商,那麽移動電商是一個垂直人群電商,跨品類的電商。

我們把移動電商歸結為三個關鍵點:賣貨可以跨品類;價值觀傳導得越好,天花板越高;選品一定要符合價值觀。

消費升級,正在解構的價格敏感

消費升級主要針對中產人群和偽中產人群,歸結到幾個關鍵點:一是強調品質;二是強調效率;三是強調體驗。

PC電商剛剛開始時,打得是價格敏感,最好的模式就是把價格降到最低。現在價格敏感玩不動了。

在中產階級和偽中產階級人群中(偽中產階級人群指中產階級二代,中產階級是指70後、80後,錢賺多了,希望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80後是典型的價格敏感,且還稍有自卑。

60後不一樣,他們很最幸運,趕上79年恢複高考,畢業後非富即貴。

而很多90後就是60後的後代。在這樣一個環境長大後,90後的特點就是對價格不敏感,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直接進入中產階級。他們的消費行為類似歐美人或四川人,沒有存款,年薪是10萬卻可以一年花30萬。

價格不敏感,那麽敏感點變到哪里去了呢?

我們歸結為以下幾個點:

第一,時間敏感。外賣是怎麽起來的?是在價格上去餐館吃不起了,還是時間上吃不起了?答案當然是時間。去餐館來回一個小時沒了。

同理,去超市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為什麽?明明APP上比超市貴還要買,為什麽還是願意掏手機購買?背後的原因還是時間,拿錢換時間,遠超對高性價的追求。

第二,時尚敏感。一開始是化妝品,後來進口化妝品,到今天開始玩微整,微博都是網紅臉,導致這個產業發展非常快。

第三,精神敏感。中產階級願意為好的內容付費,尤其是當內容給自己帶來思想上的提高或者愉悅時,付費行為會變得更加頻繁。

那麽,從這幾個點,我們就可以推導出新的投資機會:

第一,新的商品品牌的出現。每一代人的叠代,就會伴隨有新的符合年輕人價值觀的品牌出現。

第二,新的渠道品牌的出現。歐美的整個消費結構更多以線下買手店為主,中國沒有太多買手店,但中國會基於很多渠道品牌形成選品邏輯。在中國,類似屈臣氏這樣的店,線上和線下都會湧現。

第三,工匠精神。中產階級的崛起會從追求高性價比轉為高品質,因此,為極具工匠精神的產品或品牌提供契機。

新生活方式,亞文化的崛起

生活方式方面,我們歸結為“0到1”,以前沒有,現在有。

新生活方式的變化在年輕人身上特別明顯,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多元文化崛起。無論是二次元、三次元,還是“宅文化”,這是一個由多維度構成的世界,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文化形態。

第二,裝逼文化。從1995年開始,裝逼開始流行,人們會為了裝逼而買單。

第三,話語權文化。70後和80後強調精英文化,90後,尤其是95後,崇尚自己的話語權,崇尚語不驚人死不休。

第四,男同女同文化。90後和95後開始,“男男“、”女女“現象開始普遍出現。男男是網狀的,不忠誠;女女是單一的,相對長久。基於男男網狀結構,互聯網就能衍生出很多機會。究其男同女同文化,本質是弱基因文化,回歸天性的表現。

第五,映射文化(由編輯根據內容而取名)。80後喜歡周傑倫,他出身平凡,一開始不被認可。但憑借非凡實力,突然騰空而起。從他身上,80後能找到自我認同感。

但到了90後、95後,他們開始喜歡鹿晗,用我們80後的說法就是“小白臉“。這些“小白臉”放在10年前一定不會火,而今天就能火?原因是什麽?

因為時代變了,女孩子也有錢了,生長環境不錯,天生具有強大的安全感,母性就出來了。

第六、共享文化。70後、80後較90後而言,普遍缺乏安全感,所以會特別在乎擁有,對於二手物品,不管是二手車、二手房,還是二手媳婦,從心理上不願意接受。而95後,生下來就有安全感,對“二手”不是特別在乎,所以會延伸新的模式:如,暫時擁有,寧願而不是買,這就催生了共享經濟。

以上是對移動電商、消費升級、新生活方式三個方面作出的闡釋。以這三方面為原點,會延伸出許多投資機會。

剛才單獨把三個“原點”解釋一下,而且都會延伸出很多投資機會。

當我們能深刻理解這三點時,未來的趨勢就把控得很清晰了。

所謂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不變應萬變,這就是易經八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和最有魅力的趨勢闡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880

外媒都看不下去了:中國才是“興奮劑”的最大受害者

據中國日報報道,自從中國女子遊泳運動員陳欣怡被查出興奮劑陽性,中國遊泳隊就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來自澳大利亞遊泳運動員霍頓的“親友團”更是不停地在互聯網上對中國泳隊進行口誅筆伐,幸災樂禍。不過,他們這種嘴臉可能要好好收一收了。因為連美國的主流媒體都已經對他們的這種汙蔑看不過去了。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 稱中國才是“興奮劑”的最大受害者。據官方統計,奧運獎牌獲得者中被發現使用興奮劑最多的是俄羅斯和美國。而中國從沒因為嗑藥被剝奪任何一塊獎牌。相反,中國是被騙走獎牌最多的國家,有10位中國選手因為對手嗑藥被偷走獎牌。

自1968年以來,一共有25塊金牌、41塊銀牌和54塊銅牌因興奮劑而“易主”,而美國曾因使用興奮劑被剝奪過11塊金牌。

名單顯示,西方國家成為興奮劑重災地:意大利有63起,德國61起,法國49起。而對我們指手畫腳的澳大利亞,除了遊泳,澳大利亞的興奮劑使用涉及多個運動項目:足球、皮劃艇、板球、自行車、橄欖球、田徑、舉重等。

中國對興奮劑一直采取“零容忍”的堅決態度,落實到行動上是“發現一個處理一個”。現行的反興奮劑制度也日漸完善、公開和透明,獲得了國際認可。

現在,中國反興奮劑工作無論在檢查數量還是制度設計上,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幹幹凈凈去參賽”是一貫的嚴格要求。早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鑒於之前幾年出過好幾檔不小的興奮劑事件,中國就開始實行別的國家還未施行的血檢,使多位有爭金奪銀實力的運動員告別了悉尼奧運會。

而在陳欣怡事件爆發後,中國泳協表示高度重視,要求陳欣怡積極配合調查,如實陳述事實,認真執行反興奮劑規定,同時依法維護正當權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08

深交所也“看不懂” 格力收購銀隆通過了沒?

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珠海銀隆”)到底通過了嗎?這在業內人士之中引起極大爭議,其實連深交所都似乎“看不懂”,發出問詢函。

在《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多位市場人士里面,有法律界人士認為並購方案算是獲得通過,只是配套融資方式需要調整;而多數分析師和投行等人士則稱,因為各個議案內容交叉,部分被否導致沒有可操作性,實際上並購方案也相當於被否決了。

10月31日下午,一位接近格力高層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收購珠海銀隆只是配套融資被否,公司會調整方案,但具體方向還沒定。該人士認為有很多配套融資方式可以選擇,包括現金支付收購都有可能。

法律文字上看並購算是通過了?

深交所在10月31日對格力電器發出關註函,要求明確說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相關議案整體上是否認定為通過,如是,請進一步說明是否符合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和二十四條的相關規定。說明本次交易事項的後續安排,包括但不限於公司是否繼續推進本次交易方案,是否擬對方案作出調整、相關調整是否構成重大調整、公司是否擬重新履行審議程序等,並明確說明後續安排是否符合《重組管理辦法》等規則的要求。

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被否決的議案包括了15項,其中就有:議案一《關於公司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議案》,議案四《關於公司募集配套資金的議案》等多個關鍵議案;然而議案二《關於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案的議案》、議案三《關於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案(修訂)的議案》就獲得通過。既然議案一和四被否決,到底議案二、三算不算通過了?這正是各方最關心的一個爭議,連深交所也似乎“看不懂”。

威諾律師事務所律師薛晶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雖然框架議案被否決和募集配套資金的決議都被否決,發行股份收購珠海銀隆股權的決議不一定無效。原因如下:作為框架決議,股東對於其中的任何一點內容不同意,就可以投反對票。第一項決議因含有股東反對的募集配套資金內容,被否決很正常;被否決的15項決議都與募集配套資金有關;沒有一項目單獨的有關發行股份收購股權的決議被否決。雖然從各協議獨立的角度可以這樣認為,但整個項目可能是一個整體規劃,格力現在面臨問題,如果要繼續收購,面臨修改收購方案。

廣和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家毅則認為,股東大會認可了收購方案,但不同意增發的配套融資方式,主要原因是中小股東認為增發會攤薄股東權益,增發價格較低也存在爭議。

議案內容交叉缺乏可操作性

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有不同看法,因為議案內容交叉,部分被否其實導致了全部被否;如果改為其他收購方式,比如可能現金收購,那麽要重新履行各項法律程序,包括股東大會重新通過並購方案。

長江證券分析師徐春稱,從公告表象上確實會有兩種不同的解讀:第一種是資產收購議案通過但配套融資方案被否決,第二種則是資產收購及配套融資方案均被否決;由於格力電器此次提交審議的議案中有很多是交叉議案,所以任何一項的否決都可能對其他議案帶來實質性影響。雖然涉及資產收購的議案二及其細則均獲通過,但議案一、議案七及議案八等多條交叉議案均未獲得通過,這意味著定增收購珠海銀隆所需的所有議案並未全部得到通過,使得其存在議案解讀上的分歧;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是資產收購及配套融資方案均被否決。

海通證券分析師陳子儀則稱,由於議案一、議案七等多條綱領性的作為先決條件的議案被否,這實際上意味著方案整體被否決,後續管理層需要重新修改議案,重新召開董事會、股東大會,重新履行一遍法律程序。

至於格力電器相關人士表示的可能考慮現金收購珠海銀隆,也有投行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稱,如果最終並購修改為現金收購為主,估計需要股東大會重新通過並購方案,一旦收購消耗大量現金,這可能對格力電器未來分紅政策產生影響,中小股東會否最終滿意贊成,未來同樣存在不確定之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01

從誰都看不懂到累積3億用戶,這家公司繞過了哪些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21/159911.shtml

從誰都看不懂到累積3億用戶,這家公司繞過了哪些坑?
余建軍 余建軍

從誰都看不懂到累積3億用戶,這家公司繞過了哪些坑?

先做減法,才能實現指數增長

i黑馬訊 11月10日,好未來主辦的2016未來之星同學會在京舉辦,喜馬拉雅CEO 余建軍出席發表了題為《打造3億用戶的音頻內容平臺》的演講。余建軍正在參加年度創業家評選,點擊閱讀原文並為他投票。

談及產業創新的趨勢,余建軍總結了幾個規律。一是一切為了“我”,不斷朝“我”的方向流動;二是細分,滿足“我”的需求。並且,各個行業都在被解購,呈現“大平臺、小老板”的特點,垂直細分領域不斷生長,個體或者小組織微創業越來越多,內容生產不斷細分和專業,內容創新在過去兩三年成了風口。

余建軍介紹,目前,喜馬拉雅已有大概3億手機端用戶,有四百萬人上傳過節目,七成市場占有率,人均收聽時長110多分鐘。

對於創業中可能陷入的坑,余建軍提出了“先做減法、後做加法”的策略。

640.webp

以下為余建軍演講節選,經i黑馬編輯:

音頻是未來趨勢 打造音頻生態圈

我做過四五家不同的創業公司,最早是在西安交通大學讀碩士期間開始創業,畢業以後覺得創業特別好玩,就沒找工作,一直在上海,做了一個軟件公司。雖然養活了自己,但我心里還是有互聯網的夢想。

中間折騰過幾個項目,到大概2012年六七月份,我們定下來做音頻。核心邏輯是覺得,音頻是未來趨勢。我們直覺認為,移動互聯網起來之後,音頻是最優的媒體,它可以觸達過去的媒體沒法觸達的場景,比如開車、擠公交地鐵、跑步、做家務等。

當時選擇這個項目抓住了關鍵點:使用場景。音頻的價值來自獨特的使用場景,只要場景在,你又抓住了這個場景的入口,怎麽也死不了。簡單說,我們希望它是你的伴侶。

到現在,我們已經有大概3億的手機端用戶,有四百萬人上傳過節目,七成市場占有率,人均收聽時長110多分鐘,每月比上月增長兩三分鐘,這應該是互聯網里用戶時長最長的。

三年多來,音頻從一個已經被邊緣化的市場,慢慢地整個生態開始發生變化,內容供給方式、傳播載體、用戶構成,都在變化。

我們的思考大概經歷過三個階段。

最早我們定位為一個音頻App。2014年,我們上升到音頻的生態圈,不只是做App,還要變革上遊和下遊。

從上遊來說,是變革內容的生產方式,讓所有可能生產優質內容的人都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知識類內容通過音頻的傳播效率可能遠高於視頻。

在下遊,我們做的是分發創新,變革手機、車等硬件。我們做的喜馬拉雅inside(i黑馬註:語音開放平臺),還有各種智能家居公司,車機公司,都可以調用我們內容。很多汽車預裝了喜馬拉雅,我們還做了產品的隨身聽,再老的車都能收聽。我們收購了一個智能音響的團隊,也做了創新性的耳機。音頻最主要場景有三個:家里、路上、車上。要更有效地觸達這三個場景。

內容創業的未來:專業化、優質化、產業快速融合

隨著創業的推進,我對產業趨勢的理解也在加深。人類簡史對我最大的啟發,是從農業革命、科技革命到互聯網,整個呈現指數級增長。這是我們互聯網創業人夢寐以求的曲線。

大數據代表著未來的趨勢,與大數據最相關的是人工智能,這是我們演化的方向。

過去20年,互聯網完成的事情叫“連接”,百度做的是人和信息的連接,阿里是人和商品的連接,騰訊是人和人的連接。連接完以後呢?下一步就是智能。過去說互聯網+,未來很多細分品類應該會有AI+(i黑馬註:人工智能)的邏輯,AI可以帶動很多產業升級。基本上所有巨頭都在布局人工智能。

跟音頻最緊密相關的是智能語音交互,我們也在討論下一個千億美金的機會在哪兒。

產業創新的趨勢,簡單總結幾個規律。一是一切為了我,不斷朝我的方向流動;二是細分,滿足我的需求。各個行業都在被解購。一個鮮明的特點是大平臺、小老板。垂直細分領域不斷生長,個體或者小組織微創業越來越多,他們非常有效地利用平臺。傳統媒體被迅速邊緣化,新媒體平臺越來越集中,內容生產不斷細分和專業,內容創新在過去兩三年成了風口。

需求必須是剛需,必須能從小變大

一開始,很多人沒有感受到音頻的好處,現在一二線城市先感受到了,其實音頻是更好的獲取信息的方式。前段時間有篇文章提出一個概念叫國民總時間,國民總數和時間是恒定的,所有的應用和服務都是在搶我們的時間。所以未來有機會的事是幫別人省時間的事,而不是占時間的事,而音頻就是省時間。

回過頭想,為什麽在2012年8月,我們只剩七八個人的時候拍了這個方向。到今年年初融資的時候,還有很多投資人沒看明白,包括一些主流的大基金。越顛覆性的事,往往大家的觀點越極端,差距特別大。我一開始跟投資人聊的時候,基本上一多半不認同我,但2012年我抓了一點,就是使用場景,這麽好的場景沒人占,我占下來了就是我的,最簡單的邏輯,將來搞多大我不知道。

我們當時研究廣播電臺,為什麽電視起來之後廣播沒死,最重要的原因是車的興起,移動互聯網還帶動了很多智能硬件的興起,這都給音頻帶來巨大的機會。互聯網一波又一波的沖浪,我自己的體會是,最大的機會都在於人群、習慣、政策發生變化的地方,像O2O、出行、音頻都是。

在微觀的執行上,我過去幾次創業,基本上屬於沖動型。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我們慢下來,覺得不要那麽著急馬上拍就是它了,能不能花幾個月時間去調研。2012年五六月份,我們把美國、歐洲跟音頻搭邊的App都下載來用,發現用戶用完以後,60%-70%的人都忘記廣播了,我們初步判斷這個東西能成。所以小樣本的驗證是非常關鍵的。

我感覺自己進步最大、體會最深的就是對需求的理解,很多人可能會只從一個維度考慮需求,只考慮剛需這一個點。2012年上半年我在想,過去只考慮一個點好像是不對的,要多維度考慮需求。

在創業一開始,就要推敲頻率的問題。大眾點評一開始為什麽做餐飲,因為餐飲是線下最高頻的品類,越高頻的東西,越適合作為切入點,低頻的商業變現路徑。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是誰可以打我,我們會進入哪個層面。比如微信會推一個什麽應用打我,後來酷我、酷狗都推了這個應用,我們也過招,發現我們都能打勝仗。

因為互聯網的競爭對手往往是你看不到的,他在你的品類邊界上,在你不註意的時候,就會跨越過來,所以你要考慮怎麽把壁壘拉高。

內容創業還是要回歸到內容質量本身。像傳統廣播主持人,80%-90%在我們平臺上活不下去。因為傳統廣播多數時候確實在消耗大家的時間,節目幹貨不夠,並沒有幫大家省時間。

先做減法,才能實現指數增長

要活下來,最本質的問題是把內容當成互聯網產品去打造,本質上還是內容創業。要定義典型人群,思考消費場景,考慮用戶的核心需求是什麽。然後做到極致,成為這個領域的No.1,用戶條件反射的第一選擇。只要你成為第一選擇,就肯定能成。

還有很多困擾創業公司的問題,我也有一些思考。

怎麽跨越死亡谷的問題。很多公司死在半路上,我總結發現,不要一開始就做那麽多變量,導致不能閉環。創業之初應該盡可能減到最簡單,最容易閉環的地方。如果把創業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從零到一,一個是從一到一百,當你沒從零走到一的時候,就別急著從一到一百。一開始要做減法,所有需求、欲望砍到只剩一個,這個做到極致以後,就有機會做乘法,就是用戶規模化,規模化之後,再考慮做加法,發展更多的資源,更多的團隊,更多的錢。

關鍵要做兩件事。

第一是重度垂直,構建壁壘,做高質量的內容沈澱,做高價值IP。

第二是社交黏性,要讓一個個體彼此發生關聯,平臺和角色之間發生關聯,當你形成連接關系以後,在社交層面通常比較難被打敗。

喜馬拉雅 余建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