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6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認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出發,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編制和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舉措,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國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承諾的重要舉措。

會議指出,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就顯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等帶來的新挑戰,需要統籌解決關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長遠問題。

會議強調,“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今後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健康優先、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從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

會議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堅持預防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減少疾病發生。要調整優化健康服務體系,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複,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要堅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堅持政府主導,動員全社會參與,突出解決好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點人群的健康問題。要強化組織實施,加大政府投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健康人力資源建設,推動健康科技創新,建設健康信息化服務體系,加強健康法治建設,擴大健康國際交流合作。

會議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抓緊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堅持問題導向,抓緊補齊短板,不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21

中央政治局:有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註重抑制資產泡沫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民生改善,更加註重預期引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

會議指出,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服務業繼續較快增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綠色發展成效顯現,城鎮新增就業好於預期,城鄉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保持協調,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特別是各地區各部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動性增強,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等取得進展,去杠桿新舉措開始實施,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同時,經濟走勢繼續分化,地區、產業、企業之間增長情況差異較大,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仍然較多。我們要正視矛盾和問題,保持戰略定力,按經濟規律辦事,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會議強調,要針對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的實際,繼續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註重預期引導,要深化、細化、具體化政策組合,加大工作落實力度,確保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確保實施“十三五”規劃良好開局。

會議指出,要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證財政合理支出,加大對特困地區和困難省份支持力度。要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註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要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任務,抓緊完成年度重點改革任務。要創造良好發展預期,加強產權保護,做好市場溝通工作。要鞏固投資有所企穩態勢,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對外貿易改善。要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大局穩定。要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強化責任意識,狠抓工作落實,消除安全隱患。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45

政治局一年三開會議談經濟 財政貨幣政策均提“合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召開會議,2013年以來首次分析了前三季度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並對於第四季度如何在政策上綜合施策,指明了方向。

專家認為,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閉幕後中央政治局立即召開會議部署四季度經濟工作,凸顯對“十三五”開局之年經濟發展的重視。

根據以往慣例,中央政治局一般還將在12月份左右召開一次會議來分析全年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並分析研究未來一年的經濟工作。加上今年4月、7月召開的兩次會議,中央政治局今年極可能首次在一年內的每個季度都召開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體現了黨中央正繼續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

這一次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的同時,對於第四季度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施策方向也提出了明確要求。財政政策方面,除第二次提及“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外,更強調了“有效”、“合理”。並要求加大對特困地區和困難省份支持力度;貨幣政策方面除在保持流動性充裕也用了“合理”外,還首次強調要“抑制資產泡沫”;此外,還要求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任務,抓緊完成年度重點改革任務。

財政解“困”

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存在一些必須高度重視的風險隱患。這一次的會議則提出,經濟走勢繼續分化,地區、產業、企業之間增長情況差異較大,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仍然較多。

由於經濟挑戰不同,中央政治局會議開出的“藥方”也不同,這也體現在財政政策側重點上。

在上半年穩增長壓力下,7月份政治局會議,要求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要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措施,保證公共支出能力和力度,發揮財政資金效應,引導社會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領域,穩增長意圖明顯。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均為6.9%,平穩增長特點明顯,不少數據顯示經濟止降趨穩特征明顯。

不過,經濟走勢繼續分化,地區、產業等之間增長差異大的情況下,此次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證財政合理支出,加大對特困地區和困難省份支持力度。

胡怡建表示,兩次政治局會議均保持積極財政政策表述,但此次政治局會議更強調積極財政政策“有效”,支出也強調“合理”,這和地區間等經濟增長分化相對應,因此要求積極財政政策發力要更有針對性、精準性,在總量基礎上強調結構性調整。發力點正是後面的特困地區和困難省份。這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協調發展”理念一致,要求區域間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等一致。

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中國共有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包括六盤山地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桂黔石漠化區、滇西邊境山區、大別山區等。

近些年中央財政加大扶貧資金投入。今年預算安排中央財政扶貧資金補助地方部分660.95億元,比上年增長43.4%。財政部稱7月份中央財政扶貧資金補助地方部分已全部撥付地方。

而今年一些財政收入困難省份也將獲得支持。比如今年前三季度遼寧、山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負增長。

長期關註社保的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鄭春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些養老金缺口明顯的省份也需要中央支持,比如2014年黑龍江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赤字進一步擴大,寧夏、河北、吉林等地當期基本養老保險金也在減少。這些地方如果沒有中央支持,未來養老金可能不夠花。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5年中央財政對地方基本養老金轉移支付總額為4405.18億元。

胡怡建認為,今年以來的積極財政政策體現在減稅增支,營業稅改增值稅前八個月減稅規模達2493億元,減稅力度大。在前三季度財政收入低增長(5.9%)同時,保持較高財政支出增速(12.5%),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也比較高,積極財政政策起到了防止經濟過快下滑的效應,而且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好於預期,經濟有逐漸著陸的跡象。

今年後兩個月,積極財政政策還將體現在減稅政策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預計今年全年營改增減稅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這意味著後兩個月減稅效應將更明顯,為企業降成本,助力企業爬坡過坎。財政支出也將保持在合理範圍,中央預算報告顯示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0715億元,而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5956億元,這意味著第四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將達到44759億元。

貨幣政策防“泡沫”

此次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除了再次明確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外,還要求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註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

這是繼7月會議後,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研究經濟工作的時候再次強調“抑制資產泡沫”。不少市場人士將其解讀為,貨幣政策正從穩增長轉向抑制資產泡沫。

事實上,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已連續十多天顯著上升。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貨幣政策重心轉移是因為“資產荒”導致的金融風險堆積、房價過快上漲,威脅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全國房價2015年底以來出現一輪普漲,房貸也大幅增長。央行數據顯示,7、8月份的個人住房貸款占到當月新增貸款的總量的98.68%和71.20%;9月份房貸約占新增貸款總量四成,有所緩解。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貨幣政策的要求,正從強調穩增長向強調關註金融風險、抑制資產泡沫轉變。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哲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理論上只有金融原因導致的房價上漲才有明顯的泡沫,比如此前美國的次貸危機。雖然目前局部地區的房價上漲偏離了內在估值,但與美國的房地產泡沫依然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調控措施上,應配合采取一些漸進性、合理性的措施,比如增加土地供應、改革戶籍。但措施必須要審慎,因為如果房地產價格斷崖式下跌,會對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從貨幣政策入手抑制資產泡沫,對於保持匯率穩定也有一定幫助。

人民幣對美元進入10月連續下跌。10月2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744元,與9月30日的6.6778相比,不到一個月時間跌去近千基點,跌幅達1.4%。

邵宇表示,如今無論是央行重啟14天、28天這類長期限的逆回購,以及利率的指引,都體現出了穩健但略偏嚴的貨幣政策。

高盛/高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最新的研究報告比較了最近兩次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除了有利於穩定房價,銀行間利率可以適當提高的一個基礎在於,通過8、9月份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出,經濟下行的壓力有所減小,三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也達到預期。

不過,首提“抑制資產泡沫”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從此有一個鮮明的“拐點”,穩健的總基調沒有變。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同樣強調了“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且縱使經濟增長的個別指標有轉好跡象,但還不是很穩固。在這種情形下,貨幣政策猛然收緊,不利於經濟運行。

“抑制資產泡沫”也並不能簡單的與貨幣政策收緊畫等號。連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的資產泡沫主要是房地產價格泡沫,且也是區域性的,這需要貨幣政策運用適當的工具進行抑制,但不適合全面收緊。”

“應該不會再大幅度提供流動性了。”邵宇表示,短期內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當出現流動性困境時,可能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緩釋。

供給側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服務業繼續較快增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綠色發展成效顯現,城鎮新增就業好於預期,城鄉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保持協調,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特別是各地區各部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動性增強,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等取得進展,去杠桿新舉措開始實施,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是令人鼓舞的,主要經濟指標亮點很多,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快,PPI(生產者物價指數)轉正也是歷史性的突破,投資增速平穩,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加快,民間資本投資最近兩個月止跌企穩。這說明供給側改革相關措施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以去產能為例,發改委副秘書長許昆林10月25日在北京透露,按照目前的工作進度,2016年中國鋼鐵煤炭過剩產能退出任務有望提前完成。截至9月底,鋼鐵、煤炭兩個行業退出產能均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量的80%以上,部分地區和中央企業已經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同時,鋼鐵煤炭行業出現了產品價格上漲和企業利潤好轉,這使一些需要淘汰的企業出現複產沖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主任科員賈珅表示,對於這一類問題如果麻痹大意,不在苗頭出現時就加以嚴格控制,就有可能使結構性改革的阻力迅速積累形成,使改革在短期利益誘惑下出現反複。

賈珅表示,目前經濟好於預期,要防止出現結構性改革反複,需要在政策層面堅定不移。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思想層面對“去產能”等改革任務的長期性、艱巨性有清醒的認識。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就是供給結構老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真正抓住了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因此,中央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根據國內情況和國際形勢做出的戰略性選擇和主動選擇。這一年,各地政府從霧里看花到躬行探索,因地制宜提出了很多具體方案。各部委逐步制定方案,財政部、發改委、央行出臺了各種文件和措施落實五大任務,像是去產能、降成本、去杠桿都有著非常詳細的辦法。

“很多地方政府發現,在實踐當中,直接為企業降成本的回旋空間較小,除了減稅可以立竿見影之外,無論是降低用工成本還是土地成本、融資成本、能源成本,都不是一句行政命令能解決的, 而必須通過相關領域的深化改革才能實現。”滕泰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存在的困難還來自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未來對出口的形勢要密切跟蹤,針對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適時調整措施。

徐洪才表示,改革關鍵是政策的落地,而不是單純地出文件、造名次。目前在經濟下行的過程中,財政收入下降,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制約了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的相關措施也需要進一步落地。衡量改革成效的標誌不是單純地看增長率,也要考量經濟發展的質量與結構,下一步應該更加註重經濟發展的提質增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45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黨和國家領導人退下來要及時騰退辦公用房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規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待遇等文件、《中國共產黨工作機關條例(試行)》、《關於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幹規定》。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打鐵還需自身硬,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制定和執行八項規定開始,從自身做起,形成了以上率下的良好政治氛圍。

會議認為,對黨和國家領導人辦公用房、住房、用車、交通、工作人員配備、休假休息等待遇進一步作出規定,明確提出黨和國家領導人退下來要及時騰退辦公用房;不能超標準配備車輛、超規格乘坐交通工具,外出要輕車簡從,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按規定配備工作人員並加強教育管理,嚴格約束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壓縮赴外地休假休息時間,實行嚴格報批制度等。這些規定堅持從嚴要求,按照“保障工作需要、待遇適當從低”的原則,統一規範,強化約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對中央八項規定的拓展和深化,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意義重大,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對全黨具有重要示範和帶動作用。有關規定從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率先做起,並分批實施。

會議強調,要做好統一思想認識工作,抓好貫徹執行。各有關方面要細化落實方案,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有關人員要自覺遵守。要加強督促檢查,不打折扣、搞變通,確保各項規定落到實處。

會議指出,黨的工作機關是黨實施政治、思想、組織領導的政治機關,是落實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決策部署、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的事業的執行機關。新形勢下,我們黨要更好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加強和規範黨的工作機關工作。《中國共產黨工作機關條例(試行)》繼承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註重改革創新,對黨的工作機關進行了科學分類,對黨的工作機關的設立、領導機構、議事決策形式等作出系統規定,是繼黨組工作條例、地方黨委工作條例之後加強黨的組織制度建設的又一重要制度建設舉措,對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各級黨委要從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黨的工作機關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黨的工作機關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確保條例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會議強調,民主生活會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是發揚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依靠領導班子自身力量解決矛盾和問題的重要方式。堅持和完善民主生活會制度,是保證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一大法寶。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對開好民主生活會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切實貫徹好、落實好。修訂和實施《關於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幹規定》,對堅持和完善民主生活會制度,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引導黨員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肅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做到忠誠幹凈擔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央政治局要帶頭開好民主生活會。各級黨委(黨組)要抓好規定學習貫徹,組織開展學習培訓,加強督促指導,確保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會議指出,要把開好2016年度民主生活會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抓緊抓好。要突出主題,對照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要求,進行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把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鬥、清正廉潔等作為對照檢查的重要內容。要加強督促指導,對搞形式主義的要促其糾正,對走過場的要責令重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615

中央政治局:2017年將推進國企、財稅金融領域改革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審議通過《關於加強國家安全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引導形成良好的社會預期,堅定推進各項改革,妥善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質量效益提升,經濟結構繼續優化,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環境質量得到改善,成績來之不易。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看到,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領域金融風險顯現,部分地區困難較大等。對這些問題,要高度重視,努力加以解決。

會議指出,2017年要召開黨的十九大,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強預期引導,深化創新驅動,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對指導明年經濟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要在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推進關鍵領域工作取得突破。

會議要求,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加快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要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完善法治建設,改善投資環境,釋放消費潛力,擴大開放領域,積極吸引外資。要繼續做好各項民生工作,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會議認為,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前提、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推動國家安全工作在制度、法治、方略、工作舉措上取得了新的明顯進展。當前,我國社會政治大局總體穩定,但國家安全環境仍然複雜,對做好新形勢下國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安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面臨的形勢任務,認清加強國家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強化責任擔當,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切實做好國家安全各項工作,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斷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會議強調,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綜合運用各種手段,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必須堅持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必須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法治原則;必須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國家安全意識。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69

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2017年經濟發展六大信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

會議認為,2016年我國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2017年要召開黨的十九大,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會議字里行間的表述,傳遞出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六大重要信號。

信號一:明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對指導明年經濟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要在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推進關鍵領域工作取得突破。

十八大以來,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將穩中求進作為工作總基調。

“將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從經濟領域提升到治國理政重要原則的高度,是在對經濟政治社會生態各方面發展特點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提出的覆蓋全方位工作的基本原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面臨更加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指出,穩中求進要為經濟築底創造條件。堅持穩中求進,核心是穩政策、穩預期。宏觀政策要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用穩定的政策穩住市場預期,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實現經濟築底企穩,不能急於求成,要堅定信心,保持戰略定力。”

會議要求,要繼續做好各項民生工作,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張立群說,穩中求進,一條底線就是民生要穩,不論改革還是發展,最終的落腳點都是民生。明年要繼續下大力氣落實精準就業、精準扶貧等保民生工作,做好社會政策托底。

信號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我國經濟工作的主線。會議明確,2017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響攻堅戰。“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絕非一日之功,正因其推進難度大、短期難見效,更需要久久為功的韌勁和戰略定力。”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說。

會議要求,明年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

“明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的特點在於‘深化’二字,改革的本質是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這需要時間。”張立群說。

推動五大任務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突出重點,與相關領域改革有機結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和協同性。王一鳴認為,去產能要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結合起來,去庫存要以化解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為重點,去杠桿要分階段有序推進,降成本要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補短板重在補“軟件”短板。

信號三:加快推進一批基礎性關鍵性改革

破解發展難題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會議提出,明年要加快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

“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明年一些關鍵性的重大市場化改革絕不能放松。”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說。

彭森認為,包括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關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在內,一系列重點領域改革必須取得突破可持續性進展,從而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給。

“經濟運行更加健康、平穩、可持續,關鍵要有體制機制保障,需要一些重點和關鍵領域改革堅定不移推進下去。”張立群說,全面深化改革已到深水區,涉及很多重大利益的調整。把握好穩和進的關系,對於順利推進各方面改革至關重要。

信號四:大力振興實體經濟

會議提出,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專家指出,經濟下行壓力之下,資本“脫實向虛”令實體經濟發展面臨更多挑戰,會議釋放提振產業發展的重要信號。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說,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做好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

“振興實體經濟主戰場在制造業,關鍵在存量,核心是創新。”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說,除了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更重要的是用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不可忽視的是,一些資金“脫實向虛”,擾亂實體經濟信心。姚洋認為,破解這一問題,需要鼓勵多種形式的金融創新,讓老百姓有更多穩定的投資渠道,引導資金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專家建議,加快推進中國制造2025,還需要諸多綜合改革措施配套,包括財政資金的支持和引導。

信號五:加快研究建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2017年房地產市場動向備受關註。會議提出,明年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長效機制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發展不能只靠一時的應急政策,關鍵要解決內火,完善制度建設。”中國房地產估價師和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柴強說,建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關鍵要處理好住房消費和投資、房地產和經濟增長、存量房和增量房之間的關系。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關鍵要穩定市場預期,減少市場參與者的非理性行為。從此次會議看,下一步應加快住房制度、土地供應制度、住房金融體系、房地產稅收制度、房地產市場規制、新型城鎮化等一系列制度建設,以長效機制引導市場穩預期。

信號六:多舉措釋放擴大開放積極信號

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如何加大開放力度?會議提出,明年要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完善法治建設,改善投資環境,釋放消費潛力,擴大開放領域,積極吸引外資。

“這意味著明年中國將以更快步伐更深融入世界。”張立群說,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中國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有助於夯實自己的增長基礎,也在共商共建共享中為促進世界經濟恢複良好發展態勢做貢獻。

“會議把積極吸引外資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傳遞出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積極信號。”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一系列舉措通過對外開放提高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與國外投資者實現互利共贏。

“當前我國吸引外資已超越了過去靠稅收、土地等優惠政策的階段,而轉向更多依靠優良的投資環境和完善的法治建設。”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投資研究部主任劉英奎說。

劉英奎認為,雖然我國對外投資規模已超過吸收外資規模,但在一些高新技術領域,發達國家仍然具有技術管理優勢,我國仍需要通過積極吸引外資汲取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導外資更多投向高新技術制造業、高附加值服務業,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984

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 總結“十三五”開局之年“三農”工作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十三五”開局之年“三農”工作,分析當前農業農村形勢,部署2017年農業農村工作。

會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門研究“三農”工作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今年農業農村形勢總體較好,明年“三農”工作要繼續為全局作貢獻。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習近平強調,要始終重視“三農”工作,持續強化重農強農信號;要準確把握新形勢下“三農”工作方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上,著力優化產業產品結構;要把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相適應,使強農惠農政策照顧到大多數普通農戶;要協同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更好引導農業生產、優化供給結構;要尊重基層創造,營造改革良好氛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要求,要持續抓好“三農”工作,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積極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深入開展農村“雙創”,推動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互促共進。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拓展農村發展空間。

會上傳達學習了習近平重要講話和李克強指示要求,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幹意見(討論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農業農村發展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農業結構調整邁出重要步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村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入推進,農村民生持續改善,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全年1000萬人的脫貧任務有望超額完成,脫貧攻堅實現良好開局。

會議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註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會議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要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要適應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把提高農產品質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優化經營結構,把促進規模經營與脫貧攻堅和帶動一般農戶增收結合起來;立足比較優勢,優化區域結構,重點建設好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加快科技創新,增強農業發展動能,調整農業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促進融合發展,優化產業結構,著眼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努力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把該退的堅決退下來,把超載的果斷減下來,把該治理的切實治理到位,把農業節水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

會議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在完善體制、創新機制,加快深化農村改革,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推進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改革財政支農投入使用機制,加快農村金融創新,健全農村創業創新機制。

會議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三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系農業的長遠發展,在方向性問題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顛覆性的錯誤,必須守住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的三條底線。

會議要求,進一步推進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確保2017年再脫貧1000萬人以上。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楊晶主持第一次全體會議。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負責同誌,中央和國家機關及軍隊有關單位負責同誌等出席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68

中央政治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確保糧食安全

據新華社報道,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十三五”開局之年“三農”工作,分析當前農業農村形勢,部署2017年農業農村工作。

會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門研究“三農”工作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今年農業農村形勢總體較好,明年“三農”工作要繼續為全局作貢獻。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習近平強調,要始終重視“三農”工作,持續強化重農強農信號;要準確把握新形勢下“三農”工作方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上,著力優化產業產品結構;要把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相適應,使強農惠農政策照顧到大多數普通農戶;要協同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更好引導農業生產、優化供給結構;要尊重基層創造,營造改革良好氛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要求,要持續抓好“三農”工作,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積極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深入開展農村“雙創”,推動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互促共進。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拓展農村發展空間。

會上傳達學習了習近平重要講話和李克強指示要求,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幹意見(討論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農業農村發展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農業結構調整邁出重要步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村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入推進,農村民生持續改善,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全年1000萬人的脫貧任務有望超額完成,脫貧攻堅實現良好開局。

會議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註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會議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要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要適應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把提高農產品質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優化經營結構,把促進規模經營與脫貧攻堅和帶動一般農戶增收結合起來;立足比較優勢,優化區域結構,重點建設好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加快科技創新,增強農業發展動能,調整農業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促進融合發展,優化產業結構,著眼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努力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把該退的堅決退下來,把超載的果斷減下來,把該治理的切實治理到位,把農業節水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

會議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在完善體制、創新機制,加快深化農村改革,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推進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改革財政支農投入使用機制,加快農村金融創新,健全農村創業創新機制。

會議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三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系農業的長遠發展,在方向性問題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顛覆性的錯誤,必須守住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的三條底線。

會議要求,進一步推進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確保2017年再脫貧1000萬人以上。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楊晶主持第一次全體會議。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負責同誌,中央和國家機關及軍隊有關單位負責同誌等出席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69

國是指南丨“三農”領域近期大動作頻傳,這次政治局也發話了

►中央政治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確保糧食安全

【劃重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會前,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 今年全年1000萬人的脫貧任務有望超額完成,脫貧攻堅實現良好開局。

· 進一步推進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確保2017年再脫貧1000萬人以上。

【指南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三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系農業的長遠發展。

近期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文件也有不少,有推進農業領域PPP的指導文件、有改革農業補貼制度的方案......可見政府對農業農村發展工作的重視程度。

點擊“相關”了解政府近期在農業領域的各種“大動作”。

農業大省黑龍江已於9月啟動玉米改種大豆輪作補貼試點,每畝補貼150元。

►國務院發布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 取消下放17項核準權限

【劃重點】:國務院日前公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此次修訂《目錄》共取消下放17項核準權限,其中,取消核準改為備案2項、下放地方政府核準15項。

· 將中鐵總投資跨省(區、市)項目和國家鐵路網中的幹線項目,以及中鐵總為主出資非跨境的獨立公路、鐵路橋梁、隧道項目,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管理。

· 將新建煉油、國家高速公路、稀土礦山開發、新建汽車(不含純電動乘用車)、大型主題公園等項目,下放省級政府或地方政府核準。

· 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 在嚴格控制鋼鐵、煤礦、傳統燃油汽車等項目方面的規定,包括: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對於鋼鐵、煤礦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項目,各地方、各部門不得以其他任何名義或方式備案新增產能項目等。

【指南君】:固定資產投資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201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超過56萬億元,其中90%以上是企業投資。

此次修訂《目錄》後,連同2013年、2014年兩次修訂,中央政府層面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削減比例已累計達到原總量的90%左右。這對於擴大市場投資、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和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指南君發現,《目錄》共涉及農業、能源、交通運輸等12大領域,投資方面的機會也必將引起市場關註。

據專業機構統計,今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0.2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60.4%。

►國資委:​在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劃重點】:國資委黨委19日召開會議傳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並對做好明年國資委和央企各項工作作出安排。

· 繼續推動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產能,加大“僵屍企業”處置力度;繼續推動央企兼並重組,進一步突出主業、做強主業。

· 在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

· 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和產品競爭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指南君】:日前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產業,這與國資委會議提到的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一點是相符的。

隨著這些新支柱產業的興起和發展,必將推動未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指南君已經開始暢想五年後的高科技生活了,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啊。

到2020年,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預計將超過12萬億元。

►三部委:電信網絡詐騙3000元以上可判刑,50萬以上最高判無期

【劃重點】: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昨日發布《關於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意見》。

·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詐騙3萬元以上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詐騙公私財物價值50萬元以上的,最高可判無期徒刑。

· 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達到相應數額標準,造成被害人或其近親屬自殺、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嚴重後果的,酌情從重處罰。

· 酌情從重處罰的情形還包括:以賑災、募捐等社會公益、慈善名義實施詐騙的;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學生、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等。

【指南君】:對於層出不窮的電信網絡詐騙案,司法機關終於有了“重武器”。

很多人都收到過這樣的“釣魚鏈接”吧,利用此類“木馬”程序鏈接實施詐騙的也將被酌情從重處罰。

►王建軍任青海省副省長、代省長 已任省委副書記6年

青海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決定,接受郝鵬因工作變動辭去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長職務的請求,任命王建軍為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代理省長。

· 王建軍曾任青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事廳廳長、省委秘書長、政法委書記等職。

· 2005年8月出任青海省委常委,2010年9月出任青海省委副書記至今。

· 前任青海省長郝鵬日前已調任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

王建軍

【指南君】:今年58歲的王建軍是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他在青海工作已近40年。自2005年擔任青海省委常委以來,王建軍共經歷了趙樂際、強衛、駱惠寧、王國生四任省委書記。

►三罪並罰 山西省原副省長杜善學一審被判無期

· 杜善學曾任山西省財政廳副廳長,長治市委書記,呂梁市委書記,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等職。2013年1月任山西省副省長。2014年6月,杜善學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 2003年至2013年,杜善學利用職務便利,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企業經營等事宜上提供幫助,直接或者通過其妻等人非法收受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8011.4686萬元。

· 2011年,杜善學在山西省委班子換屆時,為得到時任山西省政協副主席令政策的推薦、支持,送給令政策1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90.665萬元。

· 杜善學及其家庭有不能說明來源的財產共計折合人民幣8961.7535萬元。

杜善學

【指南君】:杜善學入仕30余年,從1982年撰寫《管理預算外資金探討》一文並刊登在山西財經學院學報上開始,林林總總共發表過數十篇文章。他的文章時常能緊抓政策風向,於是也漸漸令其有了“聰明人”的評價。

據媒體報道,在杜善學被查後,一些熟悉他的退休老幹部稱,“這個‘聰明人’算了30年,前頭、中間兒都不差,獨獨沒有號準‘反腐’這個脈。”

►太原市委原書記陳川平一審獲刑六年半 曾致國資損失9億元

· 陳川平曾任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山西省副省長、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等職。

· 2008年至2013年,陳川平利用職務便利,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職務晉升等事項上謀取利益,直接或者通過其妻非法收受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91萬元。

· 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陳川平在擔任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兼太原鋼鐵(集團)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期間,違規擅自決定並直接指揮子公司太鋼進出口(香港)有限公司在境外進行大量期貨交易,造成國有資產損失折合人民幣9.0714983612億元。

陳川平

【指南君】:曾經的陳川平被人認為“官運亨達”。39歲成為太鋼集團董事長,45歲當選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46歲已出任副省長。48歲時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2014年8月,52歲的陳川平被查落馬。

陳川平的政治生涯之短暫或許令人意外,但其犯下罪行之時應早該想到有這一天。

周一至周五 • 清晨7:30

  第一財經 • 國是指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544

政治局會議:要減少腐敗存量,重點遏制增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28日召開會議,聽取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2016年工作匯報,研究部署2017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戰略布局,領導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的氣象,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得到人民群眾稱贊,黨心民心得到極大提振。中央紀委和各級紀律檢查機關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忠實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推進標本兼治,表明“紮緊制度籠子”不是一句空話。

全面加強紀律和作風建設,以釘釘子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強化日常管理監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的腐敗現象,遏制腐敗蔓延勢頭。深化政治巡視,推進全覆蓋,“回頭看”放大和延續了震懾效應。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確定時間表、路線圖,試點工作有序展開。嚴明換屆紀律,確保好中選優,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會議強調,2017年,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督,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馳而不息糾正“四風”,持續形成高壓態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會議指出,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加強對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大問責力度,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確保交上作風建設合格答卷。要嚴把政治關、廉潔關,發現幹部有問題及時報告,瞞報的要嚴肅問責。要紮實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及試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改革目標。要減少腐敗存量、重點遏制增量,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讓廣大群眾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成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自我監督和接受黨內監督、民主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建設一支讓黨放心、人民信賴、忠誠幹凈擔當的隊伍。

會議同意明年1月6日至8日召開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