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湖畔大學第三屆學員近4成80後 校長馬雲提出要有“四為”(附馬雲演講全文)

3月27日,湖畔大學第三屆開學典禮在杭州舉行,校長馬雲提出“湖畔四為”——為市場立心、為商人立命、為改革開放繼絕學,為新經濟開太平,表示湖畔大學的使命就是培養更多有責任、有擔當、有情懷的中國企業家群體。

記者從開學典禮了解到,今年入學的44名企業家學員背景更加多元化,覆蓋近30個行業領域。與前兩屆最大的不同是,今年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明顯增多,家族企業二代接班人明顯增多,此外,新科技、新業態等行業革新領導者比例持續提升。

轉型升級、求存求變,中國企業家的現實困境,正折射在湖畔大學招生中。毫不誇張地說,步入第三個年頭的湖畔大學,已經不知不覺成為觀察中國經濟的一個窗口。

實體經濟不行了?這些新學員讓馬雲發出驚嘆

2015年3月剛剛開課時,湖畔大學的學員主要還是互聯網新貴;2016年3月第二次招生,來自互聯網的學員比例就已大幅降低;到了今年,44名學員來自近30個行業領域,只有不到1/3從事純線上行業。

農業、制造業、零售業、新材料新能源、教育醫療行業……今天入學的 44名學員,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明顯增多了。他們中的很多位都是行業中默默的隱形冠軍,比如將一顆生菜種到極致的馬鐵民——他創辦的浩豐食品,結球生菜研發水平、種植技術、年出口量均居全國第一,已成為百勝餐飲等20余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合作夥伴,更拿下肯德基、必勝客在中國60%的結球生菜份額。曾獲國家科技獎、從科學家轉型企業家的俞德超,他創辦的信達生物制藥已在美國壟斷的全球生物制藥領域嶄露頭角。此外,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敏實集團董事局主席石建輝、老板電器總裁任富佳,這些實體經濟領域的“老將新兵”,也都於今天入學。

2016年12月,馬雲在參加完湖畔大學招生面試後,曾公開感嘆,中國不是實體經濟不行了,而是有些實體經濟由於缺乏開拓和創新精神而不行了。“我在湖畔大學看著那些年輕的企業家,他們的創新,讓我無比感嘆。他們沒有抱怨,他們追求著增長。未來的三十年,我們看到會有更多新型的實體經濟誕生出來。”馬雲當時發出這樣的判斷。

今天,這些讓馬雲驚嘆的實體經濟排頭兵成了同班同學,我們或許可以對中國的新實體經濟未來有一些新的期待。

企業二代明顯增多,凸顯家族企業求存求變

在第三期的面試當天,馬雲曾表示,湖畔在未來除了CEO班,還將逐步考慮開CTO班、CPO班、CFO班,甚至研究“企業二代”如何接班。

2017年初出席浙商總會活動時,馬雲再次提醒家族企業:要早關註家族的二代接班,早接班、早做準備總比後面做好,尤其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人才體系的培養更是當務之急。

今天入學的第三期學員中,果然有不少都是來自傳統家族企業的二代接班人。比如老板電器的任富佳、天士力集團的閆凱境、新鳳祥集團的劉誌光、華仁再生能源的洪碧波、正大制藥的謝其潤、立白集團的陳丹霞等,他們均擔負著接手父輩事業後,領導企業進行轉型升級的使命。

80後占比近4成,新興行業年輕創業者聚集

據介紹,湖畔大學第三期學員平均年齡為39歲,最年輕的1992年,最年長的1964年。學歷方面,既有大批博士(10名)和博士後(1名),也不乏大學甚至高中還沒畢業,就迫不及待投身創業的。

新興行業的年輕創業者、行業革新的引領者,依然是湖畔大學最為活躍的企業家群體。記者在開學典禮現場看到不少新技術、新業態的玩家,比如“網絡大電影”玩家、新片場創始人尹興良,有“網紅電商孵化第一人”之稱的如涵創始人馮敏,從事便攜式清潔能源的李懿,以及羅振宇、張旭豪、宿華等行業“攪局者”。

“社會大變革,英雄出少年。” 湖畔大學教務長曾鳴表示,所有校董、所有面試老師都感覺到,中國的創業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每一屆新學員都給大家帶來了新鮮的感覺,生生不息才是湖畔最終競爭力的來源。

拒絕“貴族病” 湖畔堅持開放包容

學員的範圍不斷擴大,也顯示出湖畔的開放意識在不斷加強。今年,湖畔在公布錄取名單時,有意識地拒絕“豪華陣容”等表述,不希望給外界錯誤引導。事實上,企業有多成功、企業家有多出名,從來不是湖畔大學的考量標準,在第三期招錄中,除了有馬鐵民這樣從泥土中成長起來的“農民”企業家,還有大量80後創業者、甚至90後學員。——只要具備創新價值和分享精神,同時滿足相應條件,湖畔都樂意接收。

在課堂以外,湖畔大學也在探索更開放更包容的辦學模式,比如通過線上公開課、湖畔大學APP、自制視頻節目等方式,為普通創業者提供參與湖畔大學知識創造和分享的途徑,以影響和幫助更多的年輕人。2016年9月上線的“湖畔三板斧”音頻課程,已在喜馬拉雅獲得570多萬次播放。“湖畔大學要做的是創業者的精神家園、終身學習的平臺和共同成長的社區。”湖畔大學教務長曾鳴曾如此表示。

在教學方面,湖畔將堅持理論跟實踐的結合,兩年來,共有7名校董,11名保薦人企業家,30名教授,45名創業者在湖畔平臺與企業家進行分享,接下來的三年,湖畔也會開啟企業家到學校任職的潮流。

創建於2015年初的湖畔大學由馬雲、柳傳誌、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等九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發起並擔任首批校董,專註於培養擁有新商業文明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新一代企業家,主張堅守底線、完善社會。湖畔二字源於阿里巴巴和淘寶網的創業所在地杭州湖畔花園小區,寓意“記住每一位創業者”。

附馬雲湖畔大學第三期開學典禮講話實錄:

謝謝大家,今天是第三期,我剛才給大家授校徽的時候,看見所有眼神里面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希望,通過湖畔大學能夠學到很多東西,通過湖畔大學這個平臺也能夠給社會分享很多東西,往往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我上來之前,大家想你到底今天想跟大家講什麽,我覺得其實好的東西要不斷重複講,年年講、月月講、時時講。公司里面的信念也是一樣,我是在2001年、2002年、2003年,那時候覺得價值觀、使命感對於一個企業是多麽的重要,我是真的覺得每一個人進來,必須得了解、必須得學習,差一點讓公司里面的保安、掃地的阿姨都學習上公司價值觀了。

只有不斷的強調,而且最後強調以後,你會覺得真正相信以後,邊上的人也會相信,我說我投資,如果我去投資創業者,我關鍵看他自己是否相信,他邊上的人是否相信,有的人說的跟想的不一樣,做的跟說的不一樣,挺麻煩,我們未必說的跟做的都一樣,有的時候各種情況會出現,但是能夠感受到。

我強調一下為什麽辦這個學校,辦這個學校源於九年前我們在不丹的一次旅行,在飛機上很多民營企業家,那時候民營企業的狀態非常艱難,想一想民營企業的狀態永遠沒有好過,大家做企業越來越難,請問誰告訴我做企業是容易的,過了以後才覺得是容易的,吹牛的時候可以講,那時候厲害,其實當時非常艱難,今天是艱難的,未來依舊艱難。

那次我們在飛機上面,我們說成立一個大學,專門培養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大學。然後一哄而上,說我們搞一個這樣的學校,於是推薦我為第一任校長,我也很高興,九年以前我是Nobody,我今天認為我還是一個Nobody,只是很幸運有很多朋友的信任。

我公司同事非常努力,時代機遇不錯,走到今天,九年前背了這麽一個責任,我自己也是老師,總是希望回到學校里面去,這樣的初心,我們經過五六年的思考,建立這麽一個湖畔大學。

我跟第一期同學講過,湖畔大學是一個創業的學校,我們到底想幹嗎,走到多久,我們不是很清楚的。曾鳴剛才講得非常對,我們在第一期的時候,上一天課,下一課都不知道上什麽,這是實事求是講,而且來的時候我們也沒騙你們,說是一起辦這個學校。

前面十年的人,你們是最倒黴的,也是最幸運的,莫名其妙以為自己學到東西,但是我認為學和習是一起的,學和習是兩個概念,學了知識一定要習之,習就是犯錯誤。

所以我們的前十期,我們思考像做企業一樣做這個大學,首先第一點,招來的學生都要非常不錯,我一直這麽堅信,哈佛也好、斯坦福也好,好不是因為教授好,而是因為學生好,這些學生不用太教都很好。這些學生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思考、互相爭辯、互相合作,再加上一些優秀的老師的引導,使得這些學生、這些學校做得不錯。

湖畔大學前十年,我們希望所有進入這個學校的人,你們就像黃埔一期二期一樣,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到這里跟我們一起建立這麽一個學校,這個學校已經不是一個民營企業學校,這個學校更不會小到說我們跟國有企業去競爭。這個學校所受到的關註非常之大,這也是這個學校的校董,包括校長我發虛的地方,關註的越來越大,哈佛、斯坦福的,我出國很多,居然很多企業家和政界問你們湖畔大學怎麽樣,是否可以合作一下,很多名校想跟我們湖畔大學合作,我說我們還沒搞清楚方向定位,我們也正在慢慢摸索過程之中,過早地把自己跟任何大學合作,都為時過早。

別人對我們的期望,現在社會、同行業、我們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值都沒有調整好的情況下,我認為我們應該腳踏實地把自己做得更加好一點。剛才在講這個學校的方法跟人家不一樣,我們更願意分享很多失敗的教訓。

剛才周航同學講的,我非常同意,我自己在想,沒有我一路走過來倒黴的事情,所有的犯的錯誤,所有挫折,我經常在講,我說我去肯德基曾經應聘過,24個人,23個人錄取,有一個網民寫了一篇文章,這是假的,肯德基1993年才進杭州,那時候已經是大學里老師了,我們講的任何話,都有人去研究,我確實1992年、1993年應聘,我在大學里面畢業,分配到電子工學院教書,我答應我們校長五年內不離開學校,92年、93年,剛好接近五年了,我想快跑到五年了,我去找工作,那時候肯德基如日中天,到杭州來的時候,去招聘,我那時候大學是杭師院畢業,到大學只能教專科生,那幫專科畢業以後,他們工作也找不到,我帶這幫學生去,結果學生錄取,老師沒被錄取,有點丟人。

在座每個人都知道,你們去融資,被人拒絕是正常的,被人接受是不正常的,你們去做銷售,去賣一樣東西,出去一天做十個客戶,十個被拒絕是正常的,憑什麽人家買你的,憑什麽人家相信你,但是有人給你一次機會,有人買了你的商品,有人用了你的服務,有人給了你投資,你應該感到由衷的幸運,我比自己想象的好,要對得起這份信任。

所有失敗是最佳的營養,這是心態,你怎麽看待這個失敗,你怎麽跨過這個失敗。我到今天為止,阿里巴巴很大了,未來是不是一馬平川,企業越大,碰到的困難越大。我們有五億多的用戶,在整個體系管理過程中,我不斷去思考別人在這個關鍵時刻怎麽跨過去的。

湖畔大學是不是MBA一樣學習成功的案例,成功者有的時候是各種各樣的元素造成的,我今天重新再走一遍,今天阿里巴巴的員工水平比當年十八個人好不知道多少,我們十八個人前幾天坐在下面聽員工開會,我們自己都發虛,重新應聘,我們沒有一個能錄取,重新走一遍根本沒有這個機會。但是所有的失敗、所有的成功者,經歷的失敗都是差不多的,上戰場一樣,死的那些,自己還沒搞清楚怎麽回事,一槍打死了,太多了。

我的經歷,我看別人怎麽失敗,為什麽失敗,我花很多時間,把這些書拿過來,認真看,認真反思,你覺得這些愚蠢的問題是別人犯的,其實你也會犯,但是一旦這些事情出來以後你有一根弦跳起來,這個事情好像有點問題。

湖畔大學請來的學生也一樣,我講過,我也有信心再過二十年,中國五百強中的CEO,兩百個CEO跟湖畔大學有關系,要麽我們這兒讀書過,要麽到我們這兒應聘過。我們要有這個自信,我是有這個自信。但是我們在這兒不是培養最大的公司,未來我們培養出最好的公司,自己舒服,只要成為最舒服的公司,最優秀的公司,未必是最大的公司,最大的公司未必是最好的。

未來的時代不以規模來衡量,未來的三十年,過去以工業時代一定是標準化、規模、體量、資金,未來是企業做得多麽美好、做得多麽舒暢,做得舒暢的人一定是心態非常好,不斷反思自己的人。

我前幾天在馬來西亞講,我非常幸運,跟中國商界基本上所有傑出的絕大部分的企業家都交流過,我到海外,當今世界還活著的一些優秀企業家,我都經過長時間的交流和溝通,我很幸運,做企業的人,我見過無數政界領袖,我不是對他的權力感興趣、光芒感興趣,而是每個人走到這一步都有無數經歷挫折,他是怎麽跨過去的,他怎麽面對的,他怎麽面對普通人,他怎麽面對商人。在這里學習過以後,我發現所有有出息的人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都很樂觀,都很正能量,都不抱怨,都懂得反思自己。

很少有成功的人說這個事情別人幹,這個事情別人做,湖畔大學帶過去的東西,你的心態要樂觀,樂觀的人自信,你傾聽別人,學會傾聽,剛才女同學講的,講到這一點,到湖畔來聽比講更重要,來講是分享,而不是做廣告,更不是吹噓。

我希望湖畔的人樂觀積極,樂觀積極的人,如果你沒看清楚未來的結局是壞的,你的樂觀積極不是什麽,我認為未來的結局我們都會進火葬場,不管你多努力,這就是壞結局,仍為之。我們知道公司會關門,我每天開開心心把工作做好,樂觀積極的心態。

另外一點,我希望大家不要去抱怨,任何人的抱怨,湖畔人要知道,別人的抱怨是我們最佳的機會。

第三我們需要反思,反思不僅反思自己的過錯,還要分享自己的過錯,從過錯里面得到的東西才是真的東西。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很成功吹牛的東西,反過來一看,這些東西第二次根本沒有機會贏。

湖畔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體系,我前幾天在馬來西亞講過,我說阿里巴巴派很多人去學MBA,去之前都很聰明,回來以後都傻掉了一樣,我有一段時間給停下來了,不是MBA不好,我們今天要換一種教育方法、教育思考。湖畔思想,一種新學,一種新的思考,剛才陳東升董事長講,我們湖畔要有新的教育,其實今天經濟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從互聯網技術走向互聯網時代,我們湖畔第一期互聯網公司為多,第二期、第三期傳統企業越來越多,今後不存在互聯網,互聯網不是高科技,一百年以前,電是高科技,今天誰講電是真正的高科技,未必。當然電力公司告訴你,我做到、你做不到,但是教給大家,我們還是能做到的。

整個社會在未來三十年到五十年是天翻地覆,每次技術革命出來的時候,造成的很多思考方法、做事的方法、組織的方法都會變化,第一次技術革命的組織方式是以工廠,第二次技術革命出來,能源革命出來,以公司壯大,這次技術革命,對於公司的架構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公司的架構涉及到文化、人才、結構,全部都會變化。

在座每個人,未來三十年,動蕩的三十年,未來的三十年是新企業誕生的三十年,我們可以打這個賭,我們公司里面跟我敢打賭的沒幾個,中國未來三十年,在臺上的企業一定不是今天的企業,今天的前二十位的企業,三十年以後,不知道還有幾個在,包括阿里巴巴在內。我們每天如履薄冰思考,因為變化超過我們的想象。昨天的套路不靈了,以標準化、規模化原來這種套路的教學方法必須反思,我們必須培養出新的一批人出來,而且坐在下面,我感受很重要的一點東西,當然不是完全顛覆,今天我特別感動,這幫人居然可以穿校服,挺難的,湖畔大學的同學能夠穿校服,這是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不、尊重之心,感謝大家,這是一種行為。

我希望未來三十年,你們成為榜樣,未來三十年,湖畔大學所誕生的真正的一幫企業家,能夠擔負起未來整個世界經濟的擔當,每一個人一點點都會影響很多,企業家影響非常大,我們昨天討論,我們在國家昌盛的時候,哎呦,奧運冠軍,真不錯,我們看科學好,去做科學家好,真好,但是科學家也好、奧運會冠軍也好,背後是誰幹的?我們企業的錢和稅,但是沒有人覺得企業家在這個社會上有多大的作用。

我們在座這一代的“新學”,希望大家擔當起來的是企業商業社會、科技發展,離不開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國社會高速發展,離不開企業家的努力,未來三十年、五十年,中國企業將會在世界中擔當巨大的責任,中國要擔當世界的責任,中國必須擔當時代的責任,美國有今天,美國當年擔當起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在科技的發展、理念思想的發展,在過去三十年取得巨大的進步。

我們今天必須準備好擔當,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很快要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們對世界的擔當、經濟的擔當,無論外交、軍事各方面,都要強大的經濟支撐,而經濟的競爭,不是靠你有多少武力,而是文化的競爭,思想體系的競爭,執行力的競爭,學習的競爭。

湖畔大學不僅為中國,現在已經有很多老外向我提出申請,很多跨國公司提出能夠是否把自己最優秀的公司里面具備創業精神的年輕人、未來的CEO來到湖畔大學,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很多創業者說願意,說要過來,越來越多,這所大學必須是全球化的。

我們很快會接受全球的這些優秀創業者、企業家,在一起上課,因為只有全球的思考、全球的眼光、全球的格局,我們這個學校才真正會變成全球化,面向未來,所以面向全球、面向未來,做好企業,不是大企業,大是自然的結果,為大而大,必定亡,為胖,吃胖有什麽意義,而是健康。

企業也是一樣,怎麽舒服怎麽來,面向未來三十年、四十年,這所學校我希望大家共同創業,這不是一個校長在講話,而是一個創業者跟大家交流,我們在這里面,我們到這里來,我們教不了你怎麽賺錢,你們跑這兒來還要學習怎麽賺錢,你們找錯學校了,你們到這兒來是分享經驗、傾聽教訓,同時更希望大家在這兒學一些平時你根本不會去思考的,哲學、藝術、醫學、軍事,有些課是強制的,跟商學無關的課,我希望是強制學的,跟商有關的課是選修的。

我們雲谷學校,阿里巴巴合夥人準備創辦一個新型的小學中學,這個小學里面英語課、體育課、繪畫課是必修課,數學、語文慢慢來,我從來沒發現一個成熟的人不會算術的,但是音樂、繪畫、運動,這些不好,這些人將來不會成為人才,希望我們在湖畔大學,我們三年Review一次,今年第三年,整個校董事會,Review過去三年來所有教學的成長痛苦,也希望共同搭建,我們會完善整個保薦人體系,我們保薦人的職責,要把全中國最好的年輕人,有希望的企業家給找到,把他們聚集在一起,聚集一種新的經濟的體量,這個經濟為國家、為社會、為世界、為未來出力,因為聚在一起的人多了,才會不一樣。

最後我在很多年以前講價值觀的時候,講過這一個故事,一個老外,GE公司總經理坐在那兒,中國講價值觀沒有機會,互聯網講價值觀更不可能,我請他到我們公司來幾天,走的時候說你們公司不僅你是瘋子,你們公司幾百個人都是瘋子。

我們在湖畔聚集在一起,不斷創新,本身就是能對社會作出巨大的貢獻,不管說什麽,都會有人講,我相信跑到這里面的人,不是想認識馬雲、柳傳誌、郭廣昌、沈國軍、史玉柱這幫人,你們是商界的,要認識,總有辦法,我們不缺這些人,我們缺的是把我們這些痛苦和困難,我們今天坐在下面的保薦人也好,校董也好,沒有一個人是傻子,這幫人的聰明,沒有一個人是傻子,我見了那麽多省委書記、省長、中央領導,我倒吸一口涼氣,這些人這麽聰明,世界遠比你們想象的複雜。企業是複雜的,但是只要你樂觀、正能量,只要你反思自己,學習別人的過錯,自然而然,做一個好企業,定好目標,一定能做好,湖畔與大家同在,三百年不容易,三百年的企業,幾乎很難做到,但是三百年的大學有,三百年的宗教有,重要的職責,要做好三百年,賦能別人,真正創造價值,幫助別人成長,才有可能,湖畔希望在座的所有湖畔大學學生以及未來的同學們,一起參與建設湖畔、監督湖畔,找到好的人進來,只有好人、好思想、好執行才會有好結果。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56

修身堂瑜伽中心大縮水 取消集體授課 百學員受影響

1 : GS(14)@2010-11-05 00:05:2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624721
【本報訊】瑜伽熱潮冷卻,上巿公司修身堂旗下瑜伽中心不敵淡風,本月底結束集體瑜伽班課程業務,改為私人教授,約有 100名瑜伽學員受影響。修身堂本月初陸續通知學員,可以選擇取回全部費用,或將費用轉報私人教授的瑜伽班,或半價參加纖體美容等療程。業界指瑜伽中心鬥減價搶客,客量不足只有收縮甚或執笠。記者:蔡朗清

以纖體美容為主業的修身堂早年眼見瑜伽興旺, 06年 6月在金鐘開設瑜伽中心 SSY Yogasia,聘請藝人鍾麗淇擔任中心校長,風頭一時無兩。惟近年巿民對瑜伽熱情迅速冷卻,修身堂將中心搬遷至中環德己立街與美容纖體中心合併,聘用兼職瑜伽導師,仍不敵淡風,本月底結束瑜伽集體班業務,改為小班私人教授。
修身堂巿場經理蔡小姐說,瑜伽巿場競爭劇烈,鬥平鬥減價,學員人數不斷流失,經營困難,公司逼於收縮瑜伽業務,「我哋瑜伽班已經將年費改為月費 1000蚊,每日早午晚任上,但其他嘅瑜伽中心減到月費 99蚊,好難做。瑜伽中心場地大,租金昂貴,導師人工高,營運成本好重,根本冇錢賺」。
原本構思結束業務

蔡續稱,公司原本構思結束瑜伽業務,將受影響學員轉往其他公司的瑜伽中心上堂,但發現瑜伽中心不斷結業,惟有打消念頭,改由下月起推出私人教授瑜伽班,「上堂人數唔會多過三個人,費用每堂暫定 900元」。
今次受影響瑜伽學員約有 100人,涉及款項五位數字(即以萬元計),學員除可選擇取回全費,也可選擇將費用報讀私人瑜伽班,或以半價選用公司其他修身堂纖體療程,「我哋呢個月開始通知學員,唔少人選擇上私人班或纖體療程」。
熱潮來得快去得快

香港美容業總會主席葉世雄表示,早年瑜伽在港十分興旺,瑜伽中心如雨後春筍湧現,但巿民對瑜伽熱情來得快去得快,近年不斷有瑜伽中心結業,「瑜伽比美容纖體難做得多,要租一個 2000幾呎單位,一旦冇客,蝕租都蝕死,加埋瑜伽課程變化不大,唔似美容咁多花樣,由幾百蚊到幾萬蚊療程都有,瑜伽只得一味鬥減價,唔夠客就執笠」。
修身堂由前藝人張玉珊創立,已有十年歷史,根據其公司網頁介紹,在香港有 3間纖體中心及瑜伽中心,內地有 6間纖體及水療中心,分佈在北京、上海、杭州及深圳等城市;在加拿大溫哥華也設有 1間纖體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424

匡智會導師 涉虐智障學員

1 : GS(14)@2015-09-01 07:04:45

■智障女學員遭導師推撞及托下顎,背部一度撞到接待處,狀甚痛苦。



【本報訊】繼早前保良局驚爆虐待弱能幼兒事件後,匡智會又有智障女子被導師粗暴對待。《蘋果》取得一段閉路電視片段,片中一名男職員揪着一名智障女學員的衣領推撞。事件曝光後,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昨往報警,指同一中心還有一名女學員曾被職員強行張口灌湯,致女事主臉頰瘀傷。消息指兩案均涉及同一名導師,匡智會表示已向該名導師發警告信並調職。記者:龔蕙芝 黃學潤


涉事為匡智會位於鑽石山鳳德邨的成人展能中心,專門為中度及嚴重智障成人提供日間訓練。據化名「王小姐」的爆料女職員表示,她對這些粗暴行為已忍無可忍,「其中一個受害女仔係冇親友照顧,俗稱孤兒,如果我唔講出嚟,就冇人幫個女仔爭公道」。



女學員舉高雙手圖擺脫

從該段長約一分鐘的片段所見,一名女學員在中心大堂被人單手揪起衣領推前,其間有男學員拍打該名動粗職員手臂,似意圖阻止,但對方沒有理會。後來男職員用力將女學員向前推,令她背部撞到接待處,被揪起的女事主更腳踭離地。雖然女學員試圖掙扎後退,但男職員用手揑着並托高其下顎。片中可見女學員樣子甚痛楚,曾舉高雙手企圖擺脫,但被男職員揪着其右肩訓話。據知情人士稱,事發於今年1月底,受害女事主約30歲,屬中度智障,智商僅6至8歲。事發時她突然情緒波動,但很快平復,並向社工道歉,但該男職員突然衝前捉着她,並說:「係咪想打人呀,係就打我吖,打我囉!」事發後兩星期,女學員因精神問題被送往葵涌醫院,至5月底才出院,「但情緒都唔係咁好,好驚青,以前唔係咁」。據王小姐指,涉事男職員姓胡,是中心的高級訓練導師,過去多次不當對待學員。另外,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出同中心另有一名年逾50歲的女學員,於2月亦遭強迫餵食受傷害。消息指,該女學員屬中度至嚴重智障,一直拒食晚餐,經社工跟進後,終想到以白飯、麥皮、糊仔混合,女學員才肯進食,家長亦同意此法。不過有指該名粗暴導師不經社工同意,竟命職員安排正常晚餐,並由兩名職員大力揑着女事主兩邊臉頰強行張開其口部,再灌入湯,女學員曾大力掙扎,翌日臉頰即現瘀痕,事後有職員向管理層匯報事件,但最終無人被追究。


【逼飲湯】■該高級導師又命令兩名職員揑着另一名女學員(箭嘴示)的臉頰,強行張開口部再灌湯。

導師被調職 張超雄報警


張超雄昨日就上述兩宗事件到灣仔警察總部報案,「好霸道同強權,如果長期咁做,對學員一定有負面影響」。他指出除非學員有攻擊、自殘、強烈掙扎等情況下,職員才可出手制止,「但片段中女學員完全冇抵抗、攻擊性行為」。在片段沒有見其他職員阻止,擔心事件在該中心已「被接受」及「形成慣性」。他希望匡智會能檢討運作。匡智會回應指,沒有接獲相關推撞事件投訴,惟認同涉事職員教導學員的方法不恰當,已向他發出書面警告,該員工將被調職;另強迫餵食事件,該會已向員工嚴正告誡。社署發言人表示,已就事件要求匡智會提交肇事報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901/192778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093

蝕本開班 累積4600學員

1 : GS(14)@2016-12-19 06:32:13

【明報專訊】目前「全城街馬」共有20位員工,當中一半員工負責籌辦比賽及處理贊助事宜,以賺取收入維持公司營運;餘下員工則負責處理「街跑少年」訓練計劃事宜,惟這部分則尚未錄得盈利收入。

弱勢社群可免費參加

每期「街跑少年」共有8堂,可供15至20名青少年參與;另街跑性質相對危險,故需設有兩名教練陪伴在側,平均每期成本約在1.7萬至1.8萬元。由於此計劃在於鼓勵青少年跑步,鍛煉身心,故此公司不注重收費。如果弱勢社群基於特殊原因及需要,可申請費用全免;即使是主流學校欲參與相關計劃,組合15至20名學生,首次參與課程亦可以申請費用全免,第二次參與亦可申請半費、甚至可以僅承擔其中3000元費用。

Andes透露,公司迄今已開辦逾280班,當中僅不足三成班別須付費。此外,另有兩成班別獲得第三方贊助,令他們可以免費參加。他表示:「即使獲得贊助,亦未必是足額的,可能只有數千元。」故此,雖然每年來自此分部的收入亦有百多萬元,但尚未扭虧為盈,因此才要將每次舉辦比賽後的三成純利,以及再將公司每年的三成盈餘撥捐給這個計劃。

不過,有別於一般社企,「全城街馬」非僅僅強調幫助弱勢社群;目前曾經參與過「街跑少年」的學員逾4600名,當中一半來自普通主流學校,其餘才是夜青、戒毒青年等。Andes一臉認真地說:「當然,弱勢社群看起來更可憐、更值得幫助,亦更容易爭取別人關注,不過我希望可以做到prevention(預防),通過跑步鍛煉其堅持到底的鬥志,即使面對困境亦不會輕言放棄。」

[社企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16&issue=201612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547

偷警車、性侵醜聞不斷洛市警局認學員計劃監管不足

1 : GS(14)@2017-08-06 18:41:02

美國洛杉磯市警察局(LAPD)的學員計劃(Cadet Program)過去幾個月醜聞不斷,6月份先傳出7個未成年學員偷警車並非法超速撞車;再發現31歲的LAPD警員凱恩(Robert Cain)涉嫌和未成年女學員發生性行為。周五LAPD局長貝克(Charlie Beck)舉行記者會,公佈對學員計劃檢討書及改善方法。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LAPD周五公佈26頁的學員計劃檢討書,對上一次學員計劃檢討已經是超過10年之前。局長貝克表示,自6月15日至今近2個月,由上而下的檢討後發現有幾個不足之處(deficiencies),例如對學員監管不足,缺乏關於社交媒體的指引等。他亦指過去幾年,學員計劃的人數上升3倍,項目安排混亂,有些職位的增加並不恰當。現時學員計劃約有2,300名學員,有29個不同的職位,其中青年服務主任(Youth Service Officer,YSO)最多要負責照顧60名學員,但此職位卻欠缺正式訓練,局長貝克表示上周已經啟動YSO的訓練計劃,未來所有YSO都要參與。此外亦提供新的社交媒體指引,而所有學員將會獲發專用電話,以便當局監控警員及學員的對話內容。其中偷車的7個學員及涉性侵學員的警員凱恩均是隸屬77分局及太平洋分局,局長貝克表示該兩間分局的學員項目將繼續暫停,該7名學員均是18歲以下,至今仍未被刑事起訴。警員凱恩則已被起訴與未成年少女性交,已停職並拘留在羈留所。局長表示,「上了寶貴一課,我們要嚴謹地留意與學員直接互動又沒有受監督的人,因學員不應該與警員接觸,學員只應該與負責學員計劃的警員接觸,尤其是(凱恩的案件)涉及未成年少女。」「我們不是要培養更多警察,此計劃是為青年人而設,希望加強領導力及有更好未來。」局長希望同類型的事件不要再次發生,並承諾會繼續檢討及因時制宜,未來會對學員背景作調查,亦會加強與家長溝通。參與了學員計劃近5年的18歲法加度(Amaya Fajardo)表示﹐她從計劃中學到領導能力,當她在新聞上見到有關學員的醜聞時都感到十分意外,想像不到竟然有人會這樣做,她父母亦都有點擔心,但她覺得學員計劃整體都是十分正面,只是有幾個青年做了錯的選擇,而她長大後還是不想當警察。1978年參加過學員計劃的公共關係科沙展蒙哥馬利(Barry Montgomery)表示,學員計劃讓年青人幫助社區,不少當時的同袍均當上警察或從軍,繼續為社區服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6/20113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8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