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西環集中營:林鄭不負責論偏離初衷

1 : GS(14)@2016-06-06 02:49:38

政府早前公開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的獨立調查報告,報告批評多個政府部門集體失職,但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堅持事件是制度缺失,無官員要承擔個人責任,當然亦談不上有問責官員要受懲罰或下台。有立會前議員說,前特首董建華當年推銷問責制時聲稱要改變公務員毋須負上政治責任的問題,林鄭現時說法明顯對問責官員要負的責任加上新解釋,偏離「初衷」。



為不問責提供新藉口

董建華於2002年推銷問責制,該立會前議員就在網上找到一份政府新聞處於當年4月17日,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就問責制舉行記者會的發言文件,曾蔭權席間提及問責制其中一大優點是問責官員有別於永久性的公務員,要負政治責任,「政策局的局長要對其工作全面負責」。曾蔭權亦講明,問責局長要對其負責政策範疇負全責,「如果是關於房屋的問題……(應由)主要官員對於一個政策的成敗負起責任」。該立會前議員稱,當時政府有關問責官員的要求,「好明顯係官員個人要對政治後果負全責,唔係林鄭而家講,原來只要係制度問題,就冇人要負責,連問責官員都唔使受罰同下台,咁當年使乜搞問責制?不如將司局長變番做公務員!」另一政界人士笑指季陶未免「真心咗」,「除咗當年要過問責制嘅時候,政府有幾時真正要問責官員問責?若果民望低、市民鬧就真係會下台,吳克儉一早下咗台!仲咁開心可以去日本咩!」他笑言林鄭只是為問責官員不問責再提供新藉口,「以後有乜嘢都可以賴制度嘅錯,其實政府犯錯,樣樣都同制度有關,即係永遠冇人要負責」。季陶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3/196391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730

千人連儂牆默站 兩年來,未忘初衷

1 : GS(14)@2016-09-29 07:56:18

■雨傘運動兩周年,約千人昨午5時58分,即警方當日施放第一枚催淚彈的一刻,於政總連儂牆外默站3分鐘。陳善南攝



【傘運2周年】【本報訊】霧散,車水馬龍的夏慤道透出昔日殘影,犧牲在警棍下的雨傘、讓人驕傲的黃絲帶、猶如穿心箭的催淚彈、守護相望的同路人、血流披面的年輕同伴,以及對香港未來的美好想像,走過艱難的兩年,匍匐走到今天。雨傘運動兩周年,當時並肩者中有1,000人選擇重回現場,以沉默、以分享,撫平難言的痛傷,尋找象徵黎明的符號;民主路上,初衷未忘。記者:張嘉雯 鄭啟源 廖梓霖


■兩年前9月28日下午5時58分,警方在金鐘施放催淚彈,令不少港人心中留下傷痕。

兩年前的聲音穿過擴音器,讓當天的證言散落在連儂牆四周。黃傘填密了逝去的添美村,人們落淚,那曾經令人驕傲的黃絲帶、那刺痛皮膚的催淚彈、那跪在警察前的身影,還有寫上「速離否則開槍」的旗幟,壓在心頭千頭萬緒,金鐘政府總部外「六一七民間約章」與多個雨傘團體聚首,昨午5時58分,即當日警方施放首枚催淚彈一刻,眾人默站3分鐘。3分鐘的沉默,苦澀回憶重上心頭,未竟之志,讓不少人感觸落淚。


佔中三子剖白創傷

當年宣佈「佔領中環」、在馬路上哭得亂七八糟的戴耀廷,目睹傘運以無法爭取真普選作結,然後發起雷動計劃,一度被指是「負資產」。昨天和另外兩位佔中發起人陳健民和朱耀明重回金鐘,戴耀廷再次站在台上,剖白傘運後一年,創傷如何纏繞他,形容自己彷彿走進一條黑暗隧道,看不到出路,他發起雷動後直至本月2日,仍然心驚膽顫,「見到民調話民主派只係拎到16席,好驚」。直至本月4日的立會選舉結果,民主派大比數勝出,終於協助戴耀廷在黑暗中找到出口,「以前一度想逃避雨傘運動嘅回憶,而家唔會」。他促請回到金鐘的人們回憶當初為何參加傘運,又指社會氣氛已不同,「我哋唔係傷春悲秋,係鞏固已經爭取到嘅嘢,話唔定幾個月後梁振英會落台!」對於傘運失敗的說法,陳健民認為這兩年來湧現自決和港獨思潮,出現了18個法政匯思等的專業團體,亦有年輕人落區深耕細作,積極參與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咁點會係失敗呢?」現場有市民激動落淚,大喊「我哋冇輸到、每年都會再返嚟!」他勸勉港人一同「深呼吸,帶住希望,繼續走落去」。因力勸佔領者離場而揹上惡名的朱耀明,內心至今未復原,朋友邀請他到金鐘吃飯,他因為不想回憶起傘運而拒絕,「好難過,亦係一生中最難忘嘅事」。現時最令他掛心的,是因為傘運犧牲工作、時間,甚至被捕,現時官司纏身的一群人,呼籲市民勿只關心站在台上的運動領袖,「請大家關注為運動付出嘅普通人,香港人人心不死,先會有希望」。一度帶領傘運的學聯和學民思潮主要人物如今各散東西,候任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在傘運後出任學聯秘書長,其間學界發生一連串事件,令他感到困苦,情緒失落,甚至感羞恥,去年這天「個心梗住」,今年終於慢慢走出陰霾。大家看待雨傘有大變化,他自己正如不少曾參與傘運的人,已重拾信心及希望。



■羅冠聰(左)昨籲港人勿忘初衷,旁為黃之鋒。何家達攝

■市民編織手繩,分發給在場人士。


羅冠聰籲不要絕望

羅又指,傘運的歷史各人有不同評價,「畀最多人鬧嘅,我係其中一個」,抗爭曾令人與人不信任加劇,不單止不滿政權腐敗、警察濫權,戰友由信任變猜疑,變互相攻擊,聽過很多陰謀論及誅心論,希望仇恨不要繼續循環,強調傘運彰顯人性光輝一面,希望大家勿忘初衷。跟他一起站在台上的還有黃之鋒,二人同樣因9.26公民廣場一役承擔刑責,他呼籲巿民不用灰心,要學懂如何跌低後再爬起身,又指未來香港仍有連場硬仗,需要更多勇氣,呼籲港人就算失望,不要絕望。


■集會人士帶着黃色氣球到場。

■有人在傘上寫下感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29/197854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494

【蘋果照相機】毋忘初衷

1 : GS(14)@2016-09-29 07:56:20

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攝影師每日以相機拍下千百萬張照片,將一些大家看似熟悉的東西,以用不同的觀點與角度,讓你重新細看。【蘋果照相機】為大家呈現新聞重要時刻,以細膩照片,分享鏡頭背後的甜酸苦樂。蘋果攝記fb:http://bit.ly/1OlyZxX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29/197856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499

【有骨氣靠自己】癱而不廢包山王照爬獅子山毋忘初衷

1 : GS(14)@2017-01-14 07:54:34

志偉嘅囝囝十足爸爸一樣咁活躍!



「呢一樣嘢可能好多daddy都做到,但係呢一樣嘢,到我個仔依家4歲幾喇,我都仲未做到。我係好想第一個動作就做到呢一樣野,抱住個仔企起身,轉幾個圈。」黎志偉,曾經係一名全職運動員;2008年更以10秒極速爬上長洲太平清醮嘅包山頂,成為「包山王」。自認係運動都啱嘅志偉,亦係首位奪得亞洲極限運動錦標賽冠軍嘅香港人。不過好不幸,一場交通意外,令佢從此連企都企唔到:「5年前喺屯門公路遇上咗一個交通意外,導致到我嗰個脊椎第11節第12節嘅神經線撕裂晒,斷開晒,完全一個半身癱瘓人士。」



爬獅子山當日,正正就係意外的5周年(受訪者提供圖片)

訪問當日,志偉即場示範只靠雙手去攀石

點解個天要咁玩我?發生不幸事,我哋最鍾意問個天;但係志偉冇諗過呢個問題,佢只係諗到當時懷住8個月新孕嘅太太同埋即將出世嘅小生命:「我有好頹,當其時真係好似一個廢人一樣。以前我成日爬得好高,睇嘅嘢基本上都係喺人地頭頂嘅,依家係坐住喺輪椅,甚至乎講嘢都抬高個頭同人哋講。正正當其時就係我太太都有左8個月嘅新孕,當其時唯一一個生存動力就係好想見到個仔。」一個小生命嘅來臨,令志偉決定唔再頹!佢開始做番運動,Boxing﹑劍撃﹑攀石……甚至只靠一雙手去爬上獅子山山頂。



志偉憑住堅持同鬥志,終於成功登上獅子山山頂!(受訪者提供圖片)

雖然下半身癱瘓,但志偉冇放棄運動,連boxing都玩埋(受訪者提供圖片)

「我爬獅子山就正正係交通意外5周年,成個過程係難處理o架,亦都有諗過不停問自己嘩咁辛苦做咩呢搞呢壇嘢?但又諗到起碼都有30幾40人去撐我,支持呢件事,咁就真係認認真真去做靚啲件事。」呢次壯舉,終於感動到外國廠商,願意出售機械腳,但經費最少要2﹑3百萬港幣。唔少熱心網民都好想幫助志偉企番起身,發起眾籌。不過志偉決定要繼續靠自己:「捐款或者眾籌,我都唔係第一個考慮。雖然係半身癱瘓啫..但係其實都仲有少少能力嘅,咁我就唔想就咁樣接受人哋啲捐款,幫我完成企番起身一個個人嘅心願。」靠自己講talk同出書,鼓勵到人又幫自己,或者呢種鬥志就係香港人。獅子山精神係咩?黎志偉話:「點解我要爬獅子山呢?想提提大家,乜嘢叫做獅子山精神。新獅子山精神係代表無論外在環境因素點樣影響都好,其實你都要毋忘初衷,排除萬難,做番自己做人嘅嘢,或者係活出你人生嘅態度。」採訪:植詠珊(Cathy)攝影:Kaman﹑Meng剪接:Roy編審:Kama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13/198948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524

張華峯:創板全IPO 有違初衷

1 : GS(14)@2017-03-05 09:22:26

【明報專訊】創業板「圍飛」亂象近日促使香港證監會頻頻出手打擊,前日更引得有「殼后」之稱的證券商協會副主席、金利豐(1031)行政總裁朱李月華開腔籲禁創板股全配售上市,提倡公開發售(IPO)。不過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峯則認為IPO並不可行,稱創板股IPO會增加企業的上市成本,有違初衷。

增成本 難助「有理想年輕人」

張華峯昨日在北京出席全國政協會議時表示,創業板的初衷是為了幫助那些「有理想的年輕人」降低包括刊印招股書與聘用銀行等高額上市行政成本,認為IPO不符合經濟效益,不能硬性改變上市規則。

張華峯建議,可將創業板配售規則修改得更為透明,包括將原定100個公眾股東數量增至300個,且必須公開每個人的持股量與身分,即便是通過離岸BVI公司註冊亦須披露最終權益持有人姓名。他稱創業板現行上市制度原屬好制度,但被炒家利用,香港連續數年全球集資額第一,成交量卻一直不配合,說明新公司未能真正為經濟帶來效益,投資者對市場失去信心,證監亦不得不出手監管。

對於此前證監會提出修改上市規則諮詢文件,張華峯認為文件中的提案賦予證監會過多權力,認為證監會插手IPO審批程序會延誤企業上市進程。他表示,交易所與「上市監督委員會」最清楚公司運營情況,證監會只是監管角色,若證監欲將審批監管權延伸至前線,權利就真的「過大」。

上市諮詢文件 予證監太多權力

不過他亦認為不能全盤推翻證監會的諮詢文件,因這樣做會打擊證監會威信,挑戰其監管能力,市場早前甚至傳出聲音要求監管證監會,張華峯認為這會令市場覺得變成「炒家監管監管者」,貽笑大方。

「同股不同權」可設期限

對於正在熱議的「第三板」,張華峯認為上市公司會偏向新科技企業,但認為監管者要配合不同行業的股權結構特點,強制要求「同股同權」會失去市場先機。他表示,可給予上市公司例如10年的「同股不同權」期限,到期後再回歸同權,若公司有問題則應效法美國予以重罰。

明報記者 尉奕陽北京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42&issue=20170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04

毋忘真普選初衷 民陣遊行反欽點千人參與  警兩度舉黃旗

1 : GS(14)@2017-03-26 15:28:44

■民陣昨日發起遊行,反對小圈子選舉,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等多個泛民政黨參與。何頴賢攝



【特首決戰】【本報訊】民陣昨日發起遊行,反對特首小圈子選舉,大會宣佈約有1,000人出席。民陣召集人區諾軒承認遊行人數比預期少,但強調主要的泛民政黨都有出席,證明泛民選委縱然有「含淚」投曾俊華的策略派,亦有堅持投白票的原則派,但對於爭取真普選、反對小圈子選舉的初衷仍然不變。記者:周婷 袁楚雙民陣遊行隊伍昨日下午由銅鑼灣東角道出發,遊行至灣仔稅務大樓。是次遊行並沒有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隊伍出發前,警方於東角道最少兩次高舉黃旗,警告遊行人士正參與非法集結,但隊伍在警告下如期出發。民陣、關注基層團體成員遊行後在灣仔稅務大樓外集會及留守,至今早民陣將主辦另一場遊行,反對小圈子選舉。



■有遊行人士舉起「不要林鄭」標語。李家皓攝

多個政黨響應

區諾軒解釋,警察多個協會早前舉行支援七警集會,亦沒有申請不反對通知書,認為市民有權和平集會、毋須警方批准,他們昨日是以行動體現「公民不服從」。他透露,遊行期間遭警方多次口頭警告,他願意承受相關刑責,已有被捕的心理準備。區又表示,目前形勢林鄭月娥仍有很大機會當選,而一旦林鄭當選、民陣未計劃任何具體行動。昨日遊行獲多個泛民政黨響應,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工黨、社民連、民協及小麗民主教室等。已表明會於今日選舉中投白票的社民連梁國雄透露,多次被不同人勸說「唔好嘥張票」,昨日亦有市民罵他自己無法入閘而投白票是「無恥」,梁國雄表明,投白票是為了向選民及雨傘運動中爭取真普選的市民負責,自己不會用原則換選票,無懼「票債票償」。民主黨7名立法會議員,以及公民黨手握的25票分別表明「all-in」曾俊華,其中公民黨梁家傑、民主黨許智峯等昨日亦有出席遊行。許智峯說,有人質疑他已身為選委、手中已有一票,但他強調「有票嘅選委都要反(小圈子選舉)」,又指目前候選人中沒有一人代表到他自己;重申一天未爭取到民意授權的選舉制度,港人仍要繼續活在專制政權魔爪下。



■警方於東角道最少兩次高舉黃旗。何頴賢攝

籲泛民要團結


社工學聯會長李裕茂則表示,中共干預選舉,只要出聲便可欽點特首,但「好多市民可能被蒙在鼓裏,相信緊呢個制度」,參與遊行是為了讓大家認清,特首的產生制度直接影響未來民生施政,對每一個市民息息相關。李又指,對選舉制度的畸形而無法聚焦討論感到失望,令遊行變成「無辦法中嘅辦法。」對於遊行人數少,區諾軒認為人數不重要,另一關鍵是想修補泛民陣營中「撕裂」。他說今次籌備遊行,自己也「唔易搵到企位」,寄語泛民中人對不同政見的人「唔好鬧爆」,更不應撕裂,否則是「對唔住雨傘運動嘅朋友」;亦希望泛民能在選舉後檢討路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26/199702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