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福島核災五年 居民仍不敢想未來 日本借鏡》農產品價格回不去 恐懼陰影未退散

2016-03-14  TWM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日本福島縣第一核電廠因地震受損輻射外洩,使居民有家歸不得。五年了,當地經濟逐漸復甦,但對人心的衝擊不滅,復原日遙遙無期。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即將屆滿五年。五年的時間不算短,可以念完一所大學,可以讓一個孩子從兒童變成少年;但是對福島核電一廠附近的居民來說,五年,每天就只是時光白白流逝,什麼事都不會改變。

時間回到一一年三月十一日下午二點四十六分,日本東北地區發生芮氏規模九的地震,引發了海嘯。位於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廠,設備因此受損,輻射外洩,核電廠半徑二十公里內的民眾必須避難。

現在,福島縣的狀況究竟如何?

經濟命脈受損

農產品被貼「有毒」標籤

福島縣的經濟因震災後重建需求,建設和個人消費都從谷底攀升。日本銀行(央行)福島分行今年一月對福島縣經濟概況的評估,是「緩步復甦」,公共投資和住宅投資維持在高水準、個人消費緩慢復甦、企業投資穩定成長。

不過,這些正面形容詞,卻還沒能為這個核災城市有效「消毒」。

首先,輻射汙染仍未遠離。雖然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六十二公里的福島市,輻射劑量已從一一年四月的二.七四微西弗╱小時,降到○.一八微西弗,但仍高於正常值○.○六至○.一二之間。在官方公布的避難地圖上,沿著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西北方一路看去,仍是一片代表「不適人居」的粉紅色區塊;而核電廠所在的大熊町某些區域,輻射量甚至仍達十二微西弗以上。

此外,福島縣的經濟命脈──農業,至今也仍被「毒」所困。日本四十七個都道府縣中,一○年福島農業人口高居第三;水稻、蘋果、蜜桃、小黃瓜等作物採收量都排名全國五名之內,農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核災發生後,「有毒」的標籤一直如影隨形,農林水產業的產值都大減。

例如原本採收量排名第二的蜜桃,一○年每公斤四三九日圓,約是全國平均價格的九成;一一年核災發生後,全國平均價格是每公斤五○七日圓,福島則只有二二二日圓;一五年福島的蜜桃上漲到每公斤四二九日圓,但僅是全國均價五七七日圓的七四%。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當地生產的米與和牛等農牧產品上。

人口移居外縣市

婦女、小孩外移人數最多

為了恢復外界對福島縣農產品的信賴,當地政府這幾年來積極消毒,例如剷除表土、高壓沖洗樹皮等,盡可能地為農耕地清除汙染,但人心的恐懼與排斥仍難褪去。過了五年,農產品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好不容易回到災變前的七、八成,但當地不少農民悲觀地認為,只要被貼上「福島縣生產」的標籤,即使再過十年,消費者仍然不能百分之百地安心食用。

揮之不去的悲觀情緒,宛若籠罩福島的另種無形之毒。

二月二十日,一部名為《傳承大地》的紀錄片在日本上映,講述一位福島縣須賀川市農民的故事。這裡,距離核電廠大約六十五公里,樽川和也的父親耗費一生心力在此務農;十年前樽川和也大學畢業後,回家幫父親的忙。

核災發生兩周後的三月二十四日,六十四歲的父親收到一張傳真,要求農作物停止出貨。第二天,他自殺了,對兒子留下的最後一句話,透露了不可承受的沉重與絕望:「我不應該勸你從事農業的。」「父親曾說過,沒有好的土地,就沒有好吃的蔬菜。」樽川和也說,對於以土地為傲的農民,土地毀了,也等於扼殺了他的生命。導演井上淳一則說,想透過電影告訴大家,核災還沒結束;一種不願想像明天的悲觀,是福島縣民的另一種災難。

今年元月一日時,福島縣人口為一九一.一五萬人,比五年前少了逾十一萬人,其中女性減少幅度尤其大,主因是媽媽們擔心小孩受到傷害,選擇外移。

為福島核災居民打官司的律師馬奈木嚴太郎說,他看到福島縣民非常自責「當初沒有強烈反對設核電廠」,他說:「當地居民很懊惱,讓自己的下一代繼承了被汙染的環境,也希望其他地方不要受到和自己一樣的傷害,因此主張廢止核電。」當地居民又是怎麼想呢?一位不願具名的當地人說:「不去想輻射的事,不對政府有期待,也不對未來有期待……。就是,普通地活著。」

撰文 / 孫蓉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369

台灣農業拚優勢 可借鏡越南經驗 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 給新政府的三個提醒

2016-03-28  TWM

台灣積極準備加入TPP,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提出給新政府農業政策的建言, 並點名已搭上TPP首班車的越南,其躍升全球第一大稻米出口國的產業策略,值得借鏡。

一九九九年,我擔任農委會主委任內,與越南農業部簽訂「台越農漁業合作協定」,當時同行赴越南的勞委會主委詹火生,則簽訂「派遣及接納越南勞工協定」,開放越勞來台。

短短十幾年過去,越南已從社會主義、勞動力輸出國家,轉型為貿易大國,二○○六年舉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七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國,全球大力加碼,使越南進出口金額在全球排名分別躍升到七位及十三位,更成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十二個創始會員國之一。

越南因加入各種區域經濟組織,調整產業政策,經濟快速成長,躋身貿易大國之林。

刺激GDP成長〉

出口作物 增加國際貿易額台灣積極準備在第二輪加入TPP,而台灣是越南第五大貿易國,新政府與越南維持良好關係,將是推動「新南向政策」的核心,而越南自由化的作法,值得台灣借鏡。

以稻米為例,國際高品質米出產地為越南、泰國,而越南也把開拓高所得國家食米市場當作政策目標,以高品質香米打進台、墨、日等國,與其競爭的泰國,則因一一年前總理盈拉執政時實施保價制度(以保證價格收購稻米,藉此穩定糧價,確保農民收益),一二年起泰國米價格居高不下,越南遂趁勢取代,成為世界第一大稻米輸出國,每年產量四千萬噸,年出口量六百萬噸。TPP生效後,越南米更有機會長驅直入TPP會員國市場。

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自越南進口米的數量穩定成長,一二年進口兩萬六千公噸,一四年增至兩萬九千公噸。如台灣因加入TPP談判須進一步開放稻米進口,台灣本地米可能遭遇高品質的越南長米,及美、日的短米高度競爭,我國稻農將受影響。

經貿自由化對台灣而言已不是選項,而是必須走的路徑,國際貿易談判基本準則就是互讓、妥協(give-and-take),政府應盡速制定核心產業政策,衡量哪些產業該受保護,才能讓貿易自由化強化經濟自主的體質。

提升土地使用率〉

對地補貼 應取代保價收購由TPP協議來看,日本這次入會談判,在農林水產貿易市場也只有八一%自由化,對於「五大聖域」,也就是主要保護的稻米、麥、牛肉及豬肉、奶製品和砂糖,未納入零關稅談判。但是日本模式能否為台灣入會條件,新政府應深入了解談判背後的玄機。

台灣已經開放美豬、美牛,僅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問題還在積極防禦,而稻米將是下一個重點項目,TPP協議讓日本承諾開放七.八萬噸白米零關稅進入,未來台灣稻米市場勢必同樣面臨壓力。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的農業政策,擬採保價收購與「綠色對地給付」雙軌制。相較於日、韓均已廢除保價制度,尊重市場機制,雙軌並行是由農民決定其收益保障的制度,但長期而言,保價金額須逐步減少,由對地補貼取代,避免農民集中種植保價作物,造成生產過剩。但是台灣實施對地補貼的大前提是,應盡速杜絕農舍條款,也就是要先限制農地用途,政府才不會白花錢,也才能做到農地永續保存。

再者,台灣稻米種植面積約二十七萬公頃,休耕地卻高達二十二萬公頃,這很不合理,要如何扭轉?早年台灣實施的「耕者有其田」的「自耕農」,被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後有意務農者取得土地的「農業經營者」所取代,讓資金、技術與年輕人進入農業生產,以企業化經營方式,來提升土地利用率與務農報酬。

日本廢除保價的配套措施,採取「棍子與紅蘿蔔」策略,是農業轉型關鍵。日本除了採取許多獎勵措施,還對休耕地課稅,強迫休耕地進入「農地銀行」,供有意承租者查詢,使農地能進一步利用。一七年更將進一步提高休耕地稅負,讓老農釋出閒置農地,交出經營權,僅保留所有權;並規定租地合約一期十年,青年農民有保障,才更願意投資。

準備加入TPP〉

尋找拳頭產品 布局世界盃台灣現有休耕地若能轉作非基改黃豆、小麥,不只提高糧食自給率,也能符合低碳、在地農業。當然,不能一味要求消費者選擇本國農產,生產端如何改良品種、使成本與價格相符,有賴政策引導,讓農民依市場需求生產,才有助提升糧食自給率。

台灣農業技術、精緻農業領先全球,由於台灣幅員小,人口少,農業研發的成果所產生的效益不高,未來必須利用加入區域經濟組織的機會,轉守為攻,銷往全世界。

「農產品出口管理公司」是蔡英文的重要農業政策,就是企業與小農結合,將品種布局全球,也是我多年來的主張。成功案例就是早已建立品牌的「ZESPRI紐西蘭奇異果」,雖來自紐西蘭,但海外生產地遍及南北半球。若台灣也有此類「拳頭產品」,例如一些熱帶、亞熱帶農產品,或者花卉,由出口管理公司統籌,並可與台糖公司合作,進軍全球。

根據估計,台灣最快要在兩年後才能加入TPP,這段準備期,如何調整產業結構、強化產業體質、減少衝擊才是關鍵。而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失去低廉勞動供給優勢,台商紛紛轉向東協國家發展與投資,特別是越南,縱使最近遭到排華傷害,但台商似乎多未離開越南而就地重建復工,可見台商對外投資國家的難覓,如何有效建立與維護台商在東南亞投資安全機制,刻不容緩。

台灣在東亞區域的主要市場是中國及東南亞,對台灣而言,結合中國與東南亞市場是台灣最大優勢與利益,如何在東南亞和中國之間取得平衡,提高台灣永續的「經濟安全和發展」,鞏固台灣在東亞經濟優勢地位,是新政府值得思考的策略。

撰文 / 口述• 彭作奎 整理•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53

借鏡國外》強化公司治理的大功臣 日本擋下人事關說 美國祭禁令防門神

2016-06-20  TWM

在美國,找業界最有名、最受尊重的執行長來當獨立董事,不僅已是大企業普遍的風氣,董事會成員超過三分之二以上是獨立董事更是司空見慣,借鏡美國、日本獨董除了防弊,更有興利功能。

今年四月,轟動日本流通業最大的新聞,就是全球最大連鎖便利商店7&I控股公司社長鈴木敏文下台了,起因於他打算拔擢兒子鈴木康弘,取代現任7-ELEVEn日本會社社長井阪隆一,卻慘遭外資大股東與獨董連袂反對,最後,鈴木敏文只好黯然離開他一手打造的7-ELEVEn。

值得一提的是,7&I提名委員會、獨立董事把關,為這次人事案翻盤的關鍵,其中,7-ELEVEn的外資大股東——美國避險基金Third point ,還有身兼7-ELEVEn獨董與提名委員會委員長,同時也是一橋大學教授的伊藤邦雄,及伊藤洋華堂榮譽會長伊藤雅俊也接連表達反對,是海外投資人在與日本企業的爭端中罕見獲勝的例子。

掃除治理障礙〉

擋下不適任董事長、揭發內線交易此外,今年三月,美國P2P網路借貸公司Lending Club也被內部稽核發現,部分交易遭人為竄改,董事會委外調查更發現,董事長雷諾涉及內線交易,最後是由獨董漢斯.莫里斯(John C. Morris)擔任代理董事長職位,日本與美國這兩件人事案,充分將獨立董事以第三者身分監理經營階層的功能,做了最佳的詮釋。

事實上,美國爆發震撼資本市場的安隆(Enron)案與一連串財報造假事件後,國會快速通過企業改革法案(Sarbanes-Oxley Act),明確賦予證監會(SEC)權力、監督公司董事會成員結構。有人說,這是美國近十年,公司治理日漸上軌道的一大功臣。

該法案規定,企業設立的審計委員會,所有成員須為獨立董事,成員除董事酬勞以外,不應收取任何利益或報酬,未設立者,禁止在交易所掛牌;審計委員會除直接負責簽證會計師監管與委任,還有權聘請獨立律師與顧問,並必須設立管道,讓員工直接反映公司弊端。可見,獨立董事對美國企業確實有一定重要性。

翻開那斯達克交易所規章,詳列了七條限制,明確限制哪些身分不能出任獨立董事。舉例來說,只要被提名獨董者本人或其家人,在接到獨董委任邀請前三年,有連續十二個月、收到該公司及周邊體系超過十萬美元的款項,就不能獲准擔任該公司獨立董事,是最明確的一條。

強化企業監督〉

美國上市公司董事會 獨董須過半企業改革法案上路,使得紐約交易所與那斯達克交易所,紛紛修改上市規定。新的規範是,上市公司獨立董事人數須在董事會占過半數。例如特斯拉現有七席董事,除了馬斯克兄弟二人,其餘五席皆為獨董;Alphabet(Google母公司)的十一席董事,也有七席是獨董。至於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現有八席董事,其中五席是獨董,也已經達到此水平。

相較於美國公司從善如流,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商日本豐田(TOYOTA),一直拖到一三年才首次引進獨立董事,反應之慢,讓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直言批評,公司欠缺外部監督機制,是豐田生產程序出包,必須一再召回汽車檢修的主因。

放眼美國龍頭企業,獨立董事體系運作至少有兩大特徵。首先,陣容堅強,以全球連鎖咖啡龍頭星巴克為例,十二席董事中,除了創辦人舒茲(Howard Schultz),以及總裁兼營運長強生(Kevin Johnson),其餘皆是獨立董事。這十位獨董一字排開,個個大有來頭,領銜的是百事可樂前執行長Craig Weatherup,此外,美國國防部前部長蓋茲(Robert Gates)也在列。

全球連鎖咖啡龍頭,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廣邀各界精英擔任獨董?「找各業界最有名、最受尊重的執行長來當獨立董事,已是美國大企業普遍的風氣。」在矽谷創業多年、艾拉物聯創辦人張南雄分析:「領域不同很重要,這些頂尖執行長經驗非常豐富,可以幫忙觀察公司自身的盲點,未來公司若有購併機會,他們也可充當雙方洽商、談判的橋樑。」

選才沒有框架〉

不避諱政要任職 29歲新秀也敢用張南雄經營的艾拉物聯,從事物聯網軟硬體整合設備研發,他以自身公司為例說:「像我們做物聯網的,可能會找房地產業者當獨立董事;因為在建設時,可能要在第一線先把相關硬體架構做好,才能進一步發展物聯網的應用,所以這種跨業合作在美國是非常普遍的,也有助業務拓展。」和台灣一樣,美國公司也邀請政界人士出任獨立董事,對此並不避諱。譬如,星巴克另一名獨董布萊德雷(William W. Bradley),是連任多年的民主黨籍紐澤西州前參議員,同樣是政界出身;此外,蘋果(Apple)更邀來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擔任獨立董事。

這難道不會引發「門神」爭議?張南雄認為,越有名、越受尊重的政要,「他們很熟悉國際規範,懂得如何幫公司做最理想的決策。」不過,美國大公司的董事會,背景多元化也是重點,這是美國實踐獨董制度的另一大特徵。以星巴克為例,近年來公司相當重視網路社群與行銷,因此也延攬相關專家入列。

星巴克獨董中的Clara Shih,本名史宗瑋,為華裔美籍企業家,她因創業而結識臉書(Facebook)營運長桑伯格(Sheryl Sandberg)。一一年,桑伯格因臉書上市公務繁忙、請辭獨董,推薦多位社群專家給星巴克,結果史宗瑋雀屏中選,當時她年僅二十九歲。年紀不到三十就出任國際龍頭企業的獨立董事,足以凸顯美國多元開放的經營氛圍。

「獨董除了替公司防弊還不夠,『興利』才是最高境界。」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王金來建議,台灣企業公司治理如果要大幅提升,除了在董事會增加獨董人數以及兼顧性別平衡、善用獨董的多元背景在董事會中成立功能委員會,獨董可以做的事絕對比想像中來得多。

日本一橋大學特約教授伊藤邦雄,身兼7家企業的獨董,十分搶手。

那斯達克交易所配合修法,規定獨董身分限制,為獨立性明確畫下紅線。

踩到這7條界線

在美不准當獨董

1.過去三年內,曾受該公司雇用。

2.本人及其任一家庭成員,在獲委任獨立董事之前三年,有連續12個月,收取該公司報酬超過10萬美元者。

3.過去三年內,本人之任一位家庭成員,曾在該公司擔任主管職務者。

4.本人或其家庭成員為一組織的合夥人、具控制權股東或主管;且本人任職的公司,於近三個財務年度中,曾與該組織有財產及業務往來,金額超過任一接受方當年度合併總營收的5%,或交易總額超過20萬美元者。

5.A公司的獨立董事或其家庭成員,在B公司任職主管,且該B公司於過去三年內,曾有A的主管在B公司任薪酬委員會成員者。

6.過去三年內,本人及其任一家庭成員,曾為該公司外部稽核組織之員工或合夥人者。

7.若在投資公司中,本人符合法定利害關係人身分者。

資料來源:那斯達克交易所華裔社群行銷企業家史宗瑋(右),獲星巴克提名獨董時,年僅29歲。

撰文•周岐原、王炘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85

借鏡棒球手小偷 學投資竅門 黃國英

1 : GS(14)@2014-07-09 15:36:21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4717

剛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講述棒球賽手如何化繁為簡。當對方打擊手揮棒擊球,球速可達時速九十英里,外野手要跑到落點,再準確接球,時間只有五秒。過程可謂神乎其技,因為棒球的飛行路徑,當中有很多變數,包括初速、旋轉方向、角度、風向、風速、何時減速、由升轉跌,決定落地位置。要讀完上列因素,也不止五秒,何況要知道實際數據,還要計算?哪怕是愛因斯坦也不行。偏偏外野手卻可以,究竟如何做到?當然並非靠計算,而是靠竅門。方法是將視線的中心,聚焦在棒球上,一路跑一路調整方向和速度,務求該球的角度在視線中維持在相同的水平。角度一樣,最終就會站在球的落點。


雙目不離棒球

外野手未必有意識地學這gaze heuristic,但肯定全都掌握得極佳。上Youtube隨意看看他們接球的短片,就算跑得多快,雙目都不會離開棒球片刻,甚至沒有「睇路」,成功接球後跌落觀眾席,也時有發生。竅門似小,但若然不識,只顧追着球跑,永遠也接不住。

雖然投資並不像接球,要在電光石火之間,完成判斷及行動,但是複雜程度、變數之多,與計算球體的拋物線,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外野手帶給我們的教訓,是複雜的問題,不一定要用複雜的方法解決。而且方法愈複雜,愈易出錯,效果未必比掌握到少量簡單但重要的竅門要好。

數十年前,有一投資雜誌,排列過去十年回報最佳的基金,其中一家優秀基金名不經傳,引來福布斯訪問。基金經理名叫威爾許,直言完全沒聽過「證券分析之父」格拉咸,對當時得令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亦一問三不知。舊又唔識新又唔識,究竟有何招式?答案是打開Value Line每周出版的股票概覽,買入估值排名最低的一堆股票,之後便安度餘暇。威爾許不能出口成文,東一句安全邊際,西一句價值低估,但他貫徹執行自己學到的竅門,與進行各式複雜運算、研究的同業相比,表現更好。



棒球外野手即使以極高速奔跑,雙目也離不開棒球。


小偷本領在於逃

至於投機上的一大竅門,「炒股的智慧」(作者:陳江挺)一書中有一個小故事,不妨細味。話說有一小偷之子,求父親傳藝。父親見兒子一事無成,好食懶飛,實在「一表人才」,便決定帶他「入行」。一晚,他帶兒子潛入一間大屋,指示兒子入儲物室尋寶。兒子找到一半,父親突然從外反鎖倉門,還大叫「有賊!」兒子暗叫不妙,只好躲於倉門後,候家丁來查察財物時,趁機奪路而去;當被人從後追趕,他情急智生,將大石投到水池,追兵以為他失足落水,便沿池搜尋。兒子回家後,正想向父親大興問罪,父親卻說:「你已經學會怎樣做小偷了。」作者指出,小偷的本領不在「偷」而在「逃」。投機當然合法,但竅門同樣在逃,否則不論買中甚麼「寶物」,同樣一切皆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805

創業板改革 可借鏡Nasdaq

1 : GS(14)@2016-05-17 03:36:16

【明報專訊】港交所旗下有主板及創業板兩大股票現貨市場,當中創業板於1999年成立時的初衷,是希望成為像美國Nasdaq一樣的科技股搖籃。雖然該板過去近17年未能如Nasdaq一般壯大,但將來若做到的話,料可為港交所帶來豐厚盈利。今期封面故事專訪Nasdaq上市服務高級副總裁Bob McCooey,以及有「香港創業板之父」之稱的鷹君(0041)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羅嘉瑞和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特約教授曾淵滄就此出謀獻策。



明報記者 葉創成、蘇樂恩

今年以來創業板炒風四起,最為矚目的是藝人黃翠如父親黃永華任大股東兼行政總裁的聯旺集團(8217),該股上月12日掛牌後,股價如坐火箭飛升,第一口價已報2元,較招股價0.26元勁升6.7倍,跟?在首3個交易日內大漲小回,最高報14.2元,較招股價?C升近54倍,市值高達177億元。該股上周收報7元。

曾淵滄分析,根據目前的機制,公司擬在創業板上市,一般以全配售方式招股,不設首次公開發售(IPO)予散戶認購,故貨源可能集中在極少數大戶手上,街貨不多,令其上市後較容易炒作。他指出,港交所本身於2000年6月上市,也是以介紹方式進行,讓持有經紀牌照的會員將牌照按比例轉換為股份,不設IPO,「好像阿當及夏娃食了禁果一樣,港交所犯了原罪,自己以全配售上市,又怎能禁止其他公司全配售上市呢?」他慨嘆,由於全配售的機制等原因,目前創業板已淪為莊家俱樂部。

羅嘉瑞:轉主板機制是個錯誤

創業板另一為市場詬病之處是轉主板的機制。港交所於2008年就創業板的發展向市場諮詢後,簡化了創業板轉主板的程序,故過去8年像威高股份(1066)、同仁堂科技(1666)及東江環保(0895)等昔日創業板股王紛紛轉到主板上市。羅嘉瑞接受訪問時便批評上述決定錯誤:「我們做錯了一件事,就是讓創業板公司可以升級去主板,這樣的話,上市公司一旦賺多?蠵?N走?髐W去主板,令創業板永遠都係一個垃圾板。」

曾淵滄則分析,微軟於1986年在Nasdaq上市以來,至今股價上升逾5000倍,曾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正因如此,紐約證券交易所亦要爭?招攬微軟到該所掛牌,讓該股在兩大交易所雙重上市。他認為,此個案值得創業板參考,「一間初創科技公司在創業板上市後快高長大,成長為藍籌股,繼續留在創業板並沒有問題。目前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可輕易轉去主板,反而令他們覺得留在創業板便等於『無料』,擔心留在創業板整壞個招牌,你看Nasdaq的招牌幾好!」

Nasdaq上市服務高級副總裁Bob McCooey接受訪問時指出,美國零售投資者的確可以參與該所新股上市的IPO,而日後這些上市公司亦可以在Nasdaq及紐交所雙重上市。換言之,這個全球科技股的搖籃,在新股上市及轉板機制均與本港創業板有根本性的分別;而目前Nasdaq上市公司數目達2568間,總市值達7.65萬億美元(約60萬億港元);而創業板至4月底上市公司數目為231間,總市值為2665億元,分別是Nasdaq的9%及0.44%。

McCooey不評論本港創業板的情?,但他指出,Nasdaq已連續14個季度成為企業優先選擇作為IPO的美國交易所,在醫療股、生物科技股、金融股及科技股的上市平台中,是備受信任的市場領袖。截至上周四Nasdaq共有2568間上市公司,當中565間屬科技股,佔比達22%;他將Nasdaq的成功歸功於三大要素(見表)。

散戶可參與Nasdaq新股集資 免貨源歸邊

正正由於本港創業板過去近17年發展呆滯,未能成為亞洲的Nasdaq,期內不少中資企業、特別是科網龍頭企業便轉到美國Nasdaq上市,令港交所失去不少大生意。McCooey指出,在Nasdaq上市的2568間上市公司中,111間屬中國公司,當中41間屬科技公司,其中3間中國企業,包括百度、京東及網易都是Nasdaq 100指數的成分股。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6/news/eb_ebd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24

港初創企業發展堪借鏡矽谷模式

1 : GS(14)@2017-04-10 23:32:24

【明報專訊】推動初創成為香港的大趨勢,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掛在咀邊,但究竟怎樣才能令到香港的新經緯產業愈來愈蓬勃?致力鼓勵初創的南豐紗廠負責人陳卓卓心裏有一套想法。

陳卓卓今年親自前往美國SXSW「取經」,這是一個鼓勵創意及初創企業雲集的的國際盛會,舉辦歷史長達30年,曾造就Twitter的成功,今年會期,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也是講者之一。

SXSW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盛事,吸引全球不同的政界、名人及初創企業家出席。不過,這個舉世知名的盛會,當初只是由一班有心人發起,並沒有雄厚的財團或政府支持。由此可見,有些事,由下而上的力量,更勝由上而下的有序安排。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團結就是力量,這一點是SXSW與矽谷(Silicon Valley)共同信念,兩者均高舉創意及互助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

陳卓卓認為,矽谷是一個創意的搖籃,鄰近史丹福大學,不少初生之犢在矽谷嶄露頭角,他們起初在借用友人家的車房「埋頭苦幹」,憑雙拳打出一片天,創造奇蹟。這些人發跡後,不會遠走他方,也不會轉臉不認人,反而會在當地主動協助後起之秀,傳授寶貴經驗,薪火相傳。

陳卓卓說:「在矽谷,口頭禪是 How can I help you?(我可以怎樣幫你?)、What can we do together?(我們可以怎樣合力發揮所長?)」在矽谷, 不少初創企業對「愚笨的錢」( d u m b

money)全無興趣,反而希望能夠引入高瞻遠矚的策略性投資者,與同路人共同壯大公司規模。

陳卓卓指出,香港應該致力造就一個類似矽谷充滿活力的初創環境,締造一個舞台,讓熱衷初創企業者互相交流,彼此共同發光發熱,「初創企業之間並不是你死我亡,非勝即敗,而是可以雙贏。」

香港在人才、地理、航運和金融體制有先天優勢,只要配合新思維,本地創新科技發展定能百花齊放。

■新經緯產業貼士

矽谷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舊金山灣區南部,早期以半導體晶片公司林立而得名。儘管美國和世界其他高新技術區都在不斷發展壯大,但矽谷仍然是高科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該地區的創業投資佔全美創業投資總額三分之一。

(此專欄為明報及南豐作坊 www.themillsfabrica.com 的合作項目)

讀者如欲重溫南豐作坊系列,可登入以下連結:link.mingpao.com/50551.htm

相關文章:

港初創企業發展堪借鏡矽谷模式

牛津博士生禤彥勳籌780萬 研發醫療保健機器人

內地網購時裝市場大 Whoolala冀集資拓業務

ORii骨傳藍芽戒指 手觸耳窩即可通話

南豐紗廠預計2018開幕 前期活動鋪路 成就日後地標

吳燕玲:擴物料想像空間 跨越紡織設計界限

史丹福尖子砌表闖天下 EONIQ冀籌39萬拓業務

Snaptee 項偉倫:手機料成時裝新消費模式

譚慧怡:香港人流物流匯聚 冀籌780萬拓線上時裝平台

新經緯產業 香港經濟新路向南

[初創企業]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18&issue=201704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890

怡健堂:推廣產品借鏡西醫經驗

1 : GS(14)@2017-10-08 21:55:28

【明報專訊】早前,怡健堂中醫位於將軍澳的第七間診所舉行開幕禮,當日怡健堂中醫宣布,與本地草本天然護膚品品牌Kimature及涼茶及草本飲品「良茶隅」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其全線診所將會陸續銷售兩者產品。

本身是西醫的怡健堂中醫股東莊文煜表示,其實部分西醫診所早已有售護膚品,這次3家公司聯乘(crossover)合作是向西醫行業借鏡。他記憶中,以往外國曾經有嬰兒護膚品品牌,因為在診所上架而走紅,後來被跨國公司收購,繼而在大型連鎖藥房上架。

花半年時間選定合作伙伴

怡健堂中醫助理市場經理黃善勇稱,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較新派的連鎖中醫診所集團,希望推廣治未病概念,顧客不是有病才來,而是日常保健也會想起該公司,讓該公司成為顧客的保健養生顧問。

連鎖中醫診所銷售護膚品和飲品,幾近是以其聲譽為兩者背書。黃善勇透露,公司選擇合作伙伴也相當小心,當初定出的條件,就是要找草本產品,並且希望盡量找到本地生產者,經過約半年才選定Kimature和良茶隅。現時,怡健堂中醫已有4間診所有售Kimature護膚品及良茶隅涼茶和草本飲品。至於已上架的Kimature和良茶隅產品,分別有13款和10款。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07&issue=201710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696

立論:借鏡曹星如學投資

1 : GS(14)@2017-10-15 16:53:30

世界超蠅量級拳王曹星如(Rex)上周六與前拳王河野公平那場驚心動魄的衛冕戰,有不少值得投資者借鏡的地方。這位一代港產拳王展現出他是如何克服逆境,在面對實力旗鼓相當的對手時,憑藉不死信念,嚴格執行賽前部署,險勝對手。
Rex及他的教練團隊似乎在比賽之前,已洞悉河野公平很可能是他職業生涯以來最強的對手。由於兩人的拳風相近(均是進取型),出手快狠夾準,而且若論出拳的力度,河野的實力甚至可能略勝一籌。假如硬碰,Rex未必能佔到便宜。剎那光輝,並不代表永恒。要在世界級的賽事完成22連勝,肯定不是一時僥倖,亦絕對不能逞一時之強。Rex賽後透露,他賽前已與教練商討好,必須盡用自己身高及臂長優勢,全場以穩守突擊方式取分,盡量與對手保持距離。
Rex在這場賽事之中,不單面對最強的對手,還要不幸地在中途遭遇了對其極之不利的意外──在第二回合,Rex與對手迎頭相撞,傷了左額角。受傷患困擾,痛苦不堪的Rex於及後幾個回合一直陷於苦戰,賽至第六回合後經醫生判斷不能繼續作賽,最終以68對66的些微點數,擊敗對手。
Rex今次之所以能成功衛冕世界拳擊組織超蠅量級世界冠軍的寶座,那絕對是他及教練團隊憑實力、信念(conviction)及紀律完美執行後的成果。不少不熟悉賽例的觀眾,原先可能會以為一開局便步步進逼、表面上佔了上風的河野,最終會贏得比賽,結果卻因為Rex的傷勢未能完成賽事,最終以點數擊敗對手,有點為河野不值。然而,只要心存不偏不倚的求真精神,真相將會越辯越明。即使不懂賽例,只要虛心惡補,便會懂得欣賞賽例公平之處。Rex是在第二局意外受傷,令他在餘下四局之中以受傷的身體變相被逼讓賽,結果仍能以點數擊敗對手,獲勝其實是實至名歸,拳證中途結束賽事,亦是合乎情理的安排。在投資市場,投資者必須像Rex及他的教練團隊一樣,只有在事前充分審時度勢之後,充份發揮自己的個人優勢,始能剋敵制勝。與投資市場只講求成敗不同的是,當晚的賽事,我希望香港市民,不單學懂欣賞拳賽,亦懂得欣賞兩位拳手的體育精神。後記:家母日前凌晨急病入院,幸得伊利沙伯醫院各醫護人員高效專業服務,得以度過極危難關,特此向黃秉康醫生、顧問護士文姑娘帶領的醫護團隊致以萬二分的敬意!當今香港社會公職人員往往動輒得咎,但願小小一句道謝,令社會少點戾氣,多些正能量。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1/20179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674

重慶電競館將完工 建築師何周禮:啟德可借鏡

1 : GS(14)@2017-12-05 00:41:29

【本報訊】電子競技活動日益受年輕人歡迎,更有機會被納入奧運項目。內地重慶將有首個電競比賽專門場地落成,該項目集比賽場館、培訓中心及酒店於一身,總樓面面積達300萬平方呎,單計場館及培訓中心已耗資約15至19億元人民幣,負責項目設計的本港建築設計師何周禮認為,本港啟德體育園場館亦有潛力發展成電競比賽場地,在活化工廈政策亦可加入措施讓工廈變身電競培訓場地。該電競場地位於重慶忠縣長江沿岸,何周禮指該處屬內地首個以電競為主題而建的綜合項目,總面積與本港灣仔會展相若。何指主場館佔130萬平方呎,可容納7,000人;另設電競綜合孵化及培訓中心暨主播訓練中心,樓面面積約100萬平方呎;另一五星級電競主題酒店樓面達70萬平方呎,提供450間套房。何周禮指電競活動已被納入亞運會比賽項目,未來更可能成為奧運項目,是次項目共動用1,200工人、24小時輪流工作以加快進度,今年5月施工,主場館料最快年底完工,以配合年底在該處舉行的全國移動電競大賽,而培訓中心等將於明年中落成,主場館及培訓中心成本分別約12至15億元及3至4億元人民幣。何指設計時採用了「比翼雙飛」概念,主場館屋頂用了不對稱但面積相同的雙翼設計,代表公平對決,市民可透過設在主場館牆身的LED屏幕收看電競賽事。他指電競活動在內地或外國日益流行,本港啟德體育園是具潛力容納電競活動的地方,建議興建場館時加入電競元素,如電競需大量又穩定的供電和網絡及大型屏幕,亦預留空間設虛擬實境活動室等。他又建議透過活化工廈政策,容許工廈設電競訓練場所等。■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71204/202342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23

平機會主席陳章明倡借鏡星洲:港府應重奪住宅定價權

1 : GS(14)@2017-12-14 18:24:33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452&issue=20171214
【明報專訊】目前本港私人發展商佔住宅市場的佔有率逾半,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陳章明接受訪問時表示,這令政府失去樓價定價權,導致近年樓價飛升至脫離港人購買力水平,而新盤則愈來愈細,令年輕人結婚後亦難有空間生兒育女,結果令生育率偏低,人口老化問題愈來愈嚴重,不利經濟及社會長期發展。因此,他建議港府效法新加坡政府,提高在職人口的強積金供款比率,用來大建公營房屋,目標是令每個香港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屋。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本港人口734萬,當中116萬為65歲或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高達16%,即每6人便有1人是長者,而有關比例是過去30年以來最高(圖1)。陳章明分析,本港人口老化的問題十分嚴重,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未來只會愈來愈嚴峻,「估計15至20年後每4個香港人就有1個是老年人,而在25至30年後有關比率更會升至三分之一,可見多麼『大劑』!」

星洲組屋政策助提升生產力

本港出生率偏低,是導致人口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陳章明將此歸咎於港府的房屋政策失當,並認為應該就此向新加坡借鏡,「新加坡永久居民結婚後便可以低廉價格購入政府組屋,而單身人士在35歲或以上亦可享有此福利,故當地八、九成人口住在組屋,只有社會最富裕的一兩成人口才會直接購買私樓,或出售組屋後買私樓。」換言之,新加坡政府於當地住宅市場的佔有率逾八成,「組屋的政策理念非常好——『每個新加坡人都應該有權利去擁有自己的房屋』,這不止令新加坡人年輕時已安居樂業,提升生產力,在他們年老時亦可用組屋做逆按揭,每月取得定額收入作為退休開支」。

相比之下,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香港住在私人物業的人口佔比高達53%,公營房屋的比例僅45%(當中29%屬租住,16%屬資助自置居所房屋),後者較新加坡逾80%的比例屬明顯偏低(圖2)。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即使住在私樓的人口中,也並非全部屬自置物業,統計顯示以家庭住戶數目計,僅48%家庭自置物業,而且有關比率較2011年的52%及2006年的53%均見下跌。

劏房新盤盛行 礙年輕人生育

陳章明分析,港府的房屋政策失誤,容許私人發展商佔有逾半市場,因此亦失去定價權,形成地產霸權,導致私樓樓價屢創新高,新盤單位則愈來愈細,令港人難以組織家庭生兒育女,人口老化的問題將愈來愈嚴重,「近來新盤樓價之高,數百萬元才可以購買一個百多方呎的開放式單位,住在一個『豆腐潤咁細』的劏房,你(政府)叫年輕人怎樣生小朋友呢?而且這些劏房本身亦不便宜,一般家庭超過10年不吃不喝把所有收入用來供樓才可勉強買到一間」。

「兒子若問我借錢買樓 會要求聯名」

由於本港私樓價格已升至脫離港人購買力,而且金管局近年不斷收緊按揭,港人若未能通過按揭保險計劃的壓力測試借二按,便需要儲夠四成首期才可上車,以目前私樓價格動輒數百萬元計,有關首期金額普遍逾100萬元,一般年輕人難以負擔。因此,近年家境較富裕的年輕人往往向父母借首期置業,「買樓靠父幹」成為社會常態。

陳章明本身亦有多名兒子,但強調只會在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會借錢予兒子買樓,「假如兒子問我借錢買樓,置業當然是好事,但大家也知道『借了隨時無得還』,故此雖然我也會願意借錢,但會要求兒子在樓契上也寫上我的名字」。聽來好像有點不近人情,但陳章明認為有必要,「即使我相信兒子,也不知道新抱心裏的想法」。他又教路,即使父母擬將身家百分百分配予子女,也要留意時間安排,避免日後出現不必要的爭拗,「若年老時與家人爭產,是一件頗悲哀的事」。

增強積金供款 助建公營房屋

綜合上述分析,陳章明相信,港府應該全方位檢討房屋政策,大幅增加公營房屋在整個住宅市場的佔有率,「既然新加坡組屋是這樣好的安排,港府有何原因不去跟隨呢?」新加坡政府有資源興建組屋,原因之一是國民須把每月收入相當一部分用來繳付公積金,供款比率按不同年齡及收入而定,但平均高達28%,遠高於本港強積金的10%。陳章明認為,若本港大幅提高強積金供款比率,能換來港人安居樂業、自置居所,相信社會各界能夠接受,籲港府積極研究這種做法。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7-12-14 18:24:58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324&issue=20171214
【明報專訊】除了就港府應如何調整房屋政策應對社會老齡化的問題外,陳章明本月初亦以「彈性退休 —— 一石二鳥的考量」為題在理工大學「活齡學院」研討會上分享如何可以退休無憂。他表示,為了避免壯年人由退休前的「有工返」突然轉變至退休後「無工返」,生活方式出現重大改變難以適應,他認為有能力的打工仔應該採用「彈性退休」的方式,由50歲開始逐步減少工作量,「例如50歲將工作量減少一成,雖然薪酬也會相對減少,但可以騰出更多時間享受人生,之後每隔幾年再減少一成工作量,直至退休為止」。

最理想50歲起減工時

廣告

陳章明除了推廣「彈性退休」外,亦建議延長退休年齡。現時本港公務員一般於60歲或以前退休,但本港商界則無法定退休年齡;港府早前在人口政策報告上指出,隨着戰後嬰兒潮一代陸續退休,加上生育率偏低,本港整體勞動人口預料將於明年達365萬並見頂,之後逐步回落。陳章明表示,既然本港勞動人口將見頂回落,而且正進入知識型經濟,「知識不會在嬰兒身上,而是在我們這些壯年人的腦袋裏」,故他建議政商界將員工的退休年齡普遍延長至70歲,此後「仍在公司內可保留一張枱,每星期回來向新一代傳授經驗,證明我們仍有存在價值」。

陳章明補充,日本多年前已面對勞動人口下跌的問題,故政府鼓勵國民每年進行身體檢查,若打工仔能證明其身體狀况理想,便可在65歲退休年齡後申請繼續任職,此舉亦值得本港參考。

[名人樓市論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