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張洪年鴻文 左丁山


2010-10-28  AD




 

九月號「中大校 友」季刊嘅校友捐款一欄,列出最新嘅捐款校友名單,雅虎香港老總C係中大新亞畢業生,佢睇吓捐款校友名字,低呼一聲:「乜新亞校友捐咁多?」哦,睇清楚, 係噃,有較大額嘅校友捐款,即是梁英偉(新亞校董會主席)捐二百萬,新亞校友會會長陳志新捐一百萬,林榮德、王文彥兩位校董各捐一百萬,黃桂林校董捐五十 萬,楊汝梅博士嘅學生捐一百萬,以上校友加埋捐咗六百五十萬元,最大嘅得益者當然係現時及將來嘅新亞學生。呢幾項捐款嘅校友都係六、七十年代嘅學生,希望 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嘅學生到咗2040年可以捐更多錢回饋母校。

 

學校能有舊生捐款,固然可喜,證明學校產品能在社會上出 人頭地,事業成功也。同樣可喜,彌足珍貴嘅就係同時有學生在學業成就上對世人有貢獻。新亞一九六七年中文系畢業嘅張洪年(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就係一 位表表者,佢曾在柏克萊教書,所著《A Practical Chinese Grammar》被學術界稱譽為「巨細靡遺」之作,廣為西方研究中文嘅學者重視。今年新亞慶祝成立六十一年,適逢張校友自中大退休,新亞請佢做演講嘉賓, 張教授臨別秋波,演講詞寫得非常用心(全文刊登於十月之新亞生活月刊),左丁山一再拜讀,服到五體投地,覺得所有中大學生校友,特別係新亞人,都應該讀一 讀,欣賞張教授嘅文采與對新亞嘅感情。佢講在天人合一亭感覺到嘅浪漫,引伸到「人不浪漫枉少年」,以至上一代學人之浪漫情懷與執着,到今天學生讀大學的目 的,內有深意。試看一小段:「整個校園最美的一塊福地在哪裡?也許各人有各人的喜愛。我自己最鍾愛的是新亞書院背後的天人合一亭。有識之士,擇地山坡,闢 土為塘,半圓的淺水曲池,圍繞著百年老樹,鬱蒼蒼的樹蔭底下,風起處,水波漣漪,輕輕地向外蔓延,一水連天。吐露港外,朝霞夕輝,頓時盡在眼前腳下。池的 外沿,有裙帶小徑,人立其上,前面的池,背後的海,連接成片,共長天一色。在小徑上緩步慢行,恍如在水中央,凌波細步,其優雅嫺靜,非人間世可言。諸位曾 經去過,自然明白,沒有去過的,請會後務必過去看看。對於什麼叫做天人合一,自然會別有領會。同學們都知道,黃昏時分,新月初上的晚上,在那裡散步,意境 最是浪漫。」

張教授大概有六十五歲,不時在耳仔戴上小耳環,頭髮濃密只有華髮少許,望之如知天命之年,今自中大引退,校園內少了一位浪漫人物,惜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9

王澤基鴻文 左丁山

2011-6-18  AD




 

基金F願意去大 學演講,於是同一啲大學教授有聯絡,與港大王教授與中大王教授有聯絡喎,港大王就係王于漸啦,王教授每星期在信報發表長文講經濟,左丁山列為必讀。中大王 係邊位呢?基金F話係一位年青牛津博士,以前係高盛行家,商而優則學,在高盛賺到夠就返回學府教金融,裨益下一代。左丁山唔識呢位王教授,但上星期六出版 嘅iMoney雜誌有一篇封面文章,「教科書加價有理」,封面照片就係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與中大金融系教授王澤基,王教授與潘凱媛、鍾耀恆合寫一篇長達十 頁嘅文章,深入探討教科書分拆,結論係乜嘢呢,就是政府應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政策上,白啲講就係:教育局不惜氣力、不惜時間要書商分拆教科書與教材,爭拗 成果毫無意義。好少見一位教授為一個社會議題做咁深入嘅資料搜集與探討,睇完呢篇壓卷文章,其他人唔駛再為呢個教科書分拆題目寫字咯,包括左丁山在內,教 育局官員與大學教授如果唔閱讀王澤基教授嘅大作,請收口,冇資格講嘢。又或者如果另有教授唔順氣,要與王澤基對着幹,精心另寫一篇十頁文字批駁嘅話,則市 民有福,讀者有福了。

 

基金F對書價與分拆全無興趣,與王教授唔會講呢樣,只會講香港金融基建與未來發展。佢嘅下一代讀國際 學校,對本地學生嘅教科書認識甚少,故此冇意見。獅子山學會嘅皮蛋王以前又係讀國際學校嘅,記得用書好國際化,與其他國家地區嘅學生用書雷同,亦唔見有乜 教材,佢話點解本地學校唔照辦煮碗呢?佢睇真啲,做小小研究,就發覺本港課程與IB,有極大不同,學生讀外國教科書就會好唔掂,如果要改書,首先就要改晒 啲課程,向IB靠攏,而呢樣係特區政府教育局誓死不願嘅,唔好講第二樣,淨係「國民教育」一科已經要別樹一幟,即使明年無教科書用亦要實施啦。特區教育官 員嘅思想非常獨特,廢除中史(睇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文章就知道中史老師有幾激氣),大部份學生不識中國歷史,但又要講「國民」,幾荒謬。人地德國嘅中學有 四科必修科,就係德文、英文、數學與歷史,睇吓德國人幾愛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