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捕捉靈感的筆記本 設計天王「玩」手札想出暢銷點子

 
2011-3-28  TCM




他替周杰倫、張惠妹和五月天等, 累積超過兩百張華語流行唱片專輯做封面設計,也為《達文西密碼》、《白色巨塔》等翻譯暢銷書定調外觀風格。出道八年,今年三十四歲的潮男設計師聶永真,過 去一年內,完成三十張唱片、三十本新書封面創作,也挑戰舞台劇和電影海報設計,堪稱是台灣出版界的多產創意人,做為把紙張當作表演舞台的跨界設計師,聶永 真也「玩」筆記本,而且玩得很認真。

用筆記本平衡情緒!到處蒐集,像每天依心情穿搭

去年五月的誠品設計節,聶永真設計的一款創意造型筆記本,短短一個月內一萬本銷售一空。這本比手掌略大的筆記本,是由騎馬釘裝訂不同磅數紙質的空白、細格 紋、墨綠色等,共五疊不規則造型紙張而成,往前翻向後翻,都像是本便於分類記錄瑣事的活頁簿。

聶永真說,因為從事平面設計工作,對筆記本的紙張材質和形式極為敏感,到訪各地美術館禮品部,甚至舊貨市場,蒐集風格迥異的筆記本,是他的興趣之一。

有次,在跳蚤市場,聶永真就發現一本德國設計師操刀的筆記本,雖然內頁是簡單的橫線,但卻是斜十二度的橫線,以遷就多數人書寫文字的慣性,獨特的設計觀 點,就讓他覺得「夠屌」。

問聶永真,不斷蒐集各式筆記本,目的是什麼?「用感性的話說,講到底,為的就是一個『爽』度,」他說,不同形式的筆記本,帶來不同的愉悅感受和樂趣,就像 有人每天會依心情搭配不同的鞋或包出門,筆記本對他來說,不只是記錄日常事件的工具,更存在平衡情緒的感性功能。

用筆記本激發創意!選最對味的,在紙上自我對話

也因此,聶永真手邊總有不少於五、六本形式殊異的筆記本,有完全空白內頁的,也有手工絹絲封面、色塊插圖其中,或像是漫畫本暗格劃分的筆記本,隨每天不同 的開會行程,選擇不同筆記本,如果這一天從早到晚,是密集安排的企畫會議,聶永真就會選空白筆記本,不讓思緒被嚴重干擾;若是一個新書封面的發想討論,他 則會攜帶色彩較豐富的本子出門,來刺激出源源不絕的創意。

聶永真說,對做設計這一行的工作者來說,工作情緒攸關著充沛創意的產出,儘管所有視覺作品的完稿,現在都已在電腦上完成,但最初始設計概念的自我腦力激 盪,一定還是在紙本上進行,隨身筆記本是最貼近他創作的溝通媒介,必然和情緒產生連結,而較為鬆軟的青禾道林紙,最好全部是米色空白內頁,是和他最對味的 筆記本。

從理性的角度看,不同筆記本對聶永真來說,也是他腦中存取跨界創意的活頁匣。

由於平均每週要完成一個唱片或書籍的封面作品,每個作品從企畫階段到完稿至少須一個月,如此的工作量,等於手上隨時有四、五個設計案同時在進行,如何一心 多用,讓每個創意都成為攫取眾人目光的焦點,將天馬行空的創意進行有效管理,攸關工作效率和作品品質。

聶永真的方法,是將設計工作流程,分成創意雛形發想,以及視覺影像完稿兩個階段。後者是進入電腦工作平台,透過繪圖軟體進行工作排序管理,這個階段需要費 心思的程度較低,然而,設計工作最核心挑戰是思考的自我突破,因此,最關鍵的還是前者的創意形成過程,在此階段,筆記本扮演最有力助手的吃重角色,由於經 常得多工進行不同設計案,聶永真盡量不讓每本筆記本都被填滿,一方面可即興延續進行中的創意,留白處當作另一個設計案的發想空間,更可以成為不同設計案的 對話窗口。

翻開聶永真筆記本,占去最多空間的是塗鴉式的不規則圖案,「設計工作的最前端,是從一連串的水平思考開始,」他解釋,筆記本就是進行腦力激盪的最佳運動 場,每個人的腦容量有限,於是,在筆記本上運思,就像是進入不同形狀的思考盒子找創意,圖像是最能勾勒出設計元素的表達方式。

筆記本無所不在!左手背、iPhone機殼都能塗鴉

像是去年和詹仁雄設計的跨界護照夾,聶永真就是在米色的筆記本內頁,反覆推演用料材質和配色;和唱片公司企畫討論封面設計,一場會議下來,聶永真的會議紀 錄,就是幾張簡單的設計草圖,回到工作室之後,再從草圖衍生出趨於成形的設計觀點。

但也有的時候,最終成形的創意常常是不按牌理出牌。像是他去年底替國語流行男子團體SIGMA創作的視覺符號,一開始是在筆記本上塗鴉找靈感,但最後成形 的創意,卻是坐捷運時筆記本不在手邊,隨手畫在硬紙板材質的iPhone手機背殼上,就連左手手掌背,也經常是聶永真拿來記錄靈光乍現的臨時筆記本。

他設計的不規則筆記本,刻意將不規則紙張裝訂起來,搞怪的構想雛形,來自聶永真平常習慣把印刷廠估算用紙磅數的樣張,或回收的廢紙,重新集疊一堆後拿起訂 書機,自製隨便的塗鴉冊,當作亂畫草圖、抄錄檔名或登記要買什麼飲料、晚餐,信手拈來的好工具。

聶永真認為,設計工作者最大的挑戰,就是脫離框架,讓自己處在不墨守成規的生活裡,如此,才能讓水平思考的創意自由發散出去,而筆記本之於他的意義,就像 是大腦外接的不同記憶空間,記錄創意奔馳的交錯軌跡,「只要我還是做平面設計師的一天,就會繼續不斷『玩』筆記本,」聶永真說。

延伸閱讀:筆記撇步1選形式不同的筆記本,回應工作情緒 2在空白筆記本上進行腦力激盪的自我對話 3每本筆記本都留白,讓不同創意對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3

卡拉曼2011年報,我發起話題的靈感來源 richwood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e9d9e0102e05a.html
設計一個長期成功的投資策略時,有兩個因素是至關重要的。首先,請回答這個問題:你的優勢是什麼?(這 是一個相當經典的問題,我本人也投資六七年了,我問許多投資十幾年的人,也沒能真正說出讓人信服的優勢來。價值投資哲學有優勢到底優在哪,怎麼用,為什麼 學習巴菲特的人多,但學出來千人千樣。這些年我一直迴避銀行,有哪些人真正能研究明白銀行業的,其碼近三年,銀行陷入是三大風險之一的估值風險。業績增長 了,資本市場給予它的市盈率標準卻明顯下降了。)

在高度競爭的金融市場上,有著成千上萬非常聰明非常勤奮的參與者,如何才能使你處於優勢?你 應該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工具包:真正的長期資金,可以從各種市場和證券資產類別靈活跨越以尋找機會,深厚的行業知識,較強的資源關係開發能力,並在價值投資 原則上有堅實基礎。(卡拉曼的要求真不低啊,這就對了。一個想在投資上取得成功的人,面對的競爭對手是多麼的多,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自己)

一 長期資金,無槓桿(這就讓投資者相當難辦了,起步太少很難成功,大多數股民是投一二萬時,成功賺錢,投資一二百萬時,賠的歷害,我記得SOSME兄寫過一篇類似概念的文章。當然我說的投資者是想在投資上取得成功的,其實大多數人的財富創造還是來源於辛勤工作靠譜些)

二 各種市場和證券資產類別靈活跨越以尋找機會,這點我越來越覺得格外重要,當你在牛市時,權益類市場必然機會很大,但在熊市時,債券回報相當不錯。更有套利 類投資,提供合理甚至優秀的風險回報關係。現在已經有大量有實力的價值投資者,在美股,港股進行投資了。價值投資本質上是一個尋找極佳風險回報,逆向投資 的方法。

三 豐厚的行業知識,較強的資源關係開發能力,並在價值投資原則上有堅實基礎。這一條機乎過濾到95%以上的人。資源的開發能力是什麼,很多人認為巴菲特光是 投資牛,其實他是一個股權投資家,也是一個企業家。它在價值投資的方法有延伸,特別是控股型投資法,他炒掉管理層,重組公司業務,重組調整資金用途,他主 動實現價值催化,而我們需要等企業出現變化,小股東有何作用呢。相對被動的多。當然,我們也有優勢,尋找與我們利益一致的大股東和管理層。這是我認為小股 東最大優勢之一。遠遠比尋找偉大企業靠譜的多。

但由於投資從很多角度來講都是一個零和博弈,你所取得的高於市場指數的收益是來自於其他人所犯的錯誤、疏忽或者反應過度,當然這裡也有你聰明才智的作用。

(卡拉曼把問題看的透透的,敢於逆向,抄底的價值投資者們,是否應該想想,你是否過於自信和自負了,還是經過反覆研究測試,在認為實在是價值遠遠低估時,介入。)

良好的投資方法的第二個元素:你必須要考慮競爭格局及其他市場參與者的行為。

(這是 我寫這篇文章的第二個關鍵點,價值投資者是不是不看市場預期和投資者的行為呢,我以前感覺只要是好企業長期一定反應其價值,這個理論是正確的,但實務中你 就麻煩了。第一你不知道你分析的是不是正確,企業有經營上的週期 ,還有可怕的黑天鵝,而且天鵝的數量和你想像中絕不一樣,甚至可以說天鵝們是定期旅遊的,不是百年一遇的。第二是,索羅斯的反身理論認為價格會影響價值, 我認為這人理論也是正確的。價格會嚴重影響相關利益集團的行為,你看到的所謂好企業在,股價大漲時,推出定向增發向市場要錢,但你看看重組企業真正搞重組 時,股價大跌,重組方得到更多的股權。所以價格是一項投資的關鍵之關鍵。那就出現一個問題了,價值投資必須考慮市場競爭格局,誰賣的,誰在看好,市場參與 者都在幹什麼。)

正 如在足球場上,教練給你的建議是利用你的對手:如果他們是在防守,過人可能是你最好的選擇,即使你後面有一個球星在防你。如果其他投資者的成績都依賴於快 速增長的科技股,你的卓著的科技行業分析師未必能幫助你超越對手。如果你的競爭對手不重視,或者實際上是傾銷甩賣美國住房債券或者希臘的股票,這些資產類 別可能值得你關注,即使主導其他人賣出決定的是這些證券現在基本面很差。你的注意力和技能在哪裡最適用,這取決於其他人的關注點在哪裡。(本質上價值投資喜歡垃圾尋寶,這個垃圾是市場認為是垃圾價格大跌,但你通過分析認為企業價值仍在,甚至未來還有提升)

在觀察你的競爭對手時,你的重點應該是他們的方法和過程,而不是其結果。羨慕別人的短期表現會帶來很多不利之處,他會導致大部分投資者進入一種沒有成就感的永久週期中。 (這點是一個大秘密啊,呵呵。有緣者得之吧。舉個具體的例子,看空銀行的理由有許多,這也是壓制銀行股的最大市場預期,其實擔心壞帳大幅提高沖減利潤和利 率市場化這類如果是主流的話,預期反轉(或者叫估值提升的關鍵就是這個預期的打破,你觀注的要點也在於此)他們看空的邏輯是什麼,看漲的邏輯是什麼,未來 你的壓力測驗就是看理由是否還存在。

你應該觀察你的競爭對手,但這不是出於嫉妒,而是出於尊重,不是專注於複製他人的投資組合,而是尋找他們沒有發現的機會。

投資業務大部分是圍繞資產積累活動。在一個以短期表現作為評估指標的領域,短期相對表現不佳對於保留資本是災難性的,但業績平平則不會。

因此,由於持續的業績不佳可以威脅到公司的業務,大部分投資公司的目標都是追求安穩的跟隨大趨勢的投資收益,這樣的投資收益也是平庸的,從而失去了獲得突出表現的機會。投資者獲得優異收益的唯一辦法是定期地遠離大眾,但只有很少一些人願意或者能夠做到。

此外,大多數傳統投資者都受到了種種的限制:狹窄的選擇標的,投資招股書或合夥協議的法律限制,或心理壓抑。

高檔債券基金只能購買高級債券,當債券等級下跌到低於BBB級別時,他們通常會不顧價格,被迫出售。當抵押擔保因為其可能不完全返還面值而被降級,大量的潛在買家根本不會考慮購買它,很多人甚至還在甩賣。當一家公司一時忽略了現金股利,一些股票基金不得不賣出該股票。

當然,當一個股票從指數中刪除時,它肯定也會被很多投資者拋棄。有時候,股票價格的下跌就已經給一些持有人提供了賣出的足夠理由。(開闊視野,尋找盲點)

上述行為往往會造成供需不平衡,我們在那裡可以找到便宜貨。在洪流之外的角落或者裂縫裡的微弱燈光可能含有機會。鑑於時間往往是投資者最稀缺的資源,把別人被迫出售(或其他購買受到限制)看成是潛在機會是非常有意義的。

價格也許是明智的投資決策中最重要的標準。每 一個證券或資產是在一個價格買入,以一個更高的價格持有,再以一個相對更高的價格賣出。大多數投資者喜歡簡單,前景樂觀,以及一帆風順到達目的地。相對於 表現滯後者,他們更喜歡最近表現良好的股票,而且往往不管價格。他們更喜歡裝飾光鮮的樓宇,即使空的建築在他們看來也是更令人信服,更安全的投資。投資者 通常不會因堅持傳統做法受到懲罰,只是這樣做是不專業的風險策略,它的收益也談不上卓越。(我都感覺沒法寫了,卡拉曼寫的又直白又清晰,下一篇文章的主 題,就放在為了尋找更低的價格,如何做資產配置上吧。)

最後,大多數投資者感到有必要在任何時候都充分投資,這主要是因為對他們表現的評價是頻繁和相對性的。對他們來說,投資幾乎僅僅是一個遊戲,沒將客戶的錢充分使用就是將其放在風險中了。要 求在所有的時間都全額投資是在將一個重要的工具從自己的手中捨棄:這就是耐心等待未來出現璀璨機會的能力。(給我這樣滿倉大賭徒最大的自我變更理由就是, 耐心等待未來出現璀璨機會的能力。這二年我發現了許多機會,重倉股也大賺過,但更多時,我是苦於無錢投資,或者投資過早。你的心沒有調整到利用市場先生的 層次)

此外,一個太擔心錯過未來潛在上漲而全額投資的人,將自己暴露在大幅下跌的風險中,特別是在估值已高的市場環境下。一個深思熟慮的投資方法,至少應該同時關注收益和風險。但在市場每時每刻的狂熱情緒下,投資者面臨的所有壓力都是要求其產生回報,帶來收益,風險卻被遺忘。

什麼會帶來長期投資的成功?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大量的信息,但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使用它。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投資過程,應該是有思想性的,保持理智上的誠實態度,團隊合作,聚精會神專注於作出良好的投資決策,這些最終會帶來不同。

專注於尋求短期收益的投資者,會漠視可能決定幾年後投資收益的核心信息。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找出正確的要問的問題。每個人都在搜索機會,但大部分人只是在很簡單地搜索,即使競爭非常激烈。

在 2008年底的市場,投資者由於恐慌得了傳染性賣出的病症。即使在非常保守的情景模擬下,當時許多證券的價格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如果一個人擁有資金購買 它們,並且在面對它們價格下跌時有耐心持有,到2010年底,泡沫就又重返了市場,而以短期投資為導向的投資者的表現就只能隨大流了。現在旺盛的買盤已經 取代了瘋狂的賣空,投資者現在買入的證券即使給予未來經濟非常樂觀的預期,收益也是相對有限的。

大 多數投資者從平穩上升的市場中得到安慰;大幅波動的市場會讓投資者陷入恐慌。但是,這些傳統的想法應該是反向的。當所有人感覺平靜時,價格上漲,市場自身 可能會感到安全,但是事實上,它們是危險的,因為很少有投資者會關注風險。當一個人在他的內心深處去感知市場下跌的風險時,冒險的感覺就變得相對低風險 了,因為風險往往已經在一個估值較低的資產的價格里體現了。投資的成功要遠離短期狂熱,遠離大多數投資者所玩的比較短期相對收益的遊戲。

投資的成功還需要記住的是,證券的價格不是彭博終端上的光點,而是對公司利益的分享權。公司業務基礎比股票報價能傳達更有用的信息。市場上有這麼多的短期投資業績迷戀者,成功的投資不在看別人怎麼做,而是在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收入報表和現金流。

政府干預即使對於最有紀律的投資者也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美國政府幾十年來一直經常幹預市場,特別是在發現經濟開始低迷時,便作出降低利率的政策,它會提高證券的價格。(當政府干預時,你要分析主流預期和可能的改變,它的力量實在強大無比)

今天,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擴大了消費需求,同時增加了風險,這不僅因為其對證券價格的真實性和可持續性的影響,還因為其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可持續性帶來影響。投資者很難得到他們的支撐軸承,他們不能輕易區分短暫的爆發和持久性的經營業績。政府的沒有盡頭的操作增加了確定公司業務可持續發展性的難度,因此難以正確的估價。

隨著證券價格的高企和利率被人為大幅降低(從而支撐證券的高價格),謹慎的投資者在投資中必須要求更高的安全邊際。因為,過度金融總會包含其自我毀滅的種子。

因為更多的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最終帶來了生產量的增加,市場的繁榮導致了業務的繁榮。當然,當市場和經濟實體中的過度終於被糾正,會同樣有一個矯枉過正的趨勢,這正是為耐心有紀律的價值投資者提供了低風險買入的機會。

還有一個長期投資者要面臨的風險:政府的財政和貨幣實驗可能出差錯,導致失控的通貨膨脹和貨幣的瓦解。因為最大的風險來自於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失控,對貨幣崩潰的保護措施是投資於黃金,對利率高企的風險看起來有必要做對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84

創意筆記》奧美總監靠筆記狂想 天天準時下班 點子王龔大中 用減法淬鍊絕妙靈感

2012-7-30  TWM




龔大中這個名字看來也許陌生,但他的作品卻廣為人知,全聯社的「全聯先生」及多喝水「水超人」這兩支系列電視廣告,都是出自他的創意,他如何讓創意落實執行,為客戶創造高效益,還能準時下班,筆記就是他的好幫手。

撰文‧許瓊文

在台灣廣告界裡,龔大中是A咖人物,他大學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就獲得奧美廣告破格錄用,創下許多廣告傳奇,例如「全聯先生」、「水超人」都是讓人記憶深 刻、業者荷包賺飽的案例;因為成就太非凡了,奧美今年更將龔大中往上升一級,特別新增「群創意總監」職務,這個職稱也是奧美第一人,他如何年紀輕輕就當上 台灣廣告界的「點子王」?

一九七六年次的龔大中,年紀雖輕,其實在廣告界的資歷超過十五年,他總是有源源不絕的創意,並能很有效率地執行。今年他為阿瘦皮鞋做了一支最新形象廣告 「力挺真愛」,敘述一個男生徒步從高雄「走」到台北求婚的感人故事,這是龔大中用一個下午,前後不超過三小時,在北京出差的空檔想出來的。

發想過程雖短,成效卻非常顯著,阿瘦皮鞋分析廣告播出後,來客數與過去相比,高出四倍之多。

廣告界不乏有創意的人,但大多是超時工作換來的,廣告界加班早已不是新聞,尤其是提案前沒日沒夜地加班,令人不可思議。然而點子王龔大中與他帶領的創意團隊,不但每天準時六點前下班,而且還支支廣告讓廣告主滿意。

能有如此高效率的工作,與龔大中善於運用筆記有很大關聯,第一個重點就是「隨時隨地記」,「做創意的人,筆記是記錄想法最基本的工具。」龔大中很直接地點 出筆記之於他的重要性。採訪當天,龔大中帶著十多本大大小小的筆記,「我喜歡手寫,這是記錄事情最快的方式,而且透過書寫,會幫助記憶,就像『刻印』。」 左手塗鴉右手寫文案 筆記各有功能龔大中身上總是帶著三本常用的筆記本:最小本的用來記錄給客戶的創意點子;另外兩本各有不同功能,分別記錄重要的想法、值得留存的概念,或是 專門用來寫廣告文案用。

翻開龔大中最小本的筆記本,裡頭記載著一些靈光一閃的句子、一個點子,或是一個塗鴉,「這一本是隨身攜帶,有任何想法就條列式地記下來。」龔大中說。

另一本黑色的活頁簿則是專門寫文案用,「當我要創作一篇文案時,需要完整地『寫』出來時,就用這本。」龔大中翻開第一頁,出現的正是之前為王建民規畫一系 列廣告的文案,「在實現棒球理想的路上,有太多太多凶惡的對手,太多太多無情的險阻,等著將你擊倒??。」這類充滿情感、溫熱的文字,句句打動人心,是龔 大中創作的一大特色,「這本筆記本看起來很正式,我相信可以讓我寫出好東西。」另一本用藍色花布作為書套的筆記本,則是目前龔大中最喜愛的筆記本。這是一 個朋友從印度帶回來送給他的,上面寫著:「做創意的人,一定要有一本厲害的本子;就像愛拍照的人,一定要有一台很厲害的相機。」這本筆記本,龔大中不僅小 心翼翼珍藏,裡面更用來記錄他認為要永久收藏的內容。

例如龔大中常被邀請演講,講題的內容、架構,就會被他寫在這本筆記本中。龔大中用一個跨頁的空間,記錄一場演講的主題,平時只要想到符合主題的素材,他會 依據左上角是開頭,右下角是結尾的邏輯,將這些素材,用條列式寫在合適的位置,「所以你會看到不同筆跡、位置不太工整的內容,因為這是分好幾次完成的筆 記。」等到演講前,再進行整理串聯,不用花太多時間,演講的架構與內容幾乎已經成形。

與龔大中認識超過七年,在團隊中負責文案的許力心觀察,「他是腦袋轉換很快的人,手上同時有七至八個案子在進行,若接續開會,他都可以立刻轉換。」龔大中靠的就是將腦海中的創意,分門別類地放入不同的筆記本中。

一句話等於一個創意 條列式篩重點除了按照不同功能將筆記分類外,龔大中的筆記從過去到現在,其實也有一段「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修煉歷程。

龔大中回憶,剛入行的前五年,是「見山是山」的階段。「那個時候什麼都記、什麼都寫,每樣東西都想留住。」龔大中說。他不但將筆記內容分類,而且分得非常細膩,包括嘉言類、趣事類、笑話類、朋友溫馨故事類等等。

後來他發現,整理不但要花很多時間,且根本不會回頭去看,龔大中開始降低寫筆記的時間,學習用條列式將重點寫下來,「在腦袋中想過一遍後,只要有關鍵字就 會記得內容,不記得的部分就表示創意不夠好,不記也罷。」第二個重點就是「捨棄法」。漸漸地,他開始以客戶為單位,盡量用二至三頁的筆記空間,將針對客戶 的提案發想,記錄在裡面。「要捨得丟掉,」龔大中體認,什麼是好創意,最好的檢視方法就是問自己,「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你的想法?若敢,才是值得寫下來的 創意。」龔大中說。

當工作愈來愈熟練,創意發想也愈來愈精準,龔大中腦袋裡會自動篩選靈光一閃的創意,筆記本的內容,也更加精簡,「我筆記本裡五句話,等於五個創意,可以和 客戶講超過兩小時。」但是,即使已經有五、六個創意點子,龔大中不會因此滿足,他一定會寫下第七點,如果暫時沒想到,也要空在那裡,「逼自己一定要再多想 一個點,永遠會有更好的。」龔大中說。

第三個重點就是「紀律」。一般人認為,創意人天馬行空地尋找靈感,生活多半不規律、很隨興,龔大中正好相反,無論是工作環境或時間分配,他都是盡可能地井然有序、穩定單純。

龔大中認為,創意是充滿變化、不穩定的工作內涵,所以自己的生活、工作環境、人際關係甚至時間管理,都要很穩定、不紊亂。「生活穩定,才能支持工作創意的不穩定。」龔大中說。

準時上下班對廣告業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靠著這套創意效率筆記術,龔大中可以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他說,許多人都是到了辦公室,甚至進會議室才開始準備要交給客戶的提案,才會陷入加班的惡性循環。

不只龔大中工作有效率,他的團隊也學到了他的工作方法。首先,在第一關先確認客戶要的是什麼,就能減少做白工的機率。內部開會時,團隊夥伴必須事先準備,才能有結果,「每次開會頂多兩小時,因為每人至少要準備五個以上的點子,提案前最多兩次會議就夠了。」許力心說。

「今年上半年,我們只有一次周末加班。」龔大中語氣中帶點驕傲,現在他的團隊是公司接案數量最多,工作時間卻最短的一群人。龔大中更是奉行每天準時下班,並養成晚上跑步的習慣,「在跑步過程中,很多點子又會慢慢地浮現。」他說。

天天寫作與自己對話 更提升感受力除了工作筆記外,龔大中還抽空寫「人生」的筆記,無論多累,他每天都要花上一到二小時寫日記,這是對生活的反省,也是對文字或說故事能力的絕佳訓練。

為了避免日記淪為流水帳,龔大中會將生活中的雪泥鴻爪,隨手記錄下來,作為日記的題材。「我寫文章的時候,一定會好好寫,要有『點』,與其他筆記不同,其他筆記做完就不會再看了;但日記會,而且我很喜歡翻來看。」龔大中說。

像是有一天,龔大中在開車停紅燈時,看到一位殘障人士在人行道上,穿著一身跑步的衣服,卻是坐在輪椅上努力地用雙手前進,和許多跑步的人一樣,戴著耳機聽 著音樂,臉上的表情看似痛苦,其實是愉悅的。當天晚上,便成為龔大中日記的內容,「我感謝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可以用雙腳跑步。」此外,每天寫日記也是龔 大中與自己對話,幫助自己更認識自己,提高對周遭事物感受力的方法。對龔大中來說,工作筆記讓上班更有效率,而人生的筆記,則是讓生活更豐富、感受力更敏 銳,兩者各有千秋,也都是他累積創意思考的能量。

龔大中

出生:1976年

現職:奧美廣告公司群創意總監

學歷:輔仁大學廣告系

代表作:全聯社以及多喝水水超人系列廣告

龔大中筆記眉角

眉角1:

影像式發想

為全聯社發想廣告創意,條列式記錄,每個點就是一個故事。

眉角2:

減法篩點子

不斷追求更好點子,捨得將內容劃掉,淬鍊出完美成熟的創意。

眉角3:反覆重組關鍵字

平時將關鍵字寫在空白頁的一邊,創作文案時就成為很好用的資料庫。

眉角4:畫分鏡

嘗試畫出廣告分鏡畫面,讓溝通更清楚。

眉角5:

即時抓靈感

靈光乍現的創意即時寫下,連飛機上的清潔袋也可拿來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34

【找靈感】JaveEye創始人robbin:你必須找到你所愛的東西!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027.html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是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演講視頻的時候,被徹底震住了。回顧自己跌跌撞撞的人生道路,就是一個不斷尋找然後堅持自己鍾愛事業的過程。我今年36歲了,龍年是我的本命年,作為一個白羊座屬龍的人,天生性格就是積極進取,具有開拓精神,但我經常遺憾自己從來沒能取得自己希望的成就,曾經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和浪費了太多年。

去年底我和一個高中同學網上閒聊,他推薦我看一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說找回了高中時代的感覺。我們就讀的學校是東風汽車公司第一中學,高中三年在我們很多同學心裡都有無可替代的位置。因為我們都是來自於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的子弟,有相同的成長背景,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到學校住宿,在一起學習和生活了三年,過著簡單而純粹的日子,為一個特殊的目標奮鬥,培養出了特殊的感情。

於是我懷著好奇心看了這部電影,很感動。我高中時代延續到大學的初戀,劇情之狗血比九把刀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這部電影更多是喚起了我對那個塵封已久的時代的美好記憶:同學之間單純而雋永的友誼,對權威的蔑視和嘲弄,對未來人生道路的憧憬和渴望。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由於面臨高考的壓力,高中生活並不是那麼愉快,但對我來說,高中時代是人生最開心的一段經歷:和一群相同背景的朋友過著無憂無慮的集體生活;有清晰而明確的人生奮鬥目標高考;雖然有學習壓力,但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會取得好成績;未來充滿無限的可能性。我那個時候就是這麼沒心沒肺的過著簡單而充實的每一天;和同學們一起偷偷鄙視老師的權威;而一到寒暑假,同學們就像蝗蟲一樣去掃蕩每個人家裡的冰箱。

我的高中時代並非以喜劇收場。高二下學期我曾經考到年級第5名的成績,於是雄心勃勃想考清華。但高三上學期因為校運會體力透支,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高燒,身體就垮了,直到高考前夕才逐漸恢復過來,學習成績就下滑到第10名左右,難以前進一步。在湖北省這樣的排名不太可能考清華,所以最後報考了父母的母校天津大學。

從1994年上大學,一直到2006年自己創業之前,我陷入了長達12年的迷茫期。

在大學時代我非常迷茫。我當時總帶著點優越感,覺得自己志存高遠,不大瞧得起身邊的同學,尤其是那些貌似不務正業的同學,從來沒想過要融入同學當中,但是又不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麼,也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歡幹什麼,適合幹什麼,完全沒有方向感。我後來特別羨慕嫉妒恨的一類人是五分鐘的郜韶飛,愷英網絡的王悅。他們從大學時代就已經非常清楚自己今後該幹什麼,目標異常清晰,方向感超強,一畢業就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我常常嘆息自己浪費了太多青春,年齡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到大學畢業前我仍然不知道自己將來究竟想幹什麼,看到別人都想留學考托福GRE,於是也跟著徹夜排隊報考托福GRE;聽人說搞金融有前途總行研究生院牛逼,也狠狠啃過許多西方經濟學教材;看同學報考北大光華也跟著考了一次。但每件事情都沒有堅持下來,要麼主動放棄,要麼徹底失敗。我準備考研的時候也曾非常投入的備考,但有一天突然就失去了考研的興趣。總之,在面臨擇業和未來發展道路的問題上,一貫有點自命不凡的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和挫折。

一天我無意中看到一篇關於網景公司的報導,介紹了網景的發家史:SGI創始人之一吉姆克拉克看到了Mosaic瀏覽器的潛力,於是找到編寫Mosaic的主要作者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生馬克安德森,兩人創辦了網景,開發了第一代流行的商用瀏覽器軟件Navigator。公司成立16個月後成功上市,市值達到了30億美元,24歲的馬克安德森成了億萬富翁,並且親手開啟了偉大的互聯網時代。

這個傳奇般的故事徹底唬住了我當時幼稚的心,再夢幻的人生也不過如此了:年紀輕輕成了億萬富翁,改變了整個世界。當時正是第一次互聯網泡沫時期,傳奇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我不由得神往這個充滿奇蹟的行業。我明白進入IT行業要從程序員開始做起,儘管我不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大學時候的主要時間還放在啃經濟學教材上,但仍然憑著一點點計算機基礎和自學精神開始了程序員生涯。

那幾年可能是我平生最刻苦但也樂在其中的階段:曾經連續兩三週在公司地板打地鋪過夜;曾經大年三十晚上還在鑽研技術;曾經很窮但是嚷著砸鍋賣血也要裝寬帶上網。因為公司小,樣樣都得自己來,我身兼了前端PHP,後端Java,Oracle DBA和Linux系統運維全部技術工種,水平進步很快。我很慶幸自己誤打誤撞選擇了互聯網行業做技術,因為我發現自己發自內心深處的喜愛技術和互聯網,喜愛充滿了挑戰的工作,喜愛在沒有太多人為約束的情況下盡情的挖掘自身的潛力和創造力,更喜愛在高手如雲的互聯網行業激發自己的好勝心。

這個故事最後並不是喜劇收場。因為互聯網泡沫破滅,公司經營每況愈下,投資方漸漸接管公司,各種齷齪事情橫生,普通員工的很多利益沒有保障,我最終身心俱疲的選擇了離開。那個時候我懷著對互聯網公司的失望,一門心思投奔了外企,並且拿到了非常滿意的待遇,但這卻是我職業生涯的噩夢。

我是國有大型企業的職工子弟出身,從小耳濡目染了官僚主義的各種齷齪,在那個環境下廠長隨便一句話可以決定一個職工的一生。所以我從來都對國有企業深惡痛絕,極其反感官僚主義,厭惡和鄙視拉幫結派,投機鑽營和溜鬚拍馬的人,嚮往氛圍自由和能夠盡情發揮個人才能的工作環境。

但是當我到外企後發現這個環境並不適合我:就像小說《杜拉拉升職記》一樣的公司氛圍,每個人如同螺絲釘一般精確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能越雷池一步;私底下團隊之間暗自較勁打小報告,檯面上彼此親密無間;公司等級制度森嚴,總監清一色外籍人士。我不喜歡這種刻意營造出來的有點虛偽的企業文化;不喜歡每天沒幹出點什麼成績,卻郵件來郵件去互相吹噓得天花亂墜;更不喜歡這種嚴絲合縫,完全被桎梏起來工作方式,感覺自己有力無處使,完全被廢掉了;職業天花板是清晰可見的,我直接匯報的老闆已經是總監級的香港人了。

我彷彿一下看到了自己今後幾十年以至退休的樣子,這種混吃等死的感覺太可怕了。我希望未來有無限的憧憬和可能性,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才是我最希望追求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未來,創造自己的人生。我開始明白自己想過什麼樣的人生了,那就是不斷開拓進取,永遠挑戰自己,無拘無束充滿自由的創造未來。

我離開外企以後恰逢SARS爆發,休息了比較長的時間,期間做了幾個項目,邊做項目邊總結個人的經驗,開始混技術社區,為了宣傳開源創辦了JavaEye論壇。雖然我已經明白了自己真正的夢想是互聯網創業,夢寐以求的是像馬克安德森那樣創業上市改變世界,但很清楚自己幾斤幾兩,也很清楚靠JavaEye這個論壇創業想像空間太小,所以我給自己的定位是「抱大腿創業」,尋找有背景有實力的創業團隊加盟,成為參與創業者。在隨後的兩年多時間裡,我仍然在互聯網公司工作,但已經心向創業,而且在2005年註冊了自己的公司。

但遺憾的是我從來沒有抱上過夠粗的大腿,2003年底和2006年初我短暫的參與了兩次失敗的創業,在2006年第二次參與創業失敗以後處境變得非常尷尬,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已經30歲買房結婚還房貸了,到了必須向社會現實、向一個普通的人生妥協的時候了, 最理智的選擇就是去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做一個資深的架構師拿高薪養老,更何況零起步的草根創業對已經30歲的我來說顯得風險太高,創業成本太大。

我當時心裡非常糾結,退一步憑藉自己的技術能力和社區聲望謀求在大型互聯網公司做一個資深架構師易如反掌,但我不甘心這輩子只能這樣渡過,不甘心放棄自己心中的理想,也非常明白自己並不適合在大公司裡面做循規蹈矩的事情,所以這個看似不錯的選擇對我來說從來都不是一個特別值得考慮的退路。最後我決定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創業一次,否則只怕自己會終生遺憾。

在2006年正式創業的時候,我總結了自己12年的迷茫期,認為自己磕磕絆絆這麼多年在於在性格上存在三大缺陷:一、優柔寡斷,我很早就看好互聯網創業,卻猶猶豫豫很多年,沒有堅決果斷的拋掉一切去創業;二、缺乏堅持,搖擺不定,我雖然一心想創業卻在不同的職業發展道路上來回搖擺,沒能堅持一件事情做到底;三、不夠勤奮,我從小成績優秀,學習從不費力,缺乏需要非常勤奮投入才能做成事情的鍛鍊,沒有養成勤奮的習慣,到了社會上才發現要取得成功無不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行。簡單的說,就是我欠缺的是:勤奮、果斷和堅持。

從2006年8月開始創業到2010年5月正式完成被併購,在將近4年的草根創業過程中我吃了無數的苦,承受了無數的壓力,遭遇了無數的挫折和打擊,經歷了無數的喜劇和悲劇,但是我這次沒有想過自己創業會失敗,而是堅信自己能夠成功。因為我明白自己之所以迷茫很多年,之所以達不到自己心目中成功的標準,就在於沒有堅持做好一件事情,如果放棄創業,就等於放棄人生,終將一事無成,我必須證明自己是一個可以把事情做成的人;更何況創業雖然艱苦,但這是自己真心喜歡過的生活,我非常享受不斷挑戰自己,面臨並且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的過程。

將近四年的創業經歷帶給我最大的收穫不是物質財富,而是徹底改造了自己的性格,讓自己脫胎換骨。創業是長期在極限狀態下堅持工作,性格的缺陷會被無限的放大,極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創業失敗。這迫使你必須用冷酷的態度來深刻解剖自己,認識自己的優勢和缺陷是什麼,有針對性的改變自己。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是你不這樣做就被判了死刑,為了公司的生存和給自己和員工發工資,必須強迫自己改變。

我漸漸發現,年齡越大,自我修煉越重要。喬布斯也說過:「在人生的頭30年裡,你養成習慣;30歲後,習慣塑造你」。30歲之前不容易看出來性格缺陷帶來的問題,但是到30歲以後,凡不能成事的人,我稍有接觸,都可以從其性格找到明顯的原因。所以深刻的認識自己的缺點,持之以恆的改正和提高自己,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寬。我創業這幾年,有針對性的改變了自己性格上的三大缺陷:做事不再優柔寡斷,而是雷厲風行;不再搖擺不定,而是一旦選定方向就能夠堅持到底,絕不動搖絕不妥協;學會了胸懷理想,但是腳踏實地,當年曾經一起創業的夥伴對我的評價也是絕對的敬業和勤奮。

最後我想以偶像喬布斯在《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演講中的結語來勉勵自己: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163

【找靈感】Yipit 創始人:編程不是工程師的專利,每個人都要學習編程語言!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010.html

網絡的普及,使得人們被一分為二:告訴電腦該怎麼做的人,以及被電腦告知該怎麼做的人。

(The spread of the internet will put people into two groups: 「People who tell computers what to do, and people who are told by computers what to do.)

Marc Andreessen

幾天前,i黑馬 分享過 想到新創公司上班嗎?不懂技術也沒關係的文章,提供非技術人才參考。但 Yipit 的創辦人 Vinicius Vacanti 近日在其個人博客中,強調要在 Yipit 工作,每個人都必須要學會寫程序。

五年前,我鐵定會被分在 Andreessen 的第二群人裡:不會寫程序的人

曾經,我們寫了一個規格 80 頁的原型(Prototype),但完全不懂怎麼操作,因此我們決定外包。痛苦的六個月過去了,我們得知外包的結果失敗了。我們進入了撞牆期,而唯一的出路,就是我必須成為 Andreessen 的第一群人,我必須去學寫程序。

從那天起,我開始學習如何告訴電腦怎麼做,我們想要創造出 Yipit 來改變我們的人生。讓我自學寫程序的動機非常明顯而強烈,因為這能讓我們的原型在幾天之內就能做出來,而不是需要幾個月。

這是我給所有非技術創業者,最大的建議

但這其實一直困擾著我,因為 Yipit 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每個人都必須像創業者一樣思考、行動。但若沒有基礎的技術背景,他們怎能夠成為成功的創業者呢?

所以,在 Yipit 我們開始了一項新的嘗試:我們要每個人都有學習寫程序的機會。我們要所有人都能告訴電腦怎麼做,所有人都成為 Andressen 口中的第一群人。這可能聽起來很瘋狂,也確實有點瘋狂,但我們現在不畏懼嘗試新的事物,隨著經過的時間越久,我們也越來越興奮。

但這有什麼實際的好處?

在金融的領域,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會計,因為會計是金融的語言,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會計師。在一個科技創業團隊,程序是共通的語言,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開發者,但每個人都要學習共通的語言。

這意味著每個人開始對 roll-outs、 the build、 breaking the build、 commits、 github、後端、前端、APIs、 資料庫比較有概念;這意味著每個人開始能分辨什麼比較難,而什麼不是。這意味著,除了只會向別人要東西之外,他們可以開始讓事情發生(make those things happen)。這些事情,包括處理小的錯誤、寫報告、做分析等等。

這可能意味著我們有經驗的開發者,可以有更多得時間精力花在開發新的功能,並降低溝通的成本;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可以將基礎建設轉變成更服務導向的架構,而員工在其工作份內所做的事情,不用再害怕會毀了整個系統。這可能意味著一般人能夠進行快速測試的工作,讓有經驗的開發者花更多時間打造穩固的功能。

說了這麼多,到底該怎麼做?

部分在 Yipit 工作的年輕工程師,來到 Yipit 之前只有一些或甚至沒有技術的背景。但 Yipit 資深的工程師成功的帶領他們,成為現在程序代碼核心的貢獻者。

我們建造了一個循環,每個新進者都和一位更有經驗的開發者配對,並經過以下的流程:

我們從和他們說明 建造原型你所需要學的六件事(6 things you need to learn to build your own prototype)開始

前兩週,我們提供對 python 的基本認識: Learning Python the Hard Way

我們提供了對我們的網站架構 Django 的基本認識 : the Django Tutorial

每個人都必須花一天去想出一個很簡單、或是很好玩的網頁應用服務,前提是自己和家人、朋友會有興趣使用

接下來的兩週,他們必須開始練習用Django tutorials裡學到的,做出應用程式

一旦他們學會了,他們必須再花兩個禮拜,使用所學做出自己的應用程序

最後,我們會花一些時間讓他們透過將自己的應用程式上架到 Heroku ,來學習系統如何運作,同時強化他們對 HTML/CSS 的認識 (參考 programming via Udacity's course)

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要每個人都成為開發者,而是要科技創業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能學習共通的程序語言、更自給自足,並在 Yipit 成為真正的創業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166

你在尋找靈感嗎?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8205.html

「靈感」這個詞通常是指人們在思考的過程中,受到一些精神上的刺激而出現豁然開朗、精神亢奮的衝動狀態。

但是,「靈感」也意味著呼吸。

用詩意的說法就是,當你思考的時候,整個人和空氣融為一體,你似乎能感受到你在呼吸一種新鮮空氣。

但是,我想說的是,當你吸進一些新鮮空氣後,不要忘了呼出。

有人看了數百個的TED演講,就為了尋找靈感。

那些企業家每隔幾小時就瀏覽下科技新聞,就為了尋找靈感。

音樂家,作家,藝術家,還有其他所有人,大家都一樣在蒐集所有存在世界上的靈感。

看,看,看,找,找,找。不知不覺地,我們吸進了很多空氣。

然而,大多數還是會覺得不知足,感覺沒什麼都靈感。他們依舊在尋找更多的能夠真正激發自己的。

想知道為什麼嗎?

除非你真正應用到工作中,否則沒有什麼是真正鼓舞人心的。(「工作」,這意味著你在生活

中的輸出部分,無論是創意,企業或個人。)

換句話說,你的工作,本身就是靈感。

您可能會通過聽到的和看到的得到一個新的點子。

但是,只有當你真正停下來,從一個新的角度認真思考的時候,你才能真正把想法變成現實。

這才是大家尋找的真正的靈感!

靈感並不僅僅是接收信息。更重要的,靈感是毫無保留地運用你所接收到的所有靈感。

有很多人認為,只要他們平時多看書,多聽演講,多認識朋友,那麼總有一天他們會突然得到靈感。

但是,不斷尋找靈感,鼓舞人心的是反的。

您必須暫停你的信息輸入,專注於您的信息輸出。

對於每一個渺小的靈感,盡力去真正把它運用到你的生活裡,嘗試去使用它,然後放大它。

這時,你會感受到你一直在尋找的靈感。

一吸,一呼,再吸,再呼,終於,你發現你感受到了久違的呼吸,久違的

靈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83

【方法論】創業靈感的五大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0/57014.html

科技公司在2013年大放異彩,有人對此持相反意見嗎?LinkedIn的股價漲幅超過100%。最近,Twitter和Zulily在各自公開上市的首日,股價分別上揚了超過了70%和80%。甚至一度完全乏人問津的Facebook,過去六個月來,股價都增長了一倍。隨著這些互聯網龍頭公司股價上漲到天價,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創業。比如說,斯坦福大學2011年畢業的MBA中,大約有16%的人選擇在畢業後創業,超越了之前互聯網泡沫時期的12%。本文作者丹尼爾·古拉蒂 (Daniel Gulati)是紐約一個高科技創業者。他是《激情與目的:最優秀、最聰明的青年商業領袖的故事》(Passion & Purpose: Stories from the Best and Brightest Young Business Leaders)一書的合著者。i黑馬分享本文給那些正在為創業靈感苦惱的朋友。

他們的做法很好。不過,就像我最近發現的,雖然許多想創業的人開始各自追尋令人滿意的工作、獨立的議程,以及初創公司可能會帶來的改變人生的財務結果,但目前仍然有無數的潛在創業者正在尋找靈感降臨的時刻。事實上,當我採訪那些想成為創業者的同輩時,缺少一個恰當的想法是讓他們裹足不前的最大原因。其中有人這麼說,「我一輩子都在工作,所以資金不是問題。可是,我就是想不到什麼好點子。」另一個人則說:「如果我有一個值得辭職的好點子,我明天就去創業。」

為了把靈感帶給那些毫無頭緒的人們,我過去的一個月內都在調查成功創業者的想法來源。我調查了三個不同階段(獲得資金之前、成長期,以及被收購或公開上市)的50位創業者,並且跟其中的15位進行了詳細的後續訪談。這些點子的90%都可以納入下列的分類裡,所以你的創業好點子有可能會出現在這一份清單當中。

以下就是創業點子的五大來源:

1. 想要解答在生活中遇到的痛點。目前為止,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最常提到的想法來源,就是創業者在個人生活中,所經歷到的某一項挫折或是讓人沮喪的事物。你是否想過,自己的疑問可能會值多少錢嗎?你可以去問肯特·普蘭克特(Kent Plunkett),他之所以會創辦Salary.com,就是當他要僱用一位秘書時,發現自己不確定要付多少薪水。在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薪酬數據庫之後,公司於2007年上市,市值高達1.75億美元。

2. 遇到有才華的人,然後一起創業。如果你想要創辦一家公司,那就好好地觀察身邊的人,尤其是你工作的場所或學校。一些人曾警告,跟商學院的朋友創業並不是一個好策略,但數據卻顯示了不同的結果。從2003年起就創立、私募投資或公開上市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39家企業當中,幾乎一半都是由在學校裡就結識的的創始人所創立的。想法接近的人能夠近距離的相處,似乎是讓新點子出現的關鍵催化劑。Spinback的共同創辦人科裡·卡帕索(Corey Capasso)、安德魯·佛瑞納西(Andrew Fereneci)以及丹·瑞希(Dan Reich)先是在威斯康辛大學認識,多年之後才一同創辦這家公司,Buddy Media在2011年將其收購。

3. 天賦異稟或鬥志昂揚 然後投身事業。花一個小時,寫下來自己擁有的技能及熱情,你可能就會發現自己的下一個創業好點子。屬於這個類別的創業者,都非常瞭解自己,並尋找創新的方法將工作經驗和愛好轉變為成熟的企業。亞歷克莎·馮·托貝爾(Alexa von Tobel)把自己幫助「千禧世代」(Millennials)的熱情,與闡明複雜的金融問題的技能結合起來,創辦了網絡財務規劃公司LearnVest ,並且募集了超過四千萬美元。

4. 在一個行業工作很久,因此發現顧客需求。還認為自己在公司裡任勞任怨,最後除了一份不夠用的退休金之外,就別無所獲嗎?如果你運用自己的經驗,好好地思考顧客的哪些需求未被滿足,你就有可能在踏上致富之路。屬於這個類別的創業者,在創辦跟某個產業有直接相關的公司之前,已經在該行業或相關行業內工作了很多年。在成立創新的網絡個人保險搜尋公司 KnowItOwl之前, 弗朗索瓦·德拉梅(Francois de Lame)跟珍妮弗·菲茨傑拉德(Jennifer Fitzgerald)都在個人保險行業裡累積了大量的經驗和知識。

5. 研究許多創業想法,最後精簡成一個。精明的人充分運用諸如Quora和 Hacker News等新的信息來源,進行「從上而下」的研究,並且使用一種以數據驅動的消除法,最後得到一個商業點子。許多人也非常善於追蹤有效的商業模式和企業,抱有能夠找到突破性成功並將其運用到新市場的目標。Diapers.com的創辦人金柏爾·湯瑪斯(Kimball Thomas)和戴維斯·史密斯(Davis Smith)看到了把公司營運模式帶到巴西市場的價值。他們最新的目標是再過幾年之後,公司營業額能夠達到十億美元。

所以,這些發現對於一直想成為創業者的你意味著什麼?如果你陷入困境而無法開始,那就先暫停一下。你可以從週遭豐富的來源之中,提取創業的點子,然後開始進行小型實驗來驗證你的假設。只要努力工作,保持高昂士氣,再加上一些好運氣,你很有可能把握住下一個好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360

靈感‧個人 黎智英


2014-01-02  NM  
 

 

我那天聽倪匡說,他以前寫作坐下來就思潮如泉,要寫的故事自動來,想也不用想,到後來要想才寫得出,他知道自己寫作quota用完了,寫作生涯也就完結。這樣神奇?我驚訝,我寫作不是每一個字都恍如從鼻孔裡拉出來般辛苦嗎?他怎可能想也不用想就寫出好那麼多的作品?Quota用完這說法我十多年前到三藩市請他寫稿聽他說,我只覺得是他說出自己不想再寫一針見血的妙語,沒去想它真正的意思。前幾天與他一起做節目,聽他再說起我才想到;他怎樣知道要想才寫得出是寫作quota已用完?不是每個人寫作都要思考的麼?要思考便是寫作quota用完這肯定不是常規,但倪匡也肯定不是常人。怪人有怪事。但其實不怪。

有趣的問題是,難道思潮湧現、油然而生的創作才是創作?刻意雕鑿的不是創作?藝術是天使的精靈,我們以靈感捕捉這精靈,創作需要靈感,但這靈感肯定不是我們刻意便可得到,倪匡的意思好像說,沒有靈感了創作便玩完了。沒有了靈感才要去想,純粹以思考寫作不是創作,只是寫作,最少對他不是,有靈感啟發才是創作,他靈感的quota用完了,他不想寫了。讓我這樣設想,其實他有「思索」過寫作的故事,他是在睡覺時潛意識給他「思索」好了故事,他醒來時隨着靈感這些編好在大腦裡的故事如泉瀉出,他的手只是這靈感創作活動的「代言人」。這假設多少有些根據。倪匡睡覺異於常人,每天睡眠十四五小時,他潛意識活動能力一定比別人發達,在他這樣長久的睡眠中,他這超強的潛意識能力為他編好了他心中的故事,那是大有可能的。我們常說巧奪天工,不,天工巧奪不到,天工只可能像天賜般隨靈感流游進來。天生不是作家材料,永世成不了好作家,說的是同樣道理。我深感此苦。幾位I.T.人物過境要求見面交流,本來那天與倪匡蔡瀾拍攝《亂噏廿四》,我只好缺席。我們在機場TRANSIT LOUNGE會面。他們是做電子平台,想聽聽我們這些content provider對手機雄霸電訊的將來的看法。時間不多,單刀直入。他們問手機互動互聯出現對內容製作最大的影響是什麼?我說是即時,real-time資訊的需求,讓我們必須適應急速的製作。人們隨時隨地拿起手機通訊,都是即時互動,等待變成了資訊堵塞,就好像堵車的交通般浪費時間。但我們不是在汽車的時代,已來到手機的互動電子時代,汽車運輸時代幾天傳遞一封信,現在用手機彈指一閃,便可「現場」對話。現在這電子世界時間的張力大太多了,資訊堵塞的時間更難令人忍受。手機是個人互動的傳訊世界,因而是個即時世界。

我們住進城市,集中在車站搭車,到郵局去寄信,或在餐廳等朋友一起吃飯,都是群居的方便造就的生活效益。方便的代價是要等待。你到車站等候火車來到,你的信件在郵局等候其他信件集合一起傳遞,我們在餐廳互相等候;群居效益是集中,集中便要等待,因集中了我們才夠資源出發。在手機的電子世界裡,我們不用住進城市,不用到郵局到車站,電子世界沒有距離、集合、群居等詞彙在沒有距離的空間中已被碾碎。一切咫尺天涯,最遠的也是最近的,我置身人群中也是獨立的,因為我們隨時隨地可與人獨立互聯通訊,旁邊的人恍若不存在。手機世界我們不用集合,由中心集中發放的概念已然過時。在手機個人互動傳訊世界,等候是過時的障礙。透過電訊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面對面」對話。這都是即時和現場,這樣活躍的資訊是環境需要的,怎可能不是即時的資訊?手機互動世界資訊的性質必然是即時,就恍如一個活着的身體的細胞必然是活的,資訊等於是電訊世界這體系的細胞。對,在手機世界裡資訊都是活的,就是圖書館的知識電子化了,隨要隨用,也是潛伏地(potentially)活着。即時互動促進交流,資訊必須是即時效應,到時候非即時的資訊只會被邊緣化。手機世界是即時世界,交流的內容也必然是即時的資訊。《蘋果日報》的手機電子版,為什麼要跟隨日報的規限是每日,而不是即時的?《壹週刊》的電子版為什麼不可以是即時,而要跟雜誌一樣是每週的?對於電子的即時互動世界來說,週刊的週期出版還有什麼意義?《壹週刊》不是因為它是週刊讀者要看,而是《壹週刊》的內容和內容提供的共鳴,即時了,《壹週刊》的性格,作風和提供的共鳴不變,即時的《壹週刊》只會變得更活躍,內容更貼身,新聞性更有效,本質卻是不變。我們搭車仍然要到車站,在餐廳仍然要等候朋友來聚會,但手機流動的即時世界何必要有這些累贅?手機是個人隨身隨時與外界通訊的儀器,它應該是以個人取向為出發點。為什麼以個人取向出發的個人通訊儀器還要先到一個Facebook,Google或Yahoo!等平台(取資料)然後才向外互動聯繫?為什麼個人使用的App不可以是個平台,只不過是個個人的平台?為什麼我們對外通訊時,App不能有即時為我們擷取資訊的功能?先集中到一個平台然後才對外通訊是網絡的結集和發播的概念,手機個人化後的通訊系統根本毋須多此一舉。我們個人以App運作,App便是個人的平台,我們直接與人通訊的同時App會即時為我們搜尋所需的資料。我們現時設想手機的運作模式時,我們的思維仍不自覺地囿於互聯網絡的中心結集和發播概念,我們往往將事情設想成是透過某個媒介出發。我們的常識common sense已成我們的直覺,這舊有思維的直覺是令我們無法轉移到新的、一對一的即時互動的新的時空概念最大的心理障礙:手機是以個人為最終出發點和目的的新概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994

盤點國外最值得「抄襲」的7個創業靈感!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8/144788.html

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下,只有那種有獨特價值,技術更新,理念超前或者眼光獨到的創業者才能脫穎而出。

今天i黑馬小編盤點的這七個創業理念,既有App應用,又有時尚新貴,還有前沿的品牌理念,最新的科技趨勢,以及充滿特色的服務平台。當然,一味地「複製」也不一定能成功,要仔細深入地瞭解他們的模式,並為「移植和嫁接」到中國做出調整,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1.從快餐連鎖到有機品牌:Sweetgreen

\

創始人:Nicolas Jammet 和 Steve Case

創建時間:2007年

轉型時間:2010年

07年時,Sweetgreen只不過是一家綠色快餐售賣店,它賣的是 從當地農場獲取的非工業化生產的有機食品。隨後它成為了一家綠色概念餐館,餐具,家具,都要秉持綠色可持續原則,燈也要用節能燈,能源也都用風能。2010年後,sweetgreen通過和學校合作開設可持續發展課程,配合一系列的諸如綠色音樂節的活動,徹底打響了品牌的名氣。在13年它獲得了2200萬美元的投資。這種用綠色深入骨髓的打法,基本上能讓人覺得,去它的店裡就餐,就好像是你在支持健康餐飲和可持續發展本身一樣。

「借鑑」意義:現在中國也有類似理念的餐廳,但是無論在規模,品牌打造還是影響力上都和Sweetgreen相距甚遠。打造一個成功品牌遠比做一個主題餐廳要有影響力的多。

「借鑑」難度:★★★☆

「借鑑」類型:品牌打造

「借鑑」效果指數:★★★★
 

2.智能體溫計,life Patch

\

創始人:Aaron Goldstein

創建時間:2013年

其實i黑馬小編最早以為智能體溫計就是那種入耳式的測試器,覺得沒什麼新奇的。但是現在這種Life Patch採用的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的設計,同時它也從簡單的溫度測試變成了一個長期的監控系統——貼身、藍牙、實時監控。對於無法保護自己的嬰幼兒,這種產品能讓爸爸媽媽隨時瞭解兒童的溫度變化趨勢,傳統上主動式、高頻次的體溫測量對父母而言十分痛苦,尤其當孩子發燒時,在夜間也得不到有效休息。同時趨勢圖可以讓醫生更好地制定治療策略。

借鑑意義:現在市場上也有兩種類似的產品,iThermonitor和豆芽,在產品設計上都很不錯,只是規模都不大。在數學模型上Life Patch更為嚴謹,但其實這是非常好「借鑑」的。未來這種智能溫度計可能還會拓展功能,測量更多數據比如心率等,潛在市場還有孕婦、運動員或高危行業從業者。

「借鑑」難度:★☆

「借鑑」類型:科技趨勢

「借鑑」效果指數:★★★
 

3.新型時尚品牌:Ministry of Supply

\

創始人:Gihan Amarasiriwardena, Kit Hickey,和 Aman Advani

創建時間:2011年

Ministry的試圖改變時尚領域的營銷和研發模式,旨在於更好的將功能性與樣式風格相結合。該公司三位創始人都是麻省理工的科班出身,將工程思維以及轉換辦公室和變幻莫測的山地氣候的應用目標,和時尚糅合在一起。這種獨特的經歷使得Ministry of Supply擁有與眾不同的創新特色,新發佈的系列產品包括休閒褲,運動長褲,tee和衛衣這些基礎百搭款式。雖然最早是網店,但是他們通過開設實體試穿店來改善設計當中的缺陷,通過互聯網來推廣試穿活動,從而打響品牌。

「借鑑」意義: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他們的營銷模式可以說是另一種類型的O2O,Online to Offline,這種推廣方式和他們本身的效用式時尚服裝結合在一起,效果出奇的好。

「借鑑」難度:★★★

「借鑑」類型:反向O2O

「借鑑」效果指數:★★☆
 

4.搶佔租車服務的新地帶:Lyft

\

創始人:John Zimmer等

創建時間:2012年

作為uber的最主要競爭對手,Lyft對於社區運營非常重視,司機乘客的落地聚會活動讓lyft的用戶的信任度非常高。Lyft會調查司機的車管局記錄和犯罪背景,進行面試和車輛檢驗,最後還有兩小時的培訓課程,讓他們熟悉這項服務與文化。數日前,進入中國市場一段時間的手機訂車服務 Uber 正式在北京推出了拼車服務人民優步(People's Uber),主打非盈利公益服務。追隨 Uber 的腳步,Lyft、Sidecar 等美國手機訂車軟件也退出了類似的拼車服務。目前已經有不少媒體討論過Lyft這種搭車模式未必符合內地的法律規定,這是其一;另一方面,「搭陌生人的車」這個概念未必適合國內的人際關係土壤。而現在美國某些州已出台共享駕乘服務監管提案,基本承認 Uber 和 Lyft 運輸網絡中司機 (非商業駕駛執照) 的合規地位。不過為了和uber在新地帶戰鬥到底,D輪融資1.5億美元已進入市場,燒錢大戰遠未結束。

「借鑑」意義:隨著最近uber進入中國以及國家有可能逐漸放寬出租車行業的監管,擺脫利益相關者的壟斷,Lyft這種社區制的租車服務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國內的同行要注意了。

「借鑑」難度:★★★★☆(取決於國內的政策)

「借鑑」類型:社區運營

「借鑑」效果指數:★★★
 

5.Gifta

\

創始人:Marc Liniado

創建時間:2013年

其實做禮品的網站中國有很多,但是主打禮品定製和時間排期的Gifta在模式上還是非常值得學習的。Gifta是一家位於紐約的禮品公司,去年營收已破千萬。通過他們的郵件提醒,基本上你可以在第一次瀏覽Gifta的時候,就把你所有想送的人通過他們的系統來排期,隨後在系統會經常給你送禮品的提醒。通過他們獨特的定製系統,在主推的產品外,還可以定製那種獨一無二的特殊禮品。那些粗心大意的男士用了Gifta之後再也不會錯過女友的生日或者其他一系列亂七八糟的紀念日和節日,也不會因為東西送的毫無特色而遭遇冷遇。

「借鑑」意義:簡直可以立即就去模仿,毫無難度,而且目前國內沒有人做的很好。

「借鑑」難度:☆

「借鑑」類型:禮品創意和排期規劃

「借鑑」效果指數:★★★
 

6.互動視頻廣告服務:RaptMedia

\

創始人:Erika Trautman

創建時間:2011年

據techcrunch的最新消息,互動式數字視頻技術服務開發商Rapt Media已完成310萬美元的新輪融資。這家以服務為主的公司計劃用他們融到的資金去開設在紐約和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開設辦事處。隨著近年來國內電視廣告支出不斷下滑,在線廣告支出開始持續增長。該公司的創始人兼CEO艾裡卡•特勞特曼(Erika Trautman)稱,Rapt Media希望隨著視頻廣告不斷線上化,能夠吸引更多的營銷者轉向它的可定製廣告平台。利用該公司的技術,廣告主可以引導受眾接受根據其回答定製化的商品推銷。隨著如此多的資金投向該廣告市場,數字廣告的新特性——如互動性——將變得越來越常見。

「借鑑」意義在國內,彈幕文化一向有很大的市場,最近郭敬明的《小時代3》就用了相應的技術。一般來說,廣告如果能有足夠的互動性將會效果非常好,不過廣告技術服務公司,一般很少能在版權意識薄弱的國內大環境下保護自己的利益,所以這個東西的抄襲價值還很難確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Rapt Media申請的技術專利不會對國內想和它做一樣服務的人造成影響,因為它還沒開始開展在中國的業務,當然未來可就不一定了。

「借鑑」難度:★★★

「借鑑」類型:交互廣告平台

「借鑑」效果指數:★★★☆
 

7.解決停車「難」:Park me 和Best Parking

\

跟上面六個創業靈感不同,park me 和best parking 其實就是兩款停車app。在美國的很多大城市,停車越來越難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Best parking提供的預留車位服務可以幫助旅遊者解決自駕出行的問題,它提供的動態價格地圖可以讓你看到有空餘車位的地區和其價格。目前北美已經有105個城市和115個機場和他們的程序聯網,同時這種服務還能提高車位的佔用效率。而Park Me還搶先和很多商務中心,體育場,國家公園進行了停車應用的合作,甚至還提供會員包年服務

「借鑑」意義:在國內,停車難問題比北美嚴重的多。目前來看,移動互聯網技術來安排停車位,很可能成為未來解決國內大城市停車難問題的趨勢。讓公司和市場解決問題明顯會比執法機關強制操作效率更高。

「借鑑」難度:★★★★

「借鑑」類型:停車服務平台

「借鑑」效果指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40

菲律賓10家有趣的創業公司:帶給你不一樣的創業靈感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1/147644.html

i黑馬:創新已經進入世界級階段,菲律賓的創新項目也能給中國創業者帶來很多啟示。

\上月末,菲律賓Ideaspace企業孵化器迎來了年度最佳孵化項目的“展示日”(D-day),就像大學生經歷了四年學習後的畢業“論文答辯日”一樣。

您不知道D-day?那麽問題來了!對於經歷千挑萬選的創業公司來說,從產品立項、開發再到重建,每一個環節都經過嚴格控制,數月的研發成果將在D-day這一天得到“最終的審判”。“這是他們的畢業日!”Ideaspace的執行董事黛安·尤斯塔斯如是說。

然而,D-day的意義遠非如此。狹義上講,D-day指的是孵化企業向投資人展示他們的創意和方案,投資人據此判定是否進一步的投資。

在今年的D-day中,Ideaspace投資孵化的10家創新企業展示了新成果,從手機應用到可折疊自行車再到鹽水燈,每一件都充滿創意,令人驚嘆。獵雲網編輯君為您編譯如下,希望可以給更多的創業者提供一些靈感。

BluLemons遊戲工作室

BluLemons以其濃厚的“菲律賓特色”賺足眼球,旗下所有手機遊戲產品均以菲律賓特色人文為主題,讓用戶進一步感受菲律賓文化。例如:其最成功的一款音樂遊戲軟件OPM Jam, 讓用戶根據韻律猜測菲律賓流行歌曲名稱,其中不乏歌星Ogie Alcasid, Gary Valenciano等人的名曲。對於身居海外的菲律賓人來說,這款遊戲無疑是一副緩解鄉愁的良藥。

Flip Trip旅行助手

 

當你想去菲律賓暢遊,卻又不知從何開始時,不論你是喜歡小清新去處的文藝青年,還是出發前需要定好全部行程、做足攻略的處女座,Flip Trip可以幫你輕松解決一切旅途問題,包括交通、住宿到活動、景點等一應懼全。用戶可根據行程、預算和喜好自由安排旅途線路。

MyChild親子應用

 

父母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卻又想時刻關註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一款手機應用幫你解決。MyChild讓你“一邊賺錢、一邊養家”,即可用作家庭成員及學校老師間交流的工具,又可實時查看孩子學校的各項活動及任務,工作家庭兩不誤。

Nyfti自行車

\這是一款騎行愛好者夢寐以求的自行車,它有著正常自行車的大小,卻可以折疊三段。Nyfti宣稱在同等自行車中具有最小的折疊後體積,並且折疊後還可以像手推車一樣前行,方便攜帶和儲存。

R-Tap

 

R-Tap開發了一款先進的壓力控制工具,其突出特點是具備獨立算法能力,可以根據水網管線的實時數據使水泵不斷調整水壓,幫助自來水廠實現水泵的最佳工作狀態,以減少失水量及能耗。

SALt鹽水燈

\這是一家為社會帶來轉折的新創企業。旨在造福菲律賓沒有電力接入的地區,SALt研發的鹽水燈不需用電,而是通過鹽水提供能量。這款奇特的產品使SALt得以代表菲律賓參加在韓國舉辦的青年企業家協會競賽,作為可持續、環保型產品,它已得到世人的關註。

SmartFleet

 

SmartFleet提供“軟件即服務”的解決方案,主要幫助運輸公司解決兩大問題:第一,讓操作經營自動化;第二,實時監控船隊的動向。在監控方面,SmartFleet提供GPS定位裝置,這樣運輸公司便可全天候跟蹤、記錄船只的路徑。

Tactiles

 

Tactiles是iQube旗下的一家新創公司,它發明了一組電子立方塊組件,可以形象的告訴小孩事物發生的過程。例如,電流,小孩可以將立方塊混合或重組後,得到截然不同的電流傳輸結果,或是點亮了燈光,或是引發電流滋滋聲。電子立方塊帶有拆裝方便的磁性接頭,這樣在電流交換時可以保證牢固連接和最小電阻。非常有助於學生將抽象的學術概念轉化為真實的案例,有效幫助孩子更加準確的理解科學知識。

Tambio抽獎利器

 

Tambio為您提供一體化抽獎解決方案。如果您是彩民,可以通過Tambio尋找附近的抽獎活動,並查詢獎項公布時間和中獎號碼。如果您是莊家,可以通過Tambio進行獎後編碼,以往可能需要三個月的編碼工作,可以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WattSmart省電寶

 

還在為高居不下的電費賬單發愁嗎?WattSmart將幫您一省到底!通過WattSmart可以監控電量損耗,不僅是監控一個月里的耗電總量,還可以查明大耗電量的“罪魁禍首”,顯示每一個家用電器的實際耗電量。WattSmart據此為您提供省電妙招,如:是否需要維修更換的插座,哪一個電器最費電等,讓您省了又省、愛不釋手!
 

來源:獵雲網

編譯:西洲豹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