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蘇寧「云圖」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411

從4年前摸上互聯網開始,蘇寧一直在思考著如何革自己的命。這家中國最大的電器零售商一方面要挽救龐大的實體店日漸衰退的業績,另一方面又要在互聯網上站穩腳跟。現在,蘇寧似乎找到了兩者的融合點,但能否變左右手互搏為兩手協同,關係著這場轉型的成敗。

2013年2月21日,50歲的張近東登上南京徐莊諾富特酒店會議中心的演講台,在不曾間斷的閃光燈和掌聲包圍下站了十分鐘。

這位蘇寧集團創始人宣佈,將公司名由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更改為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寧)。他用略顯突兀的「云商」概念,來重新詮釋蘇寧的未來:一條包攬線上線下以及零售服務的云商之路。

在他的構想中,不遠的將來,通過蘇寧連鎖門店,顧客不但可以買到家電、數碼產品,還可以買到圖書音像、日用百貨、在線機票銷售、金融產品等各種產品,甚至還可以網上買蘇寧易購上的商品,在門店自提或者遞送。

張近東認為自己走在一條前無古人的新零售之路。「蘇寧」不再是「蘇寧電器」,而是「沃爾瑪+亞馬遜」的混合體,通過蘇寧易購、家電連鎖賣場、Expo超級旗艦店與樂購仕購物廣場等,線上線下虛實互動的渠道,水銀瀉地般觸及中國社會零售市場。

這或將是零售業的一場革命,不過張近東最先革的是自己的命。

在過去23年裡,蘇寧的零售業務和中國紅火的房地產業務一樣高速發展,從一家10萬元起家的街邊空調小店發展為中國最大電器零售商。但現在遊戲規則顯然已經更改。互聯網顛覆了傳統家電零售生態,蘇寧如果還躺在過去自我滿足,就無疑是坐以待斃。

張近東在現場感嘆,新的十年,不是同行的成了同行,不是對手的成了對手,中國零售業正處在歷史的危急關頭。

張近東想通過一場浩大聲勢的「更名秀」告訴人們,蘇寧正在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方向。但真正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孫為民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我們現在壓力很大。」

不得不做的變革

蘇寧云商設有線上電子商務、線下連鎖平台和商品經營三大經營總部,把線上線下采銷權都收歸商品運營總部,通過大區本地化核算,張近東希望這能消除線下線上左右手互搏的局面。

蘇寧成立23年以來,公司內部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爭論不休。

2012年,蘇寧僅集團層面就開了六十多場會議討論云商戰略。其中一項是討論公司新名稱,光名字都想了八十多個,到2013年1月中旬方才確定為「云商」。其他比如線上線下到底如何融合,組織間應該如何協調,往往高層們在會議上剛形成統一,回去一思考,又推倒重來。

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孟祥勝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即稱,新戰略變革最難的是中高層幹部的共識,「很多人原來是做這個業務的,因為戰略調整去做那個業務了,這需要過程去適應」。

對於自己所處的環境,張近東其實比誰都清楚。2008年的金融危機更是讓他痛下決心變革,張近東曾對媒體說,那時自己已深刻地意識到這種看上游供應商臉色、「低價進低價銷」的傳統連鎖零售商業模式,遲早要出問題。

但變革同樣艱難。這家由線上線下不同類型甚至是相互衝突的業務構成的零售巨頭,一面要守住線下業務,保住上市公司的盈利預期;另一面又要像7年前的亞馬遜那樣在全新的互聯網領域攀爬。

2013年2月18日晚上10時許,張近東最後瀏覽了一遍即將宣佈的高管任免名單。19日上午,李斌、田睿等在蘇寧集團春季工作規劃與部署會議上晉陞為總裁辦成員。

作為蘇寧云商新任的總裁助理,李斌和田睿分別負責蘇寧新增三大經營總部的電子商務和連鎖平台總部運營,另一商品運營總部則由總裁金明執掌。此外,蘇寧云商對3000名管理幹部進行晉陞——蘇寧從底層架構上為發展做了創業以來最大的調整。

在總部經營層面,蘇寧云商設有線上電子商務、線下連鎖平台和商品經營三大經營總部,涵蓋實體產品、內容產品、服務產品三個大類28個事業部。

在大區管理層面,蘇寧將「大區-子公司-運營部」三級架構縮減為「大區-城市終端」兩級管理;同時,大區數量由44個增加到60個,城市終端由一百多個增加到兩百多個,把線上線下采銷權都收歸商品運營總部,通過大區本地化核算,張近東希望這能消除線下線上左右手互搏的局面。

回過來頭來再看這些思考與決定,張近東只說了一句話:「如果我做,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倒下。但如果我不做,肯定倒得更快。」

張近東經常在蘇寧內部說:「蘇寧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突發奇想、一念之間決定的。」蘇寧云商戰略的背後,是他對中國零售市場更大規模的渴求,以及把蘇寧變成像沃爾瑪和亞馬遜一樣世界級企業的終極目標。

互聯網上的敵人

他們最大的敵人不是經濟放緩,而是電子商務的崛起。不過這也給電器商蘇寧帶來了機會,向一家「法無禁止就無所不賣」的零售商轉型。

如果沒有4年前的決心,蘇寧也許會有如現在的國美。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讓家電零售企業受到沉重打擊,受電器補貼終止以及房地產銷售放緩(這是電器銷售的兩大推動因素)影響,昔日霸主國美電器看上去搖搖欲墜,業績預虧,香港關店,電商裁員,一系列壞消息接踵而至。

蘇寧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向南方週末記者稱,國美對方向的認知晚了一些,等到想做又沒有錢,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是一家為生存而戰的企業了」。

但孫為民也承認,蘇寧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蘇寧2012年前三季營收同比只增長了7%,利潤總額29.5億元,同比下降了近四成,蘇寧線下實體零售業部分共調整關閉門店133家——這是這家過去8年營收年複合增長達40%、利潤年複合增長近60%的企業沒有遇過的情景。

他們最大的敵人不是經濟放緩,而是電子商務的崛起。儘管張近東和他的高管們一再稱不把京東商城當成等量級對手,但那個叫劉強東的年輕人,在過去一年不斷挑起的價格戰,讓他們吃盡了苦頭,遭遇了利潤侵蝕和市值的損失。

幾年前,張近東關注的還是如何超越國美,現在他必須和阿里巴巴、騰訊和京東商城等新對手過招了。電商新貴們驚人的發展速度尤其讓人感到恐懼。2005年,京東商城正式上線,以每年200%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12年,京東銷售額突破600億,接近蘇寧、國美實體門店銷售規模的三分之二。

2009年伊始,張近東開始在內部跟高管們探討一個問題:營銷變革。當時誰也沒有看清楚蘇寧電器究竟要怎麼變革,更無法想像今天的云商思路。

2009年7月,蘇寧悄悄開始試運營自己的網上商城,並於當年8月將其更名為蘇寧易購。2010年2月1日,蘇寧易購正式上線。

2011年6月,張近東發佈了10年戰略目標,那是一個略顯宏大的目標。按照規劃,未來10年,蘇寧電器將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3000億元,線下零售銷售額3500億元。張近東告訴公司的所有員工,蘇寧要開始第二次戰略轉型——成為一家「法不禁止就無所不賣」的零售商。

易購在蘇寧新十年戰略中的地位,毋庸置疑。這不僅是蘇寧迎合電子商務發展拓展出來的一個新渠道,而且是實現蘇寧去電器化、百貨化的一個重要切入口,這也就是張近東所說的,「電子商務的發展,其實是給了蘇寧一個發展全品類的機會」。

但彼時蘇寧易購營業額不過30億元,要在10年內膨脹100倍,實現3000億元銷售額,當時大家都在想張近東是不是有些異想天開。

無限支持易購

任何一位蘇寧員工,只要讓易購看中,不需要經過直接領導同意,就能直接調用。

2011年3月,原蘇寧電器華東大區總裁老將凌國勝擔任易購執行總裁,但這一年8月,他就因健康原因提出辭職,由原蘇寧電器通訊事業部總經理李斌接任。

有消息稱,凌國勝離職的原因是張近東給他當年佈置的營業額翻兩番、達到80億元的目標,讓凌覺得很難完成。2011年,蘇寧易購實際完成銷售額不過是59億元。

不過經過最初兩年的磨合及試錯後,蘇寧易購2012年開始發力。他們以6600萬美元收購了老牌的母嬰產品垂直電商紅孩子。

到了2012年,易購在蘇寧的體系內享有了很多特權。當年3月,大批蘇寧電器「悍將」調到易購各個關鍵崗位。任何一位蘇寧員工,只要讓易購看中,不需要經過直接領導同意,就能直接調過來,張近東同時還要求全國各地的線下公司服務於易購。

2012年4月,在現蘇寧總部附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總部基地奠基典禮,這座橢圓形的建築專供蘇寧易購使用,可容納2萬人同時辦公。奠基典禮上,張近東宣佈,易購未來將承擔集團三大使命:一是成為蘇寧營銷變革轉型平台,二是蘇寧多元化發展的載體,三是蘇寧智慧門戶的市場門戶。

儘管易購在2012年銷售僅183億,並沒有達到200億的目標,但孫為民稱,「這仍然是中國電商業裡成長最快的一個企業,2013年我們將給電子商務更大的空間,全品類的開放,全地域的覆蓋,尤其是我們商品采銷總部,全線去運營它。」

為了支持易購發展,蘇寧早在2009年就開始在物流網絡上佈局。張近東讓時任蘇寧電器總裁的孫為民親自負責,一年後,為了加快物流建設,蘇寧電器決定增資。

2011年,蘇寧以每股12.3元的價格對3家公司定向發行約4.7億股股票,融資約55億元。出資購買股票的,除了張近東私人擁有的南京潤東投資有限公司外,還有弘毅投資和新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融來的錢,有三十多億元將投向物流建設。

蘇寧電子商務經營總部執行總裁任峻稱,未來三年,蘇寧將投入200億元發展物流項目,打造60個區域性物流終端。他認為蘇寧自己最大的「底牌」就是蘇寧強大的後台支撐體系,包括倉儲、物流、配送以及把後台系統整合起來的信息系統。

物流只是蘇寧云商模式的必要條件。對有著龐大線下業務規模的蘇寧而言,蘇寧易購作為線上唯一的終端業態,所起的作用並不僅僅是攻城略地,它還需要在與線下終端的融合中,實現服務的完整性。

左右手協同作戰

左右手作戰是蘇寧必須面對的挑戰,能否解決這個難題,關係著蘇寧轉型的成敗。

一項激進的做法從2012年年中就在蘇寧內部推行——線上線下同價。這樣可以形成張近東所要求的線上線下統一的購物體驗,但短期遇到的問題是線下必須向線上的低價趨同。

走進蘇寧在南京新街口新開張的Expo超級店,可以清楚看到蘇寧的云商進程早已在門店啟動,進店後顧客可以在導購的幫助下在蘇寧易購上選貨下單。門店外牆上的LOGO已經不再是「SUNING蘇寧電器」,而是「SUNING蘇寧」,上下七層的賣場,銷售從電飯煲、嬰兒尿布到圖書等的各種商品。

此外,這個超級店還引入兒童樂園、美食廣場、三大運營商和無線全覆蓋。這讓這個建在南京蘇寧廣場的蘇寧超級店,看起來像個Shopping Mall。三萬多平方米的面積,也是目前蘇寧全國單店面積最大的門店。

蘇寧特意搶在2012年12月29日開店,以充分利用元旦假期這一中國電器消費的高峰期。該店店長李俊在蘇寧工作超過了十年,從門店基層銷售員做起,直至管理蘇寧「超級門店」。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新開的超級店除了人流是以往普通門店的兩倍以上,還有了更多的年輕人在門店體驗。

在以往門店,以抱著購物為目的的中老年人居多,如今,增加了免費wifi和體驗區,年輕人願意在裡面消磨時間了。李俊稱,在最近的情人節,門店就湧入了很多情侶體驗3C產品。

南京這個店面是蘇寧2012年在國內開設的20家「Expo超級店」之一,儘管更名為云商,蘇寧並未變「輕」,可能會越來越「重」。在關掉那些效益不好的門店的同時,蘇寧計劃在未來三年中,在一二線城市開設400家超級店,同時關注社區小店,而在覆蓋率還比較低的小城市,仍然會繼續多開實體店。

張近東在蘇寧新戰略發佈會上稱,未來的零售企業一定是線上線下的完美融合,沒有線上就沒有線下,有了線下才能有更好的線上,純粹的線上或者線下都會遭遇瓶頸,「現在的沃爾瑪太大了,沒辦法去做,亞馬遜又是個傳統電商,沒有實體的條件,而恰恰蘇寧好像在這兩者之間,暫時可能不倫不類,但我們敢於結合。」

蘇寧超級店更大的野心在於打通線上線下,以適應中國消費者和行業競爭格局新的特點。相較其他電商對手,這是蘇寧的獨門武功。在超級店裡,消費者除了可以買到傳統的家用電器、3C產品外,還增加了百貨、日用、圖書、金融和虛擬產品,甚至還包括智能家居等二十多種解決方案。

這些超級店不僅承擔起線上線下融合的開路先鋒,為蘇寧提供了強大的採購規模,又提供了包括供應鏈整合能力和倉儲物流後台的支持,比如用戶可以選擇在網上搜尋和下單,在店裡自提,享受各種服務。

在張近東所描繪的「云圖」中,透露出線上線下齊頭並進的強烈願望,也許「亞馬遜+沃爾瑪」以及「去電器化」的戰略企圖較容易理解,但「管理云」、「供應云」、「消費云」等概念的提出,讓外界議論紛紛,齊呼看不懂。這也意味著,蘇寧將以何種方式實現這一「云圖」,仍讓人不甚了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85

雲圖:詳解阿里上市前後24小時,和87年後的商業世界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02/146262.html

i黑馬:阿里巴巴,與它的創立者馬雲一樣,有個性但並不完美。上市後,他們面臨的首要挑戰是怎樣領導一群“土豪”作戰,這比領導“屌絲”難多了。

\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上市敲鐘前一天(美國當地時間9月18日),馬雲拜訪了投資大鱷喬治·索羅斯。從索羅斯家里回酒店的路上,沒走多遠,突然聽到背後有人叫“Jack”(馬雲的英文名)。他心中納悶:在這里還有人認識我?回頭一看,是原通用電氣(GE)董事長傑克·韋爾奇。

2008年5月,馬雲與韋爾奇成了很好的朋友,那一年是馬雲的“學習年”,除了韋爾奇之外,他還拜訪了比爾·蓋茨、巴菲特和稻盛和夫。他曾告訴本刊,新經濟行業在此前是破壞規矩,到後面建規矩的時候,必須向傳統公司學習。

和稻盛,我必須要在經營理念、哲學層面、人的層面、道的層面上交流。理的層面必須要和傑克·韋爾奇談。機會層面要和比爾·蓋茨談。學習生態系統的層面,要和沃爾瑪談。你希望獲得長期發展的思想,去看巴菲特……
 

\兩個傑克聊了一會兒。“6年前我們兩個人討論,觀點就是一樣的”,馬雲說,當時韋爾奇從通用電氣已退休7年,有人批評他所倡導的價值觀只適用於GE,出了美國就行不通,對高科技企業也無效,這次,馬雲告訴韋爾奇:你看,堅持價值觀的企業在中國也能成功。

晚上,幾個阿里合夥人在一起喝酒,馬雲後來趕到。“其實我們在杭州的時候,不太有機會聊業務以外的東西,昨天晚上聊的更多的是感情,”彭蕾說,“與當時氛圍可能顯得不太搭調,但我們真就是這樣的。我喜歡你什麽,我怎麽看你,我覺得你哪些地方讓我覺得心里不舒服,然後你讓我感動的是什麽。那天晚上我們都談了這些。

喝酒時,馬雲感嘆:我們從沒想到會走到今天,我們也沒準備走到今天,我們也不應該走到今天,我們這些人的能力是被拉長的。就是我馬雲也沒這個能力,沒這個才,我們是被逼成這個樣子的。你今天已到了這個層面上來了,就沒有別的辦法後退,別人說阿里很有耐心,堅持了15年,是我們沒選擇。

第二天,美國時間19日清晨6點30分,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已擠了二百多人,紐交所大樓上,掛起寫著聚劃算、AliExpress、淘寶天貓、阿里雲的彩帶,這也是此次上市的主要資產。賣熱狗的攤主晃著手說:BABA,BABA,他覺得阿里開盤價能沖到90美元以上,相比於68美元發行價,這是很樂觀的預測。其判斷依據很簡單:他在這里賣了七年熱狗,從沒有哪家公司上市之前自己的生意這麽好過。

7點鐘左右,突然,所有人都湧向一個方向,所有相機都指向一個方向,不用看就知道,馬雲出現了。

他沒有穿日常參加活動的標配套頭衫,筆挺的西裝穿在他身上顯得略大了一些。他的頭發罕見的梳理得光可鑒人,並且是三七分。他向人群揮手,微笑,轉頭與身邊的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低語。孫比他到的更早,最終確定IPO定價之後,孫正義就很開心。幾天之前,軟銀集團希望收購美國第四大移動運營商T-Mobile,由於監管審核等因素遇阻。這小小挫折與今天的收獲相比不值一提。2000年和2004年,軟銀為阿里巴巴兩次提供融資,上市一周之前,軟銀股價就大漲16%,孫正義個人財富凈值達到了166億美元。

投資人與阿里之間曾經爆發激烈沖突,而巨大利益已經把戰場打掃幹凈。2011年支付寶股權轉移事件中,孫正義曾堅持認為支付寶可以通過“協議控制”方式繞開央行政策。馬雲盛怒之下曾說:孫正義是個善於談判的商人,他習慣在“骨頭里面挑刺”,他心里只有六個字:“軟銀、軟銀、軟銀”。後來兩個人又都在公開場合說過,自己和對方“永遠是朋友。”
 

\馬雲與孫正義

這次來捧場的朋友不少,除了沈國軍與史玉柱等,還有優酷CEO古永鏘。據說,當年馬雲曾與古“競聘”過搜狐首席運營官。2014年4月,阿里巴巴和雲鋒基金以12.2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A股普通股,其中阿里巴巴持股比例為16.5%,雲鋒基金持股比例為2%。

9時30分,阿里巴巴的8名客戶敲響了開始鐘。馬雲與其他合夥人放棄了這一榮譽。“對我們來說,這不是件重要的事,”馬雲說,“但對他們來說,可能會記一輩子。

確實是足以令敲鐘者記一輩子的開盤,它創造了紐交所近十年來最漫長的一次。詢價開始後,馬雲在做市商巴克萊銀行的交易櫃臺後看到,買家洶湧,但賣家很少,幾乎都不賣,一直拉鋸。”“太久了,我也沒想到這麽久。”馬雲告訴我, “潛意識里是啥都好,只要不低於發行價,”低於發行價對股東不好,但是一下漲太高了,例如到100美元,團隊壓力會很大,“絕大多數買進來的都是機構而不是散戶。200多億美元的募集規模,怎麽賣給散戶?”

開盤持續了144分鐘,上一次創造紀錄的是Twitter,花了一個多小時。通過10輪詢價,終於在11時53分,阿里巴巴(BABA)定格在92.70美元/股。

等待中,馬雲請來的朋友們各自做出預測,史玉柱覺得能到85美元-90美元之間,最神的是沈國軍,他給出的答案是93美元左右。

以開盤價計,阿里巴巴市值將達到2383億美元,約合14631億元人民幣,這一刻,全中國的媒體都在幫馬雲數錢,計算出各種等價物。有人說,根據2013年的統計,這個數字居於第56位的越南(1705億美元)及55位的烏克蘭(1762億美元)之間,而超過了其他一百多個國家。

據《華爾街日報》分析,要維持如此估值,將面臨市場嚴厲檢驗,其營收在接下來幾年內需要創造30%至35%的年增長率,這也是電子商務行業整體預期增長率。截止到美國時間9月23日收盤,股價已回調到87.17美元/股。

中午12點30分,馬雲與陸兆禧參加了簡短的新聞發布會,他的演講如同發型一樣精致光滑。“阿里這15年來,靠市場、激情、創業,我們需要永遠支持為客戶服務(的精神),阿里對中國、互聯網、創業者最大的價值(是)——如果你想做、堅持、有團隊,一定能成功”。他說融到的不是錢,而是信任。

發布會結束後,他匆匆去參加了前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的午宴,共同赴宴的,都是美國最頂級的CEO。午餐會上有人認為,中國也可以產生一些世界級公司,並且已經有了。

傍晚5點40分,他趕到了曼哈頓42街Cipriani餐廳,那里有近100位投資者與合作夥伴,每個人都等著與他合影。“我曾經在淘寶網上開過店”,一位年輕女士與他合影時說。“是嗎?感謝你”,馬雲大笑。我拿出一本隨身攜帶多年的《道德經》請他簽名,他說,“這是本好書,中國人都應該讀一讀。”
 

\阿里合夥人在納斯達克慶祝上市

他發表了五分鐘即興演講,講了十五年前來美國融資被拒絕的老笑話,他談到了國際化:今天我們來到這里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尋找合夥人,為了共同發展阿里巴巴,在很多國家我們都有投資人,比如韓國、泰國、阿根廷、新西蘭、挪威等等。

對於IPO,馬雲沒有刻意表現的淡定。當他終於有機會坐下時,嗓子有些啞,卻沒有表現的太疲憊。他說今天全世界對中國企業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過去他們一直認為中國企業基本都是暗箱操作。“我們本來準備8月份IPO,一直到9月份,我就說你們(投資者)有什麽問題,如果需要說清楚可以再拖久一點。不行我再給一個月行不行?”他強調自己的透明,“我又不是賣導彈的,賣軍火的,我有什麽背景?也沒那個需要。”

當天晚上,上市操盤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也在他紐約的家中舉辦了一場晚宴,招待其投行的朋友們。蔡崇信持有阿里巴巴3.6%的股份,上市當日其資產凈值達到48億美元,他是阿里最重要,也最神秘的合夥人之一。

第二天,9月20日,馬雲就飛回中國,23日他再次回到美國,參加克林頓全球倡議大會。他與克林頓的女兒、克林頓基金會副主席切爾西·克林頓有一場對話。他再次展現口才:今天想告訴你們阿里巴巴的商業機密,阿里巴巴70%的買家是女性,55%的賣家是女性,這就是我們主要的資源。所以,我要感謝女性,沒有你們阿里巴巴不可能到紐約來上市。

這像是對近日流行的一個網絡段子的回應: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但馬雲除外,他成功的背後,有千千萬萬個“敗家”的女人。
 

\馬雲與切爾西·克林頓

到在紐交所樂開花了的馬雲,你會忘了他實際是“退休員工”。2013年5月10日在杭州黃龍體育館曾有場盛大的退休儀式。當時馬雲說,“48歲之前,工作是我的生活;今後,生活將是我的工作”。很多人並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到2014年9月上市,十六個月中,他可一點都沒閑著,現在看起來,對這句話的準確解讀是:工作是工作,生活還是工作。

“過去一年中,我在學習怎麽做一個Chairman(董事局主席),而老陸(陸兆禧)在學習怎樣做一個CEO。”馬雲說,“其實真正當好主席很難,我們現在有點青黃不接。”我讓他總結做主席的感受,他側頭想了一下說,還在總結。

將時距拉開,看看過去十六個月中主席馬雲和阿里巴巴都忙了些啥。這是上市前的最後沖刺階段,也是一段特別折騰的日子,之前累積的棘手問題,必須要在這段時間解決。例如能否理清支付寶與集團的關系,如何解釋尚未遠去的VIE事件,怎樣展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落後等。上市之前,集團拿出了一份靚麗財報:2014財年淘寶總交易額為1.172萬億人民幣,天貓交易額為5050億人民幣。2013年全年業績,營收79.53億美元,凈利潤為35億美元,在全球互聯網公司中盈利能力僅次於谷歌。可是若沒有處理好上述問題,阿里巴巴估值依然會大打折扣。一位阿里財團顧問中的投行人士透露,2014年5月,他甚至一度感到上市可能會折戟。

十六個月來,如果將馬雲與阿里捆綁在一起觀察,可簡單概括為:發表九篇公開講話(含內部郵件),去了三次韓國,改了六版招股說明書,力推兩個產品(來往與余額寶),花了近百億美元(用於收購或參股公司),正面對撼微信,打了幾場嘴仗。

就在2013年5月28日,他宣布退休後半個多月,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複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在深圳成立“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馬雲為菜鳥站臺,出任董事長。“阿里對外提及物流好多年,在內部也一樣,好像從來沒有哪個戰略經過這麽反複討論的”。合夥人之一、現任菜鳥首席運營官童文紅接受本刊專訪時說,“連續幾年我們都覺得應該要嘗試物流,又不知道要怎麽做,從其中的反反複複也可以看到,集團對物流十分重視”。

早在2012年底馬雲已預見到2013年淘寶交易額會達到萬億規模,再往後物流會成為整個電子商務的瓶頸。他認為,這股自我成長的民營力量的增長速度,已經與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不匹配了。根據童文紅回憶,馬雲當時定了幾個大指標:第一是24小時送貨可達。可達不只是送到就行,還要按照指定的時間送到;第二個就是菜鳥人數不超過5000人。

童文紅把天貓、淘寶形容為阿里的上半身,菜鳥是阿里的下半身,下半身的第一要務就是服務好上半身。馬雲卸任CEO之後,多次為菜鳥奔走,2013年底,他與海南省委書記曾就物流倉儲基地項目接洽。2014年1月5日、6日,他接連拜訪吉林、河北省,隨行人員中都有菜鳥人,顯然,這是為了菜鳥網絡選擇合適的落腳點。

2013年6月13日,馬雲現身母校杭州師範大學,出席阿里巴巴商學院畢業典禮。作為該校最出名的校友,馬雲頗念舊,一直對外稱杭州師大是中國最好的學校。他還大秀書法,寫下字體獨特的“智信仁勇嚴”五個大字。十六個月中,他曾出現在多所校園並發表演講,除了杭州師大之外,還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韓國首爾大學與美國斯坦福大學。

跳回來看,2013年7月對馬雲是比較煎熬的一個月,在這個月,馬雲、趙薇拜訪“大師”王林的照片曝光。王林瞬間成為熱點。這並非馬雲第一次陷入類似漩渦,他微博回應稱,“對未知的探索、欣賞和好奇是我的愛好,好奇心讓人受益”。同月13日,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刊登了對馬雲5月底的專訪內容,其中一些言論引起了爭議。《南華早報》與阿里巴巴先後就此事發表聲明,雙方對言論解讀問題上各執一詞。有分析人士建議,阿里巴巴應該與馬雲盡快在對外形象上進行分割。

7月23日,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有意赴港上市,預計10月份掛牌。

2013年8月,阿里巴巴集團遷往杭州市西溪園區,8月中旬即傳出消息,由於馬雲希望能在上市後保持對該公司管理層的控制權,可能導致阿里赴港上市計劃流產。

公司控制權曾是阿里巴巴發展的隱患,雖然它從未離開馬雲的掌心,但確實有幾次已滑落到邊緣,馬雲對此非常警惕。為了回購雅虎所持股權,阿里引進了大量第三方股東。IPO啟動時,馬雲團隊合計持股比例僅為13%左右。“合夥人制度”可以實現少數股東對企業的控制。

9月10日是馬雲生日,也是阿里成立日,馬雲在給阿里員工的一封信中,首次詳解了已試行3年的“合夥人”制度。

關於合夥人制度細節已多見報道,在此不做贅述。總之,阿里認為這是保證公司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可持續性的必然措施。通過合夥人制度,馬雲團隊能夠實現對董事會的絕對控制,而且通過與股東協議,馬雲所控制的投票權,除了他自己與管理層團隊控制的大約13%外,還包括軟銀授出的4.4%,外加中投財團承諾的7.2%,總計在25%左右。

有分析人士指出,馬雲本來可通過1:10之類的超級投票權設計來實現相同目的,而阿里最終還是選擇了“合夥人制度”。其官方解釋為:雙層股權結構一般將超級投票權的股份集中在幾個創始人手中,而“合夥人制度”體現的是一個大集團合夥人的視野,這可以保證團隊創新能力與管理持續性和穩定性,不會由於個別創始人的退休或者身份變動而影響到公司運營。但是,這也給外界留下治理不透明的口實。

9月25日,阿里推出了社交網絡手機客戶端來往,社交是其在移動端最薄弱的環節。10月21日,阿里要求全集團“ALL IN無線”,並表示“來往”是“必打之仗”。22日,馬雲在其來往賬號上發布了一條其在飛機上花費15分鐘草就的信息,稱要關掉微信賬號,去給自己家的孩子“來往”餵奶。這暗示阿里對騰訊在無線端可能產生的威脅,感受已越來越明顯。

2013年10月也是關鍵的一個月。9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立法會上回應,為了保障投資者必須堅持同股同權原則,香港上市規則規定不能設有雙重股權。這意味著,香港監管層正式否決了阿里以“合夥人制度”在香港上市的可能。第二天,陸兆禧就對外界稱“決定不選擇在中國香港上市”。

這個月,前任總理朱镕基與現任總理李克強先後接見了馬雲。在當月26日的世界浙商論壇上,馬雲炮轟銀行沒有好好發揮手中牌照的作用:“中國銀行業服務了20%的客戶,賺了80%的錢,這也不能怪他們,但也不知道該怪誰,反正我總覺得,不應該這樣。”這是阿里與銀行之間一系列角力的序幕。

11月第一天,阿里巴巴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宣布了公司新股權架構,按照披露的信息,馬雲本人在小微金服的持股比例,不會高於他在阿里巴巴集團持股比例7.3%,而不是之前一直被認為的80%。這個月的“雙11”,淘寶與天貓一天的交易額相當於香港五周的零售額。

一個月後,阿里巴巴集團與海爾集團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前者對後者子公司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1169.HK)進行總額為28.22億港元的投資。這是互聯網由虛到實的標誌性事件。馬雲說沒有實體經濟的參與,互聯網就是個大泡沫。張瑞敏說,如果傳統經濟不顛覆,就會到山窮水盡的境地。

2013年9月開始,騰訊在移動端逐漸展示的商業化野心就給阿里形成了壓力。2013年第二季度,阿里在移動端的貨幣化率(收入/交易額)僅為0.58%,與PC端相比尚有巨大鴻溝。

從這一時期阿里的動作與馬雲講話可以看出,公司曾為此不安。2014年1月20日,馬雲發出新年信件,宣布將員工年終獎與來往的推廣相掛鉤。但是春節之後,騰訊在移動端連出四記重拳,推出微信紅包,入股大眾點評搶占O2O入口,巨資支持自己投資的嘀嘀與阿里投資的快的爭奪市場,入股京東。這對正謀劃上市的阿里是一連串的打擊。

2月28日,馬雲再發內部郵件,號稱要全面從雲打到端。天貓總裁王煜磊(花名喬峰)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采訪時曾說,那一陣確實是來勢洶洶。“春節後我們要分析有什麽,要什麽”。他覺得,微信帶來的沖擊倒不是實質性的,而是觀念上的。“我們曾擔心,現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未來的商業?過去十年,是我們在定義電子商務,現在突然有了很炫的玩法,很容易讓人迷失。另一個觸動是,我們忘記了怎樣去和社會的動態變化對焦”。
 

\上市後的晚宴上,馬雲不承認自己有過焦慮。“春節假期提前回來,開了幾天會議以後我們就全面反應過來了。在此之前等於我們是亂了一下,原因是一夜之間所有人都認為好像我們要死了似的。”他仔細回顧了阿里6年前做的戰略決定,進一步明確自己沒有走錯路線,只是外面對阿里的看法發生了變化。“但我們自己還是得走自己的路,15年來我們做的任何戰略人家都不明白,憑什麽我們現在做人家肯定能明白?騰訊的問題就在於他們做了微信以後,所有人都知道它想幹嘛,那就是錯了。也許我們應該理解,但不應該所有人都能理解”。

如果用更通俗的語言理解馬雲所說的“理解”,其大意應是騰訊抓了一手好牌,但應該打得更好。我問他,如果這手牌在他手里,他會怎樣出?他大笑:這我可不能告訴你。總之春節過後兩個禮拜我們就回過神來了,微信不是萬能的,阿里也沒那麽爛。

2014年3月註定不會平靜。13日,央行下發緊急文件《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3月23日,針對“四大行”相繼下調對支付寶快捷支付額度一事,馬雲在其來往“紮堆”中發表文章稱這是支付寶“最艱難的時刻,也是最光榮的時刻”。就在此前16日,阿里巴巴剛剛宣布在美國啟動上市事宜。肯定是難以抑制心中的憤懣,他的言辭才會如此激烈:雖千萬人吾往矣。支付寶,生逢其時?死得其所?

自2014年4月開始,阿里調入了上市沖刺模式,集團與馬雲為實際控制人的機構都明顯加大了投資力度。

其中最值得關註的是,北京時間7月12日淩晨,阿里巴巴提交了第三版招股書。此次更新的招股書中,阿里巴巴首次披露了VIE及支付寶詳細架構。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共有202個附屬子公司和業務實體。阿里還主要披露了C2C業務淘寶、B2C業務天貓和海外B2B業務alibaba.com,國內B2B業務1688.com以及海外B2C業務速賣通的VIE股權架構,這些業務VIE結構都多達四層。同時,招股書也披露了市場最為關心的支付寶股權情況以及未來的股權安排,並對2010年支付寶事件做出解釋。

VIE與支付寶事件,是埋在投資人心中的刺。北京時間8月12日淩晨,阿里又拿出了第四版招股說明書,針對支付寶問題再次進行更詳細解釋,重新確立了支付寶對價。該版本以兩者間股權和資產購買協議替代了阿里巴巴集團與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自2011年7月29日起效的框架協議。新協議取消了支付寶或其控股公司上市時給阿里集團支付現金回報的上限,並將下限提升至93.75億美元,較之2011年框架協議中規定的20億美元下限高出近4倍。不過,新協議對小微集團上市開出的條件是市值不低於250億美元。

支付寶是阿里系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小微金融的獨立上市,將是另一場盛宴。為什麽直到上市前夕,阿里才解決這個問題?期間經歷了哪些複雜的利益博弈?接近交易的一位投行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家》,各方一直在等待時機。

談起這段往事,馬雲延續了他一貫的口吻。“把這個公司放進我口袋里,25000名員工,40%都有阿里的股票,我還天天跟他們講價值觀,你給他們拿走試試看?你說我吃得消吃不消,他們怎麽看我?第二,如果說股權轉移股東會從來沒討論過,當時有6次記錄,每一句話,每次討論都有,我們今天還保持那份傳真,因為我們不想把這件事捅出來,有時候有些錯誤不要追究是誰幹的,既然是錯了,要有能力扛下去。”他自述,路演時,鼓勵投資人有問題就問,看到別人不好意思問,他還主動說,“我跟你講講VIE”。

8月28日,馬雲在廣州天河體育場觀看恒大主場比賽。在兩個月之前,阿里已投資12億元,獲得恒大足球俱樂部50%股權。恒大贏得了本場比賽,馬雲看得很開心,他或許不懂恒大衛冕冠軍因少一粒客場進球慘遭淘汰,已止步本賽季亞冠八強。

這是路演開始前他最後的消遣。

演中,馬雲兜售的不是股票,而是帶有阿里價值觀的股票。馬雲與他的合夥人聲稱,價值觀是阿里能繼續存活87年的基石。在2011年,外界一度懷疑其價值觀並不像馬雲描述的那樣堅不可摧,2014年9月19日,馬雲用這種方式展示了自己、公司、以及價值觀的回歸,由此可以理解他興奮的真正原因——對他而言,成為受到東西方都認同的企業家,比成為銀行賬戶上又多了幾個零的商人更有成就感。

當然,投資者不會僅出於價值觀而選擇一家公司。阿里的高估值,與其不僅具有電商概念,亦描繪了一幅生態藍圖有關。

馬雲對此並不完全認同,他說中國買股票才講概念,西方不講概念。“別瞎扯什麽概念,他就關心你到底想幹什麽,你以前幹了什麽,今天幹什麽,未來在幹什麽,然後他用邏輯給你推導。你不但要說清楚,還要有記錄。投資者問題多了去了,但是概念沒有用。”

不過,他承認“生態系統”是阿里所要到達的方向。上市後接受新浪財經的一次采訪中,他談到關於生態系統建設的思路,“我們曾經糾結過。因為原來的大企業走的都是帝國思想,我不喜歡這種理念。這種強勢的、以我為中心的觀念在21世紀是不會成功的”。馬雲說,自己大概七八年前就意識到,必須共同為中小企業打造一個生態系統,解決支付、快遞、信用、IT等諸多問題。這個工程要無數人參與,使小企業可以用最低成本獲取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我覺得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幫助小企業成長的生態系統,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也很複雜,因為世界上找不到可參照的範本,所以我們治理架構也複雜”。

對於這套生態系統如何搭建,阿里內部也在探索。盡管馬雲稱阿里不想成為帝國,但經過多年高速擴張與令人眼花繚亂的收購後,包括上市資產之外的阿里系,目前仍像帝國多於像生態系統。阿里系包含電商平臺、社交、數字娛樂、互聯網金融、物流、零售、O2O本地生活服務等多個板塊,這些板塊每一部分都有旺盛生命力,但如何將它們構建成一套系統,尚看不清楚。對新收購資產的整合,也剛剛開始。

縱觀阿里系發展史,就是從平臺戰略開始,先建立C2C淘寶平臺,後來淘寶平臺成為大淘寶,衍生出支付寶等業務,並在2008建立了B2C平臺淘寶商城(天貓前身),再後來又延伸到移動互聯網和本地生活服務。對於組合、打通、共享電商,以及圍繞電商的各種平臺之間的資源融合,它已非常熟練。平臺競爭的本質是,讓平臺各邊群體成為綁定彼此的力量,讓用戶和顧客都對其所創造的環境產生依附,然後贏家通吃。這也是阿里巴巴作為平臺帝國,如同成吉思汗一樣所向披靡的原因。

而一個持久運轉的生態系統,不僅平臺自身要強大,更要有界面友好的交互性。這個問題曾一直困擾阿里巴巴,幾乎每一次它調整平臺遊戲規則,都會遭遇來自賣家與用戶的強烈反彈。“誰他媽的願意當阿里巴巴的CEO,這是世界上最痛苦的工作。”馬雲有一次曾和我抱怨。阿里管理和服務的人群超過一個大型城市,“所有人都可以毫無顧忌的罵你”。

王煜磊說,天貓每一年面對招商時都特別糾結。他曾經歷過淘寶賣家“圍城”等事件,如今電商業務每一年涉及到大的規則變化時,都“慎言謹行”。“各種調研,各種分析,各種討論,各種各樣的溝通,然後才會出臺”。現在阿里在集團層面有一個應急小組,每年敏感時刻,都會針對這些沖突有所準備。而業務團隊在做業務判斷時,需要不同團隊從不同視角一起來判斷。

“單一視角或許沒錯,但放到社會性環境中,很多問題就不是1和0的關系,而是要判斷0加在1前面還是後面”。王說,在不斷複盤過程中,他們逐漸發現個體業務能力的成長已不足以去做業務判斷,還必須要有社會學的知識,了解社會的矛盾點。據他透露,馬雲經常請一些生物學家和天文學家來公司講座,最開始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不過現在想明白了,“對於類似生態系統的研究,還沒有頂尖的人,因為傳統經濟學中,沒有人有機會面對這樣的問題。而生物學家或者天文學家,他們研究的是事物之間的關聯。多聽他們講講,就會發現不應該把事情放在靜態或真空的環境中去考慮到底好還是不好。”

如果這已讓你有些眩暈,或許在集團內部,有眩暈感的人也不在少數。即使只從電商這一個維度,阿里作為生態系統還有很長進化之路。

頂尖的科技公司,如今都想成為生態系統。不管是谷歌、微軟、蘋果,還是國內的騰訊、小米。不過,它們建立生態的路徑都更清晰,便於描述,這也許是因為它們都圍繞一個強勢產品來連接世界。例如谷歌通過Android系統,騰訊通過微信,小米通過手機。而阿里的社會屬性比產品屬性更明顯,與社會交集更多,其野心也更大,因此它的生態系統就顯得更加複雜。

按照前文馬雲所述,在他的邏輯中,不讓別人看懂的招數才是絕招,他對阿里生態的構想,或許五年之後才能揭盅。

支撐一個如此龐大複雜的生態系統,需要強大的後臺數據能力與技術能力。阿里並不缺數據,截至2014年3月,阿里數據平臺事業部的服務器上,已攢下了超過100PB處理過的數據,這相當於4萬個西雅圖中央圖書館,580億本藏書。而僅淘寶與天貓兩個子公司每日新增數據量,足以讓一個人連續不斷看上28年電影。

阿里的技術能力一直為人詬病,認為其不如騰訊和百度。馬雲覺得,技術與服務,是兩樣唯一不能吹牛的東西。他除了再次強調自己不懂技術,也不瞎指揮外,也認為外界實際低估了阿里的技術。“你說我沒槍,我沒必要跑出去把一桿大槍到處顯擺啊,那樣人家早防你了。”阿里技術部門的管理人員介紹,阿里在“便捷”和“安全”兩個方面的技術實際比較領先,例如阿里雲每天都要扛住上億次的黑客攻擊。

上市當天對阿里的報道中,最熱鬧的遊戲是計算阿里出現了多少“土豪”。按照當日股價計算,馬雲總財富達到265億美元,得益於公司在授予期權方面的慷慨,有上千名員工獲得了以千萬人民幣計的財富。據招股書顯示,這次IPO將有4000多名員工(不包括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與超過1000名前員工出售他們所持股票,其所出售所持股票合計價值將達到10.6億美元。

暴富之後,阿里如何保持戰鬥力?馬雲承認確實是個難題。“我們告訴他們,不要把這些錢財當作財富,而是當做責任。”但說教不一定有效,“你說我們兩萬多人都沒問題,是不可能的。不過機制文化方面,我們還是有點自信的,這是多年來打拼下來的”。

馬雲常引以為豪的是,阿里最早的員工都是他“撿回來”的,不過,領導“土豪”,要比領導“屌絲”困難的多。

與其用“偉大”來形容阿里,不如說它是一家“有趣”、“有個性”的公司。在電商、金融、雲服務亦或娛樂等領域,它的潛力尚遠未發揮,它之前曾充分借助“大勢”的紅利——馬雲曾在多個場合屢次感謝時代賦予的機遇,這並非僅是客套——下一輪競爭中,它也已積聚起足夠勢能,前提是,它不能被自己打敗。

阿里遠非一家完美公司——這里的完美並非指飄渺的終極意義上的完美,哪怕與國際同行,例如谷歌相比,阿里仍存在差距。“我認為他們比我們成熟,當然他們是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上成長起來的。”馬雲告訴我,“谷歌不斷拓展技術邊界,我們則是用技術不斷拓展商業的邊界,這是彼此間的不同,但不得不承認,谷歌上市這麽多年後依舊保持著活力,至少今天還不錯,我們上市幾年後還能像它這樣,那才叫水平”。

他所沒有談到的是,谷歌是一家更容易讓人看懂的公司。盡管他強調,不管是否願意,阿里巴巴都必須接受透明治理的文化,可阿里還是一家擁有202家附屬公司和30個事業部,觸角遍布數十個領域的複雜實體。它如何梳理自己的業務、股權與關聯交易,是繞不過去的問題,不會因上市的轟動而讓虎視眈眈的做空者失去關註的興趣。

馬雲希望阿里延續百年的願望,也是對現實商業環境的挑戰。不同時代,人們對於大公司的邊界擴張都懷有對“老大哥”般的恐懼,來自政府、社會與自身的力量,曾令鍍金時代的美國工商業巨頭分裂成至今仍活躍,可不那麽具有威脅性的細胞,這一幕也可能在阿里身上出現。

另一種馬雲不會喜歡的假設是:阿里最終無法實現至少存活102年、橫跨三個世紀的目標。產業變革如此殘酷,適合大商業發育的土壤依然貧瘠,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五年半,誰有把握一定成為明日贏家?

不管怎麽說,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表現,至少為它多賺得了一些面向未來的籌碼。上市真正解放了馬雲與阿里,他與合夥人團隊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地管理這家公司,從而保證價值觀與控制權都不會遭到稀釋。

IPO的意義也溢出華爾街之外,它在全球經濟中心掀起一場“中國概念”風暴。這場風暴自去年開始醞釀,2014年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創造了一個小高潮。當時站在它贈送給納斯達克的金牛下,來自摩根士丹利的一位投資家提醒我,阿里上市才是真正的“大煙花”。果然,後者創下美國乃至全球資本市場史上最大規模的科技股IPO紀錄,美國主流商界也開始思考,它們應該怎樣看待中國公司的崛起。接下來,中國還有數家優質公司也將陸續走向資本市場,例如小米、萬達、泰康人壽等,這一震蕩或仍將持續。

“他們第一次認為中國有厲害的公司,而過去一直以為印度人在美國越來越厲害,中國公司則一家都沒有。”馬雲談起前文所述,與美國“最牛逼最頂級”企業家的飯局,“但是當年印度公司剛來的時候也是一塌糊塗,現在也在慢慢轉變。今天對我們來講是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如今剛剛開始。如果一切如馬雲所願,87年之後,世界也許會多這樣一個“國家”:它沒有疆界,卻無處不在;它沒有法律,卻管理著數十億人的生意與生活;它沒有印刷過一張鈔票,卻是全球最大的銀行;它沒有生產過一公斤水泥,卻是全球最大基礎設施供應商。

它就是“阿里國”。與它匹敵的,還有“騰訊國”、“谷歌國”與“FACEBOOK國”,以及其它諸侯聯盟。

2101年,O2O是扔進博物館的話題,虛擬與現實融為一體,所有產業重新定義,互聯網與實體經濟並無區隔。

馬雲,“阿里國”的創立者,估計很難見證這一天,人們更可能瞻仰的是他的墓碑,上面的墓誌銘是:一代太極拳宗師,順便辦了一家公司。


人腦“語義雲圖”將改造人類記憶思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427.html

為了更好地理解大腦如何處理語言,來自美國的科學家近期繪制出一幅人腦的“語義雲圖”,揭示了腦區是如何被諸如“衣服”或者“外表”這樣的詞匯所激活而做出反應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腦神經專家表示,類似的人腦“語義雲圖”也可以翻成中文版本,只是中文詞匯映射到人腦中所對應的腦區可能不同。

人腦“語義雲圖”

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運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來繪制這幅人腦地圖。他們讓7名誌願者花兩小時去聆聽美國廣播故事,並同時進行大腦掃描。結果顯示,這7名誌願者大腦中反映出的詞匯盡管有細微的差別,但所對應的腦區大致相同。

這一運用的突破意味著研究人員未來可以準確地預測人腦對於語言的神經反應,並能幫助那些因為中風或者腦受損以及運動神經元疾病而導致失語的患者。這篇研究文章被作為封面故事發表於自然雜誌Nature。

它的突破性在於:過去科學家對大腦如何解釋語言的神經影像學研究僅揭示了語義信息是如何在腦區的簇群中形成語義系統的,而這項新的研究則揭示了該語義系統網絡更加細節的部分,也就是說畫出了近1000個常見的英文詞匯是分布在人腦的大腦皮層上的哪個區域的哪個具體位置。

為了繪制大腦語義表達更廣泛的地圖,伯克利大學的JackGallant教授及其研究小組通過檢測血流和含氧量指標,來觀察大腦皮層不同區域的活動反應,因為大腦皮層對語言和意識起到關鍵作用。研究人員用計算機算法對每個常見詞與它們所代表的意思的相近程度打分,然後他們使用一個回歸模型來估計這些常見的單詞在每個誌願者每小部分腦組織產生的反應,並使用這種模型來預測誌願者大腦中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反應。該模型能夠準確預測大腦中不同區域的大腦活動,包括顳葉皮層、頂葉皮層和前額葉皮質等部位。

下一步,研究者確定了每個皮質部分代表的語義信息類型。他們使用三維合成信息繪制了在大腦中色彩編碼的語義地圖。在不同的皮質區域相對應的如人、地方,或視覺特性等概念。最後,Gallant教授的團隊開發了一個用計算機方法來將不同的個體中的地圖整合到一起產生的一個語義圖集。

盡管有些變化,但在個體之間的地圖是令人驚訝地相似。作者指出,這可能是由於樣本比較小和平均,都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

另一個令人吃驚的發現是:所研究的人的腦半球之間功能性對稱,這和幾十年來研究發現的腦損傷患者在語言處理中顯示的左半球偏差相矛盾。地圖還顯示,很多腦區中對詞匯的理解反應為對人和社會關系所描述的語言,而不是抽象的概念。

但是也有一些詞匯因為其意思的不同,反映在不同的人腦地圖上。比如“top”這個詞,它有衣服和外表的意思,但是也有數字和測量的意思。AlexHuth教授作為該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也參與了誌願者的聆聽實驗。他表示:“我們建立的語義模型能夠準確預測當人們聽到一個詞匯後,大腦中所反映出來的對該詞匯的理解。”基於這個人腦雲圖,科學家們能夠跟蹤有交流障礙患者的大腦活動,並與該地圖相對應,來獲取患者想要表達的信息。

重塑記憶思維

中科院腦神經研究所研究精神疾病和腦神經成像的專家王征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一研究可能對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語音語言識別有幫助,尤其是數據的處理方法值得借鑒。”針對這一語義雲圖是否能夠“翻譯”成中文,該專家表示,由於大腦對中文和英文的編碼不一樣,因此中文對應的腦區可能不同,但是方法是一樣的。

威盛電子語音交互部門研發總監張國峰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該研究對人工神經網絡的結構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對窺探人的思維很有效,也對抑郁癥、自閉癥等精神類疾病的治療很有幫助。未來甚至可以通過修改神經連接改造人的記憶或者思維。”

張國峰舉了個例子。有個患者因為車禍大腦受傷,恢複後其他一切功能都正常,但是只要見到自己的親人就覺得他們是冒充的。後來腦神經學家發現,這是因為該患者大腦中負責人臉識別的部分和負責親切感的部分連接斷了。因此他能夠識別親人,卻無法產生親切感,所以才會產生陌生的感覺,認為他們是冒充的。但是閉上眼睛他就不會覺得親人是假冒的,因為語音識別和親切感的部分的連接還是存在的。“有了大腦地圖,通過介入技術修改一下神經元的連接,真的可以改變很多。”張國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而借助核磁共振的技術,人類已經可以實時高精度掃描大腦區域活動情況。張國峰認為,“這對人類大腦的研究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但是Gallant教授表示,由於實驗樣本的數量較少,因此該研究結果有局限性。下一步將會對更大範圍、更多樣化的樣本進行研究,以發現不同樣本之間的細節差異。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