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來股份藍海戰略:創新降本跨界融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697.html

2014年9月12日才上市的一家新能源企業,2年不到的時間內要在以往太陽能背板的主調之上,轉型為橫跨背板、電池、風電及投資等多個方向的新公司。伴隨著業務戰略的變化,這家由公司創始人參與的16億元新一輪再融資規模,也幾乎相當於當初IPO融資額(3.86億元)的4倍以上,中來股份(300393.SZ)正探尋一條與眾不同的快速增長道路。該企業董事長林建偉就說,光伏產業已成一片紅海,只有不斷尋找新的著力點,才可能實現企業的真正轉型、成就自己的藍海,這要依靠持續創新、對產業理解的通透以及強大執行力。

創新才是根本

作為太陽能電池背板的主要生產商,2013年中來股份的背板產量為1441.53萬平方米,兩年後大幅增長為2452.39萬平方米和3675.23萬平方米。產量雖在提升,庫存反而沒有積壓,2014年年底企業庫存為190萬平方米,到2015年降至160.95萬平方米。把握旺盛的市場需求節奏、更為合理的資源管控,正是降庫存、穩產增銷的秘訣。

盡管光伏市場去年下半年起大幅高開,營收方面今年一季度也出現了112%以上的大幅增長,但中來股份也有“成長的煩惱”。2015年,企業凈利潤1.08億元,同比下降8.33%;毛利率32.3%,同比降8.6%。雖然這一變化可被歸結於新增產能未完全釋放及投入較多研發、中介機構咨詢及折舊費用所致,中來股份同時也發現,背板價格競爭的加劇是毛利率下滑的核心因素之一。

國產背板制造商中,不少公司在擴大規模,國外同行為了搶奪市場也很快采取降價策略。雖然經過了幾年時間的洗禮,中來股份已把背板售價做到了最初的五分之一,然而全行業售價可能還會被往下壓,毛利率有繼續走低的趨勢。如何應對上述難題?林建偉認為還得靠大量研發投入、積極擴大銷售、制定合理的擴張戰略。

2015年,中來股份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3.2%,近幾年中保持了這一穩定比例。研發上,公司買入了各類新型試驗箱、擊穿電壓測試儀等設備。作為直接與外環境大面積接觸的光伏封裝材料,背板需能使用25年,還要擁有可靠的絕緣性、阻水性、 耐老化性。林建偉就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做(光伏)企業要有三高要求:高效、高可靠性和高性價比。”

不過,林建偉顯然不甘心僅僅停留在背板生產銷售業務上,他還瞄準了另一處藍海:N型單晶雙面電池。“可雙面發電的電池,年發電量比單面受光組件提高20%以上,它的采光性更好並可垂直放置,不會被樹葉、鳥糞、積雪等覆蓋。”就在前不久公司也致力於N型電池的大額募投,林建偉本人身體力行地參與了這輪募資計劃。

多位產業資深人士也告訴記者,全球多晶電池仍處於壓倒性地位,而單晶高效電池的到來對整個市場而言也不算壞事,“一方面,產品之間的價格競爭更趨激烈,單晶矽的成長也讓同行看到了新技術的前景,從而啟發了思路,挖掘自身潛力、夯實科研力量。”某券商分析師也說道。

林建偉也稱,除要進行大力研發外,公司也在降本增效。比如2015年,中來股份的全年營收同比增長54.24%,達到7.34億元,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的增幅都小於營收增幅。

產業整合進行時

國內外的光伏行業目前仍然受益於補貼政策,以中國為例,各地都出臺了相應的補貼及激勵政策,在建設、並網等方面也一路綠燈,從而使得這一新興能源的普及率更高。

但政府補貼的持續下降、錢款下發的不及時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從業者。短期內光伏發電成本仍難與火電競爭,長期來看還需與風能、潮汐、核電等能源競爭,優勢並不十分顯著。

對此,林建偉認為企業如要突圍紅海,打造屬於自己的競爭力,必須將核心能力運用在其他領域中(如光伏電站、N型電池等)且更快執行,這樣才能達到效益的最大化、最終實現平價上網的目標。

背板方面,2015年公司成功收購了意大利的Filmcutter(翡膜考特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之後,中來股份的產品線為業內最全;其柔性生產方式也使現有設備可實現不同背板產品的無縫切換。電池上,今年5月12日,中來股份在泰州地區拿下了10萬平米的土地使用權、3萬平米左右的房屋建築物,總計斥資5300萬元,從而解決年產2.1GW的N型單晶雙面太陽能電池項目用地、廠房等需求。

投資領域,去年3月中來股份與杭州中來錦聚共同發起的新能源產業基金會用於光伏電站業務的投入,目前中來股份也在內蒙古赤峰、江蘇常熟等地都有光伏項目在建或並網,總計41.5MW的規模,公司也獲得了341.5MW的光伏電站項目批準文件。此外中來股份也積極參與了互聯網金融領域,在分布式光伏電站、供應鏈與互聯網金融融合上做更多探索。而就在5月,中來股份下屬子公司還參與競拍購買神山風電設備制造公司50%股權,看來進軍風電將是中來股份全盤戰略中的新領域。截至去年年底,納入中來股份合並財務報表範圍的主體總計12家,其中10家為新設企業。

事實上,國內不少光伏企業也在尋求突破與轉型,協鑫集團在試水電動汽車和儲能行業,陽光電源(300274.SZ)正嘗試儲能和雲平臺的建設,SPI更在致力於互聯網金融、供應鏈、分時租賃及光伏等綜合型一體化架構搭建,新能源這一大產業里的諸多機會都讓各家公司躍躍欲試。

(圖為中來光伏董事長林建偉,攝影吳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04

辦全環節物流企業要過70項審批 交通部欲降本增效

被專家們稱為“交通物流19條”的《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幹意見》15日出爐,交通運輸部同時還公布了根據這一若幹意見確定的《三年行動方案》。

“‘交通物流19條’最大的亮點是推動完善物流業營改增政策,促進物流各環節增值稅稅率統一,探索物流領域增值稅差額抵扣。”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物流費用占GDP比率逐年降低

物流業為何要“降本增效”?物流企業目前的生存狀況如何?對於社會上有關“物流成本高”的說法,交通運輸業內人士是如何回應的?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巡視員於勝英告訴記者,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推進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國已形成了“五縱五橫”為主骨架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建成了150個左右公共服務屬性突出、輻射範圍廣、帶動力強的貨運樞紐(物流園區),200個左右甩掛運輸試點項目已經啟動,還開展了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港口收費項目從原來的45項減少到18項;港口收費標準明顯降低,其中港口設施保安費減半征收,減輕進出口企業和海運企業負擔每年合計10億元。

“應該充分肯定物流業降本增效取得的成效。”賀登才說,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逐年降低,2013年為18%,2015年為16%,2016年上半年為14.6%。

“但與新時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物流供需匹配效率的要求相比,交通運輸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於勝英說,突出表現在運輸結構不合理、運輸組織方式落後、裝備技術和信息共享水平較低、創新能力不強等方面,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多元化、個性化物流需求,影響了物流綜合效率效益的提升。

賀登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物流企業的苦惱還是很多。根據調查,開辦物流企業的審批環節太多,辦一家全環節的物流企業,要通過70項審批,而且是總部取得的分部不能用、去年取得的今年不能用、甲地取得的乙地不能用。有一些物流企業不得不設置證照專員,專門對付審批。”賀登才說,“各個環節的收費還是很高,有降低收費的空間”,“有些環節上還是有些難,比如快遞車輛進城的問題。”

賀登才反映,目前物流企業的負擔仍然較重,據對900家物流企業的調查,物流企業的稅收支出增長快於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長速度,且稅收負擔高於全國宏觀稅負水平。

“我個人感覺,物流業降本增效,不是要一味地降低運輸及物流服務的價格,主要應該通過簡政放權、減稅降費,營造創新發展的環境,通過市場的力量增加銜接協調,優化資源配置,從整體上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並能夠增強物流企業創新發展的後勁。”賀登才說。

29件“幹貨”三年兌現

對於物流企業和普通消費者來說,“交通物流19條”到底有哪些“幹貨”?

“交通物流19條”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經濟便捷、高效優質的交通運輸物流服務體系,支持150個左右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和3000公里左右重點港口集疏港鐵路、公路建設,培育出一批規模化、網絡化平臺型物流企業,開展50個左右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比例年均增長10%左右,鐵路貨運集裝箱運輸比例達15%,車輛運輸車等重型載貨汽車標準化率達80%。

《三年行動方案》稱,到2017年,形成15個左右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的多式聯運示範項目,推動一批快遞“上車上船上飛機”項目。這意味著未來快遞到達客戶手中的時間會更短。

我國還將引導全國交通物流樞紐合理布局,推動上海、廣州、武漢等一批骨幹交通物流樞紐建設。到2018年,推動形成一批示範性強的交通物流樞紐(城市)。這意味著上海、廣州、武漢等區域中心城市將在全國乃至全球物流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於勝英稱,我國物流運輸效率不高,問題主要出在交通工具不銜接、轉運效率低等方面。“比如,500公里的貨運,火車運輸方式成本低,運輸時間短,但目前兩端占用時間太多,把效率都抵消了。”

《三年行動方案》提出,我國將推進鐵水、公鐵、陸空等多式聯運發展,重點支持以集裝箱、廂式半掛車為標準運載單元的聯運組織形式,提高一體化銜接水平和中轉換裝效率。2016年8月前,形成《關於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的若幹意見(送審稿)》。

大連港集裝箱海鐵聯運現場。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26

物流業降本增效行動方案印發 21項措施助轉型升級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以下簡稱《方案》),部署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高社會物流效率工作,大力推進物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方案》指出,開展物流業降本增效工作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重要內容,對促進投資和消費,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要以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以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手段為支撐,以完善落實物流管理支持政策為路徑,加快補齊軟硬件短板,大力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優化物流資源配置,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到2018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較2015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工業企業和批發零售企業物流費用率明顯降低。

《方案》從五個方面提出了21項具體措施。一是簡政放權,建立更加公平開放規範的市場新秩序。優化行業行政審批,清理、歸並和精簡相關證照資質。深化鐵路貨運改革,提高鐵路資源利用率。優化貨運車輛通行管控。推動貨物通關便利化。二是降稅清費,培育企業創新發展新動能。通過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試點進一步消除重複征稅,積極研究統一物流各環節增值稅稅率問題。降低物流企業運輸收費水平,規範物流領域收費行為。三是補短強基,完善支撐物流高效運行的設施和標準體系。編制國家級物流樞紐設施布局和建設規劃,建立與現代產業體系相匹配的國家級物流樞紐設施網絡。健全有效銜接的物流標準體系,培育發展物流團體標準,鼓勵企業制定嚴於國家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支持主要港口、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集疏運設施建設,構建高效運行的多式聯運體系。加強公用型城市配送節點建設,探索發展集約化的新型城市配送模式。健全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建立農村物流大企業聯盟。四是互聯互通,建立協作共享和安全保障新機制。鼓勵政府、企業間的物流大數據共享協作,扶持各類專業化、特色化的物流信息平臺創新發展,完善物流行業誠信體系,加強物流業網絡安全保障。五是聯動融合,構建產業鏈共贏新格局。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建立面向企業用戶的一體化智慧供應鏈管理服務體系。促進交通物流融合發展,提高綜合效率效益和服務水平。促進商貿業與物流業融合發展,探索“商貿+互聯網+物流”融合發展新模式。

《方案》要求,要加大對重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支持,完善落實支持物流業發展的用地政策,拓寬物流企業投資融資渠道,發揮好行業協會作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工作分工和完成時限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02

成本監審促降本增效 陜西去年降電費6.2億

改革步入“深水區”,各領域的價格改革紛紛步入“啃硬骨頭”的階段。

成本是價格形成的基礎。成本監審是政府制定和調整價格的重要程序,是價格監管的重要內容。近日,第一財經記者赴陜西省物價局調研成本監審時獲悉,2013-2016年,陜西省在供電、供水、供熱、供氣、教育、交通、旅遊、醫療服務、汙水處理等行業,累計核減企業不應計入定價成本的費用212億元,平均核減16.8%,有力地保證了各項價格改革的順利推進。

是否調價、調多少,監審數據說了算

價格攀比、設定價格預期目標,常常是企業提價的真正原因。為了達到預期調價目標,有的企業把與政府定價的商品或服務無關的費用,甚至虛假費用,提交給價格主管部門,為提價訴求提供支撐。

通過成本監審,物價部門辨別了企業提交成本的真偽。因此,價格是否調整,由監審數據說了算。

據陜西省物價局提供的數據,近年來,該局共受理企業提價申請20余起,因成本監審結論不支持而駁回申請達5項。

陜西省物價局成本調查監審分局局長雲育兵介紹, 2013年,某航空公司西北分公司向物價局提出貨物運輸處理費收費標準提價申請。該公司提出其貨物處理單位成本已達到0.82元/Kg,而經過成本監審,物價局發現其成本中包含其他業務的費用,經審核分攤後,核定的成本僅為0.32元/Kg,加上稅金和合理利潤後也沒超過現行規定的收費標準,因此終止了調價程序。

2016年,某出版公司向物價局提出提高中小學教材印張收費標準的申請。提價訴求材料稱,公司材料及人工等多項成本上漲、連年虧損。成本監審發現,該公司將社科類書籍及教輔材料等其他無關費用計入上報的教材印張總成本中。剝離這部分無關費用,核定的印張成本較上報成本低15.1%,出版公司中小學教材經營並未虧損。對此,物價局與企業進行了溝通,價格最終未做調整,維護了消費者利益。

除了駁回企業的調價訴求之外,當企業調價要求過高時,政府還可通過成本監審來遏制企業調價過高的訴求。

雲育兵告訴記者,政府定價過程中經常遇到的與企業的爭執點在於,客觀上,企業具備價格調整所需要的條件,但企業往往訴求較高,提交的成本偏大;有時企業提交的成本雖然是真實的,但不合理的因素較多。通過成本監審,可有效擠掉企業提交成本的水分,遏制企業過高訴求。

西安市25家機動車檢測機構曾以執行的收費標準制定早、標準低,企業普遍虧損、經營難以為繼為由,提出調價申請,建議將小型汽車檢測費用由原來的100元調整至260元,貨車、客車檢測費由原來的100元調整至300元。物價局對西安市車檢機構實施成本監審後發現,機動車檢測機構財務核算不規範,反映的成本數據明顯虛高40.3%。依據監審結果制定的價格調整方案,比企業申請的調價水平低50%。在監審數據面前,檢測機構被說服了,從而避免了政府與企業長期爭執,激化矛盾。

據統計,2016年陜西全省依據成本監審結論,制定價格低於企業訴求的有142項,比企業預期調價目標低16.3%,占企業調價訴求數的90.5%。

零投訴、零複議破成本監審難題

核定成本在政府制定價格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麽成本監審的具體過程和執行依據是什麽?

雲育兵介紹,在成本監審過程中,價格主管部門通過調查、審核,首先對經營者提交成本中不合法、不相關的費用進行剔除;之後根據有關政策對企業成本中雖然合法或相關,但不合理的費用進行調整剝離,確保進入政府定價的成本客觀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

規範的制度是依法開展成本監審的基礎。國家發改委於2007年出臺的《定價成本監審一般技術規範》要求,審核確定定價成本應當遵循合法性、相關性和合理性原則。此外,該文件還對職工人數核定方法、計入定價成本的職工平均工資、工會經費、修理費、管理費等影響成本的因素均作出明確規定。

與此同時,各省市也相繼出臺了成本監審的操作規範。

以陜西省鹹陽市為例,鹹陽市物價局制定了成本監審程序流程圖和農產品成本調查工作流程圖,對每個監審項目按照程序制定監審方案。

鹹陽市物價辦主任王軍社告訴記者,鹹陽市物價局建立了成本監審人員廉政反饋卡制度,即每次成本監審時,局監察室開出廉政反饋卡,由成本監審人員帶到被監審單位,待監審工作結束後,被監審單位將廉政反饋卡寄回局監察室。

“這一制度能夠防止人情影響成本監審結果,達到了規範成本監審行為的目的。多年來,鹹陽市沒有發生一起因開展成本監審工作的不廉政行為。”王軍社說。

人員不足、技能不適應以及設備缺乏、手段落後等,是長期困擾成本監審發展的突出問題。為此,陜西省通過采取“購買、請進、協同、委托”等方式,調動各方力量共同推進成本監審工作。

具體來講,對情況複雜、時間要求緊的監審項目,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社會中介機構參與實地審核;對專業特殊、標準認定難的監審項目,通過聘請專家的方式全程參與或召開論證會發揮專家的作用;對範圍較廣、涉及單位較多的監審項目,通過省局牽頭、市縣參與的方式協同開展;對影響有限、區域特征強的監審項目,通過委托市縣承擔、省上加強指導的方式推進。

“多年來,我省成本監審工作一直保持零投訴、零複議。”雲局長對記者說。

成本監審成果促企業降本增效

成本監審為政府定價提供有力支撐的同時,還能給企業約束成本開支、加強管理提供方向和意見。例如,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陜西省輸配電成本監審就促進了相關企業的降本增效。

2016年,陜西省物價局核定的輸配電成本較企業提供的成本低20%。根據監審結果擬定的輸配電價改革方案,平均每千瓦時電價降低0.61分,工商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降低1.08分,年可減輕用電戶負擔約6.2億元。

長慶油田公司水電廠作為陜西省的用電大戶,直接分享了電力直接交易帶來的紅利。該水電廠副廠長張越喜告訴記者,2017年上半年,水電廠僅電費成本一項,就能節約支出1265萬元。

“在未來三年內,水電廠預計在購電方面預計節約支出7590萬元。”張越喜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輸配電成本監審為用電側降低成本的同時,也為電網企業帶來了空前的成本壓力。為上述水電廠供電的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黃蛇樓表示,輸配電價改革對於轉變電網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盈利空間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從投資、資產管理、成本管理、會計核算、預算管控、資產負債率等諸多方面給電網企業帶來挑戰。

鑒於此,地電公司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執行成本費用預算管控,主動下調了成本費用預算標準,監管周期第一年(2017年)下達的輸配電成本計劃較2016年實際成本減少1.7億元。

黃蛇樓向記者分享了強化成本費用預算控制的具體做法,包括下調材料費修理費預算標準,適當下調職工福利費預算標準,依靠技術升級降低人工成本,嚴格控制非生產性費用(如差旅費、會議費、業務招待費)等。

與此同時,該公司通過強化降損管理,優化資金運作等方式提升利潤空間。在2016年電價下調的情況下,企業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盈利水平保持基本穩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