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北,快跑:慢豆瓣究竟如何提速?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29/233216.html

三十歲以前文藝是浪漫,三十歲還標榜自己文藝的話那就是浪蕩了,今年已經四十歲的阿北顯然已經不願也無法再一直文藝浪漫下去。

豆瓣同樣也無法再文藝清新下去,豆瓣閱讀以及豆瓣FM中的廣告推送已經顯示出它在商業上的野心和企圖,這家曾經的慢公司現在正變得越來越快,急於快速尋找自己的盈利點。

就在幾天前,豆瓣首頁再度迎來改版,以前大家還會對豆瓣的改動表達自己的意見,可是經歷過頻繁的改版之後,大家已經對豆瓣的變化越來越無動於衷,當豆瓣越來越快的時候,用戶卻反而慢了下來。

一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以為豆瓣依舊走著文藝路線並因此紛紛退避三舍,孰不知各種秀下限的紅人、直播貼、八卦以及「月拋」小組才是如今豆瓣真正的活力所在,影音書板塊的水軍越來越多,真正有價值有質量的內容產出卻越來越少。

豆瓣早已經不是之前那個文藝清新范的小眾網站了,它如今的用戶超過6000萬,每月UV超過1億,日均PV在1.6億左右。這個規模龐大的平台使其蘊藏了無限的拓展空間和想像力,這就意味著它將來超乎尋常的優勢和轉型機遇,但是這同樣也是豆瓣的煩惱和憂傷。

當已經習慣了「慢」節奏的豆瓣試圖加速狂奔的時候,才發現積習難改的慢性病此時讓自己的前進步伐顯得那樣無力而失常。

當豆瓣慢騰騰地跑動起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前路上已經擠滿了競爭對手,而自己曾經的優勢如今也漸漸被消磨掉。

微博的火熱超過了很多人當初的想像,越來越多的內容由微博平台創造和擴散,這是當前無法改變的趨勢,以UGC為核心的豆瓣自然受到衝擊和影響,如果社區一條路走到黑的話,並不足以支撐起豆瓣的長遠發展和商業訴求,將來必然只有死路一條。

但是轉型社交就意味著豆瓣要正面迎擊微博平台,首先它需要後者的用戶基數和影響力,但是用戶越多社區質量越差已經成了大家對豆瓣的共識,那麼它如何避免陷入這樣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呢?

在繼續從細節方面完善影音書和小組等社區內容的同時,現在的豆瓣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SNS方向上,從之前的豆瓣說的強勢到如今新版首頁的面世,我們看到的就是豆瓣越來越強調用戶的活躍和黏性。

但UGC起家的它對社交卻總是懷著一種奇怪而曖昧的態度,既想依靠自己的優勢順應潮流實現轉型,又抱著一絲理想主義情懷對其欲拒歡迎。

無法輕易抉擇取捨的豆瓣最終選擇了現在這樣一種折中的發展路線,可是老用戶嫌豆瓣喜新厭舊朝令夕改,新用戶又嫌它遮遮掩掩,豆瓣最終落得兩頭不討好的境地。

豆瓣本來想慢慢地做,本來想做一個與眾不同的公司,本來想走一條特立獨行的道路,當初阿北他們是這樣設想的,並且豆瓣也這樣堅持了很久,但是理想還是在現實的重壓下最終還是支離破碎。

提速的豆瓣,最終會趕上自己的理想嗎?也許只有阿北自己才知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991

阿北你的豆瓣再不加速,我們都老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13/144905.html

i黑馬:豆瓣的十一款應用無疑肢解了網站的綜合性。不過相比之前的蝸牛速度,這款綜合應用只花了一個月就開發完畢。可惜還是相對簡陋,差強人意,但是如果能根據那些忠實用戶的反饋來完善自己,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對於廣大文青偽文青而言,“豆瓣”APP的上線或許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看看豆瓣之前陸陸續續發布的11 個獨立應用,是不是大家的第一個反應都是:終於不用再糾結到底下哪只是好了!

不過很快,我們都發現了這個想法的幼稚,因為這款被賦予過多期望的綜合應用,功能簡陋,甚至滿足不了豆瓣任何一款獨立APP用戶的完整體驗。雖然探索長達三年才換來今天的大一統,最終面世的產品多少有些差強人意。而開發只用了一個月的APP就匆匆忙忙上線,還真不像豆瓣創始人楊勃(阿北)的處女座個性。

阿北發表的博客稱,這是一個靈魂深處搜尋的過程。然後就有了網友們授予的“史上最強文青約炮工具”這一美譽。阿北希望它是“為手機而生的應用”,而不是一個“手機版的豆瓣”,更希望它是“有更寬更遠未來的東西”。於是就有了類似即時通訊,類似群組討論,類似興趣社交,又類似大眾點評的四不像的APP。對於在移動端戰略中因為判斷失誤而喪失先機的豆瓣,能否重新挽回被自己親手打散的用戶心?

醜爆的圖標怎麽來承載文藝的信念?

“請從吐槽網站改版移步吐槽應用更新”阿北或許在推出它時,就做好了迎接四面八方批評的準備。如果說,豆瓣在網站改版中曾經因用戶的諸多指責而“返璞歸真”適可而止,那麽“豆瓣”APP上線伊始的漏洞百出,或許也是為自身聚集用戶反饋丟下的一塊試金石。不過,這樣一個開始,確定真不是為了引起“人神共憤”?

首先,對於一個逼格向來很高的網站來說,即使推出十一款APP尚不足以為其應用圖標的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可“豆瓣”APP圖標上這一朵長得神似國旗換色的五角星,到底是幾個意思?都說人活一張臉,代表著廣大文藝青年審美的豆瓣,至少在門面上,不能給自己的逼格降級吧。當然了,圖標上的敗筆還是有好處的,至少它讓我相信了這個App的設計和開發真的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

說好的文藝呢?

那好,我們就當做自己並不是一個“膚淺”的人,是一個註重“內涵”的有深度的人。於是,滿懷激動點開那一朵奇葩的應用圖標,當時我就震驚了,占據了首頁幾乎所有篇幅的“近期熱門”,圍繞電影、電視、書、唱片、活動五大板塊,把最熱門的影訊書訊等排列在最重要的位置。這樣看來,還真有點小激動,以為“豆瓣”APP融合了所有旗下APP的內容功能於一身。可是冷靜下來,細細點開,每一類內容的體驗都是不完善的,比如電影類,有評分有影評,卻沒有了“豆瓣電影”獨立APP上的購票功能,也依然沒有寫長影評的功能。

當然了,也不是毫無亮點,討論的功能算是不負眾望,成就了大家“群約”的夢想。除了發文字,連續不斷地發文字,就再也沒有什麽方法能夠找到自己在上千人熱鬧討論中的存在感了。而這種即時交流的模式,似乎更應該出現在人數較少的小組貼中。還就是這麽湊巧,APP中完全不涉及備受追捧的“豆瓣小組”內容。

旗下獨立APP未來何去何從?

“不被打開的體驗其實是最差的體驗。”阿北如是說,“手機上每個人面臨成千上萬App選擇的時候,有用但打開次數不多的App成了所有人的裝或不裝的糾結。”在他說出這些時,就已經承認了當初分類獨立App戰略的失敗。也有很多人都會困惑,曾經堅持不做統一移動端的阿北,怎麽就hold不住了?

如上文所述,綜合版的“豆瓣”並沒有將旗下所有APP內容與功能統一到這個平臺,而是半遮半就地納入了些許,一切從精簡出發。就如阿北在博文中所寫:“這個整合的‘豆瓣’App服務於所有人在手機上最普遍的那些需要。更加深入、專門和網站沿襲的用法,會繼續由豆瓣下分領域的App來提供。”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就目前“豆瓣”APP上的內容來看,很大一部分都與旗下獨立APP相重合,如果豆瓣內部都沒辦法保證未來的“豆瓣”應用中不會更多挪用它們的內容,那麽獨立APP的生存能力將岌岌可危。在一個應用重合度過高的公司,就難免引起利益上的沖突。但換一種思維,如果阿北能夠舍棄多年來商業化上完美主義的偏執,或許可以在獨立APP應用上走出試商用的道路。再拿“豆瓣電影”來舉例,在購票以及電影宣傳上,完全可以加強與片方、支付方或者電商及團購網站的合作,而將文藝範兒的任務交給本就動用其資源的“豆瓣”應用。

微群組、陌陌和時光網的合體?

阿北做這款APP的出發點是“在手機上重新構建圍繞個人興趣的發現和討論”,從“跨豆瓣各頻道、最多人共通的用法”入手。當豆瓣應用把網站同步的評分評論作為一個起點和基礎,在手機上重新構建圍繞個人興趣的發現和討論,並把討論功能做得神似幾款流行的社交產品時,就在無形中留下它們的影子。

與騰訊的微群組相比,“豆瓣”APP多了評分評論;與陌陌相比,它又少了附近顯示這一“約炮”利器;而與“豆瓣電影”極像的時光網,與之相比只是欠缺了豆瓣電影外內容上的豐富。但再琢磨一下,又會發現“豆瓣”應用極簡風格之下,又有那些旁人無可比擬的小創新。比如“心願單”,這一對你所關註內容的動態顯示,“豆瓣”應用似乎藏著很多想法,至少從“有降價、上映、在線可看等,會收到提醒”這一解釋來看,想象空間很大。

“它還比較簡陋,有些地方是殘缺的,離我們自己的滿意標準還很遠。但我們希望你能第一時間就能開始用。”身為處女座的阿北,這次在產品尚未完善時就豁出去了上線,大家還真有些不適應。也許對於“今天開始我們會用至少兩周一次的速度不斷更新和完善”這一承諾,我們抱有很大期待,但從其上線背後的諸多問題,反應出豆瓣整體思路的不確定,那個我們心心念念的偉大產品,如果還是以豆瓣過去這些年的蝸牛速度,最終換來的或許還是種種錯過。

誠然,在大家都爭先恐後轉型“洗白”自己的時候,“豆瓣”APP卻大踏步“特立獨行”,也給了用戶不小的新鮮感。事實上,從“小而美”的獨立APP,到今天“大而簡”的整合平臺,對這個品牌始終不離不棄的用戶群體,即使吐槽連篇,那也是——因為愛啊。


文青阿北的九年,不得不“慢”的豆瓣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13/145654.html

i黑馬:2005年3月,豆瓣網上線。現在,豆瓣距離它的第10年已經越來越近。這家曾經為大家所公認為典型的UGC(由用戶生產內容)社區,在移動創業大爆發之際承受著業界萌生的質疑:它是否走得過慢,它的商業模式是否有問題?

在登上選秀節目之前,《董小姐》這首歌的作者宋冬野活躍在豆瓣的音樂人小站里。圖/成都商報

應用心理學博士,網名為“動機在杭州”的知乎用戶曾經寫道:

如果用一種理想身份來表示這三個網站,豆瓣、果殼和知乎對應的分別是:“文藝青年”、“科學家”和“思想者”;如果用一個詞來表示這三個網站的核心內容,它們對應的分別是“情感”(文藝的本質是情感)、“知識”和“觀點”;相應的,它們所激發的動機分別是“情感交流”(難怪會變成YP聖地,YP也是情感需要一種嘛),“知識傳播”和“觀點分享”。

只不過,這三種人在2011年那樣的時間節點上,曾經是齊聚豆瓣的。三種人彼此的區別也沒有那麽涇渭分明,在外界看來是一樣的人群,因為他們是同一個年齡段為特征——80後。

這些人里,有出色的民間書評、影評、樂評人,有直接的創作者,有潛伏其中的廚師,咖啡館店長和星探。在“小組”開通以後,更多人根據興趣愛好,給自己貼上了行走著的活的標簽。

從2011年這個算不上節點的年份到現在,不同的人群根據興趣愛好,擴散到了其他新興的據點,豆瓣少了一分專業人士,少了一分意見領袖,只有披著“文藝青年”外衣的,最早被豆瓣氣質吸引而來的用戶,依舊留在那里。而以“小組”為核心之一的豆瓣,儼然成為這些人的精神家園。

小組:熱鬧但不賺錢

打從娘胎里生下來,豆瓣就沒怎麽為推廣犯過愁。《外灘畫報》記者在描述豆瓣草創時期的景象時這樣說:

楊勃沒有為豆瓣做過任何推廣計劃,因為如果毫無區別的推廣到那些不愛好讀書、音樂以及電影的用戶那里,“會造成浪費”。可是,豆瓣有一種力量,不顯山不露水卻能讓人為它著迷。

後來,豆瓣還是著實地做了一回廣告。2013年12月,豆瓣發布了一支宣傳視頻,首次以動畫形式對豆瓣、用戶及豆瓣各產品線進行了頗具趣味性的介紹。除此之外,還著重強調了豆瓣作為興趣營銷平臺的屬性。

這個視頻當中把讀書、電影、音樂和小組並列為網站最核心的功能,也是這些功能圈住了網站的核心用戶。這確實不假,但是和書影音不同,小組事實上是沒法作為豆瓣向廣告主炫耀的財富的。豆瓣小組所創造的是一個用戶自發形成的閉環交流空間,豆瓣難以從這些用戶身上得到多少好處。

圖書,電影和音樂的交流,以及隨之而來的數據庫,讓豆瓣可以成功地利用它們,給合作媒體提供稿件,和內容生產商進行組合營銷。對文字資源的轉化創造了豆瓣閱讀,對於音樂的發掘也催生了豆瓣FM。

但是和它們相比,小組當中的熱鬧的生態卻一直沒有轉換成對豆瓣本身的價值。想要複制豆瓣FM成功道路的東西和小站,都不是特別成功的。

 

和其他需要“運營”的用戶社區相比,豆瓣小組的自組織能力是如此之強,以至於官方都沒有多少插手的機會。在小組當中,用戶有一套成熟的人際交往和市場交易機制。管理員,組員之間的交流少有百度貼吧那樣的爆吧亂象出現,極少機會需要豆瓣官方出面調停。官方所做的更多是以“違規”為理由封停可能挑戰審查制度的小組。

\
 

2010年,“廣告門”網站走訪豆瓣網辦公室。文章寫道,“第一次見到公司前臺也配備蘋果電腦”。

借著這個話題,我們也采訪了一個豆瓣前員工,他向我們講述了在豆瓣工作是一番怎樣的感受。

在豆瓣工作幾年去BAT等國內超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的人,不少反應說公司氛圍沒有豆瓣的好,重新回到豆瓣工作的人也大有人在。加班,在互聯網公司已經成為了一個常態,但在豆瓣,加班只是偶爾的事。

豆瓣會讓員工自己訂立在某個節點完成某項任務,但沒有嚴格的考核制度。如果在某個時間節點上任務沒完成,豆瓣員工會提交一個百分比。畢竟,很多項目都是長期的事。

豆瓣的員工多數都是豆瓣用戶,甚至是豆瓣深度用戶,每天要刷三四次,偶爾在上面吐槽一下公司產品。公司同事之間也大多互相稱呼豆瓣名,或者其他綽號,很少會叫真名。

相對其他互聯網公司來說,豆瓣的員工會比較文藝。很多人喜歡電影、圖書等。每周四豆瓣會組織放楊德昌等人的電影,有的同事還會作影片講解。豆瓣甚至還有內部的吉它班,因為在豆瓣,身邊不少同事的另一層身份就是豆瓣紅人、搖滾樂手、作家。

豆瓣的工作氛圍也比較好。每周豆瓣還會組織一次踢球,在2013年之前,阿北還經常參加每周一次的踢球賽。就算從豆瓣離開,大家仍會定期組織踢球、飯局。就算不是同一時期的前同事,彼此也聽說過。私下聚會的時候大家也不會討論公司的事,都會聊去哪兒玩,電影之類的。離開豆瓣創業也是結伴創業。

阿北球踢得不錯,踢球之前他會先看一下全場的局面,不會像一些人一樣拿到球只管自己踢。

其實這里面沒有什麽特別的,不是嗎?

可以說豆瓣的“輕”與“慢”隱含了一種神秘感,這讓它的員工離職創業,就算並不是因為怨恨這家公司,也足以造成一定的猜測和過度解讀。但是與此同時豆瓣又沒有擴招的打算。目前豆瓣在官網掛出的招聘職位一共有33個(未查到職位限定的人數)。

Douban.net

一直以來豆瓣的盈利來源,都被認為公認為是與圖書銷售商的分成、電影的推廣費用、與院線的分成,以及品牌展示廣告、互動廣告。據公開信息,豆瓣2010年的營收近千萬,主要是賣書分成和廣告投放。據稱,在2010年,豆瓣廣告收入每季度增長速度達到100%。到2012年底,單購書單一個產品就給各圖書網站帶來每年兩億的圖書銷售額。

2006年,豆瓣完成第一輪融資,投資方是聯創策源,金額為200萬美元。2009年底,豆瓣獲得摯信資本和聯創策源總額近千萬美元的第二輪投資。2011年(就是那個並非節點的節點),豆瓣完成第三輪50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分別為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和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

那麽,拿著這些錢,豆瓣做了些什麽?

豆瓣在2012年推出了很多付費項目,比如付費電子書業務豆瓣閱讀,豆瓣電影推出的在線選座功能,以及豆瓣FM付費版。在這些盈利項目中,廣告成為一個亮點。豆瓣第一個大的合作品牌是匡威。
 

豆瓣英文版和中文版版式完全一致,但我們無法找到當時的截屏。這是2005年底的豆瓣首頁。圖/豆瓣用戶 孬爺爺

現在如果要問“有類似豆瓣的外國網站嗎”,會有人給出不少例子:GoodReads,LibraryThing,Anobii等。但是豆瓣如果堅持在國外做起來的話……想想看,這個問題其實跟詢問“為什麽大眾點評沒有早點國際化”是一樣的。

2011年7月,《時代》周刊撰文描述中國LGBT(少數性取向)人群現狀,其中提到豆瓣是“曾受中國不斷成長的同誌社群所歡迎的線上平臺”。豆瓣的世界首秀,由此定格在這樣的位置上。

尾聲

人們之前一直稱豆瓣為慢公司,在這個稱號的背後,是對它日後可能會厚積薄發,發展為龐然大物的希望。但是已經到了十年關口,豆瓣依然遵循著原來的節奏。這在我看來,更容易理解為,它是遇到了真正的瓶頸,導致最多只能夠養活這麽一些人,而沒有辦法擴大規模。這不能簡單地用阿北的“情懷”來概括。

快要走入第十個年頭的豆瓣,應該不會黯然接受死去或者被肢解式收購的結局。但是這樣尷尬的業務規模可能會始終困擾著它。最近幾年,巨頭從原來的山寨抄襲,逐漸轉為並購中小型企業,使得一些規模不大不小的創業公司紛紛站隊,BAT派系的站隊日趨清晰。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堅持獨立的公司。可能比較難有回旋空間。不排除豆瓣未來接受三大巨頭之中其中一家融資,並且與產品和服務深度整合。

可以說,如果在所有獨立的創業公司當中,豆瓣是最後一個歸入三大陣營其中一個的,那也應該算是這幾年獨立運作生涯當中的一大成功了。

來源:動點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