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追風者——投資的通用邏輯與路徑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54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31 20:17 編輯

追風者——投資的通用邏輯與路徑
作者:格隆

編者按:剛剛過去的一周,註定是讓所有投資者註定難忘的一周。在5.30八周年前夕,上證指數在周四幾乎複制了8年前5月30日的走勢。稍微清醒一點的投資者都知道,A股正在泡沫化。我們不想討論泡沫會不會破,以及何時破這樣無答案的問題,但有些問題是有答案的,比如,如何在泡沫的大背景下進行投資?該怎樣做一些逃命準備?本周我們就來深度探討投資者到底需要什麽樣的投資哲學、投資邏輯、以及投資思考方式,以及如果A股泡沫破滅了,該如何逃生。每一篇文章都是潛心思考寫就,絕對是一場饕餮盛宴。格隆匯一貫強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世界沒有救世主,只有充分完善自身的投資哲學與方法論,你才能在這個市場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兩年前的今天(2013年5月31日),3名追蹤並研究龍卷風的美國人在俄克拉荷馬州風災中死亡,遇難者分別是蒂姆·薩馬拉斯、他的兒子保羅·薩馬拉斯以及氣象學家卡爾·揚。這是首起職業“追風者”遇難事件。

絕大多數中國人,包括格隆本人,對這三個人都不算熟悉。但看過“Discovery”自然頻道節目的人,相信都對龍卷風這種難得一見而又驚心動魄的自然現象印象深刻:就算重達數噸的汽車也會象火柴盒子一樣被卷到半空中。龍卷風肆掠過後,一切都不複存在,只剩下了地基

在狂野且不可琢磨的龍卷風面前,人類顯得渺小而無助,避之唯恐不及。饒是如此,卻有這麽一群人,努力想要追逐龍卷風。為了記錄、了解、預報和防範龍卷風這種恐怖的自然力量,他們象戰地記者一樣把自己置於險境,讓自己無限接近龍卷風。他們被形象地稱為“追風者”。正是通過這些追風者的智慧、膽識、勤奮與敬業,我們才能如此近距離地真切見識這種看似混沌且狂暴自然天象的瑰麗與壯觀。

某種角度,股市非常類似龍卷風這種自然混沌系統,而投資過程則非常類似這種追風行為

周末偶爾得閑,與一幫投資界朋友閑坐喝茶侃投資,朋友問起為何在恒生指數基本沒有什麽像樣表現的情況下,格隆匯的會員能挖出這麽多大牛股,格隆匯“港A100”指數能大幅度跑贏幾乎所有可比指數,甚至是內地的神創板指數?秘訣何在?

我想了想,回答他:無他,追風而已。

這麽回答並不是為了故意裝酷。

多數職業投資者最大的弱點就在於會經常高估自己的能力邊界。事實上,任何一件事,只要你數十年如一日浸淫其中反複做,你必然會成為這個領域的所謂專家,除非你實在太過偏執和愚鈍。

投資也不例外。一般而言,一個人如果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多年,想做到不跑贏指數都難。但這並不表示你有多麽睿智多麽出類拔萃,隨風而起罷了。換句話說,好的投資者應該,也只應該是個追風者,你只是恰好在合適的時間點把自己放在了風刮過的路線上,“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大風刮起時,豬也會飛。沒有風的時候,鳳凰與麻雀並無本質區別。

股市實際是一個非常類似龍卷風自然天象的混沌系統曾數十年如一日追逐龍卷風,被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稱為世界上最專業最著名的“追風者”蒂姆·薩馬拉斯(Tim Samaras)說過:“我對龍卷風了解不少。但時至今日,我仍然不知道為什麽這場風暴會產生龍卷風,而另一場則不會。

格隆對股市的困惑與無奈與蒂姆類似。多年的經驗告訴我,絕大多數時候我們並無能力提前預測市場會發生什麽變化並依此做出投資決策,因此如果我做投資,一定會預設一個基本的假設前提:即我並無能力超越大環境太多。在這個混沌世界中,我們賺的終究還是一個大環境的錢,也即所謂的靠天吃飯。在大旱的時候不排除少數接近水源地的企業仍能活得很滋潤,但只是個案,而且這種獨善其身式的滋潤也必定無法獨立支撐出一個生態系統,因此也註定無法持久。

在大環境不支持的時候,自以為是地逆著風飛,最後的結果多半是以悲劇收場。候鳥如此,投資者亦如此

追風有兩種路徑:追國家與追行業

多數投資者的選股方式不外乎兩條路徑:宏觀角度的自上而下,或者微觀角度的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的選股方式與追風無關,本質上是一種完全依靠投資者自身的能力邊界,一事一議的個案式挖掘。這種方法是個笨辦法,但並不是一個壞方法,多數時候用這種方法是能夠獲取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的。但這種方法的缺點顯而易見:無法複制,靡費人力,還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一葉障目不及其余的陷阱。

自上而下的挖掘起點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雖然投資標的是上市公司,但其實質是投資一個處於上升周期的國家(或地區)格隆把它簡稱為“國風”。這種投資方法是典型的追風,即所謂的馭風而行。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美國200多年的國運上升,以買入並長期持有為特征的巴菲特恐怕基本沒有可能創造他的投資奇跡。同樣,如果沒有中國30多年改革開放的厚積薄發,我們也很難看到今日中國科技領域創新的層出不窮,以及神創板指數的叠創新高。

與此對應的是,我們很難說服自己,在實體經濟沒有根本起色的情況下,日本股市單靠安倍的印鈔行為能持續走牛。與此類似的結論是,整體已創新高的歐洲股市,未來1-2年賺錢應該會越來越難:歐洲這艘經濟巨輪的速度在恢複中,但很多地方仍在漏水。堵漏會讓賺錢變得艱難。同樣的邏輯也能解釋為什麽從今年年初開始格隆就建議身邊做固定收益的人對過去幾年一直走牛的全球債券市場要保持足夠的警惕:美國利率水平已經進入一個中長期的上升周期,這是確定的風向!全世界都在等待的美聯儲加息槍聲只是讓這個風刮得更劇烈一點而已。

當前最大的“國風”在哪?

當然是中國建國以來的第二次戰略轉型: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當然是中國的國家意誌:人民幣國際化,資本輸出!
著力點和抓手在哪里?腳趾頭都能想明白:香港。這就是格隆匯旗幟鮮明呼籲做多“港A股”的原因:勝算在我們這邊,因為你滿倉的是一個國家的國運。

追國家需要全球化的視野、深厚的經濟學常識以及敏銳的政治觸覺,是真正的投資大家所為。

另一個中觀層次的追風的是追行業

即通過行業供需、行業毛利率等指標尋找景氣度反轉或者未來持續向好的行業,然後將該行業中的主要公司做組合式買入:以自己的能力邊界判斷風向,然後把自己擺在風要刮過的路上,剩下的事情就只是看你是否夠幸運了。如果大家有心,你會發現,格隆匯港A100指數的100只成分股,相當大比例是TMT行業,而一些與傳統產業興衰緊密掛鉤的行業如鋼鐵、水泥等,則近乎沒有,這實際也體現了一種清晰的行業追風邏輯。與此對應的是,格隆匯會員挖掘的多數牛股,比如網龍(777),也都是典型的TMT行業。

追風如同沖浪,借助自然的力量,順勢而為,勇立潮頭,很刺激也很精彩,但追風本身有相當難度,也並不是購買了全額保險的無風險遊戲。2013年5月31日,3名長期追蹤並研究龍卷風的美國人在俄克拉荷馬州風災中死亡。這是第一次有追風者在追風過程中喪生,而且遇難者就包括前文提到的大名鼎鼎的蒂姆·薩馬拉斯。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言人芭芭拉·莫非特的評論是:蒂姆·薩馬拉斯是這個領域頂尖職業高手之一,一向非常註重安全。不幸的是,研究難以預測的自然力量時,從來沒有百分之百的安全。
但我們依然要追風。投資如同遠征,我們不能一直靠徒步。風,能給我們方向和翅膀。



格隆匯聲明: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及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81

3D打印產業追風者現狀:國產設備“無米下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3904.html

3D打印產業追風者現狀:國產設備“無米下炊”

一財網 王悅 2015-12-10 19:13:00

Gartner對未來幾年的3D打印技術市場做出的預測:在未來的3-4年內,即到2019年,發達世界中有10%的人將會穿著3D打印產品或者在他們的身上有3D打印的東西,尤其是3D打印技術將在醫療保健和消費制造業有更突出的表現。

國產3D打印制造商泰聯三維近日推出了一款用於打印珠寶、齒科產品等中小型打印標的的Dex 系列3D打印機,該產品定價8.5萬元,進口同款設備售價20萬。他們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盡管產品還未上市,但卻已經有感興趣的客戶開始預訂。但客戶必須面對的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盡管這款產品是全“仿造”國外同類型的3D打印設備,價格也比“國外同款”便宜了接近三分之二,但消費者依舊需要從進口渠道購買原材料,廠家尚未能提供與設備相對應的原料耗材。

相比較很多傳統設備制造商不靠機器賺錢,靠耗材賺錢的現狀,泰聯三維這樣“只賣設備,不提供耗材”的情況在我國的3D打印產業極為普遍,而不少國產3D設備用戶也正面臨在國內買了設備後依舊需要購買進口耗材的尷尬。

國產耗材為何短缺

據了解,目前3D打印的耗材原料主要分為尼龍、粉末、PLA塑料以及金屬四種,其中,PLA塑料的成本最低,金屬最貴。

以一款在醫療領域被廣泛應用的手骨骼模型為例,PLA塑料的打印成本約為100元,尼龍及粉末成本約為2000元,而金屬的耗材成本則高達上萬,他們打印一只手骨骼的模型也大多在8到10小時,往往打印公司會將這些打印產品以高出成本的一倍價格賣給顧客。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國產3D設備對應的耗材短缺主要源自兩個原因:便宜的賺不到錢,廠家不願意生產,而貴的耗材現有技術跟不上,由於缺少政策扶持和補貼,廠家又不願意投入資金和人力成本去研發。

“便宜的塑料及尼龍、粉末因為利潤空間有限,而且畢竟3D打印現在國內沒開始大規模應用,原料不能大規模生產,所以企業都不願意去做,因為幾乎不賺錢。” 在近日舉行的Inside 3D打印產業全球巡展現場,一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了其中原因,“而金屬耗材雖然價格高一些,但是研發的投入也高,甚至不比設備少,而目前國內的扶持力度主要聚焦在3D打印設備上,很少有扶持原材料的資金進來,所以企業不願意自己投入資金和人力去生產。”

據了解,在金屬打印應用較多的航空領域,目前國內多數的廠家可以生產幾十微米到幾百微米的金屬顆粒,但這種顆粒國內生產的品質與國外依舊存在較大差距。

以先前提到的Dex系列3D  打印機為例,泰聯三維的一位內部人員告知記者,該設備前後的研發耗時約8個月,主要的研發資金則來源於上海產業研究院成立該研發項目時撥付的上百萬元資金,目前該產品泰聯三維的售價為8.5萬,而國外對應的進口設備則售價高達20萬。“如果沒有這筆研發經費,我們的機器不可能賣的這麽便宜,目前國內在設備上的扶持力度還是比較大的,但是耗材上的扶持就弱一些。”該內部人員透露。

“客戶在購買了我們的產品以後,可以自行購買進口的耗材,材料的花費並不太大。”該內部人員對記者透露,“因為本來我們的機器就是仿制國外的設備,所以並不太方便從同樣的廠家那里購買材料再提供給客戶,只能他們自行購買。”

依賴進口局面亟改變

根據知名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對未來幾年的3D打印技術市場做出的預測:在未來的3至4年內即到2019年,發達世界中有10%的人將會穿著3D打印產品或者在他們的身上有3D打印的東西,尤其是3D打印技術將在醫療保健和消費制造業有更突出的表現。這表明,將有數億乃至6億人會在未來三四年里使用3D打印產品——這個數字令人吃驚。而在我國,根據今年5月國家頒布的《中國制造2025方案》,作為一項前沿性的基礎性制造技術,3D打印在醫療方面的應用也被涵蓋在中國未來十年大力推動的領域之中。

一些業內人士告知記者,3D打印在國外已經發展20多年,而在我國是近兩年才有所發展,目前行業內還是處於一窩蜂制造設備階段,離真正完成設備、原料、設計軟件、服務供應等上下遊的完整產業鏈閉環還有很長的距離。

“如果沒有發展與3D打印技術相匹配的新材料,一旦國外采取一些限制措施,那麽我國的3D打印技術與產業化發展的規劃可能面臨‘無米之炊’的情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關橋表示,“改變耗材制造依賴進口新材料的局面,時不我待。”

在上市公司中,涉及金屬類等高難度3D打印材料生產的目前僅有包括銀邦股份(300337,SZ)、安泰科技(000969.sz)等不多的公司涉及,而目前這些公司也均僅處於研發階段,尚未能大規模向市場供應產品。

 

編輯:郭潔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29

追風“金融科技”:資金競逐炒作叠起 概念如何落地

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同時迎來強力監管和發展瓶頸之時,“金融科技”在年內迅速崛起,從模式研討到行業定性,從創業熱潮到投融資躁動,後者勢頭更為強勁。概念還在普及,市場上卻早已遍布貼有金融科技標簽的企業。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更是搖身一變,以“金融科技股”的姿態繼續享資金熱捧。

但也有市場參與者感受到了金融科技這股熱潮的細微變化。有行業公司高管就直言,靠講故事來圈錢的階段已經結束了。與此同時,在這股金融科技的熱潮中,創業者與投資人或更趨理性,對企業商業模式的必要性要求明確、對技術手段的實用性需求凸顯。爭議與變革並進,“金融科技”到底是會重蹈概念炒作的覆轍、還是以彎道超車真正實現突圍?

金融科技概念躁動

在行業標準和定義尚未明確之前,“金融科技”的熱潮已經向資本市場襲來,並大有比肩此前互聯網金融的跡象。一級市場的投融資頻發,僅在上周,就有跨境支付服務商iPayLinks、比特幣企業Coinbase公布了新的融資進度,二級市場相關概念板塊也已聯動。今年4月,中銀國際在恒生電子(600570.SH)的公司研報中率先使用了金融科技的概念。此後,不斷有上市公司以區塊鏈、大數據征信、智能投顧等技術創新和業務轉型而被貼上“金融科技”的標簽,針對金融科技的賣方研究報道也不斷湧現。今年6月宣布與證通股份展開戰略合作的中興通訊(000063.SZ)、收購專用集成電路芯片設備商標的的魯億通(300423.SZ)等,也都乘金融科技的風口而備受市場關註。

從熱潮的發展途徑上看,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相似,金融科技崛起的一大賣點即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

上海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孟添在朗迪金融科技峰會上稱,與歐美成熟的商業環境和金融體系不同,中國當前金融環境與市場空間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比如持牌金融機構比較少,服務、覆蓋面不足,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顯著,個人投資理財渠道有限。“大家都對新金融的需求非常旺盛。同時,中國互聯網新興技術的運用與普及率很高,要比歐美高出一大截。”

翼勛金融運營總監楊陽也表示,中國經濟長期處於投資拉動型的增長模式,與之匹配的金融體系專註於大企業融資服務,這也使得大眾客戶和小微企業在支付、理財、融資、征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藍海。“當經濟從投資拉動向消費拉動轉型時,後一種需求會變得更加重要。”

然而,金融科技的此輪爆發也有著自身特有的軌跡和爭議。一方面,市場觀點預期行業已逐漸脫離“互聯網+”早期模式,將發展至回歸金融本質、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的階段。但另一方面,部分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搖身一變即轉型為金融科技公司,市場對於炒作噱頭的擔憂不減。多位行業分析師都曾提示,金融科技政策低於預期及技術應用推進不力的風險。而更大的隱憂,或還在於資本市場的盲目和躁動。

“過去五年這個行業非常燥熱。這是被催熟的環境,適當降一降溫、下點雨,以後可以長出來更好的苗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副總裁姚安民就表示,過去五年間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崛起,一方面是由於P2P模式在初期受監管的影響不大,智能手機的爆發改變了傳統金融的交易方式,並吸引了一批互聯網公司進入該領域。

金融科技待落地 模式創新先行

“這兩年的新變化是,監管對互聯網金融的關註加強。創業者越來越成熟,很多是從傳統金融機構出來的,對於金融產品定價和風險的重視度很高。互聯網企業的思維,量做的越大越興奮,但做金融的人對於量越大是越睡不著覺的,都是負債端。”姚安民稱,當前的市場正在慢慢回歸理性。

楊陽還預計,未來穿透式監管或還會將繼續深化,透過表象看清業務實質,以業務屬性確定監管要求和監管職責分工。未來,實質上從事法定特許金融業務的企業或一律須拿牌照;法律法規尚無準入要求的“缺門檻”業務,需實施審慎監管,如設置如技術安全標準、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等準入門檻。同時,這類企業或還需要向全國性行業自律組織備案,接受自律管理。

無論是市場的回歸理性,還是監管的全面完善,種種跡象都表明,博政策紅利的階段已經過去。重蹈互聯網金融炒作的覆轍,正成為市場最大的隱憂。對於希望借金融科技風口的企業而言,再次站上風口需要換一種“打法”。

51信用卡總經理蔣燕青對此表示,金融科技企業的真正價值是用技術改進金融產品和提升金融服務,能夠實現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務,並覆蓋更廣泛的用戶人群。基於此種邏輯,獨特的商業模式是金融科技企業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

“三年前很多投資機構投資P2P、網貸等形態的金融科技,看的是新的商業模式。從去年開始投資熱點和關註度都出現了轉變,投資人開始關註是否有技術可以改變和改善金融鏈條上的某個環節。”普惠金融董事長張輝稱,過去三年的明顯變化是,靠講故事勾畫未來藍圖、或者照搬其他國家成熟模式而在國內圈錢的事情,目前已經不太可能發生了。

模式的創新,已難再停留於一種說辭,金融科技對業態的滲透更為細化和垂直。蔣燕青就強調,用戶需求對移動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消費金融的動力和機遇。以消費金融領域為例,比如用戶希望借款能夠盡快完成審核放款的全部流程,但這就對風控和大數據整合處理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用戶對個性化服務也有強烈的需求,如更有競爭力的利率、更個性化的產品等。如果要完全滿足用戶的上述需求,金融企業就需要有能力平衡用戶期待值與風險之間的關系,這將促使企業做出模式創新。

“在風險頻發、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互聯網金融企業應更加清晰企業定義,著重關註資產、交易以及運營的真實性。”翼勛金融CEO王暉稱,未來金融科技企業需要更加明確企業信息中介的定位;而伴隨監管機構未來出臺更完善的行業規則,市場行為和競爭氛圍也將更加規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21

許小年:創新與投資不是追風口,靠追熱點無法建立核心競爭力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6/161705.shtml

許小年:創新與投資不是追風口,靠追熱點無法建立核心競爭力
許小年 許小年

許小年:創新與投資不是追風口,靠追熱點無法建立核心競爭力

我從來不認為有什麽朝陽和夕陽行業,但我認為有朝陽企業和夕陽企業。

3月5日,在天鷹資本2016年會上,經濟學家許小年現場發表“從資本積累到技術創新“的主題演講,分享他對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式的解讀,以及經濟下行情況下的創投機遇。

許小年認為,國內經濟L型經濟態勢會在3-5年內保持不變,當下制度重於政策的供給側改革、效率形增長成為新主題。創新與投資不是追風口,創新的本質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在宏觀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各個行業都面臨著歷史性的重組。

以下是許小年演講全文:

大家好,非常高興到這里來跟大家做一個交流,我今天把宏觀和微觀一起講,放在一個框架之下,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去年5月份人民日報發表權威人士看法,他認為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勢是L型的。我們也看到生產價格指數(PPI)在去年的4季度之前,連續50多個月、4年多不增長,基本符合L型經濟形態。但在2016年三季度後,PPI、鐵路貨運等指數實現微微上揚,是不是預示中國經濟形勢將從L型走向U型形態?

我認為國內經濟L型經濟態勢會在3-5年內保持不變。近期指數的微微上調的原因是,一是狹義貨幣MI的供應增長,通過增加貨幣和信貸供應,為居民和企業加了杠桿;另外土地供應連續兩年的負增長,導致2016年房地長畸形繁榮。還有可能庫存周期以及有限的去產能發揮了一定促進因素。中國經濟多年借債投資,以及創新落後、技術進步緩慢而導致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投資收益長期在臨界點之下依然沒有解決。

效率形增長成為新主題

比如說一個農民種一塊地,只靠勞動力的投入來生產,假設畝產量是400斤。這個時候有資本投入,給這個農民配了一臺拖拉機。如果第一臺拖拉機帶來增產是200斤,再投入第二臺拖拉機可能只能增產100斤。給它第三臺拖拉機,帶來的增產一定更少,我們猜測第四臺增產效果為零。因為在第三臺的時候產能已經過剩,再給農民添置拖拉機沒用了。

如同給田地增加拖拉機促進生產,政府再讓央行增加流動性、讓銀行放貸款,鼓勵對企業投資,效果已經幾近於無了。當資本邊際收益接近零時,旨在刺激投資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失效。相反資金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是流向資產市場,系統風險上升,經濟發展容易進入“中等收入陷阱”。

所以我認為政府今後將不會再采取4萬億那樣的政策,人為的維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去年提出的供給側改革,要靠去產能、提高供給側的效率來拉動經濟增長,這是一個積極信號。

盡管L型經濟新常態在宏觀層面上來講不一定是好消息,但是微觀層面上未必是壞消息,也許會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在資本積累驅動的增長階段行將結束時,企業需要從制造型、交易型轉向技術型、創新型增長的發展模式,這是一種脫胎換骨的改變,這種改變確實是很痛苦的,但是你不改沒有辦法,你不改有可能就會被市場淘汰。

制度重於政策的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關註企業有效供給的增加,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來提高企業的效率,而創新也需要制度的保駕護航。諾貝爾獲獎者羅斯在《西方的崛起》一書中寫到,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了完善產權保護的國家,所以工業革命首先在那里發生。即產權保護和創新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然而中國的企業為什麽存在不願意投入研發,不願意創新的問題?我認為中國人的問題不是不聰明,而是太過聰明。聰明到了他老想投機取巧,不想幹苦活、累活去做研發、去做創新。企業家喜歡做短線投資,企業之間抄來抄去,誰都不願意在長線的研發上投資,沒有長期經營的計劃。所以我們講在供給側,政府要采取制度改革,推動制度改革來促進企業的創新,而推動制度改革第一條就是保護私人產權,鼓勵創新,提高抄襲犯錯成本。

第二是縮小國有經濟的範圍,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創新是需要動力和壓力的,創新非常辛苦,並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原來手機的第一大供應商諾基亞,沒有從鍵盤式的手機快速過度到智能手機,於是被淘汰了,這就是創新的壓力。同樣國有企業也缺少創新的壓力,凸顯推進市場在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行業競爭,顯得尤為必要。

第三是放松和解除管制,中國的創新型企業,數得上來的華為、BAT等企業,都是成長於缺少監管的政策紅利時期。

第四就是全面減稅,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創新與投資不是追風口

中國人講的窮則思變,而經濟下行時期正是企業轉型良機,因為此時企業的轉型機會成本相對較低。但關於企業的創新、轉型,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同的認識。有人給我講:教授,我們很贊成在新的形勢下,企業一定要創新轉型,但是我們發現創新轉型是找死,不創新轉型是等死,就發現轉型的悖論。

我認為這是對轉型與創新的理解發生了偏差。比如現在很多企業一窩蜂的,朝著當下流行的互聯網金融、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概念湧過去,等過兩天流行的概念變了,再跟著變。他會有疑問,企業轉型了為何還是失敗了?因為靠追隨熱點,企業永遠無法建立起自己核心競爭力。轉型不是轉行,也不是跨界,而是在過去基礎上,通過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

還有很多傳統企業主認為自己從事的行業是夕陽行業。我從來不認為有什麽朝陽和夕陽行業,但我認為有朝陽企業和夕陽企業。如果你能夠不斷地思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能夠以創新為主線來推動企業發展,哪怕你處在夕陽的行業中,你也是一個朝陽企業。

並且我認為在傳統行業中,依然有著大量的創新機會。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本書,是德魯克寫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他認為創新並不一定需要高科技。書中舉例麥當勞對漢堡的制作標準化、運輸工人將散裝變成了集裝箱,大大提高港口轉運速度等案例,都是在管理而非技術層面的創新。

同時做投資也要差異化競爭,不追隨世界上這些熱鬧的概念。比如說互聯網+、生態圈、工業4.0、人工智能。不看這些概念,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規避概念造成的紅海市場。因為紅海市場很難打差異化競爭,投資要去關註行業升級和產業升級,這里有非常多的投資機會。

創新的本質是提高企業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競爭對手缺乏但是又是難以模仿的優勢。我認為有兩大類創新,第一大類創新是有形的,是產品與技術層面的創新;另一類是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生長方式、新的組織管理創新。凡是能增加企業競爭力,提高企業效率的我們都歸為企業創新。這里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培育和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幾個走訪過的案例來解釋一下。

火鍋連鎖餐飲店海底撈,從事的是傳統的餐飲行業,我發現他用漸進式創新,而不是顛覆式的創新取得成功。我們知道吃火鍋的痛點就是油煙四溢,在火鍋上面放一個抽風機,煙吸不幹凈,還產生很大噪音。海底撈創新得在刷鍋邊上裝了一排進風口,油煙不上桌面。還有火鍋的勺放在鍋里面久了,顧客拿的時候燙手,海底撈解決的辦法是增加一個勺子支架。都不是很有科技含量的創新,但卻細致入微,點滴的差異化服務,就能夠使得客戶記住它,這些小創新積累起來,就成為它的核心競爭力。

另一個案例是天鷹投資的C2M(顧客對工廠)模式的紅領集團。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定制化服裝需求越來越多,但你定制一套西服,面料稍微好一點,要1萬多元,而且線下的量體裁衣等交付過程很慢。這家企業選擇在網上和線下對款式面料進行選擇,通過3D掃描量體,在數據庫中找出最接近的版型,通過算法調整,分解下料,電腦控制自動裁剪,布塊釘上IC卡,流水線工人根據系統發出的指令加工,成衣打包直接郵寄給客戶,實現客戶管理、設計、生產、倉庫、供應鏈、財務一體化。不用有經驗的老師傅,企業也可以批量做出合適的西服。並且它的交貨期從1個月縮短到7天交貨,價格也大大縮減,一套西服可以不超過600塊。

沒有多麽高深技術,通過對3D 掃描和IC技術等現有技術整合,就能有效解決傳統服裝定制行業的痛點問題。現在都講工業4.0,工業4.0有必要嗎?技術不是性能越高越好,而是性價比越高越好。

還有一個案例是小微金融項目,這里會提到P2P為什麽失敗?因為沒有抓住金融業的本質。它以為技術問題可以改變金融業的本質,金融業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麽?是風險控制。互聯網講求的是什麽?講究的是規模。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喜歡標榜他的客戶每隔6個月翻一翻,如此快速增長會造成金融產生一堆壞賬。這家公司就是在風險控制第一的指導思想下,建立了線上線下的信息系統,通過這套系統,降低信息收集和處理成本;運用數學和統計模型,更準確地評估信用風險;同時分解業務流程,用標準化模塊搭建產品,滿足多樣化需求。

過去我們總是講顛覆式創新,但有幾個人能成為喬布斯?創新需要專註執著的的笨人,盯在在這個行業里面,長期的做一件事,一定會有創新的突破。比如山姆•沃爾頓幾十年的零售經驗造就沃爾瑪的商業模式,華為不炒股、不賣樓、不做金融、不上市,對技術投入一直占到他的營收30%左右。谷歌造車貌似跨界,實際上非常專註,無人駕駛汽車的核心部分是有極高運算能力和數據的處理系統,這是它的核心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是大數據運算,這是谷歌的長項。而機械根本不是它做的,機械部份外包就行了。

重點關註消費與產業升級

在宏觀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一級市場微觀怎麽樣操作?我認為創新時代的投資,要投商業模式和市場潛力。所謂商業模式,就是創造價值、企業賺錢的能力。核心競爭力決定了今後的利潤,它成功了之後,是否會被別人模仿?模仿的難度有多高?它享受的壟斷地位能夠享受多長時間?我們關心的第三個就是創始人團隊,Boss的誠信,團隊的執行能力,大概是從這3個角度來考察投資。

在宏觀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我判斷各個行業都面臨著歷史性的重組行為。所以你去看那些不太性感的行業,實際上機會很多。比如說零售業,2016年中國第一大零售商是華潤,去年1400億銷售額,中國的零售總額是14萬億,它的市場份額僅為1%,沃爾瑪的市場份額是多少?沃爾瑪的在美國市場份額是14%,這個數字告訴我們,中國的零售業效率太低,零售業太分散,面臨著一個歷史性的整合的機會,如果誰能夠抓住這個機會,來領先進行市場的整合,也許將來中國會出現一個沃爾瑪。

其實不光是零售業,各行各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歷史上美國的汽車業曾經有200多家企業,經過行業不斷的整合,集中度不斷的提高,現在就只剩下2家,美國汽車現在就兩家一個福特一個通用,克萊斯洛已經被收購了。目前國內整車制造商有70多家,是否也最終也會整合成一兩家大的企業?

包括中國的醫療行業短板也在供給端,所以我個人看中醫療行業增加供給能力的公司,而不是在搶需求這個地方。

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一定是未來的主旋律。但關註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的前提是什麽?前提是滿足我們創新的3條件,有前景的商業模式、擁有市場潛力、公司在註重、培育和打造自己的競爭力,團隊是有抱負、有誠信,並且有執行力的,所以這就是我們的投資理念。

謝謝大家!

消費升級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373

黑馬基金胡翔:我們要不要追風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23/164795.shtml

黑馬基金胡翔:我們要不要追風口?
胡翔 胡翔

黑馬基金胡翔:我們要不要追風口?

作為一個風險投資人,這些年見過了太多的“風口”。

首發 | 黑馬基金(ID:heima_jinrong)

口述 | 胡翔

關於“風口”

早期的風口已經隨風飄去,近期的共享經濟、知識付費、短視頻、無人便利店等還在風口上使勁的吹。我們投資的項目有些站在風口,有的在風的後面,有的遠離風口。

究竟要不要去追風口?這是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和實踐的問題。從風口出發,我更希望的是能穿過“風口”的紛擾,能去把握大的“趨勢”,並在大趨勢中去做出產業和投資機會的判斷。

關於風口的判斷主要有三點:

1、風口是短暫、不可持續的

總體而言,風口都是短暫的,不可持續的。太遠的不去說,從2014年的O2O上門服務、3D打印,到後來的AR、VR、直播,曾經熱熱鬧鬧,現在門庭冷清,都沒有多少時間的風光。

為什麽“風口”是短期、不持久的?我覺得從Gartner曲線能夠很好的說明這個原因。

Gartner曲線本身講的是技術成熟度周期,根據分析預測來推論各種新科技的成熟演變速度及要達到成熟所需的時間,包括觸發期、膨脹期、幻滅期、複蘇期和成熟期5個階段。

1

所謂的“風口”,對應Gartner曲線,我覺得基本就是一個新領域或新技術的觸發期和膨脹期。

當一個新事物進入觸發期,往往是技術或市場還不成熟,但大家開始關註,開始有資本進入;膨脹期則開始吸引大量媒體、資本的進入,產生了過度的關註和預期,以至於被推到了發展的頂峰期,並伴有泡沫的出現。但這之後緊跟著就是幻滅期,“風口”也隨之遠去。

“風口”所對應的觸發和膨脹期有一定的時間周期。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信息的充分流通以及資本對風口的追逐,這個時間周期會越來越短。以前要兩三年,現在可能一年、半年就過去了。

2.風口死亡率高、成功率低

中國創業追熱點、追風口的特點尤其突出。當一個風口出現,會有大批的進入者和資本湧入,這就會產生“同質化競爭陷阱”,大量的同質化競爭導致價值的毀滅。領先者有可能因為占據好的位置獲得優勢的人才、資本資源,走過膨脹期生存發展下來,但能成功的往往就是少數領先者。

尤其在互聯網時代這樣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第一第二有合並的機會,卻幹死了老三以及後面的大量跟隨者。聽說過“風來了豬都會飛”,但大量掉進山谷死掉熬成豬湯的卻往往不為人知。

“一將功成萬骨枯”,風口過去,留下一地的雞毛。

3.追風口的關鍵:合適的時間呆在合適的位置,持續的獲取資本

風口上有高死亡率,但也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關鍵就是要在合適的時間呆在合適的位置。換句話說,就是要在一個合適的Timing(時間窗口)處在一個領先的位置,然後用資本去構建持續的壁壘。

Timing非常關鍵,由於風口的短暫性,一條賽道或風口往往會在很短的時間里決定格局,如果晚了半年,可能就錯過了進入的時機。如果有領先者拿到了千萬美金級別的融資,後來者就會有非常大的壓力。

在風口的競爭是搶人搶錢搶資源的競爭,有了更好的人就有機會融更多的錢,有更多的錢才有機會聚更牛逼的人,從而更好的去搶占市場和資源。一個“搶”字體現了在風口競爭的那種緊迫感。

資本成了競爭的關鍵資源。資本可以換來時間,加速市場擴張,贏取領先地位。

只是在大量融資大量花錢的同時,創始人可能需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因為風口過去後還有漫長的沈寂期(Gartner曲線的幻滅和複蘇期),在早期成長是一切,在成本不再的時候,管理和融資問題會突顯,所以留出一定的資本儲備是很關鍵的。很多的C輪死項目可能就是倒在了這一階段。

關於“趨勢”

如果不追風口,那追什麽?

風口的Timing短,勝出率低,所以對於大量追風口的創業項目,結局可能都會比較慘淡。那站在創業者或者投資人的角度,如果不去追風口,我們還有怎樣的機會?

我的觀點是要去把握趨勢,而不是去把握風口。風口是短期的,紛紛擾擾,亂花漸欲迷人眼,而趨勢是長期的,能夠跨越一定的周期,有其發展的必然性。所以如果我們把時間的維度拉長,核心就是如何去穿越風口的紛擾,把握大的趨勢。

穿越風口的三大趨勢

回看過去的20年左右時間,基於技術發展帶動的大趨勢主要就是三波:

1)基於互聯網技術推動的線上化。這一波的持續時間大概從20年前到2010年左右,主要實現的就是一些輕度行業的線上化,包括信息、媒體、娛樂、社交、電商等領域,對應的公司包括百度、新浪、盛大、騰訊、阿里、京東等公司。

2)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移動化,主要時間在2011-2015。移動使得大家能隨時隨地在線,從而推動了SOLOMO以及O2O的實現。

移動化帶動的機會主要有兩波:其一是將已經互聯網化的PC端業務向移動端轉移,比如今日頭條、手機遊戲、微信等公司或業務將新聞、娛樂、社交的平臺從PC端轉移到了手機端。其二是線上、線下以及支付的打通,推動了在衣食住行等領域的o2o的發展,包括餓了麽、美團點評、滴滴出行等公司是在這一領域的典型代表。如果說互聯網化成就了BAT,移動化則推動了TMD。

3)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驅動。從2016年開始以,以大數據、深度學習為基礎支撐的人工智能正在形成一波新的趨勢。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已經開始成為基礎設施,而在現在與未來,人工智能也有機會成為基礎設施,進入各種應用場景,改變我們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帶來大的創業與投資的機會。 

互聯網化進程圖譜

這是三波大的趨勢,如果我們再細化一些,我們也可以看到過去互聯網化/移動互聯網化的進程遵循一定的規律,這個規律既體現在不同行業的互聯網化順序,也體現在產業鏈條的互聯網化順序:

2

行業互聯網化的順序:從輕到重。從最早期的信息、媒體、娛樂等輕度行業的互聯網化(體現為純線上的商業模式),到後來衣食住行等相對重度領域的互聯網化(體現為O2O形態的商業模式),到如今正在進入更重度的領域,包括教育、醫療、農業、制造、金融等,這些領域的互聯網化程度還比較低,也是現在和未來有更大投資機會的方向。

產業鏈互聯網化的順序:從2C到2B。C端(消費者端)往往是最先互聯網化的,互聯網在個人消費者端的滲透率已經非常之高,用戶增長的紅利期正在逐漸過去。而一旦C端互聯網化比較充分後,就會倒逼產業鏈上遊,往B端走,逐漸實現供應端和企業端的互聯網化,從消費互聯網轉向產業互聯網。

越是產業鏈上遊,互聯網化的程度越低,進程越慢。以餐飲食材產業鏈為例,先是C端外賣的互聯網化(代表企業美團點評、餓了麽),再倒逼餐廳端(信息化、中央廚房)、食材端、及至上遊的生鮮漁業和農業。

時間間隔:互聯網下半場

當前大家提了比較多的“互聯網下半場”,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間隔。互聯網上半場,流量紅利期,圈流量,實現業務的線上化與移動化。

互聯網下半場,流量紅利沒了,機會就到了產業互聯網,到了以具備線下消費場景和供應鏈能力的新零售,以及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的驅動和應用。這也是黑馬基金自2014年成立以來的最重要的投資方向:產業互聯網、消費升級和新技術應用。

黑馬基金在投資方向上的選擇和實踐

產業互聯網

黑馬基金成立的2014年,各輕度領域的互聯網化已經比較充分,這些輕度領域從PC端往移動端遷移的進程也已推進到一定程度,作為一家早期投資機構,已經過了這些領域的投資最佳時點。

當時O2O服務正在風行,我們也看了許多O2O項目(廣義來講,比較重度領域的項目都會有O2O的特點,這里指狹義的O2O上門項目),但在商業上比較難以閉環。基於以上的判斷,我們把重點放在了產業互聯網方向。

產業互聯網方向的項目,它不像那些2C的平臺類項目那麽熱鬧和受關註,也比較難在短時間做到爆品實現百倍以上回報,可能需要更長的沈靜期和更多的積累和沈澱。它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紮根傳統產業,不換產業換場景,以創新的方式和互聯網化的工具做傳統產業的升級。

2.成熟創業者的再創業,具有對產業的深度理解、經驗與資源,用新的團隊、新的資本結構、新的方法論從原有企業出來再創業。

3.具有明確的盈利模式,能夠在資本寒冬里保持現金流,堅韌生長。

基於產業互聯網這一大的主題,我們又細化了不同的產業互聯網方向:

1.供應鏈,2B交易。項目包括宜花科技、信良記、食務鏈、華采找魚、調果師、有禮派、Wook等。該投資方向是在垂直產業的2B交易,其本質是以創新和技術對供應鏈端進行改造,推動產業升級。

以餐飲食材行業為例,當餓了麽、美團點評等公司(Timing問題,黑馬基金未有投資)實現2C端訂餐的互聯網化後,就開始倒逼產業鏈上遊實現,從餐廳(信良記:面向餐飲企業提供準成品餐飲供應鏈)、到食材(食務鏈:跨境食材供應)、到生鮮和農業(華采找魚:漁業供應;調果師:水果線上批發與分銷)逐步實現供應端的升級改造。

2.2B服務。項目包括:公司寶、易代儲、1001號、股書、魔方招聘、Vphotos、在路上、馬幫等。

該投資方向是在市場驅動轉向管理驅動的背景下,逐步實現企業服務的標準化、機器化(IT技術、SAAS、移動工具、人工智能),並逐漸實現業務的規模化與品牌化,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3.教育。項目包括:貝爾教育、凱叔講故事、成長保、瘋狂老師、鸚鵡螺、微語言等。

教育是我們認為互聯網化從輕到重的過程中當前比較好的時間窗口,因此我們重點進行投資,而相對K12領域的逐漸成熟,我們重點又轉向幼教(凱叔講故事:童年內容品牌;貝爾:少兒機器人教育;成長保:學前邏輯能力培訓)和2B(微語言:面向學校的在線外教口語平臺與內容供應;鸚鵡螺:k12遠程教學平臺與內容服務)領域。

消費升級

這一領域的投資項目包括小喬體育(新型家用跑步機)、三個爸爸(兒童健康智能硬件品牌)、買哪兒網(地產尾盤特賣平臺)等。

基於上面說到的互聯網化從2C到2B的邏輯,我們在線上的2C方向上投資很少,但隨著線上流量紅利期過去,消費升級背景下消費的個性化、場景化,從2016年開始,我們逐漸開始了在消費升級領域尤其是在供應鏈優化和技術支撐下的具有線下場景的新零售領域的投資,並關註品牌升級、渠道升級以及品類升級帶來的投資機會。這一領域的投資還會持續的加強加重。

技術應用

我們很少投資技術本身,但會尋找技術具有明確應用場景的投資機會。過去20年重點是互聯網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但在現在和將來,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變革正在進入各個應用場景,而隨著技術的快速叠代進步,會促進各個產業的變革升級,尤其在重複性工作替代、複雜性工作解析、遠程協作等應用上產生重大革新。

因此從2017年開始,我們逐漸加大了在技術應用領域的投資研究,已經投資了真機智能(無人駕駛機器人配送服務商)等具有明確應用場景的技術驅動項目,並會在未來進一步加大投入。

總體而言,我們在重點投資產業互聯網項目,並在現在和未來加大消費升級與技術應用領域的投資。產業互聯網、消費升級、技術應用3個投資方向相互關聯,都是在互聯網下半場的投資機會。

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技術在產業中的深度應用,未來會更凸顯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的應用價值,而正是有了產業互聯網的支持和供應鏈的優化,以及技術發展的驅動,才得以實現消費的升級和新零售對舊零售業態的變革。

VC 風口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945

廣告經綸:跟王家衛去追風

1 : GS(14)@2017-05-13 02:03:20

最近,王家衛導演加埋張震,為意大利時裝品牌Paul& Shark開拍微電影,看了他們的Trailer,以Typhoon planet(颱風星球)為題,大概講述地球人移居颱風星球的故事。那個星球,無論重力、空氣,甚至溫度同濕度,都很合適人類居住。但在這個新的家園,不能忽略的有一件事:颱風。那個星球,全年365日都不停打風,雨水夾着大風,令人害怕,所有人都不敢跑到戶外去。其實,王家衛與張震,除了電影,也偶有合作拍廣告。2012年王家衛更力邀名模杜娟參與,跟張震聯袂擔演男女主角,為威士忌品牌芝華士25年拍攝微電影,題為《心靈之境》(Dejavu)。那條片在印度烏麥·巴哈旺皇宮取景拍攝,芝華士25年與一個愛情盟約被冰封在冰塊之中,故事當中就有這一句對白:「緣為冰,你能保存它多久?」講回颱風,記得曾經有一位創作總監朋友,也講過一個有關颱風的故事——一個愛情故事。其實,每個颱風,就是一位女子。有無留意?颱風,全部都用上了女性的名字。在一個男人的一生,也許會經歷很多場的颱風,就像他遇到過不同的女子,與她們的相遇,有些刻骨銘心、縈繞半生;有些天翻地覆、轟轟烈烈;也有些快來快去、無影無蹤......颱風,不一定是可怕,也可以可愛,聽起來,這倒也是個吸引的故事。今次,Paul& Shark突然請來了傳奇導演,還在新聞稿說打算與王家衛及其團隊建立長遠的合作關係。第一條片,打算去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拍攝,聽講十月就會上演。希望今次不用等到2046啦,我就拭目以待那個有關颱風的故事。如此大投資的廣告製作,單為香港巿場就買少見少,大多數都是大中華或亞太區才能夠負擔及justify它的ROI。
Typhoon planet(颱風星球)預告片
http://bit.ly/2r02al3文廸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1/200175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