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百億富豪 十年鋪路 馮國經志在特首

2003-9-18  NM




第三屆特首爭奪戰,因董建華無能 而提早展開,論形勢,原為黑馬的唐英年,自上任財爺以來因「腳頭甚佳」,走勢凌厲,其大熱程度幾乎超越「實力派」的馮國經。近年馮國經仕途一直走俏,政府 逢有高位空缺,這位機管局主席必定榜上有名。不過無論是財政司,還是行政會議成員之位,最終都不是馮國經那杯茶,因為無寶不落的他,一直志在特首。論家 世,馮國經不夠唐英年顯赫,但論個人才能,實戰證明馮氏顯然高一班。他挾?颿╪繷掑h兼教授銜頭,八十年代與弟弟國綸,聯手將家族生意利豐行大事改革,將 一間傳統的貿易行,建立成市值達四百億的採購貿易王國,馮氏兄弟的身家亦超過一百六十億。不過風光背後,馮國經之所以能將利豐發揚光大,原來全賴當年狠心 將家族生意私有化,果斷分家所致。董建華今週即將宣佈,新加入的行政會議成員名單,大熱的馮國經入榜機會不大。與董建華稔熟的馮國經,財爺及行會成員之 位,其實唾手可得,但他連連推卻。馮國經的媽媽李佩瑤,最近一次在跑馬地馬會飲茶時,跟朋友談及大兒子(國經)是否會當官時,曾表示「唔想個仔當咁高簕 官」,因眼見有這麼多人上街反對董建華,認為太大壓力。「我好肉赤個仔,但若果佢要做,老媽子都阻止唔到佢。」馮並非對政治沒有野心,而是志不在此。認識 了他三十多年的一位身邊朋友表示:「其實他十多年前已經鋪路選特首,因此將家族生意的實際運作,交給弟弟馮國綸打理,自己不沾手。但他最缺乏的,是沒有直 達阿爺(北京)的渠道。」與中方保持關係,馮的弟弟國綸,給哥哥幫上了一大忙。馮國綸的外父,是南聯實業主席周文軒,來往的都是有中方背景的上海幫商人, 其中政壇重量級人馬安子介(已故),更是馮國綸太太周小薇的契爺。加上馮國經太太沈乃琪也是上海人,因此兩兄弟可以打入上海幫的圈子。

馮國 綸助哥哥一臂馮國綸踏入政壇比哥哥還早,八五年他以貿易發展局理事身份,被中方委任為基本法諮詢委員會成員。九十年代初,中英政制爭拗時,馮國綸又被委任 為籌委,及後亦成為政協成員。當了五年政協成員的馮國綸,今年退下來;換上的,正是馮國經,顯示「他自己要落場打波,真正為第三屆特首進行埋身肉搏戰。」 一位政協成員表示,「其實兩兄弟分工好清楚:細佬為人直率,對政治無興趣,佢出只係幫哥哥霸住個位;而大佬為人圓滑,一直守到而家先至出。起碼佢効政 治上,到而家都無乜污點。」對他最大的攻擊,外界認為是他與美國政府密切的關係,謠傳指他「曾為CIA(中央情報局)工作」。馮對朋友表示,是其他政客攻 擊他。馮國經在政壇的轉捩點,是九一年得到當時權傾政商界的鄧蓮如,欽點他為貿易發展局主席。一位前立法會議員表示,「馮國經當時係中央政策組成員,在經 濟政策上提出不少意見,亦升與鄧蓮如到美國或日本推廣香港經濟,兩人關係不錯。佢係叻,但講到貿易發展局主席之位,佢當時還未夠班。」貿易發展局主席之 位,過往均由非官守議員擔任,先後有簡悅強、安子介及鄧蓮如。馮國經任貿發局九年期間,積極爭取延續中國最惠國待遇,及中國重返世貿,向外國推廣下了很大 功夫。

馮、董兩家突然要好馮國經在短短十年間,成為政壇炙手可熱的人物,他的冒起,亦拜與董建華關係密切所賜。馮國經是番書仔一名,六十年 代到美國波士頓求學,六九年與妻子沈乃琪在美國結婚。當地華人圈子很細,馮、董兩人,以至兩位夫人,早在波士頓有來往,但由於兩對夫婦年齡相差有十多年, 所以並非「玩埋一齊的朋友」。回港後,兩家素有來往,但並不密切,董太的一位雀友表示:「以前董太都無乜同Julia(沈乃琪)打牌,亦唔見有一齊 shopping,但近六、七年,兩人來往好密。」馮太活躍於波場,亦愛好跳舞,經常與胡應湘太太及王守業太太玩埋。「馮太個人好outgoing,鍾意 講?禳A亦幾有霸氣,性格同董太有刋相似。」一位政協成員表示。前利豐員工亦表示,這位老闆娘相當巴閉,她在利豐的問題開支,更一度在九四年,前總經理黃 子奇與馮國經對簿公堂時披露。當年,棄官從商的黃子奇,因不滿馮國經未履行承諾,支付相關的薪金福利而鬧上法庭。在庭內黃曾透露,就馮國經太太的問題開 支,雙方曾有激烈爭辯。最後,利豐賠償約九十萬予黃而了結案件。

公職顯才能九六年七月,已經宣佈參選競逐第一屆特首的董建華,當時是大熱,馮國經獲委任為東方海外非執行董事兼 核數委員會主席。馮肯入局幫董家手,顯示願意「埋董建華堆」。九八年香港新機場落成,初期運作混亂,成為國際大笑話,連累香港損失數以十億計,當時機管局 主席黃保欣被外界大力批評。翌年董換上馮國經,來收拾這個爛攤子。「佢(馮)効管理上真係好叻,以前貿發局効內地邊有咁多辦事處,而家有成十一個。佢初初 做機管局主席時,都好擔心,但丐下問,分別約機管局及機諮委成員,問他們的意見。」一名前機管局成員表示。新機場在他手下經營,頭兩年已獲得盈利;兩年間 新機場連獲多項最佳機場大獎,包括業界高度重視的Travel Trade Gazette旅遊大獎。董建華政府民望越低,更凸顯馮國經的辦事能力,助他邁向特首之路。○○年港大發生鍾庭耀風波,董的親信路祥安向港大前校長鄭耀宗 施壓,干預鍾庭耀的民意調查。港大校董會主席楊鐵樑即將退休,董建華又找來這名世交,幫忙執手尾,委任他為校董會主席。馮上任後的得意之作,先找來了世界 知名的基因工程專家徐立之任校長,繼而禮聘對抗愛滋病專家何大一,在港大成立愛滋病研究中心。馮國經對身邊的朋友表示,當上港大校董會主席,是他「人生公 職的高峰,現今要攀人生另一高峰」。相信他所指,便是行政長官之位。

馮氏家族譜1.四三年於廣州辭世,享年六十三歲。2.先後出任東華三院主席、南華會主席及立法會非官守議員等職務,九四年逝世,享年八十三歲。3.四二年取得廣州嶺南大學園藝學士學位,其後任利豐木器部經理及董事局成員,至八八年退休。4.曾於利豐主責煙花炮仗業務,分家後,自設公司經營手工藝品生意。5.任職大律師,其妻是鱷魚恤大王么女陳少蕙。6.與妻子沈乃琪於六九年在美國結婚7.妻子周小薇是南聯實業主席周文軒女兒8.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現於利豐財務及投資部工作。

四 百億貿易王國無寶不落的馮國經,從來都要做話事人。政壇如是,商界亦如是。他是利豐集團主席,坐擁市值高峰期達四百億的貿易王國,統領分佈全球四十個國家 的員工,超過一萬二千人。利豐在過去五年,憑藉連番收購合併,將營業額由九八年的一百四十億,推至去年的三百七十億,純利衝破十億元。二千年利豐更被列入 囱生指數,成為藍籌股。利豐的貿易客戶和合作夥伴,大多是響噹噹的國際名牌,例如可口可樂、迪士尼、Lego模型等。八十年代,利豐進軍零售業,先後取得 玩具反斗城(其後由上市公司轉 讓給馮國經兄弟)及OK便利店在亞洲的經營權。上月,利豐又與Levi's簽訂特許經營協議,獲授權設計、生產及推銷Levi's全新系列的男女上衣,並 銷售給大型零售商Wal-Mart。利豐的經營模式,連全球著名學府哈佛大學,都多次引以為案例研究。曾經訪問過馮國經的《哈佛商業評論》編輯Joan Magretta盛讚,「Victor(馮之洋名)是一個深謀遠慮兼思考清晰的商界領袖。最難得是他可以抽離於日常工作,從宏觀看整盤生意及市場導向。」 事實上,馮國經在利豐的角色,是制定長遠的發展目標,而胞弟馮國綸則負責實際營運。馮國經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商業經濟博士學位,更曾於哈佛商業學院任教 授。他成功將利豐由一盤傳統的家族生意發揚光大,變成全球最大的採購貿易商,成績斐然。不過,家族中人卻不以為然,「佢威佢簕事,與我無關。」馮國經的堂 姊馮美生說。原來馮國經風光背後,是因為當年果斷分家,結果導致馮家第三代兩房兄弟變成陌路人。

第三代不相往還翻看七三年的利豐招股書,馮國經伯父馮慕英是公司董事主席,負責財務決策,而出任董事經 理的馮國經父親馮漢柱,負責商業決策。本來兩兄弟一主內一主外,共同打理家族生意,但由於馮慕英於七五年病逝,外界對他所知不多。馮慕英有三妻三子四女, 其中國康和國礎,曾於七十年代初參與利豐生意,但其後都先後退出。記者找上馮慕英的長女雪生及五女美生,她們不欲多談馮家及利豐的事,只說:「我們同馮國 經一家已沒有關係了,總之老死亦不相往來,行街見到面都當見不到。他們讀哈佛的要夠狠,當年他們吞佔利豐,是處心積慮的。」兩房人的恩怨,可由七十年代說 起。七二年,在哈佛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的馮國綸歸隊,回港主理利豐的紡織貿易部門。在此之前,兩名堂兄國康及國礎,早加入利豐。其中國礎只效力一段短時 間,便轉攻讀法律,後來成為大律師。而國康一直負責煙花炮仗部門至八十年代,沒有掌實權。相反,受哈佛教育的馮國經昆仲,甫入利豐就決心為改革家族生意而 部署。馮國經覺得要將利豐規範化,第一步就要上市,將公司推出市場受其他股東監管。當時馮國經仍在哈佛教書,上市大任,由比他小三年的弟弟馮國綸一手執行。七三年四月,利豐在香港、遠東、金銀三會上市。翌年,馮國經也放棄哈佛教席,正式加入利豐。

馮國經年齡:58歲學歷:英皇佐治五世學校麻省理工電機工程碩士哈佛大學商業經濟博士事業:70-72年任職美國紐約市花旗銀行計劃主任72-74年任哈佛工管學院副教授81年任利豐集事董事總經理86年任美國寶信投資有限公司主席89年升任利豐集團主席主要公職:機場管理局主席港大校董及校務委員會主席貿發局主席(91-00年)身家:利豐集團約20%:市值80億股息(過去3年):4.7億

馮國經狠心分家七五年,馮慕英病逝,主席一職就由馮漢柱補上。當時馮漢柱已年屆六十四歲,又忙?韞萿k會及市政局的工作。為令利豐趨向專業化,馮國經主張摒棄家族成員,改聘專業及具管理經驗的人才管理。八一年,當馮國經正式加入董事局之時,就找來與馮漢柱稔熟的前副郵政署署長黃子奇,擔任利豐貿易總經理。而馮國綸出任利豐(地產)總經理,兼負責紡織部門。由於馮氏一直主張家族共產,而且規定所有持有股份的家族成員,都要返利豐上班,當時在利豐的馮家成員已有十多人。有見及此,馮國經於八八年決心將公司私 有化,果斷分家,令利豐擺脫家族經營的包袱。當年馮國經兄弟,以每股八元五角,較當時的資產淨值還多六成五溢價,向其他家族成員及小股東買入股份,涉資四 億多。「當時我和在美國的屋企人,對利豐一無所知,我阿叔話賣股,咪賣囉。」堂姊馮雪生如是說。擺脫一班皇親國戚後,利豐於九二年再上市,股權和管理層都有重大變化。馮國經國綸兩兄弟佔七成半,是大股東,而董事局裡,除了馮氏兄弟外,第二代包括父親馮漢柱都已退任,取而代之的是非姓馮的專業人士。

兩 房身家差天共地其實利豐於八八年私有化及家族分家後,兩房人便各自修行。馮國經兄弟將利豐愈搞愈大,以所持利豐逾四成股份計,兩兄弟今天身家一百六十億。 兄弟倆現報住馬己仙峽道港景別墅的複式及相連單位,那兒原是馮漢柱家族的祖屋,九六年重建成三十三層高豪宅,部分單位已拆散出售,其餘由馮氏兄弟私人持 有。但反觀馮慕英的後代,與馮國經兄弟比,是蚊髀同牛髀。現經營手工藝品的馮國康,家住中半山有四十年樓齡的文華新擥。而在太子大廈執業的馮國礎大律師, 則報住渣甸山谷柏道地址,與何猷龍、劉鑾雄等為鄰。該物業並非由馮國礎擁有,而是太太娘家陳氏家人名下。馮國礎的妻子陳少蕙,是鱷魚恤創辦人陳俊的么女, 陳俊於九七年逝世,後人多移居加國,陳少蕙是少數留港的家族成員。至於三位堂姊:雪生、美生和艷生,後者與外籍人士結婚,早已移居美國。剩下雪生和美生, 現居於灣仔港灣大廈,單位面積約有三百多呎,由於地方淺窄,雪櫃也得放在客廳一角,裝潢與屋村居民相似。雖然堂兄弟對馮國經狠心分家耿耿於懷,但從利豐的 發展看,若當年沒有分家,利豐也許沒有今天的成就。

第一代華資買辦利豐百年基業,全憑馮家三代經營。時光倒流一百年,原籍廣東鶴山的馮柏 燎,生於小康之家。父親馮傑時因替地主收租和管理農田,故收入頗豐厚,可送三子柏燎到香港中央書院(皇仁書院的前身)受教育。馮柏燎畢業後到美國深造一 年,然後任職英文教師。馮柏燎回到廣州,遇上同鄉李道明,並在李的瓷器店任職經理。當時的廣州是通商口岸,主要貿易由英國及歐洲等列強所霸佔。精通英語的 馮柏燎,於一九○六年與李道明合資,在廣州沙面六二三路開設利豐行,是中國第一代的華資買辦,主要出口瓷器。「李道明是地主,我祖父就只不過是個英文教 師,識英文可以同當時的外商溝通,所以當時他們合組公司,由李出錢、馮經營,所以Li & Fung是由Li行先。雖然李家在四六年退冲股,但祖父吩咐落Li & Fung個名不可以改,而中文諧音『利豐』又有利潤豐厚的意思,咁好意頭無需要改。」馮國綸憶述。三十年代,馮柏燎的二子慕英和三子漢柱,相繼加入利豐。 一九三七年廣州淪陷,利豐則在香港正式註冊,業務更擴展至炮仗煙花、藤器、塑膠花及玩具等。「利豐當年主要幫炮仗王——益隆炮仗廠的鄧碧堂拿貨,賣去夏威 夷和三藩市,毛利低,不是太好賺。反而做藤器賺得多,當年香港三大藤器出口,有利豐、我的公司和一個姓詹的三藩市華僑,五十年代做藤器賣去美國,一年可做幾千萬。」友人兼行家雲大棉說。

利 豐威水史1907年,利豐首創紙篤炮仗,從前製造炮仗均用泥篤,經改良後,紙篤炮仗既可除去泥塵飛揚之弊,又可減省運輸成本,而且發放時聲音更響亮,紙篤 炮仗一直沿用至今。1915年,馮柏燎是首位華商獲邀加入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當時全球最大的「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展覽會」,該活動全年參觀人數達 1,300萬。二次世界大戰後,利豐是首家引原子筆來港出售的入口商,而「原子筆」之名則由利豐所創,取其大戰後,原子彈威力令人印象深刻之意,希望原子 筆亦有相當吸引力,結果首批原子筆供不應求,售價被炒高至三百多元,是成本的五十倍。1952年,利豐特別製造兩張兒童藤椅空運去倫敦白金漢宮,給當時的 查里斯王子及安妮公主。英女皇收到後,回函致謝。

漢柱愛名慕英嗜賭雲大棉形容,當年馮漢柱公職多,在社會上較出名,而馮慕英則在賭場上出 名。「馮慕英是馬王,擁有超過十隻馬。他很鍾意賭錢,以前沒有電話投注、信用卡之類,他就叫工人拿兩大個裝滿五百蚊紙的皮勅去馬場賭,最後都輸多贏少。 「而漢柱無乜嗜好,鍾意儲錢多過賭錢,他一隻腳長一隻腳短,行路一拐一拐咁,晚年就枴杖。他個樣夠老實,又識講中、英文,所以負責對外見客,馮慕英則去 見廠搵原料。」六、七十年代,利豐一直平穩發展,主要業務分貿易、地產及財務投資三類。隨?騤g濟不斷發展,市場訊息愈來愈多,傳統中介人角色開始式微, 馮國經兄弟遂引入供應鏈管理,為利豐重新定位。

引入供應鏈管理所謂供應鏈管理,簡而言之,是將整個生產程序斬件,然後將每個項目分派到全球 最有經濟效益的地方進行。例如,一個歐洲零售商,向利豐落一萬件成衣訂單。可能的做法是,利豐會從韓國買紗,並運往人工較平的台灣進行紡織及漂染。利豐會 向YKK的中國廠直接訂購拉鏈。接?顜滽蔗M拉鏈運往配額較充裕的泰國生產。為縮短生粒間,利豐會將訂單分給五間廠同時進行。這樣,五星期後,一萬件衣服 就可在歐洲客的貨架出售。「由於利豐掌握全球多個市場和生產商的資訊,它可以提供一些市場資料,譬如國內玩具業情況等,讓我們的產品可以有效地生產和推 銷。」Mattel亞洲財務董事劉達智說。要將這個供應鏈管理搞好,首要條件是網絡夠大。利豐改革的第一階段,是要在台灣、韓國、新加坡等地開設辦事處,擔當地區性採購代理商的角色。第二階段,是要從分公司取 得各個市場的訊息,成立統一資料庫,並為客人的生產計劃提供市場調查。為加速供應鏈的發展,利豐採取收購合併策略。如九五年,利豐以四億七收購英之傑旗下 的天祥,以拓展歐洲市場;二千年更收購蘭桂坊之父Allen Zeman旗下的採購出口物流Colby,逐漸擴張版圖,發展成今天的四百億王國。

馮 家有女初長成馮國經官運日隆,連他的家人都成為傳媒焦點。論風頭,除妻子沈乃琪外,長女馮詠儀算最勁。今年三十二歲的長女馮詠儀,與父親一樣在哈佛大學畢 業,其後在美國的私人銀行工作了一陣子,返港後在Ferragamo任職公關,然後加入利豐的財務投資部工作。二千年九月,馮詠儀下嫁囱生創辦人林炳炎的 孫林詩棋,在會展筵開七十二席,官商巨賈如特首伉儷、吳光正夫婦、郭炳聯夫婦和李澤鉅等都有到賀。一年前,馮詠儀是波場擁躉,但加入利豐後,開始修心養 性,建立專業形象,記者問她有關父親馮國經的事,她都會一本正經地回答,一句起兩句止。「我最佩服爸爸及爺爺一代,經常可不斷諗新路向,貼近市場的發 展。」馮詠儀對下還有兩個弟弟,分別為三十歲的裕鈞和廿七歲的裕津,裕鈞亦畢業於哈佛。馮家三姊弟現暫得馮詠儀返利豐幫手,未知馮國經會否貫徹哈佛管理作 風,把利豐王國,留給有能之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4

小肥羊被百勝私有化 創始人志在上游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3/xNMDAwMDIzODIxNg.html

百勝餐飲集團和小肥羊(00968.HK)5月13日日聯合發佈公告,公司計劃出價45.6億港元收購小肥羊,已經向小肥羊董事會提出以每股6.50港元現金收購小肥羊93.2%股權。受此消息影響,小肥羊復牌以6.28港元高開,上漲27%。

該 價格較小肥羊4月21日的收盤價溢價30%。餘下的6.8%股權將由小肥羊創始人張鋼、陳洪凱持有,並繼續參與小肥羊的經營活動,兩人的頭銜分別為創辦主 席和創辦人。收購完成後,預期小肥羊股份將撤銷及終止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實行退市。此收購計劃仍須取得商務部和相關監管機構的同意及批准後,方可作實。

2009年3月隨著小肥羊兩家戰略投資人3i集團和普凱的退出,百勝首次入股小肥羊,當時耗資4.9億港元,換得19.9%股份。2009年10月百勝集團又以約3億港元的價格從小肥羊高管手中收購股份,增持小肥羊約7.3%股份。至此,百勝持有小肥羊27.2%的股權。

有 分析人士稱,由於近幾年火鍋業的競爭過於激烈,小肥羊的利潤壓力也越來越大,加上冷鏈支持一直未能跟上其快速擴充的門店網絡,創始團隊在經營管理上已漸感 力不從心,這些都使得小肥羊創業團隊萌生去意。根據2010年年報,小肥羊全年的營業額同比增長22.6%,達19.25億元,但全年毛利率卻同比下降了 2.7%,這個數字在去年上半年更是達到了3.8%。

中國經營報此前的報導稱,小肥羊創業團隊現在瞄上了火鍋上游,近兩年一直在低調佈局,準備二次創業。一個鮮為外界知曉的信息是,小肥羊之前已將旗下的小肥羊肉業,低調更名為小肥羊食品,集團內部已經制定將其5年內打造成第二家上市公司的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23

柳傳志在美國最愛講的故事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86485.html
傳志在國內時,絕少談論自己對與商業無關的議題的看法。而在美國,作為一個有35個企業家團員的代表團的團長,他必須不斷地傳遞自己對世界的看法。身為中國最為國際化的公司之一——聯想集團的創始人,柳傳志當然有資格作出這樣的議論。而且,一貫推崇「低頭種地、抬頭看天」的企業運營思維的柳傳志其實在平常就很注意去瞭解外部大環境的變化——當聯想集團作為一家中國公司時,他必須注意中國宏觀經濟和政策環境的變化;而當聯想集團因為併購IBM的PC業務成為一家國際化的公司時,他也會去關心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

柳傳志談到,當他到聯想在歐洲各國的分公司出差時,都會約一些當地的年長僱員聊天,向他們詢問所在國家的經濟情況和他們對政府經濟政策的看法。他通過這種方法來獲取對時下陷入困境的歐洲各國的訊息與觀念。他的感覺是,歐洲國家「並沒有做好迎接經濟變化的系統性準備」。正像大多數觀察家共同認為的那樣,他看到中國經濟和印度經濟的發展已經在極大地改變世界經濟的格局以及全球的產業分工,但是,「我沒覺得它們(那些歐洲國家)對此有系統性的想法」。這些歐洲的老貴族仍然生活在20世紀。它們可能勉強接受了美國的崛起,甚至日本的強盛,它們也成功地讓自己適應了這個世界。但是這個世界卻迅速地再次變成了「舊世界」——正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歐洲的美麗世界一樣,新興市場的崛起再次改變了世界,雖然它的深刻程度尚且有待驗證。儘管在國內同中歐商學院教授座談時發表的觀點在微博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是柳傳志並不打算修正自己的觀點,即歐洲國家的過度福利是一個大問題。他還為此憤憤不平,認為自己說的本沒有錯,卻不僅沒有得到公眾的認可與思考,連商學院的教授也與之辯論。他認為這有些匪夷所思:「希臘還要通過公投來全民賴賬,這還了得?」柳傳志認為,在應對世界的迅速變化時,美國政府比很多歐洲國家的政府更有「系統性思維」。他認為美國經濟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勞動力成本過高,而這給美國政治家們想要迫切解決的就業問題增加了難度。他反覆講的是聯想集團併購IBM的PC部門之後的例子。他說,如果聯想集團不收購IBM的PC部門,這個部門在美國的三千多名員工可能就「散了」。收購之後,聯想集團進行了裁員。柳傳志說:「說實話,我們如果進一步裁員,還可以再壓低成本……這些僱員中一個普通白領的工資是其在中國的同事的6倍,藍領工人的工資差距要更大。聯想集團在併購之後,本來可以繼續裁員以壓縮成本,但是聯想集團沒有這樣做,因為公司可以找到其他節約成本的方式。甚至因為聯想集團業績的高漲,公司還給這些僱員都漲了工資。」

講完這個故事之後,柳傳志補充道:「但是我們不能保證中國其他公司也這麼做。因此,你們的人力成本是一個大問題。你們必須考慮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而如果美國精英們在解決自己高昂的人力成本方面無所作為,仍然希望通過對中國和其他低勞動力成本國家的限制,把就業機會保留在美國,那麼,「這就好像兩個賽跑選手在各自的跑道上向前衝刺,大家都應該做的是努力跑得更快一些,但是,一名選手自己停了下來,還想辦法阻撓另一名選手向前衝。這就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他所指的阻撓,就是指無處不在的人民幣匯率議題。

這個故事已經被講述了很多遍。當他被布魯斯金學會主席約翰. 桑頓推薦給奧巴馬總統接見時講了一遍,如今在美國他又多次地重複了這個故事。他給前國務卿鮑威爾講過,給新任的美國商務部部長約翰. 布萊森和副國務卿羅伯特. 霍馬茨也講過。而無一例外地,這個故事都能讓再雄辯的對手一時之間啞口無言。這讓67歲的柳傳志從中得到了孩童般的快樂。當我們結束一次家庭拜訪,去中國餐館吃由龍湖地產董事長重慶人吳亞軍埋單的重慶菜時,柳傳志得意洋洋,不斷重複著自己的這個比喻:「你自己應該想辦法跑得快,而不能老是琢磨怎麼讓別人慢下來。」

(節選自《與商業明星一起旅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460

誌在必得,眾投行備戰阿里IPO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135

阿里巴巴集團周日在官方微博上公告,決定正式啟動在美上市事宜,紐約預計將迎來2012年Facebook上市以來最受矚目的互聯網企業IPO。誌在必得,瑞信和摩根士丹利啟動代號“阿凡達”項目備戰阿里IPO爭奪戰,高盛、德銀等六大投行入圍候選。 知情人士稱,此次IPO可能將籌資逾150億美元,阿里巴巴也有望成為有史以來中國公司赴美上市規模最大的IPO。中國另一互聯網巨頭百度,2005年通過IPO僅籌資1.24億美元,目前其市值達560億美元。 如果IPO規模約150億美元,那麽阿里巴巴的估值將達800-1,000億美元。華爾街見聞此前介紹,據巨人網絡所持阿里的股份給老虎基金的轉讓價計算,阿里巴巴估值達1280億美元。據網易財經,阿里巴巴正考慮向承銷IPO的投行支付相同的費率,但尚未定論。Facebook和Twitter等互聯網企業IPO的慣例則是指定一家銀行承擔主要角色,並向其支付更高的費用。能夠斬獲此次IPO承銷資格的投行不僅能賺得盆滿缽滿,對其業內排名的提升也將有所幫助。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稱,阿里巴巴正與包括花旗、瑞信、德銀、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六家銀行商洽美國首次公開發行(IPO)承銷事宜。該不願透露身份的消息人士稱,稱六家銀行中的多數將贏得聯席全球協調人的頭銜,但是花旗所扮演的角色相比其他投行將會弱一些。但是目前還沒有哪家銀行被正式委任為上市承銷商。 3月14日路透便援引兩位知情消息人士稱,瑞士信貸和摩根士丹利已著手準備項目代號為“阿凡達”的里巴巴集團上市的工作,為贏得正式IPO承銷商資格做好了充分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97

寶能觸25%舉牌線:買萬科誌在必得 誰是神秘盟軍

“5日看到有數十億巨資在跌停板掃貨,我就跟著買了幾百萬元的萬科;6日低開後繼續買,早上翻紅後,就馬上把5日買的那部分賣掉了,11點後見到大跌傻眼了,好在最終翻紅,收益還過得去!”A股6日收盤後,這兩天倒騰萬科(000002.SZ;02202.HK)A股的一名市場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繼5日公告鉅盛華當日買入7529.3萬股股票後,萬科6日晚間再次發布公告稱,鉅盛華5~6日通過資產管理計劃在二級市場一共增持了萬科7839.23萬股A股股票,占公司總股份的0.710%。減去5日買入的7529.3萬股,“寶能系”6日買入了309.93萬股,按照6日萬科A收盤價19.8元/股計算,耗資6136.6萬元。

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合計持有公司A股27.6億股,占總股份的比例為25.00%。至此,雖然本次權益變動不觸及要約收購,且未導致公司第一大股東發生變化,但“寶能系”再次觸及了舉牌線。這意味著,7~8日兩天內,“寶能系”不能再買賣萬科的股票了。

兩天來,“寶能系”投入了15.5億元資金,使得複牌以來的萬科A走勢跌宕起伏。業內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認為,5日在跌停板上掃貨,6日又觸及25%舉牌線,加上賣房節奏加快、頻頻發債等募資舉動,“寶能系”似乎並沒有賣掉萬科股票的計劃,且讓人感覺他們“誌在必得”。

“寶能系”掌門人姚振華

第五次觸及舉牌線

萬科A複牌前的6月30日,曾跌到14.56港元的H股就已經開始拉升了,在A股複牌這幾天,盡管經歷了兩個跌停,但H股依然維持強勢,連續大幅反彈。

4日,萬科A複牌首日一字跌停,截至收盤,跌停板上仍掛著770萬手賣單;5日開盤後再次封住跌停,最終報價為19.79元,但在臨近收盤的15分鐘內,巨額買單陸續出現,從數千萬至十余億元不等。“所有人都覺得,寶能又出手了。”一名市場參與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果不其然,萬科5日晚間公告稱,“寶能系”旗下鉅盛華於5日購入公司A股7529.3萬股,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0.682%,本次購入後,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24.972%。按照當時萬科A收盤價計算,“寶能系”動用了14.9億元資金。

受“寶能系”巨資增持影響,萬科6日低開後迅速翻紅一度上漲5%,之後迅速跌至19.1元附近,這個價格已經低於“寶能系”個別資管計劃的持股成本。下午在大量買盤追捧下,萬科收盤勉強翻紅,僅僅漲了1分錢,報19.8元,成交量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201億元,換手率也高達10.59%。萬科H股則微升0.85%,報收16.56港元。

萬科A6日走勢

萬眾期待下,萬科6日晚間再次發布公告,“寶能系”5~6日在二級市場一共增持了萬科7839.23萬股A股股票,持股觸及了25%的舉牌線。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投資者擁有權益的股份占該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5%,應依照規定進行報告和公告。在報告期限內和作出報告、公告後2日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說,“寶能系”未來兩天不能再交易萬科的股票了。

上海某私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少投資者去年四季度買萬科股票賺錢,是因為“寶能系”不斷在買;這次複牌跌得少,只跌了兩個跌停板,到第三天就翻紅,也是因為寶能5~6日花了15.5億元增持萬科A股。但相比5日的增持數額,“寶能系”6日只買入了310萬股,萬科全天的波動更多是遊資在相互博弈,其中很可能存在“寶能系”的“盟友”。另外,華潤明確表態15.88元的重組對價,對萬科來說是嚴重低估,換句話說,萬科A一旦跌到17~18元就會有大量買盤抄底。因此,就算“寶能系”不買,出現第三個跌停的可能性不算大,對“寶能系”來說,在第二個跌停尾盤就抄底可以在穩定價格拿到很多籌碼。

寶能的“華山一條路”

對於“寶能系”5~6日的再次開啟“買買買”模式,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這基本表明“寶能系”沒有想過賣掉萬科的股票來賺錢,已經選擇了“華山一條路”——堅定持有萬科。

《證券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後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但是,證券公司因包銷購入售後剩余股票而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賣出該股票不受六個月時間限制。

深圳某上市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按照上述規定,因為“寶能系”6日作出了增持動作,那麽半年鎖定期就要從6日重新算起,假如日後“寶能系”繼續增持,那麽就要繼續往後推。在實際執行上,就算是2015年“寶能系”買入的萬科所有股票,如果在近日複牌後賣掉的話,都要按照上述規定執行,買賣價差的收益歸上市公司所有。

多名券商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條文字面上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後六個月內賣出”,但從過去實際執行案例來看,即使是把持股超過半年的股票賣掉,同樣會被罰。

深圳一位券商投行人士稱,如果真的資金緊張,“寶能系”以後也可以硬著頭皮賣掉萬科股票,只是反向交易的收益歸入上市公司,“賣相”比較難看。當然,假如“寶能系”遭遇強行平倉,平倉價低於買入價,沒有產生收益,就無需上繳公司;如果平倉價高於買入價,那麽差價的收益部分將歸上市公司所有。

據第一財經記者此前測算,萬科A一旦下跌至15.7元左右,就將觸及“寶能系”資管計劃的平倉線(甚至更低才會觸發平倉)。不過,除了繼續護盤,“寶能系”也可以通過增加保證金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

上述深圳券商投行人士稱,對“寶能系”來說,既然5日就選擇繼續增持萬科,那麽表明他們已經不考慮賣了,否則沒必要這樣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斷了減持萬科股票的後路。

賣房發債籌資

事實上,為了應對萬科A複牌,“寶能系”在過去半年多里已經使出渾身解數籌集資金,主要方式就是賣房和發債。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因為過去兩年深圳房價暴漲,房地產項目銷售可望為“寶能系”補血,讓“寶能系”有更充足的資金增持萬科,並且償還此前各種債務。

公開信息顯示,從寶能地產項目貨值來看,以深圳主要兩個項目為例,寶能公館可售面積18萬平方米,2015年下半年開盤時每平方米8.5萬元左右,但因為深圳房價暴漲,近日這個樓盤已經可以賣到每平方米12萬元,也就是這個項目可望為“寶能系”回流超過200億元的收入(每年可能有幾十億元左右);寶能城可售面積50萬平方米,貨值超過300億元,僅深圳兩個項目共計超過500億元的總貨值。

發債方面,深交所近期披露,已受理海通證券承銷的鉅盛華150億元的公募債、50億元私募債,以及對招商證券承銷的寶能地產30億元私募債反饋了意見,加上此前獲批的深業物流50億元私募債,“寶能系”在短短一月內共有280億元債券現身。

在《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中,鉅盛華發債的資金用途是償還借款金額 78.59 億元,剩余部分擬用於補充公司營運資金;償債的資金78.59億元,由鵬華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建設銀行通道貸出,到期時間為2018年11月18日。文件也稱,截至2015年12月31日,鉅盛華獲得的授信額度共91.2億元,未使用額度僅剩2.05億元,即已提取89.15億元。其中工商銀行授信18.8億元,渤海信托15億元,中誠信托13.2億元,交通銀行12億元,平安銀行10億元。

深圳一名私募人士則表示,根據這兩天在二級市場的舉動,“寶能系”最希望的還是控制萬科,逼走王石等管理層,甚至未來會把寶能自身項目註入到萬科的上市平臺,這樣可以很好地降低“寶能系”地產項目的融資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60

A股千億市值宣言實錄: 誌在千里 止於跬步?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17/1118039.html

風水輪流轉的A股市場,層出不窮的“故事會”一直在刷新著市夢率的估值模型,其中的千億市值目標無疑是最能吸引眼球的遊戲。“在未來3年,實現公司市值千億的發展目標。”這是德爾未來(002631.SZ)董事長兼總經理汝繼勇在2015年4月16日宣布的宏偉藍圖。

可是,美夢終究只是夢。複盤可知,汝繼勇說出這番話的當天,德爾未來的市值僅為113.88億元,距離3年後的千億市值發展目標還隔著7.8個當時的德爾未來。如今,兩年多時間過去了,德爾未來的市值不進反退,截至2017年6月16日收盤只為94.9億元,並且其業績增長從2014年的40.28%逐年下降,2015年為25.67%和2016年為17.87%。

“宣言”層出不窮

將千億市值的實現計劃定為3年,是上市公司提出這種目標較多的一個時間期限。如東華軟件(002065.SZ)董事長薛向東在2016年6月29日的投資者交流會上明確表示:“打造千億市值的軟件巨頭是我們未來3年的發展目標。”

彼時,尚在停牌籌劃重組的東華軟件,市值為391.72億元,但當年其業績卻下降21.21%,如今市值縮水至339.12億元。

潤和軟件(300339.SZ)的期限則定為5年,據其董事長兼總裁周紅衛今年年初在公司2017年幹部大會上發言,“5年內潤和軟件將成為千億市值企業,成為世界軟件百強中堅企業,員工達到中產階級收入水平。”

但目前,上市將近5年的潤和軟件,總市值還不到100億元,2016年增長55.93%的凈利潤為30357.91萬元。

相對於存在時間期限的千億市值目標,更多的上市公司卻以模糊的態度公布此等目標,如三七互娛(002555.SZ)、利歐股份(002131.SZ)、省廣股份(002400.SZ)、華數傳媒(000156.SZ)、立思辰(300010.SZ)等均提出打造千億市值目標,但沒有明確的實現期限。

對此,科陸電子(002121.SZ)回複投資者的提問頗具代表性。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投資者對科陸電子早前提出的千億市值目標一直緊追不舍,而科陸電子分別以“燕雀安知鴻鵠之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需要您用伯樂的眼光來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等進行作答,太極推手的功夫顯得十分純熟。

結果大相徑庭

上市公司千億市值目標前赴後繼,但風中的承諾已有折翅的哀嚎。

2015年4月2日,華誼兄弟(300027.SZ)董事長王中軍在投資者交流會上放言“千億市值的目標應該很快就會實現”。然而,言猶在耳,時過境遷,當年其巔峰時刻達到885億元的市值,如今只剩下229.62億元。

禍不單行的是,華誼兄弟的主營業務已經亮起了“紅燈”,2016年扣非後凈利潤虧損4018萬元,2017年一季度業績又劇降126.06%,虧損額達到6841.51萬元。

與華誼兄弟相類似,樂視網(300104.SZ)董事長賈躍亭不斷“畫餅”的侃侃而談,一直是市場爭議的焦點。就在今年年初,賈躍亭提出,數年內希望樂視網的營收和市值都達到千億美金。

然而,千億(人民幣)市值曾經得而複失的樂視網,已經從最高峰時期的1640.95億元市值跌落到目前的610.53億元,並且市場對賈躍亭今年所說的“希望成為中國最早突破千億美金”的質疑,至今依舊紛至沓來。

相比那些空中樓閣般的豪言壯語,如今已經從神壇跌入深淵的上市公司,更是遭受投資者的唾罵。

典型如*ST海潤(600401.SH),其前董事長楊懷進在2014年拋出“打造千億市值企業”的言論,但出人意料的卻是2016年巨虧11.79億元,今年一季度續虧2.84億元,淪為A股股價最低的上市公司,市值只有66.55億元。

不過,亦有上市公司對千億市值的目標采取謹慎態度。

上市之初,董事長何巧女就明確表示要將公司發展成千億市值的東方園林(002310.SZ),到了2016年12月,何巧女再度公開發聲稱,東方園林市值“明後年(2017年、2018年)有望到千億元”。其同時還透露,公司2015年又定了計劃用10年時間做到5000億企業。

但隨後,東方園林發布澄清公告表示,何巧女的相關發言僅為個人對其所實際控制的含上市公司在內的企業的期望,能否實現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不構成公司對未來的市值預測和對投資者的承諾。

數據表明,從今年4月開始,東方園林股價攀上了歷史新高,截至6月16日的市值為453.72億元,距千億市值尚需超過翻倍的漲幅。

“在沒有充分依據的情況下,如果上市公司草率提出千億市值的發展目標,明顯是忽悠、吹牛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厲健律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張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394

【iPhoneSE開賣】果農志在賺里數 無懼每部SE蝕8蚊

1 : GS(14)@2016-04-01 15:47:15

兩人各自攜同十部不同顏色的iPhone SE放售,十部的利潤約為$2,070,另外再加往台灣的機票。


Apple在上星期舉行的發佈會正式推出iPhone SE,不過直至現時仍然是長訂長有,「炒iPhone」的熱潮不再。話雖如此,記者在iPhone SE正式開賣當天走到先達,竟發然有兩人各自攜同十部64GB iPhone SE放售。根據收機的店鋪所指,64GB iPhone SE原價為$4,288,現時放售的價格為$4,280,即每部蝕八元,兩人各自蝕八十元。帳面上看似蝕讓,但該兩名不願上鏡的放機者表示,他們所使用的信用卡有95折優惠,原價$4,288的64GB iPhone SE,購入價每部只需要$4,073,換句話說現時每部可賺取$207,十部便能賺取$2,070的利潤。另外他們所使用的信用卡能賺取飛行里數,購入十部iPhone SE已能換取一張往台灣的機票。記者:朱祟德、容逸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01/195530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88

首批折讓大 志在培育市場

1 : GS(14)@2016-05-21 12:42:56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1/news/ea_eaa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22

周顯﹕民生事業志在攞威 毋須鍊到盡

1 : GS(14)@2017-10-01 20:10:53

【明報專訊】其實我真的不明白,為何巴士公司會刻薄員工,人工不高,工作時間又長,簡直是完全不人道。其實,巴士公司完全可以做到巴士司機專業化,人工高、福利好,但可要求司機有更高明的技術和更好的態度。

這原因很簡單﹕如果是普通老闆仔做生意,就話不刻薄、不壓迫就沒有利潤啫,巴士公司是專利事業,一旦蝕本,可以向政府要求加價,總之是點玩都不用蝕本,那又何需咁刻薄呢?

涉足集體運輸 不會賺大錢

其實,在大城市搞集體運輸,從來是服務社會,利潤不高,皆因市民如果要付高昂交通費,會構成擾民不便。所以,公共交通服務如巴士、地鐵,通常只是合理利潤,不會賺大錢,但政府又不會令你蝕本,因此,現時只有新鴻基地產(0016)和新世界(0017)旗下的新創建(0659),根本不志在利潤,才會有興趣經營巴士。中華汽車(0026)索性改營地產發展,好過搞巴士了。

不過,做民生專利事業有一個好處,就係威囉……我指的是有政治影響力。如果你單單是地產發展商,沒有如煤氣、電力、巴士、電訊公司、電視台、報紙傳媒之類的影響力事業,要找高官同你傾生意,玩吓「官商勾結」,政府睬你都傻。

總之,在香港做生意,一百幾十億生意仔,你可以自食其力,「帝力於我何有哉」;但如果你有一千幾百億,甚至是更多,都還是搞吓政治,玩吓民生事業,對自己比較有利。

至於巴士業務,一年頂盡賺幾個億,碎銀來啫,小生意大影響力,又使唔使鍊到咁盡呀?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36&issue=201709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