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大科技業「軍火商」 苦等晶圓油水


2011-12-12  TCW

 


十一月中旬,美商應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董事長暨首席執行長史賓林特(Mike Splinter)特別來台四天,參加台積電供應鏈論壇。大家特別期待的是,在全球經濟能見度不高,而半導體產業具有龍頭的指標意義,應材做為半導體設備 最上游,更是最能描繪出未來景氣輪廓,市場對應材的看法也格外期待。

位居最上游大廠擴產,它先知道

史賓林特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不認為明年歐美將出現經濟二次衰退,也不認為總體經濟會比○八年更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新型電腦與電視的需求仍殷切, 明年半導體總產值將比今年略增一%至五%,全球太陽能裝置量也將比去年增加二五%,達到二十三GW(十億瓦),」他說。

然而,半導體、面板、太陽能設備卻因為先前的高速擴張,在明年將全面衰退。史賓林特估計,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比今年減少一○%至二○%,不過應材因為市 占率持續提升,跌幅將小於業界平均。太陽能則因為龍頭廠保利協鑫集團(GCL)總裁朱共山日前宣布,明年將停止擴產而熄火,史賓林特預期,應材明年來自太 陽能的營收可能將大減五成。

預報一明年營收靠台積電、三星

明年,唯一能教設備商期待的「世界大戰」,就是台積電與三星電子(Samsung)晶圓代工部門的競賽。

而在這種世界大戰級的局勢中,有一類公司,全球戰事越是緊張激烈,越能夠從中得利。它,就是軍火商;而當今勢力最強大的高科技「軍火商」,莫過於應用材 料。

應用材料從半導體設備業起家,接連跨足面板與太陽能設備,現在,它在這三個市場都高居龍頭地位,英特爾(Intel)、三星電子、台積電、保利協鑫、友 達、奇美電等大廠,都得向應材採買「軍火」、也就是生產設備,才能在全球市場上廝殺。

也因此,每當應材的營運績效創下新高,就代表著高科技業裡剛進行過一場激烈的產能軍備競賽。二○○七年,應材年營收高達九十七億美元,就是全球記憶體廠 (DRAM、儲存型快閃記憶體為主)瘋狂擴充產能、競相追逐的結果。

但隨之而來的,是記憶體在供過於求與電腦成長停滯的夾殺下,連年價格崩盤,資金耗盡後,轉型求生者比比皆是。例如力晶轉做晶圓代工;南科為解決財務難關而 大舉增資,成為台股僅次於台積電的第二大股本公司;茂德的銀行總借款超過五百億元,還因而讓台灣金融圈大地震。

預報二需求不振,太陽能大砍單

今年(會計年度為去年十一月至今年十月底),應材再度改寫營收新高,以一百零五億美元的新紀錄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這一次的功臣,是史賓林特在○三年出 任應材董事長暨執行長後,積極往太陽能設備多角化的結果。應材太陽能業務○八年營收還不到八億美元,但近年受惠於保利協鑫等中國業者猛烈的產能軍備賽,今 年已拉升到近二十億美元,成長率躍居三大產品之冠。

但肆無忌憚的擴產所帶來的後坐力,是今年第二季開始,供過於求的太陽能從上游到系統產品所有價格崩跌,以大同集團的綠能為例,年初宣布今年每股獲利可望達 十五.八二元,十月底卻二度調降財測,改為每股虧損七.七八元,前後落差超過二十三元。

百億美元的營收,是應材早在二○○○年就訂下的目標。苦等十年終於達成,史賓林特接受專訪時,臉上卻沒有太多的欣喜,內部除了十二月即將發放的紅利獎金 外,也沒有特別的慶祝活動。如此低調又平靜,因為應材已意識到,接下來得準備過冬了。

景氣的嚴峻已反映在應材第四季的訂單上,顯示器與太陽能設備的新增訂單比前一季分別銳減九一%與七三%,就連營收主力半導體也減少了二五%,反映出客戶仍 在消化先前積極的資本支出所帶來的供過於求。「產業並非不健康,庫存不是議題所在,真正的問題是需求不振,才導致產能過剩,」史賓林特說。

預報三中國加持,面板會反彈

至於面板,史賓林特認為,面板的產能過剩問題較小,且電視、顯示器的尺寸不斷增加,中國業者又展現旺盛企圖心,對新設備的需求可望在明年下半年率先反彈, 「不過產業供需回復平衡,一般需要十二至十八個月的調整期,」他說。面對混沌的景氣,就算是全球設備大廠的領導者,史賓林特也只能且戰且走。

呼應史賓林特的看法,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在十月底法說會上,將今年半導體產值成長率從五%降為一%,對明年的預估則為成長三%至五%;指標太陽能廠如中 美晶悲觀的認為,需求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有效復甦;友達顯示器事業本部總經理彭双浪雖然認為第四季旺季落空,但明年有奧運 加持,液晶電視市場成長率可望重回一成以上。

今年才創下營收新高,來年卻是無可避免的衰退,史賓林特大笑說:「這就是人生啊!」他解釋,設備業訂單往往在一段時間裡蜂擁而至,之後買氣又整個潰散,劇 烈的反映景氣的高低起伏。

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也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將以六百一十八億美元創下新高,三星與台積電是其中兩大推升力量。兩家公司從蘋果 (Apple)的處理器代工訂單一路搶到高通(Qualcomm)等手機晶片客戶,利用景氣蕭條之際逆向投資,已經不是三星超越對手的獨門策略了;外資報 告指出,三星與台積電明年在晶圓代工的資本支出水準相當,均在七十億美元附近,兩家公司互不相讓,最大贏家就是應用材料了。

「景氣走下坡時,正是投資的好時機,」史賓林特這句話,不僅是對應材明年持續高額研發的決策注入強心針,同時也對台積電、三星等客戶信心喊話。剩下的,就 看低谷何時結束,印證逆勢投資的成效。

【延伸閱讀】十八吋晶圓廠訂單,設備商又愛又怕

未來三至五年,對英特爾、台積電、三星這三家重量級半導體公司而言,有一個重要的趨勢將決定他們是否能徹底擺脫對手糾纏,就此三分天下,這就是十八吋晶圓 廠。

八、九年前,半導體從八吋廠轉進十二吋廠,每片晶圓產出面積是原來的二.二五倍,單位成本下降,競爭力提升。但一座十二吋廠要價一千億元,在當時已引發一 波淘汰潮。

現在三雄想藉著轉進十八吋廠,追求單位成本的進一步下降,以及十八吋晶圓廠數千億元的龐大建廠成本,把其他業者隔絕於外。

然而,十八吋晶圓廠雖是英特爾、台積電、三星眼中的核武,卻是設備廠眼中的大毒藥。原來,晶圓廠從八吋轉進十二吋、十八吋,產出面積倍數增大,需要的設備 機台數量因而減少,但設備商投入的開發費用卻得大幅增加,「除非晶圓廠也能讓我們漲價為二.二五倍,否則每前進一個世代,我們的獲利只會變得更少,」應用 材料行銷經理張慶璋透露。

現實是,新世代機台價格漲幅約三○%,絕非設備業者夢想中的倍數調漲,加上十八吋廠目前只有三雄表態,讓設備業者一想到訂單風險、投資回報率,就裹足不 前。

所以儘管三雄希望十八吋晶圓廠能在二○一五年前試產,但史賓林特卻認為,時點將落在「二○一五年至二○二○年間」,顯然雙方的期望值有所差距。

「大客戶不斷給設備廠施壓,應材遲早會把十八吋設備開發出來,」英特爾內部悠悠的說:「現在太陽能、面板什麼都慘,只能抓住半導體了。」這一波景氣急凍, 似乎讓客戶端在這場拉鋸戰站了上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17

苦等兩年 ﹁壹﹂展身手


2011-12-26  TWM

 


黎智英

壹電視新聞台終於在七月通過NCC審查,取得衛星頻道執照,為一圓電視夢,燒掉百億元的黎智英大膽宣告,最壞的日子已過!

二○一二年,全台近八百萬戶家庭的電視一打開,將有「壹」番新風貌。因為苦熬二年多,遭兩次否決的壹電視新聞台,終於通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審 查,得以合法登上有線電視及MOD等電視平台。

十年前,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對台灣平面媒體市場扔下「蘋果炸彈」,雖然,有人批評他不過用屍體和裸體改變了台灣人的閱讀習慣,用緋聞和醜聞改變了台灣媒體的 報導形態,不過,對於他的威力,其實很多電視人都是「剉咧等」。

畢竟,以目前壹電視員工約一千人,再加上二百萬台數位機上盒,在還沒拿到牌照的情況下,就投資上百億元的手筆來看,黎智英等於是把未來的事業都賭在壹電視 上。

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黎智英坦言,「三十多歲以下的人,一出生就是看電視,接下來是圖像的世代,這才是將來賺大錢的生意!」但他也不諱言,「︽蘋果日報 ︾和︽壹週刊︾,第二天就知道太陽已經來了,可是這兩年,真的做死我了!」從壹傳媒上半年會計年度(一一年九月底止)財報數字來看,也確實如此。雖然年營 收增加八.六%(新台幣七十一.五億元,下同),但因為壹電視及機上盒資本開支超過十億元,導致集團大虧十二.六億元,而壹傳媒也成為目前最低價的港股。

港媒形容黎智英是位幸運的賭徒,但幸運女神不會永遠站在他那一邊,甚至預測壹電視燒錢已到了流血不止的地步,預計一一年將虧損超過七億港元,未來數年恐怕 都難以收支平衡。對此,黎智英聞言大笑,他說:「做人一定會有個代價的!如果賺了很多錢,做人沒意思也沒用。做電視我真的虧不少,但不會虧到真肉裡面,銀 行知道我不缺錢的。」黎智英坦言,現在是靠︽蘋果日報︾、︽爽報︾、︽壹週刊︾三個平台賣廣告,希望能幫壹電視走一條「血路」出來。根據黎智英估算,目前 機上盒用戶約六十萬戶,成長到兩百萬戶﹁應該不會太久﹂,所以,他也豪氣地表示,「以後投資要更大,因為最壞的日子已經過了!」從一個偷渡來港的小工,到 成衣大亨、媒體大亨,總是掀起產業巨浪的黎智英,雖然電視王國只能算剛起步,但即將在來年大展身手的壹電視,到底會為電子媒體帶來什麼樣的視覺革命?值得 你睜大眼睛看。

︵方沛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00

台灣券商還在上海苦等 陸資卻開後門登台 中國券商大鱷 悄悄轉進台灣資本市場

2012-8-6  TWM

全球里昂證券將換上新招牌,新老闆正是中國證券業老大中信證券!無論你接不接受,中資券商已經準備拿著鑰匙,直接開門走入台灣資本市場,這場勢不可擋的潮流,台北股市將如何接招?

撰文‧劉俞青

在全球資本快速流動的當下,兩岸之間的金融防火牆形同虛設,一隻來自於對岸的超級巨鱷,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繞過第三地悄悄轉進台灣資本市場。它有何意圖?金管會能夠馴服這隻鱷魚嗎?

七月二十三日一早,位於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著名商業大樓的香港商里昂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蘇廷翰(Peter Sutton)接到媒體的採訪電話,詢問有關中國最大證券商中信證券以十二.五億美元全資購併港商里昂證券的問題時,只能以低調的語氣回覆說:「No comments!(沒有評論)」其實,台灣媒體對這則訊息的掌握慢了好幾天。早在七月二十日港股收盤後,中信證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及東方匯理企業 與投資銀行(為里昂母公司法國農業信貸集團Credit Agricole SA的投資銀行部門)即發布重訊,表示收購里昂證券一九.九%的股權交易,並向東方匯理法方授出選擇權,讓中信證券國際收購里昂證券剩餘的八○.一%股 權。

然而,這個消息在資本市場並未以正面看待。七月二十三日一早,中信證H股即以大跌近五%開盤,顯示投資人對中信證高額溢價購併里昂證券一事,並不看好。

陸央企背景券商來台 創首例不過,無論市場如何看待這場交易,對所有台灣投資人而言,這將是第一樁具有中國央企背景、也是大陸最大證券公司的中信證券,迂迴踏上台灣市場的揭幕曲。

中信證券的母公司是中國中信集團,這可不是一般的中資企業,而是一家具有高度政治樣板意味的統戰企業。它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的公司,換句話說,也是中國市場從封閉走向開放、對外界招商引資的窗口,第一家允許私人持股的中央企業。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鄧小平的主導下,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新路線。

隔年的一月十七日,鄧小平就在人民大會堂的福建廳,約見了當時上海榮家大家長榮毅仁等五人。這次的會晤,同時也確立了由榮毅仁主導成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即中信集團前身)的想法。

同年七月,中共通過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並向一部分海外華人及香港企業募資,設立這家由榮毅仁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中信公司,一直到榮毅仁於一九九三年三月出任中國國家副主席之前,他都是這家企業的實質負責人。

後來,中信集團還在香港購併了一家小型地產公司,並更名為中信泰富,榮毅仁的兒子榮智健隨即進入這家公司,也開啟了中信泰富在香港呼風喚雨的新頁。

儘管在三年前,榮家因故被迫退出中信集團,但外界始終相信,榮家與中信之間,仍有千絲萬縷難以切割清楚的關係。

除了中信,榮家也是上海銀行的最大股東,上海銀行至今仍是唯一兩岸三地都有據點的銀行,因此,這次中信證券買下里昂,也被擴大解讀為與台灣關係密切的上海榮家,曲折轉進台灣資本市場的終南捷徑。

兩岸中信往來密切 淵源頗深幾乎與榮家同時,前任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王震的兒子王軍,也已進入中信集團接班行列,在榮毅仁離開之後,於一九九三年接任總經理,並於一九九五年接任董事長,直到二○○六年六月卸任。

王軍與台灣商界的往來就更密切了,許多關於王軍的傳聞雖然難以證實,但市場資深人士都了解其真實性。包括早在兩岸「戒急用忍」時期,王軍即已好幾次透過管 道來台密訪,並與台灣中信辜家多有往來,業界聞名由辜家舉辦的「海峽盃」高爾夫球賽,已經辦了二十多年,而王軍幾乎是每年必到的常客。

一九九七年成立的香港凱基證券,更被市場傳說是兩岸的「中信集團」合資之作,雖然始終未能得到雙方證實,但足可證明與辜家交情之友好。

前幾年,台灣的中信證更名為凱基證券,也不無「讓名」向中信證表示善意的味道。

無論是在榮家執政時期,或是王軍時代,都證明了一件事,就是中信集團與台灣金融市場的淵源之深;也因此,此次中信證購併里昂證券之後,一如之前聯想購併IBM電腦部門就等於取得在台市場一樣,未來中信證券將透過里昂證券的在台機構,直接參與台灣資本市場的各種操盤。

目前,香港商里昂證券在台灣公司登記資本額為二億二千萬元,在台北股市的市占率大約一.一五%,影響力不算大;但未來,一旦招牌換成中信證券,是不是因此吸引許多大陸台商,甚至是有大陸背景的「外資」在此下單,值得觀察。

這一回,無論金管會同不同意,中資券商已經直接拿著鑰匙開門走進台灣資本市場,而且,走進來的,還是一家血統最純正、最具指標意涵的券商;相對台資券商還在對岸苦守寒窯等待破冰的一天,這場兩岸券商的競合大賽,中國已經鳴槍跨出穩健的一步。

中信證券

負責人:王東明

資本額:110.16億元人民幣總資產:1482.8億元人民幣

市場地位:

全中國第一大證券商

資本市場:

2003年6月上海A股掛牌2011年10月香港H股掛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68

喬布斯鮮為人知的故事:曾讓蓋茨苦等一小時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lingdaoli/233332.html

據國外媒體報導,關於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生平,我們已經知道不少,這主要得益於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同自己的自傳作者大方分享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人生故事。通過自傳,我們瞭解到喬布斯創 辦蘋果公司的動力所在,也知道了他如何重新定義PC、音樂播放器、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過程。

不過,喬布斯還有著太多太多不為外界所知的故事。在喬布斯逝世一週年的日子裡,他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就同我們分享了一些他們自己對於這位業內最傑出人士的回憶。

隱藏保時捷911

軟件工程師蘭迪-亞當斯(Randy Adams)此前曾拒絕了喬布斯在NeXT公司向他發去的工作邀請,NeXT是喬布斯被趕出蘋果後創立的電腦公司。在1985年,亞當斯賣掉了自己具有開 創性的桌面軟件發行公司,亞當斯表示自己還沒有做好工作的準備。幾天後,喬布斯在自己的電話答錄機上留言稱:「你搞吹了這件事,蘭迪,這是人生僅此一次的 機會,但你卻錯過了。」

隨後,亞當斯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決定。

利用出售自己的桌面軟件發行公司所獲得的現金,亞當斯跟喬布斯同時買下了一輛保時捷911跑車。為了避免車門之間碰撞產生凹痕,他倆故意將車停在相對靠近的地方,並霸佔了兩車之間的三個車位。但有一天,喬布斯突然衝進亞當斯的辦公間,並告訴他必須把車移走。

喬布斯當時表示:「蘭迪,我們得把保時捷藏起來。羅斯-佩羅(Ross Perot)就要來了,他正在考慮投資我們公司,我可不想讓他知道我們有很多錢。」然後,兩人便將跑車藏在了NeXT公司位於加州帕洛阿爾托(Palo Alto, Calif)的辦公室後面。1987年,佩羅成功向喬布斯的公司投資了2000萬美元,並進入公司董事會。

讓蓋茨苦等一小時

亞當斯還回憶了比爾-蓋茨(Bill Gates)來到NeXT公司參加會議的軼事。那是1986年的秋天,樓下大廳的接待員打電話給正在樓上辦公室的喬布斯,告訴他蓋茨已經到了公司大廳。 「我看到他(喬布斯)坐在辦公間裡,並不是很忙,但卻一直沒有起身下去迎接蓋茨,也沒有喊蓋茨上來。事實上,他足足讓蓋茨在大廳裡等了一個小時,單從這一 點就這充分說明了他們之間的競爭關係。」

亞當斯透露,NeXT公司的工程師們紛紛借這一機會下樓,向蓋茨請教問題。「我們十分享受這段時間,大約花了一個小時同蓋茨交談,直到史蒂夫把他喊上去。」

亞當斯表示,由於自己不同意喬布斯在NeXT推出工作站使用光盤驅動器這一決定,因此他離開了公司。亞當斯的理由是,光盤驅動器實在太慢了。之後,喬布斯說服亞當斯創立了另一家公司專為NeXT產品開發軟件,亞當斯聽從了喬布斯的建議並從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獲得200萬美元的投資。不過,當公司業務還在進行之中時,喬布斯又打電話告訴亞當斯「NeXT正準備放棄工作站業務,並將把業務重點放在軟件方面」。

「喬布斯告訴我,硬件的成本正在下降,電腦將逐漸成為日常商品。然後我告訴她: 那你為什麼去不賣PC? 喬布斯對我說: 我寧願去賣狗,也不會去賣PC。 」亞當斯回憶道。

天生的「諷刺家」

亞當斯表示,自己還留存著許多NeXT時期同喬布斯有關的回憶。比如,作為一名素食主義者,喬布斯會從那些正在吃賽百味(Subway)三明治工程師身邊走過時說「哦,燒焦動物屍體的味道是不是很棒?」

1986年,喬布斯曾把自己打扮成聖誕老人向員工派發100美元的現金。而且,喬布斯常常對那些把事情搞砸或者做了一些他不喜歡事情的員工說:「炒你自己的魷魚去吧。」

你可能會問,喬布斯在說這些話時是認真的嗎?

對於這一點,我只能說,如果你沒有接到正式解僱通知的話,那他就是在開玩笑了。

亞當斯在離開NeXT後,加入了Adobe公司領導開發Adobe Acrobat軟件和PDF文件格式,並且與他人聯合創立了FunnyorDie.com(FunnyOrDie.com網站在美國相當有名,網站拍攝簡 短的趣味或惡搞短片,常常還請來好萊塢明星來客串)。

亞當斯認為,即便是在喬布斯去世一年後,科技行業仍然能感受到他的去世所帶來的影響。「他的人格魅力就像電流一樣。喬布斯一直在釋放著一種令人難以 置信的力量,這種力量能夠鼓舞人心,能夠提高人們的精神層次。過去我跟史蒂夫一起工作時,我相信我們能夠做成任何事,我們可以改變這個世界。但在他去世 後,我的這一觀念也受到了些許影響,沒有人能夠像他一樣。」

蘋果迷你零售店的災難

2004年,喬布斯接受了胰腺腫瘤切除手術。喬布斯選擇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斯坦福購物中心(Stanford Shopping Center)跟數位記者進行術後的第一次公開亮相,這是一次為佔地750平方英呎的蘋果迷你零售店揭幕的活動。這種新店面的佔地面積是當時蘋果標準零售 店的一半,店內採用全白色的天花板設計,燈光採用背光照明,牆壁材質是日本製造的不鏽鋼材料,頂部有模仿PowerMac G5風格的通風孔,地上則是由「飛機庫使用的材料」製成的白色無縫地板。

但是,就在零售店的巨大帷幕被揭開前的數分鐘,喬布斯變卦了,當時離揭幕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但喬布斯卻拒絕走出店外迎接記者。因為在圖紙上看起來非 常棒的設計卻經不起現實的檢驗。蘋果迷你商店的牆壁在沒有開幕時就清晰地印出了人們的每一個掌印,地板也被參加揭幕典禮的部分人群踏出了一個個黑腳印。

不過,喬布斯最終被人說服走出店外,並在記者招待會舉行前拉開了迷你商店的大幕。隨後,當我看到店裡的地板後就立刻轉向站在我身邊的喬布斯,問他是否親自參與了每一環節的設計工作,他回答說是的。

「顯然,設計這家零售店的人,這輩子肯定沒擦過地板。」我這樣對他說道,喬布斯眯起眼睛看著我,然後便頭也不回的走進了店裡。

幾個月後,蘋果高管告訴我,在週六揭幕後的當晚,喬布斯讓所有設計師回到店裡趴在地上擦地板。自此,蘋果就開始採用如今在蘋果零售店中司空見慣石材地板。

向好友獻寶iPhone

網絡瀏覽器先驅、風險投資家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回憶了自己跟喬布斯進行的一次四人約會(double-date)的軼事。當時是在首款iPhone發佈數月前,即2006年的秋 天,安德森和妻子勞拉、喬布斯夫婦一起出去吃飯,我們坐在帕洛阿爾托加州大道的一家餐廳外面等待排號,那是一個天氣十分宜人的硅谷夜晚,史蒂夫從牛仔褲口 袋裡掏出了自己的iPhone原型機,然後同安德森說:「這兒,給你看樣好東西」。隨後,喬布斯便向安德森展示了這款尚未問世新設備的所有特性和功能。

「在我不斷的驚訝聲過後,我還是鼓足勇氣做出了自己的評論。作為黑莓愛好者的我向史蒂夫說道:天吶,史蒂夫,你真的不認為沒有配備實體鍵盤會沒有問 題嗎?人們真的對直接在屏幕上打字沒有意見嗎? 然後,史蒂夫用他那種洞察一切的目光直視著我的眼睛,並告訴我『 他們會習慣的』。」安德森回憶道。

自2007年以來,蘋果已經售出超過2.5億台iPhone,現在的iPhone已毫無疑問的成為了全球最暢銷的智能手機之一。

不顧他人感受

蓋伊-川崎(Guy Kawasaki)是蘋果公司首席宣傳官和Mac開發社區的聯絡人。1984年,在Mac電腦首次推出之後,蓋伊正在自己的辦公間內工作,此時喬布斯帶著 一個人走了進來,讓蓋伊對某一款程序提出一些意見,這款程序是一家名為Knoware的軟件公司為Mac電腦量身打造的,Knoware同時也是該公司開 發這款軟件的簡寫。

「我告訴了他對於這款軟件的真實想法,且全是負面的評價。我講完後,他看了看那個人,又轉身看著我說:『 蓋伊,這位就是Knoware公司的CEO'。」

川崎表示,告訴大家這個故事其實是希望表現出喬布斯「會毫不猶豫地讓員工面臨極其尷尬境地」這一特點。但後來,川崎也表示,這是史蒂夫性格的真實體現。喬布斯的忠實粉絲可能會說「什麼樣的問題都逃不過老喬的法眼 」,但其他人可能會認為喬布斯缺乏必要的社交禮儀。

慧眼識珠

儘管他待人的態度如此『獨到』,但還是有許多天才般的人物願意來到蘋果公司工作,原因就是,喬布斯不同於大多數老闆,他會真真正正的感激員工所做的 偉大工作或者產品。事實上,要使員工獲得積極反饋通常包含兩個因素:一個是有人能夠敏銳地看出其所做的工作是獨一無二,且意義巨大的。另一個是,需要有人 能夠直言不諱地當面指出錯誤。大多數人雖能做到直言不諱,卻很少具備敏銳的洞察力。

「如果你想取得偉大的成就,就去蘋果公司上班。但在蘋果,你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忍受被當眾羞辱的情況。這種事在惠普公司就絕對不可能發生,因為這同 惠普公司的公司文化格格不入。不過,在惠普你也無須做到最好,因為無論做得有多好,也沒人會對你大加讚賞。所以,這兩點比較下來,你更願意到哪工作呢?蘋 果還是惠普?」

屏幕上的小手

雅達利公司(Atari)創始人諾蘭-布什內爾(Nolan Bushnell)曾在1974年僱傭過喬布斯,他對喬布斯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對於工作的激情。

「喬布斯是我見過的第一個,在通宵工作之後窩在辦公桌下睡覺的人,之前我從來沒見過有誰這樣做。許多人往往認為成功是靠運氣,但我知道成功就是在正 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我認為,如果你願意比別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工作,你就能創造屬於自己的『運氣』。」 布什內爾接著說道:「我們常常會有這樣頗具哲學意味的討論,喬布斯喜歡談論一些宏大的想法、思路,並告訴我們這些想法的具體來源。同時,他也對創造新產 品,並告訴別人什麼時候才是將新品推向市場的最佳時機這類話題十分感興趣。」

上世紀80年代初,布什內爾在巴黎購買了一間15000平方英呎的豪宅,當時他邀請了在硅谷的朋友們前來參加自己的喬遷宴會。當天的宴會上有樂隊、 精美的食物和酒水、盛裝出席的賓客,當然還有喬布斯。當時,喬布斯已經了離開雅達利並創辦了蘋果公司。當天,所有出席宴會的賓客都身著正裝,只有喬布斯穿 著一條李維斯牛仔褲出席。

布什內爾透露,在派對結束以後,我們坐在巴黎左岸,我喝著咖啡,喬布斯喝茶,我們一起看著街上走過的人群交流了起來。我們談了很多東西,喬布斯當時 知道公司Apple II電腦正在步入生命的末期。但面對Apple III,他卻高興不起來。那時,喬布斯剛剛產生了Lisa電腦以及隨後Macintosh的雛形。我們一直談論軌跡球、操縱桿和鼠標這些概念。當時我們將 其稱為『屏幕上的小手』,其實就是現在的鼠標。我最後一次見喬布斯是在他去世的前一年,當時他非常瘦,但看起來並不虛弱。對自己也仍然很有信心。他告訴 我,『我認為我可以戰勝病魔』。」

聖誕故事

蘋果早期營銷大師裡吉斯-麥肯納(Regis McKenna)在騎摩托車回家途中碰到了當時年僅22歲的喬布斯,兩人討論了如何將蘋果變成一個國際品牌這一話題。麥肯納在1983-1987年期間曾擔任蘋果高管,兩人在隨後數年裡都保持著緊密的關係。

1998年,我和我妻子購買了五台iMac作為送給孫子孫女的聖誕禮物。五歲的莫麗打開她的iMac後,說了句『生活真好』(Life is good)。但是,莫麗的iMac很快出了問題,在使用了幾小時後,iMac的光驅就無法正常使用了。由於蘋果的政策限制,經銷商告訴我他沒有權力為我更 換電腦,修理的話可能需要幾個星期的時間。因此,我發了電子郵件給喬布斯,問他新品的退換貨政策。不到五分鐘,喬布斯便打我的電話,他問我電腦出了什麼問 題以及經銷商的名字。

隨後,他告訴我『我會給你回電話』。幾分鐘後,電話又響了,是經銷商打來的。他告訴我:『我會為您孫女準備一台新iMac。』

之後,我發電子郵件給喬布斯,說他讓我孫女有了一個快樂的聖誕節。喬布斯的回信中只有簡單的幾個字:「Ho, ho, ho」

此外,麥肯納還回憶起另外一個故事。1985年,在被蘋果首席執行官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和董事會解僱後,喬布斯跟麥肯納談到了自己的下一步計劃。喬布斯說,蘋果可能因為他的離開而受益。因為他的新公司會開發一種蘋果也能使用 到的技術,喬布斯希望以這種方式來幫助蘋果。喬布斯當時告訴麥肯納「也許我們能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產品,來幫助拓展蘋果的產品線,讓蘋果願意收購我們。」

1996年,蘋果斥資4.29億美元收購了喬布斯的NeXT,幫助喬布斯重返蘋果,並創造了美國商業歷史上最成功的扭虧為盈案例。

患難真情

目前身為風險投資家的海蒂-羅伊森(Heidi Roizen)在上世紀80年代曾是軟件公司T/Maker的主管。T/Maker主要負責開發Mac平台軟件。她將大多數與喬布斯打交道的經歷稱為一場「人格的歷練」,但有一件事卻讓她非常感動。

「1989年3月1日,喬布斯打電話同我商量事情。要知道,前一天晚上我剛收到了父親在巴黎公去世的消息,不過因為是喬布斯打來的電話我就接了。當我把一切告訴喬布斯時,他告訴我『你為什麼還在工作?你應該回家,我馬上就過來』。」

不久後,喬布斯到了羅伊森家,同她一起坐在地板上安慰了她整整兩個小時。

「是的,我有沙發,但史蒂夫不喜歡坐在沙發上。他讓我談談我的父親,什麼對他來說是重要的,什麼東西讓我如此熱愛他。幾個月前,喬布斯的母親也剛剛去世,所以他特別理解我的感受,知道該跟我談什麼,我會永遠記住並感激他為我所作的一切。」羅伊森回憶道。

洞察力驚人

艾米麗-布勞爾-奧查德(Emily Brower Auchard)曾經在NeXT的公關團隊工作,她認為喬布斯的洞察力驚人,哪怕最微小的細節都能注意到。

「我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在媒體採訪時跟他坐在一起做記錄。一次在記者採訪前,我突然發現到自己穿了兩隻不同的鞋子。因為那天早上我急忙穿好衣服,隨 手拿了雙黑色皮鞋就出門了,但實際上我的是兩隻不同的鞋子。隨後,我打電話給我的上司,她說我必須馬上把鞋換掉,因為喬布斯肯定會注意到。然後,我就像個 瘋子一樣開車去斯坦福購物中心買了一雙鞋,最後才回到NeXT辦公室繼續工作。同時,這也是我這輩子做出的最快的購物決定。」

天生的談判家

1989年,正在竭力爭取買家的NeXT公司與IBM公司舉行了一場會議,主要商談有關授權IBM OS/2電腦使用NeXTStep軟件的事宜,當時的NeXT公司非常希望成這筆交易。 兩家公司的高管聚集在NeXT公司總部的一間會議室內等候喬布斯的到來。在進入會議室後,喬布斯轉向IBM公司的高管說:「你們的用戶界面太糟糕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喬布斯之所以能成為一位優秀的談判家,所依靠的正是這種方式。他會拋出一些粗俗的語言,讓對方繳械。他會說, 我們會做這筆交易的,但你們的產品的確太差勁了。 這種態度令人無法容忍,但他卻總是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當年年底,IBM最終以6500萬美元的價格成功獲得了這一軟件授權。

撒謊並非人生大忌

一位上世紀90年代喬布斯回歸蘋果後曾和他共過事的高管表示「史蒂夫十分擅長一對一互動交流。當你與他單獨交談時,他不會作秀。但如果參加談判者超 過兩個人,史蒂夫骨子裡的那些營銷技巧便開始表露無疑,他會開始表演。他總是表現的彬彬有禮,十分友善,因為他對我有所求。在重返蘋果公司後,他曾非常需 要人們與他合作。當時的蘋果還是個爛攤子,NeXT又破產了。所以,那時的他是一個可以與之共事的人。但後來,隨著iPod和iPhone的推出,蘋果變 得越來越成功,喬布斯也開始變得傲慢,又像以前一樣了。」

「曾經有幾次,他自己的言行並不一致。當我就這一點向他提出質疑時,他只是說『是啊,我知道,但我需要改變自己的想法』。或許, 在他看來,撒謊並非人生大忌。」

才華橫溢

在發佈新款Mac操作系統OS X時,蘋果公司宣佈OS X操作系統將不再兼容之前的版本,並且要求蘋果開發商重寫其應用程序。喬布斯要求Adobe公司將最暢銷的圖形應用程序移植到OS X平台,但Adobe始終對此無法下定決心,因為顧客不願意掏錢購買僅僅增強了系統兼容性,而沒有增強功能的應用。

最終。Adobe公司同意為OS X操作系統開發升級版本,但喬布斯對於他們做出這個決定的時機並不滿意。

「他希望瞬間提高OS X操作系統的兼容性,讓他生氣的是,Adobe公司的動作不夠快。當Adobe最終發佈升級後的OS X版本時,喬布斯保證將在Macworld大會上推薦其產品。表面看,他這樣做是因為這款產品有助於幫助Adobe公司提升自己的地位,但真實原因是,這 樣做可以彰顯Adobe產品對OS X操作平台的獨特性。他知道怎麼做才能收穫成功,他的確才華橫溢。」Adobe一名前高管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92

[惡搞文]頭都大:「苦等十年」

原文參考此,文章原文為此,筆者參考此

近期我身邊的網友和香港人都在談鄭俊弘,不少朋友已聽過,評語好壞參半,有人覺得他只是一個四線藝員,未成氣候,有人覺得將會爆發,一再給他機會。從各方面資料看,鄭俊弘表現歌喉,表演決心堅定,但這個歌藝大爆發,能否把他脫胎換骨,令他前途一路光明,而不是一小撮人的評分遊戲,卻是個問號。
鄭俊弘是剛開發的新大陸,娛樂界當然不會放過,投資未來一線明星,媒體公司一向走在前面,無線也不例外。最近我留意到,鄭俊弘在2000年代初,已參加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贏得三間獎項。當時比賽已屬強弩之末,屬夕陽西下,那時候鄭俊弘面對的是公司倒閉,被迫轉做藝員。人家談甚麼「遠見」時,我的反應多是憤世嫉俗(請大頭蔡不要再誤用詞語了)的不信;所謂遠見,通常是事後美化。鄭俊弘這種堅忍,應該無花無假。苦等十年,鄭俊弘的歌藝終於得到回報;據朋友說,現時聽鄭俊弘,最大問題是想入場聽live。



鄭俊弘一鳴驚人,但他前途一路光明與否仍成疑。片為鄭俊弘當集片段。

遲賺好過買錯


鄭俊弘表示願望但求有日出街有人叫得出他的名字。鄭俊弘股在香港歌壇出現,指日可待。不過,投資剛開放的新晉歌手,經驗應是寧遲不早。一個歌藝放棄多年的演員忽然走向演唱,確實令人興奮;不過新歌手短期情況難免混亂,先行者未必是最後勝利者,投資者等一下是上策,賺遲一點好過買錯,但不參與也可能變成沒有機會。
從歌手成名經驗,掘金者通常空手而回,因為僧多粥少,很容易墮入壞項目圈套。歌手演員搵到銀者,大都是在他表演之後的大約六七年,並不會在最初期出現。即是說,投資者提防「第二個新秀紅星」出現,這些人隨時在長期投資角力中,成為炮灰。或者避開奪得鄭俊弘第一套唱片、擔正電影或電視劇有關係人士,這些項目太多人爭,中招機會高。鄭俊弘的歌手概念,在明星罕見情況下,反而令人稍放心。無論歌手市場如何混亂,我都想多聽幾個歌手,這種形式電視劇在香港中真是難得一見。但是我想只有周大師會可能二十分鐘之前睇呢個節目,但我只能聽呢一個鐘的節目,大頭蔡就唔會睇,但點解大頭蔡無端端寫緊緬甸,大傻仔又變左鄭俊弘,其實大家頭都大,不過唔值得期待,但呢個節目成本低,效率高,點都賺錢就一定。

大傻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584

消費者苦等9個月 大眾汽車“排放門”仍未解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514.html

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柴油排放門醜聞在汽車圈兒掀起了軒然大波,其解決方案卻一直懸而未決。

近日,法庭將提議的最終截止期限延長至6月28日,車主們已等待9個月。即使有消息稱大眾汽車本月將支付100億美金為醜聞事件買單,也很難重建消費者信心。

提議中的和解內容將包括車主享有將汽車回售大眾汽車以及提前終止合約的權利,大眾汽車也為車主提供修複柴油車的選擇。目前大眾一周能修複5000輛,這意味著要完成50萬輛汽車的修複需要近兩年的時間。而100億美元將用於解決50萬輛汽車尾氣排放欺詐的問題,或禁止這些車在美國道路上行駛。其中65億美元將賠償給車主,余下35億美元將支付給美國政府和加利福尼亞州監管當局,但監管當局將如何對這些汽車進行改造目前尚未揭曉。

新罕布什爾州經銷商DennisGaudet稱,自去年9月柴油醜門事件東窗事發後,一些車主就多次找到他詢問所購柴油車的解決方案,但每一次他都只能告訴車主再等一等。“第四次,他沒有再來過了,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他,看見他開了一輛本田。” 一名已經到訪三次的車主不再對大眾汽車抱有什麽希望,他本是一位大眾汽車的忠實粉絲。

九個月的時間,確實有些長了,大眾汽車似乎無所行動,這讓消費者不免有些“心寒”,也讓大眾品牌嚴重受損,銷量下滑。在去年8月,大眾汽車柴油車的銷售額為13196美元,事發後,今年五月份其銷售額下滑至10674美元。大眾品牌汽車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也由2.0%下滑至1.8%,銷量下降了13個百分點。此外,由於柴油門事件的解決方案一直懸而未決,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所以很多車主延遲了對汽車的維修和保養,大眾汽車的售後服務利潤也在下滑。

很多經銷商都痛失了一些忠實的顧客,他們認為重返銷量,恢複消費者的信心目前對大眾汽車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兒,他們在未來要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就在前不久,為扭轉大眾品牌形象,大眾汽車集團CEO穆倫(MatthiasMüller)在沃爾夫斯堡發布了集團新戰略--2025戰略。他表示,“柴油發動機排放事件為集團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我們將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修正不足之處,並在恪守誠信的基礎上建立以價值為導向的開放性企業文化。”

據大眾汽車2016年財報顯示,柴油門醜聞事件使大眾汽車迎來了自1993年以來的首次大虧損,凈虧高達16億歐元。為挽回大眾品牌形象,大眾汽車集團煞費苦心。此次2025戰略的提出就可以看出其良苦用心,它將成為大眾汽車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戰略包括對核心汽車業務進行綜合調整,加快電動汽車發展,同時研發自動駕駛,擴展汽車移動出行服務等,目標是在2025年成為綠色交通領域的全球領軍者。

為轉移大眾公眾視線,改變當地民眾對大眾汽車的看法,大眾將斥資數十億歐元來建造一個電動汽車生產基地。而在重整業務方面,近日有消息稱,大眾汽車未來數年將有逾40款車型停產(大眾目前生產的車型共約340款)。此外,大眾生產的首款c級豪華車品牌輝昂即將預售,這是大眾產品序列的一次重大突破,也無疑是拉升品牌形象的一次契機。

此外,德國檢查機構對大眾汽車集團前CEO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及一名高管就柴油門醜聞事件展開了調查,因他們涉嫌從事與尾氣數據造假醜聞相關的市場操縱行為,事實上,他們早在事發的一年多前就知曉了此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21

【要公平還是要效率】宮頸癌疫苗為何讓中國內地女性苦等十年才獲批?

7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同時公布,希瑞適(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獲得上市許可,成為國內首個獲批地預防宮頸癌疫苗。實際上這不只是國內首個宮頸癌疫苗,也是首個癌癥疫苗。

雖然從審批通過到正式上市,還有至少半年的時間,但是這一新聞毫不費力地引爆了朋友圈和新聞圈。當天,葛蘭素史克的官方微信,輕松突破十萬+的點擊量;江蘇、湖南等電視臺也播出了該新聞;宮頸癌疫苗在微博的熱詞搜索排名達到前五;甚至英國駐中國大使館也把這條新聞放在頭條作為政績炫耀。

最開始的新聞爆炸,無疑是因為藥物的稀缺性和受益人群的廣泛。攻克女性癌癥,一夜間從無到有,這引發了無數媽媽群的熱議——多少錢?到哪里打?不僅自己要打,女兒也要打!但接下來幾天,更多的文章出來了,開始引導大家關註疫苗註射人群年輕限制、與未來類似上市產品的比較、疫苗的副作用,並拋出一個所有人義憤填膺的問題——為什麽其它地方上市我們沒有上市,為什麽一款疫苗讓我們等待十年?甚至有篇文章直接質問,明明有更好的產品,中國用十年批準了一個快被世界淘汰的產品意義何在?

關於藥品審批環節這些技術性的問題,已經有太多文章寫了,恕不贅述。我想說的是,從結果說,我們的新藥審批的確是滯後的,但在這個問題上,不應該一味的指責監管效率。因為從審批者,同時又是制度制定者的角度來說,要考慮的不只是效率,還有公平。

什麽是公平?就是有一個規則,大家要遵守同樣的流程。

在醫藥行業,藥品上市臨床方案需通過倫理委員會,一期二期三期臨床實驗本身也長達3~5年甚至更久。這些用來驗證藥物的有效性、毒性、安全性的時間,對任何企業都是公平的,一樣的。

對兩家宮頸癌疫苗的研發公司葛蘭素史克和默沙東也是。

同樣的臨床試驗,葛蘭素史克入組人群為6000人,默沙東為3000人。葛蘭素獲批了,默沙東的產品雖然評價更高,但沒有批。這個結果,就體現了制度的公平性——樣本量少一倍,而且還有數據不完整被要求進一步提交,十年的時間,的確很長,但保證了公平性,默沙東不冤枉。

也許你說我們不要公平,只要效率。

理由是宮頸癌是中國15~44歲女性中的第二大高發癌癥,每年約有13萬新發病例。每年, 中國的宮頸癌病例占全球的28%以上,這是人命,我們等不起!

初聽這個理由很充分,我們應該要效率。

追求效率到了極致,就是香港模式。藥物在香港上市不用審批,只要美國、歐洲等國家批了就可以,所以同樣的疫苗香港上市早。在全世界範圍內,香港衛生署的花費效率可以常年排名第一第二。為什麽效率這麽高?因為香港很多事情都不做,就比如藥物審批。“香港的思考方法是,既然我們覺得沒有必要花這個人力和資源去做臨床藥物審批,我們就不做。美國、日本這些國家花了這麽多資源做了,批準上市,我們也就可以引進。”熟悉香港衛生制度的Lam告訴我。香港的衛生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不高,但是香港居民的衛生服務不僅得到了滿足,而且還有盈余,“我們把省下的錢,用在監管和醫保等其它地方,同時鼓勵私營醫生私營醫院,以便讓不同層次的人獲得不同的需求,所以效率高”。據她說,香港歡迎內地遊客赴香醫療,尤其是高端客戶,因為香港的私營醫院條件好、水平高、還沒吃飽。所以想去香港打疫苗的,去吧,香港歡迎你!

但是中國內地人口這麽多,藥物審批完全看美國、日本、西歐的臉色,這是不切實際的。比如,審批完成後,現在的藥物海關進口檢驗流程,還要6~9個月。可是沒有這個流程,就意味著如果某個藥品出了問題,內地一點數據都沒有。如果沒有臨床試驗,內地一家醫院也沒有過臨床經驗,這對藥品安全,不是更不負責嗎?

所以,像宮頸癌這麽普遍的疾病,為疫苗建立大樣本的臨床數據,也是合理的,這是為了所有的人群負責。

實際上,食藥監局一直在平衡公平和效率。

在去年8•12天津爆炸期間,有一家藥廠在爆炸區內受損。當時問題來了,已經檢驗合格的藥品,還能不能發貨。如果看流程,因為工廠受損,雖然藥品沒有影響,但是出廠環境已經被破壞,不符合常規標準,那麽這個藥物就只能作廢了。但是另一方面,這些藥物對於病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質量也是經過檢驗的,沒有這些藥物,病人就不可以維系正常生活。

於是這個問題,被擺到了藥廠和食藥監局的討論桌上。如果為了流程公平,那麽食藥監局完全不用考慮放行。但是這個情況特殊,最後這批藥品仍然發貨了,就是主管單位以病人為先,考慮到安全情況下的效率,給出的決定。其實食藥監局類似這樣決定的例子不少,很多治療特殊疾病的藥物,也很快得到了審批,但是通常大眾不知道,也不關心。

2015年8月,國家食藥監局已經承諾說在2016年年底消化完成註冊積壓的藥物申請,一共多少呢?21000件。食藥監局的審評人員只有120人,120人要求完成一年快1萬多件的審評量,人員不足和審評任務之間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為此,很多企業和政府部門也在獻計獻策,讓我們拭目以待。

說回疫苗,去年的疫苗事件的發生,就是有企業沒有遵守既有流程,最後導致安全沒有了保障,大眾對國產品不信任。這樣的效率,中國已經太多了,在藥品和食品領域,還是要不得的。

(作者為五百強公司管理人士,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與作者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58

面對全球信貸機構之爭 美國進出口銀行苦等國會放行

曾因美國國會保守派政治博弈而被迫暫停經營權的美國進出口銀行(U.S. Export-Import Bank)在經歷了5個月的冷凍期後,在去年年底獲得了期限至2019年的再次授權,不過仍在其提供貸款能力方面受限,導致目前約有200億美元的貸款申請被擱置。

更重要的是,由於上述暫停事件發生,通用電氣公司曾立刻宣布將原本在美國的約500個工作崗位遷至海外,以避免業務流失到外國競爭對手之中。而一個能力受限的美國進出口銀行的回歸,能將制造崗位重新吸引回美國麽?

美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兼總裁弗雷德·霍赫貝格(Fred Hochberg)在8月9日訪華期間接受《第一次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希望美國國會可以盡早打破僵局,恢複美國進出口銀行的放貸能力,為美國創造更多就業。

“與此同時,美國進出口銀行與世界上其他進出口類政策銀行的關鍵不同在於,如果外資能夠在美國本土創造就業,他們就會對其提供貸款,然而大部分其他此類進出口銀行只對本國企業放貸。”霍赫貝格對記者表示,比如中國企業如果在美創造就業,美國進出口銀行也會對其提供貸款。

美國進出口銀行外景

貸款之爭殃及就業

盡管重新得到授權,然而對於美國進出口銀行是“福利企業”還是“裙帶資本主義”的爭論仍未結束。

霍赫貝格表示,他們目前仍有大概數十筆一千萬美元以上的交易需要得到董事會的批準,這其中還影響到其全球貸款業務中的中國業務部分。

霍赫貝格所指的董事會原委來源於此:去年7月,當美國進出口銀行的經營權到期後,美國眾議院共和黨議員阻止美國國會就重新授權舉行投票,導致美國進出口銀行業務處於癱瘓狀態,直至去年12月,參眾兩院終於對延長美國進出口銀行的經營權投出贊成票,並將經營權延期至2019年,規定中,一千萬美元以上的貸款需要美國進出口銀行五名董事中的三名成員確認,而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阿拉巴馬州參議員謝爾比(RichardShelby)通過阻止確認董事名單的方式,一直令美國進出口銀行無法進行大額貸款業務。

霍赫貝格表示,希望參議院可以在未來的“跛腳鴨”政府期間打破僵局,令美國進出口銀行恢複正常放貸,與此同時他們也正在提前審議一些主要的出口放貸案例,以便可以在破局之後迅速恢複放貸。

“損失當然是有的。”霍赫貝格表示,由於全球有85家出口信貸機構,並相互競爭,在等待期間他們就輸給法國兩個項目,也輸給加拿大一個項目。

當美國進出口銀行去年被迫“歇業”之時,立刻就被法國出口信貸機構科法斯(Coface)搶去了生意,後者通過發放貸款及減稅等方式,成功吸引了通用電氣,將此前在美國的500個制造業崗位轉移到能夠提供出口融資的法國。

美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兼總裁弗雷德·霍赫貝格(Fred Hochberg)

美國進出口銀行本身也認為,在全球商業銀行都在不斷收緊對長期出口項目的貸款之時,全球的出口信貸機構正在為大型出口項目融資保駕護航,在新興經濟體中更是如此。

客觀看到的是,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思想上行,對出口信貸機構產生民粹式意識形態之爭時,全球出口信貸機構正在激烈競爭。“這其中不僅僅是中國,還包括德國、韓國等等。”霍赫貝格表示。

根據美國進出口銀行的數據,2015年,全球所有出口信貸額度的一半來自於中國、日本和韓國。

霍赫貝格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同中資出口信貸機構既存在競爭,又存在合作關系,實際上中美曾經在一個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放貸項目上緊密合作過。

不過他也指出,中國在2015年的出口融資額度是美國的十倍,這個數字在2014年是八倍。

美國一直希望能說服中國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因為OECD對於出口融資額度等有一定的監管和紅線。不過此次霍赫貝格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希望中方能就創立公平競爭環境的國際協議方面簽署文件,但對進展“有些失望”,窗口機會曾經在2014年出現,但已成過去式。

貸款對中資同樣開放

霍赫貝格此行目的在於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中國同行舉行例行會議,目前中國業務排在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之後,是美國進出口銀行的第三大業務。

他指出重要的一點是,無論國籍,只要在美國投資,且產品達到一定份額,該企業就可以申請美國進出口銀行的投資。

譬如,在今年四月份,空中客車集團(下稱“空客”)就宣布將獲得美國進出口銀行貸款。

美國進出口銀行為何將貸款授予波音公司的競爭對手?其原因在於空客向美國阿拉巴馬州的新工廠投資了約6億美元,並計劃組裝空客A320系列中的A319、A320及A321等機型。

彼時,美國進出口銀行表示,如果該機型產品能含有50%美國成分,那麽該銀行就為交易的50%提供融資。

對於中國企業亦如此。

霍赫貝格解釋道,只要中國在美建設的企業所生產的出口產品達到50%~85%美國制造的水平,就可以獲得該行所提供的中長期投資,而對於想取得短期信貸的企業來說,只需要其產品達到50%左右的美國制造就可以。

2015年,美國進出口銀行的整體信貸業務中,30%的貸款提供給商業飛機制造,41%提供給小型企業,9%的貸款提供給油氣行業,7%則用於制造行業。但這也令共和黨保守派抓住了把柄,認為30%的高額比例都授信給了波音公司為主的飛機制造業,這不僅沒有惠及中小企業,還扭曲了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36

以色列驚呼遭美“出賣”,苦等特朗普上臺

由於此次美國一反常態沒有投反對票,聯合國安理會23日通過決議重申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定居點活動“違反國際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盛怒之下,直呼美國“不厚道”。

美國棄權“放棄”以色列

在25日的內閣周會上,內塔尼亞胡措辭激烈,直截了當地表示,美國在表決時選擇棄權,這毫無疑問是奧巴馬政府在幕後主導,要求決議被通過。他認為,奧巴馬政府此舉與傳統美國政策相悖,過去幾十年來,美國政府和以色列政府都認為安理會並不是解決巴以問題的地方,而“朋友是不會把朋友送上安理會的”。

動用外交手段召喚大使

既是總理也是外交部長的內塔尼亞胡因此正在動用外交手段表明以色列的立場,並向多國,尤其是美國施壓。

很快地,內塔尼亞胡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丹尼爾·夏皮羅(Daniel Shapiro)叫到面前,要他解釋清楚奧巴馬政府這次為什麽在表決中選擇棄權,而不是像以往那樣為盟友撐腰。

召見美國駐以大使之前,內塔尼亞胡的怒火還燒向支持此決議的其他國家,並把其中十個國家的大使都召見了一遍,表達了以色列政府的憤怒。他還要求內閣成員們近期不能前往那些支持此決議的國家。

此外,內塔尼亞胡還召回了以色列駐新西蘭和塞內加爾大使,並取消了塞內加爾外交部長和烏克蘭總理前來以色列訪問的既定行程。除此前宣布將中止對五個聯合國機構的780萬美元資助以外,以色列還直接取消了對塞內加爾的資助。

內塔尼亞胡的發言人戴維·凱斯(David Keyes)向媒體表示,有確鑿的消息表明奧巴馬政府確實在幕後幫助起草了決議並促使決議通過。

不過,雖然奧巴馬政府沒有對此作出直接回應,但是奧巴馬的副國家安全顧問本·羅茲(Ben Rhodes)否認了以色列方面的指責,稱這項決議從起草到提出都是埃及方面在主導。

奧巴馬擺明立場

一直以來,以色列在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地區興建猶太人定居點是巴以沖突的核心癥結,國際社會認為所有猶太人定居點都是非法的,將對地區和平構成威脅。

以色列人權組織B’Tselem根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和耶路撒冷以色列研究院的數據所做的估算,大約有60萬以色列人目前居住在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地區。而巴勒斯坦方面認為,實際數據會比這還高。

從傳統地緣戰略來看,作為以色列的盟友,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安理會類似決議投反對票,曾經對此動用過30次否決權。但是,主張巴以和平進程的奧巴馬政府並不支持以色列的相關行動。

過去半年來,以色列宣布計劃將在現有安置點中增加數百套住房。但以色列最近每次發出這類聲音都會遭到白宮的指責。實際上,奧巴馬政府內對是否就解決巴以沖突發表某種態度明確的聲明一直存在討論。最近幾個月可以看出,奧巴馬政府就此事的批評措辭越來越嚴厲。

比如7月份,美國國務院稱以色列新的安置行動系統性地損害了解決巴以沖突的前景。12月初,美國國務卿克里還表示以色列正在“走向危險境地”,認為定居點行動令和平進程越發渺茫。

可以說,在23日的安理會上投棄權票,是奧巴馬政府對以色列擴張定居點不滿的最終體現。通過這樣的舉措,奧巴馬政府希望在最後幾周的執政期里對定居點問題明確表態,在立場上劃清界限,並且把以色列交給國際法領域。

以色列更“愛”特朗普政府

相較於此前,無論是以色列還是美國,都傾向於繞開聯合國安理會,選擇通過巴以之間直接對話的形式來解決。這也正是內塔尼亞胡激怒的原因,雖然他和奧巴馬之間在很多方面意見相左,但此前起碼美國並沒有把巴以問題毫不斡旋、直接地拋給安理會。

在25日的會議中,內塔尼亞胡還特別提到,希望和美國新一屆政府的“朋友們”共事。而且,內塔尼亞胡要求以色列外交部準備好一份針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因素(international elements)的行動計劃,在一個月內呈交安全部門,屆時政府將考慮未來的應對。

12月11日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采訪時,內塔尼亞胡提到,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宮後,很希望他能幫助自己解決巴以問題。“我認識唐納德·特朗普,我跟他很好,而且我相信他對於以色列的態度和支持是很明確的。”

內塔尼亞胡自己也表示,和奧巴馬之間最大的分歧在於伊朗核協議。達成伊核協議是奧巴馬執政八年的主要政績之一,但在內塔尼亞胡眼中卻是一個“歷史性錯誤”。而特朗普同樣曾表態上任後將廢除伊核協議,無論出發點為何,單從意願來看,以色列從特朗普身上看到了更多共識。

同樣的,在關於定居點計劃的決議上,特朗普也表態美國應該對此投反對票。這也是內塔尼亞胡迫不及待與之共事的原因,他希望特朗普能像其承諾的那樣為巴以沖突引入新的解決之道。

除了主張反對決議,特朗普此前還提名支持以色列定居點行動的戴維·弗里德曼(DavidFriedman)出任美國駐以色列大使。而且他還承諾將把美駐以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有分析認為特朗普的這些舉動,預示著新一屆美國政府對巴以問題的政策將更趨近於以色列的右翼。

更早前,特朗普在12月初提名了詹姆斯·馬蒂斯(James Mattis)出任國防部長,而馬蒂斯在中東的經驗更加豐富,曾參加過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也是奧巴馬中東政策的堅定反對者。

各種跡象表明,未來新一屆美國政府在中東政策上很有可能出現重大轉變。但現階段很難期待一個具體的政策方向浮出水面。一方面由於中東事務之複雜,牽扯各方勢力之廣泛,難以憑借一兩個事件進行判斷,另一方面還要看特朗普政府執政後有哪些承諾或被實踐,哪些又將收斂,很多未知因素需要在他正式上臺之後才能慢慢顯示出輪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61

你還在苦等年終獎,這個地方卻發了3.5億年終紅包,每人30萬!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1-21/1071896.html

臨近過年了,對於像小編一樣的上班族來說,大家心里最盼望的除了放假,可能就是年終獎了,最近一份針對白領的調查報告顯示,年終獎在白領心中的重要程度持續上升。

但如果你認為只有上班族才有年終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最近浙江有一個村子也給村民發了年終獎,數字說出來更是能嚇你一跳,每人30萬元!

每人30萬,這個村一共發了3.5億

據杭州日報21日報道,位於浙江溫嶺市城西街道的王府基村,地處繁華地段,村里有將近1200人,從20日中午開始,村民就排起長隊等待年終分紅。

根據全體村民決議通過的分紅方案,村里在冊常住人口每人可以分紅30萬元,也就是說,總共需要3.5億元左右。而王府基村最多的一戶有9口人,就能拿到270萬元分紅。

這個村子在2015年的年終分紅也只有每人2000元,為啥2016年會如此暴漲呢?這還得從去年村里拍出的一塊地說起。

原來去年8月份,王府基村一塊地段極好的村留地拍賣,該地塊曾於2015年以1.99億元起拍,但無人問津,隨著2016年樓市回暖,8月份時起拍價調高到了2.2億元,當天吸引了10家房企參與,經過194輪競價,最終被溫州的一家房企以5.58億元拍下,創了溫嶺近3年來商住用地最高價。

拍賣時,雙方還約定該地塊商業用房部分面積不少於15600平方米將由受讓方無償返還給王府基村。也就是說,村民們除了今年每人拿30萬元分紅,等商業用房投入使用後,每年還能拿到一大筆分紅。

上園村:拿300萬給村民買保險,年底每人分紅1萬元

然而像王府基村這樣每年分紅的村子並不在少數。比如位於溫州下轄樂清市的上園村,全村的1700多村民,也都每人拿到了1萬元的分紅,60歲以上的老人還可以多領1200元。村主任胡誌川說,這個數額的分紅已經持續五六年了。

上園村是浙江乃至全國的明星村,早在2003年上園村就已成功入選首批“全國十佳小康村”,與聞名全國的華西村同時入圍。

村里在前些年先後建成幾個大型市場,包括電子大廈、百貨貿易市場、小商品市場等等。到2010年年底時,上園村集體凈資產就已達10.7億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2600余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了39707元,而當時溫州市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也只有31201元,上園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幾年前就遠遠超過溫州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

截至2014年時,上園村已有股份合作制企業80家,中外合資業15家,出口創匯企業22家,並有家庭作坊式工商業200多戶。在大型市場的經營管理上,上園村采用出租的管理方式。“以前我們自己經營,後來幹脆租出去,村里做管理,收租金。”胡誌川說,現在村集體一年有近3000萬元的收入。這些錢,除了發展基金和管理費用,剩下的40%作為村民的分紅。另外再拿出10%,差不多近300萬元給村民買保險。

外界認為,浙江是中國私營經濟最成功的典範,溫州是浙江私營經濟最成功的典範,柳市是溫州私營經濟最成功的典範,然而,上園卻是柳市私營經濟最成功的典範。

將軍村:每個月發2400元分紅

同樣屬於溫州市區的將軍村,村集體資產也很雄厚,村集體旗下有將軍大酒店、農貿市場、花鳥市場、將軍工業區等多家企業。去年,這些企業光納稅額就達600萬元。

這次,將軍村的年終分紅聽起來有點“寒酸”:男性每人每月2400元,女性1680元,90歲以上老人每月再補貼50元。不過,這些錢是按月發的。等於村民們不用上班,每個月都能領到這麽多工資。

今年的總額還不清楚。去年將軍村的股份工資一共支出了1700多萬元,社保260多萬元。

“土豪村”的致富密碼是什麽?

這些村子雖然名字各不一樣,卻有著相同的致富密碼,就是全部都完成了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

據浙江省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15年底,浙江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工作,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這意味著,浙江全省29400多個村社的3500多萬農民當上了股東。

過去,村集體資產屬於村民集體所有,但對個人來說看不到、摸不著,如果戶口遷移,就意味著權益喪失。

通過股改,村集體資產所有權就可以量化到個人,建立了“確權到人(戶)、權跟人(戶)走”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體系。一位地方的人大代表表示:

農村集體經濟的股份制改革,就是成立股份制公司,讓每位村民成為公司的股東,把集體經濟和資產量化到股份制公司,土地流轉到股份制公司,今後取得的效益按股份分給村民,保證村民拆遷後的長期收益。

以溫州蒼南縣的河底高村為例,“以前管理混亂,村里的產房、倉庫等資產出租,有關系的村民以內部價拿去了,再轉租給別人,有時村里租金都要不到。”河底高村高書記說。

2014年,河底高村表決通過了村集體股改實施方案。改革後,形成蒼南縣龍港鎮河底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下轄龍華大酒店、新龍華大酒店、龍華農貿市場、客運南站、市場開發服務部等5家企業,資產10來億元。“全村2500多人,每人在每家企業占有1股,到年底只要拿股權證過來,直接把分紅領走。”高書記說。

2016年底,河底高村每個村民分紅5000元,購物券500元。如果孩子是獨生子女,還能領到雙倍的年終福利。

以前總是聽別人說城里好,一個個從農村往城里跑。然而,看過上面這些“土豪村”,小編有點想回農村。

每經編輯 王曉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杭州日報

新華社、溫州政府門戶網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3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