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新的打新政策出台後,如何打新才能保證好收益? 天天向上人生路

http://xueqiu.com/1554722006/26616716
交易所出台政策:
申購門檻為市值1萬元  網上申購辦法集中圍繞《中國證監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關於「持有一定數量非限售股份的投資者才能參與網上申購,網上配售應綜合考慮投資者持有非限售股份的市值及申購資金量,進行配號、抽籤」的規定研究制定,在規則設計和流程安排上,充分考慮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具體體現為:

  一是投資者參與網上申購的「門檻」考慮。經過測算和分析,網上實施辦法將市值「門檻」定在1萬元,保證滬、深市場大多數持股投資者可取得申購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網上按市值申購的實施辦法是,根據投資者持有的市值確定其網上可申購額度,持有市值1萬元以上(含1萬元)的投資者才能參與新股申購,每5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計入申購額度。每一個申購單位為500股,申購數量應當為500股或其整數倍,但最高不得超過當次網上初始發行股數的千分之一,且不得超過999,999,500股。

  二是以投資者為單位計算市值、參與申購。如此規定可以防止個別投資者將持有市值分散於多個證券賬戶並以多個賬戶申購同一隻新股,突破單個投資者的申購上限。投資者參與網上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購,只能使用一個證券賬戶。

  三是信用證券賬戶內的市值合併計算。考慮到當前市場上信用交易活躍,部分投資者信用賬戶中持有較高市值,將信用賬戶內的市值合併計算到該投資者持有市值中,可以最大限度滿足投資者申購需求。

  《辦法》規定,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證券賬戶的市值合併計算到該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中,證券公司轉融通擔保證券明細賬戶的市值合併計算到該證券公司持有的市值中。

  四是投資者申購數量不得超過持有市值對應的可申購額度。按照投資者持有市值,根據確定的規則計算投資者網上可申購額度,投資者的申購數量不得超過該可申購額度。

  五是投資者可以方便、及時地查詢自己持有的市值及可申購額度。為方便投資者明確自身的可申購額度,投資者可以通過其託管證券公司查詢其市值或可申購額度。

××××××××××××××××××××××××××××××××××××××××

綜合起來,重要信息是,要打新,既有低門檻,也有天花板,既要有股票市值,又要有對等現金打新。由於深圳多為中小盤股上市,按照2000萬發行,千分之一僅為2萬股,如果再考慮網上發行僅有50%左右,那麼最多只能申購1萬股,佔用資金通常也就20萬左右,以往的大資金優勢蕩然無存。
特別提醒的是,由於市值是按投資者合併計算的,因此持有深圳/上海股票都不影響打新股。
應對的辦法:1. 採用多個家人賬戶,比如我有4個家人賬戶,其中只有2個活躍,另2個基本是空賬戶,這次就可以用來打新,但是需要買些藍籌股例如工行押底,然後調配資金平均分配到4個賬戶打新,用完之後,打新資金可以做逆回購等待下次機會。
2. 信用賬戶也可以合併計算,對融資者較為有利,可以在打新前一天融資買入工行,中石油等巨無霸,達到市值要求,從而保留更多現金打新。
3. 一個帳號打多只新股,可以充分發揮大資金優勢,但是單個中籤率並不會提升。
綜合看起來,2,3會是較好的方式。1的方式更容易提高中籤率,但是操作較為繁瑣。市值要求也比較高,不太划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03

互联网1.0龙头AOL退出历史舞台后的反思(点拾) 点拾Deepinsight

http://xueqiu.com/3915115654/44438062
本文导读:本文较长,主要反思了互联网1.0龙头AOL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以及从中互联网2.0和1.0的一些本质不同。如果说互联网1.0仅仅是解决了上网,了解这个世界的基本需求,那么互联2.0在大数据和云端服务推动下,更多是解决每一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AOL的退出历史舞台,也让我们对于泡沫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Johnny Depp的《公众之敌》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电影中他虽然作为银行抢劫犯,全美头号通缉犯,但却对朋友忠义,对他人宽容,对心爱的女人更是全部付出。电影的结尾,当他被警察击杀后,倒入血泊中。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是向他的爱人告别“Bye-bye, Blackbird”, 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而前几天,当我看到在上一次互联网泡沫中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在线(AOL)被运营商Verizon以4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时,也让我唏嘘不已。作为全球曾经市值前25大的AOL(市值超过1700亿美元),并且在2000年1月10日以1630亿美元的价格蛇吞象吃掉了百年老店时代华纳,今天居然沦落到可能成为Verizon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而市值也仅仅只有44亿。而AOL退出历史舞台,也代表着互联网1.0时代的结束。那么AOL退出历史舞台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呢?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市值上千亿的互联网龙头公司最终走向没落?笔者也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首先,从AOL的崛起中我们去看互联网1.0到底是什么。90年代初期,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以及当年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于互联网行业的扶持,纳斯达克的第一次泡沫成就了当时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包括AOL,思科,雅虎和亚马逊等。AOL当年解决了一个问题,Connect household to the internet,帮助普通家庭连接到网上。这也是互联网1.0中的核心部分,连接大家上网,然后通过网络去连接这个世界。笔者那时正好在美国读书,也体验过包括AOL和其他网络运营商的各种服务。相比而言,虽然AOL每个月24.99美元的上网费用并不便宜,但其上网服务稳定,而且提供自己的内部搜索,聊天工具AIM以及自己开发的邮箱。这些增值服务都给用户带来了非常好的体验。而24.99美元的上网费虽然不算便宜,但也就是吃一顿披萨饼的价格,性价比很高,网络世界给大家带来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我依稀记得那时还用过一个号称免费上网的软件Netzero。上网完全免费。但其上网环境非常不稳定,经常掉线,速度也很慢,体验很差。最终还是放弃了免费的上网服务,全面转向当时全美最火的网络运营商AOL。在公司最鼎盛的时候,AOL在全美拥有超过2000万付费用户,1998年更是掏钱赞助了Tom Hanks和Meg Ryan主演的《You’ve Got Mail》。同时,其聊天工具AIM是全美用户最多的聊天软件,大量的非AOL用户也通过这个聊天软件和朋友交流。其火热程度,完全不亚于今天的Facebook。从这点看,互联网1.0的本质就是连接网络。那一轮的大牛股许多都是基于这个基本点。比如思科的产品是网络连接中最基本的硬件,AOL是帮助大量的家庭实现上网功能,雅虎等门户网站是帮助每个人实现网络信息的连接,而亚马逊则是在互联网世界中电商的最早雏形。当时的互联网1.0也是基于个人电脑的大规模普及,所以也早就了Dell,微软等当时的牛股。

其次,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互联网2.0时代和1.0时代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如果说以AOL的落幕为标准,代表着互联网1.0时代全面退出这个时代。互联网2.0对于1.0的超越是几何级的。在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家庭最基本的一部分,甚至移动互联网带来的24小时随时在线。今天和当年的AOL有些类似的公司就是Facebook。人类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Connect to the internet那么简单了,而是Connect to the world。虽然当年的AIM聊天工具是非常强大的社交应用,但其还是缺少那种能够连接全世界的场景,用户界面过于简单。而社交软件有很强的马太效应,一旦有用户流失,就会加速这种趋势,导致越来越多的用户离开。今天,在Facebook上,你可以和全球的互联网用户社交,你的社交圈在移动互联网下一下子能够扩张10倍!同时,Facebook也解决了只有在线才能社交的问题。你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状态,在好友朋友圈留言,贴照片等。如果我们对比类似的雅虎和谷歌,也会发现类似的现象。雅虎虽然依然活跃在资本市场,但是如果剔除其所持有的阿里巴巴市值,雅虎本身的市值也是所剩无几。雅虎是典型的第一代门户网站,其界面内容杂乱无章。公司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变现,等于在界面中开了无数的小链接。而今天,谷歌的界面非常干净整洁,其强大的大数据技术完全不需要外部链接来了解客户,变现能力也比互联网1.0的企业强得多。所以说,互联网2.0对比1.0时代,本质的区别在于个性化的互联网用户需求。用户已经不会再仅仅满足于互联网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和内容,而是通过互联网,实现每个互联网用户自身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已经不是一种昂贵的商品,而是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在这个背景下,个性化的社交,商品,信息获取等需求逐步被满足。而这背后产生的数据,社交网络,信息量,变现能力等都几乎级于1.0时代。

最后,我们再思考AOL的退出对于今天的启示。笔者认为有几点:1)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会比企业预期的要低。当年AOL通过优质的服务,附加值的聊天和邮箱功能等迅速扩张了用户。然而当AOL在宽度上网的行动力慢于对手后,大量的用户开始流失。原本认为的客户黏性其实比管理层想象的要弱;2)一旦企业的失去了创新,其毛利面临大幅下滑的风险。高科技企业最大的护城河就是不断创新的团队。而AOL并购时代华纳之后,公司文化水土不服,造成了大量的创新团队流失,公司也逐步变成了一个低毛利的企业;3)纳斯达克当年见顶的标志就在于AOL蛇吞象吃掉Time Warner。而在任何泡沫中,当带头大哥无法出现上涨后,也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信号。当年没有任何 “硬资产”的AOL能够收购时代华纳就是泡沫演绎的极致。而整个收购案件在被美国SEC批准后,双方的股价已经出现了大幅下跌。4)互联网的特征就是快。这种快也意味着行业的变迁,商业模式的变化。一旦企业的发展跟不上科技的速度,公司的市值下跌90%以上都是非常可能的。或许十年后,我们也会发现类似于Facebook, 谷歌等互联网2.0的公司市值出现了90%以上的跌幅。那么,就一定是互联网2.0的谢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512

樸槿惠支持率又跌了!韓民調顯示已創其上臺後最低值

14日據韓聯社消息,韓國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Gallup Korea)今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韓國民眾對總統樸槿惠的支持率為26%,創下其就任以來最低值。

蓋洛普韓國10月11-13日針對1026名成年人就樸槿惠施政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26%受訪者對樸槿惠施政給予正面評價,較前一周下滑3個百分點。給予負面評價的比重為59%,較前一周上升2個百分點。

對樸槿惠施政情況給予負面評價的理由依次為“缺乏與民溝通”(15%)、“經濟政策失當”(14%)、“獨斷專行”(7%)、“人事任免不當”(7%)等。

樸槿惠

民調顯示,韓國民眾對執政黨新世界黨的支持率為28%,同樣創下樸槿惠政府成立以來最低。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支持率則較前一周上升1個百分點,達26%,第二大在野黨國民之黨支持率較前一周上升2個百分點,為12%。

對新世界黨和青瓦臺支持率同步下滑的情況,蓋洛普韓國方面分析稱,圍繞樸槿惠親信崔純實和K體育財團及Mir財團的爭議、警方發射高壓水炮致一農民身亡等不利於政府和執政黨的各起事件接連發生,導致支持率下滑。

此外,在民眾對明年總統選舉有力人選的支持率調查中,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以27%連續5個月居首,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18%)、在野黨國民之黨前聯合黨首安哲秀(9%)分居其後。

潘基文被韓民眾視為明年總統選舉的有力人選

報道稱,4月國會議員選舉之後,樸槿惠本來停留在30-35%的支持率不斷下滑,如今跌破了30%,難免影響施政治國。

據悉,青瓦臺尚未對此做出回應,這可能是反映了樸槿惠“不介意支持率,做到該做的事”的思路。青瓦臺認為,在野黨在國會國政監查過程中不斷就Mir財團、K體育財團提出質疑,導致了支持率下降,另外,從歷屆政府的支持率走勢來看,總統就任第四年下半期的支持率都較低。

但是據報道,青瓦臺內部還是有不少人士對此深表憂慮。因為在執政黨議席數少於在野黨的格局下,為了處理各項法案和預算案必須獲得全民支持,而執政黨支持率在下滑,治國理政難免深受影響。與此同時,除了在野黨之外,執政陣營的部分總統選舉有力人選也對政府政策失當持有不滿態度。

有觀點則預測,樸槿惠將為提升支持率采取行動,如在經濟和安全領域加強與民溝通和交流,持續呼籲全民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朝核問題,此外還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進行任期內的最後改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48

檢驗果粉真愛的時刻到了 特朗普上臺後iPhone可能要漲價

沒有人知道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履職後會采取什麽樣的經濟政策,但是有一點他已經反複強調過,要對來自中國的商品課以重稅。而大量的蘋果iPhone等高端電子產品是由中國制造的,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經濟學家預測稱,對中國商品征收重稅可能將導致電子產品售價的上漲。

特朗普曾表示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45%的稅,這意味著,當一些商品運往美國時,政府將會就商品的價值征收45%的關稅。不過,這並不意味著iPhone的售價將上漲15%。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Amit Khandelwal表示:“通常情況下,如果關稅上漲15%,我們將發現產品的價格也上漲了,但幅度不會達到15%。不過,上漲的幅度還是很明顯的。”而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Paul Wachtel表示:“關稅通常是針對批發價。如果有一臺售價1000美元的電腦,其達到機場時的價格可能是500美元,甚至更低。”

若真按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則意味著iPhone的售價可能上漲97美元。但上漲幅度也可能稍微低點,也許是之前估計的50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74

特朗普上臺後,中資在美恐將遭遇更嚴審查

2017年的中企對美FDI(對外直接投資)仍會持續擴張嗎?

過去的一年中,中企對美投資再次刷新紀錄:根據咨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數據統計,2016年中企對美投資達到456億美元,年度並購交易額是2015年的三倍。

中企對美投資狂潮從未像現在這樣引起各方利益攸關者矚目,恰逢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政府上臺,其自身蘊含的多重不確定性,令人對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在其任下會否加強對中資企業在美並購投資的審查嚴重關切。

一方面,伴隨中資大舉進入美國,美國國內已有聲音建議美國國會修法授權CFIUS禁止中國國有企業獲得對美企的有效控制權;另一方面,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CFIUS相關部門均任命了對華強硬派,這增強了對CFIUS未來裁決走向的某種程度的懷疑。

正如偉凱律師事務所(White & Case)中國區並購主管及執行合夥人張釗(Alex ZHANG)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所說的,對於下一步有可能發生的政策性變化,目前還在猜測階段,雖不敢對其做定性判斷,但特朗普上臺後,同時多多少少會有些政策性變化,其原因在於“CFIUS是一個法律程序,也是一個多機構(參與的)過程,而政府的每個相關機構在其中都起到很多作用”。

張釗並稱,CFIUS面對中企不是新手,而且作為一個風險因素,在交易的結構、商業安排、流程和時間表方面,都需將CFIUS盡早納入考量之中。

2017中企對美投資狂潮可否持續

2016年,中企海外並購井噴,中國首次取代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海外資產收購者,被海外智庫稱為全球“頂級買家”。

根據上述榮鼎集團的報告,2016年中企對美的456億美元投資中,綠地投資有限,主要以並購行為為主(2016年已完成並購交易總額約為440億美元);這也使得2000年以來中國對美外國直接投資(FDI)累計超過1000億美元,達1090億美元。

數據顯示,在2015年和2014年,中國對美投資規模分別在150億美元和119億美元,2016年中國對美投資總額為5年前的10倍。

2005~2016年中國對美FDI交易額

如查閱偉凱律師事務全球所下的“並購互動研究工具”,其數據也支持相似結論:中企在美國的並購數量於2016年創下新高:共77項交易,交易總金額達到646億美元,其環比增長幅度分別為26%與447%。

與以往相同的是,中國民企繼續推動中國在美的FDI增長。2016年,來自中國私企的投資占中國對美投資的79%;2016年,中國對美投資的行業光譜分布更加廣泛。其中,有90%以上的中國FDI進入了美國的服務行業和高端制造業。同時,美國房地產和酒店業、信息與通訊技術行業、娛樂業以及金融服務行業繼續吸引著中國投資者。不僅如此,中國投資者對美國物流行業、消費品行業和電子產品行業也很有興趣。

這股投資熱潮可否延續至2017年?榮鼎集團給出的答案是,經濟上仍很繁榮,但“政治上存在不確定性”。

該報告稱,經濟基本面表明中國未來幾年在美國的FDI將進一步擴張:中國經濟正在放緩,企業渴望多元化;中國企業正在升級技術,建立品牌和來自本地消費者的壓力正在增加;同時美國的增長前景比歐洲和其他發達經濟體更加光明;預期美元進一步升值,這也是對美元資產增持的理由。

事實上目前的交易量也反映了這種趨勢,目前中國企業等待監管部門批準的收購項目的價值達210億美元左右,另有超過70億美元的已宣布但尚未開始建設的綠地項目。

不過政治上的不確定性是多重的,特別是本文要重點討論的美國方面。榮鼎集團在報告中認為,盡管經濟趨勢向好,“在中美政治現實中,未來數月都存在主要的下行風險,其中中國投資者面臨的更大的不確定性和政治交易風險來自美國大選之後的進展”,而這均與CFIUS相關。

CFIUS對華審查會否收緊

上述報告稱,通過特朗普近日任命內閣人員的思路可以看出:將在“對華貿易和投資政策采取更具對抗性的方式”。

其中一個重要問題是,CFIUS所管轄的外國投資審查將在新政府下作出何種程度的改變。

成立於1975年的CFIUS是隸屬於美國財政部、但跨部門運作的政府機構,其主席由美國財政部長擔任,秘書處設在財政部國際投資局,該局牽頭負責委員會的日常事務工作,其成員包括美國國務卿、國防部長、商務部長、司法部長、行政管理和預算局長、美國貿易代表、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美國國家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總統經濟政策助理以及國土安全部成員等共12 名。

CFIUS主要負責評估和監控外國投資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但其運作詳情一向不對外界披露。

如張釗所說,CFIUS是法律程序,“亦是多機構(參與的)過程,而政府的每個相關機構在其中都起到很多作用。”

目前包括美國國務卿、國防部長、商務部長、美國貿易代表等人在內的候任內閣人員均為公開場合的對華鷹派,美國候任國務卿蒂勒森在其剛剛結束的聽證會上對華言論強硬,引起多方關切,而這樣的內閣成員組合將主導新政府任下的CFIUS審查進程。

中國投資者的另一個中期風險,則是美國方面不斷增長的對中企對美投資存在潛在安全和經濟風險的擔憂。

榮鼎集團表示,除了在2016年,一些針對反對個別中國在美收購案的抗議信件激增外,美國國會似乎正在做出認真的努力,準備立法,擴大CFIUS審查中國以及其他國家交易的授權。

榮鼎所指的是,2016年美國國會下屬顧問機構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在其發布的年度報告中首次提出,為保證美國國家安全,建議美國國會修改相關法律,授權CFIUS禁止中國國有企業獲得對美企的有效控制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一次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對於這個所謂委員會報告的具體內容“沒有興趣作出評論”。

“我們也一直鼓勵中國企業在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根據市場原則對外進行投資。我們也希望有關國家能為中國企業的投資創造公平和良好的環境。”耿爽表示。

CFIUS在應對中企方面不是新手

自設立之初,CFIUS已經成為審核外國公司並購美國企業安全審查的最重要看門人。好的消息是,CFIUS在應對中企方面不是新手,雖然美國國內大方向的輿論恐對中資企業有“經常接受國家資金資助,在競標美國科技資產的時候非常活躍(USCC報告語)”的謠諑,不過在接觸CFIUS的專業人士看來,CFIUS在應對中企方面還是有一定理解能力的。

張釗經歷了多次CFIUS審查程序,其所在律所華盛頓的CFIUS團隊更是在CFIUS成立之初也成立了,從1975年來一路共同成長,目前因為中國業務而異常忙碌。

張釗對第一財經表示,CFIUS近年來收到了很多來自中國的申請,令其對中國的體制和結構多多少少有一定了解,“不是一個新手了”。

張釗解釋道,在程序中,CFIUS沒有簡單地將中國企業均視為同中國政府相關,會對企業的結構作一系列了解,譬如背後掌控如何等,當然作為應對,中企要對其中的關系解釋清楚,譬如股權等問題需要提供支持性文件。

不過張釗也提出,在敏感領域,CFIUS會有一個推斷,譬如雖然是民企,但是最終會被政府所用。

何為CFIUS的敏感領域?在1988年美國國會通過的修正《199年國防產品法》第721條的《埃克森-佛羅里奧法案》(下稱“721條款”)規定:“只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外國並購所獲利益會危及美國國家安全,總統就有權力暫停或中止。”(註:CFIUS因執行721條款而被賦權。)

721條款從未對“國家安全”明確內涵外延,也為該條款執行賦予了彈性。

張釗解釋說,有三方面需要註意:第一,CFIUS相對敏感領域,譬如半導體領域,若涉及該領域,則中企一定要將CFIUS因素考慮進去;第二,與網絡安全相關的IT行業、業務、知識產權方面,該機構都會比較敏感;第三,不管什麽交易,也許是不動產/風電交易,也許行業本身不會涉及國家安全,但是由於交易資產距離軍事基地較近。

不過張釗也稱,上述第三個問題相對好確定,因為我們可以看目標公司主要資產的地理地位,“如距離軍事基地和敏感地帶比較近的話,該因素定要全面分析。”

掌控CFIUS風險需要盡早將其納入考量

CFIUS的審查通常是保密的,數據也會滯後一年才公布。在2016年公布的2014年年度報告中,CFIUS共審查了147筆交易,遠高於2013年的97筆,其中24筆針對中國在美投資。

榮鼎集團曾在一份特別報告中指出,CFIUS對華投資審查的增長並不意味著美國對中國投資加強了審查,而主要是因為中國在美投資增多,實際上,大部分中國投資都將輕松通過CFIUS審查。

而美國商務部相關主管官員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這種審查結果是由於中國投資增多,是成比例的。

張釗也認同這種看法,認為整個趨勢還是同交易量和交易範圍有關。

他還表示,中資在交易中趨向成熟,對CFIUS審查比較重視:否則如交易交割,因CFIUS出現風險,會搞得很被動。其具體做法包括,在交易前期,必須要讓律所相關CFIUS團隊盡早介入,張釗表示,譬如現在有一些交易要分手費,那麽CFIUS的風險誰來承擔?審核風險令我們得知對於風險的忍耐程度是在一個什麽範圍之中。

而在實際操作中,有時又會碰到CFIUS給企業一個有限的批準,譬如可以交易,但是必須采取一些補救措施。舉例而言,“有些企業的資產和業務是可以進行分割的,風險可控,交易亦可最終達成,”張釗解釋道,“但有些企業的資產和業務無法分開,盡管CFIUS可以給出一個有條件的批準,但是補救措施已經到沒有意義的程度,這樣就成為一個很大的風險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826

特朗普上臺後或利用知識產權政策對中國發難?官方回應

17日,針對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有關中國知識產權政策的言論,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表示,中國願意與世界各國的同行之間加強知識產權的合作,共享發展的經驗,同時,中國也反對不切實際的指責和濫用知識產權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國新辦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甘紹寧介紹《“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答記者問

問:請教甘局長,我們註意到,特朗普對中國一系列政策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針對中國的知識產權政策,想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有很多分析說他上臺之後會利用知識產權等一系列政策對中國發難,請問作為中國相關的主管部門,有什麽樣的應對立場和措施?謝謝。

甘紹寧:知識產權制度是各國通行的保護無形資產、激勵創新、鼓勵創新的法律制度。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道路,建立了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與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優勢互補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保護制度安排,得到了世界各國的承認。

有報道說,特朗普先生在中國還申請過不少商標,我想這充分說明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是符合國際規則的。

當然,正如我在前面所說到的,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實施知識產權制度的歷史不長,的確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僅僅是吸引外資、對外開放的需要、創新驅動發展的需要,也是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

所以我們願意跟世界各國的同行之間加強知識產權的合作,共享發展的經驗,同時,我們也反對不切實際的指責和濫用知識產權實行貿易保護主義。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832

特朗普上臺後中美會爆發貿易戰?商務部回應

“中美經貿合作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這是由雙方利益融合的客觀現實所決定的。”

對於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上臺後,中美之間是否會爆發貿易戰,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19日做上述回應。

孫繼文指出,中美貿易為美典型家庭節省850美元的開支,他以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聯合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報告為例,“2015年美中雙邊貿易和雙向投資為美國創造了大約260萬個就業崗位,為美國經濟增長貢獻了216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國內經濟生產總值的1.2%。中國商品出口到美國使美國物價水平降低了1%-1.5%。2015年美國典型家庭平均收入為5.65萬美元,中美經貿關系可幫助這些家庭一年節省850美元。”

孫繼文表示,中美建交三十多年來,雙邊經貿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中美貿易額從1979年的25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5169億美元,增長了211倍。而中美雙向投資規模也在迅速增加,截至2016年底,兩國雙向投資已累計超過1700億美元。根據報告,未來中美貿易將繼續增加。

“預計到2026年,美對華貨物和服務出口將增至3690億美元,到2050年將增至5200億美元。”

孫繼文說,中美經貿關系是兩國關系的“壓艙石”,互利共贏、穩定發展是兩國以及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我相信中美雙方能夠通過對話和合作妥善處理雙邊經貿關系出現的問題和分歧,我們願意同美國新一屆政府繼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穩定健康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1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