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自然美私有化失敗


2009-02-27  AppleDaily





 

【本 報訊】股市低殘,私有化蔚然成風。紅籌之父梁伯韜掛帥的投資基金CVC提出低價私有化自然美(157)的建議昨日未能獲得75%投票股數贊成,兼有超過 10%股數(27.46%)反對而告吹。自然美執行董事蘇建誠未有接受記者訪問便離開現場,財務總監陳仁君則稱,私有化建議遭否決後「當無事發生咁囉」, 而集團未有下一步行動,惟不會影響現有營運。自然美申請今日復牌,繼續維持上市地位。CVC約3個月前提出私有化自然美,每股現金作價1.2元,較該股當 時停牌前1.42元,折讓15.5%,證券界直言不明其背後動機。據悉,CVC昨委派財務顧問花旗作代表,有小股東稱,會議上未有人提問,而自然美派息吸 引,所以他投下反對票。

法巴列私有化尋寶名單

另外,法國巴黎銀行亦趁機發表報告,列出二十大潛在私有化目標企業,當中逾半是 上市不足兩年的股份,包括新世界百貨(825)、波司登(3998)、中國動向(3818)等,相信投資者耐心等候,將獲得可觀回報,並建議「大包圍」捕 捉機會。該行指出,全球經濟難望未來12至18個月復蘇,相信即使企業未有財政困難,其估值仍會大幅走低,有可能掀起新一浪私有化熱潮,並估計最大機會被 私有化是淨現金對市值比率高,兼且控股股東持股量高的中小型股份。

法巴貼潛在私有化股份*

‧中國動向(3818)‧長城汽車(2333)‧和記港陸(715)‧特步國際(1368)‧波司登(3998)‧神威藥業(2877)‧慶鈴汽車(1122)‧網龍(777)‧新世界百貨(825)‧味千中國(538)*列舉20大當中10隻最大市值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81

对话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王建宙:“我们没时间等待TD自然成熟,因为它是竞争市场!”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17/HTML_CNTBN9QVC5D7.html


【核心提示:尽管王建宙坦承已经对新增市场份额减少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中移动“TD三期组网进程不会推迟,(在今年年末)全国将有70%的城市覆盖TD网络”。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等它自然成熟,市场不会等你,我们只能更主动。”】

大象能否快跑?

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商,面对着金融危机、电信重组、3G发牌、手机用户普及率接近饱和、新竞争对手加入等诸多不利因素,过去一年来,外界不断如此追问中移动。

“我们会保持冷静,用业绩来说话。故事是否动听没关系,最终效益才是最关键的衡量指标。”7月15日上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简称“中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北京接受包括本报记者在内媒体采访时透露。这是今年“两会”之后,王建宙首次面对媒体的专访。

在这段缄默期内,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先后展开3G试商用,并已发动全面的市场营销攻势,中移动也在完成TD二期网络建设之后,于7月13日结束了TD三期的招标工作。

“我可以确认,TD三期组网进程不会推迟,(在今年年末)全国将有70%的城市覆盖TD网络。”王说。

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王建宙不仅在思考,更在行动。他推动TD开疆辟野,不仅在国内,更把目标放到了国际市场。

“我们已经对新增市场份额减少做好了心理准备。”他坦承,与其他国内3G标准相比,TD需要一个完善成熟的过程,“但我们没有时间去等它自然成熟,市场不会等你,我们只能更主动。”

主动的一个表现,便是为了解决终端薄弱的问题,作为行业老大的中移动首次与产业链上下游厂商联合研发TD。

而王建宙更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将中国自主创新的TD标准尽快实现国际化——这家已经在全球资本市场出尽风头的公司,正雄心勃勃地打算在产业环境建设和技术研发上树立起领先者的标杆。

他表示,从自己上半年在日韩等市场的观察,“TD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提升,既有设备商也有运营商(在考虑应用),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目前终端是TD最薄弱环节

《21世纪》:从去年4月1日中移动开始3G试商用到现在有1年多。当时,我们看到TD的网络还很不完善,现在这个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

王 建宙:网络的质量是推出服务最基本的要求。在我看来,从实验室到组大网,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而从组实验网到组商用网,从你自己做测试到别人花钱来买服务,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现在,中移动已经完成了这两个重要的转折。之所以说完成,是因为TD已经按照商用网络的要求完成了优化。

目前,TD网络质量已经有全面的提升。就在两个月前,我和同事到乌鲁木齐,从下飞机就打开了两个手机的视频通话,到宾馆一共走了30公里,电话一直都没有中断。

《21世纪》:按计划今年底要完成三期TD网络建设,但直到本月,三期TD网络招标还在进行,建网时间会否因此推迟?

王建宙:不会推迟。就在本周一,我们已完成招标,进入网络建设阶段,共有中兴、华为、大唐、诺基亚西门子、烽火、普天、新邮通、爱立信8家厂商中标。完成三期200个城市建设后,TD网络将覆盖我国70%的城市。

《21世纪》:除了网络质量,终端也一直是TD的短板,这方面目前有无改善?

王建宙:终端目前仍是TD产业链最薄弱的环节,不过终端研发和制造已经有很大突破。

我们一直希望有大批质量好价格合理的TD终端。很多人问我,你们希望有多少用户,我说只要有好的终端,用户就能大规模提升,所以我觉得只要终端做到,用户数字就会非常乐观。

新的终端会不断面市。中移动与终端厂商的联合研发也在进行中,从今年底开始就会有定位高端的旗舰互联网手机和千元低价手机产品出来。

联合研发是中移动为TD首次进行的举措,因为经济危机,很多厂商都削减了投资,所以我们通过联合研发基金支持他们发展TD,一期已向12家手机和芯片厂商提供6亿元基金。原来我们担心这个规模够不够大,但实际对新产品研发的带动效果很明显,而且大的国际品牌,包括诺基亚等都对此表现积极。

没有时间等待TD自然成熟

《21世纪》:虽然网络质量和终端研发都有进展,但与其他标准相比,TD的成熟度仍有一定差距,你们将如何追赶?

王建宙:的确,与其他3G标准相比,TD最大的困难在于成熟度。欧洲、日本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建立了3G网络,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解决任何网络早期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TD同样需要这样一个完善成熟的过程,但我们没有时间去等它自然成熟,因为我们是一个竞争的市场,市场不会等你,我们只能主动加快它的成熟。

在这方面,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比如我们已经与大部分省份签订合作协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对TD的支持,同时中移动也投入大量资源全力发展TD,而TD的下一代演进也在工信部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21世纪》:你谈到下一代演进,这是否意味着3G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淘汰?

王建宙:不会,下一代演进的应用初期,作用都会是无线数据传送,而不是打电话,未来2G、3G的网络和终端会长时间存在和使用。

而且,通过对下一代技术的研发,中国有望在国际的新一代通讯技术中处于领先而不是跟随的地位,从而带动本土产业链的企业。目前,相关研发进展顺利,明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就会建立一个演示网络。

《21世纪》:但是,如果要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的标准必须要得到国际厂商的大规模认可才有意义,但现在TD的网络仍基本局限在国内吧?

王建宙:TD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提升。不久前,日本厂商邀请我参加当地的一个研讨会,介绍中移动发展TD的经验,在会上我发现SOFTBANK等日本运营商和其他厂商的CEO都对TD及其演进很感兴趣。在韩国我也看到类似情况。

他们都在关注TD什么呢?据我的交流和观察,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当地的厂商希望推出TD产品,但这些产品需要拿到中国测试,所以计划在当地建立小规模的试验网,这样就只需要在当地进行测试。这样的情况,日本在GSM时代就有同样的先例。

另一种是运营小灵通网络的运营商,现在需要找一个网络的演进方向,这些厂商正积极探讨将PHS网络转为TD及其演进技术的可能性。目前,日本最大的小灵通运营商WELCOMA,就正在与我讨论有没有可能将它的小灵通网络过渡到TD上来。

这意味着,TD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而且既有设备商也有运营商,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今年用户补贴预算再提高40亿

《21世纪》:今年以来,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中移动在市场策略上还比较保守,这是为什么?

王建宙:这是我们对新的市场格局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以前,移动通信市场只有两家,现在增加到三家,竞争更加激烈,所以中移动已经对新增市场份额减少做好了心理准备,同时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不应该做的就不会去做。而且我们市场范围还很大,还有很大的潜力,蓝海依旧存在。所以中移动还是坚持从蓝海去获取新的用户和应用。

比如上网本。普通用户不关心标准和技术,只关心有什么应用。说到应用,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是移动互联网加速了3G的进程,3G终端也正在实现PC和手机的功能融合。上网本就是融合的新产品,也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关键结合点,为用户带来很好的应用体验,我们希望通过它把3G的应用推动起来。

《21世纪》:但从此前的销售情况来看,上网本的销售规模并不大,过去3个月中只销售了10多万台?

王建宙:这有几个原因,一是厂家供应还不够,二是上网本的市场规模有限,无法实现几百上千万的数量级,3G未来的市场主要还是要靠手机。数据卡、上网本的推广是为了让用户了解3G,更重要的是了解应用后,推动3G手机的销售。

《21世纪》:从7月底开始,各地将结束TD社会化测试,将测试用户的手机话费余额清零。测试用户是否会因此而大规模退网?

王建宙:结束社会化测试对TD不会有大的影响。

首先,测试及试商用用户的规模并不大,即使退网也不会影响TD的后续发展。而且,我们也希望这些用户能转为TD的正式用户,所以各省都向TD用户提供补贴等优惠。以前我们每年的补贴预算是80亿,今年提高到了120亿,其中有近一半都会用到TD促销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22

同質不同步 境內自然人股東的單行道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23/xNMzA3XzM5MDgxNA.html

「經過多番探討、論證,出於謹慎考慮,我們還是將自然人持股變更為企業持股。」12月23日,福建一家擬上市的中外合資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這家製造業企業計劃在2012年申請中小板IPO,此前為了規避企業法人股東在分紅、減持套現方面發生的雙重稅負,其內資股東已將所持股權變更為國內自然人股東。然而,由於國家尚未出台法規明確中方發起人可為自然人,該公司為避免節外生枝,只得將持股方式變為原樣。

「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方發起人為自然人的上市公司為數不少,但大多在上市前將企業變更為內資,即使IPO時仍然存在,其形式也有較大差異,可比性效果已經大打折扣。」負責這家公司上市輔導的投行人士表示。

通過梳理此類上市公司發現,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方發起人自然人股東現狀,可謂紛繁複雜,各種說法更是莫衷一是。

限制式通道

深交所曾以問答的形式公佈,以發起方式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一般情況下,其中方發起人不得為自然人,但如中方自然人原屬於境內內資公司的股東,因境外投資者併購境內公司的原因,導致中方自然人成為中外合資企業的中方投資者的,該中方自然人的股東身份可以保留。

這與國家有關部委的規定一脈相承。國家四部委還在《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審批、登記、外匯及稅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五條規定:暫不允許境內中國自然人以新設或收購方式,與外國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成立外商投資企業。

事實上,目前在A股IPO的外資上市公司中方自然人股東,相當一部分是境外投資者併購後留存的。

2010年10月15日上市的大金重工(002487.SZ),其自然人股東金鑫、張智勇於2003年8月28日與新加坡公民蘇榮寶簽訂合資經營合同,蘇榮寶通過認繳註冊資本成為持有26.01%股權的第二大股東,大金重工也隨之成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給證監會的核查意見是,金鑫、張智勇作為中國自然人股東,在大金重工享有股東地位已滿一年,並經有權機關批准同意,符合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律法規的規定。

政策的依據是,根據商務部等六部委2006年出台的《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第十條第3款的規定:被股權併購境內公司中國自然人股東在原公司享有股東地位一年以上的,經批准,可繼續作為變更後所設外商投資企業的中方投資者。

乾 照光電(300102.SZ)也是如法炮製,2008年2月20日,外國投資者Sequoia Capital ChinaⅡHoldings, SRL與乾照光電及其中方5名自然人股東簽署股權認購及投資協議,一舉晉身持股22.56%的第三大股東,公司類型由此變更為中外合資企業。

另一種存在方式則是,境內自然人可以通過增資成為外商投資股份公司股東。

按照向日葵(300111.SZ)IPO公開資料,2009年6月18日,外商投資股份公司設立後的向日葵,向俞相明等71名自然人定向發行5000萬股,註冊資本變更為45800萬元,並在同年6月23日得到浙江省商務廳的批覆。

隨後,商務部辦公廳就上述浙江省商務廳批准事項,於2009年7月3日出具《商務部辦公廳關於答覆向日葵向境內管理層人員增發股份問題的函》批覆:「現行外商投資企業法律法規和規章,對已設立的外商投資股份公司向境內自然人定向增發股份,無禁止性規定」。

由於商務部批覆的權威性,此後這種方式被廣泛複製,而此前, 樂普醫療(300003.SZ)在2004年的增資過程中,已成功讓境內自然人蒲忠傑和蘇榮譽,通過認購增資的方式成為股東。

雷池難越

雖然國家有關部委明確規定,新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不含通過外資併購設立)時,中方股東不得為自然人,但境內自然人成為新設中外合資企業股東的例子卻不勝枚舉。

而截至目前,全國多數省份均已先後出台地方性的政策,允許甚至鼓勵新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時有中方的自然人股東。

比 如,針對長榮股份(300195.SZ)的律師核查意見表明,2004年5月20日,台灣有恆與境內自然人李莉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約定自2004年6月1 日台灣有恆將其持有的長榮股份49%無償轉讓予李莉,公司投資總額與註冊資本不變。2004年7月23日,公司就取得了天津市政府頒發的變更後外商投資企 業批准證書。

律師核查意見認為,李莉作為內地自然人持有合資企業股權,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規定不符,但符合天津市委、天津市政府2004年出台的內容為「允許自然人與外商合資、合作辦企業」文件精神。

浙 江眾成(002522.SZ)也是同一類型,2001年10月,中方自然人陳大魁與外方廣國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中外合資企業浙江眾成,其依據亦是浙江省工 商局於2000年2月20日頒佈的文件,其中有「允許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自然人出資興辦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 」的規定。

可是,儘管對自己的歷史沿革振振有辭,但無一例外,包括長榮股份、浙江眾成在內的同類型公司,在上市前齊刷刷變成了內資企業,

「缺少普遍意義的範例,沒有操作細則,保薦機構對境內自然人參與設立的外資企業IPO顧慮重重,誰也不敢賭一把。」前述投行人士如此解釋這些上市公司「臨陣變節」的原因。

但律師出具的補充法律意見書,幾乎眾口一詞認為,此種行為對發行上市不構成法律和政策障礙。

北京市天銀律師事務所、國浩律師集團(杭州)事務所律師等皆表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未將境內自然人明確列入中方合資主體範疇,也未明文禁止,而此類企業在設立時均得到有權機構的批准,自然人也未隱瞞其真實身份。

此外,隨著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公開發行與上市、B股股票對境內自然人的開放,中國自然人成為外商投資企業股東現象已普遍存在,並且各地都先後放開了境內自然人與外國投資者的合資限制。

由此,不少業內人士建議,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有其歷史淵源和經濟、法制背景,應該進行修改,以彌補法律和政策的執行力不足。

「目前的法律、部門規章、地方法規之間往往存在衝突矛盾,容易造成實際執行中標準尺度不一,給具體操作帶來很多不必要困擾和疑慮。」上述投行人士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30

教育篇》兒子在家自學 女兒異鄉讀書探索世界 與自然共處、親力親為學問自然來

2012-03-19  TWM




三十五歲才結婚的凱文.凱利(KK),三個孩子都在台灣與美式教育中長大。

身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趨勢大師,他從不刻意培養孩子成為另一位凱文.凱利,卻堅持孩子要有求知心、有創意,還要用雙腳旅遊去認識這個世界。

撰文‧賴筱凡

依偎在美國國家公園旁的小社區,在蜿蜒道路的盡頭,就是凱文.凱利的家。這棟荒野中的木屋距離最近的文明||加州舊金山市區,有著一小時的車程。但為了讓 孩子與自然共處,他與太太選擇落腳帕西菲卡(Pacifica)這個小鎮。

大學只讀了一年就輟學,凱文.凱利靠著自學及旺盛的好奇心,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趨勢大師。他的著作影響全球無數科技人,甚至蘋果創辦人賈伯斯 (Steve Jobs)都成了他大膽預言的實踐者。

曾經拒絕正統教育,目前擁有三個孩子的大師會如何教育自己的寶貝?對天下的父母又有何啟示?

帶著他做比跟他說重要

走進凱文.凱利的家,擺設簡單又溫暖,連接著起居室的另一端,就是他的工作室。成堆的書籍與研究資料堆滿屋內牆壁,這裡宛如一個小型圖書館,但不同於住家 的簡單色調,工作室裡聳立著他與兒子一起動手設計的樂高城堡,還有一個利用購買電器產品剩下的保麗龍所堆起的龐大機器人,「這些都是我兒子和我一起做 的。」他微笑著說。

受到一九六○年代嬉皮文化影響的凱文.凱利,從年輕時代就崇尚動手體驗生活,二十歲時就靠著雙手在紐澤西蓋了第一棟房子。他像一般美國人,在後花園裡種 花、養蜂,「第一次蒐集到蜂蜜後,你就會好奇,蜂蜜是怎麼得來。」凱文.凱利的好奇,讓他從養蜂、了解蜜蜂,最後還得出了「蜂群理論」。

這就是凱文.凱利對三位小孩的教育哲學,與自然共處、凡事動手做,學問自然就跟著來。

很少人知道,大師不但來過台灣當背包客,而且還是台灣女婿,他的太太是任職於美國大藥廠基因科技(Genetech)的台灣女科學家。

︽今周刊︾採訪凱文.凱利這天,正巧在房內遇到他十五歲的小兒子傅岱文,他從小在雙語環境下長大,能說簡單的中文,「可是,他上了國中之後,越來越不開 心。」凱文.凱利不諱言,同時要受美式教育與台灣教育,繁重的功課壓力讓兒子根本吃不消。

如果這種情形發生在台灣,台灣的父母會怎麼做?應該大多都會強迫兒子去適應;凱文.凱利卻毅然選擇結束兒子在學校的正規教育,改為在家自學。「美國在家自 學的小孩很多,我們身邊的朋友就常分享在家自學的好處。」凱文.凱利認為,當孩子開始拒抗學校教育,與其強迫他接受,更應該尋找方法開啟小孩學習的各種可 能性。

當小兒子開始在家自學,凱文.凱利沒讓他閒著,每天都帶著他動手創造,隨意在凱文.凱利工作室繞一圈,他與兒子的創意無所不在,他隨手一指,一個看起來像 是恐龍骨架的模型,凱文.凱利得意地露出了大笑臉,「這可是我兒子用雞骨頭做出來的!」打開後門就是國家公園,身處蠻荒自然中,凱文.凱利一有空就帶著兒 子往山中探索,「你看,這就是我與兒子在山上發現的,應該是動物的頭骨。」他認為一位科技趨勢觀察家,對任何事物都須保有高度的好奇心。

「比起不斷地告訴他各種人生道理,帶著他做、讓他了解,影響更大。」凱文.凱利同意台灣父母掛在嘴邊的古老道理||「身教重於言教」,但他將這個道理進一 步延伸,他認為與其做給孩子看,不如帶著他一起做,更能體驗其中的真意。

用旅行一里一里去體驗人生若說帶著孩子動手做是凱文.凱利教育的一大主軸,旅行就是另一大主軸。曾經,凱文.凱利為了想知道世界是如何運轉,他存下打工掙 來的每一分錢,買了一張單程機票,開始了亞洲的八年旅行。如今,他更鼓勵孩子旅行,用雙腳去認識這個世界。

凱文.凱利的大女兒和二女兒,就在他與太太的鼓勵下離家探索世界,大女兒高中在西班牙求學,二女兒則在阿根廷念高中。「不只是念書,她們長時間在當地旅 行,才能學到當地文化。」凱文.凱利認為旅行能教會孩子的知識,遠遠超過書本,與其看著旅遊書、旅遊節目,更應該讓孩子用雙腳去認識世界。

「至今,我仍舊認為,在亞洲八年的旅行,讓我的人生觀有了重大改變。」凱文.凱利花八年的時間,用自己的雙腳走遍亞洲八個國家,也認識了台灣。

早在中橫公路尚未開通的年代,他就靠雙腳橫越中橫,有車經過時他就搭便車,坐在阿美族原住民的卡車後,搭到對方的目的地為止;沒車時,他就用雙腳走,就這 樣從台中一路到了花蓮。

「你在亞洲會感受到那種樂觀的氛圍,會覺得任何事情都可以正面以對,明天一定會更好。」凱文.凱利說,這是八年亞洲之旅送給他人生的最大禮物,讓他回到美 國後,依舊樂觀過生活。

所以,凱文.凱利鼓勵每位年輕人都應該出發去旅行,但絕不是走馬看花的遊歷,而是要用雙腳一里一里去體驗。

他從不刻意培養孩子成為另一個自己,但他希望三個孩子時時保有求知心,還要隨時發揮創意。

因此,在凱文.凱利的家中,有電視,卻未安裝有線電視節目,他經常在晚餐時間與孩子分享正在閱讀的書、討論正在思索的問題,希望把更多時間拿來與家人互 動。凱文.凱利很清楚,他從來就不是一板一眼的父親,所以,談話不只是教育孩子,有時,孩子教給他的更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79

中國廠的自然淘汰 Consilient_Lollapalooza

http://blog.frankyfan.com/2012/05/blog-post.html
中國很多生意都是一間"廠"

廠有以下幾種特性:
1生產產品
2同質性,附加值有限
3成本推動,坐貨獲利
4需要高額資本去再投資去增加產出

問廠最賺錢,不是他們做每件產品賺多少,有時反而是他們買多了原材料,所以賺錢了。因為金屬都在升呢。

在經濟向上,需求旺盛的時候
1產品價格高企
2競爭少,利潤較高
3原材料價格上升,存貨獲利
4投資風險低,存貨撥備及投資撥備少

然而,在經濟向下,需求不穩定的時候
1產品減少促銷
2競爭加劇,利潤減少
3原材料價格穩定或下跌,存貨損失
4投資及信貨風險上利,存貨撥備增加

有些企業,經濟好的時候生意尚算一般,以量以價取勝,以微利支持信貸,從而再投資而獲利。在經濟下滑的時候,很可能出現結構性的問題而不能生存。

1利潤下滑,不能回復
2資金鏈問題

中國經濟減速及調整結構,有些企業將要消失,有些則可能因適應不了而突然死亡。這是正常的,因為減少市場競爭者,可以為強者騰出更多空間去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02

盛衰交替乃自然定律 市場先生自語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2/06/blog-post_12.html
據報導城中超級富豪四叔李兆基早前指出如果現時手上有一千萬元, 買股票比買樓好, 因為地產股資產折讓大, 而普通樓將來供應多, 預期兩至三年內股票跑贏住宅樓價. 香港樓市自03年沙士見底回升至今, 長升長有, 彷彿有餘未盡. 上帝創造萬物是互相節制約而達至平衡, 大自然環境中, 如果生物A靠吃生物B維生, 一旦生物A的數目不斷膨脹, 對食物的需求提升, 生物B的數目自然會下降, 但生物A的數目不會無止境地膨脹, 因為到了某個程度,某些生物A會因為食物不足而死亡, 生物B得到喘息的機會而能夠回復增長, 食物供應增加又會為生物A的數目重新膨脹提供條件, 然後週而復始. 其實, 實體經濟以致投資市場表現也是如此, 總是盛極而衰, 衰到貼地又會死而復生.

至於有人話, 全世界印銀紙, 只有實質資產可以保值抗通脹, 因此價格一定會升. 筆者無意否定這種思維, 只想分析事實. 股票和債券哪一種較實質呢? 債券背後其實是現金, 股票則代表一間公司的權益, 視乎不同行業的公司, 股票背後的資產可以是房地產, 金銀油礦, 糧食, 廠房機器, 碼頭, 貨櫃等實質資產. 因此, 按邏輯, 理論上持有實質程度較高的資產應該跑贏程度較低的資產. 但回顧5年來美國國庫債券和美股道瓊斯指數的表現卻見到相反的結果, 5年前3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的孳息率大約為5.3%, 上星期則跌至只有2.75%, 表示債券價格升值接近一倍, 相反以上星期五收市價計算, 道指仍較5年前低大約10%. 此外, 在美國也見不到印銀紙樓價必升的現象, 次按風暴後超過4年, 美國樓市仍然元氣未復, 有大約1,100萬間房屋的市價仍低於未償還按揭貸款的餘額, 更不用說同買入價比較. 在香港, 恆基地產的股價大約只有資產淨值的51%, 大家想像恆基整間公司只擁有一個物業, 如果你同恆基買這個物業需要100萬, 但如果你買恆基間公司而得到間物業卻只需51萬元, 雖然現實上, 買物業有居住功能買股票則沒有, 但仍然有地產股股價與樓價不對稱的地方.

坊間看好樓價繼續上升的理由不外乎供應量少, 資金充裕和息率低企. 筆者不是樓市專家, 沒有本事預測樓市未來走勢, 不過筆者相信投資市場一句至理名言, 樹再高也不會長上天去. 筆者不相投資市場包括樓市有只升不跌的神話, 凡事總有盡頭, 盛衰交替乃自然定律. 但凡一種資產的價格升到某個程度, 令人培養出一種只升不跌的信念, 即使不是要馬上轉勢向下, 相信也離見頂不遠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6

大小創意齋創辦人 姚仁祿:自信、心安理得自然幸福快樂


20121-8-13  TWM




姚仁祿說自己很幸運,打從幼稚園起,就知道自己不必受到外在價值的牽絆;多數的台灣人有些不幸,因為我們的教育並不鼓勵孩子做自己。

他認為撇開旁人眼光,找回「做自己」的自信,也才能找到衡量人生成就的真實尺規。

口述‧姚仁祿 整理‧辛曉昀記得我讀幼稚園時,非常喜歡畫畫,下課時總是一個人默默地蹲著,拿起磚塊或石頭,就這麼在地上恣意畫了起來。

有一天,我正在「隨地塗鴉」,眼角突然瞄到老師的鞋子,老師走過來了,「你跟我到辦公室。」老師冷冷地這麼說。當時我很緊張,根本不敢抬頭看老師,心裡想著,糟糕!一定要挨罵了。

尋找「做自己」的自信和勇氣走進辦公室,老師沒有罵我,只是拿出了一張紙,要我把剛剛地上的畫再畫一次,畫完之後就可以離開。隔了一段時間,我在地上隨便 塗鴉出來的這幅畫,竟然刊登在《國語日報》上。對於一個喜歡在地上畫圖的孩童而言,真是欣喜若狂。我忽然發現,原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有機會獲得肯定 的。

大學念的是建築,大三那年,我忽然對「建築」感到有些害怕和徬徨,不是因為設計出來的作品不好,教授的要求、設計的規矩我都明瞭,但卻不知如何創造出「我的風格」的作品,沒有辦法呈現我內心真正的想法。

某次,作業是要設計一個小社區,我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餘,索性把一堆房子的小模型往天空一拋,試圖從「隨機散落」的小房子中端倪出新的設計方向。老師看了直搖頭,認為大三了不該用此方式去學習。

當學生們散去,我仍獨自在座位上,此時,另一位教授緩緩走了過來,他對我說:「別擔心,他們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但我能理解你的想法。」於是,一股自信油然而生,我有勇氣不走回頭路,硬是找到了屬於自己風格的設計作法。

我很幸運,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邊的父母、師長常常鼓勵我,不要擔心別人的眼光,讓我能盡情地發揮我所喜愛的事。缺乏這樣的幸運,其實正是現在許多人對人生感到失望、感到不快樂的主要原因。

或者說,台灣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沒有辦法做自己。如何衡量人生?有沒有「做自己」的自信和勇氣?就是最重要的標準。

關於人生的成就,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有不同的標準。但因為沒有足夠的自信,內心的標準往往會被世俗價值扭曲,結果,你付出心力追求的只是旁人公認的價值,而不是你內心真正渴望的目標。

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在新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寫到,對於工作,人們往往會把重心放在「誘因」的層面,而忽略了「動機」因素。什麼是誘因?更 多的薪水、更高的職稱、更響亮的頭銜;但誘因與動機不同,動機是你的熱情所在,跟著動機走,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就感,人生也才有「自我實現」的幸福可言。

可惜,我們的教育,是一種「誘因導向」的教育。

我念小學的時候,還有「初中聯考」,為了準備考試、順利升學,很多課都不能上,明明是體育課的時間,卻要用來上數學課;教室裡有一個響鈴,當鈴聲響起,全班師生就會忽然繃緊神經、如臨大敵,因為這代表督學快來了,得趕快換掉桌子上的數學課本。

走正道 遠離生命中的憾事這樣的教育制度有兩個問題,首先,這是「應付考試」的教育,把「考試分數」當作衡量孩子成就的唯一標準;其次,這是一種「鼓勵說謊、作弊」的教育,一種「無視於品德」的教育。

要說人生的幸福,自我實現最重要,但「心安理得」同樣重要;品德,就是讓你一生「心安理得」的基本要素。我常對太太說,孩子可以依照他的興趣發展,可以不顧他人的眼光,可是一定要做正派的人。正派的人不和壞事牽扯,生活起來也就心安理得,能夠盡量遠離生命中的憾事。

說來有點可笑,回頭想想,當我在小學裡面對「公然說謊」的教育時,在家裡,我的父母卻不斷警告我:「不可以說謊,不然會被雷公打喔!」現在聽來當然很滑稽,但反倒成為我品德上的預防針,至少讓我知道基本的是非黑白。

「有沒有勇敢地做自己?」「生活是不是心安理得?」我想,隨時問問自己這兩個問題,緊緊跟著這兩把尺標,人生大概也就不虞匱乏了。

姚仁祿

出生:1950年

現職:大小創意齋創辦人

經歷:大愛電視台總監、台北市室內設計公會理事長

學歷:東海大學建築系

用熱情衡量人生

動機是你的熱情所在,跟著動機走,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就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166

釣魚島的自然經濟學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145

釣魚島,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無人小島,少有人能瞭解其真容。它的附近海域是中國傳統漁場,石油儲量一直是不解之謎。近40年來,中國沒有一項專門針對這裡海域的專項調查,唯一可以稱道的是,中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石頭,並成功命名為「釣魚島」。

東海開漁了。

2012年9月17日,浙江不少漁船結束了三個月的伏季休漁,前往幾百公里外的釣魚島附近海域捕魚。

釣魚島處在台灣基隆東北的我國東海大陸架上。島上有茂密植被,有偶爾歇腳的海鳥,周邊海域有海龜、鯨鯊等順大洋暖流經台灣島向日本洄游,還有灰鯨、座頭鯨也打此經過。

最早為人所熟知,是釣魚島作為東海漁場的組成部分,一直接待來自浙江、福建和台灣等地的東海漁民。

但伴著領土糾紛,它作為一個小島的自然存在,卻變得遙遠起來。

大陸、台灣兩地的不少漁民和保釣人士見過釣魚島真容。2012年9月11日開始,中央氣象台開始播報釣魚島的晴雨。但很少人能完整描摹釣魚島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島。

釣魚島,捕魚島

秋季,釣魚島附近豐富的馬面鲀、鮐魚、竹莢魚等魚類資源吸引著兩岸漁民紛至沓來。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建生對圍捕場面並不陌生。2009年8月初,他曾搭乘一艘浙江的國有捕撈船,抵達距釣魚島不足50海里的海域。

圍網捕撈的慣常做法是晝伏夜出。李建生記得,每天下午三四點船隻原地休整時,就有從沖繩來的日本飛機在上空盤旋。一到夜裡,成百上千艘漁船支起大燈,誘魚兒前來,照得海面如白晝一般,熱鬧非凡。

如此盛況在2010年9月7日的撞船事件後發生了變化。當時,「閩晉漁5179號」漁船與日本海上保安廳艦艇相撞,船長詹其雄被扣押,幾經交涉被安全放回。隨後的兩年裡,浙、閩漁民被日艦騷擾的消息時有傳來。

如今,一邊是東海漁政局派船護衛,一邊是9月16日中國政府宣佈大陸架劃界案,主權宣誓下的民間漁獵,被預期比平時更有底氣。

釣魚島由5個無人小島和三個岩礁組成。其中最大的釣魚島僅有4.3平方公里,在清朝落魄書生沈復的筆下,它「狀如筆架」。小、缺乏淡水、飽受颱風海霧侵襲。

從漁業部門的海圖上看,釣魚島附近隸屬我國東海漁場的漁區,至少有20個左右。

茫茫大海中,一個漁區的面積往往大到幾千平方公里,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漁區比鄰連接,就構成了東海南部外海的重要漁場。這裡是一些中上層魚類的產卵 場。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浙江、福建等地的國營捕撈船隊就前往釣魚島附近海域捕撈馬面鲀等,如今這一區域的捕撈逐漸由民間漁船替代。

對釣魚島的熟稔,讓一些有經驗的舟山籍捕撈者甚至總結出了「釣魚秘笈」。

比如,釣魚島海域的風、浪比舟山大一級,氣溫高3到5度,常見陰天、暴雨。由於太小而沒有天然避風港,他們告誡後來者,天氣預報風力在7級以上時就不能再捕魚,需向北航行,風更大時,則要「最低速頂風航行」。

衛星信息多,科考研究待加強

石化了的珊瑚,岸邊的巨石。

中國保釣人士方偉強的眼前所見,讓他在2004年3月24日這天,實現了與釣魚島的零距離接觸。

方偉強實現了步行環島一週。他看到的是一個植被茂盛、天空澄明、海水潔淨的島,島上有懸崖、碎石坡和平地。在這個小島最高峰的頂部,是一塊約2立方米的石頭。島上確實有傳說中的黑山羊,幾十隻一群,數量眾多。

此前一年,和方偉強一起近距離觀察過釣魚島但卻沒能登島的,還有另一位保釣人士李義強。2004年12月27日,中國郵政發行了一張釣魚島的明信片,這張照片的拍攝者就是當時離島只有幾百米遠的李義強。

數輪的民間保釣,讓目擊者們有了接近釣魚島的機會,但迄今尚未形成對這個島更豐富的認識。比如少有人提到島上的溪流,不過浙江大學地球物理系教授沈忠悅表示,島上有四條季節性河流,還有瀑布,但這些溪澗完全仰仗降雨。

在捕魚者的描述裡,釣魚島以南水深逐步加大、5海里處水深可達300米以上。北緯26°以北底質以沙為主,以南有高低不平的深潭,越往南地形越複雜。底質以貝殼岩石為主。

目前,釣魚島已經有了兩個肉眼可見的環境問題。一是被漁船丟棄的垃圾密密麻麻,包圍在島四周,二是破壞植被的山羊。

2009年,有學者指出,釣魚島2000年無植被的裸露土地已接近30%,其中的一半可能是被野化山羊啃成不毛之地的。

據觀察,野化山羊數量有點失控,現在初步估計超過1000只。這些強悍的外來物種已危害到了島鼴等本土生物。

據報導,2012年9月10日起,中國有關部門將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開展常態化監視監測。而國家海洋局透露,黃岩島、釣魚島及西沙群島全部島嶼附近海域的衛星遙感影像,被納入國家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

在《中國海洋報》前青島記者站站長李明春的記憶中,近40年來,中國沒有一項專門針對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的專項調查。當被詢問起科考狀況時,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員表示,衛星信息並不算少,釣魚島附近地形、地貌、水深等基本地理信息也不難獲得。

李明春亦認為,儘管缺乏釣魚島的專項研究,但從地質、漁業等角度,大陸對釣魚島的認識不算缺乏。而台灣地區作為釣魚島的管轄地,有位置優勢,已有不少研究。

一塊叫釣魚島的石頭

在釣魚島科考研究中,有一項釣魚島石的發現顯得很特別。

1982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申順喜等研究人員,在釣魚島以南30公里(約16海里,島嶼領海範圍是12海里)和另一更遠處的海底沉積物中,收集到 幾塊礦物樣本。1983年,這個新發現被確定為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在邊緣海發現的新礦物,並於1985年經國際礦物協會(IMA)新礦物及礦物命名委 員會通過。目前標本存放在北京地質博物館。

申順喜解釋說,國際上的礦物命名遵循三個原則,其中產地原則優先。在申請命名過程中,IMA也曾猶豫過釣魚島石的漢語拼音發音,但最終,有18個國家參與投票的命名會上,16張贊成、2張反對,釣魚島石得以命名。

不過,1985年後,科考就不再幸運,申順喜和他的同事們至少兩次前往釣魚島附近海域均取樣未果。

一波三折的是,釣魚島石是天然礦物的結論,在1990年代後期由南京大學組織的一次中日合作項目野外考察過程中曾被挑戰。東京大學學者偶然在南京鐵合金廠採集到了一種綠色結晶物,經過系統的實驗室研究,被確認和釣魚島石是同種物質。

參與考察的中國學者表示,這唯一一塊以釣魚島命名的石頭,很可能是鉻冶煉副產品,經廢棄物傾倒隨著海流到了釣魚島附近,而非天然形成的礦物。

申順喜說,早在1985年IMA就曾數次發信函給中國科學家,要求解釋釣魚島石與同樣化學成分的人工合成物的區別,最終接受了如此大的礦物很難被水流搬動的結論。

「我想日本科學家不會喜歡釣魚島石這個名字吧。」申順喜說。

大爭議,小儲量?

東海大陸架中日韓交界處蘊藏著「另一個波斯灣」的說法,被視作60年代以來釣魚島爭端的起源之一。

但東海油氣開發的現實是,自40年前,日本和美國學者聯手締造了東海石油儲量巨大的「神話」後,東海及釣魚島附近海域究竟有多大的石油儲量,一直都是眾說紛紜、一團迷霧。

這些儲量數據的差異大得離譜:有報導稱東海油氣蘊藏量可能有32億6000萬桶(約合4.35億噸),有的稱僅中國大陸架一方,就有1000億桶,相當於沙特的三分之一強,還有《紐約時報》在2008年時報導過的9300萬桶的說法——這僅夠當時的日本用三個星期。

外交學院國際法研究所教授劉文宗曾撰文質疑是否真有「另一個波斯灣」存在。除此之外,有關東海油藏分散,導致海上鑽探成本過高,以及東海氣候條件差、能利用的勘探時間短,甚至東海蘊藏更多的可能是天然氣而非石油等系列說法,都讓東海油氣開發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從油氣開發現狀來看,東海目前的開發程度並不高。目前,負責我國海上石油勘探開發的中海油,在東海上擁有平湖、天外天、春曉等已投產的油田,還有數個開發中的油氣田。但從2002年到2010年的年報來看,東海各油田的原油淨產量,是中海油各海區中最低的。

不確定之下,中日圍繞東海油氣卻紛爭不斷。從2004年10月至2007年11月的三年多時間裡,中日就東海問題共舉行了11輪艱難的磋商。

在今日釣魚島海上劍拔弩張之際,東海油氣再度成了關注熱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57

華能新能源(2)---談談風資源的自然壟斷性、合理盈利能力等 山頂洞之

http://xueqiu.com/5047234021/23199583
截止2012年6月底,華能的風電裝機容量大約505萬千瓦。是港股市場,同時也是我國排名第三的風電運營上市公司。其裝機量是同期行業老大龍源電力的56.2%、行業老二大唐新能源的95.4%。但是ROE等盈利能力指標僅次於龍源電力,息稅折舊攤銷前潤率比龍源略高或持平,平均可達89~91%。

先觀察影響公司實際盈利能力的負面因素:公司最受詬病的是100多萬千瓦的裝機位於通遼,此地限電嚴重,導致拉低了公司整體的利用小時數。2012年全年可能1700~1800小時,可謂史上最差(上市前都在2000以上)。作為變動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高槓桿行業,每多100小時的利用小時,100萬千瓦的裝機就對應1億度電,5000萬的淨利潤。隨著限電的加劇,IPO後公司股價的慘烈也就順理成章。

如果說股票投資是一場「長跑型公司的低價介入遊戲「,此時華能的性價比也許正逐漸顯露。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可以轉化成「公司的投資價值究竟在哪裡?平衡短期和長期考量後積極的因素有哪些?」 下面簡要列舉,拋磚引玉,歡迎討論:

1)公司層面。在很多非內蒙省份,公司的利用小時與龍源是持平或略高的。其母公司華能電力的管理風格在行業內應算比較穩健的,作為其唯一的風電業務平台,我們可以推測,在經歷IPO前後的業績「動盪期」之後,公司應該會逐漸回歸正常水平。包括林總在內2012年上任的高管之前就是在母公司任職,總體上公司的管理水平未來有進一步提升空間,2013年開始披露季報算是一個指標(當然與龍源的業績月報還有差距)。它的一個風機供應商就說,「現在下游的專業化水平提高很快,提出的問題往往讓我們也驚訝,(所以)對我們(設備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更強。」 隨著成熟度不斷完善,公司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將會逐漸凸顯,例如繼續進攻山東、廣東等高電價區域,快速佈局政策優惠的其他南部區域(如雲、貴)。而其母公司火電業務在各地培育了較多的政府資源,也為公司的風電資源獲取增加了砝碼。

2)行業層面。風資源具有稀缺性:過去10年左右,我國陸上風資源大致經歷了從「三北」地區、到南方高原(如雲貴)、再到中部低風速(如豫、皖)區域的三個跑馬圈地階段。如今,江蘇、廣東已經陸續向海上風電進軍。

風電開發的盈利模式簡單清晰,屬於永續經營的行業。目前幾大電力集團的風電勢力範圍已初定,後續開發只是時間和資金的問題。儘管幾年前千瓦風電裝機投資超過1萬元,目前隨著風機設備國產化已經降到7000~8000元,但風資源本身已經劃分完畢,之前的投資成本溢價可以理解成排他性的投資期權價值。

短期而言,隨著非限電地區佔比的提升,限電風險會逐漸分散。此外,2013年開始,在短期內尚無法建設特高壓輸電的情況下,國家安排華北、東北兩地對東北富餘的風電進行區域間交換,以緩解後者的「上網難」。長期來看,下游電網架構的優化和擴容會不斷推進,限電地區盈利能力也終將恢復,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環境質量的要求(包括提倡可再生能源)會不斷增強。在行業政策上,國家會從行業配額、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面不斷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的規範和支持力度(例如大概2013年起,由財政部推動按月補貼款的發放、補貼電價的稅收減免等)。

當然,作為上市公司,低廉的銀行貸款也是實現平均10~12%ROE、13~16%IRR的合理盈利的重要貢獻因素。綜合而言,作為成長期的公共事業股,公司的利用小時、業績、股價都在2012年出現了一些築底跡象,未來的回歸之旅應會逐漸鋪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18

Google收購擅長自然語言處理的新聞摘要服務Wavii!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041.html

i黑馬 曾在去年四月這篇 「Wavii 公開測試,想成為你的新聞大數據服務商的唯一選擇」 介紹過 Wavii 這項服務:

位於西雅圖的wavii,經過多年默默無聞的開發,終於推出了基於大數據的公共消費項目。背後的天使投資名單讀起來就像今天的科技行業——Ron Conway、Aydin Senkut、Mitch Kapor、Dave Morin、Shawn Fanning、Keith Rabois、Max Levchin、Paul Bucheit、Rick Marini、Joshua Schachter、CrunchFund的Mike Arrington's……僅舉這幾例。因為Wavii是建立在一個大想法之上,所以他們對Wavii的期望較高,關於Wavii會不會成功,會不會辜負他們,也許是,也許不是。

無論怎樣,我們先談談Wavii究竟是什麼。

Wavii提供給用戶個性化的新聞和時事(來自相關的Feed訂閱)。用Wavii喜歡描述自己的話就是:Facebook的Google,你登陸到應用程序,網站和iPhone應用程序商店,這時可以使用Facebook Connect,在從你的個人資料那裡蒐集信息的基礎上,Wavii會建議,你應該遵循的分類,如名人、出版物、主題、企業、政治家和類似的話題或新聞提供商。

Wavii的神奇之處出現了,應用程序提供Feed訂閱,Wavii根據您的喜好,把最近發生的那件事推送給你,Wavii推送的新聞導語條目中的任何一個可鏈接的個人或主題都可延伸更多的相關信息。

有機的組成部分

看到Wavii的動作,真的會令人印象深刻。在任何人已經習慣使用各大搜索引擎的今天,Wavii尋求突破相關新聞信息的難題(這麼多重複的文章,這麼多的垃圾郵件),從日益龐大的萬維網中梳理真正的相關數據。

Wavii已經組建了一個25人的工作團隊,大數據專家、機器學習專家,其中許多來自亞馬遜和微軟的前員工。總裁Adrian Aoun告訴我,公司已經圍繞技術專利開始申請,旨在其產品能夠實現。如果你曾經試圖蒐集過去幾個小時自己錯過的Twitter信息流,那麼Wavii對你非常有用。

未知的問題

有沒有人真正的使用它呢?作為一名記者,我個人非常喜歡它。如果用戶發現更多的新聞源,我相信他們也會喜歡的。但實際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有一個最喜歡的網站收集器:Twitter、Facebook、Google News、Google Reader、The New York Times、Techmeme、TechCrunch(Wink),比如,這就是我們得到的信息。那麼些早已建立的、有巨大優勢網站已經超過任何試圖攫取更多的關注的新網站。那麼你可能腦子裡浮現出了同樣是初創公司並且是競爭對手的Trap.it和Uberpaper,對的,競爭對手未來將會越來越多,所以現在是打硬仗時期。

接受開放式網絡嗎?

另一個問題,Wavii把開放式網絡的原則擺在首位,是自己的應用程序成為可能。當我問Adrian Aoun,他的回答是,如果公司計劃使得其個性化的Feed能通過RSS訂閱,不羈絆用戶,如果用戶真心想用這樣的功能,Wavii會考慮它。也許,Wavii的新聞來源的所有決定權都來自paywall行列,會發生什麼情況?「首先,我們不認為這回發生」Adrian Aoun說。他幾乎肯定是正確的,但是當你想建立長期業務——你建立的產品基本上獲得新聞社區內的一些頂部的青睞時,它可以做的更周全。

註:

除去噱頭,經筆者測試,Wavii就是一款基於Facebook的新聞聚合應用。Wavii的服務可以關聯Facebook賬戶,基於用戶的facebook活動學習用戶的興趣。當用戶註冊賬號時,用戶可以選擇關注的人物和主題,Wavii可以向用戶推薦相關的信息。Wavii可以梳理海量網絡數據,為用戶提供真正相關的數據。下面的視頻,可以很形象的向你展示Wavii後台是怎樣工作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