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缺工+藏在家中的弱勢=星馬中港搶合作的社企 新加坡購併高手 讓26種弱勢者都有工作

2016-02-29  TCW

風味小吃,出自單手做菜的他

一盤盤新加坡道地小吃從Roger手上送出,食客在美食節目採訪後絡繹不絕。切菜、攪拌、擺盤、出菜,他的左手冒出青筋,右手卻只是低垂著,甚至沒放上砧板,靠著一支釘子固定食材,讓他一刀刀切。幾年前的他,在金融業穿著西裝上班,一場中風之後,右手再也不聽使喚。四十六歲的他想去銀行當清潔工。「我跟他說不行,你想個一星期,我讓你開自己的店。」廚尊創辦人許承俊回憶與Roger的相遇。單手做菜,讓Roger也有開店的希望。

這可能是世上最多功能的美食街了。

在新加坡的住宅區、菜市場的樓上,正中午走進五十多個養老院來的老人家。一家企業的員工扶他們入座,上菜、埋單都由企業包辦。桌上放的手工餅乾、咖啡、道地的南洋料理,由聾啞人士、遲緩兒、中風者當廚師料理,精神疾病患者則安靜的包裝餅乾。

隔壁桌是國際企業殼牌(Shell)二十餘位不同國籍員工,他們以用餐支持廚尊,並聽許承俊說每個廚師的故事,如同其他近二十家財星五百大企業、超過一百五十家企業。

一座美食街,把企業贊助、弱勢就業、老人陪伴糅合在一起,它被香港社企總會會長郁德芬稱為「世上最複雜的社企商業模式」,被韓國總理辦公室稱為能同時解決老年問題、弱勢培力、結構性失業的特別解方。

問題一:弱勢難走入社會結合缺工,他想:這能不能是好生意

如此多功的藥方,來自有五份工作的許承俊。他是廚尊創辦人、作家、上市公司董事、印度商管碩士學院客座教授、還是國際購併顧問。

三百多位身心障礙、遲緩兒、受暴男女、更生人,靠著他重新找到工作,「你看,中風的廚師教中風的學生,世界上還有哪個老師更懂他?」許承俊說,在這裡,中風的太空研究員、帕金森氏症的牙醫都重新站起,同時還有三萬八千個老年人得到陪伴。

別以為廚尊是慈善機構或政府組織,它是一家企業,二〇一五年拿下新加坡國家社會企業、最佳雇主,今年跨入香港,預計二〇一八年上市。

一個跨國公司顧問,卻整天沾滿油煙教人賣小吃,只因為他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力更生的機會,只是這個社會不會給。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新加坡街上看不見流浪漢、沒有身心障礙?」他對著台灣來的我們問。

一位遲緩兒的媽媽給了我們答案。原來,過去的新加坡社會太過強調發展、推崇菁英,社會上沒有留給弱勢立足之地。

「我生下兒子以後,二十幾年都待在家裡,」這位媽媽說,「走在路上人們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樣,我們自己都覺得尷尬。」

身心障礙者、老人、中風等社會弱勢,就這麼被放在家裡,成為家人的負擔,長期做志工的許承俊,發現他們其實非常渴望獨立。做為《富比世》全球前十名一年制MBA之一的SP Jain全球管理學院講師,並開設個人商業顧問公司的他,索性為弱勢者開課,沒想到少年監獄、公益團體等,都紛紛傳來邀請。

他也看見,新加坡長期菁英主義作祟,許多低門檻服務業工作長期缺工。一邊是結構性的失業、一邊是缺工,他盤算著,這缺口,能不能是個好生意?

「這些都是必須(needs),不只是單純想要(Wants),」這是他判斷投資的第一指標。對進行過十三起跨國企業購併、幫助企業在中國和印度市場拓展的他來說,缺工、弱勢,這些短期不能解決,卻在亞洲先進城市蔓延的問題,就等於市場。

突破點:從小吃文化切入讓企業付錢,補助多種障礙學員上課

下一個問題是,什麼是讓弱勢最好入手的工作?

對曾任餐飲協會執行董事的許承俊來說,幾乎全亞洲都有的小吃文化,是最好的答案。

算盤是這麼打的:有如一般美食廣場,但攤位由身心障凝者經營,每天四十到八十名長者的公益用餐是基本消費,費用多半由企業贊助。午餐時間之外,美食廣場變身為一般的小吃烹飪教室,也是弱勢培訓的地點。

收入包括企業贊助、個人消費,支出則投入老人供餐、弱勢培訓,上課的身心障礙者,都有最低工資可領。

培訓計畫共兩個月、四個階段:基本練習、技術、專業、管理。第一個階段包括了算數、與客人的應對等。三百多個學員約有二十六種狀況,從多次自殺、多重性格到漸凍症等,每一個人都要重新摸索,廚尊必須了解個別學員的獨特性,才能在未來媒合工作。

接下來的問題是,「他們為什麼要來上課?」長期被當作接受補助的對象,縱使內心想獨立,許多入學習動機卻不高,或實務上有困難。

「今天那個女生不見了,我們很擔心,」採訪當天,一位受到丈夫暴力毆打的外籍新娘沒有出現,許承俊一直掛在嘴邊。在廚尊,學員有太多理由造成缺席,包括生理丶心理甚至外力。

於是,他付錢讓學生來上課,讓他們感受到「有用」,辛苦能換來報酬,「這給他們尊嚴,也給自信。」他說。

二〇一〇年十月,廚尊開始第一家美食廣場,離辦公商業區不遠,吸引許多上班族來此用餐,並得到企業跟政府的注意。隔年,新加坡總統陳慶炎對全國談話中,特地提到廚尊,「他是我公司最好的行銷主任!」許承俊笑說。

但精算如他,卻沒料到房租會是他最大的地雷。

廚尊的商業模式仰賴一層樓的完整空間,讓資源與技術互相流動,又必須靠近商業區,但這樣的要求,卻讓房租成為財務地雷。五年內搬了三次家,許承俊從貸款、抵押到媽媽的遺產都用上了。

爸爸是車掌、媽媽靠著裁縫衣物養家,許承俊到英國求學後,帶著爸媽的刻苦耐勞,從鋼鐵廠William Cook第一線員工開始做起,上進的他最後成了廠長,協助公司業績從三百萬英鎊成長至三千萬英鎊,順利IPO上市,一路併掉對手。

過了五十歲,兩個孩子都上了大學,他卻放下作家、獨立董事、商業顧問、MBA講師等身分,把眾多身心障礙者當作自己的責任。

「他媽媽其實有來過,」資深員工藝JudyAng說,「她問許先生,『這是不是你真心想做的?』許先生回答之後,她笑得好開心,要他放手做下去吧。」

「我爸媽從小就教我們,二十五歲之前從社會學習,二十五歲到五十歲,努力賺錢,五十歲之後,回饋。」許承俊說。回饋,說容易,做卻很難,他坦言創立廚尊後,內心糾結沒停過,「每一天都想放棄」。

美食街看似歡樂的場景,背後卻承受了生命的隕落或盛開。

問題二:重返社會的壓力一個女孩之死,讓無形成本浮上檯面

例如,曾經的失敗,走掉了一條命。她是個具有雙重人格的女生,二十芳齡,媽媽帶著她來到廚尊,順利完成訓練,許承俊也幫她找到適當工作,還給了她一張自己的名片,要她有問題隨時打給他。

數月後,他的手機響了,是工廠打來的。那天,女孩在下午三點半、媽媽在門口接她下班時,從辦公室一躍而下,落在媽媽眼前。手中握著許承俊的名片。

原來,生產線換了主管,透過監視器的影像才知道,主管對女孩又打又罵,已經超過她可忍受的程度。

「我疏忽了,一直想著學員,沒想過要確認他們共事的同事。」儘管他打造了可隨時調整高度的小吃攤設備,為聾啞人士重新設計咖啡機,還有全新打造的單手煮麵機,但一場悲劇,卻讓他做的一切都還顯不夠。

熟悉許承俊的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蔡文賢觀察,除了熱情、專業,「要坐上他的位置,還要有真正發自內心的好心。」

以商業角度來看,廚尊不需要接受所有的學員,如同台灣大部分身心障礙者組織,都只處理單一障種,但這裡幾乎有求必應,衍生出許多成本。

「但現在已經不是可以放棄的事情了……,」曾有爸爸帶著女兒來找許承俊求救,女兒臉上沒有眉毛、睫毛,是她用刮刀刮自己的結果。另一位小兒麻痺患者來求助,許承俊要他握住湯匙證明能夠操作設備,才能接受申請,但患者的手就是握不起來,卻連續三天都來,突然,許承俊念頭一轉,把鐵湯匙弄彎,「掛」在患者的虎口上,也收了他入行。

「每個問題都有解方,」他開始轉變廚尊商業模式,試著擺脫房租的潛在風險。

購併經驗:子計畫引進多元收入陸續推二手書店、燕窩代工模式

他推出兩個子計畫,第一個是Mama Stall二手書店。針對需要父母陪伴、隨時有就醫需求的疾病患者,在醫院裡面設二手書攤,開發出智商七歲就能使用的收銀系統;特殊疾病患者也可安心上班,因醫院就在樓上。二手書店快速成長,今年要開設第三家,有二十幾個家庭候補上班。

另一個是廚尊燕窩計畫。專門照顧特殊疾病者的機構找上廚尊,許承俊找上了燕窩產業,讓只有手部能動的患者,能夠做燕窩的清理工作,雖然六個月才能做一公斤,是工廠的六分之一,但公益色彩還能為禮盒加分。

默默的,這些吃力不討好的摸索,為廚尊奠定競爭門檻,它成了亞洲唯一多種障礙者的訓練中心,不只是新加坡政府,馬來西亞、香港、中國都找上門。

「我們的營收數字沒有很驚人,」他解釋,「但是如果你計算我們創造的社會價值,是很令人驕傲的!」五年來,培訓畢業的學生三百四十個,若以每人月薪新幣一千元、工作五年計算,廚尊創造的社會價值達新幣二千零四十萬元(約合新台幣四億八千萬元)。再加上三百個家庭的轉變,與省下的照護成本,廚尊等於創造了一個沒有競爭者的市場。

現在的廚尊收入多元,包括:政府委辦的輔導就業課程、企業贊助、一般烹飪課、飲食販售等。它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受到關注,香港政府提供銅鑼灣的場地、資金,迎接它進駐。中國也有合作夥伴,邀請他在三個城市設點。

同時,廚尊今年跟新加坡的大學合作,開設小吃管理、美食街管理學程,企圖擴大營收與影響力。他訂下二〇一八年公開上市的計畫,「拿錢,然後幫他們找更多就業的可能!」

專家相對論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主任張英樹:小心外來資源影響經營方針為200餘位身心障礙者創造工作機會的張英樹認為,廚尊長期成長將有兩個關鍵,一是資源是否影響輔導就業方式,二是就業輔導與市場需求能否長期緊貼。他以台灣為例,除了勝利發展中心之外的許多公益組織,是抱著領取資源的心態輔導就業,不要求身心障礙者工作表現,甚至不付薪水。廚尊未來須提防外來資源對營運方向的影響。此外,廚尊大部分就業輔導集中在餐飲,雖能減少對各產業的摸索,但未來可能面對規模化的挑戰,如何察覺新的就業需求並緊跟趨勢,是另一個成長關鍵。

撰文者劉致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3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