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旅遊籽】改造台北老房子 千人申請入住共居

1 : GS(14)@2017-06-18 11:19:13

「溫州八玖」室友成立「共濟金」應付水電費、廁紙等日用品支出。



【旅遊籽:浪迹遊蹤】「共居生活」,顧名思義是指來自不同家庭的人,共享廚房、用餐、衞生間等公共空間。這種生活形態,已在世界各地掀起熱潮。台北有人建設共居公寓,希望讓同一屋簷下的理念開枝散葉;也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台灣原住民,因緣際會選擇住在一起;柏林的「燈塔」多代屋,則讓老人與年輕人共處照應;亦有隨工漂泊、因找到好夥伴而留在斯德哥爾摩的香港女生。就讓我們看看這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如何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種共享生活的居住模式,近年開始在亞洲流行,特別是地少人多的城市,當中兩年前落戶台北的共居公寓「玖樓」,成功打響名堂,公寓急增至13間以上,成功吸引接近千人申請入住,將共享生活開枝散葉,是亞洲的成功例子。隱身大安區溫州街的「溫州八玖」,去年6月才入伙,2,000呎的高樓底老房子,設獨立雙人房及上下鋪床位,一共住了八至九個租客,推門而進,闊落的客廳設長桌及梳化,復古裝潢,格局如同台式咖啡室,三五年輕人正在飯後吹水聊天。創辦人柯伯麟、王維鋼及潘信榮,三人原是台北大學生,經歷租房的苦況,眼見一般房子也欠缺共用空間,他們靈機一觸,決定合租較大的老房子,舉辦各種聚會,增加公共空間的使用率,讓房子不僅是個讓人作息的地方,也成為了人與人溝通的平台。「第一所共居公寓,是在東門區的『連雲玖樓』,最初只是以Airbnb的形式,找其他人一起合租試住,但發現Airbnb主要服務觀光客,入住時間有限,很難保留share house的社群文化,所以才開始在網上找長租的室友。」柯伯麟說的社群文化,是指室友之間可以一同煮飯、吃飯、聊天,甚至舉辦各類型分享活動,「你是住在一個社群,不是租房,是有互動交流的生活,不一定只玩手機、電腦。我們除了設計公共空間,也需要設計人與人的連結與互動。」為確保室友的多元性,每一個入住的租客,也要填寫詳細申請表,「因為方便我們更了解你對於共居、對於家的想像,只要是客觀條件符合,才會帶進來看房,避免錯配。」



廚房是共生公寓另一重要設施。

修讀獸醫的簡維萱,喜歡共生公寓設有廚房,因為學校宿舍比較難下廚。


受年輕人歡迎 平租吸引遲婚一族

剛剛搬進溫州八玖的張凱伊,在澳洲工作假期時習慣了share house的生活模式,「比較像一個家庭的感覺,室友會一起吃飯,一起參加活動,一起在家做菜。」正在修讀獸醫的室友簡維萱,同樣追求互動的生活模式,「大學宿舍的環境空間相對較小,也沒有廚房、客廳。」十多間公寓的50多位室友,大部份也是在城市剛起步發展的年輕人,也有不少前往台北學習中文的外國人,「外國人可能不太了解台灣人的生活習慣,例如在台灣我們需要在固定的時間等垃圾車倒垃圾,這些文化就可以互相交流學習。」玖樓的十多間公寓,大部份是由空置老房子改裝而成,降低營運成本,裝潢、維修也由合夥人一腳踢,「上一輩在台北買下很多房子,但子女遷出、移民等成為空置房子,很多房東沒有心力去經營。」除了看準老房子閒置率高,他認為玖樓受年輕人歡迎,也與台北的社會環境有關,「現在台灣的年輕人比較遲婚,成家立室之前大多數需要租房。第二點,因為在台北買房子是非常困難,租金相對比較容易負擔。」在樓價高企的台北市中心,共生公寓的租金,比同區平三四成,「一般以半年或以上租住,也有按月租,彈性較大,每間房的價位也不同,租金約6,000至1.4萬台幣(約1,500至3,500港元)不等,有獨立廁所會較貴。」他們最近在「溫州八玖」的天台添置活動中心,方便舉辦小型電影放映、音樂會,並希望以此為主中點,將共居版圖擴大至更多地區。



柯伯麟隨身攜帶所有公寓的鎖鑰及小型維修工具,應付不時之需。

在台北找到新工作的張凱伊,習慣澳洲的share house生活模式。

facebook:spacesofcapital9thfloor記者:王佩兒攝影:林栢鈞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8/200583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7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