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條在眾募網站上成功的關鍵秘訣

http://www.yicai.com/news/2012/10/2162392.html
者按:本文作者Jon Kimmich,Software Illuminati的CEO,也是《眾籌聖經》一書的編輯。眾募也需要品牌? 眾募也需要想方設法導入流量?眾募的售後還要花這麼多精力?屌絲創業很容易,上了KS就等著捧錢回家?但作者在文中告訴我們,其實任何成功,背後都有故事,有小概率的意外發生。但最後,還是要回到正常的商業規律裡面。為毛國內的大量科技類眾募項目沒有成功或者火爆?對比這幾個成功要素,我們都能從中學到些東西。

我溝通中的創業家們,已經感覺到了空氣中氣味的變化,特別是針對消費者市場的那些人來說,有錢的味道。他們在小聲的喊道「Kickstarter」。

大筆的資金已經被準備好了,消費者們迫切渴望能買到「下個重大的東西」–即時它還沒被做出來。

由於最近的從智能電紙書手錶Pebble的大獲成功,融資超過1千萬美金(太成功以至於後面他們不得不關閉了接收新訂單來確保滿足之前的支持者訂 單),和Amadnda Palmer的募資超過1百萬美金的音樂項目,到Double Fine Adventure遊戲募資3百萬美金,眾募已經正式爆發,成為了傳統尋找資金渠道外的一個新的形式。

在很多方面上,西雅圖的遊戲公司成為了獲得高募資公司裡面的領頭羊。

在過去數月內,超過5個來自西雅圖遊戲公司的Kickstarter融資項目獲得了三百五十萬美金的支持。對比來看,總計的VC在西雅圖地區的遊戲行業投資是一千萬美金,所以,開發前的從用戶獲得的募資數量已經達到了VC募資的35%。

要引起注意的是:僅有25%的Kickstarter遊戲項目獲得成功,為何西雅圖公司這麼成功?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倪端: 這些就是: 1. 認識到,眾募從本質上是一種消費市場的實踐,因此,品牌和視野非常重要 無論是存在的知識產權,具有個人品牌的個體,一個創意的外觀,或者是對目標客戶的理解,要在眾募中成功,關鍵是要從根本上理解驅動消費者行動需要做什麼。如何用實例來展示給消費者,你是那個靠譜的公司,能夠交付該產品,儘可能的灌輸你的信心,並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受人歡迎的方式來傳達你的理念和個性就顯得特別重要。 在兩分鐘內,將你的用戶從幾乎不懂轉變為渴望購買,當你打造成品牌後,或者個人變成品牌後,交流這些就變得非常直接和容易了。 如同 Jordan Weisman(Harebrained Schemes聯合創始人,遊戲作品Creative ForceBehind Shadowrun Returns在Kickstarter上募資180萬美金 )寫到: 「我們中的某些人【知名的設計師】,像Tim Schafer, Brian Fargo和我,開發的項目有很多的粉絲和知名度。這時我們的優勢,不過即使你沒啥知名度,你依然可以塑造並建立與激勵潛在支持者。如果你沒有廣泛的知名度,你必須建立它,並好好將你個人呈現在眾人面前。做到你自己。像傳統的投資者一樣,支持者主要是投資在人上。你的目標就是去激勵他們」。 2. 他們能夠接受這個事實,那就是從某種角度來說,眾募僅僅是另外一種「轉換渠道」 很多的消費者進來,一部分花錢,大部分不花錢。同樣適應於互聯網廣告和免費遊戲的「沮喪數學」也適應於眾募方式。 成功的團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低成本/無成本的方 式來導入流量到他們的項目中,包括PR和媒體推廣,社交網絡和聚集一個愛好者社區。 然後你必須要時刻保持調整方向和回報給你的支持者(那些不支持你的人更重要),讓你能夠告訴他們你代表了他們。 3. 他們理解眾募需要承擔責任 成功的眾募發起人做很多的功課。他們計劃並為此準備人手。管理問題,回覆,和各種困惑–它們來自於上千,甚至數千的支持者,從一個項目的開始到結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管理與幾個風險投資人或天使投資人的關係是一種挑戰,回覆社區的問答,email並保持與超過3萬6千人的個人關係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你需要解決的挑戰了。 幾乎我交流過的所有的公司–包含成功的和失敗的,都認為他們低估了與支持者溝通所要花費的時間。 我看到Kickstarter和拷貝們標榜自己並非是一個公司,而是一個社會行動–這是錯誤的。 但是眾募的形式並沒有走遠,隨著公司們越來越擅長通過市場推廣產品,它也在迅速增長中。為了確保從最火爆的新公司中第一批拿到最流行的產品,用戶越來越適應在產品投入市場前(甚至一行code都沒寫)的時候先花點錢了。 編者註:本文譯者,Yeelink.net的姜兆寧@Yeelink姜工,一名Kickstarter等眾募和創意電子產品的發燒友和實踐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898

【問對管理】新崛起的投資模式——眾募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905

提到投資,我們首先想到的恐怕會是風險投資/VC,然後是天使投資,最後提示再三,可能才會想到有眾募(Crowdfunding)這種形式。前面 兩者廣泛見諸於報端,特別是VC,是所有期望IPO的創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定要面對的,除了投資成功後的巨大回報,就是與創始人爭奪控制權而上演的一出 出鬧劇了。

(問對網/圖)

1、美國的Kickstarter眾募平台崛起

眾募的概念被人所熟知是由於美國的Kickstarter這一眾募平台的興起,由創業者/創意人把自己的產品原型或創意提交到平台上,發起募集資金 的活動,感興趣的人可以捐獻指定數目的資金,然後在項目完成後,得到一定的回饋,一般都是由這個項目製造出來的產品。最典型的成功案例是智能手錶 Pebble、開源遊戲主機Ouya,其它還有什麼呢?去年五月,Pebble(人名)銷售了六萬塊手錶,而這種產品的成品還沒有出現。接著,八月 份,Ouya(人名)賣出了六萬個遊戲控制器。這兩種產品目前尚未交付,實際上這兩種產品還沒有準備好生產。有了這種支持者平台的幫助,任何想法的人都可 以啟動一個新產品的設計生產。

2、中國房地產的眾募形式

這樣一看,眾募有點像是預付費型的實物商品交易,不像是在投資。其實這也正是眾募的最重要的特徵之一。由此展開來看,恐怕我國民眾才是最早最廣泛採 用眾募形式的用戶和受益者。為什麼這麼說呢?中國的廣大房地產商在建期房之前多是先從房屋購買者手上收取訂金,然後再開始造樓的。

除去房屋這種在中國是剛需的商品,其它領域目前還很難找到能廣泛採用眾募投資形式的產品或創意,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因為若是產品或項目有巨大的 投資前景,那用不著眾募,各路VC、私募就會蜂擁而至、主動送錢上門的。有一定發展前景、想做大的創業企業也會選擇天使和風險投資去融資,而不會想到用眾 募的形式。只有非常小眾的實物型商品,因為無法從天使和VC那裡融資才不得不採用眾募的形式。這個就有點像長尾理論所說的那樣,需求極低的產品也會有人購 買的。

3、眾募的投資風險

就像有報導說的那樣,風險投資的成功率平均只有30%,甚至有說是10%的,眾募的成功率其實也很低,能讓大家普遍看好並願意為之投資的商品實在是太少了。

能搜索到的信息是在Kickstarter上,有將近300萬人幫助總共3萬個項目實現了融資目標,籌集到的承諾資金額共計3億美元,更多的就沒有 了,我們無法得知項目的失敗率,失敗前後的資金流向,因為信息不透明,也因為缺少監管。注意,這種投資是一種募捐的形式,雖然服務條款上有說到項目發起人 有責任兌現給每位支持者回報,如果發起人無法兌現回報,應將捐款退還。但實際上能退還的很少,投資都是有成本和風險的,再說這又不是現成的商品交易,有消 費者權益能維護。不過,這比你把錢丟到股市裡連個影兒都沒看到就沒了要好的多。

4、國內的網絡眾募發展

國內目前的網絡眾募的平台也不少,像點名時間,積木等等,但能成氣候的不多,平台上人少、錢少、創意少,再加上還有個不喜歡付費的消費習慣,發展很 是艱難,但不失為一條道路,幫助有創意的人們走到一起、彼此交流,產生更多更好的產品創意。同樣也可以由眾募做出產品後,再吸引天使或風險投資的注意,接 著推向市場。

眾募,其實和馬云提到的電子商務C2B有點類似,只不過區別在於商品形式不同、階段不同。

作為天使投資、風險投資之外的第三種投資形式,它對小眾、長尾商品是不可缺少的,雖然不可能像民間投資(借貸、融資)那樣壯大,但會長期存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35

眾募市場Kickstarter一家獨大,其他創業者該怎麼辦?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105.html

Kickstarter獨霸眾募市場

然而,4年多來,眾募平台雖紛紛冒出頭,整個市場卻幾乎被Kickstarter壟斷,迫使許多同類型的平台不得不停下腳步,檢視現在主流市場還缺乏什麼?還能怎麼改進?

Kickstarter並非眾募平台先驅,但絕對可以說是目前最成功的平台,2009年創立至今推出的成功專案已逾3萬8000件,所有募資成功的策劃總募款金額約為4億4100萬美元,預料還會繼續成長。

飛快崛起使得該平台受到廣大關注,之後Kickstarter也在政策上做了調整,開始嚴格篩選並剔除了許多募資專案,改以偏重音樂、電影、遊戲和其他媒體等與創意相關的策劃為核心。

反觀與的第二大平台Indiegogo審核標準就寬鬆許多,不只接受慈善項目,也採納遭到Kickstarter拒絕的專案。當然,除了這兩大群募平台外還有無數競爭者正在努力找出他們尚未看見的市場需求。

不當Kickstarter「複製品」

而且,許多後起之秀並非一味換湯不換藥地拷貝Kickstarter,而是將創新的想法加入平台經營模式進而在眾募市場找到出路。

Kickstarter最使人詬病之處在於很少人知道專案審核的過程,有鑑於這點,平台CrowdIt將嘗試讓會員來評選募資專案,重量級會員可選擇自己熟悉的項目評分,選出適合該網站的專案,當然這種做法要能夠順利推行,首先得要有足夠的活躍會員。

CrowdIt CEO 葛雷夫(Jason Graf)認為,群眾想要的投資體驗不只在於出錢,而是想要更廣泛地參與甚至成為專案的一部分,那些即使只捐獻一元、不求回報的投資者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也是CrowdIt的成立精神。

同時,他們還打算提供創業者社交網絡、合作和團體專案方面的協助,當然這些服務都是選擇性加入。因此公司還在說服工程師、育成業者和風險投資家提供支援。

如同CrowdIt這類的平台出現再次證明:眾募市場正在擴張。紙制USB隨身碟intelliPaper選擇在Indiegogo融資但成果卻差強人意,業者曾公開表示該平台缺乏關注就是最大的因素,因為Kickstarter依舊霸佔著整塊大餅,包括所有的市場注意力。

眾募的另一項難題就是投資人權益很難受到保障,過去就很常發生專案籌到資金後卻無法交出產品的窘境。因此,有網站提供了控制資金的服務,確保受資人將產品完成到某個階段時才能接受進一步資助,若能符合所有​​條件才會將剩下的資金歸還給受資人。

Kickstater未提供的服務會是藍海嗎?

另一平台Crowd Supply創辦人達克特(Lou Doctor)也認為,大多眾募網站會有交貨問題,有時並不是因為缺乏透明度,而是創業者在打造產品和物流上碰到困難。所以他為創業者架設了供應及經銷網絡。

達克特也指出,他曾碰過許多在Kickstarter成功踏出第一步卻不知道如何繼續銷售產品的業者,Crowd Supply的使命就是要幫助他們建立長期經營的模式,而不是在Kickstarter上曇花一現而已。

當然,Kickstarter不像其他平台花這麼多時間與心力確認創業者是否如期交貨,也是為了與這些專案劃清關係避免法律上的責任。未來CrowdIt和Crowd Supply會不會碰上法律上的麻煩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未來將會有更多「Kickstarter 2.0版」在市場上蓬勃發展,也期待他們為群募帶來新氣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