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股的4000點:一場已經聞到焦糊味的牛市“剩”宴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687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3-22 20:19 編輯

A股的4000點:一場已經聞到焦糊味的牛市“剩”宴

作者:格隆

一、4000點:盛宴,還是“剩”宴?

格隆一個做實業的朋友最近向格隆吐槽,他家的保姆,從小孩一出生就從鄉下來到他家,長達13年,幾乎都當做自己家人在對待了,最近跟隨一幫小區保姆沈迷股票,幹活越來越馬虎和心不在焉。保姆告訴他太太,過去三個多月跟著小區保姆群炒股,她賺了差不多20萬塊錢,而她投入的本金則是這些年在他家做保姆積攢下來的40萬元。


換句話說,過去四個月,這個沒讀過書,也從不知股票為何物的保姆的A股投資收益率達到了50%。而方法一點也不複雜,就是小區保姆群其他人買什麽,她就跟著買什麽。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普惠制的A股牛市盛宴,但凡參與其中的,沒有人是沒有賺到錢的。撇開去年下半年的漲幅,單算今年年初至3月19日,短短3個月不到,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分別上漲了10.75%和29. 16%,中小板指數上漲35.02%,創業板指數漲幅48.39%整個市場九成以上個股上漲


在上周上證指數突破2009年四萬億的高點之後,A股的牛市舞步越來越亢奮。好些頗有影響力的券商研究員也開始語不驚人誓不休地喊出“A股4000點,只是開始”——當然,多數這樣的研究都似曾相識,並毫無例外的沒有很嚴謹的數據和方法支撐。如果你認為研究員有屁股決定腦袋的本位嫌疑,那麽,上周五中國證監會發言人則對牛市盛宴做了類官方的解讀與背書:“近期股市上漲,是市場對經濟增長“托底”,金融風險可控的認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市場流動性充裕、資金利率下行、中小企業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改善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反映,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


所有人都在賺錢,那麽,誰在虧錢?或者說,新增的財富,從哪里產生的?總不至於從地下冒出來的?


貌似我們已找到了一個自己能產生財富的“阿里巴巴”永動機。但,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告訴我們,股市不是實業,它只是一個實現資源配置的虛擬經濟渠道,本身並不能創造財富。股市增長的財富只能衍生和附著在實體經濟創造的財富之上,並以一定合理的的比例關系顯示出來:這些比例關系,體現在投資領域,也就是市盈率(PE)、市凈率(PB)、市銷率(PS)等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估值工具。


如果這個比例明顯超越合理水平,股市就必然陷入一個擊鼓傳花的博傻困境。在經濟學里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詞匯來概括這種現象:泡沫


在A股叠創新高,群情激奮的時候說泡沫,往往不受人待見。但:



1、數據不會騙人。幾乎所有數據都顯示,A股在迅速消耗和透支所有的實體經濟或者政策利好的支撐基礎,A股泡沫正在耀眼集聚;



2、但凡在這個市場有過幾次牛熊經歷的人(格隆算其中之一)都心知肚明:泡沫一定會破。區別只在於是血流成河一瀉千里式的破(08年),還是鈍刀割肉,陰跌式的破。


A股目前已經進入一種只要買,就能賺錢的自我強化循環中,4000點應該很大概率會到。格隆無法確知這種狂歡式的群體亢奮的時間與空間維度(如果你經歷過文革,你就知道群體性亢奮有可能會持續多久,會發展到多麽不可思議的程度)。但我確知兩點:





1、在一個投資者不清楚自己買的是什麽的市場里,投機者更註重預測下一個市場情緒的逆轉點,而不是對資產未來收益率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當泡沫幻滅的時候,超買的極端樂觀的市場的崩潰將是簡單粗暴,並極具災難性的。——凱恩斯



2、當一個人從20樓跳下的時候,前19樓,他都以為他在飛翔——格隆


二、數據說話:4000點是泡沫,還是起點?



數據不會說謊,A股的吸引力正在慢慢,但確定性散失。


2500年前的軍事家孫武有一句名言: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格隆做研究最喜歡用數據說話,因為我相信數據是說實話的。格隆很認可信達陳嘉禾的觀點:投資無數據,恰如行軍無地圖。所以這部分借用了不少他的思路。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在當前的股票市場的一些關鍵性數據。

首先是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個股奇貴無比,結構性泡沫明顯。


1、先看不那麽專業的一個指標:絕對股價

歷來A股習慣以絕對股價區分“貴”,還是“便宜”,所以這波A股牛市,市場最經典也最有市場的買入理由是:便宜是王道,消滅5元以下股票。

100元為界限劃分高價股,截至到3月20日收盤,A股的百元股達到28只,創業板占了18只,接近七成。而且最貴的全通教育(300359)達到了驚人的265元,大有趕超2007年中國船舶(600150)的勢頭。




如果把股價在50元到100元的股票做個統計,創業板個股占比依然驚人。





2、再看相對估值

絕對股價當然無法說服專業投資者,那我們來看看股價對應的整體估值是有足夠說服力的。目前,A 股市場的市凈率中位數為 4.3 倍,市盈率中位數為 56 倍。只有約五分之一的個股的市凈率低於 2.6 倍,市盈率低於 36 倍。


拆分來看,創業板指數的PE估值高達81.5倍,創業板綜指則高達90倍,中小板綜指的PE估值達到57.2倍,中證500指數也達到47.1倍(證監會發言人上周五給出的數據是,截至3月19日,滬深兩市全部A股平均靜態市盈率25倍,其中主板市盈率21倍,中小企業板64倍,創業板96倍)。當然,藍籌股估值數據沒有那麽的高高在上,上證50指數的PE估值為12倍,中證100指數為11.6倍,滬深300指數的PE估值則是16倍,投資者最常關註的上證綜合指數最新為16.6倍——不過市場都知道這里面是隱含壞賬率預期較高的銀行起著支撐作用。


A股主流指數估值情況




市盈率超過50倍的經濟學含義是:如果這個公司能按照目前盈利能力一直活著,並把未來所有盈利統統都分配給投資者,投資者也需要50年才能回本!而美國大約62%的企業壽命不超過5年,美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7年,,一般的跨國公司平均壽命為10-12年,實力雄厚的世界500強企業平均壽命也只有40——42年。而在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也僅7-8年。


3、我們看看最關鍵的盈利能力指標:ROE

ROE的經濟學含義,就是你投到一個企業的本金,每年的回報率。如果把企業視作一輛汽車,ROE類似汽車的速度,利潤增速類似於加速度。多數人考察企業會重視加速度(也就是所謂的成長性),但對一個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指標其實是速度:如果這輛汽車能始終維持80邁的速度,就算沒有任何加速度,也一樣能從深圳開到北京。


目前看,市場兩極分化前所未有。但是,這種結構性的扭曲並不能被小公司的盈利能力所證實。從RoE(凈資產回報率)來看,藍籌指數明顯高於小公司指數。目前,上證50、滬深300指數的RoE分別為15.4%、14.4%,而創業板綜指、中小板綜指的數據則分別為7.7%、8.3%——很明顯,這種ROE水平,你還不如去買銀行理財產品更靠譜!





4、另一個顯示泡沫耀眼的數據是市場成交量、交易費用及投資者結構


股市大幅走牛、小公司泡沫化帶來的後果,是巨量的成交。2015年至今只過去了50個交易日,創業板綜合指數和中小板綜合指數的成交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8.35萬億元。按雙邊成交分別收取0.06%手續費、外加賣出方單邊0.1%印花稅計算,投資者已經付出了184億元的交易成本。


如果接下來的200個交易日內維持目前的交易規模,創業板和中小板全年的交易成本超過900。但是以創業板綜指為例,目前422個成分股在2014年的盈利總和則是大約407元。


900億 VS 407億,經濟學的最直觀解釋:這是一個不僅不產生財富,反而是財富單邊損耗的市場。


這就是為什麽很多經歷過多輪牛熊的投資者時刻準備著,想咬牙切齒做空創業板的主要原因之一:格隆也相信,無論過去創業板指數曾經多麽頑強,但大概率會有一波慘烈的財富吞噬過程,深港通無疑會加快這個進程。




並不是所有人都前赴後繼往上沖,投資者參與結構顯示有人在撤退。中國證監會提供的數據是:年初至3月19日,投資者日均新開股票賬戶數10.9萬戶。特別是3月9日至3月19日這兩周,投資者日均新開股票賬戶數17.7萬戶,較去年12月日均新開12. 9萬戶水平明顯上升。



但,年初至3月19日,周均參與A股交易賬戶1970. 61萬戶,參與賬戶占有效賬戶比平均為13.83%。去年12月份這兩個數據分布是2237.75萬戶和16.16%的占比:新兵在義無反顧湧進來,部分老兵在一邊放槍,一邊撤退。


5、我們再回頭做一下市場間的橫向比較。


最可比的當然是多數上市公司相同,人種血脈也相同的香港。


本周五,恒生AH溢價指數收盤於132.82點,意味著同樣的公司,以市值加權計算的A股股價比同在H股上市的股票貴了32.82%。之前溢價小幅縮窄之後繼續擴大,不過,該指數曾於2008年、2011年分別達到213.47點、142.07點的高位。



值得指出的是,由於藍籌股相對估值更低,而A加H上市的公司大多是藍籌股,所以實際上A股對港股的溢價,遠高於該指數反映出來的32.82%——中小市值公司的價差要遠遠大於這個水平。



還記得格隆匯會員TUNG在上一波AH溢價率超過130點後做AH溢價套利短期翻倍的經典案例嗎?彼時今日,世易時移,方法思路也許不可簡單複制,但道理是相通的:萬有引力定律會讓任何遠離地面額東西滾回地面。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現象會佐證以上這些數據。最直觀的莫過於中國資本市場最獨有的行為藝術:無數企業家打破頭想鉆進IPO排隊隊伍,以能把自己的公司賣給A股市場的投資者——毫無疑問,這種行為與愛國、愛民、慈善都沒有一毛錢關系,與錢多,估值高有直接的關系



但你認為,這種投資者願意出高價買,企業主願意高價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兩廂情願會是公理?深港通、註冊制都不能改變?


說實話,我是不信的。這些企業主的彈冠相慶,最終總需要有人埋單的,全球都沒有白吃的宴席!



三、狂歡吧,但記得坐在離出口近一點的地方


按照A股目前這種狂歡節一樣的勢能,4000點大概率能到。



但你是否統計過一個數字:有多少人的資產超越了2007年大牛市的巔峰時期?格隆統計身邊人的數據是,超過70%的人的資產迄今沒有超過自己07年時的巔峰。



而8年時間過去了!人生有幾個8年?!



所以,所謂投資能力,很多時候不是你在漲的時候賺了多少,而是跌的時候虧了多少——50%的虧損,未來你需要用翻倍的收益去彌補回來。而在多數時候,一年乃至兩年翻倍,對於投資,幾乎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任務(牛市除外)。



很多時候我們會高估自己回避風險的能力。格隆曾經看過一個美國消防部門做的抽樣調查:如果你在一個餐廳吃飯,這時候大樓響起了火警警報,你是:



1、擡頭看一眼,沒發現什麽異常。自信自己在發現火情前有足夠能力和時間逃離,埋頭繼續吃飯;


2、走到窗邊和門口觀察一下是否有煙霧或者其他異常,然後回到座位繼續吃飯;

3、立即放下碗筷,第一時間疏散到廣場等理論上安全的場所;



多數人選擇的是1。消防專家的解釋是:絕大多數人會高估自己的火警逃生能力這也是絕大多數火災中多數人喪命的最根本原因



資本市場有同樣的行為邏輯。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農·史密斯(Vernon Smith)研究發現,泡沫最初的出現往往源於一個新的理念,或市場一時心血來潮而跟風。隨之出現的泡沫則一般歸因於交易者在經歷第一輪泡沫時期後,過份自信所致。換句話說,交易員如在上一輪泡沫時期虧了錢,他們往往會認為自己有足夠的經驗和聰明,讓自己在下一次出現泡沫時可以在最佳時機,比在所有人之前提前兌現離場。


其實你做不到。因為你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聰明,也不比別人更聰明。



所以,往4000點進軍吧,也許是“剩宴”,也許是盛宴,誰知道呢?!



一定要記住巴西狂歡節上的那句官方提示:狂歡吧,但記得坐在離出口近一點的地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6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