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20中國年】專訪瑞士財長於利•毛雷爾:為此次上海G20點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4957.html

【G20中國年】專訪瑞士財長於利•毛雷爾:為此次上海G20點贊

一財網 薛皎 2016-02-28 18:55:00

毛雷爾強調,當下全球面臨的金融形勢,要求各國應盡快實施結構改革,因為金融市場的結構性穩定是整個市場穩定的基礎,而結構性改革涉及到勞動力市場、生產產品市場的改革,同時要對創新和競爭提供更為寬松的環境。

瑞士財長於利•毛雷爾

2月27日, 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上海順利閉幕,今年是中國首次擔任G20主席國,也是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第一次在華舉行。此次會議召開於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之際,中國能否完成使命——引導各國協商走出全球經濟困境之策,推進G20政策議程以及為杭州峰會進行準備,成為全世界關註的焦點。

“此次中國主辦的G20會議非常成功,我們看到會議在不同領域為將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月27日,在G20會議期間,瑞士聯邦前任主席、現任瑞士財政部長於利•毛雷爾(Ueli Maurer)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

毛雷爾表示,中國作為今年的G20輪值主席國,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議程,而瑞士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無論在技術層面以及行動上,都將盡全力同中國一起推進這些議程的進一步發展。

“對結構性改革印象深刻”

毛雷爾向本報記者透露,早在2015年12月1日,瑞士已收到中國作為擔任20國集團輪值主席國的邀請,參與到此次在上海舉行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

“這不僅是對瑞士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的認可,也是中瑞兩國近年來不斷深化的緊密關系、特別是金融領域合作關系的體現。”毛雷爾說道。

G20作為世界範圍內最重要的機制之一,每屆會議討論的議題都能充分反映當下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共同關註的問題,因此也被寄予厚望。

在被問及此次G20會議印象最深的議題時,毛雷爾表示:“中國政府把結構性改革視為最重要的議題,在這方面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他認為,從政府層面來看,為了達到經濟增長,必須實施必要的結構性改革,以保證經濟可持續性增長。

“中國在這次會議上表現出非常重要的引導力,會議對於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所有與會者都有目共睹的。”毛雷爾強調,當下全球面臨的金融形勢,要求各國應盡快實施結構改革,因為金融市場的結構性穩定是整個市場穩定的基礎,而結構性改革涉及到勞動力市場、生產產品市場的改革,同時要對創新和競爭提供更為寬松的環境。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在此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也表示,近年來,G20對結構性改革的重視不斷加大,並做了許多政策努力,但與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目標仍有一段距離,結構性改革議程仍需加強。

為推進結構性改革,應從促進貿易與投資、勞動力市場改革、鼓勵創新、提高財政可持續性等多方面著手,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經濟增長水平。結構性改革要和宏觀政策相結合,特別註重改革措施的順序,並采取配套措施,以實現短期增長和長期可持續增長的平衡。

毛雷爾表示,十分樂意看到各國在此次會議上達成承諾,未來會提出一系列改革的重點領域和指導原則,同時建立一套指標體系,更好的評估和監測各成員的改革進展。

除結構性改革外,毛雷爾認為,此次會議所討論的“金融市場協調”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對於重要的金融機構,落實巴塞爾協議III,為全球銀行業樹立新的監管標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他同時強調,采取協調措施也要適度,“如果過度監管反而會阻礙金融市場的發展”。

多年來,瑞士因嚴格的保密協議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但隨著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於海外資金的監管趨嚴,給瑞士造成不小打擊。

對此,毛雷爾表示,此次會議中的重要議題之一,就是建立國際金融的安全機制,而瑞士對此也表示十分贊同並會積極配合。“因為資本的流動以及其他因素,都會沖擊金融安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就是因為當時金融安全機制有漏洞,我們著力於各國建立相互協調的安全體系和相關機制”。

毛雷爾透露,此次會議上,瑞士方面提出的重要議題是“國家債務重組”,在他看來,不斷積壓的債務會影響經濟增長以及國家穩定。國家債務重組可以使無力償還債務的國家暫時解除或減少償債負擔,為其經濟複興和發展贏得時間,最終恢複支付能力,重新回到資本市場,從而確保該國乃至整個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

談及參加此次G20會議的感受,毛雷爾強調,眾多重要的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國際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監管的發展都是G20的產物。因此,瑞士直接了解並積極參與G20的工作十分重要。“瑞士作為中國非常好的合作夥伴,具有兩大優勢,一方面我們擁有非常出色的金融實力,同時我們是一個中立國家,位於歐洲中部,與所有國家都保持良好的聯系。”

“危機中的表現決定人民幣能否成為避險貨幣”

2016年伊始,劇烈的匯率波動已成為全球宏觀經濟穩定的一大幹擾,觸動著市場最敏感的神經。在此次G20會議上,各國重申將避免競爭性貶值,不以競爭性目的來盯住匯率,並提出將就外匯市場密切討論溝通。這在近年來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尚屬首次。

毛雷爾透露,雖然此次G20會議本身不能簽署任何協議,但顯然與會的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都已經認識到貨幣競爭性貶值所帶來的危害,希望以後會有具體的措施出臺。

長期以來,瑞郎是傳統的避險貨幣,對於努力進行國際化的人民幣而言,距離成為避險貨幣還有多遠?

對此,毛雷爾認為,人民幣剛剛邁出國際化的步伐,處於起始階段。未來人民幣是否能夠成為像瑞士法郎一樣的避險貨幣,主要取決於人民幣在危機中的表現是否穩定。

值得註意的是,近年來人民幣已經成為連接中瑞兩國的重要橋梁。

2015年11月9日,人民幣對瑞士法郎正式展開直接交易。在被問及是否擔心近期人民幣波動增加將引發一系列風險時,毛雷爾表示,中國強大的經濟背景讓他們對人民幣匯率有信心,但同時中國應采取有效措施,把人民幣波動幅度控制在適當範圍內。

同時,毛雷爾認為,人民幣對瑞郎直接交易是加強中瑞兩國雙邊金融與貿易關系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

在提及中瑞簽署自貿協定時,毛雷爾高度認可,稱這一協定的簽署不僅可以促進雙方經濟增長,也可以為雙方消費者帶來更便宜的產品。中國當下處於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通過跟瑞士高新技術、高端產業的合作,有助於中國的產業轉型。而對於瑞士這樣的小型經濟體來說,中國龐大的市場將提升其產品的競爭力。

“中瑞自貿協定簽署以來,雙方之間的貿易和投資獲得大幅增長,目前自貿協定主要針對具體領域,相信將來還會繼續擴展,我們相信自貿協定不僅加深了中瑞雙方的信任,同時也將帶來雙贏。”毛雷爾說道。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191

瀘州老窖定增30億逆勢擴產能 高管都為此"節衣縮食"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794.html

停牌一個月,瀘州老窖(000568.SZ)終於拋出定增方案,這回,瀘州老窖又“瘋狂”了一把,擬募集不超過30億元投入釀酒工程技改項目,直接將瀘州老窖的基酒生產能力擴大3.5萬噸,儲藏能力擴大10萬噸,為此,瀘州老窖的高官們還得“節衣縮食”一番。

白酒行業雖然已經觸底,但仍處於產能過剩的環境中。一位長期關註白酒行業的分析師就對第一財經記者坦言,就目前來看,技改是方向,但通過融資加速技改似乎沒有太大必要性,瀘州老窖完全可以一步步來。“在資本層面,我們還沒看透這個項目的真正意義,還需要觀望。”他表示。

根據瀘州老窖披露,本次擬以不低於21.86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3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億元,全部投入釀酒工程技改項目(一期工程)。其中,瀘州酒業投資有限公司承諾以不超過2億元認購,包括瀘州酒業投資有限公司在內,定增對象不超過10名,包括基金、證券公司、信托公司、財務公司等等。

預計項目建成後,瀘州老窖將擁有3.5萬噸生產能力,以及儲酒10萬噸的儲藏能力,預計項目年均可實現銷售收入18.46億元,年均凈利潤3.23億元。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本次募集的僅是瀘州老窖釀酒工程技改項目的一期工程。而根據瀘州老窖已經披露的規劃,整個技改項目的投資達74.14億元,項目完成之後,將形成年產優質基酒10萬噸,曲藥10萬噸,儲酒能力30萬噸的現代化產業基地。第一期工程預計完成時間是2020年12月,二期工程預計完成時間是2025年12月。項目建成後,瀘州老窖將形成了制曲自動化、拌糟自動化、自動摘酒輸酒、自動攤晾下曲等較為成熟工藝。

這項技改項目的規模到底有多大?或許通過對比2015財年的狀況可以了解一二。以2015財年為例,瀘州老窖全年銷售量才19萬噸,庫存量3.63萬噸,生產量19.1萬噸,瀘州老窖30萬噸的儲酒能力的項目規劃相當於目前庫存量的8倍。

而由於此次定增項目,還會攤薄現有股東的即期回報,根據目前的估算,瀘州老窖擬募集不超過30億元。如果2016年度,公司凈利潤與2015年度持平,那麽當年每股收益將會因定增被從1.0327元下滑到1.008元,如果利潤較2015年上漲20%,那麽每股收益則會從1.2392元下滑至1.2096元。

在瀘州老窖看來,項目建設具有必要性。瀘州老窖方面表示,公司目前的產能結構已經不能適應白酒市場未來消費升級的需求,通過本次技改,逐步淘汰落後基酒產能,提高優質基酒生產能力,形成以中檔酒為主,高檔酒和低檔酒為輔的“橄欖形”產品結構,抓住消費升級契機。

而且因為項目攤薄了股東即期回報,瀘州老窖的高管們也要為此“節衣縮食”一番。記者看到,瀘州老窖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包括瀘州老窖董事長劉渺、總經理林鋒在內的13名高管都需要為此次定增簽訂一份填補措施的承諾,當中包括承諾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職務消費行為進行約束”、“股權激勵的行權條件將與公司填補回報措施的執行情況相掛鉤”等,作為攤薄股東即期回報的填補承諾。

瀘州老窖方面解釋,由於募集資金項目有一定的建設周期,且從項目實施到投產實現效益也需一定時間。在上述期間內,公司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在短期內可能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因此短期內可能存在每股收益被攤薄的風險。

中泰證券最新的研報認為,從資本市場角度而言,總體感覺定增項目略顯粗糙,稀釋股東的利益(8.9%)影響負面,大股東股權被稀釋也讓資本市場對大股東的真實想法尚存疑慮,但是也將強化進一步釋放業績的預期。“結合公司定增的意圖、資本市場反饋,我們認為公司的定增褒貶不一,未來的核心還是將來自於業績的成長,而從現有的中高端產品20%~30%的增長來看,即使股本增加了8.9%,我們依舊對公司未來的成長抱有較強的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202

誰都夢想擁有一輛“會飛的車” 谷歌創始人已為此投資上億美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6-11/1011933.html

谷歌公司創始人之一拉里·佩奇過去幾年來一直在向“飛車”研發企業投錢,他已經先後為兩家企業提供累計超過1億美元資金支持。Zee.Aero公司的新設計方案據描述是“一個狹窄車體加上一個能夠搭載一人的球狀駕駛艙”;Kitty Hawk公司設計的“飛車”類似“巨大版的四軸無人機”。

20151103_60798.thumb_head

谷歌公司創始人拉里·佩奇

擁有一輛“會飛的車”是全球不少科幻迷的夢想,而美國矽谷一名“大佬”或許已經為實現這一夢想做了不少。

美國媒體9日披露,谷歌公司創始人之一拉里·佩奇過去幾年來一直在向“飛車”研發企業投錢,投資金額累計超過1億美元。

【“革新運輸形式”】

美國彭博社報道,佩奇先後為Zee.Aero和Kitty Hawk兩家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這兩家初創企業都致力於“飛車”的研發。

Zee.Aero公司創立於2010年,緊鄰谷歌公司總部,擁有接近150名員工。部分員工曾供職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私人太空運輸企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波音公司等。

Zee.Aero公司網站介紹,這家企業正在“開發一種革命性的運輸新形式”,涉及“空氣動力學、高級制造和電力推進的學科交叉”。

《紐約每日新聞》報道,Zee.Aero公司已經設計完成一種“飛車”原型並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報專利,目前正在矽谷附近一座飛機庫中設計另一種方案。新設計方案據描述是“一個狹窄車體加上一個能夠搭載一人的球狀駕駛艙”。

Kitty Hawk公司成立於2015年,地點距離Zee.Aero公司不遠,同樣抱著“研發電動私家航空車輛”的目標,但設計方式與Zee.Aero截然不同。按照《紐約每日新聞》的說法,Kitty Hawk公司設計的“飛車”類似“巨大版的四軸無人機”。

【“秘投”上億美元】

彭博社援引多名了解Zee.Aero公司情況的消息人士的話報道,佩奇僅對Zee.Aero一家的投資就超過1億美元,但他對這些投資刻意保持低調。他有時會現身Zee.Aero公司二樓,因此員工為保密通常稱他為“樓上的家夥”。

法新社解讀,現任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公司首席執行官的佩奇“努力隱藏他(對‘飛車’研發)的參與”,是因為這些項目是他“在獨自追求飛車夢想”,而不是谷歌諸多尖端開發項目的一部分。

谷歌眼下正在進行的無人駕駛汽車等多個研發項目。據估算,這些尖端開發項目已經“燒掉”谷歌數十億美元。

就“飛車”的研發而言,盡管Zee.Aero和Kitty Hawk還沒有向外界透露各自項目具體目標和時間表,但鑒於“汽車上天”須經過航空管理部門批準且可能引發相關法規的重大修改,兩家企業的產品要真正“飛上天”還需時日。

谷歌創始人投上億美元造飛車 年底前試飛

圖為“飛車”效果圖

【“來自中國的競爭”】

《紐約每日新聞》評論,如果Kitty Hawk公司的“飛車”真的按照“巨型無人機”的思路設計,它“已經面臨來自中國的嚴肅競爭”。

今年1月6日美國拉斯韋加斯消費電子展(CES)開幕當天,中國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發布了全球第一款能搭載一名乘客且全天候飛行的大型無人機。

這款名為“億航184”的無人機外觀與直升機類似,但完全自動駕駛,無需飛行員。這家公司介紹,“億航184”高1.5米,凈重200千克,額定載重100千克;飛行高度一般在距地面300米至500米之間,平均飛行速度每小時100公里;采用純電力驅動,電池兩小時即可充滿,在海平面高度續航23分鐘;采用垂直起降方式,無需機場跑道等傳統基礎設施,加上可折疊式設計,消除了阻礙飛機及其他空中交通工具應用於日常生活的瓶頸。

億航公司打算今年年底之前在美國內華達州試飛這款無人機。

這家公司稱,希望這款無人機將來成為人類中短途日常交通運輸工具。(郜婕 新華社專特稿)

  • 新華網
  • 趙慶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