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惡果漸現 易明的生活點滴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105221

  早前《蘋果》宣布節流,今天惡果漸現。

  復活節假期之後,「金融中心」不見了!

  什麼?「金融中心」不見了?香港不是好端端地安然無恙嗎?

  不是香港這個「金融中心」不見了,而是《蘋果》的「金融中心」版不見了!

  真是沒有想過,《蘋果》不斷向財經版開刀,早前已經縮減了財經版的版數,只剩下兩大張紙的八個版面,如今竟然連「金融中心」這一版亦不見了,這一版的消失,的確可以省回不少專欄作家的稿費,估計這一版的稿費應該是較高的,因為文章較長之故。

  曾經向《蘋果》建議為了維持關於股市的新聞應縮減有關地產的報道版面,因為看財經版的,相信股民應該是佔大多數,樓民應該不多,因為買樓動輒要數以百萬計,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買樓,可是買賣股票則是少至數百元亦有交易,幾乎是人人都能負擔得起。

  可惜的是:「意見接受,態度依舊」,結果是地產的報道沒有減少,反而是有參考價值的專欄卻不見了,真是令人惋惜。

  《蘋果》的財經版,正在沒落中,未知下一波又將如何發展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150

資金面穩中偏緊 理財產品“春節行情”漸現

“春節行情”這個詞兒一般是在觀察股市投資機會時用的。但除了股市,投資者最為熟悉的固定收益類銀行理財(即封閉式預期收益型和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是否也可能有“春節行情”?下周末就是春節了,今年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沒有出現“春節行情”?

由於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是一個“資產池”,“池”內有各類包括國債、金融債、高級別企業債等在內的債券,以及票據和一些銀行間金融工具等,因此影響收益率的一大因素,是市場資金面情況、以及各家銀行在此時間段的資金壓力情況。

第一財經記者從一名銀行資產負債部門人士處獲悉,一般情況下,春節前取現需求會增多,銀行要應對流動性備付。他表示,節前取現的壓力一般從節前兩周左右開始顯現。而這也會帶動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於全年非特殊時點。

此外,就往年情況來看,不少銀行有借“春節理財”、“春節特供”等名頭拉動營銷的做法,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小幅推高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的設定。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根據普益標準的監測數據,1月7日至1月13日被監測的263家銀行共計發行的1477款銀行理財產品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05%。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去年10月、11月的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還不到4%。

從資金面情況來看,央行維持流動性平穩的基調未變。本月第一周,央行在公開市場實現大幅資金凈回籠,單周凈回籠量接近6000億元,創6個月來新高;不過此後,應對季節性需求,央行在公開市場呈現加大資金投放力度趨勢。本周來看,繼周一、周二兩日單日凈投放達1650億元、2700億元之後,周三央行又進行4600億逆回購,使單日凈投放量達4100億元,創出近一年來新高。

不過即便如此,截至記者發稿,周三市場資金面情緒整體依然趨緊。一家股份制銀行同業部門人士透露,貨幣市場在一些負面消息影響下市場情緒緊張,“大額都延時到5點30分了”。當日各期限品種拆借成交情況和質押式回購成交情況基本呈現利率上升,不過升幅較為溫和。

分析人士表示,根據往年經驗,在目前春節來臨還剩下一周多時間的背景下,資金面趨緊也較為正常,本周將面臨繳稅影響,資金需求高峰期料持續到下周初。而這也很可能帶動理財產品收益率維持在偏高的位置。

不過記者也同時註意到,“春節行情”雖好,還是比不過12月底的“年中決算”行情。從統計數據來看,即使是目前已經偏高的平均4.05%的預期收益率,較之12月最後一周也下降了0.15個百分點。普益標準的研究員表示,12月底不少單位要結算,銀行資金壓力就大了,所以各大銀行紛紛提高理財收益率來招攬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72

上市公司信用風險漸現,股票質押比例高企

股權質押比例成為觀察信用風險的另一道“暗門”。

wind統計顯示,截至目前A股有約3500家上市公司存在股權質押,占比超過99%,幾乎是“無股不押”,股權質押特別是高比例質押與信用風險之間的關聯也被機構作為信用債投資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通常企業將流動性較好的資產變現來補充現金流,對於上市公司股東而言,可以通過質押股權來獲取流動性。對上市公司而言,股權質押比例是觀測現金流狀況一個的輔助指標。

隨著資管新規等監管的落地、金融監管從嚴態勢基本形成,一些前期依靠資金信用擴張維持運行的市場主體出現困難成為“情理之中”。

“債券市場的情緒非常容易傳染,擠兌時有發生。特別要防範由於擠兌產生的風險。這種情況下所帶來的風險是大於事實本身的風險。”北京某公募債基明星基金經理認為,過去幾年企業通過債券市場、通過銀行擴張非常快速,現在新的監管形勢下,資金續接不上就很正常。

質押比例高

融資收緊,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融資是重要方式之一。但過度依賴股份質押融資的兩個風險,一是反應公司資金較為緊張,依賴有折扣的股份質押融資;二是股權質押比例過度集中,容易受到股價波動的影響,股價大幅下跌導致的強制平倉,可能引發資金鏈的進一步收緊。

“如果上市公司從股東獲得資金情況較多,或者上市公司資金被股東占有,或者兩者的業務相關性較高。一旦股價出現大幅波動,股東流動性吃緊,而上市公司又面臨償債需求。”北京一位明星公募債券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分析稱,如果恰好碰到信用債償付,現金流難以支付本息,就容易引發違約。

長江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趙偉註意到,今年新增的6家違約主體均有類似現象,中國結算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剔除港股上市公司富貴鳥,5家違約主體或控股子公司股票質押比例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實際控制人股票質押比例可能更高。

一般而言,當上市公司面臨短期資金鏈壓力時,不少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會主動借款給上市公司,解決上市公司短期資金壓力。

但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較高(80%以上)且上市公司負債率較高(60%)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將很難再從控股股東處直接獲得資金,這類型的公司發生債務風險的概率相對控股股東低比例股權質押的要偏大。

趙偉總結,再融資壓力加大是信用風險加速的主要原因,違約主體表現為籌資現金流明顯惡化,上市公司還表現為股票質押比例較高。

與此同時,在實際的投資中,負債率也是基金經理們非常看重的一個指標。

“現在對於民營企業的債券,比如負債率在55%以下的才可以考慮,對於央企或者國企,可能會把負債率的指標放寬到70%。”他也說。

上交所也於近日表示,要求相關控股股東詳細披露資信情況,並積極采取措施化解信用危機;督促公司確保生產經營穩定,排查是否存在潛在的風險敞口,避免發生二次危機。

發債難度加大

違約風險的持續發酵,也使得信用債的需求大大減弱,凈融資水平回落。與此同時,今年來高等級信用債比重明顯提升,凈增量幾乎全部來自於AAA。由於需求弱化,低資質企業發債難度增大。

近期頗受市場關註的案例便是東方園林,其於20日公告2018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結果,原計劃2個品種發行不超過10個億,結果只有品種一發行了0.5億規模。

第一財經了解到,近期債券市場發行取消發行和發行利率高企的案例不少,不少低評級民企信用債即使提高利率也難以發行成功。

北京某券商信用債分析人士也指出,在前幾年低利率環境之下部分企業負債擴張,短借長用,將資金投入到周期比較長的項目當中,資產沒有辦法及時的轉化為有效的產出以及現金流。今年以來的利率環境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利率進入長生的通道。在過往這種短借長用的策略之下,企業需要不斷的進行債務滾動發行,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比較大的財務壓力。

在深圳某公募基金債券基金經理於洋(化名)看來,當前的市場情況下,不止信用債的等級利差在走闊,其實存單的評級間利差也在走闊。從目前的形勢上來看,雖然貨幣政策邊際轉松,但是信用派生的角度來看,仍然有比較大的壓力,融資層面出現較多問題,實際的情形來看,實體的信用融資仍然處在一個收縮的態勢。

興業證券相關研究人士指出,5 月以來取消發行的債券規模較為穩定,但多數集中在偏低等級的信用債,反映出企業通過發債融資的難易程度也出現了體量上的分化;並且隨著緊信用環境的持續,這種分化也將進一步延續。在這種情況下,除了資金鏈滾動的信用風險壓力外,一級市場的發行結果也會影響到存量債的二級市場的表現。

於洋認為,當下的信用利差正在重構,等級間利差走闊,提高對中低等級信用債的配置需要看到整體信用融資環境的改善。

“這和金融市場的慣性有很大的關系,市場的交易價格和估值都在延續這樣一個邏輯,要提高對中低等級信用債的配置力度,需要看到整體信用融資環境的改善。”於洋告訴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854

老樓周記:兩大跌市訊號漸現

1 : GS(14)@2017-06-25 10:09:54

姑勿論樓價能否扺禦外圍衝擊,但事實上高泡沫卻是在形成當中,只要觸發走資潮,樓市當然首當其衝。以往老樓提及兩類跌市訊號,包括港滙偏弱和買樓情緒轉差,前者已從美國今年第二次加息後出現,距離金管局在7.85的水平向持牌銀行賣出美元只差分毫,臨近回歸前夕,多位財金官員在不同場合和平台發表對樓市風險的警告,與97年爆煲前形態相近。好多人語老樓今年不同97,從利率和炒家比率不同,以及客觀買家分類亦滲透了不同背景的資金,形勢與97年高利率、高槓桿和炒家比例佔多大有分別。他們講的也是事實,自去年反彈以來,老樓看好樓市至今年第一季這大半年,但升勢超出老樓的想像,其間三度出招來抑壓需求和銀行借貸比率,反而刺激了樓價,短短一年內,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128.75升至上周的159.88,升幅24.2%,明顯受到資金到入香港有關。近排以經濟學家謝國忠最熊,接受電視台訪問時指樓市已出現泡沫,隨時爆破,未來更迎接長達20年的樓市大蕭條。他解釋的理由為利息會上升,有些人仍認為樓價會一浪一浪地再往上走,這種想法非常不理性,又建議業主盡快賣物業套現,「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以往樓市落後於股市半年才反映,但過去兩年一反常態,樓市跑早過股市,反映了投資樓市的資金部份轉投股市,同埋發展商提供高成數按揭之下,在總成交量上未能反映到有多少散戶轉玩股票,但這個資金音樂椅的確在進行當中,一批實力者已減少在樓市內活動,看漲置業情緒正改變中。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本欄逢周五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3/200653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8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