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揭蔡東豪滅聲之謎老細拉美國僱傭兵投共

2014-08-21  NM
 
 

 

金錢、利益之前,抱負理念往往成為犧牲品。寫過《金錢之王》的蔡東豪,七月底突然自動「清洗」一手創辦的《主場新聞》,背後的「恐懼」一直成謎。但原來答案不在蔡身上,而是他背後的老闆高振順。事件的導火線,正是由高拉線、金融界一宗不起眼的收購。

手持最少五間上市公司股份的高振順,是金魚缸內的低調殼王,甚少人知其背景。去年底,高旗下殼股天地數碼(500),宣佈收購一間非洲物流保安公司,隨後改名「先豐」。交易低調,但牽涉人物卻十分猛料。買方天地數碼第二大股東是隸屬國務院的中信集團,賣方是大名鼎鼎的前海豹突擊隊隊員、美國私人軍團黑水(Blackwater)創辦人Erik D. Prince。黑水受僱美國政府,參與伊拉克戰爭而聞名。高振順拉攏兩大敏感陣營,吃跨國大茶飯。醒目的「香港仔」蔡東豪,拿著千萬年薪,自然要「收檔讓路」。

本刊經過多方追查,揭開高振順由裁縫變身殼王的發達之路,以及這單中美交易背後的來龍去脈。

蔡東豪於七月底突然結束《主場新聞》,一向能言善辯的他,對於「收檔」原委卻講得隱晦。但其實,真正的原因,與他另一身份——精電國際(710)行政總裁,有直接關係。精電的大股東,即蔡的老闆,是有低調「殼王」之稱的股壇老手高振順。當年以月薪一萬,自薦為高振順打工的蔡東豪,聲稱:「很欣賞高生,想跟佢學嘢。」十年後,已成為高身邊的「頭馬」之一,年薪過千萬。蔡東豪亦不時公開指:「對高振順的欣賞與尊重有增無減。」而是次《主場新聞》收檔,高振順正是關鍵人物,他背後正炮製一宗涉及國安層面的中美交易「大茶飯」。

「僱傭兵之王」殺入中環

去年十一月,高振順旗下殼股天地數碼,宣佈收購在非洲從事物流安保業務的先豐服務,代價為三百萬美元,以及每股作價七毫三的購股權。天地數碼後改名「先豐」,並引入先豐創辦人Erik Prince出任主席,原主席高振順退任副主席。同月,專欄作家丘亦生在報章撰寫「當私人軍團遇上中國國企」一文,大爆Erik Prince的猛料往績,據知幕後執筆者正是蔡東豪。在國際舞台大名鼎鼎的Erik,有「僱傭兵之王」之稱。他一手創辦的黑水,在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發動阿富汗及伊拉克反恐戰爭時,受到美國政府重用。黑水除專責保護身處戰地的美國軍官,亦為軍方運送物資,更聲言由黑水保護的政要,保持「零死亡」紀錄。至於天地數碼,高振順是第一大股東,緊隨其後的第二大股東,正是隸屬國務院的中信集團。中信是中國投資非洲的重要窗口之一,集團旗下的中信建設,在非洲安哥拉擁有旅遊、住宅及農業開發等項目,另外中信大錳(1091)於非洲加蓬蒙特貝利擁有錳礦。現時,非洲不少地區局勢動盪,Erik在戰地的經驗及人脈,剛好為中信掃除障礙。而是次跨國交易的牽頭人,正是高振順另一旗艦公司,並由蔡東豪出任董事的瑞東集團(376)。本週一,記者在金鐘遠東金融中心樓下,找到準備搭電梯回公司的高振順。他淡定地笑著表示:「成個故事好長,我係透過瑞東一個基金客戶D.E Shaw介紹認識(Erik Prince),個基金亦係瑞東嘅股東之一。」他更指Erik一個月後來港,屆時可安排訪問。不過,提到主場新聞,高振順即三緘其口,快步走進辦公室。之後,高在電話中補充對蔡東豪的評價:「我非常欣賞佢,佢做嘢有見地,文章又寫得好。佢係一個精明能幹嘅人,如果唔係我點會搵佢做CEO。」生意上與中方來往密切的高振順,過往對蔡創辦的主場新聞隻眼開隻眼閉,但當真正的「大茶飯」吃到「埋口」,加上業務隨時牽涉國家機密,主場新聞在這時突然「自閹」。

殼王身世曝光

一直藏身幕後發功的高振順,行事極之低調,其人脈縱橫,涉獵江湖人脈,但金融界對其背景所知甚少。本刊多番追查,揭開其傳奇發達之路。今年六十三歲的高振順,出生於福建一條小鄉村。父親前往菲律賓謀生,在當地開設餐廳。六一年,在父親的安排下,高振順與胞兄乘坐漁船偷渡來港,寄居在親戚家中,後入讀皇仁書院。然而,高似乎不愛讀書。根據皇仁的校刊,高當年的會考成績,最高分是英文和世界歷史,拿D級,生物及物理更不合格;精於財技的他,數學只有E級。中五畢業後,高振順先後做過導遊、裁縫和買賣股票。高振順向記者承認:「大學冇讀過,門都冇入過。」聲稱認識了高振順三十年的蕭若元,早前在自家網台《謎米香港》的節目中大爆高的身世。他指高因英文好,在尖沙咀做裁縫時,常常有水手客光顧。及後,高的叔父從菲律賓來港,因膝下無兒,視高如子。在叔父提攜下,高振順轉行做找換店生意。賺到第一桶金的高振順,另一邊廂,亦利用叔父在菲律賓的人脈,與菲律賓人做生意,但卻因此惹上一身蟻。

搭上馬可斯家族

在菲律賓經商的高振順,因而認識當地不少政要。蕭若元指高與菲律賓前總統馬可斯夫人十分熟絡,每次馬可斯夫人來港,都是高接待。據消息人士透露,當年,高振順與同為福建人的遠華走私案主犯賴昌星亦相識。八六年,馬可斯下台,逃亡到夏威夷。同年,有指高因炒股失利,要變賣在菲律賓的生意和物業。不過,蕭若元卻在節目中踢爆:「馬可斯倒台後,高振順一度成為菲律賓第九號通緝犯,後來菲律賓國防部長親自來香港,接高返去講數,傾掂咗,先取消通緝令。」甩難的高振順,回港與皇仁的同班同學黃少庚,合股開設公司,並曾報住由黃少庚曾持有的浪翠園。

炒殼股 東山再起

在菲律賓撞板後的高振順,一直希望另謀出路。九二年,他搭上蕭若元等人,入主殼股志正國際(175,現稱吉利汽車),「佢第一次買殼,係我哋一齊夾。佢出名,我哋打本,兩年之後賣咗東龍(志正重組後的名字),先分道揚鑣。」志正一役,令高振順走進金融界,學會重組殼股的財技,也賺了一筆,「於是佢開始不斷買買賣賣(殼)。而家佢就算冇一百億(身家),都有七、八十億。」蕭估算道。開始受到金融界注意,是○○年和內地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及其丈夫吳征,合作買殼股良記集團(307,現稱優派能源),重組成為一間媒體公司。這宗交易,除了幫高振順揚名,更透過楊瀾、吳征,結交到有軍方背景的保利集團。然而,最成功的一次買殼交易,一定是○七年重組香港藥業(182,現稱中國風電)一役。○六年,高振順入股香港藥業,「馬仔」蔡東豪亦於香港藥業出任執董。翌年,高振順注入風電項目,股價被炒高。高振順即陸續減持,不足一年間,最少賺約八億元。現時,高仍為中國風電副主席,持有兩成二股權。活躍於殼股市場的高振順,據知與中國星的向華強、賭王四太等稔熟。

打造新「百富勤」

近年,高振順的「胃口」愈來愈大。一一年底,他將旗下殼股亞洲傳媒(376),易名為瑞東集團,公司股東曾包括國資委旗下的中國誠通控股。瑞東主攻證券買賣及企業收購、融資等業務。一二年,高振順曾公開指欣賞當年由梁伯韜打理的百富勤,希望將瑞東打造成另一間「百富勤」,成為亞洲大型華資投行。瑞東最為人熟悉的代表作,是今年三月,替高振順好友董平的文化中國傳播(1060,現稱阿里影業),在阿里巴巴入股的交易中,擔任財務顧問。不過,這場備受矚目的賣殼事件,卻極速爆出醜聞。本月中,阿里影業發通告指前公司的財務會計可能存在不恰當的地方,公司從十五日開始停牌。與此同時,董平更被傳失蹤。身為財務顧問的瑞東,成為箭靶之一。一心想做「大刁」的高振順,可謂出師不利。不過,高振順的心情並未受到影響,因為真正的大茶飯,已蓄勢待發。先豐完成變身後,據消息人士透露,高振順最近不時推介老友「入貨」,「佢話先豐一定唔只七、八毫咁平,會再炒上去。」將先豐和當年中國風電的佈局比較,同樣是引入具概念性的新經濟業務,並邀請猛人加入,此正是高振順的拿手財技。

美國前軍官 倒戈投共

先豐的交易,高振順將「賭注」押在新主席Erik Prince身上。翻查Erik的往績,確實「嚇倒人」。出身富裕的Erik,父親Edgar Prince早於六十年代開設汽車零件模具生意,八十年代已有一千五百名僱員。Erik年輕時於希爾斯德爾學院(Hillsdale College)修讀經濟學,未畢業已於白宮任實習生,為官員撰寫講稿。畢業後加入軍隊,曾任美國海軍軍官,之後加入美國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曾於海地、中東、巴爾幹半島駐守。九五年,父親病逝,Erik兩年後以十三點五億美金,賣走家族公司,同時成立私人保安公司黑水國際,於北卡羅來納州買入七千多英畝的土地,作為訓練基地。最初,黑水只是普通安保公司,至911事件後,華府在中東發動反恐戰爭,成為黑水的轉捩點。○三年起,白宮將保護美國在伊拉克最高級文職官員的任務交予黑水,而在前總統布殊執政年代,黑水接獲的任務合約,總值達一百五十億美元。據悉,黑水在高峰期,曾於不同國家部署超過二千三百名士兵,擁有超過二十架飛機,並有自己的情報部門,儲存多達二萬三千多名特種部隊人員、退役士兵及執法人員等數據,方便隨時聯絡執勤。 Erik曾驕傲地表示,在四萬多個保鏢任務中,雖然有三十多名保鏢身亡,但沒有一次令保護對象遇害。不過黑水在執行任務時的狠辣手法,亦備受爭議。○七年,黑水在巴格達一次任務中,在鬧市中開槍,最終導致十七名伊拉克平民死亡。事件成為國際醜聞,Erik因此被傳召上國會作證。最後,黑水因捲入不同違法訴訟,被窮追猛打。一○年,Erik出售黑水國際,公司現已易名為Academi。

食正國策非洲「維穩」

沉寂一段時間後,一二年,Erik另起爐灶,在阿布達比創辦Frontier Resource Group,於非洲投資資源公司,另一主要業務Frontier Services Ltd.,是為其他外資提供各種形式的物流服務及保安管理,更不諱言目標客戶,是大力投資非洲的中國國企。是次變相借殼上市的,正是新成立的Frontier Services。非洲擁有龐大的天然資源,亦是中國重要的外交地盤。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去年三月到坦桑尼亞發表演講時,承諾在三年內向非洲提供二百億美元的貸款。而作為中國對外投資窗口的中信集團,早年已在非洲插旗,近年投資更是有增無減。國際關係學者沈旭輝亦指,中非交手,是各取所需,「內地可以喺非洲取得本身短缺的天然資源,非洲則視內地為世界銀行。」他表示,非洲當地缺乏完善的監管,吸引大量內地投資者到當地賺快錢,就如一百五十年前的美國西部開發一樣。沈旭輝補充:「Erik的私人公司,業務包括位於南蘇丹的油田,這些油田是內地一直熱衷染指的地方,但出於歷史因素(內地與北蘇丹的關係密切,但南蘇丹則和美國的關係較密切),所以在進入南蘇丹的層面上,一直存在困難。國企中信睇中Erik的先豐,是因為Erik的背景和人脈,能減低在該地區做生意的阻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02

滅聲行動升級中聯辦違憲壟斷出版市場

2015-04-09  NM
 
 

 

今年是《基本法》頒布二十五周年,這本特區小憲法原本肩負着保障港人自由的承諾,但回歸後中央伸到香港的魔爪愈來愈放肆,帶頭的,正是中央駐港最高機構中聯辦。本刊取得大陸工商局文件,證實中聯辦透過一間大陸神秘空殼公司,迂迴持有及經營香港最大出版及零售書商聯合出版集團;又實益擁有《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去年更悄悄成立「橙新聞」,染指網絡媒體。聯合出版集團每年營業額高達五十億港元,市民走入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及商務印書館買一本書、一本記事簿、一支原子筆,原來已直接進貢中聯辦。壟斷八成市場的結果,就是中聯辦假借市場機制,操控及拑制本港出版及傳媒,影響意識形態。前基本法草委李柱銘質疑,中聯辦營運書店及出版事業,違反《基本法》第二十二條,即中央政府各部門不得干預本港事務。回歸十八年後,這是首次有證據踢爆,中聯辦實益經營本港巨企。隨着梁振英自甘淪為西環的政治附庸,有錢又有權的中聯辦,近年大力擴張,轄下部門已達二十四個,累積掃入五百個住宅單位作宿舍。本刊就以上問題向中聯辦、政府、聯合出版查詢,至截稿未獲回應。

雖然《基本法》白紙黑字講明,港人享有出版及言論自由,但各項自由明顯正在收窄,港獨及撐佔中書籍首當其衝成為犧牲品。上月起,相繼傳出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的母公司聯合出版集團下達指令,所有屬撐佔中陣營的書籍,包括一群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生所著的《被時代選中的我們》,資深傳媒人區家麟撰寫的暢銷書《傘聚》等均收起不賣。由於聯合旗下子公司包攬出版、印刷、發行以至零售整條產業鏈,壟斷本地逾八成市場,「收書令」成為審查雨傘書籍、封殺出版自由的政治工具。雖然一般人一直以為聯合出版為中資民間機構,但股東身份及股權分配一直是個謎,外間只認為聯合願意配合北京旨意。

廣州母公司位處軍區

不過本刊仔細追查,發現聯合出版的背景殊不簡單。根據公司註冊資料,該公司由一家香港公司「新文化事業(香港)發展」全資擁有,新文化則由一家神秘大陸公司「廣東新文化事業發展」持有。本刊依照資料到「廣東新文化」位於廣州的辦公室查證,該物業位處先烈中路黃花崗地鐵站附近,但Google、百度以至騰訊地圖,均無法顯示該區的街景或衞星圖片。記者到達現場後才知道,該地段位處軍事區,附近道路全列為軍事通道。記者沿路探查,辦公室對面是守衞森嚴的軍事區入口,門前掛上「八一」軍徽,更有解放軍人員駐守,記者在附近稍為駐足張望即被驅趕。辦公室旁邊則是「廣州軍區空軍第一招待所」,氣氛明顯較大街緊張。根據小巷門牌,記者終找到廣東新文化辦公室所在建築物,但該處不是商業大廈,而是一座七層高的舊式住宅,門外沒有廣東新文化的門牌或信箱,記者向附近居民確認地址無誤後,始得悉掌控香港出版王國的總部,竟是該幢大廈地下一個破舊房間。

總部是老幹部活動室

從窗外觀看,該房間僅三百平方呎,鐵門旁掛着白底紅字「老幹部活動室」門牌,所有窗戶都被封住,門外多個木信箱陳舊破爛。住在此舊宅的中年婦人表示,從未聽過這裡有辦公室或出版公司:「一○一(門牌號碼)係從來無人,亦都無公司,我唔知係咪有人點錯你嚟啦。」聯合出版的神秘山寨總部設於軍事區並非偶然。本刊取得大陸工商局的詳細公司註冊記錄,揭露這間「廣東新文化」公司,背後單一股東是「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註冊資本是二千萬元人民幣,業務範疇屬「戰略管理」,毋須像其他私人公司進行年檢。經營範圍一欄寫得更露骨,列明公司「管理在香港的新聞文化事業、物業管理……等辦屬企業的國有股份」。文件又揭示該公司早於九○年成立,董事長黃榮標與前中聯辦轄下廣東聯絡部主任同名同姓,另一董事吳建芳則相信是《文匯報》前副總經理。

中聯辦迂迴操控傳媒及出版巨企

*《香港商報》大部分股權由該公司董事以個人名義持有。註:以上只列出部分聯合出版集團子公司

擁三大左報涉足網媒

中聯辦以迂迴手法,透過大陸空殼公司控制本地出版巨企之餘,記者翻查本港三大左報《文匯報》、《大公報》及《香港商報》的登記文件,前兩者大股東均為「廣東新文化」,後者則只佔小量股份。股權結構與聯合出版大同小異,均由中聯辦透過數層公司持有九成九股份,報社及出版集團的話事人只象徵性每人獲分配一股公司股份。調查過程中,記者無意中發現中聯辦原來悄悄染指網絡媒體。去年雨傘革命後,網媒及社交媒體從發布消息到動員參與,對運動均起關鍵作用。中聯辦去年即鬼祟地經廣東新文化、聯合出版等五層公司,創辦網媒「橙新聞」。有別於一般網媒,橙新聞除轉載網上或傳媒的時事、經濟、娛樂新聞,亦有自家製作新聞及短片,更邀得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等建制派專訪,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幫港出聲召集人鄭赤琰則負責撰寫專欄。網站又開發手機應用程式(apps),明顯較一般網媒「揼本」,但應用程式下載次數僅逾一百次。消息人士透露,橙新聞仍在「埋班」,現時處於試業階段,未來將展開宣傳攻勢。該網站現正刊登多段招聘廣告,一口氣招攬副新聞總監、編輯、網站設計、開發、推廣等七個職位,證明財力雄厚。中聯辦多年暗暗苦心經營,以空殼公司操控本地出版及傳媒企業,其中尤以聯合出版集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集團旗下有三聯、中華、商務、新雅、萬里等三十個出版品牌,全資擁有逾五十家書店,業務遍及大陸、澳門、美、加、星、馬。版圖除覆蓋書籍產業鏈,連拍賣書畫、唱片甚至物業投資亦有涉足,單是旗下兩間專門負責物業投資及租賃的公司,已持有近廿四億工商物業,包括中環中商大廈全幢業權。

市民每年進貢五十億

由於聯合出版沒有上市,集團亦絕少披露股東以及賬目資料,對上一次公開提及業務收入,已是○七年集團舉行春茗的新聞稿,透露○六年度收入高達三十九億港元,集團其後只是偶爾披露業務增長的百分比,依此推算,一○年業務收入已高達四十八億。資深出版商、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對中聯辦透過私人公司全資擁有聯合出版感憤慨,他透露該集團旗下品牌已壟斷本地逾八成書本出版及零售市場,中小型書店多已被迫遷到偏僻地區或樓上店鋪營運。彭志銘憶述,中聯辦過往對爭議書籍仍採取較寬鬆的態度,各書店店長均可自由入貨,即使冷門書籍都會「入一兩本看門口」。但五年前情況急轉直下,入貨及調度書籍的權力收歸集團中央,「最明顯係四五年前我哋突然收到消息,香港出版業都知道聯合集團發行嗰邊嘅物流公司最上層,有幾個(大陸)人入咗公司,負責審閱邊啲書可以發(行)、點樣發、發去邊啲書店,發幾多數量等等。」該段時間正是年輕人反高鐵情緒高漲之時,本土意識抬頭,中聯辦明顯借操控出版市場,壓制反港府、反中共的思潮。隨着梁振英及張曉明上場並採取政治鬥爭路線,聯合出版對出版尺度亦愈收愈緊。記者上週巡視集團旗下書店,發現元朗的三聯旗艦店「文化生活薈」,當眼處擺放了多本集團旗下品牌出版的《佔中透視》、《香港「佔中」揭秘》等反佔中書籍,撐佔中作者撰寫的《傘聚》及《每一把傘》卻不見影蹤。記者向職員查詢,對方即打開書櫃搜尋,但並無發現,再經公司電腦系統查證後,表明兩書全線門市缺貨。其餘位於中央圖書館的中華書局,銅鑼灣的商務印書館旗艦店均有相同情況。「佢係有生意都唔做,區家麟嗰本《傘聚》賣到萬幾本,佢可以一本都唔賣,佢唔係志在賺錢。」彭志銘又怒轟,集團透過旗下出版品牌,以反佔中書海打擊敵對陣營,透過控制市場為黨服務,拑制出版自由。「第一係俾阿公睇,(以示)對面喺市場有十幾本書,我哋會有幾十本。第二,呢啲真真假假放晒出嚟,好多人唔知道,買咗,就以為『哦原來雨傘人咁差』,咁係做一個對抗性的工作。」

兩子公司擁廿四億資產

註:以上資產只計算專門為集團投資及管理物業的兩間子公司,包括僑商置業及中商置業,部分物業並非用作出版相關事業,估計是用來投資收租。

出版業巨獸入侵大學

為進一步落實中央對年輕人進行思想教育的指令,聯合出版近年銳意打入年輕人市場,在元朗市中心開設四層高的三聯元朗文化生活薈,仿效台灣誠品書店,集書店、時尚產品店、咖啡館、展覽館於一身。集團又以商務印書館名義,近年成功打入大學市場,書店進駐中大、科大、理大及城大校園,篩選大學生接觸的書籍。早前有中大學生投訴校內商務沒有出售《被時代選中的我們》,卻出售多本反佔中書,公開要求書店勿政治篩選;中大校友更向校長沈祖堯發出公開信,要求檢討中大的書店政策。曾參與抗議禁書活動的中大學生會外務秘書陳旻羲認為,中大校園的商務走商業化路線,變相減低學生接觸政治敏感書籍的機會,「外面商務賣嘅堪輿書,大學商務都入咗大量……我覺得大學書店應該同外面書店唔同,有多啲唔同類型、內容嘅書,但而家大學商務同外面嘅無乜分別。」他知悉商務具中聯辦背景後,直言會提出以此作為書店續約的考慮因素:「大學書店就快續約,應該今年內就會決定,希望可以引起同學關注。」

百年老店具政治任務

中共透過操控傳媒及書店,作統戰及意識形態工作,其實有跡可尋。表面上,聯合出版在港成立只有二十七年,但集團旗下三聯、中華及商務都有過百年歷史,與共產黨關係千絲萬縷。翻查聯合出版集團名譽董事長藍真的悼文集《憶藍真先生》以及多份歷史資料,當年國共內戰,左翼書店包括中共元老鄒韜奮創辦的「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和「新知書店」,無法於大陸立足,遂轉而來港復業,三間書店一九四八年合併成三聯書店,連同當時左翼開設的「新民主出版社」中資書店,香港的中資出版事業自此起步。六十年代初,大陸歷史最悠久的中華書局及商務印書館相繼來港設立分店,至八十年代《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這批中資書店開始架構重組,各中資書店及中共喉舌傳媒機構紛紛於八八年合組成聯合出版集團。根據公司註冊資料,集團股份最初由信託形式持有,但自二千年新華社香港分社正式易名中聯辦後,聯合出版股權亦於○二年轉讓給新文化事業(香港),中聯辦自此統一香港左派傳媒及出版王國。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拆解,中共透過出版商及書店作抗爭及統戰工具由來已久,對三、中、商一直具影響力,「鄒韜奮搞起生活書店嘅時候都係要抗國民黨打壓」,他指出,中共確定收回香港後,聯合出版因應國策而生。九一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曾作出「如何做好接收香港的準備」的內部講話,表明香港回歸之前,必須做好五方面的參與,其中一個正是「文化參與」。「文化參與自然係涉及出版、新聞,一系列工作事後慢慢浮面,之後香港出版業開始重組、擴大業務,係各方分別喺度做嘢。我相信唔只係政治任務,其實都有經濟利益。」

西環干政極速膨脹

躲在聯合出版背後的中聯辦,前身是新華社香港分社,回歸初期作風低調,但自○三年七一大遊行後,人事編制急速膨脹,由原先只得六名副主任,增至七名,一二年更曾增至九名,現時則維持七名。一個特區,編制竟為「一正七副」,可媲美大陸部分重點省市,如此「重兵駐港」,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前資深中國新聞記者呂秉權曾形容「反映中聯辦對香港事務插手日深。」現時中聯辦轄下部門共二十四個,包括盛傳一手力捧梁美芬、謝偉俊進身立法會的九龍工作部,還有港島工作部、新界工作部、青年工作部、宣傳文體部等,更有專門負責紀律部隊聯絡工作的警務聯絡部。兩年前,廉政公署前專員湯顯明被揭發奢華宴請大陸官員,警務聯絡部長謝小青正是常客。

雖然中聯辦從無公布在港職員人數及編制,但多年來以機構名義及透過關連私人公司,密密購入多幢物業作員工宿舍,反映其編制急劇擴張。本刊統計所得,中聯辦至今最少已掃入本港十四個物業,約五百個住宅單位,最豪一次則數去年底以四億八千萬購入「四叔」李兆基旗下西營盤新盤鉑峯全幢。自○三年後,北京逐步收緊對港政策,所謂一國兩制慢慢褪色,中聯辦的角色卻愈見鮮明。○八年初,曹二寶以中聯辦研究部長名義,在中共中央黨校刊物《學習時報》發表題為《一國兩制條件下香港的管治力量》的文章,指出回歸後香港管治力量變成「兩支管治隊伍」,除特區班子外,另一支是「中央、內地從事香港工作的幹部隊伍」。文章形容,該支隊伍合法、公開運作,屬現實需要,更強調只要中央無授予香港特區的權力,則仍屬於中央,沒有所謂剩餘權力,赤裸裸表露北京意圖在港建立「第二權力核心」的野心。事實上,自梁振英上任後,中聯辦不但在背後協調選舉,一三年更就立法會討論引用特權法調查免費電視發牌事件,主動接觸議員謝偉俊和梁家騮,明目張膽干預本港事務。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其後毫不忌諱地表示「好多涉及到佢哋(中聯辦)嘅事情,佢哋一定要有所介入。」更坦承「有啲人只聽西環(中聯辦)話。」

狂掃500單位做宿舍

# 由中聯辦直接持有,其餘由關連公司「新民置業」持有* 2007 年以1.67 億元購入地皮,2010年與政府原址換地,只需補地價$998萬

聯繫中資機構變干預

然而,如今的中聯辦早已背離初衷,十五年前成立之初,中聯辦申明只有五項職能,包括「聯繫並協助」大陸有關部門,管理在港中資機構等。當年中聯辦易名後不久,有中聯辦官員公開呼籲港商不要與撐台獨的台商合作,即時引發軒然大波,輿論均認為政治與商業活動應互不相干。時任特首董建華要求當時的中聯辦主任姜恩柱澄清,姜許下諾言,中聯辦將按《基本法》辦事,絕不會干擾本港商業及經濟活動。中國問題專家、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認為,中聯辦持有多間中資機構股份,與其職能有牴觸,「其實可以話係不務正業,理論上佢作為一個協調嘅機構,應處於一個中立嘅地位,但佢做咁多投資,等如一個球證唔應該參與賭波,佢有咁多生意,存在好多利益衝突。」他拆解,中央駐外及駐港機構不應從事商業活動,但由於中聯辦身負操控及影響民意的政治任務,利用持股作為手段,最終目的是引導香港輿論。前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李柱銘指出,中聯辦出手干預香港事務已非新鮮事,但今次屬「directly(直接)」干預,明顯違反《基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務。」

李柱銘:變一國一制

對於中聯辦違反承諾,他批評負責管治香港的中共官員朝令夕改,更於《一國兩制白皮書》提出「全面管治權」一說,有違鄧小平「一國兩制」的原意,淪為一國一制,「咁嗰陣時(姜恩柱)點解講呢番說話?因為佢覺得根據《基本法》,佢唔應該咁做吖嘛。你一定要登番呢段出嚟。咁即係話,嗰個白皮書又錯囉。」他促請港府正視中聯辦干預香港的問題,「中聯辦依家喺度搞搞震喎……如果批准(中聯辦持有出版公司),幾時批准?批准咗幾耐?咁你哋有無監察o架?有無睇吓佢啲行為有無影響香港運作?」就中聯辦迂迴經營及干預本地出版及傳媒自由,本刊分別向中聯辦、聯合出版及政府查詢,但截稿前未獲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348

幫港滅聲

看到今午明報這即時新聞: 撰文批警察集會遭幫港出聲到校質詢 庫斯克擱筆:離開是要保護珍惜的人 (16:15), 我心存憤慨, 也極厭惡, 早前庫斯克已為了幫港出聲的滋擾而關閉了facebook及個人網站, 現在更宣佈封筆。香港人一直享有言論自由, 隨着現代網上發表渠道的多樣化, 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多, 傳播面廣而深, 因此而產生的論爭也虛耗不少光陰。網上討論隨時變爭論, 又隨時可以變成搜尋起底那種欺凌, 繼而抹黑、詆毀、唱衰, 無所不用其極。口誅筆伐, 殺傷力已很大, 上門滋事騷擾, 就是在製造白色黑色的恐怖了。

「幫港出聲」這組織, 英文名叫Silent Majority for Hong Kong、 這個for字用得又矛盾又不明所以, 出了聲又怎會是silent majority? 是「幫」是「害」當然可以各自表述, 「出」聲「收」聲亦然。我寫這一篇並非為了去挑機, 不是怕, 只是不做無聊事, 更何況視其往績也不見得是甚麼行為舉措顯示出智慧的組織, 挑機也不見得會帶出甚麼高層次的討論。故此, 我旨在罵, 不在討論, 反正建制非建制我都罵過不少, 再鬧多一鑊當然也不會產生作用, 但我享受Lone Voice for Hong Kong這stance。

主動出擊成為近年那些保皇、建制、共產、「愛」國等大小不同組織的策略, 調整往日只守不攻為反守為攻的抗衡方式本來無可厚非, 但也要有界限, 你可以出聲, 別人同樣可以出聲, 各有不同聽眾。我不同意庫斯克的觀點, 但我不管他是甚麼絲, 沒有證據顯示他在課堂中灌輸偏頗的政治意識, 若果有校方就有責任糾正, 否則, 他有權私下發表自己見解而不受干擾。幫港出聲走到庫斯克所教的中學滋擾, 成功地滅了他的發聲, 下次會輪到誰?

假設警察拉黑社會, 黑社會去滋擾警察的家人, 逼使警察畏縮; 名筆寫文得罪權貴, 被買兇斬傷, 使他不再敢言; 中學教師寫文章評論時事, 有人到學校找校長質詢, 逼使他擱筆, 這3種情況, 不能類比, 本質卻相同。如果教師不肯就範, 幫港出聲會買兇收拾他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074

(信報 20/03) 互聯網世代如何滅聲 股海One Piece

1 : GS(14)@2013-05-01 12:53:08

http://figoinstock.blogspot.hk/2013/03/2003.html
拜讀林天悟一文《軟攻港傳媒》(本報3月11日),感覺先是錯愕,但消化幾秒後,還是大笑出來。
若李慧玲所言屬實,北京有意於十八大後,利用銀彈政策收買本地傳媒的話,戰略乃基於中共舊有思維︰掌控主流媒體,民心便可歸順。本地傳媒機構的總市值有數得計,作為傳媒中人,天悟兄擔憂些微維穩費已可將其吞噬,十分合理。
資訊可星火燎原
不過,從八十後局外人的眼光出發,只有年事已高、長期遠離資訊科技洪流的謀事者,才會想出如此廢招。置身互聯網世代,滅聲任務近乎天方夜譚。
「傳媒」兩字的重點,在於「傳播的訊息」本身,而非「媒體」之上。以港台風波為例,假如鄧台長果真有政治任務在身,最終能把港台收服,化成政府的喉舌,後果如何?恐怕其收聽率必定直逼A記電視台!
執筆至此,想起一套舊美國電影Pump Up the Volume,講述一個中學生,於睡房開設非法電台,時而播歌,時而批判社會,弄得滿城風雨,最終與警方進行追逐,壯烈被捕。
若果主角遲生二十年,收場定然不同。Web2.0有了Forum、Blog、YouTube、Justin.TV,全球網民可是觀眾,亦身兼記者及評論員,何以和諧得掉?曾斷言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的Andy Warhol,真有遠見。
對此,維穩當局其實有點束手無策。資訊流速之快,不少評論短時間內產生星火燎原之效,無論怎樣建防火牆、刪文、禁言,也杜絕不了。況且,暗地工作的維穩當局,若然過於明目張膽,反成大國笑柄。
「蝴蝶效應」增多
對大小消息長期過敏的金融市場,變得更有「效率」,卻用上「準確度」作為代價!
散戶駐足交流的經紀行,從業員集結吹水的酒樓,將會被網絡討論區及彭博聊天室所淘汰。舊日只能傳至幾對耳朵的流言,到今日可頃刻受到眾多眼球所注視,而形成市場上的巨大推力。
上星期五,即將公布業績的比亞迪(1211),臨收市前被傳密謀配股,籌集40多億元,其股價於15分鐘內,由25.5元急跌至24.25元收市。股壇上的「蝴蝶效應」,在可見未來將逐漸增多。看官可曾想過,投資紅籌國企,與隔山買牛無甚分別?幸好,內地網絡急速擴張下,有價值卻被忽略的資訊唾手可得。掌握上述法門,小投資者要打敗長期依賴主流頻道的基金大戶,並非不可能。
政府假借保護私隱等美名,修改公司查冊制度,無疑進一步封殺消息發布的正規渠道。不過,真相不會就此被掩埋,反而從非主流媒體上伸張。
當有一日,社會流言滿天,卻苦無查證之法時,看官請緊記,此乃今日在上者閹割本土原有優良體制的惡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64

TVB播梁粉節目踢走《城壇》 《頭條新聞》攝時間 議員批評滅聲

1 : GS(14)@2016-09-17 16:05:30

■「唞暑」前最後一集《城市論壇》邀請教聯會長黃均瑜、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及戴耀廷討論港獨問題。設計圖片



【本報訊】紅色資本入主的無綫由周日(18日)起停止直播有36年歷史的港台節目《城市論壇》,力捧由「梁粉」主持的新論政節目。而原本在晚上黃金時段轉播的港台節目,亦會全部調往觀眾較少的傍晚6時,包括被建制派視為眼中釘的《頭條新聞》。議員批評無綫的決定並非一般節目調動,明顯有政治動機,要減少異見聲音。記者:麥志榮



每星期日在維園舉行的港台節目《城市論壇》,自1980年啟播以來一直由無綫電視現場直播。節目今年7月起按慣例「唞暑」,原定本月19日復播。但港台表示,無綫提出不再直播《城市論壇》,所以今後《城市論壇》會改為由港台電視31及31A直播。本報昨向無綫查詢不再直播《城市論壇》原因,至截稿前未獲覆。


重播4年前旅遊節目


據無綫公佈的翡翠台節目表,由9月初起無綫已開始自行製作一個新論政節目《周日龍門陣》,安排於周日上午11時播出。節目主持是「梁粉」牙醫陳建強及時事評論員黃永;而原本直播《城市論壇》的中午12時,則改為重播4年前的舊旅遊節目《快樂地圖》。港台又表示,無綫在去年牌照中期檢討中獲准改在非黃金時段播放港台節目;由下周一起,翡翠台轉播港台節目的時間,由晚上7時,提早至晚上6時。據無綫翡翠台節目表,6時半新聞前的半小時時段,一向是播放舊劇集「攝時間」,收視偏低。港台「惹火」節目《頭條新聞》亦難逃被調往非黃金時段的命運,節目原本在周六晚上7時播出,惟由本月23日起,會改為周五傍晚6時播出。《頭條新聞》一直被建制派視為眼中釘,點名批評內容「陰陽怪氣」及「低級趣味」,曾經多次傳出港台管理層要整頓及停播《頭條新聞》。



■前年有反佔中人士跳上嘉賓桌破壞,事後被警方拘捕,最終被判罰款。

■《頭條新聞》中吳志森及曾志豪扮演的「太后與小豪子」環節深受觀眾歡迎。

■無綫停播《城市論壇》,該時段竟重播4年前的旅遊節目《快樂地圖》。



港台工會:非常可惜


曾任《城市論壇》主持的公民黨候任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指出,《城市論壇》是本港首個現場直播的論政節目,多年來在社會上有象徵地位,無綫一聲不響就突然停止直播,並不合理。她續指,這改動令人質疑並非一般節目調動,而是另有政治目的,要安排親中的聲音取代中立的聲音。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趙善恩表示,陳建強作為港台顧問委員會主席,職責是向港台提供建議,但另一方面,他長期為無綫擔任論壇節目主持,更間接取代《城市論壇》,身份有點奇怪和尷尬,亦未知會否影響他對港台的立場。《城市論壇》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目,若因無綫不再直播令觀眾減少是非常可惜,希望政府可增加資源,協助港台爭取收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5/197713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160

GaGa超級碗被滅聲

1 : GS(14)@2017-01-19 08:08:10

美國影星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早前在金球獎頒獎禮上抨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而特朗普明日正式就任,於下月為美足盛事NFL超級碗擔任嘉賓的百變天后Lady GaGa卻疑被滅聲,有傳她收到通知不准在超級碗上談到特朗普及政治話題。消息傳出後,NFL已作出否認。GaGa既是希拉莉(Hillary Clinton)的支持者,又曾反特朗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19/199010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274

官網談氣候改變遭滅聲 開「另類賬戶」20部門Twitter起義反特朗普

1 : GS(14)@2017-01-27 07:40:22

■太空總署抗命人員開設「Rogue NASA」,指「科學不是黨派議題,科學是我們社會的基礎」。



一向主張「氣候暖化是騙局」的特朗普,上周就任美國總統即動手「改寫事實」,刪除政府網站關於氣候改變的頁面外,更逼相關部門在社交網「收口」,反科學的態度催生「抵抗運動」,至少20多個部門和機構「作反」,各自另設非官方Twitter賬戶,堅持發佈特朗普拒絕看清楚的「絕望真相」。



跟特朗普愛用Twitter發佈「另類事實」一樣,環保局(EPA)、太空總署(NASA)等部門和機構亦在Twitter「揭竿起義」,設「另類賬戶」,「發佈有關科學與氣候的新聞和事實。真正新聞。真正事實」──這亦是自認「NASA非官方抗抵小組」的@RogueNASA之「宣言」。這些賬戶有不少沿用官方標誌,但簡介都註明是非官方賬戶。國家公園局的非官方戶口@AltNatParkService表明「你搶得了我們的官方Twitter,但無法奪去我們的私人時間」。自稱該局職員推文:「好想看總統說我們報假消息。」


環保局科研數據需審查

「抵抗網絡」的誕生,始於上周內政部Twitter轉推了關於總統就職禮人少的相片、以及白宮網站刪除氣候改變與民權運動頁面的消息,之後該部職員一度被禁止用Twitter;與此同時,環保局、農業部和衞生部被飭令刪去官方網站某些頁面和被限制使用社交媒體與公眾交流。箝制未有最盡只有更盡,特朗普政府前日進一步下令環保局科學家的研究和數據,要獲政治委任的官員批准始可公佈。屬內政部管轄範圍的南達科他州巴德蘭茲國家公園Twitter戶口卻「抗命」,周二連推多則有關氣候變化的推文,但隨後刪除。內政部轄下公園管理局其後指發推文的人已離職,而今後職員推文只能講公眾安全和公園資訊,要避免涉國家政策。隨後其他科學和衞生事務相關部門,包括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國家衞生研究所(NIH)、疾控中心(CDC)和國家氣象局(NWS)的非官方賬戶接連誕生,像@ungaggedEPA的承諾般,提供官方賬戶「不能告訴你的新聞、鏈結、提示與討論」。那些暢所欲言講暖化的推文,大都有#resist或#resistance(抵抗)標籤。亦有官方賬戶曲線批評特朗普政府,例如加州死亡谷國家公園就推文推相回看二戰時美籍日裔被拘禁的事,似借古諷今批特朗普反移民;國防部推文講一名伊拉克移民以海軍陸戰隊員身份回到祖國參戰,亦異曲同工。


綠色和平攀天秤示威

壓力團體「綠色和平」亦出一分力,7名成員前天攀上白宮附近一個地盤的天秤,在大約27層樓高的地方,打開巨型「RESIST」(反抗)橫額。警方則以靜制動,任由他們坐了大半天自行落地後始拘人。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7/199103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387

【慳位又滅聲】屋企練鼓唔怕嘈 空氣鼓眾籌成功

1 : GS(14)@2017-02-05 10:56:18

眾籌片段中見到freedrum甚至感應到大細力調整鼓聲,真唔真就要等到有實物先知啦。



香港住屋地方細又擠逼,想話學媖樂器,喺屋企練媖都怕嘈到人,結他、電子琴呢啲樂器好啲,可以插amp戴headphone都勉強可以屋企練,但鼓就真係冇辦法,佔地多兼嘈到拆天,就算電子鼓都一樣會打出聲,所以冇錢搞隔音冇錢搞band房嘅人可以唔使諗學打鼓。



裝置輕巧,套在鼓棍上亦方便帶出街。

Freedrum原理是透過裝置感應鼓棍與用者所形成的角度,而發出不同的鼓聲。

Freedrum由瑞典設計團隊研發。

有位瑞典音樂人爸爸正正見個仔喺屋企打鼓嘈冤巴閉,於是決心同朋友研究一套可以無聲無息打得到的空氣鼓「Freedrum」,只需在鼓棍和雙腳套上感應裝置,再利用藍牙連接智能電話,透過感應鼓棍移動和鼓棍與用者形成的角度,就可以在電話發出相應的鼓聲,戴上headphone就可以去到邊打到邊,而且裝置輕巧,非常方便。



2015年曾經有利用PS Move技術研發的Aerodrums,網站Amazon上有不俗評價,但需要安裝鏡頭偵測鼓棍動態。

Freedrum仍未有實物,最快都要8月先送到Kickstarter訂戶手上,希望係真啦。

其實早在2015年已有人利用電視遊戲PS Move技術,透過鏡頭偵測用家動作而發出鼓聲,不過Freedrum則更方便,連鏡頭都唔使裝就打得,感應器電池更聲稱可以用到一星期。去年12月,Freedrum已在Kickstarter完成眾籌,仲以目標價4倍籌得$62萬美元,最近更全球公開預訂,價錢$99美元起。不過,目前Freedrum仍未有實物,最快一批預計於8月才付運給kickstarter訂戶,預售訂戶可能要等到11月先有貨。網購新發明始終涉及風險,買唔買自己諗啦。記者:曾冠輝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05/199181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