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樂視員工散布《港囧》盜版鏈接 徐崢、光線高層震怒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2371.html

樂視員工散布《港囧》盜版鏈接 徐崢、光線高層震怒

一財網 何天驕 2015-09-28 21:56:00

業內人士看來,此事反映了隨著國內電影產業的發展,電影之間的票房爭奪戰也愈發激烈,特別涉及到發行環節,更是兵刃相見、貼身肉搏,甚至不惜通過一些違規手段來打擊競爭對手。

要說今年中秋、國慶檔最火的兩部影片要數《港囧》與《鬼吹燈之九層妖塔》(下稱《鬼吹燈》)了,《港囧》已經於中秋節前上映,《鬼吹燈》則要在9月30日上映。正當已經上映的《港囧》橫掃票房之際,網絡上突然出現了大量盜版《港囧》鏈接,瓜田李下,《港囧》的直接競爭對手《鬼吹燈》的制片發行方樂視影業不幸卷入了其中。

9月28日一大早,《港囧》導演徐崢就發朋友圈控訴《港囧》盜版鏈接被有組織散布,並稱這是行業災難。隨後,網上大量流傳樂視員工粟某在朋友圈發布《港囧》盜版鏈接的截圖,隨後,28日下午,樂視影業主動道歉,稱已經辭退了粟某。

《港囧》盜版猖獗

雖然《港囧》才上映第三天,但是從第二天開始,就有盜版資源的鏈接開始在網絡流傳,《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不少《港囧》盜版鏈接在微信中流傳。今天再去點擊時候鏈接資源已經被封。

面對大量盜版,業內不少人士認為很可能並非個人所謂,背後或有企業在操控,連《港囧》導演徐崢也這麽說。28日早晨,導演徐崢在朋友圈發文稱《港囧》被盜版傳播:“從昨天起《港囧》在網上盜版出現有規模有組織的投放,到現在已經猖獗的不行了,很多貼吧給的鏈接還有網盤都能直接看,便捷到手機端可以隨便點開看全片。”徐崢還控訴道:“義正言辭的話不想多說了,這是行業的災難。”

徐崢說“有規模有組織”的投放,如果真的如此,那麽幕後黑手是誰呢?從邏輯上來說,個人傳播盜版鏈接更多是處於好奇、分享的目的。但如果是有組織有規模的散布盜版鏈接,必然是希望打擊《港囧》票房,而《港囧》票房一旦下滑,誰會得利呢?不出意外,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樂視影業投拍的《鬼吹燈之九層妖塔》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今年中秋檔,《港囧》一片獨大,上映三天橫掃6.81億票房,排片近六成,28日當天票房占比超過八成。《港囧》這種勢如破竹的架勢給隨後9月30日上映的《鬼吹燈九層妖塔》極大的壓力,這部樂視影業宣稱年度巨作、耗資巨大並聘用好萊塢特效團隊打造的探險電影,顯然被寄予厚望,樂視影業全年的票房任務能否完成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這部影片,同時,這部影片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港囧》。銀幕就這麽多,《港囧》遭遇《鬼吹燈》,排片率必然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競爭。

樂視員工行為還是公司行為?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樂視影業清白,《港囧》盜版鏈接被“有規模有組織”散布的“組織方”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樂視影業。

可偏偏不湊巧的是,樂視影業的一位員工被抓了個現行。樂視影業昆明地區員工粟某在朋友圈散播《港囧》盜版信息,並附上一句看似撇清關系的一句話“不要問我是誰,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身為樂視的員工,在這樣的節骨眼上發布這樣的信息,怎麽能撇清關系呢?

事實上,該員工發布了該鏈接後,不僅該員工無法撇清關系,連樂視影業也被卷入其中了。更嚴重的是,樂視這名員工粟某發布盜版鏈接的截圖早就被大量散播開來。《港囧》投資方光線傳媒一位高層也大為震怒,在多個微信群內發布這一截圖,並控訴樂視員工的行為。

如果說一開始大家只是遮遮掩掩的猜測樂視影業或許是幕後黑手,現在,各方矛頭直接對準樂視影業了。很快,樂視影業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了,當天下午,樂視影業就在官方微博上立即發出了公告,稱發現公司昆明地區員工粟某在朋友圈散播《港囧》盜版信息,強調“該行為屬於個人行為,公司對其極感震驚。”同時,樂視影業也表示已將該員工辭退,並向《港囧》和徐崢道歉。

樂視影業的公告是基於事實的澄清呢還是“此地無銀”的作秀?記者向樂視影業多位員工求證,均表示以樂視影業微博內容為準。

事實真相如何一時難以判斷,可網友似乎對樂視影業頗有微詞。很多網友在樂視影業官方微博上評論指責是樂視影業散布盜版鏈接,並揚言要抵制樂視影業以及《鬼吹燈之九層妖塔》。

業內人士看來,此事反映了隨著國內電影產業的發展,電影之間的票房爭奪戰也愈發激烈,特別涉及到發行環節,更是兵刃相見、貼身肉搏,甚至不惜通過一些違規手段來打擊競爭對手。

徐崢28日就網絡上出現的《港囧》盜版片源的事情發聲明稱:“對於盜版的事情,需要群眾的力量。發現了就多舉報,並且不看不傳播。我們正在積極處理,我們努力的工作,就是為了帶給大家一個良好的觀影感受。到電影院去看吧!”其主演包貝爾也於今天中午發布兩張圖片,其中一張是樂視網員工分享《港囧》盜版片源,另一張圖片是樂視網的致歉聲明。徐崢稱盜版是行業的災難,表示會積極維權。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36

《港囧》給創業者的啟示:將一項功能做到極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06/152245.shtml

《港囧》是最近大眾關註的話題,從其票房表現就可以看出火爆程度。截至10月4日,上映10天的《港囧》累計票房12.8億,打破了此前由徐崢執導的前作《泰囧》於2012年底創下的12.68億票房紀錄,再度刷新了國內2D電影票房新紀錄。而我今天與大家探討這個話題主要是“徐崢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與代表了今天這個時代的商業現象,包括科技產業與所謂的傳統制造業。從今天的創業熱潮現象來看,其中一大批的創業者在被灌了過量的雞湯之後“暈乎”的沖進了創業戰場中,但現實的商業是殘酷的,不是喝雞湯就能實現夢想。同樣,徐崢的成功給我們看到的不是雞湯,而是真實的商業奮鬥軌跡。

“港囧”背後的三大啟示

《港囧》出現再次熱播,我將這種現象定義為“徐崢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正是在互聯網信息碎片化時代背景下所催生的,其中主要原因由以下兩方面:一是我們今天處於一個信息高度碎片、過載的時代,大部分人已經不太願意花時間去思考有“深度”的藝術;二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劇,必然導致社會競爭壓力加大,此時對處於這個時代中奮鬥的人們來說,我們需要借助一些娛樂方式來為自己減壓。而這種不占用大腦“內存”,並且能一笑而過的電影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今天,我們不去討論這個時代對於電影藝術所追求的深度問題,而重點討論“徐崢現象”所帶來的商業思考。盡管徐崢是一位導演,但其本質與我們今天大部分的創業者一樣,都處於一種創業階段,只是他選擇了從電影產業切入。而他在電影領域所獲得的“現象級”成功,給今天每天補雞湯的創業者們至少帶來了以下三方面的啟示:

將一項功能做到“極致”

在徐崢之前,大部分的國產電影都由曾經的大牌執導,通常采取的都是“重資產”模式。而徐崢的電影更像是當前的單品創業思維,采取的是一種“輕資產”模式,不論是從演員陣容、表現方式、宣傳方式、拍攝制作等方面,並沒有依賴於過去那種大牌、大額、大投資的“壓力三大”方式。其重點所打造的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產品痛點,也就是這個時代下的人需要獲得壓力釋放,圍繞壓力釋放這個點來打造他的產品。

從《愛情呼叫轉移》到《人在囧途》再到《泰囧》《港囧》,所有產品都是圍繞一項功能,那就是壓力釋放。當然,壓力釋放的方式也有多種多樣,但徐崢只選擇了其中的一個點,按產品經理的思路來理解就是選擇一項技術,也就是笑點來打造。

而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非常具有商業價值啟發意義的一點。我們在選擇創業的時候,如何抓住用戶的一個需求點,盡可能的將這個需求點做到“極致”,而不是做“萬金油”的大片產品。或者也可以理解為產品的一項技術特點,將其做到最優。尤其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盡可能的將不需要的,或者說能夠砍掉的功能全部砍掉,哪怕就留下一項,將這一項功能做到“極致”。

當然,這種“極致”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極致,我們也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極致,只能做到經濟價格尺度上一種相對優異的方式。因為社會、技術、需求一直處於動態變化,只是在我們所處的特定時空點下盡最大的努力將產品,或者是這項技術做到具有獨特的競爭力與美好的使用體驗。而當這種獨特的“技術”一旦給用戶帶來美好、深刻的體驗,就能在用戶心目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品牌就隨之建立並形成放大效應。

建立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

最近朋友圈傳著一個段子,說港囧換了黃渤、寶強一樣火的一段話。大概意思是說,徐崢為什麽不用黃勃和王寶強,他要告訴我們是電影成就了你,而不是你成就了電影,換了你電影票房依舊。

對於平臺而言,如何能夠留住一些具有獨特價值的人才,並使這些人才的組合價值最大化,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對於創業者來說,如何打造我們的產品在今天的消費者心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不能因為某個階段的一些特定環境因素促使了自身產品、模式獲得成功之後,就開始沈醉在固有的思維模式,以及享受成功所帶來的喜悅與膨脹,而開始忽視對產品核心技術力的不斷優化、提升。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一旦沒有形成獨特的,不可取代的核心競爭力,或者建立起一定的進入門檻,其結局必然不會太美好,很容易被他人取代。

商業模式是幹出來的

我們透過“徐崢現象”會發現,徐崢從1994年畢業之後至今一直在不斷摸索,他已經從真正意義上構建出了一個商業模式,這個商業模式並不是他一開始想出來的,而是腳踏實地幹出來的。

徐崢在這一路的過程中在不斷嘗試、探索,在圍繞“笑點”的電影取得成功之後,開始聚焦於其中的一個題材,也是就是“囧”來進行打造,並且不斷推出新產品。其商業模式可謂是漸行清晰,可以預見徐崢接下來將會圍繞著地方(國家、地區)為特性來構建不同的“囧”,並由此探索不同文化下的笑點。

而最簡單的商業模式就是基於不同國家、地區為背景來為其旅遊做宣傳,這可以說讓一些國家的旅遊、文化主管部門出點錢還是非常有可能的。就算不出真實的貨幣,至少會為其在當地的拍攝提供便利的條件與支持。當然,伴隨著各種商業的植入,以及相關衍生產品的收益,賺錢已經不在話下。總之,站在今天來看待“徐崢現象”,其商業模式越來越清晰,也沒有誰會去質疑他將要描繪的商業模式,但從一開始或許只是非常單純的做好一個電影產品這樣的夢想。

這是值得當前創業者深思的一個話題,今天的諸多創業者憑著自己的一種“推測”,然後找一堆數據“佐證”,再拉幾個“高大上”的人一起描繪出一個“宏偉”的商業模式。之後就開始各種鼓吹,參加各種創業基金的活動,希望借助於所描繪的“宏偉”商業模式來獲得投資,再借助於資本來為自己的成長繳納“學費”。

這從資本與創業者之間的博弈層面來看也無可厚非,兩者本身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但對於普通的創業者來說,能夠憑借著“宏偉”商業模式來獲得投資的機會並不大,或者說即便是能夠獲得,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太可能獲得經過各種吹水之後所呈現的那種“巨額”融資的數額。所以,決定創業成功的關鍵並不一定是現階段所構思的理論商業模型,其關鍵因素是能否做出一項真正改變人們生活方式,或者改善人們生活方式與生活質量的產品,不論是硬件或軟件,或者是某一項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陳根,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221

“囧”的算計《港囧》里的香港和喜劇法則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101

電影中,徐來摔到雙層巴士外面,單憑一把傘撐住。這其實是向成龍電影《紅番區》的經典一幕致敬。 (劇組供圖/圖)

《港囧》致敬港片。也致敬香港。徐崢最初設想,內地客到香港旅遊,遇到香港黑幫,引警察出動,黑白兩道在街頭火並。因為“敏感”終棄。

徐崢希望《港囧》的“囧”不再是嘻嘻哈哈,而是有情懷,跟“心靈成長”有關。這一點,並不是所有觀眾都買賬。

一出門就“囧”,這是徐崢喜劇的模式。

在2012年的導演處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中,他利用這一法則,創紀錄地拿下近13億票房,成為歷來國產電影的票房冠軍,直到2015年夏天被《捉妖記》超越。

徐崢特意設計了一款海報:他頭頂著《捉妖記》里的妖精胡巴,意思是:昔日的票房冠軍恭喜新科票房冠軍。

沒料到,僅在這之後的兩個來月,徐崢就有要再次登頂之勢。

從營銷階段開始,《港囧》就令人眩目。影片上映前6個月,徐崢就舉辦了一場模仿蘋果新品發布會的電影發布會,打扮成“徐布斯”,並聲稱電影“隨時上映”;上映前一個月,他又舉辦了一場模仿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的聲勢浩大的時裝秀,邀請“維密”模特前來助陣……

加上《泰囧》之前累積的口碑,2015年9月25日,徐崢的第二部“囧”系列《港囧》首映之日,就破了12項紀錄。上映四天,它的票房達到了令人瞠目的8.1億。

2015年的中國電影,成了一場難以捉摸的數字遊戲,比2015年的股市還要瘋狂。

從香港寄來的選美小姐

講囧途的故事對徐崢來說並不難,“《花兒與少年》跑到西班牙也挺囧的。你拍一個這樣的,很容易。出門幾件事,錢包,手機,iPad,這幾樣沒了,你就囧了,碰到一堆亂七八糟的事情,這不很簡單?”

同樣的“囧”法移植到了《港囧》中。內衣設計師徐來陪伴老婆及娘家人去香港旅遊,計劃與大學初戀偷偷會面。熱愛拍攝紀錄片的小舅子拉拉識破了徐來的“不軌”企圖,一路追隨,在一連串“囧”事之後,徐來重新認識愛情、家庭、婚姻和人生的意義。徐崢、趙薇和包貝爾分別在片中飾演徐來、徐來妻子和小舅子。

“我想,每個觀眾起碼都有一個心中的初戀,充滿理想的年代過去,你已經有了家庭,那時再碰到初戀,如果想跟她(他)約會,會是怎樣的情景呢?”徐崢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接著往下構思,如果是約會,如果有一個小舅子一直在旁邊監督,那豈不是就很“囧”?

徐崢看過村上春樹的小說《再襲面包店》,一對夫妻重溫年輕時代,半夜打劫了一家面包店,講的是未完成的心願具有強大的力量。這讓徐崢為徐來與初戀的見面找到了說服力。

之前,徐崢和團隊討論過很多地方。比如去非洲,“囧事”肯定要跟動物發生關系,如果是西班牙,就設計鬥牛場里被追一圈的“囧”。徐崢希望“囧”能更接地氣,更多跟中國觀眾發生關系,最後確定了香港。

徐崢對香港最早的記憶是從1970年代末內地興起的出國潮開始的。“文革”時,徐崢的父母當知青,上山下鄉,但父輩的好友,不少就從上海跑到了香港。“文革”結束後,他們從香港寄回來掛歷,有香港的匯豐銀行,還有香港選美小姐:鄭裕玲、趙雅芝、張曼玉,每兩個月一位美女。徐崢記得,那些親戚朋友,都很富有,從香港回上海探親,就住在和平飯店,拍彩色照片,而內地人拍的還是黑白照片,那時的香港“總是走在潮流的前面”。

1989年,徐崢前往香港參加一個名為“中國旅程”的現代小劇場戲劇節,這是他第一次去香港。當時住在半島酒店後面一家很小的酒店里。他對香港的第一印象是“擁擠”。《港囧》中,徐崢把對香港的“擁擠”感受放到了具有香港特色的建築里。

片中,徐來和拉拉為了開鎖,闖進一棟大樓,進而惹了一堆麻煩。這棟大樓是位於旺角彌敦道的新興大廈,就是一個濃縮的小香港。香港寸土寸金,這棟樓里塞滿了各種互不相關的店面:文身館、飛鏢館、拳擊館、艷陽天歌舞廳、女浴室,還有飯館和卡拉OK廳。有的店外面完全沒有招牌,感覺就像進了一戶人的家里,推開門,卻是一間酒吧。這樣逼仄、戲劇化的環境,為喜劇準備了絕佳的場地。

2000年,拍攝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徐崢開始大量接觸香港人。這部電視劇的監制張炭就是《英雄本色》的編劇,導演譚明則是電視劇《上海灘》的導演,武術指導馬玉成也來自香港,還有很多資深的化裝師,以前給林青霞化過裝。“這些老的香港影視人身上有一種氣質,真的是活幹得很多了,看得多了,見識的演員也多了,有一種過來人的感覺。”徐崢感慨。

《港囧》在營銷上很下功夫。2015年8月,舉辦了一場模仿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的聲勢浩大的時裝秀。主角徐來就是一位內衣設計師。 (CFP/圖)

“那些年香港電影中的黃金配角”

故事中徐來和初戀情人的大學時代,是1990年代初,就是在看大量港片中度過的。全片加入了15首香港流行歌曲、6部香港電影海報、17張香港面孔,以及若幹向香港電影致敬的鏡頭,比如,徐來摔到公共汽車外面,單憑一把傘撐住,那是成龍電影《紅番區》里的經典一幕。“我相信跟我們一起成長的(70後),一定會在內心有翻湧。”徐崢說。

徐崢對香港的更多認知來自香港電影。《港囧》開頭,徐來和楊伊一起在學校畫電影海報,《秋天的童話》《阿飛正傳》《甜蜜蜜》《新不了情》《天若有情》《玻璃之城》依次出現。徐崢原本還想放一些周星馳的電影上去,但考慮到這個部分主要講的是愛情,也就放棄了喜劇電影海報。

“《喜劇之王》才是一部真正叫‘路人甲’的電影,而且它表現的愛情非常純真,那也是最好的周星馳和最好的張柏芝。”《喜劇之王》是徐崢最喜歡的一部香港電影,他認為這是一部偉大的喜劇,讓人看了一直流淚。

看得最多部的港片是《英雄本色》。也看電視連續劇《上海灘》,那時徐崢上初中,還會在學校門口的地攤上買趙雅芝、周潤發的照片。他喜歡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後來香港電影大爆發,一部片子拍六七部續集,消耗太厲害,他覺得這些也是使香港電影走向衰落的一個原因。後面的《古惑仔》系列就是這樣。

戲里需要大量的特約演員。網絡上流傳過一張表,列出“那些年香港電影中的黃金配角”,他和團隊對照著一一去找,最後找來了17位香港演員。徐來和拉拉遇到的兩個香港便衣警察,是李燦森和葛民輝;徐來電梯里遇到的香港老伯,是吳耀漢。徐崢非常滿意找到吳耀漢來客串,吳在1980年代是香港新藝城絕對的男一號,演了無數商業電影,可以說是香港商業電影崛起的領路人之一。

“當他們放到一起的時候,會有一種趣味,就是我看到這個面孔,會想起,噢,是這個人,有的人不一定叫得出名字,但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張香港面孔,他們就代表了香港電影。”徐崢說,他原本還想邀請王家衛和周星馳來做影片結尾金像獎的頒獎嘉賓,最終因為時間問題,沒有成行。

王晶可能是17張香港面孔中最有名的一位。片中一場重頭戲,徐來誤闖導演王晶的片場,那里正在拍攝“古惑仔大戰鐵頭人”,徐來被小舅子拉拉戴上了鐵頭盔,抓去當了臨時演員,鬧出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編劇束煥的想法是,香港很多武俠電影里有鐵頭人、蒙臉人,這是香港特色。他們為這場戲中戲取了一個特別港化的名字,“古惑仔之2015年烽煙再起大戰鐵頭人”。古代的鐵頭人穿越到現代,與街頭古惑仔打了起來。

“港片給我們最大的印象是,特別自由,想象力很豐富,而且有一種野蠻生長的氣息,有一點點山寨氣,但有生命力。我們設計這樣的片場,是為了讓大家看,這就是當年的港片。”束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實際上,香港的黑幫片已經和黑幫這個群體一起沒落了。就連王晶也說過:香港已經沒有什麽黑幫了。2015年9月有一條新聞:香港近幾個月粉碎了幾個三合會分支,拘捕了4300多名黑幫成員。在港劇里,黑幫賣起了奶粉,新聞里的黑幫,則在試圖賣盒飯。

《港囧》中充滿了對那個曾經輝煌的大都市、經典電影輩出的香港的致敬。不過對於如今顯得落寞的香港,影片處理得小心翼翼。一些觀眾期待影片里的笑料包含內地人遭遇香港人,但這樣的情節並沒有出現。徐崢最初設想過,香港的“囧事”是內地客跑到香港旅遊,結果碰到了香港的黑幫,然後警察出動,黑白兩道在街頭火並,因為“敏感”,他放棄了這樣的設計。

火葬場里走正步,這也是一種喜劇

編劇束煥與徐崢合作多年。從2007年《愛情呼叫轉移》開始,到2012年的《泰囧》、2015年的《港囧》,兩人一直合力走都市輕喜劇路線。

“都市喜劇,始終要去關註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束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最早做喜劇,是跟著梁左為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寫劇本,他寫了其中兩集。束煥觀察,《我愛我家》是在1990年代初,是四世同堂的時代,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沒有什麽隱私空間。那時講究語言快感,用特別大的話說特別小的事,比如用社論的口氣說買油條、買豆漿的事,《我愛我家》把那個時代的特征發揮到了極致。

“生活在變化,喜劇的主題也在變化。”束煥說。《港囧》里,主人公徐來已經非常不習慣《我愛我家》那樣大家庭的生活了。他一直想逃離。“當代人的婚姻觀念也不一樣了。”束煥分析,以前主人公要去跟初戀見面,就是道德問題,但是《港囧》里,更多人同情徐來,至少會理解他。

但無論時代怎麽變化,喜劇的基本法則不變。束煥總結,好的喜劇總是從人的欲望或缺陷出發,體現很大的反差。《港囧》中的反差,就是讓中產階級遇到倒黴的事情。徐來本來是城市的中產階級,但是不得不在香港做一些特別無厘頭的事情,比如戴鐵頭盔、進風月場所、面臨各種追逐。

束煥研究,“搞笑”這個詞是從香港舶來的,“香港人的喜劇是搞出來的,不是潤物細無聲的喜劇,更多是靠動作和肢體,比如周星馳的喜劇,會讓人沒有語言障礙,靠的就是他的誇張、重口味”。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港囧》中,他們借用了“搞笑”的手法,通過大量誇張的動作來營造喜劇的氣氛。

與《泰囧》不同,徐崢認為《港囧》不是一部“傻瓜”式的喜劇,“囧”不再是嘻嘻哈哈,還加上了情懷。他試圖重新為“囧”系列找到一個深刻的主題。

“‘囧’是現代人的普遍狀況。現代人總是被名利、權色套牢,這其實就是一種囧境。像《碟中諜》,主人公的困境是要去面對超級大壞蛋,我的片子里不存在那種大壞蛋,大壞蛋就在你身體里,你要解決你自己生命當中的一些課題”,徐崢的想法是,拍一些跟心靈成長有關的東西。

徐崢希望自己未來的喜劇電影“越來越不好笑”。“並不是說真的不好笑了,而是笑點必須戳中人生里面的荒謬感。比方說你去火葬場,有時候看到運送骨灰,有一個走正步,就是那種儀式,會讓你覺得很好笑,這其實也是一種喜劇,很值得拍成電影。”他說。

“你指的是黑色幽默嗎?”南方周末記者問他。

“我不覺得這是黑色。黑色是你跑黑社會,黑社會拿了一袋骨灰,放在牙里,以為是毒品,那個是黑色喜劇。我說的就是很現實的問題,像《杯酒人生》《陽光小美女》這樣的電影,它們也是喜劇,有些地方很好笑。”徐崢回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