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法國老麥為美爭光 李華華

2008-10-22  AppleDaily

法 國人識飲識食,食餐晏都話要配杯紅酒,勢估唔到一個金融海嘯,搞到法國人改變飲食文化,要勒緊褲頭捱麥記,擁抱過去一直鄙視嘅美國快餐。據彭博報道,經濟 不景,法國第三季經濟增長有機會錄得15年嚟首次負增長,飲食業首當其衝,上半年有3000間餐廳申請破產,較舊年同期大增27%。市道唔好,法國人都要 改變口味,食平價快餐麥當勞,啜可樂代替飲紅酒。

為慳錢啃美式快餐

麥記喺法國經營近30年,今年生意創新高,急升至33.5億歐元,仲逆市多開29間分店,全國增加至1115間。麥記法國業績省鏡要讚吓前幾年上任嘅法國CEO Petit,佢喺menu引入沙律、乳酪同一口吃小食等健康食物,改變美國快餐形象,家吓終於有收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2

首選法國最差印度 中環在線:老外僱員買樓唔吼香港 李華華


2008-12-11  AppleDaily


 

香港人愛磚頭,市道好唔好一樣有人買樓,不過對老外僱員嚟講,佢哋似乎對喺香港做業主冇乜興趣。滙豐向全球2155個海外僱員做調查,結果最受歡迎嘅置業地區,頭三甲都喺歐洲,倒數三甲呢?喺晒亞洲,香港雖然不入倒數三甲,但就係梗頸四(見表)!

呢 份報告由滙控(005)旗下滙豐銀行國際做,係講「海外僱員的體驗」,比較全球14個國家或地區,睇吓外地僱員對工作地嘅睇法,除咗會唔會喺當地置業,仲 有三大範疇:有冇同當地人建立友誼(即係睇吓當地人有幾cool)、有冇加入當地社團(易唔易融入當地社會),同埋會唔會學當地語言。

倒數第四未入「三甲」

中 環人最想知嘅,自然係呢班老外員工理想置業地喺邊,原來首選係浪漫嘅法國,有六成四人已經喺法國置業;香港排第10,唔夠三成人喺香港買樓。雖然排得後, 但未係最差,仲有印度、中國內地及新加坡墊底,可惜報告純粹反映現實,冇解釋原因。華華心水清,留意到置業嘅排名榜上冇咗第11位,但就有兩個第10,邊 個同香港爭做倒數阿四呢?呢個唔係亞洲國家,而係同香港甚有淵源嘅英國!好彩香港喺另一面都有得分,有超過一半老外僱員話有加入當地社團,講嘅當然係合法 社會團體,排名僅次於第一嘅德國(65%),華華諗應該係因為香港夠國際化,多老外社團啩。香港整體排名中規中矩,簡單啲講,即係老外僱員要融入香港呢個 社會唔難,但要佢哋置業嘅話,就咪嘞!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海外僱員理想置業地區

--最受歡迎 --第1位法國(64%)第2位加拿大(55%)第3位西班牙(52%)第4位美國(-)---最不受歡迎--第14位印度(6%)第13位中國內地 (12%)第12位新加坡(24%)第10位香港/英國(28%)註:()當地置業百分比資料來源:滙豐銀行國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545

复星收购法国地中海俱乐部集团7.1%股权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14/2MMDAwMDE4MjM2Mw.html


6月14日,复星与法国著名旅游度假品牌地中海俱乐部集团联合发布公告称,已收购地中海俱乐部7.1%股权,从而成为该企业最大的战略投资者之一。 与此同时,双方宣布将签署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备忘录,并在中国高端度假村建设运营及全球业务协同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中国,地 中海俱乐部的重要发展动力

多项数据表明,中国旅游业正在经历快速增长并带来了巨大商机。随着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中 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引起全球的关注。以中国国内消费升级为重要动力的经济增长将为世界带来新一轮的商机。分析人士表示,2009年,中国国内出游人数 已达19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收入超过1万亿元,并预计在未来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长。不仅如此,中国居民因私出境人数已突破4000万人次,这其中的度假 休闲需求将能为地中海俱乐部遍布世界的网点带来机会。

在此乐观市场前景下,地中海俱乐部愿意成为中国高品质、一站式度假村服务的领先提供 者,并在5年内使中国成为地中海俱乐部第二大市场。

复星集团长期以来坚持投资符合中国发展方向的产业及资产,坚信与地中海俱乐部的合作不仅 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的旅游度假体验,也将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分享中国成长的机会。

地中海俱乐部,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品牌

地 中海俱乐部1950年成立于法国,是一站式旅游度假村概念的创始者,并于1966年在巴黎上市。目前,地中海俱乐部在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0个度假村, 每年向超过120人提供高品质的一站式度假体验,年收入逾13亿欧元(约合110亿元人民币)。2010年,地中海俱乐部制订了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中国 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003年,个人出境旅游向中国公民开放后,地中海俱乐部迅速在中国建立了销售机构,已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设 立了办公室。目前,地中海俱乐部已经从中国市场受益良多,2009年接待了2.3万名中国消费者,预计今年将接待超过3万名中国消费者。

2010 年,地中海俱乐部决定在未来5年建设5座度假村,进一步强化其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在中国,地中海俱乐部已经发起了新的项目,包括其在东北地区建设的第一座 度假村。这将是位于亚布力的一座滑雪度假村,预计将于2010年冬季开始营业。

到2015年,地中海俱乐部计划吸引5%至10%的潜在中国 观光者前往其四星及五星级度假村,而中国潜在的观光者只占中国总人口的0.2%。以此计算,地中海俱乐部到2015年将吸引超过20万的中国消费者。

复 星,地中海俱乐部在华的战略伙伴

复星成立于1992年,由中国著名学府复旦大学的四位毕业生始创,被认为是中国改革 开放30年来在民营经济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2007年,复星集团的母公司复星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目前,复星主要拥有医药、房地产开发、钢铁、矿 业、零售、服务业及战略投资业务,2009年营业收入达348.6亿元,净利润达46.5亿人民币。

复星在中国商界以投资及投资后管理优化 闻名,美国前财政部长斯诺是复星的董事会顾问。目前,复星正着力建设具有双向整合国内国际资源能力的全球性投资平台,充分发掘与中国成长动力相关的全球商 业机会。2010年2月,复星与世界最大私人股权投资机构之一的凯雷集团成立了中国首家外商合伙制私人股权投资企业,这为海外资本及中国资本发现中国投资 机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平台。

战略伙伴关系

地中海俱乐部新建度假村的商业合作,复星将致力于支持 地中海俱乐部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在中国开设5家地中海俱乐部度假村。地中海俱乐部已经确认了一些可供复星或其关联方支持开发度假村的地点。鉴 于复星在中国房地产开发领域的专业知识,复星或其关联方还将建议新的选址。在一个中期时间范围内,通过新建开发或收购现有的高端度假村,双方将合作寻找开 设新度假村的机会。

全球商业协同

在以下范围内,地中海俱乐部将从复星丰富多元的专业优势中受 益,从而推动其在中国的市场营销:

媒体及传播领域。复星利用其在中国媒体市场的经验与资源,为DZH在中国业务的拓展提供支持。

会 展业务。通过向复星的网络和关联方提供度假村产品,以及参与到复星每年主办的系列产业、金融论坛会议中,地中海俱乐部将有机会从中国庞大而快速增长的会展 市场中受益,从而帮助地中海俱乐部在中国商界提高其美誉度和知名度。

人力资源及旅游休闲。地中海俱乐部将能分享到复星在旅游业的人力及培训 资源,以及复星对中国消费者的深入了解。

复星对地中海俱乐部的股权投资

在此战略伙伴关系背景下,复星已经从FIPAR International和GLG Partners收购了地中海俱乐部股票和换股债券,占地中海俱乐部摊薄后7.1%股本(假设地中海俱乐部发行的所有换股债券都转换为股票)。复星此举将 支持地中海俱乐部的长期发展战略,并成为地中海俱乐部重要的产业投资者。

复星将向地中海俱乐部指派董事。如果复星获得地中海俱乐部摊薄后 9%的股本,复星将向地中海俱乐部指派第二位董事,这一决定将在下一次的股东大会上送交股东批准。复星的一位代表还将成为地中海俱乐部的战略委员会及审计 委员会成员。

作为复星与地中海俱乐部商业伙伴关系的一部分,考虑到地中海俱乐部目前的发展战略,复星投资于地中海俱乐部的目的是成为其长期 股东,并成为其最大的股东之一。在此背景下,只要没有其他股东增持超过10%(或者表露增持的意图),复星希望获得地中海俱乐部摊薄后10%的股本,并在 接下来的24个月不增持超过10%这一水平。

地中海俱乐部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亨利•德斯坦表示:“地中海俱乐部6年前制订了一项战略, 要成为全球一站式、高品质、跨文化旅游度假服务的专家。自那时起,地中海俱乐部已经经历了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的深刻转型演进。过去的几个月来,我一直在说 亚洲为我们执行这项战略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而中国将在这其中占据中心地位。因此,我感到非常高兴与复星的协商终于达成了这项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这将为我 们书写地中海俱乐部历史上的新篇章。”

复星董事长郭广昌表示,复星与地中海俱乐部的战略合作充分体现了复星植根中国、投资中国动力的一贯战 略,也是复星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复星具有广泛的产业基础及资源,能够为地中海俱乐部在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复星不仅将支持地 中海俱乐部高端精品的全球定位战略、分享中国成长机会,也将通过这一投资对接国际品牌和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其在投资管理领域的资源整合及管理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22

中環在線:法國輸世盃股神賺大錢 李華華

2010-6-24  AD






 

世界盃都未踢到 16強,但賭波界別嘅「雷米金盃」得主已經提早誕生,佢係邊個?咪股神畢菲特囉!佢老人家仲要係憑住令好多人輸錢嘅法國隊贏大錢,真係賭波都要講命水!

咁 股神係點贏嘅呢?話說乜都賭一餐嘅股神,佢檔巴郡響3月嗰陣賣咗一張保單,內容係如果法國隊捧盃,佢哋就要賠錢畀個客,而佢曾經同CNBC透露,大概要賠 3000萬美金o架!

不過,佢就唔肯披露呢個客仔係乜水,o依家法國隊「衣錦還鄉」,股神亦將啲錢袋袋平安啦!唔知股神會唔會喺下封畀股東 嘅信,爆吓呢個輸客係邊個呢?

至於邊條「o靚」咁醒幫佢老人家賺大錢,之咪係保險部負責人Ajit Jian囉!根據股神向佢班信眾介紹,呢位AJ就係之前幫佢開盤,賭大學籃球比賽可能停辦、百事可樂贊助嘅比賽可能要派彩10億美金等等嗰位仁兄,有啲非 常大又唔尋常嘅事需要投保嗰陣,只需要撥個輪畀AJ就得……原來係「犀利哥」,失覺失覺!

話時話,華華認為股神其實唔只贏咁少o架!如果佢 同我哋成龍大哥賭「巴塞」捧唔捧到世盃,直頭揭幕禮未開始都有錢收啦!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7

外资日化品牌再下一城丁家宜“外嫁”法国科蒂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7/2094930.shtml

  每经记者 陈时俊 发自上海
继小护士“外嫁”欧莱雅、大宝“联姻”强生(中国)后,国内化妆品行业又一收购案尘埃落定。
昨日(12月6日),全球最大香水公司科蒂集团(CotyInc.)与中国本土护肤品公司丁家宜正式公告宣布:双方已达成了股份购买协议。根据协议,科蒂将获得丁家宜控股公司的大多数股份,预计交易将于2011年1月完成。
丁家宜媒介部负责人杨恒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确认,“目前双方已达成框架性协议,具体收购金额以及股份份额不便对外透露。”
品牌“外卖”尘埃落定
据悉,目前法国科蒂集团旗下共有科蒂高档化妆品与科蒂美容两个部门,丁家宜将在收购完成后并入科蒂美容部门。
“双方已经正式签订了收购协议,根据协议的规定,收购的具体数字此次不会向外界透露。现阶段还需要政府的报批以及一些后续的收购手续”,科蒂集团执行丁 家宜收购案的公关负责人傅晔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这份声明已是正式的公告,若无意外的话,不会再有进一步的声明。”
据傅晔透露,在收购完成后,丁家宜公司也将会并入科蒂集团整个运营轨道中,并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运营下去。丁家宜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庄文阳除了留任丁家宜的负责人外,将同时兼任科蒂中国区美容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事实上,双方早在今年8月便传出 “绯闻”——法国科蒂集团先期注资10亿元,占丁家宜51%股份,剩下的8亿元将在三年预期增长实现后分批追加。当时,丁家宜方面曾否认上述并购传言,并 指双方仍处于协商阶段。2个月后(10月28日),丁家宜宣布与科蒂集团合作推出全新 “植物纯萃”品牌,挤入日化专营店渠道。
渠道优势成核心资本
科蒂为何“看上”丁家宜?
有业内人士表示,丁家宜可以视作科蒂在中国市场一个很好的补充。丁家宜在国内具有完整分销渠道,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的一些地域拥有一定竞争优势。同时,丁家宜本身的产品研发能力也是原因之一。
庄文阳也曾表示,通过此次交易,丁家宜能够依托科蒂的全球网络和营销专长获得更快速的增长。
有资料显示,收购前丁家宜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2009年比2008年的销售额下滑了近10%,被指利润增长乏力。2010年,丁家宜内部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
科蒂集团近期则在美容业务频频发力。11月23日,科蒂宣布收购美容公司Philosophy;11月29日,科蒂又收购指甲护理产品生产商OPIProducts公司。
傅晔表示:“与科蒂集团美容部门的其他品牌相比,丁家宜与之并没有孰轻孰重的关系。从长远来看,加盟科蒂会对丁家宜品牌走向全球有所帮助。而就产品线上来说,除了前一阵推出的新品牌外,目前还没有新品的具体信息可以披露。”
“此次科蒂收购丁家宜,其实是一个正常的跨国商业行为。毕竟现在是资本时代、品牌时代了,单靠原来简单的营销网络已经很难坚持下去了。”全国工商业联合 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志刚表示,“现阶段,我国对于日化行业民族品牌的培育力度正在逐渐加大,但是很多品牌都熬不到那一天。虽然有些也通过 上市或者别的渠道在尝试,但是效果都不算特别理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8

光明「被競購」法國優諾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3/xNMDAwMDIyMzcxNQ.html

自去年以來,光明食品集團的名字頻頻出現於全球很多食品企業的競購名單之中,最近的對象,則是法國酸奶品牌優諾(Yoplait)。只是這一次,也有些出乎光明自己的意料。

3月2日,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光明已成為優諾50%股權最高出價者。而在一個月前,光明將競購優諾的消息就被法國媒體爆出,當時的消息稱,光明所提出的收購價居冠,約為17億歐元。

「這是他們(國外媒體)在炒作!」3月2日,光明食品集團一位高管告訴記者,競購優諾一事尚未經過集團層面的討論,更談不上有什麼報價。

但他同時表示,旗下企業「可能」有與優諾進行過接觸。而另一家傳聞中的競購者——國內企業蒙牛,也對競購一事不置可否。蒙牛副總裁姚海濤僅回覆稱處於年報「靜默期」。

「被競購」優諾


優諾是全球第二大酸奶製造商,僅居於達能之後。其有半數股權是由法國私募股權公司PAI Partners和農業合作社Sodiaal持有。去年9月PAI Partners聘請銀行尋找其手中股權的買家。

此後有消息稱,瑞士雀巢(Nestlé SA)和美國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 Inc)等多家企業加入競購優諾。報價約為16億歐元(合22億美元)。

2月初,來自外電的報導稱,光明食品集團所提出的收購價居冠,約為17億歐元。優諾酸奶的兩大股東則在上月稱,共有包括法國公司和外國公司在內的9家企業提出指示性收購要約。

對此,上述光明集團高管表示,集團層面尚未與優諾進行過接觸,也沒有進行過競購前的盡職調查,因此,報價一說並不屬實。

「現在他們什麼都扯上中國企業,可能也是希望國內企業能夠去參加,覺得我們資金雄厚吧!」該高管頗有些無奈。

在去年和澳大利亞糖企CSR的談判還無結果之時,光明集團副總裁葛俊傑就曾告訴記者,儘管收購還未成行,但光明在全球範圍尋覓糖業資源的意圖已經被顯現,已有當地甚至南美的企業向光明發出了邀請。

光明併購牌

該光明集團高管表示,儘管集團層面尚未討論,但不排除旗下企業和優諾有過接觸。

「如果有可能,光明肯定會想要收購(優諾)的!」長期關注光明的上海壹言商務諮詢公司首席分析師湯誌慶表示,光明旗下的乳企光明乳業核心業務就是以酸奶為主,未來發展也會偏重這一塊,收購優諾對其業務有促進作用。

此前優諾也曾一度進入過中國市場,並以高端形象出現。但是鑑於當時定位高,在酸奶的市場都尚未做大的前提下,高端產品難以為消費者所接受。在這種情況下,2003年,優諾黯然退出中國市場。當時,一起退出的還有卡夫、帕瑪拉特等國際品牌。

但湯誌慶認為,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在中國做高端酸奶的市場已經成熟。一旦光明收購優諾,將使得其產品由中高端往高端延伸。「光明和優諾在目標人群和市場定位上有互補性。」

除 了產品上的互補,光明收購優諾還有更緊迫的一面。在湯誌慶看來,光明乳業目前正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內生增長有限。過去三年,光明的業績增長主要來自於常 溫奶,但這是因為此前光明在該產品上的投入不足,因此屬於補償性增長。但三年過去,依仗常溫奶大規模增長不太可能,光明必須找下一個增長點。而目前看來, 光明還沒有明確方向。

「在未來沒有主力增長產品的情況下,通過收購合併報表做大是最好的選擇。」湯說。

優諾也表示將在挑選收購方時會考慮到優諾未來的市場開拓計劃,尤其是針對中國、印度及拉美這些該品牌尚未涉足或佔有率很小的市場。

除 了優諾之外,光明的收購步伐還在繼續。去年12月28日,水井坊發佈公告稱,公司將其持有的四川全興酒業有限公司40%的股權及其相關權益轉讓給光明食品 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為4715萬元。而上述高管表示,光明下一步的目標是獲得全興的控股權,「還在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9

娶大陸富婆向華勝11月法國結婚


2009-7-9  NM




○六年與張玉珊分手後,五十七歲向華勝極速另結新歡,與來自北京的「端木櫻子」在灣仔私人會所夜蒲,戀情曝光。

前女友由電視台姐仔變成身家近億的上市公司主席,向華勝新歡背景更上一層樓,在內地經營製造提煉煙草工具生意的端木櫻子,去年公司營業額便接近二億人民幣。與向華勝拍拖兩年多的她,正計劃十一月結婚,屆時將飛去法國舉行盛大婚禮。照顧周到

向華勝與張玉珊的忘年戀結束後,女方一直不乏裙下之臣,去年更與家族擁有百億身家的富豪劉紀明傳出婚訊。

前度女友情路依然兜兜轉轉,向華勝反而修成正果,決定與現年三十五歲,從事製造提煉煙草器具及香煙廣告代理的女強人端木櫻子拉埋天窗。

上 週四(七月二日)下午二時,記者發現向華勝單獨離開月租十萬的豪峰軒單位,由司機駕駛寶馬房車載到海港城ilcolpo剪頭髮。向華勝下車後,司機再折返 豪峰軒,接載一身便裝打扮,皮膚白皙的端木櫻子上車,並向中環方向駛去。下午四點,剪完頭髮的向華勝,讓出司機服侍女友,自己則搭的士到佐敦見朋友。

掃名牌貨

在北京居住的端木櫻子,由於經常來港公幹,就算男友不在身邊,獨自shopping都不成問題,尤其喜歡到海港城及中環一帶名店,動輒花十萬八萬掃名牌,十分豪爽。

端木櫻子與男友同樣是佛教徒,據知,早年阿富汗一間佛寺因戰事受到破壞,端木櫻子受朋友所託,參與重建佛寺計劃。由於她人脈廣闊,於是擔任重建計劃召集人,並成功集資三億,興建一座由翡翠做成的全新大佛像,供奉在新寺內,足證她的辦事能力有多高。

「櫻 子好本事,成日北京、上海、香港三個地方周圍飛傾生意,佢有間工廠喺雲南,專係製造提煉煙草工具,舊年生意額有成一億八千萬,雖然佢係老闆,平日俾人感覺 好有威嚴,但對住男友,就好似小鳥依人咁溫柔,佢哋拍拖兩年幾,仲係好sweet,成日拖住手,向生嘅朋友都好鍾意佢,所以當佢哋話去法國結婚,大家都好 開心,仲約埋一齊飛過去參加婚禮。」向華勝友人說。

組夫妻檔

雖然好事近,但向華勝重返影壇大計,依然進展得如火如荼。曾經在影圈叱咤風雲的他,九三年因市道不景氣而轉戰商界。由於未來老婆鍾意睇電影,向華勝決定重操故業,去年初開始搵老拍檔李力持幫手部署大計,兩公婆拍住上搞電影。

「向生暫定計劃開十部戲,第一部應該有葛優、黃曉明、黃秋生同李冰冰,八月份左右開拍,係講追女仔嘅故事,到時會去歐洲取景,佢哋十一月喺法國舉行婚禮,到時隊crew應該都喺法國,相信婚禮應該會有好多圈中人出席。」向華勝友人說。

記者致電張玉珊,身在外地公幹的她,透過助手回應有關前度男友結婚一事:「Shirley話聽過朋友講佢就快結婚,Shirley都戥佢哋開心,話衷心祝福佢哋。」

三段情

早年活躍影圈的向華勝,年輕時曾與無綫訓練班藝員張美玲結婚,其後與他傳過緋聞的女星不多,較為人熟識的有張敏和張玉珊,無獨有偶,三人都是姓張。

張美玲

向華勝第一任太太張美玲,是八十年代無綫藝員訓練班成員,曾為「藝進同學會」擔任義工工作,有指兩人婚後數年,因性格不合而仳離。

張敏

身為電影公司老闆的向華勝,跟女星張敏過從甚密,更因利乘便投資開戲捧女友,幾乎部部戲都由張敏做女主角。後來張敏淡出影壇,轉戰商界,○四年有指張敏投資失利,損手五千多萬。

張玉珊

九八年張玉珊在契爺黃毓民介紹下認識向華勝,男方隨即展開追求。九九年初張玉珊因感冒菌入腸,向華勝親自送她入院。之後便展開相距廿年的忘年戀。○○年兩人遷入九龍塘共築愛巢,當時張玉珊棄演從商,投資豐胸丸成功賺第一桶金,之後創辦「修身堂」,生意愈做愈大,○三年更將公司上市,成為商界女強人。女方事業有成,卻感情失意,○四年跟向華勝感情轉淡並遷離愛巢,○六年才承認分手消息。

捧紅周星馳

五十七歲的向華勝,原籍廣東陸豐,其父向前是國民黨少將,為幫會新義安創辦人,有十三名兒子,其中排行第十的向華強和孻仔向華勝,是香港著名電影製片人。

八十年代,向氏兩兄弟成立永盛電影公司(中國星前身),投資過不少賣座電影包括《賭神》、《賭聖》系列,並成功將周星馳打造成喜劇之王。

其後香港電影市道不景氣,九三年向華勝淡出影圈,專注炒股,並進軍澳門賭業。九九年底他曾東山再起,注資兩億重投影圈,可惜影圈發展成績大不如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74

潤泰盟友 法國最富有的「華麗一族」 歐尚 稱霸中、俄的神祕零售帝國

2011-9-12  TWM




與潤泰合資高鑫零售的歐尚集團, 市場橫跨全球十二國,去年營收高達一.七八兆新台幣。

這個名氣遠不如沃爾瑪、家樂福的零售巨擘,究竟是如何從法國一家祖傳紡織廠,成為宰制 當今兩大新興市場的零售之王?

撰文‧周岐原

店面開張的時候,衣著樸素的傑拉德.穆利(Gérard Mulliez)正忙著招呼;這家由廢棄工廠改裝而成的一百多坪店面,無論怎麼看前景都不甚光明。為了讓新賣場更顯眼,傑拉德刻意選擇「A」開頭的店名, 好讓客戶查詢電話時,容易由前面的字母排行找到;但當時二十九歲的他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世界級零售商的董事長。這是一九六一年,這一年,現任美國總 統歐巴馬出生,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半個世紀之後,傑拉德竟然成功了。他一手打造的零售通路,在全球擁有逾一三○○家門市、二十六.二 萬名員工,去年營收高達四二五億歐元(約一.七八兆新台幣)。這就是和潤泰集團共同成立高鑫零售的另一大股東──歐尚集團(Auchan)。

論 經營版圖,傑拉德一手打造的歐尚集團,足以和沃爾瑪(Wal-Mart)、家樂福(Carrefour)、特易購(TESCO)、麥德龍(Metro) 等,並列世界級的跨國零售品牌;但歐尚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如上述這些公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穆利家族長年的低調作風。

低調生活 為保隱私狀告貝努瓦根據估計,穆利家族目前持有的資產總值逼近六千億元新台幣,是當前法國最富有的「華麗一族」。除了歐尚集團之外,穆利家族另外投資世界 最大的運動用品通路迪卡儂(Decathlon),汽車維修通路諾拉托(Norauto),以及信用貸款公司等事業,投資領域相當廣泛。但外界對這個豪族 的認識,卻和他們的身價極不相稱。穆利家族鮮少在媒體前曝光,曾有一位經濟學家貝努瓦(Benoit Boussemart),打算出版一本介紹穆利家族的專書,結果引來傑拉德對貝努瓦提告;雖然最後訴訟不成,但可見穆利家族對保護隱私的重視,幾乎到了寸 步不讓的程度。

其實,傑拉德原本協助家人經營祖傳的紡織業,直到五○年代晚期,歐洲紡織業面臨轉型,傑拉德無意間發現,剛剛在北美洲興起的 大賣場頗受歡迎,前景似乎十分看好,這才讓他對零售業產生興趣。

傑拉德設想:位在市郊、附設大型停車場的自助式商店,遲早會橫掃傳統雜貨 店,成為消費者選購商品的主流通路。於是在籌得經費後,傑拉德在法國北部的盧貝(Roubaix)開設第一家歐尚賣場,不過開業初期,歐尚的生意卻頗為慘 澹。傑拉德一邊苦思改善之道,一邊尋求外界意見;在友人建議下,傑拉德決定改採薄利多銷的折扣銷售模式,果然讓歐尚一炮而紅。

策略見效後, 傑拉德立即乘勝追擊,把「單價越低、營收越高」的信條奉行到底,連售價相對較高的威士忌商品也不例外,一律大打價格戰。結果在不久時間內,歐尚便一躍而成 整個盧貝市生意最好的折扣商店,從此走上擴張之路。

儘管已經貴為千億身家的大老闆,傑拉德看起來仍是當年那位小生意人,言談謙虛,生活樸 實,甚至帶點小氣。正因如此,傑拉德被外界冠上「法國山姆.華頓(Sam Walton,沃爾瑪創辦人)」的綽號。經營事業時,傑拉德力求降低負債,平時則習慣儉約度日。他奉行的生活態度,深深影響整個穆利家族。曾經專訪傑拉德 的作家古邦(Betrand Gobin)就比喻:「你絕不會見到他們去地中海邊度假,也看不到他們競拍高價藝術品來收藏。」回憶起和傑拉德見面的經過,古邦印象深刻。他指出,傑拉德 的辦公室陳設簡單,只擺設幾張廉價桌椅,桌面滿布灰塵,連暖氣也沒裝;而在長達五個小時的採訪中,傑拉德幾乎講完全場,身為客人,古邦不僅沒時間上廁所, 連一杯水也沒被招待。由此不難想像,傑拉德的「儉樸」達到什麼程度。

低調經營 堅持股票決不上市事業一律不上市,是穆利家族從未改變的堅持。自從二○○六年,高齡七十五歲的「長老」傑拉德正式退休,這個幾乎「隱形」的家族即啟動接班 計畫,推派成員接任各事業的高層位置。穆利家族曾協議,允許成員交易彼此名下股權;由於事業眾多,而連同旁系親屬在內,整個家族人數逼近六百人,因此想賣 股權者並不難找到買家。

家族唯一的明文限制,是任何股東不得將持股轉讓給無親屬關係者。他們的想法是,對家族生意感興趣的人往往只想賺一 筆,盡快獲利了結;既然開放很難帶來正面效益,不如乾脆﹁關上大門﹂。目前看來,設下這條「家法」,確實維持了經營權的完整性。

儘管穆利家 族嚴防外來資金,他們對待員工卻十分大方。自一九七七年起,歐尚集團對員工實施利潤分享制,開放部分股權給同仁認購。去年度財報顯示,在中國、法國、俄羅 斯等九國任職的員工,一共持有歐尚一一.八%股權,總人數多達十三.七萬人,相當於集團員工數的五二%。

在傑拉德掌舵,與家族通力合作下, 歐尚的零售通路已經在全球十二個國家扎根。雖然在中國市場,歐尚量販店的數量或知名度都不如大潤發,台灣投資人對歐尚更頗為陌生,但集團的全球布局策略, 其實十分綿密。除了在法國本土有五十年穩固的經營基礎,歐尚最重要的擴張策略,就是往消費動能較大的新興市場拓展事業。目前,集團已有半數營收來自海外市 場,尤其是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塊「金磚」,更是歐尚布局的關鍵所在。

低調擴張 默默吃下東歐市場在中國市場,歐尚、大潤發合組的高鑫零售,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量販事業體;在中國量販店滲透率仍偏低的情況下,後續成長力道仍十分可觀。 但這只是外界對歐尚版圖的部分認知,其實在俄羅斯,以至於整個東歐市場,歐尚也已經默默取得主導地位。

經過近十年奮鬥,歐尚成為全俄羅斯最 大外資量販店,年營收近二千億新台幣。其他世界級量販通路中,沃爾瑪與特易購並沒有進駐俄羅斯,家樂福則在○九年時,黯然宣布從當地撤資。歐尚採取遍地開 花策略,在烏克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等地陸續開店,打算「通吃」東歐市場的意圖相當明顯。

五十年,從一家廢棄工廠改裝的商店,躍居橫 跨全球、營收近二兆元的零售帝國。極端儉樸的傑拉德,和低調神祕的穆利家族,連手把歐尚打造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消費通路,以穩固的股權結構、和專注新興市 場的經營腳步來看,歐尚傳奇勢必還會持續下去。

歐尚、家樂福 龍爭虎鬥50年儘管同是法商,創業時間只差兩年,歐尚與家樂福這兩個雄踞零售業的老牌集團,經營理念卻十分不同。連商標顏色,兩者都恰巧選擇一紅一藍,宛 如軍事演習對抗的「紅軍」與「藍軍」,非分出高下不可。

比較版圖,家樂福毫無疑問占了上風,透過特許加盟、直營與合資等多元模式,家樂福經 營近一萬個銷售據點,員工人數接近50萬人。總共只有一千多個據點的歐尚,看似落後於人,不過論賺錢的基本功,硬底子的歐尚卻將家樂福遠遠拋在身後。

從 集團財報分析,去年歐尚總營收425億歐元,僅僅是家樂福一半不到;然而,歐尚的稅後純益卻有7億歐元,也就是1.6%的稅後淨利率,這相當於家樂福的4 倍之多。如此驚人的獲利成果,有80%以上全由大股東穆利家族分享,也難怪他們不僅拒絕讓股票掛牌,還拚命維護個人資訊,繼續低調賺大錢!

法 商兩大量販巨擘戰力比較創立時間 經營版圖 銷售據點 員工(萬人) 2010年營收(億歐元) 2010年稅後純益(億歐元)歐尚 1961年 12國 1331 26.2 425 7 家樂福 1959年 32國 9500 47.5 901 4

資料來源:歐尚、家樂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3

[轉載]對比蒙牛乳業(hk.2319)看伊利股份(600887) 法國梧桐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f62e0100wp6z.html

   一、公司所處行業

    1、行業狀況:企業所處細分行業處於成長期,整個行業有還會有較高的增長(現在的顧客比較多,但未來的顧客還會更多)(符合中產階級的消費習慣和趨勢)(是能夠改變人們生活質量的行業,能夠給用戶帶來價值)(可以持續發展幾十年或永久發展的行業),但增長速度開始下降。

    具體分析:公司所屬乳品行業是近年來的一個新興行業。它的快速發展是在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到達一定程度後,人們消費習慣開始改變後,出現的一個行業。雖然該 產業已經經歷了近10年的高速發展,但未來10—20年內仍屬於需求增長中,2006年統計,世界人均年牛奶佔有量為102公斤,發達國家年人均消費牛奶 300公斤,發展中國家為30公斤,而我國人均牛奶消費僅25公斤(06為23公斤),(2006年中國乳品行業研究報告),是世界上牛奶佔有量較低的國 家之一。有句戲言,在中國,牛奶的產量不及白酒,價格低於礦泉水,雖然有些誇張,但也深刻反映出了產業所處階段。(目前我國北京、上海、深圳三城市人均奶 製品年消費量已經達到40公斤以上),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廣闊。按溫家寶總理的話來說,就是希望能保證每人每天喝1斤奶(也是蒙牛的宣傳語)。但是我國跟國 外的飲食習慣差異較大,國外食用面包量大,配套的牛奶量自然不會少,所以我國消費量不可能達到西方國家的水平,但是世界的平均消費水平還是可以預期的。

    2、行業競爭情況:(行業非藍海行業)乳業的行業壁壘不高,但當前競爭階段使新企業有較高的入行門檻,但實力競爭者較多(國際巨頭),不是很少企業能參與的行業。行業屬於能夠建立品牌的行業,最終能形成市場的28原則,且屬於品牌效應非常強的行業。

    目前該行業正處在行業洗牌期的中後期,市場28原則正逐漸形成,經過幾年激烈的競爭,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我國乳製品行業的銷售收入利潤率連年下 降,2002年是6.8%,2003年是6.1%,2004年降到了5.4%。與國內奶產量以每年兩位數的增長速度相對應的是,行業的微利潤,國內奶業利 潤率在食品飲料行業中是非常低的。目前,中國乳品企業能盈利的佔整個行業的三分之一,持平的佔整個行業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企業處於虧損的狀態。 2005年有生產規模以上的690家乳品企業中虧損企業就有187家,2006年中國乳品企業因促銷而減少收入50億元,相當於全行業利潤的91%。但是 這個行業具有鮮明的規模效應特點,行業集中度處於不斷集中的過程中,全球的乳業發展過程也都遵循這個規律。國內乳製品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就最近10年的事 情,經歷了國內品牌驅逐境外品牌、國內品牌自身洗牌兩個階段,目前已經向著雙寡頭壟斷、地方雜牌軍苟延殘喘的格局發展。伊利與蒙牛憑藉自身的努力,在戰勝 了大量外資之後,又一次在國內激烈的競爭中處於優勢,目前處於行業的第一集團。

    3、行業利潤三維分解:客戶數不斷增加,客戶價值量不斷增加,行業利潤率由於競爭因素反而下降了,但當前正處於行業利潤率低谷,因此未來數年行業利潤率會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4、行業投入:行業不屬於輕資產投入行業,無論是產能擴大,還是品牌提升都需要不斷投入。

    5、行業總結:行業發展空間依然較大,但業績增速開始減緩;壟斷程度較高,企業間仍以價格競爭為主,但正在向品牌競爭轉變;行業提價能力一般,但卻具有產品升級能力。
  
二、企業狀況

    1、07以前伊利總銷售額一直是國內行業第一名,07年被蒙牛超過,目前應為為行業第二名,實際上公司主要產品液體奶04年就已經落後蒙牛,並且差距在逐漸擴大。

    2、企業成長速度較快,主要得益於行業的高速發展和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但發展速度遠落後於主要競爭對手蒙牛。

    3、競爭之管理:由於企業的國資背景使企業管理團隊穩定性差,歷史上出現牛根生出走、獨董風波等事件都對企業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 但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使這一情況有所轉好,各界對以潘剛為核心的新管理團隊的經營業績還是評價較高的。就潘剛本人而言,除了05年體現出的危機處理能 力和年齡優勢可以確定以外,是否能成長為優秀的企業家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從長遠來看,國內民營企業的接班人(第二代)問題與國有企業相比並不具備優勢, 伊利04年獨董危機的順利解決和伊利的國企性質是有很大關係的,但管理效率要落後於蒙牛這樣的民營企業。

    4、競爭之品牌:公司三大產品線:液態奶、奶粉、冷飲均有很高的品牌認知度,但均沒有形成壟斷性的品牌優勢。其中液態奶的品牌認知 度已經被蒙牛超越,市場佔有率與蒙牛形成了一定的差距;奶粉雖然銷售額已經排在第一,但品牌認知度還沒有和三鹿等國內品牌拉開距離,與惠氏、雅培等洋品牌 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冷飲方面憑藉巧樂茲、冰工廠等優勢產品,市場佔有率連續13年第一,品牌認知度算是三大業務中最具優勢的,但與競爭對手蒙牛、和路 雪、雀巢、新大陸等並未拉開明顯差距,特別是高端產品依然落後於雀巢等國際品牌。另外,國內市場的快速成長,使得國際資本紛紛投資於第二梯隊企業,如三 鹿、夏進、太子奶等均已獲得國際資本的巨大投入。再者許多世界乳業大鱷也擴大或開始與國內企業合作,藉機進入中國市場,如:三鹿與恆天然的合作。而且還有 一些是伊利、蒙牛自己請進來的,如蒙牛與阿拉、達能的合作,有可能是養虎為患,造成品牌與市場的流失,也有可能因為文化、管理的差異,而影響業務的正常發 展。同時娃哈哈等飲料企業也進入了乳液與飲料的交叉領域乳飲料市場,這都有可能使國內乳業競爭多極化,給伊利的發展帶來變數。

    5、競爭之產品及技術實力:公司產品主要包括液態奶、冷飲、奶粉三大類,三大類產品發展比較均衡,而且規模實力在各自分類產品中均 為行業前三。但是和國外的先進公司相比,具有很高附加值的酸奶、奶酪、黃油等高端產品所佔的比重還太小,液態奶仍然佔銷售收入的60%以上。伊利在產品結 構調整方面,公司在注重擴大規模的同時,加大了對高端產品方面的投入,推出了如金典純牛奶、金典有機奶、伊利營養舒化奶、LGG益生菌酸牛奶等產品, 2005年與世界乳業巨頭維利奧合作,享有了LGG益生菌在中國市場連續5年的獨家使用權,特別是在國際上高速增長的有機奶市場,2007年「伊利金典有 機奶」面世,標誌著伊利成為國內第一家擁有完善有機鏈的乳品企業,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規模化生產有機奶的企業(引自伊利網站,由於伊利的營銷短板,國內 對有機奶的認識還不夠,給競爭對手留下了足夠的研發生產空間)。奶粉更在2005年成為國內市場上的銷量冠軍(這一點並不確定,說法出自伊利公司網站,但 三鹿也宣稱第一。另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奶粉行業2007上半年的數據調查顯示,伊利在全國奶粉市場的綜合佔有率穩居第 一,其市場覆蓋面和銷售額等各項關鍵指標均具備明顯的領先優勢。權威調查機構AC尼爾森最新數據也顯示,伊利在嬰幼兒奶粉與成人奶粉均取得強勁的增長,分 別達到行業平均增長的5.5倍與26倍)。我國每年大約新增1700萬嬰兒,當前奶粉市場約為170億元/年,以6000萬嬰幼兒計,人均年消費僅300 元,現在行業整體銷售額只為城市兒童20天奶粉消費額,奶粉市場增長空間巨大。)在產品的研發和質量控制的投入上伊利在行業內是非常突出的,如在冷飲方面 伊利2006年度共推出新品65款,平均不到一週就會推出一個新品,產品線從低價格到10元包辦。另外,早餐奶、優酸乳、大果粒酸奶等多款產品均是伊利率 先推出。只是營銷的弱勢埋沒了研發的優勢,典型的例子就是伊利優酸乳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業績後,蒙牛推出追隨品牌「酸酸乳」,並借助「超女」之勢,飛速發 展,銷售收入從04年的8億元飆升至05年的30億元,成為成長最快,最成功的產品,市場份額也大大超越了「優酸乳」。另外,近年公司在高附加值的產品研 發上,開始落後於蒙牛,蒙牛的特倫蘇、真果粒等高端產品均先於伊利,在液體奶領域,伊利從市場領導者逐漸成為市場追隨者。

   產能的供不應求一直是困擾伊利發展的瓶頸,由於前幾年管理層忙於MBO,無暇擴張產能,導致產能對伊利影響較大。自潘剛團隊上馬後積極進行織網計劃,在 2006年投入12.8億巨資,先後在湖北黃岡、安徽合肥、山東濟南、成都邛崍、河北定州、蘇州等地的進行現代化乳品生產基地的擴建,配套基地的力量為伊 利在全國更大範圍內佔領二、三線城市提供巨大的資源支持。經過2006年的織網計劃,伊利面對全國的產能、銷售佈局已經基本完成,按伊利網站的說法是成為 第一家真正有能力同時覆蓋全國市場的乳品企業,伊利集團的產品也將在最短的時間內被送到消費者手中。伊利在各地的投資都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產能擴張 的阻力很小,瀋陽、黃岡、合肥、四川邛崍等幾個項目不僅免費拿到土地,還拿回現金1 個億,稅收方面還也有很多優惠,因為這些項目能帶動農民增收(真實原因和伊利的政府背景可能關係更大,奧運贊助商爭奪戰的勝出也不例外,政府的照顧對企業 短期是有利的,但長期未必是好事)。伊利的奶源控制戰略開始顯現效果。隨著國際奶源緊張,國際牛奶價格進入上漲週期,國內牛奶價格也開始慢慢進入上漲週 期,誰擁有最大的奶源,在這場奶業漲價裡面就會獲得最大利益。伊利簽約的農戶是500萬戶,蒙牛是300萬戶。伊利的擴張思路是兩路並進,一是在銷售地建 廠,二是在原奶供應便宜的地方建廠,通過搶佔有利的奶源以及靠近銷售市場的方式,對地方性中小企業形成壓力,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6、競爭之營銷:在營銷方面伊利在行業內一直落後於主要競爭對手蒙牛,蒙牛在營銷方面算是絕頂的高手,他們的「神舟」事件營銷、 「超女」娛樂營銷、「送奶工程」公益營銷,迪士尼、星巴克、肯德基專用奶營銷,以及近期的「NBA」體育營銷,極大的提高了蒙牛品牌的知名度,為業界所稱 道。伊利在這方面在積極追隨蒙牛,他們的「政府」營銷、「奧運」營銷、「明星」營銷也算比較成功,伊利在「政府」營銷方面長期投入巨大,無論是對地方政府 還是中央政府,伊利都做得比較出色。2005年末伊利投巨資3000萬元支持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每年一度的「昭君」文化節;還與團中央發起「中國青少 年發展伊利夢想基金」,與全國婦聯等部門長期主辦對哺乳期嬰幼兒父母折科學哺育知識的普及教育。伊利在中央黨校等單位聯合舉辦的以「新農村?新發展?新機 遇」為主題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壇」活動中,由於伊利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做出了傑出貢獻,帶領500萬農牧民發家致富,榮獲「建設社會主義新 農村行業龍頭企業」稱號。另外,伊利的高利稅是其政府營銷最有力、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奧運會合作夥伴」的低成本獲得正是伊利政府營銷成功的最好例證。政府營銷的成功,使伊利可以獲取良好的經營環境和較低成本的資源,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 障。客觀的說:潘剛團隊以來,伊利在營銷方面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近兩年伊利的營銷工作提速較快,尤其是近期「奧運+冠軍」營銷,在消費品企業中算是比較突 出的,但總體而言,與有「營銷機器」之稱的競爭對手蒙牛比較起來就遜色很多了。具體而言,伊利的營銷費用比例一直是高於蒙牛的,但取得效果卻遠不及蒙牛。

    7、稅務劣勢:伊利的稅負很高,2006年伊利納稅10億元,蒙牛因為是外資企業,蒙牛在2006年納稅只有3億元左右。伊利管理 層自己的說法是一家上交的稅能頂奶業的第二名至第十名的總和。伊利的巨額納稅,嚴重侵蝕了伊利的淨利潤,同時,在競爭中伊利的高稅負使其處於長期不利位 置。2006年伊利的淨利潤3.4億元。10億的納稅額和不到3.4億的淨利潤,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種稅負和淨利潤倒掛的現象在主營業務額超過50億元 的上市公司中是很少見的。兩稅合併涉及的企業所得稅給06年只有1億多所得稅的伊利帶來的好處並不大,但0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的降低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增 值稅,卻能給伊利帶來實在的好處,伊利在2006年繳納的增值稅在8億左右,佔了10億稅負的絕大部分,至少降稅的幅度和時間進度還是未知數。

   8、國際化:伊利的國際化道路已經慢慢開始。2008奧運營銷對國際化的作用還不好定論(不是所有奧運贊助商都能像三星奧運 營銷那樣成功)。07年,伊利集團在紐約正式宣佈牽手美國最受歡迎的職業棒球運動,與職業棒球大聯盟王牌球隊揚基隊進行合作,伊利牛奶產品將適時出現在揚 基隊的賽場上。效果目前難以確認。同時,由伊利生產的28.8噸黃油經內蒙古檢疫局檢疫後,以每噸1.5萬元的價格順利出口埃及。這意味著,伊利已經拿到 了通往非洲市場的第一張船票。專家分析,伊利黃油的首次出口是我國乳業發展的又一里程碑。首先,黃油營養極為豐富,是奶食品之冠,但五、六十斤酸奶才可提 取二斤左右的黃油,珍貴程度同樣是奶食品之冠,因此,對工藝和技術的要求一直較高。也正因如此,中國乳業此前的產品結構一直偏重於液態奶。在黃油和奶酪生 產供應方面尚匱乏,口感上無法和進口黃油媲美,這方面的缺憾一直是中國乳業「最大的短板」。
事實上,為了使中國的乳產品能夠得到國際上的認可,伊利在生產現代化方面做了不少功課。伊利是乳品行業第一個將超高溫滅菌技術引進國內的企業,也是第 一個將無菌灌裝技術應用到液態奶生產中的國內企業。而除了液態奶的加工技術,伊利還大量引進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奶粉和冰淇淋生產技術及設備,以完成產品 生產技術與國際的對接。2007年4月,伊利集團在呼和浩特土左旗投資新建的大型乳製品綜合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包括亞洲最大嬰兒奶粉生產基地、研發 中心和乳品檢測中心、大型液態奶生產線和中國首個乳業博物館。其中,奶粉生產項目的投資近5億元,設備全部從德國、丹麥引進,整個生產工藝全部微機程序化 控制,全部達產後可年產各種配方奶粉6萬噸,其中,嬰兒奶粉單機生產能力和工廠生產規模目前屬亞洲最大。

    9、從股權激勵計劃看管理層的問題:先看激勵計劃的具體內容,股權激勵實際有兩部份組成。一是伊利股改方案中對追送對價股份的承 諾:根據公司股改方案,非流通股股東將獲得轉增股份中的1200萬股於股改方案實施日劃入第三方賬戶,用於追加對價安排。如果公司2006、2007年度 報告正式公告時,當年較上年度淨利潤增長率低於17%;或者公司當年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除標準無保留意見之外的審計報告,第三方賬戶中1200萬股股票 50%部分將在該年度財務報告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的10個工作日內,追送給追加執行對價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東。反之,該部分股份 將轉送給公司激勵對象(特指伊利股份經營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及業務骨幹人員)。二就是5000萬股票期權激勵。大致內容為:行權條件,1、根據《內蒙 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實施考核辦法》,激勵對象上一年度績效考核合格。2、首期行權時,伊利股份上一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 潤增長率不低於17%且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低於20%。3、首期以後行權時,伊利股份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與2005年相比的複合增長率不低於 15%。自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授權日一年後,滿足行權條件的激勵對象可以在可行權日行權。激勵對象應分期行權。激勵對象首期行權不得超過獲授股票期權的 25%,剩餘獲授股票期權,激勵對象可以在首期行權的1年後、股票期權的有效期內自主行權。這個激勵計劃爭議主要在兩個部分,一是行權條件太低,不能發揮 激勵的作用,加快公司成長步伐,股權激勵約定的17%和15%的淨利潤增長率,均低於2000年以來公司實際增長的最低水平,也就是說,即使伊利股份的管 理層無法讓公司保持過去五年來的平均甚至最低增長率,但仍然可以從容的獲得巨額股份。二是對所有股東而言股權激勵所帶來的超額收益遠遠小於實施股權激勵所 付出的成本。按照伊利股份2005年實現的2.93億元淨利潤計算,2006年、2007年每年保持17%的增長速度,則分別可以比2005年增加利潤 4981萬元和5823萬元,合計10804萬元。按照股改後非流通股東25.86%的持股比例,兩年後因上市公司淨利潤增長所獲得的超額收益僅為 2794萬元,而非流通股東卻需要因此付給管理層1200萬股股份,按照伊利股份目前30元以上的股價並考慮轉增後的除權效應,用於股權激勵股份的價值在 3.6億元以上,即使按照股改時18元的股價計算勵股份的價值也在2億元以上。也就是股東付出2億元以上的獎勵,只要求管理者為我們多賺1億就行了。這個 方案的出台我認為管理層並不是一個以股東利益為重的管理層。當然對管理層最大的擔心不是激勵計劃本身,而是由於管理層過渡關注自身利益而變得不誠信(或根 本就不誠信),通過操控財報來操縱股價,在行權的過程中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2006財報顯示淨利潤增長17.4%,將夠行權條件,07年報還沒有出,但 07年底首次行權僅象徵性的行權千分之一,雖然07年三季報淨利增長僅有12%,但管理層似乎對未來的行權充滿信心,顯然管理層關注的不是能否行到權,而 是何時行權才可以是利潤最大化,由於行權成本與股價和行權價的差價息息相關(稅務),所以管理層希望在低股價行權高股價派現(行權一年後),因而操縱股價 理論上是可以控制獲利的多少的(這裡的分析只能以最壞的預想,中性的分析應該是管理層瞭解公司的業績不會出現爆髮式增長,而對08年股市形勢看不清楚,對 伊利在二級市場的表現沒有足夠的信心)。由於當前管理層的利益與流通股股東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所以對公司管理層應該持一定的懷疑態度,另外根據新會計準則,行權代價計入員工成本,如果一次計入將會造成公司帳面淨利潤虧損,分年計入,將會造成公司帳面淨利潤多年下降,雖然對公司的實際業績沒有任何影響,但卻會影響二級市場的股價走勢。

    10、關於公司營業費用、淨利潤和銷售額:2006年伊利的銷售額、銷售費用、淨利潤分別為160億、33億及3、4億,銷售額/ 竟利潤=47,營業費用/淨利潤=10。這樣的獨特財務特點將導致:淨利潤對產品價格以及營業費用非常敏感,營業費用降低10%,就足以給公司帶來 100%的淨利潤增長,反之營業費用增加10個百分點,公司就可能會虧損,同理產品價格(成本不變的情況下)上漲2個百分點業績就能翻番,降價兩個百分點 公司就可能虧損,所以估值伊利且不可依賴市盈率。

    11、關於淨利潤率:伊利06年2.1%的淨利潤率,是伊利96年9.04%高淨利以來的最低點,07年可能會更低,從財務指標看 利潤率逐年下滑,企業經營風險很大,但結合行業競爭週期淨利潤增長看,伊利在淨利潤率下滑4倍以上的情況下,淨利潤卻保持10年20%以上的增長,在上市 企業裡確是少有的。結合行業競爭階段,未來利潤率提升是必然的。實際上,按照這類型企業的發展規律來看,目前處在「搶佔市場,樹立品牌」的階段。為了快速 搶佔市場,樹立品牌,就勢必要大量投資,大量廣告,大量促銷,大量鋪建銷售網絡,建立物流配送體系,由此帶來的財務費用、廣告促銷費用、各類進店費、管理 費、配送費用等等急劇上升。但隨著市場佔有率的提高,上述費用最終將穩定下來並逐漸降低,企業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後,營業費用會降低,銷售收入的擴大將更多 的轉化為利潤(從雙匯的營業費用比例曲線可以反映一定問題,但這最終要看乳業未來競爭格局的發展,低利潤率可能還要維持相當一段時間)。

定量分析

    通過與蒙牛對比進行分析。

    1、淨資產收益率,除97年外一直低於15%,但主要原因是行業競爭加劇,淨利潤下滑近4倍造成的,應該看到2001年以來公司淨 資產收益率(01年當年淨資產收益率高,是由於較高的財務槓桿)保持了上升的態勢(8.15%-13.2%),從三項組成看,01年以來淨利率還在逐年下 滑(4.43%-2.11%),公司總資產周轉率在逐年上升(0.93-2.17)財務槓桿小幅上升(2.31-2.88)。

   對比蒙牛:蒙牛淨資產收益率一直高於15%,上市以來,一直保持增長(16.3%-24.2%),從蒙牛的三項組成上看,蒙牛上市後資產周轉率逐步提升(1.51-2.09)財務槓桿小幅提升(2.44-2.59),淨利潤率基本保持不變。

    2、自由現金流量,兩個公司由於處於投資發展期,都未能創造穩定的自由現金流量,但近兩年蒙牛要好於伊利。

    3、成長性:伊利上市10年來,銷售額平均增長速度為40%,淨利潤平均增長速度為22.6%,蒙牛從01年以來,銷售額平均增長 速度為90%,淨利潤平均增長速度為87.9%,蒙牛的成長速度遠高於伊利,但03年開始增速都出現了下滑,伊利銷售額增長從57%降至34%,淨利潤增 長40%降至17%,蒙牛銷售額143%-50%,淨利潤114%-59%。伊利的營銷費用增速有所下降,從02年74%至06年30%,蒙牛增速從 139%降至59%,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兩家企業營銷費用的增速基本與銷售額的增速基本匹配,蒙牛的高增長對應了高營銷投入的增加。從數據分析,符合整個 行業競爭處於洗牌中期後期的判斷,高營銷投入拉動高增長,且營銷投入增速有所回落。

    從存貨的絕對值和增長速度上看,兩家企業與銷售額增速相比大致一致,具體細節06年伊利存貨比例偏高,蒙牛上市前存貨比例佔流動資產比例偏高,上市後有所好轉,但除06年外也高於伊利。

    4、盈利能力:伊利毛利率高蒙牛6個百分點左右,但營業費用比例高蒙牛7個百分點,由於大陸和香港會計準則的差異,雖不好做比較, 但大致可從兩個方面看,一是伊利促銷費用計入營業費用,蒙牛促銷費用計入成本,二是伊利銷售額中毛利率高的冷飲和奶粉比重較大。同時注意到伊利蒙牛毛利潤 從02年以來均有所下降,但從04年開始的近三年蒙牛毛利率基本穩定在22%點多,但伊利從29%逐年下降至27%點多。另外,從營業費用比例上看,兩家 公司02年以來均下降了2個百分點,但伊利屬於逐步下降,蒙牛04年以來有所回升。

    銷售淨利率蒙牛遠高於伊利,主要原因是蒙牛的稅務優勢,另一原因是蒙牛的管理費用比例低,體現了蒙牛在管理上的優勢,但值得注意的是,02年以來伊利的管 理費用比例正逐年降低,蒙牛04年以來卻有所回升,兩家公司管理費用比例正在逐年縮小。這點體現了伊利管理層向蒙牛學習精細化管理的說法。

    5、財務健康情況:兩家企業近年來流動負債均和流動資產差不多,但蒙牛流動、速凍比比較穩定,雖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而伊利流動 速凍比近年大幅下降,值得警惕。縱向比較伊利近年資產負債表,短期借款,應付款項,預收帳款近年來增速均較大,流動負債中應付款佔一半左右。以06年報和 07年中報對比蒙牛,伊利應付帳款分別為19.6億和30億,蒙牛為10.3億和13.9億,對比其他款項:伊利06年報流動資產為35.7億,其中現金 10億,存貨15億,應收款4.5億,預付款3.4億;蒙牛流動資產29.4億,其中現金13.3億,存貨10.7億,應收和預付款均為1.8億。兩家公 司流動負債情況,伊利06年流動負債為43.6億,其中短債8.6億,應付帳款19.6億,其他應付款5.6億,蒙牛06年流動負債30.8億,其中短債 2.3億,應付帳款10.3億,其他應付款14.4億。但到07年中報,伊利流動資產41.9億,流動負債52.4億,蒙牛流動資產45.1億,流動負債 38.1億,蒙牛流動資產中的現金增到28.5億,流動負債中的應付款項增長不大為14億,而伊利流動資產中的現金增至16億,應付帳款增至30億。綜上 對比,兩家公司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差距主要集中在現金和應付帳款,短期銀行借款也有一定差距但不是主要因素。結論:相比較蒙牛的財務更加健康。

    6、產品結構比較:液體奶都在增長,但蒙牛領先優勢明顯,銷量超伊利04年、05年為4%點多,06年至22.4%,07中報至 45%,領先優勢正在擴大。冷飲方面,雖都在增長,但伊利領先優勢明顯,銷量超蒙牛04年76%,05年14%,06年25%,07年中報至52%,領先 優勢正在擴大。奶粉方面,兩家公司不具可比性,伊利處於絕對領先,但應持續關注蒙牛奶粉的崛起,當蒙牛奶粉銷量達到伊利的50%以上時,應對伊利保持警 惕。

    7、行業內主要企業的一些財務數據對比:

   (1)主要乳製品企業淨資產收益率
淨資產收益率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蒙牛 20.78% 24.25% 19.60% 16.34%         
伊利 15.17% 13.20% 12.92% 11.57% 10.23% 8.15% 14.36% 12.87%
光明 8.27% 
4.56%  7.04%  6.18%  14.45% 15.18%   
三元 1.93% 
1.94%  -8.49% -16.05%        
——2007年數據均根據半年或前三季度數據預計
(2)主要乳製品企業銷售額增長率
銷售增長率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蒙牛 
     32.8%  50.1%  50.1%  77.2%   144% 130%    
伊利 
     18.1%  34.2%  39.4%  38.7%   57.1%  48.4% 79.5%
光明 
     11.9%  22.2%  -0.09%  29.8%  9.63%    
三元 
     9.62%  3.48%  -4.79%     
不管是從企業最終市場佔有率增長情況,還是從企業的淨資產收益率和銷售增長率來看,蒙牛和伊利都是乳製品行業中的佼佼者,必將成為未來在中國乳業市場上的主角,因此,從整個行業來講伊利無疑是具有競爭力的。
(3)蒙牛伊利盈利情況表
銷售淨利率
 
     2007  2006  2005  2004
 
   蒙 牛 4.84% 4.48% 4.22% 5.44%
伊 利 2.2% 
2.11% 2.41% 2.74%
毛利率
蒙 牛 24.46% 22.91% 22.29% 22.27%
伊 利 26.68% 27.71% 29.03% 29.72%
經營性費用比重
蒙 牛 18.84% 17.34% 16.51% 16.36%
伊 利 23.15% 23.99% 24.74% 24.96%
所得稅率
蒙 牛 2.53% 
8.07%  9.98% 4.50%
伊 利 19.82% 31.62% 30.95% 32.16%

    風險因素:

    1、新生代的消費品牌中,伊利是其中的佼佼者,存在成為壟斷型企業的可能。但是就現階段而言,它離這個目標還十分遙遠。乳品行業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已經進 入白熱化的階段。伊利不但沒有獲得超額利潤的能力,而且淨利潤率逐年下降到2.1%,淨資產收益率低下,淨利潤增長率遠趕不上營業收入的增長率。這些財務 指標說明了伊利現在處於最激烈的自由競爭時期,並不是能獲得高收益的企業。

    2、在與蒙牛的競爭中已經處於下風,蒙牛的競爭力是不可小視的,自2004年液態奶的銷售額超過伊利佔據全國第一把交椅以來,蒙牛依然以及快的速度向前發 展,2007年蒙牛液態奶增速超過了35%,而伊利僅為12%,其超強的競爭能力可見一斑。如果伊利與蒙牛的差距不斷擴大的話,那麼其前景將不容樂觀。

    3、潘剛未被時間充分證明的商業領袖能力和備受質疑的性格也是伊利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

    4、伊利高額的流動負債和近年的財務惡化也值得警惕

    5、食品安全出現問題

      結論:伊利在乳品行業內是一家穩健增長的優秀企業,但正面臨著比之更加優秀的競爭對手的殘酷競爭,短期內為股東獲得超額回報是比較困難的。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買者自負)

                         諾亞方舟於2008年1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35

法國唔係意大利 左丁山

2011-11-14  AD

法國紅酒商人 S從香港搬咗去新加坡近兩個月之後,呢日回港,走上陸羽搵我地一齊飲茶,法國 S話新加坡生活尚好,只係天氣太熱,有時令佢吃不消,而且新加坡整個城市唔夠香港咁「刺激興奮」,若非在新填海區嘅「金莎」賭場提供火花,帶旺 Marina Bay一帶,更加悶。既然咁樣,何解要遠自法國移民香港,跟住就遷往新加坡呢?無他者,香港租金貴係原因之一,之二就係佢啲仔女要入學讀書,而新海外移民 子女要進入法國 S喜歡嘅國際學校,難度甚高。新加坡就唔同呢,租金便宜好多(雖然法國 S係有錢人,但佢唔係好似恒豐酒店後人咁有錢呢,使錢都要覺得物有所值至得),外國人進入國際學校,比本地人有優先權(如果香港有此事,一定會有人申請司 法覆核,兼向平機會投訴到暈)。
最近歐洲豬國債務問題,搞到天下大亂,「金融市場」波動,提起就怕,市場又怕 S&P調低法國信貸評級,驚惶不安,左丁山於是順口問吓法國 S:「薩爾科齊能否穩定局面,令法國不會變成意大利?」法國 S拍晒心口話:「唔會嘅,雖則法國人唔多鍾意薩爾科齊,但呢位總統政治手段了得,佢啲最大政敵會好奇妙咁自我毀滅,例如 DSK(按:前 IMF總裁科恩),佢仲大打溫馨牌,努力造人,太太果然有得生,好嘢!而且法國有一個龐大雄厚工業根基,時裝、藥物、科技都名列世界前茅,可以頂得住嘅, 最多係有驚無險!」
薩爾科齊係政客人辦,變色龍靈活變化,敵人捉佢唔到,咬佢唔親,譬如佢曾經接見達賴喇嘛,激怒北京,但見完之後就猛咁向中國示 好,最近歐盟峯會之後第一時間打電話向胡錦濤匯報,面孔轉變之快,四川變臉大師也要佩服。香港公民黨班大狀如果真的要在當紮時期搞政治,唔去搵錢嘅話,不 妨研究薩爾科齊之轉軚風格,否則嘅話,如梁家傑話齋,要當紮大狀每日落區工作十小時,係好艱難嘅,留在中環每日打官司上法庭搵真銀好過啦,做乜要參與選 舉,輸咗又賴蛇齋餅糉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