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窮,但有必要令自己更窮嗎?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7zip.html
下面是我和侄子的對話, 講的其實是股票投資的道理(節錄自張化橋的新書《股民的眼淚》(人民大學出版社八月底出版)...
 
侄子:舅舅,我想辭職,到武漢開一間商店,賣嬰幼兒服裝和用品,需要你做天使投資者。

張化橋:可以。需要多少錢?你做過市場調研嗎?

侄子:我觀察了很久。你想想,現在的小孩都是獨生子,父母捨得花錢。我估計需要80萬元租商店,裝修和進 貨。

張化橋:你的商店有什麼競爭力呢?顧客多走幾步路,到大商店購買不是更好嗎?那裡,品種多,價格也低,因為他們進貨量大。而且,電子商務公司還可以免費送貨。更便宜。

侄子:既然別人能開小商店,我也能開。為什麼那什麼多人還在開商店呢?

張化橋:事實是,很多人開商店,勉強為生,甚至虧錢。他們用100萬開始做生意,五年之後,發現他們的銀行 現金餘額是60萬而已。他們做生意越做越窮了。

侄子:我的月薪不到4000元,機會成本低。

張化橋:你窮,不等於要把自己弄得更窮。

侄子:每次我提出一個生意上的想法,你都反對。但是,不開商店,做什麼呢?

張化橋:說這話,證明你的思想太懶。你並沒有認真思考。你無可奈何做生意,只能虧錢。你堂弟做的出租車生意也一樣。幾年下來,賺的錢只夠買新的車,完全沒有多出來的錢(沒有自由現金流)。也就是說,他沒有賺到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19

圖解全球貧富差距: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795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Branko Milanovic教授在一篇論文中總結了世界近20年來人們收入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這張圖表現了1988年至2008年間的人們收入情況的變化,縱軸代表剔除通脹(基於2005年的美元價值)及按各國生活成本差異調整過後的收入增長百分比,橫軸代表世界人口的收入水平分佈。

贫富差距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收入增速的兩大「贏家」階層:

一、世界上佔總人口1%最富裕階層,人數約6000萬,這其中有半數在美國,其餘的人主要分佈在英、法、日、德,還有少量分佈在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

二、我們可以看到更大的「贏家」其實屬於全世界正在崛起的新中產階級,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中國1988年時的一個中產階級的收入只能排在世界倒數10%之前,而20年後全體中國人的平均收入已經邁入了世界前50%的行列。

當然,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收入增速的兩大「輸家」階層:

一、最貧窮的5%人口,這部分人的收入20年裡幾乎沒有增長。

二、收入在總排名70%~90%之間的人口,也被Milanovic教授稱為「上中產階級(a global upper middle class)」,這其中包含很多來自於前共產主義國家的較富裕人群以及富裕國家的收入停滯不前的中產人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976

美國工資困局:富人更富 窮人更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474

這是一個沒有加息的經濟複蘇:五年的經濟增長幾乎沒有提高普通美國人的工資,而富人則變得更富。(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自2009年以來,工資上漲的步伐幾乎和通脹一致。扣除通脹後,每小時薪酬僅上漲0.5%。這標誌著二戰以來最弱的增長。

彭博社援引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教授David Blanchflower稱,

美聯儲主席耶倫將更快的工資增長作為就業市場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工資的停滯不前也解釋了為什麽美國房地產市場和消費者支出的反彈難以維持。

Blanchflower說,我們離充分就業還有一百萬英里遠。工人們正在掙紮,他們沒有看到跡象表明情況將發生變化。

據美國勞工部數據,2008-2012年,家庭收入排在美國前20%的家庭收入每年平均增長8358美元。而同期,家庭收入排在美國倒數20%的家庭收入則每年下降275美元。

窮人與富人之間日益擴大的不平衡激發了人們對於收入和財富的大討論。

在美國,停滯不前的工資背後存在一個問題:還有多少願意工作,並且有能力工作的工人處於失業?這個問題可能是美聯儲主席葉倫和其他央行本周討論的關鍵。本周,美聯儲官員出席Jackson Hole年會,集中討論勞動力市場問題。在經濟消化這些剩余產能之前,雇主沒有動力給員工加薪。

美國勞工部發布的7月非農就業報告顯示,7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20.9萬,低於預期的增長23萬,增速較6月將有所回落,失業率回升至6.2%,薪資增長低於預期。

在過去,經濟複蘇消化剩余勞動力的速度遠遠快於目前的反彈。這產生了廣泛的薪酬增長,增速超過通貨膨脹,並鼓勵消費者支出。根據芝加哥聯儲的報告,如果經濟、失業率和收入之間的關系遵循歷史,那實際工資將在2014年中期上漲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79

歐洲更窮國家質問希臘:我們都能忍,憑什麽你不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486.html

歐洲更窮國家質問希臘:我們都能忍,憑什麽你不能?

一財網 閻彥 2015-07-08 13:01:00

“我聽說某些希臘人的養老金超過1000歐元一個月。這太離譜了。相比於我的工資,他們簡直就是揮霍無度,我拒絕償付他們的債務。”斯洛伐克首都伯拉第斯拉瓦的一位服務員表示,在她的國家,月平均工資只有880歐元。

在希臘公投拒絕歐盟債權人的條件後,歐元區里的前蘇東陣營國家,尤其是波羅的海諸國,看不下去了。因為它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國民收入都比希臘要低,但同樣面臨痛苦的改革和財政瘦身計劃考驗。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斯洛伐克長期以來堅稱:它們太窮了,以至於無法承擔富有的希臘任性而為的連帶後果。希臘本該接受2400億歐元救助附帶的改革和財政瘦身措施。

“希臘跟所有人對著幹”,這是歐洲一些人的體會

“我聽說某些希臘人的養老金超過1000歐元(1100美元)一個月。這太離譜了。相比於我的工資,他們簡直就是揮霍無度,我拒絕償付他們的債務。”斯洛伐克首都伯拉第斯拉瓦的一位服務員勒洛維科娃(Martina Lelovicova)表示,在她的國家,月平均工資只有880歐元。

“這對於歐元區而言是件好事。希臘應該退出歐元區,這只會讓它更加健康。”伯拉第斯拉瓦的一名30多歲的企業家說。

斯洛伐克財政部長卡齊米爾(Peter Kazimir)是在希臘說“不”後第一個警告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的財長。他表示:“根據公投的結果,一種可能的危機態勢——希臘逐步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正在漸漸顯露。”

斯洛伐克是2009年加入歐元區的前社會主義國家,總人口540萬人。盡管過去幾年中經濟增長態勢不錯,但仍忍受著極高的失業水平。

“斯洛伐克不會受到希臘結果的影響,不管希臘將會留在還是退出單一貨幣聯盟。作為此前救助希臘計劃的一部分,我國政府並沒有給出任何現金,給出的只是我們的保證”。

2015年1月剛剛加入歐元區的新成員立陶宛也沒有在這一救助中進行支付。該國總理布特科維奇烏斯(Algirdas Butkevicius)7月6日曾表示,他“樂觀地相信希臘不會退出歐元區”,並建議債權人“凍結”一些債務,作為希臘對公共部門和稅收政策進行改革的回報。

愛沙尼亞:希臘的債主不是銀行

不過,並不是所有更貧窮的歐元區成員國都沒有損失。愛沙尼亞總統亨德里克(Toomas Hendrik)7月6日曾表示:“希臘的債權人們不只是銀行。”他說:“歐元區中比希臘更貧窮的國家需要忍受最高可達GDP4.2%的損失。”

該國總理羅伊瓦斯(Taavi Roivas)也表示,希臘“現在只剩下糟糕和更糟糕的選擇了”,而改革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希望希臘政府認清形勢,在最短時間內表現出自己的決斷力和行動力。”

在1990~1991年蘇聯解體後,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分別在2011年和2014年加入歐元區,緊隨其後的是鄰居立陶宛。

所有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後陷入深度衰退,不得不采取激烈的緊縮措施恢複經濟,這才鋪就了通往歐元區的道路,也帶來了穩定的經濟增長——目前該地區的經濟增長率約為3%左右。

民眾聲音:希臘該學會勤儉持家!

自2011年起,愛沙尼亞作為歐元區最小的成員國批準了初始的希臘救濟,但自此之後就堅持說“不”,並堅持所有的歐元區成員國都需要采納嚴格的財政標準。目前,該國擁有歐元區中最低的債務GDP比,僅為10.6%。

“愛沙尼亞並不真正理解希臘的態度。我們過去習慣於存錢度日、勤儉持家。” 愛沙尼亞媒體Postimees Daily總編輯科普利(Merit Kopli)表示。

一名72歲的愛沙尼亞老人梅茨表示:“根據我的理解,希臘的生活水平要比我們愛沙尼亞這里更高。他們支付自己的債務是天經地義的。”

拉脫維亞也在全球金融危機中遭遇了巨大打擊,在兩年多的時間里GDP整整收縮了1/4。不過,這個僅有200萬人口的國家在接受75億歐元國際救助後實施了瘦身政策,也避免了破產的厄運。

“當我們在國際救濟下挺過來的時候,有任何人過來拯救我們嗎?”61歲的辦公室職員拉斯表示。

“我對於希臘人不抱有任何同情。他們早就該開始支付稅款了。如果他們想從歐洲拿到錢,他們該學會存款!”59歲的里加生意人彼得森(Brigita Petersone)表示。“憑什麽我們能忍受這一切,而他們不能!”

編輯:馬俊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73

公投宣傳戰白熱化 財長稱脫歐後英國人會更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953.html

“現在我不讀報,也不看電視新聞,媒體上狂轟濫炸的退歐爭論,已經把我徹底搞暈了。”一名在英國地方政府部門就職的公務員向第一財經記者吐露了心聲,“作為‘小土豆’(普通民眾),我們又能怎麽樣?都是黨派政客的遊戲,都是輿論的戰爭。”

Brexit是對英國退出歐盟的一種戲虐說法,即British exit or Britain exiting from the EU(英國退出歐盟)

距離英國退歐公投僅剩1個月 (6月23日),英國2800萬住戶都已收到相關宣傳信函。留歐派和退歐派雙方共投入240萬英鎊,打起了英國歷史上最昂貴的宣傳戰爭。“我都要吐了。”面對整個英國鋪天蓋地的“公投熱”,有民眾已經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包括“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內的300名英國明星以公開信的方式呼籲留歐。此前,留歐派一直無法推出能與退歐派陣營內保守黨籍倫敦前市長鮑里斯·約翰遜相匹敵的代言人。

英國男星“卷福”

與此同時,民調也發生了近三個月以來的首次轉變,正從之前的平分秋色,朝著留在歐盟的方向發展。這一轉變似乎反映了民眾對於脫歐後的英國經濟的擔心。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也警告英國選民:“背叛之人再歸來,不要期待(我們會)張開雙臂迎接。”

“過氣”政要紛紛上陣

離公投日還有一個月,整個英國的退歐和留歐宣傳團隊上周末都走上街頭、進入購物中心、來到公園車站,幾乎所有熱鬧的公眾場合,都可以看到手持宣傳牌的人向民眾派送傳單。

包括前首相、前財長、前部長、前市長們在內的“過氣”政要們,在“退歐”公投這個問題上也表現得相當活躍,紛紛出來站隊:前首相梅傑、布朗四處遊說;已移居法國南部盡享晚年的前財長勞森特意回到倫敦做退歐宣講;當年堅決不加入歐元區的財長拉蒙特爵士也強烈表態“離開歐盟英國可以過得很好”。

相比上述“過氣”政要,剛剛卸任的倫敦市長約翰遜更是“上躥下跳”。日前,約翰遜還乘上一輛標有“Vote Leave”(選擇退出)的紅色大巴,在英國全境宣傳他所謂的“英國獨立日”。不過有英國評論稱,與其說是退歐宣戰,不如說是約翰遜利用此次機會提前展開首相職位爭奪戰。

標有“Vote Leave”的紅色大巴

留歐陣營的英國首相卡梅倫也很難同“政治明星”約翰遜相匹敵。英國《星期日鏡報》和《獨立報》委托做出的民調顯示,在英國公投問題上,只有21%的受訪英國民眾相信卡梅倫說的話,卻有45%的民眾認為約翰遜的話更可信。

5月12日,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在發表演講,呼籲民眾為脫離歐盟而投票

5月14日,英國威特尼,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辦反對脫歐集會

第一財經記者在社交網站上發現,“退歐”及“留歐”兩派每發布一條信息,都會遭到對方陣營支持者的“攻擊”。

在英國主要媒體上,一些與“公投”相關的標題,也越來越聳人聽聞,甚至完全失實。以周末的報紙標題為例,《星期日郵報》刊發了《如果退歐商店價格將飛漲》的報道;《星期日電訊報》的是《貿易戰:歐盟消耗了英國幾十億》;《星期日快報》的一篇報道更誇張,標題為《1200萬土耳其人聲稱要來英國》。

一名評論人士在“星空電視”上表示:“這些標題都太誇張了。特別是土耳其這條,完全不是事實。擔心土耳其加入歐盟是無知,因為按照入歐標準,土耳其目前的情況只符合三十五分之一。土耳其入歐可能是3000年的事情了。”

經濟已成首要議題

空客、思科、易安信、通用電氣、日立等跨國企業的CEO於當地時間5月19日在英國《金融時報》上刊登了以《退歐將打擊英國經濟增長,阻礙外國投資》為題的聯名信,反對英國退歐。CEO們在信中稱,調查顯示有近四分之三的外國投資者都將歐盟單一市場作為投資英國的關鍵原因,英國一旦退歐將給經濟帶來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是投資者不喜歡和擔心的。

英國財長奧斯本在當地時間5月20日警示民眾,英國退歐可能導致房價下跌五分之一:“公投如果以退歐收場,在2018年之前,英國房價或下跌10%~18%。”奧斯本還表示,長期來看,英國人為此將變得更窮,個人資產將明顯縮水。

退歐派則指責奧斯本在以討論房價的方式,在民眾間刻意制造恐慌。

不過,留歐派在上周末贏得了商界、銀行界之外最大的支持。金融城政府政策及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英國需要留在歐盟,包括商業領袖、貿易協會等都這麽看,現在創意產業的人們也這麽看了。”

300名英國明星發布的題為《英國留在歐洲會更強》的公開信也指出,選擇退歐將會讓英國變成“在一旁幹喊的局外人”。此外,退歐還將令英國的創意產業遭受重創。

“如果我們打算離開,我們必須考慮各種(新問題),比如重新出現的關稅壁壘、獲取歐盟國家政府采購準入的產品標準等。”英國政府前經濟顧問、英國經濟研究院高級顧問維姬·普萊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退歐,英國服務業乃至創業產業這樣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產業在歐洲就無法具備競爭力了。”

普萊斯表示,貿易對於英國非常重要,良性競爭促進了英國的企業繁榮,促使英國成為了進入歐洲的門戶。

英國工商業協會(CBI)首席經濟學家牛頓·史密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展開了非常廣泛的磋商調查,其中一份直接會員調查問卷顯示,80%的成員認為,為了他們的生意,英國最好還是留在歐盟。”

CBI的成員企業雇用了全英1/3的員工,它的報告顯示,如果退歐,到2020年,英國的經濟產出將損失5%,即1000億英鎊左右。與此同時,每個英國家庭將損失2100~3700英鎊的收入,目前5.1%的失業率也可能上升2~3個百分點。

“誰也不知道‘退歐’這筆賬到底怎麽算,所有的數據和事實都可以有不同的闡釋。但英國有句俗語:既然都是‘魔鬼’,對付一個已經了解的魔鬼會更容易些。”一位金融界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民意向留歐傾斜

上周末的多項民意調查顯示,留歐派首次占據了上風,甚至連博彩公司也因此改變了賠率。

包墨凱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過去的一周內,民意正朝著留歐的方向發展。伊普索-莫利調查機構(IpsosMori)的民調顯示,留歐派比退歐派的民調要高出18個百分點,這是留歐派自今年2月中旬以來獲得的最大優勢。

英國《金融時報》的最新動態民調則顯示,有47%的受訪民眾選擇留歐,40%選擇退歐,剩余人群尚未作出決定。

與此同時,接受CBI調查的企業也多認為,英國最好繼續留在一個經過改革的歐盟(註:英國正要求歐盟改革)之中。“我們沒有在大型或小型成員企業間發現意見有明顯區別。”牛頓·史密斯也表示。

另有一項調查表明,75%的外國投資者認為,歐盟成員國身份是英國整體吸引力的關鍵組成部分,如果英國退歐,將使英國失去這些投資。

“留歐意味著我們擁有與歐盟其他國家進行貿易通商的能力,英國具有吸引高端人才的能力,以及英國吸引全球企業投資的能力。”牛頓史密斯說。

代表倫敦金融城發聲的包墨凱亦表示,這麽多金融機構都選擇倫敦,並不僅僅是因為歐盟身份,但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與目前英國本土民調相反,在比利時、法國、德國、匈牙利、意大利、波蘭、西班牙和瑞典等八大歐盟國家中,49%的民眾認為英國最終將“脫歐”。

有趣的是,這8個國家也擁有極強的“脫歐”欲望。一份覆蓋了6000多名來自上述國家歐洲人的民調顯示,45%的人希望擁有公投的權利,大約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如果有公投的機會,他們會投票給“脫歐”。其中,“脫歐”最踴躍的是意大利和法國:48%的意大利受訪者希望“脫歐”,41%的法國人想投票給“脫歐”;緊跟法國之後的是瑞典,然後是德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