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行(3988)更勝工行(1398) 東尼

>2008-06-12  NextMagazine工商銀行(1398)董事長姜建清上星期表示,希望在未來五年內,令工行變成全球最賺錢銀行。若以市值計算,工行刻下已是全世界最大銀行,因此不算誇口狂言。

去 年工行盈利達八百一十五億元人民幣,今年首季亦公布賺三百三十億元人民幣。若以此大膽推算,全年料賺一千三百億元人民幣。即使最終只能賺到一千一百億元人 民幣,也肯定讓工行躋身全球頂尖銀行之列。何況我僅以一美元兌六點九五元人民幣推算,而人民幣未來還有很大升值潛力。人民幣升值推高盈利

未 來四年,工行每年的增長約一成半至兩成,或許有人認為這增長太慢。假設滙豐較以往的增長為差,未來每年僅有一成增長;到二○一三年,最少可賺二千二百億港 元,折合約二百八十億美元。若工行每年增長達兩成,以今年盈利是一千一百億元人民幣為基礎,二○一三年料可賺二千三百億元人民幣;以今天的兌率計算,折合 賺三百三十億美元。因此姜建清才深信工行能超越滙豐等老牌對手。

這還要假定美國不少銀行,在這幾年忙於解決刻下次按的問題,就似香港當年處理負資產一樣,故無力令盈利遞升;強如花旗集團,估計今年只能賺二百五十億美元。除此之外,亦要假設沒有大型銀行合併,否則工行亦難如願以償成為全球一哥。

工行現價五元八角,○八年預測市盈率約十五倍半,實屬吸引。工行無疑不俗,但回望其他中資銀行股,就以組合擁有的中行為例,它便比工行更為便宜。

中行去年盈利約五百六十億元人民幣,今年首季公布賺二百一十五億元人民幣,全年推算可賺七百二十億元人民幣,折合約八百一十億港元。中行現時市值約一萬億港元,市盈率低於十二倍半,確實吸引得很。

中行資產淨值更高

根據工行首季的公布,每股資產淨值是人民幣一元六角九仙。而比工行更為官僚的中行,每股資產淨值是人民幣一元七角一仙。兩者甚相近,但工行現股價五元八角,相反中行只是三元九角。

今年七至八月,中資銀行股便會公布第二季度的業績,屆時便可看清楚市場是否低估了這行業。

而 美國的銀行業,相信會較預期更快復甦,就像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睇準花旗集團因資本不足,才提出收購對方。若成事的話,這新組成的超級巨無霸,勢必打沉工行的如意算盤。惟這僅會推遲中資銀行坐大的速 度,理由是中國有十三億人口,相反美國本土僅有三億人口;不少美資大型銀行,早已因此衝出去向國際發展。

無論工行能否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銀行,但肯定中資銀行的前景較美資銀行更為亮麗,甚至比滙豐更佳。因為歐美的低增長及高稅制度,會令滙豐的發展蹣跚而行。

東尼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三十五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

盈富更勝A50 東尼

2008-10-02 NExtMagazine


回 答問題前,我須交代上星期的買賣指令。組合沽售了三千股恒生,售價一百四十九元;套現買入三萬股交行及五萬股工行,買入價分別是七元四角及四元七角。我們 在一角三仙半及六元七角沽清手上的星獅地產及中石化,換碼五萬股瑞房,買入價三元七角半。我仍未能在新地及恒基之中二揀其一,我會在下星期詳細評論這些柯 打。

問︰現時股市反覆,我傾向買ETF,尤愛A50(2823),因內地股市增長較香港更快。

答︰刻下買ETF,確實較投資個別股票穩陣,但我鍾情管理更佳及派息穩定的盈富基金(2800)多點。A50中國基金由巴克萊管理,除派息限制多多外,管理費亦較昂貴。

A50股價由二十九元一口氣滑落至今,勢必有大反彈,只是不知在何時。未來五年,中國增長的確較快,對香港前景我則不太樂觀。惟盈富包含很重中國成分,因此會有不俗反彈。未來半年至一年,恒指應可在二萬二千點至二萬五千點徘徊。無論如何,在十一元買入A50相當不俗。

問︰中鋁剛公布中期業績,是否符合你的預測?成本上漲,會否對其盈利構成壓力?

答︰中鋁半年業績令人失望,毛利率與營業額雙雙下降至去年水平。中鋁是國內鋁業龍頭,這位置難以取替,惟市場競爭激烈,而且鋁價反覆,確實未能符合我的目標。

中鋁現價五元六分,市值約六百八十億元。過去五年,它平均每年盈利達八十億元;過去兩年更平均賺一百一十億元,今年雖然無以為繼,但盈利應可維持在八十億水平,預料明年可重拾升軌。此公司本質良好,收入會慢慢遞升。

問︰我留意廣州廣船(317)很久,股價從六十八元半的高位,瀉落至八元七角。我未有貨在手,可否現時買入?

答︰現時廣州廣船股價約九元,市值約四十五億元。此公司盈利反覆無常,過去十年,曾在○○及○一年出現虧損,○六年變成賺二億六千萬元,○七年更賺逾十億元。廣船有八年沒派息,僅在去年派息五毫。

廣船八月公布的中期業績,盈利續有增長,預計全年仍會豐收,惟這行業收益飄忽不定,因此六十八元的高價實太荒謬,現價九元才算合理。若睇準機會,投機買入此股可令你賺大錢,但我不肯定刻下是否買入此股的良機,我亦擔心今年下半年盈利出現倒退,此股不適宜作為核心投資。

問︰我很贊同你睇好國內樓市的看法,但我覺得中國海外(688)較你的愛股瑞房更佳。你對中國海外有何評價?

答 ︰我對中國海外的管理層抱有懷疑,過去十年,其管理層是由政治任命,非以管理經驗來挑選。若你不善忘,九七前的中國海外,因過度借貸而險些出事,直至政府 出手拯救才得以解決。我對羅康瑞較有信心,他由八十年代初期開始管理上市公司,往績證明他能克服逆境,一直照顧到小股東利益。我認為兼備地產發展及投資業 務的瑞房前景亮麗。相反中國海外方向亂七八糟,縱使在牛市能有更大回報,但市況一旦逆轉,便會手足無措。當然,中國政府可能在背後默默調控。

瑞房另一優點是股價有折讓,雖然未必太準確;而中國海外的股價,較每股資產總值高出一點八倍。

東尼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三十五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

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5

難度更勝半導體 EPS10元起跳

2011-4-4 TCM




如果你對LED產業有興趣,那麼請一定要認識這個新材料:藍寶石晶棒與藍寶石基板,因為這將是今年LED(發光二極體)概念股中最強悍的一個族群。

全球前五大藍寶石晶棒廠越峰,從去年十二月底以來,股價一路往上飆竄,從八十八元最高漲到一百七十元,三個月間漲幅是驚人的九三%,目前雖然稍有調整,但依舊維持在一百五十元的高價,打敗LED晶粒大廠晶電,位居國內LED類股股王寶座。

放眼興櫃市場,三家專攻藍寶石基板切割的公司兆遠、兆晶與晶美,去年每股盈餘都在五元以上,股價均曾超過百元,對比其他中、下游的LED概念股,表現可以說是相當突出,其中兆遠表現最亮眼,光是今年二月的營收就達三億元,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議會,預計最快五月將掛牌交易。

就 連台灣新首富王雪紅也插上一腳。去年她花六億元投資昇陽科,三月中昇陽科與中美晶換股,王雪紅成了中美晶的監察人,持股五%左右,而過去以太陽能矽晶圓為 主力產品的中美晶,在二○○七年正式宣布進軍藍寶石基板產業,先從切割技術開始,今年初試產出一百二十公斤以上的藍寶石晶棒。

「其實我們早在二○○○年就投入技術研發,只是最近才來到量產階段,」中美晶總經理徐秀蘭表示。因為擁有藍寶石長晶的開發技術,中美晶的股價也被投資人看好,從今年一月的九十三元一路上漲到三月二十九日的一百二十二元。

缺貨大漲價! 中國需求暴增,去年起供給吃緊

這個LED的上游材料,原本冷僻到乏人問津,金融海嘯時更因全球資金緊縮造成所有廠商虧損慘跌。為何會在此時翻紅?

LED原本就被視為下一個明星產業,可以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液晶電視的背光模組,去年這三項產品出現爆發性成長,直接帶動整個大趨勢。

中國市場是另一個關鍵因素。今年中國政府在「十二五規畫」中直接點名LED為國家重點產業後,預計將投入人民幣五千億元(約合新台幣二兆二千億元)開發LED照明工程,用補貼的方式大舉增設LED用MOCVD機台,全國四百台在全球占有七○%市場,數目居全世界之冠。

但這些雄心勃勃的廠商沒有料到的是,上游材料的開發速度跟不上下游。藍寶石基板在二○一○年開始出現供給吃緊,去年底達到最高峰。以當前主流的二吋藍寶石基板為例,價格在兩年間由每片七美元飆漲至三十美元,漲幅超過三倍。這就造成了整個產業「上肥下瘦」的情況。

「這簡直是瘋了,」談起藍寶石基板近兩年來的價格波動,徐秀蘭忍不住說。

群 益投信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陳煌仁指出,單就藍寶石產業而言,分為長晶與切割兩種不同的領域。長晶的成品為藍寶石晶棒,經過切割之後才成為藍寶石基板,前者 屬於化工領域,後者則是機械領域,看似相關,但技術層次完全不同。而這一波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原料缺口,正是因為晶棒供應不足。

過去藍寶石 晶棒的長晶技術多半掌握在外國大廠的手裡,近年來才有越峰、尚志、鑫晶鑽等國內廠商投入,但除了越峰之外,另外兩家的量都不大。目前興櫃市場中為人所熟悉 的「藍寶石三雄」:兆遠、兆晶、晶美,都是以切割為主。中美晶則是極少數擁有從長晶、切割到圖案化一貫化流程的公司。

「長晶之所以難,就是三個因素要同時存在,」徐秀蘭表示;她所謂的三個要素,指的是高溫、量大、時間長。

生產不容易!欠缺人才、機器與原料,價格難降

與半導體製程類似,藍寶石也是需要在一個大坩鍋裡面投入半噸以上的多晶矽,加入氧化鋁粉燒融,但不同的是,半導體只需要攝氏一千四百度,三、四天內即可完成,要拉出一根藍寶石晶棒卻需要高達兩千度、十天的時間,足足是一倍以上。

不像半導體已經有長達四十年的發展歷史,許多設備與製作流程都已經規格化,藍寶石的設備長晶爐無法現成,需要找合作夥伴特別客製化。同時,還得要有熟悉這項材料特性的工程師,寫出一套專門的軟體,才能控制燃燒過程的品質與強度。

「個別來做都不難,但要讓這幾個要素同時發生,就是它最大的門檻,」徐秀蘭強調,目前這個產業中、下游都有整體解決方案可以套用,唯獨上游還沒有,只要當中有一個環節控制不當,長晶的過程中產生太多氣泡,就會造成原子排列不均,影響到後續的轉換效能。

技 術本身就有難度,設備製作不易,加上台灣過去欠缺化工人才,後進者得解決人(man)、機器(machine)、原料(material)這個「3M」問 題,墊高了進入門檻,也讓價格居高不下,長晶廠因此可以維持在五○%到六○%的高毛利率。 至於在切割技術雖然也有一定難度,但比起長晶來說還是相對成熟,毛利率也低得多,約二五%到三○%左右。

上、下游的毛利率差距如此之大,造成所有人都拚命往上游鑽,想要養出自己的小金雞。除了中美晶已經成功邁進之外,郭台銘旗下的奇美電集團在投資了切割廠兆晶,之外,又再培育了另一家有長晶技術的小金雞鑫晶鑽。

不過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提醒,去年藍寶石基板廠可以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完全是拜缺貨漲價與低價庫存利益所賜,從今年價格已經大漲兩倍、加上眾家產能不斷開出的狀況來看,好價格頂多只維持到上半年,第三季過後很可能會下跌個一○%。

投資挑上游!長晶廠因利潤高,不易受跌價影響

只是在這麼多檔藍寶石相關股票紛紛要在今年掛牌上市時,投資人該怎麼選擇?

「還是要挑毛利率高的下手,」陳煌仁分析,整個產業的上下游呈現供給需求的對立關係,上游材料的價格高就代表下游的晶粒、封裝等工廠的毛利低,在上肥下瘦短期內不變的狀況下,投資人最好還是往肥的上游尋找投資標的。

一位國內的券商分析師認為,兆遠、兆晶、晶美三家公司,雖然利潤空間不像上游這麼好,但產業位置正確,同時具備IPO題材,股本小、籌碼面集中等優勢,比起已趨成熟的晶粒廠與下游封裝廠,更具投資價值。

這當中,兆遠雖然是從切割研磨起家,但因為是屬於聯電集團,下游有晶電這個大出海口,上游又有位於山東的長晶廠元鴻,倘若今年能順利量產,不只獲利能力大幅提高,還可望與中美晶一樣擁有從上到下一條龍的生產線,加上有即將掛牌上市的題材,未來股價成長性可期。

至於越峰、尚志等專注在長晶的上游公司,毛利率依舊可維持在五到六成左右的高水準,相對於中、下游二五%到三○%的晶粒廠與封裝廠,即使價格出現變化,所受到的衝擊也比較小。若以越峰為指標,相關類股的本益比可上看十至十二倍。

【延伸閱讀】今年賺翻!—精選6檔藍寶石概念股

尚志 產品:矽晶圓研磨片、藍寶石晶棒 看好理由:自產的藍寶石晶棒於去年10月起小量出貨,今年產能可望大幅提升 股價:133元 EPS:18元

兆晶 產品:2吋LED基板切割,也可切4、6吋晶圓 看好理由:鴻海集團成員,月產能逾30萬片,未來有2倍擴產空間 股價:92.1元 EPS:11.5元

兆遠 產品:2吋LED基板、6吋基板研發切割 看好理由:聯電集團成員,國內最大藍寶石晶圓、基板供應商 股價:91.5元 EPS:14元

中美晶 產品:矽晶圓、晶棒、2吋與4吋基板切割 看好理由:同時掌握上游長晶技術與下游切割能力,預計今年晶棒自製率可逾5成 股價:122元 EPS:13.7元

晶美 產品:LED基板拋光及2吋晶圓切割 看好理由:中國市占率超過80%,是今年中國MOCVD裝機數躍升全球第一的主要受惠者 股價:117元 EPS:14元

越峰 產品:單晶長晶及晶棒 看好理由:台灣第1大、全球前5大長晶廠, 產能與良率居全台之冠 股價:147元 EPS:18元

註: EPS為2011年預估值;股價統計到3月29日資料來源:各媒體、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99

頭腦不簡單 明星球員智商更勝博士

2013-03-11  TCW
 
 

 

二月初落幕的職業美式足球超級盃,暴力指數或許在體壇名列前三高,不過,二月底上場的選秀大會新增一百道考題,似乎有意建立「智商也高」的新形象。

美式足球選秀考智力惹議

國家美式足球聯盟推出心理評估機制,涵蓋靈敏度、責任感、學習方式、決策技巧等十六種要素,要求三百多名應試者在一個小時內作答,好讓球隊評估他們看上的人選是否具有高成就動機、競爭心、熱情與抗壓性的成功球員特質。

事實上,一九七○年代起,國家美式足球聯盟便已採用萬得力克測驗(Wonderlic Personnel Test),球員在十二分鐘內回答五十道題目,諸如:如果一段兩英尺的繩子要價二十美分,請問三十美元能買多少英尺的繩子?球隊希望能根據他們的智商程度,窺見未來學習潛能。

雖然萬得力克強調,選秀好比企業選人,出色的四分衛也得像執行長一般擅長思考,但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網站的運動專欄記者杜伊(Gregg Doyel)卻批評考智商太可笑,大聲疾呼球員應該集體拒考!

他引用兩份拿萬得力克測驗結果對比球員進入聯盟後數年表現的統計為證,結果均無顯著關聯,即使是公認智力門檻最高的四分衛,得分高低與球場表現、薪酬高低等也沒有正相關。

此外,杜伊還舉前華盛頓紅人隊(Washington Redskins)的王牌四分衛喬治(Jeff George)為例,當年他只答對十題,但不僅選秀會上炙手可熱,職業生涯中達陣次數高達一百五十四次,把球隊推進最賺錢之列。

不過,打破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迷思,是社會學家熱中的研究主題,而且證據也支持體能與智能相關。二月初,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發布追蹤三年的研究結果:明星球員的體能與腦袋都比博士優秀。主持人傅珀(Jocelyn Faubert)分析,超級球星或許不擅算數,但球場上需要的「智力」:創造力、執行力和反應力不僅遠優於平均值,也比對照組的博士高。

曾為明星球隊經理的艾克西(Ernie Accorsi)肯定聯盟的做法,他認為,了解球員的內心世界,就像醫療時採用核磁共振技術,比X光更能清楚診斷球員受傷程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75

他,更勝賈伯斯

2013-12-09  TCW
 
 

 

○.○二五%。

這個小數點後四碼才出現的微小數字,毫不起眼,但它卻藏著一個掀起全球變革的想像空間。

這個數字,是《商業周刊》所選出的二○一三年年度人物,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所創造的特斯拉電動車,在全球車市的市占率。

你沒看錯,只有十萬分之二十五!

他會入選的原因,不只是今年來,特斯拉股價一度大漲超過四七○%,帶動台灣汽車相關類股大漲,更是因為他向世界證明了一個夢想成真的真實奇蹟:不加一滴油的純電動車,真的能夠上路,而且還能夠獲利。

二○一三年即將過去,全球經濟仍未見復甦,他卻能在這樣的不景氣下,對百年的汽車工業,帶來一場現在進行式的革命巨變,因而被公認為「下一個賈伯斯」,二度入選今年《時代》(Time)百大影響人物榜,登上《財星》(Fortune)二○一三年度商界人物的榜首,是最有影響力的夢想家。

二○一一年十月,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過世後,全世界的人都在討論,誰會是下一個賈伯斯?「馬斯克的名字,從這個時候開始,總是被提到。」矽谷創投「創業家基金」(Founders Fund)投資總監諾藍(Scott Nolan)接受本刊訪問時說。

賈伯斯的夢想,讓全世界有近六億人為之癡狂,還被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譽為「美國最偉大創新者」,馬斯克不僅被公認是最有可能超越賈伯斯的人,德國投資銀行貝倫堡(Berenberg)更建議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應該購併特斯拉,尋求新生命力,因為馬斯克對產品的創新力,是最像賈伯斯的人。

為了尋求這個解答,《商業周刊》採訪團隊從台北飛抵美國矽谷佛里曼市(Fremont),進入這座馬斯克實現夢想的大本營之一──特斯拉電動車總部。

第1幕:用IT風格經營車廠

四年前,這裡是舊時代巨人的豐田與通用合資的汽車工廠,這個工廠就如同美國汽車業縮影,在二○○八年金融風暴的不景氣後,於二○一○年出售。

三年後,這裡卻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革命的發源地,推動電動車發展的現代夢工廠。

特斯拉供應鏈副總裁卡爾森(Peter Carlsson)帶著我們穿過特斯拉總部二樓大片的開放辦公區,走到一樓的生產基地。整片廠區足足有九十五個美式足球場大,白色外牆放上斗大的「TESLA」,在高速公路上老遠就能看見。

二十個月前,這裡一週只能生產五輛S型號(Model S)電動車;現在,產能已達五百五十台。

每週二、週三,馬斯克會在這裡工作,他沒有專屬的豪華大辦公室,只有一張放在生產線第一排的L型桌子,特斯拉的員工有問題,都可以直接上前與他討論,彷彿還只是車庫創業時期。這種「零距離」的扁平化組織,與美國汽車大城底特律完全不同,更接近矽谷的創新精神。

這裡的氛圍,就像是他二十九歲時,參與創辦了現在顛覆網路金流的PayPal一樣。

南非出生的馬斯克,在母親眼中,從小就是個天才。「我有兩個聰明的孩子,不過Elon是個天才;我很了解Tosca和Kimbal(Elon的妹妹、弟弟),但我無法理解Elon。」馬斯克母親梅伊(Maye Musk)曾這樣說。

馬斯克十二歲時,就寫出一款名為Blastar的太空小遊戲,以五百美元賣出。這是他第一次學到如何利用科技賺取收入。

「如果某件事情重要到無庸置疑,即使可能性非常低,你依然應該堅持下去。」

青年時期,從加拿大轉往美國就讀賓州大學,馬斯克問自己一個問題:「什麼事情能夠影響全人類?」「網路、太空科技、再生能源(太陽能及電動車)」是他得出的三個答案。此後,馬斯克傾注他的所有,全心投入在這三個夢想裡。

二十四歲才剛進入史丹佛大學博士班兩天,就為了創業而決定輟學,追尋他人生的第一個夢想:網路金融平台PayPal。馬斯克為了快速推廣PayPal,設計了「病毒直銷」──給每位新用戶與介紹人十美元,讓這個平台暴紅,後來被全球最大網路市集eBay購併,他在三十歲時成為億萬美元富豪,而PayPal現在每月平均交易額高達新台幣六百億元,成了全球最大跨國第三方支付的網路金流平台。

賈伯斯曾說過:「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馬斯克則說:「不為了錢而做事,只是單純為了夢想。」

馬斯克認為重要的事,就是攸關人類生存的再生能源。當他在三十一歲把PayPal賣給eBay,兩年後,他投資了特斯拉,一頭栽進電動車的世界裡。

PayPal的創業經歷,讓馬斯克在矽谷精神中長大,因此他投入特斯拉的純電動車做法,與底特律汽車業完全不同。

馬斯克打造特斯拉電動車,人才幾乎都來自科技界。這次帶著我們進入特斯拉總部、直接向馬斯克負責的供應鏈副總裁卡爾森,就是出身自瑞典手機公司易利信,也曾待過台灣高雄的飛利浦半導體部門。

今年七月,中國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也來到特斯拉總部,拜訪了馬斯克,雷軍靠著一款暴紅的小米手機,公司成立不過一年多時,就被封為「中國賈伯斯」。

「馬斯克要挑戰的事,比雷軍難太多了。」卡爾森說,你只要用高通晶片、富士康組裝,不到三個月就可以設計出一款手機,而一款手機壽命至多一年,不必做到一百分,就能量產出貨。

「馬斯克的電動車與火箭,不是超過一百分的近乎完美,就上不了馬路、飛不上太空。」從科技界轉戰汽車界的卡爾森指出,汽車事業的交通安全法規,比手機世界複雜多了。

因此,特斯拉從成立到轉虧為盈,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從事一個比賈伯斯限制更多、門檻更高的行業,這也是為什麼,馬斯克會被公認為「最有可能超越賈伯斯的人」。

客戶名單囊括美國三大汽車廠的台達電美國總經理黃銘孝說,一年前問底特律大車廠:「特斯拉是競爭對手嗎?」他們只會不屑的回答:「不是。」但現在就連北美最大汽車製造商通用,也盯緊馬斯克的一舉一動。

馬斯克所選擇的路,挑戰的確遠比賈伯斯、雷軍要高得多,為了面對這個挑戰,我們在特斯拉的工廠裡,看到了許多令人驚訝的設計。

當我們在工廠裡,走到製造汽車車門結構的區域時,帶著我們的特斯拉員工克里斯(Chris ),要我們猜猜車門鈑金有多重?十公斤、二十公斤……幾個離譜的答案之後,他笑著把車門交到我們手上,感覺出乎意料的輕,三磅(約一.三六公斤)的重量,只比一本八百頁的《賈伯斯傳》重一點。

克里斯指著工廠裡從日本進口的沖壓機具說,這些都是在特斯拉買下工廠後,才另外添購的。這些沖壓機具,為的是打造特斯拉刻意尋求輕量化的車體。

馬斯克以一個新手進入汽車界,要以再生能源革新美國汽車工業,雖然用電池取代內燃機、引擎,以及加油站,但一台特斯拉,光是電池就重達一千五百磅(約六百八十公斤),因此改用鋁來製造車體以減輕重量。

馬斯克沒辦法在現有的汽車供應鏈裡找到資源,決定自己做。我們在工廠裡看到一大捲、一大捲的鋁片,以及整個北美洲最大的車床機台,用來把一片片的鋁片,打造成汽車車身結構。

機器設備,只是馬斯克要達成夢想所投入賭注的一小部分,他在下注特斯拉電動車之前,另一個令朋友感到瘋狂的大賭注,就是決定成立火箭公司「SpaceX」。

第2幕:賺的錢賭在太空

「他們試著說服我不要開一家火箭公司,因為這樣太瘋狂了,一個朋友還讓我看一部火箭爆炸的影片。」馬斯克說。

「他們覺得我會把投資的錢輸光,我本來就知道可能失敗,但我想要的不是賺錢。」

他想要的,是藉由開發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讓未來的太空梭猶如今天的飛機,可以任意起降,把上太空的成本降到最低,最終實現二○二五年,以低於五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五百萬元)的代價,把一個家庭送上火星的大夢。

這個夢想的起始點,是他小時候最愛看的科幻小說《銀河便車指南》,這本書讓他領悟:「問對問題才是最難的事情,一旦問對了,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上太空,是無數人類的幻想,但到目前為止,馬斯克是第一個讓小時候的夢想成真的企業家。因為他創辦的SpaceX,是民間第一家有能力上太空的火箭公司,其他全是政府支持的機構。

為了達成這個夢想,他甚至說過:「我想在火星上死去,但不是因為撞上去而死。」

馬斯克的狂想,連他的朋友都感到不可思議,「Elon的自信心無與倫比。他下的賭注比任何人都高,而且從未動搖。」美國矽谷投資人、PyaPal共同創辦人泰爾(Peter Thiel)說。

現在跟著泰爾一起做創投的諾藍(Scott Nolan),在康乃爾大學機械航太工程系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不是到美國最大的民間航空機構波音,而是選擇加入SpaceX。

與馬斯克一起工作四年的諾藍說:「一般創業家會先問自己,我要怎樣才能最快賺到錢、讓公司繼續營運?但馬斯克創立一家公司的目的,卻都是為了完成一個特定的夢想。」因此,重點是如何最快吸引人們注意,造成話題、形成趨勢,讓更多有能力的人加入推動這個趨勢,這對馬斯克來說,比賺大錢更重要。

「他只想讓人們了解、接受電動車,就算你最後不是買特斯拉,而是買了別家的電動車,那也行。」諾藍形容。

這就是馬斯克當上年度狂想家的重要原因:推動一項他認為對人類重要的事,比賺錢更重要,為了達成夢想,不惜一切,使他能同時投入火箭、電動車這兩個極度困難的領域。

第3幕:寧為夢想而破產

但是為了夢想,馬斯克付出的龐大代價,是面臨破產邊緣,在所不惜的狂想精神。

時間拉回到二○○七年,當時特斯拉第一代車款Roadster已經開發了四年,卻仍然無法按照預期進入量產,製造成本更從六萬五千美元拉高到十四萬美元,馬斯克被迫在客戶說明會上,面對怒氣沖沖的車主,試圖說服他們答應讓售價再往上提高一萬美元。他後來形容:「那時的氣氛惡劣到……我差點沒在台上昏倒。」

這只是黑暗期的開始,「我永遠記得,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下午六點,那是特斯拉募款資金到位的最後一小時期限,如果沒有完成,耶誕節後這家公司就要倒閉。」馬斯克沉重回憶。

當時的馬斯克,早已經把戶頭裡僅有的兩千萬美元資金投入,在最後一分鐘撥了一通電話,給曾與他一起創業致富的弟弟,央求他的注資,這才度過了那一次的難關。

然而,惡運並沒有結束。

那時特斯拉已經連續第六年虧損,SpaceX第三次試射火箭失敗,兩家公司的銀行帳戶雙雙見底。但大環境卻是金融海嘯後的殘骸廢墟,沒人願意投資高檔的環保跑車,或是付錢預留太空旅行的位置。

馬斯克一下子從億萬富翁,落魄到耗盡銀行所有存款,瀕臨破產邊緣,他被迫賣掉心愛的豪華超跑麥拉倫(McLaren F1,當時全球最貴與最快的跑車)與豪宅,租屋度日,最後連生活費、房租都付不出來,只能向朋友借錢度日。

「每一天都像在啃玻璃,如臨深淵,」馬斯克回憶。那時他與第一任妻子離婚不久,「有一瞬間,我覺得失去了所有東西,婚姻、公司都完蛋了。」

二○○九年,曙光終於出現。馬斯克爭取合作的客戶戴姆勒集團,二○○七年曾前往加州參觀特斯拉工廠,馬斯克立刻派人到墨西哥,買一台當時美國並未銷售、由戴姆勒生產的Smart汽車,五週內重新改裝成純電動車,二○○九年終於取得訂單,以及戴姆勒集團投資五千萬美元的資金。

同年六月,美國能源部批准四億六千五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四十億元)的貸款給特斯拉,兩筆重要的救命錢注入,終於把特斯拉從倒閉邊緣拉了回來。

「我必須選擇讓特斯拉結束,或是投資我剩餘所有的錢在夢想上,我選了後者。」

甘冒破產風險,只為了不知何時才能成真的夢想,這種近乎天真的執著,讓許多矽谷名人認同馬斯克,Google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就是一例。

佩吉是馬斯克的多年好友,也是特斯拉車主,去年SpaceX火箭發射成功,他第一個在部落格上祝賀這位好友。有一次,佩吉對矽谷DFJ創投創辦人傑佛森(Steve Jurvetson)說:「我有多少資產呢(約新台幣七千四百億元)?如果我今天被巴士撞死,我應該把這一切都留給Elon。」

第4幕:用科學落實幻想

十年前,沒有人相信純電動車可以上路,還能從台北一路開到高雄(約四百公里);但現在,馬斯克不僅辦到了,在他的辦公桌上,放著《Motor Trend》雜誌頒發給特斯拉Model S汽車的「年度風雲車」獎座時,卻有兩家電動車公司陸續在今年聲請破產。

把不可能化為可能,馬斯克靠的,不只是上億美元的財力後盾,或是一味埋頭鑽營的守株待兔,還有精明的經營策略,讓世人接受電動車的觀念。

特斯拉的第一代電動車,是以昂貴的蓮花(Lotus)跑車為原型所開發,馬斯克的用意有二,一是證明電動車也可以很酷、很漂亮;二是在媒體上創造話題,吸引大眾注意,進而形成風潮。

「不要太過相信直覺與常識,它們往往在創新的路上誤導你。」

馬斯克把高價電動車,塑造成有錢人的玩具,這個獨特的行銷手法,讓他的特斯拉汽車,就如同蘋果的iPhone,在媒體上具有話題性。

同樣的思考邏輯,也落實在馬斯克的太陽能夢想──太陽城(SolarCity)上。

過去一年,馬斯克創辦的太陽城股價大漲了三三○%,漲幅絲毫不輸給今年最受矚目的特斯拉,太陽城竄起成為美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安裝商,靠的是顛覆現有太陽能電板的銷售模式。

過去,太陽能電廠強調經濟規模,企業以大資本圈、大面積的土地建設電廠,把發電賣回給電力公司從中獲利;但這種模式的執行度越來越困難,一方面電力公司購電價格不斷降低,拉低了投資報酬率,一方面大面積土地越來越不容易取得。

然而,太陽城的策略,卻是向尋常人家租用屋頂,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再把發出的電,以市價八五折的優惠價格賣出,這種相對於大資本電廠的新模式,稱之為「分散式系統」,並被公認為未來的主流模式。

馬斯克把必須依靠大量資本投入的太陽能發電計畫,切割成每家、每戶都能參與的發電方式,使得太陽能發電的可行性更高,這個創新做法,就是來自創新的思考。

從二○○八年,賭上最後僅有的兩千萬美元,到現在特斯拉、太陽城持股雙雙大漲,根據Bloomberg Wealth,身價已逼近七十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三百一十億元),在五年之內,身價翻了三百八十五倍。

馬斯克向世人證明了一件事:即使在世界上只做到○.○二五%的占有率,都是一個改變世界的夢想起點。

【延伸閱讀】挑最難的做,他都成功了 ——馬斯克大事紀

9~24歲.書呆子闖矽谷1971年:生於南非1980年:父母離婚。小時候是瘦小書呆子,最愛科幻小說《銀河便車指南》1981年:買了第一台計算機,自己學寫程式碼1983年:寫出一款名為Blastar的太空小遊戲,以500美元賣出1988年:高中畢業後,不顧父親反對,移民加拿大,就讀皇后大學1990年:轉學到美國賓大沃頓商學院,雙修物理學1995年:進入史丹佛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科學博士班,正逢網路新創熱潮,開學2天就決定不念了,搬去矽谷,跟弟弟創辦線上內容出版公司Zip2

28~37歲.拚跨界卻輸光1999年:2月,Zip2賣給康柏電腦,價格逾3億美元3月,創立X.com公司,發展網路金融服務2000年:X.com買下Confinity公司,隔年更名為PayPal2002年:2月,PayPal上市,成為北美最成功的網路第三方支付服務公司?6月,創立SpaceX太空火箭公司,目標將人類送上火星10月,PayPal被eBay購併,價格達15億美元2004年:出資630萬美元參股Tesla Motors,出任董事長,擁所有事務最終決定權2006年:3月,SpaceX首次發射獵鷹1號火箭,失敗7月,擔任SolarCity太陽能公司董事長2007年:獵鷹1號第2次發射失敗2008年:2月,Tesla交付首輛Roadster豪華電動車8月初,獵鷹1號第3次試射失敗,面臨經濟壓力,賣掉超跑,到處借錢8月底,接受Founders Fund注資,獵鷹1號發射成功,成為全球唯一將飛行器送上太空並與國際太空站對接的私人火箭公司;獲美國航太總署(NASA)16億美元長期合約10月,Roadster量產,卻碰上美國金融危機,他親上火線擔任Tesla執行長,同時兼任SpaceX執行長

39~42歲.再起2010年:4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參觀SpaceX發射現場?6月,Tesla上市,籌資2億2,600萬美元2013年:5月,Tesla首季淨利近1,125萬美元9月,Tesla股價創歷史新高,達193.37美元10月~11月,Tesla電動車傳出火燒車意外,拖累股價跌逾3成,但仍為今年初的3.5倍

整理: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169

QQ營運更勝FB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2/qqfb.html
不知道是否受到WeChat對騰訊(00700:HK)自2011年後推高其股價的啟示,筆者相信Facebook (FB:US)收購WhatApp是非常合理的決定,其重要性有如當年Google (GOOG:US)收購YouTube。繼上編拙文『也談WeChat』分析騰訊(00700:HK)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Instant Messaging)的估值,今天再看看其近年的財務表現和替騰訊(00700:HK)及Facebook (FB:US)營運作一比較。
騰訊(00700:HK)以QQ起家,互聯網、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一直以來是其核心收入來源,其他的有近年才出現的網絡廣告和電子商務交易。以2013年首三季業績計,總收入共人民幣43.47億元,同比增長34.30%。其中互聯網、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網絡廣告和電子商務交易收入比重分別是76.04%、8.14%和14.89%。盈利人民幣38.76億元,同比增長19.60%。自2009年至2012年業績計,總收入由人民幣12.44億元上升至人民幣43.89億元,複合增長52.24%。期內盈利由人民幣5.22億元上升至人民幣12.78億元,複合增長34.78%。毛利率由2009年的68.73%下跌至2013年第三季的54.95%。
以2014年2月21日計,Facebook (FB:US)和騰訊(00700:HK)市盈率分別是112.26和66.89,那麼其分別的原因在哪兒呢?站在財務角度看,筆者相信騰訊(00700:HK)所擁有以QQ遊戲為主的增值服務是其天賦的優勢。同是Web 2.0的社交網絡,Facebook (FB:US)和騰訊(00700:HK)近年收入增長動力源自廣告收益,不過Facebook (FB:US)卻不如騰訊(00700:HK)擁有基礎深厚而現金流強大的增值服務(見拙文「愛在瀏覽面書瘟疫蔓延時」)。以中短期來說,騰訊(00700:HK)的增值服務如QQ遊戲的收入來源較廣告收益可靠穩定。但隱憂是未來這些增值服務始終會走到向免費,加上不斷要投入資金開發軟件平台,這亦是在近年毛利率逐步下跌的原因。 
同是未來增長的焦點,WeChat在整合和未來盈利貢獻前景上亦勝過WhatApp。首先騰訊(00700:HK)已經擁有和整合WeChat多年,系統上應該已經沒有整合上的問題(2014年2月23日WhatApp環球大當機是整合出現問題的先兆?!)另外騰訊(00700:HK)已經擁有WeChat而毋須如Facebook (FB:US)以天價收購WhatApp而會影響其未來現金流。加上騰訊(00700:HK)已經擁有令Facebook (FB:US)羨慕不已的增值服務,其強大現金流亦有助騰訊(00700:HK)進行收購或投入資金改善QQ和WeChat系統。還有騰訊(00700:HK)未來亦可以把既有的增值服務拓展至WeChat而WhatApp仍有可能掙扎是否應該向這個方向發展。此外騰訊(00700:HK)亦沒有出現如Facebook (FB:US)出現流失年輕客戶的問題,筆者相信其未來表現還看高一線。
無論如何,好像百度 (BIDU:US)、Facebook (FB:US)、Google (GOOG:US)還是騰訊(00700:HK)這些擁有強大現金流的神級Web 2.0時代鉅人,在網絡基礎上大灑金錢和天價進行收購合併必定會成為未來的焦點。以歷年股價對數圖看,騰訊(00700:HK)現價仍在中軸線下仍然未進入超買區,未來一年股價仍然看俏!

(請參考「騰訊系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10

Visa營運更勝較MasterCard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3/visamastercard.html
根據Bloomberg的「MasterCard, Visa Form Working Group With Merchants on Security」報導,繼所有信用卡已經由磁帶過渡至以晶片儲存客戶資料後,兩大信用卡支付系統將會在2015年前把所有信用卡替換至由EMV晶卡儲存客戶資料以杜絕信用卡罪行。
究竟全球信用卡營運現況如何呢?根據Visa (V:US)年報所披露的2011年數據,以交易總額計,Visa (V:US)、MasterCard (MA:US)及其他卡(只包括American Express (AXP:US)、Discover、JCB和Diners Club)比率分別是58.72%、31.65%和9.63%。以交易數量計,Visa (V:US)、MasterCard (MA:US)及其他卡比率分別是64.03%、32.84%和0.25%。以發卡量計,Visa (V:US)、MasterCard (MA:US)及其他卡比率分別是60.78%、32.00%和2.93%。
既然Visa (V:US)及MasterCard (MA:US)已佔(不包括銀聯卡)信用卡市場超過九成,那麼兩者營運上的優劣如何呢?根據Visa (V:US)及MasterCard (MA:US)所披露的2008年至2013年的財務數據,Visa (V:US)營業額由美金62.63億元上升至美金117.78億元,複合增長13.46%。MasterCard (MA:US)營業額由美金49.92億元上升至美金83.46億元,複合增長10.82%。Visa (V:US)及MasterCard (MA:US)營業額合共由美金112.55億元上升至美金201.24億元,複合增長12.32%。以同期每股盈利計,Visa (V:US)由每股2.25美元上升至7.59美元,而MasterCard (MA:US)由每股虧損0.19美元上升至2.61美元。整體而言,Visa (V:US)營運較MasterCard (MA:US)優勝。
筆者拙文『通脹概念股美金50億元回購股份的啟示』分析,好像Visa (V:US)及MasterCard (MA:US)其實可謂後金融海嘯中值得長期持有的藍籌股。首先他們「…作為全球信用卡支付系統的龍頭,環球特別是未來美國經濟前景對Visa (V:US)和MasterCard (MA:US)的影響甚大,因為他們是押注全球內需和零售前景概念股。…」另外,他們「…亦是通脹概念股,因為通脹亦是推動貨幣支付額上升的動力。值得留意的是Visa (V:US)營業額增長快過零售增長,而Visa (V:US)網上支付使用比重亦同時快速增長。(MasterCard (MA:US)亦類似現象)…」此外,Visa (V:US)及MasterCard (MA:US)雖然作為金融股,但卻沒有金融保險股受壞帳風險。至於假卡的欺騙損失將會隨保安改善和和交易額上升會拉低其損失比率。加上Visa (V:US)及MasterCard (MA:US)現金充裕,定期回購股份。
以2014年3月7日收市計,Visa (V:US)及MasterCard (MA:US)分別收225.56美元和77.94美元,市盈率則分別是28.80(Forward PE 25.40)和30.43(Forward PE 25.57),機構投資者持股比率分別是88%和79%。作為成份股,Visa (V:US)自上市以來跑贏DJIA一條街,其走勢之強已經說明其吸引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12

【策劃】長實地產的李澤鉅時代:謹慎更勝李嘉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9652.html

【策劃】長實地產的李澤鉅時代:謹慎更勝李嘉誠?

第一財經日報 羅琦 2015-09-22 23:27:00

9月21日的港媒報道指出,截至9月中旬,長實地產在香港銷售總額已超過250億港元,累計售出逾3100戶,提前完成全年目標,有望突破去年全年成績。

編者按:9月中旬,長實地產在香港的銷售總額已超過250億港元,提前完成了今年年度目標,並有望突破去年成績。這個成績或許一掃因香港股價低迷導致的長實地產重組上市以來股價下跌的陰影。

事實上,始於上半年的李氏商業帝國大重組,或許已經開啟從超人父親過渡到守業兒子的時代。250億港元的業績,是李氏二代交出的第一份李氏商業帝國地產業務的成績單。無論是內地及香港地產業務的不斷收縮,還是海外投資步伐的加快,戰略布局及投資風格的變化,無不顯示出李澤鉅的風格與特點。而近兩周前的長江基建合並電能實業,或將為李氏父子大規模海外並購準備更加充裕的資金。

而除了李氏父子,九龍倉、新鴻基等其他港資房企在內地也出現了戰略布局的分化與調整。這背後共同的原因是內地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與轉折期,黃金十年的結束、白銀時代的到來,必將引發更多的房企加入到調整的陣營。

在商言商,是永恒的商業規則。無論是李嘉誠還是其他港資房企,都將遵循這一規則。

 

制圖/蔣皓明

9月21日的港媒報道指出,截至9月中旬,長實地產(01113.HK)在香港銷售總額已超過250億港元,累計售出逾3100戶,提前完成全年目標,有望突破去年全年成績。

長實地產執行董事趙國雄表示,今年250億元售樓目標已經達到,現時無意上調全年售樓目標。

長實地產今年在港推出多個全新項目,包括致藍天、峻瀅II及悅目已經清盤,成交單位達2736戶,三個項目合計套現近195億港元。

在忙於套現的同時,長實地產並未有購地的動作及計劃。

忙套現

8月25日下午,長實房地產(01113.HK)遞上了長和系資產重組以來的首份中期報告,根據港交所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上升22%,至68.9億港元,而在業績報告中的展望未來中,李嘉誠似乎顯得對業績並不算特別滿意,他“預期下半年的整體業績將較上半年為佳”,兩地物業市場將維持穩定,只是長遠發展方向將繼續由房屋政策所主導。

不過,從長實房地產的半年報告中可以看出,公司似乎開始對市場抱有畏懼心態,在李嘉誠的展望未來一欄中,兩次提到“如無不可預見之重大不利發展”,公司業績可保持平穩,重組後的長實房地產發生了什麽,讓公司對可能發生的“黑天鵝事件”顯得憂心忡忡呢?

一名原本分析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的分析員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由於公司認為長江和記實業(00001. HK)的分析價值已經不如長實房地產,已經調派他去分析長實房地產,自從6月3日長實房地產掛牌以來,關於長實房地產的分析報告及新聞都絡繹不絕。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分析員馮宏遠對本報記者稱,房地產一直都是可以獲得較高估值的產業,過去長江實業旗下的產業範圍極廣,作為大型綜合性企業,長江實業的估值有一定程度的折讓,但在重組以後,將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的地產業務合並在一起,可以令公司獲得更好的估值。

不過,恰逢香港股市非常低迷,李嘉誠旗下的地產板塊並沒有獲得市場的認可,9月22日,長實地產的收盤價為58.95港元,比上市價70港元下跌了不少。

盡管長實房地產上半年在香港有好幾個大型賣房項目,但上半年公司的物業銷售收益還是同比下跌了18.5%。

不過,在上半年在一個月內賣掉大型樓盤“致藍天”後,長實地產下半年的新賣樓計劃開始啟動,而每一次長實有新樓盤推出,都能造成一股瘋搶潮。

同時長實地產今年所推出的豪宅銷售亦不俗,8月初推出的維港星岸,至今累售逾100戶,套現近26億港元。作為整個紅磡最貴的房子,維港星岸的折後價格在每平方呎在1.9萬至3.55萬港元之間,比同區房價貴了30%左右,但看房的買家也異常爆滿。長實地產董事郭子威稱,此次購房熱潮中,湧現了一批內地“土豪”,內地客戶占到總數超過10%,同時購房客戶中,有30%為投資者。

雖然長實地產今年銷售成績提早達標,但其推盤步伐並未減慢。據悉,長實地產旗下馬頭角君柏以及元朗世宙兩個項目分別主打大單位及上車戶。發展商早前表示,兩盤預售獲批後會隨即推出,其中世宙售樓收益預計可達數10億港元,君柏亦估計有70至80億港元。

上述兩盤預售未批時,長實地產目前續推紅磡維港星岸,項目本周將加推新品,市值約25億港元,繼續套現。

少拿地

而在高速賣樓的套現同時,長實地產卻鮮有拿地,8月7日,香港政府推售位於元朗牛譚尾新譚路的住宅地塊,有港媒報道,現場見到長實地產入標,這塊住宅地塊的占地面積約9.4萬平方呎(約8736平方米),最高可建築面積為4.5萬平方呎(約4182平方米),市場估價大約2.7億至4億港元。

但這一次入標實際上是今年以來長實第一次出手拿地,且不說成功與否,在近3年以來,長實僅僅成功奪得深水埗海壇街一幅地皮,這與過往長實進取拿地有很大差距。

李嘉誠在今年6月份出席長和(00001.HK)股東會後曾經承認,集團近來不論在內地還是香港,買地的活動都相對較少,不過他稱,長實買不到地是因為超出集團預算,直言要計算“面粉價”及“面包價”,“如果面粉貴過面包,當然不買,要為股東爭取利益”。李嘉誠強調,長實買地需要符合集團預算及商業原則,如果超出預算只能采取觀望態度。

長實房地產在剛公布的半年報中稱,期內公司繼續尋求機會購入具發展潛力的物業及農地,部分物業及農地現在正進行不同階段的規劃設計及作出有關申請。

而長實地產上半年年報顯示,公司在香港還有7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而內地仍有1380萬平方米,海外也有4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

摩根大通近日發布報告稱,長實地產開始專註於提高回報率,隨著公司中內地的低地價成本,加上在香港近日的土地儲備活動不多,有助於維持香港業務的高毛利率。該行維持長實地產“增持”評級,目標價84港元。

長實地產進入李澤鉅時代?

實際上,細心的市場人士已經發現,長實房地產投資風格的轉變,要從李澤鉅正式掌握大權的時候說起。

2012年5月,李嘉誠宣布李澤鉅將接手旗下長和系的資產,獲得超過40%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的股權,以及加拿大能源公司赫斯基35%的股權,7月22日,隨著股權的正式交接,李澤鉅正式掌控李嘉誠的商業王國。

李澤鉅在接手長和的商業王國已經超過3年,而嗅覺敏銳的市場人士已經聞到了跟以往不一樣的味道。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分析員馮宏遠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長和系的投資風格自從李澤鉅開始主持大局以後,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從分拆電能實業(00006.HK)到長江基建(01038. HK)收購歐洲的一系列資產,李家的投資風格已經變得非常穩健。

馮宏遠稱,李澤鉅在遇到項目的時候,對於回報率計算得非常清楚,一般每年回報率至少8%才會考慮,而且對低風險的項目更有興趣,如果風險相對較高,回報也不穩定,很可能不會考慮。

這一風格最明顯的轉變就是在長實的拿地策略上,翻查過往歷史,在李嘉誠掌權時代,長實地產曾經連續奪地,在2010年至2012年期間,長實先後購入11塊土地,但自從2012年底,長實投得馬鞍山白石地後,長實雖然有多次參與政府賣地投標,以及港鐵及市建局推出的大型項目外,但多數都沒有收獲,顯示其趨於謹慎的風格轉變。

這種投資風格,與李澤鉅沈穩的性格有脫不開的幹系,而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李澤鉅,對內地市場並不算太感冒。根據長實房地產遞交給港交所掛牌的上市材料顯示,公司對中國業務的比重開始減少。2014年,長實房地產的營業額及其攤占合資企業物業銷售有19.2%來自內地,在2013年,這一比重高達50.9%,超過了長實房地產在香港的比重,而期內和黃房地產在內地的相關占比則由過去的65%跌至42.1%。

另一方面,長實在海外也有積極擴充的計劃,根據長實地產上半年的報告,長實地產在海外有4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其中主要是在英國、新加坡及巴哈馬群島。最引人註目的,還是公司在英國的項目,其中一個項目臨近英國倫敦的重要商業區金絲雀碼頭,主要建築面積約42萬平方米,預計2024年竣工。曾經有外媒報道,該項目可建3500個住宅單位,投資額約10億英鎊。

而另一英國項目,是位於南劍橋郡Fulbourn的一幅占地約6900平米的地皮,該幅地皮可以建設不超過110套豪宅。

另一方面,對於內地的資產,李氏父子可能未來還有出售的打算,在長實房地產的半年報中指出,集團將繼續在內地及海外將適時推動項目發展、銷售及出租。

相關閱讀

【策劃】長江基建合並電能實業:為大規模海外投資鋪路?

【策劃】李氏父子海外投資版圖:英國有3900億港元資產

【行業觀察】從李嘉誠撤資看港資房企內地布局策略的變化

【策劃】李嘉誠內地撤資路線圖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83

一輛車•7天•4千億元 更勝蘋果的特斯拉商機

2016-04-18  TWM

短短七天,特斯拉拿下32.5萬輛的新車訂單!

這股爆發力,締造車市的驚世紀錄,

宛如向世界宣告:

電動車正式走入主流大眾市場,一個環保、乾淨的新世界即將來臨,台灣電動車供應鏈的大商機也來了。

製作人•許秀惠 撰文•劉俞青、何佩珊 研究員•黃煒軒美國加州時間三月三十一日晚上八點半,讓全世界所有汽車迷都引頸盼望的特斯拉(Tesla Motors)公司最新車款Model 3,終於在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雙手一揮下,正式問世。尤其當三.五萬美元的售價,自馬斯克口中正式喊出時,等於也預告將掀起全球汽車工業的大革命。

熱銷!

7天訂單破32萬輛 創世界紀錄市場立即以驚人的銷售數字證明Model 3帶來的震撼;截至四月七日為止,這輛超級平價的電動車,在短短七天之內,全球已經創下三十二.五萬輛訂單。

根據特斯拉發布最新的新聞稿表示,「這將為公司未來帶進超過一四○億美元的收入,同時,這也是史上『單一最大產品銷售一周以來創下的最大數字』」重點是,特斯拉沒有花任何一毛錢的宣傳費用。

如果和二○一五年美國汽車市場的銷售數字相比,這個「Model 3黃金周」的銷售數字,已經擠入去年美國全年銷售第二名的車款,僅次於豐田汽車的CAMRY,大勝本田、日產等大型車廠的任一車款,更何況,Model 3的銷售還在持續增加中。

但千萬別以為三.五萬美元的「平價電動車」就很陽春,這輛驚動全世界汽車產業的「神車」發布會,馬斯克自信十足地在台上,介紹這輛車具有兩種極為出色的設計,一是方向盤前沒有儀表板,只剩在駕駛右方有一個十五吋大、每款電動車都有的大螢幕。因為這樣的設計,除了讓視覺更簡潔乾淨之外,「可以讓前排座位因此往前移一點點,騰出了讓車內五個人的腿部伸展更舒適的空間!」馬斯克說。

另外一個重要的特色是,Model 3的車頂是由一整片的玻璃形成,沒有邊框,當馬斯克點出這項設計時,全場更是驚呼聲不斷,「讓你坐在車內感覺整輛車都是開放的,也是到目前為止擁有最佳視野的車。」這些特色從馬斯克的口中一點一點說出,透過網路即時傳送,立刻讓全世界的汽車迷為之瘋狂。

此外,經常讓想買電動車的消費者裹足不前的充電問題,馬斯克也承諾,這輛「神車」還搭配超充接口,如此就可以搭配任何國家的插座,無論到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電的地方,Model 3就可以充電」。

舒適!

內裝空間更寬廣 視野最遼闊這樣的「神車」,試乘起來究竟如何?一位香港特斯拉電動車的吳姓車主Raymond應邀參加這次的發布會,他也是當天試乘Model 3的預定者之一。先前已經購入一輛特斯拉Model S電動車的他告訴《今周刊 》:「一坐進車子,空間感挺大,我太太坐在後座,腳的伸展空間也挺舒服。」「駕駛員一番說明之後,車子安靜無聲地駛了出去,試試看六秒鐘達到時速一百公里的馬力性能,因為車身變輕了(相對Model S),不錯,我覺得加速過程穩定性夠,而且車速放在螢幕的左上方看得很清楚啊,我覺得傳統儀表板上駕駛人反而不容易看。」駕駛電動車經驗豐富的Raymond說。

對Model 3所公布的性能,試乘過Model S、Model X的和大董事長沈國榮就直呼:「非常厲害!時速零至一○○公里只要六秒!」能瞬間加速與減速的性能,令人試過難忘之外,更因為動力來自鋰電池,因此「沒必要的機械全拿掉了,車內空間寬敞,儀表板由面板取代,又大又方便,會顯示最近的免費充電站、可拖車去充電的拖吊場資訊等。」原有的優點,在新車身上依然具備,而且更為精煉。

特斯拉這次Model 3以驚天之姿問世,除了創下難以跨越的銷售障礙,為電動車走入民間創下里程碑之外,不花一毛錢宣傳費用,卻成功賣進全世界的高桿行銷策略,也在網路上、行銷圈開始被廣泛討論。

事實上,特斯拉不僅不花錢宣傳,公司內部也沒有「行銷總監」一職;但看在專家眼中,這次Model 3能夠寫下紀錄,價格定位正確當然是主因,而隱藏式地行銷手法,仍然是推波助瀾的主力。

「這次Model 3和台灣賣預售屋的行銷策略很類似,賣夢想!」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李仁芳一言點出關鍵;這次Model 3採用一千美元下訂,但這些消費者究竟買到什麼?馬斯克坦言許多車裝細節,還要等明年才要公布;換句話說,明年特斯拉還要再公布一次Model 3更詳細的規格,屆時可能還會給消費者再創造一次驚呼聲。有人預期因為等車時間過久,可能會有不少人退訂,「但我認為業績到時候還可能再往上拉。」李仁芳說。

創新!

隱藏式行銷成功 堆高銷售數字此外,特斯拉這次以一千美元下訂、可全額退費的方式,也是讓這次銷售開出驚世紀錄的原因之一;因為比起先前Model S至少要五千美元(美國)、在中國甚至要二十五萬人民幣的「訂金價」,這次全球一律一千美元的低門檻,加上可以全額退費,更是讓許多人「衝動消費」,一把堆高這次的驚人銷售。

Model 3銷售一飛沖天,意義非凡,除了為特斯拉公司本身立刻帶進三億多美元的現金、未來一百多億美元的收入之外,有助於特斯拉持續作為研發、與在全球各地擴充充電座的資金,更重要的是,Model 3不只是Model 3,它不僅正式開啟了平價電動車時代,也向全球汽車大廠投入一顆深水炸彈。

根據美國權威汽車評價公司凱利藍皮書(Kelly Blue Book)最新公布的調查數據,一六年二月美國駕駛者平均願意採購新車的價格落在三.?三七萬美元,顯示Model 3三萬五千美元的定價,已經相當接近消費者能夠接受的甜蜜點。

「這絕對是一個轉折點。」特斯拉前資深供應商品質工程師,現任電動車技術公司行競科技共同創辦人齊塔克(Azizi Tucker)表示,消費者的反應已經說明了Model 3有多重要。

平民價格又具備高性能,是Model 3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事實上,過去汽車市場也不乏有價格低於四萬美元的純電動車,因為早在一○年,日產汽車就已經推出Leaf系列,另外,福斯汽車旗下e-Golf起跳價甚至不到三萬美元、起亞的Soul EV也僅要價三萬二千美元。然而這些車款最大的問題是,雖然壓低了價格,卻也縮短了充一次電所能行駛的距離,整體性能無法和市面上傳統汽車相比,銷售成績自然不出色。

以目前市場上的電動車銷量龍頭日產汽車為例,要價不到三萬美元的Leaf系列,五年累積銷售量不過二十萬輛左右;顯然光只有低價仍不足以刺激消費者買單。

但Model 3不一樣,這輛車從零到一百公里的加速時間只要六秒,而且充飽一次電就可以跑三四六公里,再加上充滿設計感的外形、自動駕駛功能……,搭配上三萬五千美元的價格,即使與同級汽車款並列,Model 3也毫不遜色。如果再加上特斯拉這個全球電動車第一品牌創造出的優越感與價值,Model 3的完勝演出,就不令人意外了。

完勝!

與同級車款並列 絲毫不遜色「這其實就是特斯拉經常說的,他們不只是要做一輛比較好的電動車,而是要做一輛比所有車都更好的車。」電動車技術公司行競科技共同創辦人洪裕鈞認為,特斯拉背後的購買驅動力,已經不單純只是來自油價考量的經濟因素。

就連日產汽車執行長戈恩(Carlos Ghosn)也不吝給予Model 3正面回應:「這麼多人願意付錢去買一輛一七年才會出廠的車,是一個很好的跡象。」他說:「這將會刺激更多(電動車)需求。」實際上,不需要等到一七年末,通用汽車集團預定今年底就能出貨的雪佛蘭Chevy Bolt,定價三萬七千五百美元,可能才是第一輛真正上路的高性能平價電動車。

搶先!

市場正夯 通用電動車今年出貨沒有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的明星光環,也沒有採取預購手法炒熱市場,很多人可能都沒注意到,通用汽車旗下雪佛蘭,早在今年一月的CES展上,就發表平價電動車Chevy Bolt。

齊塔克指出,「從各項性能數據來看,Bolt和Model 3其實是非常相似的。」而有趣的是,因為Model 3的發表,早先亮相的Chevy Bolt似乎重新開始得到更多關注。同時,通用也正透過各種社群行銷和廣告,主打「更長的距離,更短的等待(暗諷特斯拉交貨時間)」,想要向市場分食「第一輛大眾電動車」的歷史地位。

但如今看來,這些努力都無法撼動Model 3所帶來的震撼與共主地位,但並不代表所有車廠共同的努力無效,反而是因為這些努力,造就市場百花齊放,才能共同開創出電動車時代的正式來臨。

當然,市場上質疑聲不是沒有,例如有人認為這場Model 3的預購大戲,只是為了拉抬股價,並且幫助特斯拉取得銀行貸款,以解決長期以來的資金問題;而台灣先進電動載具協會理事長陳勇全則指出,電動車的發展,還是會受限於全球有限的鋰電池產能。

不過,十分熟悉特斯拉行事風格的齊塔克,不認為Model 3只是一場行銷手法高超的絢爛花火秀而已,「根據我過去的經驗,如果特斯拉不是認真的,就不可能啟動零組件採購,建構完整的生產線。」同時他也認為,「Model 3第一年生產成本可能會十分昂貴,但到了第二、三年,成本就會得到控制,而龐大的預購訂單量,已經確保了Model 3產線可以運作到第三年。」質疑!

交付時間、充電設備後續須觀察當然,「電池供給」絕對是電動車定價、供貨是否順暢的關鍵因素;但齊塔克認為,特斯拉的超級電池廠Gigafactory會是解決方案。實際上電池技術的進步、降價的速度,確實超過市場預期。

一三年時,每千瓦小時的鋰離子電池成本還高達五百美元左右,當時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曾預測,到了一五年,鋰離子電池價格將會降至每千瓦小時三百美元,並在二○年達到每千瓦小時一八○美元。

但根據通用汽車全球產品開發副總裁羅伊斯(Mark Reuss)在一五年十月的發言,Bolt的電池成本只要每千瓦小時一四五美元,足足比兩年前的預測少了一半價格。

若以一輛採用六十千瓦小時電池的車來計算,電池成本剩八千七百美元,等於比十年前同樣容量的電池成本便宜了約五萬美元之多。而且價格跌勢還在繼續,預期到了二○年,每千瓦小時的成本將可能降至一百美元,比市場預測的數字還要更低。

電池技術與成本的大突破,正是電動車得以邁向主流大眾市場的關鍵。通用汽車和特斯拉的領先起跑,勢必將迫使其他車廠加緊腳步追趕。而就如同德意奇汽車工程集團亞洲區總裁王勇祥所說:「量產的單位成本跟產出量是直接相關的,電動汽車的成本會在數量提升到一定規模後大幅下降。」更多汽車大廠的投入,將會創造更好的商業化條件。同時,隨著技術不斷改善,電動車的規格也會持續提升,在未來創造更佳的性價比。

突破!

補貼與關稅 攸關台灣電動車熱度過去特斯拉在台掛牌數僅約四十輛左右,但自從三月底的發布會後,台灣已有不少消費者蠢蠢欲動。台灣市場最主要的貿易商孚海國際吳宗駿低調表示,近期已有接近百位消費者詢問或預定Model 3。

相對全球各國紛紛對電動車進行補貼,例如美國買電動車平均每輛補助最高七千五百美元,香港則是買電動車免課高達近五○%的首次登記稅,台灣對電動車友善環境的建立,顯然還有待加強。截至目前為止,全台灣約有四百多座的電動車充電座,這個數字也遠遠落後鄰近的亞洲國家。

此外,高額的進口車關稅保護,也是台灣發展電動車的障礙之一,以Model 3為例,如果再加上貨物稅、關稅等層層稅金,預計台灣Model 3的售價還是要逼近新台幣二百萬元,如果和美國消費者相比,扣除七千美元的政府補助,台灣售價整整是美國消費者的近兩倍。

但電動車的趨勢與潮流確立,台灣仍然有許多電動車的愛好者集結,例如有一個「特斯拉俱樂部」早就成立,建立了電動車主交流、相互支援的平台,主導者陳青佑是一位年僅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他的主導下,這群喜愛安安靜靜開車,不像超跑一樣爆發引擎動力快感的低調車主,正默默用他們的車,為台灣留下一片乾淨、沒有空汙的天地。

而台灣東部也有民宿設立電動車充電座,讓「開特斯拉電動車可以環島」這個夢想及早實現。

全球每年新車市場大餅超過新台幣八十兆元,此後,這個市場將因為有特斯拉的加入而更精采;洪裕鈞認為,當人類社會發展對石油的依存度降低,影響的將不僅僅只有環保,還包括國際安全與政經情勢。

Model 3開啟了全新的時代,這是屬於環保的、乾淨的汽車新時代。

精準、獨特 讓你意想不到 ──特斯拉的行銷策略

零元廣告、口碑行銷:

不靠傳統經銷商、沒有任何傳統廣告,公司甚至沒有行銷總監。它讓用戶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駕車體驗,透過大量政治人物、影星及企業家在社群媒體上引發的討論,進而塑造出時尚及創新的產品形象。

兩段式銷售:

目前公布的只是初步車裝性能,明年年中還會再次公布所有細節,專家預計還可能掀起訂購潮。

低門檻訂金、全額退費:

Model 3只要1000美元即可下訂,而且還可全額退費,由於訂金門檻比所有車子還低,引爆「衝動式消費」。

超乎預期的低價:

價格和一輛BMW入門款差不多;在許多國家扣除補助,消費者實際支付的更少。

整理:黃煒軒

在台灣 如何買Model 3?

台灣買Model 3要多少錢?

因為台灣進口車還要課貨物稅、關稅、營業稅,因此台灣售價屆時可能約在190萬至200萬元之間。

要找誰買?

目前特斯拉台灣子公司尚未正式營業,在此之前,消費者可以透過貿易商下訂,也可以自行在特斯拉官網上訂購。前者取車時間應該較早,但會加上貿易商毛利,因此價格略高。

如何保養?

電動車少了引擎,因此比起一般汽車的保養相對簡單許多,若購買後有保養相關問題,可找貿易商取得服務。

何時能取車?

特斯拉預計最快在2017年底開始陸續交車,若透過貿易商下訂,屬於美國單,交車時間較早;若自行在官網下訂則較慢,目前無確切時間。

哪裡可以充電?

全台灣目前有400多個電動車充電座,詳細地點可參考網站:www.plugshare.com 百家爭鳴!

Model 3 小檔案

台灣售價:約190至200萬元

功能:自動駕駛

座位數:5

單次充電最遠可行駛(續航力):約346公里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里:6 秒

車載觸控螢幕:15吋

螢幕方向:水平

安全性:符合美國NHTSA與歐洲NCAP機構認證的5顆星安全等級。

車內空間:可放下約7呎長的衝浪板充電速度:直流電20分鐘就能充飽約8成電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90

富達:單身族投資 主管更勝管理層(短片)

1 : GS(14)@2013-10-28 23:06:44

http://www.hket.com/eti/inews/content/116684?ref=lf8fc



富達國際投資今日公布了一項關於單身男女資產管理的調查報告,他們訪問了557名年齡介乎39至49歲,月薪高於1.2萬元以上的單身人士,分析「白金級(管理層)、黃金級(主管)、銀級(中層)及銅級(一般員工)」 單身族的投資策略及退休打算。

調查顯示,逾8成的香港單身人士都參與投資,當中最多人選擇的產品分別為股票、基金和人民幣。

主管級投資最成功

富達國際調查發現,在4大單身級別中,黃金級的單身貴族較職級與收入最高的白金族在投資上更成功。去年7月至今年7月,恒指上升10%,而獲利高於10%(跑贏大市)的黃金族有45%,但跑贏的白金族就只有25%,可見黃金族在投資上較白金族更勝一籌。

管理層最缺退休金

退休打算方面,64%單身人士都期望在65歲前退休,但受訪者都普遍認為強積金未足夠支持退休生活。調查更發現白金族預計能累積的退休儲備與他們實際所需的金額差距最大,達到480萬,其次是金黃金和銅級族,差距分別為190萬及170萬。

富達國際投資亞洲(日本除外)個人投資業務區域總監李錦榮建議投資者對理財及投資的態度需要有信心,同時亦應資詢專業人士的意見。另外,他提醒單身人士在退休資金預算方面需更審慎及早為自己未雨綢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