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安卓陣營沒新梗 轉戰高價配件


2013-09-16  TCW
 
 

 

九月,照舊是智慧型手機新機發表時候,和蘋果(Apple)對峙五年,安卓(Android)陣營顯露疲態,沒梗了,發表會上的主角也從手機本身,換成配件。

晚蘋果一年,Google聯手HTC在二○○八年發表了第一款搭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隨後有摩托羅拉、華碩、宏?痋B三星等品牌廠跟進,短短五年之間,形成一支安卓大軍,並在今年大幅甩開蘋果,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統計,今年第二季,安卓手機出貨市占率已達七九.五%,遠超過蘋果iPhone的一三.六%。

從安卓大軍的大勝可以發現,背後是一部智慧型手機的硬體創新史。「因為軟體玩不過蘋果,安卓陣營只能朝向硬體使力。」曾出版過九本iPhone相關書籍的3C部落客麥兜小米說。

之前,打破賈伯斯信仰炒熱大尺寸螢幕,讓蘋果被迫跟進

一開始,蘋果是手機規格制定者,其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生前就曾嗤之以鼻的說:「三.五吋螢幕是最佳尺寸, 更大的螢幕就顯得愚蠢。」「上帝已經給你十枝筆(手指頭)寫字了,為什麼還要多做一枝?」

可是,蘋果在二○一二年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5搭載四吋螢幕,而觸控筆則已經是三星熱銷系列Note的標準配備。安卓大軍在硬體創新上,終究還是玩出花樣來,不僅把賈伯斯最討厭的東西發揚光大,還反過來讓蘋果跟進。

「賈伯斯是人,不是神!」資深3C部落客「電腦王阿達」沈政達表示,隨著Android作業系統成熟、手機製造廠使用者介面設計能力提升、Google Play應用軟體(App)生態圈也建立起來,現在,蘋果的優勢逐漸縮小當中,智慧型手機的競爭就像個人電腦發展歷程一樣,最終來到硬體規格戰。

玩硬體,就是安卓大軍的強項。在這支大軍的戰火齊發之下,智慧型手機變得像一台小電腦,上網速度快、影音有著家庭劇院水準;你想要擴充容量、想要換電池、想要帶著它到海裡游泳、想要拍出好照片卻不用花錢買專業相機等,蘋果辦不到的事,安卓都幫你搞定。

當手機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和你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分離,你不只是在接聽或講電話而已,更多時間,你還是在「看」手機。在此發展脈絡下,賈伯斯的最佳螢幕尺寸被打破了,手機螢幕飆破五吋,上看六吋。

這些硬體發展,是Android在引領風潮,沈政達細數各廠特色,譬如Sony以相機、防水出名;三星強調功能完整;HTC強調高音質喇叭和主打Sense介面;中國的品牌大軍則力求更高的性價比(CP值),「某種程度來說,這些創新都已經效能過剩了。」

二○一二年,是安卓機海戰術密度最高的一年,以索尼(Sony)為例,這一年推出超過二十款手機,同年,手機照相畫素突破一千萬,二○一一年八百萬畫素的主流規格已經不夠看,眾家廠商無不在照相功能上大做文章,甚至出現3D效果。挾著這股氣勢,來到今年下半年,安卓要玩的新把戲即將進階到另一個層次:高端配件。

現在,主攻周邊產品推高階鏡頭、智慧眼鏡,利潤五成

九月四日,由索尼和三星率先扣下扳機起跑,兩者都發表最新旗艦機種,前者在發表會上還同步亮相NFC(近距離無線通訊)外掛鏡頭QX100和QX10,結合索尼的照相技術Cyber-Shot,儘管價格與上市時間未定,但已經引起3C愛好者熱烈討論。後者則在德國柏林發表智慧型手表Galaxy Gear,售價二百九十九美元,配備一面約四公分的觸控螢幕和一百九十萬畫素的相機鏡頭。

不管你定義這些產品是外掛還是穿戴,基本上,它們都是以智慧型手機為核心的延伸配件,一個讓你把手機相機升級到專業級的類單眼相機,另一個則是讓你隨時遙控手機。

三個月前,Google已在I/O 2012開發者大會上,發表了Google眼鏡,外型如同一副眼鏡,卻具備視訊攝影機、無線網路連線等功能,要價一千五百美元(約合新台幣四萬五千元),仍屬於概念性產品,雖不像前述的智慧型手表和鏡頭如此平易近人,但已經量產。

「這(外掛配件)絕對是智慧型手機發展趨勢,千萬不要小看配件的利潤,它們通常都在五○%左右。」顧能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資深分析師呂俊寬指出,而此趨勢的背後,是因智慧型手機成長率不再像以往那麼高,「尋找配件的新來源,就成為各品牌接下來的目標。」

未來,吃百億美元配件商機從娛樂到健康管理,越貴越好賣

原來,驅動這波高端配件創新的動力,是來自一個危機:智慧型手機的成長率趨緩。科技專欄作家賀夫(Robert Hof)也在美國《富比世》(Forbes)網站上表示,二○一三年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滲透率突破五○%關卡,到達五一.六%,這意味著智慧型手機正式進入成熟市場,走入成長平緩期。

智慧型手機配件的商機有多大?根據顧能公司預測,到了二○一六年,配戴式智慧型電子產品的產值將達到一百億美元。除了即將爆發商機的智慧型手表外,事實上,今年初歐美國家已經開始量產與健康管理有關的穿戴式手機配件,而國內手機周邊配備代理商先創國際,代理了智慧型手環JawBone UP,一個售價四千五百八十元,在台灣已經賣到缺貨。

先創國際產品經理石秉鈞表示,隨著高階智慧型手機普及,傳統配件如手機殼賣得越來越差,去年營收銳減五○%;但高價位的耳機、喇叭,以及JawBone UP這類配件,營收則以每年三○%在成長。在先創店鋪裡,最新的高端配件還有單價五千元的手機掃描器,石秉鈞透露,已有大廠看準手機遊戲市場,正準備推出搖桿。

換句話說,便宜的東西照賣,而越貴的越好賣,手機配件也來到M型化時代了。從蘋果也要賣低價手機的大趨勢來看,Android大軍開始打的高端配件競賽,說明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已經來到創新瓶頸了,除了凸顯產業競爭激烈及差異化的高難度時代來臨,另一方面,也宣告各大廠馬上要進入爭奪配件市場商機的新戰場。

【延伸閱讀】不斷翻新,5年抓牢硬體—安卓系統手機創新歷程

2008~2010年拚上市速度:短時間把安卓最新版本與硬體結合,推出有自家特色軟體的手機─使用者介面成為消費者認知品牌的第一印象例:HTC靠軟硬結合成名

2011年拚處理器規格:晶片從單核心到現在四核心─運算效能如上網速度、影音功能的強度被重視

2012年拚照相畫素:手機照相畫素從數百萬突破到1千萬畫素─手機開始取代消費型數位相機例:Sony第一個跨出千萬畫素門檻

2013上半年拚螢幕大小:從iPhone定義的3.5吋,變大到5、6吋─除了聽,「看」更變成重點,大尺寸成主流例:三星Galaxy Note系列掀大尺寸風潮

2013下半年拚延伸配件:智慧型手表、外掛鏡頭、智慧型眼鏡等─有如小電腦,把附加價值延伸到手機主體之外例:Sony率先開賣智慧型系列產品

資料來源:電腦王阿達、Sony Mobil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00

比亞迪勤換新梗 股價年飆1.5倍

2013-10-14  TCW
 
 

 

過去一年內,香港?琤肏?數漲幅約為二四%,不過同期間,在港股有一檔個股,漲幅已達一五七%,股價達兩年來最高點,它,就是比亞迪。

比亞迪曾挾著「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入股的聲名,在二○○九年一年內,股價狂漲將近五倍,創下港幣八十八.四○元天價、相較於全球的銀行巨頭──滙豐控股,股價一度只少兩元,總市值逾港幣八百億元。

不過,由於汽車銷售始終無法提升,比亞迪股價江河日下,二○一一年九月最低時,只剩港幣十.九二元,是最高峰的八分之一不到,也讓巴菲特的眼光飽受質疑。雖然巴菲特宣稱,他絕不會賣出比亞迪持股,但去年,王傳福還是公開道歉,指出比亞迪的經營問題在於:「第一是渠道發展過多??,第二是我們的品牌宣傳做得很欠缺??,第三就是在品質方面沒有做好。」

如今王傳福捲土重來,從漲幅來看,比亞迪似乎有重振聲威的跡象,但檢視基本面,走在前面的股價,真的代表比亞迪將再起?

獲利在低檔徘徊上半年淨利不到高峰15

未必如此。原因在於,比亞迪的獲利仍然在低檔徘徊。儘管上半年財報指出,公司稅後淨利約為人民幣四億二千六百萬元、年成長二十五倍,不過這是去年基期過低所造成的「錯覺」;近六年,比亞迪半年獲利平均約人民幣九億元,顯示今年表現偏低。再和三年前的獲利高峰相比,今年上半年的稅後淨利,不到當時的五分之一。

另由財務數據來觀察,比亞迪上半年營收雖然小幅成長,但營業利益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雙雙低於二%,對比同業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上半年營業利益率都超過一一%,長城汽車的ROE更高達一七%,比亞迪的成績實在稱不上出色,這意味著,公司整合多領域的功效有限,所以股東得到回報的比率,甚至低於通貨膨脹。

本益比遠勝同業全靠新能源車方案創利多

在中國汽車業,個股本益比多在十倍上下,唯獨比亞迪享受不同「待遇」。目前比亞迪的本益比達到超高的五十倍,代表公司被市場認定的價值遠超過同業,也幾乎實現投資人對公司明年成長的預期,簡而言之,就是超漲。既然財報乏善可陳,什麼原因使比亞迪出現「無基之彈」?

答案有二,第一,是政策利多的預期。

比亞迪本來就是中國在電動車領域投入最深的車廠,儘管受產品充電爆炸、經銷商大量退出等衝擊,市場仍期待營運好轉之餘,能得到政策支持,因此過去一年,股價逐步反彈。

終於在九月十七日,中國政府公告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鼓勵社會使用全電力的純電動車。利多實現前,股價持續上揚,但政策宣布當天,股價反而表現冷靜,由此可見,是預期本身帶動股價。元富證券上海首席代表翁基能便直言:「比亞迪最近的(股價)表現,應該是政策因素。」

投資人熱烈埋單王傳福喊話三大概念奏效

第二,是喊話效應。九月十日,王傳福又聲稱比亞迪已研發出三.九秒內,可從零加速到一百公里的超級電動車,性能媲美大廠特斯拉(Tesla)。此話一出,隔天比亞迪股價以大漲近一○%收盤。為何王傳福這次發言,讓市場如此埋單?

原因是,特斯拉的車款定位在金字塔頂端客群,投資人認為,若向來聚焦大眾市場的比亞迪,也能在電動車領域通吃高價與中低價產品,對業績挹注將更可觀。就是「巴菲特堅定持股」、「電動車」以及「挑戰特斯拉」這三個概念,在投資人心中混合、發酵,醞釀出這一年來比亞迪的漲勢。

然而,與其說比亞迪是一家電動車公司,倒不如說它是打著新能源招牌、大賣傳統汽車的「聰明」企業。

例如財報顯示,公司營收中汽車業務逾半,年增率達一九%,但電動車實際銷售,卻難查到資訊。「這方面銷售數據到底是多少,它(比亞迪)比較不透明。」車輛測試中心總經理黃隆洲指出。齊魯證券研究更指,電動車營收比重根本只有二%;換句話說,王傳福總是大談電動車的前景與機會,然而電動車銷售增減,對比亞迪獲利幾乎起不了影響。

「對比亞迪來說,經營(電動車)用意是品牌形象,他也沒有欺騙投資人(指銷售以傳統汽車為主),這是為了日後籌資著想,」一位國內電動車業人士觀察,當前比亞迪生產的電動車,其實有不少是大型巴士,專門服務國內外都市的大眾運輸系統,以免費提供設備爭取政府訂單,充當比亞迪品牌活廣告。這種模式,和特斯拉顯然不同。

比亞迪犧牲獲利、爭取新營運機會的戰術,將令獲利裹足不前、帳面上財務比率不夠好看,但正是如此「以小搏大」,讓它能在資本市場持續享有高本益比,對未來籌資、擴產都有幫助。所以未來善於宣傳、造勢的王傳福,勢必還將繼續利用這一招,在市場上大量曝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133

《 老店新梗》《紐約時報》也按讚的蔥抓餅 用鞋匠精神賣小吃 一坪店年賺千萬元

2014-03-10  TWM
 
 

 

小籠包、芒果冰與牛肉麵被稱為「永康街三寶」,但近年來,一攤「天津蔥抓餅」異軍突起,搶盡逛街客的目光,還被《紐約時報》評為亞洲最好吃的蔥抓餅;這家不到一坪大的小店,一天賣出兩千片,每年獲利破千萬元。

撰文‧梁任瑋

「九層塔的要不要辣?」鐵板清脆的聲音鏗鏘作響,下午四點,坐落台北市永康街熱鬧角落的「一坪獲利王」——天津蔥抓餅攤前,排隊的人潮綿延超過三十公尺,老闆翻轉餅皮的雙手從未停過,還是照著自己的節奏,把餅皮煎得金黃噴香才交給客人。

「蔥抓餅要做得好吃,一點也快不得。」腳踩輕便的藍白拖、穿著樸素襯衫、頭戴棒球帽的歐吉桑不疾不徐地說,他正是這家天津蔥抓餅攤的林老闆。

別小看這個不到一坪的攤位,四、五位工作人員在擁擠的空間分工合作、動作熟練地煎餅、加料、包裝,平均一分鐘賣出三到四片,換算一天賣出二一六○片,以每片三十五元計,一年營收高達兩千五百萬元,等於一坪地就創造一千三百萬元利潤,堪稱永康街商圈的一坪獲利王。

不僅如此,林老闆自己就是旁邊、也是永康街老字號「誠記越南麵館」店面的持有人,除了蔥抓餅的營收,每月還有十餘萬元房租可收,他把坪效發揮到極致的功力,在永康街恐怕找不到第二位。

致富心法一:

把工作當運動,越忙越快樂然而,這家蔥抓餅的成功,並非僅靠地利之便,背後其實有一段絕處逢生的故事。

一九九一年之前,這間店面原本是林老闆經營的「天使皮鞋店」,鞋匠出身的他,雖然擁有一身好工藝,但卻不敵當時工廠開始大量生產皮鞋的衝擊,不僅找不到師傅一起製作手工皮鞋,連帶生意也逐漸萎縮凋零。

為了養家,林老闆把皮鞋店生意交給太太照顧,另外找了泰山黎明工專校長司機工作,希望能多一份固定薪水貼補家用。「後來皮鞋店生意還是無力回天,我太太下定決心將店面轉租給誠記,並保留一點空間做生意,才有今天蔥抓餅的局面。」林老闆說,妻子總是想辦法突破困境,是很堅強的女性,他把一切成就都歸功於給妻子。

原來,隔行如隔山,收掉皮鞋店後,林太太賣過珍珠奶茶、豆花,但生意始終沒起色,「連鎖手搖茶店如雨後春筍般增加,開到最後,大家都是殺價競爭,很難經營下去。」直到二○○一年加盟天津蔥抓餅,才出現轉機。

儘管現在已六十六歲,也有穩定店面租金收入來源,兩年前才自校長司機工作退休的林老闆,依然認真經營蔥抓餅生意,他與太太幾乎全年無休,每天早上九點就開門營業,直到晚上十點才打烊,「來攤位幫忙就是我們的運動,也是樂趣。」他打趣地說。

致富心法二:

自創新口味,把握國際露臉機會皮鞋匠出身的林老闆,早年訂做皮鞋就以技術紮實獲得客戶信賴,轉賣蔥抓餅一樣抱持腳踏實地的精神,選材用料實在,每片蔥抓餅比一般厚二○%。不過,真正讓永康街蔥抓餅暴紅的關鍵,是一二年被《紐約時報》評選為「亞洲最好吃的蔥抓餅」,也讓原本在永康街就小有名氣的攤子,瞬間躍上國際舞台。

談起這段經歷,戴著口罩的林老闆臉上看得出一絲驕傲神情,「那時候《紐約時報》記者偷偷來採訪好幾次,最後一次才表明身份,我還不敢相信,直到台灣的電視台播出這條新聞,我才確認是真的。」讓《紐約時報》驚豔的蔥抓餅口味,是林太太首創的「九層塔加蛋蔥抓餅」,只見她毫不手軟地將氣味濃郁的九層塔放在煎得酥脆的餅皮上,再搭配滑嫩蛋汁,份量十足,「有一陣子九層塔產量少,一斤要價一百元還是得賣,多出來的成本只能自己吸收。」林老闆開業十三年,只有調漲過五元,因為他相當自豪自己的蔥抓餅是永康街的「庶民美食」,每個人都吃得起。

事實上,為了維持穩定的口感,幾年前,林老闆也成立中央廚房製作蔥抓餅麵團,他認為,「做生意與人生一樣,絕對不能偷工減料,要賣給客人的產品,為了賺錢降低品質,做事怎麼會成功?」林老闆的一生,正是充滿這樣的熱情與衝勁。不論年輕時替客人製作皮鞋,或是現在經營一間小小的蔥抓餅攤位,他感慨地說:「我始終相信『自助者天助之』!」

天津蔥抓餅

進駐永康街時間:2001年進駐永康商圈原因:本身為永康街房東,利用畸零地賣起蔥抓餅年營業額:估計約2500萬元特色:永康街上單價最便宜的「庶民美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78

小七賣菜、打文青牌 全家揪藥師、生機助陣 超商雙巨頭搶客新梗 首度曝光!

2016-06-27  TWM

新形態便利商店大戰來了!小七用集團多品牌資源,在店內賣菜、賣筆、賣甜甜圈,全家則直接掛出藥局與生機超市招牌,要比誰能成功「變身」,搶下更多客源。

在街頭巷口,短短一百公尺內,便利商店多達三家的畫面並不稀奇,這不過是全球密度最高、擁有一萬多家便利商店的台灣縮影。

如此高密度的搶客大戰,被7-ELEVEn(簡稱小七)加盟主兼台北福榮門市店長錢美娟戲稱為「紅綠燈戰爭」,每一次綠燈,決定了人們要走去哪家超商消費;現在,因應變局,兩大超商龍頭也悄悄地朝商圈化與特色化「變身」。

走進小七福榮門市,錢美娟移走櫃枱旁雜誌書報架,設置無印良品專區,學生和觀光客會特地走來買文具、零食,讓文具類業績翻倍成長;關東煮旁,還擺上Mister Donut甜甜圈三層櫃;冷藏區則有一整排台塑蔬菜專區,這是最新形態的「超商三.○」面貌。

超商成長趨緩 點燃戰火

從二十四小時營業的第一代超商,到標準化、大量展店的第二代,如今則宣告,第三代的超商大趨勢和新通路大戰來了。

超商市場趨近飽和,是掀起這場戰爭的火藥引信。經濟部統計,二○一二年,超商產業營業額年成長率達近九%;去年卻滑落到僅二%,輸給超市、百貨,成長率居綜合零售通路最低。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流通組組長林原慶指出:「超商密度太高,成長遇到瓶頸,要新增店面、提高來客數或是拉高單價都不容易。」在這場商戰中,統一超商和全家便利商店(簡稱全家)分別採取「店中店」與「複合店」兩種不同策略,就為了搶下更多客源。

目前,已有四百多家小七導入無印良品,星巴克專櫃也達三十家,用店中店策略拉升新形態門市營業額,業績平均比過去成長上看兩成;全家的異業態複合店業績,則較一般門市至少多三成。

統一超商》店中店

A咖加A咖 拉高單價

先看龍頭統一超商的戰法。「我們一直在思考,要怎麼做才能讓顧客從短暫的停留,轉變為長時間的遊逛?」統一超商總經理陳瑞堂指出。

超商新形態的通路策略,其實有一段演進過程。從○八年起,小七就有整合鮮食、咖啡、座位、品牌專區等想法,八年來,目前有逾七成、三千七百家店改為大坪數店;近五年來,部分門市開始加入區域性商品,如墾丁加賣夾腳拖鞋、清境農場有穿綿羊裝的OPEN小將玩偶等,近兩年再演進到因應商圈化的店中店戰法。

「卡位與挖店(與同業競爭位置更好的店面)策略不僅成本高,也會影響既有門市的業績。」陳瑞堂解釋,傳統門市業績常受促銷活動強弱而起伏,唯有增加功能、擴充商品結構,改頭換面,才能創造持續性成長。

統一超商因轉投資公司眾多,加上代理的品牌如無印良品(一四年結束合作,由日方直營)、星巴克都是該領域龍頭,手上其實握有一手好牌。陳瑞堂認為,以小七為平台,引進強勢品牌做店中店,既帶進新的消費者,又能提高客單價,就像「A咖加A咖,複合效益很大。」

關鍵策略:簡單、好複製

為了把自家一手好牌優勢發揮到最大,簡單、好複製是關鍵,所以統一超選擇整合集團內部品牌資源,在門市內擺設專屬貨架的店中店來快速複製。「如果門市不便操作、不好複製,就不要去做。」陳瑞堂透露,撤換貨架成店中店後,會觀察一段時間,成績不好就撤掉,再換商圈測試。

現階段,已有八個關係企業品牌進入小七。以成績不俗的無印良品店中店來說,選擇筆、筆記本、零食等低單價、高需求商品,能接觸許多平常不會到專門店的消費者,等於幫無印良品培養潛在客群。

又例如,去年以來Mister Donut鎖定交通轉運站型、學區小七門市進駐,目前達一五○家,小小的三層櫃已帶動去年甜甜圈營業額成長逾一成。

全家便利商店》複合店

做不到的事 找專業的來

和統一超商手握集團優勢與強勢消費性品牌不同,全家向外尋求異業結盟,找上大樹藥局、天和鮮物兩家業者進行法人加盟(大樹、天和為加盟主),展開異業態複合店,是全家要後發先至的戰法。

在找出複合店模式之前,全家也嘗試過店中店,在超商後場設置廚房,現炸雞腿、排骨做便當,和家電廠商合作,設置美容家電體驗專區、保健食品專區。「都失敗啦!現做便當的操作流程太複雜,賣家電、保健食品都需要專人解說,不是便利商店的強項。」全家董事長葉榮廷不諱言。

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全家換了一個想法:便利商店做不到的事,可以請專家來做。

葉榮廷發現,「人員導購」正是其新形態店的成功祕訣,因超商主力消費客層想吃到現做熱食,中高齡客層與家庭婦女則想要健康,於是找上大樹與天和合作,全家在現場信賴專業,賣婦嬰用品、賣藥由專業藥師負責,賣便當、賣魚則交給天和員工,「便利商店無法訓練出這種人才,所以我們才採取法人加盟。」另一方面,對大樹藥局、天和鮮物來說,全家是品牌知名度更高的強勢通路。今年四月,距離台北天母SOGO百貨不遠處的天和,甚至關掉原店面,位移到幾個店面旁,改開「全家×天和」複合店。

品項減半 營業額反增一成葉榮廷透露,新複合店的天和商品品項較原店少一半,但聚焦後,單論天和商品的營業額,卻較原店成長一成,「便利店來客等於是天和的新客,加上原有顧客,複合效果就碰撞出來了。」大樹藥局總經理鄭明龍也認同這樣的差異化搶客策略。舉例來說,選在台北市台安醫院旁的「全家×大樹」店,尿布、奶粉的銷售量比開店時成長三倍,「商品價格跟藥局一樣,又能直接使用宅配寄回家,還能搭上超商優惠和集點活動,主婦們當然會來。」鄭明龍更進一步決定,今年底前要再開出五家複合店。

只不過,全家的複合店模式複製速度,仍不比小七的店中店,目前全台只有五家,但葉榮廷仍發下豪語,要找尋更多異業夥伴,希望五年內開出三百家複合店,兩大超商龍頭的商戰還在升溫。

如同流通教父徐重仁的名言:「市場沒有飽和,只有重分配。」二、三十年來,便利商店的出現,讓小雜貨店消失在街角;如今,新形態超商更以壓倒性優勢企圖重分配,對所有零售通路業下戰帖。不備戰的人,就只能等著被通路巨人一口吞下。

撰文 / 鄧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