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子政務受網民熱捧 人均關註3.2個政務微博賬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2189.html

電子政務受網民熱捧 人均關註3.2個政務微博賬號

一財網 章軻 2015-09-28 13:29:00

到2014年12月,我國政務微博認證賬號(含新浪、騰訊兩大平臺)達到27.7萬個,同比增長42.1%,粉絲量總計43.9億人次,人均關註政務微博賬號為3.2個。

9月28日,社科院發布《中國電子政務年鑒(2014)》,稱2014年政務新媒體的發展總體較2013年有大幅提升,政務類、民生類、服務類信息與服務深受網民熱捧。

《年鑒》介紹,到2014年12月,我國政務微博認證賬號(含新浪、騰訊兩大平臺)達到27.7萬個,同比增長42.1%,粉絲量總計43.9億人次,人均關註政務微博賬號為3.2個。

此外,政務微博年發布量達1782.3萬余條,同比增長20.1%,轉發評論量達2.3億條,同比增長17.5%。在發布量明顯增長的同時,評論轉發比、原創微博量方面也有明顯提升。我國政務微信公眾賬號17217個,推送內容超過300萬次,推送微信文章達到1200余萬次,累計閱讀量超過15.3億次。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政務APP約400個,通過360手機助手、91助手、QQ應用寶、百度助手、豌豆莢、iOS的APPStore六大平臺下載總量超5000萬次。

《年鑒》介紹,2014年,地方政務新媒體發展“百花齊放”,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已全部開通政務微博,進駐微信平臺,其中江蘇、河南、浙江等七個省份的政務微博數量超過6000個,江蘇、浙江、廣東三個省份的政務微信數量突破1000個。超過一半的政務微博、微信分布在區縣以下區域,這充分說明基層政務新媒體是支撐全國政務新媒體發展的基石,是政務新媒體生態良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從著眼於打擊犯罪,到服務內容更多樣化,既順應了網絡化語境下官民溝通的需要,也增進了官民的互動與互信,3年時間粉絲突破千萬,粉絲數量在國內政務微博中居首;“@平安北京”堅持以民意主導警務,做人民群眾的“網上貼心人”,成為北京市公安系統公共關系的網絡新名片;“@上海發布”秉持“媒體基因”,第一時間發布權威消息、解讀時事政策,影響力在全國位居前茅。

《年鑒》介紹,與政務微博有所不同,政務微信借助訂閱號、服務號,更為註重“微服務”的實現,使公眾可以足不出戶、隨時隨地的使用查詢、申報等服務。例如“貴州發布”實現“一號進入、盡知貴州”,涵蓋近90個全省重點政務微信和近60個政務微博賬號,涉及省直已開通的29項網上辦事項目,用戶可以足不出戶、隨時隨地查詢或辦理。

電子政務理事會介紹,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網站在服務功能和內容建設上有了很大進步,各地方積極開展基於互聯網的探索,通過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將服務搬上互聯網,很多城市政府網上服務事項已達到幾千項。雖然政府網站在服務實用性、有效性方面與公眾需求雖然存在較大差距,但2014年,各地政府部門正在逐漸的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服務理念,為提高公眾對政務服務的滿意度不斷努力和積極探索。

上海市通過“一門式”政務服務信息系統,整合10余個部門、193項公共服務事項統一辦理,居民辦事由“人帶著材料跑”轉變為“網絡帶著信息跑”,辦一件事需要往返的次數從4-5次減少到1-2次;上海市寶山區原有108類、736項、3213張表單的臺賬報表,現在已經整合為4類163項,減少了90%的臺賬報表錄入工作,實現工作“靠本子記”到“靠信息系統管”的轉變;浙江省杭州市原有進入社區的75個機構、64項工作任務、32項考核評比,減少為19個機構、26項工作任務、18項考核評比,促進了社區工作轉型。

“傳統工程管理體制已不適應新形勢亟待盡快轉變。”《年鑒》編委會同時表示,當前,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快速興起,移動互聯網正在滲透到各行各業,而電子政務管理模式已明顯不能適應這些新變化。

電子政務項目從初設、報批、立項、建設周期過長,系統投入使用時,當初項目設計時的背景卻已發生諸多變化,導致電子政務發展在信息化快速更叠中滯後,難以滿足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求。另外,我國電子政務項目長期存在有建設資金、無運維經費的現狀,系統維護經費、人員難以保障。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54

搶救政府新血 先進民主國家這樣做 他山之石 擴大人才庫、善待政務官

2016-05-23  TWM

如何塑造高品質的政務官?反貪腐一定要公開個人財產嗎? 從人才培養到與立法院的互動,歐美先進國家這樣做。

政府政務官難找,不只是台灣的問題,許多先進國家也都碰到過。事實上,國際許多先進民主國家,從人才培養到與立法院的互動,都有值得台灣學習的地方,塑造高品質的政務官。

人才池不足

英國解方:延攬學者、商界人士,建立影子內閣培養政務官,近代民主政治的發源地英國有解方。內閣制的英國,行政首長都是由資深的下議院議員擔任,而幕僚及團隊則由資淺的議員組成。這樣的好處,是「不會發生政務官雖然是社會專業人士,行政經驗卻無從培養,難以融入政治環境的窘境。」英國The Institute for Government資深研究員萊道爾(Peter Riddell)說。

但面對人才匱乏的現象,英國還是要找出解決之道。萊道爾舉例,面對人才池越來越小,二○○七年,英國前首相高登遂大舉用才,以「廣納賢能」(Government of All Talents)為號召,擴大非議員閣員,納進許多沒有政治經驗的學者及商業界人士進入內閣。

除此之外,英國的在野黨也有正式組成「影子內閣」(反對黨監督執政黨)的傳統,由卸任的政務官及議員、專家、學者集結而成,對執政黨提出批評及反對政策。國內不少學者也建議,國民黨團應趁著在野這段時間,組影子內閣,重新建立起台灣的政務官人才池。

財產公開趕跑人

美國解方:官員安全堪慮,陽光法案急轉彎一二年,為了加強政府透明化,美國通過《STOCK法案》。其中一項最受爭議的規定,就是高階官員與政務官申報的財產資料,全部都要在網路上公開,曝光程度相當於台灣的《陽光法案》。

然而,在一三年四月十五日,法案生效前,國會卻通過了法案修正案,取消網路上揭露財務資訊的規定,讓財產申報回到原本封存,民眾僅能書面申請調閱的流程。

為什麼?美國國家公共行政學院出了一份報告「《STOCK法案》公開財產對政府影響的獨立研究」,明確反對法案網路公開財產。報告指出:「法案如果施行,會對官員人身安全造成問題」,「高階官員的人才庫已經逐漸縮小,公職吸引力和其他民間職位競爭已失去吸引力,法案對政府吸引、留住人才,將會有長期且負面的影響。」事實上,若分析國際透明組織的「清廉印象指數」就能發現,在主要國家中公開官員財產與不公開之間,並無直接關聯。美國撤除《STOCK法案》網路公開的議案,獲美國參議院全數同意,毫無異議。

對照美國,看看台灣,我們是否也能在反貪腐與政務官人身安全中間,找到平衡點?

不讓立院作秀

德國解方:五天前提問,一小時答十八題如果台灣立法院質詢是歹戲拖棚,那麼德國議會質詢就是字字珠璣。根據《德國議事標準》,黨團質詢的問題,必須由五%以上的議員連署提出,且所有問題都要五天前先提交,禁止脫稿演出、減少重複。此外,議員個人還是有機會獨秀,每周三有一小時,議員可以向各部會部長做「口頭質詢」。

一周一小時的時間怎麼夠質詢?台灣民眾看慣立法院時間又長、戲又多的質詢方式;在德國議會,一五年一整年下來,總共只有五十個小時的口頭質詢,卻提出了九百多個議題,平均下來,一個小時可以問答十八個不同議題。

如此高效率,是因為德國議會就連議員事先交的問題格式都有嚴格限制,問題必須提出數據及前提,方便回答。而問題主要由書面回覆,口頭質詢僅是補充,因此快問快答,效率極高。

如果台灣要擺脫立法院的作秀文化,提高政務官在質詢時的效率,德國議會的質詢規定,值得參考。

撰文 / 楊卓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69

總理講了堂生動的“互聯網+政務服務”課

9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這場會,某種意義上是講了一堂“互聯網+政務服務”課。整個政府系統,上至部委負責人、下至基層幹部,相信會極有啟發,同時也應受到極大鞭策。

總理這堂課主旨鮮明:各級政府官員都要用好“互聯網+”的渠道,不斷提高處理政務信息、感知群眾冷暖、應變社會輿情的能力。

梳理總理“課件”,一講觀念。核心在於,互聯網時代公眾的信息渠道和話語體系都呈現顯著變化,因而李克強要求各級官員觀念隨之而變,“政府不能把自己關在‘玻璃缸’里面”。所謂優化政務服務,不能自說自話,而必須以公眾感知為依歸。從現代政府的理念講,政務,乃是政府為百姓之務,而非政府自家之務。因此總理才會強調:政府必須要對公眾關心的問題及時回應,這不僅是為人民服務的本質要求,也是政府必須盡的職責所在,不及時回應就是失責!

二講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說政務服務是“事”,當今時代的“大器”就是“互聯網+”。總理的方法論條分縷析。一是優化再造服務流程,其中包括凡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群眾必須到現場辦理等。二是優化再造服務平臺,依托政府門戶網站,整合政務信息和服務平臺,推進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服務平臺融合。三是打通數據壁壘,促進各部門、各層級、各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四是加強系統和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加大對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重要數據保護力度。五是加快清理不適應“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各種規定。

可以想見,這五道“課堂作業”一旦被各地方、各部門完成好,民心必定大快。

一堂好的課,固然離不開擺事實、講道理,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懷。總理這堂課,骨子里講的是為政情懷。他舉例說,我們黨最早提出的三大紀律、八項註意,都是非常具體的“小事”,但正因如此才贏得了民心。老百姓最關心的,可不就是那些身邊發生的、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嗎?所以各級政府不僅要重視宏觀經濟等“大事”,同時也絲毫不能忽視老百姓關心的“小事”。話說回來,無論什麽增長數據、發展曲線,落腳點都是國民的富裕和幸福。為政者,體恤百姓冷暖,感知社會體溫,方足以談政。

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曾"發話"部長們當第一新聞發言人,“部長通道”的答問因此廣受好評。精彩的記者會後,更有媒體評論,這是總理親身示範當國務院第一新聞發言人。此次常務會,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總理要求中央部門要率先垂範、以上率下,抓好“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而他講的這堂課,本身就是一種垂範。

政府系統上上下下,越多領會總理這堂課的要旨,在面對老百姓“考官”時交出的政務答卷,才會越漂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14

2020年底前將建成覆蓋全國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

29日,《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公開發布,要求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切實提高政務服務質量與實效,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應上盡上、全程在線

《指導意見》中分階段提出了工作目標。

到2017年,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建成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公開政務服務事項,政務服務標準化、網絡化水平顯著提升。

到2020年,實現互聯網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建成覆蓋全國的整體聯動、部門協同、省級統籌、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大幅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水平,讓政府服務更聰明,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此次發布的《指導意見》中,“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的主要特征是整體聯動、部門協同、省級統籌、一網辦理,其中將整體聯動放在首位。有關部門負責人解釋到,從前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會有重複提交材料、重複跑動的現象,而整體聯動是指各省級、國務院有關部門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整體服務格局,重點推動涉及多部門政務服務事項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這是建成一體化在線服務體系的首要目的。

“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優化再造政務服務和融合升級平臺渠道。

針對政務服務事項地區差異大、底數不清,網上辦理比例低、標準不統一,傳統服務流程和模式無法滿足網上辦事要求等突出問題,《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全面梳理編制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實行編碼管理,加快推進服務事項上網。凡與企業註冊登記、年度報告、變更註銷、項目投資、生產經營、商標專利、資質認定、稅費辦理、安全生產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以及與居民教育醫療、戶籍戶政、社會保障、勞動就業、住房保障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都要推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做到“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複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業和群眾重複提交;凡是能夠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單位重複提供;凡是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必須到現場辦理。

針對目前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存在的建設分散、線上線下脫節等問題,《指導意見》提出,推進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依托政府門戶網站,加快構建權威、便捷的一體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做到“單點登錄、全網通辦”;實體政務大廳要實行“一站式”服務,切實解決企業群眾辦事在政務大廳與部門之間來回跑腿的問題;推動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延伸,實現線上線下辦事無縫銜接、合一通辦,推進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服務平臺融合發展;加快將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推行網上辦事,切實降低群眾辦事成本。

針對一些政務大廳和網上提供的辦事指南內容不一致的問題,《指導意見》中特別對全面公開服務信息單獨提出要求。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辦事信息公開不夠充分、獲取不夠便利,是造成群眾辦事不便的一個重要原因。只有全面詳細規範公開政務服務信息,讓群眾知曉政務服務有哪些、該找誰、怎麽辦,才能提升服務事項規範化程度,才能讓群眾明明白白辦事。

此外,“互聯網+政務服務”在服務模式上有三大方面的創新。一是加快政務信息資源互認共享,推動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二是開展政務服務大數據分析,把握和預判公眾辦事需求,提供智能化、個性化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三是引用社會力量,積極利用第三方平臺,開展預約查詢、證照寄送,以及在線支付等服務;依法有序開放網上政務服務資源和數據,鼓勵公眾和社會機構開發利用。

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互聯網+政務服務”與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密切相關。《指導意見》總的要求是:創新應用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加強統籌,註重實效,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透明高效的服務型政府。

在城市治理方面,要求匯聚城市人口、建築、街道、管網、環境、交通等數據信患,建立大數據輔助決策的城市治理新方式。

在民生服務方面,構建多元普惠的民生信息服務體系,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領域,積極發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向城市居民、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提供更加方便、及時、高效的公共服務。

在城市基礎設施方面,提升電力、燃氣、交通、水務、物流等公用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實行精細化運行管理。做好分級分類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工作,及時評估工作成效,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處長張勇進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智慧城市為“互聯網+政務服務”提供支撐,是政務服務的基礎。兩者在內容建設上具有共通之處,不可割裂建設,需要以打造透明高效的服務型政府為引領,統籌考慮,整體推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149

國務院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中國政府網29日消息,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完善網絡基礎設施等要求。

意見提出,創新應用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加強統籌,註重實效,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透明高效的服務型政府。匯聚城市人口、建築、街道、管網、環境、交通等數據信息,建立大數據輔助決策的城市治理新方式。構建多元普惠的民生信息服務體系,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領域,積極發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向城市居民、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提供更加方便、及時、高效的公共服務。提升電力、燃氣、交通、水務、物流等公用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實行精細化運行管理。做好分級分類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工作,及時評估工作成效,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根據意見提出的目標,2017年底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建成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公開政務服務事項,政務服務標準化、網絡化水平顯著提升。2020年底前,實現互聯網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建成覆蓋全國的整體聯動、部門協同、省級統籌、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大幅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水平,讓政府服務更聰明,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意見全文:

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環節,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眾辦事創業,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一些地方和部門初步構建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積極開展網上辦事,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網上服務事項不全、信息共享程度低、可辦理率不高、企業和群眾辦事仍然不便等問題,同時還有不少地方和部門尚未開展此項工作。為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切實提高政務服務質量與實效,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推進數據共享,打通信息孤島,推行公開透明服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共享“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成果。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籌規劃。充分利用已有資源設施,加強集約化建設,推動政務服務平臺整合,促進條塊聯通,實現政務信息資源互認共享、多方利用。

堅持問題導向。從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出發,簡化優化辦事流程,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提供渠道多樣、簡便易用的政務服務。

堅持協同發展。加強協作配合和工作聯動,明確責任分工,實現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整體推進,做好制度銜接,為“互聯網+政務服務”提供制度和機制保障。

堅持開放創新。鼓勵先行先試,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渠道,開放服務資源,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構建政府、公眾、企業共同參與、優勢互補的政務服務新格局。

(三)工作目標。2017年底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建成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公開政務服務事項,政務服務標準化、網絡化水平顯著提升。2020年底前,實現互聯網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建成覆蓋全國的整體聯動、部門協同、省級統籌、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大幅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水平,讓政府服務更聰明,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二、優化再造政務服務

(一)規範網上服務事項。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要依據法定職能全面梳理行政機關、公共企事業單位直接面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具體辦事服務事項,編制政務服務事項目錄,2017年底前通過本級政府門戶網站集中公開發布,並實時更新、動態管理。實行政務服務事項編碼管理,規範事項名稱、條件、材料、流程、時限等,逐步做到“同一事項、同一標準、同一編碼”,為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提供無差異、均等化政務服務奠定基礎。

(二)優化網上服務流程。優化簡化服務事項網上申請、受理、審查、決定、送達等流程,縮短辦理時限,降低企業和群眾辦事成本。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複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業和群眾重複提交;凡是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單位重複提供;凡是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必須到現場辦理。推進辦事材料目錄化、標準化、電子化,開展在線填報、在線提交和在線審查。建立網上預審機制,及時推送預審結果,對需要補正的材料一次性告知;積極推動電子證照、電子公文、電子簽章等在政務服務中的應用,開展網上驗證核對,避免重複提交材料和循環證明。涉及多個部門的事項實行一口受理、網上運轉、並行辦理、限時辦結。建立公眾參與機制,鼓勵引導群眾分享辦事經驗,開展滿意度評價,不斷研究改進工作。各級政府及其部門都要暢通互聯網溝通渠道,充分了解社情民意,針對涉及公共利益等熱點問題,積極有效應對,深入解讀政策,及時回應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治理能力。

(三)推進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凡與企業註冊登記、年度報告、變更註銷、項目投資、生產經營、商標專利、資質認定、稅費辦理、安全生產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以及與居民教育醫療、戶籍戶政、社會保障、勞動就業、住房保障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都要推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做到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

(四)創新網上服務模式。加快政務信息資源互認共享,推動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逐步形成全國一體化服務體系。開展政務服務大數據分析,把握和預判公眾辦事需求,提供智能化、個性化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引入社會力量,積極利用第三方平臺,開展預約查詢、證照寄送,以及在線支付等服務;依法有序開放網上政務服務資源和數據,鼓勵公眾、企業和社會機構開發利用,提供多樣化、創新性的便民服務。

(五)全面公開服務信息。各地區各部門要在政府門戶網站和實體政務大廳,集中全面公開與政務服務事項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通知公告、辦事指南、審查細則、常見問題、監督舉報方式和網上可辦理程度,以及行政審批涉及的中介服務事項清單、機構名錄等信息,並實行動態調整,確保線上線下信息內容準確一致。規範和完善辦事指南,列明依據條件、流程時限、收費標準、註意事項等;明確需提交材料的名稱、依據、格式、份數、簽名簽章等要求,並提供規範表格、填寫說明和示範文本。除辦事指南明確的條件外,不得自行增加辦事要求。

三、融合升級平臺渠道

(一)規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要依托政府門戶網站,整合本地區本部門政務服務資源與數據,加快構建權威、便捷的一體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避免重複分散建設;已經單獨建設的,應盡快與政府門戶網站前端整合。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是全國政務服務的總門戶,各地區各部門網上政務服務平臺要主動做好對接,形成統一的服務入口。推進政府部門各業務系統與政務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加強平臺間對接聯動,統一身份認證,按需共享數據,做到“單點登錄、全網通辦”。建立健全政務服務平臺電子監察系統,實現全部事項全流程動態監督。利用統一的政務服務資源,積極推進平臺服務向移動端、自助終端、熱線電話等延伸,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多樣便捷的辦事渠道。

(二)推進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服務平臺融合發展。適應“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需要,進一步提升實體政務大廳服務能力,加快與網上服務平臺融合,形成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相輔相成的政務服務新模式。推進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延伸,整合業務系統,統籌服務資源,統一服務標準,做到無縫銜接、合一通辦。完善配套設施,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和審批辦理職權全部進駐實體政務大廳,實行集中辦理、一站式辦結,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在政務大廳與部門之間來回跑腿的問題。實體政務大廳管理機構要加強對單位進駐、事項辦理、流程優化、網上運行的監督管理,推進政務服務陽光規範運行。

(三)推動基層服務網點與網上服務平臺無縫對接。鄉鎮(街道)政務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點直接服務基層群眾,要充分利用共享的網上政務服務資源,貼近需求做好政策咨詢和辦事服務,重點圍繞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扶貧脫貧等領域,開展上門辦理、免費代辦等,為群眾提供便捷的綜合服務。加快將網上政務服務向老少邊窮島等邊遠貧困地區延伸,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基層全覆蓋。

四、夯實支撐基礎

(一)推進政務信息共享。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整合構建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貫徹執行《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各部門、各層級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充分共享,尤其要加快推進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社會信用等基礎信息庫互聯互通,建設電子證照庫和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國務院各部門要加快整合面向公眾服務的業務系統,梳理編制網上政務服務信息共享目錄,盡快向各省(區、市)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按需開放業務系統實時數據接口,支撐政務信息資源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互認共享。切實抓好信息惠民試點工作,2017年底前,在80個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間初步實現政務服務“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逐步向全國推行。

(二)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創新應用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加強統籌,註重實效,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透明高效的服務型政府。匯聚城市人口、建築、街道、管網、環境、交通等數據信息,建立大數據輔助決策的城市治理新方式。構建多元普惠的民生信息服務體系,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領域,積極發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向城市居民、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提供更加方便、及時、高效的公共服務。提升電力、燃氣、交通、水務、物流等公用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實行精細化運行管理。做好分級分類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工作,及時評估工作成效,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三)建立健全制度標準規範。加快清理修訂不適應“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制定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服務規範,明確電子證照、電子公文、電子簽章等的法律效力,著力解決“服務流程合法依規、群眾辦事困難重重”等問題。國務院辦公廳組織編制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明確平臺架構,以及電子證照、統一身份認證、政務雲、大數據應用等標準規範。

(四)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暢通、覆蓋城鄉、質優價廉、服務便捷的網絡基礎設施。將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地方城鄉規劃,實現所有設區城市光纖網絡全覆蓋,推進農村地區行政村光纖通達和升級改造。提升骨幹網絡容量和網間互通能力,大幅降低上網資費水平。盡快建成一批光網城市,第四代移動通信(4G)網絡全面覆蓋城市和鄉村,80%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光纖到村。充分依托現有網絡資源,推動政務雲集約化建設,為網上政務服務提供支撐和保障。

(五)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保護。按照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要求,加強各級政府網站信息安全建設,健全“互聯網+政務服務”安全保障體系。明確政務服務各平臺、各系統的安全責任,開展等級保護定級備案、等級測評等工作,建立各方協同配合的信息安全防範、監測、通報、響應和處置機制。加強對電子證照、統一身份認證、網上支付等重要系統和關鍵環節的安全監控。提高各平臺、各系統的安全防護能力,查補安全漏洞,做好容災備份。建立健全保密審查制度,加大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重要數據的保護力度,提升信息安全支撐保障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

五、加強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對建設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主要負責同誌要親自部署,狠抓落實,並明確一位負責同誌具體分管,協調督促,常抓不懈。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國務院各部門辦公廳(室)要牽頭負責統籌推進、監督協調本地區本部門“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明確工作機構、人員和職責,建立政務服務部門、信息化部門和有關業務單位分工明確、協調有力的工作機制。國務院辦公廳要加強對各地區各部門“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督促指導,開展督查評估,推動工作取得實效。

(二)強化考核監督。建立“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績效考核制度,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加大考核權重,列入重點督查事項,定期通報並公開工作進展和成效。發揮媒體監督、專家評議、第三方評估等作用,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渠道,通過模擬辦事、隨機抽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服務情況,匯聚眾智改進服務。在政府門戶網站設立曝光糾錯欄目,公開群眾反映的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反饋處理結果。完善正向激勵機制,對綜合評價高、實際效果好的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建立健全問責機制,對工作開展不力的予以通報,對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損害群眾合法權益的依法依規進行問責。

(三)加大培訓推廣力度。將“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納入幹部教育培訓體系,定期組織開展培訓。把面向公眾辦事服務作為公職人員培訓的重要內容,提高服務意識、業務能力和辦事效率。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建設一支既具備互聯網思維與技能又精通政務服務的專業化隊伍。積極開展試點示範工作,建立交流平臺,加強業務研討,分享經驗做法,共同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做好宣傳推廣和引導,方便更多群眾通過網絡獲取政務服務,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社會認知度和群眾認同感。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抓緊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單位和進度安排,加強銜接配合,加大財政支持,認真抓好落實。工作方案報國務院辦公廳備案。

國務院

2016年9月25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156

貴州電子政務網:兩年節約2億張紙 公文收發零時差

通過貴州省電子政務網發送信息,再也不用逐一打電話、發傳真通知信息接收人了。

貴州省政府辦公廳的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2014年8月上線運行的貴州省電子政務網,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減少了大量的行政開支,同時保障了信息傳達的準確及時。

貴州省電子政務網是貴州省電子政務雲的組成部分之一,而電子政務雲是該省發展大數據、雲計算,首批打造的7個重點示範工程之一。電子政務雲不但“打通”了政府部門之間、層級之間的“關節”,整合了政府信息資源,還推進了政務大數據的開放共享,引導不同群體開展政務大數據挖掘與分析運用,不斷豐富和完善公共服務類應用。

節約開支,提升行政效能

貴州省電子政務外網上建設的省電子政務網自2014年8月上線運行以來,供全省政府系統發布工作信息、相互學習交流的信息共享門戶群共發布信息113萬余條,通過快傳系統發送信息10萬余條,通過公文處理和事務辦理系統發起公文和事務162萬余項。如果按傳統紙質方式發送紙質信息,最保守估算平均每條信息、公文、事務5頁紙,發送20個單位或個人,兩年來,就節約了2億多張紙。

按照傳統建設模式,以往各單位辦公系統只能在本單位或系統內傳遞信息,各地各部門之間也只能依靠紙質文件傳遞,既無法實現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流轉,又不能實時跟蹤監控。貴州省電子政務網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面,實現了“下鄉進村”,極大地改變了政府原有工作模式,縮短了文件運轉周期,公文、信息收發的時間差直接歸零,原來只能在小範圍傳看的資料信息變得可以讓更多的人閱讀知悉,政令、信息的傳達變得更加及時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政府服務水平,實現了數字化、網絡化辦公,產生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貴州省政府辦公廳的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通過貴州省電子政務網發送信息,在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量的同時,也減少了大量的電話費用支出,保障了信息傳達的準確及時。此外,由於許多信息不用再打印紙質文件,不用再封裝信封,不用再安排專人打車、開車遞送,有效地節約了行政開支。

貴州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副主任李先進對本報表示,電子政務網以互聯網的思維,按照“一網打盡”的思路,建立全省辦公“一張網”,形成了全省上下互聯互通、省市縣鄉四級信息共享、有線與移動並行的辦公網絡,所有非涉密文稿都能在各級各部門之間無障礙傳遞,實時跟蹤處理情況,不但提高了行政效能,降低了行政成本,更重要是各地各部門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傳統的辦公流程不斷得到再造。

省電子政務網是貴州省電子政務雲的組成部分之一,而電子政務雲是該省發展大數據、雲計算,首批打造的7個重點示範工程之一。

集約高效的政府網站

貴州省電子政務雲基於“雲上貴州”系統平臺部署,分為內外兩部分:一是面向社會公眾,依托中國·貴州政府門戶網站雲平臺,整合雲數據、雲資源,打造集信息公開、便民服務、互動交流、網上辦事為一體的一網式公共服務平臺。二是面向全省政府系統公務人員,構建集工作、學習、管理為一體的省電子政務網,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信息共享和聯動辦公。

點擊進入中國·貴州政府門戶網站雲平臺的頁面,給人一股清新明快的感覺。首頁背景為貴州人文風光和特色地標,每隔5秒就會動態切換,頁面僅設置了智能搜索和信息公開、便民服務等主要功能選項,簡潔大方。該平臺於2015年7月上線,包含政府網站群平臺、統一數據平臺、政務應用商城平臺三個子系統。初步匯聚了省網上辦事大廳、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通雲、旅遊雲、商務雲、多彩貴州網等數據,並進行集中展現,打通了數據壁壘,實現了數據間按需調用。

目前,全省已有132家政府網站實現數據交換共享,38家省直部門和縣級政府網站完成與省政府網站的站群模式集約化建設工作。截至目前,中國·貴州政府門戶網站雲平臺實現與各級政府網站數據交換共享達195.446萬條。

打破“信息壁壘”

作為電子政務雲的組成部分之一,省網上辦事大廳已經實現“三務合一”,覆蓋了省市縣三級政務、事務、商務服務,至2015年12月,已完成省級、9個市(州)、貴安新區、95個縣(市、區、開發區、綜保區)的全部開通應用,納入省市縣三級3800多個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共計58000多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初步形成“進一張網辦全省事”的大審批服務格局。此舉為各級政府節約建設運行資金2億元以上。

此外,電子政務雲的子平臺之一——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由於率先開發使用公共資源電子交易“一網三平臺十二系統”,實現項目交易全程網上運行,同時實現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等8類交易方式的全電子化運行。據統計,各類項目場內交易時間縮短至5天以內,效率提高6倍以上。

長期以來,由於缺乏統籌指導,各級、各部門各自建立的公文處理、網上辦事等基礎政務應用系統,存在同質化嚴重,技術架構、數據規範各不相同,相互不連通,接口開發難度大等問題,形成了若幹“信息孤島”,造成了重複建設和資金浪費,嚴重制約政府效能提升,給企業群眾辦事創業造成很大不便。

通過本輪電子政務雲建設,建設全省統一的審批服務系統,利用各部門已有系統和數據,建立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交換、互認機制,深度挖掘利用數據,打破“信息壁壘”,消除“信息孤島”,提升政府決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

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貴州已被列為全國“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試點,下一步將在接通省級國土、食藥監、交通、工商數據接口的基礎上,推進審批過程數據和審批結果數據的共享應用,通過技術手段努力實現縱向和橫向審批數據實時動態共享,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值得關註的是,貴州省搭建政務應用商城開辟眾創空間。積極探索通過依法依規開放政府數據,引導公眾、企業、創客等不同群體充分發揮創造力,開展政務大數據挖掘與分析運用,開發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類應用,在進一步豐富和優化政府網站公共服務生態體系的同時,探索建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模式。

先行先試 “貴州經驗”向“國家標準”邁進

近期,受國家發改委、國家信息中心委托,由貴州編寫的《國家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數字證書互認系列標準規範》在北京通過國家信息安全標準化委員會等單位的專家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在“貴州經驗”上總結起草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數字證書互認互通系列標準規範》可作為國家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項目一期工程的應用標準;可用於規範全國各省、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數字證書的互認工作,為最終實現市場主體用戶身份的全國跨省“一證通”奠定基礎;建議最終形成標準報審批,在全國推廣應用,以實現最終全國範圍內的數字證書和電子印章交叉互認。公共資源交易網絡信息安全標準規範有了“貴州智造”。

貴州省電子政務雲工程的建設實施,極大地提高了行政效能,實現了環保低碳的行政辦公方式,將“綠色+”理念貫穿於政府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之中,與貴州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69

國辦:對重大政務輿情,最遲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對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實施細則》要求著力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將“五公開”要求落實到公文辦理程序和會議辦理程序,對公開內容進行動態擴展和定期審查。國務院各部門要就本部門本系統主動公開的內容、主體、時限、方式等編制目錄並動態更新。在全國選取100個縣(市、區),圍繞土地利用規劃、拆遷安置、環境治理、扶貧救災、就業社保等開展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

《實施細則》要求強化政策解讀。國務院發布重大政策,國務院相關部門要進行權威解讀,部門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解讀人和責任人”。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做到政策性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影響市場預期等重要政策,要善於運用媒體,實事求是、有的放矢開展政策解讀,做好政府與市場、與社會的溝通工作。

《實施細則》要求積極回應關切。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回應責任,突出輿情收集重點,及時研判處置,做好政務輿情的回應工作。對群眾反映的實際困難和重大問題,研究解決或調查處置情況要及時公布。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反應,最遲在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持續發布權威信息,有關地方和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帶頭主動發聲。

《實施細則》要求加強平臺建設。強化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明確各級政府辦公廳(室)是本級政府網站建設管理的第一責任主體。打通各地區各部門政府網站,加強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提升網站的集群效應,形成一體化的政務服務網絡。充分運用新聞媒體平臺做好政務公開,發揮好政府公報的標準文本作用。

《實施細則》要求擴大公眾參與。國務院部門和省級政府要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法規規章、重大建設項目等方面,讓公眾更大程度參與政策制定、執行和監督。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眾權益的重要決策,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須通過征求意見、聽證座談、咨詢協商、列席會議等方式擴大公眾參與。探索公眾參與新模式,不斷拓展政府網站的民意征集、網民留言辦理等互動功能,積極利用新媒體搭建公眾參與新平臺。

《實施細則》要求加強組織領導。調整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協調處理政務公開頂層設計和重大問題。完善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與宣傳部門、網信部門緊密協作,指導協調主要媒體、重點新聞網站和主要商業網站,運用全媒體手段做好政務公開工作。建立效果評估機制,加強教育培訓和考核問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628

厲害了!珠海這53個政務自媒體入駐“南方號”大家庭!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659

(南方網截圖/圖)

12月20日下午,53個珠海政務自媒體匯聚一堂,從今天起,他們正式加入“南方號”大家庭!

“南方號”是啥?

“南方+”在今年10月下旬推出業內首個專註於權威信息發布的自媒體平臺——“南方號”,並致力於將其打造為廣東移動政務發布大廳。

在今天之前,全省已有26個廳局、21個地市等超過140多家政務自媒體入駐!“南方號”已經成為廣東最權威、最頂級的自媒體平臺。 

活動開始前,入駐“南方號”代表在“發布墻”上簽名。(南方網截圖/圖)

“南方號”大家庭有了200個成員!

20日下午在珠海舉行的這場活動,正是全省地市政務自媒體入駐“南方號”的第一場活動。

入駐“南方號”活動在珠海度假村酒店舉行。珠海市首批共53個政務自媒體入駐“南方號”,使得“南方號”大家庭的成員達到了200余個!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總編輯、南方日報社總編輯黃常開,珠海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長趙建國,南方網總編輯、南方+客戶端總裁胡鍵及相關政務自媒體所屬政務部門代表出席了活動。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總編輯、南方日報社總編輯黃常開致辭。(南方網截圖/圖)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總編輯、南方日報總編輯黃常開在致辭中表示,在省級黨政機關強勢覆蓋的基礎上,“南方號”正在向各地市區縣延伸。今天,來自珠海各級單位、中央駐珠單位、高等院校、社會團體的53家自媒體集體入駐“南方號”平臺,是“南方號”矩陣拓展的關鍵一步,必將有效提升“南方+”及“南方號”在珠海的影響力與服務能力,並在全省形成示範帶動效應。

珠海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長趙建國致辭。(南方網截圖/圖)

珠海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長趙建國說,今天,來自珠海各相關單位、中央駐珠單位、高等院校、社會團體的53家自媒體集體入駐“南方+”客戶端的“南方號”自媒體平臺,希望各政務自媒體,充分利用“南方號”發布更權威、推送更精準、傳播更有效、服務更專業的優勢,進一步講好珠海故事、傳播好珠海聲音。

“更明白、更輕松、更愉悅”!

活動現場,南方+首席產品官袁丁介紹了“南方號”自媒體平臺的特點。

“南方號”,是南方報業在南方+客戶端上搭建的廣東權威自媒體分發與辦事服務平臺。按功能與呈現形態的差異,“南方號”分為“發布號”與“服務號”兩個序列,分別部署在客戶端的新聞資訊頁卡和服務頁卡。

南方+首席產品官袁丁介紹“南方號”。(南方網截圖/圖)

南方號究竟會給我們帶來什麽樣的不同?袁丁用9個字概括,它可以讓大家“更明白、更輕松、更愉悅”!

聽聽入駐“南方號”的代表怎麽說吧↓↓↓

珠海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察局局長、市預防腐敗局局長吳青山致辭。(南方網截圖/圖)

“廉潔珠海”和“珠海香洲”這兩個本地大V,今後也是“南方號”的家庭成員了!

珠海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察局局長、市預防腐敗局局長吳青山代表“廉潔珠海”微信公眾號致辭。

吳青山說,“廉潔珠海”入駐“南方號”後,我們不僅新增了移動端的權威信息發布渠道,同時還將獲得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提供的技術支持、傳播能力建設、危機公關應對和媒體溝通能力培訓等全方位的專業服務,為我們開展反腐倡廉宣傳送來了“及時雨”,帶來莫大幫助,必將推動珠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更上層次,更上檔次,更進一步。

香洲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劍萍致辭。(南方網截圖/圖)

香洲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劍萍代表“珠海香洲”微信公眾號致辭。

黃劍萍表示:“我們相信,入駐‘南方號’可以成為香洲打造區域新型主流輿論陣地的新的里程碑;我們也期待,以此為新起點,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繼續深入合作,做好‘報、刊、網、端、微’的全方位融合,進一步鞏固與發展雙方的情誼。”

活動由南方日報珠三角新聞部主任胡智勇主持。(南方網截圖/圖)

南方+珠海城市戰略鋪開

“南方+”及“南方號”在珠海的發展迅速。

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方日報在進一步鞏固提升報紙內容品質的基礎上,以“南方+”及其珠海城市頻道的權威移動發布平臺為中心,全面深化移動優先、融合轉型實踐,已經在珠海區域構建起以快訊、圖文及視頻直播為主體的整體直播形態,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快速擴大。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總編輯、南方日報社總編輯黃常開為入駐的“南方號”代表授牌。(南方網截圖/圖)

珠海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長趙建國為入駐的“南方號”代表授牌。(南方網截圖/圖)

南方網總編輯、南方+客戶端總裁胡鍵為入駐的“南方號”代表授牌。(南方網截圖/圖)

入駐“南方號”合影。(南方網截圖/圖)

入駐“南方號”合影。(南方網截圖/圖)

加快融合發展,是主流媒體的時代命題。去年10月23日上線的“南方+”客戶端,是南方報業重點打造的新媒體拳頭產品。

上線一年多來,堅持以用戶為中心,不斷叠代升級完善產品,努力融通新聞服務、政務服務、生活服務和用戶參與功能,目前總下載量已突破1100萬,影響力和傳播力正在快速提升,明年下載量預計超過3000萬。(文章來源:南方+)

本次入駐的53個南方號。(南方網截圖/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39

想看“抓老賴”直播?上政務自媒體

“今天的受眾不僅僅需要政務新媒體的‘基本品’,也需要‘附加品’,甚至包括‘輕奢品’。網易政務號的內容和定向精準推送,都是可以看到的有價值的東西。”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沈陽近日表示。

3月30日,沈陽在於北京召開的以“政·能量”為主題的政務網易號大會上作出如上表述。

江蘇高院作為最早一批入駐網易號平臺的政府機構,目前已和網易新聞合力展開了四季“抓老賴”直播行動,參與用戶數突破1800萬,全媒體直播更被最高院新聞局列入最高院全國兩會重點宣傳報道。

“抓老賴”直播搭建了法院、被執行人、網友三方公開“對話”的平臺,使得司法執行透明化,在增加公眾對司法執行認知與參與度的同時,更提高了執法部門的公信力。

四川消防進駐網易號以來策劃的多場直播活動涉及出警、消防員日常訓練等多樣化的傳播內容,原生態的直播畫面不僅是對消防現場的真實還原,還進一步拉近了公眾與政府機構的距離。

在一次消防隊出警的直播中,家屬“圍觀”直播目睹親人奮戰在一線的場景讓無數網友為之動容,從情感層面推動了公眾消防意識的提升。

據了解,網易號推出一年以來,政務網易號數量達2萬,日均總瀏覽量已超過1億。這些政務網易號讓民眾獲得政務信息和公共服務像掃二維碼一樣簡單和清晰。

網易傳媒副總編輯劉晶表示,未來政務新媒體將會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始終離不開用戶多維體驗的提升。如何使政務信息有效、便捷、深入地達到用戶,如何將現有的信息進行整合加工,實現內容消費的再升級,是政務傳播“下半場”的核心議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50

辦事少跑腿 基層政務公開試點先行

推進政務公開又添新舉措。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工作方案》(下稱《方案》),確定在全國15個省(區、市)選取100個縣(市、區)作為試點單位,圍繞城鄉規劃建設、重大建設項目等25個方面開展梳理政務公開事項等工作。

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下稱“五公開”)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務。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是推進“五公開”的具體措施,對於深化繼承政務公開、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建設法制政府、服務型政府,具有重要意義。

《方案》列出的重點任務包括:梳理政務公開事項,編制政務公開事項標準,規範政務公開工作流程,完善政務公開方式。

《方案》提出,2018年底前,總結試點經驗做法,形成可複制、可推廣、可考核的繼承政務公開標準和規範,為在全國全面推行奠定基礎。

《方案》要求,承擔試點任務的省(區、市)人民政府於2017年8月底前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試點時間為期一年,2018年8月底前完成試點各項任務,2018年9月底前形成試點工作總體報告。

關於試點內容的選擇,《方案》圍繞涉及基層群眾關切的信息,以及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選擇了城鄉規劃、食品藥品監管、就業創業、稅收管理、保障性住房、公共法律服務、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等25項重點內容。同時,為了鼓勵基礎好的試點地區擴大試點內容,文件還強調“承擔試點任務的省(區、市)在做好試點任務的同時,可以結合實際適當增加試點內容”。

為什麽選取北京市、陜西省、安徽省的100個縣(市、區)作為試點單位呢?第一財經了解到,《方案》確定的100個縣(市、區)是各省從自願報名參加試點的縣(市、區)中推選的,積極性較高,且有較好的工作基礎。之所以選取100個試點單位,一是試點需要有一定的樣本量。全國現有2850多個縣(市、區),此次選取的試點單位數量占縣級總數的3.5%,有利於綜合比較和篩選。二是試點單位選自東、中、西部的15個省份,每個省份有5-8個試點單位不等,無論在全國還是試點省份內部都有一定代表性。三是參照2011年中央紀委監察部開展依托電子政務平臺開展縣級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的做法,從全國選取100個縣(市、區)開展試點,再逐步推開。

為保障試點工作的順利完成,《方案》還提出加強組織領導、鼓勵探索創新、加強工作交流、做好考核評估等四個方面要求。

國務院辦公廳將對試點工作進行總結評估,提出在全國基層政府推廣的意見,並對試點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地方給予通報表揚。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