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之見:放眼海外買平貨 黃國英

2009-02-19   AppleDaily



 

年 初時曾經有報道引述調查,指香港人是全世界最悲觀,但如果看股票表現,香港人應該是全世界樂觀的一群,尤其是對金融股。大型銀行股在下跌途中,永遠是英美 平過香港,已見慣不怪,想不到成交冷落得多的宏利金融(945),出現的差價更誇張,宏利在公佈業績之後,美國掛牌的Manulife Financial Corp (MFC),由15美元左右起步,高速下跌至周二收市時的12.35美元,折算每股港幣約95.75元,在同期,宏利在香港的股價只是輕微跌了5%,忽然 間比美國大幅高水24.5%,而美國方面的成交,比香港高出超過20倍,那個市場的效率更佳可想而知。

迷信名家要捱打

出現這 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反映出香港人對於名股評人的迷信程度是非常厲害,完全不考慮金融股在近幾個月成為重災區,跟足建議要全程捱打。只是和偶像一起將決勝日 期不斷推遲,一個月無望就等足一年,一年之後當然也不會死心,因為價值投資是講耐性,除非不幸如AIG,否則等足10年也沒有問題。香港這一代投資者是在 牛市中長大,相信很難更改以上的思想,「英之見」一月復出首篇,是「銀行股前景有限」,收到的回應是一班人在盲目歌頌大銀行,指摘筆者離經叛道。

人各有 志,這些關於信念認知的問題,是不必爭論也懶問。提出宏利差價超大的現象,是提醒大家發掘海外買賣的渠道,要買宏利就到美加行動,不必在香港加20%的溢 價。作為金融中心,價格交易效率如此低,是有點貽笑大方,說明了本地有一大班散戶有嚴重的Home Bias(家庭傾向)。

在全球一體化時代,互聯網交易令環球作戰只在一click之間,大家仍是如此落後,欠缺其他市場的視野,差不多等於賣廣告給全世界 的大鱷知道,香港有一群死硬派價值投資信徒,想大手沽股票,香港會是最優先市場,尤其是金融股。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 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4

风物长宜放眼量 林少阳


From


http://linshaoyang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05782214200922571553350/

汇控在一众股东指责声中,以大比数通过供股计划。汇控的小股东大都是对汇控不离不弃的长情股民,即使感到万分委屈,甚至觉得被管理层出卖(汇控在宣布供股前不久,还坚持自己毋须供股),他们仍然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坚持到底支持管理层的决定,令我这位旁观者汗颜。

 

做基金管理这门生意,说得好听基金经理是担「优化市场资产分配」(Optimization of market asset allocation)这项大任,我们亦承担了部份客户备受市场波动痛苦的煎熬。然而我常反躬自问,基金经理对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毫感情,亦很少会对投资项 目长相厮守,这对上市企业的长线发展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虽说基金经理有「优化资产分配」的责任,然而事实却是,市场参与者跟红顶白,当一个概念热炒的时 候,基金经理及投资银行不断给压力上市公司管理层,要求他们做一些追上潮流的新生意,或者是借入大量的贷款买入大量的土地储备。结果,一个浪掩过来,市场 资金鸡飞狗走,投资银行家的收费亦已经到手,早已饱食远扬,只剩下长情股东愿意跟管理层继续收拾余下的烂摊子。

 

然而,汇控今天面对的局面,股东对管理层投以信任票,其实亦是无可厚非,因为那要看股东究竟 看的是企业长期的利益,还是以自身目前的利益着眼。汇控的股东是否继续支持管理层,那是一个很个人的问题。如果从香港社会稳定的立场看,我认为股东绝对应 该支持供股的,因为汇控如果不供股的话,财政将捉襟见肘,套用一句广东俗语,会「好唔掂」。而如果汇控真的倒掉的话,则所有香港人(尤其是在香港从事金融 业的从业员)会更「唔掂」,因此我绝对没有足够的诱因「唱衰」汇控的,今次就当我不识趣罢。

 

最近身体不很舒服,又有一些私人事务要办,有一段日子没有写文章,今天才知道有读者认为我对 汇控的看法「错到离谱」。开得博客,自然预计了有不同意见的人各舒己见。关于那位读者的评论,我只能简短的回答一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 量」。汇控的股东,要有心理准备为不可知的未来作战到底,我这位股场逃兵只能在此为各位股东送上衷心的祝福。

 

七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出台后,最近美国再三推出万亿美元「坏账剥离计划」(Troubled assets recovery plan, TARP),计划内容竟然越来越像伟大祖国当年的国有银行改革方案,就连香港的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亦识趣地出来说句:「今次美国的大方向是走对了」。两个月 前,当本栏说市场虽然还未见底,亦已离底不远时,任总还要吓唬投资者:「第二波金融海啸要比第一波要来得凶」。任总是一位我极之尊重的财金官员,接触过他 的人,都深信他的才干绝对是胜任该职有余的。对于任总的说话,因此我亦特别留心。

 

然而,正当大家以为风浪已经平息的时候,往往是另一个危机的开始。我在第一篇文章已经说过, 今年恒生指数的波幅在9,000至18,000点之间,现在已处于稍为偏于上方的水平,未来会否继续上试高位,甚至升近万八点,真是天晓得。然而,当越来 越多人认为我错得太离谱的时候,投资者越要提高警觉,因为盗匪最喜欢在大家毫无防备的时候光临府上。

 

无论短线股市是升是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信贷收缩周期仍未结束。换言之,持有大量超高负 债的企业股权的投资者,真的要有充足的心理及财政准备,以备管理层随时再见股东招手。汇控的股票的确由我那篇文章刊登之后上升了一些,然而,如果投资者买 入负债较低的宏利(945.HK)、及时供股的渣打银行(2888.HK),回报谁高谁低,读者不妨自行评估一下。

 

对与错,究竟如何判断,亦应由谁定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10

放眼神州偉仕攻企業IT


2009-07-27  AppleDaily





 

【本 報訊】從事電腦產品分銷的偉仕控股(856)09年度(08年4月至09年3月止)成功減債兼恢復派息,首席財務總監王偉炘(圖)接受訪問時表 示,2010年度首要任務不再是降低負債比率,而是把握內地資訊科技(IT)「健康穩定」增長機遇,加強開拓高毛利率的企業系統業務。

毛利率較高

偉 仕在商業及消費市場分銷IT產品的毛利率平均約5%,至於向企業客戶提供IT基礎設施系統,更會高多兩至三個百分點;09年度兩項業務分別佔營業額 220.9億元約71%及28%。目前偉仕66%收入來自內地,他指內地電腦產品分銷市場不存在慘烈競爭,而是同業一起瓜分這不斷成長的商機。他說,內地 IT市場過去幾個月仍保持增長,配合振興經濟措施,以及美國科技企業季度業績不俗,故集團絕對看好下半年走勢。「企業可以稍為延遲IT開支,但一台電腦生 命周期通常只有三年,大家或者可捱多一、兩個月,但到最後亦一定要換機。」偉仕持股近90%的佳杰科技,今年首季(1至3月份)營業額微跌1.3%,主因 去年同期經濟表現依然強勁的基數效應;但王偉炘指出,受惠成本控制奏效,其核心純利仍有增長。他又預期,本季尾或第四季初可完成分拆ECSB到馬來西亞上 市,有助降低融資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24

放眼观美股: 全球最大GPS制造商Garmin

http://xueqiu.com/4043855103/20609143

GPS 的第一品牌--- Garmin創立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主要從事導航和通訊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從製造當初在波斯灣戰爭中被聯軍採用的第一台手持GPS,到 1998年全球首台車用GPS導航儀產品橫空出世,到航空航海產品持續創新……其產品功能及用途已超越傳統GPS接收器,開始為汽車、航海、航空、以及戶 外愛好者提供多樣的導航產品和服務,目前他在航天、航海等專業GPS市場仍佔據較大市場份額。


作為老牌GPS公司,Garmin在該領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其核心技術優勢決定了其產品的專業性,另外,Garmin十分注重產品研發和創新,新產品開發及更新效率極高,因此得以長期保持領先的市場地位。


目 前,Garmin的GPS產品(除航空產品外)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其市場滲透率與Garmin的銷售策略緊密相關。Garmin在世界各地共計擁有 約4000個獨立的經銷商和分發商,在美國市場,其較大的銷售途徑包括百思買(Best Buy)、亞馬遜、沃爾瑪、好市多(Costco)、Halford's、Petra等,此外在歐洲、中東、澳洲、非洲、以及台灣等地,也與當地經銷商建 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Garmin產品分類及營收構成



2011 年第三季度,Garming總營收6.92億美元。其中,車載/手機導航產品貢獻58%的營收;登山、露營、打獵的戶外愛好者必備的戶外及健身手持導航, 貢獻營收約為總收入的24%,該項業務已成為該公司新的增長點;航海導航產品則能夠提供從單純定位導航到結合電子地圖、潮位數據、日出日落等實用信息,該 快業務貢獻營收約7%;航空導航產品可安裝於包括固定翼飛行器,亦或直升機、旋翼機、超輕航機等各飛行器中,能為飛行愛好者,提供具備基本定位導航功能、 Jeppesen數據庫,並結合地面電子地圖便攜式導航產品,配置不同詳細度之Jeppesen數據庫、不同尺寸的液晶屏幕、電子地圖與軟件功能,該業務 貢獻營收11%。


財務狀況:最近兩年收入和利潤下滑



2009 年和2010年,Garmin淨銷售額和利潤都在下降。2010年,Garmin淨銷售同比下滑9%,主要由於車載/手機導航產品銷售額下降(19%)所 致,但戶外及健身產品銷售額同比增19%,航海產品銷售額同比增12%,航空導航產品同比7%。淨利潤同比下降17%至5.84億美元,淨利率也由 2009年的23.8%,下降至2010年的21.7%。




股價走勢


Garmin 於2000年12月8日在納斯達克市場IPO上市,發行價為美股14美元(因上市後曾於2006年8月16日2:1拆股,復權後對應發行價為7美 元);2007年其股價曾觸及120美元高位;2008年遭遇經濟危機重創後,股價又一度跌破20美元;最近一年累計漲幅為20%,當前市值75.7億美 元。




Garmin困局:受智能手機導航衝擊嚴重


前 幾年,GPS導航市場主要由Garmin和TomTom等公司主導,但目前兩家公司面臨的挑戰愈發嚴重。隨著智能手機大範圍普及,人們通過手機下載或者預 裝導航軟件,已能夠完成基礎導航功能,Garmin車載及手機導航產品銷售因此受到衝擊,一方面Garmin潛在用戶流向手機,另一方面由於競爭加劇其產 品被迫不斷降價,而目前車載/手機導航產品銷售額佔其佔總收入大頭。



上圖是Garmin車載/手機導航產品銷售額佔總營收比重,以及同比變化情況:2007年該項業務銷售額同比大增115%至23億美元,佔營收比重高達73.65%;但2008增速明顯放緩至8%,2009年和2010年則呈現接近20%的負增長,佔營收比重也逐漸下降。



同時,2010年由於車載/手機導航產品平均售價下降11%,導致該項業務貢獻毛利同比下降22%。另一方面其他幾部分業務毛利潤增長,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車載/手機業務毛利下降的不利影響。


但 無論如何,仍有許多人熱愛精確的GPS產品,Garmin目前在該領域的專業性是智能手機導航功能無法替代的。為了減小車載/手機導航產品銷量及收入流失 的負面影響,Garmin也加大了新產品的研發速度,希望以專業和創新的態度推出更多新產品,Garmin近期在戶外及健身產品取得的進展則體現了這一 點。

 

作者:雪球 @李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56

入主ING後再一次成功出擊 蔡明忠直取華一 富邦金版圖放眼國際

2013-01-07   TWM
 
 

 

四年前,富邦金購併ING安泰人壽,從此讓富邦金登上台灣金控獲利王寶座至今;四年後,蔡明忠再度發動攻擊,直取中國的華一銀行,就此成為兩岸三地都有子行的銀行家,從此登上世界舞台。

撰文‧劉俞青

﹁這是一場花了很長時間的購併,不是一、兩個月的事。」同樣的話,四年前,其實龔天行也說過。

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下午三點鐘,富邦金總經理龔天行宣布了這項讓外界企盼許久的好消息:富邦金斥資六十四.五億人民幣(合三○六億新台幣),買下中國的華一銀行八成股權,頓時間各種聲音四起。

市場上各式看法都有,面對質疑或挑戰,龔天行回答起來氣定神閒,因為這個情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同樣是冷颼颼的年底,○八年的冬天,富邦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姿,砸六億美元買下ING安泰人壽,當時也引起外界許多質疑,甚至有媒體以ING安泰可能有「千億缺口」,將對富邦金留下禍根形容之。

但購併效益逐漸發酵,隔年富邦金獲利一路攀升,不僅從此穩居國內金控的獲利王寶座,較之第二名金控的每股盈餘,甚至多出一元之多。

如今,富邦金壽險業務對整體金控獲利貢獻度,已經超過銀行,蔡明忠以實際成績證實當初決定是正確的。

不僅正確,上一役的勝利,還在這次推了富邦金一把,才讓蔡明忠在最後一刻,從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手上搶下華一銀。

據了解,一年多前,在華一銀最大股東寶成集團蔡其瑞心中,還是把國泰金當作第一對象,直到蔡明忠以漂亮的出價,吸引蔡其瑞的注意。

據當時參與交易的內部人士表示,除了出價高之外,蔡明忠還邀請蔡其瑞入股富邦金,並秀出富邦金過去幾年的高獲利與配息,終於得到蔡其瑞青睞。

但是時空更替,這一次購併華一銀的實質意義,已經完全與當年的ING安泰不同了。

「上一次的ING讓富邦金一躍成為國內冠軍,但這一次買下華一銀,蔡明忠是直接跳上世界舞台了。」說這話的是一位這次也參與華一銀競逐,最後敗在蔡明忠手上的金控董事長。

與全球性大型銀行並列

華一銀行是一家有中國全區執照的銀行,據點除了上海之外,還包括天津、蘇州與深圳,共四家分行及十家支行。目前除了本地民眾的人民幣零售業務還未能開辦之外,其他所有業務都能執行。

而預估在富邦金正式入主之後,因為終於符合中國銀監會所謂「銀行必須由有經營銀行經驗的業者經營」的規定,預料本地的人民幣零售業務,也會很快核發下來。

根據統計,目前全球在兩岸三地都有子行以上規模的銀行只有五家,台灣除了富邦金躋身其中之外,另外四家分別是花旗、滙豐、渣打與星展銀,都是全球性的大型銀行,蔡明忠靠著華一銀一役,也擠上華人世界舞台。

兩場購併,幫助富邦金脫胎換骨,從此成為全球華人金融市場裡,難以忽視的勁敵。

富邦買華一 到底貴不貴?

任何一樁購併案,買的人說便宜,沒買到的人頻唱衰,究竟,富邦金砸306億元買華一銀,到底貴不貴?

按照富邦金的算法,是用「未來」增資10億人民幣後的淨值,去推算「現在」買價的股價淨值比,算下來是2.18倍,這種算法固然是稍嫌「美化」了點,但即使還原真實面貌,先不看未來的增資,當前富邦金是花56.5億人民幣買下8成華一銀行股權,華一銀今年上半年為止的淨值為27.02億人民幣,換算下來,實際的股價淨值比為「2.61倍」,等於溢價185億新台幣。

以近年台灣內部金融業的購併案來說,被稱之為「天價」的元大證併寶來證,股價淨值比不過1.72倍,2.61倍的價格,當然不能說便宜;但富邦金不是笨蛋,從口袋多掏出來的錢,買的是什麼?

市場資深人士分析,華一銀的特殊性有二:一是稀少性,目前台灣金融業能夠拿下直接經營權的大陸外資銀行,放眼除了華一銀,沒有其他了(一般參股的上限是19.99%);二是規模,以目前華一銀的規模,擁有4家分行10家支行,同業估計,目前台灣只有永豐金已經拿下開立子行資格,要推展到華一銀現今的規模,樂觀預估至少也要5年以上時間。至於其他連子行影子都沒有的台資銀行,蔡明忠這一步跨出去,至少領先8到10年,這個差距,在蔡明忠的算盤上,價值就超過185億元。

貴不貴?見仁見智,但蔡明忠沒時間辯駁或澄清,因為,中國市場的挑戰已經開跑,貴不貴?對不對?時間會證明。

兩岸三地金融業五霸主

——目前在台、港、中都有子行以上規模的銀行

中國

銀行 據點數 總資產

滙豐 139 —

渣打 92 —

花旗 61 5987

星展 28 —

富邦 14 1927

香港

銀行 據點數 總資產

滙豐 100 807300

渣打 77 35941

星展 54 13370

花旗 46 5592

富邦 24 2392

台灣

銀行 據點數 總資產

富邦 127 37858

渣打 88 7270

花旗 65 8148

滙豐 45 5471

星展 41 2539

單位:家;新台幣,億元資料來源:各銀行、《今周刊》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54

詳解百勝集團:在中國最成功的連鎖餐飲企業(中金) 放眼觀美股

http://xueqiu.com/4043855103/22258915
摘要:$百勝餐飲(YUM)$(Yum! Brands Inc.) 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塔可鐘等知名餐飲品牌,是全球門店網絡最大的餐飲集團,百勝中國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餐飲集團。2012 年一季度,百勝中國擁有 3819 家肯德基餐廳,801 家必勝客餐廳,29 家東方既白,以及 425 家小肥羊餐廳(於 12 年 2 月收購)。2011 年百勝中國的收入和營業利潤達353 億和 58 億元人民幣,佔上市公司的 44%和 50%。中國區的優異業績和公司在如印度等其他新興市場的發展潛力,使公司長期享受估值溢價(當前公司 12 年市盈率20 倍,麥當勞 17 倍)。美國投資者視其為中國消費的替代股,股價表現與中國區同店增長正相關。

百勝中國的關鍵成功因素

►  食品製作、經營流程的高度標準化,完備的供應鏈系統降低食材成本並保證食品安全,以及強大的選址能力保證了新店的快速複製和高成功率。肯德基和必勝客將食品製作流程最大程度的標準化,降低廚師在食品製作中的作用,保證了每家門店食物口味的統一性。同時,每家門店在人事、存貨、促銷等各方面運營管理都有統一的標準化規定,使得新開門店易於經營管理。公司在中國獨立運營供應鏈,獨有的一體化模式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系統效率,質量安全和快速創新。食品原料、紙質包裝、機器設備均由公司集中採購,規模性的採購能夠有效提升產品毛利率。嚴格的原材料採購體系和標準使得公司能夠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另外,百勝在中國擁有千人以上的門店開發團隊和完備的城市數據庫,嚴格決策每一家新店選址,最大程度保證了新店成功率。
►  立足中國,持續產品創新。百勝堅持研發適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產品,已形成150多人規模的研發團隊。肯德基每年推出新品 20 多種,必勝客每年有兩次 20%+的菜單調整。此外,新品推出亦是公司調整單價的輔助手段。近年來通過新品公司逐漸降低必勝客均價以適應低層級市場滲透,同時提高肯德基均價以抵禦成本上漲。供應鏈管理人員亦在新產品試制的最初階段介入,確保新品推出的順暢。
►  重視低層級市場的門店發展。08-11年公司年均新開超過500家門店,今年的目標是至少700家。51%的肯德基和 29%的必勝客門店分佈在中國低層級市場,公司在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量 3.7 倍於麥當勞,形成了強大的規模優勢和先入優勢。雖然低層級市場的單店銷售低於一、二線城市,但由於承擔較低的工資和租金成本,使得低層級市場上門店利潤率比一二線城市高出約 4 個百分點。百勝中國的近期挑戰
►  中式餐飲的挑戰和整合:公司自有的「東方既白」中式快餐一直發展不佳。近期收購的小肥羊從供應鏈到門店管理仍有很多整合工作要做,亦會面臨中式火鍋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  中國消費整體放緩的影響:今年1-2季度,公司中國區受整體消費疲軟影響,同店增長下滑至14%和10%(2011年同店 19%)。公司預計受去年高基數效應影響,下半年同店將只有 4%-6%左右,客流量同比持平。
►  食品和人工通漲的影響:預計下半年中國區利潤率將因通漲顯著回落而獲得改善,但中長期中國食品和人工成本的上漲是公司利潤率波動的一大風險。全國範圍漲價有一定的壓力,今後將採取不同地區不同幅度的漲價策略,年初至今已在一些地區實現了 3-5%的漲價。百勝對中國餐飲企業的啟示目前中國餐飲業上市公司在核心競爭力(複製成功率、菜式吸引力、渠道下沉)和經營效率核心指標上(平效、利潤率、ROE)還遠落後於百勝,但也意味著巨大的提升空間。通過綜合比較,我們建議投資者:A 股可重點關注湘鄂情、全聚德;港股可持續跟蹤味千的數據、若反轉將是較好介入機會,該公司複製能力和平效在板塊中處於較好水平,但骨湯門事件和近期反日事件的影響尚待消除。相對不太看好唐宮、鄉村基、小南國,這些公司的平效和利潤率水平不高,盈利能力在成本持續上漲的環境下將面臨較大壓力。

百勝集團簡介

► 百勝集團發展歷史簡介:1970 年代,百事可樂公司(PepsiCo)逐步收購了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鐘三大餐飲品牌。1997 年,百事可樂決定將其連鎖餐館業務拆分成為獨立的上市公司,並改名為百勝集團。截止 2011 年,百勝集團在全球已經擁有近 37000 家門店,分佈於全球超過 120 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門店網絡最大的餐飲集團。2011 年公司實現收入 126.3 億美元,淨利潤 13.1 億美元。查看原圖► 公司業務分佈:截止 2011 年,百勝集團 44%的收入來源於中國市場,30%的收入來自美國,其餘部分來自 YRI(Yum Restaurants International)經營的其他國家收入。公司明確提出未來的發展策略是持續提高新興市場的滲透率.同時穩定和擴大成熟市場的市場分額。目前,百勝已完成出售 Long John Silver 和 A&W All American 品牌(這兩個品牌市場份額主要集中於美國),並繼續加大在美國市場門店的加盟比例。同時,公司在新興市場不斷加快開店節奏。2012 年百勝預計在中國開設 700 家新門店(過去幾年每年開設 300-500 家門店)。
查看原圖► 公司業績和股價表現:受益於新興市場收入的快速增長和肯德基和必勝客的領導品牌地位,過去 10 年中百勝的EPS 同比增速始終保持在 13%以上的水平。穩健的業績表現也帶來了良好的股價回報,近 10 年百勝的股價漲了6 倍,近 3 年也上漲超過 120%,顯著超出了同期美股標普 500 的表現。公司長期享受板塊估值溢價(當前公司12年市盈率20倍,麥當勞17倍)。美國投資者視百勝為中國消費的替代股,股價表現與中國區同店增長正相關。查看原圖百勝中國:最成功的連鎖餐飲企業

從 1987 年肯德基進入中國以來,至 2012 年 1 季度,百勝在中國共擁有 3819 家肯德基餐廳,801 家必勝客歡樂餐廳,29 家東方既白,以及 425 家小肥羊餐廳(於 2012 年 2 月收購其股權,使小肥羊在香港市場成功退市)。2011 年百勝中國的收入和營業利潤達 55.7 億和 9.1 億美元(約 353 億和 58 億元人民幣),佔上市公司的 44%和 50%。中國已成為百勝集團最重要的業務區域。

過去 10 年中,百勝每年在中國新開門店 300-500 家,而且新增門店數量穩步提升,開店存量和節奏都遠勝於競爭對手。2011 年,中國區銷售增速(扣除匯率影響)達 29%,同店增速 19%。進入 2012 年,受整體宏觀環境和消費疲軟影響,銷售增速出現下滑,但 2 季度同店增速依然維持在 10%,高於其他餐飲企業。

截止 2012 年上半年,百勝的餐館業務在中國的毛利率為 65.3%,人力成本佔收入比重為 17.6%,餐館層面利潤率 19.1%。受小肥羊業務並表,以及人工租金上漲壓力影響,利潤率較去年同期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查看原圖截止 2011 年,肯德基和必勝客在中國區 79%和 100%的門店是公司自營的,而在美國和國際其他地區的自營比例則非常低。百勝在中國對特許經營模式十分謹慎,對加盟者有著非常嚴格的考核體系,並且基本採用的是 refranchising模式,即將經營已成熟的自營門店轉給特許加盟商,保證其在門店已經成功的基礎上再開始運營。查看原圖相較之西式快餐的主要競爭對手麥當勞,百勝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中遠遠領先於對手。2011 年肯德基中國區門店多出麥當勞 2,233 家,且百勝更早佈局於中國低層級市場。目前,肯德基的低層級市場門店佔比 51%,而麥當勞僅為 34%。受益於先行者優勢和低層級市場強勁的消費增長,近年來百勝中國的同店增長始終高出麥當勞約 3-5 個百分點。查看原圖百勝中國關鍵成功因素及近期挑戰分析經營流程的高度標準化和強大的選址能力保障了新店的快速複製和高成功率

過去 10 年中,百勝集團在中國始終保持了高速的外延擴張節奏,每年在中國新開 300-500 家門店。正是強大的新店選址能力和標準化的經營流程保證了高速的開店節奏和高的門店成功率。

選址是零售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百勝集團在中國擁有 1000 人以上的開發團隊,分佈於中國每一個省份(除了西藏),已形成了 770 個城市數據庫,並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嚴格的新店選址體繫帶來了每家門店的高成功率。

經營流程的高度標準化保證了門店的快速複製能力。此次西安調研中,我們發現必勝客和肯德基門店的廚房面積非常小,但卻能高效快捷的提供標準化食品。在我們拜訪的一家超過 500 平米營業面積的必勝客門店中,其廚房面積僅不到 30 平米,但能高效的提供超過 100 種菜單產品。這體現出連鎖餐飲企業的食品製作過程的高度流程化,最大程度降低了廚師在食品製作中的作用,保證了每家門店的同款食品都具備同種口味。此外,百勝在中國已形成了系統的人才培訓體系。每年從大學中招募大量畢業生,給予統一的培訓和門店實習,通過 3-4 年的學習有機會升任成為一家新店的店長。通過完善的豐富的運營實踐和門店管理手冊,門店經理可以快速上手,系統性的運營管理新店。查看原圖立足中國消費者口味,持續進行產品創新

5 年前,肯德基在中國提出了打造「新快餐」的商業模式,包括「美味安全,高質快捷;均衡營養,健康生活;立足中國,創新無限」。其中,「美味安全,高質快捷」正是傳統的連鎖快餐企業所重視的,集中採購、保證安全,能夠迅速的提供口味一致的食物。而「均衡營養,健康生活」體現了公司側重的文化宣傳理念,通過贊助各項草根體育運動,並提供更多如玉米、蔬菜湯等更加均衡營養的飲食,向消費者宣傳健康、運動的品牌文化形象。

相較之其他西式餐飲企業,百勝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始終堅持創新,堅持研發適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產品,90 年代中期就成立了自己的產品研發團隊,至今已發展到 150 多人的規模。肯德基平均每年推出新品 20 多種,必勝客每年有兩次 20%以上的菜單調整。在肯德基中,雞肉粥、油條、豆漿、牛肉飯等中式食品都已經成為菜單上的重要產品,為消費者打造更多口味和更多選擇。查看原圖為進一步提高同店增長和增加客流,公司持續增加了早餐、下午茶、24 小時營業、外送等除午餐和晚餐以外的其他時間段服務。至今,這些新增服務在保證一定的利潤率水平的同時,已佔肯德基總銷售額的 36%,必勝客的 20%。截止 2012 年 5 月,肯德基的午餐、下午茶、晚餐及外送/24 小時營業/早餐的收入佔比分別為 32%,20%,32%和 16%。查看原圖
重視低層級市場開發


和中國其他的零售企業相似,百勝也感受到一二線城市人工和租金費用不斷上漲的壓力,並十分重視低層級市場開拓。截止現在,肯德基低層級市場門店佔比已經由 5 年前的 45%上升至現在的 51%,必勝客低層級市場門店佔比由5 年前的 15%上升至 29%。而且,肯德基和必勝客往往能夠成為低層級市場消費者首次接觸正宗西方食品和文化的窗口,為當地顧客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在一二線城市,肯德基的主力消費者往往是上班族和白領,而在低層級市場常會出現一家大小一起吃肯德基的場景。

我們這次調研了二線城市西安的肯德基和必勝客門店,也調研了四線城市寶雞市的肯德基門店。寶雞市的肯德基門店的同類產品價格基本都比西安便宜 0.5 元,但由於溫和的競爭環境和更大的客流驅動,該門店能夠獲得更高的單店銷售收入,再加上更低的租金和人工費用,門店利潤率顯著高於西安的門店,體現了更強的盈利能力。

從公司公佈的新進入城市門店經營數據來看,肯德基單店收入(AUV)約為 880-950 萬元,年均成交次數達 34 萬次,單店利潤率為 20-22%。必勝客門店的單店收入和肯德基一致,雖然其年均成交次數較少,但是平均交易單價約 130元人民幣,餐館單店利潤率達 23-26%。肯德基和必勝客的年單店收入約是投資額的 2.5 倍,具備很高的盈利能力。查看原圖百勝中國的近期挑戰

中式餐飲的挑戰和整合:百勝中國的發展目標並不侷限於肯德基和必勝客的持續增長,而是成為國內各餐飲品類的領軍企業(Build leading brands in China in every significant category)。但公司自有的「東方既白」中式快餐一直發展不佳,截止 2011 年,公司共有 29 家門店,尚未形成規模效應。近期收購的小肥羊雖使公司獲得火鍋品類的市場份額,但從供應鏈到門店管理仍有很多整合工作要做,亦會面臨中式火鍋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預計,在扣除相關整合成本後,本年小肥羊對中國區盈利影響中性。查看原圖中國消費整體放緩的影響:今年一、二季度,公司中國區受整體消費疲軟影響,同店增長下滑至 14%和 10%(2011年同店 19%)。公司預計受去年高基數效應影響,下半年同店將只有 4%-6%左右,客流量與去年持平。

食品和人工通漲的影響:預計今年下半年公司中國區利潤率將因通漲顯著回落而獲得改善,但中長期中國食品和人工成本的上漲是公司利潤率波動的一大風險。國內消費價格指數與百勝的收入增長和盈利水平高度相關。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百勝中國區的同店增速和食品 CPI 正相關:物價指數影響了公司同店的價格增長幅度。而由於物價指數和原材料產品的價格高度相關,公司的餐館利潤率變動和食品 CPI 恰好呈反相關關係。中長期來看,中國食品和人工成本的上漲是公司利潤率波動的一大風險.由於全國範圍大幅漲價有一定的壓力(去年,在食品物料通漲 8%,人工通漲 20%的情況下,公司只實現累計漲價 7%),公司在今年以後將採取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不同幅度的漲價策略,年初至今已在一些地區實現了 3-5%的漲價。查看原圖餐飲行業數據對比

百勝中國的核心競爭力在財務數據方面的體現總結來看,百勝的核心競爭力在數據上的體現是:

1)  高平效收入:2011 年,百勝中國的自營門店平效達約人民幣 24,166 元/平米/年,顯著高於國內其他餐飲企業的平效。正是百勝中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持續的菜品創新帶來了門店的高客流運轉和高平效收入。以百勝旗下的肯德基為例,門店的功能延展比較成功。時間上,在中飯、午飯之外增加早餐並在品種上加以豐富;功能上在向消費者提供快餐的同時,發展為朋友/家人休閒娛樂的 destination;服務上,在堂食之外提供外賣和送餐服務等。
2)  快速開店節奏和持續的收入增長:百勝中國每年新開 500 家以上門店,快速門店擴張也帶來了收入的高速增長,過去 5 年扣除匯率影響收入年均增速 21%。經營流程的高度標準化和強大的選址能力保證了公司的新店快速複製能力和高成功率。
3)  高營業利潤率:百勝集團2011年的營業利潤率達14%(中國區的營業利潤率達16.3%)。公司能夠獲得高盈利能力主要得益於:1)強大的單店複製能力和規模效應。百勝中國擁有 4000+的門店網絡,全國性的集中採購和高度標準化的經營管理為原材料成本和經營費用的有效控制提供強大保證;2)市場層級定位優勢:~50%的肯德基門店和~30%的必勝客門店分佈於中國的三線及以下層級市場,能夠享有較低的租金和人工費用。
4)  高 ROE 水平:2011 年公司淨資產收益率達 73.6%,主要受益於高平效帶來的資產周轉效率較高,以及公司通過較多的債券融資實現較高的權益乘數。查看原圖國內上市餐飲公司經營數據比較目前國內主要的上市餐飲公司主要包括兩種類型:1)單店面積在 100-500 平米左右、客單價小於 100 元的連鎖快餐企業:包括在美股上市的鄉村基(CCSC.US)和港股的味千(538.HK);2)單店面積 1000 平米以上、客單價高於150 元的中高端連鎖正餐企業:港股上市的小南國(3666.HK)、唐宮(1181.HK)、以及 A 股的湘鄂情(002306.CH)和全聚德(002186.CH)。從經營數據比較來看,目前國內這兩種類型的公司在穩健外延擴張、平效表現以及盈利能力等各項數據與百勝中國均存在非常明顯的差距。

1) 平效對比

對於任何業態的零售企業,一般而言若平效低於 1 萬元/年/平米以下則難以生存。對於餐飲行業,我們重點關注綜合平效在 15000 元以上的連鎖企業。從平效水平來看,目前國內餐飲公司中平效較高的是全聚德、湘鄂情(高端餐飲定位)和味千(擁有較高的客戶流轉,在上半年未受骨湯事件影響前平效能夠達到約 19000 元)。相對而言,鄉村基、小南國和唐宮的平效收入較低,在租金和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環境下盈利能力將面臨較大壓力。

2) 開店速度

從開店數量上比較,作為快餐運營商的味千開店速度較快,2011 年新開 154 家自營門店。而其他餐飲公司尚缺乏穩健的外延擴張能力,主要原因在於缺乏單店經營流程的標準化以及配合門店增長的相應人才儲備。分業態來看,快餐連鎖企業的複製能力強於中式正餐企業。

3) 直營門店佔比

我們謹慎看待加盟門店未來的發展前景。加盟模式相對於直營模式而言,雖然能夠提高門店擴張速度並節省資本性支出,但是對於加盟門店的品牌、菜品質量、定價的管控能力較弱,長期來看並不利於整體品牌發展和盈利持續提升。百勝中國對於加盟模式非常謹慎,79%的肯德基門店和 100%的百勝門店為公司自營,且加盟方法均採用refranchising model(將已成熟自營門店轉為加盟)。在國內的餐飲公司中,鄉村基、味千、唐宮和小南國的加盟比例較低,而湘鄂情目前擁有 5 家特許經營門店(預計未來每年新增 5 家加盟店),全聚德擁有 55 家加盟店,直營門店佔比分別為 84%和 31%。

4) 盈利能力比較

從毛利率比較來看,2011 年味千、湘鄂情、小南國的毛利率在 67%-68%之間,而鄉村基、唐宮、全聚德的毛利率小於 60%。從淨利潤率來看,味千和小南國的淨利潤率高於 10%,而其他餐飲公司的淨利潤率小於 10%。分業態比較,中高端正餐企業雖然擁有更高的客單價,但是由於較低的平效表現並承受更高的租金水平和裝修費用(因其高端定位主要分佈於高檔的寫字樓和購物中心),平均盈利能力弱於快餐連鎖企業。

5) 資產收益率比較

目前國內上市餐飲公司的 ROE 在-1%-45%之間,與百勝集團的淨資產收益率還存在明顯的差距。比較而言,ROE 相對較高的公司有小南國(財務槓桿較大,2011 年資產負債率達 67%)、全聚德、唐宮(總資產周轉率較高)和味千(淨利潤率較高)。

個股綜合評價

結合經營數據和盈利模式來看,對於目前國內上市餐飲公司,A 股可關注湘鄂情和全聚德;港股可關注味千的反轉機會;相對不太看好唐宮、鄉村基和小南國。

1)  $湘鄂情(SZ002306)$:單店平效較好,立足「湘鄂情」知名品牌定位,新開直營門店逐漸扭虧進入利潤釋放期;通過兼併收購進入快餐和團膳業務領域,向綜合性餐飲企業轉型。未來需關注其加盟門店和新業務的發展情況。

2)  $全聚德(SZ002186)$:自營門店平效收入較高,同時作為首旅集團唯一上市平台,存在整合其他餐飲品牌預期(東來順、聚德華天)。但公司加盟門店較多,未來擴張質量需要關注。

3)  $味千(中國)(00538)$:受骨湯門事件和近期反日事件影響,從 11 年下半年起業績出現明顯下滑,但具備一定的複製能力和單店盈利能力,建議追蹤數據,關注未來可能的業績反轉帶來的投資機會。

4) $唐宮中國(01181)$:門店數量較少同時擴張速度不快,平效和營業利潤率指標均不夠理想。

5) $小南國(03666)$:平效數據較低;今年上半年同店為-2.4%(經濟下滑時商務型餐飲企業業績下滑明顯),未來在門店擴張較快情況下新店經營和菜品質量的管控難度加大。

6)$鄉村基(CCSC)$:公司門店平效過低難以抵禦租金和人工費用上漲風險,2011 年受負面新聞和成本增長過快影響淨虧損約 695 萬元人民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39

放眼觀美股之UniPixel kevin23

http://xueqiu.com/1302676424/23973696
$UNI PIXEL(UNXL)$ 成立於1998年,通過反向併購Realestateforlease.com,2006年在OTC板上市,2010年轉到納斯達克,現有28名員工,位於Woodlands,Texas,市值2.31億美元。

自2012年12月,UniPixel宣佈和一家大型PC生產商簽署協議,將在新款觸摸屏NoteBook上使用公司研發的UniBoss專利技術來代替ITO透明導電材料以來,公司股票受到了投資者廣泛關注,股價一度上漲將近600%。


查看原圖
本文將從ITO材料、公司專利技術、公司背景、競爭對手,屏幕技術發展等方面對公司做系統介紹,主要內容有:

1.ITO主導了現有液晶顯示器和觸摸屏的透明電極,尚未出現能夠大規模商業化的可替代材料,但因為ITO自身缺陷阻礙著觸摸屏的進一步發展。

2.公司UniBoss專利技術是使用線寬為5微米的銅網來做透明電極,相對於ITO,成本低,導電性能好,可任意彎曲。公司已經和一家大型PC生產商簽署授權協議,並在2013Q1財報確認了來自這家PC廠商的第一筆500萬美元收入。管理層聲稱使用UniBoss的新款Notebook將在9月上市。

3.公司之前一直沒有商業化的產品和實質性的收入,公司之前主要在研發另一個聲稱革命性技術的TMOS,當時公司表示,TMOS顯示面板比當時傳統的LCD和LED面板畫質更好,生產成本比傳統LCD低一半多。公司曾和三星簽署了合作協議,但以失敗告終。之後公司以225萬美元的價格將TMOS專利賣給了Rambus公司。

4.由於市場空間巨大,很多公司都在研發不同的替代ITO的產品,其中和公司技術相同的Atmel,使用銀網格的富士和Cambrios研發的銀納米線產品,已經開始部分供貨。

5.上游顯示屏和觸摸屏的技術發展趨勢決定著透明導電材料的需求量和產業鏈。

一、ITO

(一)ITO

ITO是Indium Tin Oxides的縮寫,即摻錫氧化銦。是透明導電氧化物TCOs的一種,由於最好的導電性和透明性的組合性能,成為最主要的透明導電材料,主要應用於液晶顯示器,觸摸屏,太陽能薄膜電池,照明用有機EL元件等領域。

氧化銦,只吸收紫外光,不吸收可見光,因此達到「透明」的表現。摻錫,雖然會損失透光度,但可以提高導電能力。因此,透光度和導電性是兩個相互牽制的指標。

ITO原料,ITO粉,稱為ITO靶材。將ITO靶材沉積到PET基板上,就形成ITO導電薄膜;將ITO靶材沉積到玻璃基板上,就形成ITO導電玻璃。

現在發展最成熟,使用最多的ITO沉積工藝是磁控濺射法,即用高能粒子轟擊靶材,使靶材中的原子濺射出來,沉積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比其他真空蒸發、熱解噴塗、化學氣相沉積、溶膠-凝膠等方法效果都要好。

ITO薄膜的導電性能,不僅與ITO薄膜材料的組成(包括錫含量和氧含量)有關,同時與製備ITO薄膜時的工藝條件(包括沉積時的基片溫度、濺射電壓等)有關。

(二)主要應用

在液晶顯示器和觸摸屏領域,由於對顯示效果和傳感響應很高的要求,ITO主導了現有液晶顯示器和觸摸屏的透明電極,特別是在觸摸屏領域。隨著液晶顯示器的普及,和最近幾年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快速發展,對ITO的需求也隨之快速增長。

1.液晶顯示器

液晶顯示器主要使用ITO導電玻璃。

液晶顯示器之所以能顯示特定的圖形,主要是將導電玻璃上的透明電極蝕刻製成特定形狀的電極,在這些電極上加適當電壓信號後,使具有偶極矩的液晶分子在電場作用下特定的方面排列,進而顯示出與電極波長相對應的圖形。目前液晶顯示器的透明電極以ITO的透光率和導電性能最好,而且容易在酸液中蝕刻出微細圖形。


查看原圖

2.觸摸屏

無論是電阻式觸摸屏還是電容式觸摸屏,工作面都是基於ITO塗層。

電阻式觸摸屏,當表面被觸摸時向下彎曲,並使得下面隔開的兩層ITO塗層能夠相互接觸並在該點連通電路,電阻發生變化,在X和Y兩個方向上產生信號,然後送觸摸屏控制器。

表面電容觸摸屏只採用單層的ITO,當手指觸摸屏表面時,就會有一定量的電荷轉移到人體。為了恢復這些電荷損失,電荷從屏幕的四角補充進來,各方向補充的電荷量和觸摸點的距離成比例,由此推算出觸摸點的位置。

有IPHONE引領的投射電容觸摸屏採用多層ITO層,形成矩陣式分佈,以X軸、Y軸交叉分佈做為電容矩陣,當手指觸碰屏幕時,可通過X、Y軸的掃瞄,檢測到觸碰位置電容的變化,進而計算出手指之所在。基於此種架構,投射電容可以做到多點觸控操作。


查看原圖
(三)ITO的缺陷

1.主要成分銦,價格昂貴。銦是稀有金屬,在地殼中的分佈量比較小,又很分散,主要以微量存在於錫石和閃鋅礦中,而且絕大多數的銦儲量在中國。隨著液晶顯示器和觸摸屏產品的普及,銦的價格已經上漲數倍。生產ITO導電材料佔超過70%的銦消費量。由於稀缺性和中國政府對產量的限制,未來銦的價格繼續面臨上漲壓力。

銦過去20年的價格走勢圖:


查看原圖

2.沉積工藝必須在真空環境下,而且需要昂貴的真空沉積設備,並且維護成本高。

3.沉積過程中只有不到30%的ITO靶材被濺射到基板上,剩餘的都被濺射到室壁上,造成原料的極大浪費。

4. ITO相對較高的電阻率,隨著屏幕尺寸的增大,電阻會不斷變大,影響屏幕亮度和傳感器響應性。而且隨著電極數的增加,邊框布線部分的面積也會增大。在較大尺寸觸摸屏上,雖然可以利用在長邊傳感器電極的兩端取出布線電極等方法來應對,但都大大增加了工藝難度和成本。

5.ITO比較脆,尺寸變大後,加工的難度也會隨之增加。而且由於缺乏柔韌性, 不易彎曲,不適合應用於柔性觸摸屏。

(四)替代

業界一直在研發可替代ITO的材料,例如其他透明導電氧化物,導電性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金屬網等。

在太陽能薄膜電池領域,由於成本在產品競爭中的重要性,其他兩種透明導電氧化物FTO和和ZNO,雖然導電性能不如ITO,但成本更低。而且由於太陽能薄膜電池對膜層表面並不要求均勻光滑,而是有一定的凹凸,來提高對透射光的散射能力(即霧度),FTO和ZNO比ITO有更好的光散射能力,加上激光刻蝕比ITO更容易,因此逐漸取代ITO在陽能薄膜電池領域的應用。

但在液晶顯示器和觸摸屏領域,至今尚未出現能夠規模量產商業化的可替代材料。特別是在觸摸屏領域,由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引領的觸摸屏產業快速的發展,大尺寸觸摸屏的製造成本,和柔性觸摸屏的應用,都受到ITO特性的制約。

二、公司新技術

(一)UniBoss

公司的UniBoss技術,是採用銅線網,將銅做到5微米(人的頭髮大約是40-120微米),因為線寬在5微米或以下的話,人肉眼就看不到了,這樣銅網就可以達到所謂的「透明」。

UniBoss使用卷對卷(Roll-to-Roll) 的精密壓印(Embossing)工藝。

卷對卷(Roll-to-Roll)生產工藝,即卷帶式生產方法,近似於印刷報紙,相對於傳統批量單張式生產方式(Sheet-to-Sheet),生產速度更快,流程更少,節省勞動力,因此成本更低。但需要材料比較柔軟,已應用於RFID設備和太陽能薄膜電池等的生產上。康寧的柔性Willow玻璃,也採用卷對卷(Roll-to-Roll)生產工藝。

精密壓印(Embossing),是將滾輪圓周表面上的特徵形狀直接壓印在軟板的表面,由於只印在需要的地方,因此不會造成原料的浪費。

UniBoss技術,就是用卷對卷的生產方式將觸摸電路以5微米線寬的網狀圖案壓印到薄膜上,然後借助特殊的催化墨水將銅沉積到電路薄膜上。技術的難度,一是如何實現製作的工藝,二是如何確保製作過程的成品率,和最終產品的可靠性和壽命。


查看原圖

UniBoss傳感器演示視頻:
http://www.unipixel.com/uniboss-demo-video-request

UniBoss技術的優勢:

1.銅相對於ITO 易採購、成本低、易加工。

2.銅的化學穩定性更強,所以有更好的耐用性。

3.銅的導電性比ITO好很多,銅網狀圖案方式與ITO薄膜相比,可將電阻值減小一位數以上,因此可以使電池有更長的待機時間。更重要的是,更適合應用在大尺寸觸摸屏上。

4.銅可以任意彎曲,雖然銅網在彎折時,網間隔會隨之有所變大或變小,但電阻值變化不大。這種出色的可彎折性可應用於柔性觸摸面板。

5.公司聲稱UniBoss的卷對卷(Roll-to-Roll)工藝,可以在常溫下操作,而且生產工藝從傳統ITO的41道減少為低於10道工序,大大降低了成本,和縮短了供應鏈。

6. 精密壓印(Embossing)方法,不會浪費材料,節約了成本。

7.UniBoss薄膜可以切割成不同尺寸和形式。

商業化進程:

2012年2月,公司和Texas Instruments簽署備忘錄,合作開發整合UniBoss傳感器和Texas Instruments控制器的觸摸模組。Texas Instruments是世界上最大的觸摸控制芯片生產商之一。此外,公司表示,合作的觸摸控制芯片生產商還包括Synaptics等。

2012年11月,和N-trig合作,在 N-trig的DuoSense觸摸筆和其他觸摸輸入技術上使用UniBoss薄膜,公司聲稱已經做出整合UniBoss觸屏薄膜和N-trig的DuoSense控制器的功能原型,表現比使用ITO薄膜在觸摸靈敏度和筆的精度上有顯著提升。

2012年12月,公司和一家大型PC生產商簽署授權協議,公司提供優惠的價格和產量保證,PC廠商提供資金來建設產能,但沒有披露PC廠商的名字和協議細節。公司計劃每月生產100萬平方英呎的UniBoss薄膜給這家廠商。公司已經在2013Q1財報確認了來自這家PC廠商的第一筆500萬美元收入。有傳言這家大型PC廠商是DELL,但未經公司和DELL官方證實。

公司CEO Reed Killion在2013Q1電話會議上表示,已經將50個初級測試樣品寄給合作PC廠商。ODM廠商將生產出50個成品樣品,然後單獨或安裝到NOTEBOOK上進行壽命,環境等的測試。ODM廠商大約需要4-6周的時間生產出樣品,加速壽命測試大約需要20-60天,取決於他們如何測試。使用UniBoss的新款Notebook將在9月上市。

電話會議上,Killion同時表示公司已經和一家「生態系統」的公司簽署了授權協議,同樣沒有披露名字和協議細節,但表示授權費用將用來建造另一條每月100萬平方英呎的生產線。

Reed Killion表示,公司這種商業模式,通過給合作夥伴優惠的價格和約定的產量來換得建造生產設備的資金,不會造成股權稀釋或者產生債務,提升了股東價值。並且可以利用合作廠商的供應鏈,製造和運營的優勢,讓公司能夠較快的提高產量,滿足需求。

2013年4月,公司和柯達簽署了製造以及供應鏈協議,在柯達Rochester總部建造產能。但柯達表示並不是排它協議,這可以讓柯達和其他公司簽署類似的協議。初始投入2400萬美元,包括建2個印刷生產線和15個電鍍生產線。公司表示,預計將在6月完成設備安裝,7或8月完成調試。

2013年4月,公司被邀請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英特爾與合作廠商關於觸摸技術的會議。

Reed Killion在2013Q1電話會議上表示,已經達到每月6萬平方英呎的產能,正在努力在6月底達到每月20萬平方英呎,9月達到每月70萬平方英呎,2014年1月達到每月130萬平方英呎,2014年底達到每月1000萬平方英呎的產能。

Reed Killion表示UniBoss產品的毛利率在50%左右。他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曾表示」公司計劃每月生產一百萬平方英呎給這家廠商,生產一百萬平方英呎大約花費我們1100萬美元」。由此推算UniBoss產品售價每平方英呎大約在20美元左右。

如果UniBoss薄膜以每平方英呎20美元的價格出售,以IPHONE4的尺寸來計算,每部手機大約需要2美元,而根據MDB的研究報告,ITO大約在4.05美元。隨著尺寸的增大,ITO的傳感器成本會不斷增加,因此越大的尺寸,UniBoss的成本優勢越大。

(二)Diamond Guard

Diamond Guard是公司研發的保護薄膜,用來替代觸摸屏和汽車,電燈等領域的保護玻璃。公司聲稱Diamond Guard薄膜達到6H的強度,防劃,防磨,防碎。由於是塑料薄膜,所以比玻璃成本更低,而且更輕,更薄。也使用卷對卷工藝,而且在Diamond Guard薄膜印刷圖案,比玻璃更容易。

Diamond Guard測試視頻:

http://www.unipixel.com/diamond-guard-hammer-test-video-request

Killion曾在2011年Q4電話會議上表示,Diamond Guard有望在2012年商業化量產。2012年2月公司和Carestream簽署協議,由Carestream生產和銷售公司的Diamond Guard保護薄膜。Carestream是一家生產醫用薄膜的廠商。公司曾表示,和Carestream的合作,具備了每年生產1億平方英呎Diamond Guard保護薄膜的能力。但至今還沒有商業化。

最近的電話會議,Killion表示,和Carestream的合作,已經讓我們有量產Diamond Guard保護薄膜的能力,但我們認為UniBoss將是拉動Diamond Guard需求的主要動力,作為觸摸屏整體解決方案,我們最近接到不少來自 OEM和ODM廠商,對於將Diamond Guard和UniBoss整合在一起來生產更薄,成本更低的觸摸屏的興趣。

公司也聲稱,Diamond Guard的毛利率在50%左右。

三、公司背景介紹

(一)財務

公司一直沒有商業化的產品,2007年-2012年總共只有51.5萬美元的收入,但虧損總計接近5千萬美元。2012年收入76154美元,但虧損900萬美元。

公司現有1570萬美元的現金。雖然公司管理層不斷表示,公司這種授予PC廠商優惠價格和約定產量的商業模式,不會導致股權稀釋或者產生債務,提升了股東價值,但在上個月,公司還是以32美元的價格增發了1,374,250股,使總股本達到1200萬股。此外在2012年8月,公司以5.25美元的價格,增發了310萬股。

2013Q1財報,收入為510萬美元,其中500萬美元來自合作PC廠商。銷售管理SG&A費用220萬美元,研發R&D費用190萬美元。

(二)專利及研發投入

根據公司的監管備案,公司用於研發UniBoss和Diamond Guard的費用在2010,2011和2012年分別只有250萬美元,450萬美元和510萬美元。

公司現有3項已經授權的專利,79項正在審批的專利。

2012年12月20日,英國公司CIT在英國向公司發起訴訟,起訴公司侵權,稱公司看了CIT公司的機密文件後,申請了相似的專利。而公司主要競爭對手Atmel公司,推出的同樣採用銅網技術的觸摸傳感器X-Sense 就是採用CIT的技術。

公司在研發TMOS顯示器期間,和CIT公司簽署過保密協議,CIT將自己重要技術的保密文件與公司分享,其中有CIT的機密金屬印刷工藝,並在未來TMOS商業化後,授權公司使用CIT的技術。協議規定公司不得把CIT的機密技術用於TMOS之外的項目。

2013年1月,公司在Texas提出反訴,聲稱自己沒有違反和CIT的保密協議。目前訴訟正在審理中。

根據兩家宣稱的技術來看,在製作網狀圖案時的工藝有所不同,公司使用的是精密壓印(Embossing)方法,而CIT的技術是光刻法(Photolithography)。是否存在侵權行為,目前不得而知。

(三)之前研發的產品

在UniBoss之前,公司主要產品是從2005年開始研發的另一個聲稱革命性技術的TMOS,公司聲稱TMOS顯示面板比當時傳統的LCD和LED面板,亮度更高,畫質更好,生產成本比LCD低60%。TMOS只有6層,而等離子顯示器有15層,LCD有30層。而且TMOS只需12道生產工藝,而LCD則需要128道。

公司和三星簽署了合作協議,但最終雙方終止了合作。2010年5月公司把TMOS專利以225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Rambus公司。關於失敗的原因,Reed Killion聲稱合作夥伴一直沒有交付功能背板,而自己研發估計需要投入2億美元的資金,所以我們決定賣掉TMOS專利,轉向新技術的研發上。而三星發言人聲稱,項目的中止是因為兩家公司明確同意終止合作,自行研發。

與此同時,公司也開發了一款防指紋的薄膜,來保護觸摸屏。Killion在2010年,預測這款薄膜將在這個2.5億美元市場規模的行業中成為主導產品,銷量將在2011年快速增長。現在他表示,「產品的失敗是因為市場方向的轉變,和我們沒有在營銷上投入任何資金。」

(四)管理層

公司董事會主席Bernard Marren,是半導體行業協會的第一任主席,現在是Opti的CEO, Opti現在已不生產任何產品,但擁有幾項計算機芯片的專利,向其他公司發起侵權訴訟。公司正在清算,現在股價是70美分,但曾經是7.6美元。之前他是另一家承諾有革命性技術,但已破產的上市公司Western Micro Technologies的CEO, 披露的信息還顯示他曾是Infocus (被很少的錢私有化) 和Mondowave(賣給一個在粉單市場交易的公司,現在的股價是0.01美元)的董事。

公司曾經的CSO(Chief Science Officer) Martin Selbrede,是地心說的支持者,但Killion表示Selbrede在4年前已經離開了公司,和UniBoss沒有多大關係。

主導Uniboss研發的公司CTO Robert Petcavich,之前創立Planet Polymer Technologies公司,開發可生物降解的的塑料。在虧損了數百萬美元後,在2005年被Allergy Control Products反向併購後,摘牌下市。

2011年公司聘用Peter Shin為COO,Peter Shin曾是三星研發部高級副總裁和LCD部門副總裁。

四、競爭對手

(一)金屬網替代方案

1.Atmel

Atmel也推出了利用銅網代替ITO的觸摸傳感器Xsense。Atmel是生產微控制器的廠商,Xsense的銅網技術是使用CIT的Fine Line Technology,CIT正是起訴UniPixel侵權的公司。

Xsense獲得了2013年CES嵌入式技術類的創新獎。公司表示,華碩的部分新款平板電腦將使用Xsense傳感器。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Xsense和UniBoss不同的地方在於,CIT的技術在製作網格圖案時,使用的是光刻法(Photolithography),光刻法是利用曝光和顯影在光刻膠層上刻畫幾何圖形結構,然後通過刻蝕工藝將光掩模上的圖形轉移到所襯底上。而UniBoss使用的是壓印(Embossing)的方法,是直接壓印出圖案。UniPixel管理層表示,Embossing工藝只在需要的地方添加原料,而且需要的工序比光刻法少,因此成本更低。

但由於原料PET價格較便宜,到底成本能低多少,由於ATML沒有公佈售價,所以無法得知。而且光刻法的工藝比較成熟,在半導體器件製造中應用廣泛。答案需要等到產品真正商業化後,來解答。

2.富士

富士研發的觸摸屏也採用金屬網來代替ITO,但富士使用的是銀。在PET薄膜上塗布鹵化銀層,直接曝光後顯影並定影,然後利用銀線製作網狀圖案。鹵化銀(silver halide)是攝影設備的感光材料,所以富士對其很熟悉。富士聲稱可以達到很低的電阻率,和ITO相似的透光率,而且成本很低。富士已經開始部分供貨。

(二)其他ITO可替代方案

1. 其他透明導電氧化物TCOs

由於銦較高的價格,其他TCOs的成本比ITO低,例如FTO和ZNO已應用於太陽能薄膜電池領域。

摻鋁的ZNO是AZO, 摻鎵的ZNO是GZO,具備了近似ITO的特性。但和ITO一樣,電阻率相對較高,比較脆,不易彎曲。而且沉積方法和ITO相同,都不高效。

2.光學技術

光學技術是用LED光去檢測觸摸動作,因此不僅手指,手套,筆等都可以去操作,而且靈敏度較高,已應用於電子閱讀器。但需要在屏幕周圍設置凸起的遮光板來隱藏較厚的LED,因此應用於智能手機等的難度較大,而且目前的技術不能識別超過4個以上的觸摸點。更大的可能是擴展在例如汽車,打印機等領域的應用。

Neonode公司聲稱,他們已經解決了凸起遮光板的問題,並接近實現5點觸控,而且一家中國公司深圳威富集團將使用公司的技術生產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但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此外研發該技術的公司還包括瑞典的Flatfrog,Intel在去年給Flatfrog投資了2500萬美元,研發主要用於教育,醫療,遊戲等大型觸摸屏技術,同時研發用於較小設備的可能。

3.導電性高分子材料

由於是塑料,所以相對於ITO,價格便宜很多,可彎曲,而且容易印刷。目前受關注度最高的是PEDOT:PSS材料,PEDOT:PSS的透光率較好,但電阻率相對較高,化學穩定性相對較差。因此,更有可能應用在低端商品領域,而不是顯示器和觸摸屏。Heraeus和Agfa公司是PEDOT:PSS材料領先的研發者,Heraeus在2012年finetech展會上,展示了和柯達共同製作的使用PEDOT:PSS材料的觸控面板。

4.銀納米線

銀的導電性能比銅還要好,而且可以彎曲,可以使用印刷工藝,比ITO便宜。只是隨著銀納米線密度的提高,即所含銀納米線數量的增加,雖然導電性會提升,但霧度也隨之增加。

LG去年推出的23英吋觸屏一體機V325,已經採用了Cambrios公司研發的ClearOhm銀納米線塗層材料。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1Mzg2MTI4.html

Cambrios和LG表示,ClearOhm銀納米線塗層材料,相對於ITO,原料更便宜,使用卷對卷工藝,生產成本更低,導電性能更高,可彎曲,能夠使觸屏面板更輕,更薄。

此外主要研發銀納米線的還有Carestream公司。

5. 碳納米管(CNT)

研發CNT的主要公司有Unidym,Eikos和Canatu,Unidym公司曾和三星展開合作,在e-paper和LCD上演示過產品。

碳納米管發現於1991年,隨後引起了物理科學和材料科學界的極大關注,由於身具各種優異性質,例如硬度與金剛石相當,卻擁有良好的柔韌性;強度比同體積鋼的強度高100倍,重量卻只有後者的1/6到1/7;出色的導電性,電導率通常可達銅的1萬倍。

碳納米管最大的問題是難以實現批量的生產,自身性質太豐富,手性角變化一下就是一種不同的碳納米管,而且可以在金屬性和半導體性之間變換。燒一堆樣品出來裡面各種性質的納米管都可能存在,甚至連非管狀碳納米材料都有,所以遲遲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6.石墨烯


查看原圖

石墨烯,2004年才被首次發現。石墨烯即為「單層石墨片」, 就是一層石墨(六角型排列的碳原子),是構成石墨的基本結構單元,而碳納米管是由石墨烯捲曲而成的圓筒結構。碳納米管是碳的一維晶體結構,而石墨烯僅由單碳原子層構成,是真正意義上的二維晶體結構。石墨烯結構比碳納米管簡單許多,而且非常穩定,同時具有比碳納米管更優異的特性。

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也是強度最大的材料,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導熱係數高達5300 W/m·K,高於碳納米管和金剛石。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超過15000 cm2/V·s,又比納米碳管或硅晶體高,而電阻率只約10-6 Ω·cm,比銅或銀更低,為目前世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

石墨烯的問題在於,被發現時間不長,還未被完全的理解,還不成熟,而且價格昂貴,真正商業化還需要一段時間,三星已經在研發以石墨烯為材料的觸摸屏。

(三)現有ITO的改進

1.工藝的改進

現有的其他工藝,都達不到濺散方法同樣的效果。但如果未來工藝技術的改善,特別是如果能夠使用印刷工藝大批量生產,將有機會大幅降低成本。ITO墨水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但並未被廣泛使用,而且只有很少數公司在研究這個領域。如果能使用納米粒子墨水印刷ITO,將大大提高ITO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允許濕式鍍膜(Wet Coating),在較低的溫度下完成,無需昂貴的設備。

2.材料的改善:

用其他的材料和ITO混合,

Sigma Technologies研發了一種用導電性高分子粘合劑結合ITO和銀納米片的墨水。聲稱比傳統納米銀有更好的導電性。

摻鋅氧化銦(IZO),大約10年前由日本公司Idemitsu研發出來,聲稱比結晶ITO更容易蝕刻,同時比ITO有更低的電阻率,也可以被沉積在未加熱的基板上。另外2個是摻銻氧化銦(IAO)和摻銻ITO(IATO)。雖然有著很好的透明度和電阻率,但都至少90%成分還是銦。

無論是工藝的改進,還是材料的改善,都繞不開銦。但不排除未來銦提煉工藝的進步和更多含銦礦的發現。

五、市場空間

Reed Killion在最近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根據DisplaySearch的估算,現有觸摸屏市場規模達到了130億美元。但這是整個觸摸屏的市場規模,公司的UniBoss只是替代之中的ITO材料。根據nanomarkets的估算,2012年整個透明導電材料市場大約在39億美元左右,但這不只是在觸摸屏領域。沒有人會懷疑觸摸屏未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進一步的普及,WIN8的推出,引領電腦向觸摸屏的發展,觸摸屏在其他領域更廣泛的應用,都推動著觸摸屏產業未來快速的發展。

六、屏幕技術發展趨勢

1.顯示屏

OLED屏幕由於具有自發光的特性,所以只需要一層的透明電極,而傳統的LCD因為需要背光,所以需要兩層透明電極。因此,未來如果OLED逐漸取代甚至完全取代LCD的話,對透明導電材料的需求將下降一半。

2.觸摸屏

傳統觸摸屏有三部分組成,顯示面板,觸控面板和保護玻璃。


查看原圖

為了更輕更薄,以及供應鏈和成本的考慮,目前的發展方向是,由於利益關係,分為以觸控模組廠商推動的GFF/GFx 和OGS;以顯示面板廠商推動的on-cell和in-cell,將觸控面板和顯示面板一體化。

GFF/GFx,是將觸控層中的玻璃用薄膜來取代,但透明度不如玻璃。

OGS,是將觸控層直接製作在保護玻璃上。

on-cell,是將觸控層嵌入到顯示面板的彩色濾光片玻璃基板和偏光板之間。on-cell主要是三星在做,因為三星研發的AMOLED沒有彩色濾光片,所以在封裝RGB三色有機EL的玻璃基板上做觸控層,不會出現製程干擾等問題。

In-cell,是將觸控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是目前最薄和用料最少的方案,但製作工藝難度也最大。In-cell現在主要是良品率的問題,而且觸控和液晶面板共用驅動電路,隨著尺寸的增大,觸摸靈敏度會有所下降,所以蘋果並未在ipad上使用In-cell。但未來隨著工藝的改進,有可能解決上述問題。

如果未來on cell/in cell成為主流,顯示面板製造商可以直接自己採購透明導電材料來製作觸摸屏,將改變整個觸摸屏的供應鏈關係。

3.柔性觸摸屏

最先應用的有可能只是有一定的固定彎曲,做成曲面,現有ITO能夠做到。但未來可以隨意捲曲,摺疊,拉伸的話,ITO是無法做到的,必須需要可替代材料。

七、主要風險

(一)專利技術是否能夠真正商業化

1.公司的專利技術是否能夠實現將5微米線寬的銅網印刷到電子線路薄膜上,並保證製作過程的成品率,和最終產品的可靠性和壽命。

2.在科技產業,新產品的研發和商用化的失敗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對自家技術的吹捧也是常有的事,過去的失敗不代表你之後的產品就不能成功。但同時,我們也需要警惕管理層的誠信風險。

公司現在只是宣佈簽署了一些合作協議,並無實質的供貨合同,而且公佈的協議相關細節非常少,但公司管理層卻不斷的在強調如何增加產能。500萬美元對於大型PC廠商來說不算什麼大數目,很可能只是對一個潛在新技術的風險投資。

3.根據公司的監管備案,公司用於研發UniBoss和Diamond Guard的費用總共不超過1500萬美元,但卻聲稱產品毛利率可以達到50%。

(二)產品商業化後,同樣面臨挑戰

1.同樣研發以銅網作為透明導電材料的CIT公司,正在起訴公司侵權。

2.由於市場空間巨大,很多公司都在研發可替代ITO的產品,其中Atmel,富士和Cambrios已經開始部分供貨。在產品性能和成本上,公司的UniBoss產品是否真正具有優勢,並在觸摸屏這個快速發展的產業中,一直保持競爭力。

科技產業某程度上就像時尚業,one day you in,next day you out.不管今天你的技術看起來有多領先,明天你都可能成為歷史。這考驗著你對於材料學的專業知識和對未來觸摸屏技術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

i美股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124

馬云談企業成功:不是跟上一代競爭,重點是放眼未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998.html

馬云:「在這個時代,改變世界只需要想法、技術與信念。」

我們可以從很多案例發現,很多成功、賺錢公司,一開始的目的都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解決某個問題。因為他們提供的服務滿足使用者需求,才是其成功、獲利關鍵。

接著就讓我們看看,阿里巴巴、淘寶的創辦人馬云,在美國史丹佛商學院分享自身經驗,鼓勵更多人擁抱這個變動的時代,並指出企業在未來成功的關鍵方向。

變動就是機會

馬云說:「世界在發生變化,如果你不採取行動,這個變化跟你沒關係,如果你參與行動,自己就是這個變化的參與者。」他分享,很感謝自己生長在這個變動的時代,接觸到矽谷、很多朋友帶給他很多靈感。

成功 3 要素: 沒錢、不懂技術、沒有規劃

沒錢

阿里巴巴起步時,只有 5 萬人民幣的資本,跟其他競爭者相比根本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任何一筆開銷如果花錯地方,對公司來說都是死路一條。馬云認為,很多創業者到後來失敗,原因不是沒有錢,而是錢太多。因為當你只知道用錢解決問題,代表之後會有更多問題出現。能用錢解決的或許都是小事,但馬云說,錢只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手段,而非問題解答。

馬云說:「公司的錢就像是國家的軍隊,不能輕易出動,但要出動一定就要贏。」

不懂技術

即便身為網路公司創辦人,馬云至今還是不知道 coding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對他來說這一點也不是問題。馬云說,不懂技術沒關係,但他尊重技術。

馬云談到,自今還沒跟技術人員吵架,他非常尊重技術人員、工程師,認為他們是把理想變成現實的重要人物,更是改變世界的重要角色。「理想沒有變成現實,就賺不了錢。」

曾經有人問馬云,你不懂技術,要如何經營網路公司。馬云回答,你做房地產的,但你會蓋房子嗎?馬云說,外行可以領導內行,但重點是要尊重內行。因為不懂技術,馬云曾經是公司唯一測試者,體驗產品是否好用,因為眾多客戶也是如此,他們不知道背後技術如何運作,只管產品可不可以用。

在商務領域,產品要成功,就一定要讓使用者能輕鬆使用,太複雜的商品很容易遭淘汰。馬云表示,雖然不懂技術,但他尊重技術、欣賞技術、敬畏技術。技術很重要,但技術背後的人更重要,因為技術將有著影響社會的力量。他認為,目前中國、世界步缺技術,缺乏的是對於技術的欣賞與敬畏。

「我」沒有規劃

變化是最好的計畫,但不可忘記方向感」當初成立阿里巴巴時,我並沒有寫一個明確的商業企劃書,因為你永遠不可能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連我自己都不知到。我們要懂得擁抱變化,人生就是一個計畫,而計畫要用行動寫出來才會有用。

或許看到這篇你會想,怎麼可能沒有計畫,但馬云說,是「我」不作計畫,但公司、阿里巴巴員工當然還是要有一些計畫。

馬云說,從來沒想過自己、阿里巴巴、淘寶、中國網路會有今天的發展。讓他不禁思考為何會有這樣的發展,馬云的結論是,這個時代很有意思,是個抱怨非常多的時代,可以說是個個最好的時代,但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但任何時代變化、社會矛盾,都是年輕人的機會,如果社會不變化,年輕人不會有機會

馬云表示,我們必須去適應變化的時代,變化不會有麻煩,不變化一定死,變化還有機會。所以,他非常感謝自己生在這個充滿變化與機會的年代。不用當官也可以改變世界、影響成千上萬人,只要真心認同這個想法,世界就會發生變化。

阿里巴巴理念:幫助他人成功

馬云說,自己很有幸生在這個時代,遇到很多好朋友,運氣也很好。但他提到,或許有人認為運氣這種東西是有限度的,認為好運過了頭就會開始走衰運,所以,馬云主張要懂得分享運氣,除了自己成功以外,大家也都要成功,如此帶動整個社會的正能量。

阿里巴巴第一天開始的目標就是,幫助天下創業者,因為創業真的是太累了。希望幫助小企業跟大公司抗衡,讓每個年輕人只要願意努力,都有機會成功,並提供他們可以成功的工具。

企業成功,放眼未來,不要跟上一代競爭

馬云認為,企業要成功,重點要放眼未來,而不是跟上一代競爭。希望阿里巴巴能幫助想要改變世界的人,讓他們有能力作想要做的事情。不管夢想如何,自己能做好是最關鍵的。

工業世代靠規模取勝,資訊時代靠創新取勝、個性化取勝。大數據將促使大企業改組、變小,把小企業變成靈活。這是個性化時代,我覺得很高興活在這個時代。

以前改變世界要用槍、砲,現在改變世界要用技術加想法,技術可以改變很多人生活。馬云說,自己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可以幫助別人成功,而這也是阿里巴巴存在的價值、意義, 與成功的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586

樓市分析(71):放眼中港的樓市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1867

小弟鍾意回顧過去,分析未來,特別係環球形勢
因為只要捉到一個大浪,基本上每日或每月的波動係唔需要理會。
呢輪大家極熱烈討論的樓市
係度又講下

買樓的動作保持了手上資金的購買力。
你可以話,我完全生活係本土,唔旅遊唔返大陸,可以唔理會匯價問題。
好抱歉,香港本土已基乎沒有生產線,9成完成品及原材料都由外地入口,升幅一定與匯價掛鈎。
因此乜都唔做,公司每年加你5%人工,你的購買力依然係跑輸大市。

睇番過去幾年樓市的表現,買入香港樓自住,鎖定支出,而做到增值之效。
如果買黎投資呢?
試下睇兩個CASE,以5年投資時期作基準,假設左聯繫匯率係呢5年都不變。

CASE1 買香港樓
買入香港樓投資,3成首期再租出去,每月租金只約等於供款利息(4%),要補貼差餉管理。
以一層250萬樓為例,3成首期75萬,供20年每月供1萬1度,放租收番1萬,差管加埋約每月$1,500。,即每月共要補貼$2,500。
當樓價每年咁癲升1成,5年後值400萬,減去銀行負債173萬,以及一買一賣佣金厘印雜費開支15萬,及每月差管及供樓支出共15萬(2500×60月),得回197萬,獲利122萬。

CASE2 買內地樓
如果用投資咁買入內地樓又如何?
買一層85萬人仔的內地樓(每平方米10,000×85平方左右),即係港元90萬。
3成首期HKD27萬,20年計每月供RMB4400/HKD4650(內地按揭息口較高,6.5%計),放租可以收RMB2,500。管理費RMB200,即每月要貼RMB2100/HKD2220。
同樣每年升1成,5年後值137萬人仔,減去買賣開支5萬,中間補貼14.5萬(已計及平均人仔每年升7%,平均一月RMB2420),還埋銀行條數,得回58。5萬人仔。
但5年後,人仔對港元已升到0。67:1,即1蚊人仔可得1.5港紙
58.5萬人仔再對回港紙,變番HKD87.8萬。獲利約HKD61萬。

CASE1,首期75萬,每月補貼HKD2500,預期獲利港元122萬
CASE2,首期27萬,每月補貼平均RMB2420(已計升值因素),預期獲利港元61萬。

CASE1,特點如下
1.遇上租霸或丟空時,每月補貼金額會暴升,現金流不足之人有機會要被迫斬倉賣樓,守唔到樓升果日。
2.香港市場(或曰香港人)熱得快凍得仲快,轉向速度可以快到你唔信
3.香港市場有超級界王拳俾你玩,鍾意既可以去盡D95按,20倍界王拳。

CASE2,特點如下
1.人仔升值的可預期及穩定性較高
2.樓價波幅較香港更大,可以一年升1倍或倒轉跌50%都得。
3.按金(首期)比率較高,無95呢支歌仔。

呢D都係一D粗淺計算估量,但作出一個重大投資決定前,如果連呢D數都唔計,而盲目相信傳媒或所謂專業投資者的建議,咁真係祝你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01

併龍邦、取台壽保、放眼中信金 賭王何鴻燊之女入主台灣壽險業?

2014-04-24  TCW  
 

 

四月七日,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川盟金融突然宣佈停牌(暫停交易),市場盛傳,這家由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女兒何超蕸擔任董事長的公司,即將入主台灣壽險業,可能因此撼動一五○萬張保單、八十七萬名保戶權益?

撰文‧劉俞青、周岐原

初春,三月十日,港股創業板的一家上市公司—川盟金融的董事會上,正在熱烈討論一件併購台灣上市公司的案子;一個多月後,四月七日開盤,川盟金融突然宣佈停牌(暫停交易),停牌原因是:非常重大收購,消息一出,本刊第一時間立刻掌握這項重大購併案訊息。

因為川盟即將購併的公司,很可能大大影響台灣一五○萬張保單、八十七萬名保戶的權益,重要性不言可喻。

根據可靠消息指出,川盟正在洽談購併的公司,就是台灣上市公司:龍邦國際,因為龍邦的大股東,正打算將其手上一九%龍邦的股票,以每股約二十五元、總價約二十六.七五億元的價格,賣給川盟;如果後續一連串的收購動作順利,這家港股掛牌的川盟公司,有可能入主龍邦國際,再透過龍邦持股三七.二%的台灣人壽,成為台灣人壽八十七萬名保戶的新老闆。

台灣人壽花落誰家?

何鴻燊家族引人注目

川盟究竟是何等角色?竟能如此輕易入主台灣保險業?事實上,這家公司最引人注目的,是董事長何超蕸正是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女兒。

根據資料顯示,川盟金融其實是一家剛成立未滿三年的公司,二○一一年十月在香港創業板掛牌,主要為企業擔任融資顧問。然而在香港這個金融中心,光是擁有同類資格的同業,就有二百多家,可見這類顧問服務業競爭相當激烈,想脫穎而出並不容易;在四月七日停牌之前,川盟的股價僅僅○.七港幣。

川盟在港股創業板的能見度並不高,以其在停牌前規模來看,市值約新台幣六十億元,相較於這次意圖買下的龍邦市值逾一百億元、台壽保市值近二四○億元,這次川盟跨海來台、以小併大,企圖心很大。

而這次交易的標的物—龍邦國際,則是朱炳昱一手創立的公司,目前由兒子朱博瑋擔任董事長,名下的董事除了朱家父子外,還包括正新橡膠第二代羅銘鈴、美利達董事長曾崧柱、富安德堡投資董事長林峻樟、代表昇恆昌公司的法人代表朱子慶,以及代表國寶服務的興發投資二席、大慶證券董事長莊隆慶等共九席。

對此,本刊求證龍邦國際發言人蔡德夆,他表示對此交易一無所悉,本刊並請他轉達求證朱炳昱本人,但到截稿前尚無回應;而另外龍邦的大股東之一、國寶人壽大股東朱國榮特助王化宇也表示如果有,也簽有保密協定,因此無可奉告。

近幾年來,龍邦逐步轉型為控股公司性質,而名下最具價值的轉投資,就是持股三七.二%,相當於市值約九十億元的台灣人壽股票。換句話說,誰買了龍邦國際,就等於持有九十億元價值的台灣人壽。

但這筆交易弔詭之處就在於,台灣人壽在去年十月底才剛剛賣給中信金控,當時中信金控以每一股台灣人壽股票換一.四四股中信金控的價格,購併台灣人壽,並已經過雙方股東會通過;雖然這個購併案後來因為中信金控風險控管的重大缺失,遭到金管會處分,因而暫時擱置,但金管會表示,只要中信金控未來改善,購併案仍可以繼續;換言之,如果一切順利,川盟甚至可能以台灣人壽大股東的身份,晉身成為中信金控的大股東。

龍邦大股東提早下車?

台壽保購併案一度後悔

偏偏就在購併案暫時卡關的尷尬期,卻傳來龍邦的大股東提早從這樁交易中「下車」的消息,如果大股東如願出清手上所有龍邦的股權,未來,台灣人壽與中信金控的購併案究竟成不成,卡不卡關,都與朱董無關了。

不過在此之前有段插曲,據瞭解,當時中信金控與台灣人壽歡歡喜喜宣佈結親之後,市場傳出台灣人壽董事長朱炳昱對此交易曾經一度後悔,甚至私下表示「金管會不一定會通過」云云,後來還驚動保險局長曾玉瓊親自詢問朱炳昱本人。而如今龍邦大股東亟欲提前「下車」,力求和台灣人壽購併一案脫鉤,是否與當初「後悔」有關,不得而知。

事實上,根據︽今週刊︾所掌握的資訊,川盟目前規畫第一波先買下一九%股權,但之後龍邦其他股東也會承諾把投票權交給董事長朱博瑋一併處理,川盟將在龍邦未來的股東會上掌控超過一半的股權,並且川盟將在龍邦的董事會上,提名六名董事,全面掌控董事會。

不過,據悉川盟的最後目標是要掌握六成股權,除了第一階段的一九%之外,後續四一%來自哪些股東?令人好奇。

但無論是台灣人壽或中信金控,川盟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是否真能如此長驅直入,這麼簡單就成為台灣金融業的大股東?恐怕還有好幾道難關要闖。

首先,是「保險業大股東適格性」的問題,本刊去電詢問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曾銘宗表示,目前這個案子尚未送進金管會審查,「連溝通都沒有,金管會並不知道有這個案子。」但曾銘宗也強調,台壽保的大股東是龍邦國際,如果龍邦國際的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動,「金管會會追溯到更上一層的股東(指龍邦國際的股東)去認定適格性」。

不過金管會也強調,根據WTO(世界貿易組織)的國民待遇原則,如果是單純的港資入主台灣壽險公司,並無不可。

股東適格性是第一關

中信金購併也卡變數

至於這次交易案的主角——「何鴻燊的女兒」是否就是單純的港資?今年四十七歲的何超蕸,是「賭王」何鴻燊與二太太藍瓊纓所生的第三個女兒。這一房除了小女兒何超儀投身影劇圈,其餘一子三女都在家族事業任職,本身有房地產代理執照的何超蕸,自○一年起就在父親的信和集團擔任董事,掌管物業管理部門,以及零售部門的行銷企畫工作。

相較於常登上媒體的胞姊何超瓊,何超蕸的知名度似乎較低,這次因為川盟與龍邦交易,正式在台灣資本市場亮相。

原來何超蕸個人,就持有川盟約四%股權,在一二年,由何超蕸持股三六%、專門研發愛滋病藥物的Refulgent Sunrise Limited公司,出售二成股權給川盟金融,何超蕸的名字才在財經版見報。後來,她又向川盟大股東陸續購買股權,目前何超蕸持股比率已達二六%,同時兼任董事長。

另外有資深市場人士表示,何超蕸早就流露對台灣資本市場的興趣,尤其是小型上市公司;例如日前差一點認購一家台灣小型半導體上市公司的可轉債,但後來因故未能成局。

除了適格性問題之外,目前金管會卡住了台灣人壽與中信金控之間的購併案,也是川盟買下龍邦之後的重大變數。

根據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陳泰明律師表示,通常購併案合約中都會約定,該購併案一定要主管機關核准始得生效。如果購併最後未能成局,那麼川盟就在「台灣人壽」這關止住,成為台灣人壽的股東;但如果金管會放行,川盟將一路闖關,最後有機會成為中信金控的大股東,這家香港公司甚至可能對今年中信金控的董監改選,產生關鍵性影響。

無論如何,川盟這一記變化球,已經驚動了台灣金融圈,究竟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女兒能否順利踏入台灣金融業,就看主管機關金管會的態度了。

何超蕸

出生:1967年(澳門賭王何鴻燊二房藍瓊纓三女)現職:川盟金融董事長、信德集團執行董事、中國政協遼寧省委常委

經歷:東華三院副主席

學歷:美國Pepperdine大學大眾傳播系、心理系雙學士

川盟金融

成立時間:2011年4月20日港股上市:2011年10月12日

董事長:何超蕸(右三)

股價:0.7港幣

市值:15.54億港幣

(約合新台幣61.3億元)主要業務:為香港及中國的上市及非上市公司提供企業財務顧問服務香港公司川盟將成台灣金融業大股東?

川盟金融 市值61.3億元

持有 19~60%

龍邦國際 市值103.9億元

持有37.2%

台灣人壽 市值239.4億元

併入

中信金控 市值2788.1億元

龍邦轉投資橫跨多產業

被投資公司 持股比例

(%) 帳面金額(億元) 主要業務台壽保 37.2 69.2 人身保險保勝投資 100.0 15.8 各種生產事業投資龍衛健康 100.0 4.7 醫療器材批發瑞助營造 35.3 3.8 營造工程

廈門國金

中心開發 30.0 8.8 不動產開發、

經營管理

未來資產

投信 9.5 1.3 投資國外房地產

及進出口貿易

台壽保資融 37.2 4.8 分期付款、租賃

及應收帳款買賣

台壽保產險 37.2 7.31 產物保險君龍人壽 18.6 2.81 人身保險九鼎創投 14.0 2.3 創業投資註:僅列入金額逾1億元之轉投資,且合計間接持股比率。

資料來源:龍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