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雙十一”商品期貨暴跌真的算慘嗎?

周五商品市場出現大幅波動,一時引起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群眾圍觀。如果真以為周五是一場殺戮,那麽“十·一”長假過後,以“絕代雙焦”為代表的大宗商品,一言不合就漲停,鬼知道空頭又經歷了什麽。

一天暴跌就算慘 那暴漲一個月算什麽?

回顧“雙十一”夜盤行情,的確較為罕見且劇烈。一時間PTA、錫、菜粕、橡膠、棕櫚油、豆粕、鎳、豆一、棉花、豆油、黃金、菜油等12個商品期貨盤中觸及跌停,其中菜粕、PTA截至當晚夜盤收盤仍封死跌停。從波幅來看,棉花僅用了6分鐘完成了漲停到跌停的魔鬼轉身,6分鐘內暴跌13%,成為了市場最為關註的焦點,也是市場較為罕見的現象。

單從一日行情來看商品市場的確波動有點過激,從漲停到跌停的棉花讓交易者心理上遭受了強大沖擊,然而只要稍微冷靜地思考一下,或者打開日K線看看,這是在怎樣的市場環境下才發生的,這樣的調整或許並不算什麽,甚至是意料之中。

“十·一”長假過後,“絕代雙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拉升。短短一個月的交易時間內,焦炭、焦煤累計漲幅達到70%、60%。受此影響,國際、國內商品市場開啟亢奮模式,整個商品市場幾乎沒剩下幾個沒有漲停過的品種。2%的漲幅,在往年可能算是很大的行情了,而現在每天都有漲5%的品種出現,整個市場都在躁動。

商品投資也越來越多地吸引各方資金關註,在保證金交易的市場里,以十倍杠桿計算,70%的漲幅意味著投資者月回報可以達到7倍之多,這還不計算浮盈加倉的利潤。尤其在11月7日的焦煤,一個商品在沒有突發因素的情況下,單日漲幅達到10%,對於做多的投資者而言,單日保證金就能實現翻番,不明真相的群眾可能以為這是一場盛宴?

其實不然,如果“雙十一”算是黑色星期五的話,那“十一”長假後的行情對於空頭就是黑色的十月,其實這場殺戮早已開始,只是群眾不知。雖然我們都知道期貨與股票投資不同,剔除商品套保因素,商品期貨市場是一個零和市場,在一路上漲的時候並不是皆大歡喜的,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空頭的感受。

記者認識一位小散,在十月底告訴記者他做空了1手焦炭(保證金約1.7萬),11月4日(周五)他告訴我他虧了3萬,並在當日加了兩手(總保證金接近6萬),11月7日(周一)他告訴我虧了10萬,截至雙十一晚上跳水前,他還告訴我虧損已經達到17萬之多了。

因此如果說“雙十一”的調整算是血洗的話,那對於做空的交易者來說,這波行情只能算多頭放下屠刀罷了。

商品市場其實只是正常的調整

誠然,這波調整有政策面的因素,但單純從盤面來看,周五的行情與其說是血洗,還不如說是多頭的踩踏。經過一輪持續上漲後,有回調是很正常的,這是市場的常態。

與股票市場不同的是,商品期貨市場的投資者往往會利用止損單對自己的持倉進行保護,一般而言,多頭投資者的止損單會低於現價的某個位置觸發,即跌破了某警戒線自動發出平倉指令。為了確保止損單能成交,期貨交易者往往會將止損價設為市價成交。然而,當止損單(或者說止盈單)過於集中,甚至大於當時的所有買盤,那麽悲劇就發生了,止損單將會把商品價格壓到跌停價成交。

慘烈呼?其實不然。這種被偷襲式的跌停有時候就像烏龍指,價格往往會出現瞬間回歸的情況,我們看到大多數商品觸碰跌停價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其實包括棉花在內,當時大多數商品都經歷了一波大反彈。事實上除了菜粕與PTA周五以跌停收盤,大多數品種都未出現跌停。

市場最慘烈的並不是大幅反向波動,而是反向大幅波動後沒有成交。有連續交易的地方你可以用止損回避風險,而沒有交易則什麽都不能做。2008年就出現過這樣的風險事件,當年也是“十一”長假,長假之後所有商品被連封“一字板”,當時大多數商品連續三個一字跌停板,一些厲害的品種直接5個跌停板。虧損的投資者無法砍倉,眼睜睜地看著錢一天天減少,期貨公司也只能幹瞪眼,直到客戶賬戶變為負數,那才叫慘烈。

技術面看,周五雖然經歷了大跌,但是多頭趨勢仍未發生改變。當然隨著監管層調控措施密集出臺,市場又經歷了“雙十一”的風波,市場短期做多情緒或許會受到影響。但是從大環境來看,商品的牛市仍未改變。

恒泰期貨副總經理江明德近期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在資產荒這個大背景下,期貨品種具有積極的投資意義。首先,資產荒反映的是資金多,實物資產一定是資金尋找的目標,不在期貨市場就會去現貨市場,不在大宗商品就會找小宗產品,“蒜你狠”會卷土重來。其次,信用貨幣不確定性下的資產荒對應理財需求的快速增長,無論是CTA基金還是FOF產品的發展會對期貨市場帶來新的動力。第三,在去產能下的供給端和擴基建的需求端兩端因素的作用下,大宗商品特別是資源品價格的上漲是一種趨勢。

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宏觀策略總監徐小慶在周五的上海有色網年會上也表示:“明年外需可能會有一個顯著的改善;全球發達國家PMI跟隨新興市場PMI回升;未來10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點一定是在亞洲,中國將來出口最大的拉動在東南亞而非歐美;一帶一路對中國出口的拉動不能低估;明年商品的需求不會比今年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3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