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藉機翻盤 台灣索尼愛立信總經理 葉順發

2010-8-5  TNm





手機業界風起雲湧,操盤手總如走馬燈般變換,唯有葉順發一人獨撐台灣索尼愛立信,一守10年。

Ericsson在台曾經創下6成市占,2001年結合Sony後,磨合不良,沒有新品推出,市占跌到僅剩3%,差點被踢出台灣。

葉順發用磨功穩住基本盤,從通路下手,設立旗艦店、掛招店強化品牌。撐過磨合期,挾二大品牌優勢,陸續強打照相手機、音樂手機,結合天王歌手王力宏造勢,總算由黑翻紅,重返第二名。

哇係豬哥亮,甲你共今晚哪道菜尚好吃…」一頭白髮、手機業界人稱「發哥」的台灣索尼愛立信總經理葉順發,在經銷商家庭日大會上豁出去,扮成豬哥亮,噘起嘴巴,娛樂現場的老闆們。由於他長期跑在第一線,跟許多經銷商老闆相熟,現場笑聲不斷。

品牌合併 陷困境

目前,Sony Ericsson的全球市占率名列第五,但葉順發卻帶領索尼愛立信衝上台灣第二大手機品牌,二○○九年,索尼愛立信在台灣市占率為二三.八%,僅次於NOKIA的三一.二%,是十五到二十九歲年輕族群最愛的手機。

葉順發身段柔軟,正因為他的事業曾經登上雲端,卻也曾重重摔到谷底。在一九九九年台灣易利信時代,他是手機部門的最高主管,而二○○一年十月Sony與Ericsson合併後,卻是惡夢的開始,市占從六○%如溜滑梯般跌到三%以下。

合併前,Ericsson不論在台灣或全球,與NOKIA、Motorola分占手機市場前三大,華人地區採用藝人劉德華、金城武代言極為成功;而 Sony的跨國品牌與行銷奧援,更是其他品牌望塵莫及。這二大品牌的合併,讓同業深恐以後將是Sony Ericsson獨大,簡直可以躺著賺。

沒想到,這卻是一連串困境的開始。合併前,台灣Ericsson曾有過月市占率超過六○%的風光歲月,一支T28靠著金城武代言加持,在台灣大賣超過六十萬支,卻因為零件問題,使用半年後頻傳當機,消費者怨聲載道,紛紛退貨。

放下身段 攻通路

當時剛「扶正」成為台灣索尼愛立信總經理的葉順發,左手忙著滅火,右手安撫通路商,事件好不容易平息,回頭又發現Sony Ericsson產品出現空窗、二年完全沒有手機可以拿出來賣,全球業績狂瀉,台灣市占率也一路下滑至不到三%,從前三名瞬間跌出十名之外。當時 NOKIA、Motorola站穩老大,OKWAP、三星這些「昔日敗將」也迅速追上來,壓得葉順發喘不過氣。

手上無牌可發,葉順發連賭上一把的籌碼都沒有,只好緊抓通路,像個基層業務員一樣天天守住經銷商,就怕流失任何機會。「當時發哥天天跟Bruce(通路商 神腦國際執行副總邱致忠)照三餐打電話。Bruce一早進公司,發哥電話就到,我們都笑稱他們倆通電話的次數比跟老婆還多。」業界人士回憶:「要不是發哥 這樣放下身段、死纏爛打,Sony Ericsson根本沒有產品,市占率不可能還有三%,早該變成○%被踢出台灣了。」

「那時為一張訂單,從早上十一點守到晚上十點慢慢磨,就是不想讓別的品牌趁虛而入。」葉順發搖頭:「通路商沒有在我最困難的時候遺棄我,總還看交情給個幾張單…」

授掛招店 首賣權

靠交情不能撐多久,既然總部缺乏支援,葉順發只好咬牙自己做。Sony跟Ericsson結合,新品牌卻沒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他決定從通路下手,成 立旗艦店,並跟全台通訊行合作「掛招店」──讓通訊行成為特約經銷商,高掛Sony Ericsson招牌來打響這個新品牌。

但此舉在業界並不被看好,因為同業Motorola曾在東區黃金地段設立旗艦店,其他品牌也成立過掛招店,但效果都不顯著。大家都等著看Sony Ericsson要如何靠著這些老招數起死回生。

別人只是將品牌掛在店頭,葉順發不同,為讓掛招店對Sony Ericsson產生忠誠度,他讓掛招店有新款的獨家首賣權,其次,還提供提供消費者軟體升級、維修等服務。業績優異,他不吝嗇贈送手機、免費招待店家全家旅遊;業績不好,則逐年淘汰。

他又花了二年的時間觀察與調查地段,最後在西門町的獅子林成立旗艦店:「這裡雖不是西門町心臟地區,但租金也相對便宜,可以撐比較久。旁邊有電影院,觀眾等電影開場時可進來殺時間。」這個策略果然奏效,旗艦店第一年就獲利。

推高階機 虧轉盈

苦撐二年,直到二○○三年推出直立式的手機T610,創下三小時賣出三百支的紀錄,讓Sony Ericsson終於轉虧為盈。以此訂出二大主力產品線:照相手機與音樂手機。

易立信時代的T68,是全球第一個外接數位相機的手機,待Sony Ericsson合併後,結合Sony的Cyber-shot技術,又開啟照相手機風潮。二○○四年,同業還在推三十萬畫素的照相手機,索尼愛立信就推出 一百三十萬畫素的S700i;隔年,同業在像素上窮追猛趕,索尼愛立信轉而延續Sony的強項Walkman,正巧搭上手機聽MP3的風潮,重回市占第三 的寶座。

二○○五年,索尼愛立信找上屬新力音樂的王力宏擔任產品代言人,並結合當年他發行的專輯《蓋世英雄》作宣傳,廣告、MV、演唱會大舉拉抬品牌聲勢,一年內 在台市占率成長一倍衝破二○%,坐二望一僅次於NOKIA。原本不喜公開曝光的葉順發,因為這一仗打得漂亮,也在媒體上頻頻露臉。

「這不是我的本性,但我願意改變。」一路走來,葉順發都是這樣挑戰自己。他原本只是個宅男工程師,大學畢業後,進入ALCATEL阿爾卡特(原ITT,美 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擔任軍方通信設備測試工程師,工作就是在公司測試、出差、到基地測試,他說:「整天只要跟機器溝通就好,反正我本來就很木訥,不喜歡 接觸陌生人。」

拚衝業務 改個性

後來,到了西門子當應用工程師,他跟著當業務的大學同學出門應對客戶:「那時我就覺得業務真好,下訂領一筆,結案又領一筆,剩下的苦工全是我做。」他決定改變自己的個性:「如果我不改變,一輩子就這樣苦哈哈。改變當然會遇上挫敗,但沒有挫敗過的人生,要成功也很難。」

葉順發鼓起勇氣,苦練英文,雖然競爭對手都是從國外回來的碩士,他卻毫無畏懼,憑著工程基礎,拿下了當時電信局(今中華電信)的訂單,一路從通用、北電、阿爾卡特、易利信到索尼愛立信,由工程師做到總經理,是不折不扣的電信業沙場老將。

這十年,手機業物換星移 ,台灣Motorola換了五任總經理,台灣NOKIA也換了四任,只有葉順發坐穩位置,還因台灣的成功經驗受到英國總部表揚。

父親影響 學工科

葉順發的父親是鐵路局的技工,家中有五個孩子,他排行老四,家境只能勉強溫飽。但父親給他的影響很大:「我爸很能幹,從屋子到水電到所有機械,他都會修,站在他旁邊,只會覺得自己手很不巧,什麼機器都不會修。」

但大學選填志願時,他還是選了工科,後來竟成為整天跟機器打交道的工程師。原本個性木訥,卻強迫自己去學著當業務,也一路當上了總經理。

「如果個性是風,逆著風走遇上的不見得全都是壞事哪。」葉順發說。那天,我跟著他在西門町走走逛逛,總戲稱自己是LKK的葉順發,眼睛卻比我利,很快就在攤子上看出最新流行的玩意。我心想,手機界最資深的總經理,卻做得了最年輕的品牌,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後記

˙葉順發大學時正是民歌極盛期,他自稱是宅男,整天只在宿舍看書、自彈自唱。

˙葉順發的妻子是電信同業,當時因為業內陽盛陰衰,追求者眾多,在AT&T工作時被外派出國,有人用情書情話綿綿,有人用越洋電話窮追猛打,但害 羞的葉順發只寄上一整捲自彈自唱的錄音帶,沒想到女孩天天聽著歌想家、流眼淚,進而思念起男孩,回國之後,2人果然結為連理。

˙以逸代勞,雖然跟葉順發跑業務的風格不符,不過,我想,大概這也算是第一代宅男出頭天的故事吧。 葉順發小檔案

生日:1958年5月18日

學歷:輔仁大學電子工程系

經歷:阿爾卡特測試工程師、北方電訊經理、台灣易利信副總經理、索尼愛立信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婚姻:已婚、1子1女

最喜歡:唱歌、晨泳

最討厭:缺貨

經營哲學:充分授權,騎著千里馬絕對比自己跑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47

愛立信進駐遠東通訊園區 徐旭東足感心

2011-9-29  TWM




國際通訊大廠愛立信(Ericsson)台灣營運總部,九月八日進駐新北市板橋區遠東通訊園區T-Park。身為遠傳上游廠商,愛立信直接用行動力挺房東 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讓徐老闆「足感心」!

T-Park的前身是遠紡板橋舊廠改建,徐旭東斥資數十億元將T-Park打造為綠建築,不但開路種樹,還在園區內挖人工湖;為了落實地面雨水回收,道路 底下藏著一座巨大的水資源回收系統。因造價高,遠東通訊園區租金每坪開價一二○○元以上,刷新新北市商辦市場行情。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曾詩淵表示,板橋快速道路四通八達,視野採光又好,讓他決定從台北市搬來新北市。由於遠東通訊園區以綠建築理念興建,這讓重視環保的瑞典 愛立信總部相當認同,預估每年可省二○%能源費用。不僅省管銷成本,又可維繫遠傳關係,愛立信可說一魚兩吃。

美商高盛是另一個例子。外商投資銀行在台總部幾乎都搬到信義計畫區,高盛辦公室依舊堅守敦化南路遠企大樓。當然,高盛的「堅持」,房東徐旭東也了然於心。 今年以來,兩檔亞泥海外債券發行,高盛都是主辦承銷商。據了解,就連接下來遠東銀籌資案,也都交給高盛主辦。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4

華為成全球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2013年收入超越愛立信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1/58351.html

2月1日早間消息(蔣均牧)隨著愛立信2013年第四季度財報的發布,“華為何時超越愛立信”這一延續了數年的懸念在2014年初被終結。截至目前,全球五大電信基礎設施供應商中,華為、愛立信、諾基亞通信三家披露了2013年全年業績。按2013年12月31日匯率折算,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93-396億美元、353億美元、152億美元。鑒於阿爾卡特朗訊和中興通訊歷年收入規模,華為已成全球最大電信基礎設施供應商。業績對比愛立信最新發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其全年凈銷售額2274億瑞典克朗,基本與2012年持平,約合353億美元;實現凈利潤122億瑞典克朗,2012年為59億瑞典克朗。“2013年,考慮匯率因素,按可比單位計算,愛立信年銷售同比增長5%。我也很高興地看到,我們已成功地與三星達成知識產權交叉許可協議。”愛立信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衛翰思(Hans Vestberg)表示,“盡管受到匯率下降的巨大挑戰,但得益於網絡銷售和網絡部署的積極驅動,集團運營利潤率在2013年逐漸好轉。”他指出,愛立信在過去一年中展開了多項戰略性舉措,包括管理行業中正在發生的技術轉移與針對未來業務機會進行的公司轉型。在繼續鞏固核心業務的基礎上,通過收購等一些重要舉措致力於在新的和有針對性的關鍵領域樹立領先地位。而華為早些時候發布的未經審計的2013年業績報告顯示,其全年銷售收入為2380-2400億人民幣,約合393-396億美元;主營業務利潤預計達286-294億人民幣,較2012年增長約43-47%。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表示,該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和資產負債率均保持穩定;集團堅持推行管理變革,通過簡化管理實現運營效率持續提升,未來五年銷售收入複合增長率將保持10%左右的水平。不同發展之路全球經濟形勢持續低迷、電信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乏力,令絕大部分運營商市場上的玩家面臨巨大經營壓力。過去幾年中,愛立信與華為這兩家行業領頭羊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轉型道路。愛立信繼續專註於運營商市場,發力電信管理服務、運營支撐系統與業務支撐系統OSS/BSS,2013年這兩塊業務的凈銷售額總計為1096億瑞典克朗,約占整體收入的48%;並重組專利部門,基於公平、合理、非歧視(FRAND)原則貨幣化其知識產權資產。華為於2011年初在其董事會上重新厘定了業務組織架構,成立運營商網絡、企業、消費者三大業務BG,走向企業市場和消費者市場,2013年這兩塊業務貢獻了整體收入的30%。其中,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預計超過90億美元,憑借約5200萬部智能手機發貨量躋身全球前三大廠商;企業業務收入占比約為7%,盡管基數較小,孟晚舟披露華為內部對該業務的發展抱有強烈信心。作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樣板,華為遭遇了西方世界的“有色眼鏡”審視――繼2012年美國國會拋出華為涉嫌信息安全的報告以來,2013年所謂“網絡安全關註”事件仍層出不窮。以運營商網絡業務約占整體收入70%計,華為在運營商市場上的收入約合275-277億美元,仍與愛立信存在一定差距。盡管大規模4G建網高潮已經過去,2013年第四季度,北美地區仍占愛立信整體收入的13.8%,而華為在這一市場上幾近“缺席”。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佚名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52

小米在印度遭愛立信起訴 手機或將禁售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1/148301.html

據印度媒體報道,德里高等法院日前裁定,小米侵犯了愛立信專利,並下發了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銷售手機。

\需要註意的是,印度法院判定相關專欄屬於標準必要專利(SEP),愛立信也同樣起訴了印度本土智能手機廠商Micromax、Gionee和Intex侵犯其相關專利。

愛立信為全球通信設備巨頭,在通信標準必要專利、核心專利、移動通信專利等方面都有數額巨大的專利儲備。報道稱,愛立信今年7月曾要求小米為這些專利支付費用,但小米並未回複,隨後愛立信向德里高等法院提出了專利維權訴訟。

根據法院的裁定,小米不能向印度進口任何新手機,也不能推廣或銷售這些產品。這意味著,在解決專利糾紛前,小米可能不能在印度銷售任何手機。小米在印度市場主要銷售紅米1S和紅米Note。但小米表示,計劃在本月推出4G版紅米Note,明年初推出米4手機。

印度目前成處於功能機向智能手機轉型市場,其90%用戶購買手機價格都約合人民幣500元以內,對國內手機廠商來說是一個機會。

但專利問題將成為中國手機廠商進入國際市場但首個“攔路虎”,在此之前,諾基亞也曾在印度市場針對中國手機廠商提出了專利訴訟,並取得成功。

小米印度主管馬努·庫馬爾(Manu Kumar Jain)對此表示,公司尚未接到法院的裁決。庫馬爾說:“我們尚未接到德里高等法院的官方通知,我們的法律團隊目前正在對此進行評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41

鯨吞電信設備巨頭阿朗 諾基亞叫板愛立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6455.html

鯨吞電信設備巨頭阿朗 諾基亞叫板愛立信

一財網 吳豐恒 2015-04-15 16:51:00

合並完成後雙方將以諾基亞品牌組建公司,不過也會延用阿朗貝爾實驗室品牌開展與網絡相關的研發。新諾基亞公司總部位於芬蘭,其戰略業務部門和主要的研發中心將設在法國、德國、美國和中國等國家。

4月15日,諾基亞、阿爾卡特·朗訊在巴黎召開聯合新聞發布會,宣布二者合並。

根據兩家簽署的諒解備忘錄,諾基亞將提出要約,全額收購阿朗已發行的證券,並在法國和美國以公開換股要約的方式進行合並。以諾基亞2015年4月13日收盤價7.77歐元計算,經過完全稀釋後,全股票交易對阿朗的估值為156億歐元,成為近年來全球通信設備商中規模最大的重組案。

據Gartner統計,諾基亞2014營收154億美元、阿朗2014年營收159億美元,按照公司整體營收排名,二者分別在全球通信設備商中名列第四、第三,雙方營收總和已超過排名第二的愛立信。

目前,雙方董事會均已通過了合並計劃,預計公開換股將在2016年上半年啟動並完成。

據記者了解,合並完成後雙方將以諾基亞品牌組建公司,不過也會延用阿朗貝爾實驗室品牌開展與網絡相關的研發。新諾基亞公司總部位於芬蘭,其戰略業務部門和主要的研發中心將設在法國、德國、美國和中國等國家。

在新諾基亞人事架構中,芬蘭企業家李斯拓(Risto Siilasmaa)擬被任命為公司董事長,同時,阿朗將獲得新諾基亞董事會9或10名董事中的三個席位,其中一位將擔任副董事長。阿朗原有股東將持有稀釋後的新公司33.5%股份,諾基亞股東將持有66.5%。

諾基亞表示,雙方組建的新公司將保留阿朗在法國的雇員,尤其是位於維亞索市(Villarceaux)和拉尼翁市(Lannion)的重點工廠,遵守阿朗2015年的人員變動方案。截至2014年年底,阿朗共雇傭了將近52600員工,其中包括20000研發人員。其業務遍布全球(北美:44%,亞太:20%,歐洲:23%,全球其他地區:13%)。

“我堅信這是一項在正確的時間,進行的一項符合市場邏輯的,正確的交易。”即將擔任新諾基亞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蘇立(Rajeev Suri)表示,諾基亞和阿朗雙方的技術力量具有強互補性,產品組合全面,這將為物聯網以及向雲技術的演進奠定基礎。合並後,雙方將集合諾基亞、阿朗的研發力量,聚焦於下一代的網絡技術和服務研發。

新諾基亞公司預計將有有約 40,000名研發人員,研發支出在2014年已達 47億歐元,與華為、愛立信規模相當。未來,阿朗貝爾實驗室、諾基亞FutureWorks和和諾基亞技術公司三大研發主體將作為獨立主體運營。

諾基亞表示,將新增幾百個新崗位提供給有潛力開發“未來技術”的大學生,例如5G技術。同時,諾基亞計劃設立一個一億歐元的投資基金,用於投資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創業公司。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86

華為半年報出爐 1759億元營收等於兩個愛立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7341.html

華為半年報出爐 1759億元營收等於兩個愛立信

一財網 李娜 2015-07-20 14:16:00

近年來華為不斷擴大業務領域,聚焦於運營商網絡、企業網和終端領域,強調未來業務將圍繞管道戰略展開,而愛立信則更加專註於無線業務和服務,逐步確立了移動寬帶、網絡服務和OSS/BSS全球市場的三駕馬車業務模式。

20日上午,華為官網正式對外發布2015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17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營業利潤率18%。

此前,另一全球通訊設備巨頭愛立信也公布了二季度銷售數據,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實現凈銷售額607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13%。本季度實現毛利33.2%,而去年同期則為36.4%,加上第一季度的銷售數據535瑞典克朗,愛立信上半年銷售收入約為1142億瑞典克朗(約819億人民幣)。從數據上看,雙方營收差距不斷加大。

愛立信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衛翰思(HansVestberg)表示:“2015年第二季度公司銷售額增長11%。主要受到北美市場較低的擴容業務的影響,扣除匯率因素按可比單位計算,銷售額同比下滑6%。受到網絡部門的強勁發展的驅動,利潤率環比在改善。”

而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則沒有對具體財務數據進行進一步解釋。

但可以看到,上半年華為企業業務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構建了競爭力的基礎,並獲得客戶廣泛認可,開始進入加速發展的軌道。受益於雲計算、存儲、敏捷網絡等主力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中國及海外智慧城市、金融、教育、ISP等市場的廣泛應用,華為企業業務產品線增長開始加速。而華為的消費者以及運營商業務也在不斷發展。

把兩家公司的銷售業績進行對比也許對愛立信並不公平。作為電信行業的兩大領導者,在業內看來,兩家巨頭在發展路徑上已經明顯不同。

近年來華為不斷擴大業務領域,聚焦於運營商網絡、企業網和終端領域,強調未來業務將圍繞管道戰略展開,而愛立信則更加專註於無線業務和服務,逐步確立了移動寬帶、網絡服務和OSS/BSS全球市場的三駕馬車業務模式。

“一個在做加法,一個在做減法。而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愛立信在電信設備領域的轉型已現成效,對盈利能力的關註正在得到回報。”一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作為坐擁ICT(信息、通信和技術)行業領導者,華為的業務結構情況廣受業內外關註。早在2011年,華為就開始尋求轉型,將公司重組為三大事業部:運營商網絡、企業解決方案和消費者終端,而不僅僅是關註電信設備領域。

在此前的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輪值CEO徐直軍曾經提出,未來五年,運營商市場在華為的占比可能要從目前的70%縮減到50%~60%,企業BG收入達到100億美元。至於消費者BG,華為希望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而不是盯著蘋果和三星,甚至國內小米模式去發展。根據目標,2018年,華為消費者BG的銷售收入在300億美元左右。

徐直軍表示,從整體上來講,“華為還是一個能力有限的公司”。近幾年一直在思考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聚焦什麽放棄什麽。2013年華為終於想清楚了,華為將能力聚焦在信息流經過的領域,目標構築行業領導地位,“做謙虛的領導者”。其中,信息流過的領域包含“流量傳送、處理、存儲和流量消費”四個方面。

而愛立信則更加聚焦在運營商業務上。

2011年,愛立信向索尼出售其所持索愛50%股份,這意味著愛立信退出了手機市場。隨即,愛立信確定了以“電信設備為核心”的三大領域的聚焦戰略,並把相關的服務環節提高至戰略層面。

在此前的一次愛立信創新商業論壇上,愛立信高級副總裁對本報記者表示:“過去我們還是主要提供網絡設備硬件的公司,而現在,我們40%的業務來自服務業,同時還是世界上第五大軟件公司。”由“硬”轉“軟”的決心讓愛立信減少甚至放棄了部分低利潤市場。

“IP網絡、雲、OSS/BSS、電視與媒體、行業與社會五大轉型目標領域,愛立信去年實現10%以上的增長,今年繼續保持增長勢頭。”衛翰思表示,我們看到公司的目標領域均有較好進展,銷售額自第一季度以來也保持著強勁增長,這主要受到OSS&BSS銷售穩步增長的驅動。他稱,行業內的合並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今年上半年加快了成為真正ICT企業的轉型之路。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821

愛立信發布今年第二季度財報 凈利潤同比下降26%

愛立信今天發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愛立信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為541億瑞典克朗(約63.2億美元),同比下降11%;凈利潤為16億瑞典克朗(約1.87億美元),同比下降26%。本季度愛立信的毛利率為32.3%,較去年同期的33.2%有所下降。

愛立信在財報中表示,本季度其移動寬帶業務收入持續下滑,尤其是在那些受到疲軟宏觀經濟環境影響的市場。從地區來看,該公司在東南亞和大洋洲的收入出現了增長,同時,愛立信在中國大陸的4G業務收入和在北美地區的網絡收入繼續持穩。

從業務來看,報告期內,愛立信的網絡設備收入為268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14%;全球服務收入為245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7%;支持解決方案收入為29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7%。

為了應對移動寬帶投資需求的下降,愛立信將執行一系列重要舉措來進一步推動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目標在2017年間節省90億瑞典克朗的成本和效率項目,目前正在執行過程中。愛立信表示到2017年將把其成本節約計劃金額提升一倍。此外,愛立信將降低在IP方面的研發投資,並從新的公司架構中獲得效率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12

半年銷售收入2455億 一個華為等於三個愛立信

2013年整體銷售收入被華為超過後,曾經的通信業務“老大”愛立信在銷售收入上與“後生”華為的差距越來越大,兩家公司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一個華為已經相當於三個愛立信。

7月25日,華為正式對外發布2016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24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營業利潤率12%。

此前,愛立信也公布了二季度銷售數據。財報顯示,愛立信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為541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11%;凈利潤為16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26%。加上第一季度的銷售數據522億瑞典克朗,愛立信上半年銷售收入約為1063億瑞典克朗,約合819億人民幣。

值得關註的是,在同一天,有消息指在愛立信擔任了七年CEO職務的衛翰思(HansVesterberg)將卸任公司總裁、CEO和董事會成員的職務,而他在愛立信已經工作了28年。

“蘋果和蘿蔔不能一起比。”盡管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認為華為在業務上已經與愛立信路徑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從數據上看,華為在主營業務通信領域與第二名的差距不斷拉大。

華為官方發言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各業務領域的收入數據會在發布年報時公布,其他數據暫無披露計劃。而根據記者從內部了解到的情況,上半年華為在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領域增速均超過40%,其中企業業務增速亮眼,IT產品線增速超過50%。

三年收入翻了一倍

2016年華為是否能維持相應的增長目標?在今年4月份的財報溝通會上,華為高管回答這個問題時用了三個字:有機會。

“以運營商為例,目前全球LTE市場正在經歷第二波建設熱潮,而企業業務也在雲化,行業機會較大,終端業務目前全球頂級玩家的營收都超過了1000億美元,這都說明了華為業務仍有增長空間。”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CEO郭平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在經歷過2011年的低谷後,華為的業績曲線一直向上“瘋狂增長”。記者了解到,2013年上半年,華為的銷售收入僅為1138億人民幣,2015年達到17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而到了今年則比三年前翻了一倍,增長更是達到了40%。而當時定下的三大業務部門運營商網絡、企業解決方案和消費者終端如今已經成為華為收入引擎中的“三駕馬車”。

從財報內容來看,2016年的上半年,華為的三大業務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華為官方網站如此總結三大業務的表現:“企業業務進入加速發展的軌道,消費者業務在全球市場保持穩健增長,運營商業務持續深入洞察和技術創新。”

華為內部人士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上半年華為的企業業務也許是增速最快的部門,但是體量不算太大,未來增長空間會更大。而另一名企業業務負責人則向記者強調,目前IT產品線增長不止50%。

據記者了解,華為企業BG2015年銷售收入276.09億人民幣,增速為43.8%,是近3年增速最快的。截至去年年底,企業業務在全球渠道夥伴數量超過8000家,解決方案夥伴超過350家。

華為官方則稱,上半年,華為企業業務堅持采用開放的技術架構,與客戶、合作夥伴聯合創新,為行業用戶提供創新、差異化和領先的產品與解決方案,獲得客戶廣泛認可。雲計算、存儲、SDN等主力產品和平安城市、電力物聯網等解決方案在公共安全、金融、電力、交通、教育、媒資等市場應用廣泛。

對於備受關註的終端業務,華為則表示,以P9、Mate8、榮耀V8、MateBook為代表的旗艦產品備受全球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在近30個國家成為最受消費者喜愛的終端品牌之一。華為首款二合一筆記本產品MateBook也已登陸全球數十個國家。

“我們對華為終端增長的全年預判在25%左右,問題不大,也就是出貨1.3億部智能手機。”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上半年華為終端的增長較為穩定,二季度智能手機的大概出貨量在3200萬部,但在國內市場,來自於OPPO等終端品牌也在對華為構成挑戰。

據記者了解,華為消費者BG將於26日對外公布上半年具體銷售數據。

體量最大的運營商業務,華為稱正在從業務、運營、架構和網絡四個方面,為運營商提供全面的轉型支撐及服務,並與行業共同推動5G、IoT等面向未來的前沿技術發展。同時,華為將積極投入,打造產業生態,助力運營商加速數字化轉型,完成其在經濟和產業版圖中的角色轉換及重塑。

做加法的變革

對於這三年的增長,華為一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華為還是一個能力有限的公司。“近幾年一直在思考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聚焦什麽放棄什麽。2013年華為終於想清楚了,華為將能力聚焦在信息流經過的領域,目標是構築行業領導地位。”

在過去電信設備行業面臨天花板時,華為主動進行了業務結構的改革,核心業務從單一平臺(運營商市場)向多平臺(企業網與消費者業務)轉型,但在當時來說,這樣的選擇非常冒險。

從全球企業網市場來說,這是一個利潤高度集中的市場,40%~50%都集中在北美,而手機終端消費市場更是競爭激烈,4G還未成熟終端廠商就已經將價格戰打到了千元以下。而除此之外,華為還面臨著眾多創新公司的挑戰。

但在華為掌門人任正非看來,當發現一個戰略機會點,華為可以千軍萬馬壓上去,後發式追趕,敢於用投資的方式,而不僅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資源堆上去,這就是和小公司創新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一定要從雞蛋殼里打出去,產生一個新生命,而不是讓別人從外面向里打碎了,成了一個煎蛋。”任正非認為,不管什麽樣的信息流動,從空中流下,可能高頻度、小窄帶,存在顛覆互聯網的低頻度、超寬帶的一部分應用,即使顛覆了運營商,華為也要活下來。

而這也正是華為與其他通信廠商拉開差距的根本原因之一,並且收獲成效。

在2015年,華為的運營商業務收入達2323億元人民幣(358億美元),同比增長21%,企業業務收入達276億元人民幣(43億美元),同比增長44%,消費者業務收入更是達到了1291億元人民幣(199億美元),同比增長73%。

相比於華為的自我變革,愛立信則更加專註於無線業務和服務。但移動寬帶投資需求的下降讓愛立信在報告期內的表現並不如意。二季度中,愛立信的網絡設備收入為268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14%;全球服務收入為245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7%;支持解決方案收入為29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7%。

不久前,愛立信表示在2017年間節省90億瑞典克朗的成本和效率項目,目前正在執行過程中。

於是,有業內分析師對這兩家公司評價道,一個在做加法,一個在做減法。

但華為的這種“加法模式”到底能在未來給華為帶來多大的機會?對於華為這種體量的公司來說,如何實現雙位數的複合增長?華為的勝算在哪里?這些也是外界對華為提出的疑問。

未來增長動力

“華為2B(對公)業務2020年的目標為800億美元,其中企業業務在2019年要做到100億美元。此外,華為消費者BG此前也公布了今年的營收目標為300億美元。”在今年4月舉行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徐直軍毫不避諱地對外公布了華為的近期業績目標。

華為的底氣來源於華為的研發投入。目前華為從事產品與解決方案的研究開發人員約70000名,占公司總人數的45%。在不久前的高管座談會上,任正非強調,華為不是上市公司,每年攻擊城墻口的炮彈投入是200億~300億美元。“沒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願意這麽大的投資,因為股東不會同意。華為要生命,不要錢。”

而在此次上半年財報中,記者了解到,營業利潤率的下滑,主要也是因為華為加大了面向未來的投資。

對於下半年的業績預測,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說:“我們將繼續穩健經營,在2016年有信心保持持續增長勢頭和良好的財務狀況。”

對於華為未來的業績發展,任正非則表示,華為未來的發展就是一定能活著,而且一定能成功。因為華為在七八年前就已經把人才“金字塔”頂端炸掉了。“金字塔”是一個封閉的模型,塔尖的這個人有多寬的視野,“金字塔”就有多大。現在炸開了塔尖,組合了非常多精英,戰略方向和前進方向是靠大家共同去探索出來的,而不是靠一個人來判斷局勢。大部隊最大的問題,就是方向不能錯。

“大部隊的方向不出現差錯,我們就不會滅亡。”任正非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07

業績大幅下滑 愛立信CEO衛瀚思離職

愛立信7月25日在公司官網宣布,首席執行官(CEO)衛翰思(Hans Vesterberg)將卸任公司總裁、CEO和董事會成員的職務,同時,首席財務官(CFO) Jan Frykhammar將出任公司臨時CEO,集團副總裁Carl Mellander將出任臨時CFO一職,上述任命立即生效。

衛翰思(Hans Vesterberg)

愛立信中國公關負責人李欣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之前並未提前獲知相關信息,也是在公司官網公布之後才知道。

對於離職一事,董事長雷夫·約翰森(Leif Johansson)表示:“衛翰思領導愛立信的七年間,帶領我們經歷了重要的行業和公司轉型。衛翰思率領公司與全球主要客戶建立了牢固的客戶關系,並以其強大的領導力和充沛的精力激勵著愛立信的全體員工和管理層。然而,在當前公司加快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董事會決定,是時候選拔一個新的領導者,帶領愛立信下一階段的發展。”

盡管CEO離職消息突然,但在之前並非毫無預兆。有媒體猜測,此次衛翰思離職或許跟年報表現有關。

衛瀚思於1991年加入愛立信,曾先後擔任過愛立信多個地區公司的高管,其中以首席財務官居多。

2010年衛翰思履任愛立信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以後,愛立信保持了兩年全球最大通信設備商,直到2013年被華為超越。

通信設備行業競爭激烈讓愛立信危機重重,為了追趕華為,衛瀚思調整策略。提出“網絡社會”的發展方向,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重組,發展雲計算、視頻、OSS/BSS等目標領域,同時與思科、英特爾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等。

去年底,愛立信與思科進行合作,加快推進5G業務,同時,打通雲、IP和物聯網等領域,提供跨越整個網絡架構的端到端領導力,涵蓋範圍包括設備和傳感器、接入網和核心網以及企業IT雲。

衛翰思最新的Twitter是在7月19日轉發Fierce Wireless關於運營商加快布局5G業務的推文,在那篇采訪中,衛翰思表示5G業務發展速度已經超過預期,期待其將帶來高額利潤。

然而,同日公布的公司財報並不盡如人意。根據愛立信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在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26%,毛利率比去年33.2%有0.9%的降幅。同時,網絡設備、全球服務以及支持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同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愛立信核心4G業務雖然在中國、美國地區發展態勢平穩,但在總部所在的歐洲市場的收入卻有所下降。

對此,愛立信表示,業績下降是受到第一季度通信行業環境持續疲軟態勢繼續蔓延,全球對移動寬帶的需求下降,導致收入比同期略有下降。

雪上加霜的是,合作夥伴思科有意向收購愛立信,雖然這則消息被愛立信管理層否認,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公司正陷入轉型困境。這也讓管理層萌生更換CEO的想法。

財報發表之後,衛翰思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愛立信正在加速轉型,“我們正在努力扭轉目前(不利)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以求改善盈利能力重回增長。”

在離職之前,衛翰思曾透露,2016年計劃增加更多能為公司帶來利潤增長的軟件銷售,並且裁員也將繼續,但對於裁員數量其並未做明確表態。

業內傳聞,由於不滿愛立信的股價表現,擁有公司超過40%表決權的兩位大股東Investor AB和Industrivaerden AB,早前同意尋找一位新的CEO來取代衛翰思。對於以上猜測,愛立信方面並未給出回應。

據了解,衛瀚思離職後,Jan Frykhammar代理CEO直到目前已啟動的CEO遴選流程結束。按照慣例,遴選流程將包括內部和外部候選人。

約翰森表示,公司目前需要新的CEO帶領公司加快戰略轉型。即便新的CEO繼任後,衛瀚思在職期間對於公司的調整也將不會改變。“正如財報所述,董事會完全支持該成本削減計劃。此外,董事會同樣支持當前的公司戰略和新的組織架構。” 約翰森說道。

對於離職一事,衛翰思表示:“我在愛立信經歷了28年的美好時光,並在最近7年擔任CEO一職。在5G、物聯網和雲的推動下,我們這個行業正在進入全新的階段。為此,我們需要一位新的CEO來擔此大任,鞏固愛立信的行業領導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08

各大廠商都在爭分奪秒 愛立信將於2017年交付5G組件

8月31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愛立信周二表示,將於2017年開始交付推出5G移動通訊網絡所需的全部組件,之前跨政府機構設定的就這一新設備的頻率和標準達成一致的最後期限是2020年,愛立信足足提前三年完成既定目標。

愛立信表示,已與26家願意推出5G技術的電信運營商達成合作夥伴關系。支持者稱,5G將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依賴連接網絡的項目。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移動網絡供應商之一。

愛立信網絡產品負責人班薩爾稱,5G現在正成為現實。公司方面表示,有信心通過軟件升級使該公司的5G產品符合這一技術的最終標準。

最終的5G標準將由聯合國下屬機構國際電信聯盟(簡稱ITU)在考慮了行業諸多提案後制定完成。向ITU提交提案的最重要機構是電信行業組織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該組織開發了目前使用的4G移動通訊標準。

通過向客戶提供5G樣機,網絡設備生產商尋求獲得對標準制定過程的影響。與愛立信一樣,諾基亞公司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表示,也在對未來設備進行客戶測試。

此前諾基亞與加拿大運營商Bell Canada合作,完成加拿大首次5G網絡技術的測試。隨後又與英國電信合作,進行了如4*100MHz載波聚合技術的測試。而在今年7月華為聯手沃達豐在英國完成了5G毫微波現場測試。這是全球首次在E-Band微波上對5G進行室外現場測試,並實現單用戶設備達到20Git/s的峰值傳輸速度,大大地提高了高頻譜效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