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廣發行IPO難覓亮點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49030&time=2011-04-16&cl=115&page=all

結束內鬥、重振業務的廣發行,資產、盈利均不突出,將如何向市場描述一個富有吸引力的投資故事?
財新《新世紀》 記者 符燕豔 劉衛

 

  作為個別尚未上市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發行)終於啟動首次公開發行(IPO)進程。

  4月初,眾多中外投行接到廣發行「選秀」通知。4月9日、10日,時值週末,包括中金、花旗、中信、高盛、麥格理、UBS、摩根大通、美銀美林、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在內的十幾家投行悉數聚於羊城,角逐這一IPO大單。

  就時機而言,廣發行IPO恐怕「生不逢時」。儘管銀行業2010年利潤同比增長34.5%,超出市場預期,然而出於對未來增長與風險的擔憂,銀 行股估值整體仍處在低谷,眼下的這波銀行股行情顯然很難支撐到廣發行上市之時。而廣發行在同業中,資產、盈利等主要指標也未見突出,最關鍵的是,很難有人 能說出廣發行的特色。

  「越快上市越好,因此估值高低關係並不太大。」一位銀行業分析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說到沒有特點,前期上市的光大銀行(601818.SH)也一樣。」

啟動上市

  原名「廣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廣發行,正在消除品牌上的地域概念。4月8日,這家銀行高調宣佈改名。該行一名高管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這意味著廣發行上市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廣發行走到這一步實屬不易。1988年這家銀行設立的初衷,是為「適應廣東綜合改革試驗區經濟發展需要,探索金融改革新路子」,但現實與之大相 逕庭。當時廣發行註冊資本15億元,發起股東55家,包括各家專業銀行、廣東省各級財政和大型企業集團。表面上,廣發行是按新型商業銀行模式籌建的新銀 行,但它仍是一家國有股佔絕對地位、受政府影響巨大的商業銀行。

  成立的頭十年間,廣發行累計發放貸款2000億元,其中90%用於廣東經濟建設。在1995年以前,廣發行一直實行多級法人制,總行對各分支行 控制力微弱,各市縣財政和專業銀行在各地分支機構掌有大權,在某些地方,廣發行一度充當「二財政」的角色。根據2005年6月30日的審計報告,廣發行淨 虧損超過350億元,不良貸款高達560億元,不良貸款比例達到28%。

  2006年,廣發行在政府主導下引資重組,引入花旗集團、中國人壽、國家電網、中信信託等戰略投資者,花旗管理團隊開始進駐廣發行,以花旗經驗,對公司治理結構、業務流程等加以改造,也為日後上市奠定基礎。

  2006年,廣發行淨利潤還是虧損6.24億元,到2007年已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26.82億元;2008年盈利達到27.84億元,2009年繼續盈利,淨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22%,符合連續三年盈利的上市標準。

  2010年初,廣發行開始醞釀上市,確立了「以股份增發為首選,次級債發行為輔助,積極推動IPO進程」的資本補充思路。根據該行的三年增資計 劃,廣發行在2010年進行增資擴股,共募集資金不超過150億元。據2009年年報,該行現有股東 631戶,總股本約為119億元。前四大股東——花旗集團、中國人壽(601628.SH)、國家電網、中信信託,各佔20%的股份。

  然而,廣發行的麻煩並未結束。2009年,廣發行高層開始震盪,董事長李若虹突然離職,副行長王新涉嫌弊案獲刑。「引入花旗團隊後,李若虹與他們不對付,並且以黨委書記的身份插手管理,令花旗團隊非常不適應。」一名股份制銀行高管說。

  2009年6月,來自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的董建岳正式接棒李若虹,擔任董事長。2010年洋行長辛邁豪則到期卸任,行長一職由同來自花旗的台灣利明獻接任。「處於內鬥不休的廣發行,現在也許是休戰、重振業務的時候了。」

估值之憂

  資本市場反應平靜。一名參與「選秀」的投行人士說,「從去年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有廣發行馬上上市的消息,導致了市場沒有了興奮感。」

  他預計,廣發行「A+H」的上市計劃,融資規模大約為40億-50億美元,低於預計今年登陸H股的光大銀行融資規模,後者大約為60億-70億 美元。這樣的融資規模,市場完全有能力消化。「現在香港的錢,多得不得了。」上述人士說,但具體融資額仍「要待投行確定後再定下來」。

  然而,銀行股此時正處於估值低谷。在A股市場,光大證券報告指出,以4月8日的收盤價計算,銀行業2010/2011年市盈率(PE)分別為10.7倍/8.7倍,2010/2011年市淨率(PB)分別為1.87倍/1.6倍。

  廣發行一名股東指出,「現在銀行股估值這麼低,A股能發到12倍-15倍市盈率就不錯了。況且廣發行的盈利能力在同業中也不算好的。」

  確實如此。一位接近廣發管理團隊的投行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花旗進入廣發後,委派洋行長辛邁豪,「帶來穩健的理念,規範化的管理」,從長遠來看,對廣發幫助比較大。不過, 在短期內,花旗對本土市場的特質瞭解有限,市場營銷等不及本土銀行,業務增長較慢。

  以2009年為例,廣發行平均資產收益率僅16.21%,而光大銀行為19.43%,招行(600036.SH)為21.18%。

  但在A股市場,光大銀行的PE估值僅12倍,PB估值也只有1.58倍。招商銀行PE估值更是低至8.6倍,PB為1.86倍。數名分析師指出,廣發行的估值應該只是在行業的平均水平,即使是末單股份制銀行IPO,也不會太高。

  不過,上述人士也指出,現任董事長董建岳更「瞭解中國國情,瞭解監管思路,這能夠補充花旗的不足」。總體來說,廣發行增長前景可期。

  可資參考的是,2011年3月9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對由國壽投控持有的707萬股廣發行股權進行公開拍賣,最終每股成交價達到5.52元,比掛牌價溢價53%,亦比廣發行2010年完成的150億元增發價高出1.14元。

  按廣發行2010年每股淨資產2.78元、每股收益0.46元計算,本次拍賣價格的PE達到12倍,PB達到1.99倍。

增長之慮

  董建岳曾表示,IPO融資規模,將會根據未來三年的資本需求而定。

  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銀行業監管普遍提高標準。中國在當前緊縮政策下,一再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最近一次已達到20%的歷史高位,資金佔用巨大。在此情況下,融資再次成為各家銀行不二選擇。

  就廣發行而言,截至2010年末,資本充足率及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1.02%、8.30%,分別較年初增加2.04個和2.68個百分點。雖然兩項指標尚在監管紅線範圍之上,但低於2010年商業銀行整體加權平均值。IPO融資將為廣發行下一步發展解燃眉之急。

  一名分析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樂觀估計,未來幾年銀行業每年的增速只有14%或15%的水平。禾其投資合夥人薛瀾也分析,繼續靠做大資產 規模的盈利模式難以為繼。「從今年開始,未來兩年的貸款增長的幅度肯定會回落到10%左右,毋庸置疑,這會影響銀行股的利息收入增長。」

  不管資本故事如何演繹,中國銀行業靠貸款和利差為生仍是不爭的事實。廣發行亦不例外。2009年,廣發行利息收入約231億元,而非利息收入僅 20億元。一名股份制銀行業高管指出,「決定銀行盈利規模的,是資產規模、營業網點和員工數量,因為這決定了存款和貸款的規模。而營業網點數量的增加,每 年都有指標的限制。」

  董建岳曾透露,廣發行貸款議價能力比較高,淨利差和淨息差在同業裡排名第二,僅次於民生銀行(600016.SH)。高華證券報告顯 示,2010年四季度,民生銀行淨息差為2.95%,招商銀行為2.74%。不過,一名銀行業分析師指出,淨利差或淨息差「只是一個評價,要麼只是說明存 款成本有優勢,或者資產定價有優勢。關鍵還要看風險控制水平。」

  數據顯示,2009年,廣發行不良貸款率2.4%,遠高於光大銀行的1.25%和招商銀行的0.82%,而其撥備覆蓋率僅156.1%,遠低於光大銀行的194%和招商銀行的246.66%。

  急於上市的廣發行,如何向投資者描述一個富有吸引力的投資故事,將是中標投行和管理層面臨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20

廣發行卷入10億票據漩渦!扒一扒票據大案都是咋整的?

票據案接二連三:廣發銀行卷入10億元票據風險旋渦在銀行業,被稱之為安全系數最高的業務之一的票據業務,風險卻在集中暴露。

年初的1月22日,農業銀行公告稱,北京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涉及風險金額為39.15億元。隨後,1月28日,中信銀行公告蘭州分行發生票據業務風險事件,涉及風險金額為人民幣9.69億元。4月8日,天津銀行又公告上海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風險事件,涉及風險金額7.86億元。7月7日,寧波銀行公告在開展票據業務檢查過程中,發現深圳分行原員工違規辦理票據業務,3筆業務金額合計32億元。

但這並沒有結束,近日,廣發銀行也被卷入票據風險漩渦中,但與前幾家不同的是,廣發銀行是由於外部同業機構在票據交易中的不規範行為導致出現9.3億元的風險敞口。據廣發銀行透露,截至7月22日,其已收回約5 .2億元,但其余4億元目前仍在繼續追收中。

“票據業務的風險點無外乎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對於銀行承兌匯票來說,信用風險較小,主要是操作風險。而在操作風險中,同業戶是一個關鍵所在。所以,可以看到,今年以來包括銀監和央行連續下發的多個監管文件,意在截堵規範同業戶。”一位票據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還有4億沒追回

據了解,2015年8月18日,廣發銀行佛山分行與中原信陽分行起息了一筆期限為兩個月的買入返售業務,金額為9.275716158億元,到期日為2015年10月19日,涉及票據98張。在起息日,廣發銀行佛山分行從光大銀行取得票據,並將款項9 .21億元經中原銀行信陽分行、廊坊銀行、庫車國民村鎮銀行、恒豐銀行至光大銀行。返售到期,該筆票據由晉商銀行買斷托收,返售環節由廣發銀行佛山分行市場部員工於2015年10月19日將該批票據送給晉商銀行,晉商銀行在收取該行送達的票據後將款項9.23億元劃撥給通化農商行,通化農商行在收到款項後,劃撥給庫車國民村鎮銀行,但款項劃至庫車國民銀行後,庫車國民村鎮銀行只將4.63億元劃付給廊坊銀行,廊坊銀行收到款項後,並沒有劃付給中原銀行信陽分行,最終導致廣發銀行佛山分行該筆票據業務回購逾期。

另外,據稱主導廣發此筆票據業務的是一家票據行業較大的中介公司——豐聯金融其中進行撮合,包括中原信陽分行,以及其中涉及的多家過橋方。

對於此次票據風險,廣發銀行回應稱:廣發銀行始終堅持依法合規經營,本次事件是由於外部同業在票據交易中的不規範行為所導致,我行發現風險情況後第一時間啟動緊急追收機制,全方位抓緊清收,目前已回收大部分款項,並在持續做好回收工作,剩余款項在進一步回款中。

“廣發銀行這筆票據的事情我們很早之前就聽說了,事情發生比較久了,他們也一直在追這筆款項。”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稱。

根據廣發銀行去年的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末,公司貸款余額4377.63億元,較上年下降158.78億元,降幅3.50%;個人貸款余額4019.58億元,較上年增加746.38億元,增幅22.80%;票據貼現余額271.30億元,較上年增加171.53億元,增幅171.94%。

“同業戶”之禍

今年以來,多家銀行爆發票據風險事件。其中,農業銀行、天津銀行的風險點主要出在票據轉貼現過程中的“丟票丟錢”,即兩家通過買入返售業務得到票據,然而在票據到期之前卻被挪作。

寧波銀行則是在開展票據業務檢查過程中,發現深圳分行原員工違規辦理票據業務,共涉及3筆業務,此次商票為某上市公司旗下企業,由於金額巨大且發生逾期,所以寧波銀行選擇了報案。報案後,企業將錢兌付,銀行沒有損失。

而中信銀行的票據風險出在開票環節,據公開資料稱:有犯罪嫌疑人與中信銀行工作人員同夥,利用偽造的銀行存款單等文件,以虛假的質押擔保方式在銀行辦理存單質押銀行承兌匯票業務,並在獲取銀行承兌匯票後進行貼現。

與其相似的是,今年4月,銀監會通報了一起不法分子冒用龍江銀行辦理商業承兌匯票貼現、轉貼現風險事件。該假票案目前已知涉及商業承兌匯票9張,金額合計6億元。

“按照我的理解,這幾筆風險事情普遍存在操作風險,涉及的都是紙票,大部分問題出在同業戶身上,涉及銀行內控的問題。”上述票據行業人士分析說。他稱,部分銀行的一二級分行在其他銀行開立同業賬戶從事表外業務,行內可能並不知道,銀行的資金就這樣通過同業戶劃轉到企業里,內控環節沒有觸達到同業賬戶,甚至票據被提前挪用都不知曉。

“賣斷+逆回購”的魔術

2014年以來,銀行在信貸擴張的沖動下,為規避信貸規模監管而發明了各種票據轉貼現玩法,從而導致銀行間票據業務量迅速飆升。

所謂的轉貼現是指商業銀行在資金臨時不足時,將已經貼現但仍未到期的票據,轉賣給其他商業銀行或機構,以取得資金融通,如果這種轉貼現的業務發生在商業銀行和央行之間,則稱為再貼現。

2015年之前,商業銀行轉貼現業務的交易對手主要是農信社。因為按照新的會計準則,銀行票據買斷、賣斷和回購業務分別記錄在不同的會計科目下,雖然不同銀行具體的處理方式不同,但大致的思路是回購只占資產規模,不占信貸規模,買斷進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占用銀行的信貸規模,而賣斷之後,該筆票據可以從“票據融資”科目中扣除,進而“出表”。

“部分地區的農信社依舊沿用舊的會計處理方法,票據賣斷和票據回購業務在會計處理上混為一談,將票據‘賣斷’變為‘回購’出去,都可以在‘票據融資’科目下扣除。”上述票據行業人士說。

典型的“商業銀行+農信社”模式是:賣斷+逆回購+遠期買斷。即,當銀行信貸規模超標時,商業銀行先將票據賣斷給農信社,再從農信社逆回購買入票據,該筆交易計入“買入返售”科目,不再“進表”,而信用社也不願到期來辦理“托收”,所以在回購到期後,商業銀行再從農信社買入票據托收,於是,這筆票據對應的信貸規模就憑空消失了。

在業內,票據業務有信貸規模調節器之稱。當信貸規模過多時就賣出票據,當信貸規模不足時就買入票據,如果結合銀行的流動性資金和自身的票據持有量,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當銀行有規模無資金時可以做賣出回購;無規模有資金的可以買入返售;有規模有資金的可以做轉貼現買入票據;無規模無資金有票的可以做轉貼現賣出票據騰出信貸空間。

今年,在票據風險集中爆發的背景下,監管層接連出手,今年年初,銀監會發布《關於票據業務風險提示通知》;今年5月份央行和銀監會聯合下發《關於加強票據業務監督促進票據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126號文;近日,銀監會城商行部已經對地方銀監局發放《關於對城商行票據業務風險進行排查的通知》(城市銀行部(2016)52號)文。

根據126號文件,其實已經想到一系列的辦法去堵可能造成風險的做法。比如:開戶銀行必須通過大額支付系統向存款銀行一級法人進行核實;不得出租、出借賬戶,嚴禁將本銀行同業賬戶委托他人代為管理;不得利用貼現資金借新還舊,調節信貸質量指標;不得發放貸款償還銀行承兌匯票墊款,掩蓋不良資產;禁止離行離櫃辦理紙質票據業務;嚴禁銀行與非法票據中介、資金掮客開展業務合作;禁止無背書買賣票據等。

“通過人行的大額支付系統的確認,可以保證同業戶的開戶行為是銀行行為,而不是銀行里面某個人的行為,等於說從源頭上控制同業戶的風險。”上述票據行業人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10

​​​​​​​做大廣發行,成立資產管理公司,打造南方金融中心,中國人壽正在廣東下一盤大棋

正式入主廣發銀行3個多月以來,中國人壽在廣東動作頻繁,正在下一盤大棋。

第一財經獲悉,近日,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楊明生、廣發銀行行長劉家德、以及中國人壽壽險、財險和養老險廣東省分公司一把手,於12月初先後拜會了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和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就中國人壽與廣州市政府以及廣東省政府戰略合作進行了溝通,談及了中國人壽未來在廣東的戰略布局及加快廣發銀行發展的總體思路。

其中,透露出很多重要信息,比如:做大做強廣發銀行;在廣州南沙註冊成立了國壽金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加快國壽嘉園養老基地和管理總部的選址;打造中國人壽南方金融中心等。

中國人壽與廣東省政府的戰略合作由來已久,2006年雙方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至今年已有10年,在此期間,中國人壽在廣東的發展主要還是集中在保險業。今年,雙方再次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了新的5年戰略合作,而這一次的合作力度顯然更大。

第一財經獲悉,12月6日,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楊明生一行拜會廣東省省長朱小丹,楊明生全面介紹了中國人壽未來在廣東的戰略布局及加快廣發銀行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就五個方面進行了溝通:廣發銀行的發展、金融創新平臺、中國人壽南方金融中心、老養生基地建設、保險主業的發展。

其中,關於金融創新平臺,中國人壽表示在廣州南沙已經註冊成立國壽金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加快特殊機會投資基金在廣東區域的布局,同時擬加快金融租賃公司組建步伐,助推廣東金融創新。

據國家工商總局企業註冊局公告,國壽金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於11月7日獲得該局的企業名稱核準。

關於中國人壽南方金融中心,中國人壽表示將以入主廣發銀行為戰略契機,推進區域總部建設,著力加快打造中國人壽南方金融中心,充分發揮金融產業的集聚效應與孵化功能。

在中國人壽的“長項”養老養生方面,中國人壽將在廣州加快國壽嘉園養老基地和管理總部的選址及相關配套工作。

朱小丹則表示,廣東省政府全力支持廣發銀行的發展、全力支持中國人壽南方金融中心建設、全力支持中國人壽養老養生基地和養老總部建設等一系列金融領域的重大項目和要素配置,並要求政府各相關部門迅速做好和中國人壽的全方位對接,一項一項研究,一個一個方案推進,成熟一項落實一項,對於一些合作項目的障礙要著力研究加快解決,全力助推中國人壽在廣東的發展。

事實上,在此之前,12月4日,楊明生還拜會了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也重點談到了加快推進廣發銀行的發展、中國人壽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國壽養老養生基地、支持廣州區域金融機制創新、聯合打造廣發銀行金融航母等事宜。

彼時,楊明生亦表示,中國人壽將以控股廣發銀行以及打造國壽金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契機,積極深化與廣州在銀行業務、特殊機會投資、健康養老、政策性保險、融資租賃等方面的合作,助力廣州金融保險業加快發展。

中國人壽欲打造綜合金融集團也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從2013年開始,中國人壽開始密集拿下金融牌照。除了產壽險、養老、資管領域的布局,中國人壽逐步將基金、電商、支付牌照拿下,同時通過參股重慶信托、中信證券、中糧期貨以期獲得全金融牌照。今年7月29日,中國銀監會正式批複廣發銀行股權變更事宜,同意中國人壽受讓花旗集團及IBM持有的全部股份。受讓後,中國人壽持股比例由此前的20%增至43.686%,成為單一第一大股東,中國人壽拿下了廣發銀行這張稀缺的全國性商業銀行牌照,是其打造金控平臺意義重大的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59

私刻章事件 廣發行罰8.51億

1 : GS(14)@2017-12-10 21:32:52

【明報專訊】去年12月,惠州市僑興集團在理財平台發行的私募債券到期無法兌付,揭發廣發銀行員工私刻公章、違規擔保,涉資約120億元,主要用於掩蓋該行的巨額不良資產和經營損失。中銀監昨日公布,向廣發銀行罰款7.22億元人民幣(約8.51億港元),取消該行惠州分行原行長、2名副行長和2名原紀委書記高管任職資格5年。涉案6名涉案員工被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目前已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涉案6員工終身禁從事銀行業

中銀監公告指,該行案發時內部監控制度不健全,印章、合同、授權文件、營業場所、辦公場所等方面管理混亂,同時為理財產品違規「兜底」,承諾保本保收益,違反監管機構禁令。涉案機構亦違法套取其他金融同業的信用,為已出現嚴重風險的企業巨額融資,掩蓋風險狀况,致使風險擴大。中銀監表示,將會加大監管力度,加強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同時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回歸本源,提高內控合規水平,確保銀行業依法合規穩健運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85&issue=201712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