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十歲坐擁七間房產 四十歲統領五家公司 上曜董座張祐銘 不可思議的闖蕩人生

2013-08-19  TWM  
 

 

很難想像,一名四十歲的年輕人,就能坐擁六家公司董事長的頭銜,大學時期就能月入五十萬元、跨入與背景毫不相干的網咖和房產業又能勢如破竹,上曜開發董事長張祐銘闖蕩的性格,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不少驚奇,當然,也會引來外界一些質疑聲音??。

撰文‧李建興

七月上旬,一位南部企業的董娘領著幾位姊妹淘,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台南湖美特區的一處建案《湖美帝堡》看房,只見這群貴婦團在不消一小時內,竟濶綽地買下四、五戶價值各約五、六千萬元的豪宅,其中一戶位於高樓層的物件,更以每坪近四十萬元的高價成交。這一舉,除了讓案場爆出如雷的掌聲,消息更撼動了整個台南地產界。

年輕﹁闖王﹂

不到三十歲就有千萬身價

畢竟,當台南的中古屋行情還停留在每坪十萬元左右時,該案一下開出了四十萬元的天價,不僅成為業界的異數,更讓沉悶了將近二十年的府城房市吐了一口怨氣。但最令在地建商震驚的是,在一推案到完銷往往要一、兩年的台南房地產市場,今年三月才開賣的《湖美帝堡》竟能顛覆常態,短短五個月就已熱銷近九成。

業界爭相揣測這家以製造「合成皮」為本業的外行客 ── 上曜開發到底有何能耐?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幕後的老闆居然是一位領著五家公司(上曜開發、永捷高分子、永輝光電、大都會網路科技、台產建設,其中前兩者各為上市、櫃公司)董座頭銜──張祐銘,更出人意表的是,他居然只有四十歲。

市場上旋即謠傳張祐銘的出身要不是與房地產有關,就是家族財力雄厚,繪聲繪影的程度,張力不遜於八點檔,唯一的共識是,「這絕對是一個敢衝、敢顛覆傳統的闖咖!」然而就在「闖王」的封號不脛而走之際,其真實的背景卻顛覆了大家的想像……。

事實上,一九七三年出生的張祐銘,父親是︽聯合報︾記者,自小就聽遍了各形各色的人闖蕩社會的故事,在閱歷豐富的爸爸感染下,培養了冒險的性格。早在大學時期,當同學都還懵懵懂懂時,張祐銘卻有截然不同的歷練。

大二時,神通廣大的他,居然在學校宿舍裡申請了一支專線電話,開起了家教中心進行接案,把案子媒介給同學,而憑著這副業,居然每月可以坐收三萬元。到了大三,更接觸了當時剛起步的保險業,很有生意頭腦的張祐銘心想:「當下利率高達七%、八%,儲蓄型保單投報率很高,再加上台灣人的投保率才一成多,應該很好推廣!」因此還是在校生的他,以其八面玲瓏的性格,在大四畢業前就成了公司的超級業務,月收入更突破了五十萬元。

或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在九七年退伍後,他乾脆開了一家專門販賣各大保險公司保單的業務公司,第一次當老闆就嘗到了甜頭,由於搭上國內保險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才兩年的光景,旗下招攬了一千多名經紀人,而三十歲不到的張祐銘,就已是月收二百多萬元,在高雄買了七戶房子的千萬富翁。

跨入網咖

全台展店四十家成業界龍頭只是好景不常,二○○○年後,隨著保險市場已趨近飽和,加上利率已降到二%、三%,使得儲蓄型保單光景大不如前,讓閒不下來的張祐銘又想另起爐灶。在幾個朋友力邀下,他拿出了一百萬元成立了大都會網路科技,一頭栽進了正在起步的網咖業。當時,線上遊戲正在台灣萌芽,原本張祐銘對新事業信心滿滿,孰料,短短一、兩年,網咖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同業間流血競價,收費由每小時九十元一路殺到了三、四十元,讓他在高雄市區開的前三家店都相繼虧損。

雖然那時許多親友都力勸張祐銘收山,但不服輸的他則靜下心分析市況,發現當時的網咖呈現兩極化,收費低廉的往往設備裝潢簡陋,而以硬體取勝的則價格昂貴,心想:「要贏,就得要設備好、服務佳、收費低廉!」於是張祐銘打破了時下網咖業者的作風,從第四家店起,網路線清一色都換上最高速率規格,同時改變了一般網咖狹小、晦暗的氛圍,以三百多坪的大面積配合玻璃隔間讓空間通透明亮,還仿效KTV在迎賓櫃枱預留五十坪大小的沙發等候區,並祭出了禁菸令。甚至更領業界之先,提供了各式精緻簡餐,最高竿的是,還打出免費上網的行銷策略,先吸引顧客上門,再設定飲食低消,用餐飲業績回補上網收入。

張祐銘這招「欲擒故縱」策略果然奏效,空間寬敞、上網免費、效能又快的網咖立即擄獲了玩家的心,而妙的是,由於流連網咖的人,一坐就是一整天,點餐率大幅提升,讓大都會不但賓客滿座,平均客消亦提升了三成。因此,自此之後勢如破竹,一路從高雄開到了台中、台北,巔峰時期還達到全台四十家店,每年獲利高達一億多元。

轉做房產

三個月賣光爛尾樓

而在快速展店時期,觸角總是伸得比別人快的張祐銘,由於得不斷評估地段店面,讓他對房地產萌生興趣。○七年,張祐銘玩票性地以每坪四萬元標下了位於台南市永康區一處一百多戶,坪數二、三十坪的爛尾樓。雖然該案已完工,但由於都是挑高四米八的屋型,當地人接受度不高,因此一開始嚴重滯銷。而腦筋動得快的他,立即把其中的幾個物件裝潢隔成兩層樓,讓坪數加倍,最後打著「使用坪數四、五十坪的大三房,總價不到二百萬元」的宣傳手法,破天荒地在PChome及YAHOO!等購物網站行銷。

這樣的售價,就使用坪數而言,每坪單價約莫四、五萬元,讓中北部的外地客眼睛為之一亮,短短三個月內快速完銷。但就張祐銘而言,從實際權狀來看,每坪卻可加倍賣到七、八萬元左右。因此他乘勝追擊成立了台產建設,開始買土地推案,正式跨入了地產界。

只是,這位看似無往不利的闖王,也並非一帆風順,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一心想把大都會推向上市之路的張祐銘,礙於網咖業難以申請掛牌,因而想到了借殼上市。因此他趁著○八、○九年金融海嘯時,逢低買進上市公司上曜的股票,短短一、兩年內,持股就超過三成,躍為最大股東,一○年更拿下經營權成為董事長。張祐銘入主後力圖轉型光電和遊戲事業,但成果有限,全力轉攻房地產。

面對這一連串的轉型失利,市場上難免有人質疑其評估失當、風險控管不足,但看在張祐銘的事業夥伴,目前擔任上曜建案銷售總監的周豐恩眼裡則見解不同,「在時勢多變的產業界,就需要敢大破大立的人!」她甚至信心滿滿地表示,從目前銷售中豪宅案的熱銷狀況,上曜的轉型已是指日可待。而究竟張祐銘能否靠著房地產扳回一城,結局如何?恐怕只能留待時間來驗證。

張祐銘

出生:1973年

現職:上曜開發董事長、永捷高分子董事長、永輝光電董事長、大都會網路科技董事長經歷:高點補習班業務、家教中心負責人

學歷:中山大學機械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59

獨家專訪》他找來關鍵第二人取代港資TVBS董座張孝威 340天完全執政內幕

2016-01-25  TCW

台灣第一大有線電視新聞台,股東結構劇變!

總座去職、前員工臉書上開炮,這場回購大戰始末,首度公開。

台灣第一大有線電視新聞台TVBS,在總統大選的前十二天,股東結構跟著變天!

一月四日,香港TVB公告以新台幣四十三億四千三百萬元出售四七%台灣聯意製作公司(即TVBS母公司)股權予利茂、德恩、連信三家投資公司。

在三百四十天之前,這三家公司才以四十六億九千五百萬元吃下TVBS五三%股權,這三家投資公司背後法人代表與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關係密切,因此外界認為王雪紅全面掌控TVBS。

事實上,王雪紅與香港TVB第二次股權交易的四七%股權中,有三五%股權已經轉由另一神秘人物吃下。

此人,是中央貿易開發公司董事長丁廣鋐,他的父親是有「越南王」封號的丁善理,他的表舅就是張孝威。在張孝威的運作下,對投資媒體極有興趣的丁廣鋐砸下超 過三十二億元取得TVBS三五%股權,成為策略投資人,也協助張孝威從香港TVB手中,拿下台灣TVBS的「完全執政權」。

原本從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退休的張孝威,三年前在王雪紅力邀下,出任TVBS董座。自稱前半年在當「觀察員」的張孝威,隨後推動TVBS新聞部的改變,把主播制改為大編輯台制度,引發T台新聞部員工反彈與離職,更有前員工在臉書上炮轟張孝威的做法。

張孝威接受《商業周刊》專訪,首度告白T台內部風暴始末,他坦言要改變TVBS的企業文化、推動新的數位投資,最大問題就是香港掌控TVBS百分百股權,為了終結他眼中的「買辦式管理」,買下股權、前總經理楊鳴的去職,成了必然走的路。以下為專訪紀要。

談內鬥》揭新聞部人事角力問:當初王雪紅從來沒有公開講過,她為什麼要買TVBS,她當初找你時,有沒有跟你說過她買媒體的目的是什麼?

答:她就是要有一個扮演「社會公器」角色的媒體。基本上她就是要一個乾淨的媒體。

問:「乾淨」的定義是什麼?

答:公正啊、言所當言啊,有深度啊,獨立啊。

問:過去很多所謂老T台的員工,覺得你把手伸進新聞部干預這件事情,跟你講的「社會公器」怎麼去平衡?

答:所謂我手伸進去,只有一個人會去用這個名詞。從來沒有電視台會說董事長把手伸進新聞部的,你看看別的電視台,人家董事長管不管新聞部?管得一塌糊塗, 比我管得非常非常多!包括連政治立場都要管,我有沒有管?我沒有管任何一個議題!我管的是新聞部的組織及策略,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不然收視率怎麼上 來?

問:那為什麼TVBS要找羅智強來當《二一○○全民開講》的主持人?

答:《二一○○》當時沒有主持人已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在外面物色,找羅智強來主持《二一○○》是我的主意,很多人覺得這是政府高層的安排,沒有這回事。羅 智強呢,我那時候在電視上看到他,覺得他年輕,有一點口才,他其實滿熟悉政府運作,就想說他會不會是一個可以擔當這一個任務的人,我也找他談了好多次。但 是最後,雖然他自己也很努力,可是他後來體認到說其實他不適應。當初新聞部有些人覺得是不是我在迎合上面?事實上這證明,這是我們獨立的一個選擇嘛,就是 說這個實驗沒有成功。

問:你說「把手伸進新聞部只有一個人會講這種話」,那一個人是誰?

答:因為他(編按:指前TVBS總經理楊鳴)覺得新聞部是他的地盤。我們新聞部是總經理直接督導,別人不可以碰。

他跟我講說你新聞部有什麼事,你不要直接表達,你跟我講我會讓它發生,什麼叫作把手伸進新聞部呢?新聞部只有你一個會管嗎?到後來,二○一三年時,我們收 視率往下掉啊,五月、六月的時候,我們是排到第二名,我們從第一名掉到第二名,本來就是很微幅領先第一名,後來變成第二名了,我覺得這不行啊。

我來了三年,尤其是第一年,對我來講,我是比較需要了解這個公司的,但是整整三年,我們總經理從來沒有進過我辦公室一次跟我好好談,其實應該是每次講半個 鐘頭、一個鐘頭的時間,跟我好好談一談,他覺得這一陣子公司情況,他覺得公司有什麼事情該做?或者怎麼樣,沒有一次。

談股權》終結買辦式經營

問:你接TVBS三年來,過去一年的動作最大,你安排兩次股份買回的計畫,同時楊鳴離開,這件事情是有關聯性的嗎?

答:當然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看TVBS的歷史,一九九三年成立,到二○○三年邱復生退出,這是第一階段。這階段由邱復生主導經營,也是TVBS較輝煌的一 段。第二階段就是二○○三年開始一直到大概我來做董事長,也就是二○一二年初。這個第二階段的時期,我稱之為「買辦式」的管理。

香港人接手後就找head hunter(獵人頭公司),就找到楊鳴來,因為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香港母公司的利益,公司本身的發展不重要,所以你要他多投資,是很難的事情。假如不是 我來做董事長,我們怎麼可能說是我們是所有電視台裡面,頭一家全面HD的?HD加數位化,大概投資了十五億元左右。

我為什麼一直在推動這個投資呢?因為我在台灣大哥大後期時,那時因為後來我們也有台固媒體,也就是有線電視系統平台,趨勢是很清楚,整個數位匯流的趨勢,所有都走向數位化,你現在不趕緊把你的內容全部都數位化,將來你擠不進去那個平台啊!

問:媒體界有很多傳言說,TVBS的林口影視城開發案喊停是楊鳴離開的原因,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答:其實不是喊停,就是暫停。因為林口案的設計是有重大瑕疵的,但是我在後期才猛然發現這些問題。

是香港(指香港TVB)要這個計畫。等到我開始了解這個計畫的時候,決策已經形成了,完全在總經理手上執行。

香港覺得,你不能是單單建造一個影視大廈,你要有這一個商業模式,所以商業面積從原來可能二○%左右,擴張到四○%,因為這也是滿多錢的,他覺得說將來才能賺得回來,那也是一個想像,因為地下樓層因此必須把深度擴到地下四層,經費十分驚人,而且很難回收。

問:香港TVB把它當成地產來想像?

答:你講的一點都沒錯!影視大樓是表面,其實是一個地產的deal(交易),因為你去林口要買這樣一塊地,你也買不到。現在因為新北市政府要來做影視城,可以買到這塊地,所以他覺得趕快把它買下來,只是最後出的價,要多少呢?所以他們說最後我們這邊決定。

問:行情你們了解嗎?

答:價格有不動產專業顧問提建議,所以這個基本上來講,表象是要蓋攝影棚,骨子裡面就是一個商場開發。過去總經理沒有把關鍵點提出討論,可能是因為他覺得 這是香港人的案子,香港人同意就好了。這就是買辦式的管理!他(楊鳴)剛走的時候,跟一些新聞界的老朋友說,因為股權結構轉變了,所以他的角色改變了,香 港人相信的是他,我想就是那種心態,所以他不進我的房間。

談改革》改變吃大鍋飯文化問:那你怎麼說服王雪紅,支持你把股份買回來,讓TVBS有轉型的可能性?

答:這基本上是我跟陳文琦(編按:TVBS董事)達成的共識,這是一個很明確的目標,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公司很難做大幅的一個調整。

舉例來說,過去有誰關心我們表現較優異的員工啊?我們連HR(人資)部門都沒有,你知不知道?就是管理部裡面有一個人事科,負責發薪水,辦理報到手續,沒有人在想人力資源要怎樣好好做。

我到任後,設立人力資源部。二○一五年開始,按季將財務狀況讓核心主管了解,我們是在同一條船上,這樣的團隊精神,需要花時間建立,而人力資源部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才能徹底改變過去「吃大鍋飯」的管理文化。

整理者 陳彥錚 採訪者 吳修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50

總座張榮華,靠自製戲打敗電視業不景氣 挺過陸韓劇夾殺 三立登收視王秘訣

2016-06-27  TCW

面對新媒體、海外戲劇搶市,三立以自製戲站穩腳步,一部戲線上、線下兩面賺,獲得收視率,更賺飽粉絲財。

現在不是贏隔壁台,我就贏了,這個時代要跟全世界打仗!」三立電視總經理、今年剛滿六十歲的張榮華說到激動,比手畫腳,這般渾身充滿幹勁的模樣,像是重回二十五年前,那個在南台灣賣《豬哥亮歌廳秀》錄影帶起家,野心勃勃想在影視產業闖出一番天地的年輕人。

三立電視(以下簡稱三立)堪稱電視台裡的「抗跌股」。近年來電視產業廣告萎縮,各電視台平均年營收下滑三%至五%,但三立二○一五年營收六十二億元,比起前年六十億元仍微幅成長,頂住寒風。

可是張榮華沒有對眼前的成績自滿,相反的,他投入下一場戰爭。「三立的戲劇和節目收視率常拿第一名,營收、獲利成長還不錯,拚到現在還沒輸過,有時真的會驕傲,」可是張榮華話鋒一轉,「但溫水煮青蛙已經開始了。」張榮華說的「溫水」,指的是新媒體的高速成長。世新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陳清河日前參與三立舉辦的國際影視論壇時便指出,新媒體時代的觀眾有多種平台如手機、平板可選擇,不再只看電視,電視台如何再創經濟價值,必須重新深思。

張榮華早已注意到電視的危機,在二○一三年起,砸十億元,推動三立朝「全媒體轉型」,從電視跨足雜誌、網路媒體、電商甚至影音平台,雜誌和網路媒體均已轉虧為盈,使三立二○一六年第一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近兩千萬元。

固本:專注自製戲

去年戲劇時數占全台一半

三立能快速調整呼吸,轉進新戰場,關鍵正是張榮華花了二十五年,手握超過十萬小時的自製戲劇和節目。

以二○一五年為例,三立自製戲劇時數是一千三百小時,占全台灣電視台自製戲劇的一半,換言之,兩部自製戲中就有一部是三立的。三立歷年自製戲劇,總時數超過二萬八千小時,即使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要看完三立所有自製戲劇,也得花超過三年。

自製戲劇投資成本高,觀眾要是不捧場還不見得能回收,其他多數電視台十多年來以買韓劇、陸劇取代自製,但張榮華始終不肯放棄這條路。

「(自製戲劇)站在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商業考量,因為其他台買片播,我們就選另外一條路,」張榮華說:「搶韓劇、陸劇,我也搶不過人家,因為人家十幾年來建立很好的關係,頻道觀眾也都養成收視習慣。」

突圍:年砸兩億拍戲

不買外來劇,自創供應鏈另外一個角度,張榮華認為,台灣電視台不能沒有自己的內容和影視文化。「電視台播別人的節目,就只是一個平台,沒有心跳,」跟張榮華一路打拚的三立執行副總經理莊文信表示,「但三立要當一個有心跳的電視台。」「我們要做第一部八點檔(《阿扁與阿珍》)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沒導演、沒編劇,連主導內容的我們,都不懂戲怎麼做,」莊文信說:「我去跟無線台借布景,和出借方見面時,他對我說:『我勸你們三立不要做戲啦,你們做不起來的!』」但張榮華成功嗅到陳水扁當選總統的時代氛圍,《阿扁與阿珍》推出後,收視率位居有線電視台冠軍,一舉讓無線台刮目相看。

自《阿扁與阿珍》收視開紅盤,張榮華每年都推出數檔戲劇,從主打本土市場的八點檔《台灣霹靂火》、《世間情》,到高質感的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妳》、《敗犬女王》,都常踞收視率冠軍。

三立平均每一年砸下約兩億元製作戲劇,在張榮華接受採訪時,三立有七部戲同時拍攝,共超過三千多位工作人員參與,「當我這麼做(指買韓劇、陸劇),製作單位就沒有工作,我們供應鏈會散掉,要再重新拍戲就沒那麼簡單。」率領上千人「戲劇大軍」的張榮華說,拍戲常有狀況,因此多劇組同時拍攝,必要時彼此能互相支援,確保每一部戲劇都能穩定產出。

為力拚韓劇、陸劇競爭,張榮華在二○一二年耗資五億元,在新北市三重蓋起一座占地一千五百坪的「華劇製作中心」,內有五個挑高六米的高畫質數位攝影棚,「韓國影視城有十五座,大陸影視城超過兩百座,台灣竟然一座也沒有!」他說。

無線台民視無疑是三立現今最可敬的對手,兩家電視台都重視自製戲劇(民視一年自製戲劇時數約八百小時),並長期爭奪八點檔收視率冠亞軍,還一樣都是觀眾痛罵戲劇爛梗的頭號目標。

但相較於三立,民視的自製戲劇更多是本土味濃厚的八點檔,其他時段自製精緻戲劇較少。民視節目部經理郝孝祖指出,該公司預計在林口一口氣成立十二個數位攝影棚,以高規格設備拍攝戲劇。顯然,民視同樣在精進品質,爭霸戲劇版圖。

民視和三立在自製戲劇互爭長短,民視前總經理、現任副董事長陳剛信特闢「戰情室」,分析自家和對手戲劇,但張榮華同樣不是省油的燈,「我以前直接寫劇本,進剪接室盯剪帶。」張榮華為在收視率上爭勝,自己親上火線,盯劇本、也盯製作,即使到今天,任何要開案的戲劇劇本,都得送到他辦公室,他看過拍板後才能定案。

擴張:玩粉絲經濟

3,800元偶像見面會門票秒殺「有次拍戲,棚內牆上沒裝開關,演員要假裝開電燈,但張總就會說:『為什麼不真的把開關裝上去?』」曾與三立合作八點檔《真愛找麻煩》的導演馮凱表示,他看戲非常仔細,一點差錯都不放過。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郭瑞祥表示,台灣頻道眾多,如果各電視台都不自製內容,「恐怕容易喪失核心競爭力,因為不同的內容,才有差異化。」隨新媒體當道,不少電視台轉頭重視自製戲劇,掌握自有內容時,張榮華卻已把眼光投射到戲劇延伸出的「粉絲經濟」,另闢新財源。三立今年三月舉辦自製戲《愛上哥們》的線下付費見面會,「門票售價要三千八百元,一千人的見面會,竟然開賣四十秒就賣光!」三立資深副總經理張正芬說:「我們還以為是系統當機了!」但外界常批評三立的戲劇低俗,張榮華坦言自己未嘗不想改變,「台灣八點檔太長,播兩個半小時,我自己也受不了,」張榮華曾下令,將三立八點檔《甘味人生》改成兩小時,期望提升戲劇品質,「但收視率掉下去的幅度比想像中的多。」收視率的壓力,讓他撐了三個月,撐不下去,還是回到兩個半小時。

顯然改頭換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張榮華請來奧美大中華區副董事長莊淑芬領軍團隊,為三立診斷,除提升形象外,並增加國際化的內容,想辦法跟上腳步,他對台灣影視產業受新媒體崛起,及陸韓劇夾擊的焦慮,不難想見。

「台灣(影視產業)不趕快急起直追,就沒機會了,」張榮華表示,因為如今影視產業的競爭,比起當年有線電視台開放更加巨大,連國外影視業都可以透過網路,在台灣市場攻城略地,「這不只是三立的問題,是整個國家政策的問題。」為了換腦袋,張榮華親自主持三場品牌說明會,對台下共四千五百位員工說明改造大計。「我現在最怕我老了,觀念轉不過來,」他笑說,「幸好這兩三年,看到一點成績。」前路險阻,但張榮華從不肯輕易低頭,他要讓三立的心跳聲,更年輕帶勁。

【延伸閱】一部劇賺3次,通吃粉絲財——三立戲劇衍生商機2011年

1. 辦活動

《愛上哥們》收費見面會

1,000張票40秒賣光

2. 炒話題

三立新聞網增加報導點擊

每月600萬不重複訪客,年增1倍

3. 出雜誌

《華流》偶像訪問

7-Eleven雜誌類銷售排行冠軍

撰文者馬自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