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80後買樓記(六) : 揸的士都唔好做銀行?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604

我轉左行做保險公司份工,就好似肥佬老闆跟班咁,同佢出去見客之後將簽好文件送比核保辦理。有時肥佬會用家居保及旅遊保同新客打開話題,傾下車保更可了解客戶財政狀況,原來想快手了解面前客人,都有咁多學問。先講一D佢感興趣既話題,再搵出自己可以係邊方面幫到佢,從而令客戶知道同你做朋友係有好處既。肥佬心情好時都會教下我野,我明白老板教我野唔係必然,因學到既野只屬於係自己,第時辭左工都可帶走的。把握機會從工作中學習,係令我事業轉好,人工增加而買到樓既重要元素。

 

保險公司既經理除左sell單,請人拓寬「下線」係重要工作之一。請一個新人,仲好過佢自己出去跑數。Well,肥佬自己好懶,平均一日都見唔夠兩個客。但係佢叻在識搵人幫佢跑,招募下屬。佢鐘意搵銀行做開既人加入,一黎佢地識賣保險,二黎銀行呢幾年同員工「不斷加壓」,搵人由銀行出走到保險公司,唔係易事。

 

是的! 又係michelle。肥老闆不時係bank收卡片,及後跟進約銀行sales出黎飲野。今次搵埋我一齊見旨在showoff佢有幾掂。Michelle係一個二十有幾既斯文長髮少女,眼細細而勝在皮膚夠白淨。個日我地係佢分行附近既starbuck見佢,成下晝四點michelle趕到黎,放低袋就二話不說走去買三文治食,坐低吞左啖水後先一路啃野一路同我地講佢未食晏。肥佬一貫作風,問多過講,問下佢好咩搞成咁。Michelle話佢已經「N5」,即係nil for 5 days,連續五日冇數交!! 因為5日交唔到數好大鑊! 今日上晝七點幾已經要同分行經理去面聖(見大老闆),最慘既係尋晚call客call到九點幾先返到屋企,訓得幾個鐘又要返工。真係就黎神經失常!

 

最慘係剛入行既新仔,為左一萬幾千既人工捱到咁盡,當然做幾個月之後就失蹤。所以你見而家成日請新人,成日銀行職員做錯野,成日換客戶經理。」Michelle話:「我做左銀行幾年,唔上唔落,轉行又要重頭黎過,咪仲要係度捱。」一路講一路食埋最後啖包。

 

佢話最傷既係今朝面完聖,同成班sales加埋分經(分行經理)開會。經理摔數問Michelle呢個禮拜有信心「做幾多」? 佢低頭唔答,之後細細聲答左十萬。經理就話:「十萬?你唔使旨意! 三十萬啦!」唉咁講不如唔好問,一味被人逼佢跑數。」

 

肥佬話呢份工冇人逼佢做。Michelle話當然可以辭職。不過佢經驗為求佢遞信後仍然專心跑數,一家會威脅佢如果唔到數會寫花佢走人時攞封reference letter,等佢係第間bank應徵時過唔到reference check,等於踢佢出銀行界。 Michelle眼濕濕咁話: 「我到數又使鬼遞信咩…而家 真係唔上唔落。唉,拖都唔使拍,而家分行唔到數,星期日要攪埋「理財日」。老細不斷問有冇人做volunteer,我都唔知咩q野人,仲可以笑笑口係whatsapp like呢件事之後舉手要星期日返工!」 

 

肥佬就同佢講:「鬼咩,而家係香港銀行,客戶經理要一腳踢銷售基金、保險、外幣、股票掛勾產品加埋按揭。我都知而家有人行入分行,櫃面職員已經對人虎視眈眈! 因為佢一日無番兩個銷售推介比sales,「放飯」都未有資格。客戶經理sell唔到你野又要向分行高層交代! 既然你做到咁無癮,不如過黎幫我手啦!」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21

曾經的熱門交易"做空日元" 如今已沒那麽好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14

Screen Shot 2015-02-13 at 下午12.02.25

風靡一時的"做空日元"交易如今已沒那麽好做。

進入2015年,這一華爾街近幾年來最熱門和最為賺錢的交易開始進入平靜期。《華爾街日報》指出,因為過去做空日元的成功讓投資者變得自鳴得意和日本政府官員對超級寬松貨幣政策提出了新的質疑,市場情緒發生了轉變。

這種轉變使得許多投資者變得手忙腳亂,迫使其他人平掉了空單,並且在繼續下註日本政府會擴大刺激從而貶值日元的投資者心中播下疑惑的種子。

本周四,日本央行官員對進一步擴大量化寬松刺激的作用提出了質疑。隨後日元大漲1.1%,創去年12月以來對美元的最大漲幅。

MI-CH809_YEN_16U_20150212180609

(左圖:美元/日元 中圖:做空合約數變化 右圖:日本通脹率)

華爾街網站介紹過,自安倍晉三上臺以來,“做空日元做多日股”的宏觀交易一度成為全球宏觀對沖基金的寵兒。金融大鱷索羅斯更是在2012年11月以來的兩個月中狂賺近1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援引的投資者警告稱, 做空日元似乎變得越來越有風險,因為大規模的資金做空日元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日元大幅反彈的情形很少,許多投資者都在自鳴得意。

資產規模2430億美元的Invesco Fixed Income高級資產組合經理和外匯團隊主管Ray Uy表示:

市場共識是日元還會貶值,但是歷史顯示,做空日元是很有風險的。

他還表示,Invesco Fixed Income在去年最後三個季度平掉了日元的空單。

也有基金經理以賣出日元的方式為購買其它資產進行融資,即上述的宏觀套利交易。《華爾街日報》援引的交易員稱,如果全球經濟增長前景變得黯淡或者經濟基調變得消極,日元可能會大漲,迫使那些套利交易者買入日元。

資產規模達2200億美元的Guggenheim Partners全球首席投資官Scott Minerd稱:

日元套利交易在過去就是大贏家的代名詞。但只要你存在這種心理,日元走勢的一個突然反轉將十分具有破壞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31

搶房源殺紅眼 公寓市場真的好做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6784.html

搶房源殺紅眼 公寓市場真的好做嗎?

一財網 樂琰 2015-09-16 21:52:00

轉向中高端和公寓是目前經濟型酒店業者的發展趨勢,然而隨著短租、長租和酒店業者的進入,公寓市場的房源爭奪大戰暗潮湧動。為了獲得房源,部分業者甚至不惜重金支出傭金、毀約金,而加速“燒錢”之下,公寓可能即將迎來並購整合大戰,一些中小型品牌或將被洗牌。

“大家都在看經濟型酒店的競爭,但實際上如今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酒店業者之間,而是要與公寓一起競爭,尤其是長租公寓,這些業者對於房源的爭奪力很強。”尚客優城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馬英堯在9月16日舉行的CHAT酒店論壇上的一席話引起了業界的一致贊同。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經過一段時間的采訪和觀察後發現,轉向中高端和公寓是目前經濟型酒店業者的發展趨勢,然而隨著短租、長租和酒店業者的進入,公寓市場的房源爭奪大戰暗潮湧動。為了獲得房源,部分業者甚至不惜重金支出傭金、毀約金,而加速“燒錢”之下,公寓可能即將迎來並購整合大戰,一些中小型品牌或將被洗牌。

酒店業大佬都來啦

和馬英堯持有相同觀點的還有東呈酒店集團董事長程新華,其實東呈酒店集團此前已經做過一輪企業業務的升級改制,分成了幾大細分品牌。

“其實在行業走低,入住率和房價都有下滑的情況之下,目前經濟型酒店就是兩大轉型方向,要麽做中高端新品牌以增加利潤,要麽就做公寓。”程新華說。

記者觀察發現,目前華住、鉑濤和如家等酒店業者都紛紛開始殺入公寓市場。比較一下經濟型酒店和公寓的成本與收益可以發現,一般經濟型酒店一間客房投入在6~8萬元,有些甚至接近10萬元,而公寓的投入該數字則只需要5萬元。一家100間客房規模的經濟型酒店需要至少20多個員工,部分優質店長的年薪高達幾十萬元,而公寓只需要2個人的人工,店長可以是90後,月薪僅4000~5000多元。一家經濟型酒店的投入至少700萬~800萬元,而同規模的公寓的投入僅約500萬元。根據上述諸多數字計算,經濟型酒店的投資回報期至少5年以上,而公寓的回本期從1~3年不等。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似乎公寓的投資回報價值明顯高於經濟型酒店。這促使諸多酒店業者涉足公寓。

“我們如家已經成立了獨立的全資公司來運作公寓品牌逗號,我們是做經濟型酒店起家的,但我們希望可以更多地覆蓋市場,我們註意到現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有很多流動人口,這正是切入公寓市場的好時機。我們現在打算做的是整租公寓,暫時還不會開放加盟。先集中在一線城市,2015年年底打算開出8~9家,每年會覆蓋到北京、廣州和深圳。未來我們會考慮長租和短租結合經營。”逗號公寓執行總經理陳意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和如家類似,格林豪泰、華住和鉑濤也已試水公寓。反之,公寓業者也在看酒店模式。

貝客公寓創始人魏子石透露,其在已開業項目中正嘗試將部分房間做成可以“日”計算的酒店客房,屆時酒店客源與長租公寓客源“通吃”。

房源之戰與並購之勢

公寓市場從2014年開始湧現出青客、蘑菇、魔方、貝客、友社、小豬短租、寓見、住百家、YOU+、自如寓等一大批品牌,而如今隨著酒店業者的進入,公寓市場已經掀起一輪搶房熱潮。

記者在采訪和觀察中了解到,與當年經濟型酒店耗費多年時間才開發加盟不同,才興起不久的公寓已經開始紛紛開放或者準備開放加盟,比如魔方、貝客、鉑濤的窩趣公寓等,因為在業者看來,經濟型酒店當年是“摸石頭過河”,從直營到加盟需要一個過程,而如今部分公寓借鑒了酒店的套路,有些甚至已經有了一整套模型,因此公寓業態迅速開放加盟。

而加盟的興起更加速了市場房源的爭奪。

“公寓的選址和酒店不同,要接近交通便利和白領辦公地點,有些過於偏遠或不涉及辦公區域的房源是無效的。正是因為有效房源的稀缺,公寓和酒店對於優質房源的爭奪非常激烈,我們業內的做法是會找一些中介公司、二房東談一個大單子,給予中間商傭金。而一些迅速擴張的公寓品牌會大量提升傭金比例,假設正常傭金是10%,部分公寓可以直接給到20%甚至更多,有些甚至是房源還沒有敲定,公寓就直接把費用提前預支,以確保房源。最誇張的是,A公司已經拿下了一個物業的租賃,結果B公司給了中間商更多的傭金並承擔違約金,然後物業就被B公司搶走,這種事情比比皆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者坦言。

據悉,目前依托鏈家資源的自如寓和起步較早的蘑菇是擴張比較迅速的,而魔方、小豬短租、青客、貝客和寓見等也都不甘示弱。

在爭奪房源的過程中,工業廠房成為公寓業者瞄準的一個“擦邊球”市場,這類廠房的租金略低,有些還位於市中心不錯的位置,不過這類物業因為是工業用地性質,如果要轉作商用則過程略微複雜,還可能涉及有些證照難以辦理。

激烈的房源爭奪引發了並購。有數家連鎖公寓的創始人向記者反映,盡管目前看似市場上大家各做各的,但是實際上公寓同業之間已經有詢價和並購的想法,甚至有些非常有名的資本投資者、公寓都親自拜訪一些目前還名不見經傳的公寓業者,希望全資收購。

“原因很簡單,你自己一家一家開設,拿房的成本很高,要占領市場很慢,但是通過並購同業公寓,則可以馬上殺入一個區域市場,直接獲得房源。這就好比當年經濟型酒店之間的並購潮。只是公寓的並購潮會來得很快,2016年可能就會見分曉。屆時一批中小型公寓會被洗牌。”魏子石指出。

目前,途家已經和小螺趣租有了資本合作。

不過,高價搶房源、並購策略之下,公寓業態的資金平衡或許是個問題。有業者透露,不少公寓砸在擴張和營銷上的費用很高,所以行業的融資需求很大,如果未來出現資金鏈斷裂,則後果不堪設想。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106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8/158012.shtml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於斌 於斌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沒有規模化帶來的盈利出路,那麽燒錢也只會加速生鮮電商生命力的流失,最終只能錢盡人散。

上周,水果電商品牌“果食幫”突然宣布正式關門歇業的消息再次震驚了生鮮電商行業。就在7月30日,半成品凈菜電商青年菜君因為傳拖欠員工工資而進入了破產清算程序。

今年的生鮮電商市場變得步履維艱起來,美味七七、愛鮮蜂、天天果園等品牌也是破產的破產、關店的關店。一場生鮮電商的死亡大潮似乎已經轟轟烈烈地到來,這讓看起來很美的生鮮電商不再顯得那樣美好。

冷鏈物流成本難以負荷,燒錢大戰又背沈重負擔

很多生鮮電商退出市場的原因都是由於資金鏈的崩潰,這充分說明了成本的不能承受之重。由於生鮮果蔬產品的特殊性,生鮮電商必須為之配備相應的冷鏈物流,然而冷鏈物流又有著“兩高一長”之痛,即設備投入高、運營成本高、回報周期長。

而據估算,一般水果的毛利潤在25%左右,而按照每單30元的配送成本,那麽每單必須超過150元才能盈利。也就是說,在冷鏈物流的高昂成本之下,生鮮電商如果無法實現規模經營必然會產生長期耗損直至退出死亡。

而作為互聯網經濟的一個細分市場,生鮮電商又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其他領域用燒錢搶用戶、占市場的弊端,這無疑又為企業增添了沈重的負擔。

燒錢模式比拼的就是資本力量,用瘋狂的補貼執行低價競爭策略、排擠競爭對手,達到用市場規模換來企業盈利的出路。然而外賣市場、網約車市場都能在短時間內瓜分市場、打擊傳統銷路,而生鮮電商既不可能消弱傳統生鮮經營模式,又很難在如此大的市場內形成瓜分或壟斷。沒有規模化帶來的盈利出路那麽燒錢也只會加速生鮮電商生命力的流失,最終只能錢盡人散。

上遊產品難以形成標準,用戶市場尚未開發成熟

除了日益加重的成本問題,生鮮電商還面臨著產品標準難以建立、用戶市場尚未完全成熟等根本性難題。食品行業專家朱丹蓬認為,國內電商並沒有做到上、中、下遊完整的商業模式,部分電商平臺主要集中在中、下遊發力,而忽略了上遊產品的重要性。

但是果蔬生鮮的品類眾多,消費者對產品包裝、口味等因素的關註點不一致,使得品牌企業很難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這種供應鏈上遊難以實現的標準化正是阻礙生鮮電商擴展市場的一大難題。

此外,我國消費者對生鮮果蔬等產品的購買仍然主要依靠線下實體店、社區營銷點等渠道,家庭中購買此類產品的成員也多是年長人群。因此生鮮電商雖然較多地吸引了CBD等區域的白領人群,但是無法保證他們長期頻繁購買的穩定性。

而這些年輕的購買群體又諳熟電商間低價競爭的策略,往往挑選低價平臺購買產品。一旦生鮮電商取消價格補貼,他們就會逃離平臺,因此根本無法建立有效的用戶粘性。而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還是由於用戶消費市場尚未完全成熟。

盈利模式仍未摸清,品牌發展前景不明

果食幫聯合創始人張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沒有找到能夠做大的健康的商業模式是果食幫選擇停業最重要的原因。這說明盈利模式沒有建立是導致眾多企業最終退場的根本原因。

據《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統計的數據,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實現盈利的只有1%,基本持平的有4%,有88%略虧,剩下7%則處於巨虧狀態。可見,虧損是生鮮電商行業的基本面,建立健康的盈利模式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難題。

而盈利模式不清的更深層原因是生鮮電商仍然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的處女地,各方對該領域電商發展的前景仍沒有清晰的認知。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白皮書》就指出,中國的生鮮電商還是一塊未經有效開墾的處女地,目前中國的生鮮電商滲透率僅1-2%。

由此也造成了目前品牌模式的同質化,而如天天果園的“門店+前置倉庫”模式和愛鮮蜂的“社區服務+物流配送”模式都基本宣告失敗了。未來的生鮮電商行業的盈利模式和品牌發展模式仍需要各方不斷的探索和努力。

行業資本由狂熱歸於理性,破而後立能否找出新路

從生鮮電商的發展趨勢來看,行業發展已經度過了2014年的瘋狂期,無論是資本力量還是品牌企業都已經從狂熱進入到了理性階段。

從數量上看,僅2015年就有14家生鮮電商就宣布下線,而今年以來這種關門退場的趨勢還在愈演愈烈,這背後顯露的是看不到盈利希望的資本力量選擇另尋投資高地。從業務上看,經歷陣痛的業內品牌正在收縮自己的戰線,如天天果園不但關閉了業績不佳的門店,而且推出了“閃電送”意圖向更多元化的產品銷售進軍。

果食幫在告別辭中說道:“生鮮行業異常殘酷,O2O補貼大戰、產品低價競爭……也許我們還是不夠努力,在效率上無法領先一步,更低估了生鮮行業的經營難度。”可見果食幫對行業現狀有著清晰而理性的認識,而它的垮掉說明生鮮電商已經進入到了行業的拐點。

生鮮電商不是那麽好做的,而能否破而後立建立健康的商業模式、能否痛定思痛突破行業發展的迷局仍然是一個充滿懸念的未知數。

生鮮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63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8/158012.shtml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於斌 於斌

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但不是那麽好做的

沒有規模化帶來的盈利出路,那麽燒錢也只會加速生鮮電商生命力的流失,最終只能錢盡人散。

上周,水果電商品牌“果食幫”突然宣布正式關門歇業的消息再次震驚了生鮮電商行業。就在7月30日,半成品凈菜電商青年菜君因為傳拖欠員工工資而進入了破產清算程序。

今年的生鮮電商市場變得步履維艱起來,美味七七、愛鮮蜂、天天果園等品牌也是破產的破產、關店的關店。一場生鮮電商的死亡大潮似乎已經轟轟烈烈地到來,這讓看起來很美的生鮮電商不再顯得那樣美好。

冷鏈物流成本難以負荷,燒錢大戰又背沈重負擔

很多生鮮電商退出市場的原因都是由於資金鏈的崩潰,這充分說明了成本的不能承受之重。由於生鮮果蔬產品的特殊性,生鮮電商必須為之配備相應的冷鏈物流,然而冷鏈物流又有著“兩高一長”之痛,即設備投入高、運營成本高、回報周期長。

而據估算,一般水果的毛利潤在25%左右,而按照每單30元的配送成本,那麽每單必須超過150元才能盈利。也就是說,在冷鏈物流的高昂成本之下,生鮮電商如果無法實現規模經營必然會產生長期耗損直至退出死亡。

而作為互聯網經濟的一個細分市場,生鮮電商又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其他領域用燒錢搶用戶、占市場的弊端,這無疑又為企業增添了沈重的負擔。

燒錢模式比拼的就是資本力量,用瘋狂的補貼執行低價競爭策略、排擠競爭對手,達到用市場規模換來企業盈利的出路。然而外賣市場、網約車市場都能在短時間內瓜分市場、打擊傳統銷路,而生鮮電商既不可能消弱傳統生鮮經營模式,又很難在如此大的市場內形成瓜分或壟斷。沒有規模化帶來的盈利出路那麽燒錢也只會加速生鮮電商生命力的流失,最終只能錢盡人散。

上遊產品難以形成標準,用戶市場尚未開發成熟

除了日益加重的成本問題,生鮮電商還面臨著產品標準難以建立、用戶市場尚未完全成熟等根本性難題。食品行業專家朱丹蓬認為,國內電商並沒有做到上、中、下遊完整的商業模式,部分電商平臺主要集中在中、下遊發力,而忽略了上遊產品的重要性。

但是果蔬生鮮的品類眾多,消費者對產品包裝、口味等因素的關註點不一致,使得品牌企業很難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這種供應鏈上遊難以實現的標準化正是阻礙生鮮電商擴展市場的一大難題。

此外,我國消費者對生鮮果蔬等產品的購買仍然主要依靠線下實體店、社區營銷點等渠道,家庭中購買此類產品的成員也多是年長人群。因此生鮮電商雖然較多地吸引了CBD等區域的白領人群,但是無法保證他們長期頻繁購買的穩定性。

而這些年輕的購買群體又諳熟電商間低價競爭的策略,往往挑選低價平臺購買產品。一旦生鮮電商取消價格補貼,他們就會逃離平臺,因此根本無法建立有效的用戶粘性。而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還是由於用戶消費市場尚未完全成熟。

盈利模式仍未摸清,品牌發展前景不明

果食幫聯合創始人張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沒有找到能夠做大的健康的商業模式是果食幫選擇停業最重要的原因。這說明盈利模式沒有建立是導致眾多企業最終退場的根本原因。

據《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統計的數據,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實現盈利的只有1%,基本持平的有4%,有88%略虧,剩下7%則處於巨虧狀態。可見,虧損是生鮮電商行業的基本面,建立健康的盈利模式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難題。

而盈利模式不清的更深層原因是生鮮電商仍然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的處女地,各方對該領域電商發展的前景仍沒有清晰的認知。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白皮書》就指出,中國的生鮮電商還是一塊未經有效開墾的處女地,目前中國的生鮮電商滲透率僅1-2%。

由此也造成了目前品牌模式的同質化,而如天天果園的“門店+前置倉庫”模式和愛鮮蜂的“社區服務+物流配送”模式都基本宣告失敗了。未來的生鮮電商行業的盈利模式和品牌發展模式仍需要各方不斷的探索和努力。

行業資本由狂熱歸於理性,破而後立能否找出新路

從生鮮電商的發展趨勢來看,行業發展已經度過了2014年的瘋狂期,無論是資本力量還是品牌企業都已經從狂熱進入到了理性階段。

從數量上看,僅2015年就有14家生鮮電商就宣布下線,而今年以來這種關門退場的趨勢還在愈演愈烈,這背後顯露的是看不到盈利希望的資本力量選擇另尋投資高地。從業務上看,經歷陣痛的業內品牌正在收縮自己的戰線,如天天果園不但關閉了業績不佳的門店,而且推出了“閃電送”意圖向更多元化的產品銷售進軍。

果食幫在告別辭中說道:“生鮮行業異常殘酷,O2O補貼大戰、產品低價競爭……也許我們還是不夠努力,在效率上無法領先一步,更低估了生鮮行業的經營難度。”可見果食幫對行業現狀有著清晰而理性的認識,而它的垮掉說明生鮮電商已經進入到了行業的拐點。

生鮮電商不是那麽好做的,而能否破而後立建立健康的商業模式、能否痛定思痛突破行業發展的迷局仍然是一個充滿懸念的未知數。

生鮮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61

七級偽術:社媒好玩唔好做

1 : GS(14)@2016-10-11 08:10:49

看了一篇有趣文章,作者為社媒和數碼推廣大員,彼說當今之世,尤其millennial朋友仔,秒秒手機不離手、所思所行同Instagram和facebook分享多過同朋友傾,不少更以為因為投入數碼生活,便視社媒推廣為事業發展的目標。大家也許身邊都有不少有這種想法的年輕人,但真的日日活在社交媒體的虛擬世界,就可保證你仕途暢通嗎?呢位師兄就梗係話唔好咁天真,因為自己keep住connect社媒,同確保客戶產品專業有效、無誤地engage住顧客是兩碼子事。首先,千祈唔好以為做digital marketing就等如只搞創作,也許後生仔個個自覺創作能力高似林日曦,只要機會來臨冇理由唔爆紅,不過如果還在靜候機會那些,不妨先扎實地學一點基本巿場分析學,真正的社媒高手,一定兼備數據分析和創意,analytics、metrics唔識番多少,好難做得出好campaign。其實一般人上facebook掃幾掃,不外乎係想睇下中學同學reunion大合照、細佬個女又有乜搞笑video、網上又有些甚麼火熱話題在洗版之類,冇乜目的,更無壓力。若你一旦入了行,社媒對你來說,意義完全不一樣,一邊掃,你會一邊諗:死喇,點解人哋條post、engagement rate會高過我噚天嗰條咁多嘅,是輸內容定輸timing呢?唔得,返去要同條team分析吓,話唔定係輸張圖,下次要點先幫到個客呢……看,一掃一驚心,問你仲要唔要入行!彭瑪莉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1/197971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95

收市閒情:唔好做搭升降機自私精

1 : GS(14)@2016-10-19 05:23:07

以下係「可能我個人比較挑剔系列」,本人好唔鍾意一種人,就係「搭升降機自私精」。一堆人等升降機,第一個人衝入去,然後行到最入,耷低頭,睇手機;第二個,一樣,行到最入發吽哣;第三個呢,行埋一個角搣手指倒刺;到第四個,一入升降機,即俾升降機門夾。好彩嘅,頭三個入升降機嘅人,總會有一個幫你㩒番開升降機門;唔好彩嘅,你就以身擋開道門。俾升降機門夾到最多都係少少痛,但如果第一個、第二個、就算係第三個入升降機嘅人,肯犧牲少少,放棄睇手機、發吽哣、搣倒刺嘅機會做一陣揸升降機人,第四個人根本唔會俾升降機門夾到。香港離地嘅人好多,事不關己,眼尾唔望。康橋之家前院長張健華,再次打甩性侵智障女院友官司,仲人渣到要討回訟費,之後仲辯稱「自己先係受害者」。留意番,張健華已係第二次被揭犯案!早於2002年,已涉嫌非禮兩名智障院友,之後用食物安撫,令事主口供前後矛盾,所以法庭裁定罪名不成立。到今次,再次甩身。有一樣,我唔明,兩單案相隔十幾年,中間張健華仲有做過啲咩嘢,咁大間護理中心,會真係冇人知?冇人留意?定係冇人敢講?如果早啲有入升降機嘅人,可能係康橋之家嘅員工、前員工、知情嘅人,唔好發吽哣,唔理唔望自己企埋一角,早啲出聲,或者2014年呢單案嘅受害人就唔會出事。香港人已經面對好多嘅唔合理,樓市嘅唔合理,3,600蚊租個床位;價值觀嘅唔合理,以為29歲買到樓就真係得到全世界;政治嘅唔合理,三權分立早已被人狠狠踐踏;如果連人格都冇埋,我唔知香港仲可以有咩留低。根據《禮運大同篇》,「大同」係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同係一個烏托邦,但香港,好似離呢兩個字越來越遠。千頌C
http://www.fb.com/winbigwo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9/198050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51

劏場理髮舖 28元單剪冇人吼店主:深圳生意仲好做

1 : GS(14)@2018-01-22 05:29:00

■來小姐開業兩個月,每日生意平均約10宗,生意額僅約280元。王子俊攝

【周末專題】港股新高、樓價破頂,但不代表劏場迎來大翻身之日。劏場經典之一大埔大日子商場開場逾月,場內人流寂靜冷清,一位從業20年的理剪師來小姐,開超筍價28元單剪,仍無人問津,每日呆等客人光顧。來小姐回想,1991年深圳15元剪髮仍能做出約每月1萬多元營業額,慨嘆為何來到大日子商場的生活如此艱辛。記者:黃朗鈞


大日子商場前身為大日子酒樓,2014年由「劏場大王」尹柏權拆售成220個劏舖,實用面積最細僅25方呎,以入場費低至約140萬元及首兩年5厘租金回報保證作噱頭,一星期火速沽清七成舖位,成劏場奇葩。

■大日子商場於2014年拆售成220個劏舖。

吉舖滿佈 無大型品牌

事隔三年,商場現時吉舖滿佈,由地下至3樓所見,全場約有132間吉舖,部份面積約30方呎,佔店舖總數約六成;人流稀疏,逾一小時才有約20至30名顧客進入商場,部份租戶不是玩手機,就是與鄰近店主寒喧。現有店舖中,有美容、時裝、玉石、體育用品、理髮等店舖,大部份為小本經營,毫無大型連鎖品牌進駐,當中除來小姐的店舖外,其他理髮舖收費均30元。商場附近的理髮舖收費則由60元至240元。

50呎舖位 月租$5,000

速剪理髮舖來來速剪於場內開舖兩個月,負責人來小姐除了在商場正門放置「單剪28元」街招外,更親自落場拉客,為求做多幾單生意。略帶鄉音的來小姐坦言,1991年曾在深圳開舖,當時店舖面積約250呎,租金才2,000多元,15元剪一個髮,營業額高達約1萬多元,剪得停不了手,更能聘請員工幫輕負擔。她感慨當年做港人生意為主,小費多,收入高,心情愉快,與現時天差地別。



直至來港生活後,見本港營商環境好,而大日子商場租金比同區便宜,於是小試牛刀,以月租5,000元租下1個50方呎的相連舖位,每呎租金約100元。好景不常,大日子商場人流冷淡,來小姐剛開業曾叫價25元剪髮,經營十日後發現支出過多,惟有加價至28元,每日生意平均約10宗,生意額約280元,最多試過約20多宗,生意額約500元,最少只有約5宗,生意額約140元。假如以22天工作天計算,每月營業額約6,000元,交付租金後只剩1,000元利潤,日常生活捉襟見肘。



來小姐直言,香港生意非常難做,都是大陸那邊好做,她指沒客時只能到商場門口派卡片或清理用具,平日只能吃清茶淡飯和麵包。代理表示,該場目前約3至4個舖放租,平均每呎叫租金92元,平均實用面積25方呎。去年12月商場錄首宗蝕讓成交,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2樓222號舖,建築面積58方呎,以80萬元售出,呎價1.38萬元。原業主於2015年7月一手購入,作價178.2萬元,持貨逾兩年賬面蝕98.2萬元,貶值55.1%。此外,有業主於網上放盤,店舖位於一樓樓梯轉角位,實用面積25方呎,叫價99萬,實用呎價39,600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0/202804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