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直播太空時代到來 遙感衛星大顯身手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77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28 09:53 編輯

直播太空時代到來 遙感衛星大顯身手
作者:陸洲

基本結論

衛星數據是提升用戶體驗的增值產品。我們前期報告提出,衛星就是數據。此前,來自太空的數據很難獲取,但隨著遙感衛星的發展,現在獲取數據的成本不僅大大降低,甚至是免費的,那麽數據的應用就百花齊放了。衛星數據作為一種增值產品(如影像超市、遙感集市等),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以谷歌和蘋果為例,電子地圖、矢量地圖、街景、實景三維都是必不可少的,硬件的速度和軟件的效率都在提高。空間地理信息內容越豐富、越實時,意義就越大。互聯網巨頭已經並將持續在這個領域加大投入。現在百度和騰訊都有街景高分辨率衛星影像,只不過更新頻率和覆蓋範圍還不是那麽領先。我們預計下一步在頻度上,遙感衛星會有大規模應用。

時時衛星圖像和高清視頻成為衛星應用藍海。美國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 Imaging)主要業務是研制衛星和部署數據中心,提供地貌詳圖及高清視頻。它計劃部署24顆“天空衛星”(SkySat)微小型衛星,實現全球數據的8小時更新,其時時衛星圖像類似太空直播。2014年6月,谷歌公司以5億美元收購Skybox,大大完善了GOOGLE EARTH服務。美國的衛星數據公司Orbital Insight,利用沃爾瑪停車場中的汽車數量來預測企業的發展狀況。地理空間公司Geospatial Insight利用衛星數據來預估洪水給農作物帶來的危害,以供保險公司使用。英國的AgSpace公司通過大面積土地的衛星影像來幫助農場主識別農作物的質量。英美公司給衛星數據應用藍海趟了路,顯示了遙感衛星數據的巨大空間。

衛星是代表中國“走出去”的“名片”。高鐵還在招標,衛星已經落地,2015年初我國在瑞典和阿根廷兩地開建衛星數據接收站就是明證。目前,我國的“高分專項”已經發射兩顆衛星,圖像分辨率也成功突破了米級。我們認為,隨著“高分專項”成果的逐步轉化,我國遙感衛星將變得越來越好用,有望進入加速發射的節奏。從數量上看,我國在軌衛星數量僅為美國的1/4左右,遙感衛星的數量與美國有巨大差距。我們認為,“高分專項”將成為我國遙感衛星加速發射的催化劑。

2015年將成為我國衛星產業全球化的元年。“元年”的含義有二:一是從國內走向國際;二是衛星應用會有新的商業模式。當前,中國的衛星產業面臨“政策在放開、資本在流入”的生動局面。中國目前的“天繪”、“高分系統”都是由政府支撐、投資、運營的,也主要是面向政府應用的。政府支撐的免費衛星數據很多是公益性用途,沒有進行商業運作,但其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完全免費的好日子或許不會太長。此前客戶花錢買衛星,衛星公司有義務教他們用,並且教會為止。未來的商業模式將有很多種,衛星制造公司可以代替客戶負責地面運營,或者不賣衛星只賣數據,這將是商業模式上的巨大轉變。衛星公司有可能華麗轉身為數據公司和雲平臺,這也是軍民融合的有效路徑和生動體現。

相關投資標的

中國衛星、奧普光電
信威集團、歐比特

遙感不僅僅是地圖

“遙感”,是指在物理科學上是指不直接接觸物體,從遠處通過探測儀器接收來自目標物體的電磁波信息,並經過對信息的處理,判別出目標物體的屬性的過程。
圖表1:遙感圖像分類表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地球上的各種物體都有其電磁光譜特性,遙感正是利用這一特性,利用遙感設備從空間平臺對地球表面的自然面貌、現象和自然資源進行觀察、探測,並通過光、紅外、微波等遙感器對各種地面物體所反射和輻射電磁波的信息進行讀取,然後經過一系列的科學提取、處理、分析過程獲取相應的數據信息,以達到準確辨認地球表面物體和現象的性質和狀況的目的。
圖表:衛星遙感示意圖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衛星遙感為航天遙感的一個組成部分,以人造地球衛星作為遙感平臺,主要利用衛星對地球和低層大氣進行光學和電子觀測。

衛星遙感活動始於20世紀中期,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1960年4月,美國發射了第一顆觀察地球大氣的衛星,揭開了從外層空間探測地球的序幕。

圖表:天基遙感發展歷史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2013 年,國外共發射15顆對地觀測衛星,其中高分辨率衛星10顆。而2012 年共發射16 顆對地觀測衛星,其中高分辨率衛星5 顆。與2012 年相比,2013 年成像高分辨率衛星發射數量同比增長一倍。


從下遊應用來看,一般來說,遙感技術的應用可以分為三大體系。目前,國防用戶與政府機構的需求仍是衛星對地觀測數據商業銷售和應用的主要市場。

圖表:遙感技術的應用可以分為三大體系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美國政府是全球最大的商業衛星遙感數據用戶。2013年之前,數字地球(DigitalGlobe)公司和地球眼(GeoEye)公司逐漸成長為美國最大的兩家高分辨商業衛星影像公司,在商業遙感數據市場上平分秋色。

作為技術提供商,DigitalGlobe 的衛星影像幾乎可以在所有耳熟能詳的地圖服務中找到,包括 Google 地圖、微軟 Bing 地圖,國內的百度地圖、騰訊地圖、高德地圖中的衛星影像也來自 DigitalGlobe。另外,DigitalGlobe 還與地圖制作公司展開合作,比如隸屬於諾基亞的NAVTEQ。

另外,公司可以通過對衛星圖片的分析發現更豐富的內容,並提供深刻見解。公司建立了一只由空間地理專家組成的資深團隊,通過直接訪問 DigitalGlobe 衛星群,並利用數量不斷增加的全球檔案來了解全局,還可以調取不同時間的衛星圖片,幫助有效規劃可能采取的行動路線。其價值不可限量。

圖表:數字全球公司的業務不僅是衛星圖片出售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在衛星對地觀測應用領域,隨著商業用戶對高分辨率對地觀測數據的需求逐年走高,美國對商業衛星數據設置的分辨率的限制已難以滿足當前商業用戶的需求。而隨著美國政府逐步放寬商業衛星數據分辨率限制的舉措,可能會引發商業衛星對地觀測數據產業格局的新變化。

圖表:美國對商用遙感的分辨率限制逐步降低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北方天空研究公司在2013 年發布的《全球衛星對地觀測(第五版)》報告的數據顯示,在衛星對地觀測應用的6 個直接市場中,國防與情報市場所占比例達到38%,公共安全市場的比例也達到28%,而產業鏈市場和服務市場的比例分別僅為7% 和10%,仍未得到充分發展。

圖表:2013年衛星對地觀測的直接市場分布


來源:NSR,國金證券研究所

北方天空研究所(NSR)預測:到2022 年,全球天基對地觀測數據及增值服務年收入將達到60 億美元。同時,受到更低的數據成本、更高的圖像分辨率、新興應用以及資源需求增長的推動,商業市場各個領域的增長率將高於非商業市場。預計到2022 年,商業市場收入將占全球天基對地觀測市場總收入的50%。
圖表:NSR預計每平方公里合成孔徑雷達遙感費用變化(單位:美元)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受益公司分析

中國衛星

中國衛星的大股東航天五院是天基宇航系統的主要衛星提供商,總資產97.17億元,凈資產57.8億元,2013年凈利潤5.8億元。加上事業單位的研制收入等在內,五院2013年全口徑經營利潤約18億元,是上市公司的6倍。五院主要產品包括返回式遙感衛星、“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風雲”氣象衛星、“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資源”地球資源衛星和“北鬥”導航定位衛星等6 個衛星系列,“神州”系列飛船等。預計未來還有月球基地、大型空間站、深空飛船、火星探測器等一系列任務。

作為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的試驗田,五院的事業單位屬性正在逐步弱化,企業屬性逐步增強。在中國重工實現核心總裝軍品整體上市後,大衛星資產註入上市公司已經不存在障礙。在國企改革的新形勢下,盤活中國航天優質的“彈箭星船”資產已被提上議事日程,航天五院啟動資本運作的時機已經成熟。

2015年將成為我國衛星產業全球化的元年。“元年”的含義有二:一是從國內走向國際;二是衛星應用會有新的商業模式。當前,中國的衛星產業面臨“政策在放開、資本在流入”的生動局面。中國目前的“天繪”、“高分系統”都是由政府支撐、投資、運營的,也主要是面向政府應用的。政府支撐的免費衛星數據很多是公益性用途,沒有進行商業運作,但其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完全免費的好日子或許不會太長。此前客戶花錢買衛星,衛星公司有義務教他們用,並且教會為止。未來的商業模式將有很多種,衛星制造公司可以代替客戶負責地面運營,或者不賣衛星只賣數據,這將是商業模式上的巨大轉變。衛星公司有可能華麗轉身為數據公司和雲平臺,這也是軍民融合的有效路徑和生動體現。我們預計中國衛星在衛星運營、數據服務、系統建設上將有較大的突破,這將徹底打開公司的發展空間。

奧普光電

奧普光電(002338)是中科院長春光學和精密機械研究所下屬的唯一上市平臺,長光所是我國衛星載荷技術的龍頭單位,在即將到來的“十三五”宇航規劃中有望獲得大批衛星載荷訂單。奧普光電目前的收入構成主要是光電測控設備和光學玻璃,具體而言就是反坦克導彈制導系統、雷達基座、飛行物體(導彈飛機衛星)飛行軌跡及座標測量、航空航天相機、軍用光學玻璃等。長光所的激光類武器、被動雷達、高空偵察相機、微小衛星等高科技軍品存在註入上市公司的可能。

2013年長春光機所總資產42.37億元,凈資產19.28億元,事業收入9.42億元。長春光機所目前年科研合同額近25億元,參股/控股企業共23家,旗下產業化公司產品覆蓋光譜,遙感,激光,LED,指紋儀,光柵尺,醫療儀器等。長春光機所已經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到工程技術研究再到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完整科研鏈條。在中科院深入推進科研院所改革、鼓勵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的大背景下,奧普光電擁有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信威集團

信威集團作為一家背景特殊的通信公司,已經提出了衛星移動通信星座發展規劃,和清華大學聯合研制的靈巧通信試驗衛星發射成功並完成了全部在軌測試試驗。2014年底,信威集團與航天五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計劃在全球低軌通信衛星星座戰略基礎設施方面開展戰略合作,聯合發起成立全球低軌衛星星座產業實體合資公司。

信威靈巧通信試驗衛星主要負責水文、氣象等領域的監測數據的采集和傳輸,搭載的信威通信靈巧通信試驗衛星主要用於衛星多媒體通信試驗。信威集團後續將啟動“空天信息網絡工程”,也可看作是“中國版銥星計劃”。該系統將來會首先滿足軍事特種通信需求,同時公司也會積極與北鬥系統和McWiLL 專網相結合,探索更寬廣的商業運營模式。信威集團的實踐打開了衛星產業市場化之路。

歐比特

歐比特是國內首家進行芯片式衛星研制生產的民營企業,並且與國內微小衛星研發實力機構上海微小衛星中心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對外並購,公司深化了“衛星+圖像處理+移動終端”產業鏈,有望從給衛星平臺等配套航電芯片產品的制造商轉型為擁有系列芯片衛星及微納衛星設計、制造及運營為一體的空間平臺運營商。

(來自陸洲國金軍工)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239

顛覆金融格局?區塊鏈將在股市大顯身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810.html

一年來,比特幣背後的核心技術——區塊鏈(Blockchain)受到全球關註,各大金融機構更是砸下重金對其進行研究,其中便包括悉尼證交所(SSX)。

SSX和比特交易實驗室(Bit Trade Labs)近日發布聲明,宣布將合作開發基於區塊鏈的股票市場結算和登記系統,使得實時結算和登記(T+0)成為切實可行的願景。

眾多國際投行認為,從全球範圍來看,假設成本和股市市值成比例,那麽區塊鏈每年節省的成本可能超過60億美元。但是,區塊鏈技術要在金融等監管嚴格的領域真正普及,預計還要近10年的時間,因此可以從OTC(場外交易)市場開始小範圍嘗試,再逐步推開。

當前,中國央行、證監會、交易所也在積極探究區塊鏈在證券交易、銀行結算方面的可行性。

當然,現在已經湧現出不少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身份識別和信用管理系統,這較於證券交易更易於實現。

悉尼證交所SSX向區塊鏈進軍

“T+0將提供諸多益處——消除抵押風險、提高交易速度和交回部分主動權給券商和市場參與者,而不是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向其他交易所支付費用,”悉尼證交所副主席、寶澤金融集團董事局主席王人慶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我們希望從OTC市場開始,等成熟了再推廣至整個交易所,同時這項技術屆時也可以服務其他國家的交易所。”

值得註意的是,即使是在美國,其實行的也是T+3結算制度,為各界所熟知的T+0僅是指交易制度,並不代表資金、股票到賬。

SSX是澳大利亞主板證券交易所,始終致力於協助中國企業赴澳洲上市。SSX采用納斯達克(NASDAQ)的OMX交易系統,今後將實現澳元和人民幣進行交易,並適時推出人民幣板塊,規避匯率風險,這也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SSX表示,據監管方和市場參與者的認可度和參與度,此次合作的目標是在數月內為SSX的私人財富市場網絡和在2018年年初為該所的股票市場實施區塊鏈解決方案。

王人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將首先為SSX開發區塊鏈解決方案,“但我們還打算使其可供其他市場使用,秉持開放式接入的理念。我們的主要驅動力是提高效率和節省我們的市場參與者和經紀人的成本。”

就效率和成本而言,此前高盛在研究報告中稱,如果股票交易引入區塊鏈技術,不僅能減少交易結算中的差錯,還能讓全球每年節省60億美元成本。

“通過在買方客戶、經紀商、托管行以及美國存管信托和結算公司(DTCC)中間,減少重複的和需要人工確認及協調的交易,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在美國將能每年節省20億美元成本(顯性成本和經濟成本)。”高盛分析師James Schneider等人在報告中寫道。從全球範圍來看,假設成本和股市市值成比例,那麽每年節省的成本可能超過60億美元。

對於SSX這個新晉交易所而言,研究區塊鏈技術的動力可能更大。“澳洲最大的證交所澳洲證交所(ASX)有2200多家企業上市,其中結算清算收入約占30%,美國三大交易所也是如此,因此可能短期內研發並使用新技術的動力不大。”

與眾多國際投行的觀點相似,王人慶也表示,區塊鏈技術要在金融等監管嚴格的領域真正普及,還要近10年的時間,“因此可以從OTC市場開始小範圍嘗試,再逐步推開。”據他介紹,現在已經湧現出不少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身份識別和信用管理系統,這較於證券交易而言更易於實現。

實現實時結算和登記(T+0)?

盡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區塊鏈在股票交易中的想象力的確巨大。其實,股票交易指令的執行環節較為簡單,而交易指令執行後的結算和清算環節則相當繁複,因此區塊鏈最大的用武之地可能就是實現實時結算和登記(T+0)。

以美國為例,美國證券結算制度為T+3,此處T+3強調的是,在美國賣了股票要3天後才能拿到錢;而中國A股市場T+1強調的是當天買的股票不能賣。

“區塊鏈卻能將效率提升到分鐘級別,這能讓結算風險降低99%,從而有效降低資金成本和系統性風險。”王人慶告訴本報記者,在區塊鏈上,交易被確認的過程就是清算、交收和審計的過程。區塊鏈使用分布式核算,所有交易都實時顯示在類似於全球共享的電子表格平臺上,實時清算,效率極大提升。

高盛也認為,股票交易的結算和清算過程中,區塊鏈技術能夠減少甚至消滅交易差錯,並能夠優化後臺流程、縮短結算時間。一般而言,這些細節的確認由多個參與方(DTCC、托管行、經紀商和客戶)在整個交易周期的多個時點進行。如果區塊鏈能在這些參與方中完全加以應用,其中很多屬性可以打包進智能協議,從而變成交易指令執行之前的要求,而不是在交易後要求多個參與方核驗並同意。

有跡象顯示,股票交易規模的迅速擴大已經對證券交易基礎設施的容量形成了很大的壓力。很多人開始擔心,如果不徹底改革現行的股票清算交割系統,將很快造成系統容量嚴重不足的問題,這些顯然是證券監管層擔心的重要問題之一。有鑒於此,全美證券協會目前正在推動將證券交割制度由原來的T+3修改為T+2或者更短。

2015年,美國T+2工業指導委員會(ISC)制定了一份白皮書,倡導在2017年第三季度引進T+2結算制度,並試圖獲得監管方支持。多位美國證監會(SEC)委員不久後對此表示支持。

ISC稱,縮短結算周期會給予交易更多的確定性、安全性,並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這將有助減少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減少順周期保證金要求和流動性需求。結算周期縮短將會有助於改善整體證券市場的效率,將美國與全球市場同步聯系在一起,以促進金融穩定。”ISC主席Marty Burns表示。

當前,24個歐洲市場都在2014年夏天開始向T+2制度過渡。縮短一個工作日的結算周期有助於降低整體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保證券商的資金自由度,也有益於投資者。

區塊鏈到底是什麽?

即便是說到這里,不少受眾仍然對於抽象到極致的區塊鏈困惑不已,比特幣至少存在一個圖形,但區塊鏈可謂是“無形”的強大存在。

“其實,一般受眾不用過多考慮區塊鏈究竟是什麽。隨著該項技術不斷成熟,就例如微軟Windows系統,如今還有人會想探究它背後的運作方式嗎?”區塊鏈創業團隊BITSE的CEO錢德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此前,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常務理事、北京艾億新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家林對區塊鏈給出了一系列相當直白易懂的解釋。

張家林表示,區塊鏈是一個開放式自治賬薄系統(open autonomous ledger)。首先它是一個賬薄系統,按照複式記賬方法記錄了所有的交易數據——每一個單位的貨幣“從哪來,去過哪”的全部詳細歷史數據。開放式是指其存儲的數據對任何人都是開放的,除了交易主體的隱私信息采用加密方式以外,任何人都可以查詢其中的數據(加密的數據獲得授權後也能看到)。“自治”是指系統是按照公開的算法、規則形成的自動協商一致的機制基礎上運行的。以確保記錄在區塊鏈上的每一筆交易的準確性、真實性。

至於區塊鏈的記賬方法,其實區塊鏈記錄了從第一個“貨幣元”交易發生開始的所有交易紀錄,每筆交易都是按照複式記賬法進行記錄。由於任何一筆交易的借方、貸方的複式記賬記錄都保存在一起,每筆交易的貸與借之間形成的會計關聯關系: 一筆交易中的貸方總能夠對應到之前一筆交易的借方。所有的交易就通過複式記賬的會計關聯成“鏈狀”結構。這樣就能夠對每個“貨幣元”的身世檔案有很精確的描述:由於複式記賬的好處, 從當前最新記錄開始,逐級向過去回溯的倒推方法,就能針對每個“貨幣元”,不僅知道它“去過哪”——這個“貨幣元”都經歷過哪些交易, 還可以知道它“從哪來”——追溯到它的源頭“出處”。

由於每個“貨幣元”的身世檔案都很清楚,這樣就給識別和驗證交易帶來非常大的便利。

例如,張三要支付李四100“貨幣元”,李四就可以對張三的這100“貨幣元”的身世檔案進行查詢,李四追溯到這100“貨幣元”是有源頭“出處”的,而且最新的交易顯示,這100“貨幣元”的最新擁有者是張三。李四就放心可以收到這筆錢了。如果李四追溯不到這100“貨幣元”的源頭,說明這100“貨幣元”不是合法生產出來的,張三就不應該擁有此100“貨幣元”,這樣的交易被認定為非法而無法獲得執行。只有那些可以追溯到源頭“出處”的“貨幣元”交易才被認定為合法並獲得執行。被驗證過的所有交易被永久性的存在區塊鏈中。

張家林也表示,隨著交易數量的增加,采取上述方法對當前的每個“貨幣元”的交易都查詢身世檔案進行追根溯源的話,由於需要回溯的“交易鏈”很長,按照上述方法來驗證一筆交易將會非常耗時,區塊鏈采用了非常巧妙“分塊”的方法解決了該問題。

所謂“分塊”,即把發生在某段時間內的交易打包成一個“區塊(Block)”,每個區塊保持著前、後區塊的鏈接指針。由於區塊是按照時間順序遞增產生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增加一個新的區塊,這個區塊和上個區塊鏈接起來,所有區塊就形成了“鏈”狀結構。

因此,區塊鏈可以看作一個可以無限“增加頁數”的巨型賬薄,每個區塊可以看作是這個賬薄的“一頁”,“每頁”賬薄記錄了1筆或多筆交易。每增加一個區塊,區塊的堆高(Height)就增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16

端點 | 全球機器人大聚會 各路英豪CES上大顯身手

1月5日,一年一度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正式開幕。從智能手機到8K超高清電視,從無人機到無人駕駛汽車,展會主辦方美國消費技術協會預計將有超過2萬件新品亮相。

其中,機器人產品更是各具特色,令人目不暇接。

韓國電子巨頭LG在展會上展示了智能家居及商務輔助系列機器人,其中領頭的便是Hub Robot,一款智能家居中樞機器人。

當被放置在家中時,這款頭頂兩只“藍眼睛”的機器人就可以通過攝像頭和能夠進行面部識別的顯示器辨認出家庭成員,還可以根據指令做出點頭或是控制物體等反應。

Hub Robot的其他功能與亞馬遜早前上線的智能家居中樞Echo相似,可以為用戶查看天氣預報、播放音樂、控制燈光開關、加熱食物或是記筆記。

另外,LG還推出了兩款機場專用機器人。一個是“機場助手”:只需掃描登機牌,它就能用四種語言告訴乘客所需的航班信息。另一個則是一臺巨型吸塵器,它可以用攝像頭和感應器檢測到人類,繞開人們進行清潔,或是讓他們移動位置。

除了機場和家中之外,機器人也可以是學校以及研究室的好幫手。

由北京一維弦科技(Ewaybot)自行研發的機器人Moro就是這樣一款機器人。它高約4英尺,重約77磅,手臂有六個關節,肢體末端三叉分開。既可以拿起一支筆,也可以拿取重物。由於內置麥克風和擴音器,用戶還可以對其進行語音操控。

使用英特爾的實感技術、超音波和紅外傳感器,Moro可以繞過障礙物,前往用戶指定的地點。

在看過許多大型機器人之後,精致小巧的樂高機器人也受到了許多關註。

丹麥玩具巨頭樂高公司將一套可編程的積木組合到一起,呈現出機器人Lego Boost的最終形態。用戶可以自己動手拼接出樂高蝙蝠車、多工具車Bernie以及機器貓Frankie等機器人。通過相應的樂高應用,用戶可以創造體感式玩具,甚至能錄制音效,讓小機器人發出貓叫的聲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1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