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影工場:跟著大片闖天下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23/wNMDcyXzM1MjUwNQ.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1

「十三釵」錢太多 中國式大片融資魔咒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3/2MMDcyXzM5NTY2MA.html

導演馮小剛即將出爐的大片《溫故1942》,籌備9個月,總投資亦超過2億,不過,與正在熱映的《金陵十三釵》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

《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和新畫面影業公司(下稱「新畫面」)董事長張偉平聯手推出的最新賀歲檔大片,總投資6億元,號稱國內影史之最。

「成本虛高、片酬虛高。」1月11日,中影股份副總經理趙海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盲目是這個行業發展最大的瓶頸,缺乏理性,產業投融資難以量化,何談深入發展?

2011年房地產調控的冬天,沒有人準確估算過湧入電影產業的「閒散資金」到底有多大;然而,「錢太多」的背後,中國電影仍然缺乏歐美式可持續的融資模式,諸如銀行信貸、信託融資、私募股權等金融資本介入電影產業的更是鳳毛麟角。。

然而,中國電影業蓬勃的投資熱情,無論是躍躍欲試的私人財富,還是正規的金融資本,這都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這裡意味著機會,也意味著不可把握的風險。

銀行謹慎試水

2011年中國電影全年票房總收入已達130億元,同比增長28.93%。

票房大漲的背後,少不了銀行信貸資金的撐腰,《金陵十三釵》拿下民生銀行1.5億的版權質押貸款,《龍門飛甲》則是北京銀行總額將近1億的打包貸款中的一部分。

2010年秋,當張藝謀的「錢袋子」——張偉平,遇上想在文化創意領域有一番作為的民生銀行投行部總經理張立洲時,張立洲大膽設想,推出一個股債結合的信託或基金產品。

「想法很有創新,但對方沒有接受。」1月11日,民生銀行投行部一人士告訴記者,張偉平希望只做自己看得懂的貸款。這是民生銀行首度試水電影業,也為國內對單部影片貸款金額的最高紀錄。

盤旋在電影產業上空的資金至少有幾百億,但目前市場的盤子也就130億。從2003年開始由下游發行進入電影投資製作領域後,於冬掌舵的博納影業開始了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和融資創新。

此番《龍門飛甲》能如期完成,離不開投資方博納影業的創新型融資模式。早在2010年9月,就從北京銀行朝外支行獲得了一次性「打包貸款」1億元,而北京銀行提供的「版權質押+影視劇打包貸款」也堪稱近年來銀行信貸資金介入電影業的典型模式。

根據雙方約定,北京銀行朝外支行以版權質押+第三方保證的組合擔保方式為博納影業提供一次性「打包」貸款1億元,用於電影《龍門飛甲》、《大話射鵰前傳》、《美麗人生》、《抓猴》4部電影,1部電視劇《十月圍城》的拍攝。

一位北京銀行人士告訴記者,「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投五部片子風險總比壓在一部身上小。而借用博納影業首席財務官許亮的話說,創意企業與流水線工廠不同,新的貸款方式也可使得電影公司在授信額度內,靈活調配每部片子需要的資金。

「打包貸款」模式為北京銀行首創,2008年,北京銀行以版權質押方式為華誼兄弟提供1億元打包貸款,此後,北京銀行分別為《畫皮》、《葉問》、《第一書記》等多部片子提供融資。

「電影產業是典型的輕資產,創作人員是臨時合同,日常僱員可以隨時被高薪挖走,看得見、摸得著的資產少之又少。」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歷史悠久的好萊塢片商可以用大量經典片庫版權,和早年購置的土地為新項目貸款融資,但發展才數年的中國電影並沒有那麼幸運。

然而,即使是擁有自主版權的影視公司,拿著版權等無形資產做抵押物去貸款時,也很難說服銀行。銀行即便放款,通常也會要求有實物資產的抵押,有時候需要企業法定代表人個人連帶責任。

此前,工行曾以電影版權和企業法定代表人個人連帶責任擔保的抵押方式,為華誼兄弟計劃投資的《追影》、《風聲》、《狄仁傑》和《唐山大地震》四部新電影1.2億元貸款,四部電影投資總預算為3億元。

多種融資形式並存

大投入、大導演、大明星未必能帶來高收益,這是中國電影殘酷的現實。

「投電影的資金太多,結果成本大幅提高,能盈利的不多。《一九四二》投資高達2億多,而《金陵十三釵》能盈利也有難度。」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最新的一句牢騷,被微博熱愛者任志強粘貼至網上。

上映一個多月,《金陵十三釵》正奔著6億票房的目標邁進,不過相較於高達6億的投資成本,外界普遍預測,票房收入達到10億方可回本。

中國電影大片時代始於2000年張藝謀的《英雄》,融資創新也始於此,總投入為3000萬美元的《英雄》,為中國電影界引入了一種全新的好萊塢大片的融資視野。

公開資料顯示,《英雄》3000萬美元投資方式,先對劇本作預算,再找一個國際著名保險公司,將劇本、導演、演員和各種市場分析報告等呈給保險公司審核,然後在保險公司擔保的情況下,向銀行融資,最後到銀行成功貸款。

2006年,《英雄》的模式被華誼兄弟推出的大片《夜宴》做了部分複製,總投資1600多萬美元,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為《夜宴》提供1年的出口信用保險服務,保額在1500萬-2000萬美元。

「中國電影的融資方式主要以社會資金為主。」民生銀行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2008年推出的《赤壁》便是社會資金合作的一個生動案例,籌拍期間《赤壁》一度傳出演員、劇本變更,融資難以為繼的狀況,隨著中影的強勢介入,影片最終獲得了8500萬美元的投資。

中影股份副總經理趙海城告訴記者,中影集團和各類資本都有合作,境內的、境外的,業內的、業外的,國有的、民營的,但有一個原則,合作應該是優勢互補,此外,多種資本的組合也有一個風險分解的考慮。

「影片融資方面,與銀行合作並不多,但無論是發行企業債,還是未來中影股份上市,都會考慮到與金融資本合作的可能性。」趙續稱。

中國電影票房收入近年來的狂飆突進,以及「文化產業大發展」的國家戰略的推出,使得大量資金紛紛湧入,借用王中軍的話說,「大量的閒散資金,不知道是怎麼來的,挖煤的,做房地產的都進來了。錢太多,就是胡拍。我們原來一部電影五千萬拍的,今年全部是一億才能拍下來」。

目前,諸如私募股權基金等新型的融資模式已經開始介入電影業。2011年暑期,著名投資人熊曉鴿掌舵的IDG中國媒體基金投資的《雪花秘扇》上映,帶來了不小的轟動,此前IDG已參與了《高考1977》和《山楂樹之戀》等多部影片投資。

據 正略鈞策上述報告透露,目前活躍在中國影視界的PE主要有:IDG新媒體基金、由中影集團等發起的中華電影基金、紅杉資本、軟銀、A3國際亞洲電影基金、 韋恩斯坦(TWC)亞洲電影基金、「鐵池」私募電影基金,此外,漢能、易凱等PE以及海外的影業公司和大型投行也在密切關注其中的投資機會。

一些信託資金也準備躍躍欲試,一位信託負責人透露,曾經想嘗試電影投資項目,他坦言,拿到《關云長》劇本時,「風險未知,我們也不太敢投,這比貸款的風險還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77

中資聯姻好萊塢 拍「混血」大片回銷

2012-4-30  TCW



中國投資人,不再被動等待好萊塢 大片進入中國市場。嘉實七星媒體私募股權集團創辦人──吳徵直奔好萊塢,投資具全球票房潛力的英文和中文電影,並打算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建立娛樂分銷體 系。

吳徵的具體計畫有二:與美國重量級製片人艾伯茲(Jake Eberts)合資成立製片公司,籌備拍攝清末首批前往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及耶魯大學(Yale)的中國留學生故事。艾伯茲可說是全球電影史 上最成功的電影製片人之一,五十部作品共拿下三十七個獎項。

此外,吳徵將與美國《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封為「下一個李安」的導演林詣彬合作,每年拍兩到三部大製作及低成本電影。據稱,他也與導演吳宇森及合夥人張家振談可能的合拍計畫,並打算 「收購知名好萊塢製作公司的股份」。

瞄準一年成長四成市場

看起來,吳徵的動作顯得相當積極,推敲箇中原因,檯面上和檯面下各有一些有意思的說法。

根據吳徵對《財星》(Fortune)說明,看市場,中國民眾的娛樂支出激增,二○一一年計達二十一億美元,不僅較前一年成長四○%,也竄升至全球第三 高,且今年有機會超越日本。然而,中國電影產業缺乏成熟的基礎建設,賠錢機會大,「錢」進好萊塢才能提高成本效率,並為國內業者引進良好商業模式。

而另一個他沒說的理由是,中、美混血的合資身分,可以名正言順繞過中國當局,每年准許進口二十部外國電影的限制,只要內容「政治正確」,不用爭個頭破血 流。這也是美國著名動畫製作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在二月時與三家中國公司敲定合資計畫的主因。

不過,回顧過去中、美電影合資史,許多硬是與中國扯上關係的大片,都脫離不了濃濃的「置入」味。以《變形金剛3》(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為例,一共有七十家廠商在片中露臉,包括聯想電腦、伊利牛奶等四家中國品牌。

二月,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宣布將擴大好萊塢電影進口,加上更多中美合資拍片計畫,是否將使中國電影在內容更開放?電影史研究者陳煒智對《美國之 音》(Voice of America)表示,他不認為中國電影會因此有太大變化,但未來好萊塢對電影置入商機將更趨之若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43

好萊塢大片:中國乳業之戰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eewh.html
從張家口滑雪歸來,在北京機場的小書店裡,我發現了一本有趣的書,《乳業內幕-中國奶業的江湖》,作者謝鵬是《南方週末》的快速消費品記者。

這是一本200頁的小書,語言質樸,不誇張,中肯,易讀。我在三個小時的航程中就把它讀完了。書中的不少人物我都認識,我還親自見證過幾個故事情節。

我不敢說全書的故事都是真實的,但是,我能夠感到作者在"公道,公允"方面下了一些功夫。昨天,我在家裡又把這本書讀了一遍,並且寫了一封詳細的電郵給紐約的電影經紀公司的朋友Richard Johnson & Associates, 請他們考慮以這本書為起點,拍一部驚心動魄的電影。沒想到,我今天就收到了回覆:故事有趣,正在研究,不敢做任何承諾,不過將盡快開電話會議商談。

我尚不認識這本書的作者。如果我是好萊塢的導演或者編劇,我對《乳業》這本書最大的不滿之處是,故事線條太多,沒有主線。另外,作者並沒有試圖挖掘中國企業生存環境如此艱難的社會根源和政治基礎。這很遺憾!為什麼中國企業一不小心就掉進互相傷害的圈套裡?

此書對有些主要人物的描寫太膚淺,沒有血色。比如,牛根生的個性和究竟什麼東西在驅動他?這個驅動器何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聖元牛奶的張亮是一個很新派的企業家,但是,此書除了講他如何談戀愛的那段眾所周知的情節,沒有任何添加劑。我所認識的張亮還包括他跟妻子開著大棚車周遊全國,做營銷,會見經銷商,拜訪醫院領導,等等。

這本書將是我們慢牛投資俱樂部的必讀書之一。它對股票投資可能很有啟發。它對過去二十年來中國乳業的主要事件的歸納和分析,很有價值。它的最大一個優點是把英雄寫成"膽大的凡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11

論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的折戟 郭曉平

http://xueqiu.com/1531393579/23838999
現象:觀2013年上半年電影市場表現,國產影片會比好萊塢影片好賣。

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這種狀況是否會持久?出現這種狀況後的影響是什麼?

分析:

狀況的原因


原因1:觀影主體在改變。隨著中國影市的快速增長,觀影已經成為流行的大眾娛樂習慣。
以前能主動尋找好萊塢影片訊息的鐵桿影迷佔比在縮小,大眾更容易受周邊的影片宣發所
影響;

原因2:渠道的改變,大廠模式,資源的集中。好萊塢大片引進權一直握在中影華夏手中,民營公司最多能做到協助。大家都要賺錢,好萊塢大片的優勢在於大製作和大場景,國產片的優勢在於貧嘴和接地氣,都是好產品。當一種好產品受限,另外一種好產品相對寬鬆時,大家會理所當然的選擇另外一種商品。自己投入,自己的產品自己做主。

原因3:慣性思維。好賣的產品少做宣傳和不作宣傳,強勢。好萊塢大片賺的是快錢,倒手
獲利。好萊塢影片好賣,只不過當下是國產片也好賣了罷了,這種狀況會持續。

現象的持續性

當受眾改變,渠道改變時,我想這種現象會持續。國產片會不斷有驚豔的表現,好萊塢大
片表現會趨於一般。

後續影響

對於國內大的片方,傷心和驚喜同在。傷心的是追逐了這麼多年的引進權,在國產片興起
時候,突然感覺追求的目標不再那麼誘人了。驚喜的是自制影片不斷驚豔的票房表現。

對於影院投資方來說,國產片的興起和好萊塢影片的走低會出現一種趨勢,對大廳的需求
減弱,影院建設很容易向經濟型轉向。可以做這樣大膽的預測,國產片起,$IMAX(IMAX)$會受傷。

對於相關行業的影響,隨著國產片的雄起,各類型題材會不斷湧現,優質內容的增多,網絡視頻行業也會受益,帶給片方的版權收益也會相應增加。隨著行業的增長,附著在行業上的保險、網票、遊戲、動漫等等均會受益。

預測

國產片和好萊塢影片的差距是放在那裡的,短期內無法改變。好的營銷方式會讓國產片佔
據半壁江山,自己的市場自己來玩。

電影的快速增長會持續多久?五年?十年?票房已經快速增長了十年(04-13年)中位數30%,最小數27%;2010年是次高潮64%,如果從2011年開始,數5年到2015年,快速增長,大多數人是認可的。從2015年後再數5年也是可行的,可預期的,增長到2020年。

據說2020年,大家都很憧憬。我也很憧憬,國富了,民強了,大家不缺錢了。[大笑],賺錢也很容易了。



附:上半年影片表現(數據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500

億萬大片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731/18356414

上星期有幾日,中區恒生銀行總行在清晨時分,受二三十架貨車、Van仔、汽車包圍,甚至中環街市租庇利街嗰邊亦泊滿貨車,究竟有何原因?有睇娛樂版嘅記者小G同左丁山講:「好似係湯唯有份主演嘅荷李活大片『雷神』喺香港拍攝街頭景,借恒生銀行外圍一用呀。」明白嘞,如此一來,領教到甚麼是「億萬金元」巨獻。動員咁多人力物力嚟拍攝一場街景,他日在電影究竟會出現幾耐?一分鐘,兩分鐘?以每分鐘成本計,肯定係天文數字,香港電影點同荷李活爭呀!
睇過霍士電視一段電影行業動態訪問,一位受訪人士話:「有咗DVD之後,荷李活嘅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也有重大改變,過往電影收入靠美國票房,但現在全世界電影DVD銷量收入,可與嗰套電影嘅票房紀錄相等,甚至更多,因為套戲上映後,便要擺入貨倉,但DVD銷售,係細水長流,長期有收入。之不過為咗保證有銷路,套戲最好有知名度(name recognition),故此荷李活現在鍾意拍電影嘅續集,當片集看,例如占士邦、職業特攻隊、Die Hard、超人、鐵甲奇俠等等,一講個名出嚟,全世界影迷都會望吓隻碟,不會抗拒,如果係一次過嘅新名字電影,推廣方面要花多不少功夫。」
聽講「雷神」亦屬續集類,唔怪得捨得落重本。中午在「波士廳」出席飯局之後,由於好奇心,特別走去HMV搵吓有冇雷神舊戲嘅DVD(嗱,上當嘞,正中荷李活片商下懷),點知一時之間,搵唔到,咁又慳番。
在飯局之時,聽主人家F講,太古廣場蘇富比有日本古畫,18世紀浮世繪展覽,屬三級之作,十分過癮,睇完先會知道今日之春宮玩物,日本古已有之。主人F係古董大行家,有心(觀賞之心)有力(有真金白銀購買力),經佢品評,必屬佳品,不過在座有人話:「這年頭,睇醫生多過睇春宮啦!」睇醫生,主人F又有話說:「勸告大家有空要去瑪麗醫院睇睇病,留番低一個病歷以備危急時有用。上星期有朋友出事打電話去養和,養和話冇床位,醫生不在,卒之要打電話搵急救車送去瑪麗。養和、港安、明德醫院等隨時日日冇位㗎,最可靠還是去瑪麗!」咦,主人F與朋友住在山頂嘅,都要去瑪麗?我地叫佢唔好與平民爭位,但回心一諗,鬼叫政府唔搵多啲地嚟起私家醫院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867

好萊塢大片中國化

來源: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7769?full=y

2014年08月29日 06:09 AM

好萊塢大片中國化

背景
評論 打印 電郵 收藏
 

沒人敢說占領全球電影市場是輕而易舉之事。打破了《阿凡達》(Avatar, 2009)中國區最高票房記錄的《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就遭遇了中國公司鋪天蓋地的投訴,對方曾為在影片中植入自己產品的廣告而花費不菲。

中國某鴨脖連鎖店說自己“非常不悅”旗下鴨脖產品僅在影片中的冰櫃亮相短短三秒時間。武隆喀斯特國家公園(Wulong Karst National Park)也對美方製作團隊誤將“青龍橋”(“Green Dragon Bridge”)地標當成了刻有“中國武隆”字樣的石頭地標而義憤填膺,此舉給觀眾造成錯誤印象,誤以為該景區毗鄰香港,而事實上兩地實際相距700多公里。很顯然,景區管理方從未觀看過邁克爾•貝(Michael Bay)執導的影片,而雙方爭得不亦樂乎的卻是空間、地理以及敘事等各個層面是否相一致。

“為何發生在香港的車輛混戰,其方向盤竟都在左邊?”一位電影發燒友在中國的Twitter——新浪微博(Weibo)上發問。微博上積聚了很多影迷,都對影片中植入眾多廣告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會在德克薩斯州的大漠深處出現一位中年人,掏出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卡、然後再從ATM機上取款?”另一位影迷這樣發問道。

也許,這些專為亞洲市場量身定製的好萊塢大片的目標是通過獲取夢寐以求的“合拍片”身份,從而成功繞過中國政府的進口電影配額制————限制在中國國內上映的外國影片數以及限定製作方攫取過高利潤。

在與家賦公司(Jiaflix Enterprises)以及中國電影頻道(China Movie Channel)等中方同行進行合作時,《變4》製作方選擇在中國拍攝部分場景。他們還邀請中國影星李冰冰(Li Bingbing)以及韓庚(Han Geng)在影片中客串小角色,並與中國的消費品牌簽訂了多份廣告植入協定,盡管到目前為止,影片中最怪異的代言是為一黨制專制的統治搖旗吶喊。影片中西方民主的代表人物是一位切尼式的壞蛋(他掌控美國中情局,遠勝於那位無能總統),而中國政府對待外星人入侵卻是富有效率、有條不紊。“《變4》是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的影片,”美國好萊塢娛樂類專業性報紙《綜藝報》(Variety)這樣評論道,“但在銀幕上展示的只是中國人的愛國主義情緒,而非美國人的愛國主義。”

. . .

美國上一次與共產主義陣營為敵是對付前蘇聯,好萊塢相應推出了對紅色政權戰爭狂進行無情妖魔化的影片,從1984年的《紅色黎明》(Red Dawn)到1990年的《洛奇5》(Rocky V),不一而足。但當時的蘇俄並非全球規模最大的片場以及發展最為迅猛的電影市場,而如今的中國卻是如此。去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今年首季,電影票房大幅飈升33%,達到11.3億美元,這很大程度要拜《變4》所賜。僅在中國市場,《變4》就已取得3億多美元的票房,遠超該片在北美區2.27億美元的總票房————《綜藝報》說,這“差不多是前所未聞“的增速。今年,美國的票房收入同比直線下降了近20%,而中國的電影市場行情則繼續火爆,全年有望實現48億美元的總票房。2020年,中國的電影市場有望超過整個北美市場的規模。

“中國電影市場如此高歌猛進的原因是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興建影院,”專司美中合拍片的製作人羅布•該隱(Rob Cain)說。他預測按照目前的建造速度(每天約有10-13家),10-15年後,全中國的銀幕數將達到6萬塊。“整個發展重心正快速轉向中國及亞洲市場————並非僅限電影市場,而且還包括拍攝美國影片所需的資金————因此亞洲影迷的看法觀點更具份量。中國最終不僅會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而且會成為未來影片拍攝內容的主宰者。”

擔心好萊塢可能會變成中國的總娛樂機器的那些人已經坐失良機————好萊塢早已擔當如此角色。過去幾年,多廳影院已很難去除中國因素的影響————放眼整個電影界,在北京與澳門拍攝影片、中國影星友情客串以及西方影迷聞所未聞的產品植入廣告這類事早已司空見慣。《僵屍世界大戰》(World War Z, 2013)的製作人刪掉了僵屍大災難是否源於中國的討論;在《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 2007)以及《黑衣人3》(Men in Black 3, 2012)中,還刪除了華人壞蛋的相關內容;《超級戰艦》(Battleship, 2012)編劇遞交的初稿中,外星戰艦只威脅到了美國本土,如此內容預設被指“太過美國化”。如今拍攝的影片中,妖魔鬼怪矛頭直指美國西海岸,把舊金山以及菲律賓變成一片廢墟,最好是能席捲整個太平洋地區,進而波及夏威夷以及香港,今年巨制重拍的哥斯拉(Godzilla)以及2013年的怪獸災難片《太平洋沿岸》(Pacific Rim)都是如此處理————這或許是來勢洶洶的好萊塢大片的另一現成符號。

. . .

“10年前,中國僅作為事後追加的放映市場,”票房分析師布魯斯•納什(Bruce Nash)說。他把卡梅倫(James Cameron)執導的《阿凡達》在中國獲得1億美元票房以及2012年中國領導人做出決定、每年允許進口34部外國影片(原先每年允許20部外國影片上映,條件是另外的14部影片必須以3D或寬銀幕(Imax)格式放映)作為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里程碑時刻。“能在一個國家獲得1億美元票房具有重要意義。要奪得每年夏天的票房冠軍,就得付出4億美元的投資。為了收回投資,就必須與經營美國市場一樣努力經略中國市場,因此必須在不得罪兩大市場的前提下,想出兩全其美的對策。”

但好萊塢也不乏馬失前蹄栽大跟頭的實例。去年,《鋼鐵俠3》的製片人希望能獲得夢寐以求的合拍片身份,但影片最終卻剪輯成了兩個不同版本。在其中一個版本中,由中國影星王學圻(Wang Xueqi)飾演的“吳博士”(Dr Wu)看到鋼鐵俠叫板電視上的漢語後用漢語說:“他沒必要費這個勁————中國可以助一臂之力,”然後給自己倒了一杯中國產的伊利(Yili)牛奶;之後,當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決定不當鋼鐵俠後,就前往中國做手術————美國版影片中沒有這樣的場景。“沒人會到中國治病,”身居北京的博主Eric Jou在題為“為何很多中國人不喜歡中國版《鋼鐵俠3》”的博文中這樣調侃道。

與此同時,影片肆意改變了滿大人的種族特點————在連環漫畫書中,滿大人是位神秘莫測的傅滿洲(Fu Manchu)式的壞蛋;在影片中,由操一口純正倫敦腔的本•金斯利(Ben Kingsley)出演滿大人,這讓美國的漫畫迷們義憤填膺,製作方連蒙帶騙本•金斯利來出演這個角色。“導演沙恩•布萊克(Shane Black)與漫威工作室(Marvel)算是結結實實毀掉了鋼鐵俠系列幾十年的好名聲,讓鐵頭王(Shell Head,即鋼鐵俠)的這位孤獨老對手活生生成了頭條笑料,”某網絡評論人士抱怨道。一個有趣的迷題是:許多漫畫書的特點是從排外的俗套模式中汲取創作源泉————黃禍(yellow peril)、邪惡的匈奴(evil hun)等等。為了搶占全球電影市場份額,就得軟化這些論調,首當其沖是大大緩解這些咄咄逼人的觀點。

雖說《鋼鐵俠3》在中國獲得了1.21億美元的票房,但它最終剪輯成兩個電影版本,這表明好萊塢雄心勃勃的全球戰略仍有力不從心之處。《變4》實際上也是兩部影片,第一部分發生在北美,高潮部分是發生在芝加哥的機器人大戰;第二部則發生在中國,高潮部分發生在香港、場面更為火爆的機器人大戰。好萊塢不遺餘力打遍天下無敵手之際,同樣也是檢驗影片內容連貫的限度以及觀眾的接納程度。“隨著好萊塢不斷適應這種變化的關系,它會越發得心應手,”BoxOffice.com首席分析師菲爾•康特裡諾(Phil Contrino)說。“我甚至覺得從《鋼鐵俠3》到《變形金剛4》,整個電影市場已有所改觀。這是電影市場未來發展的雛形。所以說我們如今循序漸進穩紮穩打,最終定能成就偉業。因為《變形金剛4》的中國總票房超越北美區總票房,在兩種不同電影文化的發展進程中,這是劃時代的時刻。”

勿庸置疑,這對於好萊塢來說是值得關註的時刻,它曾通過把地理、歷史以及國民氣質等因素巧合地融合在一起,長久占據著電影界無可爭辯的老大地位,但如今隨著其他國家後來居上,發現自己逐漸淪為“全球點唱機”的角色。

從某種方面看,如今各國紮堆爭奪全球電影界老大,酷似當年無聲電影時代的群雄逐鹿,當時歐洲與美國在拍攝史詩題材的民族電影方面展開了激烈競爭————格裡菲斯(DW Griffith)執導的《黨同伐異》(Intolerance, 1916)意在趕超意大利的史詩影片《卡比莉亞》(Cabiria, 1914)。

隨著有聲電影的興起,各個國家拍攝的民族電影隨之出現了語言障礙,而美國是例外,它充分利用了英語語言遺產,美國影片隨之穩紮穩打,逐步成為業界老大。1950年,《關山飛渡》(Stagecoach)製片人沃爾特•萬格(Walter Wanger)評價好萊塢是“電影界的雅典”,不斷把美國的價值觀傳向全世界,而世界並未意識到自己正一步步浸淫於美式價值觀中。

正是斯皮爾伯格的恐龍系列影片發揮了決定性作用。1993年,《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幫助好萊塢首次實現海外票房超越美國本土票房,此後,海外票房逐年增長:如今,海外票房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70%。但美國民眾時不時感到納悶的是:為何《超級名模》(Zoolander)這類美國流行喜劇不能拍續集,而《超級戰艦》以及《太平洋沿岸》這類爛片的續集卻可以,但在海外,這些影片卻非常賣座。美國觀眾的影響力達到了歷史最低谷。

“海外市場改變了美國電影的基因,”電影史學家尼爾•賈伯樂(Neal Gabler)說。“大製作、快節奏以及更具震撼力的審美觀已經根植於美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其它任何國家對此都無能為力。這是美國影片暢銷世界的原因之一,這很大程度反映了我們美國人的民族特性。但我們又是自身成功的受害者。這就是所謂的22條軍規悖論(Catch-22)。讓我們的影片暢銷海外的那些因素如今已超出了美國本土市場的承載力,鴻篇巨制的電影必須獲取大量資金贊助。”

電影界觀察人士最感興趣的問題是:中國拍攝的大片(而非僅僅消費)最終能否超越好萊塢?美國影片二戰後大量湧入歐洲市場的結果之一就是法國的新浪潮影片(French new wave)的誕生,在此期間,新一代法國電影人把自己帶著濃重法語口音、不定格式的偵探片與低俗虛構故事影片(法國年輕人對此早已爛熟於心)殺回好萊塢。誰敢說將來不會有這麼一天:美國的青少年戴著3D眼鏡,觀看李連傑(Jet Li)拯救世界於外星人統治的中國大片?

“也許觀看中國大片的美國觀眾人數抵不上觀看美國大片的中國觀眾人數,”布魯斯•納什說,“但風水終究會輪流轉。中國電影人會創造出全新的講述故事方式,它們會與好萊塢相互取長補短。”在派拉蒙公司(Paramount)的幫助下,取材於兵馬俑的中國超級英雄影片拍攝工作已接近尾聲,而2012年拍攝的中國大片《人在囧途之泰囧》(Lost in Thailand)“酷似美國影片《宿醉》(Hangover)”, 菲爾•康特裡諾說。“中國電影人在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拍攝水準。他們投入的資金越多,就越能學到講述電影故事的技巧,就越能拍攝出高水準的影片。它比好萊塢預估的速度要快得多。”抑或說根本不以好萊塢的意誌為轉移。

湯姆•肖恩的《斯科塞斯電影回顧展》(‘Scorsese: A Retrospective’)一書今年10月將由Thames & Hudson出版社出版。

譯者/常和

相關文章

優酷土豆成立合一影業 2014-08-29
萬達12億美元投資好萊塢地產項目 2014-08-08
好萊塢與騰訊聯手提供流媒體服務 2014-04-28

分享本文

排序: 評論總數
[查看評論]
未經英國《金融時報》書面許可,對於英國《金融時報》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摘編或在非FT中文網(或: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所屬的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經英國《金融時報》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179

愛奇藝5億重金打造《心理罪》 網劇進入燒錢的“大片時代”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08/149783.html

 黑馬說:愛奇藝首席內容官馬東亮出了“超級劇”的第一份成績單:投資5億元重金打造的原創網劇《心理罪》,將正式面市接受網友和業界的指點。
 
去年10月31日消息,愛奇藝發布了一個2015年超級網劇計劃,囊括了5部自制網絡劇,其中包括了基於知名網絡小說IP打造的《盜墓筆記》、《鬼吹燈》、《心理罪》。其特點可總結為:巨制,不考慮賺錢,目標直指顛覆傳統電視制作和“舊”網劇(以“惡搞”、段子劇、短劇為主的早期低成本制作的網劇)。
 
愛奇藝以“闖入者”的姿態進入,並試圖顛覆傳統的電視劇甚至是網絡自制劇。這種以“知名網絡文學IP+具有前瞻性、專業性班底+非大腕演員”的新網劇市場制作模型也說明,目前視頻網站的“自制劇”已經進入到了“新大片時代”。


\文 | 本刊記者 卡西
編輯 | 王瑞

 
大尺度、溫暖心 不怕被叫停
 
從內容上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均為大尺度國產罪案劇,挑戰觀眾生理和心理極限。目前,網絡劇的播出環境盡管相對自由,但同樣要過傳統電視和電影的審查關。有記者提出,如此“大尺度”,會不會播不到第四季、第N季就被叫停?
 
愛奇藝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表示,這類問題他們一直沒有逃避,但平臺不是沖著“叫板”審查在做內容,平臺關心用戶需求,大膽超前探索的同時,故事也在懸疑、驚悚的外衣里隱藏有溫暖、正能量的內核。因而並不十分擔心。
 
網劇步入大片時代
 
初聽之下,大概可以聯想到是大投入和大明星(至於大的投資回報率,受限於視頻網站的盈利模式,目前對他們來說都是最終願景,當下仍是持續燒錢狀態。)據不完全公開數據統計,今年各大視頻平臺對於自制內容的投入大幅提升,市場總體量達到了近20個億,其中投資在2000萬左右的自制劇達到了20多部,投入在5000萬甚至上億的所謂“超級自制網劇”有5部。據說,此次愛奇藝的《心理罪》系列的總制作、宣發的投入達到了5個億,有意成為網劇走向“大片時代”的先鋒力量。
 
戴瑩借用喬布斯的一句話來強調愛奇藝做顛覆者的決心。“喬布斯曾說,用戶其實不知道自己要什麽,當你給他了,他就知道了。愛奇藝也試圖將IP做紮實了,再將優質的內容推給用戶。換句話說,既然各家都在燒錢,誰優先做出有標桿性代表意義的內容,誰就能獲得用戶,把控內容的風向標。”
 
作為愛奇藝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也不想只是默默燒錢,顛覆的口號要喊出來,方針也要有。
 
其超級網劇計劃的顛覆邏輯大致歸納總結一下是1個追趕,2項改變。具體而言,1個追趕指的是先從投入程度上趕上傳統電視劇量級,這也是所謂“超級”一詞的第一層含義。
 
而另一層含義指的則是比以往更註重超級品質的打造。年輕人喜歡追美劇說明他們對於故事情節連貫、邏輯縝密、制作精良的網劇有很大訴求。
 
在《心理罪》這個項目中擔任監制和編劇的顧小白顧就表示,超級網絡劇有意向電視劇“宣戰”,高品質網劇將“幹翻”傳統電視劇,並成為年輕觀眾的全新選擇。他還指出,當前傳統影視劇噱頭大於內容,急功急利,過於粗制濫造。也正因為此,品質精良、且具備更新鮮思維的精品網劇勢必會把這類涸澤而漁的劣幣漸漸驅逐。
 
 戴瑩認為以《心理罪》作為開端,超級網劇的使命是顛覆傳統影視及網劇市場兩大行業。具體而言,如何玩顛覆?
 
新內容制作模型:成本機構最優化的“合理組合”
 
“新的內容制作模型將為網絡劇註入新的活力,如果這件事日本和韓能幹的很好,我們也一定能幹的很好。”馬東對記者表示。
 
一般而言,傳統電視劇制作項目通常與大腕明星捆綁,投入的很大一部分均用於明星的片酬, 真正投入做內容的相對有限,而這種分配比例勢必會影響整體制作的品質。馬東認為,在新的市場環境和新的內容領域,互聯網的介入將使生產結構、成本結構優化升級。
 
他稱,當互聯網以一種“闖入者”的姿態進入到這個行業中來時,一定會改變或至少會影響傳統制作的流程,全新的以“高品質的知名原創IP作品+精良的、有前瞻性的專業制作班底+優秀演員(非大腕)”這種組合將成為網絡劇新市場的最合理的制作模型,給用戶和觀眾帶來更好的劇的體驗。
 
以第一季的《心理罪》為例,24集,每集30分鐘,一共720分種,相當於16集45分鐘的傳統電視劇體量。“為什麽現在電視臺沒有16集的電視劇了,為什麽30集的電視劇後期要做成40多集?這是由電視平臺形成的市場所決定的,未來,新的網絡劇市場也會形成,它需要靠一些有品質的、標桿性作品來牽頭示範。而原先以大腕為中心的項目生產模型將被新的內容市場將逐步改變”。馬東稱,非大腕級別的新大眾明星呼之欲出,他們將誕生自新的市場環境和內容創作環境中。大制作項目捆綁大明星的模式一定會被修正。
 
從內容題材上來看,超級網劇還將很大程度上填補罪案類型網劇的空白。
 
然後呢?更多圖書IP的挖掘
 
目前,像騰訊、阿里以及其他各家視頻網站均十分註重網絡小說IP的挖掘。尤其在遊戲、視頻及周邊產品形成連貫的產業鏈之後,各家已陸續開始完成對熱門IP的布局。近日,阿里也宣布將成立阿里文學,目標同樣直指網絡文學IP。
 
《心理罪》就是改編自人氣網絡小說,由愛奇藝和鳳凰聯動影業聯合出品。據悉,此次是鳳凰聯動第一次涉足網劇,鳳凰聯動總裁張小波表示,該項目經過承包,轉包,最終才達成與愛奇藝的聯姻。此次合作之於愛奇藝和鳳凰聯動影業更有“定情”的意義。未來,兩者還將靠大量圖書IP的聯動開發來不斷為“婚姻”保鮮。
 
鳳凰聯動影業總裁張小波透露,這雖然是鳳凰聯動第一次做網劇,但愛奇藝和鳳凰聯動強強聯手,將打通版權、拍攝、制作、播出、營銷等各個環節,完成全產業鏈布局。而鳳凰聯動影業所擁有的大量網絡文學小說IP也正式馬東所看中的。
 
 去年,馬東曾表示,希望依靠自制內容帶來的流量占比能達到愛奇藝總內容的30%,看來“五駕馬車”計劃才剛剛起了個頭,至於“超級計劃”是否能帶給愛奇藝強大的“闖入者”勢能,馬東說了,未來的新市場還有待驗證,好內容的評判標準則交給觀眾和用戶來檢驗。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卡西,編輯王瑞,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第一集的主題只有一個:周傑倫、周傑倫、周傑倫,競唱選手的風頭完全被他壓了下去,似有喧賓奪主之嫌。隨著“好聲音”往後發展,能不能出現一個或幾個搶眼的歌手,回歸比賽本身,讓聲音依然成為“第一生產力”,還是一個問號。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中國好聲音》第四季首播是不是一部周傑倫“大片”。

昨晚,第四季《中國好聲音》首播,燦星制作和“好聲音”的廣告商們包下了上海新天地UME影院的一間放映廳,邀請粉絲和媒體透過大熒幕看首映,營造一種大片即視感。

如果“好聲音”第一集是一部時長105分鐘的大片,那麽這部大片的主角就是新來的導師周傑倫,每一個細節都足見節目組對周傑倫的用心設計。

“我會陪伴你們一整個夏天!”片花一過,周傑倫就出現了,他對著熒幕笑笑,右手一指,現場就沸騰起來。

“周傑倫好帥啊!”“周傑倫就是有水準!”我身旁的兩位漂亮姑娘忍不住大聲喊叫起來——鏡頭一轉,給了周傑倫左手無名指上的鉆戒一個鏡頭,姑娘們的神情又黯淡下來。對於陪伴“80後”一起成長,承載集體青春回憶的流行偶像,周傑倫的影響力的確不容小覷。

導師那英率先出現在舞臺上,唱的是周傑倫的《青花瓷》,現場大合唱起來:“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樣的場景在另外三位導師演唱時再沒出現過。

而輪到周傑倫上場演唱那英的歌曲《默》,身旁的粉絲們狂熱吶喊,作一臉癡漢流口水狀。

第一位女饒舌歌手上場,唱的是周傑倫的《雙截棍》;第二位流浪歌手上場,雖然沒有唱周傑倫的歌,但他喜歡了周傑倫12年,他講述的故事也為周傑倫點評埋下伏筆——流浪歌手的媽媽很支持兒子演唱,她也陪伴兒子來到“好聲音”現場。

眾所周知,周傑倫是出了名的孝子,他的歌雖然大多是嘻哈饒舌的曲風,但歌詞都是《聽媽媽的話》,他每次開演唱會,還會帶著他的媽媽葉惠美;一位聲音神似鄧麗君的16歲泰國女孩成為現場導師唯一沒有轉身的選手,這原本是“好聲音”的一個低潮,但女孩的話也不失時機地被引導到周傑倫身上——除了喜歡鄧麗君的歌,她還喜歡聽周傑倫的歌,《千里之外》對她影響至深。周傑倫興起,走到臺前,和女孩一起合唱了一曲《千里之外》,場上又掀起一輪高潮。

周傑倫不是一位靠說話贏取粉絲的偶像,更直白地說,他根本就不擅長說話,這在他在臺灣的幾次試驗就可考證,《MR.J頻道》,一檔周傑倫主持的脫口秀,在播出一季之後,就因收視率不理想而草草收場。這也是他一度拒絕擔任真人秀節目導師的顧慮。主持人林海曾在一檔電臺節目中透露,他曾為了東方衛視《中國夢之聲》專程飛到臺灣邀請周傑倫,但連周傑倫的面都沒見到,唱片公司阿爾發的老板楊峻榮把他攔在門外,告訴他,“周傑倫不是一個靠說話取勝的明星”。《中國好聲音》也三顧茅廬,每一季都邀請周傑倫,可直到第四季,周傑倫才終於答應出山。

“好聲音”讓周傑倫徹底顛覆了“不會說話”的形象,所有的“包袱”都給了他——他第一個點評學員,問的第一句話是:“你的夢想是什麽”,這個梗原本是汪峰的,汪峰在上一季的口頭禪就是這句,他負責“情懷”,而這句話周傑倫搶先說出,有了喜劇效果;“哈林”庾澄慶也非常默契地擔當了“捧哏”的角色,和周傑倫“掐架”、爭學員,也正是在哈林的激將之下,周傑倫說出了兩人的一段陳年舊事。

出道之前,周傑倫曾在一家酒吧當琴師,當時進來的一個戴著鴨舌帽,帽沿壓得很低的人,就是哈林。為了吸引哈林註意,琴師周傑倫特意演唱了一首哈林的歌,沒想到哈林從頭到尾都沒有擡起頭來,唯一的一次擡頭,就是吃意大利面。“借用現在網絡上的一句流行話,臨走時,他連一百塊也不肯給我。”周傑倫笑著一番講述,把現場氣氛完全調動起來,還同時為他塑造了幽默風趣、親和、勵誌的正面形象。

縱觀第四季《中國好聲音》第一集,在把周傑倫價值最大化的努力上,在刺激觀眾的興奮度上,節目無疑是成功的,這也為這檔連播了四季,稍顯疲態的真人秀節目註入了一劑強心針。

那麽問題也來了,第二集、第三集……周傑倫說話的藝術、表演的功力還可以怎麽發揮呢?細心的觀眾也註意到,第一集的主題只有一個:周傑倫、周傑倫、周傑倫,競唱選手的風頭完全被他壓了下去,似有喧賓奪主之嫌。

隨著“好聲音”往後發展,能不能出現一個或幾個搶眼的歌手,回歸比賽本身,讓聲音依然成為“第一生產力”,還是一個問號。


【中美經濟新紐帶】美國進口大片配額或將取消 更大一波好萊塢電影來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1823.html

【中美經濟新紐帶】美國進口大片配額或將取消 更大一波好萊塢電影來襲

第一財經日報 何天驕 2015-09-27 22:45:00

中美雙方2012年2月18日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簽訂了《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目前該諒解備忘錄即將在2017年到期,這意味著進口片的配額限制極有可能被進一步放開甚至取消。

9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49項成果清單公布,其中涉及影視產業的成果有三項,政策涉及到具體影視制作發行層面的合作,這些合作將大大推動兩國影視產業融合,加速中國電影產業國際化。

配額或調整

根據清單,中美兩國在影視產業方面共達成三項合作協議,中國電影集團與美國電影協會簽署了《分賬影片進口發行合作協議》,致力於繼續就電影產業開展合作;中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與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在中國香港合資成立電影制作和國際發行公司;將在共辦中國主題圖片展、制作播出中國紀錄專題片、節目制作、推廣中國主題博物館專題展覽以及制作迪士尼主題公園中國館環球銀幕電影等方面進行合作。

在電影方面,負責引進並發行美國好萊塢大片的中國電影集團與美國電影協會簽署了《分賬影片進口發行合作協議》,致力於繼續就電影產業開展合作,未來中國觀眾或許能更加方便、容易地在國內看到好萊塢電影。

中影與美國電影協會簽署的協議或將推動美國大片配額進一步放開,甚至取消配額。

中美雙方2012年2月18日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簽訂了《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彼時,中國進口片配額便從每年20部提高至34部,並以IMAX和3D電影為主,而美國電影票房分賬比例也從13%提高到25%。目前該諒解備忘錄即將在2017年到期,這意味著進口片的配額限制極有可能被進一步放開甚至取消。

產業合作加強

除了中影集團在政策層面達成的成果,影視產業間的合作進一步深入。9月20日中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宣布與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在中國香港合資成立電影制作和國際發行公司“旗艦影業” (英文名“Flagship Entertainment Group”),旗艦影業總部設在香港,並在洛杉磯和北京分別設有業務分支機構,共同開發和制作華語電影和英語電影,面向全球市場發行。

旗艦影業由華人文化和華納兄弟共同出資成立,並由華人文化領導的財團控股51%,華納兄弟持股49%。其中,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持有華人文化財團10%股份。“面向全球市場的互利共贏是未來中美電影機構積極探索的合作方向。”華人文化董事長黎瑞剛說,“中國的電影娛樂市場正在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國際電影市場對中國題材的興趣也在不斷升溫。通過與華納兄弟的合作,華人文化將把世界一流大片的創意研發經驗、制作發行體系及技術運營手段,與中國的文化、人才、市場相結合,打造中國電影面向國際的創新平臺。”

事實上,在習近平主席訪美前後,中美兩國影視公司已經開始積極展開合作。近日,本土電視劇龍頭企業華策影視(300133.SZ)宣布與極光影業全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高達3億美元的高概念電影片單。電廣傳媒也宣布與美國獅門影業合作,雙方於今年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合作拍攝14部影片,協議總金額高達15億美元。今年年初博納也宣布與美國Studio8和索尼旗下三星電影公司共同制作奧斯卡金牌導演李安的新作。阿里影業方面今年也宣布,投資《碟中諜5:神秘國度》,未來將尋找與更多的海外影業公司進行投資、發行以及電商等方面的合作機會。

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和美國迪士尼公司分別簽署合作協議,這將推動紀錄片制作實力較弱的中國影視產業實現大跨步發展。

可以預見,隨著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中美在影視文化產業達成的成果,未來兩國影視文化產業互動將更加頻繁。北大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中美加強在影視產業的合作,能夠擴大中國影視公司在全球的影響力,打造品牌化,還能引進好的內容與商業模式,更好地推動本土電影產業走向國際化。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