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公司分析,一切從模型開始、在模型結束 夏蟲

http://xueqiu.com/3588359561/22760954
 一年結束,除了反思投資中的成敗,也要梳理一下公司分析的邏輯。早想落在紙面上,一直沒有時間,今天把這事了結。如何把握一個公司,要有一套方法論,至少包括6點:

1、歷史。他的前世今生,怎麼發展來的,行業機會在其中的作用;

2、團隊。管理層的利益取向(規模、利潤、就業率還是穩定性),管理團隊的背景和之間的關係;

3、資產負債。和找老公一樣,要知道公司有多少家產,幾畝地(租的還是買的),多少設備(多少錢、幾成新),員工和崗位配置(哪個部門是重頭戲),子公司的佈局和定位,在外面欠了誰的錢、欠多少,股東向公司實際投入什麼資源、投了多少;

4、業務模式。運營上,公司的產供銷是怎麼配合的。(1)如果生產是重點,那要知道庫存怎麼管理,和生產車間怎麼銜接,工藝和研發怎麼管理;(2)如果銷售是重點,要知道營銷策略是什麼,配合的渠道怎麼佈局,人員怎麼分配、怎麼考核(是訂單、利潤、現金、服務經銷商的數量?);(3)如果研發是重點,要知道公司的人才招募標準、培養方式、考核指標和什麼掛鉤?知識產權的保護措施。

5、財務。結合運營模式、行業特點,基本可以理解公司運營調整對應的財務指標變化,以及同業財務指標差異所反映的不同公司的運營特點。

6、收入成本拆分。以上5點是這點的基礎,這點是盈利預測的基礎。收入要做到量、價分清,如果是開直營店的,要知道不同年代主要店舖的盈利能力,加盟的,也要籠統的測算一下店舖數量和收入增速間的關係。對於成本和費用,要抓主要矛盾,如果毛利率高,就拆費用;如果毛利率低,就拆成本,總體原則就是把握對公司淨利潤波動最大的一兩個因素。

以上幾點,只有5、6項是可以在模型中做的,1-4要落在紙面上。但在工作過程中,要先弄清1-4,然後再做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73

別接下落的飛刀 夏蟲

http://xueqiu.com/3588359561/23541287
2013-4-12 晴

今天上午參加了CV的年會,聽各大PE大佬前來吹牛逼,其中不乏高手,但水貨偏多。一位拎Prada的美女過來和我換名片,巴拉巴拉講一堆英文,我特不好意思,說:抱歉,我在國內券商直投做的,比較土鱉,您能說中文麼……關於這次論壇的要點,會單開篇日記。

講講投資吧,今天清空了用友、恆生,上個月清空了軟控,其中用友帶來了接近20%的虧損,其餘兩家持平。當初看好這三家,是因為歷史上都有過不錯的表現,至少證明了管理層還是有能力的,所以覺得跌下來可以買一點,現在清掉這三家,也基本是一個邏輯——別接下落的飛刀。只是細節還有不同。

(1)軟控是純粹的行業週期下行+經營策略激進導致的雙殺,這事也怨不得軟控,因為國內的公司享受高估值和低融資成本,有天生的動力追求收入規模擴大和市場份額提升,這又符合資本市場的投資邏輯(集中度提升),形成正循環,只要故事不破,就能持續的融資+擴張,成功案例在A股很多,只不過軟控敗了,敗在他是個設備商,而這個設備使用年限長,有明顯的投資週期,如果是工程企業,市場足夠大,可能就不是現在的結果了。

另一個典型案例是九鼎,它是一家非常優秀的本土PE公司,07年後股權分置改革和創業板開閘打開了優秀中小企業通往資本市場的道路,九鼎抓住這次機會,以「工廠化」的模式搶項目,迅速做大,基本用了5年時間就把規模做到100億,更不容易的是,九鼎的執行力和更新能力很快,制度建設很完善,而他們的創始人年齡都還不到35歲,這樣的成績單已經能夠使很多國內PE汗顏。但它的這種模式在11、12年逐漸行不通了,因為行業的機會沒有了,所以九鼎12年裁了約1/3的員工,和軟控一樣進入了深度調整期。

這個事是好是壞呢?我覺得是好事。公司成長的第一條件,是行業給機會,第二,才是優秀的團隊。如果行業給機會的時候都沒做起起來,等行業機會過去了,靠管理層勤學苦幹把公司做起來的案例,很少。所以,像軟控、九鼎這樣,抓住行業爆發的機會,以激進的策略搶佔市場,做到老大位置,策略是沒有問題的,即使遇到行業調整,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關鍵是在擴張過程中保持風險可控,別把資金鏈搞斷了。比如12年,那些曾經嘲笑九鼎高價搶項目的PE,有很多已經倒閉了,但九鼎還活著。

(2)恆生的問題是政策效果遲遲不能兌現,而且金證攪局擾亂了市場價格體系,外加圖形上看下行趨勢沒有緩解,所以今天清掉。其實恆生還是可以的,雖然證券市場不景氣,但有追求的證券公司一定會加大IT投入(我司年會明確提出13年加大IT投入),並且長期看來投入金額和證券公司的規模呈正比。如果相信:國內的證券公司空間很大、IT是證券公司的基礎,那麼就應該對恆生有信心,唯一需要等待確定的,就是金證對恆生的衝擊究竟有多大。賣掉恆生,純粹是脆弱的心臟,終於理解在A股做投資,最重要的不是邏輯,而是心態。

(3)用友的問題比較複雜,面臨行業景氣下滑和商業模式轉型的雙重危機。12年底三根陽線改變信仰,以為經濟就此回暖,13年中小企業的日子會慢慢好過,用友的轉型雖需要時間,但需求回暖也足以拉動業績上升。現在看只是單方面的意淫,如果把企業的發展寄託在經濟回暖上,那就是把自己置身於偌大的不確定之中。

綜合看來,這三家,最看好恆生,其次是用友,最後是軟控。此外,還有捷成和廣電運通,不過運通耍流氓,和他玩不起,就此剔除。

在A股,有些投資者總是不願意承認公司已經處在下坡路,或者樂觀的預期公司會很快從下坡路中走出來,從而在沒有明顯景氣反轉的信號下,以意淫的方式買入。類似的還有2011年前高後低、2012年普低的興森科技,2011年業績不達預期後,還有很多賣方認為興森在12年會走出泥潭,實現業績增長,1年後回頭看,興森在12年仍然徘徊不前。

是個教訓,下次不要再犯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