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王」的線人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4/726813.html

船集團創始人拉賈拉特南曾告訴他的朋友,他的名和姓在印地語中都是國王的意思,因此他是「王中之王」。而如今,這個曾在對沖基金業呼風喚雨的「王者」不得不坐在美國聯邦法院的被告席上。

面對聯邦政府多達14項證券欺詐、電子欺詐的指控,週二出庭作證的拉賈拉特南堅稱自己是清白的。

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一名官員上星期三的證詞,拉賈拉特南通過內幕消息獲利及規避損失總計達6380萬美元。這一案件牽扯了英特爾、高盛、谷歌等多家美國大公司的相關人士。

投行新星

拉賈拉特南出身於斯里蘭卡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在一家縫紉機製造公司擔任經理。本科主修工程專業的拉賈拉特南畢業於英國蘇塞克斯大學。在紐 約曼哈頓的摩根大通銀行積攢了2年的工作經驗後,他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繼續深造,並於1983年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和絕大多數的職場新人一樣,拉賈拉特南在畢業後也渴望投身新興的投資銀行業。1985年,當這個年輕人走進尼達姆公司(Needham & Co.)面試的時候,誰都不曾想到有朝一日他將成為坐擁7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巨頭。

拉賈拉特南的老闆喬治·尼達姆(George Needham)要求他手下的分析師們儘可能多地瞭解所負責行業內的公司信息。不論是坐飛機時,還是在酒吧喝酒,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要放過探察消息的機會。

拉賈拉特南剛開始做分析師的時候正值半導體行業高速發展的年代。能言善道的他迅速地在硅谷的印度僑民社交圈中建立了人脈,並由此與其他的高管搭上了關係。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拉賈拉特南已經建立了完整的人脈網絡。

1991年,34歲的拉賈拉特南被任命為尼達姆公司總裁。次年,他在尼達姆公司創建一個對沖基金,專門投資科技類股票。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微軟的視窗系統帶動了英特爾微處理器的蓬勃發展。到了1994年,英特爾迎來強勁的競爭對手AMD。就在所有投資者都還在觀望 AMD能否打破英特爾的市場壟斷之時,拉賈拉特南通過人脈關係提前獲知AMD收益情況並大舉買入該公司股票。同年4月,AMD公佈財務報表,顯示其芯片銷 售收入大大好於預期。

面對拉賈拉特南的「出格」行為,一些硅谷科技公司開始著手調查公司內部員工是否涉嫌洩露機密信息。英特爾甚至為他特別召開內部會議,研究他究竟為何能夠精準地預估公司的年收益。

來自尼達姆公司內部的反對情緒也日益高漲。1996年11月,拉賈拉特南離開了效力長達11年的尼達姆公司,自立門戶創辦了帆船基金。

瘋狂內幕交易

在距離老東家僅一條馬路的街角,拉賈拉特南創建了他的帆船集團(Galleon Group)。趁著科技股熱潮的東風,帆船集團的管理資金在短短1年內從2500萬美元飆升至8000萬美元。

帆船基金成立不久,英特爾再次展開公司內部的洩密調查。1998年3月,監控系統記錄下一名叫做洛米·卡恩(Roomy Khan)的職員向拉賈拉特南傳真了若幹份被標記為「英特爾機密」的文件。文件內容涉及英特爾芯片訂單及其價格,由此可以推算出英特爾的季度收入。不久卡 恩離開了英特爾,加入了帆船基金。她在1年後再次離職。

2001年,面對政府的電子欺詐指控,卡恩選擇認罪並表示願意協助政府調查拉賈拉特南一案。最終,由於證據不足,檢察官不得不中斷了調查。

2007年7月,調查人員再次發現兩筆有關希爾頓酒店集團和谷歌公司的可疑交易。而這兩宗交易案的唯一共同點就是都有洛米·卡恩的身影。這一次卡恩和她的老闆卻不像上次那麼走運了。調查人員抽絲剝繭,揭開了美國歷史上最大宗內幕交易案的面紗。

2005年,手頭緊張的洛米·卡恩再次找到了拉賈拉特南,並表示願意加入他的團隊。這一次,斯里蘭卡人開誠布公地詢問他的前任「線人」能否為公司帶來上市公司的內幕消息。卡恩表示她有辦法獲得視頻會議公司Polycom的內幕消息。

卡恩的消息來源是Polycom的前任高管Sunil Bhalla。在2006年1月和4月,兩人頻繁地互通電話。在電話中,Sunil Bhalla向卡恩透露公司的季度收益大大好於市場預估。卡恩將這些消息迅速轉達給拉賈拉特南。在Polycom發佈第一、第三季度報表前夕,帆船基金分 別短期購入24.5萬和25萬股Polycom股票,非法獲利48.3萬美元。

卡恩本人也通過自己的私人賬戶買入期權,盈利35萬美元。

卡恩又從一位親戚的朋友那兒得知黑石集團(Blackstone)將以260億美元收購希爾頓集團(Hilton)的消息。2007年7月2日,收 購計劃公佈的前一日,帆船基金迅速購入40萬股希爾頓股票,一夜之間獲利超過400萬美元。拉賈拉特南還以時任英特爾投資部的戰略投資主管拉吉夫·戈爾的 名義買入7500股希爾頓股票,獲利7.8萬美元。

距離希爾頓交易僅僅不到一個星期,卡恩又從任職於投資者關係顧問公司Market Street Partners的諮詢師薩馬拉·侯賽因(Shammara Hussain)處得知了谷歌2007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將比上季度減少25美分。

在谷歌公佈財報之前的一週內,拉賈拉特南的帆船科技(Galleon Tech)和帆船船長(Galleon Captains)持續做空該公司股票,共獲利超過900萬美元。

拉賈拉特南被控涉嫌內幕交易的公司股票還包括英特爾,先後三次內幕交易,獲利或規避損失達248萬美元。拉吉夫·戈爾即是內鬼。戈爾還向拉賈拉特南提供了Clearwire公司的內幕消息,令其獲利85萬美元。

非法獲利最大的一筆交易與AMD收購ATI有關。根據上星期FBI官員的證詞,提前獲得消息的拉賈拉特南在其中非法獲利達2294萬美元。

最快下周結案

拉賈拉特南一案是美國2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內幕交易醜聞,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大宗的對沖基金內幕交易案。耗時2年半的時間,聯邦調查局的探員和政 府檢察官查閱了成堆的文件檔案,說服了十多名共犯轉作污點證人,並獲得了數千段電話錄音證據。最終於2009年10月將拉賈拉特南逮捕歸案。與他一同被起 訴的還有20多名共犯。

目前,案件審理已經進入第六週。在過去的六週內,檢控官傳喚了數十名參與拉賈拉特南內幕交易案的共犯和金融界高管,包括現任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布蘭克芬(Lloyd C. Blankfein)。

本週,法庭開始傳喚被告方證人。

拉賈拉特南在本週二早晨就內部人交易案進行自我辯護,稱自己每週都會對數十份分析師報告進行評估審視,因此,對股票、研究以及投資戰略具有較深的認識。

帆船集團前COO裡克·舒特(Rick Schutte)作證時表示,早在政府稱拉賈拉特南染指投資高盛50億美元之前,關於如何在低迷的市場危機中以何種身份購進高盛股份的討論已經在進行。

舒特描述了2008年7月31日他跟拉賈拉特南、高盛總裁加里·科恩及其他人一起午餐的情況。

「你聽到有關內幕消息的討論了嗎?」辯方律師邁克爾·斯塔爾(Michael Starr)問舒特。

「沒有,我不認為是這樣的。」舒特回答道。他此前在高盛做了十年的計算機硬件業分析師,2004年6月加盟帆船集團。

預計案件最快可於下周結案。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01

管理大師麥可.波特公司破產 「倒債是最佳策略」 競爭策略理論 只是國王的新衣?

2012-12-03  TWM
 
 

 

麥可.波特創辦的顧問公司因經營不善破產,他「仰之彌高、望之彌堅」的神聖地位,如今已遭到嚴重挑戰。

不只如此,受衝擊的恐怕還包括了過去三十年來的各路企管大師,以及企管學的崇高地位。

撰文‧乾隆來

十一月二十二日,來自美國德拉瓦州法院的一紙破產公告,幾乎徹底摧毀了哈佛大學終身榮譽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的一世英名。波特在一九八二年創立專門提供企業與政府「策略性競爭建議」的監測顧問公司(Monitor Group),因為經營不善,拖欠員工薪水,無法償還客戶借款,在十一月七日聲請破產了。

波特是全球企管策略的泰斗,享有無可挑戰的地位。今年六十五歲的他,在三十二歲就已發表著名的《競爭策略》,他在書中提出「五力分析」,成為企業管理學課堂與所有企業經理人必讀的聖經。

三十三年來,波特與時俱進,力圖站在潮流的浪尖,至今完成十八本重要著作,外加無以數計的論文,他長期高居論文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排行冠軍。不論哪一個國家的哪一個機構,評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管理大師」、「全球最重要二十五本管理學理論」、「人類史上一百大管理學泰斗」,波特必然名列金榜。

大師雲集 彷彿哈佛禁衛軍在台灣,波特的競爭理論也被政府、學院與企業家們奉為圭臬。一九九七年,從連戰手中接下行政院長印信的蕭萬長,曾經邀請波特來台演講,引發一陣「競爭力旋風」。而且波特對台灣的建議層面極廣,從科技業殺價競爭到健保制度,他都能談。

此外,波特承接了台灣政府的策略顧問合約,他提出的顧問報告從「價值鏈」出發,建議台灣企業發展出「差異化」服務。

然而,這位企管大師「仰之彌高、望之彌堅」的神聖地位,如今顯然已遭到嚴重挑戰。不只如此,受衝擊的恐怕還包括了過去三十年來的各路企管大師,以及企管學的崇高地位。

破產的監測顧問公司是波特與哈佛大學的六位同事共同創立,公司就設在哈佛所在的麻州劍橋市。這家顧問公司不只有波特一位大師,還聘用了十六位哈佛最著名的商學教授,包括公司估價理論泰斗科普蘭、彼得.杜拉克的嫡傳弟子賈沃斯基等,可以說是哈佛商學院的禁衛軍。

為什麼大師雲集的監測顧問公司會破產?除了○八年金融海嘯後顧問生意大幅流失,○六至○八年,公司幫利比亞獨裁者格達費「提升國際形象」,每年收取三百萬美元的顧問費,不僅違反美國法律,事件爆發後,更給自身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九年,波特的公司已周轉不靈,只好要求合夥人放棄兩千萬美元的年終獎金;一○年,經理團隊向私募基金借款五千一百萬美元,但是只勉強撐到今年九月,而且連利息都付不出來。

監測顧問公司沒有解釋經營不善的原因,只說在全球景氣低迷的環境下,業務單純的顧問公司,面臨越來越大的財務壓力,必須聲請破產,並將業務與客戶併入德勤(Deloitte)會計師事務所的顧問部門。「在評估所有策略選項之後,我們認為與德勤結合,是最佳的策略性結合。」連破產倒債一億五千萬美元,都用「最佳策略選擇」來解釋。

過去三十年,企業管理學成為風靡全球的顯學,造就了一群管理學大師,打先鋒的是發明「目標管理」的彼得.杜拉克、被日本製造業奉為神祇的品管大師戴明、率先提出企業經理人角色的明茲伯格,隨後有波特、行銷策略大師柯特勒、高唱「未來學」的托夫勒、趨勢大師奈斯比,以及提出「學習型組織」風靡網路時代的彼得.聖吉,當然,還有日本的大前研一。

這些管理學大師,都是美國長春藤名校的紅牌教授,他們口才便給,不只能說複雜的企管理論,更懂得全面行銷自己。

波特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永遠穿著合宜的正式西裝,金邊眼鏡後方是一雙溫柔的眼神,在課堂或是論壇,抑揚頓挫的語氣配合手勢吸引著觀眾;他鼓勵聽眾隨時提出尖銳的問題,不只有問必答,而且總是字字珠璣。

管理大師幾十年下來,累積了無數的精采語錄,波特的經典包括「策略就是做選擇,就是要做出那些能讓公司與眾不同的選擇。」充滿激勵的語句,總是讓聽眾血脈賁張,不能自已。

於是我們看到,企業管理從硬邦邦的教科書,活化為銷售排行榜上的熱門暢銷書。波特、彼得.聖吉、大前研一這些明星,搭乘頭等艙或者私人飛機全球到處演講,一場出席費都從十萬美元起跳。

而各大企業花費巨資進行教育訓練或組織重整,更以管理學大師的理論為典範。從教室到會議室,從清晨的朝會到奢華的晚宴,從一對一的訪談到千人群聚的論壇,人人言必稱「五力分析」、「第五項修練」、「競爭力與差異化」。

管理學大師教出來的學生開枝散葉,回到各自的國家,都能成為當地大學的思想領袖。管理學老師成為美國跨國公司CEO競相請益的大和尚,學生則回到母國為當地企業解惑,管理學大師就此發展成為一個橫跨全球的產業。

以鄰近的韓國為例,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趙東成(Cho Dong-Sung),在二○○○年發表長篇著作《從亞當.史密斯到麥可.波特──競爭理論的演進》,將波特的地位尊崇為無人可比的商學理論泰斗。

服務虛幻 未創造附加價值趙東成正是「韓版麥可.波特」,他在一九七六年進入哈佛成為波特的學生,取得博士學位後,在波士頓顧問公司任職,客座教授遍及杜克大學、東京大學、北京大學、赫爾辛基大學。他還是韓國工商管理學會總裁、總統府國家競爭力委員會委員,外加韓國職業足球聯盟理事、國家大劇院董事。趙東成「促銷」波特,自身水漲船高,成為韓國地位崇高的大師級人物。

在趙東成的努力下,波特與他的競爭力理論,在韓國獲得崇高的地位,與難以估計的商業利益。韓國政府與財閥企業爭相高價聘請波特當顧問,監測顧問公司業務鼎盛時,也曾在首爾設立分公司。

可惜的是,管理學大師們最終還是必須面對殘酷的現實,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到底有多少附加價值?

《富比世》雜誌在十一月二十日,刊出標題為「誰殺死了麥可.波特的監測顧問公司?」文章尖銳地認為,波特提出的「五力分析」,想要替企業架構出競爭進入障礙,只是在企業全球化的浪潮中,「國界消失了、知識淪為大宗商品」,沒人能建立壟斷性的障礙,最終勝出的企業,像蘋果、亞馬遜等,都必須仰賴不斷創新來創造價值。

《富比世》認為,波特並沒有替他服務的企業與政府提供足夠附加價值,監測顧問公司早該破產了。真正令人想不透的是:「為什麼這家提供虛幻產品的公司,可以維持這麼久?」(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麥可.波特

出生:1947年

現職:作家、管理者、顧問學歷:哈佛大學企業經濟學博士、哈佛大學商學院MBA

主要著作:

《競爭策略》、《競爭優勢》、《國家競爭優勢》「五力分析」已經過時了?

五力分析是波特在1979年提出的架構,指五種力量(如下圖)密切影響公司獲利能力,但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五力分析對企業的價值已開始受到質疑。

來自現有競爭者的威脅

來自潛在進入者的威脅

來自消費者的議價能力

來自替代品的威脅

來自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20

中國債市 只是「國王的新衣」


2013-01-14 TCW
 
 

 

十年前,如果你無視於中國國內的種種金融辦法,那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的要角,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大幅的影響到我們。正如本書試圖揭露的,當前的中國體制不允許資本價格回歸市場決定,而且還需要不停歇的挹注資本給它的銀行,另外,儘管經過三十年的改革努力,它卻還是創造了一個寡占且依舊缺乏競爭力的國營企業部門。

雖然這個國家的確有許多成功之處,但它的金融體系還是無力承受資本帳開放的衝擊,迄今仍依賴行政命令來制定資本的價格,而它的國內市場也因此無可避免的必須繼續對外國金融企業封閉。

政府無力針對人民幣匯率及其未來交易方式推動果決的改革,已造成通貨膨脹的上升和資本流入╱流出的高度失衡。上述的一切,全都發生在一個過去十年始終維持九%至一四%成長率的國家。

眾所周知,中國採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外匯政策大幅限縮了其利率的彈性。就這一點來說,這也代表中國無法迅速發展出一個真正的固定收益市場。這個問題還有另一面:中國銀行業的獲利向來仰賴黨的保證,換言之,它們的保證利潤來自存款及放款之間的最低利差規定。銀行透過最低利差向企業借款人賺來的利潤,被用來補貼因投資政府證券而產生的損失,因為這些證券的定價低於市場行情。

只要當局繼續為這些銀行維持一個受保護的國內寡占市場和幾乎能完全隔絕外界壓力的環境,這一套還是行得通。畢竟在中國,外國銀行只是被用來做為中國開放市場的一種宣傳工具。由於利潤獲得擔保,所以中國銀行業從來都不須為了爭取顧客支持而發展創意。也無須擔憂新資本或呆帳的問題:那些都是黨的問題,不是銀行經營團隊的問題。

爆炸放款耗盡銀行資本

所以,當黨中央要求發展債券市場,銀行隨即遵從,即便那些債券根本幾乎等於是偽裝債券的貸款。公司債市場只有初級市場,沒有次級市場。但固定收益市場不止公司債一項產品。

近幾年來,鉅額貿易順差和熱錢的流入帶來大量的美元,進而創造了很多新人民幣,加上當局為沖銷這些人民幣以防範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而採取的種種必要作為,諸多亂象已扭曲了做為金融體系基石的各級機構。

二○○七年時,財政部主張人民銀行票據不足以沖銷超額人民幣,於是,接踵而至的政治解決方案讓財政部多了一家原本和它風馬牛不相及的附屬機構——中國投資公司。有人辯稱中國投資公司的資本化解決了兩個主要問題:暫時控制了貨幣的創造,還有善加利用國家的大量外匯準備。但這個機智的特別解決方案,卻因為中國投資公司的收購匯金而變得更加複雜。

乍看之下,利用匯金對銀行的投資來支付財政部應付債券利息的做法似乎是個好點子;黨似乎真的誤以為這些銀行就像它所宣傳的那麼有錢,體質那麼強健。不過,這麼做卻有點不智,因為這等於是讓國際金融市場得以直接感受到中國國內金融市場的壓力,從而製造了一個違反體制內根本利益的經濟及政治曝險。一個無法自由轉換的貨幣、固定的匯率和利率,以及唯有靠強勁的銀行貸款才成長得了的GDP等問題,導致銀行對新資本的需求大量增加,這是不可避免且可預期的結果,而銀行的新資本則仰賴國際及國內資本市場提供。

由於銀行需要募集的新資本超過七百億美元,所以,到最後,這些市場的要求將會變得越來越嚴苛,對價格也會變得很敏感,儘管中國農業銀行最後還是在眾多國內、外友好勢力的幫助之下,順利完成它的兩百億美元IPO(首次公開募股)。

事後來看顯得過分放縱的經濟振興方案,讓銀行找到自由擴展放款的好藉口。不過,不管是否推出振興方案,黨的銀行無論如何都會這麼做,一如過去的歷史所示。由於貸款利差規定的緣故,十兆人民幣(約合一兆五千億美元)的新貸款使銀行盈餘大幅增加。

另外也值得一提的是,只要地方黨書記有令,銀行本來就非常樂意直接放款或透過債券借錢給地方政府。它們有可能破產嗎?它們的信用風險有比國企更低嗎?根據四大銀行二○一○年的各項宣布顯示,它們的盈餘全都創下了歷史新高,但貸款損失準備卻也非常高,而由於貸款組合成長快速,當然促使呆帳率下降到低於二%。這個亮眼的成績得歸功於一些簡單的數學運算,和經營團隊的績效以及價值創造能力完全無關。

未來,銀行業的股利發放金額還是會創新高,它們在《財星》(Fortune)五百大的排名也會繼續提升。但爆炸性成長的放款正迅速耗盡銀行的資本。儘管財報數字極為亮麗,但就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已然結束的此刻,中國的大型銀行再度陷入二十世紀最後三十年間每十年結束時的窘境:每一家銀行都迫切需要再次進行資本重組。

負利差債券導致銀行曝險

中國的貨幣機器花了十年完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不過,一邊操弄體制內規則、一邊假裝信守國際標準和監理規定的做法,已經明顯創造了一條斷層線。第二個循環現在很可能已經展開,而這也闡明了為何這個體制不可能真正改革。

強制規定的最低存貸款利差讓銀行得以保有獲利能力,從而保障了對股東——即匯金公司——的股利發放。而匯金又進而必須滿足中國投資公司的要求,中國投資公司則必須達到財政部特殊債券的要求。而以工銀和農行的例子來說,財政部則必須償還它發給這兩家銀行的特殊借條。即使匯金公司未來自立門戶,不再是中國投資公司的子公司,他們還是會找到新的路線,將來自銀行的現金流量導入財政部,再從財政部導回銀行;這是既定的金融基礎設施。

只要中國的出口和非國有部門繼續積弱不振,銀行業還是會繼續對貸款人擴大放款,以驅動高GDP成長數字,並為它們自己創造更多盈餘。

在這種情況下,黨怎麼可能放任資本市場去除銀行的中介功能,或放手讓銀行去面對真正的外部競爭?保護主義者評估,黨以穩健監理為藉口,透過控制匯率及維持固定的放款利差來維繫它的掌控力及整個體系的穩定,這種做法最終絕對會導致銀行每隔幾年就需要募集一次新資本,好為下一個循環做準備。

但在不明就裡的人眼中,銀行的利潤讓存款人很安心,並因此以為這些銀行體質良善,更誤信自己的存款很安全。

國際投資人也支持中國的銀行股,因為他們認為銀行將是中國亮麗GDP成長數字的直接受惠者,儘管這些成長其實完全是銀行自己驅動的。銀行利用家庭的存款和新的權益資本來承作驅動GDP的新貸款,同時支持一個自以為是的空中樓閣——外表看起來極端類似西式市場體系的中國債券市場。

中國這個落後的債券市場非但沒有解除銀行的風險負擔,還創造了新的風險。這些享有負利差待遇的債券投資組合約占四大銀行總資產的二五%至三○%,這讓各銀行暴露在顯著的市場風險中。為了抵消這項風險,銀行將必須承作更多放款,而這又會讓它們的信用風險上升。這個辦法也不可避免的將衍生更多資產泡沫、股市熱潮和問題放款。

可用來解決這些問題的工具如資產管理公司、財政部借條和人民銀行的信用支持等,全都已經使用過。誠如第一代呆帳所顯示,這些對策只是暫時遏制問題,將所有必將到來的惡果推遲到未來,讓問題成為下一批黨領導團體的問題,並期待國際觀察家能逐漸淡忘它,所以問題並未根絕。

這些在體制內形成的循環和累積的壓力有可能延續很長的時間。有什麼催化劑能中斷它?即使外人眼中最終看到的是「國王的新衣」童話裡的那個裸體國王,他畢竟還是國王。(本文摘錄自第五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68

牛文文:做國王,還是做富豪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7268.html

在中國,每個創業者心裡都有一個巨頭夢。這個夢分三部曲:創業之初以一家巨頭立志,「我要做某某領域的某某」;做到一定規模後以另外一家巨頭對標,「我們是某某的挑戰者(顛覆者)」;IPO後很快以巨頭自居,「我們是某某領域的領導者」——學習它,挑戰它,成為它,漂亮的三部曲。這也是中國創業者群體獨有的心結。

現在,問題來了:IPO遇冷,獨立上市受到很大挑戰,併購逐漸成為那些IPO無望者的最優選擇。於是,三部曲之外,出現了「賣給巨頭」這一意外的非主流選項。

2012年下半年以來,一些已經到上市門檻的明星創業企業,像壹人壹本、UC、迅雷甚至凡客,因為美國資本市場的原因,都在考慮賣給已上市的行業老大,我們俗稱的巨頭。國內A股市場也是這樣。創業板排隊的800多家公司,我估計只有1/5不到有希望獨立上市,剩下的公司都可能要尋找新的道路,被行業巨頭併購就成了第一選擇。

賣給巨頭,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這個是創始人心態問題,很糾結。很多創業者是一路跟巨頭打拚過來的,遇山劈山,遇水過水,就是一種跟巨頭不斷戰鬥的悲壯情節,鼓勵著很多創始人。中國創業者用巨頭當磨刀石,磨礪自己和團隊的意志,激勵自己成長。在這個刀口,突然你要賣給這些巨頭了,對創始人來講,是心理上的一個巨大挑戰。

有家美國雜誌曾經調查200位硅谷成功的創業家,問他們在賣掉公司之後,你是要做國王還是要做富豪?做國王你就繼續領導這個公司,把這個公司做大;做富豪,就是你套現離場。硅谷創業者選擇套現離場的比例很高。相比之下,中國創業者的國王情結很濃,從小國王做到大國王,寧為雞首,不為牛尾。所以中國長期以來上市很活躍,上市是創業者的首選,而併購不是很活躍。

其實,做國王和做富豪一樣是成功,賣掉公司也是一種成功。

對創始人來講,你把一個公司做得偉大那當然好,你是一個國王,受人尊敬。但是你走到某一個當口,有人承認你的價值,給你一個溢價買了你,你對得起你的團隊和你的投資人,你自己也可以拿一部分錢出來再創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業理念。有被併購的機會,對創業者是一個好的選擇,起碼不是一個壞的選擇,或者說不是一個悲劇的選擇。但我認識一些創業家,在決定被收購這件事情上要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掙扎,有的甚至因此錯過被收購的好時機。

賣給巨頭,或者說接受巨頭的控股性投資,是不是就一定會失去獨立性,創始人一定會被出局呢?

不一定。本期封面人物去哪兒網創始人莊辰超就在努力走一條獨立的路子。接受百度62%的投資之後,去哪兒仍然獲得獨立發展,並且在積極謀求獨立上市。再往遠點看,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接受雅虎40%的投資之後,馬云用5、6年時間曲折奮鬥,重新贏得了寶貴的獨立發展權。

與巨頭相處的藝術,是每一個創業者的必修課。現在這門課有了新問題:要不要賣給巨頭?如何在賣給巨頭之後還能保持獨立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04

沙特國王住院檢查 石油政策存變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61

12月31日,沙特宮廷稱,沙特國王Abdullah bin Abdulaziz已赴醫院接受醫療檢查。消息一出沙特股市應聲大跌。

當天沙特國家電視臺報道,90歲高齡的沙特國王住進利雅得National Guard醫院,並接受檢查,沙特主要股指當天最高跌幅達6%,隨後有所反彈。

20141231_saudi_0

官方新聞機構發布的沙特宮廷的聲明宣布了這則消息,但並未就國王的健康狀況給出更多細節。

實際上Abdullah國王的健康狀況已經持續惡化一陣子了,市場更擔心,其繼任者的態度是否會改變沙特的原油策略。目前Abdullah 79歲的同父異母弟弟Salman是王儲兼副首相。

新興市場咨詢機構Ecstrat的策略分析師Emad Mostaque認為,如果他認為這符合沙特的最高利益,沙特國王所享有的權利可以讓他“隨心所欲的做任何事”。

在11月末的OPEC會議上,沙特堅持不減產,就算當時油價相較6月已經暴跌了逾30%。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此後還表示,即便油價跌到20美元,沙特也不會減產,因為這不符合OPEC的整體利益。

Mostaque還提到,新的國王可以決定維持現有的策略,也可以完全拋棄,或者作出任何決定。同樣的他也可以重新設定沙特的外交策略,這也會帶來顯著的區域影響。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86

沙特國王阿蔔杜拉淩晨去世 原油暴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89

king-abdullah-saud_3156608b

沙特阿拉伯國王阿蔔杜拉去世,王儲Salman已經繼位,王子Muqrin已被任命為王儲。

阿蔔杜拉生於1924年,於當地時間周五淩晨1點去世,享年90歲。去年12月31日,阿蔔杜拉確認住院,隨後被診斷為患有肺炎。

消息公布後,WTI原油價格拉升,目前漲幅約3%至47.7美元/桶。

QQ圖片20150123074909

阿蔔杜拉於2005年8月成為沙特國王。和他的前任法赫德、繼任Salman一樣,是沙特創立者伊本·沙特的兒子。後者於1932年創立了現代沙特阿拉伯王國。(下圖為沙特王室的家譜)

20150113_saudi_0

阿蔔杜拉病重期間,Salman就開始代表他公開露面。Salman今年1月6日的公開講話中表示,即便油價下跌,沙特的穩定並不會受到威脅。

他說:“你無法忽視國際原油市場的緊張局勢……過去,我們用自己堅定的意誌和智慧應對了這些問題……我們也將以同樣的方式應對當前的局面。”

沙特目前的權力更叠,加重了原油市場的不確定性。

新晉國王Salman今年79歲,是阿蔔杜拉同父異母的弟弟,健康狀況同樣堪憂。坊間傳言其可能患有輕微的老年癡呆,以及其他與年齡有關的慢性病。

加拿大媒體financialpost援引《海灣國家通訊》編輯Fiona O’Brien評論稱:“Salman2010年時曾做過脊柱手術,而且還有其他一些健康狀況。一直有傳言稱他有些精神上的問題。”

路透社此前表示,Salman在王位上可能不會坐得太久。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會退位,該決定將導致沙特王室的不穩定。

新晉王儲Muqrin今年69歲,是沙特情報機構首腦,並擔任一些其他要職。他去年年底被阿蔔杜拉任命為第二順位繼承人。但新國王登基後可能會重新選擇繼承人選。

不過路透稱,Salman在沙特王室並不是很受支持,如果他要安排自己的兒子作為繼承人,未必會受到王室的支持。阿蔔杜拉將Muqrin作為第二順位繼承人,就是為了其未來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52

蕭規曹隨 沙特新國王或將繼續堅持不減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02

Prince-Salman_2251916b

換了新國王,沙特的石油政策可不會變。

彭博指出,沙特的新國王薩勒曼(Salman)可能會繼續堅持已故國王阿蔔杜拉的政策,即便油價下跌也不會減產。

問題的關鍵在於薩勒曼是否會保留現有石油部長Ali al-Naimi。Naimi今年80歲,自1995年以來就一直主導沙特的原油政策。他此前曾表示,希望能將更多時間投入到其他工作中,比如阿蔔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校董會主席。

彭博援引咨詢公司阿拉伯觀察首席經濟學家Florence Eid-Oakden評論稱:“沙特領導層已經做出了艱難決定,適應更低的油價。Naimi聲譽卓著,廣受尊敬。只要現有內閣仍然在位,沙特的政策不會改變。”

在今年1月6日代表已故國王阿蔔杜拉的新年講話中,薩勒曼表示,現在的市場“緊張”是由全球增長放緩所致,沙特將堅定地繼續現有石油政策。即便油價下跌,沙特的穩定並不會受到威脅。

他說:“你無法忽視國際原油市場的緊張局勢……過去,我們用自己堅定的意誌和智慧應對了這些問題……我們也將以同樣的方式應對當前的局面。”

理論上,沙特的石油政策是由最高石油委員會做出,該委員會成員包括國王、其他王室成員、內閣的各位部長和石油界領袖。

但事實上,Naimi才是沙特原油政策的真正主導者。華盛頓智庫的Simon Henderson在去年10月的一份研究中稱:“盡管已經年近80,而且可能會退休,但Naimi仍然牢牢地掌握著控制權。”

目前,沙特原油產量950萬桶/天,超過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出口700萬桶/天,約占全球的五分之一。

沙特主導的OPEC拒絕減產,再加上美國頁巖繁榮和全球需求低迷,共同推動了國際油價暴跌。自去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已經下跌了近6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63

新國王老政策 沙特石油部長將留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37

《華爾街日報》援引沙特知情人士稱,現任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將會繼續留任,直到當下的石油危機得到緩和。這是沙特新國王Salman繼續堅持已故國王阿蔔杜拉政策的重要信號。

沙特阿拉伯國王阿蔔杜拉於周五淩晨去世,王儲Salman已經繼位。消息公布後,WTI原油價格快速拉升,一度漲逾3%。不過隨後油價再度走弱,市場對於新國王Salman是否會延續目前的石油政策高度關註。

沙特一知情人士稱,“Salman周五已經宣布王室法令,沙特所有現任的部長都將留任。Salman了解Naimi的重要性以及他在原油市場的地位,因此短期不可能看到有任何的職位的變動。”另一沙特官員則表示,“在石油市場恢複平靜之前,Naimi都將擔任石油部長。”

《華爾街日報》周五聯系到了Naimi,但他拒絕作出任何評論。Naimi今年80歲,自1995年以來就一直主導沙特的原油政策。他此前曾表示,希望能將更多時間投入到其他工作中,比如阿蔔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校董會主席。

彭博援引咨詢公司阿拉伯觀察首席經濟學家Florence Eid-Oakden評論稱:“沙特領導層已經做出了艱難決定,適應更低的油價。Naimi聲譽卓著,廣受尊敬。只要現有內閣仍然在位,沙特的政策不會改變。”

理論上,沙特的石油政策是由最高石油委員會做出,該委員會成員包括國王、其他王室成員、內閣的各位部長和石油界領袖。

但事實上,Naimi才是沙特原油政策的真正主導者。華盛頓智庫的Simon Henderson在去年10月的一份研究中稱:“盡管已經年近80,而且可能會退休,但Naimi仍然牢牢地掌握著控制權。”

目前,沙特原油產量950萬桶/天,超過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出口700萬桶/天,約占全球的五分之一。

沙特主導的OPEC拒絕減產,再加上美國頁巖繁榮和全球需求低迷,共同推動了國際油價暴跌。自去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已經下跌了近60%。

3月交割的WTI油價周五收盤下跌1.55%,收報45.59美元/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96

沙特國王:沙特在全球能源市場角色不會有任何改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60

下載

美國總統奧巴馬1月27日抵達利雅得,開始對剛剛完成權力交接的沙特阿拉伯進行訪問。沙特國王在會晤期間稱,沙特將繼續在全球能源市場扮演其過去的角色,不會做出地位上的任何改變。

奧巴馬縮短訪印行程而到訪沙特凸顯了沙特在美國中東戰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本·羅茲(Ben Rhodes)說,兩國領導人將就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也門局勢、伊朗核問題和敘利亞危機等重要議題進行磋商,奧巴馬希望與薩勒曼建立同阿蔔杜拉國王一樣緊密的關系。

據路透社,奧巴馬和沙特國王簡要討論了能源和油市穩定,並未討論目前油價問題。沙特國王並未就美國與伊朗舉行核談判表達保留意見,但稱伊朗並不應被允許制造核武器。

沙特新任國王Salman稱沙特將繼續在全球能源市場扮演其過去的角色,不會做出地位上的任何改變。

“我們相信沙特政策將會與國王Abdullah在世時非常類似。”羅茲表示,稱奧巴馬想要與新國王Salman建立一樣的“密切關系”。

奧巴馬與沙特國王討論了打擊“伊斯蘭國”的作戰活動。沙特支持並直接參與了美國主導的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軍事行動,並允許美國在沙特境內培訓敘利亞反對派武裝。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74

“千金買馬骨”是國王出錢,牛市泡沫是散戶掏腰包泡沫的妙用與危害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652

 

互聯網泡沫的形成,主要還是依靠市場的力量。 (CFP/圖)

泡沫意味著持有某種類的資產更容易獲利,這將會引導社會投資湧入這個領域。對於經濟轉型期的社會,這種引導顯得尤其重要。

對於還處於燒錢期的互聯網企業,傳統估值常用的P/E值(股價與盈利之比),基本不適用。即使已經開始盈利的互聯網企業,它們未來的盈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規模。

泡沫的作用

近期股票市場波動得非常厲害,先是股指斷崖般地下跌,尤以互聯網類公司為甚。在政府火線救市之後,這些公司又開始迅猛地回漲。

用很多指標來衡量,A股創業板公司的估值都太高了,特別是一些所謂的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泡沫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美國也曾經大行其道。我們並不是要為這種泡沫辯護,而是試圖解釋,為什麽互聯網公司總容易與泡沫伴生。

歷來為市場重視的人民日報近來也不斷地評論股票市場。在討論泡沫之先,我們先講一個多多少少跟人民日報有點關系的故事:人民日報社位於北京的金臺路,報社大院里有個“金臺園”,有人說,這里就是燕昭王當年的黃金臺遺址。

當年燕國內亂,齊國趁機攻打燕國,導致燕國戰敗割地。燕昭王登基之後,迫切地想改變現狀,他當然知道需要一大批人才幫忙,可是,怎麽吸引人才來呢?他的老師郭隗給他講了個故事,就是那個著名的成語“千金買馬骨”的寓言。昭王依此而行,築黃金臺拜郭隗以示天下自己如何求賢若渴。果然“英靈盡來歸”,吸引了不少有雄才大略之人,燕國迅速興盛起來。

“千金買馬骨”當然只是個寓言故事,如果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故事,也許可以得到這個結論:泡沫也有泡沫的妙用。

子貢問孔子,若有美玉,是藏起來還是賣出去,孔子毫不猶豫地回答,(如果價格好,那就馬上)“沽之哉,沽之哉。”這當然也是個寓言,不過,如果據此說聖人孔子喜歡價格泡沫,恐怕也並非完全無厘頭。

“泡沫”的誕生

我們已經多處使用到“泡沫”這個詞,也許現在可以稍微界定一下,什麽是“泡沫”。

“泡沫”這個詞正式用於描述經濟現象始於1720年前後的英國南海公司,這家有英國政府背景的公司股價長期在每股100英鎊上下,到1719年,突地開始暴漲,數月里上升了大約10倍,隨後又被迅速打回原形。

“泡沫”當然是個隱喻,物理學中的泡沫通常是指液體里含有氣體,由於液體表面的張力,當液體里面的氣體不斷增加時,在一定的時間里,泡泡會越來越大,當然,一過臨界點,它也會分分鐘就破滅。這個物理現象非常像經濟現象中的高估值以及隨後的價值回歸。所以大家都用泡沫來描述商品或者資產價格的高估。

當我們說商品或者資本的價格被高估,我們指的是它們的價格超過了其內在價值。這里,內在價值就像液體,而高估部分就像被液體包裹著的氣體。

這里說的“內在價值”應該就是經濟學家們說的“均衡價格”。通常來說,一種商品,供不應求,則價高;反之則價低。當市場供應恰好等於市場需求,價格不高也不低,是為“均衡價格”。價格偏高時,會促進供應,減少需求;反之,亦然。這樣,市場的價格雖有波動,但總趨於均衡價格。

這當然是一種理想狀態,實際情況遠較此複雜。無論是商品還是資產,從生產到上市,總是需要一個時間段。在特定的時間段以內,價格的上漲並不會帶來供應的增加,甚至有時還會恰恰相反引起市場供應的減少。在價格上漲期間賣方會產生所謂“惜售”,買方則“買漲不買跌”。這會加重供求的不平衡,進而導致泡沫。

比如糧食的生產,從農民種地到糧食豐收,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新一季的糧食面市之先,在一個封閉的市場上,糧價的上漲並不會帶來供應的增加。不僅僅是糧食,對供應方來說,當市場處於事實上的壟斷或者近似壟斷的情況下,價格就容易產生泡沫。

在這里,商品價格的泡沫和資產價格泡沫大同小異,不過,由於多數人買商品是為了消費,而購買資產用來投機的人要多一些,所以,資產價格更容易產生泡沫。A股市場中,不少股票被視為“籌碼”,其實是反映了有人試圖控制供應的心理,以期人為制造某種程度上的壟斷。

公平地說,泡沫並非一無是處,它傳遞著一個重要的市場信息:那就是,持有某種類的資產更容易獲利,這將會引導社會投資湧入這個領域。對於經濟轉型期的社會,這種引導顯得尤其重要。

正像“千金買馬骨”能帶來真正的千里馬,築黃金臺能吸引來真正的人才一樣,資產泡沫,將會導致社會資源向某個特定領域聚集。如果這個領域恰恰代表著社會發展方向,這個時候,泡沫就未必不是一個可能的選項,當然,泡沫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需要評估和判斷。

當下,中國正面臨著經濟轉型,升級換代是這種轉型的主要特點,互聯網+、工業4.0等等被廣泛認為代表了轉型的方向,這些領域的資產價格出現泡沫,對政府來說,就像“千金買馬骨”一樣,所以政府有動力維護市場相對的高估值,這恐怕就是所謂“改革牛”的來歷。從效果來看,最近一大批海外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開始私有化,並轉而謀求到A股上市,正是這種泡沫效應的一個結果。

當然了,“千金買馬骨”是國王出錢,而維持資產價格泡沫的模式,這是政府出政策,普通投資人掏腰包。對普通投資人來說,其中確實暗含著不小的風險。前段時間在股票暴烈下跌過程中被平倉的那部分投資人已經嘗到了這種風險的厲害。

為什麽是互聯網

當然,用“千金買馬骨”最多只能解釋,急切地想改變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政府有維護互聯網公司相對高估值的意願,這並不等於說這種意願一定會成為現實。這次互聯網泡沫的形成,主要還是依靠市場的力量,“改革牛”的說法只是為這個泡沫的形成做了一定的官方背書。從美國的情況來看,在2000年前後美國高科技企業資產泡沫的形成過程中,美國政府並未發揮多大的作用。

雖然有人不同意所謂“互聯網思維”,但是,跟傳統公司相比,互聯網企業確實有一些新的特點。這些特點直接導致互聯網企業更容易形成資產泡沫。

首先,互聯網公司的核心資產是軟件,是信息流。這類企業的一大特點是邊際成本急劇縮小,甚至近乎為零。

一家傳統鋼鐵企業,在達成量產之後,它所生產每噸鋼材的成本就比較難降低。因為原材料、人力成本、能源、運輸等等,都需要硬性花費。

而信息類產品就不一樣。比如一家網絡遊戲公司,它的產品開發成功之後,1萬人玩還是100萬人玩,成本的差別並不大。

這個特點導致,搶占市場規模成為互聯網企業的生死存亡線。中國恰恰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這特別有利於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同時,也有助於培育企業家強調市場規模的特點。

拼命搶奪市場規模這個特點在商業上的結果就是,互聯網企業盈利的“閾值”比較高,競爭對手越多,這個閾值越高。搶占市場,樹立品牌都需要大量地花費,就是產生所謂的“燒錢”。一定要大量燒錢才能達到盈利的沸點,這是互聯網企業的一個特點。

這種現象最近表現在幾家叫車軟件公司的競爭上。先是滴滴和快的,拼命地補貼用戶和司機,那場補貼戰爭打得如此慘烈,以至兩家企業幕後的老板都不想再打下去了,雖然他們都是中國最有錢的人,於是兩家企業合並。現在Uber又加入了戰團,大家都不賺錢,都在花錢搶占市場中。這些公司燒的錢全是來自投資人的真金白銀,盡管他們離盈利可能還有相當的距離,但是投資人卻往往願意給那些市場領先者非常高的估值。

對於還處於燒錢期的互聯網企業,傳統估值常用的P/E值(股價與盈利之比),基本不適用。即使已經開始盈利的企業,它們未來的盈利在很大程度取決於市場規模,而市場規模本身可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另外,特定的企業到底能搶到多大的份額,也都有變數。這個時候,對未來的預期中,想象力就占據了相當的地位,想象空間大的企業,容易獲得相對高的估值。

在過去十多年里,有一些企業成功地實現了早期投資人的想象空間,甚至遠遠超過,比如騰訊公司,比如阿里巴巴。它們的早期投資人都賺得盆滿缽滿。當然,更多的企業沒有能實現早期投資人的想象,甚至有些企業倒閉了。不過,少量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往往能帶來數十倍乃至百倍千倍的收益,這支持投資人能補貼在很多失敗投資上產生的虧空。所以,互聯網領域的投資通行的是“風險投資”。

邊際成本大幅度降低導致互聯網企業“贏者通吃”。那些在市場規模搶奪戰中獲得勝利的企業,就是贏家,它們往往能獲得相當高的估值。

P/E和P/B

對於傳統企業來說,P/B值(股價與凈資產之比)是一個衡量股票價格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標。不同產業的企業,P/B值會不大一樣。這個指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重置價格”。就是再造一個同樣的企業,大約需要花費多少錢。

比如,7月13日寶鋼股份的P/B值為1.1,總市值大約1350億元。如果用重置價格來講,就是在這個價格上買進的人相信,要再造一個寶鋼,至少需要1350億元。

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P/B值則大約為8.5倍,它的總市值大約為2000億美元,大約是寶鋼的9倍。換算下來,寶鋼和阿里巴巴的凈資產基本差不多,但是估值卻又有8倍之別——這還是在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情況下,如果阿里回歸A股,可能這個差別將急劇擴大。

A股的樂視網也是一個例子,7月13日的總市值為近1200億元,接近寶鋼的總市值。它的凈資產總值僅為30多億,跟寶鋼的凈資產要差兩個數量級,它的P/B值高達36倍。

假設這種情況不變,現在你手頭有一筆錢要創辦企業,你更傾向於建一家鋼鐵企業還是如樂視網一樣的企業?泡沫就是這樣引導社會資源流向的。

互聯網公司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先發優勢。就是一家公司已經先行把某個市場搶占了之後,後來的企業就很難超過它。

比如新浪微博在確立了其微博龍頭老大的位置之後,即使是具備雄厚資源的騰訊的微博都難以撼動它。同樣,在微信已經大行其道之後,即使還有比它更優秀的同類軟件,恐怕也很難搶占它的市場。這些產品都有一定的社交因素,附著在產品之上有很多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用戶搬家就會損失這些社會交往,給自己帶來麻煩,這導致先期做到一定規模的企業會獲得超額估值。

仍以寶鋼為例,人們可以想象,如果有1300億資金,大約可能再造一個寶鋼。假設微信到今天為止共花費了騰訊公司50億元人民幣的資源,你另外拿50億,已經完全沒可能再造一個微信了。於是,後來的投資人只能以高過早期投資人很多的價格來投資那些占領市場先機的公司。

當然了,如果說價格適當高估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那麽超過合理範圍的高估就非常值得警惕,因為泡沫的破滅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哪些因素會決定什麽樣的高估是合理的呢?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市場規模,未來的成長空間,公司的市場壁壘等等因素可能都會有影響。這些因素將決定,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有多強,能否在未來若幹年後從一家被高估的公司變成一家正常估值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